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时间:2022-06-23 05:27:1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精选16篇)由网友“朱芝心朱莉安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篇1: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十四周     星期二  第二节    --.05-20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6~10。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用卡片出示已学过的一些乘法算式,指名口算。

2.完成“想想做做”6。

先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集体校对。

二、应用题练习。

1.看图口头列式解答:

(1)小鸡:

小鸭:

是小鸡的3倍

(2)分析:小鸡有几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几倍,也就是几个几只?求小鸭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4)老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用乘法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提问:一只小船坐多少人?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几倍?求什么?

指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分析: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也就是大船可以坐几个几人?求大船坐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指名说说图意,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题中已知小松鼠采了5个松果,大松鼠采的个数是小松鼠的3倍。求大松鼠采了多少个松果?)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完成“想想做做”9。

(1) 出示第9题,说说这题有几个问题?

(2)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各是怎样列式的?并指导工作名学生用两句话口答题中所问的两个问题。

三、想一想。

完成“想想做做”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出示第一组数3,6,9,12,(),()。观察:这一组中后面的数和前面的数比,怎样?(多3)

想一想后面的两格该怎样填?为什么?

2、独立完成第2小题,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四、作业布置:

1、列式计算。

(1)4个5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4和5的和是多少?      (4)3的2倍是多少?

2、应用题:

(1)小红用5天的时间读完一本书,每天读4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2)小红读一本书每天读4页,小明读的页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每天读多少页?

(3) 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4页,第二天读5页,两天一共读多少页?

3、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1,4,7,10,(),()。

(2)1,2,4,7,(),()。

五、教学后记:

篇2:第六课时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21页第3题)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 (第22页第5题)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 (第22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22页第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电脑出示第22页第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

四、总结:

篇3:第四课时:练习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四周     星期三     第一节    --.03--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二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二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  34+3       2+25      20+25

34+30      2+52      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习二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先估一估,再计算”

(1)估一估的第一组题:  65+30

56+3      老师结合题目说说题意.

如:65+30得九十几”,估计不需要算出得数,只要估计几十多就可以了。学生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老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助很大,有益于提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4.练习二4。不计算,比大小。    .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 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5.练习二5。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二。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篇4:第十三课时: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材P77,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集中巩固加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促进加减、连加连减之间联系。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巩固计算:

1、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这样的两步计算的题我们学习了那几种?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 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请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校对,选择第2竖行的三道题,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小结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计算顺序来计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计算,第一步计算后的得数要记在脑子里,继续计算。

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 出示练习第5题,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公交车乘客上下车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介绍。列式计算,并说出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 想一想,说说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要用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求?

3、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4、 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整理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题。

5、 小结:鼓励同学们用明亮的眼睛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综合练习,加强应用。

1、 引入:刚才同学们都很好,我们已经这些知识结成了好朋友,知道什么的情况下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和它们来做游戏。

出示练习第6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在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第1个图中,得数都是8,为什么?你能设计这样的题给同学们练练吗?第2个图呢?

第2个图还可以斜着计算。

2、 第7题,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请同学们自己观察,去发现。有困难那的可以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得出游戏的规则。在书上模拟游戏,两人一组:5+3=8我跳8,8-2=6我跳6……

3、挑战聪明题;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集中拿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7种结果)

四、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又长了什么本领?

一、 课后小记:

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联系生活中的运用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联系实际的举例比较牵强,诸如自己创设的情景比较多,如妈妈拿出8只梨,我吃了一只,爸爸吃了2只,盘里只剩下5只梨。

聪明题学生想到的方法较多,但由于没有实际的操作,一开始有很多同学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想到8的组成去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一定要有实际材料操作。

篇5:第九课时:练习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五周     星期三   第一节    --.03--1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7+2=    89-6 =    36+40 =     85-40 =      55+22 =

45+3 =    75-4 =   67-30 =     34+5 =       73+20 =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

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

(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

2.练习四3。

1) 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

2) “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3)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集体口答.

