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一((集锦17篇))由网友“宇琊”投稿提供,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一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一)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知道我国义务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能够从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三个方面初步分析义务教育的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图片、文字、录像等材料,让学生知道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通过联系当地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法律保障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依法施教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法律在保障共面受教育权方面的作用,由此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教学难点
义务教育的特征。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投影:丹阳经济实力在江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育发展却跃入全省先进行列。“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在丹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乡镇财税体制改革后,很多乡镇坚持教育发展的目标不变,投入不减。近两年来,用于学校基本建设和内部设施的总投入达到2.16亿元。丹阳市被评为全“双基”教育先进县(市)、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如今在丹阳,乡镇与乡镇、学校与学校,你追我赶,不甘落后。
问:丹阳市的乡镇由过去比办企业到现在比办学校这一深刻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温故中引出新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正强烈地呼唤着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才培训,必须领先教育的现代化。丹阳正是从本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实际,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来拉动乡镇经济现代化建设。
导入新课
我国的教育事业是在旧中国的烂摊子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追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教育的普及还是提高都还存在着差距。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华民族要崛起于东方,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必须大兴科教之风,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人才的基础过程抓起。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使用的课本封面上有一行字,是什么?
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修订本)。
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义务教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1.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
材料一:原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中,确定到,在占全国总人口85%左右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左右,在校生达到5500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在校生达到1.35亿。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实现上述目标要分三步走:累计在总人口45%左右地区“普九”;累计在总人口65%左右地区“普九”;到20累计在总人口85%左右地区“普九”。
材料二:据统计,19全国已有52%的人口地区“普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实践入学率分别达到98.8%和82.4%;在校生分别为1.36亿人和5000万人。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我国目前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材料二:说明年已经超额完成“普九”任务,“普九”工作进展顺利。
提问:我国为什么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即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
(1)义务教育的含义(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守应尽的义务;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原因(板书)
材料: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历史上曾一直落后于中国,唐朝时,日本曾19次派人来中国求学,日本的“大化革新”还照搬了中国的经验。但从近代日本就开始强盛了,尤其是当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非常重视教育,注重提高国民的素质。在1873年,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就达到了28%(我国解放初才达到20%),19入学率就高达97%,二战后日本更是大办教育。目前日本正在普及高等教育。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搞好义务教育,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措施。日本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很有启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所以,我国必须普及义务教育。
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像日本那样普及高中教育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开头的一段材料,然后作出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我国不像日本那样普及高中教育,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具备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能力;二是就教育自身发展而言,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抓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必要性等,下面我们来接着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
(3)义务教育的特征(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
材料一:1996年,辽宁丹东市第31中学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多达50人,于是学校所在地哈木堂镇政府向各村发出通知,要求辍学学生返校上课。负责教育的同志挨门挨户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家长让孩子复学,但仍然有9名学生没有去学校报到。在秋季开学前,镇政府在多次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告到镇安区人民法院,法院经过依法审理,向这9名学生的家长下达了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对每位辍学学生家长罚款300元至500元,并强令他们在规定其间内送子女复学。由于法律的有力干预,这9名学生在新学期回到了学校。
材料二:截止19底,全国已经有1882个县(市、区)和县级行政区单位“普九”人口覆盖率为6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阶段入学率为87.1%。其中江苏丹阳市小学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实践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提高到95%。
材料三: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提问: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材料一:说明义务教育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全社会必须遵守的,不能违反,凡不履行其应承担的各项义务的行为,都要受到强制性的处罚或制裁,即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材料二:说明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在我国境内,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材料三:通过有关中小学收费政策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还难以做到免收一切费用,对杂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不得乱收费。
①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板书)
②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板书)
③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板书)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从旧中国的20%提高到90%,实践校数达到7.6万所,在校长数达到近4000万人,分别比旧中国增长了17倍和46倍,这些为推行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尚未普及小学教育,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没有受完规定年限的教育,致使文盲、半文盲仍在产生;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一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在一些城镇和乡村初中学生中途辍学严重等等。这些状况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义务教育法,以法律为依据,在全国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
2.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板书)
普及义务教育为什么需要相应法律来保障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教材的材料,然后谈谈你从这段材料中看出了什么?(学生阅读、思考、探究。)
从该材料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确实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仍很薄弱。在很多地方,中小学教育的条件得不到保障,大量的少年儿童不能正常地接受学校教育。多义务教育的含义看,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那么,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得以全面贯彻实施,我国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最重要的法律保证,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关于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情况。
(设计学生活动:安排一个义务教育法专题问答。步骤:首先让学生自主看书、设疑、探究;然后小组之间相互问答。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都要认真参与。)
问: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什么时间施行的?
答:分别是1986年的4月12日和7月1日。
问:义务教育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答: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问:义务教育法施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关怀,而且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
问:义务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它都定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18条。它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学制,义务教育的管理和经费,对妨碍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等重要问题。
问: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怎么规定的?
答:它的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能推迟到7周岁入学。”它的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还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教师: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社会、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要求各方面都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那么,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有实施义务教育中分别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学生回答后,显示相关的内容。)
责任主体
应 尽职责
国家
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备条件;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社会
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收童工,维护学校的教学程序和场地设施等。
学校
及时组织学生入学;不得随意开除适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禁止体罚学生;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全面发展。
家庭
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史以来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教育工程是什么吗?对它的进展情况了解吗?请同学们看课后阅读与思考。
(学生回答,教材归纳。)“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育是1995年到年期间实施的一项旨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宏大工程,这一工程由中央、地方投入巨资,先期在经济发展中等的湖北、湖南等12个省的383个贫困县实施,目前又在新疆、内蒙古经9个省469个贫困县实施,它一方面使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推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一实例反映出国家在义务教育中的职责主要有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要条件;筹措经费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等。
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什么?
它是希望工程,回答正确。自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如今,经历了15个年头,进展如何呢?
请同学们看投影:
据了解,目前全国希望工程的筹资规模已超过11亿元,救助失学儿童160多万名,建设希望小学4000余所;还为近万所农村小学配置了“希望书库”。另外,为了表彰和鼓励在贫困乡村学校一直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该工程还设立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并对1000多名希望小学的校长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了下个世纪的中国不再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希望工程正进入冲刺阶段――经过两年的努力,希望工程要累计救助失学儿童250万到3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6000所,到本世纪初基本完成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的使命。
这一事例反映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社会的主要责任是:捐资助学,尊师重教。学校在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主要有:及时组织其入学;不得随意开除适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
请同学们看投影:
在陕西省乾县大墙乡的西小章小学,校方一个学期除了向每位学生收取135元的书本费、杂费、报名费以外,还要收报费、药费、考试费,并为乡里代收每年50元的“普九费”。100多名学生因缴不起或不愿缴“普九费”而退学。
提问:学校的这种做法错在哪里?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因缴不起“普九费”而被迫退学的失学儿童,你该怎么办?(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校由于乱收费,致使大批学生因缴不起“普九费”而辍学,严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作为受害学生,应该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合法权利。家庭的责任主要有: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我们最后讨论第37页的“议一议”:如果家长让你辍学学务工、务农,你怎么办?
