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时间:2023-05-20 07:31:27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3篇)由网友“kuon珤雅俗共赏”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有余数的除法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 标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

1、4×7-28=             34-5×6=              4×8-24=

2、在(  )里最大能填几?

( )×6 < 57    ( )×7  < 43   ( )×5 < 38               4×<  31            8 ×( )< 26      9×( )< 60

1、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二、练习

1、用竖式计算。

37÷4           49÷6          32÷5           25÷7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 )

(2)33÷7=5……2                 (      )

(3)63÷8=7……7                 (      )

(4)5×6+4=34

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3、当师傅。(完成教材第54页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4、把计算卡片分一分。(第54页第7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5、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形,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明确题目中求彩带的长就是求“3×8+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全课总结。(略)新课标第一网

四、补充思考。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枝?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10月18日

《课堂》P18       《特训》P35-37第1-5

教学整体反思

篇2:有余数的除法(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材P52例和“做一做”,P53第2、4题。

教学目标:

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道具:

练习卡片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新课。

教学P52例3。

1、现在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

列式解答          15   ÷   5   =   3  (组)

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

如果是17盆呢?

如果是18盆呢?

如果是24盆呢?

如果是25盆呢?

板书:(略)

3、观察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   <   除数

4、小组讨论。

师:从整体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增加,除数不变,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增加而增加。

三、巩固新知。(练习卡每人一份)

1、先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再填方格。

A、 14 ÷ 7 =[]                    B、14 ÷ 2 = []

15 ÷ 7 =[]……[]                 14 ÷ 3 = []……[]

16 ÷ 7 =[]……[]                 14 ÷ 4 = []……[]

17 ÷ 7 =[]……[]                 14 ÷ 5 = []……[]

18 ÷ 7 =[]……[]                 14 ÷ 6 = []……[]

19 ÷ 7 =[]……[]                 14 ÷ 7 = []

20 ÷ 7 =[]……[]                 14 ÷ 8 = []……[]

21 ÷ 7 =[]                       14 ÷ 9 = []……[]

22 ÷ 7 =[]……[]

23 ÷ 7 =[]……[]

24 ÷ 7 =[]……[]

25 ÷ 7 =[]……[]

26 ÷ 7 =[]……[]

27 ÷ 7 =[]……[]

28 ÷ 7 =[]

师:从A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B组题目你发下了什么规律?

从A、B组题目中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无论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怎么样?

2、巩固练习。

教本P53第2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3、教本P53第3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

四、全课小结。

师:[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

[2]发现了什么规律?

[3]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练习。(独立完成)

教本P53第4题,用竖式计算。(注意书写格式)

六、下课。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四)

练习内容:

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

练习目的:

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4×7-28=             34-5×6=              4×8-24=

2、在(  )里最大能填几?(略)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

37÷4           49÷6          32÷5           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 )

(2)33÷7=5…………2                 (      )

(3)63÷8=7…………7                 (      )

(4)5×6+4=34

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略)

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四、下课。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五)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P55(例4)~~P56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道具:

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 × 8        37 + 5          5 × 8         72 ÷ 8

24 – 6       7 × 9          56 ÷ 7        49 ÷ 7

18 ÷ 3       42 ÷ 6         9 × 4         45 ÷ 9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32 ÷ 6 = 5 (组)………………2人

学生2,笔算:                       5

6 /ˉˉ 3ˉ2ˉ

3  0

ˉˉˉ 2ˉ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

1、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小结。(略)

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六)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本P57~~P58上的内容,第4~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事物、解决问题。(P57第4题)

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57第5题,开放性题目,讲出道理既可)

三、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P58第6题。

(2)P58第7题。

(3)P58第8题。

四、学生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篇3: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练习内容:

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

练习目的:

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4×7-28=             34-5×6=              4×8-24=

2、在(  )里最大能填几?(略)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

37÷4           49÷6          32÷5           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 )

(2)33÷7=5…………2                 (      )

(3)63÷8=7…………7                 (      )

(4)5×6+4=34

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略)

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四、下课。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五)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P55(例4)~~P56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道具:

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 × 8        37 + 5          5 × 8         72 ÷ 8

24 – 6       7 × 9          56 ÷ 7        49 ÷ 7

18 ÷ 3       42 ÷ 6         9 × 4         45 ÷ 9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32 ÷ 6 = 5 (组)………………2人

学生2,笔算:                       5

6 /ˉˉ 3ˉ2ˉ

3  0

ˉˉˉ 2ˉ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

1、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小结。(略)

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教学反思: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六)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本P57~~P58上的内容,第4~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事物、解决问题。(P57第4题)

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57第5题,开放性题目,讲出道理既可)

三、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P58第6题。

(2)P58第7题。

(3)P58第8题。

四、学生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篇4:《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已有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从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景,同时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起来。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有余数的除法

(主题图P49)

1.让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有。 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例1-例2

1.结合情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正确口算、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例3

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2.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1课时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4 1.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1课时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1课时

合     计 5课时

篇5: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石龙爱联学校    廖六志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P51-P5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及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等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少的道理。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余数要比除数少的道理。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圆片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51页的主题图,创设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

二、合作探究,创新发展。

(一)自学、交流,学习例2。

(1)自学、合作探究。

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课本P51的例2。

出示: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看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跟你们组的小伙伴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3)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4)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业本。

小结:剩余的3盆,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交流,学习例3。

(1)猜想-验证,突破难点。

1、让学生猜想:假如除数是5,请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到底余数可能是几?请同学们翻到52页看例3,利用小棒摆一摆,再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得出:余数<除数

4、小结:余数<除数

(2)看书质疑。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本51-52页的内容,有不懂的请提出来。

三、精心设练,乐中求实。

1、基本层:

⑴、P52做一做。(课件示“第一关”)

⑵、P53做一做。(课件示“第二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知识解决P51的问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3) p51  做一做p53.4(课件“第三关”)

2、综合层:(课件示“第四关”P53第2题)

3、开放层:(给猫送鱼)

准备:余数分别是1、2、3、的3只猫,及鱼状的卡片。

方法:学生写了余数的算式(鱼)贴上相应的猫上。

最后点评表扬学生(课件出现小猫说谢谢同学们送来的鱼)

四、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2、你能说说自己或小伙伴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吗?

篇6:有余数的除法 学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51页、5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的实践操作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结合实践操作,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观察、探索,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若干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猜手指游戏,当学生感到惊讶时告诉学生这里还有一个数学知识在里面呢,你们想学吗?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以旧引新

(1)复习旧知

师:(出示15个苹果图)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 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可以用除法(板书)解决。

(2)探究新知

出示16个苹果,如果每盘放5个,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桌拿出圆片摆摆看。

(3)根据同学的汇报结果填表格

小结:剩下的1个苹果不能再分了,这种情况就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

(4)如果是17个、18个、19个呢?

请同桌合作,拿出圆片分分,把分得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5)师指着表格,你能把刚才分得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吗?并指出各表示什么。

选第一个式子板书

16÷5=3(盘)……1(个)

( 6)让学生逐一列竖式,并说出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师指着表格说,拿东西来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刚好分完,第二种是还有剩余的,像这样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补充板书:有余数

(7)观察黑板上的竖式,观察比较余数和除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师(举一反例)说说余数比除数大可以吗?为什么?

三、拓展应用,强化新知

1、判断对错,对的√  错的× (投影出示)

2、在框里填数(投影出示)

3、回到课前的游戏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篇7:《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4。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例1是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摆花盆活动入手,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及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例2是在学生已经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竖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完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并类推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例3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4是借助于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例2和例3,其重点是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表示方法。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这节课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一个典型课例,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编者的意图和课标的理念,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对本课作了精心的设计。

首先,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什么样的情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不会繁杂混乱、喧宾夺主,冲淡课的数学味?我们联想到学生刚刚参加的旅游活动中,就有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有余数问题,既贴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于是选择了旅游这一情境,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到整堂课的始终。

其次,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并不是一张白纸,独特的想法可以张扬学生个性,多样化的思路可以拓宽学生思维,这是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的多样化思想。但是,我们不应只停留于对不同方法的片面追求,而应在拓宽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表达有余数的现象时设计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结果表示出来(实在想不出的可以用信封中的圆片来代替),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余数除法在数学中的一般表达形式。

