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

时间:2023-07-14 07:40:3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推荐14篇)由网友“扁平足的苔藓”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

篇1:中医学理论的辩证发展初探论文

中医学理论的辩证发展初探论文

本文阐述中医学理论辩证发展的沿革,分析了中医学理论发展中的唯心因素,指出:中医学理论必须在辩证“扬弃”中发展。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从《黄帝内经》开始,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它至今仍然不能脱离《黄帝内经》已形成的理论框架,这与现代科学在不断突破和否定中实现知识更新和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思维辩证发展的前进运动。毫不例外,中医学的所有学科的发展,也同样是前人为了认识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辩证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又使之存在着某些违背辩证思维发展的“唯心因素”,这些因素阻碍着中医学理论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因此,中医学必须打破其“唯心因素”造成的桎梏,才能实现辩证的“扬弃”,在创新的突破中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辩证发展的沿革

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古人就以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最高理论规范,建立了最初的理论框架。历代中医学家以此作为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立足于自身不同的医疗实践,不断丰富、充实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实践内容;他们往往致力于某一特殊领域的研究,使之得到深化,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见解,使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大量总结临床经验,丰富了前人理论的实践依据

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前人提出的理论往往为后世医家揭示了研究的方向、观点和方法,但与后世医家相比,其实践内容又是显得相对的贫乏。于是,和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一样,历代中医学家就在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力图扩大规范所能够加以说明的事实的知识,加强这些事实同规范预测之间的配合,进一步详细表达规范的本身”。这种以规范说明事实的过程,必然的结局是使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依据局限的事实材料得到的种种抽象,与日益丰富的科学事实和感性经验联系起来,用新的事实验证、丰富着理论原则本身。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一种形态。

《黄帝内经》中对痹证已有相当深度的认识,《痹论》专篇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理、分证等。其言病因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言分证:”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显然,这对痹证的认识仍是较为粗疏的。后世张从正指出:”风气胜者为行痹,风则阳受之,故其痹行,旦剧而夜静;寒气胜者为痛痹,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湿气胜者为着搏,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劳力无制、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儒门事亲·指风痹瘘厥近世差玄说》)他还提出了”痹证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的观点;这无疑对搏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作了重要补充。后世医家就这样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事实,积累新的经验,根据规范加以理论的说明。这些事实和经验也就源源不断地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客观依据,扩大新的应用范围,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宋代陈无择创立三因致病学说;钱乙、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论病机、辩证等等;后世诸家无疑地在具体内容并进而在理论框架方面更加完善了。

(二)立足于临床各学科的研究,使中医学理论在某些具体领域里率先发展

历代医家由于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临床实践以及思维研究方法上的特殊性,并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以其独特的见解,提出一系列规范制约下的新理论原则。随着认识的深入,他们日益深刻地揭示出各个具体领域的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弥补了规范理论只能抽象地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及其最简单的联系的缺陷。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二种形态。是事实材料和规范理论互相沟通的逻辑中介。

如果说《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的辩证论治进行了一般规律的研究;《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则大量收集、整理了临床用的方剂。那么,与现今理法方药辩证论治体系相比,对治法的研究在当时无疑是比较薄弱的。这大概就是金元四大家至明代温补学派大都集中研究不同治法的逻辑原因。他们虽然在学术渊源上无不宗旨于《内经》、《难经》等经典,但是不同的实践基础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学术道路。这表明,中医学和西医学一样,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

(三)积累对反常现象的认识,使中医学理论在突破中发展

任何事物的.内部外部均存在着互相区别、排斥、对立的关系。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必然存在与自身相互对立、统一的物质势力。这种自然观使得中医学主要是从人体与自然界及其内部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来认识人体。当人们试图认识事物内部的阴阳变化时,他们就以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已有理论中的种种规定,往往只能先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然后才能认识到另一些方面,日积月累,事物内部各个方面包含的差异性就开始显露出来,理论也就有可能更加全面,因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复杂规律。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三种形态。它是前两种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最富有变革性创新性的一种形态。要使得人们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对人体复杂多样化的生理病理现象作出理论阐述,直接地推动了理论变革和进步。

中医学的外感病学说从《内经》到《伤寒》和温病学说,经历了从同一到两歧的发展。虽然《内经》还没有分别阐述伤寒、温病的理论体系,但它却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伤寒论》又使中医学能够在伤寒这个特殊领域,更深刻地把握外感病的发生传变及辩证施治基本规律。这是《内经》的外感病学说所不具备的。虽然曾经也有过将之作为整个外感辩证论治的理论尝试,但并没有如愿以尝。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使得人们逐渐从更多的”反常“规象中认识到温病对于伤寒的特殊性,导致了温病学说的建立。中医学关于外感病的学说由此实现了自我的辩证否定。《伤寒论》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更确切、具体的揭示,得到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新的理论使《伤寒论》,温病学说互相区别的理论原则得到统一的阐述,使二者的合理成份构成为新理论中的一种局部情形,从而使理论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新的高度。

二、中医学理论发展中的唯心因素

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在中医学理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形而上学与诡辨论的干扰,这种干扰违背了辩证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阻碍着理论的深入发展。

(―)形而上学的”道守如一“

两千年来,中医学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但是,它却始终没有脱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其具体的理论原则,都只是对阴阳五行学说及其相应的理论结构的一一映射,表现出各种学说之间的理论同构现象,以习惯的语言表述,就是“道守如一”,“天道守恒”等等。在中医学的理论思维中,认识对象虽然是运动变化、复杂多样的,而按阴阳五行制作的理论框架又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理论内部,实际上存在一种难以导致创新和质变的惰性结构,任何运动调节,都难以超脱出阴阳五行结构界限的范围。

(二)臆想矛盾的诡辨干扰

由于研究方法上的种种局限,中医学不可避免地具有猜测和想象的特征,使得它至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把握各种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具体过程,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更是了解甚微。因此它无法象西医学那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事物的功能行为发生变化时,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如何?其功能形态变化经过的各个具体环节及其条件如何?可能的条件与可能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这方面的理论困难使中医学难以把握人体形态结构上的运动规律,也难以在直观领域以外确切地把握功能变化的具体条件和规律。因此,它不得不降低理论预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至出现这样的情形,理论可能对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作出种种合乎规范的解释,却难以对将来的现象作出有把握的预测。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用来说明气候变化及其与疾病流行关系的理论。何年何月出现何种气候,取决于运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又不是确定的。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各年各月多种气候都有出现的可能性。它规定了每年的大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胜气、复气等,却没有规定何年岁运太过,何年岁运不及,何年岁胜气不足,何年岁复气有余。一切均有待于”善言天者,必有厌于物“,即根据已发生的事实来选择理论说明的方式。以实践第一来说,这是正确的;但从理论预测来说,却反映了理论与现实的不和谐。这样的理论说明并没有把握变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只能是脱离了条件来谈论变化,将臆想的矛盾强加于事物本身,终究陷入了诡辨的泥沼。

三、中医学理论必须在辩证”扬弃“中发展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现代,中医学仍将继续以积累和继承的方式,沿着原有的辩证发展道路,使理论不断地丰富、具体和深化。然而,理论向前发展的趋势又使中医学必须对原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合理的扬弃。这种理论说出了许多科学的见解,但它毕竟又是从特定角度对人体进行考虑而得到的理论认识。这种理论直观、想象和模糊的特征却有待在发展中,通过对自身的辩证否定,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曾经使这种理论有一定的科学见解,但又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阻碍着中医学理论认识的深化。两千年来,毫无疑问,中医学的认识层次随着一个又一个具体领域的理论体系的建立,逐渐得到了深化。但在现代,如果继续纯粹地依靠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以积累、辨察宏观领域里的直观现象的细微差别来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特质,不能不日益困难,这种方法指导下的理论发展已日趋极限,只有创新和变革才能将它引向更广阔的发展领域。近代中医界在吸收西医学与近代科学知识同时,还受到近代科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影响,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给中医学的发展增加了新内容。随着近代科学分科日渐明确,各科研究迅速深化,人们把精力集中在某个专科进行研究,直接促进研究方法的更新,这必将推进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医学理论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下,达到自身的辩证否定发展,从而出现一种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篇2:环境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评析

环境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评析

本文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环境与经济增长问题的朴素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家以及现代各种经济学派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分析,评价了他们的'主要学术观点,并就他们探析当前市场架构下环境污染日益恶化、难以治理的原因形成的共识进行了提炼总结,将其归纳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两方面;同时指出经济体制的选择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应当坚持三个原则: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相结合和政府、企业、公众之间互动保护。

作 者:陈国庆  作者单位:38205部队政治处 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年,卷(期): 16(1) 分类号:F062.2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篇3: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一)城市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下了各种定义,归纳起来大约有几十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究其原因,城市的内涵丰富,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复杂有机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统计的、地理的等等,人们很难对它有一个共性的认识和理解.

