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简易方程的课件(精选13篇)由网友“霍格沃茨留校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简易方程的课件,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学简易方程的课件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 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
(2) 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3) 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4题解方程;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三题,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前三题、第5题。
篇2:小学简易方程的课件
教学目标
1.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适当的数;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适当的数。最终求出问题的解。
判断方程求解过程中两边加上(或减去)以及乘以(或除以)的同一个数是否“适当”,关键是看运算的第一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含有带有未知数的那个数,第二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即求出结果。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以列代数式为基础的,关键是在弄清楚题目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未知数,然后把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最后利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三、知识结构
导入
方程的概念
解简易方程
利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四、教法建议
(1)在本节的导入部分,须使学生理解的是算术运算只对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而代数运算的优越性体现在未知数获得与已知数平等的地位,即同样可以和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即可。
(2)解简易方程,要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理解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方程两边选择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以及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两边选择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当的数”的选择了。通常,整式方程并不需要检验,但为了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检验,同时也是对前面学过的求代数式的值的复习。
(3)教材给出了三道应用题,其中例4是一道有关公式应用的方程问题。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代数式的理解基础上,认真读懂题意,弄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所包含的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数学语句,依据相等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并求解。
(4)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可以参考运用相关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列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整个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此外,通过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用字母(如x)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
(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
(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概括地说,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有“设、列、解、验、答”五个步骤,审题可在草稿纸上进行.其中关键是“列”,即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难点是找等量关系.要想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一定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篇4:简易方程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适当的数;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适当的数。最终求出问题的解。
判断方程求解过程中两边加上(或减去)以及乘以(或除以)的同一个数是否“适当”,关键是看运算的第一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含有带有未知数的那个数,第二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即求出结果。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以列代数式为基础的,关键是在弄清楚题目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未知数,然后把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最后利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三、知识结构
导入 方程的概念 解简易方程 利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四、教法建议
(1)在本节的导入部分,须使学生理解的是算术运算只对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而代数运算的优越性体现在未知数获得与已知数平等的地位,即同样可以和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即可。
(2)解简易方程,要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理解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方程两边选择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以及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两边选择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当的数”的选择了。通常,整式方程并不需要检验,但为了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检验,同时也是对前面学过的求代数式的值的复习。
(3)教材给出了三道应用题,其中例4是一道有关公式应用的方程问题。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代数式的理解基础上,认真读懂题意,弄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所包含的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数学语句,依据相等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并求解。
(4)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可以参考运用相关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列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整个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此外,通过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用字母(如x)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
(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
(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概括地说,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有“设、列、解、验、答”五个步骤,审题可在草稿纸上进行.其中关键是“列”,即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难点是找等量关系.要想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一定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篇5: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这一小节的前面主要是复习、归纳小学学过的 有关方程的基本知识,提出了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说法,以便以后逐步讲述代数解法的优越性。
例2 解下列方程:
(1) (2)
分析 方程(1)的左边需减去 ,根据等式的性质(2),必须两边同时减去 ,得 ,方程的左边需要乘以3,使 的系数化为1,根据等式的性质(3),必须两边同时乘以3,得 ,方程(2)的解题思路与(1)类似。
解(1)方程两边都减去 ,得
两边都乘以3,得 。
(2)方程两边都加上6,得 。
方程两边都乘以 ,得 ,即 。
注意:(1)根据方程的解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所得结果代入原方程检验,如果左边=右边,说明结果是正确的,否则,左边≠右边,说明你求得的x的值,不是原方程的解,肯定计算有错误,这时,一定要细心检查,或者再重解一遍.
(2)解简易方程时,不要求写出检验这一步.
例3甲队有54人,乙队有66人,问从甲队调给乙队几人能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 ?
分析此题必须弄清:一、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二、变动后甲、乙两队各有多少人(注意:甲队减少的人数正是乙队增加的人数);三、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变动后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 ,即变动后甲队人数的3倍等于乙队人数.
