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多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精选20篇)由网友“Aimiwo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多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是在二年级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能正确计算。
难点: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口算
学生开火车口算后,教师指名回答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
师问:同学们,我们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汇报:有三名同学在画画,每人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
师问: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汇报: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问:谁能迅速的列出算式呢?
学生可能汇报:12+12+12=
或者12×3=
或者3×12=
或者6×6=
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用乘法来计算呢?
学生可能汇报:因为有3个12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
(2)、师问:如果我们要知道答案该怎么算?请同学们先独立的算一算,同学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算出结果。先算完的同学可以对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组织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组织小组交流合作。
(3)、师问: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的吗?
学生可能汇报:加法计算的,数的分解组成方法的,也可能出现竖式计算的。
(4)、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师强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竖式,也就是笔算乘法竖式(板书课题),
并再次强调书写格式。
巩固练习
师引导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展示,并集体订正。
4、拓展提升
1、师出示:我是小小维修工。
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并集体订正。
2、师出示:我是小小工程师
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并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师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乘法竖式应该怎样算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今天学习了笔算乘法,也就是用乘法竖式来计算,写竖式时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个位,在依次去乘十位、百位(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后,要熟练使用乘法竖式去计算乘法题目,喜爱数学,热爱数学,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我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
1、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我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我想,这是我将进一步为之而努力的方向。
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因此有很多老师只要碰到计算课就挖空脑子想这样尽可能的让学生出现许多不同的算法,一直问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殊不知,为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真正算法多样化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的想法,我在本节课上做得也不是很好。
篇2: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76页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 × 4 8 × 7 9× 5
10 ×4 60 × 7 200 ×7
4 × 6 + 5 3 × 8 + 2
2、竖式计算 ( 板演并说算理)
2 4 3 1 2 413
× 2 × 3 × 2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来。)
2、教学p7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展示算法的基础上,再现乘法竖式理清乘的顺序,竖式的格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思想教育。)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轻轻轻松做数学。)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篇3:人教版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会用乘法竖式计算,初步明确乘的顺序及满十进位的道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准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乘法中,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展示课前搜集家乡土特产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位置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苹果中糖分的积累,所以苹果又大又甜,今天小精灵将带我们到果园里去体验一下丰收的快乐。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苹果,准备奖励给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小精灵带我们来到果园里,看到农民伯伯摘了2筐苹果,小精灵告诉我们每筐苹果重14千克,你能算出2筐苹果重多少千克吗?
师:现在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做题,2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全班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是这节课的直接知识基础,本环节意在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学习方法在旧知的基础上迁移到新知,从而为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做好铺垫。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注重趣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或观察课本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从图中仔细观察图上小精灵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你看图口头表达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的两个方面,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去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探索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简要概括,并板书题目:
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算式哪?
生列算式,可能会列出18×3或18+18+18或18+18×2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后面的两个算式都归结为 18×3。
师:我们先来估算一下18×3大约等于多少?
生估算,让生说估算的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与肯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使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以估算促笔算,以笔算带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也为准确计算埋下伏笔。)
(2)、师:18×3到底等于多少哪?让我们拿起笔大胆的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好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指导,找出算法不同的学黑板上板演,完成的同学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3)、把你的算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小组汇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3 、师:我们用竖式进行加法计算的时候,遇到个位上的数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满几十就进几。那么我们用竖式进行乘法计算时也是一样,个位上的数满十也要向前一位进1。师这时板书加法的竖式和乘法的竖式。师:在计算乘法时,先乘哪一位?个位上满十应该怎么办?5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之一,目的是尊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与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交流。从不同侧面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在此并不是为了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而是要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看到多种算法与乘法竖式是相通的,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全班学生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完成知识学习与能力的提升。)
4、比较
师: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有哪些不相同的地方?
