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时间:2023-07-03 07:38:28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锦集13篇)由网友“xIy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篇1:人口数量论文

人口数量论文

摘要:

人口数量与出生率、死亡率和医疗卫生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北京、上海等3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析了医疗设施条件、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等变量对各地区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影响。

关键词:

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医疗机构

人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地域人口增长既来自初始人口的自然增长,也来自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流动)(LiGuoping,ChenXiuxin,)。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人口增减与迁移(王露,封志明等,)。医疗机构数量对人口数量变化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人口数量的总体分布是,东高西低,南稠北疏(柏中强,王卷乐等,)。医疗机构多、条件好的地区,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较好的医疗救治和保健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使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大于医疗条件较差地区。

一、建立模型

(一)数据收集整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医疗条件以各地区医疗机构数量来表示。本文主要以各地区人口数量和医疗机构数量为依据,分析医疗机构、出生率及死亡率对各地区人口数量的影响。

(二)变量设计其中Y表示各地区人口数,X1、X2、X3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0表示不变情况下的人口数量。

1表示出生率的权数,

2表示死亡率的权数,

3表示医疗卫生机构的权数。μ表示随机扰动项。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解释变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各地区人口数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相关预测,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三)模型的拟合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1)0=2398。986,表示在出生率、死亡率、医疗卫生机构保持原有规模,我国各地区平均人口数仍有2398。986万人。这种结果符合人口增长规律,合理。

(2)1=—94。10499,表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出生率每增长千分之一,人口数量减少94。10499。在20,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这种结果符合我国国情,合理。

(3)2=—61。60816,表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死亡率每增长千分之一,人口数量减少61。60816。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这种结果符合我国国情,合理。

(4)3=0。110645,表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医疗卫生机构每平均增加一个,人口数量平均增加0。110645万人。合理。综上可知,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R2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R2的值越接近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由回归参数估计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R2=0。719266,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688074,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不高。

(2)F检验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2和n—k—1=27的理解值Fα=(3,27)=2。96。由OLS回归分析表得到F=23。05884,由于F=23。05884>Fα(3,27)=2。96,应拒绝原假设H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出生率、死亡率、医疗卫生机构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我国地区人口数量有显著影响。

(3)t检验针对H0:βj=0(j=0,1,2,3),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1=27的tα/2(n—k1)=2。052。由上表中数据可得,与β0,β1,β2,β3对应的t值分别0。880478,—0。838065,—0。145195,7。109085,β0,β1,β2的t检验值小于tα/2(n—k—1)=2。052,其t检验不显著,但是F检验值明显显著,这表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3、计量检验

多重共线性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法,去检验和决绝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对X1,X2,X3的一元回归。可见,地区人口数量相对而言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最大,与经验相符合。因此,选X3为初始的回归模型。第一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1,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第二步,引入X2,拟合优度有所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

二、模型评价

(一)模型的不足之处模型的主要不足表现在出生率和死亡率值太小,导致模型的拟合优度不够高,此时不能充分反映出生率、死亡率对各地区人口数量的影响。

(二)其他因素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1、农业产量提高的原因。农业生产技术中,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有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的技术。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农业的生产成本,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决定人类生产食物的能力。

2、医疗卫生的因素。医疗水平的提高。它使得因各种疾病致死的死亡率下降,从而降低人口死亡率,延长人口平均寿命。

3、经济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有充足的食物供应,人口是会迅速增长的。1人口可以实现翻两番,接近饱和。

后来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加大,加之政策上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自豪,使我国人口在50年内翻了一翻还要多,达到目前的13亿多人。

4、其他因素。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非常复杂。在现代社会,有的夫妇不能生育,有的夫妇不愿生育,甚至不育文化理念(包括丁克家庭)也是影响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在了解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后,我们就可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人口适度和谐发展政策,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政策建议

(一)应尽快调整和完善现行人口政策“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中国基本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30多年,对我国人口总量控制以及促进优生优育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该政策在当时短缺经济条件下对改善中国人口状况,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无疑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

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红利不断减少,以及哺育养育孩子的成本加大,人口出生率会不断下降,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达到零增长,甚至会变成负增长,使中国面临与上世纪70—80年代完全不同的人口发展形势。所以,事易时移,由于当前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老龄化加速到来,中国人口政策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窗口期,如果政策与时俱进,可能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积累一批新的人口红利。中国急需尽快调整人口发展政策,实现从惩罚政策向激励政策转变。

(二)人口政策事关国家安全人口,不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综合国力构成因素的重要载体。人口政策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也事关国家安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持续多年人口净流出,并且生育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不仅是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确保一定的人口规模也是大国人口安全必须考量的基本因素。

