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研究目标论文((推荐16篇))由网友“阿呆呆呆毛”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探究式教学研究目标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递进式教学研究论文
递进式教学研究论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影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作为一名会计电算化专业授课教师,在多年的实训指导中,深深体会到,传统的实训课程缺乏系统性,各实训项目单一,没有考虑到后续实训项目课程的开展需求。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不能随实训课程的开出而得到递进的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这一教育宗旨呢?如何使学生的实践技能能随实训课程的开展而得到递进的提升?具体到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就是将“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项内容连成一体,以技能递进提升的实训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这里就会计电算化如何开展“递进式”实训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模块设计,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项内容连成一体实训课程体系。
1.基础技能实训
基础技能实训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即随着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时,将教材课后基础的分段实训案例在教学型的财务软件中进行分段实训操作,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阶段实验,以验证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比如,可针对总账子系系统、UFO报表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应收及应付管理子系统等进行单项实训,以检验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
2.岗位虚拟实训
岗位虚拟实训是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色及会计业务的的流程而在完成了基础技能实训之后应进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扮演不同角色的实训。即当一笔会计业务发生时应以不同的角色在教学型财务软件中进行操作,以达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际工作的目的'。比如一项采购业务发生后,在采购应付系统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的处理;应付款系统应有应付款会计对发票进审核、制单处理;总账系统由出纳进行收款;由主管会计对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账处理等。
3.会计综合实训
会计综合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是在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技能实训和岗位虚拟实训之后,将一个完整的的教学案例资料分别以手工和电算化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并且能够对这两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充分了解二者对业务处理的差异性,并且能够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充分了解二者对业务处理的差异性,全面体会会计信息化给企业还的益处及会计信息化的先进性和现代化。
4.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是整个“递进式”实训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将前三个实训环节所掌握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体现,进一步检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内容,学生进入顶岗实习,要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学会分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
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为学生毕业后的直接上岗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
二、会计电算化“递进式”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
1.需要足够的课时
会计电算化“递进式”实训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的专业技能,使各项分段的零散的技能能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因有充足的课时让学进行实验实训。
2.实训基地建设
会计基地建设应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实习及实训的需要;在质量上达到优质标准。会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注意校企共建,可以从校企合作单位请财务部门负责人,按各岗位工作流程设计实习环境,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成立会计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对内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要十分注意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发展。实习基地要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在选取实习基地时要兼顾各个行业,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直观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师资或其他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全方位的预演。
3.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各实训环节要求实训指导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熟悉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应符合“双师型” 教师的标准。随着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以下途径:第一,建立教师定期校外实习制度,鼓励和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让他们参加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践活动;第二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会计人员来校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承担一些实训课程的指导任务;第三,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考试,取得岗位职业资格的职称证书。
4.需要与“递进式”实训相配套的实训教材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材的内容应与“递进式”实训所要求的技能循序递进相吻合。每个实训环节相对应的教材在内容能承前启后,教学案例能相互关联,使之成为“递进式”实训系列教材。
会计实训教材建设需要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体,依照实践教学逐渐扩充的内容体系和梯次提升的层次体系的要求进行建设与开发;鼓励本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训教材,以保证每个实训阶段有实用教材,且随着实训内容和设施的更新而不断修订与完善。同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实训教材,结合教材的编写与引进,重新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使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具体来说,基本技能实训教材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任务进行实验,尽量选择实务型、设计型的内容;虚拟岗位实训则根据企业各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实训;综合实训教材则应将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选取实务中发生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建设模拟业务部门,以经济业务相关的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等为模拟实训对象。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总之,“递进式”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将各项分散的技能化零为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体现出中职会计教育的特色,使中职会计教育具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篇2: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校和企业为基础,把纳入到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都称为现代学徒。这种职业教育体制实现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使受教育者的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工学结合),能够较好地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提高训练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徒式教育;现代式学徒教育
1学徒式教育和现代式学徒教育的基本内涵
学徒式教育作为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现代学徒式教育是指,通过师徒共同将企业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的职业教育形式。这种形式是一种组织化、系统化的社会教育行为,国家、学校(教育机构)除对学徒式教育以道义上的支持外,还要在制度上、法律上提供保障,用系统的管理模式替代过去约定俗成的规矩,并将其调整师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学徒式教育也在各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演进。
学徒式教育注重的是动手能力教育与培养,强调要通过动手进行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交替式的教育与学习。学生在学校培训学习全都模拟实际工作流程,实践中怎样做课堂上就怎样讲,教育教学是在完全模拟工作的环境下进行的,由“双师型”“项目经理型”教师授课指导和实践学习。做到了学习就是工作,一切行为规定按企业员工的要求规范和约束学生,真正使学生在受训期间就能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理念及运转调度模式。专业操作技能和项目实践经验是企业选才最重要的方面,更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跨过“经验”这道门槛,实现和企业的有效对接,选择专业的教育最为重要。因此,学徒式教育模式通常又被称为个人成才发展的“金钥匙”。
学生目标和课程内容制定完善后,采取的学习方式也非常重要。因为是一种实践技能教育,所以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应该有师傅指导,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因此,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就逐渐凸显。这是来源于德国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资深的工程师作为新进者的师傅,或者由指导者手把手地传授操作经验,实现高效的教育培训效果就字面含意来说,“学生”与“学徒”有着较大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看,“学徒”主要是在作坊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偏重动手能力的掌握,而“学生”主要是在课堂学理论知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当前,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员大多缺乏用人单位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学校办学和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钩,急需要转变这种传统单一的教育培训模式。
2当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忽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没有把职业性纳入到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当中,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特色效果不明显,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2.2动手能力不强,难以胜任工作