(学生回答,教育归纳)家长让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务工务农,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没有承担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应负的责任。作为孩子,应该向家长宣讲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让家长知道自己的所为是违法的,应立即改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有关教育的一部法律:义务教育法;在实施义务教育中五个方面的责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篇2: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复习提问]
人口素质的高低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人口素质的关系。
[导入新课]
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教育,是我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根本措施。鉴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的国力所限,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
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板书)
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板书)
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教育的规则,全社会必须遵守,不能违犯。
举例: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
江西于都县银坑镇一名十三岁的农村女孩因父亲剥夺了其受教育权而走上法庭,要求恢复其受教育权,继续完成学业。
这位女孩叫谢友兰,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父亲的偏见让她很伤心。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小友兰急中生智找到了村里的干部,叔叔们告诉她可以去找法院帮忙。于都县法院受理后,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作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
――人民网 月11日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普遍性的含义。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板书)
但是,在我国目前,许多地方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据统计,教育乱收费问题自1995年以来连续治理已近,最近5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组成数万个检查组,检查了47万多所小学和12万多所中学,查出中小学各种违规收费5年合计15亿元,清退10亿元;查处乱收费案件3万余件,有4600余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但由于造成乱收费的社会原因复杂、治理力度不够,其势头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引起部分群众的强烈不满。有关专家指出,目前的教育乱收费主要为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一些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受利益驱动,通过招收择校生,办特长班、补课班,乱发复习资料,以各种名目征收赞助费等,为部门和小集体牟取利益;二是一些社会部门将学校当作“唐僧肉”搭车收费,如强行订阅报纸杂志,推销保险、校服、食品和学具等;三是一些基层政府违反规定,擅自立项、超标准收费、扩大收费范围,如通过中小学校向学生征收教育费附加或教育集资,收取建校费、危改费、捐资助学款、代课教师工资、工友费、集资修路(桥)、超计划生育罚款、社会治安费、社会抚养费等。据纪检监察机关统计,中小学校自身的乱收费,基层政府乱收费和有关部门搭车收费金额,约各占乱收费金额的一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政府和部门的乱收费甚至超过总额的70%。
教育部有关人士指出,导致教育乱收费的因素很多,必须坚持综合治理。专家指出,未来的3到5年仍是教育乱收费的易发多发期。
(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义务教育法》制定、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义务教育法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权利。
(1)入学的权利
(2)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权利
(3)就近入学的权利
(4)免交学费的权利
2、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要求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国家的职责
举例1:山西省启动义务教育提升工程
人民网太原6月10日电 :针对目前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山西省将从今年起启动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以改善9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及提高师资素质,规范学校管理和控制学生流失。
据悉,这项工程是山西省教育发展创新五项工程的第一项,从今年起到利用5年的时间将使我省义务教学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薄弱学校及大班容量得到消除,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完成“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的过渡。小学全部实行六周岁入学,农村地区基本取消三级复试及七人以下的小学和“两规”以下的初中学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抓好对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的施行,对农村地区推广经济适用性教材、完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制度,并要特别注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举例2:九年义务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每年春节过后,湖南省新邵县寸石镇各中小学都有部分正在上学的学生跟家人或亲朋好友外出打工或休学在家,辍学者有些年竟高达200多人,占该镇学生人数的15%。针对这种严重的辍学情况,今年,该镇特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控辍保流措施,在开学之初就加大了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并提前派出专门的老师到一些可能流失的学生家中对家长进行劝说,把一些准备外出或已外出务工的学生召回了学校,对一些家庭困难准备休学的学生的学费进行减免,确保了今年开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开学一周来,该镇教师共劝回学生18名,2月21日,开学已经一周,该镇未来报到的学生不足1%,确保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
(2)社会的责任
国务院颁布的12月1日起实施的《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个体户均不得招用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用人单位招人时,必须核查被招人员身份证。……对非法使用童工者劳动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处罚……对拐卖、逼迫童工等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一些企业、个体户却屡屡违反法律规定,擅自招用童工。
举例:月31日上午8:30,根据群众举报,济南市劳动监察部门迅速出击在匡山小区集贸市场对一违规使用童工的个体业户进行查处。在一自称为放心肉专卖的肉店里记者看到,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简易房内,三名十几岁的少年正在卖肉、绞肉馅,零下9摄氏度的气温已经将肉冻得硬邦邦,孩子们的手也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冻伤已经十分严重。在检查中发现,三名少年竟然同时没有带身份证,在劳动监察人员耐心的.说服教育下,其中一名叫卢某某的少女终于哭着讲出了真相,她的真实年龄其实只有14岁,来自济阳回河镇某村,经人介绍来济打工,在这家肉店干活已经两个月了,起早摊黑的干活,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晚上7点,每天13个小时的 “工作”,令她疲惫不堪。除了一天三顿饭之外,至尽没有收到一分钱工钱,也不敢多问,多问一句非打即骂……
(3)学校的责任
举例:
某城区小学正在晨读。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看到同事于老师正为打扫卫生忙得不亦乐乎,便让来办公室拿作业的本班学生赵露去帮助打两壶开水。不料赵在打水回来上楼梯时不慎摔倒,开水将左腿烫伤。经医院诊断,赵左下肢ⅡDⅢ度烫伤面积达8%,经当地两家医院治疗一个半月后出院,其间学校支出了全部医疗费用及500元护理费。后来,赵由其母亲等人陪同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治,医院认为赵的烫伤需二次手术治疗。赵的父母因与学校在今后的治疗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诉至法院,要求学校赔偿赵的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伤残补助费计16357元及今后治疗费30000元,精神损失10000元。学校则认为:赵烫伤后校方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在为赵报销最后一笔医疗费用后,赵的法定代理人向学校提出去上海为赵继续治疗的要求,已历时二年多,超过了一年的诉讼时效,已丧失了胜诉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赵露在受伤时为未成年人,且在上课时间,被告学校应对原告受伤负全部责任。后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由学校一次性支付赵露医治费用共计40000元。
(4)家庭的责任
举例:“捍卫”受教育权 儋州辍学少年重返校园
渴望重返校园而遭父母极力反对的辍学少年张良坤,在当地党委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终于成功“捍卫”了自己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重新回到了久违的母校―――儋州市蓝洋镇中学。
现年15岁的张良坤原是该校初一年级学生,去年,他辍学后离家到内地一些省份打工。期间,由于缺乏文化知识,他深切感受到了工作的艰难,并决定重返校园读书学习。可是没想到,他父母却以其太顽皮为由拒绝了他的这一良好愿望。今年11月27日,他开始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依法应当享有的受教育权,并得到了儋州市为民众法律服务所主任吕德华无偿的法律援助,同时也引起了当地党委的重视。
12月3日、4日,蓝洋镇镇委书记吴勇先后与蓝洋镇中学领导和张良坤父母联系沟通,并最终解开了张某夫妇思想上的“疙瘩”。经讨论,校方同意减半收取张良坤本学期的学杂费,并根据张良坤曾较长时间离校的实际,将其仍安排在初一年级就读。
吕德华告诉记者,至此张良坤就重返校园寻求法律援助一案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们将不再对张某夫妇提起诉讼。同时,他提醒广大家长: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是儿童、适龄少年享有的合法权利,而送儿童、适龄少年上学则是其父母等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如果其父母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就属违法行为,并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海南日报 (年12月07日)
1986年7月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曾铺就了我国义务教育的辉煌。到2000年底,我国向世界宣布,拥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2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
目前,全国有2亿人在接受义务教育。我国仍有“老、少、边、穷”地区10%的人口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些农村地区初中学生早早就离开学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的地方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危房不能及时改造,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差异悬殊,生活困难家庭、农民工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有关方面分析,2002年全国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就学的青少年约为2000万至3000万人。
一些人大代表呼吁要把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新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并落实在各项制度和措施之中。
学生小结。
篇3: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二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二)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二)甘洒中学 黄莹清
教学目标
1、识记: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2、理解:从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三个方面说明义务教育的特征;列举实例表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3、运用:结合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理解,联系自己受教育义务的具体内容,制订自己的学习小规划。
4、能力: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初步的判断能力。
5、思想教育: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
义务教育的特征、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教学难点
义务教育普及中各方面的职责。
教学方法
讲解法,答疑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请问: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在适龄儿童和少年中普及什么教育?(学生回答后)请你们就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你对九年义务教育的理解?(学生回答)
师: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只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九年义务教育。
