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12530”为你分享9篇“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
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六部分: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册第八单元“可能性”和第九单元“排列、组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排列、组合的内容要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它们的思想方法。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根据《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第一学段只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因此,本单元的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让学生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4.“四边形”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至于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初步认识就可以了。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时、分、秒”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千米和吨”主要是让学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时间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这两部分内容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比,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探索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6.“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至于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复习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复习,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还有什么困难,切实加以解决;其他内容的复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内容要重点复习,使学生都能够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教科书第120页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黑板上这道题的计算错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再让大家做第1题,做完后再进行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再让学生做第120页第2题,笔算之前可先估算一下,最后集体订正。
3.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通过做第120页的第3题,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再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计算熟练。结合第121页的第4题,要了解学生列式及单位名称写得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4.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结合第121页第5题,先让学生估算,再笔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5.复习四边形时,要注意归纳整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结合第121页第7题,学生画完几种四边形后,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每种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结合第122页的第8题,让学生说一说周长的概念,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复习“时、分、秒”和“千米和吨”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7.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除了结合第123页的第11、12题外,还要结合一些实例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含义,体会到“整体”既可以是各种实物,也可以是各种图形。
8.关于练习二十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计算方法,使大家知道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简单的推理的思考方法。如第1小题,先想个位上几加4等于7,3加4等于7,所以上边空格填3;十位上6加几等于10,4加6等于10,所以下边空格填4;得数的百位上虽然是9,但是十位上向百位进了1,所以要想几加3等于8,5加3等于8,所以上边空格填5。
第7题,可先找几名学生说一说题意,如果大家理解题意了,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分小组讨论(不要讨论解答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大家知道只要分别求出正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再加上15厘米,就是所求的结果。
第11题,是两个学生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石头、剪子、布,共有9种可能,排列数是9。
练习二十六的最后的思考题,渗透等量变换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学段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因为每层的洗发液同样重,这样可以列出下面的等量关系式:1大+1中+5小=3中+5小,3中+5小=1大+7小。从第1个式子可以推出1大=2中,再结合第2个式子可以推出1中=2小。已知每小瓶装200克,所以每中瓶装400克,每大瓶装800克。
第123页的思考题,两个小题是有联系的。第(2)题可以直接应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决。第(1)题,如果在图中加两条线(如下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的部分占其中的4份,所以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4/8(由于没有学约分,所以不必化简分数)。还可以通过折纸,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一半,也就是1/2。从而初步渗透1/2=4/8。第(2)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剪。如可以按第(1)题的图剪;也可以把大正方形先剪成8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拼成两个全等的正方形;也可以沿着正方形相对着的两个顶点的两条连线(对角线)剪开,剪成4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拼成两个全等的正方形。
篇2:分数乘法 学案(人教新课标综和总复习)
分数乘法
一、考试要求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1)分数乘整数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乘分数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点睛
知识点1 分数乘整数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理解:“相当于”就是“是”或“占”。。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3、化成最简分数的方法
如果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先约分,再计算。
4、步骤:
①找出单位“1”,与哪个量比就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②画线段图
③列出算式
例题精讲
例1、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例2、 ×6
知识点2 分数乘分数
1、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理解:用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分子和分子的积相乘作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用字母表示: × =
3、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的时候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4、 因数与积的关系:
用字母表示因数与积的关系:a×b=c ⑴ b>1,a>c(0除外); ⑵ b=1,a=c; ⑶ b<1,a
例题精讲
例3 工人叔叔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小时粉 刷多少呢?
