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时间:2023-09-11 07:56:29 工程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共20篇)由网友“谙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篇1: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1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危害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沉降情况,而该种情况无疑会严重危害到建筑工程的使用与施工安全。归纳来看,建筑工程结构基础出现沉降所带来的危害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致使建筑物出现倾斜。而一旦建筑物结构基础周围任一部位出现沉降,则会致使整体建筑都向此方向倾斜,导致整体建筑面临倒塌风险。

二是建筑物墙面出现开裂情况。如若局部基础结构内部出现沉降,该处垂直方向将会因受到巨大的剪力而使得该方向的墙体出现裂缝。三是局部基础结构出现沉降则会对整体建筑功能产生影响,并严重威胁到用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篇2: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根据笔者对部分建筑工程实例研究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来看,导致建筑工程结构基础出现沉降的原因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工程设计原因

导致建筑工程结构沉降中设计失误或漏洞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下列两点:第一,设计单位在建筑工程结构基础设计中由于计算参数、尺寸繁琐等因素所影响因结果不正确而出现结构基础类型选择错误,进而造成其建设后出现沉降现象;第二,设计单位没有将建筑工程结构承重最大值予以准确地预估出来,这就使其设计中没有选择到刚度足够的材料来建设,这也造成了其建设中出现沉降现象。

2.2 建筑工程勘察原因

勘察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环节,其工作成效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结构基础质量。但由部分出现结构基础沉降的.建筑工程分析来看,勘察失误也是造成其出现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比如,部分勘察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实地调查过程中由于仔细程度不足而造成坑洞、暗流等地下隐患没有被发现,进而诱发后期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现象产生;又比如,部分勘察单位对于土(岩)质勘察资料搜集掌握十分重视,但却忽略了地下水情况,这样一来极易造成建筑工程结构基础因地下水渗流、管涌等情况出现而致使前者因此而出现沉降现象。

2.3 建筑工程施工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性不足是造成结构基础出现沉降的最常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企业没有充分依据建筑工程地质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措施开展施工,譬如某工程地下水位置较高时,为了避免结构基础出现沉降,企业应在基坑工程中设置一些排水沟或者排水井以及做好结构基础底部防水工作;又比如,部分企业出于施工便捷性、成本等因素考量在结构基础建设中并没有严格依据设计与勘察单位所给出规范进行施工,如此一来易于造成结构基础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情况。

篇3: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鉴于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所具有的重要性及造成其出现沉降的原因,笔者认为广大企业在其建设中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3.1 做好建筑工程结构基础设计工作

对任何类型建筑来说,设计都是确保其良好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因而为了避免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情况产生,做好其设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建筑工程平面设计中除了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外,还需特别注意做到结构简单,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建筑地基因平面复杂性较强而出现局部荷载集中的现象,进而有助于降低结构基础产生沉降可能性。其次,单体建筑设计中要尽可能确保各部高度相同,并且纵墙设计上应将其拉通,这样一来能够促使建筑物应力分布均匀。与此同时,建筑物设计原材料选择上应尽可能采用质轻高强的类型。最后,针对某些整体长度较长的建筑工程设计时,为了简化设计工作以及防止局部差异所产生应力而造成结构基础沉降,设计单位在部分拐角、载荷差异大等地方采取沉降缝设计。

3.2 严格规范建筑工程勘察工作

首先在建筑工程勘察中,为了确保采集数据真实准确以及全面,勘察单位必须要严格依据相关规范与要求情况下开展实地全面勘测工作,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性。其次,如果建筑工程勘察工作中有需要采取钻探作业时,勘察单位必须要充分基于实地情况选择适宜的钻探设备与方法外,在钻探过程中还要确保操作规范与准确性,并做好记录工作。最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单位还需定期派专人开展沉降监测工作,并在出现大沉降情况下通知承建方及设计单位进行相关加固防治措施商讨。

3.3 做好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施工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现象产生机率,做好其施工极其重要,为此笔者认为广大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筑企业在结构基础施工中要充分结合具体实地情况、设计图纸等编制出针对性的结构基础施工方案,之后予以严格落实。其次,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基础各项施工行为规范性,企业还需要在其建设中采取全程监理工作,这样一来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结构基础施工规范。再次,减轻建筑工程自身重量。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施工时,建议多选用加气砖、多孔砖、空心楼板等轻质材料;在结构的选择方面,建议多用钢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等轻质结构。在保证承载力的基础上,建议多用些空心基础或壳体基础。这些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相比,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有重量,减轻结构基础的负担,如此一来有利于避免建筑工程结构沉降地产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为了有效地确保其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笔者在充分结合有关研究及工作经验情况下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篇4: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措施论文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企业不但要重视安全、质量与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还应做好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方面的创新。在本文中,笔者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价值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在总结与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管理模式;管理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价值

(1)有助于控制建筑企业的投资成本。通常,建筑工程企业提高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有助于其降低项目投资成本,避免在项目中浪费过多的人力与物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任何一个建筑企业在承揽项目的过程中都要历经投标、中标、签约、施工等一系列环节,做好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令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更为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科学地配置各种资源,合理地安排各项施工工作,控制好投资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能够提高项目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居民对于自身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企业在开展建设活动时应全面落实各项法规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实现施工的规范化。建筑企业应做好相应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排查各种问题。针对此,建筑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借助高效地管理而减少安全事故,在项目减少中做好各项检查与监督工作,确保项目施工达到各项质量要求。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建设单位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状况

在全面研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状况时发现,建筑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宽泛,其面对的环境更为复杂,必须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依照各项管理标准而落实具体工作。只有这样,建筑工程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减少建筑企业的投入成本。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状况如下:

(1)普遍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从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状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都缺乏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建筑企业没有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要求,未科学地运用好安全施工技术,内部管理制度存在很大漏洞。这些都导致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实效差。在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却没有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未做好该方面的培训与教育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更新管理知识,实际工作水平得不到提高。此外,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投入比较少,未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管理效率低下,导致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隐患未能够及时排除,引发多种施工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缺乏规范性。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以往扩大很多,项目施工难度持续增加,整个建筑行业正朝着工业化与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局面下,建筑工程管理应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而在实际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方说未充分细化安全生产标准、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方式单一化、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低、安全技术水平差等问题,这些都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是当前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倘若在施工现场中,施工单位未依照既定的施工工序开展工作,未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施工技术,则会出现多种安全事故,给相关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如果监管人员未做好项目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将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给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从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入手,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标准,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从而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并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3)施工进度与整体效益等难以有效协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筑行业与多种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市场中,非良性竞争现象非常突出,导致很多人有机可乘,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整体效益等难以有效协调起来。从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等方面看,个别建筑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未落实相关法规,也没有积极更新施工技术,导致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严重。

(4)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下。在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功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建筑企业必须配置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然而当前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比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普遍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相应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都比较落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建筑企业蒙受损失[1]。

篇5: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措施论文

在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应做好该领域的法制建设工作,建筑企业应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加大投入[2]。建筑企业应持续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做好该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1)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意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正不断提升,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断加强。在这种状况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发展的机会必须持续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提供保障,最终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管理与其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在施工中,建筑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总结经验,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高效的运行机制。在工程建筑标准的作用下,各参与部门及岗位能够互相监督与制约。建筑企业应从实际工作入手,持续健全管理机制,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依照既定的标准而开展工作,提升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比方说,应从施工要求入手,全面推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通过监督及控制手段来及时发现与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建筑企业应做好该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得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及工作热情,能够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使得各个工作环节有效地衔接起来,这对于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企业应将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汇总起来,整理编制成册,发放到所有员工手中,使得员工能够明确工作要求,更好地落实各项制度,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环境[3]。

(2)管理好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直接影响到管理成效,这些施工材料在建筑企业总投入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所以,管理好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施工材料,能够提升各种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等不良影响,促使建筑企业更好地控制好工程造价。从实际情况看,建筑企业要想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施工材料未正式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施工单位应严格地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检测,只有当材料符合要求才能够进场;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依照相关标准与要求来使用材料,由专人对材料的使用状况进行记录与跟踪,实现供应、管理、发放、使用等多方面的全面监督,有效地控制好施工成本;三是对施工材料的采买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来说,施工单位会依据市场状况而采购到性价比最佳的施工材料,并为该项工作配置高水平的采购人员。这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4]。

(3)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现代人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筑企业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从实践状况来看,施工队伍水平的提高能够解决施工技术水平低下等多种问题。所以,建筑企业应从实际需求入手,加大管理与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组建起高水平的、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比方说,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人员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工作,使得其具备极强的安全意识与良好的施工习惯。此外,建筑企业还积极开展施工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应对管理及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自觉地维护好企业的利益,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产生更大的效力。

(4)全面推行绿色施工管理。在现有建筑方面的法律体系中,应融合绿色施工内容。建筑企业应全面推行绿色施工管理,具体策略为:一是做好绿色施工方面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主体数量非常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监管部门应对相关主体进行有效监督,促使绿色施工管理全面推行;二是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制度。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应依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确保各项绿色施工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做好强制性政策的执行工作。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积极推进绿色、高效与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及时更新施工工艺,改变落后的施工状况;四是制定并推行科学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在管理方面实现统一化与量化。建筑企业应树立起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5]。

4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下,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建筑企业节约投资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局面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就必须解决好管理意识差、建筑工程管理缺乏规范性、施工进度与整体效益等难以有效协调、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下等问题,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意识,管理好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施工材料,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推行绿色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效性,为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功能性等提供保障,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张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A]。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1。

[2]杨超。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

[3]郑江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4]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9):144。

[5]黄钦鸣。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99+105。

篇6: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风险因素与处理措施论文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主要是根据项目工程的风险环境和预期的管理目标,对风险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的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行为,提升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让企业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建筑行业中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

1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之所以会出现安全风险方面的事故问题,是因为有一些因素无法预测,进而发生安全事故,严重时造成人员的伤亡。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比较复杂,施工人员的流动量大且素质不高,安全防范的意识薄弱,露天高空作业比较多,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还有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的作用,无法预测就造成了事故发生。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不仅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且会对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企业要重视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树立风险防范的意识,尽可能的规避一些因素产生。

篇7: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风险因素与处理措施论文

2.1人为的因素

(1)管理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虽然有好的管理水平,但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却没有健全的机构,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施工团队,大部分还是采取分包的形式分给了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而施工企业只是派几个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够,有时候根本没有安全员,就算是有也是挂有虚职。管理人员对于施工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安全管理、检查的工作不到位。

(2)环境的因素。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的环境最容易引起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噪音比较大、施工现场通风不流畅、粉尘太多、物品存储不合理等。而在露天环境下作业,施工人员的思想不容易集中,产生紧张、烦躁等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业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施工人员的自身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其他现场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自我安全防范的意识,很多施工人员都是没有通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证件就上岗,专业技能掌握不全面;有很多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还继续工作。因为疲劳作业、违章作业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

(4)施工人员操作方面的因素。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风险本身要负有一定的责任,最起码个人应具备的劳动安保的用具要佩戴齐全,如果配备不齐就会增加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而且施工人员对于设备的操作不够规范也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而对于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是不到位,当出现了机械故障的时候,也容易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2.2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因为地质灾害、气候等方面不可抗力的因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主要的自然因素有:大规模的降雪、降雨、刮风、严寒等。大范围的降雨会导致发生积水或洪水,会对建筑工程的基础造成严重的损坏;而强降雪要是超出了建筑物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可能造成建筑物的垮塌;较大的风会严重摧毁房屋的建筑;严寒的天气会使建筑物构件之间的水分冻结并膨胀,膨胀后的胀裂力会严重的损坏构件,低温条件下地基土会产生冻土层,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的话,会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地震是不可预测的,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如果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会给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3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