作 者:王明浩 高薇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刊 名:城市 英文刊名:CITY 年,卷(期): “”(1) 分类号:C912 关键词: 

篇4:哲学理论的发展和批判继承的论文

关于哲学理论的发展和批判继承的论文

哲学理论是由哲学理论的要素和结构,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组成的理论复合体。哲学理论的发展,是在哲学理论的要素和结构的变化的紧密制约下的动态性过程,即是说,哲学理论的发展是以它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变化而实现的。尽管它们都实现于哲学理论发展的统一过程之中,但它们确是各以其独特的方式表征着哲学理论的发展。

首先,哲学理论的要素变化和结构变化引起哲学理论性质变化的规律,反映了哲学理论发展的不同侧面。

要素变化即量的变化主要反映新质和旧质的差别性。要素的变化并不一定处处引起哲学理论的质变。由于要素的变化一般不触动最根本的本质,它对原有的哲学理论发生的影响还只限于量的改变。这是保持原有的哲学理论的实质内容的前提之下的改变。要素的变化通常是以补充、修正、具体化原有的理论表现出来的,它反映哲学理论发展中非根本质上的差别性。比如,把中介、结构、反馈、系统等概念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作为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网上纽结,属于要素量变中补充和丰富的内容。增加这些要索tt范畴,并未改变辩证法的根本性质,伹却使辩证法反映的联系更加/U加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

理论结构的变化引起质变,则进一步反映了理论从旧质向新质的演化。理论的结构主要是其核心的或裉郃的,发生枚心.的或根部的改变足一门哲学埋论作为整体iTa'发生的质变.哲孕埋论'&M结构的模式通常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況,可以看作哲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分离而引起的质变.比如,逻辑实证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经验证实原则”,批判理性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是两个姐妹流派,批判理性主义可以看作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一个支派,其核心思想是“经验证伪原则”,它的产生是逻辑实证主义思想核心发生分离而出现的。

第二种情况,是在原有哲学理论的外层,或非核心思想的部位,作为.新理论的核的起点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变成了新质。比如,十九世纪以前的哲学绝大多数是理性主义的,在+九世纪中叶出现的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则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从十九世纪以前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与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关系看,它们的核心点不同。唯意志主义是在以往理性主义哲学核心区域的外层,即非理性的部位作为新的核的结构的起点,向一个极端方向引伸的片面的哲学。

其次,哲学理论的要素变化和结构变化引起哲学理论性质变化的规律,反映了哲学理论发展的不同关系。

由于理论体系中所包含要素的增加引起理论性质变化的规律,主要表明了哲学理论体系中量与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把要素同量间等看待,是考虑到研究的方便。馑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丨ill要素是以一足量为基础的一个较小的系统,只是在高一级的系统屮,才把它fn:]结构相对立而看作是量的反映。要素的变化是理论发展的基Sli,是沟成哲学理论的基木成分,要i:?的性质规定若理论的性质,要素的变化敁终要导致理论性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结构变化引起的理论性质变化规律主要表HJj了结构決定质的对应性。要尜的赍化是理论质变的条件、mm,但埋论要素的变化并f:和理论质变直接因此,搜论发肢变化的过FZ屮,才保持了质的相对稳定性。结构质变律则正好从相反的方面说明着结构决定质的对应关系0这种对应关系是任何想通过结构性变革获得新质的理论基础。

再次,哲学理论的要素变化和结构变化引起哲学理论性质变化规律,反映了哲学理论发展的不同属性。

要素变化引起质变的规律主要反映了质的可分性。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信息的问题日益突出了。把信息上升为哲学范畴,来考察它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成为理论界的一个难点。信息究竟是有别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神存在呢?还是隶属于物质?理论家们作出种种尝试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而产生了力的哲学与信息的哲学划分的观点。这表明,哲学理论的质,即以物质或意识作为原始出发点的某种哲学的特质,会由?要素的变化而使自身发生分离,来修正和发展原有的哲学论断,实现理论的质变或部分质变。

结构变化引起质变规律主要反映了事物质変的整体性。只要我们一谈到事物或理论的结构时,就是对其整体而言的。通过要素的分析可以认识理论的多级本质,通过结构分析可以认识理论的整体性质。我们把哲学理论的要素分为范畴、命题和原理三个层次,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哲学理论,显然可以看出它的多级本质。对哲学理论结构的描述,把它看成是互相关联的有机一体,无疑是立足于它的整体性质而加以概括的。

要素和结构的变化引起理论性质变化的机制是互相关联的,表现为理论发展的一种综合作用的过程?要素的变化是经常性的。因为它的稳定性较小,活动性较大。相反,理论结构的变化则是非经常性的。理论结构正由于是根本的,所以它的稳定性最大,稳定周期长。一个根本理论作为核心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不变的;保持着相当的稳定。理论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它将引起系统的质变。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论具有既不能还原为要素又不能脱离要素的固有结构,理论系统是构成它的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体。它的发展,就是要素变化和结构变化制约下的动态性过程。

要素变化引起理论性质变化的规律,是在理论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始终起决定作用的规律,在哲学理论量变阶段的发展是循?原有理论的逻辑向前推进的,是一种理论的完善过程。它的意旨在于根据新的思想条件和要求,对发展了的科学认识和文化成果以及实践思想进行审理,对自身的埋论予以论证、半富理论的内容,并增添某些新的具体形式,以保持哲学理论的精神与蹙个时代精神的同步和超前。

第一,论证。论证属于变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目的姓要使新形成的哲学理论获得更为广泛的基础,使哲学理论得到现代科学的论证,或者说陡埋论及时说明&新的科学成就P论证中材枓的选择是一种批判继承的过程,我们不能任意把科学成就的思想材料作为哲学理论的论证,必须区分出本质性的和非本质性的思想材料,将本质性的思想材料用来说明新建立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经验事实为根据的,例子不是它的全部事实根据,它不可能举出全部事实根据,所谓例证是反映它本质性思想材料的代表。为某一哲学原理举出新的现代的例子,如果挑选的洽当并有正确的分析,这就是对这个原理的一次新的检验和论证。“z零”亚原子粒子的发现,第一次在历史上找到了“Z零”粒子和w粒子是传递电磁力和弱作用力的玻色子,证明电磁力和弱作用力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这一科学家多年來在探索、了解和掌握自然界奥秘方面的重大突破,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原则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表述。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空间、时间与物质,空间、时间与运动,空间与时间,质量与运动,质量与能fi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物质的各种基本属性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属性的体系,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时空观得到了科学的证实。信息论的出现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新的论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唯物史观的新的论证。这些例证是用批判选择的方式,寻求科学发展本质性的思想成果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属于加强论证的范围。决不可轻视为哲学原理寻求新的例证的工作,这也是哲学理论量变渐进的重要方面。

第二,丰富理论内容。哲学上的范畴体系,并不是一个值死不变的封闭体系,它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会产生一些新的范畴和原理,也会淘汰一些旧的范畴和原理。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得出新的哲学结论,并用以修正或补充原有的哲学理论体系,其意义决不限于提供一些新的论证,毋宁说,它们对哲学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依据。哲学总是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有些问题是过去研究得不够的,有些问题是实践经验提出来的,有些问题是科学发展提出来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揭示了事物的系统的联系和信息联系,即事物之间以系统的形式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交换实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了用数学模型精确地描述这种联系的可靠性,找出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数量关系,这就使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思想更加丰富。一些新的描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概念,象系统、要素、结构、功迪、有序、无序都逐渐成为我们辩证地把握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性质的范畴。哲学理论内容的丰富,可以指向不同哲学理论的部门或不同哲学理论流派,而从丰富的方面来说,也可能来自自然科学,也可能来自社会科学,或其他形式的科学或文化的方面,也可能来自社会实践经验,这些都会因哲学理论的特质和倾向的不同而有选择上的差异。丰富理论内容中的批判继承,理论内容丰富之后获得的哲学理论的发展,都是以补充修正的方式出51的,属于哲学理论的量变阶段。

第三,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具体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理论在自身发展中要反映出现代水平,即在不改变根本哲学观点前提下展现哲学理论的现代图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看,这种随时代发展的理论具体化贯穿了整个历程。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巨著,使辩证唯物主义走向了现代发展的阶段。进人六、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哲学界有部分学者用系统的原则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系统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根本原则,用以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现代图设。近年间,我国的哲学工作者,把&学现代化作为自身的重任和使命,一些哲学家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内容归结为主要是处理三组矛盾六个范畴之间关系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与存在(或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关系,理论认识与实践认识的矛盾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①这些都是根据实践和科学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修正、深化原有哲学理论的尝试。其二,拓展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吸取科学成就的滋养,找出该哲学理论与具体问题联系较近的方法论。一种哲学理论建立之后,它的量变阶段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要与各种学科建立起方法论联系,表明哲学理论的应用价值。结构主义首先是索绪尔在语言学的研究中运用了这一原则,其后通过莱维?斯特劳斯、拉康等哲学家把它拓展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中去时,结构主义哲学获得了最大的应用性发展。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研究都是辩证唯物主乂逻辑拓展,适应各个领域知识指导要求,而形成的方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一书中,把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吸引与排斥、平衡与不平衡、精确与模糊、控制与反馈等,和所揭示的和谐原理、守恒原理、方向原理、最优原理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自然科学诸科学的一种具体方法论,这实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具体化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系统方法论形式。

在要素量变的基础上,钍学理论的发展必然要导致根本质变,即超越原有理论的框架,创建新的结构框架。由于不同哲学流派的理论出发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不同,组成不同的结构形态。孔德和穆勒的实证主义、叔本华的唯意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虽共同属同时代的哲学发展序列,并与康德哲学有承续联系,但它们的结构形态、发展模式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哲学理论,都着力寻求自身的优化结构,使理论自身的反馈控制、自我调节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最合理、最完美的结构形态。最优的哲学理论结构形态的?立,不是凭空地产生的,它是以回答以认识史|达到的最高成果仍然未能解决的何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它是对以往队识史屮合理成果的M定、储存,在肯定、储存的基础上述构,从而使哲学理论的新的结构形态中,更利于扩火、加深和发展新结构中的知识。这种创新,这种对最优化结构的追求,表现就是哲学理论发展和批判继承的演化性与选择性。

首先,结构质变制约着哲学理论发展的批判继承的演进过程。哲学理论发展的批判继承的演进性,表现为每一种哲学学说与以往哲学发展的统一都是矛盾的统一。一方面表现为承读,另方面表现为超越。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的先验哲学是对休谟的经验论和莱布尼茨单子论调和与综合的结果,是用折中的方法,规定哲学思考的S制和限度来解决传统哲学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争论的。从康德哲学理论的核心结构来看,不同于休谟和莱布尼茨的哲学。康德把“物自体”与现象的两重世界,把认识的感性、'悟性和理性的三种方式之间的有限制有限度的关联形式,作为自己哲学认识论的本质结构。就康德哲学的结构形式来说,“物自体”包含了休谟不可知论的影子,先验的综合判断是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反射。每一种哲学学说除了历史继承关系以外,还包含着反对那些曾经是它的理论来源的学说的斗争。