教授新课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1、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
师:请大家先阅读一下本框前面的楷体字,了解一下九年义务教育的原因和意义。
师:既然我们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那现在就请问:什么叫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板书)
生: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师:正确,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行并应尽的义务,无论哪一方,都要履行这种义务,否则,就受到法律的'处罚;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要在学校内接受正规的教育。
问:通常是几年?哪两部分?
生:九年,包括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共九年。
师:对,所以又称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现在正是接受这种教育履行这种义务。
师:在我国,教育不但有义务教育,还有其他的教育,如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作为其中一种,它又有什么特征呢?
(2)义务教育的特征(板书)
生: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等特征。
师:强制性:由于法律已规定义务教育,履行义务教育已成为一种义务,因此,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无论是对人对地方还是对学校,都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它包括三方面;免费性:问:是不是免收一切费用?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入学还要交一定的钱?
(学生回答后)师:不是免收一切费用,每学期还要交一定杂费,但必须按国家标准收取,不准乱收费。
2、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板书)
师:阅读楷体字,了解一下我国现在义务教育状况,并回答:面对这些状况的对策?
(1)义务教育法(板书)
师:为了保障义务教育顺利实行,国家于1986年4月12日,由全国人大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确保了义务教育的顺利实行。
问:这部法律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书中楷体字,了解义务教育法。
师:既然我们现在接受的是义务教育,那现在就请你们就你们的实际阅读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各项权利的规定。
学生阅读后,教师对每点作适当解释并举例。
投影:社会热心助学资料。
指导学生看漫画“如此家长”。
巩固小结
点明所学重点。
复习讨论
如果家长让你辍学务工、务农,你该怎么办?
篇4: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重难点分析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这是本课的重点
因为:①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上要求理解这个观点。
②中学生学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在他们没有很好履行责任,使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法律给予保护。这对学生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非常重要。
2.学习此观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国家的责任是从整体上制定计划,保证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筹措经费和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学习这部分时要结合全国的情况和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进行。
②社会的责任主要是维护和帮助执行义务教育,具体就是捐资助学;拒招童工,为保证儿童和少年上学提供条件;尊师重教,为教师更好的工作创造条件;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这部分要联系整个社会助教的一些活动来加深理解。
③学校责任主要是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的健康成长,具体是学校要积极组织适龄儿童上学,并不得随意取消学生上学的权利:学校应按照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这部分最好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更好体会学校的责任。
④家庭责任主要是保证子女上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这部分要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体会学校对自己的责任。
这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这几部分内容相混淆。
二、义务教育的特征
1.这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①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上要求理解这个观点。
②从理论上讲,我国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我国的一件大事。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这就要对青少年进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对国家、社会,家庭和少年儿童做好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有重要意义。
③从实际上讲,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需要一大批各方面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就非常重要。少年儿童是义务教育保护的对
象,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使少年儿童能更好地接受义务教育,用法律保护自己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学习此观点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在学习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时,一要知道在我国义务教育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规定义务教育的法律是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当自己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要求法律予以保护。二要知道义务教育的.规则制定出来以后,全社会的人都要遵照执行。三要知道凡是不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的行为,都要受到处罚或制裁。
②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一从教育对象来看,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二从地区来看,全国各地都要实施义务教育。三从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来看,不管什么性质的学校都要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都要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
③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要知道我国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但我国具体国情决定,不是免收一切费用。学习这部分时,最好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强制性不理解,认为上学读书是自己的事,和法律无关,也就和国家强制力无关。对免费性不理解,认为既然免费,为什么还要交钱。这部分主要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理解。
篇5:我国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我国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在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必需”。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要求“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求“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统计显示,经过连续几年的财政专项扶持和扩招,2009年全国1.4万余所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达到873.6万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别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
篇6:我国90个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最近,一位外地进京工作人员给本报来电,他说,求职时,一些工作岗位都需要有资格证书,他想参加有关的技能资格培训,询问什么工种必须要拿证上岗,
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90个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这90个准入工种是:
一、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大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装饰装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汽车驾驶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防腐蚀工,
二、 农村牧渔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工。
三、 商业、服务业人员
营业员、推销员、出版物发行员、中药购销员、鉴定估价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冷藏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营养配餐员、餐厅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保健按摩师、职业指导员、物业管理员、锅炉操作工、美容师、美发师、摄影师、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新产品维修工、照相器材维修工、钟表维修工、办公设备维修工、保育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
四、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秘书、公关员、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话务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来源:北京人才市场报
篇7:我国实行怎样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根据《劳动法》第5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关于本条的理解,根据《劳动法条文说明》第45条的`规定,《劳动法》第52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
《劳动法》第52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是指关于消除、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分三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篇8:实行教学督导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行教学督导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行教学督导制度,是高等院校依靠教育专家治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作 者:刘宾 李翠萍 黄明宜 孙翠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教学督导 教学质量篇9:《不倒翁》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自然第三册
发现物体平衡是否稳定与重心及支撑面的关系。
〔评析:教学总体意识体现了面向社会、发展学力〔注〕、培养品格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想。重点明确,难点清楚。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科学素质内容,也包括了心理素质内容。注――学力:指知识、技能、理解,也包括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等。〕
篇10:《不倒翁》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自然第三册
一、组织学生发现:不倒翁的稳定性与众不同。
1.演示:出示不倒翁,扳动不倒翁。(教师动作夸张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这个玩具・什・么地方与众不同?(语气慢些,注意重音,讲话前后都停顿几秒钟。)
3.活动:让学生试一试、想一想,不倒翁什么地方特别?(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亲自体验。)
4.学生汇报各自的见解。(只要是有关不倒翁与众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形式的还是本质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错误也是思维的.结果。结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并思维。)
〔评析:发现问题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骤。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是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方法的需要。〕
5.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说明你们很聪明,爱动脑想问题。其实老师从你们所提出的问题中已经明白了,你们还想知道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对吗?这是个秘密(用神秘的语气),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秘密。
二、指导学生发现:不倒翁的稳定性与众不同的两个原因。
1.观察分析不倒翁的内部构造,得出上轻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
(1)提出问题:不倒翁的秘密在哪里呢?让我们先来猜一猜好吗?