3.1风险的回避

对于风险的回避主要是当确定了项目的安全风险系数较大时,要主动的放弃或改变计划,尽可能的在安全风险发生前消除安全风险的隐患,从而有效的避免风险。虽然风险的回避可以有效的避免风险,但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阻碍了获利的机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3.2风险的缓解

主要是在风险发生前要采取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风险的缓解目标有:①降低工程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②避免工程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③将工程安全风险分散开。

3.3风险的自留

风险的自留又叫风险的承担,主要是企业做好预备措施并主动的承担一些风险,建筑工程风险的自留是一种财务性的技术,利用企业内部财务预留的费用去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

3.4风险的转移

风险的转移是企业将全部风险权利转移给外部单位,目的是让企业本身避免了风险造成的损失,但风险的转移只能将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转给外部单位,而安全风险并不能完全消除。

4 有效预防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办法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前,企业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各方面的要求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确立安全施工的目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要制定具体的作业方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使作业人员对方案内容有充分的了解,避免违规操作产生的事故伤害。培训既是安全技能训练;加强监管的力度,对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查,预防因设备损坏而产生的事故;实行安全生产落实到人的制度,将建筑工程安全的责任分解开,落实到人,从而确保安全施工能顺利进行,并保障工程的质量。

5 结束语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一直都存在,想要完全的消除风险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至关重要。作为施工企业,要高度的重视安全风险管理的这项工作,全面的完善、优化风险管理的手段,掌握主动权,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施工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程杰 .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 [J]. 现代管理科学 ,,(3):89.

[2] 孙华山 .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3] 丁志青 .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 科技经济市场 ,,(8):58.

[4] 范宏志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D]. 天津大学 ,.

篇8:高层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及对策的建筑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及对策的建筑工程论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栋栋高楼大厦在城市甚至乡村拔地而起。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城市及乡村的整体形象。然而由于大多数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均匀或不均匀沉降,其中均匀沉降一般不会对建筑物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不均匀沉降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软土地基。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出现楼房开裂甚至倒塌的事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已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为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应就高层建筑的沉降原因深入研究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控制不均匀沉降的产生,最终消除事故根源的目的。

1.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一般天然地基土都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因此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将产生一定的.沉降。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地基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建筑物荷载相差较大或基础类型、尺寸的差异等因素,很容易使高层建筑中的均匀沉降问题往往会演化成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增加,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即造成墙体或楼面开裂等事故,甚至使整个结构严重倾斜,影响建筑使用,影响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影响人们生活的正常秩序。因此,需要在及高层建筑的建设中采取有效的合理的措施来解决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减少高层建筑建设中的质量问题。

2.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

2.1地质勘察方面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就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如钻探中布孔不正确、孔深不到位或所取土样等级较差不具代表性;有的勘察报告抄袭相邻建筑物的资料搞不清地层情况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2.2设计方面

在进行设计时,为发现建筑物层高高差或者荷载明显不同、建筑物单体过长等情形,这些最终都是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此外,设计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在适当的位置来设定沉降缝、在进行设计计算时计算粗糙不严密,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也是最终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的一大主因。

2.3施工方面

墙体砌筑时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增大了地基的附加应力,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没降的因素有很多,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产生难以修复的破坏,只要能在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

3.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3.1保证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地基勘察报告是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需要勘察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来进行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写勘察报告,确保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

3.2采取多种建筑设计措施控制地基沉降

如何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之一。如果从地基基础的角度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刚度比较大、整体性较好的柱下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和箱型基础等浅基础;或是桩基础等深基础;或是采用其他的地基处理的方法将软弱土层进行置换或加固。这几种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只是费用相对较高。通常采取的建筑措施主要有设置沉降缝、控制相邻建筑物基础的间距、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以及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及合理布置纵横墙,通过选用轻型材料与利用轻型结构来减轻建筑物自重可减小对基底压力,控制建筑物自重不致过大。

3.3加强施工管理

从施工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有条件时可先堆载预压。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当利用半砖时,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不准任意留直槎甚至阴槎,要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教育,不宜超过标准砖五皮,转角及抗震设防地区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3.4加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2个月不少于一次。必须进行检查复测,并将资料列入工程质量评估内。对于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和建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民用建筑每建完一层应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观测不少于3~6次,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

4.结语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会给建筑带来很大的问题,不仅不能有效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还使得人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易给建筑物带来危害,其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若能在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产生,从而加强地基承载力,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建筑物安全。

篇9: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并且,现代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所以,对于工程的质量必需要有坚实的保证,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施工以前,对建筑的基地进行严密的勘查工作,保证建筑基地的安全稳定性,才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工程中关于地基勘探的现状,并且结合地基勘探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地基处理

0引言

建筑工程的基础就是地基,地基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决定一座建筑的安全稳定程度,特别是对于较高层的建筑或者是建筑规模较大的建筑,地基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地基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的倾倒或者是坍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地基的勘察工作,保证地基的安全稳定程度,才能够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性。笔者将对建筑地基勘探的要点进行探讨,并且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建筑工程中关于地基勘探的主要内容

1.1建筑工程的平面结构图

在对建筑进行地基勘探的时候,建筑的平面结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具,只有通过对建筑的平面结构图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才能够详细具体的了解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布局,对建筑的体积以及功能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地基勘探。并且,通过结合建筑的平面结构图,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地质评估,包括地址的类型、地下水分布以及地质特点等,而且还要重视底层的构造,避免建筑地基处于断裂构造上。此外,通过地质勘探对地质进行风险预测,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1.2地面深基挖掘条件勘探

在进行大型建筑的时候,建筑地基一般挖掘的深度较大,所以所处地方的地质一定要符合深基挖掘的条件。所以,在进行地基勘探的时候,要对地基周围的岩石进行相关检测,以保证经过深度挖掘后仍能够保持地基的稳定性,或者根据需要进行支护处理,保证整个建筑地基的安全稳定程度。此外,还要考虑到地基周围岩石对地基施工的影响,具体分析演示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技术处理,保证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促进建筑方案的实施。

