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时间:2023-06-26 07:44:2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推荐16篇)由网友“直至海滥石枯”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篇1: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并且,现代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所以,对于工程的质量必需要有坚实的保证,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施工以前,对建筑的基地进行严密的勘查工作,保证建筑基地的安全稳定性,才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工程中关于地基勘探的现状,并且结合地基勘探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地基处理

0引言

建筑工程的基础就是地基,地基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决定一座建筑的安全稳定程度,特别是对于较高层的建筑或者是建筑规模较大的建筑,地基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地基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的倾倒或者是坍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地基的勘察工作,保证地基的安全稳定程度,才能够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性。笔者将对建筑地基勘探的要点进行探讨,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建筑工程中关于地基勘探的主要内容

1.1建筑工程的平面结构图

在对建筑进行地基勘探的时候,建筑的平面结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具,只有通过对建筑的平面结构图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才能够详细具体的了解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布局,对建筑的体积以及功能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地基勘探。并且,通过结合建筑的平面结构图,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地质评估,包括地址的类型、地下水分布以及地质特点等,而且还要重视底层的构造,避免建筑地基处于断裂构造上。此外,通过地质勘探对地质进行风险预测,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1.2地面深基挖掘条件勘探

在进行大型建筑的时候,建筑地基一般挖掘的深度较大,所以所处地方的地质一定要符合深基挖掘的条件。所以,在进行地基勘探的时候,要对地基周围的岩石进行相关检测,以保证经过深度挖掘后仍能够保持地基的稳定性,或者根据需要进行支护处理,保证整个建筑地基的安全稳定程度。此外,还要考虑到地基周围岩石对地基施工的影响,具体分析演示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技术处理,保证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促进建筑方案的实施。

1.3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建筑的抗震能力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在面临地震灾害的时候,如果建筑没有抗震能力,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筑的超强抗震能力,能够在非常危险的时候,为人们争取逃生的时间,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伤害。因此,在进行建筑地基勘察的时候,要重视对地震设防区的土质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建筑的抗震能力,从而对地基进行相应等级的抗震处理,以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促进提高建筑的安全稳定程度。

2如何有效进行建筑地基处理工作

2.1对建筑地基进行预压试验

关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工作,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方便程度,一般都是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所以,对建筑地基的预压试验是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在进行建筑地基的预压试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场所,并且严格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包括侧向位移试验、竖向变形试验等。并且,在完成试验之后,还需要把实验结果和建筑地基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具体的分析,促进问题的解决,才可以保证地基处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2对建筑地基进行试夯试验

在对地基进行处理工作的时候,还要对地基进行试夯试验,可以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的测试,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试夯之前,要注意对地基下方的管道进行保护处理,避免在试夯过程中对管道造成损坏,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进行试夯之后,会对地基进行强夯施工,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建筑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强夯施工之前,要注意设置减震隔离以及其他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周边建筑的安全。

2.3对地基进行机械碾压加固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重型机械对地基进行碾压,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机械碾压包括震动压实或者重锤夯实,都可以对地基产生加固的作用。其中重锤夯实的方法比较常见,就是由机械把重锤提拉到一定高度,然后重锤自由下落,通过重力对地基产生重压的效果,使地基更加加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并且施工机械较小,可以在较小的施工环境中使用。而机械碾压的方法则更加适合规模较大的施工现场,在进行大面试地基夯实的施工任务中,运用机械碾压的方法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夯实效果,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而且,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更加先进的夯实设备诞生,为更好的建筑地基处理工作服务。

2.4地基加固的化学方法

化学加固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压力的愿力以及电渗的原理进行,运用一定的搅拌手段把水泥、水玻璃等胶结剂进行混合处理,形成化学浆液,可以对土质的坚固程度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此外,还有水泥注浆的方法,主要是把水泥通过压力泵注入土地之中,能够把土中的水以及空气排出,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硅化注浆法同样能够对地基的加固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样也是通过排除地基之中的空气和水分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不同的是运用的材料不同,但是起到的效果确实非常的好。

3总结

建筑施工本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考虑,特别是建筑地基的勘察以及处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确实整个建筑的核心,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程度,可以说,地基的稳固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等级和使用寿命,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时候,要十分重视建筑地基的勘察工作,保证建筑地基的处理符合科学性,以促进地基的安全系数,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固程度,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的长期稳固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王伟平单位:新疆三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建军.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8):131.

[2]刘文华,郝川.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228.

[3]王淼.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504.

篇2: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探讨建筑工程论文

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探讨建筑工程论文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使得铁路的运载量不断增加,大部分铁路路基因为受到载重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因此必须重视路基的处理工作,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为此,下文笔者对铁路路基的处理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路基;处理;方法

铁路路基作为铁路的基础构成部分,它会对列车载荷的承担产生直接的作用,铁路路基一方面会对铁路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铁路的寿命及成本,因此对铁路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冲击碾压

冲击碾压主要是应用曲线多边形冲击轮在位能落差与行驶动能相结合的情况下对工作面揉搓与冲击,它的低频率与高振幅冲击碾压可以不断地增加工作面下深层土石的密实度,能有效地使路基的工后与差异沉降得到降低,增强铁路路基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冲击碾压可在表层地基处理中适用,处理深度不大于1.5米。处理过程的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冲击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应该控制在10-12km/h的范围左右,进行碾压的时候,应从地基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并且碾压时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先进行边缘处理再进行中间的处理,轮迹重叠1/3,轮迹覆盖整个地基表面则表示冲压一遍,碾压约10遍以后应用平地机将地面大致整平,然后再进行冲击碾压。