(三)加大医疗机构投资建设一个老龄化社会,医疗机构设施建设对人口发展、迁徙意义重大。根据人口迁徙规律研究,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医疗机构多,设施健全发达,流动人口具有非常明显的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空间地理特点(雷光和、傅崇辉等,)。鉴于中国目前的人口现实,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设施投资,增加医疗机构,特别要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医疗投资,以及农村医疗投资,一方面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指引人口合理迁徙分布,缓解城市压力。

参考文献:

[1]0LiGuoping,ChenXiuxin。EmpiricalresearchoninfluencingfactorsonpopulationgrowthofBeijing—Tianjin—HebeiMetropolitanRegion。GeographicalResearch,2009,28(1):191—202。

[2]王露,封志明,杨艳昭,游珍,—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12):1790—1798

[3]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09(1):191—202

[4]柏中强,王卷乐,杨雅萍,孙九林。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5(8):1229—1242

[5]雷光和、傅崇辉、张玲华等,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J],西北人口,2013(5):1—8

[6]中国统计年鉴年[7]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

篇2:《月相变化》说课稿

《月相变化》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月球距地球最近,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画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重点:知道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难点: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即上半月月亮亮 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

月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过程:

一、引入:

1、说说兴趣爱好

2、在白板上画:月亮

首先和学生聊一聊自己的兴趣爱好,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随即展示自己的爱好:画画,这时利用白板的钢笔工具,画下一个月亮,这样揭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月亮。

3、说说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4、讲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展开

1、画一画看到过的月相(白板上画)

<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自己所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由于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月相,知道月相就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2、交流:通过刚才大家画的月相你有什么发现?

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按照时间先后给月相排排顺序(初一到十五)

(个别同学在白板上拖拉操作)

3、提问:为什么同一时间你们画的月相不同?

为什么有的月相是亮面在左,有的在右?

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接着观察白板上的各种月相,通过交流发现它们的不同,如:明亮部分面积不同,出现的时间不同,然后根据时间先后给所画的月相排一下顺序,这时候使用白板就能方便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多媒体材料,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和幻灯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并且让操作的同学和下面的同学同步思考,及时产生疑问:这样子排序对不对?一个月的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有些什么规律?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模拟月相变化。

4、模拟月相变化

(1)为了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

(2)交流: ① 用什么表示月球、太阳、地球?

② 在模拟前我们先要了解月亮、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

白板展示

③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做?

④要注意些什么?

今天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在太空中的月球,所以只能用相应的材料进行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学生对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相对位置等知识还不是很熟悉,那么让他们自己来讨论怎样进行模拟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通过提问交流,再让学生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拖拉太阳、地球、月亮表现出来,有同学质疑的再次进行拖拉操作,这样来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并能通过自己的操作直观地观察到实验成功的关键点即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明亮的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观看视频展示月球的公转,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如何进行月相变化模拟实验,为解决本课重难点打下基础。

(3)小组实验

注意: ① 观察月相亮面的大小如何变化

② 观察月相亮面的方向

(4) 交流:① 交流你观察到的月相

② 通过这个模拟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③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月相的变化,在白板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月相,

在交流时互动的力度更强,而且可以随时改正错误的月相,在白

板上的灵活移动,不用再象使用那样事先在后台操作好,而

且学生有的想法你课前没有预设进去就不能展示出来,而白

板可以随时编辑,把学生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便于他们得出月

相变化的规律,解决本课重难点。

(5)播放月相变化解释月相成因

接着再次播放月相变化解释月相成因加深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5、观察白天的月相

(1)我们从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推测了月相变化的规律,要知道规律是否正确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在什么时候观察月相比较合适?观察时间?如何记录?

在观察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从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推测出的规律是否正确,需要进行实地观察来验证,接着和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时间和记录内容,想办法解决观察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观察白天的月相既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又是一个课堂延伸的实证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三、拓展

1、做个小小侦探员:

2月25日晚上办公室失窃,警察抓到两个嫌疑犯:A说:“我晚上一直在睡觉,没出去过。”B说:“我看到A往办公室去的。”警察问:“天黑了你怎么能确定是A?”B说:“他正好回过头来月光照在他脸上。”

到底谁说谎了呢?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搜集月相以及月球地貌特征的图片或资料。

为学习下一课做好准备

篇3:《物态变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第一实验学校的刘月英,我说课的题目是《物态变化复习课》。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预设等方面来分析这节课。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教科版《物态变化》这一章的复习课。为了打破以往章节复习课的枯燥练习,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我在这节课中以“三态六变”为知识主线,加入了《中国成语大会》的设计元素,用知识问答比赛的形式来贯穿整个课堂,有必答题、抢答题、描述题,使学生在游戏娱乐中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最后以《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要点。以竞赛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既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九年级中考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这部分知识,对于比较基础的部分知识学生还是掌握的比较好,但有一些遗忘,而且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对物态变化图像分析得不够准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判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现象;

(2)会从图象中读出对解题有用的相关信息;