1.3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建筑的抗震能力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在面临地震灾害的时候,如果建筑没有抗震能力,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筑的超强抗震能力,能够在非常危险的时候,为人们争取逃生的时间,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伤害。因此,在进行建筑地基勘察的时候,要重视对地震设防区的土质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建筑的抗震能力,从而对地基进行相应等级的抗震处理,以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促进提高建筑的安全稳定程度。

2如何有效进行建筑地基处理工作

2.1对建筑地基进行预压试验

关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工作,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方便程度,一般都是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所以,对建筑地基的预压试验是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在进行建筑地基的预压试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场所,并且严格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包括侧向位移试验、竖向变形试验等。并且,在完成试验之后,还需要把实验结果和建筑地基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具体的分析,促进问题的解决,才可以保证地基处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2对建筑地基进行试夯试验

在对地基进行处理工作的时候,还要对地基进行试夯试验,可以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的测试,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试夯之前,要注意对地基下方的管道进行保护处理,避免在试夯过程中对管道造成损坏,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进行试夯之后,会对地基进行强夯施工,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建筑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强夯施工之前,要注意设置减震隔离以及其他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周边建筑的安全。

2.3对地基进行机械碾压加固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重型机械对地基进行碾压,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机械碾压包括震动压实或者重锤夯实,都可以对地基产生加固的作用。其中重锤夯实的方法比较常见,就是由机械把重锤提拉到一定高度,然后重锤自由下落,通过重力对地基产生重压的效果,使地基更加加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并且施工机械较小,可以在较小的施工环境中使用。而机械碾压的方法则更加适合规模较大的施工现场,在进行大面试地基夯实的施工任务中,运用机械碾压的方法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夯实效果,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而且,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更加先进的夯实设备诞生,为更好的建筑地基处理工作服务。

2.4地基加固的化学方法

化学加固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压力的愿力以及电渗的原理进行,运用一定的搅拌手段把水泥、水玻璃等胶结剂进行混合处理,形成化学浆液,可以对土质的坚固程度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此外,还有水泥注浆的方法,主要是把水泥通过压力泵注入土地之中,能够把土中的水以及空气排出,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硅化注浆法同样能够对地基的加固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样也是通过排除地基之中的空气和水分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不同的是运用的材料不同,但是起到的效果确实非常的好。

3总结

建筑施工本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考虑,特别是建筑地基的勘察以及处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确实整个建筑的核心,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程度,可以说,地基的稳固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等级和使用寿命,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时候,要十分重视建筑地基的勘察工作,保证建筑地基的处理符合科学性,以促进地基的安全系数,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固程度,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的长期稳固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王伟平单位:新疆三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建军.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8):131.

[2]刘文华,郝川.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228.

[3]王淼.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504.

篇10: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文章对各种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篇11: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

1.1排水管道的渗漏现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则是管道渗漏,管道渗漏会导致水资源出现浪费,严重情况下会向建筑基层渗入,对建筑基层结构造成破坏,影响了建筑质量。所以,不可忽略管道漏水问题。也就是说,造成管道出现渗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1.1管材质量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盲目对价格低廉的管材进行采购,或质量控制部门出现不到位的管材检验,所使用的管材或配件中的阀门、砂眼自身有质量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都属于相对隐形的细节问题,不容易在施工中发现。所以,在选择管材时,一定要对其质量进行注意。

1.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通常指的是温度造成的影响,当温度有较大变化产生时,可能会导致管材和配件出现损坏,特别是PPR管,由于存在相对敏感的温差变化,当温度有较快变化产生时,则会导致热胀冷缩出现,引发管材损坏问题。

1.2堵塞排水管

(1)设计水管道的管径问题。对于排放包括固体的管道,例如粪便排放的污水管道,在进行设计时,由于过小的内径设计,导致管道内部出现排水不畅,最终造成管道堵塞问题,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应对这一细节问题进行特别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足够到的管道直径进行设计,避免在细小杂物进入管道以后出现管道堵塞现象。

(2)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投入使用后使用人员的操作问题,例如固体物投入过多等操作不当现象。特别是对于镀锌管道而言,由于该类管道的连接扣需要对一些麻丝等填料进行缠绕,麻丝缠绕的过多过少都会导致管道堵塞问题。

(3)不到位的防护措施。在安装管道的过程中,由于突发情况的产生造成施工中断问题。在中断以后未能开展防护工作,而进行重新施工时,其他人员在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使一些水泥砂浆等杂物向管道内进入,引发管道堵塞问题,需要对堵塞部位进行检查之后实施切割和更Q操作。

1.3供水量不足

一些管道在投入使用之后,会有水压不足造成的供水量不足问题产生,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设计给排水施工方案时,将水利损失和用水量忽略,或不确定它们的计算,导致有不合适的水泵扬程和给水管径的选择现象产生,对排水管的水压和供水量造成影响。另外,一些市政管网在供水的过程中,用水高峰期的供水压力计算出现较大事物,引发水压不足现象。

1.4施工人员意识不高

作为建筑工程排水施工工作的关键,质量意识对人们的使用方便和建筑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很多工程施工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该点,特别是一些单位为了使成本得到减少,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盲目对价格低廉的'产品进行选用,还有一些单位为了追赶工期,盲目将工作重点转移至效率上,忽略了质量控制。

篇12: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

2.1排水渗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对于管道渗漏问题的解决来说,应从根源入手,首先对日常检查工作进行加强,发现有渗漏管道,则应对损坏部位进行立即搜寻并分析,若属于管道质量问题,则应对管材进行更换,若由于施工不当则应进行返工处理。其次,应对管材的维护工作进行加强,预防管道有渗漏现象产生,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应在施工过程中对管材的质量进行检查,当管材符合质量标准之后即可进入施工场地。其次,完成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标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其他作业单位对其造成的破坏问题出现。