3.练习四3

1) 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

篇6:第七--八课时和复习(复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和练习五的练习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4页第2题)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24页第4题。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第25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四、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第25页第5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五、独立练习:完成第25--26页第7--11题。

六、小结:

第九--十一课时   单元检测与评讲

单元小结:

篇7: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第4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笔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5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  第4题 和 P98 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非常不错,不过三年级下期教案只有1-7单元,没有8和9单元。我来补上:

解 决 问 题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师生活动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同桌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篇8: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第1课时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88---P8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

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

2、探究小数的读法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正确读法。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89例一)

小结归总:

(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

三、巩固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

2、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3、读出小数

4、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

5、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6、完成P89做一做1、2、题。

第2课时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      16/20 ○  9/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 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要求:从小数的含义上理解得出。

0.4  <  0.7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观察下图并要求边看图边思考:

这图和上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时应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时突出下图中有整数,而上图没有;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进而说明左图的数大于2,右图的数不到2,所以圆圈中应该填“>”。

2.5 ○  1.8

3、学生试练。

2.5 ○ 2.3     8.6 ○ 8.9    0.23 ○ 0.53    3.22  ○  1.28   …………

使学生明确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都相同,就要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三、练习:

P90下边的“做一做”

补充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 > ○   >  ○ > ○

四、全课总结(略)。

第3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加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74+28     51+62

(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 2.3         0.9 + 6.2        14.1 + 3.6         2.08 + 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        食盐一袋        火腿肠         味精一袋

1.86元           1.00元         5.06元          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篇9:综合练习课/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第七课时    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练习。

1、填空。

3米=(       )分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

3、课本第86页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完成课本第87页8、9题。

第一课时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88---P89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

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

2、探究小数的读法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正确读法。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89例一)

小结归总:

(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

三、巩固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

2、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3、读出小数.

4、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

5、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6、完成P89做一做1、2、题。

第二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            16/20 ○ 9/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 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要求:从小数的含义上理解得出:      0.4 < 0.7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观察下图并要求边看图边思考:

这图和上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时应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时突出下图中有整数,而上图没有;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进而说明左图的数大于2,右图的数不到2,所以圆圈中应该填“>”。

2.5 ○ 1.8

3、学生试练。

2.5 ○ 2.3             8.6 ○ 8.9              0.23 ○ 0.53                 3.22 ○ 1.28 …………

使学生明确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都相同,就要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三、练习:

P90下边的“做一做” 。

补充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 > ○ > ○ > ○

四、全课总结(略)。

篇10:第七课时循环小数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对循环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    3.27676…    301415926…    40.03666…    100.7878

0.06262…    3.203203…    0.2142857142857…    70.2641

2、上面这些小数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这几类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有限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综合练习,运用提高:

1、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P30第3题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P30第6题

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方法: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师小结:先观察需要还原的小数位数,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 :P30第4、5题。

课后小记:

在今天的课上,我向学生说明了为什么所有除法算式的商不可能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所以任何除法算式余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当除的次数比余数可能性的个数多时,必定出现与前面余数相同的现象。我用1除以7来举例说明,学生领悟得很快,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是初中所要学到的“无理数”。有学生(张子钊)问“我们学不学无理数呢?”,我简单介绍了六年级即将认识的小学阶段唯一一个无理数派。孩子们对无理数十分感兴趣,我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介绍了无理数产生的数学史。

第八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教学目的: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

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第7-9题。

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课后小记:

1、 练习五第7题计算1234.5679*9,部分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八个数字,所以结果为11111.111,其实这题的积应该是四位小数,正确结果为11111.1111。遇到这种情况,可先作指导。请学生看题判断积是几位小数,然后再解释说明。

2、数学黑洞学生们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可再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这种有规律的小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作业第9题第1小题的的每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2的积,再加0。1所得,这个规律难度比第2小题要大,许多学生较难发现,所以要适当引导。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归一问题