人才培养观念存在偏差第一,重知识传授和理论系统性,忽视职业教育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虽然不反对经过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但实际上实训动手能力只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导致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弱,不能胜任工作岗位。2.3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现代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均是在国家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走过来的,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自主学习精神。而且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学校,成长的过程始终是在学校里,没有与实践接触的机会,所以导致培养的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
2.4缺乏职业精神,工作实践能力弱
在职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倾向,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观念滞后,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仅注重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职业精神、综合素质的塑造,这让学生误解为在社会生产中只要有技术就行,片面地追求实用,职业精神是就业后自然养成的事,不用在校期间考虑,所以仅从眼前的情形出发,只学习眼前看来“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不注重职业精神的及早培养。
3现代学徒制对教师的要求
3.1师德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正己、敬业、爱生、奉献”的师德修养。具体包括政治思想,专业业务,教学教研,组织管理,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廉洁奉公,风度仪表,团结协作,家校联系。
3.2学历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没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再好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自己会,更主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更会。
3.3实践技能水平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而且应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经验,尤其是在操作、维修及设计等方面,只有自己知识渊博,才能传授于人。国家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专题培训班上指出,希望地方政府与企业通过组织和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来破解“用工荒”。学徒式教育,授课内容应以公司为客户设计原本案例,资料、素材均为实际像素的模板图库,学生学一个项目,就让他们完成一个项目,有时甚至讲一天课,就得用一周或更多时间去消化,直到达到职业要求,再进行下一个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个人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让他们完全处在职业所要求的氛围中,各专业均以学徒式教育方式进行。只有采用这种现代学徒式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要求的合格的职业人。总之,学徒式的培养实质是学教一体化的综合培养,因此“中国现代学徒制”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廖倩.基于四维视角的“现代学徒制”[J].中国市场,(15).
[2]王瑞军.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5(20)
篇3: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研究论文
1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前提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主要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其看成是合作的对象,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将学生当成是朋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自信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产生认知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和合作探究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情境进行导入,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圆”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教室、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图形,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联想,“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就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激励机制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应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进行课前的预习,同时,还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激励机制,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提问,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进行一定的表扬,给予加分,或者让其他小组进行相应的评价,之后给出一定的分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不断优化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之后根据学生自己预习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思考,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关系,是否可以互相求解?”提出问题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得到相应的答案,此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解数学概念、解题技巧等知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对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可以对相关原理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练习扩展,让学生进行实际解答,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篇4:小学体育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体育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方式已经日趋多样化,由于教育本身的特殊属性,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小学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为探究式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体育;自主探究;教师引导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从小就应该注重学生们的身体状况,但目前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导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
一、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不易于管理,体育老师们为了能够方便管理学生们,避免在课堂上发生事故,会组织大家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体操或者游戏,一方面小学生们对于体操等运动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长时间的课程内容不更新,也是让学生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程内容又相对枯燥无聊,就会产生消极厌倦的情绪,进而不会跟随老师的课程内容进行身体锻炼。
2.重视程度不够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噩梦,从小学开始就补习英语、学习奥数和作文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重点都放在学习成绩上,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很多学生在学期末都有过体育课直接被主要科目占用的经历,更加说明了很多老师都和家长的想法一样,并不重视体育教学。家长和老师的这种暗示也会让学生认为只有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体育锻炼并不用重视,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身体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1]。
3.学生创新思维不够
目前有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失去了本应该保留的天真和灵动,只会学习,不会玩耍。然而事实证明,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学习到很多东西,对身体和精神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2]。在被动地接受老师安排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思考也不主动,很难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为研究法和发现法,当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理论和概念时,教师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观察、阅读、思考,自行掌握理论和概念[3]。
1.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归纳和总结,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也是如此。体育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教学内容和相关概念都完整地灌输给学生们,而是创造一系列问题和环境,让学生们自主探索学科的内容和把握运动的技巧。比如在学习蛙跳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向同学们说明技巧和含义,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们想象,青蛙跳跃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技巧,让同学们在脑中描绘场景,教师再给学生们设定“青蛙从一片荷叶上跳到另一片荷叶”的具体场景,让学生们在这样的情景下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激情,也拓展了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4]。
2.培养学习兴趣
探究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并将兴趣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手段,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上课的情景生动活泼,让学生们开心快乐地提高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多种跳绳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比如,把跳绳组合起来进行拼图练习;跳绳等距离放好,进行高抬腿跑练习,还可以单足跳和双足跳。引导孩子们发明多种有趣又能锻炼身体的跳绳游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启发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3.注重演绎和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所知道的内容找到与其他事物的`相似点,并进行猜想和验证。孩子们在演绎和推理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也会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比如在学习投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投掷沙包和纸飞机,观察期间的异同,引导孩子们提出“如何才能把物体投掷更远”问题,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做出不同的试验。试验结束之后,和老师与同学畅谈心得,学生很容易会发现:物体的外形、重量,出手时的速度和角度,原地还是助跑都会对投掷的距离产生影响。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将会对投掷的过程和结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总结本文首先提出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出现的三个问题,主要在于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重视体育也不感兴趣,为了更高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介绍了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策略,以理论结合实践举例的方式,详尽地说明了利用探究式教学对小学体育课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杨丹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2]陆欢.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新课程(小学),,09:166.