再次,例3的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单纯靠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也很简单,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数学规律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机械记忆层面,有时不但会使学生在用规律过程中创造性不够,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规律的记忆和应用水平。而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能够亲身经历规律的发现与抽象过程,亲身体验规律的论证与概括过程,学生不仅对数学规律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还会促进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实践,把突出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过程性知识”的特点。因此,这一环节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认知冲突,并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独立观察,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归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点问题。

教学流程:

一、解读问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上次三四年级的同学去旅游,当中就有许多数学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旅游日记,大家请看:

11月18日 晴

今天,我们去旅游,老师规定5人分为一个小组,并做好出发准备。我们班这次参加旅游的女同学共有15人……

想想看,这些女同学可以分为几组?

2、反馈,小结

【数学学习中的背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背景,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现实生活材料,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并进行探索与研究。一种是知识背景,主要是通过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背景是知识产生的现实基础,是知识得以存在的基点,知识背景则是学生研究学习新知的起点。两者如能协调,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既具感性又具丰富的数学价值。旅游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更不用说是他们刚刚亲身参与的活动了,而当中学生所可能接触的数学问题正好又能为本节课提供知识背景。因此,我们选择这一主题来创设课堂情境,主要就是考虑这一主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利于设计知识背景】

二、探究意义

1、如果这次参加的女同学不是15人,而是16人,分组的结果又会怎样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结果表示出来。(提示:实在想不出的可以用信封中的圆片来代替)

2、生独立思考或合作解决

3、全班反馈: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重点理解横竖式的表示方式及每一步的含义。

4、起名:你能给多出来的数给起个名吗?

5、板题: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并不是一张白纸,独特的想法可以张扬学生个性,多样化的思路可以拓宽学生思维,这是新课程理念大力倡导的多样化思想。但是,我们不应只停留于对不同方法的片面追求,而应在拓宽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表达有余数的现象时设计了上面这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余数除法在数学中的一般表达形式以及给这种现象取名。】

三、探索规律

1、设置冲突:如果参加的女同学是17、18、19人呢,分组的结果又会怎样?(每增加1人,余数就会增加1)

2、观察质疑:那么,(师板,连贯成一串对比算式):

16÷5=3(个)……1(个)

17÷5=3(个)……2(个)

18÷5=3(个)……3(个)

19÷5=3(个)……4(个) (设置冲突让生自己发现)

20÷5=3(个)……5(个)

21÷5=3(个)……6(个)

22÷5=3(个)……7(个)      ……

学生:(当20÷5时,商是4……)

3、发现规律: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生观察、交流)

4、全班反馈,得出规律:余数<除数

5、即时练习:(1)如果除数不是5,而是……余数会是几?

(2)51页及52页做一做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单纯靠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也很简单,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数学规律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机械记忆层面,有时不但会使学生在用规律过程中创造性不够,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规律的记忆和应用水平。而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能够亲身经历规律的发现与抽象过程,亲身体验规律的论证与概括过程,学生不仅对数学规律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还会促进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实践,把突出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过程性知识”的特点。我们在这一环节为学生设置了认知冲突,并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独立观察,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归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点问题。】

四、看书质疑

【虽然这节课我们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另外的教学情境,但课本资源的有效利用仍然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学生而言提一个问题比解决几个问题还更为有效。所以在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后,我们仍然将本环节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安排。】

五、解决问题

我们继续来看刚才的日记:车行驶在路上,导游姐姐还出了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来考我们大家,答对的还有奖品。(模拟出题并兑现小奖品)

问题是这样的:

1、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结果怎样?

2、黄河百货为了“庆元旦,迎新年”,规定各种公仔一律5元一个,小华带了23元,可以买……小明带了20元,可以买……

3、三(2)班布置联欢会用了许多气球,都是按红、黄、绿的顺序摆的,你能很快说出第17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4、导游姐姐还跟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智摘超级大苹果:(略)

【巩固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武器,在本课的巩固练习当中,我们遵循精炼、高效、有趣、梯度原则设计了以上练习。特别是智摘超级大苹果的游戏,在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中架起了桥梁,沟通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六、全课小结

七、课后拓展:有34个士兵要上训练场,每辆吉普车可载4个士兵,要调几辆车才能把他们一次运走?

