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合集19篇)由网友“cjhcjh16800”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四边形
一、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四边形的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长方形的特点:
正方形的特点:
《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几点:
首先,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如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回头想一想,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并且当时只是以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为主,缺少竖式书写格式, 试商方法,相隔时间又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一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导致第一节课上下来给自己一个吃惊,这部分知识如果把前面知识复习的充分一些再进行新课教学,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
其次,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旧知识点的跨越度太大,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难点较多,如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根据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 缺少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方法,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新课标教材改得比老教材活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今天,我又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
二、周长的定义:
三、画、估、量、算
名称 画出图形 估计周长 周长的计算(量、算)
三角形
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错例分析:(包括原题、错解、错因、正确解、策略)
篇2:第三单元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
师: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学生动手操作,
然后汇报、展示)
2、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教学反思:
周 长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⑴
⑵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 6分米8厘米2厘米 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练习内容:
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如图:
⑴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
篇3: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第七课时 练习三(1)
教学内容:苏教版P27-28。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一千一千地数,几千后面的数是一万?
2、10个一千是多少?
3、6000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你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中的“6”各表示多少,
再用线连一连。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在海拔三千一百九十七米的高原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2)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八千七百种。
(3)在一千三百八十年前,我国挖成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
(4)这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
4、计算:
7200- 7000+3000 8000-3000
6700-700 600+3000 10000-6000
学生先做在书上,再组织交流。
5、填表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030人 2914人 3027人
(1)每天参观的人数个接近几千?
(2)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大约多几千人?
学生先独立做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练习三(2)
教学内容:P27-28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书上第6题,在○里填上 〉或 <。
998○1020 4800○4080 7103○7120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老师再组织交流。
2、补充练习:
3060○3600 2300○3200 6000○5999
二、、比一比,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
如:2980接近3000,6926比3000多得多,3045比3000多一些。
出示:5880 6930 9900 7260 6044 7946 3045,让学生也用上谁比谁多得多?谁与谁比较接近?谁比谁多一些来说几句话。
三、找规律: 出示书上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找规律的练习。待学生找出规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四、在括号里填什么合适
5( )26〈5314 39( )2〉3968
这道题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出符合条件
的所有答案。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6、9题。
教学后记:
全单元教材按 “ 导入一教学千克一教学克一实践活动 ” 的线索编写。
1. 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凝聚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 “ 物体有多重 ” 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 ( 上册 ) 教材第二单元 “ 比一比 ” 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 35 页照片中有两袋食品,问学生 “ 哪一袋重一些 ” 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从而激起学生学习 “ 千克 ” 的愿望,把学习注意集中到 “ 千克 ” 上来。
2. 教学千克 “ 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 ” 千克 “ 。教材一方面告诉学生 ”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 ,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 ” 指针指着数字 1 ,表示重 1 千克 “ 。在讲千克时不仅介绍了符号 ”kg“ ,还介绍了千克又叫 ” 公斤 “ 。符号 ”kg“ 在 ” 想想做做 “ 中多次使用, ” 公斤 “ 只是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第二,让学生感知 1 千克。教材要求学生称出 1 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 ; 称出 1 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 ; 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 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 1 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儿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 1 袋盐水鸭重 lkg 、 1 袋大米 5kg 、电梯可载重 l000kg 。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在 ” 你知道吗 “ 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
3. 教学 ” 克 “ 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感 1 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 10 克黄豆,让学生看到 10 克黄豆只有几十粒,感到 1 克是很轻的。这是对 1 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 ”1 克究竟有多重 “ 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 1 克有多重。教材告诉学生 1 个 2 分硬币大约重 1 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 1 克。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 1 克的印象,教材还通过 ”1 根羽毛比 1 克轻 “ 、 1 把直尺比 1 克重 ” 凸现 1 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 1 千克 =1000 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学生通过称盐的活动,不仅能得到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 1 千克与 1 克各有多重。
4.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 42 页第 4 题里 1 个大面包重 190 克, 4 个小面包每个重 70 克,求这 5 介面包一共重多少克 ; 第 5 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重。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第 43 页第 6 题在求出 1 号杯里有水 60 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 2 号、 3 号杯里大约各有多少克水。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
5. 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
第 44 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 1 千克水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水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 1 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 “ 大约重 23 千克 ” 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开展称体重活动。
篇4:第三单元 统计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16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
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17练习十一练习题
一、练习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二、练习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练习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讨论。
三、练习题: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篇5:第三单元 统计1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第38页例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 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全课小结。
14--15平均数 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 、、5个 、、4个 、、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反馈
小组汇报
4、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
5、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6、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
(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
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7、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3.巩固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了一组平均数。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
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
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4.拓展
1、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
学生举例
2、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4、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
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5、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6、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
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篇6: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整理复习(1)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
(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 ÷5;
(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 ;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 。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
(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的意义
(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2) 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蟆忙2 =1.5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笾
(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但仍读作3比2。特别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2、比的基本性质
(1)复习概念及化简方法
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对整数比进行化简?
③不是整数的比应该怎样化简?
(2)学生做P52“整理和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判断正误的理由)
2、做练习十四的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察看学生所用算法是否简便)
4、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
整理复习(2)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推理训练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2、一堆煤,用去了 ,还剩下( )。
3、今年比去年增产 ,今年相当于去年的( )。
二、对比训练:
1、一步分数应用题
①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500只鸭,鹅的只数与鸭的只数的几分之几?
②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 ,养了多少只鹅?
③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 ,养了多少只鸭?