其次,地基表面应进行适量的洒水处理,使水分充分地渗透,当含水量达到一定量后,再进行冲击碾压。

第三,碾压遍数应依据试验进行确定,在冲击碾压的最后5遍,其沉降量应小于1厘米,在碾压面下lm的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压实系数以及地基系数应该达到基床以下路堤(或基床底层)填料的压实要求。

2.强夯

强夯主要是应用起重机把大重量以及一定外形结构规格的夯锤起吊起,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再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给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量,导致地基土发生较大幅度的振动及非常大的动应力,使周围土体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降低其压缩性。强夯主要用于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以及黏性土、湿陷性土等地质的地基处理,处理厚度不可超过6.0米。这种处理方法的控制要点为:

首先,在进行正式夯击之前,必须依据相关的设计施工参数进行夯击试验,对夯击施工单点夯击能、最佳夯击能、遍数、间隔时间、布置以及夯距等指标进行确定。夯击次数必须达到最后两夯的夯沉量小于50毫米的要求。对于粘性土地基,每进行一次夯击,其间隔时间应大于3-4周,而对于砂类土以及碎石类等土地基,每进行一次的夯击,其间隔时间应大于5d。

其次,强夯地基处理验收应该在结束施工以后的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验收时应满足以下要求:加固的有效深度不超过设计的要求;必须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范围内的湿陷性,湿陷系数应控制在0.015的范围之内。

3.水泥土挤密桩+CFG桩

3.1水泥土挤密桩的控制要点

水泥土挤密桩土料按照就近原则,可选用黄土,水泥则应用P.0.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利用室内试验,对水泥掺量以及最优含水率进行确定。水泥土进行拌和时,应在集料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和,依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应边拌边用。

在施工的时候,应进行隔排隔行处理,间隔1至2孔跳打,成孔以后及时进行回填处理,为了避免邻孔间的互相挤压导致相邻孔出现缩孔或者振动坍塌的现象。如果整片处理的时候,应由内向外进行,而相反,局部处理则应采取由外向内的方式进行。对于处理区段地基土,其含水量应接近最佳的含水量,如果含水率小于12%,此时,应对目标区域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处理,同时这个处理过程应在地基处理之前的4至6天内完成。

在土料当中,有机质含量不可大于5%,不可含有膨胀土或者冻土,应用时应过10至20毫米的筛,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达到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其中它的允许偏差不能超过±2%;在向孔内进行填料之前,务必夯实孔底。

试验检测:首先应对桩孔填夯密实度进行检测,检测采取抽样的方式,抽样检验总桩数的3%,同时每一台班不可低于1根。对全部孔深内桩体的干密度进行严格的检测,将它换算成压实系数,以达到压实系数大于0.97的要求;其次,桩间土的处理效果:同样采取抽样检测的办法,沿着线路纵向连续每50米进行抽样3点,取样对压缩实验、干密度以及黄土湿陷性试验进行检测,达到挤密系数大于0.95的要求,湿陷系数应小于0.015;再次,因为取样时,对桩体以及桩间土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选点必须有代表性,同时还要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结束取样以后,应进行分层的回填夯实,压实系数超过0.93;最后,进行总桩数2%e的'抽样,同时,在每一次检验批中抽取超过3根做复合地基平板载荷的试验,经处理完毕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相关的设计标准与要求。

3.2GFG桩控制要点

对于CFG桩体来说,它的主要材料为碎石,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在CFG桩施工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应用间隔跳打法,也可以应用连打法。钻进时采取应先慢后快的方式。拔管速率应根据试桩对参数进行研究以采取相关的控制,拔管时的速度必须保持均匀,拔管直到桩顶。

混合料搅拌。配料时应根据预先设计好的配合比,计量必须准确,拌合时间不可低于一分钟。在混合料加水量以及坍落度方面,应结合应的的施工方法进行选择,根据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开始泵送之前,应备好混凝土泵料斗的熟料。根据试桩确定的数量进行混合料的泵送量,在泵送的时候,不可以进行停泵待料。

结束桩基的施工以后,桩间采用水泥土回填到设计桩帽顶标高。依据CFG桩上层水泥土褥垫层的标准与要求设定水泥土的质量标准,回填单层厚度不超过20厘米,跳夯机分层夯实到桩帽顶标高,在跳夯的过程中,注意要保护桩帽的成品。

试验检测。在成桩的过程中,采取抽样的方式制作混合料试块,每一台机械在一天应制作3块边长为150毫米的立方体试块,28天标准养护以后,对立方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严格的检验;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试验时抽取超过总桩数10%的桩数进行,同时对桩身完整性的完整性进行检验;在成桩后的28天,应用复合地基荷载对承载力进行试验检验,抽检率为桩总数的5‰,同时每一工点应超过3处。

4.结语

铁路路基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而必须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文章主要总结了现代铁路路基施工处理技术及其控制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篇3: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设计探讨论文

1引言

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设计等级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种。甲级用于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复杂地质条件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以及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等;乙级用于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丙级用于次要的轻型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以及非软土地区且场地地质条件简单、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简单、环境保护要求不高且开挖深度小于5.0m的基坑工程。

