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起草法论文(共10篇)由网友“沙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任意起草法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任意起草法论文
“提起写文章,不如做(北方乡音为“zou”)婆娘。 ”这句话虽然俗气,却道出了学生的一种普遍写作心态。写作教学如何使学生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呢? 除了对学生加强理想的教育以激发写作积极性的一般化教育之外, 最有效用的办法是直接解决学生操作上的问题。这就要弄清两种基本起草方法并掌握其中的任意起草法,使畏之如虎的写作变成俯拾即是、自得其乐的日常精神生活。 笔者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指导, 总结分析古今中外写作知识方法和多年写作经历感受,着重提出任意起草法。
历来关于起草方法的认识,可以分为二种,但都是比较模糊的,也就引不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长期处于方法上的摸索阶段。这二种提法,虽然文字各异, 但是可以用“一气呵成”和“化整为零”来代表。一气呵成,就是在提纲和腹稿基础上, 或者冲动灵感的前提下,一次写完初稿,主要适应于篇幅较短的文章。化整为零,就是把文章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 一部分精雕细刻地来完成,这种方法大都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这二种传统起草方法的认识,语言符号不规范,提法要领简单化, 仅仅从篇幅这一角度来看待写作,对于学生起草文章作用不大。因此,必须把对起草方法的认识上升到既是科学概括又是实践指南的阶段。
任意起草法,就是在抓住一种感受和冲动或者精心构思后,任由意识流动地起草初稿,不论结构,不讲语言,不管漏洞百出,纵情挥洒,意兴淋漓,然后再认真修改的一种快速写作方法。
构思与起草
这种方法在哲学上分析,其实质就是注重实践。许多人都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写作通病,就是在动笔起草前绞尽脑汁地构思,力求完善,然后在起草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殊不知, 这样做恰恰是把写作的重心放在非写作的理性思维上。 这样的文章写作出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显得苍白,束缚了创造力。而任意起草法,决不是抹杀必要的构思,而是不陷于构思的网罗中, 把重心放在起草即实践上。在此, 需要重新审视写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起草两个重要阶段。
构思,是外在现象的感受与头脑中原有的潜意识结合起来, 进行理性地加工,以产生主题和结构。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定型。构思的特点是理性的运作,尽管要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 并随时有感性的参与。构思再苦, 也只能达到理性骨架的完善而非感性生命的完美。构思不是动态地模糊完整地感知生命,而是平静地分析、综合、比较从生命中抽象出来的认识。简单地说,思不是作。 因此,构思可多可少,可以历经多年,并用腹稿和提纲来体现, 也可以在下笔前的一刹那中完成。
起草,是在构思之后作者主体生命的运作,特点是以直觉为主。越重直觉,文章就起草得越好,越能逼近事物的本真,把握事物的整体。直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融汇了理性的感性。在起草时, 构思所摒退的直觉将一涌而出,急需转化为文字符号。 如果时常停滞并思索,灵气、生命将会飘失。因此,写就是一切,起草时不应频频返回构思。
潜意识、个体生命与任意起草
对于任意起草法,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化认识,加深理解, 以使这种意识纳入到潜意识中随时启示写作。任意起草,就是强调感性的极端,是生命的即时表现。在此,要明确个性的作用。 写作个性要争取包含最大时空的共性。但是,共性是一般的、抽象的, 而个性则是具体的、形象的。无论如何,我们操作的是个性。个体的生命融汇了一切,达到较高的层次, 那么其表现(表现之一即写作)就自然而然地具有较高的水平。任意起草法, 能够在快速地流动中逼近地反映意识流, 反映潜意识深海中随机冒出的信息尤其是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大宇宙的奥妙最为充分地缩映在人类个体生命尤其大脑中,只有任意起草才能逼近这种奥秘。感性生命有多高的层次,写作也就有意无意地即时表现出多高的层次。在起草中, 作者不必精心思索,思索的抽象性反而有害于写作。理性已经融入意识中,自然存在并影响着感性的表述。一个人与世界融而为一;个体生命是一个世界。他独立天地,目中无人地进行创造, 谁也帮不了忙。世界一切都在他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意识往往是单薄的, 明晰的,而潜意识则是深广无边的。作者自娘胎里起感受和认识的一切,作者的先人直至人类始祖所遗传的一切,都在潜意识的海洋中潜藏着。意识中对写作有用的信息, 除了一部分要由理性思维来垂钓和网罗出水外,更大量的鱼儿是自动浮上表层的,银光闪闪,稍纵即逝。渔人须用意识的网叉或炮箭捕捉。 潜意识中深藏着宇宙及人类的密码,需要高妙的提取技术。任意起草法, 尽管过去未能规范化总结出来,但已被许多人所运用和赞许,只是他们仅仅当作一般经验而已。
任意起草法与浪漫主义
任意起草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古代作家和现代信息社会有不少论述。根据艺术细胞--意象中意和象两者成分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二大主要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的意象中意大于象,而现实主义则相反。相联系的是, 在浪漫主义中更多地运用了任意起草法。最著名的就数李白。他写诗便是不假思索,下笔犹如江河奔流。好诗常常在酒精麻痹意识之后, 任由潜意识涌动流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常行于所当行, 止于所当止。”苏东坡亦如是说。 现代浪漫主义大诗人郭沫若讲他写诗往往是在灵感的冲动中,神经质地狂草诗句。浪漫主义作家普遍地有意地强调任意写作。
