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时间:2023-10-26 07:49:4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共14篇)由网友“szjzh2010”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篇1: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近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爱听想听

学生对语文录音很感兴趣,教师可按内容,把录音大致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几个专题,例如:把《大堰河―我的保姆》、《沁园春・长沙》、《中国当代新诗两首》等列为一组,把《雷雨》、《屈原》等列为一组……然后集中放给学生听,朗读者在读课文时感情饱满,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学生在耳闻中受到了感染,唤起了感情的共鸣。然后,教师再给他们适当地讲些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等朗读的常识,要求学生模仿朗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朗读水平也普遍提高。

二、培养学生集中精力,带着目的听

学生对“听”引起兴趣之后,便把听的训练深入一步,让学生带着目的听。教师在朗读之前,让学生先阅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合上书本,作静听的准备。朗读过程中,教师可设置几处语音错误、不当停顿或语气感情不当之外。开始学生能指出一些较明显的错误,经多次点拨,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教师一读错就能立即发现,大大加强了“语感”。也可以让学生朗读,由同学共同来纠正,最后可播放标准录音进行对比对照。也可以采用模仿式,即教师讲解问题前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复述的准备,要求不添不漏。一位同学复述后,由大家讨论,老师讲评。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便养成一种集中精力,带着任务,带着探索的欲望去听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在“听”中把握形象的能力

教师可用稍慢的速度读一段人物描写,读完后,鼓励学生把“他们”的神情动作表演出来。有的学生只会复述词句,在头脑里放不出“电影”,那是因为缺少化语言为形象的能力。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把一句句所描述的对象尽量如实地想出来;有时可以借助录像机,把形象放出来和学生所想的进行对照。这种训练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听单一事物的描述到听多样事物的描述。经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形象的能力便会迅速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做出切合有关描述的表演,有的还能把握一个场面中若干个人物形象,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是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否活跃和教师的训练方法是否得当是不无关系的。而且,由听触发的形象思维又有其特殊性,它要求敏捷、不假思索,要训练得像条件反射一样,一“听”就再现形象,一“听”就满脑子“放电影”。这种训练也可以在课外的语文活动中进行。

四、培养学生在“听”中把握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

事物是彼此有机联系的,如果孤立认识一个一个事物而不善于把握其中的联系,便无法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事物的联系又是多层次并以十分复杂的形式展开的。在“听”的训练中可选定一些特定的“联系”,如空间位置的联系,质量对比联系,前因后果联系等进行训练。

如训练在“听”中把握事物空间位置的关系,教师选读《威尼斯》中的有关段落,让学生听了之后,画出以圣马克广场为中心的周围的建筑物位置的草图。再把画得最好的和最差的画在黑板上,带领学生分析成败的原因。这种训练可结合说明文的学习进行(前因后果联系的训练可结合议论文的学习进行),它促使学生听了以后,迅速建立起多种印象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实际上是一种把听作为手段的智能训练。

五、培养学生在“听”中迅速抓住重点的能力

在阅读中,抓住文章关键把握语段重点是一种必须弑傅哪芰ΑT谡夥矫妗疤”的训练有着更大的价值?fontlang=EN-US>

例如:教师可选读一段景物描写:“挟着春的气息的南风吹着他的头发;报春的燕子往来梭巡,空中充满了他们呢喃的繁音;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瘫软在地上,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杨柳的柔条很苦闷似的聊为摇摆,它显然是因为看见身边的桃树还只有小嫩芽,觉得太寂寞了。”

读后,教师提出:“上面这段话是描绘初春景致的,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去描绘?”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既要有抓住要点、剔除枝蔓的能力,又要有随听随记的能力。这种训练可由浅入深地进行,例如听下面一段话,要抓住要点,就要有更高的分析能力。

“究竟什么是一个人的青春与衰老?年龄并不是本质的东西。在我们这伟大的新的发展时期中,不仅青年一代有了十分美好的青春,就是久经沧桑的老一代,也焕发出了多么美好的青春!”

这里所指青春与衰老是精神、气质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缺乏分析联想力就不能听准要点和旨意。听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状态,语言信息传递到大脑后,要依据以往储存的知识经验去比较综合,而且语言信息的“一次性”也并不允许像“读”那样多遍反复。这种有难度的训练,可培养学生迅速透过表面描写,把握文章要点。

六、培养学生在“听”中迅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实质的能力

由表及里认识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在“听”的训练中,这种“飞跃”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这种飞跃在人脑中完成得愈迅速、准确、愈是驾轻就熟,则逻辑思维能力愈强,愈能取得规律性的认识,愈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师可读一则寓言,让学生写出或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这种训练可结合材料作文去进行。教师还可以认学生听两个持不同观点的人的对话辩论,听后让学生概括出双方的论点和主要依据。在学生课外的语文活动中则可以寻找一些深刻、生动、幽默有趣的对话,让学生多听,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各式各样的有助于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的问题。

还可以由教师读几篇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听后立即写出评语或进行口头评论等等。

七、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能力

听记能力大有用处,听课、听报告、听广播、听众谈话都要求能把要点、疑点、难点记下来。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训练方法:可在每节课开头让学生听写课文中的词语,可布置学生记笔记,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自习时间互相交流记好笔记的方法,教师也可以提示一些记笔记的好方法。这种训练使耳、手、脑配合协调,不致因听忘写,或因写忘听,或因想忘写和听,并逐渐达到记得快记得准确的目的。