[3]王丽娜.小学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的运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0:47.
[4]李晓红.探究式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略[J].当代体育科技,,19:79-80.
篇5: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论文
一、什么是变式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数学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的改进.数学教学已经不再是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课本知识领域里,更应该让学生们在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初步认识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运用的熟练,让学生们在学会运用课本知识的同时来举一反三,运用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所谓的“变式教学”,就是授课老师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合理转化.
1.变式教学法的概念
变式教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变”,不能局限于书本原先给出的公式及知识点,在掌握必要了解的知识点以后,教师可以不断更换原命题中的非本质特点,变换原问题中的条件及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上来进行知识点的加深和运用.
2.变式教学的教学原则
首先,变式教学中的最主要原则是变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来说,变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一定深度,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原型中的条件和结果变式,那么学生们不但得不到好的练习,更多的只是在重复劳动罢了.其次,变式教学应当符合教学进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数学课中,一般分为新课的教授、复习课以及习题练习课,变式教学应该符合老师安排课的性质.如果老师安排的是新课教授,那么变式题型应该针对当天授课的新知识点来进行.而在进行复习课时,老师应当在当天所安排的复习内容中进行合理的题型变式.例如如果课程安排复习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老师就应该对所有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题型和公式上进行合理变式,来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题和讲解.大多数时候,复习课所涉及的都是本单元所学知识,或者上个单元的知识等;而习题课所涵盖的面应该更广泛一些,往往涉及到前面所学习的所有知识,尤其是在初三临中考之前的习题课,老师更应该对前面所有的内容进行汇总、变式以及讲解.
二、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变式教学的目的是要让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变化的现象中学习不变的本质,再从不变的本质中探寻变的规律性,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在平时的解题当中,让学生们在多变的学习中学习数学的魅力所在,加深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1.变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也就是说,学生在变式教学法中可以真正做到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概念到习题他们都可以参与,不仅如此,原先照本宣科式的公式学习,变成了一题多样化,多题重组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对于新的题型总抱有一种新鲜感,唤醒了学生的原始学习欲望,让他们在不同的习题环境中来发掘对数学的喜爱和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保持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衷.
2.变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有更多的创新性
创新,是个人在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中所得到的独特技能.每一位学生创新的结果都各不相同,这是创新中的独特性.正由于每位同学在创新过程中得到的答案不同,所以才会让学生们有想法想要去创新,创新意识的输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性.学生对于变式题型有疑惑,想要解答,想要寻求答案,就会去思考,就是我们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通过学生对变式题目的思考,探讨和争论,学生会得出各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因此便加深了学生们对于题目的参与性,训练其思维性的多方位转化,提高他们对数学解题的兴趣.
3.变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不同思维,让他们深刻了解知识点
变式教学所变换的是问题的结论与条件,在多项问题和条件的不同转变下,虽然改变了问题的形式,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对原题型的根本进行改动,也就是说学生是在多样变化下来对同一个本质进行学习和解答,从中更加深刻地对原概念进行了合理的深入,不但牢牢抓住了原问题的核心,更是学习了多种不同的解答方式,不仅注意了事物表面上的内容,而是通过本质的不变全面学习了解事物之间变换下的联系之处,学会全面地去看待问题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思维僵硬的问题,使得思维的灵动性更加活跃,减少了思维惰性.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变式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不断的变化中,让学生们提高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减少挫败感,也更加深了对知识本质的学习.
作者:殷新毅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
篇6: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论文
摘 要 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在信息科学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探索行的问题。在软件开发相关课程中,项目式教学日渐受到关注。该教学方法是以实践教学活动为根本的一种教学、培训方法。本文根据近两年软件开发相关课程教学实践,提出通过完成一个以学生为主导,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基础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并对项目式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项目开发 教学模式 实践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项目开发相关教学方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盛行于德国,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尤其适合于高层次技术教育。研究适用于软件相关课程的项目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改善就业现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一种教学、培训方法。在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的著作《项目教学法》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项目教学法”这一概念。它最初的含义是: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信息与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7月,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在项目教学法盛行时,制定了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照项目流程设计教学思路,不仅将项目相关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熟练了实际操作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该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涵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各个方面。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能力,构成倡导项目教学法的思想背景,是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篇7: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与飞速发展,软件相关专业为我国的各行各业培养大量的人才。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实践中应用旧知识、发现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符合斯金纳的教学系统小步子化理论。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要求学校硬件设备要跟得上,使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操作;其次要寻找或教师自己补充编写教材,保证每门课有大量的实例、习题;第三,对教学内容模块化,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每节课充分的、有步骤的、系统的练习后,能达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1.1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的理念
本文通过总结近两年的实践经验,形成如下教学模式和理念:
1.1.1课程融合、团队协作
本文综合应用了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综合应用一门课程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找到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的不同之处,形成了项目教学团队,讨论、分工、协作,对项目教学规律、教学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质量及课程考核办法和教材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1.2案例实施、需求驱动
本文选择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社会急需案例,不是脱离实际虚构的,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和原理开始入手,分析项目、订制工艺和实施办法。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考问学生:是否是这样?是否与书上讲的一样?通过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1.1.3互教互学、注重创造
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学生的活动由教师组织和指导,又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留下足够的空间。学生除了向教师学习,主要通过完成项目在实践中学习,向其他学生学习,完成某个项目也可能有多种方案可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这也是与案例教学(一般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不同的地方。
1.1.4多元化教学模式
引入了“企业项目实训”的思路。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设置专业实习,对大三学生实施项目强化,对大四学生进行企业级应用类实训,目前在東软、中软、百度、谷歌等公司均有我院毕业生。
1.2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
1.2.1软件开发相关项目的选择
项目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围绕项目这个载体来设计与开发,项目的选择与设一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教学的成败。项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项目应贴近实际社会工作;其次,项目的规模要适中,综合考虑学生实际能力;最后,在符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2.2设计的原则
第一,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第二,以实践为中心的原则。在实践中应用旧知识、发现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符合斯金纳的教学系统小步子化理论。
第三,学习环境、协作资源有效支持的原则。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要求学校硬件设备要跟得上,使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其次要寻找或教师自己补充编写教材,保证每门课有大量的实例、习题;第三,对教学内容模块化,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每节课充分的、有步骤的、系统的练习后,能达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1.2.3项目教学的步骤
本文通过以下思维导图,展示了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的过程:
2总结
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完成项目,得到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按照分工承担其中某个部分的工作,但要参与该项目的全过程,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本文提出的模式的教学方法,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 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通过项目教学改革,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了学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能胜任实际岗位人才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社会人才需求与学校培养人才供应之间的错位问题。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坤,赵阳,宁静.软件开发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5(03):25-27.
