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时间:2023-07-14 08:10:2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共12篇)由网友“象宝宝象小垚”投稿提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供大家阅读。

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篇1: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摘要: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生态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与合理设计,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资源的良性循环,并且提高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实践表明,在贯彻环保理念的前提下,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绿化;环保

一、生态理论的概念和在建筑设计中的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居住理念正颠覆着人们的居住传统,“居家健康”跃升为城市焦点,大量的城市建筑设计都将生态与健康这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森林覆盖率”、“小区绿化率”、“水景房”、“山水房”等热点名词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讲,基于生态伦理的建筑设计,就像一场绿色的革命,提升了城镇化的品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建筑”的含义,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绿色生态建筑应体现出以下几条含义:(1)生态建筑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不破坏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对建筑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给予人们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2)生态建筑本身要以“居家健康”为基础,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条件,包括冬暖夏凉型的气候条件、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生物气候条件等[1],其主要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的舒适,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人与建筑之间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具备良好的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3)生态建筑还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底蕴,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与开放,寻找到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平衡点,建筑设计理念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的传统特色和人文环境。

二、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是从环境系统理论演化而来的,基于生态理论的.建筑设计,对于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具备未受污染的水源、有一定湿度且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的土壤、清新而干净的空气,在安全性方面,能够抵挡一般性自然灾害的侵袭,其建筑资源还可以循环使用。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合理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并非一味地将人作为核心,而是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众所周知,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所以此处的以人为本,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这两者是对等的,不能只顾一方而牺牲另一方,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周围要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景色景观,此外还要注重室内环保,围绕人的身心健康这一要素,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尽量降低环境带来的污染,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二)对清洁能源的开发

生态建筑不仅反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还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注重环保”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特色标签。生态建筑中的各种能耗应降至极低的水平,无论是水电、热能还是建筑与装潢材料等,都要得到有效的使用。多开发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在环境保护中多出一分力。节能降耗是“低碳生活”的基础,更是“注重环保”的推力,在保障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节省有限的资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三)对资源的循环使用

生态建筑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其建造的资源能够循环使用,该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所认可。当一所建筑被拆除时,旧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钢筋、玻璃、墙砖等,都要尽量回收利用,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建筑的成本。对于一些内部结构尚未老化的旧建筑,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加固或改造,在满足人们新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省下一大笔建造新建筑的费用,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基于生态理论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人、建筑、自然”三大因素,利用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增强建筑物的性能,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加快建筑新技术的钻研速度,大幅度提升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企业要善于创新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提高生态建筑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智能型建筑技术要积极采纳和使用,通过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完成自身的跨越发展,设计与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生态建筑。

(四)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

人文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在生态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高度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尽量多保护和打造人文景观,确保人文历史的连续性。设计生态建筑要深入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历史,与地方风情和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建筑并非是死的,在人文景观的陶冶下,它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富有内涵,完全扎根于当地的人文环境中,表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差异,体现出该区域的文化和传统[10]。此外,要促进自然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地形地貌还是湿地植被,都不得任意破坏,生态建筑尽量跟自然环境相融合,争取开发更多的绿色空间,并使生态建筑保持有活力的布局,杜绝废弃物与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跟建筑有关的废弃物及垃圾,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多种植绿树,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尽可能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程度。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与健康的呼声也更强烈。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破坏环境及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多加强绿化工作的开展,打造符合当地历史特色的人文景观,多开发与使用清洁能源,全力提倡节能降耗,并利用合理布局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环保,尽量使用可循环的资源,以降低建筑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其“绿色、环保、健康”的内涵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包行健.基于可持续理论下的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节能研究――从国外生态建筑成果看我国的生态建筑及室内空间发展[J].室内设计,(2):2-6+24-26.

[2]周宾,裴成荣.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大遗址保护生态城市建设的共生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3):5806-5808.

[3]赵继龙,刘甦,郑斐.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基于新兴生态理念的发展展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85-388.

[4]蔺宝钢,徐娅,胡仁锋.生态脆弱区的生物气候学建筑景观设计――河西走廊古浪地区景观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31-536.

[5]田娜,李亚光,田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9-102.

[6]赵宏宇,高洋,王耀武.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于“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J].规划师,2013(4):86-91.

