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时间:2023-05-15 07:46:04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推荐19篇)由网友“事出怪异必有妖”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篇1: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鉴赏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这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揣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篇2: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

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 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 (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自在闲游)的凤蝶儿

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1)泥路:凉爽又温柔。

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

(2)小草: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

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

(3)小白菊: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指导朗读: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

(4)凤蝶儿:自在闲游。

指导朗读: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 , ;

有的 , 。

4.指导朗读:雨后的景色多美呀!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

读了第二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快乐)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赤、携、踏、涉)

6.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快乐。齐读第三小节。

读了第三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清新、舒适)

7.在这首诗歌里,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你观察到的雨后景色是什么样的?模仿诗歌来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在天晴了的时候

泥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美丽

赤 携 踏 涉――快乐

推开 晕皱 闲游――舒适

1.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在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想象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根据所给的提示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很丰富,用优美、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凤蝶儿翩翩起舞、快乐嬉戏、自在闲游的样子。

篇3: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4.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5.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

二、交待目标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

(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

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早期诗歌多抒写个人的孤寂心情,感伤气息较重,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深挚。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会认“炫 垢”等7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润过 凉爽 温柔 炫耀 尘垢 胆怯 绽透 饰彩 曝着阳光 涉过 赤脚 涉过 圆晕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

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词析句,欣赏美景

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教师板书)

预设: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

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默读,写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凉爽又温柔

师:走在这样凉爽而又温柔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草:新绿

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理解“绽透”(看图片)

指导朗读

凤蝶儿:自在闲游(看图片)指导朗读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

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

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吧。

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

在泥路上来回穿梭,

亲昵地拥抱着,

快乐地问候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心情出发吧!

篇4: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会认“炫 垢”等7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润过 凉爽 温柔 炫耀 尘垢 胆怯 绽透 饰彩 曝着阳光 涉过 赤脚 涉过 圆晕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

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词析句,欣赏美景

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教师板书)

预设: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

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默读,写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凉爽又温柔

师:走在这样凉爽而又温柔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草:新绿

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理解“绽透”(看图片)

指导朗读

凤蝶儿:自在闲游(看图片)指导朗读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

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

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吧。

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

在泥路上来回穿梭,

亲昵地拥抱着,

快乐地问候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心情出发吧!

篇5: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公园去走走:

被雨水冲过的公园,空气一定是焕然一新,

那新绿又柔软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被雨水冲过的柳枝,在随风摇摆,

调皮的孩子们赤着脚,欢乐地在踩水。

到公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五年级:楚楚动人小盆有

篇6:小学五年级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润、爽、柔、炫耀、怯、绽、饰、曝、涉”等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春的图片,师:看着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春光明媚,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自由介绍)

3、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润过凉爽温柔炫耀尘垢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词析句,欣赏美景

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教师板书)

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默读,写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凉爽又温柔师:走在这样凉爽而又温柔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草:新绿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理解“绽透”(看图片)

指导朗读

△凤蝶儿:自在闲游(看图片)指导朗读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

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

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吗?

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

在泥路上来回穿梭,

亲昵地拥抱着,

快乐地问候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五、小结

这一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心情,出发!

篇7:小学五年级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润、爽、柔、炫耀、怯、绽、饰、曝、涉”等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春的图片,师:看着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春光明媚,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自由介绍)

3、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润过凉爽温柔炫耀尘垢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词析句,欣赏美景

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教师板书)

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默读,写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凉爽又温柔师:走在这样凉爽而又温柔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草:新绿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理解“绽透”(看图片)

指导朗读

△凤蝶儿:自在闲游(看图片)指导朗读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

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

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吗?

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

在泥路上来回穿梭,

亲昵地拥抱着,

快乐地问候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五、小结

这一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心情,出发!