总之,如果能够开展“听”的能力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听的好方法之后,便有利于培养起一种事事关心、事事用心、事事细心的学风,这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和综合智能的发展。

篇2: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谈话多从自我出发,能静下心来倾听的不多,学生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就要先有倾听的意识,接着再教给倾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强倾听训练,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倾听;意识;方法;训练

1听与倾听之区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同时也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听”与“倾听”的区别是什么?[1]“听”与“倾听”,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听”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接受和捕捉,是人对声音的生理反应,是人的本能,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将声音转换为意义的过程,它包括感知、理解、评价和反应四个阶段,需要利用逻辑思维和原有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由此看来,“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所表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倾听也是一门艺术。

2学生倾听之现状

卡耐基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上帝创造人时给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要人少说多听。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老师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聊天、做小动作、发呆,没兴趣倾听;老师提出问题,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答不到点上,不认真倾听;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有人打断,有人窃窃私语,没耐心倾听;在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随便插话或立即否认,或没兴趣再听,这除了耐心不够外,还有先入为主,带着成见在倾听;还有一少部分学生,听完让其复述内容,他只能说一两句或什么都说不出,这是只用耳朵不用心倾听。

3阻碍倾听之原因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是家中的太阳,自我意识强,为人处世多从自我出发,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感受;表现欲强。小学阶段尤为明显,老师提出问题,争着发言,没被允许,就心生怨气,不听他人意见。家长和老师也大多只强调学生好好听课,至于倾听,倾听的重要性,怎样倾听,谈论不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再加上现实浮躁的环境,学生能静下心来倾听的较少。

4培养学生倾听意识

在传授方法之前,要先树立“倾听”的意识,要让学生清楚“倾听”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修养。一是反复告诫学生,会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二是家校联合,联系家长,告知教学计划,让家长也时时提醒。三是标语提示,可在教室张贴有关倾听的标语,让学生自己从名言中吸取力量,转化修养。四是推荐优秀书本,适当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优秀读物,只要有一两个学生读,就会慢慢带动其他人。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会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能获得信息,“一个随时都在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可在闲谈之中成为一个信息的富翁”。倾听能发现问题,既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也可以对照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倾听能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学会倾听的人,才能关心欣赏别人,人际关系才会更加融洽。要让学生明白:会倾听的人才会学习,只有听清了别人的观点,才能集众所长,成为最会学习的人。倾听就是一种学习能力。

5传授学生倾听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要反复告诉学生,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倾听也是这样,我们要尊重讲话者,这是倾听的第一步。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去理解每一个讲话者的内容、情感,才能抛却自己的成见,理解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带着虚心学习的心情去倾听,倾听别人的.优点,也倾听别人的不同点。只有用尊重、理解、虚心、学习的态度,你才能心平气和地倾听,你才能听有所得。一是要专心,坐正身体,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身在曹营心在汉,要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倾听。二是要有耐心,要耐心听完,不随便打断,不急于表现。即使不赞同,也要等听完再发言。三是要细心,细心倾听发言者的内容、情感、语气、语调,并结合人物体态,揣摩发言者隐含在言语背后的信息(非言语信息)。四是要用心思考,发言者的主要内容我能否概括,发言者的观点是什么,有无道理,好在哪里,错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补充等。同时,倾听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坐正身体,不做与倾听无关的事情,眼睛注视讲话者,用微笑或点头来回应等。倾听的前提是安静。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静下心来专注倾听。要让学生静下来,可采用: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慢慢静下心来。

(2)提醒:教师提醒,注意不要急躁,要心平气和,春风化雨似的善意提醒。也可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有时不用声音,将手放在嘴上,示意就好。

(3)交换角色,换位思考。让喧闹者当老师、当主持人,来体会吵闹时的心情。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倾听榜样。“没有学会倾听的老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老师首先要会倾听。王尚文教授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老师要努力营造倾听的教室。

(1)专注耐心,暂忘教案。“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有去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的确,在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是关注每节课的进度,所以在倾听学生发言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胸有主见了”,“只想听到学生的意见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也就是带着答案在倾听,如果学生的发言与答案不符,要么引导学生接近答案,要么不与评价。这种倾听及反应,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影响其他学生的倾听意愿。所以老师在倾听时要暂时忘掉教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专注耐心,不要畏首畏尾,被教案死死捆住[2]。

(2)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要想听到学生的不同心声,就要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由于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各异,在发言时有的声音哄亮,语速连贯,表达顺畅;有的词不达意,言之无物;有的声音细小,吞吞吐吐;这时如果老师急着赶进度,打断学生或表现出不耐烦情绪,或随意给学生贴上标签,就会给其他学生做出不愿倾听的榜样。不管哪一种发言,老师都要耐心倾听,好的多表扬,不好的多鼓励,从而给学生树立倾听的模范。

6加强学生倾听训练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老师和家长反复强调几句就行的,它需要长期的训练。一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和长效性。

(1)听写词、句、段。听写词语和句子是小学阶段常用的,在初中仍然沿用,只不过听写时老师的提示只要一遍,目的是培养其专注度。听写段落时可先从一句一句开始,然后再整段。内容可由叙事类过渡到写景类。

(2)听文章,听后概述。可先由教材中的课文开始,用录音播放,学生闭眼静听,听前讲明要求,听后让其概述故事情节。课文内容可能有的学生事前已读过,所以还可从网上下载录音,内容也由叙事类渐增至说理类,播放量也可由两遍过渡至一遍。