解 设从甲队调给乙队x人,
则变动后甲队有 人,乙队有 人,根据题意,得:
答:从甲队调给乙队24人。
三、课堂练习(投影)
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
(1)3y-1=2y; (2)3+4x+5x2; (3)7×8=8×7 (4)6=0.
2.根据条件列出方程:
(l)某数的一半比某数的3倍大4;
(2)某数比它的'平方小42.
3.检验下列各小题括号里的数是不是它前面的方程的解:
四、师生共同小结
1.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方程与代数式,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列方程?
2.教师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应指出:
(1)方程、等式、代数式,这三者的定义是正确区分它们的唯一标准;
(2)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它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根据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确定的.而解方程是指确定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变形过程.
五、作业
1.根据所给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与6的和的3倍等于21;
(2)某数的7倍比某数大5;
(3)某数与3的和的平方等于这数的15倍减去5;
(4)矩形的周长是40,长比宽多10,求矩形的长与宽;
(5)三个连续整数之和为75,求这三个数.
2.检验下列各小题括号里的数是否是它前面的方程的解:
(3)x(x+1)=12,(x=3,x=4).
篇6:简易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方程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
2.掌握: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问题头脑不僵化,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用新的方法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领略数学中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注意教学中民主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反馈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方程时准确把握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3.疑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依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介绍新的方法,学生反复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投影1)
引例:班上有37名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恰好余3人当裁判员,每个队有多少人?
师:该问题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考虑好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活动:解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对照板演学生的做法,师问:有无不同解法?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比较两种解法.
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索,回答问题.(一是列算式的解法,二是列方程的解法).
师:很好.为了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分别把这两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小学学过的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也可用代数方法解.有时算术方法简便,有时代数方法简便,但是随着学习的逐步展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使用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将会体现的越来越充分,因此,在初中代数课上,将把方程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学习.当然,在开始学习方程时,还是要从简单的方程入手,即简易方程.引出课题.
篇7:简易方程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谈到方程,同学们并不陌生,你能说明什么叫方程吗?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接问:你还知道关于方程的其他概念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
[板书] 方程的解;解方程
追问:能再具体些吗?即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后回答.(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例如方程: 是方程的解,求 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很好.怎样解方程呢?
例如 解方程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回答,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出根据。
解:第一步 ,(把 看作一个数,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数)
第二步 (根据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师:好!这是小学学的解方程的方法。在初中代数课上,我们要从另一角度来解,还以上边这个方程为例。
[板书]
解:第一步看作方程两边都减去9,得
第二步看作方程两边都除以3,得
问:这种解法合理吗?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达成共识(合理。因把 代入方程 ,左边=右边,所以 是方程的解)
【教法说明】先复习小学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数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即培养了发散思维。正是因为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导致学生感到疑惑,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检验新方法的合理性,不但可消除疑虑,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以前的方法只能解很简单的方程,而后者则可以解较复杂的方程,因此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熟悉这种解法,我们共同做例1。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例1 解方程
问:你认为第一步方程两边应加上(或减去)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问:你认为第二步方程两边应乘以(或除以)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
,
方程两边都乘以2,得
,
x=32
问: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
学生活动:练习本上检验并回答问题.(正确)
师:这种新方法解方程时,第一步目的是什么?第二步目的是什么?从而确定出该加上(或减去)怎样的数,该乘以(或除以)怎样的数更合适.
学生活动:回答这两个问题.
【教法说明】虽然解方程的过程由教师板书,但整个思路是由学生形成的,使新方法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直到真正认识并掌握它,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由“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师:上题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下面看你们自己的表现怎样?
