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8篇)由网友“港风少女洪金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6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数学意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复习1、口算乘法比赛。
2、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开小火车。
尝试练习(竖式)。
二、探讨交流 1、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2)、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3)、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
新课标 第一 网
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并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独立完成后汇报。
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题第1题。
2、练习十七题第2题。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独立完成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布置作业 1、回答问题。
2、独立完成作业。
板
书
设
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乘法 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7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设计理念 一位数乘法中最难的就是连续进位的乘法,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出现各种计算错误,这都是计算方法不当引起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多加关注和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1、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说说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说说异同点。 通过例3与例4的对比,可以适当总结出笔算乘法的一些注意点,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从课外的一些练习册上找题目) 独立完成后反馈。
回答问题。
说说思路。 有挑战的练习学生更感兴趣。
四、课堂作业: 1、P80第1题。
2、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板
书
设
计 连续进位乘法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8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设计理念 在练习中巩固和深化前几节课所学的新知识。
教学准备 练习题,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知识铺垫:
情境引入:524×6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说说计算的过程。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5.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1、看题直接写得数。
2、找出错误并纠正。
3、列式计算。反馈校对。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对又快。
在各类练习中巩固和深化前几节课所学的新知识。
三、课堂练习: 1、345×4 89×6
798×3 69×5 独立在听课笔记上完成。指名板演。
四、作业: 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板
书
设
计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
学
反
思
篇2: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十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教学反思:
篇3: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十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教学反思:
篇4: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5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设计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反馈。
估算。 创设具体的学习情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反馈。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36 积
完成“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的1、2、3题。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作业 独立完成。
板
书
设
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12 因数
× 3 因数
36 积
教
学
反
思 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案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案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篇5:笔算乘法(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书上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理解,并加强应用,培养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准备:课件、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讨计算方法
1、估一估19×19大约是多少?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3、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4、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完整课题:进位笔算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分组选做2道。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争当小医生:下列题目对吗?有错的请改正
3 4 2 2
× 4 1 × 7 4
3 4 8 8
1 3 6 1 4 4
1 6 0 1 5 2 8
3、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4、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5、游戏。练习十六第2题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课堂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3页。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
教后反思:在笔算前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估算还能帮助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我在学生笔算之前,总要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乘法口算。进位乘法的算理和不进位的相同,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独立探究完成,在交流中注意进位的处理。尤其在第2步计算,总有进位的,如若学生口算有困难的就存在进位写法的问题,有的写在竖式中,显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记录在竖式旁边。但是在计算结果校对中发现错误率很高,除了算理不透外很多学生都是在口算时这儿或那儿出点问题。教材在练习十六里还安排了充分的练习。那么就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吧!建议在起步阶段的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轻声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来的。在说的过程中改善书写和计算中的一些马虎现象,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作业反馈:本次作业是针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我要求学生每一道都列出竖式,如果书上已经出现竖式,就将竖式写完整,如果没有,就将竖式列在本子上夹进去。作业本上完成的情况比较理想。
篇6:《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石家富
【教学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利用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口算,今天我们来一次口算大比拼好不好,你们敢挑战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出色。
4×9= 20×3= 300×3=
13×2= 23×2= 33×2=
师:全对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先看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解读重点、难点。(课件出示)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师:元旦快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0页自主读图,完成导学案新知探究的第1题)
(一)探究具体算法
1、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根据估算,我们知道12×3≈30,那具体到底是多少支呢?12×3等于多少呢?
①先自己找方法算一算,把你算的过程写在导学案上,算好后可以和小组同学先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②小组长负责整理小组同学找到的方法,然后带领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方法最多。
2、汇报交流
(1)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大家都讨论完了,哪一位同学的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各种算法:
①12+12+12=36
②10×3=30 2×3=6 30+6=36
③ 1 2 竖式计算(不板书)
× 3
-----------
3 6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地好方法,有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课件出示)
3、学习算法
师:刚刚也有同学像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出了36这个结果,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竖式是怎么书写的呢?请你跟大家说一说。
(1)学习竖式的书写格式。
列竖式: 1 2
× 3
----------
生1:列竖式的时候,12写在上面,3写在下面,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学生说到数位对齐,教师强调一下)
生2:不要忘了写乘号!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
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乘号,第二个因数3写在12下面的个位上,再画上一条直直的横线。
(2)学习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师:竖式列好了,接下来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请2~3位同学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说完,教师完整板书)
师小结:先算3×个位上的2,再算3×十位上的1
2、理顺算理,与口算方法比较联系。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课件出示)
师:这个竖式先算什么?这儿的6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表示什么?