(1)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结构上,这三道应用题都含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即:鹅的只数,鸭的只数,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在解题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谁作标准,正确判定把哪一种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2)比较完后,学生将三道题的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出示题组:
① 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每开往汉口,已经行了3/5,离汉口还有多少千米?
② 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3/5,离汉口还有45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1)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2)对比:两题有什么异同?你是怎样分析的,如何区别的?
3、出示题组:
① 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小汽车有多少辆?
② 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小汽车有多少辆?
③ 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大客车有多少辆
④ 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大客车有多少辆?
(1)学生独立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2)对比:1、2两题有什么异同?3、4两题呢?你是怎样分析的,如何区别的?
(3)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规律吗?规律是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出:
㈠ 分析“分率句”,判断单位“1”是哪个数量?
㈡ 画出线段图,找出“量”和“率”的对应关系。
㈢ 确定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解。
三、课堂练习:
1、第53页“整理和复习”的第4题(根据题目的条件应该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 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
2、练习十三第4、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篇7:第三单元《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
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 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简单数据分析
预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一)》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 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38页,例1
想一想: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图上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据尝试设计统计图?说一说你设计的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3、说一说横向统计图和纵向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练习十第一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1、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2、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3、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二、重点点拨
1、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2、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三、巩固练习
1、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3)、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4)、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5)、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四、拓展应用
1、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4、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五、课堂总结
1、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后反思:其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之前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们备教材、备学生要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经验联系,或将单纯的数学问题设置成具体的生活情景问题,并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如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思考,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的头脑,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它的实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完成的。
第二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二)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预习内容:《简单数据分析(二)》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
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
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39页 例2
想一想: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绘制统计图?
3、说一说纵向的每一小格表示几个单位?
做一做:完成练习十第3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二、重点点拨:
1、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2、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3、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xkb1.com
4、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2) 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3) 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4) 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www.xkb1.com
(5)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四、拓展应用
1、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1)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2)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3)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4)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六、作业布置
P40-41的练习。
教后反思: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他们创设问题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设计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情境,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有的同学已经感冒了。那么在冬天我们如何增强体质,抵御严寒,预防感冒呢?同学们自然就会想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随之就问,你们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体育项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吗?学生感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统计一下。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炼,更富有激励性,提问更有针对性,我想本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 P42--43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新课标 第一 网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前预习:预习内容:《平均数(一)》。
预习方法:1、仔细看书中例题。2、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不懂的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 3、尝试做一做练习题。
预习过程:
看一看:仔细看数学书第42页,例1
想一想: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图上的信息。
2、什么是平均数?
3、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求平均数?
做一做:根据你的调查数据,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2、反馈例一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后反思:
篇8:空间与图形(《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一、复习要点
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二、复习方法及注意点
1、将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做单元全面复习。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2、恰当把握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认识即可。如教材通过书第37页图,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书第38页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来认识平行四边形。
(2)本册教材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就行。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书第42页),教材没有概括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的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三、典型错题
1、画平行四边形容易出错。
教学建议:(1)明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一般先出相邻的两条边,在
分别画出它们的对边。)
2、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容易出错。
典型错例: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
它的周长是( 8 )厘米
教学建议:(1)理解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
形的周长。)
(2)进行对比性题组训练,如:
有一个长方形(如下图),长是6,宽是3。
3
6
①先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算一算它的周长是多少?
②把这个长方形剪成2个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这两个正方形周长之和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吗?为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知道求组合图形的周长不是各个小图形周长之和。
3、用篱笆围一个长6米,宽4米,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园,要用篱笆多少米?
(6+4)×2=20(米)
答:要用篱笆20米
教学建议:同样是要加强理解周长的含义。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测量》、《时、分、秒》)
一、复习要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比较准确地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知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
3、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
4、在测量物体长度和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会恰当地选用单位。
5、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计算经过的时间(难点)。
二、复习方法及注意点
本节复习内容是对这一学期我们所学“量”的一个总结,包括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这些概念建立比较难,除了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一些知识之外,我们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将实际感受与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感知。对于各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记忆,我积极倡导他们用五指记忆法来牢记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对于其他单位的进率记忆,我则采取找规律的方法来记忆。本节内容的复习可以先通过知识点罗列,再通过知识点的讲解,最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
三、典型错题
1、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毫米、分米、千米、吨的机会少,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不深。
典型错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火车每小时行驶60( 米 )
小明的身高约是15( 米 )
橡皮擦的厚约是8 (厘米 )
一头大象的重量约是5(千克 )
尺子的厚度约是2(厘米)
教学建议:(1)对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引导学生用自己身体
