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狠狠嘲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纯碱的性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纯碱的性质》教学设计
《纯碱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纯碱的物理性质,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并能解释一些相关的'生活现象。
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判断一些物质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实际应用,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和应用
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碳酸钠固体及其溶液,蒸馏水,无色酚酞,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火柴,烧杯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言]多媒体展示关于纯碱的谜语,并简单介绍纯碱的一些重要用途。
[过渡]由于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碳酸钠的性质,由此引出课题。
[板书]碳酸钠的性质
[展示]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引导]探究物质的性质一般是从观察物质的外观开始,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现在请大家来观察这瓶药品。
[展示碳酸钠样品]
[板书]一.物理性质
[过渡]通过观察碳酸钠的外观我们了解了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那么碳酸钠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引导]分别叫学生演示
1.碳酸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结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变红,故碳酸钠虽是盐类,但却称其为纯碱。告知学生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2.碳酸钠固体与酸反应
结论: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多媒体展示拓展应用问题,并要求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并和以上碳酸钠和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得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结论: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思考:碳酸钠溶液可以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吗?氢氧化钾溶液呢?
4.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结论: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溶解。
提示:也可将氯化钡换成氯化钙。
[归纳并板书]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溶液显碱性
2.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向盛有待测物质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木条熄灭(或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
[展示]多媒体展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分析,由此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板书]四.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酸碱盐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过程。
[解释]氢氧化钾溶液不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原因。
[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都有哪些?
[练习]多媒体展示
倾听
观看
观察、总结出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个别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观察并思考
整理实验现象及结论,总结出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归纳
讨论、总结
倾听
回顾与思考
思考,并完成练习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碳酸钠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突出学习要点
篇2:《纯碱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纯碱的性质实验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课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储备有限,课堂时间也有限,所以本节课按照课本的设计意图将探究实验改为验证碳酸钠的性质,这样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实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纯碱的化学性质,至盐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尝试由点到面的学习知识的方法。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学过,学生对其反应条件有一定认识。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再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从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和科学观。
(二)教材主要内容。
本节课包含以下2个内容:纯碱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纯碱等盐类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不易理解,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由一个小谜语引出纯碱的性质,进而得出盐的性质。在学生进行实验后,由点到面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而得出盐的化学性质。在针对实验中4个化学反应,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后面的习题设计中,试一试里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且所涉及的方程式分别从盐+盐,碱+盐,碱+酸,酸+盐4个方面考虑,考察全面。后面的活学活用与前面的小谜语相呼应,而且还结合生活实际,更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抽查。
最后的习题设计大胆选取中考试题和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第1题是20xx年中考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但实质考查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第2、3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最后的实践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平等交流、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2、渗透化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会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篇3:《纯碱的性质》说课稿
《纯碱的性质》说课稿
宋心琦教授曾提到:“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学生能否牢固地、正确的,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基于此,我在化学教学中紧紧抓住三个方面:
(1)必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或者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2)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
(3)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体现,引导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升华而实现观念性的提升。
以下是我在《纯碱的性质》一课中的教学设计,恳请大家指导。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纯碱的性质实验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课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储备有限,课堂时间也有限,所以本节课按照课本的设计意图将探究实验改为验证碳酸钠的性质,这样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实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纯碱的化学性质,至盐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尝试由点到面的学习知识的方法。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学过,学生对其反应条件有一定认识。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再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从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和科学观。
(二)教材主要内容。
本节课包含以下2个内容:纯碱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纯碱等盐类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不易理解,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由一个小谜语引出纯碱的性质,进而得出盐的性质。在学生进行实验后,由点到面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而得出盐的化学性质。在针对实验中4个化学反应,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后面的习题设计中,试一试里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且所涉及的方程式分别从盐+盐,碱+盐,碱+酸,酸+盐4个方面考虑,考察全面。后面的活学活用与前面的小谜语相呼应,而且还结合生活实际,更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抽查。
最后的习题设计大胆选取中考试题和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第1题是中考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但实质考查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第2、3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最后的实践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平等交流、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2、渗透化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会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授课中,由一个小谜语自然引入纯碱的性质,接下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由实验结果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根据纯碱的化学性质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再由此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练习题的选用中,注意考查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做到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此外,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授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巧妙诱导,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并注意: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篇4: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
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另外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体
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探索成功后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教学问题诊断
在知识方面,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平行四边形,在感性上对其有所认识;而方法方面,学生通过在七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了按边和角学习三角形的方法,并且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在能力方面,学生掌握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固而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技能。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认识不到位,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边,还有的分不清对角和对角线,这就为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产生了障碍。还有的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认识不清,特别是后面学完了菱形和矩形以及中心对称后,更是对这几种图形和两种对称性分不清。再有,大部分学生更关注对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总结。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的机会显示灵性、展示个性.教师成为课堂问题的激发者、有序探究的组织者、学生错误的澄清者、多角度思考的促进者,使师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共同体”.