〔评析:猜想即设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有设想。
自然课中把这种创造思维活动纳入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需要。〕
(2)讨论:不倒翁与众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猜测,使学生通过发言享受思维的乐趣。)
(3)点拨:从同学们的猜想中,老师知道了大多数同学都能在不倒翁的内部构造上寻找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1] [2] [3]
篇11:《不倒翁》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自然第三册
《不倒翁》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自然第三册)
教学目的认识不倒翁不倒的两个原因;训练用观察实验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认识程序教学,实行会学习教育;渗透磨练意志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研究为什么不倒翁扳倒后还会自己站起来。
教学难点
发现物体平衡是否稳定与重心及支撑面的关系。
〔评析:教学总体意识体现了面向社会、发展学力〔注〕、培养品格的教育思想。重点明确,难点清楚。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科学素质内容,也包括了心理素质内容。注――学力:指知识、技能、理解,也包括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发现:不倒翁的稳定性与众不同。
1.演示:出示不倒翁,扳动不倒翁。(教师动作夸张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这个玩具・什・么地方与众不同?(语气慢些,注意重音,讲话前后都停顿几秒钟。)
3.活动:让学生试一试、想一想,不倒翁什么地方特别?(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亲自体验。)
4.学生汇报各自的见解。(只要是有关不倒翁与众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形式的还是本质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错误也是思维的结果。结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并思维。)
〔评析:发现问题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骤。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是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方法的需要。〕
5.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说明你们很聪明,爱动脑想问题。其实老师从你们所提出的问题中已经明白了,你们还想知道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对吗?这是个秘密(用神秘的语气),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秘密。
二、指导学生发现:不倒翁的稳定性与众不同的两个原因。
1.观察分析不倒翁的内部构造,得出上轻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
(1)提出问题:不倒翁的秘密在哪里呢?让我们先来猜一猜好吗?
〔评析:猜想即设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有设想。
自然课中把这种创造思维活动纳入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需要。〕
(2)讨论:不倒翁与众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猜测,使学生通过发言享受思维的乐趣。)
(3)点拨:从同学们的猜想中,老师知道了大多数同学都能在不倒翁的内部构造上寻找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大家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
(4)学生讲述各自想到的验证方法。(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最后得出拆开不倒翁进行观察实验是最好的验证方法。
(5)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拆开不倒翁看里面的构造,发现里面放置的橡皮泥。
(6)讨论:不倒翁扳不倒与放置橡皮泥是否有关?
(7)学生实验、观察并互相研究:放与不放橡皮泥,不倒翁有什么不同?放置位置不一样,不倒翁有什么不同?
〔评析:组织学生猜想、观察、讨论、实验,让学生参与认知全过程,重视学生的行为体验,对学生施行会学习教育。〕
(8)归纳:在不倒翁底部放橡皮泥,就增加了不倒翁下部的重量,使不倒翁的重量分布不均,“上轻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
(9)对话:
师:“上轻下重”这个结论我们是怎么得出来的呀?
生:是拆开看出来的。
师:对!不拆开看不行。还有呢?
生:是试了几次之后得出的。
师:这个“试”科学上叫实验。观察实验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科学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研究问题的。
〔评析:对于低年级学生,既教其知识,也要循序渐进地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2.观察分析不倒翁的外部构造,得出半球形底面也是不倒翁不倒的一个原因。(过程略)
三、巩固练习
1.说说一些物体不容易倒的原因。
2.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课的。(先通过活动发现不倒翁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然后猜想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最后由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3.出示投影片,听配乐故事。我是一个不倒翁,听说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因为我的对手无论用多么大的劲扳我,也不会把我扳倒。告诉你吧,我的身体有两个秘密。一个是在制作我时,工人叔叔把一个很重的东西放在我肚子的最底处,使重量集中在我肚子里最低的位置;再就是我圆溜溜的大肚皮像皮球似的,无论你用多大劲扳我,都能使我肚皮里的重物作用在我的大肚皮上。这就是你扳不倒我的两个秘密,现在我都告诉你了,你一定要记住哦!希望今后我们做个好朋友。
四、课后作业
1.准备下一节课制作不倒翁的材料。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搞一个小发明、小制作。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者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融于教学实践中,对小学自然教学进行大胆改革的探索精神。
1.重视认识事物的方法训练教学。本节课的两项主要认知活动,都是由组织学生发现问题开始,并按“发现设想验证”程序,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的。这种设计渗透了认识程序教学思想,使学生懂得了认识事物的一般程序,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要求,对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的素质非常必要。
2.把心理教育纳入了自然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受兴奋、失望、无奈、挫折,成功等多种感情冲击,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3.施教行为周密、具体、及时,重操作、重事实、重学生的行为体验。