师:个位上的数乘完了,该乘哪位上的数了?30是怎么得到的? 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又表示什么?
师:12乘3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
(1)结合算理,让学生说一说每步的含义(教师及时引导)
(2)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竖式计算时,先用3去乘个位上的2得6个一,在个位上写6(表示3个2,就是口算方法中的2×3);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在十位上写3。(表示3个10,就是口算方法中的10×3)
(3)学生自己说一说
(4)全班一起说
师:同学们都会计算了吧,先算----(3去乘个位上的2)得----(6个一),所以在个位上写6,再算----(3去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一起说。
4、完整和规范竖式写法
师:看这个竖式,谁来说说是怎么算的?这个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这两个竖式哪个更简便一些呢?
师:竖式算完了,不要忘记在横式上写上答案(单位)。口答:一共有36只彩笔。
5、比较算法。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刚才同学们的三种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喜欢竖式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明了。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课本练习做一做
师:现在同学们拿出导学案,我们用竖式快速完成做一做前两题。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2 23×2 123×2
师:123×2这道题呢?该怎样算?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呢?
师:像这种多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都是从哪一位乘起的?你能说说乘的顺序吗?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
师:这三题全部都做对的同学举手。好,放下,我们看黑板,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怎样计算呢?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的小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洁小结。
2、猜一猜
师:小明用彩笔画了一幅漂亮的画,这幅画就藏在这些竖式的后面,你们想知道吗?只要全部计算正确就会找到答案。
五、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分层作业。
七、小组评价: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八、板书设计:
12×3=36(支)
1 2
× 3
--------------------
3 6 1 2
× 3
---------------
6
3 0
--------------------
3 6
答:一共有36支彩笔。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10×3=30
2×3=6
30+6=36
篇7: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7= 9×400= 700×8=
500×3= 6×60= 5×600=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问题:1. 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2.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算式?
3. 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呢?
4. 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把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二)自主探究,明确算法
问题:1. 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2. 还可以怎样想?
3. 这种方法谁读懂了?把12分成了哪两个数?
结合图,请你思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求出3个10是多少,再求出3个2是多少,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6。)
4. 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寻找共性,加深理解
12×4=48 21×8=84 23×2=46
问题:1. 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2. 这两道题又该怎样算呢?
3. 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59第6题
问题:(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个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管乐团有男生32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
女生有多少人?
问题:(1)谁来读一读这道题?
(2)你知道了什么?
(3)“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你是怎样理解的?
(4)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个算式?
(5)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8页练习十二,第4题、第5题。
第59页练习十二,第7题、第9题。
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2×3=36
12+12+12=36 10×3=30
2×3=6
30+6=
篇8:笔算乘法(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七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笔算练习 注意方法和书写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第六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
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
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篇9:人教版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湖塘中心小学 金建英 邮编 312032
联系电话 13867568631 电子信箱:jinjn126.com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湖塘的大香林桂花节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六、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家乡美丽的大香林景区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桂花节。十一长假,小明一家也来到了大香林,他们买了3张门票,每张30元。请问:一共要付多少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30×3)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是求3个30)怎样计算?(复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景区内真是人山人海!入口处,3辆电动车正忙着把游客载往桂花林,(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有3辆电动车,每辆电动车上最多可以坐12名游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呢?(3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板书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3辆车大约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2、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人数,该怎么办呢?
怎样算一共可以坐多少人?(12×3)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是求3个12是多少)
3、探讨交流
1)12×3等于几?你想怎样计算?写在草稿本上。
2)学生独立思考,请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
4)请板演的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算法。
方法1用加法算:12+12+12=36
方法2口算:10×3=30 2×3=6 30+6=36
方法3:列竖式 1 2
× 3
3 6
4、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师指着竖式问:大家看懂了吗?6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表示什么?十位上的3怎么来?表示什么?