比如,斯宾诺莎是笛卡尔的直接继承者,同时也是笛卡尔主义的二兀论、心身平行论、意志自由观、自然神论以及其他思想的坚决反对者W这两方面都说明,不同时代的思想体系、不同的思潮,都是以前的思想体系、思潮结构变化演进的表现,要有选择性任何理论的结构,都是这种理论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形式理论系统中运动的要素具有整体性的属性和自身属性二者的统一。理论系统要素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理论结构只能是一些具有共同本质特征的要素的组合形式,或者说,运动着的理论系统要求与自身结构相适应的要素为自身的内容。很明显,理论结构中的要素不是任意的,只能是服从于埋论结构的需要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要素。由于哲学理论的结构形式、内容特点和社会倾向性,各种哲学批判地掌握以往哲学发展成果的能力也就大不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世界观上概括人类的基本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历史经验的一切领域知识的最氧要成果。它是人类哲学文化宝库的真正继承者。它集中地体现了哲学发展中批判继承的选择性。它从宏观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联系,它不能把实证主义或类似于科学哲学的一些成就直接继承下来,它们之间的出发点不同,论及的层次也不同,实证主义以及科学哲学中的要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要素缺乏根本上特性的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它与科学的发展精神是一致的,它同样不能把唯意志论中的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思想汲取到身中来。对一种既定特质的哲学理论,它的批痴继承,更多的只能从与自身基本倾向相一致的思想成果中汲取滋养。当然,并不排除从基本倾向不一致的哲学理论中汲取滋养。

再次,结构质变要求哲学理论发展的批判继承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在让立哲学理论时,对哲学史遗产及其他知识领域历史遗产的选择继承;其二,是对未被哲竽理论建构所直接选择的哲学史遗产及其他知识领域历史遗产的哲学性继承。对第一种类型的批判继承,哲学理论结构的特质、体系的要求,决定了它必然摒除那种把哲学理论的批判继承看成是对一切有价值的哲学成果的堆积、包襄的观点,采用一种有目的的、有方向性的对哲学史遗产和其他知识领域历史遗产的哲学性选择继承的观点。理论创立过程中所完成的批判继承,只是对全部人类哲学思想扣其他知识领域哲学性历史成果的部分包容。因为任何一种哲学理论的建立,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与以往哲学不同的具有最优功能的理论结构体系,用此来综合地表征出自身理论形态的科学性和时代性,而不是别的。这样自然地就会有许多哲学性的成果不为新哲学理论所直接包容,需划分出第二种类型的批判继承。

哲学不象科学(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用一种统一完整的理论,把历史上一切科学成果包罗无遗。哲学有为数极其众多的互不一致的思潮、学说、观点,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相互排斥的关系中。在哲学理论没有发展到形成统一科学化的哲学理iC发展阶段,只打用上述两种批判继承的观点(方法),才能使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哲学性质的思想成果不被舍弃0即使哲学理论的发展达到了一种科学化的统一方式,也必须用上述的方法米整理时学史扣整个认识史上的--切思想资枓和成果,对未被哲学埋论建立时所批判继承的一切具有哲学性质的思想成果,要用哲学史的方式、比较哲学的方式、新哲学理论的某种通俗化的说明方式整理下来。

哲学理论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哲学理论发展中的批判继承,是由哲学理论的要素和结构紧紧制约着的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哲学理论发展的批判继承,不只包括历史上一切知识领域的成果和研究方法,还包括与此相关的一连串的难题和经验教切U在对哲学思想遗产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一些哲学发展中的问题得到解决,冇的使原有的哲学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表现为哲学理论发展中的进化,有的突破了原有哲学理论的体系,发生了质变,表现为哲学理论发展的飞跃。每一种哲学理论都走完这同样的旅途,直到被一个更新原则的理论所取代。哲学思想史就是在这种进化与飞跃的跌宕起伏中前进的。

篇5: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

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

在本世纪初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时期以古立克、厄威克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和以韦伯为代表的官僚体制学派等,着重研究正式组织理论,强调革新行政方法,提高行政效率,遵循行政程序,严格行政法规,但是他们忽视人的愿望、动机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对行政行为和效率的影响,其观点适用范围有限。

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三大学派形成行为科学理论,针对传统行政理论不足.着重研究人性。以孟斯伯格(HugoMiinster-berg)的科学管理与心理联结论、梅尧等人的胡桑试验学派和巴纳特的权力理论以及麦葛格罗的y理论等组成的人际(群)关系学派,以李维特(HavoldJ?leavitt)的行为模式说、马斯娄的需要层次说、何兹伯格的二元因素说、马克利兰(David<:?Meclelland)的成就动机说和佛鲁姆(VictorV?ioom)的期望值与期望说等组成的激励动机学派(平衡系统理论),以赫曼(GeorgeC.Homanns)的社会测量说、以雷兹(JosephReitz)和谢立夫(M.Sherif)的团体冲突说等组成的团体动力学派(社会系统理论)。这一时期的理论突破传统行政管理的研究范围与方法,研究重点由事扩展到人的心理和行为,由主观价值判断为主转为以验证方法为主,由消极限制到激发职工行为,由静态到动态改变对人的看法,用积极的措施满足职工的愿望。但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人的自觉性,把人的自我管理理想化,忽略组织制度、结构和法规的作用,忽视周围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因传统的和行为科学理论皆有所偏-在I960年前后,出现了系统理论时期,他们着重研究行政环境,由系统、生态、权变三大理论组成,即以赫尔(RichardH-Hall)为代表的环境系统说.以帕森思为代表的组织系统说,以卡斯特和罗森韦格为代表的组织界限与开放说组成的系统理论;以高斯、雷格斯、张金鉴为代表的生态(发展)理论;以卢生(Fredluthem)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假说、以吉勃生(JamesL?Gibson)为代表的权变组织设计说,以谢恩(E?H?Schein)的组织人与管理措施、以卡里索(HowardM.Carlisle)的情势变数与权变管理模式说组成的权变理论。这一时期理论家认为,既要从静态(法制)观点研究组织作用,又要从动态(行为)观点研究人的作用,还要注意研究组织、人员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组织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和工作程序,因此,它又是一个开放系统。这样对组织的认识由封闭观到开放观,视组织为.内部静态因素与外在动态因素的结合体;注重对组织的整体分析,既考虑外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又研究组织内部次级系统的内容并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统一的组织;强调管理制度与内环境(人、事、财、物等)和外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具有弹性,通权达变。他们虽开创了行政理论的新里程?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重视管理制度的适应性,守成有余,忽视革新性,促进环境改变,使管理制度日趋理想;强调整体分析,范围广,费时耗资,使管理者不敢轻易下决心,如拖延不决,问题更难解决。同时.权变理论注重个案的处理方法,轻视一般原则与方法,给学习培训工作带来困扰。

各个时期的行政学家除了探讨上述理论以外,还从各个侧面研究行政理论。许多学者研究行政领导理论.其中从1930年到1950年有戴维斯(KeithDavis)、斯杜地CR.M.Stogdill)、泰罗(O.Tead)等为代表的的人格待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人格决定领导成败>从950年起有巴纳特和李彼(R.Lippitt)、费雷(Filley)及敖斯(House)等为代表的情势理论.认为领导必须适应客观的形势和环境变化,根据不同的变数(地理环境、人员素质和社会心理等)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才能制胜;还有功能理论.认为专家应领导专业.专家的专业知识决定领导的成败;部属理论.认为“强将手下无弱兵群分拥护与否决定领导成败,折衷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取决于主观与客观的密切配含;此外,溥连奇(JohnR.PFrench)和芬iBertramRaven)等提出影响决定论.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力,影响力的大小决定领导的胜负。影响力与权力地位没有必然联系.有权力的`人不一定个个都能影响人.有影响的人不一定个个有权力。

八十年代以来,我H忾%行政管理学.不仅介绍了现代行政管理理1&,而且把芒“三论”和新“三论”的理论观与逐步引进到行政管理学科中。这样.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垂础的我囯行政管理学兼容并包.正在孕育着新的理论体系,在吸收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中国行政管理历来的经验.探索适S令日中国发展的新理论,是广大行政学者和行政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任。

从系统观点来看,行政管理对社会系统来说,它是一个子系统,对各个行政部门来说,它又是一个大系统。因此,必须用系统理论来指导行政工作。我们总结新中国40年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不妨冷静地反思一下.为什么每隔失误一次.50年代末大跃进,60年代末大**,70年代末洋冒进.80年代末通货膨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领导者决策常常缺乏系统观念,进行封闭式的自我调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决策的短期行为.加剧社会公共事务的无序性和不平衡性,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积重难返。痛定思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行政事务、人员及其环境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开展行政活动不能顾此失彼.要认真选择各种事物的最佳联结点,即中点,以保持动态平衡a这就是说.在行政管理中要坚持适中的原理,因势(时、地、人、财、物等)而异.把握关节.促进公共事务的协调发展。

适中论的要点:

(1)“中”是一个哲学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相互联系之I'h]=党、政、企、事、团('体)和工、农、商、学、兵是互相联系的.各项行政活动(决策)必须有助于密切它们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为此,要确认它们之间联结的关节,这关节就是“中”。“中”即“正”:过去常说矫枉必须过正.过正才能矫任。其实.轿任不能过正.过正就不能矫枉。

(2)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矛盾.有予盾就有“中”,有多少予盾就有多少“中因此,“中”是?彦透并包含两个对面的统一体.它们彼此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既联接两极的矛盾.又协调两极的关系,它既是矛盾对立的产物.又是矛盾统一的契机。每一具体行政工作、环节和项目都有“中”。人事工作中的奖惩、工资和福利等;办公室处理问题、经费开支和各项决策都要适中,适中则行,行则成;反之,失中则乱,乱则误。

(3)社会公共事务纷纭复杂、千变万化,因而,在行政管理决策时,不能把“中”看成为固定不变的枢纽,两头一般长,四周一样齐,而应该随时移易,以变应变,。不仅要遵循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还要与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环境相适应,使“中”上下贯通,左右相联,符合行政之道。它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才能保证行政管理在竞争的社会里取得主动权。为此,需要不断调整各种关系(政治权力、经济分配、社会结构等),“中”是调整的动作,又是调整的目的,缓和矛盾,共求生存和发展。从运动平衡的角度上来说,中则平,平则和,和则谐,各项事业发展就有新的希望。所以,行政领导应及时解决社会上种种错位现象,本末有序,主动地、合理地调节社会各个阶层、集团的正当权力和利益,切实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念,既反对精神万能,又反对金钱至上,就可能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新的生机,逐步达到理想的目标。