篇4: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设计探讨论文

3.1桩基础设计

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设计过程中,当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桩基础。①桩平面布置原则:同一结构单元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重心与桩的重心相重合,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筒体采用群桩时,在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桩宜尽量布置在筒体以内或不超出简体外缘一倍板厚范围之内;在伸缩缝或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共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剪力墙下的布桩量要考虑剪力墙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剪力墙中和轴附近的桩可按受力均匀布置;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下面不宜布桩。②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应选择较硬土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为桩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

3.2建筑物无地下室的地基结构设计

建筑物属于砌体结构应优先采用刚性条形基础,如毛石条形基础、四合土条形基础、灰土条形基础、混凝土条形基础、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等,当基础宽度大于2.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即柔性基础。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荷载过大,地基较差的情况时,这时需采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以便减少不均匀沉降、增强整体性;框架结构地基较好,无地下室,荷载较小时,可选用独立柱基,在抗震设防区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柱基拉梁。框剪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均匀时,可选用框架柱独立柱基,剪力墙下条基,抗震设防地区,柱基下设拉梁并与剪力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剪力墙结构不论有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这种情况下可以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如采用上述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基础强度和变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桩基或人工地基时,可采用筏板基础。

4结语

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基础类型的选择,在地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型,以保证其设计的科学、合理。建筑地基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是建筑结构的根本,在结构设计中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丁瑜婷.探索地基结构设计及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

[3]张家康,黄文萃.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与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

篇5:建筑工程地基结构设计探讨论文

2.1确定基础埋深

地基计算前首先应确定基础埋深,基础埋深根据下列相关条件进行确定:①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②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④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⑤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应小于0.5m。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箱形和筏形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

2.2地基稳定性计算

地基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具体可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4.1条、5.4.2条、5.4.3条相关规定进行验算,山区地基(包括丘陵地带)的设计,还必须按照第6.1.1条中可能出现的设计条件进行分析认定,避免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引起房屋倒塌的`事故。

2.3地基变形计算

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建筑物地基变形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4条中表5.3.4规定采用,建筑物地基最终变形量按照第5.3.5条进行计算。

篇6: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地基的基础承栽力。在分析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表层处理法、强夯法、静力排水固结法、反压护道法等。希望研究能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软土;地基;方法

1 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未能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处理方法。

在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方面有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例如饱和软粘土地基不适宜采用振密、挤密法加固。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加固原理,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处理方法特别重要。在这方面,现在的问题是对几个技术上可行方案进行比较、优化不够。采用的不是较好的方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工程问题是解决了,但造价高和工期长。

(2)不能正确评价每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

人人都承认每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遇到具体问题就会盲目扩大其应用范围,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更应注意。

(3)施工单位素质差影响地基处理质量。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搅拌桩施工。几年前上海市建委发文禁用粉喷深层搅拌法,接着不少地区也采取类似措施。深层搅拌法不能满足地基处理要求并不是深层搅拌法工法本身不成熟,也不是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设计方法不对。影响施工质量主要是施工单位素质和施工机械两方面问题。先分析施工单位素质存在的问题。前些年,地基处理施工队伍的快速膨胀,造成绝大多数施工队伍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是普遍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其它地基处理方或轻或重也存在类似问题。

(4)施工机械简陋影响地基处理水平和质量。

近二十几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施工机械发展很快,许多已形成系列化产品。但应看到与我国工程建设需要相比较,差距还很大。还以深层搅拌法为例,不能很好保证施工质量不仅与施工单位素质有关,也与目前应用的施工机械水平有关。简陋的机械要保持稳定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困难的。

(5)地基处理理论落后于实践。

从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角度看,实践先于理论是一般规律,对土木工程更是如此。但重视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也是很重要的。对地基处理各种工法及一般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也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6)不少工法缺乏完善的质量检验手段。

完善的质量检验手段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不少工法缺乏完善的质量检验手段。前面多次提到的深层搅拌法也是如此。

2 表层处理法

(1)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开挖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确保施工机械的作业条件,为了使开挖水沟在施工中发挥盲沟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回填。

水沟布设应全面考虑地形与土质情况,使排水畅通。水沟断面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m―1.0m。路堤填筑前,宜用砂砾回填成盲沟,若埋设孔管,必须用良好的过滤材料保护。

(2)垫层法。

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顶面铺设厚度为0.6m―1.0m的砂垫层或土工布等化学物质(具体厚度视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压缩性而定,太厚施工困难,太薄效果差)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层,以加速沉降的发展,缩短固结过程的方法。砂垫层可作为路堤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堤内水位,改善施工时重型机械的作业条件。

采用砂垫层,砂宜采用中砂及粗砂,要求级配良好。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5,且含量不宜超过3%―5%。砂垫层一般用自卸汽车及推土机配合摊铺,摊铺应均匀,注意不要有很大的集中载荷作用。当路堤为粉土类土,透水性不好时,路堤坡脚附近砂垫层被路堤覆盖,可能会阻碍侧向排水,必须注意做好砂垫层端部的处理。

(3)稳固剂表层处治法。

稳固剂表层处治法是用生石灰、熟石灰、水泥及土壤离子稳固剂等稳定材料,掺人软弱的表层地基土中,改善地基的压缩性和强度特性,保证机械作业条件,提高路堤填土的稳定及压实效果。