或某一具体实物形成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表
象。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
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用手臂表示1米大
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你的体重
是多少千克”。
(2)对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可采
用小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加深体验“1千米有多远”,
“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还可以让学生
收集用“千米”、“吨”作单位的数据信息。
(3)先估测,再实测。
(4)对比法,理解选择哪个单位更合适。
(5)对教科书第6页第5题类型的题目多练习,在测量
物体长度和质量单位的过程中,会恰当地选用单位。
2、对单位间的进率认识不深,容易混淆。
典型错例:3分米=(300)厘米
60毫米=(6000)厘米
4500千克+500千克=5000吨(错因分析:因为没有认
真审题,所以没有发现前后的单位不同,导致单位换算不
正确。)
教学建议:(1)建立清晰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表象。
(2)熟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辨析相邻单位间和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如: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10 10 10 1000
100
五指记忆法
尾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3、5分=50秒
(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有很多,而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即1分=60秒,所以5分就是5个60秒,是300秒。)
4、判断: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分(√)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而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小格,也就是5分钟。)
5、计算经过时间容易出错。
典型错例:6:55~7:30,经过了( 1时25分 )。
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经过时间的计算练习。(如教科书第63页第4
题,64页第5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标第一网
一、复习要点
1、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复习方法及注意点
在第七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相信大部分学生学得较好。但毕竟是初次学习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不清晰,对比较分数大小等知识点混淆等现象。所以,在复习时既要照顾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稍欠的学生,又要考虑让已经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发展,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用分数表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通过“涂一涂、画一画”的活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典型错题
1、把一根铁丝分成三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1/4。www.xkb1.com
(分析:只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才能用分数表示。把一根铁丝分成四段,没有说是平均分,有可能分成长短不同的四份,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只有把一根铁丝平均分成四段,每段才是这根铁丝的1/4。)
2、因为5﹤6,所以3/5﹤3/6
(分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我们在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时,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所以3/5﹥3/6。)
3、1/4 + 2/4 = 3/8
(分析:我们在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1/4 + 2/4 = 3/8 ,把分母也相加了,这是错误,1/4 + 2/4应该等于3/4。)
4、一本童话书,小明看了2/5;一本故事书,小青也看了2/5,说明两人看的页数一样多。
(分析:“一本童话书,小明看了2/5”,是把这本童话书的页数看作一个整体;“一本故事书,小青也看了2/5” 是把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看作一个整体。因为不是同一个整体,不能够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童话书和故事书的页数一样多,两人看的页数就一样多;如果童话书的页数比故事书的页数多,则小明看的页数要多一些;如果童话书的页数比故事书的页数少,则小明看的页数要少一些。)
各单元具体知识点如下:
《四边形》
1、知识点: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①能正确辨认四边形。
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长、正方形的对比中找出图形边和角的特征。
2、知识点: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知识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①能正确辨认平行四边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注: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逐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知识点:周长的含义xkb1.com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
5、知识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①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②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知识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
在估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养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相应长度的依据,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测量》
1、知识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
①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②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知识点:单位间的进率
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知识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准确测量给定物体的长度。
4、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及1吨
①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②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5、知识点:1吨=1000千克
知道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时 分 秒》
1、知识点:秒的认识
①1分=60秒
②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知识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①会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并感受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
《分数的初步认识》
1、知识点:分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知识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课堂上可采用同伴互助、开火车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读准分数。
3、知识点: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借助示意图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②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③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写出相应的分数,并让学生选择两个或三个分数比较大小,此处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知识点: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的加、减法
5、知识点: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可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初步感知单位“1”,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分三小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以上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
表面积计算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
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编写特点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图形和概念。
(2)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
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
先通过 “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为引出体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体积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cm3的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4.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
不再安排对体积和表面积进行对比的例题。
四、具体编排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教材的变化: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主题图
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从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认识长方体
例1、例2
教材先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例1,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展示了小组同学对长方体的物品观察操作、填表交流、讨论总结,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特征的学习过程。这里只是说明长方体的特征,不是下定义。
例2,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展示了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探索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实物。(2)教师适当引导。如在观察长方体的面时,可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在观察每个面的形状时,可提问:“有没有完全相同的面?”做长方体框架时,可启发:要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细木条要满足什么条件?
认识正方体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明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比较时,可以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进行,教师整理后,利用集合图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练习五
第4题,是一个长方体框架直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相互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第9*题,答案是:A→C,D→I,E→F。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
教材加强了独立探索、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表面积的计算
例1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的面积怎样算,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例2
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想出计算方法。
※无需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在第34、35页的“做一做”里加以说明。
练习六
第2题,判断哪些展开图可以折成正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教师可以给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如,让学生先确定一个面做下底面,写上“下”,然后想像折叠的过程,折叠一面确定出它是哪面,就在此面标上相应的文字,如确定是右面,就在此面标上“右”。最后如果能不重不漏的在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那么这个展示图就能折成正方体,否则就不能。其中只有第4个图不能折成正方体。如果想像判断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些展开图,再剪下来,动手折一折。
第9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问题。注意提示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第10*题,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分成两个正方体,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和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学生会了解到: 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大于原来的长方体。