[7]张建新,王立国.生态经济学视角下建筑工程可持续建设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10):5-10.

作者简介:

连鑫 1991年10月24日生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篇2: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论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城市建筑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建筑科技界反思发现:先前的节能建筑、太阳房以及节能节地建筑,其含义及原理均未明确建筑应促进含其自身在内的各领域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我国古代“天、地、人、和”的大环境观对于生态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及其环境若能做到有利于:综合用能;多能转换;三向发展;自然空调;立体绿化;生态平衡;智能运行;弘扬文脉;素质培养;持续发展;美感、卫生、安全。那么。在永久的将来就可能做到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这种建筑可称为生态建筑。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及生活质量显著成倍增长,目前房地产业的急剧膨胀,众多的居住小区的涌现,房价及房地产策划被炒做的炙手可热。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花样翻新的各种广告、楼书令人目不暇接,无从选择。而且一些虚的理念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水文化、、生态文化一时之间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惯用的标语,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人性化空间被到处滥用,一座荒山甚至一潭死水、一片树林都被描绘成“山水人家”、“私家森林”、“亲水住宅”等佳境。这种种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个成功的开发商一方面要在开发理念上凸现自己的优势,包括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等等软硬件设施,如纯净水入户、宽带网、智能化管理等现代科技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居家生活。环境的优化又随后成为人们做出选择的关键所在,人性化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但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不仅仅提高绿化面积、绿地率,而设计真正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真正关怀和满足各阶层、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片绿荫、可以让孩子尽情游戏的乐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场地,而不是为了追求形式的图案,环境建设要达到的是优化环境、改善小气候的长期效果,不是一时的华美。

所谓生态建筑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

对生态建筑和使用技术的要求可以用三点来判断,首先技术本身的功能与生态环保功能是一致。第二要求采用的技术和制造的产品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免费。第三个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有利于人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生态建筑目前技术上应该说还是非常广的,包括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等等。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首先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基本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技术还包括:(1)建筑的体型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十分明显,体型系数越小就意味着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外维护结构表面积,从而降低室内外热交换。(2)自然通风与采光。(3)遮阳。在设计中可利用墙面绿化和树木遮阳,充分发挥绿化的遮阳作用,既经济又有效,同时还可以改善微气候,美化环境。同时可使用百叶窗调控板,控制太阳光的进入量,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天采暖。(4)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5)水系统的.设计。包括对给水、热水、雨水、灰水、黑水的合理设计。(6)建筑采暖。建筑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耗的23%,在建筑中推广适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和太阳能技术对整个社会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7)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

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绿色生态建筑意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生态建筑并不是指以昂贵费用为代价来得到优美环境的建筑;生态建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或模式,这种建筑的一大特性就是与生态环境和功能的相协调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实现生态能源建筑商品化可采用以下一些措施:(1)加强以治理污染“源头”为主的建筑能量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2)可以先在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新建的城镇小区、人居环境已较恶化的区域、常规能源缺乏的特殊区域建设生态能源建筑,进而推广到其他城镇。(3)一些体现绿色、环保、高效能的部件可在我国目前康居工程和其他楼宇工程中广泛推广使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光电墙面、屋面系统、废水再生装置、燃料电池、生态建筑材料等。

植物配置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居住区绿化应减少草坪、花坛面积;常绿树应多于落叶树,以保持绿视率。充分利用芳香植物,例如玉兰、丁香等;充分利用观果植物,例如火棘、构树、金银木等鸟嗜植物,吸引鸟类和飞禽,从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色叶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檗等;充分利用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花卉鸢尾、地被菊等,丰富的植物层次、季相变化,从视觉上是美丽的,从植物生态学方面考虑也是合理的;但有时南窗前的高大常绿植物往往阻挡了室内的光线,使居者有压抑感,而充足的采光对于居民来讲是很重要的,所以植物配置时也要兼顾视觉、生态、大众行为,适当移动植物种植位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一个绿色链。

一个规划合理,环境优雅的居住环境―流水、绿树、阳光、处处充满家园的温馨,徜徉漫步在花间、水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缓解社会、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培养人们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这才是“家”的概念,一个让人放松休憩的理想家园。总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仅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把这种生态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篇3: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论文【1】

摘要 :文中作者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生态建筑的创新,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并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建筑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关于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