2.2排水管道堵塞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若管道有堵塞问题产生,应对堵塞部位进行立即检查,若只是普通的堵塞而不具备管道质量问题时,只需要将管道疏通即可。若由于水泥堆积成块导致的堵塞,则应对管道进行更换。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固体废弃物的堆放进行注意,尽可能在远离管道排水的地方实施固体废弃物的堆放。

2.3规范施工操作行为

规范化的施工操作,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有效加强。作为参与建设的指挥者和操作者,施工人员应受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员工掌握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运用精细化施工管理将工程项目达到精品化,从而创造出整体效益。对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的工作加强,定期开展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每个岗位所配备的人员都是通过专业化培训且达到上岗要求的,使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改进二次供水方案

二次供水的做法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对水池和水箱联合运用的供水方式,生活用水所使用的水资源是从雨水箱和消防用水中产生,这些供水方式会造成水体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避免该问题对排水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出现,应在二次供水的设计过程中,区别居民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在该过程中,应对无负压的供水技术进行引入,在变频供水设备的基础上对供水方案的改进措施进行建立,在其连接自来水管道的过程中,通过综合使用稳压平衡器装置和复压消除器装置,使装置的可靠保护得到确定,进一步在井底设置水箱,避免有二次供水污染问题的产生机率,从而将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结语

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法规。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量的如期完成。

参考文献

[1]曹娟.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J].中华民居,(02).

[2]常佳兴.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华民居,2014(07).

篇13:某工程基础处理失败原因工学论文

某工程基础处理失败原因工学论文

【摘要】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

【关键词】 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喷浆;喷浆压力;喷浆速度

【Abstract】The cement soil mix blend a stake foundation a processing

【Key words】Foundation;The cement soil mix blend a stake;Spray syrup;Spray syrup pressure;Spray syrup speed

1. 工程概况及地基处理方案

本工程是在河道上新建一座3孔节制闸,孔口尺寸4.5×6.0m(宽×高),闸室顺水流向长20.0m,过流净宽13.5m,底板高程为10.0m。,闸室上部顺水流依次布置有检修平台、交通桥。闸室及上下游翼墙地基处理采用600的水泥搅拌桩,桩长10.9m,桩间距为600×600L梅花型布置。水泥掺入量为15%。翼墙、闸室部位共布置960根。复合地基设计要求承载力为f≥120KN。

2.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近代人工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包括河床相沉积和漫滩相沉积,其中河床相沉积层主要成分为粉状粘土、粉质壤土等,漫滩沉积指砂层和砂卵层;近代人工堆积层主要指已建堤防填土。钻探未揭示到基岩。

根据野外钻孔揭示,新建闸址底层自上而下共分7个层次,分别描述如下:

①淤质类土「Q4」:该层层顶分布高程8.96~10.25m,分布厚度1.60~3.70m,其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粉质壤土,黄褐色,软塑,该层平均含水量为34.2%,平均干容重1.38g/cm3,平均渗透系数2.10×10-5cm/s,平均压缩系数0.53(MPa)-1,固结快剪平均凝聚力19.3KPa,平均内摩擦力角19°21′,野外平均标贯击数仅1.5击。

②灰黄色粉质粘土层「Q4」:该层层顶埋深3.80~6.00m,层顶分布高程5.26~8.13m,层厚1.70~3.00m,其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偏软,该层平均含水量为30.2%,平均干容重1.48g/cm3,平均孔隙比0.835,平均渗透系数4.24×10-6cm/s,平均压缩系数0.36(MPa)-1,固结快剪平均凝聚力20.7KPa,平均内摩擦角19°30′,野外平均标贯击数为4.0击。

③灰色粉质壤土层[Q4]该层层顶埋深6.80-8.30m,层顶分布高程为2.96~6.05m,层厚2.20~3.70m,主要成份为重粉质壤土和粉质粘土夹层砂组成,灰色,软塑。该层平均含水量为37.8%,平均干容重1.31g/cm3,平均孔隙比1.087,平均渗透系数4.10×10-5cm/s,平均压缩系数0.85(MPa)-1,固结快剪平均凝聚力23KPa,平均内摩擦力角17°03′,野外平均标贯击数为4.1击。

④灰色粉质粘土夹砂层[Q4]该层层顶埋深9-11.20m,层顶分布高程0.06-3.35m,层厚9.06-11.00m,其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夹薄层砂,灰色,可塑偏软,野外平均标贯击数为5.8击。

⑤细砂层[Q4]:该层层顶埋深20.00-21.60m,层顶分布高程-7.65-10.34m,层厚0.90-2.50m,灰色,中密,该层野外平均标贯击数为10.5击。

⑥中细砂层[Q4]该层层顶埋深22.00-22.50m,层顶分布高程-7.65-10.34m,层厚2.50-3.00m,灰色,中密,该层野外平均标贯击数为12.5击。

⑦沙砾石层[Q4]:该层层顶埋深24.90-25.00m,层顶分布高程-12.15-14.23m,揭示厚度1.50-2.10m,主要成份为沙砾石,密实。

3. 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在正式施工工程桩之前,先施工工艺性试桩,在复勘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桩,工艺性试桩的目的是根据钻机在钻进过程中的电流大小、钻进难易程度以及喷浆量大小等掌握地层变化情况和工作压力,以确定工程桩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

3.1施工工艺

3.1.1施工工艺流程图(图1)。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

3.1.2设备就位:施工辅助设备,例如大小浆罐、空压机等均放在施工区域外,不能影响正常施工。为了保证电子秤准确称量,大灰罐一定要摆放平整。主机钻头对准桩位,对孔误差不得大于50mm;利用垂球整平桩机,确保工程桩桩身垂直,误差应不大于1%。