3 强夯法

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是利用重锤自山落下产生的冲击波使地基密实,这种冲击引起的振动在土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地下传播的。J.K.米切尔在1981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会上所作的“土质改良――技术状态”报告中,曾对强夯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概括:当强夯法应用于非饱和土时,压密过程基本上同实验室中击实法(普罗克特击实法)相同;对于饱和无粘性土,夯击过程中,土体可能会产生液化,其致密过程与爆破和振动压密过程相似;对于饱和细粒粘土的效果尚不明确,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均有报道,对于这类饱和的细颗粒土,要求破坏土的结构、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山裂隙形成排水通道。

强夯理论认为:压缩波大部分通过液相运动,使孔隙水压力增大,同时使土颗粒错位,土体骨架解体。而随后到的剪切波使土颗粒处于更密实的状态。

4预压排水固结法

预压排水固结法地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整体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预压排水固结法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沉降问题:使地基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即修筑路面之前沉降大部分或基本完成,路面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不利的沉降和沉降差。

(2)稳定问题:排水固结法加速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增长,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公路是条带状荷载,在横断方向受力面积较小,稳定问题尤为重要。

5 反压护道法

反压护道法是在路提两侧真筑一定宽度的护道,使路堤下的淤泥或泥炭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以提高路堤在施工中的滑动破坏安全系数,达到路堤稳定的目的。

反压护道法加固路基的特点是不需要特殊的机具设备和材料,施工简易,但占地较多、用土量较,后期沉降大,养护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非耕作区、取土方便的地区和路堤高度不大于(5/3―2)倍极限高度路段的软土处理,对泥沼不宜采用。

6 碎石(砂桩)桩

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先可以采用碎石桩(砂桩)进行处理,碎石桩(砂桩)增加了地基密实度和抗剪强度,使地基土密室均匀,在软土中使用碎石桩(砂桩),一般挤密作用不明显,主要是靠置换。对于饱和的软塑――流塑的地基土,经过处理后,必须经过预压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施工工艺选择上,采用振冲法施工(湿法),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因素和泥浆排放因素。

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对策很多,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处理后的地基必须满足强度、变形、动力稳定性和透水性要求,从而达到减小道路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陈杆义,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

篇7:探讨地基防水建筑工程的论文

探讨地基防水建筑工程的论文

1地基防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材料选取不达标

地基防水材料的选择与工程质量直接相关,建筑单位在选择防水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利益的驱使选择质量低劣的材料,或者不能结合地基要求选择强度适合的材料,在选择防水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泥的强度与品种、钢筋水泥的规格等方面,一些水泥存在标号过低,存在过期结块或者骨料粒径,没有与相关要求相符合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建筑单位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例如在防水施工过程中选择的防水卷材厚度不足,或者在选择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时候,没有对配套胶黏剂等进行使用,直接导致了地基渗漏现象的发生。

1.2没有对不法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约

我国对施工单位的过失并没有强硬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抱有侥幸心理,在工作中没有责任心。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地基防水工程实行十年甚至更久的防水保证期,如果在此期间出现地基渗漏的现象,施工单位不仅要负责进行修理,同时还要做出相应的经济赔偿,在这种制度下,渗漏现象几乎可以杜绝。但是我国一直到现在为止始终停留在五年保修期的阶段上,同时渗漏问题还面临着反弹的趋势,因为各种假冒伪劣现象的出现,使得设计、管理、施工等多方面都出现不同的问题,直接造成了工程渗漏情况的不断增多。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不到位的,很多利益被损害的群体不能进行反馈,使得这些不好的现象不断滋生。

1.3设计与管理上的问题

地基设计的科学性对工程地基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在基础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没有结合地下实际环境对基础选型、上部结构荷载等进行相应的选择,直接造成了土体地基承载力强度不足,因而引起防水层破坏。并且相应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主要是水灰比控制失误以及混凝土的振捣不严实等,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漏水通道。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严也容易滋生一些问题,例如工序安排不合理、没有按照防水要求进行埋管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地基渗漏现象的出现。

2地基防水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选择材料要慎重

对于地基防水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选择一些合适的材料。但是目前来看,在材料市场中具有很多类型的材料,同时材料的品种形态存在很大差异,其价格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材料选取过程中应该与工程需要相结合,结合工程结构类型、地质水文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等方面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在防水材料进场时必须出具质量检验证书、出厂合格证等证明,同时经过现场抽样检查之后才能真正投入到工程中。

2.2提高施工与管理水平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与水平,对优化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进而使后期维修管理工作得到减少。简单的举个例子,在进行防水柔性处理时,可以再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一些粘结性比较好的防水涂料,并且可以再相应的基层上,涂抹一些不透水的薄膜,从而来做到防水。同时,企业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使得员工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将防水工程质量的提高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保证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更好的`促进资金、管理、技术等与市场紧密结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与国际市场之间的接轨,国家应该充分重视建材企业的正常运营,并正确看待居民对物业提出的建议,不断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并在这方面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这对本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此外,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与法规,一方面保证居民的申诉可以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结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防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使用的防水措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始终不能使工程发展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地基防水处理与建筑总体质量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防水处理的水平进行不断的提高,对防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效完善,只有这样,我国建筑行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不断的进步。

篇8: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分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和目的,阐述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明确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促使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技术应用