生回答:一个进位的,一个是不进位的。
师:为什么一个进位了一个没有进位?(在课题后面写上进位)
引导学生说出在个位上满十了,就向前一位进1,满几十就进几。进位的数字要写的小。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观察旧知与新知的联系与区别,真正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方法。
反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反馈存在的问题,特别抓住第3小题,指导学生领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相同。引导学生回答、归纳: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课本第77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2~4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自己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拓展练习。
你会用电脑打字吗?
每分钟你能打( )个字,4分钟能( )个字。
(设计意图:对刚学习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是计算课的必要环节,在此,还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暴露问题,以问题为凭借来反思自己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老师收获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也收获了快乐,同学们,你们收获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使学生从对知识的梳理上升到对数学方法的总结提炼。长此以往,学生的反思能力将逐步提高,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
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要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倍的认识。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4.运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范例精析】
【例题】计算每组算式中的前3题,再根据其中的规律填写每组算式中的后3题。
(1) 2×99= (2)2×999=
3×99= 3×999=
4×99= 4×999=
5×99= 5×999=
6×99= 6×999=
7×99= 7×999=
【思路点拨】第一组乘法算式的第二个因数都是99,在乘法算式中,一个数乘99,都可以看成用这个数的100倍减去它本身。 例如2×99表示99个2,可以看成是100个2减去一个2,就是用200-2=198。那么3×99=300-3=297、4×99=400-4=396。观察这些积,十位上都是9,百位上的数比与99相乘的那个数少1,个位上的数和百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第二组的乘法算式都是乘999,方法与第一组类似,一个数与999相乘,都可以看成是这个数的1000倍减去它本身。积百位和十位都是9,千位上的数比与999相乘的那个数少1,个位上的数和千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
(1) 2×99=198 (2)2×999=
3×99=297 3×999=2997
4×99=396 4×999=3996
5×99=495 5×999=4995
6×99=594 6×999=5994
7×99=693 7×999=6993
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
【知识要点】
1.知道1千克和1克的物体大概有多重。
2.能用千克和克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
【范例精析】
【例题】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共重750克,倒出一半的水后,连杯共重450克,杯子里原来的水重多少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
【思路点拨】倒出一半水,少了750-450=300(克),因此一半水就是300克,整杯水重300×2=600(克);杯子重750-600=150(克)。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要点】
1.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正确地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范例精析】
【例题】给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补上一个小长方形,使它成为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补上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思路点拨】我们首先画出这个长方形,如图1所示,同时标上相应的长度。接下来,我们再根据题意,将这个长方形补成正方形,同时也标上对应的长度,如图2所示,补上的小长方形的长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即8分米,宽为8-5=3(分米)。最后,很容易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为
8×4=32(分米)
补上的长方形的周长为
(8+3)×2=22(分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补上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2分米。
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知识要点】
1.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3.能运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范例精析】
【例题】6□5÷6的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 );6□5÷6的商的末尾有0,□里可以填( )。
【思路点拨】我们光用眼睛看,并不能一下子得出答案。不妨列出竖式,这样可以看得很清楚。如图1所示,要使商的中间为“0”,□内的数字除以6肯定不够商1,也就是比除数“6”小,所以,□内可以填0、1、2、3、4、5;同样道理,要使商的末尾是“0”,个位的“5”除以“6”明显不够,因此,十位一定没有余数,这时候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十位上本身就是“0”, 如图2所示,此时商的十位上是“0”,个位上也是“0”。第二种可能是被除数的十位上数字除以6,正好够除,没有余数,□里填6,如图3所示,此时个位上也商“0”。(商的十位上也只能是“1”)
篇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绍兴县夏履镇中心小学 郁丽丽 邮编 312026 联系电话 0575--84570799
电子信箱 zjsxyll@163.com
一、设计思想
根据《课标》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了本课的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景,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 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却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79页例4仍然是要解决进位问题.前面的例题都是只有一次进位的题目,而这个例题出现的是多次进位,即有连续进位,因此计算更为复杂。学生常常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熟练,造成各种错误。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这个例题,重点教学这种情况,并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例4的情境图是体育馆运动场的画面,题中的条件由文字给出。小精灵提问:“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人?”其意思是:如果运动场全部坐满的话,可以坐多少人?教学本例题时,可让全班学生自己先算一遍,待学生都算完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来订正。这时可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再请计算有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必要时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类似下面的问题:十位应向百位进几?为什么积的千位上是5等等。
三、学情分析
在计算例4此类题目时,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书。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如果班上的学生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方便检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策略
教学中采用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试做,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点拨,最后总结方法,再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材第79页的主题图、练习题。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教师谈话: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4
2.学生看图读题: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3.探索算法。怎样可以知道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由学生来回答。
老师板书:634×8=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的试算,让学生自己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为他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以探索着者的身份获取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归纳算法,全班交流: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去的数记在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老师板书竖式:
6 3 4
× 2 3 8
----------------
5 0 7 2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提高能力
1.对比练习
(1)
(2)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练习 。智慧岛上有两棵小树生病了,请你诊断一下它得了什么病,并把它们的病治好。
学生改错,教师巡视。
3.在○内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4.指导学生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再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轻轻松松做数学。)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
生3: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九、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
十、镇街交流意见
十一、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是否注重学生在进位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教师是否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参考资料
著作类
《新课标教案》,延边教育出版社版,第101-106页。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114页
篇5: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十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教学反思:
篇6: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设 计 者 陈晓宏
课 时 第 5 课时(总 11 课时)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设计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建议
一、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反馈。
估算。 创设具体的学习情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反馈。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36 积
完成“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的1、2、3题。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作业 独立完成。
板
书
设
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12 因数
× 3 因数
36 积
教
学
反
思 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案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案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篇7: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材分析】
在教学加法计算之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4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创设了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直接提出了口算要求,复习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竖式的算理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正确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初学笔算的同学往往出现先口算出结果,再去写竖式的现象,要让学生们通过多练习,培养他们先用竖式计算,再把结果写上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口算。
40+3= 50+7= 3+90= 7+80= 30+7=
可采用抢答、听算等形式进行。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
【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班级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带队老师
人数(人) 35 32 37 34 每班2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
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议一议。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2=7,7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变式训练。
(1)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巩固应用】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可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题意,知道“ ”是合起来的意思,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巩固竖式计算的格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教材分析】
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重点解决竖式对位问题,并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旧知识,采用让学生充分进行动手操作--摆小棍的方法。尝试通过小棍的不同摆放位置,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哪种摆法既能看出两个加数各是多少,又很容易知道和是多少,从而体会出摆小棍与竖式写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悟出为什么要这样写竖式和为什么要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充分发挥小棍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27+2= 45+4= 37+1= 56+3=
2.能说出口算的方法吗?
【探究新知】
1.出示第11页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因为到博物馆很远,我们给同学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乘坐一辆车呢?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让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行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3.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大部分完成后,指名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最后合计6捆零7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个位上加2个珠子,十位上的6个珠子与个位上7个珠子合起来表示的数是67。(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4:……
学生在说算法时教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用竖式计算一下:
(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
(4)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巩固应用】
1.35+23= 43+26=
指名表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
2.当医生诊断。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67(名)
个位:5+2=7表示5个一加2个一是7个一。
十位:3+3=6表示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
篇8:人教版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湖塘中心小学 金建英 邮编 312032
联系电话 13867568631 电子信箱:jinjn126.com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湖塘的大香林桂花节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六、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家乡美丽的大香林景区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桂花节。十一长假,小明一家也来到了大香林,他们买了3张门票,每张30元。请问:一共要付多少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30×3)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是求3个30)怎样计算?(复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景区内真是人山人海!入口处,3辆电动车正忙着把游客载往桂花林,(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有3辆电动车,每辆电动车上最多可以坐12名游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呢?(3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板书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3辆车大约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2、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人数,该怎么办呢?