(4)一切事物都有两个极端,经常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事物两个极点,还要不断调整中点。好比物理学上把握物质重心一样,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也要把握其重心,才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局面,使社会稳定的、真正的进步。因此,中则立,立则兴,兴则旺。我们过去失误,误就误在没有抓住事物的重心,没有集中精力用心去寻找恰当调节事物两极关系的中点。遇到问题,不是急急忙忙做结论,就是拖拖拉拉推责任,经常非此即彼,固执一端。好走极端,貌似进步,实际退步,走到终点,等于回头。连续四次向左转,便回到原地。1958年,我国热衷于十二个大跃进,结果大跃退,过“苦日子”。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尽管领导人曾经认识其错误,但不可能改正错误。近几竽来,又急于翻番,结果险些翻车,过“紧日子”。严峻的事实,不正说明好走极端的结果是倒退吗?好比蒙面牛拉磨,虽然磨出了很多东西,但毕竟仍在原地推磨。

(5)“中”对全局(整体、长期、共性)来说是不偏不倚的.但对局部(特殊、暂时、个别)来说有所偏重。这种偏重是以服从并眼务全局为前提条件的。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集团在一定的时间内采取优惠政策,正是为了全局的利益。任何具体事物都有自己的“中”,它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与外界保持协调和谐的状态,火偏于炎上,水偏于润下,这种偏就是“中”。因此,“中”是事物存在的客观状态,也是行政行为与这种客观状态的符合。那种不左就右,不右就左,背离其中,必然失误。人们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确定建国、立国、兴国、富国的行动方针,恰到好处,就是“中”,“中”则正,正则立,立则强。

关于“中”的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精华,“中者,天下之正道”。由此而阐发的中正、中立、中和、中兴、中行、中用等思想,至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回顾建国四十年四大失误,其思想方法上的原因就在于违背“天下之正道”——“中”。过去我们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兴无灭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我们应通过学习资本主义的一些有用的经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有其中点,如果忽视这一点,时而强调精神万能.时而强调金钱万能,各执一端,就要破坏两个文明的平衡状态,不仅不能建成高度文明的国家,而且还可能要遭到规律的惩罚。过去.我们党和政府企图通过大平均,使农民共同富裕,已成为空想。近几年又想通过大包干.鼓励一些人先富裕起来.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现在看来在解决贫富这对矛盾中,也需要找一个适中方案.K靠大包干是不行的。必河制定正确政策,有利十大多敉人逐步富裕起来。否则,即使少玫人富了,也与社会主义目标相悖。此外.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使各种组织权力适中,集权与分权要适度.如果集权有余,分权不足.权力过分集中这一总病根不从拫本上彻底医治,许多旧病仍将复发,包括权力膨胀症、投资饥饿症、决策近视症、建设浮躁症等。反之亦然。因此,从理论上深刻反思.总结四十年的经验教训,提高广大干部思维科学化的自觉性.是行政学界十分迫切的任务。

篇6:管理学理论论文参考

国有企业女工工作的核心要求是充分尊重女工需求,为实现女工个人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在女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以国家已经出台并实施的妇女工作政策规定为依据,严格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的各项要求,确保女工合法权益的完整性,应当深入了解女职工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尽量给予她们帮助,为实现国企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当前我国国企对于女职工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工会组织中的女工委员会实施的,女工委会员是以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所建立的、保护女工权益的一个组织,其具体作用是为企业与女职工的沟通搭建渠道,同时可协调国企领导与女职工的关系,以更妥善的方式处理与女职工有关的各项事务。

一、当前我国国企工会女工工作的问题和不足

(一)国有企业女工工会组织力量薄弱,得到的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建有相应的女工组织,而问题在于尽管成立了相关组织,但是并没有得到国企领导的充分关注,在开展一些工作时,也很难得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女工组织代表女职工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对工作的建议等,也基本不会被领导关注到,更逞论会被采纳。而且由于我国国企改革尚未完全完成,人力资源配置仍不完善,而且相比其他劳动岗位员工,女工组织的人员调配问题更多,一些女工干部因各种原因调离或是离退休后,迟迟没有配备新人员,人员的缺失就会导致工作衔接不当,效率低下。

(二)女工组织作用未得到全面体现

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女工组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其中有我国社会大环境的因素,而正是由于女工组织的作用很小,因此有许多女职工都并不热衷于加入这一组织,对于女工组织所举办的各类活动也不会主动参与,此外社会也没有给予女工组织应有的地位。而如果从社会角度分析,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有许多漏洞,例如尽管明确要求应当对下岗女工给予一定额度经济补贴,但是所真正发放到女工手中的很少,女工一旦下岗,其社会保险也不能很快续接上。尽管女工组织经常通过慰问、扶贫、一对一帮扶等形式来帮助下岗女工,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正是由于女工组织不能真正保障女工权益的完整性,因而其建立和发展就得不到更多重视和支持。

(三)工会组织与女工的联系沟通不够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女工工会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中,最多的就是文体活动,而此外并没有更多方式实现与女工的交流,尤其是对于女职工的生活比较忽视,很少主动分析和满足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因而女职工对于工会并不会产生太多情感上的信赖。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许多女职工的道德水准在下降,兼之工作事项繁多,还要照顾家庭,因此可用于工会的时间就更少。

(四)女工干部现有素质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国企领导对于女工组织并不是非常重视,因而所配备的人员也不强,以兼职员工为主,大部分女工组织干部都不具备专业能力,思想也比较保守,对于工作多是应付,以完成任务为最大要求,很少会有创新性的想法。尽管女工组织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确保女职工权益的完整性,但是女工组织对于此项工作并未采取主动态度,可见成效的措施和办法很少。国企很少开展关于女工组织工作的相关培训活动,因而女工干部并没有合适的渠道来了解工作技巧和方法,得到的专业指导很少,工作很难取得进展。

二、完善国企女工工作的具体办法

(一)进一步优化女工综合能力,确保女职工既得权益不受损失

当前正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推进阶段,随着国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工会组织工作也面对许多新问题,因此必须确保女工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可适应国企转型要求。这里所指的能力,不仅仅是包括女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包括女工的自我完善意识、权益维护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国有企业应当以女职工为主体举办各类知识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培训活动课程中应当包括市场经济相关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知识、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等,还要将当前与国企有关的行业资讯、国家政策等都编入课程中。当前国企转型升级过程中,女工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协助国企领导者来实现对女职工的科学管理,使她们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女工的意见和需求等及时反映给领导者;此外要极力维护女职工的既得利益,要深入到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其现实困难并仔细研究解决办法,培养其对女工组织的信任感。

(二)实现女工组织工作机制的有效创新

要确保国企女工组织工作效能的不断提升,前提之一是要实现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只有工作机制的创新才能为国企女工工作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这里所指的创新并不是要采取多么特别的工作方法,而是应当以更和缓、更科学的方法统筹处理不同特点的女工群体的关系,对于弱势女工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对其表示关心并给予帮助;还应当实现对于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通过技能培训、心理教育、工作交流等满足女工需求;要注意学习其他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可组织女工代表到其他国企单位交流考察,参考其在女工组织管理、为女工服务、维护女工权益方面的先进做法,尝试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实践,同时也可参考外国发展较好的企业集团的女工组织管理制度,探索在我国国企应用的可能性。

(三)培养女工的家庭美德

我国国有企业女性职工中,已婚已育女职工的比例最高,这类女职工的身份角色很多,她们既是单位中的重要一员,同时也是家庭中的母亲、妻子、女儿和儿媳,如果她们的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波及到工作。因此女工组织的工作内容之一就包括培养女工的家庭美德,可以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交流会,让女工学习到更多生活中的经验,协助她们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此外还可以开展“文明家庭我先行”活动,由女工组织干部和国企领导到女职工家里走访,沟通感情;春节期间还可举办员工家属联欢会等,只有女工家庭生活美满了,她们才可心无挂碍的投身入工作中。

(四)为女工寻找合适的可释放个人压力的途径和方法

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也更为激烈,女职工不仅工作压力大,而且生活压力也很大,同时她们在技能提升、个人进步、家庭关系处理、子女教育等方面也有许多期待,过多的期待就会造成压力,因此女工组织应当帮助女职工调节自己,舒缓压力。1、可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由专业人士为女职工的心理问题提供指导,也可购买心理教育书籍发放给女职工;2、可以举办家庭联谊活动来使女职工压力得到缓解;3、可以邀请家庭关系方面的专业人士开展培训活动,为女职工分析其家庭关系处理中的各种矛盾并提供建议;4、可以举办情感交流会,为女职工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使她们有机会就个人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从而逐步理解压力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问题,不必畏惧;5、邀请工作成绩突出、家庭美满的女职工传授经验。

(五)发挥优秀人才引领作用,营造良好企业氛围

国有企业女工组织可以评选在各个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女职工,包括工作和成绩突出的、家庭和谐美满的、子女优秀的等,以典型示范的方式实现对其他女职工的激励作用。要实现对女性职工的科学管理,对女职工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将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女职工配备到合适的、可充分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

三、结语

无论国有企业处于任何一个阶段,女工工作都是关系到其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当前女工组织的工作者而言,必须从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准和综合能力入手,更准确的分析当前女工工作形势和其要求,创新工作思路,为女工权益不受损害提供坚实保障,才能取得女职工的信任和支持,为国有企业的长足进步提供更大助力。

篇7:继承发展国学经典作文

看到题目,相信一定会有人问: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里积淀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灵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经典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集萃,一部部经史子集,蕴涵着华夏智慧,使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润物无声地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传统文化表演我还记忆犹新,面对国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学习国学知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态面对,后来慢慢地,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其中蕴涵的很多的道理。原来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就连晦涩的段落,我也背的滚瓜乱熟,我才懂得了关于国学的知识。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弟子规》中“入则孝”,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读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悲愤之情;读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峥峥傲骨;读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洁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了就骄傲自大。但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很快就让我尝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仅相差3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骄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来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我们继承国学经典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篇8: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发展探讨论文

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发展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面临极大困难,为了帮助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本文辩证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并针对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发展