1引言

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在房屋建筑中有效利用地基处理技术成为建筑行业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房屋建筑中使用地基处理技术,不但可以使地基沉降的问题得以改善,而且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度。此次研究对丰富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地基处理的复杂性,由于我国具有地势辽阔的特征,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地质地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并且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环境也大不相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变得更加复杂;(2)地基沉降的潜在性,房屋建筑施工是环环相扣的整体性项目,地基作为最基础的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潜在问题,导致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发生隐患的概率增加;(3)地基问题的严重性,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性影响,当地基处理中存在问题时,会增加房屋建筑项目发生隐患的概率,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存在问题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其进行妥善解决,从而使施工难度大幅度上升;(4)地基的多发性,地基是房屋建筑中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当地基实际使用技术和规划方案不同时,会增加房屋建筑出现塌陷的概率[1]。

3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从以下方面得以显现:(1)对剪切特性进行改善,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对土压力的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施工过程进行中,需要对剪切特性进行必要的改善,利用加强地基土抗剪强度的手段,来实现减轻土压力的目的;(2)改善压缩特性,对其使用必要的措施,来达到地基土压缩模量得到显著提高的目的,从而使地基沉降现象得到显著的改善;(3)完善透水特性,地基施工中碰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发生,并且由于地下水不断运动的特性,使得地基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必要手段来实现地基土形成不透水层的效果;(4)对动力特性进行改进,由于地层中含有饱和松散粉细砂,当发生地震时会出现液化的现象,为了降低地基土发生液化的概率,需要强化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来提高其抗震能力;(5)对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进行改善,不良地基指黄土存在一定的湿陷性和膨胀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以此来改善地基的施工条件[2]。

篇9: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4.1桩基技术和IFCO强制法的应用

桩基技术在使用时,先要将地基顶部所承受的荷载向地基深部进行转移,借助缓冲的方法来降低建筑结构对地基的冲击力,由于单一的碎石桩地基承载能力有限,需要增加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来实现对地基承载力提高的目的。除此之外,碎石桩具有消除地面表层液化的功能,将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2种方式的优势得以最大化的体现,为地基沉降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提供保障。IFCO强制法利用的是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使混凝土凝固的速率得到明显提高。排水系统利用贯通砂纸形成排水道,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被压缩;加压系统可以保证堆载时间下降,且水渗流速度提高,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4.2排水固结法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遇见软土的情况屡见不鲜,需要使用排水固结法来对地基进行处理,使软土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更好地应对该种情况的发生。排水固结法的原理是:将竖向的排水管放置在地基中,使软土中的水分得到最大化的排出,加快软土固定变形的过程,从而使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以此来达到增加房屋建筑稳定性的目的。排水固结法可以分成3种形式:(1)砂井法,即在软土中增加砂井,并在其上开设砂沟和砂垫层,来提高地基的稳固性,与此同时使地基的排水距离有效缩短,实现地基强度不断加强的目的;(2)堆载预压法,在施工现场中铺设一层土石,并对软土地基使用预压手段,杜绝地基沉降现象的出现;(3)电渗排水法,其主要是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当电极被接通后,软土中的水分会由阴向阳运动,从而使软土中的水分大量排出,使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3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结合应用

强夯法与碎石法结合应用的原理是:在地基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在地基的填土层中对碎石桩体进行处理,核心步骤是对地基土层进行排水固结或挤密操作。首先,需要对强有力夯点进行有效选取,利用夯点对碎石桩进行猛烈撞击,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碎石可以直接进入到地基的护土层中,从而形成地基土和碎石相结合的复合型地基,以此来达到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稳定性的目的;其次,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需要熟练掌握强夯法的技巧,并对土层的厚度以及击打次数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夯击的力度和次数都符合要求,从而为夯击效果和计划效果的一致性提供保证。

4.4粉煤灰吹填法和灰土挤密法的应用

粉煤灰吹填法中使用的粉煤灰使一种全新的材料,其具有强透水性,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使用粉煤灰吹填法,可以使地基表面水泥的凝固时间得到显著降低,以此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等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将淤泥和粉煤灰进行合理混合,使粉煤灰的均匀性得到保证,从而改善土的固结性质。灰土挤密技术原理主要是:在孔内深层强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使用螺旋钻机将灰土分层注入孔中,从而达到夯实孔缝的效果。在对成桩进行夯击时,需对桩基进行重复击打,达到桩径扩大的作用,进而实现土体复合地基的形成。灰土挤密技术常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中,由于复合地基的存在,使黄土湿陷性问题得到显著的改善,满足控制地基变形的要求。

5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为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因此,本文探讨了几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桩基技术和IFCO强制法的应用、排水固结法的应用、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结合应用、粉煤灰吹填法和灰土挤密法的应用。希望此次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以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的自身特性对其进行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劲松.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5(20):171-172.

[2]陈利焕.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7(21):32-33.