怎样算一共可以坐多少人?(12×3)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是求3个12是多少)
3、探讨交流
1)12×3等于几?你想怎样计算?写在草稿本上。
2)学生独立思考,请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
4)请板演的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算法。
方法1用加法算:12+12+12=36
方法2口算:10×3=30 2×3=6 30+6=36
方法3:列竖式 1 2
× 3
3 6
4、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师指着竖式问:大家看懂了吗?6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表示什么?十位上的3怎么来?表示什么?
有这么多种算法,它们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这个6在第二种算法里表示什么?你能在图中把它圈出来吗?
出示: ○○○○○○○○○○ ○○
○○○○○○○○○○ ○○
○○○○○○○○○○ ○○
“3” 你能圈出来吗?
5、强调竖式的写法,师生共同完成,师边讲解边板书。
12×3=36,在写竖式时,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因数3,注意3要写在哪儿?乘的时候,要先从个位乘起,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几?6写在哪儿?表示什么?乘完没有?还要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这个3表示什么?要写在什么位上?现在竖式算完没有?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么样?乘得的积要写在(百位上)。小朋友们请看,在乘法竖式里,12叫什么?3呢?最后乘得的结果36就是它们的(积)。竖式算完了,一定要记住在横式上写出得数。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一起口答。
6、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在计算12×3等于几时,不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而且还探讨了用竖式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齐读课题)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
3 2 3 1 2 3
× 2 × 2 × 2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发现这3道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1位数;第二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2位数;第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3位数。)
这3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这是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
2、小明一家乘着电瓶车来到了桂花林,他们看见路边放着许多花。每一边都放了342盆,两边共放多少盆?
你能列式解答吗?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汇报。
3、小明一家去了钓鱼池钓鱼,小明和妈妈分别钓了14条鱼,爸爸钓了16条,一家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4、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难一点的题目会不会做?
□ 2 □ 2 □ □
× 3 × □
□ □ 9 8 □ □
师:看清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第1题你会先解决哪一个数?接着填哪一位?还有不同填法吗?
师:第2题你会先填哪一位?为什么?
5、小明一家在大香林游玩了一圈,要回家了。小明想给阿姨家的2个妹妹带一件纪念品回去。妈妈给了小明50元钱,让小明自己挑选礼物。(出示图片:木挂件11元/个,竹水枪22元/支,风箱24元/只),小明会挑什么礼物?一共要花多少钱?还有钱多吗?多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3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12×3=36(名)
1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九、问题探讨
1、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够充分放手,让学生独自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
2、学生是否真正懂得了乘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十、作业设计
1、先说一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3 1 1 2 2 4 1 3 1 1 2
× 3 × 4 × 2 × 4
2、解决问题。
(1)黄花有3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倍。红花有多少朵?一共有花多少朵?(2)三年级有3个班,2个班都是42人,另一个班有45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你能写出多少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多。写好后,同桌互相交流。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你还能写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算式吗?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篇9:《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适合年龄:
5岁以上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 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
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 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
篇10: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创设情境上星期老师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各年级的借书情况,制成了一张表,看:出示“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年级一本数: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边问边板书:加法) 学生提问题 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说明你们都很爱动脑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探索计算方法:
师:要求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
(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
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拨算珠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拨算珠的方法,强调要在对应的数位上拨算珠,也就是数位要对齐。)
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一起回忆竖式计算。
师: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
师:应从哪一位算起?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1 4 3
+ 1 2 6
2 6 9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2、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
(板书竖式: 1 2 6 )
+ 1 4 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
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2)你想怎样验算?
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
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
篇11:《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己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
篇12:《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547539
+281+758
问:笔算加法时,当某一位加起来满10时怎么办?