(3)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对物态变化图像的分析通过多道练习题的反复分析,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利用图像上的数值分析,使抽象的知识更具体,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自制物态变化的卡片 教学用直尺

【教学方法】

“一二一”教学 尝试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习方法】

师学友互助学习尝试探究 竞赛学习

【教学程序与设想】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教师出示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图片:在大自然中,水以各种形态存在着,请同学们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所创造的奇妙现象。同时设疑:同学们这些美丽自然现象的形成都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惊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得出:这些美丽自然现象的形成都与物态变化有关。

设计意图:利用美丽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明确目标

教师出示复习目标,学生阅读复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的动机。

三、独学奠基

教师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导学案的填写,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填写。然后分小组展示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対学提升

(一)必答题

教师先出示必答题的要求。再出示必答题的题号,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学生明白如何回答,各队派出师学友选题,解答,并解释原因。

设计意图:以竞赛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既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抢答题

教师先出示必答题的要求,再出示抢答题的内容。学生明确如何做,学生抢答题权,然后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抢答题的模式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五、群学拓展

教师出示描述题的要求,然后再出示不同的物态变化。学生明确如何做,各队学生相互讨论并举例汇总。每队各派两位同学,一人正对大屏幕,根据大屏幕上出示的物态变化,举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人背对大屏幕根据学友的描述说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设计意图:集群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增进了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激发对物理学习的求知欲。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物理应用于生活,体现了“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六、感悟收获

教师要求以游戏《找朋友》的方式总结知识。学生根据要求,把卡片贴在黑板的对应位置。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

篇4:《物态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和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

本课内容线索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4、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二、说教具

教师:多媒体

三、说学生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变化。

四、说学法

实验探究式

五、说教法

为了实现“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

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先回顾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

(1)、展示学习目标

(2)、展示自学向导,学生自学

(3)、小测验,学生自学反馈

(4)、新课讲解

A、认识概念

第一步: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第二步: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升华和凝华及其条件。

B、学会分析

第一步:展示烧黑的灯泡,让学生思考原因。

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物态分析。

第三步:得出原因。

C、几种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和凝固

第一步:展示现象,学生分析

第二步:教师点评,介绍人工降雨(干冰的利用是一个常见的知识考点,所以特别在此提出来)。

D、归纳小结

第一步:学生完成93页想想议议

第二步:展示物态变化关系图,理清关系。

(5)、达标训练----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对本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将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3、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第一条作业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解决刚开始未解答的问题。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动脑学物理3题

第二条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七、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以认识和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为重点,也是难点。以此为中心,再结合学生易错处给予有意识的突击强化,促使目标得以实现。

这就是我对这堂课的构想,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概念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热

2、现象

初态——————→末态 物态变化

A

B

C

D

3、六种物态变化

附:达标训练

1.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A.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卫生球变小了 C.霜的形成 D.雾、露的形成E.水结冰

F.夏天衣服被晒干G.冰化成水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I.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2.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并做出解释

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的冰状胡须。

3.思考题: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篇5:《物态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它由4个活动构成:比较冷热程度不同的水、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教材进行举例,重点区别零上和零下。指导学生准确使用温度计属技能训练。它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本教学在以学生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

遵守这些规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温度是难点(特别是零下的温度),要增加一些几组温度加以训练,运用模型等方式,尽量结合运用,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五、说教学程序

(一)、比较水的温度

1、比较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提示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2比较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引出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提醒学生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安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3、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结合学生生活: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

3、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篇6:历史上的人口数量统计研究论文

历史上的人口数量统计研究论文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散见于诸多历史文献资料之中,统计范围、口径、方法杂乱不一,因此对统计结果历来争议较大。笔者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所载,统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数量分析原理、方法,对历史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作简单分析,以期比较形象地描绘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减变化,以及各个时期人口增长率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查看人口数据的差异、比例和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

一、从传世典籍中所见的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

魏晋间著名学者皇甫谧所着《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尤其对研究先秦时期人口数量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记载,夏禹时,“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周公相成王时(公元前1043年),“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多禹十六万一千人,周之极盛也”;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时,“至于庶民,凡千百八十四万七千人;除有土老疾、定受田者,九百万四千人”;元始二年(2年),“民户千三百二十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二,口五千九百一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多周成王四千五百四十八万五十五人,汉之极盛也”;中元二年(185年),“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人”;永寿二年(156年),“民户二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永嘉二年(146年),“户则多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上述这些人口数字,没有交代具体来源,特别是夏商周三代的人口数量,更加令人生疑;同时,这些数字也与《晋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有所出入。宋、元《地理志》及《清实录》等历史典籍也有一些各个时期的人口数字。综上,笔者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以这些传世历史典籍为基本材料,参考前辈时贤的有关论述,简要统计出有明确记载且为多数学者认可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详见表1。