第11*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①没有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只有中间层的中间的1个;②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6个,即大正方体6个面上最中间的小正方体;③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④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比较好找,就是大正方体8个角上的小正方体,共有8个。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
※ 教材的变化:
(1)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通过学生更熟悉、更直观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和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生动形象地为学生感知、体会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体积单位的教学,通过比较两个不容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让学生由比较物体的长度有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物体的面积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想到比较物体的体积应有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出体积单位。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cm3的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体积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教材通过学生更熟悉、更直观的“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体会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
体积单位
通过提出问题“怎样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迁移类推出: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给出常用的体积单位,并让学生观察相应的教具和模型,对这些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明确的表象。在“做一做”中,教材安排了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练习。认识用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各种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为下面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备。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材先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再通过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出来的。教材先提出 “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把长方体切成小正方体,它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物体是不能切割的,由此想到长方形的面积有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也应该有计算公式,由此调动起学生实验、探究的动机和愿望。
教材让学生用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相关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接着,教材安排了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以引巩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编排类似,教材先教学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再通过例2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是通过启发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在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教材介绍了“立方”的含义,说明三个相同的数连乘就是这个数的立方。之后,安排例2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
教材在说明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后,引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练习七
第3题,无论怎么摆,新组成的长方体都是由9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那么它的体积都是9cm3。
第5题,这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问题。题中给出一个在生产生活中计算土、沙、石时常用的体积单位“方”,学生只要知道1方=1m3即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材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先看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cm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它的体积是1000(10×10×10)cm3,由此得出1dm3=1000 cm3。然后让学生想一想1 m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这样推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使学生较清楚地理解并记住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接着,教材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列成表格,让学生填写并对比,以加深印象。
再通过例3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为以后计算实际问题时灵活处理体积单位做准备。例4是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
练习八
第7题,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相等,可以通过观察或计算得出正方体的棱长是(6+5+4)÷3=5(dm),体积是5×5×5=125(dm3);长方体的体积是6×5×4=120(dm3)。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材首先直接给出了容积的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发现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然后介绍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教材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利用瓶装矿泉水和量杯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目的是使学生将新知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明确: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计量的时候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
例5,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特别强调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并复习了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6,教学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即: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物体前后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该物体的体积。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活动探索出测量方法。
练习九
第1题,主要是区分体积和容积的不同。体积相同的盒子,由于盒子的壁厚度不同,容积也就不同。
第12题, 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物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如果是柔软可变形的物体,可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用尺子测出需要的数据,即可算出体积。如果是不能变形的物体,可以利用例6的排水法来测量。比较两个物体体积大小时,也可以利用排水法,看哪个物体使水面上升的高,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大。
第16*题,这是一道思考题,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根据第二、三幅图可知:一个大圆球加一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个大圆球加4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这样可知3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12ml=12ml,3个小圆球的体积是12cm3,则 1个小圆球的体积为4cm3,由此可以得出大圆球的体积为12-4=8(cm3)。
整理和复习
对这一单元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第1题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复习它们的特征。第2题复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第3题复习体积和容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可注意:(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2)通过迁移比较,促进学生掌握易混知识的联系和区别。(3)重视抽象和概括,抓住本质特征。
练习十
第3题,这道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表面积和体积,避免发生混淆,分清这两个概念和各自的计算方法,而且还使学生在计算填表中发现变化规律,即长方体的长、宽、高变为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变为原来的2×2=4倍,体积变为原来的2×2×2=8倍。
第4*题,图中画的两个长方体,都有一部分被遮挡住,要求学生从未被遮挡的部分看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并算出体积。这可以提高学生看图的能力,发展空间想像能力。此题供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4×3×3=36(cm3) 4×3×4=48(cm3)
五、教学建议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篇10: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单元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单元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 × ×6 ×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3=300(克)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3)将100克化成 千克,300克化成 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3= (千克) ÷3= (千克) ÷ =3(盒)
(设计意图:通过将单位“克”转化成“千克”,让学生在整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得出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突出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3、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 ÷2= = ,每份就是2个 。
B、 ÷2= × = ,每份就是 的 。
(设计意图: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4)如果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 ÷2和 ÷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练习
÷3 ÷3 ÷20 ÷5 ÷10 ÷6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
五、作业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5
回家作业:课时特训必做P31-P32/1-6
选做P32-P33/思维拓展
(2)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正确地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2、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把 6/7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4、
二、新授
1、默读例3,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图”与“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让学生在理解感受计算过程几何意义的同时,逐渐体会数形结合的优势。)
(1)2÷ 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 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 小时走的路程)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 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
先求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 ,算式:2×
再求3个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5) 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 =2× ×3=2×
(6)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计算 ÷ ,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 = × =2(km)
(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4、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方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算理,统一算法。)
三、练习
1、P3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八第2、4题。
四、作业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6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35-P36/1-6