二、教学例6
出示:3547+286=让学生说说怎样按法则计算,并试一试。
3547反馈交流。
+286
注意:如果有进位上来的数,不要忘记加上去。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2、练一练1,请四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3、第2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4、3、4两题,做好后同桌互对。第5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篇13:《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熟练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去大海边上解决问题,是板书课题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的新本领是熟练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内容,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天空上有什么?大海上有什么?海滩上小朋友在干什么?动动脑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得认真,坐姿端正、精力集中,效率高。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列举看到的数学信息。(其他同学补充)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解决红点问题,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五、后教
1、更正: 指名学生完成第二个问题,并讲解做题思路。
2、议一议:加几个一和减几个一都在各位上计算。
六、全课小结
生口述小结:加几个一和减几个一都在各位上计算。
七、练一练
11+3=
15+4=
16+1=
14+2=
12+5=
13+4=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八、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篇14:《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渗透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以及函数思想。
二、教学重点:
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难点:
观察规律。
四、教学准备:
4个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套写有进位加法的36道题的卡片。
教者手记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力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及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使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在教法上,提倡多种思路,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在多种思路的基础上,侧重“凑十法”。
例:电脑显示本班9个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和5个同学跳绳的画面,让学生根据图意说三句话。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9+5=( )。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个画面,引出课题,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出新知的用途,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不仅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情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9+5=14,你是怎样想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主宰一切的现象和做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共同发现知识的自由、民主的集体活动场所。充分相信学生,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学习,主动获取,使学习变为儿童在一种积极心态调动下的原有知识经验与新问题、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与融合,从而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第二问,因为学生根据数数,能够知道9+5=14,就会积极地从其他途径去探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使思路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方向。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获得很多时候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能从动作中发现、思索,获得直观的知识,初步获得9+5=14的思维过程。因此我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这样设计问题,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得到发展。
在学生充分操作、思考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学生汇报了多种思考方法:
因为10+5=15,所以9+5=14;
9+5=10+5-1=14;
因为9-5=4,所以9+5=14。
这种交流,不仅是方法的交流,更是学生思维的交流,展示以“凑十法”为基础的各种算法,既有展示个性的机会,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掌握了基本计算方法,接着出示8只白鸭和5只黄鸭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两次实践后,得出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简便。最后用“凑十法”计算7+5=,6+5=,以此巩固“凑十法”,并提问:9+5,8+5,7+5,6+5,为什么有的5分成2和3,有的分成3和2,还有的被分成1和4?这样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归纳出给大数凑十比较简便,在观察中,总结出见9想1,见8想2,见7想3……有的学生还发现了9+几,和的个位都比几少1;8+几,和比几少2……最后,通过练习,逐步巩固,缩短思维过程,达到多重教学目的。
篇15: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1
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并能准确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得思路。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得计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
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之间的关系,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法学法:复习法、讨论交流法、分析法
一、复习口算、估算
1、师拿着一个导游证: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旅游,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吗?(想)想跟老师去旅游得要先通过这一关:口算关,获得资格证才能跟我去旅游。
2、出示口算题目(要求3分钟内做完)
20×4= 7×40= 600×7= 9×400=
×3= 9×1000= 7×0= 0+7=
0×0= 5000×0= 56÷8= 25÷5=
4×3+3= 5×6+3= 3×7+4= 7×10+6=
69×3≈ 309×6≈ 297×3≈ 131×3≈
(1) 学生在3分钟内在练习纸上完成。
(2) 集体评讲,评讲时抽40×7 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
要注意,是几个十就要在后面添一个0, 400×9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百就要在后面添两个0 ,2000×3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千就要在后面添三个0。
(3) 在评讲估算的时候,以69×3≈,497×4≈,131×3≈为例让学生说
说是怎样估算的,总结出:在估算时一定要注意看成了那一个最接近了整十整百的数。
4、集体订正完问:全部做对的请举手?恭喜同学们拿到了旅游的资格证。
【设计意图:复习课容易出现沉闷的状态,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的年龄特
点,本课以带学生去旅游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算的题目当中包含了本单元口算和估算的要点,并在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口算(估算)的?”归纳口算和估算的要领。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模块的构建。】
二、复习笔算乘法
1、师:同学们都拿到了去旅游的资格证,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去旅游要准备些什么呢?