教学内容:P32例11、做一做,P34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5.6/0.07        5.2/0.2        6.9/0.3        5.5/1

0.8*90         2.5*0.2        1.25*80       7.4*0.1

二、导入:

1、教学例11:

同学们,你们见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挂图),  从图中,大家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1)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问: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

73.5÷7=10.5(千克)       31.5÷3=10.5(千克)

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2)观察对比: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2、P32做一做

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1、P34第3题: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2、独立完成P34第1、2: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课后小记:

其实有关解决总是的思路分析,  学生早在三、四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本课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是计算的巩固练习课,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是一大难点。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教学内容:P34-35练习六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教学例12: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没分装在一些玻璃瓶中,每个瓶最多装0。4千克,需要多少个瓶子?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6个瓶子可以装多少香油?(验证)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难算:如果要包装17个礼盒,需要多长的丝带?

问:这题为什么不能像第1题那样进一呢?

3、小结:看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进一法”,什么时候要用“去尾法”吗?

4、生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进一法)

3、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去尾法)

四、作业:

1、P34-35第4-6题。

2、搜集生活中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后小记:

本课内容能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他们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是一种意义重大的课。

为使其意义突显,我在课上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进一法”与“去尾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还以此为周记题材,让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今天所学去灵活判断。

篇11:认识时间(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 课题: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例2和练习十五4-6题。

三、教学目标:结合已有知识,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

表示的几时几分,建立时间观念。培养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读准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五、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时、分之间的进率。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图略)

2、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下面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钟,上面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师先拔出4:15)老师再往下拔四个格,那么,现在是几时几分呢?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时间有不同的读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呢?

今天,老师继续和小朋友们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1)请小朋友自己认识1分1分地拔出的时间。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检查同学们讨论的结果。

(2)老师在学生小组活动斩基础上,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用钟面模型动态演示,分针从4时15分开始,把分针一分一分地往下拔,让学生跟着读出所经过的时间,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

(3)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2、感受1分钟。

(1)电脑计时,1分钟结束后,提问:1分钟进行多少口算?1分钟读多少词语?1分钟读多少数?1分钟写多少字?每组两人汇报。

(2)1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我们可要珍惜自己每分每秒的时间啊!

3、动手操作,拔一拔。

(1)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先看时针走过数是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走到几就是几分,特别注意不是整5分、整10分时要看准对应的小格,然后读准。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第82页第2题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正确地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吗?做82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填好后,教师评讲。

2、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教师表扬又对又快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小朋友。

3、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老师报时间。

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5、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小结: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这节课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十、课后小结:

篇12: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1课时:P88---P8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出示主题图

问题:(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

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

2、探究小数的读法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正确读法。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89例一)

小结归总:

(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

三、巩固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

2、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3、读出小数

4、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

5、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6、完成P89做一做1、2、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      16/20 ○  9/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 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要求:从小数的含义上理解得出:0.4  <  0.7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观察下图并要求边看图边思考:

这图和上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时应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时突出下图中有整数,而上图没有;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进而说明左图的数大于2,右图的数不到2,所以圆圈中应该填“>”。

2.5 ○  1.8

3、学生试练。

2.5 ○ 2.3     8.6 ○ 8.9    0.23 ○ 0.53    3.22  ○  1.28   …………

使学生明确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都相同,就要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三、练习:

P90下边的“做一做”

补充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 > ○   >  ○ > ○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加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74+28     51+62

(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 2.3         0.9 + 6.2        14.1 + 3.6         2.08 + 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        食盐一袋        火腿肠         味精一袋

1.86元           1.00元         5.06元          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笔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  第4题 和 P98 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

篇13: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二课时:认识半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P93内容,练习十六4、5两题

教学目标:1、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包括认电子表。

2、进一步巩固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

教学难点:时间的读法。

教具准备:一个实物钟,一个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也学会了认时间,你能介绍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2、 袁老师平时起床比较早,不过双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时半的钟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3、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二、教学新课:

1、 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1) 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2) 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谁来说?