本节课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与态度上的跨越;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利用多媒体、自制教具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效性.
基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真正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内化、整合,将教材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活动完全开放,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力图构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者、愉快的收获者.
另外,把书中几个练习题改编成有趣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做一一连串变式训练,层层递进,层层加深,解决了学困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矛盾,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灵活性,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还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应该说是对新教材的基本设计思想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总之,本节课力求在深挖概念内涵、拓展性质外延、深化练习效用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篇5: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探究的目标。
⑴出示天平图,增加感性认识。
出示天平图。
让学生说说对天平的认识;
⑵明确探究的目标。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们明确探究的话题――等式中存在的规律;出示图片情境。
二、自主探究规律。
⑴自主看图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第3页的看图填空。
⑵同桌交流。
交流填写的内容,辨析答案的正确性;交流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规律。
⑶举例验证发现规律的正确性。
班级举例;同桌举例验证。
⑷适当推理。
由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进行适当的推理。
希望推理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三、规律的引用。
⑴出示方程,引发学生的求未知数的兴趣。
出示上节课学生列出的部分方程x+50=150和2x=200,谈话:你知道x表示多少,介绍你的想法。
⑵引用规律解方程。
在学生的介绍中,张扬用等式解方程的数学根据。
⑶规范解方程的格式。
x+50=150
解:x+50-50=150-50
x=100
⑷学习验证答案的方法。
方法:代入法。
格式:把x=100代入原方程,100+50=150,x=100是正确的。
⑸练一练。
解方程x―30=80。
⑹全课小结,完成作业。
小结: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作业:第4页练一练1~2。
篇6: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⑶、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⑴、出示x÷0、2=0、8。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⑶、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9、练一练第二题
⑴、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
⑵、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题
⑴、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二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⑶、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篇7: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a(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三、说教学策略
(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二)教学学法分析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高度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象信号法、问答法、教学课堂讨论法,使学生动口、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动合作、归纳概括、形成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首先我出了一些可以看出方程解的题目,让学生回答,由易到难,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就引入等式的定义,从而使学生明白解方程先要研究等式,从而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分组合作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两个方面来教学:等式的性质1由老师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归纳概括。
1、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我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总结抽象,认识规律
通过上面的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课件演示。
然后学生抽象概括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指出这是等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板书:等式的基性质。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体验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从打破平衡,又怎样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我接着提问:如果天平两边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课件演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怎样用等式描述?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并且由以上两条规律得出: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再次设疑,深入验证
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不同的质量,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才能使等式成立。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践认识,再到实践认识的过程。
教师再用课件展示天平图,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基本性质2的推导在性质1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探究,运用知识的迁移得出,这样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汇报导学解疑释难
等式的性质:(1)若a=b,则a±c=b±c,
(2)若a=b,则ac=bc,
注意:(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且是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在这个环节中把等式的两个性质展示出来,我特别提到了三个注意:因为这是在等式性质解方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希望同学们认真细心,正确利用性质解题。
四、当堂训练达标测评
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三道题,从简单的填空到判断变形对错,到最后的解方程,方程的四道题也是有简单到复杂,总之练习题的设计,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是那些平时不举手的同学也积极参与,竟然问题也答得很好。从这些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小结:
用简单的知识结构图小结等式的性质。
作业设计:
PPT投影出课本第83页习题3、1第4题。
思考: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性质,我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老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天平实验,分别在天平两侧放上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并把实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列出数学式子;再让学生所列的式子,提出问题:通过天平实验所得到的式子你能联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式的性质一和性质二,然后再把等式的性质抽象为数学的符号语言并表示出来。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学生从练习中思考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对等式性质的运用。通过两个例题和两个练习,揭示等式性质的对称性和传递性,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好了铺垫。
篇8:《函数的简单性质》教学设计
《函数的简单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初中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函数的单调性,并能结合图形,认识函数的单调性;
2.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论的.教育;
3.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理性地认识与描述生活中的增长、递减等现象.