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

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生态建筑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

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环境与文化属性。

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

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心。

(2)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首先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

其次是力求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也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

(3)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

(5)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3.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

它是将建筑融人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

著名学者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

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

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

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

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4.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1)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20世纪末,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2)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

《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5.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

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将建筑融人自然。

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人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

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

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6.生态建筑的创新观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

某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

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7.结语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步形成,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提到了空前重要的高度,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并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建筑设计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

我国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能源,因而节约能源早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聂梅生.论新世纪的我国住宅产业化[J]中国建材科技,( 4)。

[2]曹永康,叶启议.墙的节能和GRC板[A].1965-纤维水泥制品行业论文集[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3]初操,钱宜伦.小康住宅[A].现代与未来的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4]曹伟.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1 (5)。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2】

【摘 要】文中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生态建筑的条件以及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并就发展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一、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

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

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

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

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

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

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二、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自18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增长的基础。

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

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

《里约宣言》指出,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

生态环境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

《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三、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

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

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

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

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

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四、生态建筑与发展家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

客观来讲,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的,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

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总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发展生态建筑。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生态建筑学[J].建筑基础科学,(05).

[2] 高建岭,李海英,王晓纯,白玉星.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J].城市建筑,(10).

篇4: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绿色建筑体现重要思想就是绿色建筑理论。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进行了一个简单了介绍,接着论述了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所应该遵循的应用原则,并集中分析了其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体现,旨在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也希望对相关专业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论 建筑设计 应用

引言

绿色建筑理论的实质内容可归纳为: 降低建筑工程带给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理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建筑行业发展以及环境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才被提起的。当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建筑师们就不得不去探寻新的建筑形式来适应人类社会变化带来的居住变化。一方面国家能源十分短缺,能源形势极为严峻,而另一方面,建筑用能极端的浪费,成为当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来临,我国日益认识到能源、环境与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注重绿色建筑理论的体现。

一、绿色建筑概要

1、绿色建筑含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等),减少污染并且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适用,健康与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非是指一般意义的屋顶花园或者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了一种象征或者说一种概念,指建筑对环境无害,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以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节省能源,充分利用阳光,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建筑、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人工手段与天然条件创造良好的、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与控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使用,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2)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的原则;

(3)健康舒适的原则。

3、绿色环境的地域主义

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经济条件、气候特征、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份。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

二、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所坚持的应用原则

1、建筑设计要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

建筑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中。所以,建筑物需要融入周围的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与人文环境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互动达到动态的平衡,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为此,设计时必须强调采用原材料、本地文化以及建筑资源,尊重本地的气候与自然的条件,让建筑展现出地域特色。注重建筑寿命周期的含义是,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要考虑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还应将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确保其运行阶段能给人提供舒适、健康、无害、低耗的空间。

2、体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建筑设计工程师应对工程周边的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植被等自然条件加以综合应用,在维持景观与文化的连续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周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后果,如降低废弃物、有害气体排放等。

3、创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设计中应该对居民的精神与物质要求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虑,尽可能的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提升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亦是为建筑工程自身施工创造适应条件。绿色建筑理论建筑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使用功能,就是宜于办公、居住以及其他需在室内从事的活动,这是建筑物之为建筑物的价值所在,不适合居住不成为建筑物,这是建筑设计的归宿。所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好通风、采光、采暖、换气、降温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做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确保居住环境的良好状态。

4、节约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在构建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对太阳能或者风能的充分利用。在确保任何季节中主导风向在建筑中的有效发挥和利用。除了设计,建筑的建造和应用材料的选择,也都要充分地重视到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一切水资源、电力资源等,为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5、坚持经济、高效的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最好选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还兼顾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不盲目地求大、求全,做到适宜投资、适宜成本和适宜消费的建筑,其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绿色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和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

三、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应用体现

1、建筑能源系统所应达到的节能目标

能源系统是建筑各个系统运行核心系统,是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所重点体现的内容。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只顾如何节省能源的应用率,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高效低碳的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程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做好建筑整体调温工作,合理分配各类型能源在不同建筑设施方面的应用;注重绿色建筑各项系统的节能。