一、基于多元文化冲击下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分析

(一)“继承”和“发展”的解释

所谓“继承”,主要研究如何“守”的问题。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一开始就引进西方声乐研究理论,在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冲击更是不断增强,原生态民族声乐开始渐渐淡化,创作者也开始改变原有的风格。在这种大背景下,“继承”的问题就变成要“守”住特点和特征。一般来说,应该积极保留基本的特征,积极汲取民族声乐的优质营养,展现民族声乐最具有“民族性”的部分。所谓“发展”,基本就是指“变化”,民族声乐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式、内容、唱法的改变与发展。当前“发展”是主流,形式创新、内容扩大、发声的创新都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二)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分析

首先需要重视继承的问题,如果“根”被放弃了,民族声乐就会被逐渐遗忘和淘汰,因此,必须将“守”作为传统继承和发展的首要工作,守住文化精髓,守住艺术特色。当然,也并不是为了害怕失去“根”而放弃“变”,在实践中大胆地尝试各种演唱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民族声乐风格上更应勇敢地实现突破。

二、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继承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挖掘、抢救和保护“原生态”民族声乐艺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劳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受这种变化的影响,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开始消失在人们大众的视野之中,例如:现代交通的发展及通讯的普及,现代生活方式开始渗入草原,草原的原有文化环境不复存在,由草原文化孕育的草原民族声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开始走向衰败。民歌一般都是建立在民俗生活或者原始宗教活动之上,当这种基础被瓦解,民歌这类民族声乐文化也开始枯竭。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正视这种文化趋势,积极采取措施,首先抓紧时间对现有民族声乐进行整理收集,建立民族声乐资源保护库,并做好民族声乐的整理和分类工作,争取利用文字、音像等形式记录更多的原生态民族声乐;其次,投入资金保护现有民族声乐的艺人,并为他们传授民族声乐艺术提供帮助,政府应该抓住民族声乐的最后“活化石”,积极发挥其作用,最后,政府部门可以提倡或者引导恢复民间民族生活方式,为民族声乐的继承创造条件;政府加强宣传,引导青年人领会民族声乐的美妙和文化内涵。民族声乐还面临另外一种挑战,当前部分传媒为了经济利益,在传播民族声乐艺术时抛弃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越来越“西化”,这根本不是在传承民族声乐,而只是借助民族声乐的幌子来获取注意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引导,避免这种伤害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情况泛滥。广大民族声乐艺术的工作者更有挖掘、抢救、保护义务,广大工作者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一点上先辈们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例如,经历20多年收集整理,《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这部文艺巨制包含了众多传统民族品种和作品,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统发挥了积极作用。先辈们的努力值得广大工作者效仿、赶超。

(二)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的理论建设

为了实现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和发展的统一,必须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建设。加强民族声乐理论建设可以更好的守住根,也可以为民族声乐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建设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音乐界应该重新认识传统民间唱法的科学性。因为,唱法及技巧理论研究基本来源于西方,长期以来,音乐界认为传统的`民族唱法存在的一定缺陷,或者认为达不大艺术美感的高度,民族声乐唱法是科学性受到质疑。实际上,民族声乐起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其唱法是其很重要部分,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及不同民族审美意识,特殊的唱法不仅不是缺陷,恰恰是与民族文化和人们生活情况相吻合,符合艺术表达的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其次,在认识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了解西方或者现代音乐的特点,理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在保持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引进现代音乐的因素,即将民族声乐和现代音乐相辅相成,在保持固有特色面貌的同时,两种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声乐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例如,华阴老腔与当代摇滚的碰撞就迸发出新的魅力,为华阴老腔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

(三)采取其他措施为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和发展提供环境

其一,将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引入音乐教育当中,这样做可以提高音乐人对于传统民族声乐的认识,而开设相关专业更可以为民族声乐传承和发展打造专业人才;其二,借助发展特色旅游的契机,将民族声乐艺术与民族旅游相互结合,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提供一片天地,而地方还可以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民族声乐遗产基金,将保护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成一个公益事业。其三,认清当前现代媒介在艺术传播中的作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借助现代媒介艺术扩大自身的受众面,打破原有民族声乐的地域性,让传统民族声乐走出去。

三、结语

总之,民族声乐是传承多年的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面临着多元化冲击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辩证角度对待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意变,注意利用现代手段发展传统民族声乐。

[参考文献]

[1]胡晓.传统音乐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继承与发展[J].大舞台,,04:163-164.

[2]于鑫淼.当前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

篇9:跨学科交流发展中国史学理论的构想论文

跨学科交流发展中国史学理论的构想论文

世纪之交,展望未来,不少史家强调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更有学者认为建立严谨、系统的史学理论体系是目前中国史学工作者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众人所关注的理论既包括通常所说的历史理论--对过去的系统阐释,也兼指史学理论--对研究过程的系统概括。的确,治史者不仅要沉潜书卷,钩沉索隐,钻研具体问题,还要更上一层楼,善于归纳总结一般性判断,构建对“过去”的理论诠释。这一工作并非一蹴可就,必定漫长艰辛,但对中国史学发展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设。

理论源于具体研究,但又不等于具体研究的简单叠加,而是它的提炼与升华。不过,在中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一味追求“自力更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拿来、借鉴、消化与吸收“他山之石”始终是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史学上也是如此。

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新流派、新理论大量被介绍到国内,构成过去二十年史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回顾这些年来史学界对西方学说的译介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流派的历史哲学(如克罗齐、科林伍德、沃尔什的历史哲学)与各种新史学流派(如法国的年鉴学派、英国新社会史、美国的新经济史以及心理史学等)上。这方面的努力卓有成效,20世纪以来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史学流派国内都作过程度不同的评介和探讨,中国史家对它们也有深浅不一的把握。近些年史学界在拓宽视野,开辟新领域,探索新方法以及反思现有理论的不足上能够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学的引入。但是,已有的成绩不能成为裹足不前的借口,我们的目光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历史哲学与新史学,必须登高望远,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动向,并与它们展开跨学科的对话交流,这是未来构建中国史学理论所不容忽视的。

正如《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二战以后西方出现的“新史学”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科学。法国年鉴学派的产生,与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与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影响息息相关。美国的新经济史、新政治史又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中汲取了许多理论营养。心理史学则是在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哺育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的`刺激,就不会产生西方新史学。因此,欲建立中国的史学理论,仅仅钻研作为结果的西方新史学远远不够,还须寻根溯源,追踪和把握促生新史学的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这样不仅会加深对西方新史学的理解,也有可能带动中国史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即通过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直接对话,找到中国史学发展的生长点与突破口,而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新史学后面。

广言之,古往今来指导史学记述与研究的理论绝大多数不是史家自身的创造,而是由哲学、科学或社会科学移植来的。长期影响古代中国史学的“五德终始说”便是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的发明;支配近代中国史学的进化论的首倡者乃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若干“实证主义”的研究准则经过众多史家的实践已摸索形成,但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则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提出,并由兰克系统输入史学,开创了统治西方史坛数十年的“兰克学派”;马克思主义首先也是哲学理论、历史学中不过是加以一能够应用而已。如果说以往指导史学的理论多来自哲学的话,当前灵感更多地出自人文社会科学。二十多年前,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趋势眼下表现得更为明显,要提高中国史学的理论水平,创立系统的理论,必须认清学科相互影响的大趋势,争取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目前,随着大量现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国内人文社科的成长,学习与交流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90年代以来,不同背景、不同派别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名著纷纷推出中文版,翻译质量也不断提高,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的代表作基本上多可以见到中文版。社会学中,马克斯·韦伯、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帕森斯、哈贝玛斯、吉登斯、布迪厄等的重要著作的中文版都已先后问世。人类学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博厄斯、本尼迪克特、列维·斯特劳斯、格尔茨、萨林斯等的名著也已经或正在译成中文。经济学领域的译著尤为丰富,政治学也是如此。国际学界近一、二十年风行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领袖福柯、德里达、赛义德的巨著也能很方便地找到不错的汉译本。可以不夸张地讲,二十世纪以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一流学者的代表作,不能说全部,至少十之七、八,中国读者已经可以不必再费力阅读原著了,有的译本还不止一种。最近,汉译名著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些中译甚至与原著几乎同步上市,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即是一例。在名家名著全面登陆的同时,大量西方人文社科的主流教科书也系统引入汉语学术界,奉献了一批最新的入门级读物。时至今日,可供汉语学术界参考的学术资源相当丰富,这为中国学者,包括历史学家,了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脉络,开展交流与对话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不少学者已不满足于简单移植、套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正通过反思性地运用西方理论,逐步积累中国本土的研究,尝试依据中国经验与实践,寻求适用于中国的分析角度,归纳、概括出切合中国的概念与解释,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发展。近来一些学者着力探讨的“关系”问题就有望成为透视中国社会与历史的一个新视角,同样备受瞩目的“单位”问题也会成为认识当代中国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些不断涌现的新成果会为史家研究“过去”提供日益丰富的思路。欲建设理论的史学工作者应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们携手并进。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条件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推动史学前进的现实力量,需要史家善加利用:通过读书、开放式的课程设置、跨学科讨论会、共同研究等形式,创造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的机会与机制,主动接触和掌握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吸收本土人文社科的新成果,形成不同学科互动互长的良好局面。

从史学自身情况看,它的发展、理论建设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通过了解西方20世纪以来的历史哲学与新史学,摸清西方同行的新进展,反思自己的不足;其次,通过阅读有关著作与跨学科的交流对话,掌握西方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脉络与主要学说,并进一步反观自己,认清自身研究的问题,同时,通过与本土经验的对照,明晰西方学说的局限性,探索适合中国的分析角度、理论框架;复次,在第二阶段积累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自身的历史与实践,提炼中国人的理论概括,形成各种关于本土的系统解释,贡献于世界学林。

经过的努力,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效显著,目前重点应转到第二阶段。要在这方面有所收获,20年也许还不够。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史家开阔视野,坚持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合作,不管前面遇到多少困难,这一目标迟早会实现。

篇10: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启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管理工具不断进化,管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管理理论最终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的管理理论萌芽早于西方国家,然而发展却非常缓慢。西方的管理发展史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管理