教学重点:
用图象直观地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并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如图(课本37页图2-2-1),是气温关于时间t的函数,记为=f (t),观察这个函数的图象,说出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逐渐升高的或是下降的?
问题: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
二、学生活动
1.结合图2―2―1,说出该市一天气温的变化情况;
2.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函数的性质,并画图予以说明;
3.结合右侧四幅图,解释函数的单调性.
三、数学建构
1.增函数与减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I是单调增函数,区间I称为=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I是单调减函数,区间I称为=f(x)的单调减区间.
2.函数的单调性与单调区间:
如果函数=f(x)在区间I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I上具有单调性.
单调增区间与单调减区间统称为单调区间.
注:一般所说的函数的单调性,就是要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还是单调减函数.
四、数学运用
例1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性.
1.=x2+2x-12.=2x
例2 求证:函数f(x)=-1x-1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函数.
练习:说出下列函数的单调性并证明.
1.=-x2+22.=2x+1
五、回顾小结
利用图形,感知函数的单调性→给出单调性的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证明一个函数的单调性.
六、作业
课堂作业:课本44页1,3两题.
篇9: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练习十六第3~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能根据要求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3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练习十六第3题。
学生独立看懂表格,注意找准整数的小数点位置,并指名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1第8题
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
第9题请同学们先汇报收集的资料,再算一算。
3第10题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宽边相接,按长边计算;二是长边相接,按宽边计算。
三、独立练习
1练习十六第4,5题教师强调:写得数时注意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学生独立完成第6,7题
四、拓展练习
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因数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由此引起的积的变化。
五、小结
哪些同学愿意谈谈今天的收获?
篇10: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
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
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例1第1个图)
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后面两幅图)
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
(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
(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
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
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篇11: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平行线的性质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4、品质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钻研的品质。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判定等知识解题。
难点:区分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综合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题。
三、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无论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感情教育等方面,这节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考虑本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这个学期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识的培养。利用七年级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扭转学数学难、数学枯燥的这种局面。形成一种勤动手、勤动脑,勤探索和肯合作交流的良好气氛
五、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
六、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你身边的问题
问题:
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是左拐300,那么第二个弯应朝什么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并发表见解,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如何转化成数学问题。
本次活动应关注的问题是:
1、不改变方向,在数学中理解应是什么,
2、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什么问题
3、如何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起,
活动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
1、上节课学习了用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可以画两条平行线,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三角尺取到什么作用,你能不能用两把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线,如果不能,为什么?
2、自己阅读课本的21页“探究”部分,并把空填好。
用电脑展示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其中取到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测量比较得到这些角中上下两个角的关系,
关注的问题是:
1、注意性质具有一般性。不能简单从几个特殊的例子,就断定它就具有某种性质,而需要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导过程。
2、理清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从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3:
运用与推理
问题:
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理由吗?如图,
因为a∥b。 所以∠1=∠2(_______)
又∠3=∠_____,(对顶角相等)
所以∠2=∠3,
类似地,对于性质3,你能说出道理吗?
想一想:这节课开始的那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再由同学补充。老师纠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因为所以之间的关系。
能过学生做和说,培养学生的一定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4
巩固与提高
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
1、如果a∥b ,∠1=60°,那么∠2,,∠3,∠4为多少度。为什么?
2、如果∠1=60°,∠3=120°,直线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1=100°,∠5=100°,∠2=60°,那么∠4、∠3为多少度?