篇8:第四单元知识有余数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有余数除法各部分名称

9     .….. (           )              验算:

(     ) .…..2    2  0     .….. (           )

1  8      .….. (            )

2      .….. (            )

验算方法小结:

二、计算下面各题

30÷5=       31÷ 5=         32÷5       33 ÷5=    34 ÷5=

35 ÷5=     36 ÷5=        37÷ 5=    38 ÷5=

三、填空:(你能写出几种不同答案吗)

35÷(   )=(     )……3

(   ) ÷ 8  =(   )  ……(   )

四、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

预设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

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来描绘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具、学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

预设流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

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5、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作业

篇9:第四单元知识有余数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有余数除法各部分名称

9     .….. (           )              验算:

(     ) .…..2    2  0     .….. (           )

1  8      .….. (            )

2      .….. (            )

验算方法小结:

二、计算下面各题

30÷5=       31÷ 5=         32÷5       33 ÷5=    34 ÷5=

35 ÷5=     36 ÷5=        37÷ 5=    38 ÷5=

三、填空:(你能写出几种不同答案吗)

35÷(   )=(     )……3

(   ) ÷ 8  =(   )  ……(   )

四、解决问题:

《四边形》单元教学计划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数学课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初步认识了角,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角的一些基本的特征。此外,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长的指导下或通过自己阅读课外书,对四边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开始学习第三单元的知识前,对学生做了学前的测试,内容是对四边形的认识,形式是学生举手反馈,时间约5分钟。测试的结果为:一班,共48人,二班,共46人,其中一班有30人,二班有20人知道: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并能比较准确地辨认出四边形、梯形。

因此,在教学第三单元的知识时,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问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学习、探索的过程,鲜明、生动和形象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四、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2、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准确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六、单元评价要点

1、辨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8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备注

四边形

例1

例2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

4、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1

平行四边形 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3、进一步培养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

4、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

周长

例1

1、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2、能够具体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

3、培养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能力。 1

周长

例2

例3 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2、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

估计

例4

例5 1、初步学会估量物体的长度。

2、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培养正确的长度观念。 1

单元测试 1

测试情况反馈 1

合     计 8

篇10:有余数的除法(例4)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例4) 课时 第4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 标 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

(一 )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 × 8   37 + 5   5 × 8    72 ÷ 8

24 –6  7 × 9   56 ÷ 7    49 ÷ 7

18 ÷ 3  42 ÷ 6   9 × 4   45 ÷ 9

(二)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课

(一)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

(二)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4图,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把例4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

32 ÷ 6 = 5 (组)……2人

学生2,笔算:

5

6 /ˉˉ 3ˉ2ˉ

3  0

ˉ ˉˉ  2ˉ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一)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练一练

教材P56第2题。

教材P56第3题。

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教师也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

置   10月19日  《课堂》P25      回作:《特训》P37-38第1-5

教学整体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例5 课时 第5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 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实际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地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练习。

( )里最大能填几?

(     )×7<24       (     )×6<32            (     )×4<15             (     )×8<47       (     )×7<60                   (     )×5<47

二、去旅游。

1、出发前,要买矿泉水。每箱矿泉水7元,我带了6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箱?还剩下多少元?(学生列式解答。)

60÷7=8(箱)……4(元)

答:最多可以买8箱,还剩下4元。

2、天色已晚,来到旅馆,分配房间。

(1)、我们班一共有47人,每间房可以住8人,可以住满多少间房?还剩下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

47÷8=5(间)……7(人)

答:可以住满5间房,还剩下7人。

(2)、我们班一共有47人,每间房可以住8人,我们该租多少间房?

