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时间:2024-01-27 07:28:1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共5篇)由网友“爱在你身边”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篇1: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引言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使用可持续低碳的社区规划理念和具体规划技术措施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切入点[1]。规划阶段作为城市建设的源头,对减少社区建设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具有重大影响,低碳社区规划技术在实现社区低碳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低碳社区研究:贾志峰在其论文《低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控制性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了低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体系[2];周传斌等在其论文《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提出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3];李亚男等在其论文《我国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结合我国社区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4]。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区低碳评价方法以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而对社区的规划研究却涉及较少,为了提高低碳社区规划总体水平,促进我国低碳社区的发展,本文参照国家有关社区规划和建设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并深入多个社区进行多次调研提出了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的方法以及其指标体系。

1、低碳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在低碳社区评价方面,我国政府还未正式出台低碳社区建设和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但在一些相关文件中涉及社区的相关建设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例如,美国LEEDND、英国BREEAMCommunities、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的相关内容,如表1所示[5]-[8]。

2、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系统

2.1评价系统的构建原理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综合系统由五大子系统组成:总体布局规划子系统、道路交通规划子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子系统、生态环境与景观子系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子系统。评价子系统分别设置评分内容,指标的设置应以社区规划技术为基础,按属性又可分为“社区碳源控制”指标(简称C指标)和“社区碳汇扩展”指标(简称E指标),C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内容主要是从“社区碳源控制”的角度评价社区是否低碳;E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内容主要是从“社区碳汇扩展”的角度评价社区是否低碳。评价子系统相同类型的指标(C或E)权重系数之和为1。本文采用发展较为完善且应用较广的层次分析法对各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定量,并计算各子系统对目标层的权重,C指标和E指标分别计算得分。

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国内外现有的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子系统所涉及的低碳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后形成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2.3评价方法根据C指标和E指标得分在C-E图中所处的位置,确定社区规划的低碳等级。得分在I-III区域内的社区规划为低碳社区规划,由高到低划分为I,II,III三个等级,见图1。

3、评价案例

百步亭社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靠近武汉老城区,处于武汉市二环与三环线之间,交通便利。社区占地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2万人,住宅面积约180万m2,容积率为1.75。本文作者多次进行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分别对怡康苑、温馨苑、安居苑、百合苑、百步龙庭等13个地点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和掌握百步亭社区的规划现状,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和参考。依据上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社区的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测量,其结果如表3所示。计算结果:C=0.1×80+0.3×75+0.2×100+0.1×70+0.3×71.43=78.929E=0.3×75+0.3×100+0.4×66.67=79.168依据以上计算结果并结合低碳社区规划C-E分级图可得出以下结论:该小区目前处于等级II,目前的规划情况比较低碳,运用了部分低碳社区规划技术。结论研究表明,目前暂时没有针对低碳社区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本项研究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将通过低碳社区规划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期提出更为适合我国特点的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

篇2: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论文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论文

一、引言

在全球性的“低碳经济”背景下,江西省作为资源短缺且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的欠发达省份,应尽快把发展低碳经济的思维模式运用到经济结构调整和运行中,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的改革。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对江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结合江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构建了以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和产出消费水平为维度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定量评估和发展路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二、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我国对低碳经济的探索相对较晚,很多学者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评价低碳经济的理论体系。任福兵从低碳社会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建立了3个层次52项指标的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或测量,该体系的实际 可 操 作 性 并 不 强。付 加 峰 等(2010)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核心要素出发,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权重确定有待推敲。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通过低碳经济的概念、核心特征、低碳经济转型的基础及核心要素的探讨,构建了4个层面12项二级指标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但低碳政策指标存在着无法量化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学者们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以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利用中国市场化指数里面的测算方法对构建的江西低碳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三、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低碳经济文献和网络资料,结合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认为低碳经济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情况以及企业和人们产出消费方式等四大核心要素密切相关。其中:经济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基础和起点,技术水平是推动低碳化过程的源动力,资源生态状况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已存的物质条件,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从根源上来说都受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从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和产出消费4个维度选取24个指标来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根据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将指标分为正指标和逆指标。正指标是指设定的指标数值大小与低碳经济水平高低为同向的,逆指标是指指标数值大小与低碳经济水平高低反向的。其次,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分社会经济情况、技术情况、资源生态情况、消费产出情况4个维度。再次,由于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单位、数量级等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因此,需要将所有指标标准化。本文选择了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10)在中国市场化指数里面的测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指标层各单项指标的得分公式。

