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

时间:2023-01-03 07:29:5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锦集16篇)由网友“ckckvvb”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论文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论文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性经贸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外向型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另一方面的问题:英语已不再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强项,许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有力的对手;此外,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纯的商务英语或者英语翻译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据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人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商务英语与会展英语的关系

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会展业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会展业正在顺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然将英语这一全球性的语言工具紧密地与会展业联系起来。在这个重要的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利用英语来作为沟通交流的媒介,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用,而应该是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的综合知识与英语的有效结合。因此,必须将英语的操作性和会展业的服务性,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加强我国与全球的科技交流、经贸合作与发展。作为商务英语的重要分支,会展英语的学习,是让学生掌握会展行业相关知识,培养会展业务能力,英语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为今后以英语为工具从事会展行业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有了良好的会展知识,再加上过硬的英语基本功,此种人才必将大大地促进国际经济商务以及区域经济商务的合作,必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业务上的各项准备。也就是说,会展英语专业以英语讲解会展专业知识,以为学习者提供把握国外会展专业发展脉络和趋势为目标,以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阅读会展专业书籍,进行会展专业学术交流能力为基本目的,为该类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市场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会展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的会展经济部门和会展企业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和交流的人才。所以说,会展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开英语又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加强以英语为基础的会展业的发展,从而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捷发展提供语言上的保障。

三、会展英语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会展是会议、展览、集体性赛事等的简称。会展业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招商引资、商业贸易、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会展英语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会展专业涉及岗位多,如展会翻译、涉外导游、涉外饭店服务人才等,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会展专业已经成为深受人才市场欢迎的新兴专业。对于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常州市来说,会展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和带动本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也是本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常州会展经济的硬件设施相对先进,然而,常州会展业界人士却反映:常州会展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常州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常州急需熟悉会展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媒体宣传、具备会展组织能力,掌握国际商贸知识和相当高的外语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等素质的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具有深度理论知识、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常州工学院作为常州市的地方高校,以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立足点,服务地方是我院办学的最终目标。学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每年都为本市内各大中小企业输送大量外语人才,达到了互利互惠、校企共赢的目的。因此,我院的外语教学也必须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浪潮,适应企业用人的需求。由此,开设会展英语课程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高技能的会展专业人才对于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那些既懂会展操作又能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会展英语人才更是发展会展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会展经济具有优化城市社会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城市环境建设等一系列的功能作用。刘润清教授曾经说过:未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在高校开设专门用途英语不仅仅是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当前人才需求来看,急需培养一大批即懂专业又具备相当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会展英语是会展经济与英语相结合的产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青岛已经开设会展英语这门专业。但是不同地区、区域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教学资源,因此会展英语课程标准及课程设置不能照搬照抄,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和教育特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合理设置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满足区域内经济市场的需要。

四、会展英语教学体系建设

无论是商务英语还是会展英语,都是一门外语,其教学必须符合外语教学的一般规律-即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专业训练。然而,会展英语又不同于商务英语,除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外,更侧重于会展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能真正以英语为工具,熟练地沟通和交流信息,从而顺利地进行专业服务与接待。因此会展英语的教学任务应针对以下三个导向:①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和能力;②教授和会展相关的专业知识;③培养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帮助学生最终实现用英语进行展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基于这三个导向,我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完善的会展英语教学体系。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历来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从当前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看,可以说师资水平成为会展英语教学工作的软肋。因此,亟需加强对从事会展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聘用会展专业人士做为兼职教师,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这些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中的新趋势,新内容,新需求带进课堂,从而建立起一支英语水平高,会展专业知识丰富,有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同时积极开展各高校间会展英语教师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会展英语教学法的.研讨、创新,落到实处地解决会展英语教师学习与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加强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鼓励教师赴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会展旅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提高会展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要。

(二)编写会展专业英语实用教材

只有高质量的教材才能保障高质量的教学。所以,制定统一的会展英语教学大纲,编写能满足当前会展企业对会展英语实际需求的高水平的教材,是目前会展英语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会展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要彰显本专业的特点即专业性、时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一体,覆盖面要广,能涵盖会展及相关学科的多方面的基本内容;材料的选取应具有知识性,又有很强时代气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习者可以获取新的信息为目标。当然,鉴于国际会展业发展迅速的特点,会展英语教材的编写必须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应当及时跟进、迎合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然后不断地更新教学资料,使会展英语的教学与时俱进,具有时效性。教材设计应注重形式灵活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融入技能训练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突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处理会展业务的能力。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而不是照搬照抄;教材的形式还应突出多样化特点,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空间。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课外教学实践是让学生熟悉现代会展实务、适应会展环节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展会实地培训和参加展会实习的实践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实践,对会展行业有直观体验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阶段的学习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工作环境、检验隐性知识和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对他们外语学习、对外国文化的感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成为学生今后更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随着学生与行业之间不断积累起来的相互了解,为日后他们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会展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素质高水平的会展专业人才对于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那些既掌握会展专业技能又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会展英语人才更是发展会展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由此,开发会展英语课程,是我院当前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重中之重。

篇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 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商务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论述,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篇3: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涌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全新的形势不仅为商务英语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对商务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质和量方面保证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从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明确专业特点。

加入WTO后,中国将更深入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作为国际经贸通用语言,商务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应用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结合社会的需求,本人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导方向。

口语交际能力指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中商务用途英语EBP(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的交际能力。

2.具有商务运作能力和文秘业务能力。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将来就业岗位群的市场调查,发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需要一定的商务运作能力,而且大多与行政管理、办公事务处理、办公设备操作有关。

因此商务运作能力和文秘业务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工作与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3.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是全球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化投资、融资,因此必须大大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培养国际化人才,了解国际贸易类的外语人才趋热,需求增幅较大。

根据中国人事部近日透露,今后五年中国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在100万以上。

据专家估计,我国加入WTO后将增加1200万个就业机会。

二、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突出“应用”为主和“够用”为度,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并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贸、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活动中语言服务工作和从事文秘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是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人才层次和就业方向等确定的。

三、人才培养方案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确立为:“宽”语言能力培养,“厚”专业能力培养,“活”适应能力培养的三维能力培养模式。

“宽”语言能力培养,即以学生英语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拓展为中心,以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以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阶段应将阶段考核评比机制纳入课程体系,要求学生达到BEC1(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语言水平);“厚”专业能力培养,指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商务知识的专业基础,着眼于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与商务知识的系统传授,不断加大商务知识课和双语教学的力度和范围。

其间要求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活”适应能力即增强未来岗位群的柔性化特征,课程设置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通过开专业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经过语言基础课与商务专业课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应持有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证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四、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为原则,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确保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商务人才目标的实现。

本人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模块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础知识模块,英语知识模块,英语商务知识模块以及文秘知识模块。

这几个模块中,以英语知识模块为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基本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可以开设了英语阅读、听力、写作、翻译、语音等,这些都是本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英语商务知识模块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揭示英语语言是如何表达商务内容的。

这些课程以宽泛的商务知识为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重点。

商务英语、商务函电、商务谈判、商务旅游等课程是本知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把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在商务背景下进行的,这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还必须结合相关的经贸课程,如国际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课程以加强将来工作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这些课程是结合商务知识和英语学习为一体的,要求用英语或双语讲授英语商务知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商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深化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通过对商贸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从事这一行业人士的工作大都会涉及到参加商务社交活动、办公事务处理、办公设备操作等,所以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加入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形体与礼仪、公共关系等,这些课程构成了文秘知识模块。