2、生:准备水、食物、雨伞、交通工具等等。
3、同学们说得很对,去旅游我们要乘坐交通工具,这次我们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先坐飞机(出示飞机图片)再坐面包车!(出示面包车的图片)
4、出示题目:一辆面包车准乘12人,4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为什么要用乘法?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4为什么要对着2来写?(4表示4个1,所以写在各位上)你是从那一位乘起的?
5、师:当然,我们还要准备食物,出示题目:三(1)班有48人,每人准备2份小蛋糕,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份小蛋糕?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先乘那位?再乘那位?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
6、师:去旅游,水是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准备水。出示题目:三(1)班班一共有 48人,每人配备7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十位积加进来的数又满十又要进位。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上,两位数乘一位数体
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好了,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计算方法,在本环节的复习中是以为旅游作好准备引出了准备交通工具、食物、水等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并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评讲时用让学生说:计算这题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个地方?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每种类型计算的要点,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会更加清晰和明朗。】
三、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师:我们准备好了旅游的东西,请跟着老师出发,今天冯导游带我们班的同学去那游览呢?九寨沟!
介绍: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这块神奇的仙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一群伐木工人发现。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7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童话世界”的美誉。我们一起走进那童话的世界里!
2、播放九寨沟的录象!
3、师:九寨沟里的小朋友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帮忙,愿意吗?(愿意)
4、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分析。
改错题:
师:他们不知道这三到题目究竟有没有算错,同学们帮帮检查检查!
(1)7 0 3 (2) 2 3 6 (3) 2 6 0
× 4 × 4 × 5
2 8 5 2 8 9 4 1 0 3 0
5、游览完九寨的风光,冯导游我呢想请同学们看马戏,想看吗?(想)但在马戏之前,同学们必须要通过以下这个关口哦!
出示题目:列竖式计算
(1)127×5= (2)345×3= (3)102×3= (4)1300×7=
(1) 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 集体评讲,让学生说说每到题要注意的地方。
6、播放马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复习主要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
尾有0的乘法。课到这里学生已经感到有点累,因此,以帮助九寨沟的小朋友检查作业和做对了列竖式计算才能去看马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让学生说说我们在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的事项达到巩固计算方法目的,并在九寨的介绍、欣赏中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一种热爱的情感!】
四、选择合适的算法
1、师:还想看马戏吗?(想)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那究竟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估算合适?又什么时候用笔算合适?看看同学们会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出示:
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 希望小学有6个班,每班人数大约是29人。这个希望小学大约共有多少人?
(2) 一盆鲜花4元,学校买来200盆,一共用了多少元?
(3) 学校运动会上,有8个方阵的体操表演。每个方阵有128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让学生说说选择什么算法是合适的。
播放马戏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三大块的知识,如何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相当重要。为此,在本环节的复习中主要通过学生先自己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方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在交流和辨析中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五、总结全课
1、师:今天的旅游开心吗?(开心)那你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六、小测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能达到再一次归纳本单元的计算要领。刚刚复习完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能及时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和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以便以后的复习中找到方向。】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2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 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3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86至87页的例题,试一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之后学生接触的新知识,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30×2= 10×6= 300×2= 40×6= 3000×2= 500×6=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用竖式计算。
227×5= 603×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在例题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
2、教学例7
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
3)估算一下结果
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
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
《设计意图:谈读书的好处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很好的过度到例题的教学。然后让学生找出条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课堂的开放性》