有这么多种算法,它们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这个6在第二种算法里表示什么?你能在图中把它圈出来吗?
出示: ○○○○○○○○○○ ○○
○○○○○○○○○○ ○○
○○○○○○○○○○ ○○
“3” 你能圈出来吗?
5、强调竖式的写法,师生共同完成,师边讲解边板书。
12×3=36,在写竖式时,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因数3,注意3要写在哪儿?乘的时候,要先从个位乘起,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几?6写在哪儿?表示什么?乘完没有?还要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这个3表示什么?要写在什么位上?现在竖式算完没有?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么样?乘得的积要写在(百位上)。小朋友们请看,在乘法竖式里,12叫什么?3呢?最后乘得的结果36就是它们的(积)。竖式算完了,一定要记住在横式上写出得数。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一起口答。
6、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在计算12×3等于几时,不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而且还探讨了用竖式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齐读课题)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
3 2 3 1 2 3
× 2 × 2 × 2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发现这3道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1位数;第二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2位数;第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3位数。)
这3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这是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
2、小明一家乘着电瓶车来到了桂花林,他们看见路边放着许多花。每一边都放了342盆,两边共放多少盆?
你能列式解答吗?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汇报。
3、小明一家去了钓鱼池钓鱼,小明和妈妈分别钓了14条鱼,爸爸钓了16条,一家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4、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难一点的题目会不会做?
□ 2 □ 2 □ □
× 3 × □
□ □ 9 8 □ □
师:看清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第1题你会先解决哪一个数?接着填哪一位?还有不同填法吗?
师:第2题你会先填哪一位?为什么?
5、小明一家在大香林游玩了一圈,要回家了。小明想给阿姨家的2个妹妹带一件纪念品回去。妈妈给了小明50元钱,让小明自己挑选礼物。(出示图片:木挂件11元/个,竹水枪22元/支,风箱24元/只),小明会挑什么礼物?一共要花多少钱?还有钱多吗?多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3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12×3=36(名)
1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九、问题探讨
1、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够充分放手,让学生独自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
2、学生是否真正懂得了乘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十、作业设计
1、先说一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3 1 1 2 2 4 1 3 1 1 2
× 3 × 4 × 2 × 4
2、解决问题。
(1)黄花有3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倍。红花有多少朵?一共有花多少朵?(2)三年级有3个班,2个班都是42人,另一个班有45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你能写出多少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多。写好后,同桌互相交流。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你还能写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算式吗?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篇10:笔算乘法(不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60页内容 ,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竖式的列法。
2 、通过自学60页内容,理解乘法笔算的一般方法,会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
2、 竖式的列法及熟练应用。
一、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60页)
三个小朋友在画画,一共有( )盒彩笔,每盒有( )枝
我会算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你能想方法计算出有多少枝彩笔吗?
2、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 )
× ............( )
..............( )
3、在计算上面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 )数位要对齐, 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三、达标检测
1、列竖式计算
24×2= 123×3=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 )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 )的下面
3、完成60页做一做1、2题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1、2题
2、拓展提高:
在一段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起点种一棵,以后每隔阂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34棵。这段公路一共有多长?
篇11: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学习难点:一位数乘法中能否正确的连续进位。
一、自主学习
自学62页例外
1、每箱饮料( )瓶,24箱饮料一共( )瓶
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3、自己尝试用列坚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15×3= 45×3= 345×3=
2读教材第62页,理解题意。完成教材“做一做”。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要( ),从( )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 ),哪一位上如果有进位数,不要忘记( )进位数。
三、达标检测:
1、38×6= 33×4= 65×8= 314×5= 688×8=
2、有一养鸡场有鸡65只,5个这样的养鸡场有多少只鸡?