2、体现绿色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措施

关于现代建筑的能源系统设计,可划分为主动与被动方式两种,在运用当前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候条件、资源运用、能源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重要因素影响作用,对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充分研发,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第一,利用自然采光,采用中庭、玻璃幕墙、通窗等有效技术措施促使室内光线充足,提高原有建筑的采光质量,通过高度智能化的控管实现对阳光的引入,在改善室内光照条件的基础上,降低因灯光照明而带来的电能消耗。

第二,完善智能化遮阳系统。在建筑设计中,遮阳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房屋光照强度均匀一致,有的情况还能塑造绚丽的光照效果。

第三,增强建筑墙体以及屋面的隔热保温性能。不管是选取主动或者被动形式的建筑设计方法,隔热保温系统的性能对于建筑各个系统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室内的保温百叶、双层隔热玻璃系统等节能技术正是实现这种性能的有效应用技术措施。此外,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屋内通风状况、创建热量收集系统、有效隔离噪音、应用太阳能发电材料等都能强化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理论。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论所力求达到的目标就是采用多样化节能技术手段,进行人居系统受限的空间管制、功能组织、容量调控和资源配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安全、健康的共生关系,以有度的消耗地球资源,最优高效的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宜居、舒适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

[1]罗兰. 中小型社区公共绿色建筑造型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

[2]刘薇薇. 中英中小学绿色建筑设计与应用状况的对比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3.

[3]李颖. 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的美学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篇5: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论文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论文

一、生态建筑概述

1.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将生态学中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到建筑学中来,使建筑设计理念能够符合生态学中的资源循环再生、反馈平衡以及自然调节机制等内容,意即在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的整个流程能够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依据和标准。一般而言,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等同于生态化建筑,其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界,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对建筑学进行重新的诠释,最终使设计成果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为了使这一生态系统得以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需要对建筑内及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利用,使得建筑系统成为耗能低、健康无污染且能实现资源二次利用的绿色舒适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生态建筑的特点

与普通建筑相比,生态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可归纳为节能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态建筑将主要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生活需要,如太阳能、风能、水利以及海洋能等等,从而尽量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这样,通过资源利用形式的改变就极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能源损失,并达到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例如:烧水时可选择太阳能,减少对电能、煤气及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依赖;在墙体装饰时可选购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作为外墙涂料来使用,减少空调的开放时间;废气废料应得到妥善的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另外,室内环境的营造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应积极思考的内容之一。

二、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

生态建筑应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其应用的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以及最终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筑回归自然。由于生态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实现循环发展的有机系统,因此,应当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存的良性互动作用,而生态建筑也会处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的牵制之下。

(2)技术环境

生态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要以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依托,科技能够为生态学中的种种理论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前提。其重要作用贯穿于建筑的设计、施工等许多重要环节之中。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应选用生态材料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在生态建筑中体现得较明显,同样也需要科学技术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支持。

(3)人文环境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的就是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利于身心健康、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设计思路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应符合人们追求舒适、自然及环保的需要。换句话说,生态建筑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一原则要求下,建筑对人文环境的尊重和相互作用就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在运用生态学理论为建筑设计进行指导时,应对各项措施对当地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充分地研究。应力求生态建筑在完成生态环保使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发挥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和独特风土人情的作用,从而使生态建筑符合当地的人文内涵,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避免千篇 一律的设计模式。

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略

(1)优势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为了使生态建筑的环保理念得以真正落实,应注意从建筑所在地的特点及优势这一角度完成应用方案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对当地的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以资源优势带动生态优势。例如:建筑位于滨海地区,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及风能就构成了其最大的资源优势,建筑设计者可在建筑的楼顶位置设置

多座风车,并同时在前方以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使天然的太阳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采集。为了配合太阳能的使用,还可另设智能电网,使电能得以储存。(2)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态建材的应用既能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真正达到节能目的,同时也减轻了材料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应力求做到因地制宜,从而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3.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由于对生态建筑的需求是没有地域之分的,但所在地的环境特点和原有建筑风貌却是有地域的分别。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时,要首先对所在地的环境和建筑进行考察分析,使建筑的设计能够与当地原有景观完美自然地融为一体。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建筑适应环境,追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另一种是环境适应建筑,力求建筑生态化程度提高。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生态建筑对建筑设计融入的分析,指出在环境效益备受关注的当今时代,应加强建筑的生态化建设。本文对生态建筑的含义进行了简要地概述,并以生态建筑的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对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运用方略。希望这些应用方略的提出,能够为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有益的思考。