篇8:小学五年级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戴望舒”: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

2、教师小结: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2、指名反馈。(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4、指名反馈。

5、齐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6、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7、师导: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碟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8、出示:的小路()的小草

()的小白菊()的凤蝶儿

9、师导: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10、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拟人)

1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1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

二、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销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反馈: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3、小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4、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5、小结:雨后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1、自由诵读课文。

2、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

3、集体读一读。

4、熟读成诵。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做课后练习,完成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泥路:温柔

小草:新绿

走走

小白菊:绽透

凤蝶儿:闲游

1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

溪水

看看暗绿

篇9:小学五年级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的自然清新的.画面。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诗句,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展开同学之间的交流,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或者动手画一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采用同学互助的方法自主学习。

在阅读课文时领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理解诗歌内容,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清新的画面,激发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播放与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课件展示)

(二)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了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

(三)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过渡:我国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课文,捕捉直觉

(一)初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展示课件)

(二)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读课文,解决文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互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2.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一)默读课文,思考: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展示课件学习提示)

(二)班内交流,把关键的词语划出来。板书。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一)朗读全诗。说一说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师过渡: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吧。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一)指名读第一节。思考:通过诗人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展示课件)

(二)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指导朗读)

(三)品读第三节。思考:在这一节中我们还看到了些什么?读一读,议一议。

(四)教师指导: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么明朗,溪中波光荡漾,天空云儿闲游,多么美。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五)你留心过雨后天晴的景色吗?说一说。

(六)教师点拨:是呀,雨后景色多美!所以作者不断地提议我们在雨后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好。读一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丰富积累

(一)自由诵读,思考: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文?

(二)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美文来读一读,积累在采蜜集上。(出示课件)

篇10:在天晴了的时候作文

该到树林中去走走,

用雨湿过的泥土,

一定是又细又柔;

还在睡觉的草芽,

被雨呼唤:

快长大呀!露出来!

于是草芽被晶莹的水珠浇灌,

微微满足地打个哈欠,

扭扭腰,醒了过来,

小学生作文大全

钻出洞的兔子,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左瞧一下,右瞧一下,

似乎对这明亮的世界很满意。

蜻蜓已失去往日的沉默,在树枝间嬉闹,

把它通体的红展示给红玫瑰,

想用它透明的翅膀和坚硬的玻璃较量。

篇11: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戴望舒作品_戴望舒诗集戴望舒:我的记忆戴望舒:断指

篇12: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

跑一跑,跳一跳,

摸摸大树,看看小鸟。

新阳推开阴霾了,

小鸟在温风中欢叫,

看那边那个小花点——

蜻蜓——它也在舞蹈。

篇13: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篇14:《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教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4.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5.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

二、交待目标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

(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

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戴望舒”: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

2、教师小结: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2、指名反馈。(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4、指名反馈。

5、齐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6、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7、师导: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碟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8、出示:的小路()的小草

()的小白菊()的凤蝶儿

9、师导: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10、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拟人)

1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1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

二、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销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反馈: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3、小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4、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5、小结:雨后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1、自由诵读课文。

2、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

3、集体读一读。

4、熟读成诵。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做课后练习,完成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泥路:温柔

小草:新绿

走走

小白菊:绽透

凤蝶儿:闲游

1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

溪水

看看暗绿

篇16:冀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案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案

