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

时间:2022-05-08 12:23:25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整理3篇)由网友“还没想好叫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

篇1: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篇2:高一化学物质量浓度说课稿

高一化学物质量浓度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

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

篇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说课稿(选修说课)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说课稿(人教版选修说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主要是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祆,也就是由君上昏乱、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应该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文章反复论证了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一味地迷信上天、屈从于命运,不如把它当成物来蓄养而控制它,顺应它而利用它。荀子认为,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去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

出了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外,该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了排比,节奏鲜明,气势磅礴,说理缜密,富有感染力。这是本文在写作方面最突出的方面。

学情分析

1、高二学段的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借助于课下注释可以基本理解本文的大体意思。但还需要继续在古文词汇和句式方面的学习和积累。

2、在必修二模块,学生学习了《劝学》,对荀子和他的文章风格有所了解,学习本文应该有一定的亲切感。特别是对论说文的写法感兴趣,有学习的愿望。

3、高二段的学生无论是在历史学科或是政治学科,对荀子的哲学观点是有所了解的,对于天与人的关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教学目标

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词汇、写作以及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

二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选文,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三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筛选。

《天论》作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长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鲜明观点,大胆反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拜倒在自然面前的看法。本文节选是属于文章的后半部,主要阐述“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他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虽然已是节选,但在一节课完成所有语段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再次择取重点精读,我觉得可以讲授选文第1段、第4段、第5段及最后一段。

二、教学准备

要在一节课上完成荀子的学习,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必不可少。所谓“凡事预则立”,学生准备情况有时决定上课的效果。为此,我建议布置以下几个预习内容:

1、复习背诵《劝学》。

2、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重点自学第1段、第4段、第5段及最后一段,疏通文义,概括内容。

3、思考或简答以下问题:

①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

②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和环节

1、学习选文第1段。

①重点讲解“治乱天邪”、“是禹、桀之所同也”和“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这三句的古汉语句式特点。②理文脉。指导学生抓住“天邪”、“ 时邪”、“ 地邪”三个关键词和“治乱非天也”、“治乱非时也”、“ 治乱非地也”三句话来把握本段文脉。本段用三个问句,领起三个意思,层次分明,条理井然,逻辑严密。③本段主要论述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和混乱没有决定作用的道理。

2、学习选文第4段。

重点解说“星队木鸣”、“怪之可也”、“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中的加点字的含义。本段指出自然界中的奇怪现象都是可以解释的,不必大惊小怪,是上天决定的,与人力无关。这一段在文章的内容上是由对天命的思考转入谈人事的话题。

3、学习选文第5段。

讲清以下加点字词的含义:“人祆”、“耕伤稼”、“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提问:本段中提到的“人祆”指什么?作者列举了几个方面的反常现象来阐述“人祆”的特点?“人祆”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四个问题的设置和提问要讲究层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本段主要的意思是说:人祸远苦于天灾。在本段中,荀子提出一个时代是否发生日食月食、是否风调雨顺、是否出现过扫帚星等,都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在于君上是否英明,政治是否清平。真正可怕的不是自然界的怪异形象,而是“人祆”,即人为的灾难。荀子列举了三类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后强调: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实是产生于昏乱。要是三类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交错产生的话,就不会有安宁的国家了。而这些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引起的灾祸却十分惨重。这些都是可怕的。荀子认为,对天地间万物产生的的种种怪现象,人们不必花费精力去研究,应该关注那些自己应该花工夫的方面: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怪现象,经书上是不说的.。没有用处的辩说,不紧要的明察,应该抛弃不去研究。至于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妻间的区别,那么就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能舍弃了。这是荀子作为儒学大师的根本立场。本段是教学的难点,要认真解读。

4、学习选文最后一段。

疏通。抓住六个“孰与”来把握文脉和感情。着重讲清“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段意理解:

在本段中,荀子提出:如果沉溺于“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望时而待之”、“因物而多之”、“思物而物之”、“愿于物之所以生”,那就是“错人而思天”;对“天”“天命”“时”“物”等,人应该做到的是“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以及“有物之所以成”,这些都是合乎万物实情、人应该做出的努力。由此可见,荀子的意思是,在应当努力的地方,人必须努力。

5、鉴赏。

(1)就说理文的文法略做点拨。

荀子文章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思想的深邃丰富,理论的系统严整,使其单篇行文缜密,论证严谨周密。从学过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荀子之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首尾贯串,一气呵成。本文就是典型的一篇。

(2)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大量排比手法的好处。

①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辨析:排比句要三句以上。

②谈谈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作者大量运用了排比,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势、明晰的层次以及条分缕析的缜密,同时更加富有抒情色彩和感染力。

6、评价和感悟。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评价:

①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

②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

③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在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联系实例说明,比如时代、出身、家庭、高考、汶川地震等,这样才能有切身体会。

荀子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在荀子看来,我们应该慎重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对于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妻间的区别,那么就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能舍弃了;在天面前不“错人而思天”。

5、小结。

荀子启示我们,宇宙间有些东西是由天决定的,比如日月、星辰、瑞历、春夏秋冬四时以及天地等,可是人类在天地自然面前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把天当成物来畜养和控制,可以掌握天的规律而运用它,可以施展自己的本领使万物向符合需要的方向变化,可以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们。荀子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天地自然面前,人不能为所人欲为,在那些付出努力也无益的地方,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在天地自然面前,人可以大有作为,在那些应当付。

6、布置作业。

追忆

物质的量说课稿

物质的量教案

高二物理说课稿《弹簧形变和弹力》

《祝福》说课稿之三(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说课稿范文

沪科技版质量说课稿

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说课稿

高中化学《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

化学反应与能量说课稿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一化学说课稿之物质量浓度(整理3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说课稿2023-08-27

高中化学获奖说课稿2022-10-09

《硫酸》高中化学说课稿2023-12-26

初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2023-03-03

氯气说课稿2022-05-07

高中化学《钠》优秀教案2022-06-23

高中化学招教说课稿2023-07-25

碱金属说课稿2023-08-30

离子反应课件2022-06-10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无机物》说课稿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