学的发展。从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不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西方的管理学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传统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传统管理理论又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管理组织理论。其代表人物分别有泰勒、法约尔和韦伯。古典管理理论是“冷冰冰”的时代。将人视同机器,将管理者视为安排这些人员与机器的工程师。古典管理理论主张对人严格管理、严格控制,通过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的管理过程和理想的管理组织,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机器坏了可以进行维修,工人无法达到必需的产出时,就重新设计员工工作或是提供一种更具激励性的奖金计划,没有所谓的群体和团队的存在。

20世纪4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片面强调对个人行为进行组织控制和规范,而忽视了生产中人的因素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已经无法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弗鲁姆、麦格雷戈、利克特等人,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从人的需求、动机、行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及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强调必须重视人际关系和人的因素。人际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早期理论,行为科学在后一阶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尽管它有各种理论和学派,但是它们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学说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格雷戈的关于人性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种理论主要是是研究如何通过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从而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提高人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协调团体的行为,不断增强团体合力的理论。在组织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重点对领导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关于领导者的品质、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了领导者如何处理好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关心的关系问题。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将人的本身的因素正式引入了管理学理论,从“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基点出发,开始重视对人的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的研究,承认人的社会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性,主张用引导、激励的方式调动人的积极性,并通过。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和“职业生活充实化”等方式实现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的结合。

管理定量方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定量理论的核心是把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用于管理决策,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其目的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确化和高效化。但是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它无法很好的解释和预测组织中成员的行为,同时受到情景难以定量化的限制。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许多欧美管理工作者、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等都对管理理论研究发生了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期间主要有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决策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等。这是管理已将人看成“复杂人”,注重人的因素。现代管理理论较好的将各种管理学派所强调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并十分重视管理过程中的情景因素、文化因素和管理信息的利用,适应了现代管理复杂化、国际化的需要。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研究大大地加强了,明显地向人性回归。因此,认真探索、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的企业管理,无疑有着诸多启示和帮助。

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启示: 第一,在管理中,要把管理的科学、理性方面同感情的非理性方面结合起来。西方国家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经典的科学管理运动的思潮,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当时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在当时没有科学的管理原则,也没有科学的管理依据的情况下,科学管理运动每一次科学地、理性地把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使得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次运动,在当时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地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理性化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企业的职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实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不仅有理性,更重要的还有感情,不但要求获得经济上需求的`满足,还要获得感情上、社会地位上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这样,行为科学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于偏重非理性方面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管理绩效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可行的。

第二,要把管理中的正式组织作用和非正式组织作用结合起来。所谓正式组织,指的是企业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所规定的组织成员中正式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体系,其中包括:组织结构、方针政策、规划方案、规章制度等。所谓的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中没有经过正式的上级或一些相关的程序而建立起来的,以感情联系为主要沟通方式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和体系。泰勒等人在古典管理理论体系中主要强调了正式组织的作用,而行为科学主要

强调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要想达到理想的管理绩效,这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途径。

第三,要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方面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方面相结合。古典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方面的理论是非常强调管理中系统性、计划性和程序方面的作用的。而行为科学和权变学派等强调的,是如果因为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墨守成规,不顾存在的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顾外部环境的变化,把计划、系统看得一成不变,这样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他们非常强调管理的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等方面。但是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要正常地运转,就必须是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启示结合,管理理论有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趋势。

第四,要把管理中的精确性和模糊性这两个方面相结合。在精确性方面,管理理论研究已逐渐成熟,如管理理论中的运筹学、数量学、计算机、统计学、会计学方面的发展,使管理的精确性方面越来越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靠算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管理的过程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在许多情况下,发展和转化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清楚、不确定、不完美的情况。不能只注重精确性,而忽视事物发展的本质,也不能用模糊的方法描述管理行为,在管理上,只有有效地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才会好。

纵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管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变更,工业革命的发展,战争的结束和人权的发展,对其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有非常的重要性以及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践对管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实践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会使得理论更加丰富并且更为实用。另一方面,东西方文化是在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相互促进的。日本借鉴西方的管理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如果不注意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基础,同样是不可取的;相反,如果西方在其理性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东方的管理思想,则有可能走向新的辉煌。

此外,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给了管理理论大发展的重要研究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理论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式。中国与西方在制度、价值观、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管理理论的内容和运用方法。但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研究中国现实中的各种管理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会得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一套管理理论体系。

篇11:继承公证论文

继承公证论文

继承公证论文【1】

[摘要]继承公证是公证处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公证业务,多年来,它对社会稳定与家庭和睦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传统意义上的继承权公证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就继承公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公证业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实;审查;放弃

一、继承公证的证明内容

继承公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谓之“继承公证”,认为是公证处根据法律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

二是谓之“继承权公证”,认为是公证机构根据继承人的申请,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确认并证明继承人对死者遗产享有继承权的证明活动。

两者最大区别在于证明的对象不同,是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还是确认继承人享有继承权资格。

笔者认为应先搞清继承权与继承的概念,继承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或死者生前所立的合法遗嘱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它是一种权利,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包括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继承”在法学上是指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将被继承人生前遗留的财产和可以继承的债权、债务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通常说的继承是狭义上的财产继承,继承是自然人取得财产的一种手段,继承的法律后果,是对死者自然人遗产的再分配,即被继承人的遗产,转移给有权接受该项遗产的继承人所有。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即继承公证,比较符合公证的性质及公证的职能。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其证明对象之一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同时公证机构是一个法定的证明机构。

第二种观点即继承权公证,认为公证处通过对一系列证明和事实的认定来确认当事人的继承人资格,行使的类似于法院的确认裁决,将继承权公证书比作法院的判决书,并将继承权公证与出生、死亡等公证归为一类,称为“证明现在,确认过去”。

此观点更易为公证业界人士所接受,因为能充分体现其社会地位,体现其权力,但却超越了公证的职能,行使了没有法律依据的确认权。

随着《物权法》的生效实施,尤其是《物权法》第29的规定,即继承人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取得遗产的所有权,遗产继承公证的证明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当事人申请办理继承遗产公证的全过程来看,公证处不仅要对当事人陈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判断,同时还要审查判断其继承行为的真实合法性,最终证明的应是继承遗产的所有权依据。

二、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的办证依据

到目前为止,公证员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时,有一项公证是不可或缺的,即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

所谓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继承人放弃自己享有的继承他人遗产权利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的活动。

一般都是在继承人较多的情况之下,而遗产由其中一人或几人取得,而其他继承人不要该遗产时,就要有明确的放弃继承遗产的意思表示,通常以书面的声明为表现形式。

《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9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

因此,公证员在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同时,也办理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

《继承法》中的放弃继承在过去可理解为放弃继承权,而且该行为效力追溯至被继承人死亡时,即继承开始,放弃了继承权也即丧失了继承权。

而按《物权法》第29条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人已当然取得物权,如果放弃,当然放弃的是其已取得的物权,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明显与物权法相抵触。

这一点对物权法生效以后的此类公证的办理是至关重要的,如再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其已取得的物权当然归其他继承人所有吗?按《物权法》的规定,其放弃行为,是一种处分物权的行为,不能理解为当然地将其已拥有的物权赠与其它继承人,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抛弃,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其放弃继承权,该物权为无主财产,无偿归国家所有。

出具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则成了无源之水,甚至侵害他人权利。

试举一例,如被继承人甲死亡,其子乙为法定继承人之一,按《物权法》规定,乙已当然成为甲遗产的所有权人之一,按《婚姻法》规定,乙妻也当然拥有乙所取得的物权的一半。

但乙妻不是法定继承人,如公证处为乙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依照《物权法》规定,明显侵害了乙妻已当然拥有之所取得的物权的一半的合法权益。

因此,公证处在未有新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出台之前,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的办理应慎重。

三、在办理具体公证事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主要证据材料要进行核实

对当事人提交的相关材料,公证机构除需要按照《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进行审查外,还应当采用下列方式对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和财产权属(权利)凭证原件进行重点核实:对亲属关系证明,应当向出具证明材料的单位核实;对死亡证明和财产权属(权利)凭证原件进行审查后有疑义的,应当向出具证明材料的单位核实。

(二)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

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除需要按照《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向当事人进行告知外,还应当重点告知下列内容:

1.当事人隐瞒、遗漏继承人(包括有权分得适当遗产的其他人)的,或者隐瞒、遗漏被继承人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继承遗产的,应当在继承遗产实际价值内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3.遗嘱(遗赠扶养协议)附有义务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

(三)应当重点审查的内容

办理继承公证时,除应当按《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审查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材料的真实合法性及事项的真实性等事项外,还应当重点审查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身份是否属实;

2.当事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是否属实;

3.被继承人有无其他继承人;

4.被继承人和已经死亡的继承人的死亡事实是否属实;

5.被继承人生前有无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

6.申请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被继承人个人所有。

四、继承公证的'生存发展空间

《物权法》第29条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根据该条之规定,继承取得之物权无需登记,自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人自动取得。

从法律上来说,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可以依该条规定在继承开始时直接向登记机构申请对继承物权的登记,而无办理遗产继承公证之法定前置条件,这也是公证界所不愿看到的,但这已是铁的事实。

虽然遗产继承公证的办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不得不承认,遗产继承公证的办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遗产继承公证的生存已因物权法的颁布而受到了严重威胁。

笔者认为,物权法第29条的规定,只是从理论上和法律上说明继承人可以在继承开始时直接向登记机构申请对继承物权的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遗产继承公证仍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可以说无遗产继承公证不行,不管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并非如物权法规定的那样简单。

当事人申办遗产继承公证主要是为了达到对遗产中房产、车辆、证券等的过户,储蓄的提取等很多问题,有些是公证所专有的证明权。

遗产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如代位继承、转继承、放弃继承意思表示的审查、主要遗产及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及份额、遗嘱的合法性及效力、遗嘱继承人的身份、被继承人死后继承人及遗产的变化、被继承人是否以生前的行为改变了遗嘱等问题,即使公证的证明作用是任何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其证明效力是至上的,因为遗产继承公证就是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