5.《偷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回忆童年,若是不说一个“偷”字,便少了许多乐趣。这在城里楼房长大的小孩或许并不是特别的记忆,而对于广大农村辽阔的田野上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偷--简直就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啊!《偷瓜》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故事。“偷”就是私下里拿走别人东西,据为己有。文章中所描写的孩子们“偷瓜”和我们习惯中的理解不一样,他们的做法与其说是偷瓜,不如说是冒险游戏。作品的开头,用寥寥数语清楚地介绍了主人公李善才和毛头娃崽这两种人物,而后随情节的发展展开人物的性格。性格变化的来龙去脉,叙述得有头有尾。本文感悟点是在故事情节中体会孩子们顽劣而善良的本性,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趣味性强,语言风格独特,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体验,符合五年级孩子单纯、热情的特点,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另外文章故事性强,情节完整、连贯,非常适宜编排成小剧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小组优势,自编剧本,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农村生活口头用语。 3、了解一些儿童剧剧本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了解“毛头娃崽 作践 混小子 寻思 咋的”等一些农村的生活口头用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是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  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品读,把握人物的性格。 3.  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品味文中农村生活口语以及省缺字的用法,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2.  品词析句,感受童心、童真、童趣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 在故事情节中体会孩子们顽劣而善良的本性,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偷”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你怎么评价偷这种行为?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课《偷瓜》,看看文中所指的“偷”和我们平常意义的“偷”一样不一样。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  读准字音了解农村生活口头用语 毛头娃崽 作践 混小子 寻思 咋的...... 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毛头娃崽偷瓜,和李善才斗智斗勇。 第二部分(6―21自然段)毛头娃崽用心良苦,帮助李善才孝敬母亲。 第三部分(22―25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出示中心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孩子们为什么偷瓜,和普通意义的“偷”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画一画,结合具体字词句或者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体会和感受。 1.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预设点一:第1段“李善才种瓜,瓜好,惹眼,就有人来偷。不是大人,是毛头娃崽。一群,为首的是铁蛋” (瓜好、惹眼是诱发孩子们偷瓜的原因) 生1:孩子们偷瓜和真正意义的偷不同,是因为调皮捣蛋的天性,我是从文章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看出来的。“李善才种瓜,瓜好,惹眼,就有人来偷,不是大人,是毛头娃崽。一群,为首的是铁蛋”孩子们偷瓜的诱因就是因为李善才的瓜“惹眼”,而且他们不是大人是一群“毛头娃崽”,“从“惹眼”“ 毛头娃崽”这两个词就能看出孩子们调皮的天性。 生2:我也有同感,我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去地里趁大人不注意“偷玉米”,谁家的好就掰谁家的,觉得特别有意思。 师:看来文章中这群“毛头娃崽”引起了童年的回忆,让你产生了共鸣,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吧。 师追问:孩子们谁还有类似的经历,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畅所欲言 …… 师:对文章的第一部分谁还有想谈的?你认为孩子们为什么要偷瓜? 预设点二:2―5自然段毛头娃崽与李善才斗智斗勇偷瓜的过程。 (在毛头娃崽与李善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透过一系列准确生动的动词,我们看到了一个气急败坏。无计可施的看瓜者形象,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孩子们调皮好胜,倔强任性,淘气顽劣的天性。) 生1:我也认为孩子们偷瓜其实就是因为调皮捣蛋,是在和李善才斗智斗勇,其实就是一场冒险游戏。我是从文章的2―5自然段看出来的,李善才看不住瓜就“告诉大人”孩子们反而“越作践瓜田”,牵来狗看瓜,不管用就“打狗”,孩子们“变更偷瓜”,看见李善才气急败坏的样子,孩子们“老远啃着瓜,拍手笑”从以上这些词句就能看出孩子们调皮好胜,倔强任性,淘气顽劣的天性。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分析的孩子,对“毛头娃崽的心理”揣摩得十分透彻,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吧。 生2:孩子们偷瓜的过程中,李善才的行为表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孩子们偷瓜不是真正的偷瓜行为,而是再调皮捣蛋。