篇12:我国中型企业IT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我国中型企业IT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前言中型IT企业是我国IT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也较为可观。从企业的发展的历史层面来看,它处于一个IT企业发展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这是IT企业幼稚和成熟之间的分水岭。如果在这一阶段,IT企业能够在管理上有所作为,尤其是在薪酬制度设计方面。企业的发展前景将会一片大好。一旦在管理上出现问题,那企业就将原地踏步甚至走向灭亡。在众多的管理问题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薪酬管理的成功与否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笔者认为,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理念最好的体现,就目前中国企业的整体薪酬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来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薪酬制度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国内中型IT企业也是如此。那么,我们的中型IT企业如何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制度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我国中型IT企业简介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中型IT企业具有如下特点。㈠ 规模中等,介于大型和中型之间这里指的规模与一般我们理解的规模有所不同。在我国,通常意义划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的依据是1988年由原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制订下发的《关于发布〈大中小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但这份标准也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对一些新兴行业的企业规模界定没有明确的规范,因此本文所指的规模是指IT企业实现产值的大小。由于IT业的特殊情况,笔者认为其规模不能用员工数来衡量,而应以其实现的产值多少来衡量。据此,本文将中型IT企业定义为产值实现介于中间的IT企业。㈡ 处于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型IT企业虽然已经脱离了创业初期作坊式的经营,但由于创业者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往往占有相当可观的股份,其贷款可抵押的有形资产不多。因此,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的.机会很小。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是企业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旦突破,那将具有一般中型企业不可比拟的成长速度。㈢ 知识资本化这类IT企业中,员工大多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知识型员工密集,而且这些人凭借着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分配,实际上,他们的知识已经资本化了。不过管理方面的人才却较少,这也容易导致企业分裂。因为IT人才往往单兵作战能力强而合作精神差。知识管理和变革管理将是面临的挑战。我国中型IT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人事制度尤其是薪酬制度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就要求我们的中型IT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薪酬制度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个目标。现有薪酬制度分析薪酬制度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人事制度之一,对于我国中等IT企业来说仍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据调查,在导致IT人才流动的因素中,薪酬因素位居第一。近日,南京市信息中心专门组织了一次对南京珠江路IT企业人力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薪是珠江路IT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据介绍,本次调查涉及员工6620人,调查统计表明:43.9%的IT企业老总认为留住人才的关键是高薪。尽管公司已在薪酬制度方面做出了调整,但许多IT人才仍认为个人在行业中会有更多发展机会而选择“跳槽”。这不能不引起中型IT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三:㈠ “瘸着腿”走路许多中型IT企业重业务轻管理,因为没有专业经验的HR部门对市场进行了解,由老板“拍脑袋”决定员工薪酬水平,是劳资双方一种“你情我愿”的行为。因为其盲目性,老板根据招募人员原先工资水平及“行规”的加薪幅度制定
[1] [2] [3] [4] [5]
篇13:我国反欠税制度的整合一
我国反欠税制度的整合(一)
「摘要」反欠税制度是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类零散的反欠税制度进行整合非常必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反欠税制度的整合基础、基本构成,以及改进方向等,强调要针对反欠税制度的特点,将公法原理与私法原理协调并用,并对包括欠税人在内的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均衡、有效地保护。
「关键词」欠税,反欠税,制度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税法意识与税收征管能力,不仅是决定一国能否依法有效征税的重要 因素,而且同样也是反向影响欠税规模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关,近些年来,受经济景气变动、税法意识淡薄以及征管乏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欠税规模一直 居高不下,并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由于欠税是影响 政府及时获取收入的极为重要的负面因素,而对及时、稳定的税收收入的“渴求”又是各国政府的共性,因此,如何尽量压缩欠税规模,开源节流,增收补漏,便是各 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
要解决欠税问题,相应的制度建设往往被认为不可或缺。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反避税”制度等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尚未提出建立完善的“反欠税”制度的构想。这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忽视,事实上,与税收的基本职能相一致,征税机关首要的基本任务,就是“征税”,而反欠税,实际就是征税这一“工作核心”的反向体现。因此,如同反偷税、反避税、反骗税等制度一样,建立反欠税制度,同样非常重要。
从税收立法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欠税问题的具体制度,并且,在新修改的 《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增加。只是这些制度还较为零散,人们对其内在联系尚认识不足,因而对各类反欠税制度还缺少系统化或应有的整合,并由此影响了制度的整体绩效,也影响了“依法治税”目标的全面实现。
基于上述问题,应当考虑把现存的各类旨在反欠税的制度加以整合,使相关制度融为一体,以发挥整个 反欠税制度的整体效益。而要进行制度整合,就需要先明确反欠税制度的建立基础或设计理念,然后再从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反欠税制度的构成,以及现存制度的缺失,以使反欠税制度更加完善。有鉴于 此,下面将着重探讨反欠税制度整合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整合基础问题,总体制度的基本构成问题,现行制度的完善问题,以力求从理论上和制度建设上来说明反欠税制度整合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反欠税制度的整合基础
要对现有的各类反欠税制度进行整合,需要有其前提或基础,需要有总体上的设计或考虑。整合并不是把各类不相干的制度鱼龙混杂地“拼盘”,也并非不加区分地都实行“拿来主义”,而是要围绕欠税的性质和反欠税的需要而有所取舍。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何谓欠税,其性质、特点如何,等等,这些基本认识,恰恰是反欠税制度整合的基础,并为制度整合提供了原则和方向。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欠税,作为纳税人欠缴税款的行为,其法律实质是在法定或约定的期限内未能及时足额履行纳税义务,亦即未能及时足额履行税收债务的行为。[2]是否构成欠税,主要应看两个因素,一个是期限,一个是数额。由于期限(或称纳税期限)是衡量纳 税义务是否依法履行的时间界限,因此,它是关系到欠税行为是否成立的要素。从制度实践来看,为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及时和均衡,各国税法通常要求纳税人缴纳税款不得超过纳税期限,否则即构成欠税,这使得纳税期限甚至成为税法上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的程序法要素。[3]此外,仅有期限的要素还不够,如果纳税主体在规定期限内只是部分地履行了纳税义务,则其行为也构成欠税。因此,只有在期限和数额上均无欠缺或瑕疵,才不算欠税。当然,作为例外,诸如征税机关依法作出的延长纳税期限或缓税,以及税收减免等行为,因其是对纳税期限和纳税数额据实作出的调整,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因而虽然纳税人在形式上未按原定 期限或数额纳税,但该行为仍不构成欠税,这些“除外适用”的配套制度,使反欠税制度至少在设计上避免了“纯粹形式化”带来的对实质正义缺乏关照的弊端[4].