现实主义作家中许多人都表示了与浪漫主义作家同样的看法。其中一些人还十分诚恳地反思自己的写作经历,确认任意起草的优越。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巴尔扎克写作速度之快令人称叹。 列夫.托尔斯泰说“应当草草地写, 不仔细考虑一个片断和思想表现得是否正确,”“当遇到一种想法难于安插入故事时,就把它记在附注中,不停留在它上面,立即往下写去……”还运用了自己的速记法。契诃夫说:“我写小说好比新闻记者写火灾消息:随随便便写下去,心不在焉,一点也没有顾到读者,也没有顾到自己。 ”还说:“我想不出我有哪一篇小说是用一天以上的功夫写成的。”然而, 契诃夫的小说从结构到语言都十分精美。 果戈里说:“先把所想到的一切都不加思索地写下来,虽然可能写得不好,但一定要把一切都写下来。”正是任由意识流动来起草,摒弃纯理性的干预。 有个俄国文学评论家这样写道:人们一看果戈里的初稿会产生奇异的感觉“当初怎么会写得这样苍白和拙劣呢?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就这样啊,谁都能写得出来”。 著名作家王蒙谈写作经验时说:“写时空前放松,真是信手拈来,全不吃力。 ”还说“应该再放松一点”。我国著名青年作家莫言,可谓文坛奇才,作品中内容荒野蛮横,语言鲜明流动。他总结写作的经验, 用一句话概括是“天马行空”。现实主义作家中论述任意起草最有力的要数鲁迅先生, 他在1935年11月25日致叶紫的信中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作文应当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 ”他还这样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不必一一举例。 任意起草法已经为大多数作家所掌握。
论文写作同样可以运用任意起草法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任意起草法, 论文的写作同样如此。达尔文的一段话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从前,我时常在写作时,要推敲自己的文句以后,方才下笔写出它们来;可是,后来过了几年,我得出结论,为了节省时间,尽可能迅速地用极其拙劣的笔迹, 潦草地写满全页,接着就把它们缩减一半,然后才去仔细考虑改正它们。这样写的词句, 反而要比我事先深思熟虑后可能写出的词句更加优美些。”
与现代派手法的异同
任意起草法与现代派某些写作方法有相似之处。 现代派主张的意识流写作、反传统的自白和麻醉后的‘自动写作’,与任意起草法相同之处在于对潜意识的重视和起草的快速,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意排斥意识的作用,而后者主张意识和潜意识的辩证统一。 现代派这几种手法写出的作品大都是作者自我经历和认识的复述,而任意起草法则是一切写作都应运用的技巧。
与“气功自发功”更为相近
任意起草法与目前某些人主张的气功写作更为相似, 它应吸收后者的一些作法。作家柯云路在《大气功师》一书中多次描述了这种写作。摘录以下几段,以供读者参考。 “我首先要摒除一个作家写小说的意念。”“我还要摒除一个哲学家的著书意念。 ”要进入“练功时的放松状态,光放松还不够,还要入静,深度的入静,排除各种杂念,身体坐端正,书写要流畅,带着气感, 每个字在行云流水地运行着,笔迹画出、交织出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符号系统。”“为写作而写作的板劲儿都扬弃了吗? ”“艺术创作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自发功’,”“即全身在气功态中,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那动作往往或优美自如,或奇形怪状,其难度之大,是常态下绝对做不出来的。”“你首先要在艺术创作中,有一段时间耐心地训练,使自己逐渐在艺术上得真气,使艺术之真气被调动起来,养聚起来,于周身心循环,愈来愈充沛,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使自己进入‘自发功’了。每到创作时,进入高度放松状态, 艺术之真气便在你身体中运转起来,你的画笔,你的写作之笔,你的舞蹈形体, 便‘不由自主’地运动起来,你不要用任何硬性的理念去约束它,不要有意识地追求它,扩大它,也不要有意识地去制止它,缩小它, 你任自己的创作自由自在、如醉如痴地进行下去, 你只要稍用意念轻轻观照着它,到适当的时候,对它稍加调节、控制。 ”“进入这种艺术创作的自发功状态后,你该知道,这时你的灵魂超常地敏感, 各种各样的记忆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小学生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各种各样的想象也会联翩而至,你对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都在高敏度地接收着,采纳着,你可能与天地相合,与鬼神相交,与人物相通,你要放开自己的思路, 你要放纵自己的生命,使自己在一种无比自在的、 淋漓尽致的状态中表现对宇宙及万物的感受。”不过,这种写作随意性太大,写成后应认真修改,还有许多短小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不必要如此这般。
篇2:任意起草法论文
任思起草法,相对于任意起草法,是在认真构思后,字斟句酌,遵从构思及提纲,讲究语法,或者说边写作边修改的时间相对缓慢的起草方法,又可称为凝重起草法。
这种起草法,在写作实践中普遍使用, 尤其是初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是写作的唯一起草法,殊不知恰恰造成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应当说, 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起草出好文章,但不适宜于教学。
任思起草法,其实就是理性思维为主、 形象思维为辅的方法。古典主义及与之类似的文学创作都明确地推崇理性。重视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但本质上是理性思维起主导作用。 不相信形象思维为主的意识流动中已经融汇了抽象思维, 不相信感性的运作中融汇了理性。正如上一部分“任意起草法”中所讲,这里不再详述。
需要明确的是, 较为成熟的作者才能在精密构思或整体氛围情绪的制导下真正克服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弊端。现实主义大作家更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上给后人以楷模。 杜甫仅在语言文字上就十分讲究,“语不惊人死不朽”。 鲁迅“先前”的创作比较凝重,起草缓慢,“十步九回头”。他们运用任思起草法同样达到了创作的高度。当然, 他们在长期写作过程中都悟出了快速写作的必要性。鲁迅如此,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防止的是贾岛那种过分的“推敲”,文字上的过分雕琢妨碍了灵气的勃发,更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难以表现博大深邃的内容。
篇3:任意起草法论文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形成最有效的方法。文气,是我国特有的文章学的术语。“一气呵成”的说法即与此有关。孟子最早讲“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曹丕第一个以气论文,“文以气为主”。他们所说的气,首先指的是作者的禀赋和气质,其次指的是个性风格。韩愈建立了“文气说”,他说:“气盛, 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实际上,文气有内外气之分。 内在之气指的是文章的.逻辑与情感的力量。逻辑力量强烈,感情充沛浓郁,文章就有阳刚之气。相对的,逻辑看似隐蔽, 感情比较平淡、柔和,文章则有阴柔之气。外在之气指的是文章外在表现形式, 如自然音节和语气。阳刚之气的文章,节奏较快,语句较短,多用惊叹号,音调较高。反之,阴柔之气的文章,节奏较慢, 语句较长,音调平缓低沉。《墨子. 非攻》和《木兰诗》等是有阳刚之气的论文和诗歌。《桃花源记》和《静夜思》等是有阴柔之气的诗文。文气作为一篇文章的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表现形式, 只有采用任意起草方法才能更好地形成。 文气能够在任意起草的快速流动中得到充分地表现,尽可能避免割裂和滞涩。