师:刚才剩下的7人应该怎么办?我们到底应该租多少间房才能住下所有的同学?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学生列式解答。)

板书:

47÷8=5(间)……7(人)

5+1=6(间)

答:我们该租6间房。

3、第二天上午,去公园玩。

(1)丛林探险。我们班有47人,每辆小车坐6人。我们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学生列式解答。)

47÷6=7(辆)……2(人)

答:最多可以坐满7辆车,会有剩余的人。

(2)激流勇进。我们班有47人,每条船坐5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学生列式解答。)

47÷5=9(条)……2(人)

9+1=10(条)

答:该租10条船。

4、第二天下午,去逛街买东西。

(1)小明去书店买漫画。每本漫画8角,小明有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本,还剩下多少钱?(学生列式解答。)

5元=50角

50÷8=6(本)……2(角)

答:最多可以买6本,还剩下2角。

(2)买东西吃。选一种你想买的东西,并填空。

我有17元,都买          ,最多可以买        ,还剩      元。

5、第二天晚上,大家回到旅馆,互相根据下午买东西的情况考考别的同学。(选择题)

(1)小红:我买了20个面包,每个袋子最多能装6个面包,我最少要用(    )个袋子才能把全部面包装回来。

A   3       B   4         C   5         D    无法确定

(2)小聪:我有17元,买了3支钢笔后,还剩下2元,每支钢笔(     )元。

A   6       B   4         C   5         D    无法确定

(3)小芳:每支钢笔6元,我买了3支钢笔后,还剩下2元,我原来有(     )元。

A   20      B   18        C   8         D    无法确定

(4)小东:我买一箱苹果20个,至少要加(   )个,才能平均分给7个同学。

A   4       B   1         C   8         D    无法确定

(5)小刚:一箱苹果20个,至少要拿走(    )个,才能平均分给6个同学。

A   1       B   4         C  6          D    无法确定

6、第三天,回来。你有什么收获?

业    10月21日  《课堂》P26      回作:《特训》P41-43

教学整体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用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的目的。

一、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自主研究横式、竖式写法。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教学学的是方法,它特别提倡精讲精炼。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们只选取了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学习有用的数学,实现有效的学习。 分享 转发

篇11: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

教学重点:

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

教学道具:(略)

教学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一、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1、教学P49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

(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

[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

[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

[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

(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除法。

(6)学生汇报。(略)

(7)师:以上这些活动,你们在那里见过或自己亲身参加过呢?

生:(略)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且使用除法计算的?

(可根据全班的总人数,每人一组坐可以坐几组……)

二、练一练,圈一圈。

大家来圈△,一共有15个△。

1、每份3个,共几份?

2、每份4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3、每根5个,共几份?

4、每份6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三、摆一摆,填一填。

1、∮  ∮  ∮  ∮  ∮  ∮

    

6  ÷  3  =   □

2、 ∮  ∮  ∮  ∮  ∮  ∮  ∮

    

7  ÷  3  =    □

四、汇报自己这节课学会什么。

五、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道具:(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5×(  )< 16             (  )  × 6  < 25        4 × (  ) < 23

13 3 × (  )             47 >  (  ) × 6         (  )  × 8 < 26

2、计算:

8  ÷  4 =                     45 ÷ 5  =

二、新知。

1、教学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15   ÷   5  =    [   ]  (组)

(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商  (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ˉˉ1ˉˉ5ˉˉ…………………被除数

1    5     …………………5和3的乘积

ˉˉˉˉ0ˉˉ

(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

(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  ÷  5   =  4  (组)…………  3  (盆)

4                   ∶

5/ˉˉ2ˉˉ3ˉˉ              ∶

2    0                  ∶

ˉˉˉˉ 3ˉˉ…………………余数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巩固。

1、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   ÷  6  =                    33  ÷  8  =

小组讨论

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2]、[3] 略

3、作业练习。

(1)找病因(并改正)

(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60    ÷  7 = (  )………… (  )

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

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三)

教学内容:

教材P52例和“做一做”,P53第2、4题。

教学目标:

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道具:

练习卡片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新课。

教学P52例3。

1、现在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

列式解答          15   ÷   5   =   3  (组)

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

如果是17盆呢?

如果是18盆呢?

如果是24盆呢?

如果是25盆呢?