3、判断下列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4 7 5 1 5 5
× 6 × 8
--------- --------
2 4 2 0 1 2 4 0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6、7、8题。
2、拓展提高
观察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999×1=999
999×2=
999×3=2997
999×4=3996
999×5=4995
﹍﹍
999×8=
999×9=
篇12:笔算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 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12。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 + 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4 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 8 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 80×20 60×40 300×70 30×80
12×40 330×2 240×2 60×3 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
12×40 44×20 230×2 70×3 11×400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 33×31 43×12 11×25
23×34 54×13 39×27 17×28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综合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篇1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最合理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 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自主学习
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老师来了两位老朋友一起上课,请看(出示喜洋洋,沸羊羊)他们给我们打招呼了:大家好,我们一起努力哦!他们要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过在去之前,我们必须闯过二道关卡,有信心迎接挑战吗?好,我们就来智力闯关(课件演示)1、第1关 快速抢答3×5 2×6 8×9 9×5 7×4 6×7.太棒了,第一关你们顺利过关,来看第二关。2、第二关 口答(1)3个十是( )。 (2)6个百是( )。(3)5个十和8个一是( )。(4)4个百合6个十是。(5)18里有( )个十和( )个一。(6)2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同学们,你们依靠智慧,勇敢的闯过二关,喜洋洋表扬你们,现在跟他一起玩吧!
二、学法引入,合作探究(出示课件:儿童乐园)
1 .出示课件:游乐园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价格表中的信息)一生能全部说全就全部说,说不全就其余生补充。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 学生提问,如果简单的问题可以当场解决,如果有人提出了例题中的问题就出示例题。
3.课件出示例题: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解答:20*3=60(元) (教师板书列式)
你是怎样算出结果得60呢?可以动用学具摆一摆。独立完成。
选学生汇报:20+20+20=60, 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2*3=6,6后面添一个0. …..
师:真厉害,如果20换成200,呢?你会算吗?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展示梳理,点拨提升
1. 师:大家玩了碰碰车,喜洋洋带着大家玩过山车,看看遇到什么问题了?(课件出示例2)
例2.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学生读题1遍。
2.学生列式(只列式不计算)
3.小组合作,将你们的计算方法下来,看看哪组的计算方法多。(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我们组想了( )种方法,第一种是( ),第二种是( )。……
5.梳理方法:课件出示:方法1:12+12+12=36,方法2:10*3=30,2*3=6,30+6=36
强调:12里面有1个十,2个一
6.考考大家,有没有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练一练:12*4= 23*2= 32*3= 要求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反馈,拓展创新
1.师:喜洋洋看大家这么厉害,邀请我们一起玩游戏。开火车游戏
课件出示1.开火车
2.你发现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3.游戏玩玩了,喜洋洋说我们一起去购物. 课件出示2算一算购货单的价钱
4. 喜洋洋真开心,大家帮他完成了购物,老师这有个难题请你们帮帮我,愿意吗?出示第3题。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口算乘法
20*3=60(元)
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12*3=36(元)
10*3=30 2*3=6 30+6=36
篇14: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姓名:吴小姿 单位:温州市苍南县观美镇华阳辅导学校 邮编:325806 电话:6490056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评价卡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⑴结合讲成语故事这一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是伴随着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⑵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⑶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⑷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由“好的服装=好的布料+好的式样+好的工艺”联想到“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材内容+好的呈现形式+好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造自己的“吸引子”,先声夺人。孩子是听故事长大的。本节课我由一个源于围棋的成语故事引入,巧妙地将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融于其中,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
二、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三、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本节课结束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评价卡,让学生简单反思自己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引入
1、(出示卡片)专心致志
师:大家知道成语“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吗?关于“专心致志”这则成语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2、(电脑呈现下围棋画面)教师讲成语故事--专心致志。
师:大约战国初期,有位名叫弈秋的人特别喜欢下围棋。由于棋术高明,当时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跟他学棋。其中有两个孩子特别聪明,一个六岁,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听老师讲棋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实;另一个孩子八岁,志向远大,决心要成为象秋老师一样的“大国手”,秋老师给他取名叫弈虚。开始讲课时,实和虚都能够认真地听讲,掌握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下棋的基本着法。一段时间后,弈虚因为水平比弈实高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尾巴翘了起来,听讲的时候不用心,心里想着会飞来鸿鹄,自己可以拿弓箭把它射下来。不久,弈实的水平大大地超过了弈虚。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下围棋时要专心,要不然就学不到真本领。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弈实六岁时就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
那大家会计算吗?
