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

时间:2023-08-18 08:09:2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精选5篇)由网友“小马快跑”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

篇1: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

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早已进入信息金融时代,其安全性、便捷性更是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诸如高频交易等金融创新工具应运而生,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也发生重大变革。本文尝试着介绍信息技术在高频交易这一国内尚待开发的技术中的应用,为读者诠释信息技术的广泛用途,并在最后着重介绍其为风险控制带来的益处,希望当局和业界人士能进一步重视高频交易与激发自己去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技术在高频交易中的应用。

同信息技术一样,银行业的信息管理只是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主要用于管理和和处理各种账务、交易指令等,当然,它也包括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设计、开发、安装和设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高频交易最早出现在美国,之后在欧美日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在北美已经占了交易指令量的60%以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里,绝大部分获益收益指令都是通过高频交易指令完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介绍什么是高频交易。通俗地讲,高频交易就是在瞬间(快于1秒)完成一项交易指令,从而抓住价差实现套利,其交易机构与设备一般都在交易所附近甚至同一栋建筑物。根据《辞海》的定义是指从那些 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活力的计算机化交易,比如,某正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微小价差。这种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有些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安置到了离交易所额计算机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交易指令通过光缆以光速旅行的距离。

一、高频交易与信息技术

与传统数据不同的是,对于高频交易来说,它需要高频率的实时的交易数据,而最高频率的数据就是分笔数据,这不是普通的信息技术所能实现的。

由于高频交易量非常大,所以中间业绩常出现一些失误导致操盘失败。针对分笔数据包,有合理的时间戳、准确的买卖价、交易额等要素,其限价指令薄由于操作量大的缘故,本应正确地围绕基本价上下波动,但由于有人的要素存在,况且人是主要操盘者,所以其误差会反映出信息未必能够获得。在非集中的交易市场中,交易者只知道当前的价格水平,各个机构根据自身的限价指令簿来调整自己的报价,这就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产品,各个自营商给出的报价各不相同。对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可以从报价单的各档委托价格和量中获得该信息。针对限价指令簿中所包含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最佳买卖报价中包含了与价格发现有关的大部分信息,同时其他报价中也包含了与此相关的重要信息,而且是不可忽视的。另外,收益率与滞后指令簿信息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成交量低的股票中表现的最明显,而在成交量高的股票中表现的.较弱等现象。买卖价差反应了即时买入并卖出证券所需的成本。买卖价差通常在市场不确定或者不稳定时有所增大,而买卖价差的增加会导致高频交易策略盈利能力的下降。未来的买卖价差可以使用Roll模型(1984)进行估计。不同于低频数据,高频分笔数据达到的时间是不规则的。交易的时间间隔会携带信息。如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五档分笔行情数据。

然而,众所周知,这所有的一切操作都是通过信息技术,也就是金融互联网成功实现。

在实时报价系统,交易策略系统和交易单管理系统核心系统之外,一个良好的全面的高频交易解决方案,还包括其他的系统,以保证高频交易的顺利执行。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系统(功能),由于非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只作简单的介绍性说明。

二、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

在高频交易中,高效的风险管理和交易信号一样重要。因为在策略的执行中,一点微小的差错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个设计优秀并能够被有效执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是高频交易系统中关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之前,需要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并能够度量相关风险,包括:

(一)市场风险:通常使用统计模型和VaR模型来度量。

(二)信用及交易对手风险:通常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如标普和穆迪,通常使用情景分析,因果模型进行评级。

(三)流动性风险:如流动性调整后的 VaR 测度。

(四)操作中财务损失风险:通常用数量模型和情景分析共同衡量。

(五)法律风险:通过相关的法律专家在因果分析框架下进行分析评估,即:一般的风险管理系统会采用两种方式来使得风险对交易的负面影响最小: 1.止损:停止当前交易以防止亏损进一步扩大。2.对冲:利用互补的金融工具反向操作,对冲风险敞口。

篇2:GIS技术洪水风险管理论文

一、洪水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含义

洪水是指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的形成往往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包含着必然性的一面,也包含着随机性的一面,人们很难精确地预知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小。所以,在水文学上通常采用洪水频率描述洪水本身风险的大小。除此之外,洪水风险的大小还与人们抵御洪水的能力以及承受洪水的区域内的资产水平有关。我们知道,如果洪水发生在没有人烟的地区,也就无所谓洪水灾害。所以,只有当洪水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才称之为洪水灾害。