板书:(略)

3、观察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   <   除数

4、小组讨论。

师:从整体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增加,除数不变,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增加而增加。

三、巩固新知。(练习卡每人一份)

1、先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再填方格。

A、 14 ÷ 7 =[]                    B、14 ÷ 2 = []

15 ÷ 7 =[]……[]                 14 ÷ 3 = []……[]

16 ÷ 7 =[]……[]                 14 ÷ 4 = []……[]

17 ÷ 7 =[]……[]                 14 ÷ 5 = []……[]

18 ÷ 7 =[]……[]                 14 ÷ 6 = []……[]

19 ÷ 7 =[]……[]                 14 ÷ 7 = []

20 ÷ 7 =[]……[]                 14 ÷ 8 = []……[]

21 ÷ 7 =[]                       14 ÷ 9 = []……[]

22 ÷ 7 =[]……[]

23 ÷ 7 =[]……[]

24 ÷ 7 =[]……[]

25 ÷ 7 =[]……[]

26 ÷ 7 =[]……[]

27 ÷ 7 =[]……[]

28 ÷ 7 =[]

师:从A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B组题目你发下了什么规律?

从A、B组题目中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无论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怎么样?

2、巩固练习。

教本P53第2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3、教本P53第3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

四、全课小结。

师:[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

[2]发现了什么规律?

[3]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练习。(独立完成)

教本P53第4题,用竖式计算。(注意书写格式)

六、下课。

教学反思:

篇12:有余数的除法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巩固试商、检验的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3、灵活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信封1(卡片)、信封2(检测题)

课前交流:

师:“十一”刚过,假期里你都到哪里玩了?遇到了哪些开心的事?

生1: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北京,那里高楼林立,特别繁华,北京真好!

生2:我去了西藏,那里的主人非常好客!

……

师:看来大家玩得都很高兴,我们不仅玩得开心,更要学得开心。好,我们先聊到里吧?上课!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1、情境引入:

师:沂水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它优美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

独特的人文景观,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远近客商,中外宾朋,留下了无数由衷的赞美。你知道咱们沂水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吗?

生: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雪山彩虹谷、萤光湖、灵泉寺……

(出示彩虹谷图片及相关数学信息)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十一”黄金周的话题。十一”黄金周期间,为了缓解旅游的压力,县旅游局招聘了33名导游。要把她们每6人一组分到各景点,那可以分成几人?还剩几人呢?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完成。( 一生板书,师巡视)

33 ÷ 6=5(组)……3(人)

[板书 除数    >   余数 ]

5

6) 3  3

3  0

3

2、回顾再现:

(1) 集体订正

(如果学生板书时出错,集体订正;如果完全正确,问一问其他同学,你在计算这道题时出现了哪些错误?)

(2) 你能说出这个算式的含义吗?

(3) 学习了前面3个例题,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到困难的地方?

师:好,针对大家的困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在一座美丽的城堡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互帮互助,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你们想不想去这个乐园里看一看?不过有四只小动物给大家出了个难题,解答对了才能顺利参观,你们能行吗?

生:行!

师:这么有信心!真棒!什么难题呢?让我们看一看。你想接受谁的挑战?

1、基本练习

(1)让我来考考你 (     里最大能填几?)

小兔子        小松鼠           小狗      小花猫

6×    <51    60>     ×7     35>    ×8        ×7<43

(2)摘桃子

师:祝贺你们顺利过关!乐园里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呢?一只小猴在摘桃子,能不

能帮它快点摘到?(请用竖式计算,要细心呀)

①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错题。

②集体交流。展示错题,找一找哪里出现了错误?

(师对以上出现的错误进行小结:试商、计算或者书写方面,感谢这些错题及错题的主人,是他们给大家提了醒,出错是你们的权力,但我们要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③找一找。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没有发现除数、商、被除数与左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8

6   5  1

6×8<51               4  8

3

师小结:有余数的的中除数和商的乘积要小于被除数并且最接近被除数,也就是最大商几,这时余数小于除数。(板书:小于   最接近)

④出错的同学不要恢心,小猴贝贝给大家提供了一次改错的机会,这一次你们能算对吗?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上题中学生计算得很好,此题可不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

8  6 2         9  7 5          5  3 5

师:通过刚才练习,你知道了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谁给大家提个醒?

