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

时间:2022-11-22 07:55:36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元老”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

篇1: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

摘要:我国当前的艺术体操成绩十分可观,并且还在不断地与世界水平缩短距离,而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艺术体操科学训练的政策。在今后的艺术体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必须得通过世界艺术的角度来进行艺术体操发展趋势的分析,实行综合性以及科学性的训练方法,并且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该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艺术体操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艺术体操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还提出了我国当前艺术体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科学训练的有效措施。

篇2: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

在艺术体操规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得清楚地认识到其本质的特征,而这就得在艺术体操的基础之上创建最为适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平台,对于体操运行员而言,必须得有着科学的训练以及技术指导,而对于器械而言,这是必须得有着科学的规划以及分类。与此同时,在艺术体操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创新,坚持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格设计,以此来促进我国艺术体操更好的发展。

1我国当前艺术体操的发展现状

1.1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我国艺术体操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技术性动作也有着质的飞跃,并且在创新方面以及难度方面也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1]。除此之外,艺术体操的训练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评分规则也是由之前四年制变成了现在的两年制,而这些改变也是加重了体操教练员的压力,并且对其要求也是更加的高,不仅仅需要体操教练员跟上世界水平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技术以及思想观念方面都是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

1.2推动了我国体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之前我国的运动员智能凭借着天赋来和其他国家运动员进行比赛,不过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仅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当前通讯技术、各种电子仪器等都被广泛地应用在体育应用中,利用信息技术计算出来的数据也是更加准确,进而能够为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很多的西方国家已经在体操训练中应用了超动力数字录像系统,这样有助于运动员们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进行改正,这对于艺术体操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3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

我国当前的艺术体操训练的实效性有着明显提升,这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当前很多的体操教练都是由俱乐部以及高效的工作人员担任,虽然训练时间比较少,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速度确实十分的可观,这都是因为我国认识到实效性的重要性。

2我国当前艺术体操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较差

我国当前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而这也严重影响了日常的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十分的重要的,只有身体素质合格,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反之则连正常的训练都很难坚持,那就更谈不上高难度动作的完成了。所以,在实际的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得重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其中主要包括平衡力、柔韧度、弹跳力、力量以及速度等。

2.2艺术体操的动作编排没有创新意识

对于艺术体操而言,动作编排是十分的重要的,一套具有创意以及完整的动作不仅能够拿到更高的分数,并且还能将运动员的特点及其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2]。因此,在艺术体操的动作编排过程中一定的注意创新意识的融入,并且还得保证动作的流畅以及优美。而我国当前的艺术体操动作的编排重点却是放在高难度上面,完全忽略了创新性,而这也是严重阻碍了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

2.3表现力较差

我国当前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虽然技术性方面较强,但是在表现力方面却是严重的不足。只有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表现力,进而能够将动作的价值完全的表现出来。这也要求运动员不仅仅需要重视技术以及技巧性的掌握,并且还得注意内心情感的融入。否则的话即使训练再努力,那也很难将艺术体操的美感充分表现出来,并且这样的艺术体操是没有缺少灵魂的。

篇3: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

3.1加强运动员体能方面的训练

影响到艺术体操成绩最为直接的`因素就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实际的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点,这之中主要包括平衡力、力量、速度以及柔韧度等。首先就是力量方面的训练,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的重点就是运动员的下肢力量的训练,不仅仅是包括平衡支撑和旋转,并且还包括腿部控制力以及跨跳等方面的训练,只有力量上去了才能更好地表现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然后就是柔韧度以及速度方面的训练,艺术体操运动员能够直接利用关节的运动来提升自身的柔韧性,而速度方面的训练主要就是反应以及耐力方面,具体可以通过弹簧式训练的方法以及超速训练法来进行速度提升,这两种方法对于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十分有效。

3.2技术方面的训练

对于艺术体操技术训练而言,机械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就是因为在实际的艺术体操的比赛过程中,很多都是需要借助机械来进行动作的完成,例如:圈、棒、绳子等,只有艺术体操运动员更好地掌握了机械的使用方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非标准的器械训练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协调性,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连贯性。在实际的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得重视整套动作的顺序,使得机械和动作结合的时候能够将连贯性展示出来,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3.3心理方面的训练

心理训练在艺术体操的科学训练过程中的地位也是十分的重要,只有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过关,才能更好地应付相关的比赛以及训练。这主要就是因为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艺术体操运动员不只是承担身体上的负担,并且承担的心理上的负担也是十分的大,因此,在实际的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仅需要加强技术以及体能方面的训练,并且还得重视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训练,具体可以通过对运动员兴趣爱好的培养,提升运动员的艺术鉴赏力等方面来进行,以此来有效提升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而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不会出现怯场的现象,进而能够将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将一整套的体操动作连贯并且完美地展示出来,以此来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艺术体操的训练必须得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合理借鉴国外艺术体操的训练流程以及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过必须得注意的就是必须得保持中国特色,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追求创新,不断提升我国艺术体操的整体训练的水平,推动我国艺术体操不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s.关于艺术体操科学训练的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6(10):37-38.

[2]林敏我国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方法及实效性浅析[J].运动,,19(8):27-28.

[3]赵翰琪,曲珊.自我表现力训练在艺术体操训练中的影响及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130-131.

篇4: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探讨论文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艺术体操是集音乐、体操技巧等因素于一体的项目,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动作编排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艺术体操的表演技巧。在艺术体操动作编排的过程中,音乐的科学选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该文就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动作编排与音乐选用的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艺术体操;技巧;动作编排;音乐的选择

艺术体操是由体操选手将一系列的高难度的体操动作用肢体灵活地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体现艺术体操的力量感,还要体现艺术体操的美感。所以在艺术体操的动作编排上就要充分考虑审美的需要,将各个动作完美地连接和表达出来。

1编排艺术体操动作的技巧

1.1艺术体操自身的特点应该在对动作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考虑

艺术体操在表演的过程中是需要有音乐的伴奏的,在选择音乐时要充分考虑体操动作的特点,使艺术体操的动作与音乐融合为一体,相互促进,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艺术体操中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方面的要求,在进行动作编排和音乐选择时,要注意将动作的速度,力度等与音乐的节奏相统一,从而体现出艺术体操自身的特点。