此外,欠税行为既然是纳税人未及时足额履行纳税义务或称税收债务的行为,因而其性质是较为明晰的'。但在纳税人税法意识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对其性质大都不可能有充分的认识,这也是导致税收征管困难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从合法性上来说,欠税行为至少是一般违法行为,是未能有效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在具备法定要件(如严重妨碍追缴欠税)的情况下,其性质还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5]因此,对欠税不可小视,不应放任欠税之风四处蔓延并形成法不责众之势。特别是在中国企业界,或者说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中间普遍存在的“欠税有理,欠税有利”的认识和风气,[6]已经贻害甚烈,如不能从相关的企业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与税收制度协调配套地予以解决,就会严重影响税法的实效。
对于上述欠税行为的违法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中,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看,欠税毕竟是一种“欠”,而有“欠”就要有“还”,从而体现为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同时,由于欠税所欠的不是一般的资财,而是国家的“税”,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给付,因而对所欠税 款的偿还,又不同于私法上的债务(或称私债)的清 偿。可见,通过对“欠税”一词进行语义分析,同样可以揭示欠税关系(即欠税者与征税者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特点,这与通常对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认识是一致的。[7]
欠税关系所体现出的“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的 特点,对于反欠税制度的形成很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上述特点决定了反欠税制度的构成。其中,债权债务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某些方面可以借用与私法相通的一些制度;而债权债务关系的公法性质,又使反欠税制度不同于一般私法上的债的制度,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公权力的威势。据此,反欠税制度在其基本构成上,就可以包括两类制度,一类是公法性制度,一类是私法性制度,[8]当然,这种划分仅具有相对的意义。而无论是哪类制度,都是紧紧围绕欠税问题的防杜和解决,都是为在事前和事后解决欠税问题所作出的设计。
可见,欠税行为的性质及由此而衍生的欠税关系的特点,是构筑反欠税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对现存各类反欠税制度进行整合的基础。作为以反欠税为目标的制度,其在构成上必然是“问题定位”的综合性制度,即从总体上说,必然是对相关的公法性制度和私法 性制度加以整合,从而形成以反欠税为目标的相互协调的一类制度。
三、反欠税制度的基本构成
要对各类反欠税制度进行有效整合,需要从实然与应然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反欠税制度的基本构成。这样,就像研究“最优税制”的路径一样,[9]可以找到现行制度与理想状态的差距,从而找到制度整合的问题所在。
从现行法律的直接规定来看,我国税法尤其在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上,在相关的税款征收制度中,对反欠税规范有较多的“倾斜性”规定,表现为在《税收征收管理法》之
类的法律、法规中,除了对“正常”的征税程序作出规定以外,大量规定的恰恰是与之相对立的、“非正常”的欠税问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反欠税制度的规定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税款的有效征收;一国反欠税制度的质量,可谓税收征管制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上述法律、法规中的直接规定,是对反欠税制度进行整合的规范基础。从理论上说,反欠税制度应当由一系列体现反欠税目标的各类制度组成。因此,凡是旨在防止纳税人拖欠税款的各类制度,无论是从期限,还是数量角度作出的规定,也无论是从强调征税机关的权力,还是从保护纳税主体权利的角度作出的规定,等等,都可归入反欠税制度。依据相关税法原理和现行的 税法规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具有反欠税功用的相关制度,大略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关期限和数量的制度
从期限的角度来看,与反欠税有关的,主要涉及到纳税义务的履行期限、缓税的期限、税收减免的期限,以及对“误欠行为”的追征期限的规定。其中,对纳税义务的履行期限的规定是最为基本的,因为只有超出了规定的期限或者依据该期限而具体确定的期限,仍未履行纳税义务,才有可能构成欠税;此外,有关缓税期限和税收减免期限,都是对基本纳税期限的例外或补充性的规定,因为在缓缴或减免期限内未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并不构成欠税。另外,由于失误而造成的欠税行为,是一类特殊的欠税行为,因为它是在发现存在失误以后才能确定的,因而才有事后的追征问题。虽然追征的期限一般为3年,但造成失误的主体不同,不仅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尽相同,而且有时追征期限也不相同,从中不难发现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中的不平等性。[10]
从数额的角度来看,与反欠税有关的,主要是有关纳税义务的量化,以及延期履行纳税义务的补偿(滞纳金)等方面的规定。纳税义务作为一种法定义务,可以通过法定税率和依法确定的税基来量化为应纳税额;而欠税的数额,则是以应纳税额为基础的。在欠税的情 况下,纳税人可能是未履行全部的纳税义务,也可能只是部分履行纳税义务,但无论哪种情况,从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角度说,都涉及到因未履行法定义务而 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如何补偿的问题,或者说涉及到滞 纳金的问题。一般认为,基于债的一般原理,因欠税而承担的滞纳金,其性质基本上应是一种对债的迟延履行的补偿;当然,有时在理论上,也可能会基于税的公益性或税收之债的公法性,而认为滞纳金也可以带有一定的惩罚性。在把滞纳金基本定性为补偿金的情况下,因欠税而承担的滞纳金的比率就不可能太高;同时,在认为税款更具有公益性,因而欠税是对公益的一种侵犯的情况下,滞纳金的比率就不可能低于一般的银行利率。从数额的角度说,无论纳税人欠税的数额多大,都应依照一定的滞纳金比率来承担相应的责任,[11]这也是对公法上的税收债权的一种保护。
「注释」
[1]我国缺少关于欠税规模的准确统计数字,但一般认为欠税总量至少有几百亿元人民币,“欠税规模很大”、“前清后欠,一 欠再欠”是一个基本的估计。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并写入预算报告中的“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已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得到通过。此外,国务院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亦曾多次专门下达关于清理欠税的“通知”。这说明欠税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2]对于税收义务的债务性质的探讨,可参见张守文:《略论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税务研究》第8期。
[3]有关纳税期限的规定,是各国税法的一般构成要素中的程序法要素,因而在各国税法中对于保障实体科收债权的实现都较为重要。参见张守文:《税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第41-46页。
[4]关于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等问题,许多重要学者都曾做过重要研究。可参见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3页。
[5]在这个方面,人们的认识还未尽一致,还有人认为妨碍(也有人称逃避)追缴欠税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欠税行为。但是,通常,应当对欠税行为做广义的理解。对于妨碍追缴欠税的行为,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5条有专门的追究责任的规定。
[6]对于我国形成大面积欠税的原因,许多著述都曾经有过多角度的分析,其中,纳税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的“欠税有理,欠税有利”的观念等主观因素,是导致欠税形成的较为公认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认为企业和税收都是国家的,因此 欠税也是自己欠自己的,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国家提供税收优惠或自己欠一些税款,都是应该的、有理的;此外,由于制 度设计和执法不严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都把欠税作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重要手段,并且往往把欠税视为“无息贷款”, 在客观上形成“欠税有利”的事实,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参见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版,第200-201页。
[7]欠税关系涉及公法上的金钱债务的履行,因而具有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特点。参见[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1页。
[8]公法性制度如意在解决欠税问题的强制执行制度、离境清税制度、欠税报告制度等,私法性制度如代位权制度、撤销权制度、滞纳金制度等,在现行的税法中都已有规定,本文在后面还将涉及到。
[9]“最优税制理论”作为信息经济学在税收理论上的成功应用,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很重视通过理想税制与现实税制的比较来发现现实税制的不足之处。
[10]例如,依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2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其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但若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对偷税、抗税的,各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不受上述规定期限的限制。
[11]依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2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这一比例已远比过去的日千分之二(相当于年息73%)为低,比较强调欠税行为的损害赔偿性质,更有可执行性,因而多认为是较为合理的。参见金人庆:《关于(草案)的说明》。
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守文
篇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首先,请同学辨析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回答):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形式,是由其国体即国家性质决定的。因此,题目中前半句是正确的。
此外,一个国家的政体也会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特点、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因此,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不一定相同;政体类似的国家,国体不一定相同。因此,该题后半句认为“同一国体必然采取同一政体”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政体及其与国体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主要明确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问题。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国的政体、即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的。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板书)
上一课,我们明确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并且反映、服务于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必须当家作主。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能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问题: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这一组织形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权力机关来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具体体现在: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板书)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板书)
a立法权
这四个方面的权力具体表述在教材P25上端的楷体字,请同学们阅读。
b决定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c任免权
d监督权
(电子板书)
(我国“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图片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文字资料)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板书)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它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它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a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职权有以下几大类 b监督国家机关工作
教材P25下端的楷体字,着重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请同学们阅读。
c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决定和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板书)
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并列举本地人代会讨论通过并执行的某项决定说明地方人大的职权)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板书)
请同学们先阅读P26上端楷体字部分的材料,并思考:为什么说三峡工程的拍板定案,可以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归纳):
首先,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如在三峡这样事关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决策上,全国人大进行了充分讨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弃权的,还有没有按表决机器的。但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获得通过。现在三峡工程已得到迅速的实施,完成了大江截流,使一项对国家对人民有重大影响的跨世纪工程得以实现。由此可见,三峡工程的拍板安定案,体现了我国人代会制度既民主、又集中,真正集中和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
2、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
(1)人民代表是各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
教材P26下端的小框“谈一谈”中问题:你怎样理解我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请同学们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回答):
因为,一方面,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无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还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由选举产生的各级人代会的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他们代表人民,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我国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不仅说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权力,而且通过对九届全国人民代表构成的分析,说明我国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2)人民代表的产生及任期(板书)
①产生: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代会选出(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 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代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直接选举)。
②任期:全国、省、直辖市的人代会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县、市 、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代会代表每届任期三年。教材P27的两段楷体字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思考:这两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归纳、回答问题):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我国各级人大的代表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选民的广泛性和选举方法的民主性,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B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在人代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方式,利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也利于其他国家机关接受人民的监督。从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3)人民代表的权利(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具体了解人民代表对这些权利的实施。)
(4)人民代表的义务(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具体了解人民代表对这些义务的遵守。)
同学们阅读教材P28上端的楷体字材料。并分析材料中人民代表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材料中人民代表的行为,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人民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从而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的国家制度的本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我国的根本政体、或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板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板书)
教材P28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作了定义。在理解时我们应明确: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的人民政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组织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突出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板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人代会制度直接体现了这一性质,它保证人民参加国家管理,把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通过法定的程度转化为国家意志,真正实现人民的权力,是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民主共和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板书)