选做课时特训P36/思维拓展
篇1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一)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
师生活动
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1.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略)
设计校园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篇12:第六单元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四、作业 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板
书
设
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0×3 12×4
200×3 120×4
×3 1200×4
350X3 2500X3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整理复习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11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前段时间学习的相关乘法知识得到整理和系统化。并能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练习题,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1、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整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口算下面各题:
20×4 200×4
50×3 500×3
14×2 140×2
1000×5 800×6
6×30 320×3
让学生横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课本第3题。 口算并说说计算方法。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前段时间学习的相关乘法知识得到整理和系统化。
三、课堂练习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1、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独立列式计算。 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全体参与游戏。 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反思:这两周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3和例4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讲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其中缘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讲解,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篇13:第六单元: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觉得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1、重视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课题还是感知面积或者是体验面积单位都力求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2、学生学习过程。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在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推、冥想、比较、测量,使学生建立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获得了教学的最大效益。
3、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积概念,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学习的对象是儿童体验着或能够体验的。在学习之前,儿童已经体验了许多数学,因此最有效的教学是积极唤醒儿童的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体验“数学化”。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学生很有兴趣,完成得也比较理想。只是他们在表述面积时,时常忘记用上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比较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来教学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的,本课主要采用先估计,再测量验证,增强体会,逐步加深,结合讨论、研究等主要形式,初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较好。
作业反馈:这次作业其他完成得较好,但在改错上出错较多,尤其是“三毛”的头发长2米,较大多数的学生改为长“2厘米”,他们对“三毛”这个人物的形象一点儿也不熟悉。在单位的使用上,学生还有较多的混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有5道题目,第一个判断题,部分学生对“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图形一定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句话认为是对的。说明他们认识地还比较局限。第2、3、4题的面积计算,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第5题是有三个长方形的菜地叠成L型,求三种菜的种植面积及总面积。部分学生只求出总面积,没有认真审题,还有些学生求出了周长,说明他们对求面积与求周长有混淆。还需要进行对比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大多数的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有个整体的认识,练习进行得也比较顺利。在解决练习九第11题时,较多的孩子受上节课的练习“求菜地的种植面积”的影响,也把它分割成3块,而没有想到用大的正方形减去空白的部分求出剩下的面积,求3个图形周长方面,学困生有些吃力。
作业反馈:练习中的1-3题学生完成得比较好,但在解决第4题时,由于24米长的篱笆围的是三面,(有一面靠墙),要先求出一面的边长,是24除以3,而不是除以4,有些学生理解为,一面的篱笆长为24米,用上了24乘24。有的学生将24除以4,当成四面算。此类的,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正方形的面积的题目还需要练习。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独立设计试验,在组长的组织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作业反馈:在这次的作业中有两道题目出错较多,一是:一个足球场长65米,宽比长短19米。这个足球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此题长已知,宽未知,但部分学生却将19米当成宽来计算。二是:把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新的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分别求出面积和周长。学生能拼出两种情况,但在画时出现失误较大,影响到后面面积与周长的计算。下次再出现此类题时,应让学生把拼成的图形及时地画出来,并标上长与宽的长度,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计算。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学生对公顷与平方千米面积概念的建立很难,何时选用“公顷”何时选用“平方千米”,有时候自己觉得都比较难把握。因此做题目时,我都是先从网上进行查阅后,心里有数了,才让学生练。普遍说来,在种植园、或花园、公园之类的用“公顷”,在说地区面积大小时用“平方千米”,不知我的这种理解对不对。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中有这样两道题目错的较多:1、判断: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2种拼法。有些学生把相同拼法的不同方向摆放认为是不同的方法。2、一面墙粉刷,长8米、宽4米,里面有两扇窗,是边长2米的正方形。此题,用图出示。很多同学算出墙的面积后,也知道要减去窗户的面积,但从算式上看,都减去正方形的周长。看来,学生对面积与周长分开独立计算时情况好一些,混在一起,有些混淆。需要再进行对比练习。
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这节课当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后,时间已经占去了大半,因此进行练习的时间不多,练习的第7题学生对洒水车的运行不大能理解,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把第7题提到课堂上进行练习,并讲解洒水车的运行情况,使之明白,求洒水的大小是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的第三题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5平方厘米的图形,你能画几种?周长相等吗?我要求学生画出后,算出图形的周长,发现较多学生画出的2种图形算出的周长相等。这样对学生理解“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应该进行汇总,再进行比较。
篇14: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分数部分: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如:23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23 的分数单位是13 ,它有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如: 13 = 26 = 39 = 412 1620 = 810 = 45
3、分数比较大小:
(1)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如:
(2)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如:
(3) 分子和分母都不同的分数相比较,先化成同分母再比较。
如:
4、分数加、减法:
(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如:25 + 35 = 55 = 1 89 - 19 =79
(2)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如:
小数部分:
1、小数的概念:
像5.83,12.5,16.72,0.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五十六点八三
3、小数比较大小:
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如果小数部分第一位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第二位……
如:
4、小数的加减法:
用竖式进行两个小数相加、减,要对齐小数点。
如:
方向与位置
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判断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
3、地图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平移与旋转
1、平移:电梯、缆车都是整体朝着一定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平移。
如:升国旗;拉抽屉;电梯的移动;缆车等。
2、旋转:风车、风扇转动的时候,位置没有移动,始终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这样的现象称为旋转。
如:摩天轮的转动;时针、分针、秒针在钟面上的转动;拧瓶盖等。
3、轴对称图形:两边对折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如: 8个50连加的和是多少? 50×8=400
10个90是多少? 90×10=900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14的20倍是多少? 14×20=280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xkb1.com
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正方形的相关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长方形相关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4、面积单位:
(1)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千米 □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新课标第一网
平方千米 公顷 □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篇15:花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花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1.电脑出示:三个花坛(图略),三个小朋友先后绕各自的花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花坛)走一圈。之后--
师:如果三个小朋友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绕各自的花坛走一圈。你猜,谁最先走完一圈?请用1个手指表示选择绕三角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2个手指示选择绕四边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用3个手指表示选择绕五边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
在经过观察和思考后,大家用打手势的方法表示出自己的选择。大多数学生选择了1,也有选择2或3的。
师:看来,大家的选择不尽相同。面,请前后6人为一个小组,说说各自选择的理由。
生1:三角形花坛虽然只有三条边,但是,它的每条边都是很长的,而五边形花坛虽然有五条边,但是每条边都是很短的,所以,我认为绕五边形花坛走的朋友最先回到起点。
生2:我也觉得绕五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因为五边形花坛的一条边是三形花坛一条边的一半,三角形花坛还多出半条边,所以,绕五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师:如果五边形花坛的边长真的是三角形花坛边长的一半,那么,绕五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可是,我看上去好像是超过一半的。
生3:我认为绕四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会最先回到起点,因为四边形花坛的四条边都比较短的。
大家互相争执着,谁也不让谁。这时,教师让电脑演示,同学们的眼睛注视着屏幕上的三个小朋友。随着绕四边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的瞬间,学生中发出“耶--,我猜对啦!”的欢呼。
生2:老师,我刚量错了。
师:你刚才是怎样量的呢?
该学生重新进行演示。原来,他是举着一把直尺,手指指着尺上的刻度,按着同一角度,眯着小眼睛在进行着远距离的测量。
师:这样测量的误差是很大的。不过,你挺会动脑筋的!
师:猜对了,当然很高兴。可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生1:五边形的边比三角形的边短,可四边形比五边形还少了一个边。
师:那三角形比四边形还少一条边呢?
生2:是看距离。
师:是看什么的距,是看一条边的长度吗?
生2:不是的。是看整个图形的--周长。
师:(故作听不懂地)他刚才说了哪个词?
有位学生指着手中的尺说,说了这个“尺”,逗得家乐呵呵地笑开了。这时,其他的学生补充说,他刚说的是“周长”。教师结合回答板书:图形的周长。师:周长--,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刚才的花坛来说说周长的意思吗?