[2] 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3] 微玉.项目教学法综论[J].广西教育,(09):21-23.
[4] 张世泽,刘同先,丁升选,吕淑敏.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和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12):168-169.
篇8:初中物理分层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分层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
分层探究式教学是结合学生实情,开展针对性教学。可分为教学目标、探究问题、评价方法的分层,旨在全面考虑每一个个体,以实现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然而,由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其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分层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实施分层探究式教学,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探究
鉴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抽象性,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完成教学目标的分层设定。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二个层次为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层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在物理课堂中都有所收获。简而言之,教师应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满怀热情参与到物理课堂中。现代教学往往将分层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物理实验中。例如,在讲“光的反射”时,碍于实验取材的有限性,我让学生将金属勺子作为实验器具,引导学生观察金属勺子凹面与凸面折射光的不同,深化学生对光反射后成像的理解。我重点关注了第一层次学生的实验情况,并在旁加以协助,指导其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等,使其可独立完成对实验现象的物理描述。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我仅适时进行指导,侧重于让其自主观察金属勺子两边成像情况,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我仅告知其教学目标,鼓励其自主实验、自主思考、自主总结,最后由我对实验结果加以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系统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别对待和差异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探究问题的分层设置
在设置探究性问题时,教师应侧重于第一层次学生学习基础的巩固,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而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来说,则应重在练习,旨在挖掘其内在潜能,给第三层次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提升其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升华与凝华”时,我以第二层次学生为分水岭,给第一层次学生布置作业时,去掉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基础题目偏多。比如,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称之为,在此过程中物质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之为,在这个过程中物质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由于此类题目均能从教材中找到准确答案,适用于新知识的熟悉和巩固。其次,我要求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选做基础题,适当增加问题难度,鼓励其尝试独立完成开放性的物理题目。比如,有一则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请大家试着从热学角度来解释这一物理现象。该题目涉及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凝华”与“熔化”的特征及条件。最后,对于第二层次学生来说,难度适中的题目对提高其解题能力更加有效。合理设置探究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促使其获得成就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评价方法的分层
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评价是快速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从理论分析到实践结果进行逐项评价,让学生对其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应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作业,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并作出有意义的评价。例如,在讲“简单机械和功”时,由于本课时内容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不仅注重答案是否准确,而且仔细查看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如,“试着画出两种不同的滑轮示意图,并结合杠杆原理,说明其特点。”这一练习题,我着重查看了学生对滑轮支点位置的掌握情况及滑轮组中施力的判断情况,强调学生对知识点实质的把握。对于探究方向正确的学生,我评注:“方向对了,继续加油。”而对于错题较多的学生,我批注:“你一定行,相信你。”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创造性。此外,在物理教学中,我还组织了“生生互评”的环节,告知学生评价标准,在增进学生交流的同时,实现“一题多解”,让学生在发现及纠正他人错题时,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以获得进步。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必修课,肩负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在高度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分层探究式教学,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9:初中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式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式教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艺术;课程;模块;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教学模式已为人所聚焦。艺术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前些年我校艺术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我校艺术教学改革率先进行,形成了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自由组合为原则的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式教学。本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二)研究意义
一方面,我校目前的课程教学仍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艺术教学改革研究在学校率先进行,对其他学科教学模式研究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模块”式教学研究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这种模式以学生发展的个性需要为目的,更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研究能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并带动其他学科进行大胆地实践与研究,对创建研究型学校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观点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逐渐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人本主义理论。这一理论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迎合了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因此,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3.“发现学习”理论。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让学生从“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转到“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上来。
二、研究内容
(一)艺术校本课程教学分班制
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学校经过理论研究和调查实践,在艺术课开设上实施艺术学习“小班制”(如下图),也就是把传统的每三个班级合并成一个艺术大班,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分成六个模块小班,六个模块是:(1)传统民族美术;(2)素描写生;(3)创意水溶彩铅;(4)音乐欣赏与演唱;(5)音乐欣赏与语言艺术;(6)合唱。这种大胆创新的分班模式区别于传统分班模式,实施目的在于提升艺术教学的效果,提高校本艺术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二)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制
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制主要包括两块内容:一是学生“模块式”学习,在选课之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个性特长和兴趣愿望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块班级上课,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二是教师“模块式”教学,在艺术校本课程的`设置方面,学校鼓励教师根据各自的专长特色和专业发展开设不同的特色校本课程,这样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专业特长,同样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模块式”教学与学生“模块式”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艺术校本课程学习灵活性