(电脑呈现棋盘图,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而成。)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19×19
4、猜一猜:
⑴学生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
生:因为19≈20 20×20=400 所以大约有400个。
⑵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你猜测的数较正确?学生说出需要计算19×19=?
二、展开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独立思考2分钟,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19×19=?
2、梳理思路,小组合作交流
师:刚才很多同学不止用一种方法计算出了结果,接下来,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在交流中有两个要求:⑴请你注意听小组内每位同学的意见、方法;⑵小组长每人发一张活动记录卡,请你边听边记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下面开始交流。
3、整理成果,全班汇报
⑴各小组长派代表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写在黑板上。
⑵小组代表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①我们组的方法是:19×10=190 19×9=171 190﹢171=361
②19+19+…+19=361(19个19相加)
③我们组是把19×19看成20×19,20×19=380,再从380中减去19,380-19=361
④列竖式: 1 9
×1 9
1 7 1
1 9
3 6 1
⑤我们组也是用竖式计算,但结果不同。
1 9
×1 9
9 1
1 9
2 7 1
(揭示矛盾,突破“进位”这一教学难点。)
4、反思各种计算方法。
⑴教师提问:还有不同算法吗?那我们先来看这两个竖式计算: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你对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疑问吗?
①学生当“小记者”对用竖式计算组的同学进行现场采访,重点讲清“进位8”。
②师:同学们,“智慧宝宝”刚才也听到了大家精彩的发言,我了奖励大家,下面他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电脑随录音逐一动态显示画面)
附:录音内容
数字妈妈有一对非常可爱的双包胎姐妹。有一天,数字姐姐19来到草地上,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不由得坐下来欣赏起来,这时,数字妹妹19也来到这里,也被这景色吸引住了,她想坐下来和姐姐一起欣赏,可是究竟坐哪儿呢?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提醒她说:“我的1是十位,9是个位。”妹妹高兴地说:“噢,我知道了,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突然,9和9说话了,“对不起,我们坐不下了。我们相乘满十了,要向前进8。”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
学生主动学习,肯定来自于内部需求;如果没有这个需求,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进行主体参与。因此,课堂伊始,我先创设讲成语故事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然后从故事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将学生的注意引内容,让他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学生间出现了不同的解题策略,在独立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教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接着,小组内每一个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并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
学生当“小记者”采访用竖式计算的小组,向他们提出自己还不清楚的问题,这样就把单向的言说,变成了多向的对话。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也解决“进位”这个教学难点。
“数字姐妹赏春”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数字拟人化,更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他们在静心聆听故事中小数字对话的同时,使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巩固,而且不容易忘却。
⑵教师提问:以上几种计算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大部分学生说喜欢第①种,有学生说喜欢第④种,也有学生说喜欢第③种。
师:第②种方法是用加法计算,比较基本,但计算比较麻烦。第③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不过不容易理解。第①种和第④种都是把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解决,只是一个横式表达,一个竖式表达。竖式这种表达方式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掌握的。
⑶教师小结:刚才你们通过动脑思考,计算出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围棋棋诀第一句就提到“棋之盘,方十九,三百六十一叉点”。(电脑呈现)
三、巩固应用
1、数学小门诊。
2、小组接力赛:摘苹果。
(比赛规则:每一组都有一张这样的苹果图片,每个苹果上都有一道题,小组合作,往下传着写,直到把苹果上的题全部作完,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就是冠军。)
3、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将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
围 棋 小 资 料
围棋古代叫作“弈”,它还有许多
有趣的名称,比如“坐稳”和“手谈”。
《左传》是世界上最早讲到围棋的书籍,
书中提到的围棋时间是公元前_____年。
围棋是中国的传统棋种,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就广为流传。现代,大家比较熟悉
的聂卫平爷爷就是我国的围棋高手。他_____年8月出生于河北,10岁开始学棋,_____年被授予“棋圣”的称号。
四、总结评价
1、这节课我们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同学们,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说从学校到老师家有很多路可以走,我可以走最近的那条路,也可以绕个弯再回到家。数学学习也一样。今天大家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研究出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真了不起!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多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好你身边的数学问题。
2、请学生拿出评价卡:
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这节课的感受给评价卡上的“我”画上表情,然后再请你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再给自己一个评价。
请学生把这张评价卡保存在你自己的成长记录里。
(以上活动可延伸到课外,只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就可以了。)
在反思各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各自方法的特点,通过比较,体验到方法是否优劣,“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达到培养学生优化意识的目的。
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巧妙地将3道算式和一段介绍围棋小知识的文字结合起来,既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年月日的知识,又需要一些推理,不但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题目还配上古人下围棋的画面,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评价强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本节课在充分肯定、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评价。如,鼓励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完成评价卡。以上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
五、教学片段实录
小组汇报整理研究成果时,黑板上两组同学都采用了竖式计算的方法,但计算过程与答案却截然不同,一种算法是正确的,而另一种在计算中丢了“进位8”。这也是我在备课时已有预估并希望课堂中能出现的。这时我并没有简单地指出谁对谁错,作出判决,而是组织学生当“小记者”对他们进行采访--
片段一:笔算法则的建构
师:现在黑板上两组同学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你对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疑问?下面,大家当“小记者”,你们可以直接向他们提问。
生1:我想问的是,方法④中的171是哪里来的?