1.2动作组合的对称性在艺术体操选择动作过程中的考虑

体操中的动作对于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艺术体操则是在体操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艺术欣赏的成分,使艺术体操不仅能提高选手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选手的形体的塑造。所以艺术体操一般都比较重视体操运动过程中动作的对称,这样对选手的形体更加有利,使选手的身形更加地匀称。但是为了增加艺术体操的观赏性和进一步提高艺术体操动作的难度,在整套的艺术体操中也会融入一些不对称的动作。所以在艺术体操的动作选择中,要对对称性的动作进行考虑以收到更具艺术性的效果。

1.3外形和姿态以及内在的灵气也是艺术体操在对动作选择时应主要思考的因素

艺术体操的表现过程也离不开选手的内在修养。在做一套完整的艺术体操动作时,选手要尽量放松,充满自信的来展示自己的形体。对于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还要跟上背景音乐的节奏。而动作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是选手对动作和音乐的双重理解和诠释的结果。选手内在的灵气会通过眼神,表情,包括动作的激情与否来表现出来,从而增加了艺术体操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选手个人的情感,灵气以及对艺术体操的悟性使得艺术和体操这两种不同的事物完美地融合在了一个领域之中。

1.4创新性和独立性在艺术体操动作选择中的考虑

不管是艺术还是体操都不可能是原地不动的,都要向前发展。而发展的推动力就是创新。在人们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艺术体操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给艺术体操注入新鲜的血液。对艺术体操的创新可以从单一的简单动作入手,增加原来动作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还可以通过对整套动作的组合进行创新,通过将动作进行全新的排列组合,或者是改变动作的组合方式来使艺术体操在整体上焕然一新。还可以通过尝试选择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现在的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有民族的,有爵士的等,这些音乐都可以被应用在艺术体操中,丰富艺术体操的表现形式和扩大艺术体操的艺术范围。让艺术体操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1.5艺术体操项目和艺术特色应该在选择过程中进行考虑

艺术体操有单人艺术体操和多人艺术体操两种形式。在单人艺术体操中主要是通过选手个人的表现,比如个人的性格,个人对艺术体操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形体状态等来体现艺术体操的美感。而在多人艺术体操中不仅要求个人对动作要熟练掌握,理解到位,还强调了集体的配合性。也就是说在集体中个人之间要完成一定的动作和情感的交流,而不是个人的表现,要让观众感受到艺术体操的整体性和配合的`默契程度。

1.6对动作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动作的整体性

艺术体操将不同的动作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在一整套的艺术体操动作中要将不同难度的动作均衡的分布。使艺术体操有跌宕起伏的感觉,这种设计也使每个动作都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也使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能够自然地衔接和表现。

2选择背景音乐环节中的注意事项

2.1艺术体操中节奏的作用

艺术体操引入背景音乐是为了增加整体的节奏感,使观众更加容易体会艺术体操的动作停顿。艺术体操的选手在进行体操表演时要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受音节的长短,以此来控制动作的快慢和幅度的大小。艺术体操在选取背景音乐时也要尽量选择一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这样有利于艺术体操动作的完美展示,也能使音乐和艺术体操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而这种融合也是艺术体操的一个特点。

2.2选择艺术体操音乐环节中的重点注意事项

艺术体操最后的成型是需要两个过程的,即对艺术体操的动作上的编排和对背景音乐的选择。而在现实中这两个部分是没有明确的前后关系的,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去灵活安排。但是不论哪种过程都要遵循艺术体操的基本原则。即背景音乐的节奏要能与艺术体操的动作相互配合,而动作也要能够体现出背景音乐的节奏变化情况,即音乐快动作就要快,要更有激情,更加奔放,反之就要表现得舒缓和宁静,使体操的动作和背景音乐成为一个整体。而且在配上背景音乐后艺术体操的动作也要求更快,衔接更流畅。

2.3选择音乐的过程中要以动作和各种器械的特点为依据进行

虽然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和艺术体操动作的安排是不分先后的,但是音乐还是要以体操的动作和特点为主来选择。如果艺术体操的动作体现的是选手的柔美,就应该选择一些倾向于抒情的音乐。在舒缓的音乐中选手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形体美。同时要选择一些本身就很有感染力的音乐做背景,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更容易将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体操中。而且感染力强的音乐也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更有利于学生对于体操动作和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展示出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应有的内在灵气,使艺术体操表演更具艺术价值。

2.4选择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自身对音乐的认识

当然并不是每个音乐都能够完美的配合艺术体操的动作,所以在背景音乐选定后还要对艺术体操的动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动作和背景音乐能够相互配合,而且核心动作必须在音乐的配合下被重点的突出出来。还要根据背景音乐的节奏来合理安排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在音乐节奏放缓的时候,穿插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过渡。还要重视学生对于背景音乐的理解,在完成动作的同时用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确保动作能够达到一个艺术的高度。

3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体操是一项体操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想完成一个优秀的艺术体操项目就必须重视艺术体操的动作编排和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在艺术体操中动作的编排与音乐的选择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体操的动作编排要适应背景音乐的节奏,以便充分表现动作的力度和强度,还有学生的形体状态。而背景音乐的选择也要适应体操动作的需要,一些节奏感强烈,自身就有很强的感染力的音乐是比较适合作为艺术体操的背景音乐的。该文对高校中艺术体操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有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敏,赵亚楠.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编排结构与特征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77-82.

[2]黄艳群.竞技性拉丁团体舞编排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6(12):179,181.

[3]刘春,袁静.啦啦操课程中不同学习方式对大学女生身体自尊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8):36-39.

[4]王合霞,唐亮,尹璐.不同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对比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7):88-92.