3.1.3钻进。钻头对准桩位,整平,支撑牢固后,对各设备进行试动转,一切正常后,开启空压机开始正转下钻。

3.1.4喷浆、提升、搅拌。当钻进至设计深度时,开启送浆机送出水泥浆,当确认灰浆到达桩底时,可以III档提升钻杆(提升速度保持在0.8m/min为宜)此时,钻头实行边提升、边喷浆、边搅拌的连续作业,使水泥与被加固土体充分拌和,当提升至桩顶标高时,关闭送灰机,对于整桩进行复搅。施工中要一次性成桩,若中间因故停机时,要进行复打。

3.1.5成桩。经过上述一个过程,即可完成一根桩,桩机可移位至下一根桩继续施工。

3.2成桩质量控制措施

(1)整个制桩过程应确保边喷浆、边搅拌、边提杆的“三边”连续作业法。钻杆提升阶段不允许有断浆现象发生,如遇断浆应进行补喷、补喷时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0米。

(2)实际喷浆量偏差不应超过规范规定值,如过少必须补喷。

(3)严格按图纸进行放线,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确保桩位准确无误。施工时如遇障碍造成桩位偏移,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定期检查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应定期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规定值。

(5)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开钻前利用垂球检验钻杆的垂直度,成桩倾斜度不超过规定值,不定期用经纬仪抽查。

(6)由于机械故障或停电等造成意外停机,而此刻制桩正在进行时,应待一切恢复正常后进行复打处理。对原桩进行复打与上次制桩位置重叠搭接,重叠长度不小于1.0m,若间隔时间超过24小时,在原桩位附近增补2根桩进行处理。

(7)若因地质原因,发现桩长相差过大时,应立即与监理、设计部门及建设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

(8)为保证桩身均匀,提升速度不宜超过Ⅲ档。配制自动计量装置,随时有指示喷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工作压力、喷浆速度和喷浆量等。

(9)为满足设计要求的有效桩长,保证桩头保护层厚度为50cm,桩底应超深100-200mm;在确定标高的前提下,施工时按设计图中施工桩顶标高来确定停浆面。

(10)成桩过程中保证喷浆量均匀,不得随意扳动喷浆闸阀,并保证浆罐密封严密,确保喷浆工作压力。

3.3成桩质量自检。

3.3.1每天应对成桩质量进行自检,内容如下:①桩位位置及施工桩顶标高、桩底标高;②喷灰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③施工中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及处理措施。④施工过程中7天的静力触探检查,抽检率大于10。⑤48小时后,按10抽查成桩外观检查。

3.3.2现场施工技术员应对当天成桩记录进行复查,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核,且每周对成桩记录作一次综合检查。

3.4作好成品保护工作。

对于已施工完毕的作业区,要避免自重较大,且接地压力大的设备在上行走,以免压坏桩头,同时在桩顶土方开挖时亦要采用人工开挖,不可使用液压挖掘机作业。

4. 处理后地基的检测、检查情况

4.1外观检查。施工结束后,对开挖出来的桩体,水泥搅拌桩的连续性差,在桩的外边缘的'2-3M处有一厚度约2-3L的环状净水泥浆;同时在桩中心直径约50L的范围内也出现净水泥浆层。

4.2检测情况

4.2.1动测试验。水泥搅拌桩完成后并达到28天龄期,由委托相关部门检测,检测90根,全部不合格;桩体不成型,整体性和连续性很差。单桩不合格。

4.2.2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经委托相关部门检测了3个部位,3组全部不合格。

5. 失败成因分析

5.1根据地勘报告,原河床含水量过大,可能与喷浆压力大有关。施工中要注意控制喷浆压力。

5.2因为是多年的老河道,经过常年的淤积,河内的有机质含量大,有机质含量超标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桩的质量。

5.3再者可能是未按设计配合比掺入水泥,水泥用量偏小有关。

6. 结束语

通过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项目的成功和失败与地基处理的关系极为重要,这不仅告诉我们工程实施单位在进行地基处理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把握施工各项参数的严格控制;同时也提醒勘测设计部门在做地基处理方案时,要充分分析本地区的地质条件,特别是水文地质,对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适用条件进行必要的研究,做到既经济又牢靠。

篇14:浅谈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病害原因与处理措施

浅谈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病害原因与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上桥梁是一种耐久性结构物,即使足设计、施工、选材非常良好的结构,也会随使用时间的推移,荷载,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本文针对病害混凝土桥梁出现的混凝十保护层松动、剥落和钢筋锈蚀的现象,分析了原因,对存在病害的桥梁提出了加固改造措施,对设计、施工提出了建议.

作 者:解卫江  作者单位:山西运城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4) 分类号:U445 关键词:钢筋混凝上桥梁   病害原因   处理措施  

篇15:高速铁路有碴轨道结构道碴病害原因及处理措施

高速铁路有碴轨道结构道碴病害原因及处理措施

高速铁路的行车速度能否达到目标值,重要的在于线路上部建筑的几何形态和质量,对于有碴轨道线路来说,碎石道床是保持轨道几何形态的`唯一外部约束,正是用这一松散的颗粒层来承受列车的荷载并适当分布这些荷载,使路基不出现超载.

作 者:许群峰  作者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刊 名:建筑・建材・装饰 英文刊名:JIANZHU JIANCAI ZHUANGXIU 年,卷(期):2009 10(5) 分类号:U4 关键词: 

篇16:建筑工程结构检测与评价研究工学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与评价研究工学论文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工程材料的耐久性等原因,往往引起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要正确评价结构的可靠等级,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这就离不开完善的结构检测与评价技术。因此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工程结构;检测;评价

1 检测技术

传统的检测手段(如人工目测)和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声发射、x-射线等)均是结构局部损伤的检测方法,难以预测预报结构整体的性能退化,无法实现实时的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结构损伤的出现势必导致结构性能参数(如刚度、频率、阻尼或质量)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够很好的被检测和分类的话,就可以用来进行结构损伤诊断与健康监测,显然。这是整体的检测方法。