艺术校本课采取“走班式”教学,也称“走读式”教学,六个模块小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到不同的教室进行模块学习,走班学习体现出学习灵活机动性的一面。
艺术校本课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学情变化做适当调整。()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
1.学生方面。模块教学的学习内容以一个学期为周期,一个学期结束后学生要重新选择,这样学生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模块。
2.教师方面。教师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和问卷调查在下一轮模块学习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杨老师在第一学年开设了涂鸦课堂的模块学习,第二学年更改成传统民族美术。灵活性使得“模块”教学更赋魅力,更具艺术性,它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善于变通,与时俱进。
(四)艺术校本课程研究综合性
艺术校本课程是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与综合研究的基础后确定的。我们通过收集、研究相关资料,调查艺术教学状况,制订方案等研究准备后,对课题深入实践与实施,最后提炼总结出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式教学。
三、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对“模块式”学习方法充满了热情,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们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
1.你对艺术校本课的总体评价。A.喜欢B.一般C.不喜欢(选C的同学请注明原因 )
2.初一美术、音乐课(传统式)与初二艺术课(走班式)对比,你更喜欢哪一种上课方式?A.初一B.初二C.无所谓
3.你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实施艺术校本课吗?A.愿意B.无所谓C.不愿意
调查结果百分比:
从问卷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确实喜欢“模块式”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的艺术素养明显提高
1.实施“模块”式教学以来,学生在期末测试以及平时作业的成绩比实施“模块”式教学前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有些小模块成绩,如素描提高了50%,稍低一些的音乐欣赏与语言艺术也提高了近30%.另外,学生在期评中的自我评价环节认为艺术校本课对于艺术修养方面的提升有帮助的达到53.10%.
2.学生主动参加校内外各种艺术活动,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效果明显。在校内学校艺术节、新年音乐会、才艺大赛、科幻画比赛、现场班级名片绘制大赛等活动的参与人数明显比往年多。在校外学生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在过去的一年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人次、省级2人次、市级4人次、区级1人次,取得不俗成绩。
(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显著提高
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学校更宽松、更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相长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展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前沿探索等,全力以赴“武装”自己,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四)艺术特色学校进一步完善
在艺术校本课程“模块”式教学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我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艺术特色学校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改进“模块”式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的学习要加强
不断加强学习,做学习型、研究性教师,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教育改革在深化,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学习,梳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深入研究“模块”式教学存在的这样那样问题,深入探究艺术课程的功能,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雄厚的知识储备和完美的课堂教学艺术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价值,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教学评价要得当
艺术课程是富有魅力的课堂,艺术课堂评价也应该是富有魅力的。教师“模块”式教学课堂评价不能太机械教条,应多元化、富有新意,得当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诸如“该生对水溶彩铅兴趣浓厚,有强烈的创作欲,技法成熟,色彩感觉也非常好,如果在后期处理方面能够再多下点工夫那就更棒了!”之类的课堂评价用语就很好地体现课堂评价的艺术。
总之,“模块”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但对“模块”式教学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
参考文献:
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06-01.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01-01.
葛赛尔。罗丹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3.
刘文科。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导入艺术.当代教育之窗,(03)。
篇10: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一、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计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问题,有效启发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之后拿出事先准备的羽毛球,告诉学生这是花了22元买来的,之后通过外包装,可以看出,一共有12个羽毛球,然后让学生计算,一个羽毛球多少元?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营造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二、自主探究学习,有效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主要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与旧知识的对话,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从而为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地点设在学校跳远沙坑旁边,把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之后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这个沙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个沙坑的体积是多少?……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共同讨论、合作分析等,进行一一解决。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而予以牢固掌握,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强化合作交流,进行小组展示
进行必要的巩固训练和拓展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练习题要体现层次性,思维的开放性、操作性,形式的多样性。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学习新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重要所在。在小组内互动与对话之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可以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取长补短,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在此教学模式中,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通过思维对话式模式的全面运用,增添了课堂光彩,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成果。
篇11: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研究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不够重视,应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鉴于此,教师要开展激励式阶梯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难度适度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激励式阶梯教学的原则
激励式阶梯教学的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第二,结合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水平和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一个阶梯,根据阶梯将学生分类,以向学生提出各种学习要求,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第三,结合学生的主观心理认识规律和客观的知识形成发展,根据学生的层次和认识阶段的差异,依照认识论、实践论的原理对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促使学生的个体差异融合到教材弹性中.