五、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应同时具备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包括商务知识素质和社会实践等。

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性的专业知识应是专业教师基本的素质。

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学英语语言专业的,他们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较强,但商贸知识欠缺,更没有商贸实践经验。

根据目前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应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具体措施如下:

1.引进优秀毕业研究生,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

把好教学关,利用观摩教学,听课讲评,教学竞赛等手段促使教师水平不断提高。

2.引进部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外、经、贸、和管理部门的外语类工作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并聘任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做兼职教师。

3.有计划地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进修,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提高学历层次,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4.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鼓励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承担企业科研课题,参与企业技术公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

5.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同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结合学生实习,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对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与奖励,对立项的教科研课题给与一定的经济帮助。

6.鼓励教师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具备双师素质提供帮助,支持教师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技能培训。

商务英语是新兴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教育。

它在我国的出现既是现代社会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还会给商务英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我们应在办学实践中不断适应、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篇4:企业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企业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所培养的服装专业的人才素质与企业需求脱节现象较为严重,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在教学环节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企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对服装专业运用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讲解。

关键词:企业化;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服装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导致毕业生数量过盛,很多学生毕业后都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服装市场又呈现人才缺失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高职院校对于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较为落后,所培养的学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的需求,专业基础知识较差,实践能力较弱,同时缺乏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为了提高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的适应度,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需采用企业化的培养模式,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化的复合型人才。

一、服装专业运用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是推动服装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各院校、各专业都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从而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服装专业大多以课堂教育为主,老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可拓展性较差。[1]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发展,同时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加强对教育模式的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为企业、社会培养更多可用的人才。

2.是满足企业需求的重要方法

学生接受教育除了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满足生存需求,所以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以后需要进入企业,通过自身的奋斗和拼搏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找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当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切合度较高时,其找工作成功的概率也会相应提升,尤其对于中职院校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建立企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体会真正的工作环境对素质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

3.是加快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任何行业的发展最根本的动力都是人才,只有充足的人才支持才能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教育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进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服装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会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应加快推动我国服装行业的改革发展。而要想实现服装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二、基于企业化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其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常规教学

企业化在服装专业常规教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方面,在企业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围绕企业的需求开展,课程的设置应与企业相关,同时服装设计的软件要紧随市场的发展。[2]另外,学校应采用专业模块化教学,采取校企合作的方法,在企业内建立学校的实践基地,实施小班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学分制为主体,允许学生分阶段、分目标的完成学业。在初入学阶段,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理论,随后要鼓励学生进企业实践并设置实践学分,努力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而在最后的阶段,要求学生对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汇总并应用到毕业设计中,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2.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常用的手段,指的是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增长自身技能。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际的工作环境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自身不足。在项目中老师要设置具体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为学生设置清晰的任务说明,要求学生以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为支撑,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并将最终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设置项目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体会真正工作时的要求,另外,在此过程中,还能不断增强学生与人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仿真实训教学

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训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包括校内岗位模拟实习以及校外企业实习等。其中,校内岗位模拟实习要求学校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模拟实际的企业结构,设置服装设计部、营销部、生产部等多个部门,尽可能的与企业的实际相同,从而构建真实的教学环境。在实训教学环节,要求老师与学生配合,共同参与所有的环节,并将最后的成果推向社会,形成完整的流水线作业,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备的技能。而到校外企业实习指的就是使学生到真正的企业工作,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应将实践环节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监督,确保实践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应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深化对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教育思想,加强企业化人才培养在常规教学、项目教学以及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体会真正的工作环境,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素质,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瞳.中职服装专业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实践[J].教师,(20):40.

[2]葛彦,傅海洪.基于企业需求的服装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纺织科技进展,(3):90-93.

篇5:商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商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商务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商务翻译人才作为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处理日常商务翻译工作过程中,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知识、熟练的翻译技能和较为完备的商务知识外,还需具备良好且高效的职业沟通能力。职场沟通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商务翻译员的工作表现。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出合格且具有高效职场沟通能力的商务翻译人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全面提高商务翻译人才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职场沟通;商务翻译;人才培养

1商务翻译人才职场沟通能力内涵

商务翻译人才职场沟通能力指在国际商务往来过程中,商务翻译从业者应具备的有策略地应用自身的综合素养,符合商务翻译职业规范,高效完成商务翻译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以下五点要素:第一,翻译员的个体能力。个体能力指商务翻译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我掌控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掌控能力,才能在紧张的商务翻译活动中充分发挥译员的语言技能和双语转换能力,从而高效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第二,翻译员的语言能力。商务翻译特殊的职场范围与职场活动要求译者在职场沟通中具备良好的双语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应用策略。第三,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译员掌握东西方人文精神,具有全球视野与意识。由于商务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在翻译实践中,翻译员要理解并尊重翻译对象所在的与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第四,翻译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要求商务翻译员具备在进入职场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继续学习并不断发展的能力。第五,翻译员的管理能力。商务翻译专业的特殊性也体现在翻译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参与商务活动的协商、谈判、管理等过程,这就需要翻译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

2传统商务翻译人才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传统的商务翻译人才培养大多着眼于提高学生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翻译技能和丰富学生商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商务翻译的课程均围绕语言、翻译和商务三个中心进行设置。语言方面的课程包括基础的听说读写课程与翻译专业课程。商务方面的课程为对外商务贸易相关知识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能够较为有效地保证商务翻译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夯实语言基础、掌握翻译理论、了解商务知识。但针对如何提高学生毕业后所需的就业能力,依旧是最大的难题。商务翻译专业学生毕业求职时除了要具备上述三种专业能力与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且有效的职场沟通能力。但在传统的商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中,基本忽视了对职场沟通能力的培养。

2.2授课环节存在问题

首先,商务翻译教师在授课环节更多关注在学生语言能力、翻译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学习上,对于学生在职场中需具备的个体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与管理能力鲜有涉及。并且部分教师甚至不清楚应如何提高这些能力,因此也无法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给予相应指导。其次,目前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翻译专业都缺乏既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翻译技能、完备的商务知识,又有着丰富商务翻译从业经验的“双师型”优秀师资力量。为数不少的高校商务翻译专业教师都是纯语言或文学类教师,翻译经验较少,商务知识储备有缺陷。这种情况导致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学效果不佳,未能做到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商务翻译从业所需要的翻译技能和商务知识储备。

2.3学生对职场沟通能力的认识存在问题

商务翻译专业的学生对商务翻译的认识存在两个常见的误区:第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教学期望较高,认为学习了部分专业课程后就可轻松进入职场,完成翻译工作。第二,一些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有很大畏难情绪,认为即使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也很难掌握翻译技能,对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没有信心。这两种认识都是针对语言和翻译能力而言的,大多数学生只关注专业能力而对求职时应具备的沟通能力不甚了解。在求职时虽能达到专业能力上的要求,却没能符合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沟通能力要求,导致就业结果不理想。