生1:周长就是每条边长度的意思。
师: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周长?
生1:三角形有三个周长。
话刚出口,一些学生笑了,并表示不同意,说三角形有一个周长。
生2:三角形的周长,是指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总和。
结合回答,电脑进行演示,先去花坛显示出三角形,再顺次出示三角形的三条边。
师: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五边形呢?
生3:四边形的周长是指四边形四条边总共的长度。五边形的周长是指五边形五条边长度的总和。
结合回答,电脑显示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周长。
师:上课之前,我说过你们自己会发现新知识的,事实证明你们是行的!“周长”这词是你们说出来的,而且经过交流,相互启发,用自己的话正地说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师:(电脑出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请说出三角形花坛的周长。
生:三角花坛的周长是39米。
师:(电脑出示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请说出四边形花坛的周长。
生:四边形花坛的周长是(11+9+6+8)34米。
师:(电脑出示五边形五条边的长度)请说出五边形花坛的周长。
数据刚出示完,有些学生激动地说出五边形的周长是37米。
师:你们的计算速度真快!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先记住一个数,等到再出来一个数时加起来,记住后再加后面出来的数。
师:和我的方法样。求五边形的周长只要把它的五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有三条边都是7米,两条边都是8米,所以,我先用7乘以3等于21,再用8乘以2等于16米,所以,周长是37米。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不仅会计算周长,而且还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三角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四边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五边形的周长我们也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图就是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吗?
生:还有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
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六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七边形呢?八边形呢?
生:六边形的周长指的是六条边一共的长度,七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七条边长度的总和,八边形的周长指的是八条边长度的总和。
3.师:除了用线段围成的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外,还有其他的图形吗?请画一画,并指出它的周长。
在学生各自动手画图同时,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有的画了五角星,有的画了一个菱形,还有一个学生画了个半圆形(图略)。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生1:半圆形是没有周长的,因为我们都是量直线的。
生2:你别看这个半圆形是一笔画成的,可是,它也是--也是一个形状呀!
师:是形状总是有周长,你是这个想法吗
生2:是的。
生3:因为每个图形都有边,所以应该是有周长的。
生4:我得应该有周长的。
师:那怎么算呢?
生4:我觉得是很小的,应该是零点几。
生5:我觉得这个图形没有周长的,因为这个半形上面的线是弯的,我们没有办法去量它的长度。
师:噢--,这位小朋友认为没有办法去量它的长度,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
这时,同学们情绪激动地争开了,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喊着:有,有的
生1:可以用半圆形的尺来量。
师:你们看到过半圆形的尺吗?
许多同学都说有的,就在此时,有位学生高举起一把量角器说“这就是半圆形尺,可以量半圆形的周长的”。引起会场内的一片笑声。
师:(从小朋友手中接过量角器)这是一个量角器,是用来量角度的大小的,我们小朋友以后学习的呢!
师:这条弯线的长度是不好量的,看来--还是刚才的小朋友说得对,是没有周长的。
生2:不对,是可以量的。因为半圆形是把一条直线弯一弯就行了。
师:听明白他说什么了吗?
生3:听明白了,只要把半圆形的线弯直了,就可以量了。
师:我们小朋友很好,不但自己积极开动脑筋,而且还能认真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得到启发。
教师边说边随手用一段电线紧贴着黑板上的半圆形围了起来,然再把围成半圆形的电线拉直成线段,测量出它的长度,问学生测量到的长度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是这个半圆形的周长。
生4: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这圆形有没有周长?
教师没有直接作出回答,而是把问题抛向了大家--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圆形有没有周长?
许多的小朋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有--
师:刚才有同学说,是图形都有周长,对吗?
同学们回答:对!
师:不管是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还是黑板的五角星、半圆形等,是图形就有周长,对吗?
众学生语气坚定地回答:对!
师:这话是你们说的?
众学生又一次响亮地回答:是!
师:们对自己所说的话是要负责任的,敢于负责任的把手举起来。
同学们勇敢地高举着手,教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
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
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教师让一位说“有的”的小朋友去指出“角”这个图形的周长。该生指着角的两条边说,只要把这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他的回答,引起其他一些同学的反对。
师:周长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小朋友经常会在操场上跑一周或者说一圈,是什么意思?
生5:一周是连起来的。
师:(指着角)这个图形有没有连起来?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
生6:一个要连起来的形,也就是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是呀!一个封闭图形周围长度的总和,是它的周长。
4.师:给出一个图形,你会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出示:(图略)
让每个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动手测量,并尝试计算上面各图形的周长。之后进行汇报和交流--
师: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说说你先是怎样想的,再是怎样做的。
生:我先看这个图形是不是一个封闭图形,是封闭图形的,我再去量出每条边长,计算出周长。
师:好!请汇报。
生1:第一个是三角形,量出的边长是2厘米3厘米和4厘米,它的周长是9厘米。
生2:第二个图形是四边形,它的四条边的长度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周长是10厘米。师:(指着长方形)这个图形你量了几条边,它的长是多少?
众学生积极举手,有的嘴里发出“唉、唉”的声音,以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
生1:我量了两条边。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有少数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2:我量了四条边。
师:我也这样想的。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四条边长度的总和,所以,要量出它四条边的长度。从周长概念出发思考问题,好!
生3:他这样量太繁了,因为长方形有两条边是一样长的,量四条边是浪费时间。
师: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回答得怎样?
许多小朋友都说“好”。
师:是好。好就好在他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只需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他量的是哪两条边吗?