过失与纠正
采用任意起草法写出来的草稿,一般来说要显得浅显、苍白,而且必然出现大量语言文字错误。这是造成人们忽视任意起草法的主要原因,也是初学者不易掌握的关键所在。
如何纠正,引起人们对任意起草法的重视?一要认识到, 作者作为一个创造的生命,必须极大地提高自身层次,以便于任意起草时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二要认识到, 任意起草前的构思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重要。任意起草最好要有严谨构思的前提。 三要认识到,精心的反复的修改必不可少,这就对作者的素养尤其是思想和文字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篇4:如何起草论文
如何起草论文
一、起草的意义
草拟初稿是文章写作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起草是构思的实现。起草是作者把自已的设计构思草拟成文,将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文章的重要步骤。不管作者的选题如何恰当,立意如何深刻,搜集的材料如何丰富,若不经过起草阶段,这一切都还停留在“构思”阶段,还只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至多不过是“腹稿”而已。起草,是将作者的思想形诸文字、将作者设计的“蓝图”付之实施66过程。没有起草,就没有论文。
第二,起草是再创造过程。有写作实践经验的同志常常会有这样的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与最初的设想之间有一定距离,甚至存在很大差距。在动笔之前,许多思想是模糊的、混乱的、未成形的,只有经过起草过程,才能使它们明朗化、条理化、定型化。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运用语盲文字,将原来的命题、创意、构思、布局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修正,使之逐渐臻于完善。所以,起草不是机械地将写作提纲具体化,它自始至终充满创造思维,从头到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第三,起草是论文写作中最艰苦的脑力劳动。起草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写作实践过程,它要求作者继续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手脑并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进行琢磨。起草过程是思想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作者的知识、阅历、才能、精力得到充分调动的时期。认真做好起草工作,既是一种良好的写作训练,也是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有力锻炼。
起草对于论文写作的意义如此重大,所以每位作者无不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把它看成是毕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二、起草的一般要求
毕业论文起草的一般要求是:
(一)紧扣观点。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内容的核心。观点的证明与表达,是文章写作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毕业论文写作的诸环节,无不围绕观点而展开,以使论文观点能够确立和令人信服为原则。观点一经确定,就要以它为中心,不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取舍要以观点的表达为依据,就连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遣用,均要以观点为标的。俗语说,“挚领而顿,百毛皆顺”。只有紧紧抓住观点,牢牢把握中心,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浑然一体,有一气呵成之感。不以观点为统帅,论文就会支离破碎,散漫无归,杂乱无章。
(二)全文贯通,段落完整
文章要写得酣畅淋漓,浑然一体,除了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之外,还要求全文贯通。而要全文贯通,先须段落完整。构段是文章的基础。构段要完整统一,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人们把只包含一个意思的段落,叫作单义段。要提倡组织单义段,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不要把与本段段意无关的内容写进同一段落里去。二是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就是一个段落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不要一个意思硬拆成两段说。此外,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用好关联词语,写好过渡句、段,使文章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圆台,浑然一体。
(三)表达准确,语言简练
毕业论文所使用的是科学语体,科学语体的特征应是准确、简明、通俗、质朴。准确,是一切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第一要求,包括事理准确,事实准确,数字准确,引文准确,还要做到用词恰当,语义明确,句意严密,格式规范等等。论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白,力戒浮伺套语,重复累赘。鲁迅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精炼深刻,犀利泼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起草的方法
起草论文的方法,一般是按照提纲顺序写,有时也可以打破顺序分段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
(一)按照提纲顺序写