篇5:小学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思路论文

小学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思路论文

摘要:为了与环境教育相接轨,与发展教育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小学教育在科学发展中不断进步。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国家改革要求,不断在教育各个领域施行,其中小学教育最受关注。本文为了重新解读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让国民更了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具体环节,以分析小学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所遇到的众多问题,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可持续发展的渗透做出合理评价。

关键词: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评价

前言

目前看来,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其真正寓意是为了培养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简单理解。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逐渐实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科学所包含的众多内容的认知,并为顺利实施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最方便最具感染力的载体。

1对科学教育的认知

科学教育的主体是全体青少年在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下,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的一系列解读。人类社会一直走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人们意识当中越来越重要的是地球的自然资源以及日渐衰落的生态环境。而我国长久以来追求的是消灭贫困,让社会走向小康。种种理想的支持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不可避免的。科学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从小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力加强科学能力的建设,使科学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1]。为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每个国民都应该具有其基本的科学素养。当今世界正在处于一个又一个转折时期,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社会变革不断加快。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没有科学素质,终将被落下。致力于发展科学教育,在政策上给予基本的支持和肯定,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社会才能持续进步。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对于科学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其拥有发散性思维,视野极具扩展,放远眼光,长久打算。培养其社交和合作的能力,用科学的教育为其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2可持续发展教育如何向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

鉴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施行,小学科学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拓展教育系统的功能,更得到了教育部门更多的重视。小学科学教育不是单一的学科,摒除了不能单独承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弊端,以其包容性、复杂性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批判的,其包含的道德伦理认知更能促进小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又是科学的、自由的。其在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小学生自理自主意识的形成。为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人生态度,注重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如此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符合小学生最纯粹的一面的[2]。

3影响可持续发展向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的因素

首先,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才刚刚施行,其宣传力度还略有不足,一些地方学校及地方官员并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真实内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施行的过程中不是怠慢而是力不从心。其次,即便有些学校力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但由于其师资力量不够强大,观点正确,人手却杯水车薪。由于其不能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完全作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培训人才,一些学校的教职员工出现意识偏差,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出现理解错误。再则,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其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要注意其身心健康。如此,其放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精力实在有限。用有限的精力创造无限的价值,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去做到的。因为没有时间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所以很多教师开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脱节。最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只能算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思想,因为其虚幻,所以得不到真正的实践。任何缺乏实践检验的真理,都不能算是真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施行中,没有与小学科学教育做到完美的统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就不能顺利被推广。

4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问题

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问题,首先要谈开设的课程,如果小学科学教育中所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关于自然科学等能够调动学生好奇情绪的课程,那么秉承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科学相结合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能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顺利施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心在于能够发展。发展内涵即延伸好的理念,摒弃坏的思想。中华传统中有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品德。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每个初入学堂的小学生都被告知雷锋是怎样帮助他人的。通过鼓励小学生在实践中向雷锋学习,让其从行动中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舍己为人[3]。教育小学生去了解世界。用最纯粹没有偏差的眼光看待世界,物质的、生命的、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东西都值得被珍惜被肯定。小学生了解到这些简单纯朴的观念,才能对生命激发更多的认知兴趣。

5对正确看待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合理建议

对于当代学生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拥有对自然生活本能的探知心,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各式各样的困境,积极参加每一次社交活动,如此便是拥有一颗可持续发展的心。当意识发生改变,观念自然随之改变,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不是非常困难。除此之外,参加各类宣传活动是促进小学生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益方式。教师为学生收集关于环保,关于爱心的各项资料,学生们自发宣传爱鸟、爱花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意识就此在脑海中形成。

6结论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大方向与小学科学教育是一致的。其中包含着方方面面有益的、健康的思想。环保即可持续;科学发展亦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过国家推广、学校不断更新、教师与学生互相了解下,终将得到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01(08):40-42.

[2]侯晓萍.小学语文教学与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04):98-99.

[3]傅继军,韩雪.可持续发展教育适宜学科渗透研究———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5,07(05):66-68.

篇6:环境科学教学创新思路论文

环境科学教学创新思路论文

1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1.1找出存在问题

以往的高校培养模式中,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思想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直接教学目标,而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为目的;实验教学内容过度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类型较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实验教材落后,未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过程强调模仿和训练,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规定的实验方案、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即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没有主动思考。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发展十分迅速,领域在不断扩大,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学科水平提升很快,但在本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前述问题,亟待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开拓新的培养方法[6-7]。

1.2确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8],摸索出了一套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顶天”、“立地”式,即:一方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和环境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实现“顶天”;另一方面将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暑期学校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中试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锻炼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立地”。

2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

2.1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实验教学内容与我国环保形势和国际学术前沿接轨,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改革研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实验室主任孔令仁教授就将自己的“光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实验课“环境化学实验”中,开发了“萘水溶液中的光化学氧化实验”、“产生柱法测定萘水的溶解度”等新实验,近年还把新开发的“多功能光降解仪器”应用到教学实验中;杨柳燕教授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和筛选实验”,并将Ames试验转化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实验”;孙成教授把新技术“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应用到专业基础实验课“环境监测实验”中,开发了新实验“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测定废水中苯酚与2,4-二硝基苯酚”;高士祥教授将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糊精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研究”的部分内容编写成研究性实验———“增溶实验”,应用于低年级学生的开放性实验中,等等。

2.2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南京大学自4月起全面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由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设立创新训练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追加投入经费和人员指导,构建了完整的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也展现出较高的科研热情和良好的实践能力。3年来累计申报通过65项,支持总经费26.7万元。其中20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8项;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15项;目前已获得省级1项,校级14项。迄今已结题16项,获得国家级优秀3项。

2.3开放性实验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低年级学生主要接受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实验训练的特点,依据学校“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学原则,为浦口校区一二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设置开放性实验,提高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放实验的内容及手段均综合了多门学科,是集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其中包括:小麦受重金属胁迫实验研究、工业废水实验室模拟多级处理实验、浦园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检测与控制研究、浦园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与控制研究等12项实验项目。参加学生120人次/年,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及论文[9-10]。

2.4本科生导师制度

为强化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环境学院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吸纳本科生在二三年级即可自主选择导师、参与导师承担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对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资料室,提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进行实验和研究活动,鼓励本科生学研结合,积极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在本科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受益于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发表了学术论文,参与了专利申请。近年来,本科生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论文10篇。

2.5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与导师科研课题挂钩

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均从导师承担的课题中选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术前沿。根据近3年的统计,41%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指导老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29%来自省部级项目。

3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极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承担着解决经济发展中必然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的重任。因此,实验教学中心突出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和社会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11-12],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目的。

3.1暑期学校

南京大学自起实行3学期制,在暑期举办5周时间的暑期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心承担了环境学院“暑期学校”的教学任务,通过聘请国内外学者开设专题课及讲座、安排研究型实验、组织数学建模等竞赛培训、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小学期总结或撰写学术小论文等,提高综合能力。