为了使各单项指标可以同以往年份相比,从而反映低碳经济水平,对于基期以后年份的单项指标得分的计算,采取了如下公式(适用于正向指标):

第i个指标t年得分=Vi(t)-Vmin(t)/Vmax(t)-Vmin(t)×100

其中,下标(t)代表所计算的年份。

Vi(t)代表t期某个地区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Vmin(t)代表基期所有地区第i个指标相对应的原始数据中最小的一个,而Vmax(t)代表的是最大的一个。

对于基期以后年份逆指标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第i个指标t年得分=Vmax(t)-Vi(t)/Vmax(t)-Vmin(t)×100

第二步:按照权重计算准则层指标得分。

准则层指标得分=∑WiXi

其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指标第t年得分。

第三步: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江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即把准则层的各指数相加就是综合得分。具体的指标层的性质和各自的权重见表1.

(二)指标权重的获得

本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的获得采取的是层次分析法。具体各层的判断矩阵、检验以及得到的权重情况如表2-表6.

从表2一级指标B对目标层A的权重矩阵的计算结果可知: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和产出消费水平的比重分别为18%、32%、18%和32%.

从表3二级指标B1i对一级指标B1的权重矩阵的计算结果,同时结合B1对A的比重可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在总目标中的比重分别是4%、2%、2%、4%、4%和2%;

从表4二级指标B2i对一级指标B2的权重矩阵的计算结果,同时结合B2对A的比重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R&D支出占GDP比重和万元GDP能耗在总目标中的比重分别是7%、7%、3%、4%、4%和7%;

从表5二级指标B3i对一级指标B3的权重矩阵的计算结果,同时结合B3对A的比重可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环保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人均能源占有量、自然保持区面积在总目标中的比重分别是4%、2%、2%、4%、4%和2%;

从表6二级指标B4i对一级指标B4的权重矩阵的计算结果,同时结合B4对A的比重可知:非煤炭能源消费比、万元GDP能耗、人均生活用电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出、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人均碳排量在总目标中的比重分别是2%、5%、5%、5%、5%和10%.

四、江西低碳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江西低碳经济的统计指标及分析

1.江西低碳经济的经济水平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经济水平情况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人均GDP从5829元上升至33569元,并且是逐年上升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从951.8亿元上升至8021.77亿元,并且是逐年上升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976亿元上升至5714.81亿元,并且是逐年上 升 的;工 业 化 率 从28.66%上升至46.6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城市化率从24.30%上升至47.25%,并且是逐年上升的;新增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从6595272万 元 上 升 至91264544.33万元,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2.江西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现状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现状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2002-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上升至9.57%,并且是逐年上升的;科学技术进步率从32.7%上升至40.8%,并且是逐年上升的;每万人在校 大 学 生 数 量 从63.06人 上 升 至196.71人,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工业废水 排 放 达 标 率 从77.59%上 升 至95.0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R&D支出占GDP比重从0.51%上升至1.03%,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万元GDP能耗从1.21吨标准煤下降至0.796吨标准煤,并且是逐年下降的。

3.江西低碳经济的资源生态水平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资源生态水平情况见表9.

从表9可以看出,2002-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5.27平方米上升至15.89平方米,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人均耕地保有量从0.0492公顷上升至0.0639公顷,并且是逐年上升的;森林覆盖率从59.5%上升至65.07%,同时是逐年 上 升 的;环 保 投 资 总 额 占GDP的 比 重 从0.76%上升至5.89%,大体上是逐年上升的;人均能源占有量从0.62吨标准煤 上升至1.71吨标准煤,并且是逐年上升的;自然保持区面积从72.5万公顷上升至123.0万公顷,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4.江西低碳经济的产出消费水平分析

江西低碳经济的产出消费水平现状见表10.

从表10可以看出,2002-2014年,非煤炭能源消费比重从29.68%波动中下降至25.04%;人均生活用电量从60.52千瓦时上升至3324.64千瓦时,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出从0.4上升至0.8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从1.77波动至1.96;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从80.11千克标准煤上升至111.36千克标准煤,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从3.33吨上升至7.53吨,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二)江西低碳经济的综合分析

在上述指标体系、指标性质和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年份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产出消费水平和低碳经济水平的得分情况见表11.