3提升商务翻译专业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

想要提升商务翻译专业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首先要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保证传统商务翻译人才的外语能力与商务知识并重的课程设置基础上,需增加提升学生个体能力、心理素质和自我掌控能力的课程。个体能力的提升对商务翻译专业特别是商务口译专业学生尤为重要。个体能力强弱的外在表现为翻译员在翻译实践环节中的自信强弱与主动适应性高低。个体能力强的学生在从事商务翻译活动时,由于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掌控能力,能充分利用自己所具备的双语转换能力高效地完成翻译实践活动。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商务翻译专业应考虑把提升学生个体能力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应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注重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开设商务翻译专业的院校均较为重视提升学生作为商务翻译员的语言能力,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需平衡语言能力课程、翻译技能课程和商务知识课程之间的比重与开设的先后次序。在平衡三类课程比重方面,要突出语言知识的教学,加强翻译实践实训的比重。对于商务课程的设置,应将重点放在商务知识与商务词汇的学习掌握上。在课程设置先后顺序方面,低年级课程的设置重点应放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上。二、三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增加翻译导论、商务导论、翻译与商务方向的概述等课程。高年级课程设置上需偏重翻译技能的提升,逐步加大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重,同时开设相关商务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商务外贸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商务词汇。商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上还需增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理解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翻译工作强调对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相互理解。作为翻译员,特别是口译译员,在从事商务翻译活动时要具有国际视野,要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处于不同政治环境、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对象给予充分尊重与理解。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师资力量方面,要培养合格的商务翻译人才,首先要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商务翻译专业教师要既能讲授商务翻译理论课程,又要具有商务翻译实践经验。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为专业教师提供便利条件,鼓励教师到相应商务翻译领域进行行业实习,确保一线教师有更多实际的从业经验。

参考文献:

[1]刘静.黑龙江“十大重点产业”战略下英语翻译本科跨界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对外经贸,,(03):139-141.

[2]姚迪.基于微课的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2):7-8.

[3]朱楠.基于翻转课堂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2):3-4.

篇6: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

在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大好的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特殊教育学校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不能盲目地跟从普通院校,要针对聋生的特性,在电子商务这个大专业的边缘与缝隙之间寻找与创新适合聋生从业的方向。考虑到特教学院自身的软件与硬件条件,在电子商务大专业下发展服装电子商务的可能性较强,并且还根据聋生的特征,量身定制一套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我国服装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巨大

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而服装服饰成为网购中最为热卖的一大类目。根据中国互联网11月的统计数据,服装家居饰品稳坐购买用户数首位。但是目前服装电子商务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发展瓶颈。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将有3000多万家小企业,将有半数企业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据“前程无忧”发布的5月份人才供需报告称,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比上月增长11%,是目前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这种缺口还将长期持续。在整体电子商务人才奇缺的大环境下,服装电子商务人才更是短缺。打开国内几家知名求职网站的服装专栏,招聘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职位的公司比比皆是,而且一旦有人才上线应聘,几分钟之内就会被抢走。

杭州市拥有大量的服装企业,服装产业基础雄厚,同时也是我国电子商务发达的城市,拥有“电子商务之都”称号,包括有着全球影响力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在如此有利的环境下促生了众多服装电子商务公司,因此,对人才的急需程度更为突出。

二、服装电子商务人才知识结构特点及聋生的适应性分析

服装企业网站和一般企业网站不同,服装行业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和紧跟流行。根据服装行业的自身特点,服装企业网站一般要通过视频、动画和大量图片等元素去表现品牌和产品,进而符合时尚行业的特色。笔者查阅了很多服装电子商务企业的招聘简章,结合一些公司的面试经验,对企业所需服装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结构归类如下:

1.服装技术类人才岗位。①服装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主要从事服装电子商务平台规划、网络编程、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等工作;②服装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主要从事服装电子商务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程序设计、站点管理与技术维护等工作;③服装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主要从事服装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

服装技术型人才中,前两个岗位要求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根底,精通电子商务的建站、运营及维护,偏向计算机学科类,显然不符合聋生的能力特征。因为聋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并且层次较低,而且聋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并长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这种思维特征使得聋生比较适合从事与图片相关的工作,如最后一个岗位很适合。此类工作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美术基础,掌握电脑绘画和平面制作技术,能独立完成拍照、修图、上传和维护网上图片,最好还能根据流行趋势和产品定位进行网上店铺的装修设计。

根据以上要求,聋生完全能胜任此岗位,美术技能与电脑绘画能力在特殊学校的各艺术类专业中已经被认可了,就是要适当增加一些服装类的科目,具有一定的服装产品知识,而这将成为服装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所在。

2.服装商务类人才岗位。①服装网络营销业务:主要是利用网站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网络品牌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②服装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信息管理、频道推广、客户管理等;③服装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负责服装电子商务系统和提供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客户管理等。此类岗位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这也是聋生的生理缺陷所致,无法通过学习来扭转,因而服装商务类人才岗位不适合聋生的就业。

3.服装电子商务综合管理人才岗位。①服装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要求既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都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又具备服装项目管理能力;②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服装综合管理人才则难以直接从学校培养,它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与市场磨练中产生。根据上述分析,面向聋生的服装电子商务,需要的是掌握服装设计艺术与电子信息二者有机结合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也是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产物。其中,服装设计艺术包括服装搭配技巧、平面制作与摄影技能等内容。电子信息技术包括电子商务的建站与日常数据维护和更新。此外,优秀的服装电子商务人才还应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时时关注国内外行业动向,掌握最新的流行趋势。

三、构建面向聋生的服装电子商务教学系列课程

服装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它是一个完整的全新的知识体系,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来展现。学校可以在原先成熟的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通过部分课程的调整或者加入新的课程,形成一个服装电子商务教学系列课程,这是一个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自创建装饰美工专业至今,已开设了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织物手绘、装饰艺术等多个模块课程。现将这些模块课程中适合服装电子商务教学的课程挑出来,再加入电子商务方向的一些新课程(包括实训课程),制定出一个服装电子商务系列课程表。

以上系列课程不仅体现了跨学科的知识特点,而且还遵循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一年级课程中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打好美术功底。在二年级逐步加入理论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状态。最后一年开设服装网络营销实验课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模拟服装企业和品牌实际进行服装电子商务的虚拟操作。

四、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聋生的服装电子商务人才

新的专业方向不仅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新的课程内容,同时也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来匹配。

1.建立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有效开展教学。服装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性学习对学生掌握技能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来实现,平台包括建立虚拟淘宝店铺,开设“网上课堂”,帮助学生熟悉与掌握服装电子商务的一些常用技能,实践网上开店流程,锻炼店铺设计及装修技巧,店货品上架陈列以及店铺宣传等一系列知识。

2.开展模拟仿真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通过模拟仿真操作,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淘宝网上开设店铺,进行模拟销售和模拟维护,达到演练的目的。通过开展网站设计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发动校内学生在线为每位学生的模拟网上店铺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可以从店铺设计、货品组织和综合水平等几项进行点击投票。积极鼓励学生从事服装电子商务领域的自主创业,对开店成功者给予适当奖励。

3.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服装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对接十分重要,要积极将企业引入教学中来。一方面邀请企业参与日常教学,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员工给学生作讲座或者授课。也可以允许企业或品牌为学生的网络营销比赛冠名赞助,然后请企业领导为学生的作品打分。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走进企业,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机会。