(3)听写作文。在作文教学中,也可选用优秀的范文,老师朗读或找学生朗读,刚开始读三遍,然后让学生复述在作文本上,看谁复述得最完整,评出标兵。慢慢过渡到一遍,要求相应宽松:可以完整地复述,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改编。或者读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或者复述一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整地写一篇。这些既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倾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化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1)及时表扬、鼓励。在每次倾听完学生发言后,都要给以表扬或鼓励,表扬要到位,不要含糊地说“你回答得很好”,可抓住其中一点,如“你回答得很完整”“你的观点很新”“你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勇气”“能说这些说明你思考了”等。

(2)游戏比赛。如在第一阶段中的听写活动中,可用比赛的方式,看谁在一分钟内听写的最多,看谁听写得最完整,看谁复述故事最好,评出标兵,适当给以物质奖励,一张奖状、一本书、甚或一个苹果一颗糖,都能使学生获得自豪感幸福感。

(3)密切联系家长。孩子的成长是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的。老师要密切联系家长,把孩子的点滴进步汇报给家长,让家长也鼓励孩子,因为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自信。

(4)找朋友。让学生学会倾听,并让他们把这种方法用到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看能否改善人际关系,看能否交到新的朋友。三是培养学生主动倾听的能力。主动倾听,应该说是带着疑问去倾听,对方表达的内容正确与否。对方的观点和支撑有没有问题,如果同意,有没有更好更准确的表达?如果不同意,我如何表述?包括对方表达的技巧、用语、逻辑、顺序、结构、风格等全方位的审视。这在读书中叫“八面受敌”,倾听也要“八面受敌”,在听的过程中,拿起笔,在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一个简记。这就叫带着问题倾听。

(1)倾听小故事,互相提问题。每周利用一节课十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一组,两人互讲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故事,并提出一个问题,看谁听得认真答得巧妙。

(2)听文章,后评论。可先由叙事类文章开始,老师也可由学生朗读一篇文章,在学生听完后,可进行如下训练:让学生点评朗读情况,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让学生评论其中的人物形象,甚或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法发表评论。这些训练一段后,可找一些简单的议论文,听后让学生找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文章最好是学生自己查找,这样才有兴趣参与。

(3)听新闻,后评论。每周一新闻热点,让学生轮流准备播报,在学生听完之后,发表评论,每次可找5位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观点不能重复,可以补充。

(4)组织演讲、辩论比赛。在比赛前,老师可播放一些演讲辩论视频,讲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怎样演讲,怎样辩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演讲或辩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素琴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南朗云衢中学

篇3:浅谈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论文

摘 要:针对目前中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详细探讨了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事宜。

关键词:足球;球感;控球

一 、前言

足球控球技术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合理部位对球进行支配、处理的动作方法。它不单是指盘带过人,还包括传接配合和临门一脚,是用来衔接传、突、射等几项进攻技术的一项主要技术。是一切进攻技术的先导,是影响足球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想掌握高超的球艺,就必须有超强的控球能力,它是运动员支配球的基础,是提高球艺的关键。通过自己几年来从事学校中学生足球训练的实践,本人在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陪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尝试,收到了显著效果,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认识。

二、探索与尝试

1、以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为切入点,强化基本技术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熟练地掌握足球基本控球技术,提高控球能力。实践证明,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前提,中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尚未形成兴趣中心。因此,对中学生的已有足球兴趣必须要加以培养、激发和保持,以形成稳定的兴趣中心。通过场地、器材布置,积极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氛围,以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强烈爱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训练。如在熟悉球性练习中,通过结合颠球才艺展示、颠球接力、颠球比赛等游戏,引导学生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球感”明显增强。

2、以增强“球感”为核心,切实提高足球控球技术和能力

良好的“球感”是控制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这种“球感”,学生就很难在足球训练中获得任何成功体验和成就,而这种对球的感觉,如果不进行接触球的训练是很难掌握的,只有大量的接触球,才能尽快掌握球,也只有通过正规的、全面的和有目的地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球感”。一旦产生“球感”,学生就会很容易学会正确的踢球方法,提高身体各部位对球的控制能力,因此,在训练初期要尽可能地发展“球感”,并且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如在学生基本掌握各种练习方法后,可通过一人一球的在诸如中圈或规定区域的盘带球练习来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并可通过运球时间、范围及增加适当干扰、重心降低,余光看球等要求来调整练习难度,教师及时提示注意点、要领等,不断改进提高控球技术及能力。

3、以对抗情况下的控制球、处理球为突破,提升、完善学生控球技术和能力。

只有在快速激烈的对抗中,全面、熟练地掌握控球技术才能在争夺激烈、拼抢凶猛的比赛中有目的、有把握地完成各种战术要求,赢得比赛。训练中可借助1对1、2对2、3对3、4对4等形式的单球门和小球门的比赛,使学生认识控制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去争夺控球权。同时,可通过一定范围(如1/2球场、1/4球场等)的抢截球练习不断强化提高学生的控球技术和能力,在这种有紧逼、有对抗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控球技术一定要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角度、高度和速度的来球,使之能熟练自如地将球控制在自己范围内,以连惯传、带、射等技术。