3.2教学实习

中心与多家科研院所、企业、环保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工程和社会的机会。这些基地包括: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石化扬子石化水厂、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环境保护局、江苏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均有良好的设施、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学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实习的要求。其中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中试基地,成为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3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学生经过社会实践的洗礼后能达到“长见识,增才干”的锻炼效果。中心在学生实践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支持力度,连续3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多支团队和个人受到省级和校级表彰。以20为例,成功申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9个,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湿地使者行动”、“绿色蒲公英”等实践团均引起了当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和称赞。

3.4环保协会活动

中心通过支持南京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环境主题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对外交流,服务于社会。如开展各类环保知识讲座;组织“绿色”系列活动———与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在校内以及紫金山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务;在南京市梅花山以及扬州市开展环境风险与人身健康调研系列活动;组织绿色长征活动、湿地使者行动等品牌活动。

3.5实验教学开到海外

为拓展人才培养视野,中心致力于本科生国际交流合作,将实验教学的课堂开到海外。

(1)本科生赴海外著名大学插班学习。每年均有人数不等的学生派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芬兰和香港等地学习和生活,直接接受国外著名大学的熏陶,培养实验能力和国际化的眼光。

(2)赴美科学实践之旅。联合美国自然科学研究院和美国圣约瑟夫大学于年8月共同组织了一支包括2名教授、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和8名本科生的学习交流团队,赴美国费城等地参加了为期20天的活动,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迈出国门、接触世界、开拓视野,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环境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努力探求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3)赴名古屋市、常州市污水处理厂参观比较实践。2008年8月,05级同学组团联系并参观了日本名古屋市的名古屋市宝神污水、污泥处理场、宝神废物回收利用中心以及挖留污水处理厂,通过与名古屋污水处理厂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就名古屋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处理工艺等展开讨论,同时结合环境工程暑期实习前往常州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实践,比较了两市污水处理发展情况,尝试找出差距,并探究了中国在发展污水处理时的着力点,如何预防缺乏远见的发展模式。

4结语

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需求,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篇7: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训思路论文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训思路论文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若继续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必然使部分学生忙于应付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暇顾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部分立志考研学生的浓厚科研兴趣也不能得到满足。以往延伸过来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专业设置口径过大,定位不准的问题。因此,适当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使专业教育重新定位,更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完善及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通过对多年教学的总结,我们制定了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两套专业培养目标,适当调整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学分和侧重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选修课板块增加实践类学分6学分,开设水、气、固废处理方面的实践课和设计类课程,在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专业选修课板块开设水、气处理及微生物方面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二、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发展平台

20我院组织教师对华东、华中及东北地区各高校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同时了解了相关企事业单位对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通过毕业生回访对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调研结果表明,国内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环境类专业的人才有需求,但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对其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较差,出现了严重的教学与市场脱离现象。经过总结,我们认为社会上对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主要包括环境规划人才、环境工程工艺设计人才、环境施工管理人才、环境监测人才、环境材料开发人才和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开发人才。为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于开设了“环境科技与循环技术”专业方向。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涉及教育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围绕特色的培育和形成,配置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做好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我们于月成功申报了渤海大学特色学科,提出诸如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的革新、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的制作及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方案,为下一步的专业特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在年12月成功申办了渤海大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上工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三、进行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在课程设置方面,详细了研究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注意课程设置的前后衔接及课时安排。专业必修课设置重点考虑其系统化,在专业任选课程中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专业课程,为其今后就业提供技能保障。利用有限的理论教学学时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专业信息,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加以筛选,通过课程间的融合、相互渗透,减少某些课程之间的重叠。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注重考试方法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了部分交互、在线辅导和在线学习,以增加师生的交流平台。

四、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实践舞台

在课程实验教学中,从提高课内基础实验水平、加宽实验内容出发,增加了研究型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在专业实践环节中,要求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环节,既完成了实践性教学,又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环境质量监测

组织、2008、级学生参加了对锦州市区各监测点的水、气、噪声等环境质量的监测,每周对校内外各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对环境质量做出评价。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课的基础上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应用方法,较大程度地促进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学生去相关就业单位实习

从2008年起,多次组织学生去相关实习单位实习,至今已有百余人曾进入实习环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丰富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且有很大一部分达成就业意向。

(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

建立了本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体系,吸引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活动。采用毕业论文与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优秀学生课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激发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2009年以来,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先后申请和完成渤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包括SCI收录论文1篇),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加强了实习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性,统筹设置,基本做到宏观线路设计清晰、细节安排合理细化。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工厂的实际生产废物为处理对象,研究其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工厂生产实际过程中的污染处理方法有了较感性的认识,对其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关乎到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革新。以上教学方法改革在渤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和个性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教育理念更新和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篇8: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艺术体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高校的开展时间较短,但是因为艺术体操运动项目具有舞蹈、体操、音乐相结合的特点,并且十分符合高校女大学生的身心需求,因而在高校的开展极受女大学生的欢迎。并且高校艺术体操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而且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艺术体操项目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运动项目,这便对学生的课堂接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体操教师能够不断研究创新,要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质量,从而推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健康开展。

1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分析

1.1艺术体操是一项极具自然性、韵律性及优美性的运动项目

艺术体操的动作十分细腻,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正确完成都需要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协调配合,要求学生动作做到自然、流畅。总的来讲,艺术体操是一种在自然动作的基础之上而派生出来的一些跳跃、旋转之类的动作。从其本质上来分析,在做艺术体操动作的时候,需要学生有效利用自身各部位的重力以及惯性作用的自然性,这便体现出艺术体操的自然性。说艺术体操具有韵律性则指的是它是一种需要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运动项目,学生在做动作的时候要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韵律进行舞动。除需要音乐伴奏之外,艺术体操还与舞蹈、美术等极具美感的艺术形式紧密相连,艺术体操的动作造型、运动者的服饰、队形的变化以及动作的图案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艺术体操的优美性。

1.2艺术体操是一项集体操、舞蹈以及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艺术体操将体操中的身体动作、器械难度动作与音乐、舞蹈相互融合的特点是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对于学习者的体操风格有极其重要影响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音乐的挑选,另一个是舞蹈的编排。舞者要想获得较好的表演效果,其舞蹈动作还必须要同音乐节奏相吻合。除此之外,舞蹈的情感流露也必须与其伴奏音乐相吻合,从而起到一个以情传神的表现效果。假如其舞蹈动作与伴奏音乐互相分割,都难以表现出艺术体操的魅力。