篇10: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论文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施工活动中技术人员对于地基处理施工的控制效率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点控制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密度房屋建筑难度增大,大跨度、多层结构、大工程量的房屋建筑不断出现,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工程事故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在选择住宅的时候,更加注重对于房屋建筑安全性的考虑。所以,建筑项目工程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本文根据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细节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房屋稳定性提高的建筑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建筑房屋;结构稳定

传统的房屋建筑施工中,技术人员通常采用混凝土强夯法,实现地基处理加固。但是,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工程运用领域出现了复合地基工作法,对地基处理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复合型地基处理技术中,技术人员通过对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加固,实现了软基地基的整体硬化。

一、地基处理中施工技术控制

(一)新型的地基处理概念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施工各种粘性材料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中,一般采用“柔性桩复合地基”、“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等复合技术,满足不同土壤承载力环境中的`施工需要。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对水平环境中的施工次序进行选择。地基处理中钢筋桩距离控制的允许偏差为-10cm~+10cm,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钢尺测量的抽查方法,对钢筋配桩的密度进行把控。其中,抽查的桩体数量应该占总数量的2%左右。

(二)施工标准的具体控制

钢筋桩的直径范围控制也是很有必要的,允许误差范围在-2cm~+5cm之间。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钢尺测量的方法,将抽查的数量控制在2%~5%左右。钢筋桩的长度也应该符合地基施工预埋的需要,其中,钢筋桩长度的允许偏差应该不小于设计要求,使用喷粉前检查钻杆以及刻度盘实地测绘的方法,实现桩体长度的整体控制。钢筋竖直度的数据控制,需要技术人员采用垂球配合经纬仪检查的方法来实现,允许偏差的范围在1%~5%。工程现场的控制人员应该对地基中钢筋预埋的单桩喷粉量进行记录,项目部的总负责人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查阅施工记录,保证地基施工中钢筋单桩喷粪量不小于8%。对于桩体强度的控制,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抽芯试验的方法来确保技术强度实现。桩体强度的控制范围应该不小于设计规定。

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地基处理方法

(一)复合桩振动灌注技术运用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往往需要配合钢筋长短桩插入的方法,实现地基稳定性的加固建设。复合地基常用的形式有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施工法、竖直向增强复合地基法、斜向增强复合地基法、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法等等。竖直向增强复合地基施工的技术是地基处理中最为常见的技术类型。软土地基施工现场操作活动中,技术人员首先应该进行清淤工作。在抛石挤淤活动中,使用填片石充填地基坑的方法,配合直径为10cm左右的砂砾石填装的方法,满足地基底层施工的需要。对于初步压填完成的作业区,技术人员需要铺上土工布,在锚固土工布上铺上片石和砂碎石长度各50cm,铺上土格栅之后,施工项目的监理人员便可对其进行验收。混凝土灌注过层中,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旋喷桩技术,保证喷桩细节控制参数符合施工更需要。水泥浆水灰比的控制参数应该保证在1∶1的比值为宜。而水泥浆比重的取值范围应该控制在1.75∶1.80为宜。水泥用量保证在一次灌注178kg/m3。地基处理中混凝土材料的预埋注浆量为0.178m3/m。灌装机械的工作速度为21r/min。混凝泥浆的关注压力值为21MPa~25MPa。

(二)碎石桩强化法联合处理技术

在地基处理中,水泥土加筋地连墙配合水泥土地锚三角形支护结构施工的方法,能够提高地基处理施工的预应力效果。在放置钢笼作为地基下层支撑物框架之时,应该对钻孔部分使用注水清洗的方式,将杂物和水泥灰冲洗干净,保证作业区域的可见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施工前做好地质勘查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文地质进行实地勘查,全面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做好详细的地质勘查。根据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地基基础施工计划,并且在地基勘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物情况,优化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设计。同时,在地基勘查过程中,应合理选择钻孔深度,应严格符合地基基础施工设计要求的压缩厚度,准确计算房屋建筑的地基沉降,充分发挥勘查资料对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指导作用。

2合理设计地基基础结构

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对于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结合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地基基础结构。为了避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或者不规则裂缝,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现场勘查结果,确定最佳的地基基础结构,全面论证地基基础结构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设计人员可结合施工现场地质勘查资料中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根据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要求,计算出地基基础结构的实际土压力,若地质勘查报告相关数据不太准确,设计人员可通过载荷试验的方式进行验证。同时,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单位应重点研究地基承载力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若地基基础出现较大倾斜或者沉降,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技术人员重新进行地质勘查,由设计人员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进行设计。

3优化施工技术

由于房屋建筑竖向结构体系的重力荷载通过基础结构传递到地基中,因此地基应具有足够大的承载力,使竖向和基础结构的分布方式尽量相同,设计伐形基础结构实现满铺,尽量扩大地基接触面,但是和独立地基基础结构相比,伐形基础结构的造价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基础结构将荷载集中起来传递到地基土层中,而地基土层的荷载能力有限,如果房屋建筑垂直高度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地基基础土质质量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同时,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遇到淤泥、软土等地质土层,应做好地基处理,可采用扰动淤泥土的方法,及时排水,提高地基土层的密实度,或者将软土层挖出,换填优质的土层,做好回填夯实处理,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

四、结语

在竖直向增强型地基施工中,技术人员采用钢筋密制的配伍方法,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混合施工控制。斜向增强复合型地基施工中,采用双“Y”字形的地下基础结构设计法,显著增强复合地基的施工强度。对于施工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基处理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采用长短桩复合技术,实现不均匀地质环境中地基加固结构的配合施工。

参考文献:

[1]刘义驹,刘睿,徐孝顺等.丘陵地区膨胀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溧水县殡仪馆膨胀土地基处理实例[J].工程质量,,32(12):60-62.

[2]龚伏秋,杨永平,闵霁,等.江苏扬州中海泵站地基处理施工中地下水位控制[J].人民长江,,44(17):126-227,63.

[3]刘隆兴.孔隙水压力量测试验在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204-205.