三、结论与建议

控球技术是足球技术基础的基础,是攻击性极强的技术之一,控球技术掌握运用的好坏,对其他技术的发挥和战术的实施都有很大影响。就个人来讲,控球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学生个人的足球活动能力,从全队来讲,控球技术水平是一个队整体水平的反映。因此,在这里我建议我们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应从学生开始抓起,认真贯彻加强他们个人控球能力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和能力,切实推动中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光。《足球运动员控制球技术初探》。内蒙古体育科技,

[2]潘泰陶、沈福洪编。《绿茵攀登――足球训练方法汇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荷兰] 维尔・库柏著 赵振平译。《攻击型足球训练》。人民体育出版社

[4]孟宪武、李富胜等。《1316――足球成功有路》。新华出版社

篇4: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论文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那么,如何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仅仅靠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实质上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1、利用图片进行口语训练。如在教学《石榴》一文时,可以出示清晰的石榴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进行口语训练。对于以景物为主的插图,同样可以利用其创设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

2、复述中穿插口语训练。如教学《船长》一文,可以师生合作拟定提纲:(1)遇险;(2)自救;(3)牺牲。在复述中创造性地加进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复述后进行评议。

3、抓住课文“空白点”进行口语训练。如古诗《赠汪伦》诗中,并没有写出诗人李白和汪伦的.对话,这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空白点”。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李白和汪伦,自找交际对象,根据所扮演角色的特点进行对话。

4、角色扮演,进行口语训练。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之后,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自由结合,练习排演;再指名表演,集体评议,教师点拨;最后让学生练习后再指名表演。不要为表演而表演,深化语言训练才是根本目的。

二、在作文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靠“评”来完善,评改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

本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宗旨,平时我对学生的优秀习作总是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交流评改。我认为这样一来可让学生欣赏别人好的作文,二来也可以在“评”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开始学生并不是十分适应,于是在第一次作文讲评交流课上我先作示范:对一篇习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讲评:①文章写作是否紧扣中心;②文章的详略安排是否妥当;③选材是否新颖;④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如何……经过我的示范与提示,学生对评价作文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开始跃跃欲试了。每星期的优秀作文讲评课,同学们总是情绪高涨、各抒己见。上来交流的同学听着同学们对他作文的评价,会逐渐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且很乐意修改自己的作文。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就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班队活动中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这学期初的班队课上,我组织班级的同学参加班干部的竞选活动,既让学生感到有责任管理班级,又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为此每个参加竞选的同学都必须准备一段竞选演说,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当选后拟在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经过十分钟的准备后,开始有同学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演说。李悦同学说:“卫生委员的工作是所有干部中最脏最累的话,我愿意投身到这一工作中,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整洁干净的教室,换来同学们舒适的学习环境,希望同学们支持我。”话虽简单,却道出了一个学生为别人服务、奉献的心声,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经过三十分钟的激烈竞选,班上有一半同学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胆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

1、让学生大胆与各位老师交往。有的同学生性比较胆小,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有一次班里的黑板擦坏了,我叫一位平时不善于交际的同学到后勤组陈老师处去领一个新的,并告诉他注意礼貌。过了一会儿,他拿着一个崭新的黑板擦高兴地进来了。他告诉我:“我进去后看到有好几位陌生的老师坐着,就问:‘老师,请问那位是陈老师?’陈老师站起来后,我告诉他我班的黑板擦坏了,想再领一个新的。”就这样一次简单的交往,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交际能力。

2、让学生学会与陌生人交往。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小记者站,拥有很多的小记者,那么出去采访也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在采访过程中的问路、找人无一不是进行口语交际能力锻炼的时机。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就镇区的环保问题去采访度假区的领导。从问领导什么时候上班、坐哪个办公室以及采访领导的整个过程,都锻炼了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能力,使采访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3、让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和家长有矛盾,当学生把烦恼向我倾诉后,我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会让学生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有一次,学校组织订报活动,尹宇航非常想订,可他父母为钱的原因不愿意。于是我让他去和父母交流,让他试着向父母讲订报的好处。第二天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父母同意了。小小的成功带给了他莫大的快乐,也肯定了他成功的交际能力。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实际着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希望,多给他们机会,相信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篇5: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一、民办院校工商管理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职位分布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所在的工商管理系组织全体教师,从开始,利用近三年的时间对05届(31名)、06届(28名)、07届(5名)、08届(16名)、09届(17名)等五届总计97名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

二、渐进式的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方式

结合企业实际调研结果、结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拟定从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三方面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容框架。

(一)理论知识培养

1.重视基础理论课与后续专业技术课的衔接即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层次性就是指在学生四年的教学任务中,专业课的难度应是递进关系的,且每年之间的专业课应有承接关系,避免专业课之间出现脱节现象。针对性,就是在设置专业课时要符合学生未来就业、考研等不同需求,以强化其适用性。

2.强化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需要的紧密结合主要从三个环节来保证:一是师资这个环节,要求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的理论研究加大深度,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入企业亲身体验,逐步增加“双师型”的教师比例;二是在教材选用上,尽可能选取突出应用性较强的课本;三是外语教学上,在推进英语四、六级的课程基础上,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即结合就业后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课程,如行政办公英语、职场英语等。

3.增加理论课程中的实训环节为了突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对课堂授课进行改革,将专业理论课中同学难于理解的部分或与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采用实训授课的方式,如增大理论课中能在实验室教学的内容比例,工商管理专业有15门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的授课方式;另外根据课程内容设立研究专题,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际调查;结合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参观见习、顶岗实习等。