1.3艺术体操是一项能够突出表现女性美的运动项目

艺术体操是一项针对女子的运动项目,其项目动作以及舞蹈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展现出女性柔软的美、协调的美以及融合的美,使得许多男子运动项目也开始借鉴女子艺术体操的这一独特的训练形式,并且现如今已经有部分国家开设了男子艺术体操项目。除此之外,作为一项集舞蹈、音乐、体操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还极具艺术性以及观赏性。1.4需合理地运用器械进行练习艺术体操的练习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徒手艺术体操;另一类是手持轻器械的艺术体操。在手持轻器械的艺术体操练习当中,器械一直都是处在一个运动的状态之下。所以,其器械动作同练习者的身体动作是否协调一致,是艺术体操有别于其他项目的主要特点。因此在练习的过程当中,练习者必须要合理地运用器械进行练习。

篇9: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所谓体育教学方法,指的是体育教师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而使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统称。我们可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而将教学方法进行分类,例如从教学的过程来进行分析,可将教学方法分为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等。而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当中,则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艺术体操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学者在研究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选择的时候,指出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宜用直接性、开放性、探索性以及融入一定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前文当中,我们已经对艺术体操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它极具韵律性、音乐性、观赏性等等,所以在艺术体操教学当中宜采用分部教学法、节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

2.1分部教学法

有研究人员在人体运动解剖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将人体划分为了13个部位,这13个部位分别为头、颈、肩、背、手、脊柱、腰背、胸、腹、臀、腿、膝、脚。这一划分标准也更有利于我们进行舞蹈的练习。在高校艺术体操的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教学课时较少,并且教学条件有限,难以将人体的这13个部位都训练到位,因此对于艺术体操训练来讲,就可根据其项目动作特点来重点对练习者的肩部、腰背部位、胸部、腹部以及臀部进行训练。这样既可以依据教学要求,又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训练好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并且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通过这些主要部位的定位操以及变化练习,可以较好地完成艺术体操动作所具有的自然性以及优美性。但是在采用分部教学法的时候还必须要注意练习者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全面、协调练习,千万不可对某一部位的练习强度太大或者太弱。总而言之,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既需要突出训练的重要部位,又要做到兼顾所有部位的全面协调发展。

2.2节奏教学法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运动项目,因而其各个技术动作都是在音乐节奏中完成的。因此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节奏的信号,例如具有节奏性的口令、击掌以及音乐等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练习,让学生的肌肉紧张与放松协调之间能够相互转换,要让学生做到呼吸与节奏相一致,从而达到练习的最好效果。例如,在做波浪动作练习的时候,应该选择的是一种柔和的、起伏的并且具有流畅感的节奏;在做各种部位操练习的时候,应该选择的是一种明快的、热烈的节奏。现如今,节奏教学法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所以这一教学方法十分符合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以及练习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节奏的选择上、在节奏方式的运用上进行钻研。根据艺术体操动作的不同、所使用的`器械的不同以及个性特征的差异来进行节奏的选择。

2.3情景教学法

艺术体操,假如缺乏其内在的“情”,便难以表现出其技术动作的内涵。模仿动作很容易,但是要做到以“情”来表现这一动作却很难,在动作中融入情感也是艺术体操的主要魅力。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便表现在形真、情景以及意境三方面。在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过程当中,应该要做到通过伴奏音乐来渲染形象,通过技术动作来显示形象,通过人与器械来突出形象,所以在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要让学生进入一个情景当中,让学生融入到这一情景当中,来激起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努力做到与“表演”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在动作质量上的表现,同时还能够突出舞蹈艺术性的表现。正所人们所说,艺术体操不是一种配乐杂耍,它需要运动员其自身的听觉情感转化为一种视觉情感,音乐能够赋予艺术体操生命,而运动员则必须要将这种生命的活动充分地展现出来。

2.4和谐教学法

艺术体操,不但具有人的肢体运动与器械运动协调一致的特点,而且运动者的肢体动作还应该与音乐相协调,与同伴的动作相协调,这其中便表现出一种协调统一的和谐性。所以在高校艺术体操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要整合各种教学要素,使各要素之间能够合适恰当地配合,以达到一种和谐,这样才能够使其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实现这一和谐性,就应该要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实现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关系,实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应该实现人与器械、人的身体与心理、人的表现力以及技能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实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除此之外,人与音乐节奏、人与伴奏音乐、人与其穿的服饰之间也应该达到协调一致、和谐统一,从而创造出艺术体操的和谐美。和谐教学法,其实质是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所以在运用和谐教学法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具体的分析,必须对学生的每个阶段都进行详细的划分,并且还应该对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功能进行提炼。例如,分部教学法的运用,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身体姿态,对学生身体各部位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在练习的最初阶段,可采用口令节奏的方式,逐渐过渡到音乐节奏,最后再通过情景音乐来对学生进行身心一致的训练。

3结语

艺术体操虽然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能够使用一些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它还具有一些固有的特征,因而在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当中,除使用一些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根据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来选择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艺术体操的动作同运动者身体的各个部位、音乐的节奏、情景的变化相统一,采用分部教学法、节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谐教学法进行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高校艺术体操教师还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要明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道理,要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探索创新,以寻求更加符合艺术体操项目特点的教学方法,促进艺术体操在高校的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聪.我国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79-81.

[2]唐枢秀.高校艺术体操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63-64.

[3]戴朝,李凌.体育教学方法在艺术体操课堂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1):87-90.

[4]武金陵.浅谈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的示范教学法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9):217.

[5]钟进.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144-145.

[6]薛嵘.体育教学方法在艺术体操课堂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1):661-662.