“发生喊”“跳起来撵”“瞪大眼睛瞧”“拔起脚来撵”“地跺的咚咚响”这些词语把李善才气急败坏的样子刻画的淋漓尽致,更说明了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他们是不怕李善才知道他们偷瓜的,李善才越生气,他们越高兴。 师:你说的真生动,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冒险游戏,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吧。 师追问:谁还经历了这场冒险游戏,你看见李善才气急败坏的样子了吗,谁来表演一下? …… 师小结,过渡:毛头娃崽的天性就是喜欢冒险,调皮捣蛋,看瓜人李善才为了看瓜使出了浑身解数,而这反而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理,在于李善才的“斗智斗勇”中,他们机智勇敢,声东击西,在这场冒险游戏中占了上风,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意趣盎然,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第一部分吧。 师:你还从文章的其他部分看出了什么呢?孩子们偷瓜仅仅是因为调皮捣蛋吗,还有没有跟深刻的含义?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预设点三:文章第二部分毛头娃崽帮助李善才孝母的情景描写。 (文章从第六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进入了高潮,让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偷瓜背后的'良苦用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情景、对话体会毛头娃崽善良、淳朴和厚道的美好品质以及李善才的忏悔之情。此处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辅助教学) 生1:孩子们偷瓜不仅仅是为了调皮捣蛋,他们是在帮助李善才“摘瓜孝母”,我是从文章的第二部分看出来的。孩子们与三奶奶的对话以及李善才“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面前的喊出的:“娘啊,我混”这句真诚的忏悔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良苦用心。 生2:三奶奶所住的“破旧孤零”的草房和李善才住的“大瓦房”的对比,可以想象李善才曾经如何对待年老体弱的母亲,进而在看孩子们偷瓜的行为,我觉得孩子们除了调皮捣蛋之外更多的是淳朴、善良和厚道。 生3:李善才了解了孩子们的良苦用心,真诚的请孩子们吃西瓜而且管够,可孩子们竟“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脸竟红起来”,尤其是铁蛋的那一句“瓜不甜哩”让人忍俊不禁,孩子们偷瓜不是为了得到占为己有而是出于调皮,喜欢冒险更重要的是帮助李善才孝敬母亲。 师小结过渡: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让我们了解到毛头娃崽“偷瓜”的良苦用心,他们的淳朴善良以及李善才的真诚忏悔让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更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性美。都体会着那份真情,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吧。 师:孩子们偷瓜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你从文章的其他部分看出了什么? 预设点四:文章的第三部分李善才开始为毛头娃崽们提供一片“破坏”的天空,他“草帽遮着脸,躺在窝棚里睡”。奇怪的是孩子们却不再来了。 生1:孩子们偷瓜其实就是出于好奇心和这场冒险游戏的趣味性,我是从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出来的。李善才为了感激孩子们,当孩子们再来偷瓜的时候,他用“草帽遮着脸”假装睡觉,让他们可以大大方方的把瓜拿走,可是孩子们却不在来了,因为孩子们的目的不是要得到西瓜,而是偷瓜的冒险性以及和李善才斗智斗勇的趣味性。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预设点五:文章最后一段意味深长,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推理) 师: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到李善才地边的瓜比地中的侍弄的好,这是为什么呢? 生1:李善才为了报答孩子们故意把地边的瓜侍弄好。 生2:孩子们收起了好奇心,不在搞破坏,才使地边的瓜长得好。 …… 四、想象情境、改编剧本 1、小组分工合作,编排课本剧;2、汇报表演 五、拓展作业: 1、你的童年生活也一定多姿多彩,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然后再把它写在小本本上,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也把它写在小本本上。 2、读了偷瓜的故事,你会觉得它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些情节。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来推想一下吧? ⑴三奶奶和李善才之间的故事。 ⑵李善才把地边的瓜侍弄的比地中的好。   文题“偷瓜”所指的偷和平常意义的偷盗行为不同,必须走进文本,到字里行间去解读,以题目作为切入点,以疑促读。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读词,根据情况及时指出学生易读错的字词,进行巩固练习。认读过程定要扎实,为后面的理解打好基础。       通过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老师要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谈感受,才能读出真味。                       课堂是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发言,适时引导、追问,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架设文本―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桥梁。         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不着痕迹的渗透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