1.1 整体结构监测

整体结构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挠度观测、裂缝观测和振动观测等。每一种建筑物的观测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综合确定测量项目。健康监测方法与测量仪器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GPS定位技术已经在区域性变形观测和大型工程变形监测中应用,并具有实时、连续、自动监测的优点,甚至与远程数据传输相结合,实现监测与决策智能化。监测的准确性取决于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点布置的合理性及测量仪器的精确度。

结构监测的方法可分为四类:(1)空间域方法,(2)模态域方法,(3)时域方法,(4)频域方法。其中空间域方法是根据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的改变来检测和确定损伤位置I模态域方法根据自振频率、模态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的`改变来检测损伤;在时域方法中。系统参数通过在一定时间内采样的数据来直接确定,精度较高,但很费时,在频域方法中,模态参数如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是确定的,谱分析和频率响应函数被广泛应用。上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频域方法和模态域方法使用转换的数据,数据转换存在误差和噪声。在空间域方法中,质量和刚度矩阵的建模与修正还存在问题,并且难以精确。将两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检测和评估结构的损伤具有很强的发展趋势,比如将静载测试和模态测试的数据结合起来诊断损伤,这样可以克服各自方法的缺点并相互检查。与损伤检测的复杂性相适应。

1.2 结构性能的检测

结构性能的检测是可靠性鉴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内容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和钢筋位置及直径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等。

1.2.1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强度及缺陷的检测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分为非破损检测技术和局部破损检测技术。由于非破损检测技术具有适用性强、可连续大面积测试、不破坏结构且能获得破坏试验不能获得的信息(如内部孔洞、疏松、不均匀性等)等特点,因此,一般情况下,均采用非破损检测技术(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较差)。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技术有回弹法、超声法等,局部破损检测技术有钻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以及由上述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回弹综合法等。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已基本成熟,成熟的标志在于测试理论的完善和测试仪器性能。如;“回弹值――碳化深度――强度”关系,反映了回弹值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基本规律。回弹、超声、钻芯和拔出等较为成熟的混凝土强度和缺陷检测方法已经有了全国性的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构件钢筋配置情况的检测有破损和非破损两类方法。破损方法是凿去检测部位的混凝土,直接量测钢筋的数量、直径及保护层厚度,然后与设计图纸比较。这种方法对构件有损伤,应尽可能少用。非破损方法主要有电磁法、雷达法和超声法,雷达法测试速度较快,电磁法相对较慢;对保护层厚度的测定用超声法精度相对较高。上述几种方法均不能准确测定出钢筋直径,也不能测定节点区的钢筋和构件中刚进的连接情况。而这些检测项目的结果客观上又是结构鉴定与加固的依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研制测试精度高的检测仪器。

1.2.2 砌筑结构

砌筑结构检验测试技术起步比混凝土结构略晚一些,技术成熟程度比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略差,但该项技术的发展势头猛,在国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目前,砌体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技术正日益成熟。

砌筑强度检测方法有现场检测法和间接测试法,现场测试法有推剪法、单剪法、轴压法、扁千斤顶和拔出法等五种检测方法,需要从墙体上截取试件,比较困难,且试件稍经搬动,强度就会受到影响,故应用较少。间接测试法是通过检测砖和砂浆的强度,然后依据现行规范直接确定砌体强度。砖的强度检测通常可以从砌体上取样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方法比较简单。砂浆强度检测方法有冲击法、点荷法、回弹法、筒压法、射钉法和剪切法等。

1.2.3 钢姑构

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相比,工程建设中钢结构的数量相对较少,加之冶金、机械、交通、航空、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对钢材物理力学性能、内部缺陷,焊缝探伤等检验方法比较完普。因而其检验测试技术发展之路基本是借鉴学习国内其他行业的先进方法,如焊缝和钢材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射线探伤方法、磁粉探伤方法和渗透探伤方法等。

2 结构的鉴定与评估技术

结构鉴定与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受到检测技术发展的影响。结构的可靠性评级是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评定,它是结构维修,加固的重要依据。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版),房屋的综合评定按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应为构件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分为危险构件(Td)和非危险构件(Fd)两类;第二层次应为房屋组成部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应分为a、b、c、d四等级;第三层次应为房屋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应分为A、B、C、D四等级。

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技术已超出了单纯的结构安全的范畴,包括了结构的安金性、耐久性、适用性和抗灾害能力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鉴定与分析等综合问题。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为治理工程质量通病。如设计造成的多层砖房温度裂缝问题,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的开裂问题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的修编提供了依据。

3 结论

鉴定与评估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对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鉴定时一般都沿用结构设计时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结构的设计阶段采用失效概率的理论。考虑了作用的变异、材料强度变异、构件尺寸的变异等I而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鉴定时,除了可变作用存在变异外,永久作用、材料强度和构件尺寸已确定,此外存在着轴线的实际偏差、基础实际不均匀沉降、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构的实际损伤等;问题不同了。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因此,关于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有待发展。

在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鉴定时。鉴定工作受到结构设计理论的制约,如设计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际工程质量问题与环境温度等有很大的关系。如何评定这类问题。也有待设计理论和鉴定理论的提高。

篇1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与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建筑也由少增多,由低到高的在不断的增多。建筑行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这样的安全事件对施工进度、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因此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建筑企业需要根据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本文概述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施工现场规模大且施工周期长,导致施工管理具有一定难度,加之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难免存在疏忽。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欠缺,建筑行业正在向危险行业靠近。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命财产起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及建筑行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提高建筑行业安全系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工程施工现场现状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要问题就是建筑公司即施工包头缺乏管理意识,没有及时的对现场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出及时的处理以及对建筑人员的管理相对宽松,没有硬性的规定,建筑施工的责任不明确,导致现场容易发生混乱;其次,施工方对施工设备、人员安全、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做到100%的重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建筑质量和设备的好坏而发生的;除此之外,由于施工人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有些技术性活不能完全达到施工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会匮乏,致使施工不专业而引起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问题;另外,施工人员自己的安全施工意识薄弱,有时候会受利益的驱使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活,加之管理方有时为了在工期内完成任务,会对施工安全产生忽略;最后,也就是国家和建筑行业并未对施工现场制定相应的制度,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安全事故频发的核心。