解:因为∠1=100°,∠5=100°
所以∠1=∠____ ( )
所以 _____∥_______ ( ),
又因为 ∠2 =60° ( )
所以 ∠4=∠______=______( )
又因为 ∠4与∠3________ ( )
所以 ∠3=180°―_____=______°
问题3:填一填
如图,已知:∠1=∠ABC=∠ADC,∠3=∠5,∠2=∠4,∠ABC+∠BCD=180°,
(1)因为∠1=∠ABC,
所以 AD∥_____ ( )
(2) 因为 ∠3=∠5
所以 AB∥_____ ( )
(3)因为∠2=∠4
所以 ______∥______ ( )
(4)因为∠1=∠ADC
所以______∥______ ( )
(5) 因为∠ABC+∠BCD=180
所以 _______∥______ ( )
问题4,学与用:
某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村通煤气,市政工作人员已经在道路的两侧铺设了两条平行的燃气管道,如果公路一侧铺设的角度为100°,为了便于连接,那么另一侧应以什么角度铺设?为什么?
小结:
布置作业
课本25页的第1、2、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之间的关系。
应关注的问题是:
1、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不同。
2、几何推理证明的要领。
3、正确分清推理中因为和所以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具体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锻炼学生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篇12: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概念;
2.掌握并会证明定理1,2,3;
3.理解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定理3是移项法则的依据;
4.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定理1,2,3的证明的证明思路和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主要根据的是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而这也是推证不等式性质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来作一下回顾:
这一节课,我们将利用比较实数的方法, 来推证不等式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在证明不等式的性质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的概念.
1.同向不等式:两个不等号方向相同的不等式,例如: 是同向不等式.
异向不等式:两个不等号方向相反的不等式.例如: 是异向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定理1:若 ,则
定理1说明,把不等式的左边和右边交换,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异向.在证明时,既要证明充分性,也要证明必要性.
证明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得
说明:定理1的后半部分可引导学生仿照前半部分推证,注意向学生强调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应用.
定理2:若 ,且 ,则 .
证明:
根据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得
∴ 说明:此定理证明的主要依据是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及两正数之和仍是正数.
定理3:若 ,则
定理3说明,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实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证明
说明:
(1)定理3的证明相当于比较 与 的大小,采用的是求差比较法;
(2)不等式中任何一项改变符号后,可以把它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理由是:根据定理3可得出:若 ,则 即 .
定理3推论:若 .
证明:
说明:
(1)推论的证明连续两次运用定理3然后由定理2证出;
(2)这一推论可以推广到任意有限个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即:两个或者更多个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3)两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减时,就不能作出一般的结论;
(4)定理3的逆命题也成立.(可让学生自证)
三、课堂练习
1.证明定理1后半部分;
2.证明定理3的逆定理.
说明:本节主要目的是掌握定理1,2,3的证明思路与推证过程,练习穿插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进行.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熟悉定理1,2,3的证明思路,并掌握其推导过程,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课后作业
1.求证:若
2.证明:若
板书设计
§6.1.2 不等式的性质
1.同向不等式 3.定理2 4.定理3 5.定理3
异向不等式
证明 证明 推论
2.定理1 证明 说明 说明 证明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定理1,2,3的应用;
2.掌握并会证明定理4及其推论1,2;
3.掌握反证法证明定理5.
教学重点:定理4,5的证明.
教学难点:定理4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
学习了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即定理1,2,3,并初步认识了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个定理的基本内容.
(学生回答)
好,我们这一节课将继续推论定理4、5及其推论,并进一步熟悉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定理4:若
若
证明:
根据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得
当
说明:(1)证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根据“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来完成的;
(2)定理4证明在一个不等式两端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推论1:若
证明:
①
又
∴ ②
由①、②可得 .
说明:(1)上述证明是两次运用定理4,再用定理2证出的;
(2)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数,如果仅有 ,就推不出 的结论.
(3)这一推论可以推广到任意有限个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乘.这就是说,两个或者更多个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乘,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推论2:若
说明:(1)推论2是推论1的特殊情形;
(2)应强调学生注意n∈N 的条件.
定理5:若
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定理5,因为反面有两种情形,即 ,所以不能仅仅否定了 ,就“归谬”了事,而必须进行“穷举”.
说明:假定 不大于 ,这有两种情况:或者 ,或者 .
由推论2和定理1,当 时,有 ;
当 时,显然有
这些都同已知条件 矛盾
所以 .