篇6: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广泛运用,为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应加强对生态建筑设计重要性的认知能力,提升其利用的效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应用

社会的发展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不过其对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我国空气、绿色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我国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引入到了现今的发展过程中来,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篇7: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从广义的意义上来看,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将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构建工作,将内部运行的状态进行生态化的转变工作,从而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自由的生活空间。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以居住环境为主,通过对居住空间的合理布控,降低空间内能源的消耗,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不过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其并不是根据设计者的思维模式进行随意的变动,而是遵循着既定的原则,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工作,从而使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结合在一起,在保护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并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篇8: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提升水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降低非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将人们与自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规律。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设计和施工人员应遵循自然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的利用自然的优势,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建设的目标,从而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性,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2)对建设区域内的地理特征进行综合的考量。由于工程建设的区域范围不同,其影响的因素也会随着改变,因此,要对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地质、气候、天气以及施工材料等内容进行严格的考察工作,从而掌握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将建筑的功能性和环保工作的开展融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3)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土资源。在建筑施工中,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资源过度浪费的情况,设计人员只需要结合本土资源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即可实现空间资源的利用,还能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实现环保工作的效用。比如说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将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统一的开发和施工,可以有效的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空间的使用性,减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实现生态建筑的功效。

篇9: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3.1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居住空间内能源的过度消耗情况,同时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施工周边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比如说区域内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以及原有的绿化情况等等,之后,设计人员在结合考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在保住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建筑整体功能性的发挥。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所需的给排水、以及电气等工程,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工作,不仅要确保其功效的合理发挥,同时还要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相符合,从而实现生态建筑的构建目标。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环保材料,在满足空间构建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环保节能的效果,提升相关能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能源的长久开发奠定基础。

3.2充分的实现生态建筑自身节能的功效

建筑物自身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情况,比如说取暖、控温、通风以及采光等,如果不对这些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将会导致能源过度损耗,对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其具体的情况,合理的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比如说天阳能、风能等等,从而达到空间内部调节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损耗。例如,在进行办公空间的构建时,遮阳则是设计人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夏季的光照较强,使得玻璃幕墙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式,设计合理的遮阳系统,则会造成办公空间能源消耗过大的情况。如果办公建筑采用的是大型的双层幕墙结构,还需要在墙体内部、外部都设置相应的遮阳系统,从而减少室内阳光的直接照射,起到一定的调节温度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安装一些可拉动的百叶窗,防止室内受到强烈的光线照射,避免热辐射的传递。除此之外,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外围护结构的热能损失也是比较巨大的,由于其面积较大,保温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节能效果,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选择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从而实现生态建筑的主要功效。比如透明热阻材料组合墙、玻璃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兴起,有助于设计师更好的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建材的生态性能。

3.3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可以说是我国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技术的使用也越发的成熟,尤其是太阳能热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即是建筑的太阳能利用的示意图。另外,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也在逐渐的建设过程中,不过光伏发现技术由于我国的起步较晚,其技术还不算十分成熟,使其发展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太阳能热水器因其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接受使用,建筑师也将太阳能热水系统考虑到了建筑设计中,减少了二次投入与安装的情况。

3.4减弱造成和环境污染的设计内容

噪音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其重视和规划力度,以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在这两部分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建筑的情况,对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从而改善建筑周边的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规划过程前,要对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地质特征进行严格的勘测工作,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将施工中产生的噪音以及环境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对人们的影响。例如,在建筑过程中,为了减少噪音的影响,可以采用上层玻璃来隔绝噪音的穿透能力,从而降低噪音对人们听觉的刺激,且双层玻璃的使用还不会影响到整体空间内的通风情况,不会造成人们身体上的不适。

4结束语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应将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促进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在进行生态建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技术的发展,环保材料的研发和使用,生态建筑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而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14).

[2]曾筱河.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J].江西建材,(10).