二、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与原因

据皇甫谧考证,夏朝时(公元前2070年),“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人口1355万。有商一代,人口无数考证。到周成王时(公元前1043年),人口增加到1371万,千年之间人口增长率年均十万分之一。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时,人口1184万,人口减少13.6%,出现了第一次负增长0.41‰。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秦朝的人口一说万,有人认为“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秦末汉初,迭经战乱,人口数量有人认为约在1500-1800万。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5959万,“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1](《地理志》)

这个数字应当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公元前221年至2年,人口大幅增加,这段时间人口增加了近2倍,人口增长率年均4.91‰。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平稳增长的。9年王莽篡汉,至25年刘秀建立东汉,人口数量下降3000多万,损失一半还多。据《后汉书》记载,光武中元二年(57年),人口数量才恢复到2100万。嗣后东汉一代,人口数量一直徘徊在4900万左右,人口增长率年均最大值为27.33‰,有些时期还出现负增长,平均在1%。直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人口5648万,才又接近西汉末期的人口规模。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巨大,仅存约1000万。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一次严重大衰退。“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九十。孙权赤乌五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2](《地理志》)合计,三国时期魏灭蜀(263年),人口数量约为767万。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1](《地理志》),人口数量为1616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才恢复到4601万。“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垦田五千五百八十五万四千四十一顷。其邑居道路,山河沟洫,沙碛咸卤,丘陵阡陌,皆不预焉。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盛,极于此也。”[3](《地理志》)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大幅下降,有说唐初人口仅有2500万。

至安史之乱前夕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又增至5291万,大致与西汉末元始二年的5959万、东汉末永寿四年的5648万旗鼓相当。总之,隋唐时期,较之魏晋南北朝时的1616万,人口增加了约2倍;自大业五年至天宝十四年,人口增长率年均0.96‰,增长平稳而缓慢。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只有3000万左右。北宋真宗咸平六年(10),人口数量为1427万。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二次严重大衰退。之后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人口为4673万,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则历史性地达到了7681万的第一次人口高峰。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较多。元朝建立初期,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人口数量为5883万。“初,太宗六年甲午,灭金,得中原州郡。七年乙未,下诏籍民,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八十七万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五。宪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户二十余万。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余万。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图。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户一千一百八十四万八百有奇。于是南北之户总书记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万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4](《地理志》)之后,一直未超过6000万。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5987万,明末天启六年(1626年)人口下降到5165万,期间最高值为6659万。可知有明一代,人口保持在6000万左右,低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7681万的第一次人口历史高峰,与西汉末元始二年的5959万、东汉末永寿四年的5648万、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5291万基本相当。

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锐减。清顺治八至十三年(1656年),人口徘徊在1000多万。康熙二十三年至五十八年(17),人口保持在2034万-2502万。雍正十二年(1734年),人口数量也仅为2735万。可见清朝早期的9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第三次严重大衰退,与秦朝人口数量基本相当,时间倒退了近。与此同时,至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数量出现了激增,达到14341万,中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亿人大关,达到了第二次人口高峰。与雍正十二年相比,人口增长率年均26.7%,除了盛世人丁滋生快速,还一定与清初以来持续实施的摊丁入亩的政策有莫大关系。之后,中国人口一直持续增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突破两亿大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道光十四年(1834年)则突破了四亿人口大关,即使清末宣统三年(19)人口仍保有37767万。自顺治八年至宣统三年,260年间人口数量增加了31倍之多,人口增长率年均13.8‰。

三、中国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数量分析

借助数量分析之原理、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地描绘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减变化的柱状图和散点图,以及各个时期人口增长率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查看人口数据的差异、比例和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分布的柱状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三个人口数量低谷期。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年),人口数量不超过2000万;三国魏晋时期(263―280年),人口数量不超过1700万;清朝初期(1651―1734年),人口数量不超过2800万。

第二,三个人口数量平稳期。两汉时期(2―157年),人口数量保持在5000万上下;隋唐时期(609―755年),人口数量保持在5000万上下;宋明时期(1110―1626年),人口数量基本上普遍突破5000万。

第三,三个人口数量冰点。三国时期(263年),人口数量为767万;北宋初期(1003年),人口数量为1427万;清朝初期(1651年),人口数量为1063万。第四,一个持续增长期。乾隆道光时期(1741―1845年),人口从1.4亿持续增长到4.2亿。

第五,四个人口数量关键值。1741年人口数量过亿人,1762年人口数量超两亿,1790年人口数量超三亿,1834年人口数量超四亿。

各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分布的散点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温和平稳阶段:前2070―前221年。

第二,持续发展阶段:前221―1734年,其中出现了四个调整点,57年、263年、1003年、1651年。

第三,高速增长阶段:1741―1845年。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分析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的增长率经历了四个时期。