例2 解方程 。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做,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
师:这里虽不要求同学们检验,但今后希望同学们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法说明】通过例2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及运算能力,树立矛盾转化思想.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2)
1.(口答)解下列方程
(1) ; (2) ;
(3) ; (4)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 不是方程( )
(2) 与 的解都是 ( )
(3)不同方程的解一定不同( )
3.解方程:(1) ; (2)
(3)
4.求 使 的值等于27。
学生活动:1、2题口答,3、4题在练习本上书写,可互相讨论,3、4题师巡回指导。
【教法说明】1题让学生困难同学回答,增强自信心;2题澄清模糊认识,可充分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3题较1题稍复杂,一是让学生体会新解法的优越性,二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题其实也是解方程,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归纳小结
(由学生归纳)
1.按照新方法解方程,一般采用下面两点: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适当的数;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2.为了保证运算准确,养成检验的习惯。
八、随堂练习
1.选择题
(1)在(1) ;(2) ;(3) ;(4) 中方程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是( )方程的解
A. B.
C. D.
2.解方程
(1) ; (2) ; (3)
3.求 ,使 与 互为倒数。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31页A组1.(2)(4)、2.(1)(3)(5)
(二)选做题:思考课本B组1、2。
十、板书设计
篇8: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能解简易方程,并能用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初步培养学生方程的思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和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难点:正确地列出方程。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针对以往学过的一些知识,教师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等式?等式的两个性质是什么?
(2)下列等式中x取什么数值时,等式能够成立?
2.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在小学学习方程时,学生们已知有关方程的三个重要概念,即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现在学习了等式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同时板书课题:简易方程.
二、讲授新课
1.方程
在等式4+x=7中,我们将字母x称为未知数,或者说是待定的数.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并板书方程定义.
例1 (投影)判断下列各式是否为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
(1)5-2x=1;(2)y=4x-1;(3)x-2y=6;(4)2x2+5x+8.
分析:本题在解答时需注意两点:一是已知数应包括它的符号在内;二是未知数的系数若是1,这个省写的1也可看作已知数.
(本题的解答应由学生口述,教师利用投影片打出来完成)
篇9:简易方程
随堂练习答案
1.B C. 2. 3.
作业答案
1.(2)8; (4)6 2.(1) ;(3) ;(5)
探究活动
甲、乙二人从相距30m的两地同向而行,甲每秒走7m,乙每秒走6.5m,如果甲先出发1秒钟后,乙才出发,求甲出发后几秒钟追上乙?
解法(-)设甲出发后 秒追上乙,则甲走的路程为 m,乙比甲晚1秒钟出发,乙少走1秒钟,此时,乙走的路程为 m,甲追上乙表示甲比乙多走30m。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解得 (秒)
答:甲出发后47秒追上乙.
解法(二)设甲出发后 秒追上乙,甲先走1秒钟,甲先走了 m,这样甲追上己只需多走 (m).这时甲、乙二人都走了( )秒,甲走的路程为 m,乙走的路程为 m,乙比甲走的路程少 (m),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解得 (秒)
答:甲出发后47秒追上乙.
解法(三)设已出发后 秒,甲追上乙,因为甲先走1秒,所以甲走了 ,乙走了 秒,甲走的路程比已走的路程多30m,依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为:
解得 秒
甲走的时间为 (秒)
答:甲出发后47秒追上乙.
篇10:小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解:2.5X+3*4=29.5 X=7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解:(7+11)/2 X=90 X=10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解:9X=5480-908 X=508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3*45+17+3X=272 X=40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解:85=(40*87.1+42X)/(40+42) X=83
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a×a
3、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篇11:简易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预初第二学期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中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在前一章刚学过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带领学生继续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的意义,建立方程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尝试检验法来求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综上分析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⒈会运用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运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⒉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方程,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⒊体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尝试检验法。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2. 移项法则及方程解的检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方程这块内容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虽然在这学期开始的作业本中有几次方程的题出现,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从他们知道的东西,如跷跷板到天平,然后再过渡到方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节课只要学生能理解和判断,不能过分纠缠概念上问题和其他课外的知识,如果要学生了解太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因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基础不太好、理解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对新的内容不容易接受,特别是概念课,所以让学生课前预习会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在课堂上多让学生看形象的事物,从而理解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教学模式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探---练三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重点分析研究稍复杂方程式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并以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出示一个足球,师:你们观察一下这个足球有什么特点?v生答w你们知道它有几块白色皮和几块黑色皮组成的吗?本节课学完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1: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多少块?