一方面,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都要由人代会直接和间接创建和决定的。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有权依法组建其他国家机关,拥有对这些机关的组织、领导、监督权。这些权力的运用和立法权配合起来,就可以直接批准或授权批准其它国家机关所建立的各种制度。
(教材P28提出的比一比: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和联系。请同学思考、回答):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顾名思义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并保证人民的各种政治权利,而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权力,首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权力机关来实现。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板书)
(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板书)
主要体现在人民有权选择代表来反映自己的意愿,而且对代表有监督权、罢免权,而代表也有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见教材P29小黑体字)
(2)有利于保证中央与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板书)
涉及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统一决定;地方性重大事务由地方人大根据全国人大的统一方针并因地制宜处理。这既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给予说明)
(3)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板书)
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各级人民代表中,都有适当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第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制度是我国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教材第四课要具体讨论)。
(4)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P29的楷体字材料,材料中提出的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些举措,是针对我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然而,必需明确,完善的前提和目的是坚持,坚持的条件和途经是完善。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于我国国情,经过不断的完善,一定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了解了我国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还弄清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貌,同时又是高三政治常识学习的重点,同学们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更加深入具体地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篇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种政体特征。
2.理解:一国两制
3.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
(一)重点突破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主要内容
①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②地位: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的直接体现。它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能够逐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全国人大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建立一整套有关国家生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律组建其他国家机关。
③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主要表现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集体行使职权,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民主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以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④人民代表产生的方式,任期及其权利和义务
A产生方式;县以上(不含县级)各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代大会选出。县以下(含县级)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任期:县以上(含县级)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县以下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三年。
C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D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等。
⑤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及其体系
A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B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C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⑥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这个制度,并使之不断健全和完善。对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第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一方面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这一制度,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适应。
第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一是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都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必须经常加以完善,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三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第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是: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
第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是:通过完善这一制度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时,通过完善这一制度,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第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绝不能搞西方的议会制。
(2)注意问题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后者则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②权力机关和权力机关。前者在我国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权力机关和其它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其监督,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
④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
A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关系: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他们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C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
D各级人大和相应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关系;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各级人大常设机关,在各级人大闭会期间,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其行使。
2.一国两制
(1)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
①“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③“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付诸实施有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④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和方针: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方式
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的诚意,尽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可靠保证。
(二)疑难指津
1.正确理解实行“一国两制”之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的程度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型。复合制国家在当代主要采取联邦制形式。联邦制和单一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联邦制国家的权力是由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单一制国家地方的权力是中央授予的。
截至,我国是由23个省(包括台湾省)、4个中央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统一的主权国家,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国家权力机关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因此,实行“一国两制”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将成为带有复合制某些特点的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
(1)从整体看,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国家权力机关,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设立的民族自治区,也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根据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状设立特别行政区,主权由国家统一行使;各地方行政区域设立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其职权。所以,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总体上看,我国仍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2)从局部看,实行“一国两制”后,为使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共存于一个国家之中,原有的国家结构形式显然不适应形势变化之需要,必将出现一种新的国家结构模式。这种新模式总体上仍是原来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但在局部增加了原来属于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某些特点。
(3)从立法权看,特别行政区经宪法允许享有一定的立法权。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制定的其他法律要符合《基本法》和法定程序。在这个前提下,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可以不同于我国其他行政区的法律。这就使特别行政区在立法权方面具有了同当代某些复合制国家中自治单位相类似的权力。
(4)从司法权看,特别政区司法独立。这不是指司法不受干扰的权力,而是指特别行政区设终审法院,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也是我国其他行政区不具有的权力。
(5)从行政管理看,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一般地区更大的权力。如财政独立,发行货币,特别行政区自定金融政策等,也都是一般行政区所不具有的权力。
综合上述分析,实行“一国两制”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将成为带有复合制某些特点的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正确认识这种新的国家结构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正确认识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性质
(1)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法律规定,特别行政区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2)特别行政区又不同于其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是它的社会经济制度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根据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且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就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它的政权也就不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3)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政治制度又根本不同于原有的殖民统治(指港、澳)。因为中国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这里当然不存在政治制度上的延续性。
(4)特别行政区的政权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那种资产阶级专政。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专政把劳动人民排斥在政权之外。而我国特别行政区政权则包容极其广泛。它包括工商、金融、劳工等各阶层的代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特别行政区政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同时又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的一个地方政权。
(5)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政权。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港人治港的标准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政府的主要成分是爱国者。”这就清楚地回答了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性质问题。
综上所述,特别行政区政权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的一个特殊的地方政权,它不同于内地的人民民主专政,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专政,它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政权。
(三)知识联系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作用。
(3)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国体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政体也可能发生变化。
2.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共和制
(1)不同点
①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并受到一定限制,议会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元首是总统,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
②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
③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设君主,君主是世袭的,实行终身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
(2)共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都设有议会且在国家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议会负责。
3.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1)不同点
①前者议会处于中心地位;后者总统处于中心地位。
②前者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后者政府由总统任命产生,对总统负责。
③前者国家元首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后者国家元首(总统)拥有实权,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④政党能否上台的关键不同,前者关键是取得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后者关键在于取得总统竞选胜利,夺取总统宝座。
(2)共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4.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的几种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前者是我国的国体,后者是我国的政体。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前者,并逐步实现前者的历史任务。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议会制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议员对人民不负责任。不受人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③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议会制一般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二者是一致的。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集中人民的意见和主张,形成路线、方针和政策,然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之间的关系
共同点:二者都是属于国家形式的范畴,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历史特点决定的,并为我国人民利益服务的,都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区别: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民主共和制。
6.关于祖国统一与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但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是有所区别的,港澳问题是我国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则是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