论文提纲的排列顺序,是经过作者反复思考、精心安排的,反映了作者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反映了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因此,按照提纲的顺序写,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顺理成章,十分自然。这种方法,符合一般人的写作习惯。其好处是全文贯通,一气呵成。如果对全文各部分的内容都巳酝酿成熟,各种材料的准备也均已到位,就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二)打破顺序分段写
由于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各部分内容的成熟程度有先有后,要一口气全部写好不大可能,可以打破提纲顺序,分段完成。作者的论述是逐步展开的,论文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写出来的,完全可以成熟一块写一块,哪部分成熟先写哪部分。最后连接起来,就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集中精力写好每一部分,有利于保证论文质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写法可以分散难点,各个击破,更容易把握些。采取分段分块写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分阶段写作计划,既要保持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证全文的完整统一性。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进度,以免将写作时间拉得过长,影响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完成。
篇5:法学论文的起草论文
法学论文起草,就是在已掌握的材料基础上,按照论文提纲的框架,写成一篇法学学术论文初稿。起草,就是狭义上的写作,亦即论证论题。起草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起草,能把自己欲论证的问题,写成一篇法学学术论文草稿,并使其初步固定下来。2.起草如同“一朝分娩”,能使科研工作草创初成。这比在收集资料、编制提纲那个“十月怀胎”阶段的工作又前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一)起草必须对论题进行充分、有力地论证
所谓论证,就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进行说理的证明。古人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做学问和写论文就是要“聚”、要“辨”。“聚”,就是收集资料;“辨”,就是分析、研究、起草的过程,就是提出论点、论据和运用论据进行论证的过程。提出的论点,应当符合正确、严密、鲜明、集中和深刻的要求。提出的论据,应当符合真实、典型、恰当、新鲜的要求。进行论证应当符合讲透道理和使“据”与“证”有机结合起来的要求。
(二)在进行论证过程中,可采用事实论证、事理论证、比较论证和因果论证等形式
1.事实论证。所谓事实论证,就是运用客观事实资料作为论据而展开的论证。它是常用的、简便而又准确的论证方法之一。事实论证过程中,可采用夹叙夹议、纵横并举、点面结合、连续排比、优劣对比、有总有分等方法进行。事实论证的一般要求是:既可以用重大的客观事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典型案例等,也可以用平凡的客观事实(如一般事例、案例、数据等);应尽可能选择运用人们知晓的客观事实;事实材料应力求新颖,富有说服力。
2.事理论证。所谓事理论证,是指运用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生活中的道理、哲理或名言等作为论据展开的论证。事理论证可用一般的事理论证(讲清道理)和引证(引证经典著作中的论述、格言、成语、警句等)两种方法。采用事理论证应当注意做到:思想敏捷,说理透辟;引证的内容准确、典型、恰当和自然,能点石成金。
3.比较论证。所谓比较论证,是将甲事物与乙事物进行比较的一种论证方法。比较论证常用的有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差比论证三种类型。(1)类比论证,是指把本质上有相同或相似点的同类事物进行比较,通过已知的甲事物的某种属性推导出乙事物亦具有这种属性的论证方法。采用类比论证的要求是:用以类比的事物必须同属一类事物;同类事物相比,必须有本质意义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2)对比论证,是通过对两种对立的事物的对照分析来进行说理的方法。它是人们经常采用的说理的方法之一。对比论证可采用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就是横向比较,即将相互对立的这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或一事物的这一方面与另一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以达到分辨是非、褒贬好坏、扬善抑恶的目的。“纵比”,即纵向比较,是通过对某一事物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形的对比分析,以揭示事物现实与历史的矛盾的论证方法。横比和纵比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对比的着眼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论证社会主义的法律或某种法律的优越性时,可以采用对比论证中的纵比方法。(3)差比论证,是通过具有差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进行比较分析,以论证论题的方法。采用差比论证时应当注意:既看到它们的相同点,又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差异比较分析中,着重点放在不同点上;为充分揭示出差异点,应当善于从不同方面去发现差异点。在比较中国法律与外国法律、民法与刑法的差异时,可采用这种论证方法。
4.因果论证。所谓因果论证,是指运用对客观事物本身或客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材料,对论文所确立的论点进行的论证。因果论证可采取并列、层递、转换、推论等方法。(1)并列法,是指运用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同类性质的因果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2)层递法,是指通过逐层、连续地阐明事物的多方面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采用此法,通过逐层地阐明因果关系,使人们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看到事物的本质。(3)转换法,是指通过阐明事物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必须首先弄清从一个角度看,此一事物是因,彼一事物是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彼一事物是因,此一事物是果的这种因也是果,果又是因的复杂关系。(4)推论法,是指凭据因果关系用已知推论出未知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已知事实与未知事实已有因果关系;推论必须符合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要求。