生4:只要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师:知道长方形的和宽,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1:先算5乘以2等于10,再算3乘以2等于6,再用10加6等于16厘。
结合回答,教师板书综合算:5×2+3×2=16(厘米)。
生2:我是先算5加3等于8,这是一条长与一条宽,长方形还有一条长与一条宽,所以只要用8乘以2,等于16厘米。结合回答,教师板书综合算式:(5+3)×2=16(厘米)。
生3:我觉得从5里拿出1去给3,这样都变4,四四十六。
师:你真会动脑筋,进行起巧算来了。好!
5.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上的图形。有的四边形,计算它的周长必须量出它的四条边的长度;有的四边形,计算它的周长只需量出它的两条边的长度;有没有这样的四边形,计算它的周长只需量出它的一条边的长度?
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不一会儿,大家争着要求发言有些学生忍不住说出--正方形。
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怎样计算?
学生很快回答出10乘以4等于40厘米
生:还有菱形,只要量出一条边的长度就能计算出它的周长。
师:你还认识菱形,回答正确,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下课的铃声响了,是下课还是继续上课?
生:(众学生)继续上!
师:好!就听大家的。
出示:(图略)
计算草坪的周长。
师:用怎样的方法很快能计算出它的周长?生:用24加16的和再去乘以2。
师:这样计算好在哪里?
生:因为24加16是整数。
师:24和16本身都是整数,整数加整数当然是整数!
生:不是的。因为24加16的和是整十数,这样计算就方便了。
师:有道理。我们小朋友不仅能计算出草坪的周长,而且还动脑筋用简便些的方法,真行!
师:如果从草坪中划出尽可能大的一块,用来造一个正方形花坛,你能知道花坛的周长是多少吗?这个问题,课后你们可以去思考。
篇16:621《负数》单元教学建议(第三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先烈东小学 程静
一、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四、单元知识点列表
编号 知识点 教材内容
621-01 负数的意义
第2页例1、第3页例2
621-02 正数和负数的读法 第3页例2
621-03 正数和负数的写法 第3页例2
621-04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8页练习一第2、3题
621-05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第5页例3
621-06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第6页例4
五、各知识点的教学建议
知识点 621-01负数的意义
621-04会用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第2页例1的教学
(1)课前收集数据。
A、根据本地实际,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箱上下两层和室外的温度(要求记录的温度分别有零上和零下)。
B、可以收集生活中的负数。
(2)课中交流,初步感知。
教学时,可以把学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组交流,老师要在各组巡视,听听学生是怎样读数的,特别是零度以下的温度,从而让学生学习负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时,可以把学生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取出其中的一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如零下16℃比0℃还要低16℃等。那么零下16℃可以怎样表示呢?”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再介绍用负数表示零下16℃的写法和读法,体会生活中引入负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思考:“ 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16℃表示零上16℃,-16℃表示零下16℃,它们是以0℃为基准的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第3页例2的教学
教学时,先出示存折明细的示意图,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存折,重点是“支出(-)或存入(+)”一栏,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让学生明确原来我们学过的数像、500这些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这里新出现的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支出的钱数。再结合具体的数据如500和-500体会它们的含义正好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之后教师还可以出示类似的数据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小结与归纳:正负数的概念和读、写法。
在学生体会了用正负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气温、存折中存入和支出的钱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把前面出现的数进行分类,其中有“-”号的一类,剩下的一类, 给出相应的名称,进一步明确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强调正数前面可以加上“+”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而负数前面的“-”号则必须写。这里注意不要给正负数下定义,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
4、进一步认识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关于0,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0是正数还是负数?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这里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例如温度计上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来体会。
5、拓展延伸。
最后让学生举例: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应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实例,感受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并在全班交流中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含义。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对应记录下来,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体会。
评价要点 1、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见样例1、2)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见样例2)
3、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见样例3-5)
评价样例 A级(易):
1、《标准》第159页例1。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10°C -10°C 70°C
2、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3、第8页练习一第2题。
说明: 除了体会用正负数来表示外,还可以渗透有关的科学
知识。
4、《标准》第159页例3。
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做+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做( )分。
B级(中):
5、第8页练习一第3题。
说明: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其他时区的时间。比北京时间早就用正数表示,晚就用负数表示。用正负数表示时要考虑两个方面:一看它是比北京时间早还是晚;二看它早或晚几个小时。
知识点 621-02正数和负数的读法
621-03正数和负数的写法
教学建议 在例1、例2的教学中逐步指导学生进行读写。有几点要让学生注意:
(1)写正数时,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省略不写,但读正数时,加“+”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号的,这个“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2)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评价要点 1、能正确的读出正数和负数。(见样例1)
2、能正确的写出正数和负数。(见样例2)
评价样例 A级(易):
1、第4页做一做第1题。
读出下列各数:-7、0、-5.2、- 、2.5、+ 、+41。
2、写出下列各数。
负七、正七、七、负五点七、正七点七七、七分之三、
负十二分之一。
知识点 621-05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建议 1、第5页例3的教学。
(1)进一步体会向东4M和向西4M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2)在直线上表示这两种量。
(3)数轴的描述性定义和特征。
(4)初步体会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5)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情境,把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直观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初步形成数点对应的思想,形成正负数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除了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外,教师接下来可以继续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
评价要点 初步认识数轴,会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
评价样例 A级(易):
1、第9页练习一第4题:
B级(中):
2、第9页练习一第5题。
说明: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给定的正负数。这些数中有整数,也有分数和小数,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第5题中有3个数较难正确描点: 、- 和-1.25,汇报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描点的方法,特别是- 和-1.25,体会它们和相对应的正数 和1.25关于0的对称关系。部分学生因为将- 转化成-1.5再去数轴上找对应的点,结果就填成-1.5,忘了要填原数。
知识点 621-06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建议 1、第6、7页例4的教学。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任意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
(2)主要从正数和0、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以及负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与对应的正数的大小关系来观察。
(3)得出结论: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评价要点 会借助数轴进行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评价样例 A级(易):
1、第7页例4。
2、第9页练习一第6题。
说明:第9页练习一第6题中0○ 、0○- 、- ○- 这3组数较容易出错。前面两组因为扩展了对0的认识,所以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知识的负迁移,最后一组主要是个别学生遗忘了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月
篇17: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数 学 广 角108一10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 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 (2)○+□=91
△=□+□+□ △+□=63
△=? △+○=46
□=?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数学广角(二) 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 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 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篇18: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
(板书 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
(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
(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 、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 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 (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
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 (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 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第二课时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学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本第76页第4题。
3、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4、课本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篇19:第六单元千米和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千米的认识
上课时间:4月13日, 累计课时:3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
操作活动中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l千米=1000米。能进
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
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
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
方式表示1厘米、1米。
2.填空:给下面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安镇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14( )。
我们安镇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要用千米做单位?