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熟悉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例2 已知
证明:由
例3 已知
证明:∵
两边同乘以正数
说明:通过例3,例4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不等式的证明,为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证明打下基础.在应用定理4时,应注意题目条件,即在一个等式两端乘以同一个数时,其正负将影响结论.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熟悉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课本P7练习1,2,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掌握不等式性质的应用及反证法证明思路,为以后不等式的证明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6.1 4,5.
板书设计
§6.1.3 不等式的性质
定理4 推论1 定理5 例3 学生
内容 内容
证明 推论2 证明 例4 练习
篇13: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探究的目标。
⑴回忆推理。
说说等式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再次推理: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⑵明确探究的目标。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们明确探究的话题――验证等式性质2。
二、自主探究规律。
⑴自主看图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第7页例5的看图填空并根据图意理解规律。
⑵举例验证。
方法:先写一个等式,再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数,看看还是等式吗?
⑶小结,感知规律的应用价值。
小结: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推想:在哪里会用到它?(解方程)
⑷学生举例,学习解方程。
学生举例,尝试解方程。
在学生的介绍中,张扬用等式解方程的数学根据。
注意书写格式;并验算。
三、练习应用。
⑴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题。
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例6。
思路1:列方程解答。
40x=960
x=24
思路2:用算式解答。
960÷40=24(m)
⑶完成课堂作业。
练习二、3~4题
篇14:《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猜想、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性质,学会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结合教学过程、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三、教学总体设想: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有序的观察、比较,充分运用讨论手段,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每个学生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学习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自主建构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促进合作与讨论,评价与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导学过程基本设计:
(一)课前游戏:
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
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起立——坐下)。
3、看手势做动作(手正面——起立,手背面——坐下)。
4、看符号做动作(1——手正面,2——手背面)。后问:这当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思想。
(二)本节课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探究学习法——ABCDEFG型学习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上完了,你们也肯定知道了。
(三)揭题提问。
1、8÷4=2 你能举例商等于2的算式吗?(学生说)
(1)从这么多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2)是啊,这些算式为什么都等于2呢?难道这里边有什么决窍吗?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一个问题。
2、揭示课题“商不变性质”。
(1)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商不变性质”的哪些知识?(学生说)
(2)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
(3)学生思考。指名说(学生提问题)。
3、根据学生提问,教师积极引导,即时概括,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诸如:
(1)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2)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
(3)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4)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四)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1)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第⑵、⑶这两个问题,好吗?谁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也就是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会变呢?
(2)先让学生独立猜想。
(3)指名学生说。(教师注意倾听、激励评价,并板书重点意思的词)
……同时加上……
……同时减去……
……同时乘以……
……同时除以……
(4)大家说得好,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就以16÷8=2为例(或让学生自己主动设计来进行验证),请大家努力思考,充分发挥小组的智慧,分别举例验证这几种猜想。研究一下,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商才不会变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验证猜想。
(1)学生小组间共同合作学习。
(2)哪一小组先来交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这种情况?
(3)小组交流。(教师板书)这样的式子写得完吗?怎么办呢?(用“……”表示写不完。)
(4)大家仔细观察以上这些算式,从验证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说明了什么?(商不变。)商不变,什么在变呢?(被除数和除数在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 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师板书“商不变”。(这一验证的结果重在让学生主动交流与补充,不必一问一答,重点抓住以上几项。)
(5)师小结。然后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又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6)现在谁能把商不变的两种情况连起来说一说?(师板书完整)(学生说。)“或者”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谁还想再说一遍?
(7)继续验证同时加上、同时减去两种情况。学生间展开交流。提问:商不变,这说明了什么?
(8)现在谁能回答第二个问题了?(即“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学生互说,全班交流,教师进行激励评价。
(9)说得真好。现在大家对于商不变的条件还有没有问题?(如果学生在此前主动发现了“0”要除外,则完整了。如没有发现就引导学生发现“0除外”,除以0,不行,那么乘以0行吗?)
(10)咱们再来完整地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说)“讲得太棒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自己共探究出来的“商不变性质”。
(五)明理内化。
1、“商不变性质”还可以怎样说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轻声朗读,再次体会并理解。
2、你在体会的同时,觉得要提醒大家些什么呢?为什么?(0除外、同时、相同、扩大、缩小)
3、大家理解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自己掌握的水平,好吗?
基本练习。填空,(从①②中任选其一,或都选)并且感悟从中又有什么体会?