图3中国历史人口增长率分析图

第一,低速期:前2070―2年,最大值不过5‰。

第二,紊乱期:57―609年,期间出现了三次较大的人口负增长。

第三,变化期:726―1626年。第四,剧烈期:1651―1911年,期间最高的人口增长率为267.1‰,最低的人口增长率为-18.2‰。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数理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人口数量出现了三个低谷期、三个平稳期、三个冰点、一个持续增长期、四个关键值,其增减变化可以划分为温和平稳、持续发展和高速增长等三个阶段,其增长率则经历了低速、紊乱、变化、剧烈等四个时期。

篇7:《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家乡在变化”中的第二节“生活的变化”。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到家乡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以及现实社会生活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书中选取了多幅图片来彰显生活的变化,意图透过人们的衣食住行来反映人们的生活变化,进一步了解家乡,体会到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促使他们树立为家乡的明天、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面”是指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点”是儿童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我将本次活动设计为由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回到课堂的交叉反复的一系列活动,今天所说的是课堂教学部分。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享受着温馨与幸福。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很好的思考过生活的变化,感受不到过去的艰辛与困苦,因此往往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谢。

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的分析,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桥梁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今天生活的温馨,珍惜今天的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人民生活各方面的突出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汇报,体会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今天生活的幸福与温馨。

教法、学法:

课标中指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期,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适于和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采用互动教学、直观教学。 突出体验、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

教学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生活导入,调动体验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近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细心观察的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相比变化就更大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去了解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从中引出课题,教师板书:生活的变化。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科书56~59页内容,学生可自己阅读,也可以小组合作阅读,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一想,书中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读书后交流汇报。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观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初步感知到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转入课堂。

第二环节:交流体验,引起共鸣

这―环节,分三步来完成

一、交流资料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书中家乡发生的变化,那我们的家乡人民生活又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课前老师请同学自由结组收集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资料。”教师走进学生中,

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交流整理资料后分组汇报,学生可能会结合照片、故事、统计图、统计表等进行汇报。对学生有价值、有特点的资料教师予以展示,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随机以概括,出

示图片讲解:过去的服装,款式陈旧,颜色单一,人们都穿一样的衣服,现在的服装,款式新颖,颜色鲜艳,面料考究;爷爷奶奶小时候只能吃到窝头、玉米饼和简单的蔬菜,就是这样有时还吃不饱。爸爸妈妈小时候虽然能吃饱,但食物的种类还是比较单一。现在水果、蔬菜应有尽有,想吃什么就可以吃到什么,人们不仅要求吃饱,同时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过去的住房,低矮,阴暗,窄小,不方便。现在高楼林立宽敞明亮,既舒适又方便,过去人们出行路不平,靠步行,马车或自行车。现在道路平坦,车的种类繁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这一层次的设计学生通过交流、汇报,结合教师图文并茂的讲解,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从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今天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二、交流问题

在各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随机提问:“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呢?”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学生可能会说环境的污染,资源浪费等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生活的不断发展与变化,随之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去注意,去避免,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同学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去创造、去发骨、去改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三、交流收获

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访问、交流、汇报,从课外到课内的一系列活动中对家乡生活的变化已有了深刻的体会。于是,我请学生来谈收获,谈体会,学生可能会说:过去生活艰辛,今天生活幸福,要珍惜今天的生活;也可能会说爷爷奶奶小时候吃不饱,我要把好吃的留给他们,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还可能会说要好好学习把家乡、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第三环节:演演说说,以情促行

请学生自由结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长辈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可能会用各种方式如:小品、快板、歌曲,时装表演等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生表演后教师小结:“通过调查、交流,你们已经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也感受到你们对长辈,对家乡,对祖国的那份浓浓的热爱之情,相信这份爱会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学习、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作能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的才华展示将整个活动拉向高潮。教师充满激情的小结,把学生带入一个渴望努力、渴望实践,争取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的无限遐想之中,达到预期教育的目的。

第四环节 课后延伸 升华情感

请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家乡人民生活变化》的展板,在校园中展出。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整理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也使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感受家乡生活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篇8:《声音的变化》说课稿

《声音的变化》说课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教学准备】

为每一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2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段音乐给学生欣赏,问学生: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

揭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展开新课

1、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

一把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

(1)实验: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约10cm,用一只手压住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另一端。注意拨动尺子时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的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的上下振动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复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2)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2、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

(1)实验: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四个杯子,分别盛水:满杯,3/4杯,1/2杯和1/4杯。试着用铅笔和小木棒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现在记录单上记录预测。

由水多到少或少到多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并做记录,与预测进行比较。

交流实验结果,比较实验预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装置:一块木板钉两个钉子,钉子之前绑一个橡皮筋。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在今天的让橡皮筋发声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皮筋拉得紧写,再拨弹。观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注意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同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实验发现,对发现进行分析。