篇17:冀教版五年级白杨教案

教材分析:

《白杨》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清新明丽的课文,文章借用白杨这种美丽挺拔而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比喻边疆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但这种比喻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由人物直抒胸臆,没有像《种子的力》那样由作者点明衷曲,也没有像《彩色的翅膀》《金色的鱼钩》那样进行直接的象征,而是话到嘴边,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让读者用心领悟。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二者之间的内在类比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两个问题的深入钻研: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设者的劳动、生活。以上这些内容理解了,学好这篇课文是没有问题的。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

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后,简单介绍白杨这种植物的外形、生长条件等。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按照“车外”、“车内”、“车外”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想一想,这篇课文与前边学的《太阳》《鲸》这些以物为标题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教学步骤的学习目的,一是对课文内容、结构初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二是开始区别单纯状物的文章与本课这种借物喻人的文章的区别。不过在这里,不宜区分过细,只在点明本课文虽以“物”命题,但并不是在写“物”的形状、性质、用途、功能等就可以了。

三、学习第一段课文(第1—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有哪些描述值得注意?

在这一段中值得注意的有两处描述,一是对戈壁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二是对白杨高大挺拔的身姿的描写。抓住这两点描述,引导学生理解

①戈壁的恶劣环境与白杨的秀丽身姿形成鲜明对照;

②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着这样美丽的树木,初步体会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板书;高大挺秀)这两点的理解关系着对全文的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表现并体会大戈壁的“四无一黄”(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天地没有界限;到处一片黄)的恶劣环境。

四、学习第二段课文(第5—17自然段)。

(1)默读课文,按照不同的内容把本段分成三层意思。

第二段课文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教师首先从学生的争论中,提炼出“高”“直”这一点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然后用精讲分析的方法,一句一句地理解爸爸的话,概括出白杨树的品格特征。到此,“树”可以说讲完讲精了。

本段可分成的三层意思是:①孩子们的争论(第5—13自然段);②父亲的介绍(第14自然段);③孩子们的理解(第15—17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一层,要读出孩子们争论的劲头。思考:在孩子们的这一段争论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征?

在第一层中,孩子们的争论虽然是天真幼稚,但也说出了白杨树“高”“直”的特点。不过也说明孩子们只看到白杨树的外在特征,并没有形成深层的认识。

(3)默读第二层,这个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思考

①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讲了几句话,讲出了哪些特点?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特点;爸爸一共讲了三句话,各讲了一个特点:①白杨树直而高大;②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生长(板书:因需要而扎根);③不管遇到什么艰苦困难都不屈服(板书:遇困难更不屈)。

这一段,爸爸的介绍,已经解及了白杨树的内部特征(白杨树的品格),显然已经揭示了课文的深层内容。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要读出白杨树的性格。

(5)默读第三层,重点理解第16、17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怎样理解爸爸的讲话?

在这一层中,作者把孩子们的理解分别写在两个自然段中是一个精心的安排。第16自然段写了孩子们对“人”的了解(爸爸、妈妈建设边疆的情况);第17自然段写了对“树”的理解。在理解了这两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结合第15自然段提问:孩子们为什么没有能够理解爸爸的讲话?

引导学生用“先分后合”的方法,两次学习课文的第16、17自然段,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树”与“人”的类比关系,也就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孩子们未能理解爸爸讲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人”和“树”分别单独地去理解,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

(6)再次让学生默读第16、17自然段,要他们把这两段互相对照,联系起来理解。

这样理解的结果: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边疆的建设者,就像生长在边疆戈壁上的白杨,这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这儿安家了;他们不怕困难,就像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现在他们又带自己的孩子来作第二代边疆人。

(7)教师讲述:“作者在这里没有把‘人’和‘白杨’的关系明明白白地讲出来,弄得孩子们也不好理解。我这里改写了一段,用它代替课文的第15、16、17三个自然段,大家听一听这样写是不是更明白一点。”(读教师改写的一段文章)

这段文章是:“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也能很好地理解:爸爸说白杨树能够在最需要它的地方扎根生长,是告诉孩子们老一辈人服从祖国的需要,离开家乡内地,来到戈壁建设边疆;爸爸说白杨树不向艰苦、困难屈服,是在讲这些边疆建设者也像白杨一样,克服重重困难,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他们永远像白杨一样,不屈地挺立在荒凉的大戈壁上,永远那么正直、那么高大。”