①117÷3=(117×9)÷(3×□)
35400÷300=3540÷□=354000÷□
②300÷60=(300×□)÷(60×□)
24÷8=(24÷4)÷(8—□)
24÷4=(24+□)÷(4+□)
100÷5=(100— □)÷(5÷5)
(六)组织第二次探究活动。
1、继续探究。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第4个问题。
(1)先请你再来猜猜,学习商不变性质什么作用?(指名说)
你能举例说明使计算简便吗?(指名说)怎么算的?根据呢?
(2)还能再举些例子吗?(指名说、互说)
(3)你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有什么决窍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小结:当被除数和除数未尾有0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关键:以未尾0少的为标准。)
3、综合应用。
(1)根据14400÷1200=120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440÷12= 14400000÷10= 288000÷2400=
你们自己也能设计这样的题目吗?(学生设计,小组内验证)
(2)①很快说出下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道理。
4500÷25 92000÷125
交流与反馈:关键的思考(4500×4)÷(25×4)或(4500÷5)÷(25÷5);(92000×8)÷125×8)。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95÷35=5950÷(35×□+□)
(七)激励评价,拓展学习思路。
1、学生相互评价(小组内评价为主),出示评价基本标准,等级为棒极了、优秀、良好、需努力四个等级。
2、针对刚才相互间的评价,请你说说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些什么新的收获,对老师、自己和同学们有些什么建议,想与他们说什么呢?
3、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说)这些问题中学生能回答的让他们回答,如遇到较复杂的或是今后学习的问题,则建议:“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后去研究,好吗,”(可以设想一下:你准备怎样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五、板书设计。
商不变性质
A、发现问题 : B、提出问题: C、展开猜想:
2÷1=2
4÷2=2
8÷4=2 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同时加上……×
16÷8=2 ⑵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 ? ……同时减去……×
80÷40=2 ⑶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同时乘以………√
(4)学习商不变性质有什么作用? ……同时除以………√
D、验证假设: E、发现结论 F、应用结论(简便计算) G、总结体会
篇15: 《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商不变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解题;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体现团队精神。继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
重点: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应用性质解题.
难点:
正确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个桃。
8÷2=4(个)
16÷4=4(个)
32÷8=4(个)
64÷16=4(个)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都是一样的。
(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3)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
二、进行新课
(一)揭示商不变的性质
1.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这四组题的商都是4。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交流各自的发现。
(1)如果以第一组为标准,用第2、3、4组和它比较,同桌两人讨论被除数、除数分别起了什么变化。然后在分组讨论基础上,请若干名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第(2)式与第(1)式比较:被除数8乘以2是16,除数2也乘以2得4,商不变。边讲边在黑板出示:
(8×2)÷(2×2)=4
用同样方法讨论第(3)、(4)式与第(1)式的比较结果。出示:
(8×4)÷(2×4)=4
(8×8)÷(2×8)=4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说得好!要乘以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板书:相同的数)
(3)根据上述的例子,学生自己举例,在括号里填数。
÷()=4
(4)判断:
40÷8=(40×2)÷(8÷2)()
160÷80=(160÷4)÷(80×4)()
540÷90=(540×100)÷(90×10)()
(5)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那么除以相同的数商变不变呢?
(6)请同学们以第4组为标准,拿第3、2、1组分别同第4组比较,看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64÷2)÷(16÷2)=4
(64÷4)÷(16÷4)=4
(64÷8)÷(16÷8)=4
(7)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又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8)老师也填写了一个算式:(64÷0)÷(16÷0)同时除以0,行不行?