(二)实践能力培养

1.加强校内实践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加大实训课程的范围,并纳到实验室来上。尽量选用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我系共有7个实验室,分别承担着工商管理专业10多门主干课程的授课任务,其中包括生产运营、企业资源计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验等课程。走进实验室上课比在教室上单纯的理论课效果要好很多,这是强化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2.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学生对口顶岗实践工商管理系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寻求有代表性、并能让学生得到顶岗锻炼的实习基地。目前欧亚商都作为商业实习的主要基地已接纳了我们系四届毕业生的实习任务。我们还在积极寻找工业实习基地,以更好地完善实习基地建设。通过顶岗实习可以真正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真实的独立操作的专业工作岗位,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内所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体验实际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尽快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培养综合素质高是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

1.强化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各有其自己的内容要求,不能混为一谈。政治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帮助和教育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增强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实现民族宏伟目标的精神动力;通过思想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方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使得大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通过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道德准则与规范,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掌握做人标准,学会如何做人,培养优良品德、高尚人格。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三者的合力是共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设立导师和辅导员并行的管理制度,使每个班级都有固定专业课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疏导并鼓励其去心理咨询室,使其及时调整不正常的心态,尽早步入正轨。三是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2.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原来我系课程体系在塑造学生人文高素质方面是有所忽视的,所以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方面都离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今后在引导学生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寻找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在选修课中,允许学生跨系全面选课。二是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定期开设人文知识系列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提升人文素养的大赛,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3.培养学生为基层服务的意识现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较差。独立学院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都很优越,在家都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这方面问题就更为严重。而现在的用人单位恰恰又非常注重这点。因此我校逐步强化学生从底层做起、甘为基层服务、能吃苦耐劳的理念。一是课堂上要求教师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适时地向学生灌输社会用人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式,逐步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形成踏踏实实、不浮夸的处事原则。二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手段,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现实企业的用人条件。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拥有吃苦耐劳精神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三是定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讲座。聘请企业的一些知名的成功人士来学院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不断加深企业用人观。

4.实施“一本多证”的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率我系对学生实施“一本多证”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及个人特长,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审员、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带动就业率的上升。

篇6: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一、民办院校工商管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一)师资队伍

开展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民办高校在招聘时往往倾向于招聘那些直接从学校毕业过来的老师,有的民办高校教师虽具有行业执业资格证,但大多数都是在从教过程中通过考试取得的,并不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也由理论课的老师承担,由于教师的知识背景有限,缺少相应的实践认知能力,限制了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今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招聘教师时,应在相同招聘条件下,优先聘用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2]。

(二)教学理念与方法

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中的内容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存在多学科的重叠和交叉的地方,比如和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有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将创业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而应该在教学设计时,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和项目教学法、综合实验或实践教学法将创业能力培养和课程讲授以及实践相结合起来。

(三)环境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就是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包括高等教育政策,高校与科研机构及社会合作的关系,高校所秉持的教育观、人才观,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素质,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机制等,充满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创新的土壤。

二、民办院校工商管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三维体系构建

通过对影响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借用霍尔三维结构分析方法,构建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三维分类模型。

(一)时间维

(1)第一阶段。大学前三年主要培养学生创业理念、企业家精神、各种创业方法、企业运行的全部过程等。相应开设《创业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ERP》、《中国税务》等课程,并开展创业项目竞赛、运用软件模拟企业进行注册、规划、全面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活动,让学生既能掌握创业理论知识,也能掌握具体实践过程。

(2)第二阶段。经过前期的知识和模拟积累,学生已经进入实习就业实践阶段,这时的目标是让学生适当了解企业重组或者并购管理,如危机管理、分立拆并、破产清算等复杂性专业知识。而对于有条件的民办学校,则可以创建学生创业平台,评估学生创业项目的潜力并给予适当资助,鼓励学生创设真实创业。

3.评估改进阶段每一个培养的阶段性计划完成后,要及时征求学生改进意见,并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做2-5年的跟踪调查,以期改进前期的教学工作,为后面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

(二)能力维

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其边界比较复杂,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趋向于两个方面:一是定性评价,从规范性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二是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界定比较清晰,但主观性强,一般难以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作出明确定论,定量评价有较强的可测性,然而不同评价指标体系间的指标选择差别较大,指标权重的确定仅仅依靠主观赋权的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3]。所以把两者相结合能够更有效的反应学生的真实创业能力。

(三)环境维

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加强产学研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大民办院校自身优势,经费使用灵活、学生创业兴趣浓厚等特点,创设有利于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篇7:高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有一点能力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学生的记忆方面的能力,这也成为提高其它能力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在重视计算能力培养的同时,绝不能轻视他们记忆能力的训练。因为学生的记忆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的形成,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变通,完整的`、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更便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形成。鉴于此,数学教师要从下面三点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1鼓励学生预习,使其形成初步记忆

由于课前预习的信息摄入量较大,学生难以完全理解,记忆也不会很清楚。但是,预习却明确了上课的内容,学生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模糊记忆去听课,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还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2。2注重知识的引入和过渡,清除学生的记忆障碍

高中数学知识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迈进。在教学中就要注重现学知识和已学知识间的关联,通过旧的知识不断把学生引向新的内容,做好知识之间的衔接,从而排除障碍,强化记忆。当然,在此过程中,巧妙的利用类比法、比较法、形象记忆法等特殊的记忆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加强理解,强化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学生不明白的知识内容,强化记忆也不会稳定而持久。高中数学中大量的公式、概念等都需要准确的记忆,才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学习高中数学应从数学事实出发,积极探求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知识架构,用联系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和运用,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其记忆和运用能力。