[4]李相平,魏本伟.分层强夯法在深厚填土地区地基处理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9):106-543.

[5]赵爱民.关于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的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26.

篇11:地基处理软件开发分析论文

地基处理软件开发分析论文

摘要:针对Windows系统下地基处理计算软件的缺点,进行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开发,介绍了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基本流程及关键技术,指出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地基处理软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基处理,Android系统,软件开发

0引言

地基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均得以广泛采用。随着现代土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应用[1]。目前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逐步规范、便捷、应用软件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各个层面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软件不断涌现。但目前尚无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应用开发,因此使得开发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变得既可能又具有实用意义[2]。

1地基处理概述

土木建筑的发展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紧迫的要求。目前地基处理通常用于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将不良地质地区开发为建筑工地的迫切需求,以及降低潜在不良工程性能的风险,促进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CFG法等[3]。目前国内外地基设计主要通过基于Windows系统下的专业软件进行,尽管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但是在一些特殊或者小型的工程场地,用其来处理缺乏灵活适用性,而且这类专业软件费用高昂,因此这类专业软件难以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通过对于国内外地基处理设计软件的考察,尚未发现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的专业软件;而且在国内工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工程现场进行补充勘察及修改设计等工作,从而对适应现场个人灵活价格廉价的地基处理计算软件提出了要求。因此编制基于个人智能终端设备的地基处理软件具有显著的工程实际意义。

2Android系统应用

Android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开源操作系统,近年来在个人智能终端设备中得以广泛采用,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产品越来越普及,因其功能强大方便实用,且是开源性操作系统,具有流通广泛、操作简单、终端方便易携,应用开发方便等特点,迅速在各行业被推广应用,渐渐替代其他掌上系列电脑成为主流,成为全球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用户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以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为例,当前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形势:以为例,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从的47%上升到76.7%;同时所拥有的智能手机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用户交互能力等关键性指标都有极大的提升,这为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软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可扩充特性,在软件中编制预留相应的接口,为进一步拓展其功能提供了条件。通过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与推广,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实用价值,进一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3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开发

3.1软件流程图

通过对现行地基处理软件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基本流程,并且在此基础上编制了N―S流程图,如图1所示。

3.2关键技术

该应用可划分为总体设计、接口设计、模块设计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总体设计应重点剖析该应用在编制调解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相对于一般Windows平台下的编程开发,本应用所需涉及的其他方面主要技术有:1)程序加载与退出;2)SharePreference保存系统配置技术;3)Activity组件展示系统页面技术;4)Intent和IntentFiler页面跳转技术;5)xml资源文件管理系统资源技术。

4应用及推广前景

1)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及铁路建设等内容在不断的推进,各方面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2)目前的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和勘察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缺乏现场快速计算、分析及判别的计算手段和方法,如经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勘察等情况。3)可解决专业软件价格高昂,不便于现场及工程技术人员个人使用的问题。4)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基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可针对不同的行业、工程采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增加其适用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勘察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降低相应的重复性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5结语

从目前Android系统的发展速度、水平和地基处理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方面考虑,开发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复合地基处理软件越来越适应目前设计施工中方便、便携的要求;同时该应用具有价格低廉、可在使用人员个人智能设备上安装等特点。因而开发这种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地基处理计算软件符合了土木工程领域对于这种处理软件的需求,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致谢:本论文是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鹏副教授、刘伟超博士指导下完成的,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叶观宝,高彦斌,叶书麟.地基处理[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杨潇亮.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J].电子制作,2014(19):45-46.

[3]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篇12: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论文

摘要:

对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处理技术在建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住房质量的提高。近些年来国内外在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和综合性的应用,我国也正在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本篇文章简要概括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其发展特点的掌握,从而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效提高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篇13: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各国人民对住房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由此近些年来各国相关部门以及科研单位都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各种实验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和综合性的应用。目前我国人民对住房质量要求的日趋提升,逐渐加强了我国对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以及特点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地基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探讨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地基处理技术

1.1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

地基处理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最常用也是最新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法。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换填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碎石桩法以及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等等,在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法分别阐明了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地基加固原理、地基加固设计的计算方法、地基坚固程度的质量检验以及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等内容,是能够有效加强地基的坚固程度的技术方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在随着岩土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研发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例如将碎石桩法与强夯法相联合处理的技术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碎石桩体加入到填土层中,由此起到挤密、置换和排水固结的作用,随后在有碎石桩体的填土层部分布置强夯点,通过巨大的冲击力将碎石桩体击散,然后将碎石沿着路径挤入护土层之中,从而使地基上方能够形成严密的碎石二合土硬壳层地基,进而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较高要求。

1.2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建筑行业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和对地基处理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也不断在既有地基处理方法上综合的使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符合加固地基处理技术。其发展的特点主要是,首先,地基处理技术方法逐渐由单一加固技术向符合加固技术的转变。其次,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中的加固体材料的单一转向多材料混合的复合加固体的发展。然后,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与非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再次,地基静力加固处理技术逐渐与地基动力加固处理技术相互融合运用。最后,地基机械加固处理技术与地基非机械加固处理技术之间的相互结合应用。上述部分复合加固方法已经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为地基处理技术实施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检测以及检测方法等。但也有部分技术方法并未得到足够的工程实践检验,其发展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提高计算机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日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为了促进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要提高计算机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复合地基的数值计算分析是在建设工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地基基础工程基本理论以及数值计算方法三者共同得出的结论,而针对复合地基中的各种数/A~I-算,国内外学者也都日渐开始提出新的计算方法,要不断重视计算方法的验证和推广工作。在地基处理技术中的复合地基中扩大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例如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等,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处理技术中复合地基的设计水平和效率。