例4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 千米, 分钟飞行多少千米?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知识点3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1、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现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例题精讲
例5 计算: (1) + × (2) × -
(3) - × (4) × +
例6 计算: × ×
例7 计算: - ×
例8 计算: - ×4
篇3:总复习(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备课资料)
(六).积累运用复习:
1、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2、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 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3、风景名胜区的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4、成长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学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周恩来立志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关于探索科学方面的名言: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探求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6、诗句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置身在此山之中。
2、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5、趣味对联
好读书 不好读书
好读书 不好读书
成长名言(日积月累七)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学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周恩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9岁作的立志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关于探索科学方面的名言(日积月累八)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探求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燕子低飞要落雨。
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五、选词填空。
宽阔 宽敞
1.(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洞已经挖了两寸深,够( )的了。
重叠 重复
1.这句话老师已经( )很多遍了。2.妹妹把这些画一张张地贴在墙上,没有( )的。
隐蔽 隐藏
1.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2.它们的( )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高傲 骄傲
1.鹅的( ),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2.明明学习很好,可从来不( )。
改观 改变 改善
1.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2.科学在( )着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3.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须继续创造一个奇迹,不断( )我们生活。
六、词语巧搭配。
热情地 欢迎 ※ 高大的 车间
热切地 招待 ※ 庞大的 果实
热烈地 争论 ※ 宽大的 烟囱
激烈地 希望 ※ 硕大的 机构
八、照样子填词。
如:一(条)溪流
一( )山头 一( )山峰 一( )翅膀 一( )旅行
一( )奇迹 一( )乘客 一( )生活 一( )天地
一( )家族 一( )电脑 一( )竖杆 一( )神话
一( )湖水 一( )作家 一( )评语 一( )爬山虎
一( )作文 一( )街道 一( )路 一( )插图
一( )桥 一( )风景 一( )马 一( )碧玉
一( )长龙 一( )毛 一( )鸡毛 一( )线团
一( )表情 一( )井 一( )事 一( )阳光
一( )陆地 一( )草 一( )狮子 一( )红霞
(七)汉语知识训练
[总复习(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备课资料)]
篇4: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总复习》综合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总复习》综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多位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和图形,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集中编排,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再如,把“角的度量”“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中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做一简要说明。
1.“多位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多位数的认识”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认识。对于数的认识,重点仍然是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包括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等。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相比,在本册教材开始出现数级的概念,利用不同数级上数的读写方法的一致性,使学生了解数的读、写的一般方法,更突出规律性,更强调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而迁移类推的依据是十进制计数法。“四舍五入”法在本册教材中也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2.“乘法和除法”的复习。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整数乘、除法的范围只限于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是整数笔算乘、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把乘法和除法的知识集中复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是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并使学生会利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本册教材涉及“空间与图形”的一共有两部分内容: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中,角的度量是基础,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就要有角的度量知识;而平行的概念又是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这些几何概念紧密相扣,很难脱离其他概念来单独认识某个概念。因此,教材上把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复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例如,可以从数学化的角度理解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统计”的复习。
“统计”在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这种统计图的特殊作用,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既可看出每组样本中不同类数据的差异,也可以看出不同组样本的数据差异,还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也是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分5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师在组织复习之前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计算的正确率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中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如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本学期所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行综合复习。
下面就每一部分内容复习时需注意的`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1.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然后复习读数法则,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读,再完成总复习第1题。接着复习写数方法,也是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写,再完成总复习第2题。最后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在此之前,先复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完成总复习第3、4题。
