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硝酸的说课稿(共5篇)由网友“finallyvi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硝酸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硝酸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而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又是学生突破硝酸强氧化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本节课重点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加深对物质结构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已具备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浓硫酸的特性
已具备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等两大特性。
(2)过程方法:
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推理、
知识迁移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改进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事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利用“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虽然硝酸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但作为硝酸的性质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硝酸的两大特性
难点: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我还设计了本节课的创新点:在探究硝酸性质中既有理论探究也有实验探究还有实验仪器的改进
学生活动的体验点:体验硝酸泄露的可怕性,硝酸的强氧化性以及实验仪器的改进
三、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我采用学案导学、情景激学、目标驱动、实验助学的方式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通过信息归纳、类比推理、实验探究、联系实际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合作与交流,观察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乐学其中!
四、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学生心里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新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教师应创设利于学生探索、求新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求知的过程得以快速成长。
于是本节课我通过硝酸泄露事件作为线索,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这不同于以往的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模式,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科学猜想、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反思、实验改进,来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旨在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学习目标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要给同学们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目标1、通过信息整理感知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目标2、通过联系实际复习回顾硝酸的酸性
目标3、通过理论探究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
目标4、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目标5、自由交流,寻找自我提升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
新课引入:
播放一段录像:硝酸泄露事件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际生活问题为线索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机会。
目标1、感知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根据学案观看录像,整理由录像中所得到的信息:结合阅读教材归纳出硝酸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目标2、复习回顾硝酸的酸性
我通过创设情景
展示图片:事故的处理(用消石灰处理泄露的硝酸)
提问: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你能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硝酸的酸性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硝酸能与金属反应为“硝酸的强化性”的学习环节提供发现问题的理论基础。
目标3、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
回顾展示图片:高速公路上弥漫着红棕色的烟
对比展示:一瓶呈黄色的浓硝酸
问题:高速公路上红棕色的烟是什么?长久放置的浓硝酸为何呈黄色?
追问:如何正确保存硝酸?
设计意图:学会通过对比、迁移、质疑、阅读获取新知识,掌握“性质决定保存”的规律!
并且从上理论探究:硝酸的分解产物除了二氧化氮还有什么?引导他们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并由学生推导并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科学的推理能力
任务4、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融合知识、方法、能力等多重目标的实现。为了能顺利的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了沿着科学家的脚步去探索
实验探究:(科学猜想--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反思—实验改进—实验小结)
(1)猜想:
回顾图片:用槽罐车运输浓硝酸,你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与浓硫酸联系起来:钝化—强氧化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虽然已经学过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是我所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知识和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在实验设计方案上我相应地降低了难度:
(2)设计方案: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对以上猜想进行验证
基于环保、节约、携带方便,我对实验仪器进行了改进,采用一套微型实验仪器,由于没有配套的微型试管塞,我采用了气密性更好的试管帽。并在学生进行操作前进行了详细说明。
(3)实施方案:这是学生实验的学案: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对比浓、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剧烈程度,说明
性:浓硝酸稀硝酸(填>、<或 p=“p”>
(4)方案反思:稀硝酸与铜反应中我们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于是可能有的学生就会提出质疑:产生的气体会不会是氢气呢?
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那么该实验应如何改进才能确认究竟是氢气还是一氧化氮?
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改进
(5)改进实验:用注射器代替试管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分组实验不仅仅停留在机械的动手、观察,还要让学生明确“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这
样做,还能怎样做更好”,是实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由实验装置的改进再改进,优中求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然后,我们师生共同进行
(6)实验小结:同是硝酸与铜的反应,但浓度不同产物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由此对学生进行辩证法的教育,量变引起质变!
投影:“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和某些心怀不轨的金匠用王水来偷金的故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当堂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将学生易混淆的问题提出,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准确,更深入。
板书设计:再现知识、突出重点
目标5、自由交流,寻找自我提升的空间
最后我预留几分钟,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探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疑问能及时解决,做到释疑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比如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就会质疑: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吸水性,硝酸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波尔是如何从王水中再提取单质金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硝酸的性质”这个知识技能作载体,通过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发现问题—理论分析--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核心,实现了“激学—促学—助学—乐学”的情感价值观,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篇2:硝酸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硝酸》,本节说课分为六个环节: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氮族元素是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最后一个主族,氮是氮族元素重要的代表元素,而硝酸不仅是氮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硝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的热点。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硝酸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理论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了解硝酸的用途和王水的组成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情感目标
教学过程中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关系,并且通过玻尔巧藏
诺贝尔奖章的故事,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硝酸的部分性质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但作为硝酸的性质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确立硝酸的特性是本节的重点;强氧化性是本节的难点。
二 、说学情
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学过酸的通性,很容易分析得出硝酸酸性;高一学过浓H2SO4的强氧化性。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实验很好奇,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情况,我设计了相应教学方法。
1、以实验促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观察→对比(类比)→讨论(推理)→归纳。分散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演示与物质性质的类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2、利用现代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讨论题.练习题和实验观察重点展示出来,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找准学习重点;有些演示实验可在多媒体上做,可以减少污染,配合教学。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本学习方法。
1.观察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
2.联想 将硝酸知识和大量丰富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
3.类比 将硝酸性质和浓硫酸进行类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
4.推理 让学生通过推理导出结论,从而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步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联系实际问题,创设悬念引入新课
我先展示了一个实际情境:最近媒体经常有关于有人用黄铜仿制“黄金”行骗,被骗者后悔不迭的报道。然后提出,假如是你,你会上当么?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识别黄金的真假?学生思索一阵,感到以前所学的知识对该问题无能为力。此时,我顺势提出:学好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有了鉴别的本领。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望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好的引课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么的重要。
2.探究性质——新知识的授课教学
(1)用实验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样品,组织学生观察浓硝酸的颜色状态,让一名学生小心闻气味并演示,结合课本重点归纳出硝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2)通过学生阅读自学、教师演示实验及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 我们首先展示一瓶在无色试剂瓶中久置发黄的浓硝酸,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演示浓硝酸受热的对比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评判自己的推测,再让学生根据对现象的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①分析加热浓硝酸的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推测相关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为什么?