2.2加强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

虽然目前在我国地基处理技术方面,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比较广泛,并且也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组合型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研究仍停留在机理和功能互加方面,对于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综合效应考虑的比较少,另外对其设计计算也是在两种叠加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组合型复合地基在地基处理技术上仍存在诸多不足的方面,因此在地基处理技术不断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强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功能机理综合效应等方面着重考虑。

2.3落实复合地基计算理论

地基处理技术中的复合地基设计理算理论包括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理论等,其通常用的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应用或是不够精准,而符合地基变形计算普遍采用的是符合模量法以及现场载荷试验等方法,由于在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影响因素,所以时常会导致变形计算不是十分的准确,而现场载荷试验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加强落实复合地基计算理论的研究。

2.4加强对地基处理施工设备的研制与改进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地基处理工艺的日益改进,为提高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效率,必须要加强对地基处理施工设备的研制与改进。例如对于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深层搅拌桩下沉困难的问题,可以在深层搅拌桩施工设备上加入装轻型振动锤,利用振动锤提供的振动力将坚固材料插入深处搅拌桩中,有效提高地基处理施工的效率。

3.结语

对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的研究,是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居民住房的质量水平。文章主要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特点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概括,并通过地基处理技术方法从提高计算机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加强对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落实复合地基计算理论以及加强对地基处理施工设备的研制与改进等方面对日后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为提高住房质量、促进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经验,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篇14: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勘察要点有哪些?

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勘察要点有哪些?

A.4.1根据地基处理方案,对勘察资料中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核查和补充;对详勘阶段遗留问题或地基处理设计中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提供地基处理所需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评价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勘察要点有哪些?

A.4.2当地基处理施工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施工勘察,查明原因,为调整、变更设计方案提供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供处理的技术措施。

篇15: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记录填写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记录填写要求有哪些?

地基处理施工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通过施工试验,检验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灰土、砂、石、三合土地基应有击实试验及土壤干密度试验,以确定换填地基的压实质量,

或根据设计要求做地基的承载力试验。

对于验槽时发现的不符合勘察报告的地质情况或空穴,古墓,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应有地基处理方案。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勘察,对勘察资料中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核查和补充,对详勘阶段遗留问题或地基处理设计中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提供地基处理所需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

篇16:地基的处理与设计

一、引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 方法 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 历史 ,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 计算 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二、地基的处理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 工业 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分析 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 时尚 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依据。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时,设计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特殊性质,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 目前 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 问题 。

8 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

9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10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1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12 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13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14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三、基础的设计

房屋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体型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综合考虑,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 砌体结构优先采用刚性条形基础,如灰土条形基础、Cl5素混凝土条形基础、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和四合土条形基础等,当基础宽度大于2.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即柔性基础。

多层内框架结构,如地基土较差时,中柱宜选用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中柱宜用钢筋混凝土柱。 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小可采用单独柱基,在抗震设防区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l条设柱基拉梁。 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为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

如采用上述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基础强度和变形要求,又不宜采用桩基或人工地基时,可采用筏板基础(有梁或无梁)。 框架结构、有地下室、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防水要求高、柱网较均匀,可采用箱形基础;柱网不均匀时,可采用筏板基础。 有地下室,无防水要求,柱网、荷载较均匀、地基较好,可采用独立柱基,抗震设防区加柱基拉梁。或采用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上的柱荷载不大、柱网较小且均匀,可采用板式筏形基础。当柱荷载不同、柱距较大时,宜采用梁板式筏基。 无论采用何种基础都要处理好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结节点。 框剪结构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较均匀,可选用单独柱基,墙下条基,抗震设防地区柱基下设拉梁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

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柱下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以加强整体性,如还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变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无防水要求,地基较好,宜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当有防水要求时,可选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可采用筏板基础;如地下室设置有均匀的钢筋混凝土隔墙时,采用箱形基础。

当地基较差,为满足地基强度和沉降要求,可采用桩基或人工处理地基。 多栋高楼与裙房在地基较好(如卵石层等)、沉降差较小、基础底标高相等时基础可不分缝(沉降缝)。当地基一般,通过计算或采取措施(如高层设混凝土桩等)控制高层和裙房间的沉降差,则高层和裙房基础也可不设缝,建在同一笺基上。施工时可设后浇带以调整高层与裙房的初期沉降差。

当高层与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为整块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时,在高层基础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内设后浇带,以调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缩。

[地基的处理与设计]

岩土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分析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作用分析论文

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危害分析论文

衡水地区水利建设工程岩土勘察工作探析论文

第二章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合同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水文地质勘察难点和对策论文

第四节 高层建筑勘察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推荐16篇)】相关文章: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水文地质问题与对策论文2023-06-16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方法及作用论文2022-07-21

工程勘察中的困境及措施的论文2023-12-17

岩土工程设计探析论文2023-10-17

公路工程建设设计要点论文2024-02-09

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探讨建筑工程论文2022-07-21

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分析论文2022-04-30

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2022-12-24

岩土工程勘目的和任务2023-04-05

初探在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软土地基处理论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