从司法部与建设部于1991年8月31联合下发的《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合法继承人继承房产,必须提交“继承权公证书”)及建设部分布的《房屋登记办法》的讨论意见稿(应提交继承权对继承房屋享有继承权的公证文书、受遗赠人同意接受遗赠的公证文书)即可看出,因继承、遗赠导致的房屋所有权转让时,无遗产继承公证不行,遗产继承公证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12:中医学理论的论文

中医学理论的论文

红皮病型银屑病属银屑病的严重类型,是皮肤病中的危重病,临床表现为弥漫性皮肤潮红,甚则肿胀浸润,大量脱屑,或伴有发热等。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皮肤病病在皮肤,与整体关系密切,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可导致皮肤病变,皮肤病变也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在护理过程中,如何依据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找出致病原因,提出准确的护理方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将会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情志所伤,影响脏腑、气血功能

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之为七情,七情太过与不及皆可成为致病因素。情志所伤,脏腑、气血、皮肤腠理功能失调,导致皮肤病变。有资料表明,一些银屑病患者在精神过度紧张或严重精神创伤后发病、复发或加重,焦虑、烦恼、悲哀等心理失衡状态也都能激发银屑病或使之恶化。所以护理中要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情志变化,找出影响患者康复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因人而异,辨证施护。不同年龄、病情的不同时期,产生的情志变化也不同。年轻人会因为担心疾病影响工作或遗传给后代,产生烦躁、易怒、焦虑等情绪;老年人会由于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加上多种老年病缠身,多担心经济负担问题,而表现为忧愁、抑郁、丧失治疗信心等;而恢复期患者多担心愈后复发,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闷等。我们针对不同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对年轻人要服务热情,细心开导,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卫生知识宣教,着重强调情志与康复的重要性,让患者对本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克服急躁情绪,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工作;对老年患者要多加安慰,关心体贴,细心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帮助老年人解除后顾之忧;对恢复期患者,要鼓励患者多到室外活动,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争取早日康复,减少复发。

2饮食不节,诱发、加重银屑病

中医学非常重视饮食护理,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饮食调理得当,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气血充盈,皮肤腠理得以营养,疾病可以早日康复。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尤为重要,如恣食肥甘厚腻,或暴饮暴食,脾胃受伤,脾不运化,湿热内蕴,阻于肌肤,则皮肤红肿;若湿热郁久化火,或饮食辛辣、嗜酒,脾胃积热,热郁化火,火毒炽盛,则皮肤色红赤;若热入营血,血热、血燥,则脱屑、瘙痒。因此,在红皮病型银屑病进展期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宜食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食品,多食蔬菜、水果,少食多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恢复期由于热伤津液,应多食一些生津润燥之品,如梨、苹果、香蕉等,多补充一些水分和果汁,保持大便通畅;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阴虚,可用黑芝麻、核桃肉各等份共捣烂加适量蜂蜜调服,滋养肝肾。

3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有利于银屑病康复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或病理反应。中医护理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因时因地制定相应措施,如春秋季多风燥,穿着要保暖,忌食辛辣,保证充足睡眠,可用北沙参15g,麦门冬15g,冰糖15g,加入大米100g,煮粥食用,每日1次;暑季湿热,穿着要凉爽透气,避免日光照晒,忌食油腻,可用西瓜翠衣、荷叶、鲜竹叶、适量蜂蜜煎汤代茶饮;冬季寒冷,要避风寒,忌食温补之品,以防热从内生,郁久化火、化燥,诱发银屑病。总之既要重视人体内部功能协调,还要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4辨证施护,有的放矢

辨证施护是遵循中医辨证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与常规护理的不同点就在于不仅要明确疾病的诊断,还要分清这个疾病属于什么证,根据不同的证进行施护。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由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护理措施随之而异。如患者皮损不断扩大,颜色掀红,鳞屑增多,瘙痒,伴有怕热、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等,则属血热证,治宜凉血清热,饮食要清淡,多饮水,多补充清凉之品,如芹菜、苹果、梨等;如全身皮肤发红或呈黯红色,甚则稍有肿胀,皮肤灼热,或个别皮损处出现小脓疱,或伴有壮热口渴。便干溲赤、苔黄厚、舌质红绛、脉弦数等,则属火毒炽盛证,治宜凉血清热解毒,饮食方面除清淡、多食水果、多饮水外,宜食用一些祛火之品,如苦瓜、苦菜、薏苡仁粥等。

综上所述,要做好中医护理工作,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特别是辨证的基本方法。正确的辨证是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在辨证论治、辨证施护的指导下,才能制定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护理计划,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篇13:我国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与继承的论文

论文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先秦时代,儒家就指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强调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并提出儒家伦理思想的总纲领,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便成了中国传统家教的指导原则。中国古代家庭是由宗与族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故家教的内容首先强调祭祀祖先的重要性,这是家庭道德教化的根本。儒学家们更将孝德作为家庭教化的出发点,并把这种孝道推广到国家政治方面,以尊君、忠君为天经地义,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这种移“孝”作“忠”的说教,逐渐发展成所谓的“名教”,以维护中国社会的秩序。汉代以后,家教更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出现了“家训”;“家范”、“家仪”、“家规”、“治家格言”等家教书籍。其中所宣教的“勤俭持家”、“六亲和睦”、“尊老爱幼”、“以身作则”等。

中国古代家庭始终是处在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支配下,因而在家教中所强调的家法,则更多的是体现男性家长的意志与权威。同时,这种家长的权力在历代又都受到法律的认可与维护。如妻儿违反家规,冒犯教令,除了有庭训责打,甚至可“依法决罚”,国家法律承认父祖的惩戒权,这无疑是家教中的糟粕。因此,我们对传统的家教思想必须作具体的分析,剔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合理的思想。我国富有道德价值的家教思想,可作如下概括。

一、德教为本

德教为本,是指家庭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为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些方面的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人处事、待人接物,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的在儒家看来,则是为了成贤成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梯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而“宝身、全行”即珍视自已的身体、生命,追求德行完满又成为孝道的要点。颜之推甚至从胎儿之始就重视道德教育:“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朱熹见从“孩幼而教之以孝梯诚敬之实”直至“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间,各有以知其义理之所在,而致(达到)涵养践履之功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及其道德修养必须从童年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环境。培养下一代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是家庭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德教为本反映了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的原则,古今皆然。虽然德育的具体内容随着历史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以德教为本的这一普遍的原则是不会因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六亲和睦

六亲和睦,又寸于家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基本的思想是指家庭亲属之间的和睦相处,中国人一向把它当作家庭建设的理想目标。六亲和睦以“和为贵”,标明和睦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强调和睦相处是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础。而要做到家庭成员的.和睦,则又要以教育成员之间格守各自的角色规范为前提。“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才能内部安定,外有成功。”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兄弟》篇中,对兄弟之间的关系,作了淋离尽致感人至深的分析后指出:“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憧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踏(践踏)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王夫之对家庭和睦之道也有独特的见解:“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贪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陵弱者,何况自己骨肉,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富强者,当生欢喜心,吾家幸有此人撑门户”。

六亲和睦的家庭伦理观念,很显然与西方强调个性独立有所不同,更多地体现了东方古老伦理的特色。我们并不否认传统的六亲和睦观念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家长制基础之上的,以此它的实现受到了历史条件的局限。然而和睦的家庭一向为人们普遍所向往,就现代来说,建立在平等观念之上的家庭和睦,仍是建立现代幸福家庭的必要前提。

三、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可简约地归结为孝与慈这两种思想。关于孝,在中国全部历史中和人民古往今来的生活中,都占有极高和极重要的份量。可以说,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也有人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孝的文化。

《孝经》是一部孔子述作的孝学专著,自从在汉代重新面世后,历经诸朝各代,不仅受到一般社会层面的高度重视,而且得到历代朝廷的无比青睐,被尊奉为千古圣书。《孝经》的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达人性,以德教人,以理晓人,委婉清明,解释迷误,启发心智,进而感化人心,导引人行,成为历代历朝最为优良的教民化俗的工具。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第一”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孝的含义的认识:起初是事奉双亲,后来引伸到包括忠君,最后归结于立身修德。那么怎样才算得上孝子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五个方面都能做到并做好,才能称得上是孝子事亲。事亲如何联系得上事君呢?因为事亲者“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在家里能够做到循人伦礼仪,所以延展到官场上到社会上也是会以礼待人的。因此,孔子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但孔子也并不提倡愚忠。他的学生曾子问他,儿子是否只要顺从父亲的旨意,就可以说他是孝顺的呢?孔子即刻反洁:“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让父陷于不义,怎么能称得上孝顺呢?孔子的孝亲思想十分丰富,从以礼治家、孝敬父母始,最终达到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目的。这也是《孝经》既能为百姓接受在民间广为流传,又被历代统治阶级奉为圣经之一的重要原因。孔子之后,孟子对“孝”也有诸多论述。如就公都子关于匡章这个人孝不孝的问题作答时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贷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从孟子这段对“五不孝”的解释中,可了解古人的孝学观点与孝义的基本内涵,何为不孝,又何谓孝,亦由此稍明。

老子说孝与儒家有别,径渭分明。比如《老子》第十八章有云:“六亲不和,有孝慈。”又云:“国家昏乱,有忠臣。”其第十九章有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辩证地看孝慈忠信意识与其价值意义。当父子、兄弟、夫妻等六亲之间发生矛盾、不和不睦之时,当社会上出现抛弃仁义纵行邪恶之际,方见得孝顺与慈爱的重要与需要;当国家处于衰跌**之秋,才显得忠臣的必要与紧要。亲疏见孝子,国乱识忠臣,这些颇具哲理的论断,颇见老子思想特色。,庄子论孝与老子异曲同调,哲理性极强,思致深刻。如“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敬礼行孝是容易做到的,而真正以赤诚的爱心去行孝那就比较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子女易忘父母,而父母是难以忘怀子女的。这也就尖锐指出人性和世情的未足善的一面。

除上列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之外,历史上诸多名家,大都有关于孝学孝行的论述及实践。另外,历史上大量的蒙学类书籍,如《小学》、《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小儿语》、《老学究语》、《好人歌》、《幼学诗》、《太平天国三字经》和女德女则类书籍如《女诫》、《女论语》、《女训》、《女二十四孝图说》、《女三字经》、《女小儿语》、《张氏母训》等莫不以大量的篇幅言孝,逐渐深化了人们的孝亲心理意识,使之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国民性。