2.复习“乘法和除法”时,先复习乘、除法口算,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例如,学生在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并不很清楚,学完了商不变原理以后,就理解得更透彻了。结合这两部分内容的复习,完成总复习第5、8题。接下来复习笔算乘、除法,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完成总复习第6、7题。在做第7题时,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阐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最后复习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包含乘、除法估算的内容,要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知道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二是要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口算、笔算、估算方法,使三种计算方法互为促进。在此基础上,完成总复习第9、10题。
3.复习“空间与图形”时,要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示把各种图形的关系画出来,使学生看得更直观、清晰。再完成总复习第11、12题。
4.复习“统计”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再结合总复习第13题让学生分析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统计图传达的其他信息,如本题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让学生思考原因、对策,把统计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会统计的功能。
5.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4题是关于乘、除法验算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对乘、除法互逆关系有更深的理解。学生的验算方法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用交换因数的方法来验算乘法,也可用积除以其中一个因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的验算既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的方法验算,也可以用商乘除数的方法验算。
第5题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关系的题目。从表面上看是乘法运算,实际上是运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加以解决。
第6题,学生的估算策略可以多样化,教学时应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如294×3可以估算成300×3,也可以估算成290×3。
第9、10、11题是实际操作的题目,让学生在画角、画平行四边形、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基本的作图方法,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在解题时也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如第11题,只要保证两条折痕与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距离相等,都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
第120页下面的思考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河内塔问题渗透的是一种化归的思想。最简单的河内塔问题是把两颗珠子按照教材上的规则进行转移,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1号杆上的小珠子移到2号杆。
第二步:把1号杆上的大珠子移到3号杆。
第三步:把2号杆上的小珠子移到3号杆。
在上面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1号杆当作“起始站“,把2号杆当作“中间站”,把3号杆当作“目标站”的话,就是先把小珠子从“起始站”移到“中间站”,把大珠子从“起始站”移到“目标站”,再把小珠子从“中间站”移到“目标站”。
当珠子的数量变成3个时,可以把上面的2颗珠子看成“连体珠”,所以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它“整体”移到2号杆上,但因为每次只能移一个珠子,所以要先把3号杆作为“中间站”……整个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最上面的珠子移到3号杆。
第二步:把中间的珠子移到2号杆。
第三步:把最上面的珠子从3号杆移到2号杆。(此时上面两颗珠子相当于“整体”移到2号杆。)
第四步:把最下面的珠子移到3号杆。
第五步:把最上面的珠子从2号杆移到1号杆。
第六步:把中间的珠子从2号杆移到3号杆。
第七步:把最上面的珠子从1号杆移到3号杆。
随着珠子的数量增加,这个过程会变得比较复杂,但从原理上讲,都可以转化成两颗珠子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最大那颗珠子以上的其他珠子看成“一颗”“连体小珠子”,这颗“连体小珠子”又可以看成是由一个大珠子和新的“连体小珠子”组成的……这样一直下去,最后就可以化归为两颗珠子的移动。在这个过程中,1、2、3号杆作为“起始站”“中间站”“目标站”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篇5: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试卷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积累运用(45%)
1、读拼音写词语。5%
lng l ln xn diāo nn bǎo jīng fēng shāung
( ) ( ) ( ) ( )
wǔ rǔ hn j chu liǔ yo yo y zhu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再解释所填的字。 4%
郑人买( ) 千( ) 一发
应接不( ) ( ) 之不理
3、按要求写成语。15%
(1)写出四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 )( )( )( )
(2)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 ) 得意忘形( ) 有条不紊( ) 聚精会神( )
(3)以诗句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
千( ) 山( ) 鸟( ) 飞( ) 绝( )
风( ) 雪( ) 夜( ) 归( ) 人( )
(4)十五个吊桶打水--( ) --( )
路遥知马力--( ) --( )
4、根据意思填空。16%
(1)“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2)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3)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人名言,并标明出处。
(4) 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诸葛亮语)。
(5)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
( )小英雄雨来 ( )詹天佑 ( )李大钊 ( )邱少云
( )居里夫人 ( )军需处长 ( )五壮士 ( )周总理
(6)“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句话选自 代诗人的 名作《 》。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 ”在当今广为传诵,人们常引用来表达 之间的怀念之情。
(8)《草原》一文的作者 课文是按照 顺序来叙述的,文章中最能表现中心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 。
(9)根据课文内容所描述的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排列顺序(写序号)
①狱中联欢 ②赤壁之战 ③田忌赛马 ④一夜的工作 ( )
5、请你写出一首抒发作者爱国之情的诗句,并写清作者和朝代。 5%
(二) 阅读理解(15%)
月 日晚10点,是难忘的历史瞬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北京沸腾了!当电视广播中传出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时,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出现了。 (1)
23点27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和首都各界群众共同分享这快乐的时刻。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嘹亮的《歌唱祖国》的歌声直冲云霄。这瞬间的永恒,使今夜无人入睡。
世界给北京一个 ,我们将还给世界一个 。我们等待这个机遇,已经很久很久了。现在这个机遇终于来了,我们怎么能不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北京申奥成功,标志着世界对中国的承认。它是历史上中国人民无数次血与火的斗争的成果,是改革开放我们所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的总检阅,也是北京人民多年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所得来的无愧的荣誉。
中国北京申奥的成功, (2)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1%
2、把文中的括号补充完整。 2%
3、北京申奥的口号是: 3%
4、结合自己收看到的或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象,在文中第一节序号(1)处,插入一段场面描写。(不少于150字)。 5%
5、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你对申奥成功有怎样的认识?请你把自己的认识和感想写以文中的序号(2)处,注意与原文的语言风格及行文思路保持一致。(不少于100字)4%
(三) 创意习作(40%)
请你在下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三个,创编一则小故事,试着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中心突出。
小草 沙粒 水珠 大象 阳光 森林 月亮 小溪
附加题(10%)
古诗中的动物
你能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所缺的动物名吗?请试一试!