篇8:高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作为社会个体之间需要交流。甚至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文化的革新和社会的变革。数学交流除在同学之间交流思想、经验、方法和技巧之外,还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激活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可小觑。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加强语言训练,重视数学语言的运用

语言是文字、图片、语义等的形象表达,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理解深刻、全面,才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达到语尽其意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加强课堂讨论,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生生间的交流。通过讨论,发现自己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其更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其表达水平和认识层次。

3。2以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数学不仅被广泛运用于计算领域,实用性也非常突出,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可以适当开发适合教学内容的活动或课题,让他们在不可预知的实际问题中,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各种解决办法,通过实践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通过交流,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表达能力;通过实践锻炼,使思想不断走向开放;通过活动,实现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融合。

篇9:高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创新需要勇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能力,质疑能够促进知识的发展。能够质疑,才能挑战习惯做法、纠正现实存在的问题,取得应有的进步,因此,质疑是一种能力。高中数学教学更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倡导质疑,营造质疑氛围。学生缺乏质疑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或学生理解不深刻无以质疑,或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畏惧质疑;另一方面,有些教师或喜欢“规规矩矩”的课堂,不喜欢学生插话,亦或由于课时任务过紧不容许质疑。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质疑环境。教师要放弃“唯我独尊”的陈旧思想,广开言路,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提高彼此的信任度;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交给他们质疑的方法。对那些敢于提出反面意见或新奇见解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在得到肯定的同时,更大的激发思维潜力,进而培养其质疑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用巨大,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他们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包括运算、记忆、交流、质疑、创新等的多种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0:培养学生能力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能力教育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中,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口算教学。只有学生口算熟练了,笔算才能正确、迅速。因此教师要把口算这项基本任务完成好,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算兴趣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事物入手,组织教学: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进行口算教学。在教学“9加几”时,我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一天,企鹅博士邀请小狗、小猫和小熊到它家做客。三只小动物来到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写着:“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口算能力,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9+1、9+2、9+3、9+4、9+5、9+6、9+7、9+8、9+9,每个算式的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连起来就是锁的密码。”学生在这富有童趣的故事情境激发下,进而开展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全班同学的参与和计算中得到了密码,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了口算,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研讨,感悟口算算理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解除心中的疑惑,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笔者注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探究问题的核心,根据操作探究过程、体验、感悟等进行交流。交流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笔者耐心地倾听了学生的交流,给予有效的点拨、梳理、引导。

如:在教学“9加几”的课堂中,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探索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9+5”求和的算法多种多样:有的是在9的基础上往后1个1个地数;有的是先数上1个和9凑成10再接着数;有的从9里面拿出5和另外的5凑成10;有的将“9+5”看成10加5,然后再去掉1;有的用学过的“8+5=13”,8添1是9,13添1是14;……通过合作研讨、交流、展示,学生们形象地感受到口算“9+5”的算理及不同的思维方法,从而找到捷径。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算理,感悟到相关的`数学思想,增强了成就感,培养了探索的兴趣,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9+5”及“9+几”的多种思路的争论,使学生通过思维碰撞“悟”出道理、规律和方法,形成科学的结论,发展了思维能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研讨。培养了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三科学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按照新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笔者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教学与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笔者坚持长期训练口算,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1)在每天的数学课开始用2~4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听算训练:采用教师报算式、学生在本子上写答案的方法,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2)坚持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3)开展口算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对口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口算抢答”、“开火车”、“夺红旗”、“口算接龙”、“对口令”、“找朋友”、“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跑”、“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提高。(4)定期开展口算竞赛,检验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口算能力。

总之,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口算能力之目的。

篇11:素描训练和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素描训练和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矗在素描训练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中学素描训练虽然受时间、场所等众多因素的限制,但如果安排合理,即把课堂教学、课外写生、速写和临摹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样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素描训练是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融思维和创造为一体的造型过程。初学素描时,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尽管他们有正确的视觉感受,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不能正确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缺乏整体观念,喜欢钻入局部,结果是费力不讨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肯定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整体观念,正确地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教师可通过石膏几何模型分层次讲解物体的基本组合。如:用圆柱体的构成分析杯子的结构,用球体和锥体组合梨的结构等。

利用学校第二课堂进行素描训练时间比较充足,作业以写生练习为主,参加者基本上是各班的美术骨干和美术爱好者,因而写生内容和作业要求应严格一些,画幅的大小尽量按标准尺寸。初期训练先从灯光作业入手,因灯光光线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对物体的理解和塑造。画明暗不是一种累赘,而是一种表现因素,不同光线的作用,使物体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通过局部或整体的练习,增强学生对明暗对比的认识。对绘画水平较高的同学,要增加作业的难度,用自然光或散光进行训练,也可用结构画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分析和表现物体的结构,以达到分层次训练、整体提高的目的。

课外速写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画的小速写。这种速写时间短,要求只画出基本形体、动势、比例和结构,不要求画得十分完整,可以直接对物写生,亦可根椐记忆进行默写。无论室内室外,人物还是景物,主要是一个“勤”字。

临摹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普遍。通过临摹,学习前人的技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在临摹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简单的描摹,严格按照绘画的步骤逐步深入。有位大师说过:“作画要有信心和毅力,在你的意识中应明确地培植那种炽热的欲望,你必须懂得大多数的`想法来自于铅笔的另一端,而不是笔尖。”