③这样的保存方法还适用于哪些试剂?
学生讨论完后,我再点拨疑难点,以加深学生对硝酸不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
(3)新旧知识迁移、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相结合突出重点——强氧化性
新课的中心内容是硝酸的氧化性。硝酸是继硫酸之后的另一种强氧化性酸,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复习:我们学过的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浓硝酸是否也有强氧化性呢?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能够加以探究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
这样进行知识类比迁移,就可以从浓硫酸的性质推测出硝酸可以与铜反应、常温下铁、铝可以在浓硝酸中钝化、浓硝酸可以与炭反应等知识,然后演示[实验1-7]来进行验证。
演示之前,我先提出了观察的目标:
① 反应的剧烈程度;
② 生成气体的颜色;
③ 反应前后溶液颜色如何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试写反应方程式
为了更顺利地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而又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我将实验加以改进,具体如下:将单孔塞换成双孔胶塞,并在塞子上安装一个能自由开关的玻璃弯管,开始时先关闭此管,等看到试管中产生无色气体后打开此管,向试管中鼓入空气,便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这样既便于学生确定生成的是一氧化氮气体,又能防止有毒气体散失到空气中。
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然后扩展到其他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常温下铁、铝可以在浓硝酸中钝化。
再放映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录像,对比浓硫酸的性质总结硝酸的反应规律
最后扩展到与其他像硫化氢、亚硫酸钠等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这样就全面总结出硝酸的反应规律:
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都不产生氢气,其中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会钝化。 稀HNO3与浓HNO3 都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稀HNO3 一般被还原成NO,浓HNO3 一般被还原成NO2
(4)复习巩固硝酸的酸性
为了全面掌握硝酸的性质,让学生复习巩固酸的通性,
此处增加一个实验:向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学生可通过石蕊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既可引入酸性的复习,又可体会硝酸的强氧化性。 这样就对硝酸的性质就有了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
(5)了解硝酸的用途和王水
最后联系性质,推知硝酸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硝酸对国民经济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出硝酸虽氧化性强但不能氧化铂、金。有没有能氧化铂、金的物质呢?通过设问,自然引出王水。简介王水的组成和超氧化性。要牢牢记住王水的组成,可引导学生妙用王水中的“王”字的笔画,“王,三横一竖,3:1”帮助记忆。最后通过玻尔巧藏诺贝尔奖章的故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这样就完成了探究性质的部分,学生对硝酸的性质也有了全面的了解
3. 小结归纳——归纳总结硝酸的性质,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
进行完知识探究后,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能全面的掌握硝酸的性质。
4. 反馈练习——针对重点,巩固练习,教学反馈
自我测评:
1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铜与硝酸 B.木炭与浓硝酸
C.氧化亚铁溶于硝酸 D.氢氧化铜与硝酸
2 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浓硫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稀硝酸
3 下列试剂中,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
A浓硝酸 B浓盐酸 C氨水 DAgNO3溶液
4 下列反应,不能产生H2的是( )
A.Zn+H2SO4 B.Al+稀HNO3
C.Fe+稀HCl D.Zn+浓HCl
5 常温下物质的量相同的铜片、银片、铁片和铝片分别置于足量的浓硝酸中,同温同压下,生成NO2体积最大的是( )
A.Cu B.Ag C.Fe D.Al
6 6.4g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0.4mol硝酸被氧化
B.反应中有1.204×1023电子发生了转移
C.反应中有25.0gNO3-发生了反应
D.反应中生成了22.4LNO2
7.探究性学习:现有铜、稀HNO3、浓HNO3要制备硝酸铜,既要考虑节约原料又要防止污染空气,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来制取。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硝酸的物理性质可以简略,重点板书硝酸的化学性质,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篇3:硝酸及其应用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硝酸及其应用。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镁、溴、碘等众多的物质。硝酸作为含氮物质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必要的。本节的教学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变化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也发生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来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重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和教法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化学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结论——应用”的边讲边实验的实验探索方法进行施教,主要侧重于实验探索、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三、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说服力。教学时,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简明扼要地从解释谚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引入。
(二)硝酸的性质: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根据实验提纲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硝酸的化学性质:重点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1)不稳定性
通过对比实验,设疑引导学生分析久置硝酸呈黄色的原因,得出硝酸的不稳定性的结论;由学生推导并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加以理解,“有降必有升”,贯穿辩证法的教学;同时提问硝酸如何保存?及时反馈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性质决定保存”的规律。
(2)酸性的通性
让学生温故知新,利用已学知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举例说明硝酸的酸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强氧化性:重点是与金属的反应。
①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设疑】浓硫酸能与铜反应,那么浓、稀硝酸能否与铜反应呢?