二、激励式阶梯教学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激励式阶梯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开展激励式阶梯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一个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目标去学习,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比如,有些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有些较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找出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其余内容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三、激励式阶梯教学的具体做法
首先,让学生了解激励式阶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明确自己成绩的差异,根据学生目前的发展情况定好起跑线,因材施教,缩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最终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设置A、B、C三个小组,让学生根据双基考查成绩,选择报名哪个小组.教师再提出每个小组的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的标准和要求:A组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相关要求,自主学习拓展性的知识内容,完成A、B组的习题并对其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帮助其他组的学生,达到共同进步.B组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的基本要求,并独立地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A组习题和部分B组习题.C组的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相关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和A组习题.其次,新课导入对课堂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到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在最佳的状态下开展新课的讲解.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为C组的学生准备形象记忆性的内容,为B组的学生准备抽象理解性的内容,为A组的学生则准备知识扩展性的内容.例如,在讲“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时,对于C组的学生,将同类二次根式定义的具体实例引入,举出正反例,让学生反复理解;对于B组的学生,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定义,并举出几组非二次根式的例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对于A组的学生,要加强难度,将定义拓展开来,让学生在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中探索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激励.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学目标也应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的阶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跨越升级的机会,引导学生向着更高一级的阶梯进步.对于成功跨越阶梯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表扬;而对于能力欠佳,暂时还无法升级的学生,以及一些退步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不能升级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思想教育.在激励式阶梯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地开展升级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习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促进学生超越自我.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激励式阶梯教学,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12: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其他学科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将小学数学教学和生态理论有机结合,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品质。
一、根据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特征设计“对话式教学”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将学科本身特点与教育生态理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多样性、整体性、协变共生性。多样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教学方式的丰富性都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整体性――课堂本身就是一个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更是由教师、学生、环境等彼此有机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协变共生性――数学生态课堂的构成元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教室的环境、教学设施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更是协变共生的,例如:学生学习情绪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就高,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这些特征就要求“对话式教学”的设计必须从人际对话、人本对话、自我对话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多样性,通过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教师自身研读书本、书写教案的方式实现人本对话;针对特征中的整体性,通过课堂交流实现人际对话;针对协变共生性,通过课后反思实现自我对话。
二、根据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框架实施“对话式教学”
1.人本对话――师本对话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文本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载体。师本对话的本质不仅体现在教师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更体现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和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使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增加趣味,增强特色。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垂直与平行”时,通过阅读教材,教师能了解到: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这堂课要教学的是直线最基本的两种位置关系。教学目标是:帮助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中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与平行线。由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可以总结出:教学的重点在于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难点在于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由教师的生活经验可知:相交和垂直的现象遍布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2.人本对话――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但是大多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所以生本对话主要通过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来实现。如教师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之前,让学生对该部分的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并写出在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样就实现了生本对话,就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行为。
3.人际对话――师生对话
生态课堂的主体就是学生和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就是课堂的主要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提出问题表达看法和不解,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贯穿于整个数学生态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垂直于平行”一课,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观察教室里有没有直线并指出。(2)在纸上画出你认为直线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让同学们就这两个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4.人际对话――生生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也自然的引发着对话。例如:在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讨论的时候,生生对话就发生了。学生甲:我发现桌椅的腿是直线,桌沿也是直线。学生乙:我还发现墙边也是直线。学生丙:那么多墙边,方向都不一样,它们是什么关系呢?通过生生对话,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合作沟通意识得以增强。
5.自我对话――师生的自我对话
一般来说,学生的自我对话是由教师引导产生的。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哪些错误的想法得到了纠正。教师的自我对话具有主动性,有目的性。它包括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学习时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学生的即时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这样的反思实现教师的自我对话。生态课堂是一种符合现代理念的教育模式。随着生态意识的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从而大家对生态课堂的出现更迫切。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对话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方式,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大程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3:Flash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论文
1 改革Flash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Flash是目前最流行、使用人数最多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之一,它功能强大,简单易学,操作方便,适于网络传输,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演示游戏软件制作等领域。学生只要掌握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广告、摄影、网络等相关单位就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Flash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所学新知识隐含于若干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以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如Flash、Ph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
在Flash教学中,是将全部知识总结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任务,在上课时先不讲本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先提出在本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演示出最终效果,然后与学生一起对该任务进行分析:怎样完成这个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最后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 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一般过程