二、小结:
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数,这个数不能为0。把两种情况总结概括成一句话,那谁来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的性质。
(9)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本领“商不变性质”在书上P65,请同学看书,齐读《商不变性质》找找那些词是关键词?(同时、相同、零除外)
再读一遍。
(10)乘以几也可以说是扩大几倍,除以几也可以说是缩小几倍。那么这商不变性质还可以怎么说?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三、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1、在○里填运算符号,□里填数。
1)(60×5)÷(4○□)=15
2)(60○□)÷(4÷4)=15
3)(1500○□)÷(20×4)=75
4)(1500÷5)÷(20○□)=75
5)(480○□)÷(6×12)=80
6)(480○□)÷(6○□)=80
2、判断题。
A、哪些算式与“450÷15”相等(相等的算式打“√”不相等的算式打“×”)
1)(450÷3)÷(15÷3)()
2)(450÷3)÷(15×3)()
3)(450+3)÷(15+3)()
4)(450×3)÷(15×3)()
5)(450-3)÷(15-3)()
B、540÷90=(540÷1)÷(90×1)是运用了商不变性质。()
3、选择题: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8,那么商是()。
A160B20C16D200
2)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数应是()
A缩小5倍B乘以5C扩大5倍D减少5
3)a÷c=
A(a÷b)÷(c÷d)
B(a×b)÷(c÷b)
C(a×b)÷(c×b)(b≠0)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谁能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五、比一比,哪组写的连等式多。
300÷60=
篇16: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发生氧化反应3.发生消去反应)
能力目标: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收集乙醇用途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分析结构的特点,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对学生进行结构是本质,性质是形象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教育;通过分析乙醇在铜催化剂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铜作为催化剂结论的得出,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美育目标:学生自学发酵法制酒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体会化学化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美。另外,通过酒对人类社会的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科学思想: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和羟基的特性。
难点:乙醇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法:这节课在网络教室,其最大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挖掘学生学习的最大潜力。这是本节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是:结构决定性质。由乙醇的结构推测乙醇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特点。结合这两方面的特点,教师精心在网络课件中准备了大量材料。在实施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乙醇的结构,大胆对乙醇可能发生的断键位置进行推测。然后学生带着他们的推测进入到乙醇化学性质中的学习。学生们带着他们的推测、假设和疑问,在阅读中、实验中、协作学习中、网络讨论中、师生讨论中努力检验他们的推测是否正确。推测正确的同学就好比得到了鼓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而推测不对的同学认真反思,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样,既起到了学习乙醇的结构的目的,又可以牢牢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同时,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课件、投影仪、试管、无水乙醇、钠、火柴、酒精灯、铜丝、小刀。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利用乙醇的用途引入乙醇的这节课。请学生汇报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结果。后引导学生进入乙醇的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2.引导学生进入乙醇的化学性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在此期间,老师可以与学生直接交流,或者在线进行交流)学生学习完以后,利用某些典型例题和学生一起总结交流。
3.指导学生进入在线测试系统,学生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并就一些比较难的题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设计
1.以分组的形式汇报乙醇的用途。(这一信息收集工作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
2.进入到乙醇结构的学习中,并对乙醇可能的断键位置作出推测。
3.进入到乙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与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在线的交流。学习完乙醇的化学性质,一起思考讨论某一些典型的例题。
4.进入在线检测系统,检验学习的效果。并就一些比较难的题进行交流、讨论。
篇17: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的第二节课,是继卤代烃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 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
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
1. 说实验:
① 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② 乙醇氧化,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
2. 说现代化教学手段: 乙醇主要化学性质可用以下三个方程式作代表:
(1)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 h2↑
(2)2ch3ch2oh + o2 →2ch3cho +2h2o
(3)ch3ch2ohch2=ch2↑+h2o
以上三个反应的过程可用电脑动画模拟,以便让学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应的本质及断键的部位,让微观反应宏观化。
(四)教学程序
引入课题:
富有感情的朗诵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讲述]:从杜牧的诗句中可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方法。酿酒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设问]:同学们可知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的分子式如何写?它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通过诗歌引入可以使学生感受诗境美,了解乙醇的化学发展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五)归纳小结
乙醇化学性质主要与官能团-OH有关。
从结构上看:都涉及到-OH。
从反应类型看: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化反应。
从反应条件看:不同条件、产物不同。
板书设计:
一、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 官能团:-OH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 H2↑
2、氧化反应: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
3、消去反应:CH3CH2OH<:lc aspectrati=“t”>CH2=CH2↑+H2O
★ 化学式教案
★ 化工厂实习心得
【《纯碱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2024-04-23
晶华玻璃厂实习报告2023-12-11
学生化工厂实习心得2023-08-23
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论文2022-04-30
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2023-01-20
蓝星玻璃厂实习报告2024-03-06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2023-03-26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023-05-19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2023-09-24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