篇10: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开展思路论文

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开展思路论文

【摘要】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新颖的体育教学形式,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将拓展训练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应加强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研究符合实际的拓展训练方法,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完善体育教学评价。

【关键词】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意义;建议

拓展训练就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学生通过参加这些项目不断挑战自身极限,磨练意志,调整身心状态,不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改善和同学的关系,促进身体、心理不断适应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1]。作为一种新颖的体育教学形式,拓展训练既符合国家制定的体育课程要求,同时为传统的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于此同时也为体育教师、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拓展训练能够丰富学生体育课的开展形式,此外,拓展训练还具备自我创新的特色。在正式开展拓展训练之前,体育老师应对学生明确讲明拓展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等。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开展拓展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们共同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

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到户外开展训练,让学生们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学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之外,智力也得到了开发,心理素质得到了加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拓展训练,学生需要克服恐惧、紧张情绪,不断培养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进而达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会更多的锻炼技巧。同时,训练的完成大多情况下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拓展形式大多灵活、开放,这就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发挥自身创造性,同时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和改进训练项目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社会栋梁。

二、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建议

1.加强安全管理

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形式,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是拓展训练会给参加活动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危险。拓展训练的危险不仅来源于体育课上,同时也会产生在课外活动中。作为新兴的体育训练形式,拓展训练克服了原有体育课的枯燥的问题,许多同学被拓展训练的形式和挑战性深深吸引,然而,许多学生忽略了拓展训练可能带来的危险,尤其是进行拓展训练时教师不在场往往发生危险性的几率会大大升高。所以,应重视拓展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在训练场显眼位置明确标明安全提示语;对于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项目,例如天梯、断桥等,应安排专职教师进行管理。

2.研究拓展训练教学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引进的拓展项目,应广泛借鉴先进的训练理念,同时应根据学生、教师、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拓展项目,切忌一味照搬培训机构开展的拓展训练形式。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某些情景,使拓展训练切实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改变传统体育课枯燥、单一的形式,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使课程更加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教学中。在选择拓展训练项目时既要考虑到学校培养方案,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生理、心理特征等,同时应发挥学校自身资源的优势,设计符合多方要求的训练项目。只有将体育教育的本质,拓展项目的内涵,参与训练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效果良好的拓展训练课程。

3.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无疑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素质,充分利用学校、社会资源,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除了掌握与拓展训练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体育教师还应亲自参加一些拓展培训机构开展的拓展培训。通过完整的培训过程,体育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拓展训练知识,同时通过培训过程中的经验交流,教学方法讨论等一系列措施达到提高拓展教学水平的目的。

4.完善教学评价

目前,学校拓展训练课备受诟病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习效果难以量化评价。拓展训练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基于每一个教学项目或某个重要的教学项目,即基于“项目”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就是根据拓展训练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设置若干次基于“项目”的评价课,如基于团队协作的评价课、基于创新的评价课等,每次评价课由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或两个拓展项目,按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分级评分,个人期末成绩与每次基于“项目”的评价课小组得分直接挂钩[3]。学生最终成绩的确定由四部分组成,即出勤、完成项目情况、身体素质考核和理论考试,并对每部分所应占的比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这样既可达到相关教育部门的要求,也实现了学习效果的过程评价。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李忠义,陈珂,江华.高校篮球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及可行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

[3]王长虹,曹承,刘洪福.高校体育对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

篇11:浅谈应用题解题思路训练

浅谈应用题解题思路训练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由于数量关系较隐蔽,学生在解题 时很难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已有数 学知识,大胆地想象,力求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此应重视各种解题 思路的训练。

一、对应的思路训练

例1:一户农民养鸡240只,平均5只鸡6天要喂饲料4.5千克。 照这样计算这些鸡15天要喂饲料多少千克?

写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5只鸡 6天 4.5千克

240只鸡 15天 ?千克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分析出两种方法:

①用归一法先求出1只鸡1天要喂的饲料,再求240只15 天所需的饲料。即

4.5÷5÷6×240×15=540(千克)

答:240只鸡15天需饲料540千克。

②每只鸡平均每天用的饲料是一定的,根据倍数关系, 只要求出240只是5只的几倍和15天是6天的几倍, 这个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4.5×(240÷5)×(15÷6)=540(千克)(答略)

二、数形结合看图分析训练

例2:修路队三天修了一段公路,第一天修40%,第二天修1/2,第三天修2.5千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

先分段画图:

附图{图}

再分析解答:把全段公路看做单位“1”,那么第三天修的2.5千米正好是全段公路的(1-40%-1/2), 它和2.5相对应,所以全段公路长为:

2.5÷(1-40%-1/2)=25(千米)(答略)

例3: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2/5,第二次取出20千克, 桶里还剩28千克油。全桶油重多少千克?

先分段画图:

附图{图}

把整桶油看作单位“1”, 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后两次取出油的总和,正好是第一次取油后余下的部分, 即(1-2/5),它与(20 +28)相对应。

列式计算:(20+28)÷(1-2/5)=80(千克)(答略)

三、一题多解思路的训练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可对一道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对比,多角度、多层 次地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4: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 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 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 动的多少人领碗?

解法一:一般解法

把饭碗数看作单位“1”,则菜碗数是1/2,汤碗数是1/3, 总碗数55与(1+1/2+1/3)相对应,根据 除法意义可求出饭碗数。

55÷(1+1/2+1/3)=30(个)

根据题意,人数与饭碗数相同。(答略)

解法二:方程解法

设有x人参加野营活动,根据题意,饭碗数x个,菜碗数为x/2,汤碗数为x/3,列方程:x+x/2+x/3= 55,解得x=30。(答略)

解法三:按比例分配解法

把饭碗数看作“1”,则

饭碗数∶菜碗数∶汤碗数

=1∶1/2∶1/3=6∶3∶2

饭碗数是55×6/6+3+2=30(个)

人数与碗数相同。(答略)

此题解法不只限于以上三种,还有其他解法,这里不再赘述。

四、转化性题组训练

有很多应用题题材不同,但数量关系相同,且解法完全一样。把这样一些应用题排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掌 握问题的实质,找出这类题的解题规律。

有下面一组题:

(1)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12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20 天。两队共同修建需要多少天?

(2)甲从东庄走到西庄需要2小时,乙从西庄走到东庄需要3 小时,如果甲、乙分别从东西庄同时相向出 发,需要经过几小时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童装厂合做一批出口童装,甲厂单独做要20 天完成,乙厂单独做要30天完成。两厂合做 多少天可以完成?

(4)有一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开甲管需6分钟注满,单开乙管需4分钟注满,两管齐开需多少分 钟注满?