通过教学实践,结合Flash 课程将适合学校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一般过程总结如下:
(1)提出任务
要求课前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确定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任务。在开始讲课时,首先把本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提出来。当然任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要依实际内容而定。如在讲遮罩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演示了一个例子:在一张精美图片上有一行文字,一个放大镜从文字的左侧开始向右运动,放大镜所经之处文字被放大,经过后文字还原。学生看到后,知道这堂课结束他们也能制作出这样神奇、逼真效果的作品都感到很兴奋,想马上知道这种效果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因而能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很强的求知欲。这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分析任务
任务提出后就要与学生一起对任务进行分析,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功能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哪些功能还不能实现,为了实现这些暂时还不会实现的功能,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新知识。以放大镜的任务为例:要想实现这个任务,需要一幅图片,在图片上写文字,绘制放大镜,让放大镜运动,实现放大镜照到的地方显示大文字,其他的地方显示小文字,让学生分析。经过分析知道已学过文字的添加及编辑,写文字的任务就解决了;放大镜可以用椭圆工具和矩形工具来绘制;放大镜的运动可以用运动补间动画来实现;还不能实现的只有如何让放大镜照到的地方显示大文字,没有照到的地方显示小文字。这时就可以引出新知识点:要想实现这个功能就要先学习遮罩。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可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讲解所需要的新知识
通过分析知道,需先学习遮罩知识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求知欲,这时详细讲解新知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完成任务
学生具备完成任务的所有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做完一步后,询问学生下一步应该怎么实现,有没有其他的实现方法,如果有的话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以及让学生想象用这个知识点还可以实现什么效果。这种师生互动教学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出新任务
每次课结束时要再给学生提出一些类似任务,让学生课下分析,上机时实现。如学完遮罩后给学生演示一幅画轴从卷起状态慢慢打开的效果,或是演示一个探照灯来回扫照片的效果,让他们课后分析、实现,这样学生就能巩固学到的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选择任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Flash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任务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任务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对任务一定要精心选择。在选择任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的选择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始上课时给学生展示一些趣味性强、贴近实际生活的实例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能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逐帧动画时,可从网上找了一些学生喜爱的、现在非常流行的QQ企鹅的图片,并将这些动作连贯的图片制作成动画片,学生看后,都非常喜爱这个短片。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2)任务的选择要有阶段性
基础阶段:教师以指导学生为主。在一个知识单元开始的时候,宜选用操作简单、结构明了的任务,要能涵盖且突出该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要一步一步地制作、讲解,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的操作。
提高阶段:在每个单元的后期,需设计一些能覆盖整个单元和前面几个单元知识点的典型任务,目的在于强制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综合阶段:在课程快结束时,设计一些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任务,学生只有认真思考后才能完成,借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引导运动的时候,可先做一个抛物运动给学生看,最后再做一个雪花或树叶飘落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有很多知识细节让学生学习,只有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例子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并掌握这些知识细节。
(3)任务的使用要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
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非简单地学习课本知识,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在教学中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拓展。在每一节课结束前,播放一两个例子,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个例子所用的知识,应该怎样做,同时让学生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点还能实现什么效果,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在上机时实现,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开动脑筋,努力完成。
4 结束语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课程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不能单纯依靠简单的模式和手段,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Flash、Photoshop、Dreamweaver等操作性比较强的实用软件来说,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掌握了一门实际技能,还能根据所学知识、技术进行创造性制作,同时启发教师的思维,触发灵感,给下一次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课堂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陈维珠.计算机课程“任务”设计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5).
[2]安丽杰.Flash网页动画教学琐谈[J].辽宁师专学报,2005,(1).
篇1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活动式教学研究论文
时代呼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就要有创新性教学,以培养具有主动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堂,缺乏生机,欠缺活力。一个偶然机会,笔者接触到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一书,深受启发。
一、概念
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即“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语文主体能力综合(知、能、情、意)发展为目标,借助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言语实践活动,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操作性的全程教学形式”①。其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化”和“活动教学化”。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的侧重点是教师如何教,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体性、主动性。而语文“活动式”教学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一个有生机、有活力、有生趣的高效课堂,是一个学生高兴学、学得会、记得牢、能融会、善贯通、有提高、会应用的活动课堂。
三、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一起上阵参与记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这叫做“感官协同定律”。“活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收获的知识记忆准确、记忆持久。
四、创新性活动
1.期末复习汉字听写大赛
笔者吸取中央电视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模式及成功经验,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考须识记字词、成语”为主要内容,唤回学生久违的书写热情,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解救学生于不书写、提笔忘字导致的母语情感淡化危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更为学生搭起了夯实基础、训练基本功、获得成功的平台。
2.“唱”古诗
“唱诗”这一活动最初的创意灵感来自哈辉的“新雅乐”。新雅乐是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新乐”。当然,笔者与学生只努力做好“诗歌、音乐”的有机结合。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唱经典古诗词曲目,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演唱者:曹颖),《明月几时有》(演唱者:王菲),哈辉成品《礼》等。第二阶段,自主配乐唱诗。配乐方式:(1)字数吻合;(2)曲风一致,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所配曲风就应凄凉悲转;(3)曲调应简单易学,有较强的操作性。
古典诗词、文言文是国学的精华,让“消失的让人心疼的中国古典文化”在“活动式”语文课堂上流光溢彩,莫不是语文老师的欣慰!
五、在运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活动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避免台上活动的学生是“主角”,台下的学生是“看客”的.现象产生,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活动中来。
2.“活动式”教学的结果不是热闹,而是效果
“活动式”教学,不是为了肤浅地取悦学生,不是为了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只看到在“活动式”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热闹,教师应精心设计每次活动,注重每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3.要处理好学生“活动”和教师“讲解”之间的关系
把学习、探索、体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就负责“引导”和“点拨”。
六、结论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场”中,学生不再是无从而盲目地只顾接受知识,而是以一种想学习、敢想象、能创造的姿态投入到宽松愉悦的情境“场”中,学生从思维、语言、组织、合作各个方面获得整体性的训练和发展。
“活动式”教学的开展,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达到了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双赢目标――学生爱语文,爱学语文;教师爱语文,爱教语文。
语文课堂“活动式”教学是在新课程教改的洪流中脱颖而出的一支生力军,还需要处于教学一线的语文同仁们在切实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创新,逐渐形成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注释:
①肖家芸。试论语文“活动式”教学“场”效应的生成[J]。学语文,(01):8-9.
参考文献:
[1]“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课题组。语文活动式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田慧生。活动教学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5]陈浩。语文“活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学语文,2010,(05):10.