长期以来,为了防御洪水,人们修建了大量的堤防、大坝等防洪工程,具有了防御洪水灾害的一定能力。然而,在人类修建大量防洪工程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在逐步加深。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人们普遍地增加了安全感,在河岸两侧开始大规模地建设,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中。然而,当下一次洪水泛滥发生时,人们发现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比以前有增无减,于是人们又要求提高江河的防洪标准。如此下去,便形成了防洪工程投入不断加大,而洪灾损失也不断增长的局面。而且人类发现了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等诸多问题。在反思这些问题时,人类意识到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以现有技术企图控制和消除洪水灾害是不可能的,认识到洪水的风险是不可消除的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回避。因此,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人们在与洪水斗争的过程中,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要适应洪水与自然共存,将洪水灾害损失降低到不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这样一个防洪减灾的总体目标。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的。

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和频发性决定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复杂性。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洪水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与工程手段,合理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的最大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在与洪水斗争的过程中,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要适应洪水与自然共存,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将洪水灾害损失降低到不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这样一个防洪减灾的总体目标。

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应贯穿洪水灾害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包括灾害发生前的日常风险管理,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应急风险管理和灾害发生后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过程是不断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建立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分析、风险决策、风险处理等几个基本步骤。

(1)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目标:根据洪水特征、工程质量、防洪保护区的人口、财产状况和承受能力,对防洪投入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对各项风险因素可以接受的标准,使风险管理成本最小,以此作为风险的管理目标。

(2)洪水灾害风险识别:在确定的风险管理目标条件下,对仍然存在较大风险的因素进行判别,根据可能产生风险的大小进行排序,确定重点管理目标。

(3)洪水灾害风险估计:计算或估算重点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洪水危险性的大小,如是否可能造成工程破坏,工程破坏后可能形成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等。

(4)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具体计算洪水造成的社会、环境、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5)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方案:选择可行的对策,应对洪水灾害风险,使洪水灾害在总体上损失最小。包括:①自留风险,由本地区承担洪水灾害风险;②降低风险,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或消除一些风险因素,使总体风险降低;③回避风险,将人口和资产由高风险区域向低风险区和安全区疏散转移;④转移风险,如洪水灾害可能威胁到重点保护区域时,主动将灾害转移到其他非重点保护区域,使总体灾害损失减少;⑤分担风险,采取保险或补偿等方式,由更大范围分担局部受灾区域的风险。管理方案可以是上述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决策:对各种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7)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方案确定后,要编制行动计划,如动员、发布警报、人口资产转移、紧急抢险和救护、破堤分洪等。务求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生命和财产损失最小。

(8)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对计划实施后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果进行评价或预评估。

二、GIS与组件式GIS

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以某一专业、领域或工作为主要内容,包括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二是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工具软件包,如ARC/INFO等,具有空间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分析和输出等GIS基本功能。应用型GIS主要有三种开发方式:

(1)独立开发:指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输出,所有的算法都由开发者独立设计,然后选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VisualC++、Delphi等,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编程实现。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无须依赖任何商业GIS工具软件,独立性强,但是,能力、时间、财力方面的限制使其开发出来的产品很难在功能上与商业化GIS工具软件相比,而且在购买GIS工具软件上省下的钱可能还抵不上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绞尽脑汁所花的代价。

(2)单纯二次开发:指完全借助于GIS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GIS工具软件大多提供了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如ESRI的ArcView提供了Avenue语言,MapInfo公司研制的MapInfoProfessional提供了MapBasic语言等等。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宏语言,以原GIS工具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自己的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省时省心,但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只能算是二流的,功能极弱,用它们来开发应用程序往往不尽如人意。

(3)集成二次开发:集成二次开发是指利用专业的GIS工具软件,如ArcView、MapInfo等,实现GIS的基本功能,以通用软件开发工具尤其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如Delphi、VisualC++、VisualBasic、PowerBuilder等为开发平台,进行二者的集成开发。

集成二次开发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①OLE/DDE:采用OLEAutomation技术或利用DDE技术,用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前台可执行应用程序,以OLE自动化方式或DDE方式启动GIS工具软件在后台执行,利用回调技术动态获取其返回信息,实现应用程序中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②GIS控件:利用GIS工具软件生产厂家提供的.建立在OCX技术基础上的GIS功能控件,如ESRI的MapObjects、MapInfo公司的MapX等,在Delphi等编程工具编制的应用程序中,直接将GIS功能嵌入其中,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这种建立在OCX技术基础上的GIS功能控件又被称做组件式GIS。