至于“慈”,这是对做父母长者的要求,要求他们能慈爱自己的子女(“爱幼”)。作为父母来说,不仅要供给幼小的子女以衣食,更重要的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成为有道德的人。尊老爱幼一向为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对于建立现代家庭来说,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和睦的家庭离不开“孝”与“慈”这两种思想。因此,我们对于这一传统的美德应当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当然,现代家庭是建立在平等思想的基础之上,而不同于旧式的家庭是建筑在宗法制的封建家长制的根基之上。

四、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我中华民族,尤其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一大美德。勤指勤快,要勤于劳动,反对徽惰;俭指节俭,要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我国古人深深懂得,勤俭两字为“治生之道”,为“发家致富之本”,而徽惰与奢侈浪费则是败家破国的祸首。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和提倡勤俭持家,以勤俭为美德,以徽惰奢侈为耻辱。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留传下不少有名的格言与佳话,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匾”。“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力作不求富,富自到矣。”。“力能胜贫,谨能避祸。“《周易》、《尚书》、《孝经》、《论语》等典籍中,都有有关勤俭之论述。大约成书于三千年前的《周易》就提出了贵俭的思想,它把人们对于节俭的态度分为“甘节”、“安节”、“苦节”三种,即甘于节俭、安于节俭和苦于节俭。最好的是“甘节”,就是甘于节俭,把节俭当作“甘之如怡”的乐事。这样的三种态度,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甘节,吉”即甘于节俭,前途是吉祥美好的;“安节,亨”,即安于节俭,凡事亨通顺利;“苦节,贞凶”即苦于节俭,占卜预测未来将是不幸的。对于后一种态度,《周易》的作者给它下了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不节者,则暖若。”就是说若不能节俭,势必陷于贫困,落到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地步。孔夫子也曾说过:“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对其大弟子颜回生活的艰苦朴素大加赞扬。宋代宰相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出的“众人皆以奢糜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程颐也将“节俭朴素”称为“人之美德”。六世纪后期先后为四个王朝效力的颜之推晚年时,为保持家庭的传统和地位,写了《颜氏家训》二十篇,想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教训子孙,鼓励子孙继承家业,扬名于世。这部封建时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对勤俭持家有丰富的论述。其中对“俭”与“吝”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阐述。他说:“然则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谓也。令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则不吝,可矣。”《颜氏家训》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之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又称之“篇篇约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另外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对勤俭持家也有精采论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谬,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燕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击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懂。”所有这些有关勤俭的论说,是我国人民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光是为人之道,治家之方,也是兴国之策,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是当大力提倡的。

五、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这既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家庭教育者的要求。即对父母家长进行家教的要求。家长应以其言行风范,为子女作出榜样,使其乐而接受教育。如果父母家长言行不一,表里相违,对子女的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身教重于言教,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更是这样。

颜之推认为在儿童道德教育方面,重要的不在长篇说教,较为有效的还是长辈示范。这种成人道德榜样所发挥的影响,他称之为“风化”,“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行行而后者也。”这是一种自然的仿效,丝毫不需强制。他认为作为父母,应当教育子弟立志,树立较高尚的生活理想。他引用齐朝一事例来教训子孙。齐朝一士大夫尝说:“吾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晚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这样教育子弟,志趣低下,实在可鄙,颜之推对此极为愤慨,严戒子孙切勿效之。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古今皆然。,现代教育实践依然表明,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受父母的影响往往是最大、最持久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成长。这种影响包括子女的品行、性格、习气、兴趣乃至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因此在子女身上总保留有父母的影子。由此可见,作为父母来说,以身作则是十分重要的。

篇14: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摘要:教育学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 重点面向教育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主旨在于把握教育学的内涵,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水平。为此, 要分析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 更好地优化教育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教育学; 发展; 继承; 创新;

教育学旨在揭示教育规律, 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般性的理论说明和依据, 是根植教育、服务教育的知识, 表现出教育知识的实体化、整体化和统一化, 具有特定的理论取向和体系取向, 是具有一定逻辑体系的理论知识, 有其相对严格而精确的学术语言, 各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且有逻辑顺序的。同时, 教育学还体现出人文取向和价值取向, 是具有价值性的科学知识, 所有关于“培养人”的问题都是教育学中最为前提性和核心的内容, 并引导学习者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叩问人生存在价值。

一、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一) 对人的关注、实践关注和学科关注

一是教育活动中对“人”的关注。首先是对学生发展的关注, 具体表现在面向实践的立项课题研究, 并总结和归纳渗透性探究学习和独立性探究学习两种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是还对教师发展的关注, 可以通过研究性实践、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合作研究、课例研究、专题学习等方式, 提升教师个人反思和实践的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二是对教育实践变革的关注。这主要是对学校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并逐渐加强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性研究。三是对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注。这主要是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本土化教育学、中国特色教育学、原创教育学等, 以更好地研究和推进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 以转型为主题的教育学学科研究基调

在教育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 转型是教育学学科研究的主旋律和基调,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转型讨论和分析趋势, 引发了社会关于教育观念、教育问题的具体研究, 也引发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特殊问题的研究, 由此也可以看到教育学科在社会转型中的利益、矛盾与冲突。

二、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对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逐渐地由现象到本质、量变到质变, 体现出对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如师徒授受关系就是人类教育文明史中极其普遍的成果, 并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师徒授受关系的继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主要在于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的增强, 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还包括对其他教育学相关学科成果的继承, 是在哲学思想及其方法的引领而不断发展的。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 它体现出对既有哲学的主动选择和继承, 以其作为教育学研究的认知论和方法论的思想基础。在对既往哲学继承的过程中, 不仅是哲学研究者单方面的过程, 也不仅是教育学研究者的研究过程, 而应当是具有认知活动的人对既往哲学的继承, 表现出领域划分的特点, 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体现出对既往哲学继承的多样化特点,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

三、教育学发展的创新

(一) 教育学概念体系的转型与创新

一是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当今的教育涵盖极其宽泛, 它不仅包括各种私立和民办的学校, 而且还纳入了研究机构内容;另外, 还出现了新的ICT技术生成的各种网络教育、在线远程教育等。二是教师的专业化转型。在基础教育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 尤其是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 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转型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包括对教师地位和身份的重构的研究, 要求教师向更高层次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转型。三是教育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当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不断涌入的时代下, 教育活动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原有的教育结构、类型、层次都有了新的变化, 教育机构、教学方式、教育评价标准也不断更新。以课程为例, 它不仅仅局限于纸质课本, 还涌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媒介文本和对话, 如:电子学习、网络学校、学校组织再造、团体学习、“愿景”等, 推动了教育活动的创新发展和进步。

(二) 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反思与创新

一是要坚守学科立场。教育学研究要坚守自身的学科立场, 要确定学科研究的问题域, 以开放的视角重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 使之在多学科研究的语境中秉持其独特的专业气质和特色, 恪守教育学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科学性。二是推动本土创生。教育学在发展创新的进程中, 明晰了本土创生的教育理论, 即:教育本质论、教育功能论、教育先行论、素质教育论、教育公平论。其中, 教育本质论提出了社会实践活动说, 明晰了教育的本体方位, 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教育功能论明确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功能。教育先行论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 为科教兴国提供理论支撑。素质教育论着眼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德育为先, 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教育公平论则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 更好地促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三是促进学科协同创新。要明确教育学研究成果的普适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确定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元层次”学科属性和学科地位, 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支撑。同时, 还要扩大学科视野, 注重学术品质, 主要包括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本土意识”“学科意识”和“方法意识”, 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另外, 还要优化学术队伍, 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 整合学科资源, 共同探讨和研究学科重大课题, 获取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三) 合理利用教育学大纲和教材

教育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素养的任务, 要通过教学大纲明晰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内容, 并以教材为主要媒介, 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立足基础, 突破重难点。要结合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大纲, 立足于教育学基础知识概念和体系, 进行教育学内容的深化和扩展, 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学习。其次要合理简化教材学习内容。要以教育学教材内容为主线, 明晰其知识架构, 合理地进行简化, 使教育学知识内容化整为零、化繁为简, 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加深和巩固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体悟。

(四) 推进模块化与动态教学机制改革创新

要树立大教育学观念, 立足于课程教学一体化和科学知识理论, 将教育学课程组建为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智慧生成、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教育学名人名著欣赏、名师风采等不同模块, 以核心知识团为基础, 精心遴选教学模块群, 根据不同课时和学习需求动态调整。在动态组合教学中, 要使各模块群之间的知识点独立完整且相互联通, 任课教师之间也可以动态组合, 相互交流、沟通、探讨、分享和研究,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学。同时, 还要采用不同的辅助教学形式, 灵活组织课程教学资源, 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 采用各种辅助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升学习者的教育素养和知识。

(五) 增强学习的主动意识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 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学习, 在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的前提下, 充分运用发现学习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获悉教育学知识并掌握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 并通过角色模拟、案例研究、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 引领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外, 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环境, 教师也要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 利用其直观、生动的特点, 为学生展示和呈现教育学知识内容, 更好地提升教育学教学效率。

(六) 教育评价模式的创新

在教育学发展的进程中,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挫伤影响。为此, 要对教育评价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学习参与活动、社会实践、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等, 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进行学生学习状态的信息反馈, 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 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白洋.初探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哲学”使命[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32) :228-230.

[2]辛萌, 侯怀银.教育学传统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7 (1) :87-92, 123.

[3]唐林伟.对我国职业教育学发展困境的一些思考[J].职教论坛, 2017 (2) :1.

谈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毕业论文题目

民商法论文

药学论文选题

如何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铁道概论教学总结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

民法学论文范文5000字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理念的研究

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
《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论文(推荐14篇)】相关文章:

期末论文范文2022-09-17

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自我鉴定2022-09-11

试论脑死亡立法模式2022-04-30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普及发展论文2022-09-13

法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2023-08-05

教学实施2023-05-07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字数2023-10-26

法律书籍《所有权的诞生》读书笔记2022-05-08

边疆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边疆文教论文2022-11-14

法学论文题目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