篇15: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研究论文
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研究论文
传统的汽车构造教学模式造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隔离,理论和实践两张皮,课堂气氛沉闷,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与岗位实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改革志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岗位实习能力,打破传统,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体系,即“三以一化”。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以及如何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值得我们长期探索和思考。
一、教学方式理实一体
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讲授、问答及习题等授课方式,推行理实一体课堂,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将课堂主阵地建立在实习车间中,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形成教、学、做合一,实现从传统上的“纸上谈兵”到实践中的“率众杀敌”。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记笔记。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但是在实习场地有时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如果老师没有加强对课堂组织与管理,那么,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要么在实习场地上乱跑乱串、起哄打闹,要么乱拿工具或电器元件乱砸或当作玩具,扰乱课堂纪律,甚至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实习,维持好课堂秩序。
理实一体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勿用置疑,要继续沿用传统教学的45分钟、40-50人一个班集体上课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微。理实教学的组织安排根据专业课和完成的具体任务而定。笔者认为人数以6-7人,时间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分30、60、120、150分钟为宜,经多次尝试收效很好。
通过比较传统的班级规模和教学时间极大地降低了项目教学法的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能力除了要解决设备、师资等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传统教学安排。但受设备、师资的影响,可以采用分小组训练的方式。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积分制去管理学生,可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方案,采取每次课进行跟踪记录,对于每个同学的出勤情况、带文具情况、笔记情况、实习表现、实习报告、课后作业六项以5分制进行一一评价,这样一来,既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又能起到督促作用。学生也会因为争取分数去改进自己平时的不良习惯。
一体化教学课题结束后,教师对小组学员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综合提炼感性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深认识理解。这是指导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是否达标、如何达标。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员认真总结实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帮助学员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信息反馈时要注意,提出批评前应先肯定,并让学生有机会答辩和说明,对评论的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对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越具体越好、越明确越好,宜细不宜粗,提出意见的重点要集中在可以改进的方面,提出的改进意见要以工作或评判的标准为尺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的基本模式
打破理实分开、按章逐节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项目引导下,将汽车底盘的专业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及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
2、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3、能力目标的设定
能力目标要根据课程体系安排。实习设备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人数准确设定。能力目标要项目化,着力点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为设定的任务要清晰。含糊不清的能力目标使人难以检测其能否达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避免用“了解”、“掌握”之类的词,而应该用“完成”之类让学生明确的字眼,实际作业中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学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首先,明确任务;其次,熟知工艺常识;再次,熟记工量具操作常识以及操作中的各项注意事项;最后,完成作业单和作业评价。
4、教学过程的任务驱动
项目意识至关重要,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将项目分解为单个技能来练,最后一个任务应该是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过程中,要想完成某个相对复杂的任务,必须循序渐进地去练习各个单项技能,最后才能完成整个复杂的工艺流程。单项技能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各个知识点,更有利于在综合练习中解决遇到的难题。分解成的每个任务又是相对独立的。任务可以相对独立地练习,并且每个任务之间又有其内在的联系。任务紧密相连又相互独立,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又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强化练习前面的内容。任务结束前教师要做考查,确保每个学生或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个任务的讲练直至综合应用能力任务的完成。学习在任务教学驱动过程中,教师要负责任地做好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特殊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教学任务,但层次不宜太多。对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设置一些简单任务。
一个任务有几种方法,难易程度不同。教学中只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要求他们将一种方法熟练应用并完成任务,学习情况较好的同学要求几种方法都会,但最后的结果是可用任何一种方法完成项目任务。如果每个任务都能采用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进行项目化和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好坏重点看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完成任务的学生数及完成质量。这些无疑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
结束语
总之,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成为国家合格的蓝领人才。
篇16:高校体操教学中学导式教学研究论文
3.1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体操教学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质,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高校体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利用其心理特点,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利用我国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且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体操教师要跟着社会的进步来创新体操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导式教学模式就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及认知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也使学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并且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体操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体操教学的目的。
3.2能够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
学导式教学是充分地以学生为本,但是在此基础上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体操方面的知识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问题,学生也很难靠自己来对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解决学生在体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学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及课程的进度,还有学导式教学理论及技巧,提高学生对体操的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到学生学习效率及体操教学的质量。但是学导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本身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体操教师也应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和自身知识,并且学习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体操教学技巧,然后结合本身所教学生的特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体操教师教学队伍。
3.3能够使教师对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学导式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体操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使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学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方位分析及总结,使学生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从而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细心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对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对待,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多多鼓励,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学导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使全部学生都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体操动作亲身体验,从而进行训练,尽量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体操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重点及要点,对动作的训练不易太长,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进行动作的回顾训练。另外,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还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主,使学生能够以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来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
4学导式教学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4.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校体操教师在上课之前应使学生能够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并且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并且思考,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讲课,在课堂中一一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4.2结合教师的指导进行教学
在学导式体操教学过程中,应以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教学。学导式教学中的“学”和“导”是相互平等的,结合教师的细心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高校体操教师在体操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3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在学导式体操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对体操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学导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前者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我国高校提高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作用,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力、学习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等,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学导式教学还能提高教师在体操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我国高校体操教育的质量,促进了我国高校体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桂香.学导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2]招惠芬,林昭绒.学导式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0(7):132-133.
[3]吴静,金承哲.“学导式”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2(22):70-72.
[4]姜艳红.“学导式”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70-72.
★ 科技论文范文
★ 开题报告课题来源
★ 科技论文 范文
★ 生物毕业论文
【探究式教学研究目标论文(推荐16篇)】相关文章:
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2024-04-09
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式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小议论文2023-04-30
实施网络化作文教学论文2023-09-09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科学探究学习的误区论文2023-03-28
更新教学理念刷新课堂教学模式论文2024-04-22
对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方向分析教育论文2022-12-04
浅析中职物理教学综合实习论文2022-09-19
抛锚式教学化学教学论文2023-01-05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特点浅析2022-11-24
浅析政治习题课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论文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