三、巩固练习
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
2、补充练习:算一算
1200×6= 2600×5= 1300×9= 3200×4=
3、课本87页的第2题。
4、课本87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分散难点。通过不同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的掌握。书中的练习缺少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所以就补充了练习2》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5、课本86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4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 20×4=答案 50×6=答案 300×2=答案 210×4=答案 160×1=答案
2、32×3读作( ),3×32读作( )。
3、20×4这道算式表示( )。
4、9乘6可写成( )×( ),还可写成( )×( )。
5、计算(指名板演)
6
× 7
------------
42
3
×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上台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5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6页例
4、‘做一做’、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知识。并且能口算出有一个因数为0的乘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测、计算等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零在乘式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难点:认识零在乘式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题目
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计算:有3盘苹果,每个盘子有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3=6)这个式子表示什么?(2×3=6,表示3个2相加的和是6)
(设计意图:复习之前学过的乘法的知识和乘法的意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a.教师指出小猴的盘子里没有桃了。一个桃都没有用哪个数表示?(用0表示)。 b.数一数有几个空盘子。(7个)
c.提出问题:这个盘子里一共有还有多少个桃子?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0+0+0+0+0+0+0=0;7×0=0;0×7=0) 2.学生尝试计算0×3 9×0 0×0 a.教师指其中一题(0×3)进行提问,为什么0×3等于0?(0×3表示三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
b.上面的几个式子都有什么特点?(1.都是有0为因数的乘式。2.答案都是0) c.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d.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证明这个结论?(请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从乘法的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0×7=0这一式子,并举出多个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的结论。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是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
三、巩固练习P66做一做
1、2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题时再次验证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这一结论,并能拓展延伸得出零加上任何数等于那个数本身的结论。)
四、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第3题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6-57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能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和口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非整十的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算理和口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及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和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运用的回忆,为后续将学习的“类推方法”做“垫脚石”。让学生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回忆,为理解算理做铺垫。
2、揭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
3、出示学习目标
4、新知探究
(一)
(1)出示主题图。 儿童公园
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进一步复习乘法的意义,引出新知:10人又该付多少钱呢? 交流汇报结果,并迅速解决下面的题目。 10×2= 20 100×2= 200 1000×2= 2000 观察三道算式,找出简便的算法。 合作交流,组员汇报。
归纳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练习巩固 新知探究
(二)
观看ppt上木块的变化,小组合作探究出非整十的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的算法。
组员汇报归纳总结方法。
5、知识闯关
(1)第一关: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怎么想的,是对不同类型题目方法的进一步巩固。 (2)第二关:判断
题目设计紧密结合本节知识点,除了设计一些巩固提升的题目,还设计了一些易错题。
6、全课小结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6: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勇。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练习十八第6题。
3.练习十八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连续进位乘法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
课本P80第2题—第4题,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判断、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笔算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2、儿童剧场楼下有335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4个座位。
(1)儿童剧场楼上有多少个座位?
(2)儿童剧场楼上比楼下少几个座位?
(3)儿童剧场楼上和楼下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
3、校组织学生去展览馆参观,每张门票3元,229名同学买门票,700元钱够吗?
电话每部225元,爸爸买两部同样的电话机,要花多少元?给售货员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 9 1 4 21 3 1
× 3 × 4× 7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矿泉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3、怎样列式,为什么?