分析:(1)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

甲每天完成工程的1/12,乙每天完成1/20,甲乙合做一天完成工程的1/12+1/20,完成全工程所需天 数为1÷(1/12+1/20)。

(2)设东庄到西庄的路程为单位“1”。

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1/2和1/3,甲、乙每小时走完全程的(1/2+1/3),两人相遇所需时间是1÷ (1/2+1/3)。

(3)设这批童装的总量为单位“1”。

甲厂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1/20,乙厂每天完成1/30,两厂合做一天就完成总量的(1/20+1/30),完 成工作后所需天数为1÷(1/20+1/30)。

(4)设水池的容积为单位“1”。根据题意,甲管每分可注水1/6,乙管每分可注水1/4,甲、乙两管齐 开每分钟可注(1/6+1/4),注满所需的时间是1÷(1/6+1/4)。

通过以上的类比训练,可使学生弄清工程问题、相遇问题、工作问题、水管问题。虽然题材不同,但它们 数量关系相同。这就使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篇12:浅谈应用题解题思路训练

浅谈应用题解题思路训练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由于数量关系较隐蔽,学生在解题 时很难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已有数 学知识,大胆地想象,力求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此应重视各种解题 思路的训练。

一、对应的思路训练

例1:一户农民养鸡240只,平均5只鸡6天要喂饲料4.5千克。 照这样计算这些鸡15天要喂饲料多少千克?

写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5只鸡 6天 4.5千克

240只鸡 15天 ?千克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分析出两种方法:

①用归一法先求出1只鸡1天要喂的饲料,再求240只15 天所需的饲料。即

4.5÷5÷6×240×15=540(千克)

答:240只鸡15天需饲料540千克。

②每只鸡平均每天用的饲料是一定的,根据倍数关系, 只要求出240只是5只的几倍和15天是6天的.几倍, 这个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4.5×(240÷5)×(15÷6)=540(千克)(答略)

二、数形结合看图分析训练

例2:修路队三天修了一段公路,第一天修40%,第二天修1/2,第三天修2.5千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

先分段画图:

附图{图}

再分析解答:把全段公路看做单位“1”,那么第三天修的2.5千米正好是全段公路的(1-40%-1/2), 它和2.5相对应,所以全段公路长为:

2.5÷(1-40%-1/2)=25(千米)(答略)

例3: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2/5,第二次取出20千克, 桶里还剩28千克油。全桶油重多少千克?

先分段画图:

附图{图}

把整桶油看作单位“1”, 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后两次取出油的总和,正好是第一次取油后余下的部分, 即(1-2/5),它与(20 +28)相对应。

列式计算:(20+28)÷(1-2/5)=80(千克)(答略)

三、一题多解思路的训练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可对一道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对比,多角度、多层 次地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4: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 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 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 动的多少人领碗?

解法一:一般解法

把饭碗数看作单位“1”,则菜碗数是1/2,汤碗数是1/3, 总碗数55与(1+1/2+1/3)相对应,根据 除法意义可求出饭碗数。

55÷(1+1/2+1/3)=30(个)

根据题意,人数与饭碗数相同。(答略)

解法二

[1] [2]

篇13:也谈小学科学教学思路论文

也谈小学科学教学思路论文

内容摘要:

小学科学课内容含界广,教学难,如何上好这门课,一直是我们科学课教师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是要把握科学课的教学重点,引导自主探究、实验、制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并引领学生进行大胆制作;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快转变角色,当“导演”而不再当“演员”;三是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四是要充分把握教材,合理利用好课程资源,让科学课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关键词:

重点 科学 角色 探究 资源

小学科学课含界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生物、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涉及的实验多,而教材的编排考虑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设计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如何上好科学课呢?

一、把握科学课的教学重点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科学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课,这门课大都是探究型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能力。一堂完整的科学课就可以按照观察、实验、制作这几个步骤来进行。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用实物让学生去认真观察,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从而激发情趣,导向思维,得出结论。比如在上植物的根一课时,可以找出多种植物的根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有多种不同的直根与须根的区别,同样的方法可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茎有储藏茎、缠绕茎、攀援茎等,从而掌握植物根茎的各种类型。又如在观察月亮圆缺规律时,只要教师讲给学生注意观察时间,学生就不难发现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变化规律,找到月亮公转的周期。

2、认真组织,规范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课中,各个实验都会得出各自的科学道理,不管是演示实验或是分组实验,教师都应认真组织,规范操作,明确实验目的,充分准备实验器材,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才能得出较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在上‘神奇的磁力’一课时,做磁铁能吸引铁这个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前应明确实验目的,这是研究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的一个性质,要做好相应器材准备,各种铁制的小物品,铜,铝等各种金属片,木块、塑料、橡皮、布条等各种非金属材料,在实验时,让学生动手实验,去自己发现磁铁能吸铁这个奥秘,效果将会十分明显,如果每个实验,老师只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我想效果不会好到哪去的。

3、让学生动手制作。科学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具有一定素养的科学人才。通过学习和各种实验,儿童们的兴趣将得到激发,视野得到了开拓,教师应趁此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去自己制作,自己探究。比如在上了“磁铁的性质”一课后,儿童们就能根据磁化等有关原理,做一些游戏,让他们自己去做小磁铁,做指南针,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科学乐趣。在上了“采集标本”一课后,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各种植物叶的标本,有些地方还有原始的化石标本。有些东西或许在大城市里根本找不到,但在我们大山里随处可见,也许一个小小的制作就是一个珍奇的标本呢。

二、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快转变角色。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教师不再是演员。这句话的意思是讲教师在上课时,不要包打包唱。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老师始终在台上演示串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看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老师通过精心设计,能引领学生去动手、动脑、动口,教师不时画龙点睛,教学既轻松,课堂也将会更活跃,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就拿“磁铁能吸引铁”这个实验来说,教师并不要拿着各种磁铁,一一去靠近各种物体做实验,只要轻轻点拨:同学们玩过磁铁有戏吗?你们想再玩玩吗?然后让学生去做,试验结束后让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情况,就能得到磁铁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塑料、木块、铜铝等这个答案,这时老师反问一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学生答是通过实验知道的,教师再次设问,谁知道磁铁的磁力有多大呀?直接引出又一个实验“磁力的大小”,那么我们又玩游戏吧,这样一节课就在游戏中度过,学生高兴,教师轻松,教师成了“观众”,学生成了“演员”,这样的课,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教师往往担心学生学不懂、学不会,处处包办代替,其实科学课就是要学生去想、去做、去实验,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制作。有了探究才会有发现,有了发现才会觉得新奇。当学生有了好奇心,跃跃欲试时,老师就应该大胆的鼓励学生去做,从而获得新知识。比如在研究“两个大小不一的铜球从同一高空往下落,会同时着地吗?”这个问题时,如果老师马上把答案讲出来,也许学生根本就不会相信,如果老师在强调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得出的结论多好呀!同时还可以设计新的实验: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体积不等)从同一高空往下落,会同时着地吗?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而且还发现了物体的浮力。这些实验吸引力很强,学生将变得越来越想探究,越来越想实验,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把握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在上科学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既要考虑到教材的重难点又要考虑到学生发问涉及的方方面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制作一些课件,这样学生的智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开拓,视野会更广一些。例如在上“司南”一课时,如果教师仅仅局限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因为司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东西。如果教师能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磁铁运用的实例,象在科研、军事、航空、航海、电器设备等方面,学生看后会耳目一新。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备教材,有时学生一个小小的问题会弄得你面红耳赤的。比如磁铁的同名磁极应是互相排斥的,为什么指南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球的南方呢?(原来是地球这个“大磁铁”的磁极刚好与人造磁铁的磁极反向的)