篇10:建筑设计与理论个人简历

-07-01现所地点:北京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月薪要求:面议
应聘职能类型一:建筑设计应聘职能类型二:建筑师
应聘职能类型三:总裁/总经理/顾问应聘职能类型四:房地产开发/策划
应聘职能类型五:房地产前期应聘职能类型六: 
希望工作地区:北京,不限其他地区: 
可到职日期:三个月以后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9年 
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四级
其它外语语种:其它外语水平:
普通话程度:标准 计算机能力:无 
教育/培训经历
-2001就读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于毕业并

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2001-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综合甲级)

-.3沈阳建筑大学攻读建筑设计与理论硕士研究生.2007.3---北京某国有大型综合甲级院工作

取得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质

工作经验
20一级注册建筑师,现北京某国企,建筑专业负责人

已实施工程:

沈阳南湖公园改造投标 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本溪新馨家园投标

沈阳工业学院体育中心投标

沈阳小南欧洲风情街投标,日式风情街投标

沈阳韩国SR新城一期高层住宅施工图设计(1.4万M)

北宁市第三高中教学楼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1万M)

沈阳故宫周边环境改造方案及施工图

抚顺石化院图书馆加建工程方案及施工图

鞍山房建公司办公楼方案及施工图

沈阳红菱机械厂综合楼,办公楼方案

沈阳清阳世纪花园规划(7.8公顷)及建筑设计

葫芦岛开发区行政中心投标(法院楼,工商楼,行政楼)

大庆铁人纪念馆(重点工程)

沈阳韩国SR新城二期高层住宅设计(16万M)

沈阳浑南鲜族学校(24班规模)

沈北新区艺术中心

沈北新区行政中心

吴江游泳馆

北京亦庄某生物产业基地

天津滨海某产业基地(60万M)

西安某研究所总部(7万平)

中直天津总部大厦(9万平)

沈阳温泉部落五星级度假酒店(6万平米)

总参某部办公与研发大楼(5万平米)

工作技能
方案\施工图均可担当主创
职业目标
总师
个人评价
有团队精神

篇1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论文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做好将人的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问题融入进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话题,并且成为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

1.1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生态环境的开发,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就要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理念上下功夫,保证各类建筑设计能够融入生态文明中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平衡程度,以保证人类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1.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能及节地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类型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及工作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资源、运转能源及土地资源的节约,并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再生利用。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及生产的废弃物,以及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来实现建筑材料的更新及完善,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尝试新型设计,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生土建筑设计。生土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利用覆土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的保温功能,从而节省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利用生土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建筑物能够抵御一般的外界污染及自然侵害,例如由于其覆土的设计能够增强防震及防风效果,同时也能够减轻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最关键的是生土建筑设计在保暖性能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大气排污量,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

第三,生物建筑设计。这种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衡量及设计,从而使建筑设计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生物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们的居住及工作规律,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保证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从而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居住及应用。

第四,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第五,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高技术建筑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固定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可以进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篇1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论文

在考虑生态文明的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下,如何协调好建筑与人及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是现阶段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2.1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人性化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多半从原有观念中转换出来,不断形成了多种风格的艺术效果,但统一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发展及需求。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个性的突出,可以体现出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在原有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情况下,要不断丰富新的建筑艺术效果,确保实现人的居住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在保证使用功能、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美观等其他附加效益。

2.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生态化

由于国家及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升级,促使了人类各项活动及社会发展不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环保元素,能够逐渐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资源及环境的平衡。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及国土资源保护的前提。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方针,间接提升了人们生产及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发展水平。

2.3符合生态文明要实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从横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从纵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

3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保证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所以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不断完善建筑设计的方案及理念,保证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论文

学校目标考核检查组汇报材料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论文

GPS网与边角网的数据处理成果比较与分析论文

建设生态城市工作计划

浅析《天上的街市》中联想与想象的运用论文

前期物业管理的协议书

循环教材规章制度

微机械元件和微机械仪器的论文

社会学概论论文范文

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
《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生态理论与建筑设计_大专土木工程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项目合作协议2023-09-30

房地产开发策划书2023-03-23

项目合作协议范本2024-03-25

关于学术交流的邀请函2022-09-03

经济合作合同范本2023-01-14

出货检验标语2023-08-11

家乡扫墓节实践活动方案2024-02-01

高三语文 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2022-04-30

《我的呼吁》教案设计2022-05-08

优秀教学设计属于论文吗2022-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