从表11可以看出,2002-2014年,低碳经济的经济水平因素的得分从0上升至21,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因素的得分从0上升至25,并且是逐年上升的;低碳经济的资 源 生 态 水平因 素 的 得 分 从0.120983上升至22,并且是逐年上升的;然而低碳经济的产出消费水平因 素 的 得 分 从25.23256下 降 至7.857665,并且是慢慢下降的。 至2014年,低 碳 经 济 的 得 分 从25.35354上升至75.85767,并且是逐年上升的。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统计指标分析方法从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产出消费水平4个层面构建了24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在分析指标体系、指标性质和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年份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资源生态水平、产出消费水平和低碳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并对其得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2002 -2014年江西低碳经济的综合得分来看,江西低碳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从4个因素的得分来看,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资源生态水平在不断优化,然而,产出消费水平却是消极的,但是这种消极作用的影响在不断削弱。

根据上述研究,江西省要实现高水平的低碳经济,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经济水平构建的6个二级指标可以看出,各项指标都为正向指标,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江西第二产业产值大于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重工业为多,所以江西要发展低碳经济,应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可以利用环鄱阳湖城市圈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政府与高校合作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

从技术水平构建的二级指标看,有5个正向指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逆指标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呈下降趋势,但正、逆指标的数值变化都不大,说明江西的低碳技术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考虑到技术水平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江西应加大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政府应与江西高校合作形成产-学-研的模式,鼓励高校调整学科专业以培养低碳专业人才,为专业人才提供低碳技术的研发基金。

(三)大力发展低碳农林业,减少碳排放和提高碳汇能力

资源生态水平设立的6个正向指标虽都呈逐年上升,但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江西省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不大,应加大发展低碳农林业。一是从江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从发,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或农民建立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并为其开拓绿色食品市场。二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发展绿色农业,减少碳排放,形成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三是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碳汇林业,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碳汇能力。

(四)宣传并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从消费产出设立的6个二级指标看, 2个正指标即非煤炭能源消费比重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出发展趋势呈稳定状态,标志值变化不大,而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生活能源消耗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3个逆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另一逆指标即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呈先上升后略降的波动状态,这说明新能源在江西没有得到较快推广,并且低碳生产生活意识仍有待增强。同时,考虑到消费产出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江西应积极从各层面推广新能源的使用和开发,通过教育宣传让企业与居民了解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倡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从而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10.

[2]陈柳钦 . 低碳经济: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 [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1)。

[3]任福兵 ,吴青芳,郭强 .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淮论坛,2010,(1)。

[4]付加锋 ,庄贵阳,高庆先 .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10,(8)。

[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6]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动态,2011,(1)。

[7]谢传胜,徐欣,侯文甜,许凤茹。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技术经济,2010,(8)。

[8]陈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11)。

[9]袁晓玲,雷厉,仲云云。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1)。

篇3: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强调绿色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做出了到我国单位GDP比下降40%~50%的承诺。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经营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构建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电力企业低碳经营的重要举措。

1 我国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和低碳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资料表明,1995~,我国发电总量增加了近3倍,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3%,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我国电力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全国用电量为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约增长一成二,人均用电量3483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51千瓦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看,电力工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势态,电气化还会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依赖煤炭生存的行业,而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每年开发的煤炭有近一半用于发电,这也意味着由于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来源于电力行业。207月,国际绿色和平环保组织发布《中国发电集团气候影响排名》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电力行业对煤炭的过度依赖,阻碍了中国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仅排名前三的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和国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就比同年英国全国的排放量还要多。高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气候变暖,由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农作物产量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开展低碳经营,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力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清洁煤”和“热电联产”等新技术,重视对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使电力行业逐步成为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

构建电力企业低碳指标体系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国家管理部门对电力企业进行更好的评价和调控。国家根据评价结果对整个行业进行调控,淘汰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督促合格企业积极开展对新能源的利用和机械设备的改善,提高工作人员的低碳意识。其次,该指标体系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的目标。评价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能源消耗、电力产出、终端消费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绩效,依据评价结果,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寻求高产高效而又环保的经营模式,更好地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政策。最后,构建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价和监督企业的环保业绩。

篇4: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论文

应用以上所构建的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第一,电力企业决策层应树立低碳经营的理念并将低碳绩效纳入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中。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电力企业担负着重要使命。电力企业的决策层应该首先树立低碳经营的理念,并通过各种途径将该理念传达到每个职工。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净利润的绩效评价模式,将低碳绩效纳入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中。