小组讨论:用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画出线段图。
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黑色皮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让学生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20=4
2x-20+20=4+20
2x=24
2x÷2=24÷2
x=12
教师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最后强调:在解方程时,先把2x看成一个整体,把2x计算出来,再计算x的值。
师生共同总结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
1.解下列方程。
3X+6=18 16+8X=40 4X―3×9=29
2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年级在学校吃午饭的同学有145人,比二年级在学校吃午饭的人数的2倍还多19人。二年级有多少同学在学校吃午饭?
附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快黑色皮。
五、板书设计
篇12:简易方程说课稿
黑色皮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本节课的板书,是结合简易方程的意义的课件来板书的。 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整个设计非常简单,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画龙点睛。
六、课堂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建议,谈一下我的评价建议。
(一)活动过程的评价
本课的主要采取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评价,比如教师在小组的数据记录表格中及时评出优良,按小组评价。
(二)知识技能的评价
本课自主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将新学习的知识点适当的安排习题,可以评价出学生当堂知识技能学习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小组长把本节课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督促学生课下积极预习,课上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外在的督促,引发内在学习兴趣的改变。
七、资源开发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媒体资源
我们学校已实现了电子白板“班班通”,不仅可以播放各种多媒体课件,还能利用白板软件提供的数学工具如正方形方格图和正方形方块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深入把握知识。
2.生活资源的充分挖掘
本节课的知识要充分的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才能体现出其应用价值,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现实生活资源如形形色色的鸟蛋,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现实中。
3.模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模型图是用来近似的描述或模拟所研究对象或过程的图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模型图”的作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模型图)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
4.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这种资源在每个教师的课堂上都出现过,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学生发现的规律或者小窍门较多,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住,进行良好的引导,生成课堂中的闪光点。
以上我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本节课的粗浅认识,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篇13:简易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构建“鲜活、灵动、高效”的生态课堂、魅力课堂,夯实人才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心动、有所行动,更多是激动。今天我就以《简易方程》为例,谈谈对新课改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新课标》理念,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形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情境。我把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发热情,引出新知
首先,我以奥运健儿的夺金视频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学生,使他们有所心动,以奥运为主题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以“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奖牌数比2012年多12枚”为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从而引出“等式”,这个过程尊重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120克的方便面,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右边再加多少天平就平衡,就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120=100+20)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10克砝码,右边放上20克砝码,再次请学生想办法使天平平衡,并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10+10=20)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既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又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情景3:在前两个情景的基础上,演示出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砝码和右盘放50克的砝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平不平衡,继续演示,再增加x克砝码,又得到20+x=50的等式。(板书: 20+x=50)情景4:让学生看天平,试写出两个等式,加深学生对通过天平表示等式的印象。
情景5:学生在模拟天平上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此处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来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意义,为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打好基础。
第三个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探究氛围,适时适当引导。我又出示了:“在2012年奥运会上,中国女运动员共得20枚金牌,是日本女运动员的5倍”、“2008年,中国共夺得51枚金牌,比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所得金牌的3倍还多6枚。”让学生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创新能力。以学生是本节课中的真正学习的主人,是名副其实的主角,经历着知识的构建与形成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经历式子分类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个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课我遵循“学生自主选择挑战”的原则,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激励着学生选择不同练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方程;2、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3、感受到生活中方程的存在;4、收获快乐。逐一问学生是否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自已回味本课在知识技能、与他人合作方面的情感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对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
总之,本课我遵循《新课标》理念,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主线,在导入中启发学生思维,在新授中创新思维,在练习中发展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达到学前的心动,学中的行动,学后的激动,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 方程运用数学课件
★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小学简易方程的课件(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3-04-26
简易方程教案2023-08-14
解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公开课)2023-05-26
人教版解方程教学设计2022-07-12
《简易方程》教学计划2022-05-08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师教学反思2022-10-27
解方程教学设计2023-10-30
《简易方程的与复习》教学反思2023-02-0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工作计划2023-12-08
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反思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