除了运用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逻辑上的演绎法和归纳法。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它们亦是写作法学学术论文中运用证据证明论点的常用方法。
(三)法学论文写作应注意正确地使用法言法语
法学论文的法言法语,要求具有准确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论辩性。准确性应体现出用词贴切和造句恰当;抽象性应体现在概括、简洁和精要、深刻;逻辑性应体现出合乎逻辑合乎事理,严密有序;论辩性应体现在从正面论述和从反面辩驳两个方面。法学学术论文的法言法语,应用法律专业用语。例如,法的本质、国体、政体、犯罪、犯罪构成、罪责自负、证据确凿、定罪量刑、罪刑相应、畸轻畸重、法人、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自然人、行为能力、责任能力、连带责任、事实婚姻、法定年龄、责任能力,等等。
(四)法学论文起草过程可以采用的两种写作方法
1.一气呵成法。所谓一气呵成法,就是根据已有的材料,按照提纲的先后次序,一鼓作气地、从头至尾把全文写出来。这时,不管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诸如观点不深刻,材料不充实,结构不严谨,以至某些文字不通顺等,一般不作修改,将它们留在全篇初稿完成之后再考虑。采用此法,能使自己思路不中断,集中一切精力和时间将论文的轮廓描绘出来,保证写作的进程。如果在写作过程中为修改或增加观点,考虑如何遣词和造词等停顿下来,就会中断思路,分散精力,妨碍一气呵成。正因为如此,此法是一种最普遍的起草方法,为大多数人所采用。
2.分块合成法。所谓分块合成法,是指作者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写提纲中自己已考虑得比较成熟的部分,然后写完其余部分,再排列组合成一篇完整论文的方法。采用此法,自己不受提纲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先后次序的限制,对某一部分认识成熟就写那一部分,然后,再“养精蓄锐”,集中精力“击破”其他相对难度较大、初时考虑还未成熟的部分。上述两种起草方法各有优劣,至于自己采用哪一种,应根据本人的情况决定。
(五)法学论文写作时需正确运用引文和加注
一般而言,法学论文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引文和加注。对这两个问题,必须知晓。
1.关于引文问题。所谓引文,是指在法学论文写作过程中,由于论证上的需要,引用经典著作或文献中的内容、法律条款或其他内容的原文。引文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强自己对论题的论证力。引文时应当注意两点:引文在论文中应尽量少而精,切不可求多;引用经典著作、文献资料,不可断章取义,各取所需,而应当按原著的本意引用。引文有两种:第一种是直引,即直接引用经典著作、文献或法律条款中的字、句、段、条、款等,作为论证之根据。直引时应当注意:原则上,直引的内容须与原文相符,不能有任何差异;没有正式公布的文献资料、法律条款、内部文件等内容,一般不得引用。第二种是意引,即对经典文献、法律条款等原文经过作者加工、改写或概括之后引用其主要意思。意引时应当注意:意引写出的内容相对原文应当浓缩;意引的意思必须符合原文的意思,不得篡改或歪曲。法学论文引文的方式,常用段中引文而很少用提行引文。段中引文,是指将引文加写在论文之中。如果是直引,应在引文的首尾字之上加引号;如果是意引,可只在引文前加冒号,也有的不加冒号而加逗号。无论直引或意引,均需注明引文的出处。
在引文问题上,当前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即有的作者,既不考虑被引之文是不是精典之述,也不管是否与引文能质证相符,而大段大段地引用外国不知名的律师、法官等人的话语,以充自己论文的字数,简直是良莠不分,兼收并蓄。这不仅削弱了论文的论证性,而且使人感到有拼凑文章和外文资料汇编之感。其效果是十分不好的。对此,应当以此为戒。
2.关于加注问题。所谓加注,就是注明出处。其作用在于使编辑和读者知道引文出自何处。加注有四种方法:段中注,即夹注,将引文用括号标明;脚注,即在有引文的页脚注明出处;章、节注,即注在一章一节之后;尾注,即把注附在全文末尾。
篇6:论文起草的意义和一般要求
(一)紫扣观点。围绕中心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内容的核心。观点的证明与表达,是文章写作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毕业论文写作的诸环节,无不围绕观点而展开,以使论文观点能够确立和令人信服为原则。观点一经确定,就要以它为中心,不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取舍要以观点的表达为依据,就连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遣用,均要以观点为标的。俗语说,“挚领而顿,百毛皆顺”。只有紧紧抓住观点,牢牢把握中心,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浑然一体,有一气呵成之感。不以观点为统帅,论文就会支离破碎,散漫无归,杂乱无章。
(二)全文贯通,段落完整
文章要写得酣畅淋漓,浑然一体,除了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之外,还要求全文贯通。而要全文贯通,先须段落完整。构段是文章的基础。构段要完整统一,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人们把只包含一个意思的段落,叫作单义段。要提倡组织单义段,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不要把与本段段意无关的内容写进同一段落里去。二是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就是一个段落要把一个意思说完整,不要一个意思硬拆成两段说。此外,还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要用好关联词语,写好过渡句、段,使文章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圆台,浑然一体。
(三)表达准确,语言简练
毕业论文所使用的是科学语体,科学语体的特征应是准确、简明、通俗、质朴。准确,是一切学术论文语言表达的第一要求,包括事理准确,事实准确,数字准确,引文准确,还要做到用词恰当,语义明确,句意严密,格式规范等等。论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白,力戒浮伺套语,重复累赘。鲁迅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精炼深刻,犀利泼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起草的方法