生1:我知道了试商时,除数和商的乘积要小于被除数,并且最接近被除数。

生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生3: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师小结:你们说得很全面,让老师也有很大的收获,看得出大家都是爱学习、爱助人的好孩子!如果小白鸽在投递信件时遇到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它到底遇到什么困难呢?

(3)鸿雁传书

25÷3         68÷8

39÷5   57÷9     60÷7   30÷9

师:“剩下的怎么办?你们能分一分吗?请拿出信封1的卡片,同桌合作分一分。

师:信件分对了吗?让我们看一看!(请生说一说分的结果,师演示)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生1:我们小组分工,每人三张卡片分一分,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生2:我是口算的。

师:你的口算能力真强!请大家把卡片轻轻地放回信封。有一只小黑鸽比较粗心,今天它做了4道题,没有把握,请大家擦亮眼睛判断一下。

2、综合练习:

火眼金睛:下面的计算对吗?

(1)53÷7=7……4      (   )

(2)46÷6=8……2      (  )

(3)49÷8=5……9      (  )

(4)7×7+4=53         (  )

独立观察,同桌说一说,自由选择订正。

( 53÷7=7……4,如果学生能想出用7×7+4=53或53-7×7=4的检验方法更好;如果想不出来可以观察53÷7=7……4和7×7+4=53,你能发现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又懂得了什么?

3、拓展练习:

动物乐园里正在举行猜珠子比赛,让我们快快加入它们的队伍吧!

第22颗珠子是(   )颜色的;第45颗珠子呢?

(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如数一数;5×5=20,22-20=2再数2个;22÷5=4(组)……2(个),比一比,从中选择你认为简便的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刚才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计算时该注意

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自主检测一下。

1、我会用竖式计算。

22÷7       43÷6    72÷8     61÷9

2、你能根据下面的数字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

6    2    7    44

3、

山羊伯伯:

小兔子

小白兔把这些白菜都搬回去,至少要几次?

(了解学生完成情况,集体有选择的订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是否解决了你的困难?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2、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就要学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49页主题图)你能利用它自编一道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得非常愉快,希望有机会再来共同学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33 ÷6 =5(组)……3(人)

除数    >    余数

5

6) 3  3                                小于

3  0                               最接近

3

篇13:有余数除法例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课题 有余数除法例3 课时 第2课时/共5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铺垫

1.卡片出示,口答:( )里最大能填几:

3×( )<24 4×( )<37 7×( )<59

( )×2<11 ( )×6<40 ( )×5<38

2.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和齐练)

二、教学例3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探究“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1、出示例3

如果有21名学生打篮球,每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22人, 24人,25人,26人……呢?

2、列式计算,完成在答题卡上

21÷5 = 4(组)……1(人)

22÷5 = 4(组)……2(人)

23÷5 = 4(组)……3(人)

24÷5 = 4(组)……4(人)

25÷5 = 5(组)

26÷5 = 5(组)……1(人)

27÷5 = 5(组)……2(人)

28÷5 = 5(组)……3(人)

29÷5 = 5(组)……4(人)

30÷5 = 6(组)

31÷5 = 6(组)……1(人)

32÷5 = 6(组)……2(人)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5、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6、验证规律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都是余数比除数小呢?请你们任意写出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验证一下。

小组内交流验证结果。

三、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 课件出示第1题。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3)选择一种装法,计算出结果。

(4)引导学生思考:你还想一袋里装几个?按你的想法,列式计算出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1)卡片出示第3题。

(2)引导学生说出卡片上最大能填几,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学会了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知道了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的含义;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10月 15 日   《课堂》P23     选做《特训》P34-35  1-6

教学整体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和课时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2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练习课/除法验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减法的验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3篇)】相关文章:

第三单元统计 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9-27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05-06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2024-01-11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2-07-09

人教六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10-22

笔算乘法(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9-14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12-29

第三单元第八课时:练习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2023-10-09

第七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的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2-06-2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