特殊教育学校应根据聋生的能力特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在服装电子商务领域开拓一片适合聋生的就业岗位,给他们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为特殊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篇7: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中国服装品类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础和日益被消费者接受的电商网站的普及,服装消费数量每年都在攀升。这一行业规则正在逐步制定的过程中,国家也给予了财政和税收的优惠。电商中服装品类产业链在逐步完善,将带动就业和巩固中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

(一)我国的优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使用互联网总人数已达到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达到了近50%。其中移动互联网人数大幅增加,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金融利用互联网也有了新的发展。政府监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天弘基金旗下的余额宝为首的各种宝近期出尽风头,成为了人们投资的选择之一。支付宝、微信支付、ApplePay等等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的交易额增长迅速,与各大银行均有对接,扮演的近乎是人民银行的角色。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还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如今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重要关头,经济形势面临一系列挑战,宏观基本面主要寻找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所带动的相关产业链涉及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

(二)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1994年,中国服装研究所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建立了第一家网站,供业界人士了解服装产业的生产情况。由于中国处于非典阴云的笼罩中,消费者购物没有更多的选择,网络购物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参与者越来越多,我国服装电子商务从这起步。是服装电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两年的发展,各方面日趋成熟。

二、服装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21世纪早期,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出现了电商这一新兴事物,以浙江的阿里巴巴为代表。其中服装电子商务最为令人瞩目,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发展的历史短暂,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个新事物的发展必然要面临一些挫折,这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先看一下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侯永海认为,我国的服装电子商务还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在我看来,服装电子商务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电子商务产品信息、经营主体瞬息万变,服装电子商务是是在虚拟世界开展的信息、资金、产品等多种元素的交流与交换。信息时代背景下需要处理的信息几乎爆炸式的增长,虽然网购已经大大降低了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虚拟世界信息繁杂,公众平台上交流的渠道有限,消费者主观因素居多。电子商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体追溯困难,因此产品的源头溯源管理工作也无法实现。二是服装电子商务的安全保护问题,由于网上支付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信用消费观念薄弱,消费者信息容易被他人非法利用,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对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1)重视移动服装电子商务。在中国,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持有者越来越多,人们更多的使用手机浏览网页,购买服装,不再局限于PC电脑,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2)增加消费者用户体验。好的服装电子商务企业都应该明白,只有增加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3)服务个性化。服装与其他产品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服务是吸引客户的必要条件,定制化的服务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四、总结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在美国、中国、欧洲及新兴国家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服装行业的春天到了。网上服装销售额逐渐攀升,服装电子商务近些年来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斐然,目前服装类产品已经成为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量最大的产品,以后的潜力巨大。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稳定增长的时期,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比较明朗,前景乐观,服装电子商务面临广阔的市场,上升的空间很大。大环境是有利于服装电商的发展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大局上,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成为经济强国,在国际地位上掌握话语权,占据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制高点。对企业而言,才可以获得利益。消费者才能得到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享受更贴心的服务。服装电子商务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可以拉动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创造远比自身要大很多的价值。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努力,相辅相成,相互协作。

篇8: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目前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谈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的就业弊端

摘要: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现实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在这一办学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均为办学的主体,均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得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就业优势不明显等。

本文从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理念出发,剖析我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所培养人才存在的就业弊端,具体见下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业弊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保证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的新举措。

新世纪以来,这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从总体发展模式上看,我国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方向等。

1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最早源于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和英国的“三明治制度”。

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则是由我国学者总结出来的,它主要是指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有两个主体,一为学校,二为企业。

也可以将其比喻为太极中的阴阳两部分,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见,在整体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主人,均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是通力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关系。

在整体的办学过程和人才模式中,学校与企业需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开发、“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培训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技能评估等,

从而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这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既体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和生产实践上的合作,又体现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定和培养全过程中的合作。

[1,2]可见,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使职业教育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又能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达到了促进职业教育和企业双重发展的目的,但是双方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均需发挥各自的优势。

2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就业弊端

2.1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培养的人才缺乏远见纵观各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模式仅停留在企业对学校教学设备的捐助、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等方面。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对学校与企业来说,意义不大。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政府制度不完善,它们虽在积极地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但是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陈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确立,教材的选择、学生成绩和技能的评定由学校统一负责,当学生涉及实训和实习时才会想到企业,这大大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3]这种不健全的合作机制,使得学校与企业的管理层均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层不积极与学校合作,学校管理层对企业不够了解,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局限性,导致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光短浅,培养的人才也缺乏远见,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2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如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以盈利为目的;学校是社会的办学主体,以培养人才为目的。

两者的目标不一致,使得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企业与学校利益诉求不一致的基础上,仅局限在表面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只想着把自己的学生送到企业去实践、锻炼,并未从企业真正的需求出发,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日后的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3,4]使企业的利益、经济利益和人才储备与学校的利益、提供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统一平衡,使得学校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很重要。

2.3学校与企业的工学形式化使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的确引荐了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教学模式,即1+1+1或1+1+1+1的教学过程,

如先让学生学习一年的理论知识,第二年、第三年把学生派到企业学习1年或2年的实践知识,表面上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实习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的实习企业并不涉及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使得这一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幌子。

据调查,深圳某一职业高校的会计专业,90%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去了电子厂进行生产零件的加工实习,学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深圳某高职院校实习专业不对口的做法实际上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相联系已经毋庸置疑,同时还会使得学生在前一年的理论学习因为在后一年没有被运用导致搁置甚至放弃。

这种工学的形式化,用“苍白”二字形容学生对于之前的知识绝不为过。

久而久之,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埋下了深度隐患。

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不丰富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如何适应日后的企业发展,如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之中?

3结语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教育部在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将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

但是纵观我国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就业弊端,要想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必须重视资源,

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不能仅仅从学校的利益出发,还要考虑到企业深远发展的利益,更要考虑到主角学生的受益程度。

因此,实现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互利互赢,是全社会需要给予持续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苏丹.试析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人才,(06):140-141.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03):70-72.

[3]…曾琦斐.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理论思考[J].成人教育,(04):27-30.

[4]…赵秋兰,郝源,张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切入点思考[J].价值工程,(30):8-9.

“4+1” 人才培养模式两阶段教学条件衔接问题

摘要:针对“4+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阶段在教学条件的衔接方面存在的建设水平不均衡、与部队实际脱节、建设经费来源单一、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

作者提出改变办学思想、拓宽建设途径、增加联教联训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增加两阶段有效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历教育;任职教育;教学条件;衔接

0引言

“4+1”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军事专业人才分段式培养的新路子,而不同阶段的衔接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其培养过程中普通本科教育阶段和军事任职培训阶段的边界衔接问题,是我军现代化军事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查阅大量资料显示,针对普通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在学科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员衔接等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对于教学条件的衔接问题鲜有论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予以分析和论述。

篇9: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要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目前,中国900多所开设英语专业的院校中,已有700多所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从开始就陆续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与传统的英语言文学专业是大不相同的。学术界关于商务英语的学科地位的界定一直有争议,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认为,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围,是英语语言学和经济类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英语语言学、英语应用语言学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相关理论都应该被看成是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商务英语不但是英语的一种相当重要的功能变体,而且也可以把其看成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语言只是依托或者叫载体,商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目标。商务英语学科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经贸、管理、文化及财会等学科知识。但这些内容又只是涉及,并不是要以这些学科的内容为主。商务英语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国际商务交际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