起草论文的方法,一般是按照提纲顺序写,有时也可以打破顺序分段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
(一)按照提纲顺序写
论文提纲的排列顺序,是经过作者反复思考、精心安排的,反映了作者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反映了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因此,按照提纲的顺序写,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顺理成章,十分自然。这种方法,符合一般人的写作习惯。其好处是全文贯通,一气呵成。如果对全文各部分的内容都巳酝酿成熟,各种材料的准备也均已到位,就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二)打破顺序分段写
由于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各部分内容的成熟程度有先有后,要一口气全部写好不大可能,可以打破提纲顺序,分段完成。作者的论述是逐步展开的,论文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写出来的,完全可以成熟一块写一块,哪部分成熟先写哪部分。最后连接起来,就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集中精力写好每一部分,有利于保证论文质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写法可以分散难点,各个击破,更容易把握些。采取分段分块写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分阶段写作计划,既要保持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证全文的完整统一性。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进度,以免将写作时间拉得过长,影响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完成。
篇7:论文起草的意义和一般要求
一、起草的意义
草拟初稿是文章写作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起草是构思的实现。起草是作者把自已的设计构思草拟成文,将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文章的重要步骤。不管作者的选题如何恰当,立意如何深刻,搜集的材料如何丰富,若不经过起草阶段,这一切都还停留在“构思”阶段,还只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至多不过是“腹稿”而已。起草,是将作者的思想形诸文字、将作者设计的`“蓝图”付之实施66过程。没有起草,就没有论文。
第二,起草是再创造过程。有写作实践经验的同志常常会有这样的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与最初的设想之间有一定距离,甚至存在很大差距。在动笔之前,许多思想是模糊的、混乱的、未成形的,只有经过起草过程,才能使它们明朗化、条理化、定型化。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运用语盲文字,将原来的命题、创意、构思、布局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修正,使之逐渐臻于完善。所以,起草不是机械地将写作提纲具体化,它自始至终充满创造思维,从头到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第三,起草是论文写作中最艰苦的脑力劳动。起草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写作实践过程,它要求作者继续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手脑并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进行琢磨。起草过程是思想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作者的知识、阅历、才能、精力得到充分调动的时期。认真做好起草工作,既是一种良好的写作训练,也是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有力锻炼。
起草对于论文写作的意义如此重大,所以每位作者无不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把它看成是毕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二、起草的一般要求
篇8:婚姻家庭法论文
婚姻家庭法论文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禁止家庭暴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 1.对象的特定性 一方面,施暴者与受害者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内的亲属。另一方面,家庭暴力中最普遍、最严重的受害人是弱势家庭成员群体。从总体上说,受害者是妇女的占90%―95%。 2.行为的隐蔽性 行为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里,鲜为人知;二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人错误地将其归为“家务私事”、家丑不能外扬。由于性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妇女对于来自丈夫的性暴力采取了一种忍让的态度。 3.手段的多样性 在当今社会,拳脚相加的身体暴力已不再是家庭暴力的唯一形式,精神暴力正在悄悄蔓延。家庭成员之间威胁、辱骂、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夫妻间长时间不说话等,以致受害一方因长时间精神暴力的迫害而患病、自杀或实施暴力犯罪,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4.主观的故意性 与其它暴力行为一样,家庭暴力施暴人的主观方面所持的心理态度是故意的,而且大多数都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主要表现为获取某种利益如财产,或满足某种欲望如性爱。
(三)家庭暴力的分类 1.以施暴者与受害人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第一,夫妻间的家庭暴
力。 第二,父母子女间的家庭暴力 第三,亲戚型的家庭暴力: 2.以被侵犯的权益为依据,可以将家庭暴力区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身体上的暴力。 第二,性暴力。 第三,精神暴力。
三、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