(3) 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同时板书书写方法。7时半)

(4) 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7:30)

2、 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1) 知道时什么时候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2) 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3) 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小结:对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这时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机动:P95第4题。

三、小结:

1、师小结所学内容。

2、游戏:拨钟。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时间。

同桌合作拨钟。

篇14:第十五课时:练习十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P80-81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练习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比比谁学的好!

二、 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1题,排个队伍来学习,报数,小红排在第几个?

2、看图写出算式:出示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的鸽子图。师:从这副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馈: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5        4       5       ?

?                  9

5+4=9   4+5=9       9-5=4

4、第3题,列式计算,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求的是…用算式…来计算。)

三、 独立计算练习

1、 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练习第4、5两题。

2、 挑战聪明题:P81思考题,独立做,小组交流想法,再汇报。你先填哪个数,为什么?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 综合活动:

1、 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写在书上。

2、 小火车计算比赛:选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组,由老师给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听老师发令+1或+2或-2,往下开,比比那组同学最团结,最能干。

五、 练习小结:宣布获得优胜的小组,发给红苹果。小结这节课表现进步的同学,并结合9+2=?8+3=?等题,延伸到下节课的教学。

六、 课后小记

篇15:第八课时: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练习九P67

教学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图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1、口算:孔雀开屏第6题。

2、比较大小:

(1) 比较第8题中▲和○的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一一对应的方法。

得出7 ○ 10    10 ○ 7   10-7=3

(2)直接出示:练习九的第9题:3+6 ○ 9   10-4 ○8 ……

你能直接比较出左边算式和右边数的大小吗?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3)分组讨论,尝试比较上面的两题。

(4)小组汇报,比比谁的方法好。生:先算出左边的得数,再用得数和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5)用这个好方法比较其他几题。选择其中的两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师,2+4○7是2和7比较吗?是4吗?生是2+4的得数和7比较。

1、 看图编算式:

(1) 第7题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说图上有……要求的是……)

(2) 第10题:▲有( 6)个,△有( 4)个 让学生列式,说说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4=10  4+6=10  10-6=4  10-4=6

4、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练习第11题。让学生体会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内容相加。花;人;鸟、石子

5、根据算式,找找生活中的例子。

6、挑战聪明题:P69

7、小结:这节课我们有增长了哪些本领?

8、课后小记:

篇16:第七课时:折扣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折扣,课本第97页的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的含义,明白有关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能从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解决折扣应用题的方法。

2.独立分析,找准分析方法。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学生出示所收集到商店一些促销活动资料。

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折扣的含义。

2.掌握解决折扣应用题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例如: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1.商品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是什么关系?

2.试概括打折的含义?

明确:

(学生分组讨论)

1.原价乘70%恰好是现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是70%。

2.商店又是降价出售商品,叫作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四、讨论发现:

出示例4的第(1)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例4的第(2)题:爸爸买了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思考讨论:

1.说说八五折、九折的含义。

2.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3.怎样列式计算?

明确:(学生分组讨论)。八五折就是原价的85%,九折就是原价的90%。

2.是以原价为单位“1”。

3.180×85%=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160×(1-90﹪)=160×10%=16(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16元。

五、巩固练习:

完成第97页“做一做”习题。

六、作业安排:

1.把折扣数化成百分数。

五折就是(     )              三折就是(     )

九折就是(     )              七五折就是(     )

八八折就是(     )             九二折就是(     )

2.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现在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用数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下数学教案多些,少些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五课时用数学(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下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二)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找规律》(一年级)(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

人教新起点一年级下册Unit11Toys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二、20以内退位减法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十几减9》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精选16篇)】相关文章:

五、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新授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3-07-06

第三单元统计 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9-27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2-08-17

课题五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2022-06-26

几和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2022-09-04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共3课时)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2022-10-30

第三单元第八课时:练习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2023-10-09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2023-01-04

课题认识时间(方案B)(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2022-05-25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教案有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