商务英语既是一种独立的语言门类,又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在20世纪中后期就形成了。在我国,80年代商务英语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引进。因此,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种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很多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师资力量都还没有及时跟上。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模式:其一,英语专业+商务知识。这种模式就是在传统的英语课程里面添加部分商务知识。比如在传统的英语课程中加入英语报刊选读或者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能掌握部分商务知识,但他们所掌握的商务知识是零散的。师资力量不足的或者是没有条件或能力开设系统的商科课程的高校大多会用这种模式。

其二,独立课程模式。就是设置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如进出口贸易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等。这种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开设了一系列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但是里面涉及的商科知识大多泛而粗。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与商务活动相关的一些词汇、结构与表达用语,对商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适应商务交际活动的需要。

其三,英语专业+商科专业(汉语)。这种模式就是用学校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上汉语的商科课程。用这样的模式,学生可以学到比较系统的商科知识,但是也存在弊端,那就是授课的课时是有限制的。一方面,商科课程开设门数有限。有些学校要求英语专业学生辅修商科课程,但学生商科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另一方面,大多商科专业教师使用汉语授课,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无益。

其四,英语专业+商科专业(英语)。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商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种模式的院校开设商科专业主干课程,如工商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使用英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商科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对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建议

加强有关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并选派教师到校外接受培训。商务专业的`教师接受英语培训,提高全英教学操控能力。英语专业的教师接受相关商科专业知识的培训,扩充知识结构。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培训,教师可以得到系统的所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节约成本,也优化并利用了校内教师资源。此外,校方还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强化专业能力。聘用管理、营销等行业的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或者聘用商科专业外籍教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引进商科专业的海外留学者或派遣专业课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语言学习。这种方式带来的最直接明显的效果是教师既有坚实的语言功底,又直接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专业知识。

实行合作办学。这一点可以借鉴上海外贸学院的做法。上海外贸学院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合作举办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早在就开始了,他们的合作主要是引进了8门主干课程,并且是所有课程都采用原版教材授课。

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上,要强调“口”和“手”的训练,达到“能说会做”的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始终贯彻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理念,不但要始终坚持以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而且还必须要坚持以商务操作技能为培养的重点。

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受到岗位及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技能训练,如跟单、商务谈判等,很难真正实践“上岗”。在目前实训基地有限的情况下,“硬件”建设方面高校应建立相对完备的校内实训中心或者商务模拟实验室,进一步挖掘校内实践教学的潜力,对学生进行单证制作、商务会谈等模拟训练,使之成为真正“懂商务、能操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推行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加大企业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发达地区的院校可以和外资、合资或者具有进出口贸易权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这样,学生有了一线实践的机会,能巩固所学。另外,也可以采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合作教学与管理形式。

以任务为中心,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强化专门技能训练。通过英语协会、商务社团等学生团体,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广告策划、营销方案设计、商务场景模拟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参与社区服务等,鼓励学生与工商企业界人士以及教师沟通交流,充分挖掘、发挥学生蕴藏的潜在力量。

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如BEC、口译资格证书、营销资格证书和国际贸易跟单员、商务师证书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与竞争能力。

此外,要构建起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商务英语在中国可以说是新兴学科,很多方面需要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所以构建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动态的系统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市场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从而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当然这里说的动态的信息反馈来源是非常多的,比如可以是来自学术界,可以来自兄弟院校或者是来自工商企业等。

总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努力探索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阮爱君.地方性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台州学院学报,(1).

[2]陈小兆,胡莉萍.论商务英语人才的创业素养与教学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5).

[3]廖国强.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8).

[4]黄伟新.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J].国际经贸探索,(6)

篇10:服装论文

朋克。

运用

随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丰富,服饰的美感与独特性越来越对人们的审美产生影响,服饰所体现的文化风格代表着一个民族在当代文化的风潮,其演变和发展也与之密切相关。

上世纪70年代,地下与街头的文化如浪潮般涌入当代社会下层阶级,非主流文化逐步占据人们的眼球,“朋克风格由此兴起,其风格在当代服装设计文化的影响以及后来的发展与演变让

无数设计师们的创作方向发生了质变,“朋克元素以及其风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朋克的起源与发展

1.1朋克风格的起源

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处于一片大萧条时期,大量工人随之失业。

处于英国基层阶级的青少年产生了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甚至绝望的情绪,他们愤恨的批判社会的所有方面,并通过一种野性的宣泄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将之引入到文化和艺术中。

朋克的音乐家们通过简单的和弦,表达人类简单的情感,同粗俗清晰的语言,讲述人性的美与丑。

他们生活糜乱,却又呼喊着社会拯救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他们讨厌战争和暴力,却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用到武力。

他们情绪低沉,却也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他们颠覆着旧的靡费文化的同时也创造者新的靡费。

他们代表着人类内心的多重情感和矛盾,同时却也体现出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1.2朋克风格的发展

(1)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60年代兴起的嬉皮士风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70年代朋克文化逐渐占据人们的眼球和日常生活。

年轻人喜欢突破正统的服饰,通过反叛的服装,在服饰上获得突破,来解决他们不容易满足的好奇心和欲望,情感得到疏导和宣泄。

朋克原先是属于音乐的范畴,与摇滚密切联系在一起,70年代的契机使之与大众相接触,嬉皮士文化得到了发展并延续下去。

随意的穿着服装产生了刻意的冲击效应。

用塑料垃圾袋或者故意撕裂的衣服,然后用安全针固定,染成鲜艳色彩的莫西干发型并用五颜六色的羽毛装饰顶尖,甚至日常用品都变成了装饰。

对于大多数亚文化群体的青年都依靠着在二手服装市场找来的旧服装来创造新的风格,这些材料在服装的独特风格上标志着它和传统服装的不同。

(2)20世纪80年代的朋克到了80年代,旧朋克风格形势逐渐低落,大多数朋克乐队随之解散,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延续和理念,新浪漫主义随之诞生。

其中最出名的数“乔治男孩,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乐队文化俱乐部酒吧乐队当主唱,在当时风靡全球,他英俊的外表和惊艳的妆容打扮,可以说是视觉系统的始祖。

80年代初,朋克已经逐渐成为流行在伦敦街头的服装风格,人们几乎见怪不怪了,媒体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刺激。

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浪漫主义者出现在伦敦的酒吧里。

他们用各种华丽、柔软的织物精心打扮着自己,优雅而不是朋克的粗陋,精致而不是朋克的庸俗,所以他们也被成为“装扮者。

他们渴望有一个能让他们盛装打扮的地方,把他们的观点发泄出来,把朋克的潮流推到时尚新的理念上。

(3)20世纪90年代的朋克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逐渐对狂躁的朋克摇滚音乐感到厌弃,来自西雅图的后朋克的延续,gen-eration-X新一代风靡无数人群,它融合了重金属思想与朋克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垃圾与时尚的口号团体发展起来,由变得世故的街头青年和歌手组成,穿着邋遢的服装(比如T恤,格子衬衫,ma-1夹克,军装裤,用牛仔裤、厚底运动鞋等)作为他们的象征。