2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施工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

树立施工单位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提高大家的信任度。这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树立良好的形象需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用心服务。必然可以促进建筑施工方形象的提升,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越发重视,尤其是居住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变的更为紧迫,建筑公司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注重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同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都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这对建筑行业以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篇1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与措施论文

3.1施工方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由目前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很多的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意识并不重视,从而引发了许多施工问题。不但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次,在施工单位施工的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质量的正确认识,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更是不加以重视,由此也体现了施工单位对相关的施工现场管理和控制工作没有做到有效管理,从而造成了施工工程现场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形象。所以应该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制度应该从全体工作人员出发,结合施工人员的建议和专业人士的经验制定出一系列合理、科学的安全制度。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要求、技术设备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同时在总结以往的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其它先进建筑企业的管理经验,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分工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以此可以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行安全责任制度,把安全目标灌输到每个人心中,严格要求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遵守,监督工作人员能否真正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优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由于建筑行业属于一种高危险的工作,所以对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普遍的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加之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不重视,所以很多的施工人员很难参与到施工管理中,只有少部分的施工人员能够参与其中,所以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①建筑公司应该对新进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活动,举行比赛,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有利于形成自觉意识。②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还能提高工程质量和树立企业形象。③实行责任制,任务分工明确,有利于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从而更好的保障工程的质量。

3.3保障施工材料质量

有些建筑公司为了公司经济效益和不拖延工期,有时候会在材料选择上做些不合理的选择,而在建筑公司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材料本身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很多建筑公司对材料不会逐一检查,具有一定的误差。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所以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在施工材料的管理方面应加以重视,必须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的监督力度,严格杜绝伪劣、假冒材料。在选购施工材料的时候,选购者应该具有安全意识,对施工人员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具有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要对材料具有一定的了解,对它的品牌、质量、规格、数量都要做好相应的笔记,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保证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束语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其安全生产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内部从业人员和广大学者。它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需要改善的地方。施工现场充斥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比较低,安全意识欠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人员素质低等是主要因素。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监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确保施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崔振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J].工程管理,(16).

[2]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科学,(35).

[3]王忠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2016(03).

篇19:建筑工程管理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论文

2.1缺乏先进的科学的方法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的科学方法还不够完善,这会导致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率下降,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获得必须要一个一个现金的科学技术作为竞争的基础,科技落后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时间变长,哪样需要的投入就要变大,加大了建筑工程经济负担,降低最后的经济收益。

2.2资金过于分散,使用效率较差

在经济的投入方面,大家都知道,建筑的经济投入是比较分散的,所以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不能够合理控制好资金的管理,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中预算开支和实际情况的严重脱节,从而影响到了工程中的资金运行,其中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计划的完善度还不够。

2.3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资金的管理方面,我们缺乏一定的组织和实际行动,导致有的支出无法落实的建筑工程的人员手中,这样就会影响到工程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度,将工程的工期变长了,这样下去,工程的实际资金投入就会超过预算开支,就降低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率,同时获得经济利益也就相对减少了,这就会让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

2.4对安全设备的工作方面

在安全方面,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安全的保障,要是没有一个优秀的安全系统,同样对工程的进度,和工作人员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目前我们在安全检测方面存在在小问题忽略,大问题简化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方面的投入进行重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就能准确施工,按时完工,如果没有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导致工期延误,经济管理不全,建筑企业的经济收入不高,发展缓慢。

篇20:建筑工程管理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论文

首先,资金是建筑工程长期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的资金管理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操作,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掌握资金的投入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分配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我们要改变古板的资金管理政策,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让资金管理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把资金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管理层面。那样我们才能不断的改革更新。然后就是科技和安全方面,如果科学技术过于落后,不仅会影响到经济效率问题,还会有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解决安全问题那我们首先先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要想有一个优秀的科学技术,那么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帮助,因为国家拥有着全国最好,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我们要通过政府的.支持来获得国家的帮助,获得更多的技术人员,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技术人员请回来对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这样不但能提高建筑企业中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还能提高工作人员掌握和运用相关新技术的能力,这样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就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跟着社会同步发展。只要我们做到了科技人才技术的提高,那么我们在设备安全问题就可以得到轻松的解决,我们的这些技术人员就会在出现安全隐患的时候去解除这种安全隐患,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放心工作了。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永远是一个热门的问题,我们要想在这个热门的问题上获得更好的成果,那么我们就该把他所出现的问题都解决,哪样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才能得到长期的发展,只要我们能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发展思路就会变得非常明确,就会让我们的发展做到快而不乱,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拒绝种发展思路,因为它让我们在发展它的过程得到了很多的经济利益,只要有了它的发展就能让我们以后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这才是大家所想要的。

参考文献:

[1]钟美连,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6,35(1)

[2]赵志鹏,杨志杰,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2015(23),

[3]周蓉.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与存在的问题刍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19):211,

[4]严阳,殷伟,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建筑.建材.装饰,2015(10),

路桥过渡段处理技术措施分析建筑工程论文

砌体结构裂缝浅析论文

高层建筑供暖技术分析论文

城市加铺沥青路面裂缝调查及原因分析的论文

探讨隧道沉降的补救措施论文

建筑专业的经典毕业论文

浅谈多层住宅墙体裂缝控制论文

水闸工程设计中沉降影响的研究论文

建筑施工裂缝管理的论文

初探在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论文(共20篇)】相关文章: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深层搅拌桩的运用研究论文2022-05-08

砌体结构发展论文2023-06-06

混凝土裂缝论文2023-05-20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处理方法研究论文2023-03-17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与处理研究论文2023-06-26

城市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沉降分析与控制论文2024-05-21

浅谈保证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措施论文2023-03-29

斜拉桥塔下横梁腹板裂缝成因分析2022-05-08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2023-12-09

盾构法隧道衬砌荷载影响因素分析论文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