3.讲述;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 ,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猜看!
(2)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教师举例。
(3)提问:你知道,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
(4)小结:1千米=1000米。
2、回忆课前活动--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 算一算:课前已经量出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几圈是1千米?明确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
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呢?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l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
1.进一步认识“1千米”。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进一步理解“1千米=1000米”。
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交流。
3、进一步明确各种长度单位。
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
4.综合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学习过程:
(学生用手势、米尺或身边物体的长度表示1厘米、1米)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举例回答。
学生猜想。
学生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自由交流。
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请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
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第l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想法。
认 识 吨
上课时间:4月14日, 累计课时:3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
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
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挂图出示水果贸易市场中有一箱箱、一筐筐的水果,然后从一筐中挑出一个苹果,请同学们说出这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
2.接着有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开进水果贸易市场,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重3( )。
3揭示课题:吨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①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100千克)
②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③40个同学站起来排成8人一队,前后看看,再想一想1000千克有多重。
(1)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
(2)谈话:请同学们再看看40个同学排成的队,看一看、想一想1吨有多重。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谈话: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
(1)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呢?
讲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2)看一看,算一算。挂图演示
①1棵白菜重1千克,多少棵白菜重1吨?
②1袋大米重100千克,多少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③1头奶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多少头奶牛的重量是1吨?
④1袋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⑤1桶油重200千克,多少桶油的重量是1吨?
(3)照样子填一填。
1头猪重100千克,那么10头猪重1吨。
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副哑铃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 重1吨。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卡车载重4( )。
②小明体重35( )。
③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④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5吨=( )千克 9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000千克=( )吨
2、试一试。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注:限重量1t,13个成人。出示问题:
(1)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如果全班同学(56人)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4、6题。www.xkb1.com
学习过程:
学生回答。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组合作。
学生回答。
填好后,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练习六(一)
上课时间:4月18日, 累计课时:32。
教学内容:P50--51 第 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千米、吨的大小,能正确地使用有关单位。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78×2 4×19 50×30 40×23 50×60 480÷6 52-27 56+36 102-96
二、复习有关单位名称及其进率。
1、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千米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2、我们学过了哪些重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吨 1000 千克 1000 克
三、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练习六的第1题
四、单位互化
4吨=( )千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 )千克
五、解决问题
1、练习六第3题
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用线段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书中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六 第4 题
3、练习六 第5题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4、练习六 第6 题
六、全课总结。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六 第2 题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在书上填写后集体讲评。
学生回答。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
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再组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生先要认真观察图形,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练习六(二)
上课时间:4月19日, 累计课时:33。
教学内容:练习六 第7---9 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千米、吨的有关知识,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
880÷4 300×9 50×60
25+76 20×34
750-340 0×800 120÷8 39×30 960÷6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条公路长城5( )
(2)一袋盐重500( )
(3)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6( )
(4)小红的身高142( )
(5)一个西瓜重4( )
(6)一幢楼房的高40( )
三、练习六的第7题
图中给了我们哪些信息?怎样求生产5吨石油用水多少吨?又怎样求生产5吨钢材或纸呢?
通过这一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水资源在工农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四、练习六第5题
对学生进节约用水的教育。
五、练习六 第9题
对学生进行节约木材保护环境教育。
六、思考题
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训练。
怎样才能正好运完?怎样才能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
七、全课小结。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讲评。
学生先认真审题,再独立解答。
在小组里交流你家每月用水大约是多少吨?然后说说你你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办法。
学生认真审题后独立解答,最后集体讲评。
学生可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
了解千米
上课时间:4月20日, 累计课时:3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
3.估一估。
谈话: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大约要走多少步?
二、实践活动
1.走一走。
2.说一说。
问题一: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用了多少分钟?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共要走多少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走几个来回就是l千米呢?
3.算一算。
谈话:照这样的步子,算算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l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
4.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想验证一下吗?
5.分组活动,再次体验l千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过程:
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估一估。
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边走边数出走的步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留在学校大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
两组学生在距离1千米的地方互相看看,挥挥手,说说话,看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单元测试+试卷讲评
上课时间:4月21日, 累计课时:35。
★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三年级可能性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合集19篇)】相关文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2022-09-02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单元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12-29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2-07-09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11-27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10-13
人教六下数学教学计划2022-10-27
笔算小数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09-10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05-22
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2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12-06
平均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