(3)小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三)总结

课外拓展:听听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本节课在科学教研员邓老师和叶老师的点播指导下,我感受颇深:

1、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太少,学生发言的亮点把握不够。

在我的科学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是我设计的下个环节是什么,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是否在我的欲设之中,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他们发言中的亮点却视而不见。

在探究尺子不同振幅产生声音强弱的变化的实验中,学生对于“重复做3—4次”都有各自的观点,特别是有个学生提出:做1次,不能让我们观察清楚尺子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重复做3—4次,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多么好的发言,的确,反复实验,反复观察,就能给我们新的发现,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不就是这样来的吗?但在课堂上,学生这样精彩的回答我却忽视了,如果我当时能对她的发言加以肯定,我想小女孩以后的多少会有一定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我们在科学课堂上要多关注学生的问题和他们的发言。

2、敢于大胆的处理教材。

新课程科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修改,不断改动,不断完善。我想,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和我们一线老师一样,也在不断反思,发现了有些内容编排的不合理。一样新东西的出现,是在不断更新中,不断变化中,才完美的。因此,我们一线老师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教学需要,大胆的处理教材。《声音的变化》中既有探究声音强弱的活动,又有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而接下来一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整课都是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的教学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处理。利用一节课时间设计各种相关活动(尺子振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橡皮筋松紧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不同长短铁钉震动声音高低的实验探究等),专门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一节课专门探究声音的强弱变化。这样可以理清学生的探究思路,更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科学教师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

在这堂课中,我竟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认为同样大小的杯子中,盛入不同量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打时,盛水越多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盛水越少的杯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越低;看来,我们科学教师真的要加大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量。如果有些科学概念,科学实验现象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真的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误人子弟。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科学杂志,一些科学专著,还要去了解更高年段的科学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必须要有自来水的容量。

总之,通过本次上课,我受益非浅。我相信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教学中会成长的更快。

篇9:声音的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前面初步感受过了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并且对尺子橡皮筋等物体的发声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一课是对前面学习的延续和深入研究,更多的是对声音强弱高低变化原因的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为每一组准备: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二、说教法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声音的变化》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在课的开始就激活主体,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此,新课引入,我选择了世界著名进行曲《西班牙斗牛士》供同学们欣赏,在听完乐曲后,让学生说说声音有哪几方面的变化? 这样顺利地让学生们说出声音高低、强弱的感觉,

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我们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提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

三、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我们科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预测、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标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我们要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重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教学过程比作婴儿的出生,我们教师的作用就好比助产士,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是教不会的。科学探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得到培养。根据“主导和主体”,“主动学习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思路和预设: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心里非常高兴,为此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世界著名进行曲《西班牙斗牛士》,请大家欣赏。(播放音乐)

师:听完音乐,你听出了声音有哪几方面的变化?(排除乐器的改变)【高低强弱等】

这节课,我们就从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声音的变化。(板书:声音的变化)

二、新知探究

1、研究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

师:那么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呢?我们用拨动尺子的方式来研究。

出示实验步骤:

把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2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

一端,另外一只手从下而上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实验注意事项:

①不要让直尺拍打桌子。

②用力要均匀,以免尺子折断,伤害到别人或自己。

③认真观察尺子的振动状态。

④重复做实验三次。

⑤以小组完成实验记录单。

生实验,教师巡视,实验完毕,生汇报。

师:谁来解释一下振动的幅度是什么意思?尺振动时来回往返的距离。(板书:来回的距离)如果我们以一厘米作为距离单位的话,画6厘米和2厘米示意图。你能判断它们的振动幅度吗?师:来回距离6厘米和来回距离2厘米相比,谁的幅度大?

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

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振动幅度  幅度大  声音强   幅度小 声音弱)

师揭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板书:音量、分贝)

2、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

①我们刚才研究了声音强弱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那么声音高低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每个小组都有四个带有编号的杯子,1号杯里盛满了水,二号杯子盛了大半杯水;三号杯子盛了半杯水,四号杯子盛了少半杯水。若用铅笔敲击杯口,发出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呢?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排序。

首先把自己的预测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表格中,然后小组进行验证。【提示:用铅笔敲击杯口时,用力要均匀,每次的力度尽量相同。】

实验完毕,交流实验结果,比较实验预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水越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的发出的声音越高)

②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为什么盛水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低而盛水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呢,接下来,我们用拨动橡皮筋的方法来继续研究声音的高低。

出示实验步骤:

拨弹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把橡皮筋拉得紧一些,在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

拨弹橡皮筋时,尽量用同样的力度。

生实验,小组交流,完成表格,汇报。【橡皮筋松的时候,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紧的时候,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

师:谁来解释一下振动的快慢是什么意思?

师:是指橡皮筋来回的次数。

师:我们一般是以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板书5次每秒和2次每秒), 1秒钟振动5次和1秒钟振动2次相比,谁快谁慢?