教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探究,我们的科学课一定会上得越来越活,越来越好。

篇14:艺术体操教学恐惧心理缓解对策论文

3.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要想缓解学生恐惧心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就应该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借助于一些优美、准确的体操动作示范,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体操的美,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得以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让其明白自己是能够完成体操动作的,这样也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体操学习的自信心[2]。

3.2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恐惧心理

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要让学生直面自己恐惧心理,让学生承认自身的恐惧,了解自己恐惧的点,然后结合具体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进而也就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恐惧心理。例如,教师在进行跳马课教学的时候,如果学生恐惧的是怕自己支撑不住往下掉,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适当指导,做好动作示范,亦或者是在下面放一张软垫,以此来让学生恐惧心理得以消除。

3.3做好动作要领讲解

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恐惧心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动作要领讲解,通过简单、形象、精炼、易懂地讲解来提高学生完成体操动作的自信心。另外,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告知学生,然后做好适当的保护,以此来让学生明白这些危险并不会造成危害,同时也能让其更加仔细地去完成这些动作,进而也就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恐惧心理。最后,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将一些身体素质较好、胆量较大的学生进行带头练习,通过感染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跨出体操训练的第一步,进而也就能够有效地实现缓解学生恐惧心理的目的。

3.4做好身体素质训练

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也是影响其恐惧心理的一个因素,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加强对学生审图素质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技术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这样学生身体素质也就能够得以提升,而学生在具备较为良好的实力之后,其恐惧心理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最终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体操动作要领。

4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是普遍都会存在的,而其形成的原因有主管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而要想有效地缓解学生这一心理,教师则应该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恐惧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产生较为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自我调节,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来缓解学生的恐惧,进而也就能够有效地保障艺术体操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龚艳.艺术体操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因素及影响之浅谈[J].体育时空,(23):147-149.

[2]韩清婉,董斌,王玉兰.浅析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形体训练[J].祖国:建设版,(9):200-201.

[3]庞菊香.浅谈艺术体操教学中如何克服女生的心理障碍[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92-93.

篇15:艺术体操教学恐惧心理缓解对策论文

艺术体操因其自身功能特点,也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尤其是在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艺术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假设没有对学生这一心理进行有效的处理,也就很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体操技术动作和要领,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伤害事故,因为恐惧心理本身就属于一种消极情绪,学生一旦具有这一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会产生较大的自卑心,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恐惧心理,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艺术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反应及表现

恐惧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反应,其主要是因为人大脑皮层受到了刺激,促使原有的动力以及定型都受到了破坏,从而就促使皮质产生兴奋,再加上大脑的扩散以及诱导就会促使皮下中枢活动产生变化。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存在恐惧心理,其今后正常发挥也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为在恐惧心理影响之下学生思维很容易失控,进而也就会直接促使学生做出失控的表现,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效果[1]。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表现。在恐惧心理之下,学生生理方面也会发生变化,产生肌肉高度紧张、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上升等情况,比如:我在教跳马课的时候是深秋,学生却因为恐惧而出了一头的汗,这就是恐惧的身体表现。(2)心理表现。在恐惧心理之下,学生心理方面的表现则主要体现在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混乱、感知错误等方面,例如,某学生在器械体操课学习过程中,只要轮到了他,其大脑就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2艺术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

2.1主观原因

(1)学生意志不够坚定。在艺术体操学习过程中,意志可以说是学生达到既定目标的关键,其也是借助于行动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的一个心理过程。现如今青少年儿童生活环境较为良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对艺术体操一系列动作完成毫无信心,只要一见到跳跃器械就会发怵,所以也就会产生恐惧等心理。(2)学生身体素质不行。艺术体操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奇偶为良好的身体素质,如果学生身体素质较为薄弱其在学习过程中体操技术基础也就会交叉,再加上体操动作训练过程中方法使用不够恰当,很有可能已经经历过失败的体验,亦或者是身体创伤。而这种现象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再次面对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会出现恐惧心理。(3)学生主动性不够。部分学生对艺术体操学习并没有什么积极性,而这一类学生一般情况下对于外界负荷较为敏感,即使体操训练不够紧张也会感觉十分的劳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旦没有完成艺术体操动作,或者是出现失败的情况下,其不会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反而会更加的患得患失,最终也就会对体操动作产生恐惧心理。(4)容易受他人情绪所感染。在艺术体操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失误而出现危险动作,像是部分学生在双杠练习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落杠的情况,这个时候其他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恐惧感,不敢进行双杠训练。

2.2客观原因

(1)器械原因。艺术体操器械在硬度、长度、高度以及宽度等多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高度而言,很多体操动作都需要离地面1m进行训练,像是作转动、回环等动作,在这种直观的感受下,学生也就很容易产生恐惧等心理。(2)教师原因。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恐惧心理形成造成影响,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不在乎学生动作掌握情况,亦或者是在一些高难度动作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学生也会产生恐惧心理。

体育教学中茶文化引入的具体思路论文

高校篮球教学方法的优化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教学设计论文

探究式教学研究目标论文

体育工作总结

竞技健美操开题报告

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秋季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高校土木工程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
《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艺术体操科学训练思路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对世界体操个人发展趋向初探论文2023-02-15

如何做好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2023-01-04

校内体育组学年工作计划方案2022-05-07

试论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2023-01-15

开展体操课的难度和重点路径创新论文2022-07-25

体育工作计划2023-04-23

班主任工作计划初中体育2023-04-01

初中体育教研组的工作计划2022-06-10

反思教学法在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2022-10-11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引用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