由于独立开发难度太大,单纯二次开发受GIS工具提供的编程语言的限制差强人意,因此结合GIS工具软件与当今可视化开发语言的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就成为GIS应用开发的主流。它的优点是既可以充分利用GIS工具软件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分析功能,又可以利用其他可视化开发语言具有的高效、方便等编程优点,集二者之所长,不仅能大大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使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更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而且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尤其是使用OCX技术利用GIS功能组件进行集成开发,更能表现出这些优势。

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他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把GIS的功能适当抽象,以组件形式供开发者使用,将会带来许多传统GIS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

三、GIS技术在黄河下游山东段堤防溃决洪灾风险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近年来,黄河断流和水资源短缺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在关注水资源的同时,不能忘掉黄河防洪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历史上,黄河山东段曾多次泛滥,近年来河道淤积日益严重,1995年下游河床淤高16cm,而黄河大堤多年未曾加高,两岸的安全标准日益降低。加之下游河道容易发生冰塞,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两次形成冰凌灾害,是属于洪水灾害风险较大的区间。另外,黄河下游两岸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财产密集,铁路、公路纵横,堤防一旦溃决,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就需要模拟黄河下游堤防溃决后的洪水风险,根据淹没范围内人口及财产分布,估算洪水灾害损失,再根据对防洪投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为今后的防洪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黄河下游山东段堤防溃决洪灾风险管理系统是一个以GIS为核心技术,以数据库为基础,包含基础信息管理、堤防溃决洪水风险计算、堤防溃决洪水风险图、堤防溃决洪水风险查询、堤防溃决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区域防洪减灾对策等模块的,为防洪减灾辅助决策和洪灾风险管理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系统的逻辑结构。

GIS技术在以上各个模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3.1基础信息管理

将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水文信息、工程信息、自然地理信息以及历史信息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分层管理起来,并实现图形导航、放大、缩小、漫游、标注、图层控制等功能。

将各种基础信息数据库中的记录与地图对象的空间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相互匹配,可以准确定位地图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中的记录更新后,能够快速反映到地图对象上。实现了地图对象空间位置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的对应。

3.2洪水风险计算

洪水风险计算模型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的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在设计网格时,利用地图工作空间添加、编辑网格,既可以考虑地形地物以及阻水建筑物的影响,又可以充分利用GIS的制图与图形检查纠错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网格图略。

3.3洪水风险图制作

洪水风险图是了解区域内遭受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大小的一种直观科学的地图。它是依据流速、淹没水深和淹没历时等参数,将滩地、分蓄洪区或受洪水影响范围划分为危险区、重灾区、轻灾区、安全区等区域。依据不同的用途,洪水风险图可以划分为基本风险图、专题风险图和综合风险图。基本风险图是将洪水基本要素(如淹没范围、水深、历时、流速等)在行政区划图上表示。专题风险图是依据不同的风险决策者制作的不同用途的风险图,如保险公司用的保险专用风险图;防洪决策者使用的专门风险图;军事部门针对重点保护对象的洪水风险图;防洪避难使用的风险图等。综合风险图是服务于防洪决策各项工作的一套风险图。一般是利用GIS技术制作,包含洪水基本要素、灾害损失信息、防洪工程信息等的一套风险图。

该子系统是为了将堤防溃决洪水风险计算中选取的10个方案的结果制作成一套风险图,主要包括基本行政区划图、溃堤位置、最大淹没范围图、最大淹没水深图、淹没历时图等。风险图的制作首先是利用自己开发的专用转换模型将数学模型中的网格文件转换成MapInfoProfessional可以接受的交换格式MIF和MID,然后再利用MapInfoProfessional软件,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受淹范围、淹没水深、淹没历时、淹没流速等),采用制作专题图层的方法制作的。

3.4洪水风险信息查询

该系统包含三种方式查询堤防溃决洪水风险计算的结果。①通过输入经纬度查询关心点的基本信息和洪水风险信息;②通过选择县区,查询所选县区的基本信息和洪水淹没信息;③通过选择洪水计算模型中的网格号,查询所选网格的基本信息和洪水风险信息。