③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振动快慢   振动快  声音高  振动慢  声音低)

师揭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师板书:音高 赫兹)

④现在你能说一说,4个杯子为什么发出不同的声音吗?(与杯子振动的快慢有关)[师揭示:杯子振动的频率太快,我们不易感觉到。]

3、辨析: 有人说:“声音强就是声音高,声音弱就是声音低”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声音的强弱只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声音高低只与振动快慢有关。]

三、拓展延伸。

师:很多物体的长短或粗细发生变化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来推测教材75页几组物体在敲击、拨弹时声音高低会有什么变化。

生推测(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短的高,长的低。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粗的低,细的高。)

师:图中每组材料发音的高低与大家的预测是否相同呢?课后,我们以组找到图中材料,进行验证,下节课再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篇10:《变化的量》说课稿

《变化的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变化的量》。《变化的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8页上的内容,是学习比例的第一课时,主要体会生活中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变化特征。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充分感知了常见的量,对量有丰富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习正、反比例以及今后将要学习的函数的基础。作为一种新知识的开始,本课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通过表格、图像、关系式等多种方式,充分感知不同的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变化的量的特征。这样的内容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于基本知识后面的常见的量向变化的量的飞跃,表格、图像、关系式等不同解题策略的训练,定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等,都是重要的教学点。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变化的量,感觉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变化特征。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用多种方法研究问题的乐趣,感觉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安排了多个生活情境,以表格、图像、关系式等不同方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变化的量的特征。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感觉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变化特征。

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以前从未接触过变化的量,从之前熟悉的定向思维模式转向多向思维模式,并认识变化特征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用多种方式认识变化的量的变化特征。

本课需要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学习单。

二、说教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教学中,在感知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环节,创设了小明体重变化、小明步行上学、买邮票等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公感知生活中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对变化的量的规律有一定了解,突出了教学重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比较教学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学中,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有了充分和感知,了解了一定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信比较情境中的变化规律,然后对情境进行分类;在学生对情境初步分类之后,再次引导学生对同增、一增一减这两类进行再比较,再分类。通过一次次的比较,一次次的分类,让学生深入认识到变化的量的变化特征,较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运用了复习导入法、谈话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新课标》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感知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环节,师生一起研究了小明体重变化的情境后,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其余五个情境中量的关系,通过计算、观察、思考、抽象等,自己体验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之后,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对情境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分类,最终深入认识变化规律。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研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突破了教学难点。

合作交流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能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学生可以自愿与他人合作,教师也参与到合作之中去,然后进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不同层次的交流,让学生的智慧相互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运用多种策略研究的方法。常常教学的根本就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多种策略的运用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直接的体现。教学中,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三张学习单,研究问题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单,从而使用表格、图像、关系式等多种策略来研究问题,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更加深入。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准备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以前我们认识了很多量,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有些量会随着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入新知:变化的量。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己发现变化的量的起因,顺利完成了“常见的量”向“变化的量”的飞跃。

(二)、自主探究,攻取新知;

1、感知身边变化的量。

出示六个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感知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变化的规律分类。

深入探究同增和一增一减两类变化的量的联系和区别。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层认识变化规律和特征,研究与总结方法齐头推进。

(三)、知识回顾,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对于学生的问题,能在课堂中解决的,请同学们来解决;不能解决的,提议让学生课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采用框架式结构,主要反映变化的量的分类情况,简单明了。

篇11:《十年的变化》说课稿

“十年的变化”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与减(一)”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比较容易掌握,稍有困难的是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为此,本课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

(2)通过情景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十年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境激趣引出课题,与今天再去逛时情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整个课堂我创设小动物参与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 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下面我就这四个教学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我通过情景创设我十年前逛动物园的情境,与今天学生再逛动物园的情境作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入今天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录音和字幕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相关数学信息。

(1)思考并回答:对比同一个动物园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提出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口算 数线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小老师板书,讲解)

4.小狮子知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愿意告诉它吗?

5..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补充课题)

6.. 趣味练习,评选动物园环保之家(板演)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设计了“帮森林医生啄木鸟找对错”,“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两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对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的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小老虎看到你们学了这么多知识,它也想学,你愿意把这节课的收获告诉它吗?你觉得利用竖式计算时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小狮子和身边的小伙伴呢?