教师读了自己改写的文章,意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再认识、体会文章的表现方法,并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地理解“爸爸的表白”,也就是把文章中心思想用“改写”这种方式,直接明了地揭示了一下。

读后提问:这样写不是更明白一些吗?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样写虽然使人一读就明白,但剥夺了读者的思考,使文章太显、太露、没了味道,而作者那种写法既能发人深思,又符合兄妹俩的年龄特征,符合他们的思维方法和理解水平。

五、学习第三段课文(第18自然段)。

指名朗读,提问:爸爸为什么望着小白杨忽而沉思,忽而微笑?使学生理解到,这里的小白杨象征着边疆人的后一代,象征着爸爸的两个孩子。他们也来到边疆戈壁,继承父辈的事业。(板书:小树成长)爸爸想到这里(沉思),由衷地笑了。

六、总结课文。

教师结合板书讲述:白杨是边疆的树(板书:边疆树),爸爸他们是边疆的建设者(板书:边疆人)。这篇课文作者借写边疆的白杨树,来暗喻边疆的人。而白杨树的品格,就是边疆人的精神(板书:借物喻人)。

总评

《白杨》一课教例的主要着眼点是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理解“树”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从讲课一开始到授课结束,教师始终在一步一步地努力完成。

本教例中,教师对不同的段落、不同的认知对象采取了不同的认识方法

第一大段教师要求学生在听读中自己发现值得注意的描述(荒凉的戈壁与秀美的白杨),以及这两种描述的强烈反差,并从这种反差中悟出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大段,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全段的结构(实际上是对段的整体认识)。这是对篇幅较大的段落行之有效而条理分明的认识方法。接着又用“逐句分析”的方法认识文章中心关键所在部分,运用“各个突破”和“联系思考”的方法两次认识“树”与“人”的关系,就此突破了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又用“对比”的方法回照以树喻人的写作手法。

第三大段,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轻描谈写”地点破了小白杨树的喻义。

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认识对象,或轻或重、或浓或淡、或详或略、或明或暗地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既引导学生完成了认识任务,又给他们示范了各种认识方法;既重视了认识结果,又重视了认识的过程,显示了不拘一格的教学机智。

篇18:冀教版五年级白杨教案

一、隔壁 浑黄一体 分辨 介绍 抚摩 清晰 挺秀

二、软弱 模糊 随意 洪涝

三、深思 挺拔 清楚 辩解

四、借物喻人 白杨 边疆建设者 直 不管 不管

总是 直 坚强 软弱

正直 生命力强 坚强不屈

篇19:冀教版五年级白杨教案

一、读写我行。

gē bì hún huáng yì tǐ fēn biàn

( ) ( ) ( )

jiè shào fǔ mó qīng xī tǐng xiù

( ) ( ) ( ) ( )

二、敌我矛盾。(写反义词)

坚强—— 清晰—— 严肃—— 干旱——

三、找好朋友(写近义词)

沉思—— 挺秀—— 清晰—— 分辩——

四、查漏补缺。

《白杨》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文章借_______赞美________。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_____,哪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_______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___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_____那么______,那么_____,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冀教五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四个人和一个箱子》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瘸蝉》的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冀教版《捐赠天堂》教学反思

苏教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一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萧伯纳和小姑娘》

冀教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京剧》

冀教四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差别》

冀教一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神奇的耳朵》

小学五年级语文《四个人和一只箱子》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冀教版五年级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推荐19篇)】相关文章:

冀教六下科学教学计划2023-12-25

《综合练习五》冀教版优秀教案2022-07-24

冀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通信的种类和发展教案2022-11-15

《哪儿去了》冀教版教案2023-01-11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2-09-12

冀教版初中英语教学反思2024-03-18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落叶》教学设计2023-05-12

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2022-04-30

冀教版七年级unit4 L27-L32教案(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2022-12-05

冀教版六年级上《比例》教案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