按经纬度查询时,系统首先从用户输入界面中获取经度值和纬度值,然后根据这两个数值在“网格”图层中判断该点属于哪个网格,判别方法是只要该点包含于网格的边界内就认为该点属于该网格,并建立动态图层闪烁显示该点的位置;最后,再根据“网格号”这一关联字段在“网格洪水风险计算结果信息”数据库中匹配,找到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洪水风险信息。

按县区查询时,系统首先从用户输入界面中获取所要查询的县区名称,然后根据县区名称在“县区”图层中查询该县区的位置,并建立动态图层闪烁显示该县区。最后,再根据“县区名称”这一关联字段在“县区洪水风险计算结果信息”数据库中匹配,找到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洪水风险信息。

按网格查询时,系统首先从用户输入界面中获取所要查询的网格编号,然后在“网格”图层中查询该网格位置,并建立动态图层闪烁显示该网格的位置;最后,再根据“网格号”这一关联字段在“网格洪水风险计算结果信息”数据库中匹配,找到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洪水风险信息。

查询结果都有三种表现方式:①以表格形式直接显示查询区域或地点的基本信息和洪水风险信息;②在地图中央闪烁显示查询区域或地点;③以Excel表格形式直接输出查询结果。

3.5洪灾经济损失计算与查询

洪灾经济损失计算是根据沿黄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社会经济调查资料的完备性对其财产进行分类,利用GIS工具,将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的不规则网格与电子地图配准,使不规则网格具有空间地理位置。根据行政区域与网格空间地理位置的关系,找到每一个网格所属的行政区域,并根据不同洪水溃堤计算方案下的网格的水力学特征数据(水深、流速、历时、洪水到达时间),生成不同计算方案下的行政区域内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分布、淹没历时分布和流速分布等。根据每一方案下不同淹没区域,计算每个受淹网格的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例,将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资产按此比例分割到每个网格上。调查受影响区域内典型区域以往的灾害损失情况,估算样本分类财产的损失率,或根据经验确定分类财产的洪灾损失率。根据每个网格的淹没水深和淹没历时,与洪灾损失率数据库的记录中的淹没水深范围和淹没历时范围进行比较,求算出各个网格的分类资产在淹没条件下的损失值及损失率,逐步向上叠加,求出各个区内某类财产的总直接经济损失及平均损失率,再通过所有受淹县区的分类财产的损失合计求取全部受淹区域内所有财产的总的直接经济损失,再按经验系数法估算间接损失,洪灾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和即为洪灾的总损失。

根据作者的计算,黄河下游堤防溃决后的淹没范围。黄河下游堤防溃决后北岸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达391.2亿元,南岸堤防溃决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约486.1亿元。各个方案洪灾影响范围、受淹人口和经济损失。

四、结语

洪水风险管理是个较新的概念,本文只是提出了粗略的看法,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深入。组件式GIS与专业应用系统结合,是应用型GIS未来发展的方向。GIS在洪灾风险管理系统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篇3: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在现代化农业进程中,机械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在行业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机械信息管理的特点,就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管理技术;农业机械管理;应用研究

1 农业机械信息管理的特点

1.1农业机械管理信息具有非连续性

在农业机械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对机械管理不利,甚至影响到机械的使用性能的发挥。然而,从某些方面来看,农业机械管理中信息的处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于农业机械管理信息收集人员而言,树立长期稳定的工作意识非常重要,这是保障信息收集可靠性的基本条件。

1.2信息收集数量庞大而且呈现复杂特征

在持续发展的农机市场中,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机械产品,这些产品尽管能满足用户对机械的使用要求,但是大大增加了农业机械管理信息统计的难度。随着农机数量和种类的持续增多,相关数据处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加上信息发生时间和因素存在不确定性,这也就使信息处理的难度系数增加了很多。

篇4: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2.1车载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车载端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可借助接收GPS卫星信号为农业机械提供信息服务和定位服务,使农业机械高效率运作。有些车载监控系统可储存农业机械的故障记录信息,当机械发生故障时,该信息可以为农机维修人员提供参考价值。车载监控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对农业机械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控制,在必要时,可报警。另外,车载监控系统借助通信技术可与控制中心共享数据、传递数据,大大提升农业机械运行数据的安全性和减少农业机械的故障率,有效保障维修效率和准确性。