通过创设小老虎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不但学会反思和评价自己,而且学会反思和评价他人。

篇12:图形的变化说课稿

图形的变化说课稿

【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

【章 节】第八册第四单元“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

【学 科】数学

【年 级】四年级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课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⒈通过七巧板拼图,体验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⒉利用拼图的方法去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⒊能正确合理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⒋通过在线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是根据“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设计的一节活动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般采用割补法,而七巧板的拼图训练能促进学生的拼图方法的迁移,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正因如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七巧板拼图和在线学习,学生能体验数学之美,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难点定为:学生通过七巧板拼图体会到割补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奇有趣的事物;爱动,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动手摸一摸、试一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形),采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探究,不仅获得了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了能力,更是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⒈“权变选择”与“理性构建”。为了体现以学生本的课堂教学理念,针对瞬息变化的课堂教学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理性重建,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①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复习导入为增加七巧板拼图环节,并要求学生用语言介绍自己的拼图,使该环节成为实现学生情感、能力目标的重要手段。②在例题求队旗面积时,把割补演示改为文字提示,学生自己动手拼图,完成例题解答。③变大量枯燥习题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④变一节课围绕一门功课、一个内容,而是使学生掌握一种可供借鉴的学习方式,并用这种学习方式去进一步学习探究。

⒉“动态生成”与“课堂调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师、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之间动态生成的东西特别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最怕的就是这些“意料之外”,并加以排斥、消灭。而这些“意料之外”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目前课堂中最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因素的的整合,使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这种四因素交互的动态环境,使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某种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每一堂课都包含着创新的要求,每一堂课都是对教师“教”的素质的最大挑战。所以在七巧板拼图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时,每一步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差异在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也是抱着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态度进行课堂调控。

五、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课件是网页的形式,学生只需进入“燕山小学”网站的首页,点击进入“在线学习”,选择“数学”学科中的`“图形的变化”,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了。

我校的网络教室有64台学生机,是“联想”品牌机,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㈠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和电脑一起玩一玩。

请进入“拼拼玩玩”或者“走走看看”。

㈡自主学习

⒈拼图游戏

(人机互动)

⑴在学生拼图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帮助。

⑵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交流活动。

⑶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⑷提问:所有的拼图有什么共同点?

⒉面积计算

(人机互动)

⑴在学生自学时,进行个别指导。

⑵组织学生交流。

⑶组织学生练习。

㈢反思小结

⒈提问: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你喜欢这样学习吗?

⒉导入:请你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㈣拓展延伸

(人机互动)

在学生自学时,进行个别指导。

自主选择进入“拼拼玩玩”板块或者“走走看看”板块。

进入“拼拼玩玩”的学生独立操作电脑进行七巧板拼图。并把自己认为满意的图存储下来。

进入“走走看看”的学生,阅读有关七巧板的知识,欣赏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次进入“拼拼玩玩”和“走走看看”。

小组活动:①介绍自己的拼图,②评价自己的和其他组员的拼图,③进一步修改拼图。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优秀拼图。

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学生自学例题:求队旗的面积。

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求队旗的面积的?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进入“练习”,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进入“学学溜溜”,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一个“玩”字,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新奇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学习。

这部分课件的设计充分发挥电脑的导学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帮助。同时在个别化学习的同时,还在课件中辅以提示语,提示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有所启发。

在“帮助”中,没有制作成电脑演示的模式,而是用几句简单的提示语,要学生自己移一移、转一转、拼一拼。这样设计,充分相信学生,更体现出“几何画板”是个重在助学的软件,而不是教师的演示工具。

“学习-反思-学习”,不断的螺旋上升,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本节课中运用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在线学习,而且优秀的网站能促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篇13:商变化规律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推荐度:幼儿园《按规律排序》说课稿 推荐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说课稿 推荐度:找规律教学反思 推荐度: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商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与不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选择这一个内容,还以为只学习“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条规律,可是经过仔细阅读教材之后,才发现这节课要解决的是商的三条规律,这样一来,这节课的.内容就很多,从量上来讲就很足,一堂课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这给我上好这堂课出了一个大难题。于是,思考过后,要同时完成这些内容,那么这节课就只能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编排的时候,把被除数不变时,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放在最前面,接着是除数不变时,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是商不变的性质。因为我们知道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于是,我把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放在第一个,这样在正比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反比例,学生想度来说较容易理解。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得出规律、表述规律和应用规律来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学习这三条规律时,也是一条比一条轻松。第一条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得出,第二条第三条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学生自己去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听我试讲,不断帮我改教案、帮我指点的老师,真的感谢你们!另外,在我的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希望你们能给我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

《人口大国》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说课稿

《印度》地理说课稿

高一年政治《家庭消费的内容》说课稿

《计划生育》生物说课稿

初中地理说课稿

旅鼠之谜说课稿

生物教学说课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说课稿张卫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锦集13篇)】相关文章:

澳大利亚说课稿课件2023-09-08

《系统的结构》说课稿2022-05-06

地球的结构说课稿2022-12-07

人教版地理说课稿范文2023-07-11

《陋室铭》教案说课稿2023-07-04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2023-05-22

小学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2023-02-11

说课稿模板doc2022-04-30

高中地理说课稿2022-08-02

说课稿的主要内容及方法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