第二,企业应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低碳绩效指标体系的应用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统计。因此要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认清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确保电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各部门按统一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资料共享。

总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至关重要。构建和应用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的目标,减缓能源消耗,降低CO2排放,以此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曾鸣等。供电企业低碳贡献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8)。

[3]高虎,陶冶。我国与国际上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能量折算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能源,2011,(1)。

[4]与燕栖。电力低碳指标系列研究之三――电力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CO2减排义务的分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2)。

[5]李云,陈斌。构建发电企业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9)。

篇5: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论文

结合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所做出的要求,构建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从低碳能源消耗和产出、低碳消费和低碳管理三个维度,建立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阐释。

(1)低碳能源消耗与产出指标。

该类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在能源消耗和产出方面的低碳绩效,包括以下5个二级指标:

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是通过非燃烧的方式获得热能,之后再转化成电能等其他能量。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用于发电的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非化石能源+非发电类化石能源)

电压合格率。该指标衡量在电网运行时,一个月内监测点电压在合格范围内的时间占电压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

低碳电力调度比重。电力调度是指当居民用电超过一个限度的时候,适当的把企业用电限制并输送给居民用电,低碳电力调度应实现对传统电力调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分析电能生产的CO2排放特性和减排潜力。计算公式如下:

低碳电力调度比重=新能源并网发电量/总供电量

智能化配电网容量,即实现智能化配电网变电容量与区域内全部配电网变电容量的比率。智能电网能实现主网与分布式能源的交互供电,可大幅降低网损,低碳效益明显。

单位供电量CO2排放强度。国家和地区层次的CO2排放强度,是指相对于单位GDP计算的CO2排放量。对企业层次而言,是针对企业单位产值所计算的碳排放指标。这里,使用供电量来取代产值的概念。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电力CO2总量/总供电量

供电量指标是发电企业的最主要的常规统计指标,真实、可靠,易于取得和监控;此外,之所以用供电量而不用发电量指标,是由于企业供电量是扣除掉自身生产用电后的电量,相比于发电量更能反映企业的最终产出。

(2)低碳消费指标。

该类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在促进电力低碳消费方面的绩效,具体包括以下2个二级指标:

终端用电活动CO2排放强度。终端用电效率体现了需求侧管理的理念,即作为供应侧的电力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以及负荷管理技术等,与终端消费者共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管理活动。终端用电活动CO2排放强度衡量终端消费者的用电所产生的CO2与总供电量所产生的CO2的比值关系。计算该指标时,需要先确定终端用电分配系数(终端用电量/总电量),然后再计算终端用电活动所排放的CO2。

充电站电力消耗比重。主要反映供电企业所供电量用于清洁电动汽车的比例,体现其对减少传统化石燃料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促进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充电站电力消耗比重=充电站用电量/总用电量

(3)低碳管理绩效。

低碳管理理念和措施是改进企业碳排放绩效的根本保障,以下从5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

开展煤质源头控制。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是电力企业实现低碳的有力途径。应定期召开煤质工作会议查找影响煤炭质量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供电半径规划的合理性。节能降损需将供电半径的规划合理性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坚持和体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宜短不宜长的原则,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最长的电气距离,突出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新能源并网建设投资。主要从基础建设对新能源并网的支持及各类设施的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对新能源电力特征的适应等角度,考察供电企业在电网建设投资方面是否有对新能源并网设施建设。

低碳电力技术投资。衡量企业在低碳电力技术投资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可再生发电技术,高效洁净的发电技术,特高压技术等方面的投资。

企业技能岗位职工培训。低碳经营的理念要通过职工来贯彻,加强技能岗位职工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经营模式,落实低碳管理措施。

根据地区发展模式视角下社会工作学介入社区足球发展的研究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教学论文研究方向

韧性城市概述和城市规划思考论文

建筑节能财税政策分析论文

环保主题研究论文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

校园文化师德论文

《宏微观经济学》中突破弹性论文

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生论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共5篇)】相关文章:

浅谈会计转型之我见论文2023-04-15

护理论文综述范文2022-07-31

经济学的论文范文2023-06-21

生态城市创建中环境工程的运用的论文2022-12-14

公共政策学论文2022-10-07

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论文2022-10-19

山区美术课堂教学探索论文2023-07-11

生态城市创建中环境工程的运用论文2023-11-04

小学综合学科教研计划2022-05-06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