总之,垃圾时尚的座右铭就是穿着低调。

垃圾时尚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高峰期的特征已成为时装设计师们重要的灵感来源。

事实上,虽然垃圾时尚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但是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服装的发展趋势中。

流行了许多年的军装裤子就是一个例子。

(4)当今朋克风格的青年形象由于青少年亚文化对于时代的限制,现在对朋克服饰的风格主要是由年轻人主导,也是因为青年亚文化和心理年龄关系非常接近,属于一个年轻的心给予发泄不满。

所以发展到21世纪,同样也是这个躁动不安的青春时代中,也会出现类似“朋克的青年。

目前的社会环境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更加具有包容性,人们可以随意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

年轻人的接受能力也是不能相提并论,自由的选择越来越广泛。

已经混杂了许许多多各方面文化形式的朋克风格,已经不再像当初的简单明了,正逐渐变得深刻富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正如你可以看到从街头朋克青年的衣服,金属带,短裙,红色格子和锥形金属饰品,莫西干发型,化妆的颓废,纹身,穿孔,这些都是小混混从来都不可缺乏的““必需品。

高筒靴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帆布鞋(阿迪达斯、耐克、匡威等品牌)。

这些标准件和目前流行的“嘻哈风和其他流行的款式混合如拖延、造型夸张的服饰,在街头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2朋克的主要风格和代表元素

2.1款式

街头喜爱朋克风格的青年们越来越喜欢穿皮质的夹克,裤裙,牛仔裤上常见用多余的铆钉、拉链等作为装饰,特大号的T恤、印着各式各样或暴力的图案或粗俗的文字。

70年代中期以来,朋克女孩开始穿着引人注目的迷你裙,和流失年代中期意大利电影中一样(穿着宽松的外观,黑色的塑料,或者苏格兰图案的迷你裙,滑雪裤)。

如今的街头仍能见到青年们穿着些少许破碎的衣服或者牛仔裤等,这些都是朋克的经典元素所留下的产物,成为服装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将继续流传下去。

2.2色彩

朋克中最抢眼最美丽的颜色通常不在服装,而是在头发和纹身上。

他们非常喜欢将头发染成不可思议的颜色,比如一些暗绿色,橙色以及淡紫色。

黑色在朋克中是最常用的颜色,衣着上由红色、黑色和白色为主。

他们经常会搭配一些醒目的颜色,比如粉红色和橙色掺杂在一起的颜色,或者在纯艳刺颜色装饰的黑色皮革装饰,或是通过苍白面孔上布满雀斑与闪亮的金属链子、搭配胸针,随着气氛的紧张对比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3图案

早期的朋克在图案上与现在有极大不同,T恤和牛仔裤上印有暴力等的图案,或是手画粗俗的口号,朋克青年经常在装饰上用骷髅图案。

此外,苏格兰传统的模式也是朋克时尚风格的特征之一。

如今的朋克少了些暴力和血腥,更多是青年们自己设计的logo,表达着青年自己内心的积极和理想。

2.4面料

与嬉皮士的理念不同,朋克的青年更喜欢运用一些陈旧的或者粗制的面料,例如化纤制的织物,或者工业的产物比如橡胶,塑料等等。

将衣服故意弄脏、破破烂烂的感觉,比如各种挖洞和撕成条,染脏。

把面料破坏再重组,是朋克面料的精髓所在。

2.5配饰元素

安全别针、剃须刀片等日常用品都能成为配件。

年轻人把安全别针做成耳环,有的干脆直接钉在皮肤上,在腿上或者脖子上松散的绑着金属链条,装饰着铆钉的机车手套、腰带、鞋子以及网袜都是必不可少的朋克服装风格的配饰。

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就是一条狗链或者白色自行车的链子,它可以环在脖子上或绑在腿上。

2.6形象

受到已经过时的恐怖影片以及原始部落的影响,“莫西干发型逐渐流行,将两边的头发剃光,留中间的一束,头发的颜色多种多样,十分醒目。

除此之外,朋克青年们还喜欢用白的粉涂面,配合黑色眼影,造成一种阴森暗淡的感觉,将眼影做出十分夸张的造型,并涂上闪闪发光的亮片,这些都是朋克经典的形象。

装饰着多余的金属、铆钉、拉链的黑色夹克,带着破洞、撕扯的牛仔裤,露出不健康的暗淡肤色,印着各样图案涂鸦的破烂T恤,鞋底厚到夸张的牛皮靴。

朋克女孩穿裙子,渔网袜搭配型,塑料耳环,高高的楔形凉鞋。

碎落的布、凌乱的衣服撕开或者打结,制造一个朋克青年极其叛逆,放荡不羁的形象。

3“朋克元素在女装中的设计应用

朋克风格女装服饰的设计方法,以面、辅料再造技术为主,以产生服装特立独行以及大胆不羁的表达效果。

作者使用高科技手段来改造织物,与撕扯、印染、加缝等技术相结合,赋予面料新的外观和感觉,使朋克女性更加具有现代的时尚前卫感。

3.1款式一设计理念:

,此款造型主要采用黑灰色扎染布,以及黑色花纹皮革,上身采用不对称剪裁,做出斜裁领子的效果,左边装袖右边裸臂使得穿着者更加具有女人独有的.魅力感,一片袖上故意剪裁镂空,衣片前面采用故意撕扯出裂缝以及空洞。

下身是一条蛋糕皮裙,运用褶皱的效果使得裙子更加立体,裙摆的斜向处理也使服装整体看起来活泼了许多。

3.2款式二设计理念:

本款式主要采用的面料是黑色花纹皮革和红黑白迷彩色雪纺布,皮革制的外套采用不对称剪裁出不同的风格,在部分区域上钉上铆钉,缝上拉链和亮片作为装饰,内搭是一

件抹胸领连衣裙,裙角裁出不规则流苏并撕扯出随意的形状,外套的中性与内搭的柔美产生反差,显得更具特色。

3.3款式三设计理念:

本款式主要采用的面料是黑色扎染布和黑色皮革,上身是一件T恤,肩部采用夸张的耸肩和挺阔的袖子,肩部缀着铆钉和亮片,胸前做深V领用布条相接,衣服下摆及腰围上用金属链条做装饰。

下身是一条皮裤,主要采用拼接的手法,使服装整体效果显得十分个性。

4结语

朋克风格从最初的地下和街头的少数人风格已逐渐成长为一种大众流行的服装风格,并作为现代意识形态之一,深刻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审美。

现在流行的“摇滚,“中性的趋势和其他现象的影响都是源于朋克文化的影响。

新生朋克放弃了原本的张扬与颓废,朋克元素被设计师各种分解与重组,体现在风格上的独特魅力依然不变。

朋克的形象和个性越来越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朋克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并成为非主流文化中的主流时尚,不仅仅属于那些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平民大众化的思想普及,使得朋克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朋克“无处不在。

作者:陈思玮 程冰莹 单位: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卉,严加平.浅议朋克风格的女装设计[J].艺术与设计,(4):233-235.

[2]常琳琳,王玉秀.朋克服饰及其发展趋势[J].广西纺织科技,(2):49-51.

[3]孟小愉.论服装设计中现代朋克风格的应用[J].戏剧之家,(11):216.

[4]庞敏婷.探讨蒸汽朋克风格在服装设计的运用[J].现代装饰,(10):120.