一切自然的东西不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不能成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每一张学生的素描作业,都反映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评画时多启发,多诱导,尽量保留学生的绘画个性,不要一刀切。画面的主观处理是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大胆地取舍和夸张有利于表现画面的主题。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练外,还要靠艺术的思维,关键是用脑分析。素描训练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画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篇12: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秦立军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读、写的训练,而忽视听、说的训练。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无“说话教学”的有关内容,有的虽在“作文教学”中涉及了一些说话训练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只注重书面语言训练,而忽视口头表达训练。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相比,不仅份量少,而且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顺序一般只在低年级时有一些训练内容,到中高年级,由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受到影响,其他能力就难以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而同步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说话训练内容的加强,不仅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而且能弥补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缺陷,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在《争吵》一文中,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较多,教学手段的运用具有局限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各种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种说话训练:

一、设置情境引导说

在导入《争吵》一课教学时,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平时你和同学、朋友发生过争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引导学生们对以往的生活进行回忆、整理,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并说出了许多不同的例子。有学生列举自己在一次活动中被同伴绊倒,身上沾满了泥,并因此争吵起来,最后是老师进行了处理;有学生列举出自己因为作业而误会朋友,最后又重归于好的事;还有学生列举出自己与父母争吵的事……,教师顺势导入《争吵》一课:让他们来认真读课文,看一看安利柯和克莱谛为什么会争吵起来,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好不好?这一种情境引导说话训练,充分调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思维经验,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尽快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变换角度多向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肤浅的、狭隘的思维问题充斥课堂,学生虽置身其间却得不到一定的脑力激荡,学生没有思维乐趣,学习气氛沉闷,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事例,去诱导、启发学生合理、大胆的想象,增强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地看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的广度。如对《争吵》第四节“克莱谛”举手,“正好被老师看见了”的内容学习,教师就此内容提问:“如果这时没被老师看见,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这类问题学生很少想过,自然而然很有兴趣探讨,经过讨论后,有部分学生说会“吵起来”,会“再次弄脏安利柯的本子”,会“打起来”,也有部分学生的讨论结果联系了后面的内容,说不会“争、打起来……”。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一一进行了鼓励,并就此让学生讲出了各自“充分”的理由,渐渐地打开了学生思路,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学习内容中。

三、联系实际想象说

联系实际想象说,即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它实际上包含的是一个能力迁移过程,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学完《争吵》第五节“安利柯”心里所想的内容之后,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克莱谛”又会怎么想?让学生们置身于课文中,把“自我”当作文中的“克莱谛”,有的学生说“我”―“克莱谛”病了,“安利柯”是怎样帮助“我”补习功课,背“我”上学,有的说“安利柯”的父母待我是如何的好;也有同学说到“安利柯”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我”应该向他道德等。这种说话练习,不仅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四、运用积累变换说

训练学生说话能力,重要

[1] [2]

篇1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的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的论文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

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许多生字卡、图片,利用实物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以此提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如教学“吃”字,我出示识字卡片,读准“吃”字的音,再让学生表演“吃”的动作。告诉学生,“吃”是用口去嚼东西,所以“吃”的左边是口字旁,接着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哪些动作能用上“吃”的。有些学生一下子就说出“吃香蕉”、“吃饭”。另外,我还利用了猜谜语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故而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猜谜语a、巧夺天工——打一字(人)b、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打一字(坐)c、眼前一座山,只能看见尖。山中两个洞,空气通里边。——打一器官(鼻)以字谜、顺口溜等形式出题检测学生识字,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有趣味性,能唤起学生兴趣。比如教学“雨”字时。

我讲述了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连念两遍,请学生猜谜底。每次一说到猜谜语,孩子们就来劲,教室里总是鸦雀无声,学生们个个都在认真地想,不一会儿,孩子们纷纷地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谜底是“雨”。学生们猜对了,我就出示“雨”字的图片,让学生记住了“雨”字的样子,然后再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雨”的字音,学会“雨”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猜谜语来认识字,不但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对字的认识。故而,在教学中,能够常常联系实际,利用生字卡片、图片、利用实物、利用猜谜语等直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识字能力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好方法。显然,老师与学生也不例外。故而,能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那样,便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红”字时,我首先出示了红苹果的图片,然后引出话题: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们不由自主就说出了苹果是红色的`。最后再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音。学生初步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后,我注意创设语言环境,启发学生:在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能够用这个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国旗是红色的”,有的说“小红的衣服是红色的”,还有的说“西红柿也是红色的”。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再进行字形分析和书写指导。这样,学生从理解词义到口头运用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学生不仅学得活,而且记得牢。因此,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也是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索,使学生认识更多的字。

篇14: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论文

摘要:本文是笔者根据实践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在“学讲”课堂上能够“问”、敢于“问”: 玩中生智,在游戏中让学生”问出来”;创造具体情境,提高学生“问”的欲望;正确教给质疑方法,激发学生“问”的能力;营造和谐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勇于“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提问能力

“学讲”计划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学讲”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进去”,而另一个是“讲出来”,而“问出来”也是“讲出来”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能够“问出来”并且敢于“问出来”是一个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必须具备的能力。“问出来”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向懂的人请教,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另外一种是向对方提问,为了检验和巩固对方的学习成果。本文所讲的”问出来”,具有上述两种目的,学生在提问中可以解除心中的疑惑,锻炼其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的“学讲”课堂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质量地提问,不仅仅简单的增加提问者的知识和被提问者的成就感,更能够促使被提问者主动思考和探索,这就是教学相长。那么,如何在“学讲”课堂上让小学生“问出来”呢?