生2: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9去乘第一个因数。九九八十一,个位上写1,向前进8,一九得九,加上进上来的8,十位上写7,百位上写1。
生2:再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把9写在十位上?
生1:因为是10×9,所以把得到的9写在十位上。
生3:19乘9不等于91,所以方法⑤是错误的。
师:那到底错在哪呢?
生4:他没有向前进8!
师:这一道题和我们昨天学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昨天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不用进位。
生:但他们的计算思路是一样的!
师:现在大家明白了吗?以后做题时可要细心哦!感谢“小记者”们踊跃提问,感谢这两个小组同学的精彩解答!在这里,老师最想感谢的还是为我们提供错误资源的小组,正是你们提供了错误的判断,才使得大家对出错的原因有了分析,对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谢谢大家!
通过采访,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位”这个原本老师苦口婆心强调却屡不见效的难点在这里亲而易举地解决了。
六、教学反思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中,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学生争着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使课堂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成功搭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脚手架”。
一、创造自己的“吸引子”,先声夺人,搭好了情感的“脚手架”
很多计算法则教学课都是按“复习--新授--巩固练习”这样的环节来设计,但在上面的设计中并没有复习铺垫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考虑的:其一,让学生在探索时进行知识的迁移远远比新知学习前迁移更加有效;其二,学习之前,学生的状态可谓纷繁复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内容,全身心地进入数学学习的“门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好的导入犹如乐师弹琴,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下围棋这一情境,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内容,那我们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改进其呈现方式,从而更有利于好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呢?在认真钻研教材后,我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讲故事形式,巧妙地将“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融于故事情节之中,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变得趣味盎然。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学习亢奋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二、提供交流的“渔场”,搭好经历计算过程建构的“脚手架”
对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是更重要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中曾明确提出:“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够把事情办得更好。”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本节课,在独立探讨“19×19”的方法后,我安排了三次活动。首先,我让学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交流。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先让他们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试着自己用语言组织,为交流做好准备。然后,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生在小组中尽情“展示”着自己个性化的算法,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开阔思路。最后,整理成果,全班汇报,一共获得了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数学教学更应如此。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时,我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让学生用自己的算法和用别人算法计算时,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
但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中,我没有充分利用好“迁移”这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搭好方法、策略的“脚手架”。
学生能否实现从旧有认知经验到新的认知图式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安排好迁移这一环节。在独立探究“19×19”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如果能先让学生回想一下上节课是如何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唤醒学生处理相关问题的相关经验,课堂中就不会出现一小部分学生在独立探究时的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了。
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遗憾,带给我们思考;遗憾,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
(执教:吴小姿 设计:吴小姿 指导:林克勤老师)
篇15: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学习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理解进位的道理,并尝试总结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61页
1、王老师要买连环画,我知道,王老师买了( )套连环画,每套( )本?
2、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呢?用你的方法计算!
3、你能用笔算的方法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连环画吗?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笔算乘法的时候,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
2、遇到个位相乘满十或满几十该怎么办?