篇11:服装论文

摘要:

现在社会大大小小的商场比比皆是,商场中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在衣服与鞋靴方面,人们购买不再单纯为了保暖,而是进行色彩搭配,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篇12:服装论文

摘要:

“朋克是一种反叛形式,它彰显着一种特立独行的特殊风格,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摒弃当时所有其它文化形式,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审美,影响着服装的流行趋势与发展。

“朋克鲜艳、简明、破烂的风格,将地下和街头的时尚变成大众流行风潮。

从“朋克风格的特点出发,首先阐述了其起源、发展,利用风格、色彩、图案、配饰等元素,表现朋克精神以及其对服装的深远影响。

运用“分解和“重组等理念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设计出时尚的朋克服装造型及款式。

关键词:

篇13:浅析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浅析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

商务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近几年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开办的新兴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商贸企业,培养掌握市场调查、商务策划、商务谈判、商务调研、应用文书写作、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能在商贸企业从事商务管理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商贸、信息、营销、管理等相关的工作,如:企业商务代理、项目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外贸营销员、商务会展管理员、商务策划、商务秘书等。

一、高职商务管理人才社会需求情况与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商务管理人才成为中小型企业招聘的热点,而且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半数。这充分说明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于高职商务管理人才是有比较大的需求量的。但另一方面的调查资料却显示,高职商务类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销路”不畅,用人单位评价不高,导致就业状况不理想的尴尬现象。这充分说明高职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商务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质量评价,重视实贱教学等,通过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来创新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1.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校企合作,但形式的多,实质的少,并没有真正发挥行业和企业专家的作用。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行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真正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2.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准确的岗位需求分析基础上,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即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贱教学内容,重新设计课程。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模±夬)、目标课程(模块)、非核心课程(模块)的“一体两翼”体系。此外,商务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岗位要求的实际应用能力,又因其服务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和设计除了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应考虑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使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打破学科体系完整性,促进课程结构模块化。更新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要点之一。其中课程结构模块化是一条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课程结构模块化要求打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贱训练融合,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融合。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把理论知识、实贱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构建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围绕某一工作过程所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如把管理学原理、商务管理、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为核心课程模块“商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商务运作与管理这一核心能力。整合后的课程模块既保留各课程的重点,又克服了原有课程相近或有交叉的弊端,适应了课程个性化的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倡导“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重讲授轻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充当着配角或背景,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也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而以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的“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具体做法是将商务管理实贱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学生在进行项目设计、管理或组织过程中,不仅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培养了理论与实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5.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使之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单凭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因此,课程评价不应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应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或模拟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评价,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考核内容来考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的阶段性效果,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监控。这对于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职业教育特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训教学,培养职业能力

商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贱性很强的应用专业,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贱、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有实贱内容,但是由于实习基地落实不了,师资实贱能力不强,最终实贱教学难以落实。即使可以进行模拟实贱教学,也因为教师缺乏指导实贱的经验和能力,使学生实贱能力得不到提高。实贱教学的不足,导致商务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商务技能型人才相差甚远。因此,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师资实贱教学水平,强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训教学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础建设,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物质基础。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和实训基地,就不可能培养出商务管年9月下理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对实训教学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积极争取学校经费投入,建立校内商务管理实务实训中心,包括自动化办公实训室、会议接待实训室、商务洽谈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等。其次,加强与企业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贱基地。根据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最后,积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贱技能。

2.严把实训教学环节关,确保实训教学效果。(1)校内实训。校内实训主要是利用实验室硬件设施,建立仿真工作环境或组建模拟商务公司,或采用相关软件、沙盘等进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实贱性教学,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落到实处,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同时,必须明确规定该课程涉及的有关实贱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技能等级要求,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以确保实训效果。(2)校外实训。校外实训教学主要有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专业调研、顶岗实习等形式。其中要重点抓好顶岗实习环节,即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学生在社会商务管理岗位实训过程中,完成一个个完整的、系统的商务“工作流程”,从而完成对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和总结,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将来职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熟练掌握商务管理专业岗位相关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目前许多院校在对这门实贱课程的操作因各种原因感觉十分困难,或流于形式,或放任自流,随意性非常强,导致无法完成对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贱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针对这种情况,应坚持从课程建设整体思路出发的原则,重新审视顶岗实习课程建设各方面的因素,明确课程要求,重点改革顶岗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及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3.提高师资素质和实贱能力,适应实贱教学的需要。由于人事体制方面的原因,现阶段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师资大部分为从高校引进的相关管理类专业教师,既没有商务一线的工作经历,也没有相关行业的管理经验,导致实贱性教学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贱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因此,为适应教学需要,高职院校应注重建立一支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商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改变那种“谁都可以教、谁都教得不在行”的状况。首先,积极鼓励专业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到企业学习、实贱,提高实贱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真正的“双师”素质。其次,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贱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商务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最后,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相关企业聘请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商务管理人员来做兼职教师,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贱相结合,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带动专业教师实贱技能的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充分合理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的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指导并不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展的工作,而应是一个全面、系统、持续、有序的教育过程。要把就业指导以课程的形式贯穿在从招生宣传到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过程之中,主要包含专业发展方向、实贱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与面试技巧、个人形象与礼仪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和就业形势,依据个人能力、兴趣、发展潜力,合理制定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贱技能。

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中同时应注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30%,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加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注重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创业教育,应根据商务管理专业特点,有的放矢,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实训、举办创业讲座、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也是增强高职教育生命力的客观要求。

篇14: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

商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商务英语,而商务英语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将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做的英语应用,其内涵和外延已得到不断扩展.本文探讨了商务英语的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措施等.

作 者:廖国强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刊 名:商场现代化 PKU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xx “”(22) 分类号:H3 关键词:经济 发展 商务英语 商务人才

篇15: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还需要来自各方面更多的助力,院校方面需要结合现阶段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有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调整,强化智能教学设备对教学形式改革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学生实践渠道,提升创新创业的针对性训练等。学生在具有科学性和适当预见性的培养体系中才能够更全面、更多元的成长,也能够更顺利的实现其职业规划。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商务英语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开展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职业性和社会性特征,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往往以实用英语为主,主要涉及商务礼仪用语、商务会谈用语、英美文化以及其他专业特征明显的英语文化。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扩招及其促就业、促创业的改革都提醒人们需要重新审视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英语学习的深度以及涉猎知识的广度都会对其学习生涯以及职业规划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们需要结合国家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来进一步完善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对原有教学体系以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调整,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出来,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选择以及创业就业形成有力的推动。

一、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陈旧,学生缺乏积极性

尽管商务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教师包括学生在教学课堂发展方面难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改变。这一方面与教学大纲、内容等一段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长期以来的教学惯性有关。高职阶段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课堂教育,其中英语教学甚至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教师们需要考虑到教学形式的革新与转变,以此来再次唤起学生对于实用型英语学习的兴趣。然而实际上,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仍然没有逃开课堂讲授加课堂演练的陈旧模式,教师们对于专业知识的传输仍然是借助黑板、课本、课件等,对于学生思维以及学习兴趣的冲击并不明显。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难以在教师讲授过程中集中精力,课堂效率低下,还使他们在本专业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对其未来职业展望产生负面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往往直接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配合度,对其整个高职阶段的深入学习都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2.实践机会不足,教学缺乏灵活性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加侧重其实用性技能,这也满足“为社会生产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使命要求。因此,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就业培训时应该在保证基础学习的前提下,尽最大力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来增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但结合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活动,机会少、时间短,“浅尝辄止”的方式并不适合院校中的学生。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演练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缺乏外籍人士的配合,难以形成真实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实习机会短缺,学生不能够将英语会话置于展会介绍、旅游指导、商务会谈等环境之中,自然对所学商务英语知识的应用也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短时间难以克服的困境之中,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没有使学生在实践演习上得到弥补,反而再次弱化了学生的实践,减少实习课时、过分放任学生实践训练等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很可能在教师的这种误导和暗示下对商务英语实践失去重视,忽略日常实用技巧的积累和总结,进而难以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3.英语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少有联系