对于台湾,中国不存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因为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但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拥有台湾的主权也没有改变。可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的同题,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不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
7.“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和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共同点:二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区别:(1)设立的地区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2)自治程度不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坚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后者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后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
8.党代会与人代会的区别
(1)组织召开的依据不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组织召开的。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则是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组织召开的。
(2)参会的代表不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人民解放军等党的选举单位选出的党代表参加会议。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会议。
(3)任务不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制定或修改党的章程;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则是: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等。
(4)地位和权限不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它不属于国家机关。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5)体现的政治制度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地位则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6)常设机构不同。每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选举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事实政治
1.反对_,实现祖国统一
以来,台湾_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活动,特别是进行所谓的“公投”和“制宪”的行径,顽固坚持分裂国家的立场,变本加厉地进行“_”活动。
月,温家宝在访美时指出:北京将不惜任何代价,捍卫祖国统一。我们对台湾的政策是明确的,这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不放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因为这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对任何分裂祖国的挑衅行动,我们不会坐视不管。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是不容挑战的。中国人民将不惜任何代价,捍卫祖国统一。
【简析】
(1)“公投”和“制宪”行径的实质是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从而达到彻底分裂祖国的目的。
(2)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作斗争。
2.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
3月,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和通过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审议和通过了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简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经典回放
【例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乏,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解析】该题从题干的特点看具有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从选项的特点看又具有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审析题干提供的材料不难看出,由备选答案①和③组成的D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由于题干提供的材料既没有说明我国政体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因此备选答案②项不是题干材料所表明的道理。备选答案④的表述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从我国宪法规定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宪法第5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第96条),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单一制国家,全国的立法机关只能有一个;从司法实践来看,地方人大虽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但其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无疑是低于国家法律的。总之,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立法主体的国家。
答案:D
【例2】一位人大代表说得好: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是“张张口,举举手”。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C.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D.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是否明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一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享有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他们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国家各项重大事务的讨论与决策,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力。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向人民负责。
答案:B
【例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2月21日,国务院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并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解析】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解决台湾问题已成为祖国统一的突出问题了,面对_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和外国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我国政府和人民更加强烈关注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台湾问题既是高考不能回避的热点问题,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问题。该题以国务院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所阐述的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提出的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试题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辩证性,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地、多角度地运用而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
参考答案:(1)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和平统一祖国的选择。
(2)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在台湾问题上,我国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_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阻挠外国势力的干涉。
达标训练
前言
一、选择题
1.学习政治常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指 (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C.坚持集体主义 D.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江泽民同志在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国企业进行减员增效等深化改革的工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同于我国60年代初期困难时期出现的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上述讲话体现了 ( )
①阶级分析的方法 ②历史的观点
③辩证的观点 ④比较分析的方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学习政治常识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 )
①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②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③坚持比较的分析方法 ④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4.学习政治常识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5.政治常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篇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全力的机关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
(1)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他的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部分权力。
(3)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a、立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宪法、刑法、民法及一切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生效。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b、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如:全国人大决定__、通过政府工作报告,__发展规划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如选举__,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对任职期期间有特殊情况的进行罢免。
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权力。人大对政府各级干部都有权进行监督。
2、肩负人民的重任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每届任期五年。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时,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提案权是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是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国体:
国家的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国体决定着国家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b、政体:
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政权机关:也叫做国家机构,他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最高代表,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在形式上,或实质上对内或对外的最高代表。
c、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
(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代表人民执行权力。对不称职的代表可依照法律程序罢免。
(5)人民代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统一领导,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5课重点知识点: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适应我国国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表现:人民与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和地方】、基本内容【课本p61第一段中】、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篇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程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要求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按照这一理念,在本课程的设计时,精心选取贴近生活的资源,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本框共有两目,第一目,民主集中,优势明显。教材从四个方面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然后教材点民跟我过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因。第二目,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教材通过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异同,以此引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新课标学习要求指出,本课要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材料的讨论、分析,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原则,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探究分析,体会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坚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与我国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区别的分析,明确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使学生树立维护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意识和信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五、教学方式及手段
1.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式、讲授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学案展示】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__年10月21日,房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史全富到周口店、长沟等乡镇检查指导代表补选工作,听取了相关乡镇关于代表补选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检查了一些选区选民登记及张榜公布等情况。史全富主任对有关乡镇代表补选工作进展情况表示满意。就进一步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强调指出:一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采取不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代表补选氛围。二是要进一步激发选民的参与热情,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不断提高选民的参选率。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使代表补选过程成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三是要在补选工作结束后,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今明年换届代表选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材料二:房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高言杰简要介绍了我区的发展形势和当前主要工作,特别是功能区建设情况。同时,希望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优势,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多提意见和建议,为推进我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__”规划编制贡献智慧。
材料三:
__年 3月10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表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常委会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了村委会选举和罢免程序,健全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四:__年3月10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指出,询问和质询是人大“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去年,我们选择财政决算、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作为询问重点,分别采取分组会议、联组会议和大联组会议的方式,开展了3次专题询问,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或直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亮点。
探究问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国体服务,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相适应,人民代表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的民主权力,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九年义务教育口号
★ 毛概实践调查报告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一(集锦17篇)】相关文章:
高二概写作文2022-10-17
教育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2022-08-10
教育部长解答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2022-06-28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考验民办学校2023-05-03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范文2023-06-10
控辍保学经验材料:谁也不能离开2022-05-06
九年制学校工作计划2023-10-08
浅谈农机节能的现状与对策2022-06-22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2022-10-06
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