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进行操作,改进实验装置,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分析实验现象,配合软件演示,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导化学反应方程式。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得出浓、稀硝酸在反应中均起到强氧化性和酸性的作用;同时继续设问:“比较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让学生深入讨论,通过比较浓、稀硝酸与铜反应时的激烈程度,得出结论: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同时纠正学生用价态变化多少来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的学习误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出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被还原成NO2气体,稀硝酸被还原成NO气体,均没有H2生成。
设问过渡:“比铜活泼的金属能否与硝酸反应?”
引导学生类比浓硫酸的性质,演绎推理,得出结论:活泼金属能与硝酸反应,而且没有H2生成;同时强调:在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加热时溶解。接着指出金、铂不能溶于硝酸,但能溶于王水;简单介绍王水的成分及巧记方法。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并进行辩证法的教育。
②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通过设疑:“浓硫酸与碳能反应,那么浓硝酸呢?”引导学生类比,写出浓硝酸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提问:“在反应中浓硝酸起什么作用?”同时指出其它非金属如S、P等也会与浓硝酸反应。
③让学生讨论硝酸能否与H2S、SO2、Br-、I-等还原性物质反应。教师小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使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完整性,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途径和方法。
④及时设置课堂练习进行反馈。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板书硝酸的化学性质,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多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讲解。
篇4:《硝酸与铜的反应》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硝酸与铜的反应》,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个角度进行说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解释和分析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现象,能正确写出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讨论得出反应的产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设计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实验目的:认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实验原理:硝酸中氮元素为+5价因而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实验用品及仪器:注射器、铜片、铜丝、浓硝酸、稀硝酸、U型管、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铁架台
实验一:铜与浓硝酸反应 实验步骤:1、拉出注射器拉杆,向注射器中加入一片铜。 2、向小试管中加入1—2ml浓硝酸,将带止水夹的塑料导管插入小试管中液面以下。
3、打开止水夹,慢慢拉动拉杆,吸入1ml浓硝酸。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二:铜与稀硝酸反应
实验步骤:1. 向U型管中注入稀硝酸,插入铜丝。拧紧橡胶塞,涂抹凡士林防止漏气。
2. 带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盖上玻璃塞。
实验结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NO2。稀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
三、实验方法设计
在第二章已经学过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最高价),推断硝酸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此外在本章的第三节已经学过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加之学生熟知的铜离子的蓝色,因此现象明显是此实验的关键,使用注射器、U型管和分液漏斗使观察溶液颜色和NO遇到空气变红棕色更加明显。
四、教学过程设计
篇5:《硝酸与铜的反应》的说课稿
【前置作业】通过标注不同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使学生思考硝酸具有的性质。
【实验探究】一、通过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进行分析,得出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二、通过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进行分析,得出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讲解-板书】硝酸的化学性质
一、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引导得出:结构
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二、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引导得出:性质决定保存的结论
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业2、与金属反应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
最后通过对硝酸全部性质的归纳得出:性质决定结论的观点
【板书设计】
硝酸的性质
结构 决定
反映、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观
化学、不稳定性 性质决定保存观 、酸的通性 物理:颜色、气味、溶解性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通过硝酸性质的教学 ,首先在课堂气氛上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亲手参与是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基础,这样才能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教与学的融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这节实验教学 ,感受很深,感想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这一堂课,我感觉深刻。学生的潜能太大了,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太强烈了,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对之加以忽视,是对学生潜能的巨大浪费。应当充分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大胆尝试、自主思维、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可行的。
★ 《氨》的说课稿
★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 氯气说课稿
★ 酸的通性说课稿
★ 《乙醇》的说课稿
【关于硝酸的说课稿(共5篇)】相关文章:
沪教版《动物的休眠》说课稿2022-10-06
化学氨铵盐说课稿2023-09-19
常用离子方程式说课稿2023-02-11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反思2022-10-13
酸的化学性质是什么2023-03-11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说课稿2022-08-13
《化 学 肥 料》 教案2022-12-27
金属钠优秀说课稿2022-12-01
氧气说课稿2023-02-14
碱的化学性质说课稿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