2.2远程故障控制和远程检测

增加远程诊断服务器的数量,这样便于更好地检测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测下的农业机械运行状态。远程诊断服务器将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农业机械科研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搭建一个综合性的农机故障解决平台,将复杂问题集中于这个平台处理。通过农业机械故障处理平台的协作关系,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整合,可提供高效、快捷的远程故障诊断服务。通过借助远程农业机械故障处理技术,方便用户在使用农业机械过程中进行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

2.3农业信息数据库与管理系统的应用

对于农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农业生产相关标准收集整理土壤肥料等数据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农业机械管理数据库可以集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该数据库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可大大方便数据查询和调用。在农业机械管理中,可使用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把农田的有效利用图、采样点位图、各类土壤图经过录入处理工作后,接着根据具体要求建立对应的空间数据库,如此就可以把该数据库跟农业机械原理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数据库中,农田的土壤肥力图、土壤与植物测试数据、农田中各种肥力元素的情况都一目了然。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整理、加工、编码、规范化等方式处理后,可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信息数据资源库。这样就可以使用户在农业机械运行中能够实时获取农业信息。

2.4掌上电脑与虚拟实现的应用

掌上电脑可充当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移动设备。当农业机械处于运行状态时,该移动设备可以为农业机械用户查询信息和处理信息提供便利。掌上电脑由于体积小,所以随身携带很方便,其稳定工作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管理中,尤其是在大中型农业机械管理中,该移动设备功能更加强大,推广价值更高。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使农业机械虚拟管理更加方便,该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达到数据传输、软件的输入与输出的目的。通过虚拟实现技术的应用实践,发现该技术的自主性和交互性较强,这样就能更加方便机械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农业机械管理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只有持续拓宽管理范围,提升农业机械管理水平,才能为农业机械的高效率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小结

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应用,将极大提升我国农业机械管理水平,这也是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尽力对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可行性加以考虑,只有从农业机械管理根本需求方面下手,才能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这样才可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处理农业机械管理问题提供高效率、便捷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兴祥.如何做好乡镇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J].北京农业,,35(14):235.

篇5:浅论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管理论文

浅论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管理论文

摘 要

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的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信息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 intranet 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可实现“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二次设备图形、试验的管理和事故、缺陷记录、运行状况的分析。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普及,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许多当前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为大量的数字信息,而技术管理人员也有许多用计算机实现的资料和试验记录文档。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加强了解,消灭故障隐患,进一步保障系统平安运行。

1 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1 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二次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来源可大致分为3部分摘要:

a)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 RTU 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b)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c)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1.2 系统结构

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数据源联系起来,而对于各级用户都能予以充分利用呢?我们可以考虑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建立图1系统。

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1.3 系统方法和功能

1.3.1 数据仓库和方法库

a)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

b)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1.3.2 软件应用功能

a)“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摘要: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

b)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试预告、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c)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 GIS 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

d)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e)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文秘站:]辅助分析数据来源。

f)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1.3.3 软件开发工具

采用 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

1.3.4 系统建立模式

随着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在建设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要向大的外部空间提供可用的信息数据,也要从外部世界汲取各种综合信息,故考虑采用 intranet 模式。

2 系统特征

2.1 实用性强

针对生产运行中的实际新问题,解决了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非凡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2.2 可靠性高

易于维护和升级。由于采用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再分散于各级用户之间,而集中于网络中心数据库和规则库,任一客户工作站的忽然损坏,也不影响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工作性能,而且恢复非常简单。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升级换代只限于方法库的改变,快捷方便。

2.3 开放性和先进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得数据源的来源更加广泛,使用更加方便,易于和 MIS 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结合了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现在各个发供电企业的 MIS 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

开关电源功耗分析论文

口腔科高频电刀的作用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

我国实体经济转型路径探讨论文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

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论文

力的本质研究的论文

古汉语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分析论文

谈揭示价值本质的研究方法论文

电子商务部工作的实习报告

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
《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银行业高频交易与风险管理论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关于信息工程专业的开题报告2023-01-11

配电网谐波的产生与危害治理论文2023-01-22

银行员工职务晋升个人总结2023-07-22

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优化管理发展研究论文2022-07-27

互联网金融年终总结2023-08-19

美国养老金制度2023-05-28

创业实体概述范文2022-09-07

电子类实习报告2022-08-16

互联网金融年终工作总结2023-11-07

几种电子商务定价模式的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比较论文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