一、玩中生智,在游戏中让学生“问出来”

游戏在“学讲”课堂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你问我答”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开始实行“学讲”计划时,学生相互之间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去问问题。在玩了“你问我答”游戏后,这一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在复习乘法时,学生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小组甲代表:“我们组抽中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出租车的起步价是6元,包含3公里,超过部分每公里3元钱一个人坐了6.7公里。请问他应该付多少钱?”

小组乙代表:“这个我们知道,6.7公里应该去掉包含的3公里,数量乘以单价,再加上起步价就对了。具体的算法是:(6.7-3)*3+6=17.1元。”

小组乙另一位学生:“等一等,我突然想起另一种算法,我们可以假设包含在起步价的3公里也是每公里3元,然后再扣除差价就行了。算法是,6.7*3-(9-6)=17.1。”

小组乙欢呼,并由小组乙开始提问。

……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这一题目的点评:小组甲设计的第一个题目问的非常好,虽然简单,但难度不小,设计这道题的同学值得鼓励。小组乙同学的第一个回答是常见的回答,答案正确,更加难得的是小组乙临场发挥,想出第二个答案。连小组甲设计的标准答案都没有这种思路,非常难得,在满分10分的基础上加一分难度分和一分创新分,总共12分。小组甲设计的题目非常合理,加题目设计分满分5分……

“学讲”课堂上的“你问我答”游戏有以下特点:第一,题目全部由学生设计,且附加参考答案(若学生不会,可不附加)。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能够从出题者的角度思考,思考考察哪些知识点。第二,问题的设计是由组员共同完成的,全体组员都参与了问题的提出,有利于锻炼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三,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提出好的问题。不仅答对有分数,提出好的问题同样有分数。第四,给学生一定的提前准备时间,让其在提问和回答时都不怯场。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变得敢于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更加能够考察和巩固被提问者的知识。而在游戏中,提问者和被提问者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在这样的“玩”中不知不觉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具体情境,提高学生“问”的欲望

“学讲”计划指出:教师的角色应该由之前的教导者、命令者逐渐转化为启发学生质疑能力的启发者,意见交流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了授人以渔。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之前,我让各位学生自己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告诉我,我就会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们一个个积极的给我提问,我准确回答出答案,他们觉得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这么厉害呀?”在之后的自学中,学生就会带着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疑惑进入导学案的学习中,有的小组甚至自发的进行了比赛,看看谁能最快的回答出问题中角的度数,甚至在课堂上向我挑战,提出了“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这样更深刻的问题。

这种考虑到每位学生喜好和能力的情景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通常的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向教师提问,这在无形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形象和定位。

三、正确教给质疑方法,激发学生“问”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认知和学习状态尚浅,缺乏一定的提问技巧和方法,所以提出的问题质量大多不高。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提出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学会提问,将不明白之处提出来。小学生由于天性思维活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心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作为老师,应该重视这点,正确引导他们的天性,培养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待课堂中的问题以及周围的事物,并从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寻找质疑的乐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提供机会,课堂上多设置愉悦的互动提问环节,这样既能教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并且在课后要让学生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没掌握哪些,从而改进质疑方式,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更深追求。

2、学会联想,在问题的关键点上提出质疑。联想是思维的翅膀,展开联想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高质量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欲望。联想能够有效地创造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找到问题突破口。老师可以引导教导学生利用已知的规律和知识,联想到新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联想能力。从小学就开始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和谐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勇于“问”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参与和探索才能获得知识,才能在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要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然而,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些老师上课时过于严厉,对于上课时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不能耐心解答和解释,甚至呵斥学生,使得学生对于提问产生胆怯。所以,在“学讲”课堂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的营造,使得学生能敞开心扉,敢于质问疑难。

1、营造和谐积极的心理环境。学生只有感到心里安全和自由,才能够放开自己,勇于向疑难提出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所以,作为老师,与学生们之间保持良好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质疑的重要前提。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在平时的课间,应该与他们成为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真正与他们交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照顾和关怀。在上课的时候,对积极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那些害羞胆怯的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发展。

2、创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要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于“问”,不仅要让他们处于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还要使他们处于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之中。老师要明确指出,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权利,学生们一样拥有,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敢于提问,并准备贴近生活,学生们感兴趣的课件进行讲课,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老师还要用眼神、微笑和掌声对同学进行肯定,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在小学数学“学讲”课堂上,让学生“问出来”不仅可以解决提问者心中的疑惑,又可以检验和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本文总结了“学讲”计划中,“问出来”的几种教学原则和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学讲”计划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浅谈提高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论文

英语听力从何处抓起?高考新对策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听力发展障碍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初中英语作文提纲

八年级听力教学英语教学经验论文

历史教育论文参考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网友来稿)

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加强听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高中英语培养语感和明确观点的方法2023-03-28

小学语文如何加强听说训练论文2023-09-12

课题发言稿2022-09-17

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2023-01-01

教改论文怎么写2024-05-02

NMET97听力试题评述-论文先生网-英语论文2023-04-27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论文2023-04-22

浅析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听说关系和听力理解的影响因素教育论文2023-12-11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论文2022-08-10

视听说教学培养综合技能分析论文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