三、达标检测
1、列竖式计算
28×4= 16×5= 117×3=
2、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 )对齐,再从( )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 )进几
3、完成书上61页做一做1、2题。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3、4、5题。
2、拓展提高
( )里应填几?
( )( ) ( )6( )
× 7 × 3
( ) 1 ( )( )6
篇1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绍兴县夏履镇中心小学 郁丽丽 邮编 312026 联系电话 0575--84570799
电子信箱 zjsxyll@163.com
一、设计思想
根据《课标》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了本课的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景,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 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却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79页例4仍然是要解决进位问题.前面的例题都是只有一次进位的题目,而这个例题出现的是多次进位,即有连续进位,因此计算更为复杂。学生常常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熟练,造成各种错误。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这个例题,重点教学这种情况,并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例4的情境图是体育馆运动场的画面,题中的条件由文字给出。小精灵提问:“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人?”其意思是:如果运动场全部坐满的话,可以坐多少人?教学本例题时,可让全班学生自己先算一遍,待学生都算完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来订正。这时可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再请计算有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必要时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类似下面的问题:十位应向百位进几?为什么积的千位上是5等等。
三、学情分析
在计算例4此类题目时,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书。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如果班上的学生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方便检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策略
教学中采用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试做,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点拨,最后总结方法,再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材第79页的主题图、练习题。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教师谈话: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4
2.学生看图读题: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3.探索算法。怎样可以知道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由学生来回答。
老师板书:634×8=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的试算,让学生自己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为他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以探索着者的身份获取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归纳算法,全班交流: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去的数记在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老师板书竖式:
6 3 4
× 2 3 8
----------------
5 0 7 2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提高能力
1.对比练习
(1)
(2)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练习 。智慧岛上有两棵小树生病了,请你诊断一下它得了什么病,并把它们的病治好。
学生改错,教师巡视。
3.在○内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4.指导学生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再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轻轻松松做数学。)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
生3: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九、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
十、镇街交流意见
十一、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是否注重学生在进位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教师是否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参考资料
著作类
《新课标教案》,延边教育出版社版,第101-106页。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114页
篇17:口算乘法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口算乘法
学习目标:
1、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的计算。
2、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一、自主学习
1、观察56页情景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看书上第57页例题1:坐碰碰车每人20元,求3人要多少元?
3、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探究20×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20×3转化成3个( )相加。
方法二:想20里面有2个( ),20×3实际上是2个( )乘3,是6个( ),即 ( )。
方法三:先把20中0前面的2与3相乘得( ),再看20末尾有( )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即( )。
2、探究200×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200×3转化成3个( )相加。
方法二:想200里面有2个( ),200×3实际上是2个( )乘3,是6个( ),即( )。
方法三:先把200中0前面的2与3相乘得( ),再看200末尾有( )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即( )。
3、比较找出最简单的方法
4、探究12×3的口算方法:
先用小棒摆一摆
12×3=( )(元)
12=( )+( )
10×3=( )
2×3=( )
( )+( )=( )
三、达标检测
完成书57的做一做,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1-5题
2、拓展提高:
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8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篇18:小数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一、复习
1、3.6×0.4 7.25×0.8 板演
2、把240缩小10、100、1000、10000是( )
同步口答 追问 指出: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 添0补足。
3、评议 追问算法 随即揭题
二、新课
1、例3 0.36×0.24
试算 集体评议 比一比 一样 对吗?追问:为什么积的十分位上是0?
你能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吗?
结果怎样?说明什么?
2、例4 小明体重35.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的1.8倍,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集体读 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35.5×1.8表示什么意思?
估计积比35.5大还是小?为什么 练习 简评
3、 香蕉 买 多少元?
每千克3.6元
师 引出第一条规律,生说规律2、3。
一个大于0的数乘 ,积 这个数
应用规律 比较大小
3.2×0.8○3.2
0.56×1○0.56
0.63×1.1○0.63
0.9×2.7○2.7
三、练习
练一练1
练一练2
四、收获
五、作业
★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单元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 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2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8篇)】相关文章:
笔算小数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09-10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6-24
第六单元: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10-26
人教新课标三年上《总复习》的综合资料2022-04-30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4-01-1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5-07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7-28
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11-0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023-09-22
人教五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