(一)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要遏制家庭暴力就必须查清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治理。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复杂,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夫权封建思想和家本位观念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思想文化根源 “男尊女卑”“夫为妻纲”是我国封建社会家庭的信条,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女的不平等地位,时至今日,这些观念仍在部分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一体化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似乎往往将家庭整体的价值置于个人人身安全、乃至生命之上。
2.社会的变迁带来了男女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女性在家庭经济地位上往往处于劣势,这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根源。
在城市,大量女职工面临下岗问题。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这部分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可能直接波及其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甚至引起婚姻家庭的失衡。
另一种情况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某些男性由于本身竞争力不够强,造成失业,收入减少,因而心理失衡,往往在家中依仗自己体力上的优势,通过打骂妻子来实现在自己的“权威”与“价值”,求得心理平衡。
3.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内因
人们法制观念不强,丈夫认为打妻子不犯法,有关单位或组织解决此类问题抱着表面上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处理问题缺乏公正和力度,其结果,家庭暴力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对受害人可能更加凶残。
4.对家庭暴力惩处力度的'不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外因
,我国的援助机构不健全,服务时间短,实际参与实践解决的少,即使着手处理也多为只做表面的调解工作。因此,令受害者觉得“投诉无用”。 除以上原因外,笔者认为导致家庭暴力现象发生的原因还有:1.男性因体质所具有的较强攻击性2.性格乖戾、性情粗暴。3.受教育水平低下者较之受过较高教育4.经济条件差、生活困难5.家庭关系失和。
(二)家庭暴力造成的后果 1.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2.家庭暴力成为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
一。 3.家庭暴力造成了子女的人格异常。
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
如上所述,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既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利益方面的原因。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一)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制度 (二)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法律责任 婚姻家庭法论文 (三)由有关组织机构为家庭暴力受害者及时提供帮助 (四)全面提高妇女素质是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 (五)在全社会提倡对家庭暴力的零忍耐 综上所述,家庭暴力的存在由来已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的开化,家庭暴力比过去更多的暴露出来,从而更大程度的引起社会的关注。美国的一位学者提出:“沉默、放弃和漠然就是默许和接受家庭暴力,反之,认识、承认和关注则表明了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它的必要性。”因此,面对家庭暴力这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有效途经,不断探索,共同致力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同时,我们都应深刻地认识到,反家庭暴力,任重而道远。
篇9:立法法评析论文
立法法评析论文
[摘 要] 立法法作为一部完善和规范立法活动的国家基本法律,其起草与制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寄予厚望。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立法法既未能解决现行立法体制及立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其规定本身也不尽合理,甚至有违宪之嫌,其预期效益也难以实现,从而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立法法的制定本身也反映出近年来立法过程中所存在的设租与寻租,以及立法的随意性等重大问题。
[关键词] 立法法 评析 合宪性 立法效益
一、引言:众多的期待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为改变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中无法可依的局面,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内的有关国家机关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法制建设已初步由“无法无天”走向法制的基本完备。但由于主客观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立法体制、程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检视,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引出一个共同的期待:尽快制定立法法。立法法的制定一时似乎成了解决立法活动中所存在的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立法法的制定,成为理顺立法体制、解决立法冲突(包括立法权限冲突和立法文件冲突)、完善立法程序以保证立法质量和提高立法速度、避免立法无序的主要措施,[1]在行政法学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立法法的制定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行政立法中存在的'“诸如行政立法的权限、程序、解释和冲突”等问题,以及完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和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2]因此,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立法法列入立法规划时,有的学者禁不住欢呼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3]