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竖式计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2 4
×9
————————
21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写在积的个位上。
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6、练习,用竖式计算。
68×7= 69×8= 72×5= 76×4=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几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有两道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有两道题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列算式计算:137×6=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3、说说上面两道题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八第1题。
2、练习十八第2题。
3、练习十八第3题。
4、练习十八第4题。
五、思维训练: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教学设计三:
一、设计思想
根据《课标》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了本课的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景,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却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79页例4仍然是要解决进位问题.前面的例题都是只有一次进位的题目,而这个例题出现的是多次进位,即有连续进位,因此计算更为复杂。学生常常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熟练,造成各种错误。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这个例题,重点教学这种情况,并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例4的情境图是体育馆运动场的画面,题中的条件由文字给出。小精灵提问:“运动场最多可以做多少人?”其意思是:如果运动场全部坐满的话,可以坐多少人?教学本例题时,可让全班学生自己先算一遍,待学生都算完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来订正。这时可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再请计算有错的学生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计算要注意些什么。必要时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类似下面的问题:十位应向百位进几?为什么积的千位上是5等等。
三、学情分析
在计算例4此类题目时,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书。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如果班上的学生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方便检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策略
教学中采用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试做,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点拨,最后总结方法,再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材第79页的主题图、练习题。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教师谈话: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4
2.学生看图读题: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3.探索算法。怎样可以知道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由学生来回答。
老师板书:634×8=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的试算,让学生自己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为他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以探索着者的身份获取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归纳算法,全班交流: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去的数记在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老师板书竖式:
6 3 4
× 2 3 8
----------------
5 0 7 2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提高能力
1.对比练习
(1)
(2)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练习。智慧岛上有两棵小树生病了,请你诊断一下它得了什么病,并把它们的病治好。
学生改错,教师巡视。
3.在○内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4.指导学生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再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轻轻松松做数学。)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
生3: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九、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
篇17:《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因数
×3。。。。。。因数
——
36。。。。。。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
篇18:《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条幅、flash课件、题卡、小黑板。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南湖小学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读书是我们每个同学喜欢的一件事。(出示宣传纸,这个你们熟悉吗?这两周同学们都在选订自己的你们都已选订了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了吗?张老师也特意向小朋友选择了几种适合你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课外读物宣传纸,谁来说一说他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一年级李明的妈妈给他六十元要求他选订两份读物,都只订半年?你们认为他可以订哪两样?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学生汇报:哪个同学愿意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1:他可以订中国儿童报和红领巾
生2:他可以定中国儿童报和少先队小干部
生3:……(老师有顺序的板书,整十数和两位数放在一起)
他有这么多的选择,这些都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把两份读物的价钱加起来看是否超过六十元。
下面我们就对第一种订法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1:我是用口算的方法想出得数的,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验证的。
生3:我是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的。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我是用竖式的方法来验证的。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暂且保留自己的意见,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第二题进行验证。
生汇报:
师;看来学会用竖式的.方法也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呢?(用竖式计算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请他边写边介绍)
生:首先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下面我们再用课件演示一下。大家看明白了吗?那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些什么?先学生说再同桌之间在说一说。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列竖式的方法小组内每人选择一道题验证一下好吗?
指名板演,学生汇报时说计算过程。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我们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现在我们再用我们最漂亮字体,最整齐的竖式验证一下最后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小组评一评,比一比看谁的写得又快又好又漂亮又整齐。
(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老师这里也有好多小朋友用竖式做的题目,出示错题。请小朋友们当当小老师,来批改一下。
17+20=19
50+26=56
3+54=84
17503+2+ 2 6 +54 1 97 684
你能说出错误的原因吗?
看了这些同学写的题目,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大家都说得挺好,看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最好。
四、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
老师家有一位邻居强强,他非常喜欢运动,他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和足球,共用去多少钱?你能帮他算一下吗?
五、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可真棒,不仅帮李明选择了许多方法,而且还自己创造和学会了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问题留给大家,李明要定《少先队干部》和《少年科学画报》这两种刊物到底够不够?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解决好吗?
篇19:《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 ……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篇20:《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例1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口算12╳3的方法,有这样两种方法:(1)12+12+12=36(2)10╳3=302╳3=630+6=36;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出现以下两种方法:学生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凭感觉,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第二种方法学生却可以依据口算的方法说出算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依据,第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书写形式。在计算教学中,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在下面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已经是什么。为了让竖式变得更加简洁,简便可以写成第一种竖式的形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明在第一种方法中,个位2表示2个一,2╳3=6,6表示6个一,十位1╳3=3,1表示1个十乘3是3个十,表示的是30,所以写在十位上。在这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法。(1)12(2)12╳3╳33663036由此可见,数学上的算理是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而算法是使算理具体化。
★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多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精选20篇)】相关文章: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11-27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04-29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05-07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单元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12-29
人教版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2022-05-0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年级下册)2022-06-14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3-05-0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12-2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学设计2024-01-3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