高职院校中的商务英语相关教学在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的同时还需要教师们结合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扩展。观察高职院校毕业之后的就业选择,人们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较强的创业欲望与尴尬的个人能力储备之间的矛盾,学生在校了解到的商务英语知识是模块化的、相互独立的,如果学生想要自主的进行创业或者独立经营往往会找不到头绪,开始的异常艰难,就算如愿渡过了起步阶段,他们所创立的经营模式仍然充斥着各种风险。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个人能力的欠缺、创新创业行为的社会认可度低、学校方面相关培训的缺失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就业创业教育时还需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的向学生灌输与创业有关的专业拓展、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等,用健全的.培养和培训来帮助学生构建同样健全、稳定、科学的创业原型,从而切实的解决学生在毕业之后这一阶段的个人磨砺与发展问题。

二、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向

1.引进智能化教学设备,优化学生课堂体验

智能化教学设备的引进是每个阶段、每所院校都在积极进行的,这种教学道具的引进不仅能够给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开展形式,为其减轻课上教学负担,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体验,使原有课堂生动、活跃起来。高职院校的教师们不应该对这种教学设备抱有偏见,不能够单纯的将学生的课堂喜好、教学适应性等与学生的年龄挂钩。除了常规的课件演示,教师们还可以将与商务会话有关的教学视频、电影片段等等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或者用配套课件实现视频连线或者语音连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演练的机会,提升其英语听说能力,也为学生的英文发音、实用语言等等提供参考。另外,教师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商务英语软件将学生的手机端与教师的教学端联结起来,为学生提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英语训练,比如导游英语、餐厅服务英语、展会英语等等,利用不同的情景模拟来辅助学生的自主练习。同时,学校以及教师们也应该在这一环节实现对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对有着创业以及其他创新就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更为细节化的英语教学,从而提升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精准度。

2.深化校企合作,丰富实践形式

高职院校实际上不仅扮演着人才培养的角色,也在社会中发挥着人才输送、调整人才格局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有效处理校企关系,协调人才输入与输出的重要途径。企业也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用工问题,并在过程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学校方面则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也为课堂拓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学生想要毕业之后在自主创新创业方面有所成就,就不能忽略实践经验的积累,毕竟对于毕业生来说“白手起家”的想法还过于理想。学校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商务英语实习之前可以收集学生的就职意向,对于有意就职该企业、无意就职该企业、以及有意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学生愿意从事商务英语软件开发、有的愿意从事高级餐厅英语对客服务、有的愿意开办商务英语培训班等,针对这些各异的职业规划,学校也需要将参与合作的企业加以区分,将学生输送到适宜的公司及岗位,保证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或者技巧。这种差异化安排不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实习单位都是相当负责任的。

3.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提升英语教学针对性

有关商务英语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部分以基础英语为前提,情景模式以及技巧积累是其与众不同之处。结合近几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有的地区甚至优于本科毕业生,但考虑到目前就业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及90后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一部分学生开始热衷于毕业后的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个人坚强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一定的创业经历与职业经验。因此,学校方面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除了常规创业形式,学校以及教师们还需要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为学生的创业意向辅助以系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降低风险,提升创业价值。这种工作上的调整不仅需要教师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和资料整理,还需要他们为每位学生建立培养档案,用纵向时间轴来观察商务英语实用性培训的进度、学生的能力强弱变化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创业走向。精准化的人才培养将会更加适应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与人才体系,也将为学校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氛围已经不断扩大,学校应该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以及相应的政策优势,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引领。教师们需要对各个专业的创业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权衡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学的利与弊,用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来迎合毕业生创业潮,将“青年力”与“人才孵化”有机的融合在日常教学与培训当中。

参考文献:

[1]姬顺玉.构建主义教学观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启示和应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视角[J].卫生职业教育,20xx(10).

[2]杜艳红.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

[3]李艳慧.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决策与信息,20xx(35).

篇16:人才培养电子商务论文

人才培养电子商务论文

一、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条件受限,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训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其很多课程需要进行实训。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实训设备已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实训室,学生不能充分地进行专业实训;没有实践项目,学生不能真实地参与电子商务实践,这给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

2、教师实践经验较少,不能指导学生实践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型交叉性学科,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中职电子商务教师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的青年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由于刚刚从高校毕业,参加实践技能学习较少,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另外,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教师虽然具备理论素质和实践经验,但由于部分学校硬件、软件资源的限制,教师日常承担较多的教学、教育任务,实践能力不能更好发挥,在实训课程的安排和示范方面经验表现不足。据此目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总体表现不强。

3、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学习缺少主动性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得过且过。另外,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无心向学。

二、培养社会需求型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分析

为培养能够胜任电子商务工作的中等职业人才,应遵循中职教育规律、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实践条件,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职业能力。

1、扩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首先,扩建和完善实训室的建设。这需要增加实训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投入。硬件方面需要增强电子商务实践所需的计算机网络设施,购建商品摄影平台。软件方面需引进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所需的模拟系统和实训软件。另外,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尽量引入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另一方面定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工作,体会电子商务的`真实运营管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给学生接触企业、接触行业提供机会,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过渡。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技能

教师技能直接关系能否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想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一方面,电子商务教师必须进行常用电子商务软件系统模块操作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应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学习。

3、组织和参加全国竞赛,增强交流,提升自我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水平。另外,在竞赛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4、开展创业训练,入学兼创业,毕业即就业

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创业。通过创业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指明方向。方案一,凭借学校网络资源和设施,支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发电子商务实用网站,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案二,借助阿里巴巴、淘宝、微店等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营销,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方案三,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案四,让学生走出实训室,到市场上去做调查分析,去写市场调查报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电子商务实践性非常强,它同时涉及多个学科。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应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学生的自主能动力和创造力,与国际接轨,与社会发展前沿同步,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论文

流体力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学科竞赛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化翻译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

商务的礼仪论文内容

洛丽塔风格服饰的发展及特征研究论文

论中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现状及对策

服装网络营销方案

女生上技校可以学什么专业 详细介绍

商务礼仪论文

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
《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服装商务人才的培养论文(锦集16篇)】相关文章: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2022-07-09

工商管理大专论文题目2022-07-16

浅谈商务礼仪论文2023-09-23

试论应用写作部类教学体系的创建2022-07-13

企业品牌经营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2024-05-07

营销策略开题报告范文2022-05-08

大专毕业生论文题目2022-08-17

工商管理论文题目2023-03-05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营销策略探讨论文2024-03-30

休闲服饰的文化内涵研讨论文20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