1、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杜甫)
2、春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两岸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欲上时。(苏轼)
5、几处早 争暖树,谁家新 啄春泥。(白居易)
6、千里 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7、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 织女星。(杜牧)
8、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杨万里)
10、庄生晓梦迷 ,望帝春心托 。(李商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试卷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篇6:冀教版科学总复习资料
1、生态平衡: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2、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受到哪些启示?? 答: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是无法弥补的。 启示:人类要积极的保护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决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打破这种平衡。
3、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吗?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
4、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①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植物被称为生产者。 ②消费者:人、牛、猪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被称为消费者。 ③分解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5、(1)、什么是生物圈?地球表面所有的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2)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6、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答:生物圈是地球上较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所以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7.地球上除 生物圈 外,还有 水圈 、 大气圈 、 岩石圈 等其他圈层。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表面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8.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农作物被称为生产者;牛、猪、鸡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谷物、农作物秸秆、小虫等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消费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9.举例说明人和生物圈的关系。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如人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生物圈。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也来自生物圈。
10、地球表面所有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11.北京大兴留民营村农民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留民营村因此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的“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篇7:冀教版科学总复习资料
1、怎样描述银河系 :
(1)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系
(2)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
(3)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4)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
2、银河系由500亿颗恒星、亿颗行星组成。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行星。
3.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如果以光速飞行,从地球到银河系的中心大约需要2.8万年。
4、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宇宙
5、中国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星际航行的向往。
6、天文学家已经发出了“星空在消失”的警告。我们应该防止大气污染。
7.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答: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和几十亿,上百亿象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组成宇宙。
8.给宇宙飞船命名:
命名说明 :我给宇宙飞船命名:钱学森号宇宙飞船
用这个名字命名的理由: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的贡献。为表彰钱学森爷爷在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篇8:冀教版科学总复习资料
1.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承诺:
(1)生命离不开水。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用。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要尽量少使用农药,短距离的路途尽量不乘汽车。
(4)有些能源的开发利用会破坏环境。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5)植物能保持水土,有些植物的叶子还能净化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多植树造林。
(6)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2.某化肥厂把污水排放到附近的一条河里,这种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应该怎样做?答:会使河里的鱼、虾、水生植物受到危害,打破生态系统平衡。
严禁向河里排放污水,污水必须经过处理。
3.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答:生物圈是地球上较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所以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生物圈2号”告诉了我们什么?答:“生物圈2号”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家园。
5.生态学家在对某一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经常需要知道某一种生物的种群数量、生长变化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情况。但是生态学家很难数清这玩意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因此他们经常会用到一些估算的方法进行推测。
6.对同一问题尽量尝试多种估算方法,并分析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篇9:冀教版科学总复习资料
1.在5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用浑天仪等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了。我国古代观测天文的仪器是浑天仪。
2、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3、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时代。
4.举出5种望远镜。 答: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5、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②哈勃太空望远镜。③射电望远镜。④天文观测站。⑤宇宙飞船。 ⑥太空空间站。⑦人造卫星等。
6、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答: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②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所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③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收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除此之外还有宇宙飞船、太空空间站、人造卫星等。
7、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
8、让我们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把气球充满气,松手,观察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气球靠什么力量前进的呢?答:空气向后喷出,气球向前飞出,气球靠反冲力量前进的。
9、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有哪些办法让火箭飞得更直更高?答: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既有火箭本身的材料,动力和工艺方面的因素,也有外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要素。只有当三个尾翼,在相对平衡的位置上,火箭才能飞得更高更直。
10、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钱学森,1955年,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11、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拉力是地球的引力。 人造卫星能够绕地球飞行与地球引力和运转速度有关。
12、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奥运会精彩的竞赛场面是�咳嗽煳佬谴偷摹�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 人教版三年级可能性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通用9篇)】相关文章:
减法的验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09-07
平均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4-01-17
笔算小数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09-10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10-05
笔算乘法(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9-14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2022-09-0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7-28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5-20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单元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12-29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