立法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其论证和起草工作的,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立法法带着理论界与实践部门人士的众多期待,终于于3月15日正式出台。由于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肩负着太多的重托,所以它的出台理应引起学界热烈的评论与赞语,但与以往国家一些重要立法的出台所引起的热烈反响相较,立法法出台后,学界的反映未免有些冷清。毫无疑问,立法法的出台,使立法体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在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当理智地对立法法的内容乃至立法法的制定过程件本身作些反思?笔者认为,这种反思并非是毫无意义的。
二、先天不足:合宪性问题的困扰
古有瑕不掩瑜之说,笔者却欲反其意而用之,用瑜不掩瑕来评价立法法,可能是再恰当不过了。立法法的出台虽使如立法权限的分工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立法法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
立法法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其整体上与某些具体规定的合宪性问题。在立法法出台之前对草案的讨论中,学界对此即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立法法草案不存在合宪性问题,[4]但也有学者认为,全国人大通过立法法自行进行立法权限的划分本身就违背了基本的宪政原则,而且,全国人大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立法监督权”实质上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剥夺,同样是违宪的。[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非是毫无道理的。立法法对有关国家机关“立法”权限的划分,因涉及各国家机关的关系而从根本上说属于“宪法”问题,应当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加以处理,全国人大虽然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也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全国人大以日常立法,即通过制定立法法来对它自身与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划分这一问题作出规定,其宪法依据是不充分的。
而且,就现代分权理论而言,立法权的执掌者为国家立法机关,这在我国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确认,根据宪法及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特定的行政机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但是,这些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及规章的权力并非立法权,而属于行政权的范畴,[6]立法法将行政法
[1] [2] [3] [4] [5]
篇10:任意方程法及BKP方程新的精确解
任意方程法及BKP方程新的精确解
In this paper,auxiliary eq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constructing more general exact solutions of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the aid of symbolic computation.We study the(2+1)-dimensional BKP equation and get a series of new types of traveling wave solutions.The method used here can be also extended to other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作 者:马红彩 张娅莉 邓爱平MA Hong-cai ZHANG Ya-li DENG Ai-ping 作者单位:马红彩,邓爱平,MA Hong-cai,DENG Ai-ping(College of Science,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China)张娅莉,ZHANG Ya-li(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nyang 464000,China)
刊 名:数学季刊(英文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年,卷(期):2008 23(2) 分类号:O175.29 关键词:(2+1)-dimensional BKP equation auxiliary equation method traveling wave solution nonlinear★ 初一数学小论文
★ 数学小论文
【任意起草法论文(共10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600字2023-03-28
浅谈哈佛大学法学教育论文2023-07-06
数学小论文作文650字2022-10-24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基础问题研究2022-08-18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2022-04-30
数学小论文作文300字2022-07-18
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模式 论文2023-10-31
网上支付的立法探讨论文2022-04-30
小六数学教学论文2023-10-16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