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言”为你分享16篇“化工企业管理会计实施难点探讨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化工企业管理会计实施难点探讨论文
一、化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传统的会计环境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全面推动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提升我国会计环境水平,从1月30日财政部就颁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其作为全面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实施工作的总纲。其中对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进行明确,同时突出全面推进与落实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全面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市场企业不断完善现代化管理制度等等。
二、化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主要难点
(一)生产工艺的特殊性给管理会计落实带来的困难
1.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致使会计计量与信息搜集更加困难
管理会计的所有工作基本上都需要依赖数据,因此其中搜集信息的工作就是十分关键的,而化工企业其生产特殊性致使其不能够像其他类型的制造企业搜集会计信息那样简单。比如: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的环节通常是在密闭的容器或者管道中进行,而且其反应物通常也是由气体、液体等,原材料的特殊性对于其投入与产品的计量工作上都会造成极大的难度,但是计量工作又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在化工企业生产的中间环节或者是最后某个阶段的产出也有可能是多个,通常在化学上称其为联产品或者副产品。但是对于联产品或者是副产品的产出测量是十分困难的,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精确的计量,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计量统计的重要难题。同时在化工企业当中,生产环节是一个连续动态的环节,产出量、物料特性甚至是物料的加工路线都会受到原材料成分、人工操作技能、生产温度与压力、设备效率等繁冗复杂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其生产环节,其物料配方与工艺参数的控制难度都会对其产品的产出率产生影响,甚至相同的配方或者同样比例的原材料却可能生产出不同数量或者不同类型的产品。而且在生产环节原材料的消耗过程中,其反应生产的过程也会生成一定的回收物与废料,生产计划很难做到事前准确及时地计划具体产品品种的产量、回收物与废料的比例。所以,化工企业在生产环节通常都需要设置很大的弹性对其进行实时跟踪、控制纠偏、动态调整等问题进行解决或者防范。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处理都给管理会计信息收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2.原料路径与产品产出的特殊性
化工企业在生产同一种产品时,能够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生产,然而在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副产物、人工投入、废弃物的处理成本都是不同的;再有就是生产的副产物某些是能够进行销售的,或者能够作为原材料进行其他产品的生产,因此究竟是直接销售还是继续进行投入生产,都需要根据相应的市场价格以及产品成本进行比较后才能够进行决策。因此管理会计对其中某种产品进行管理时存在不同的变化,不利于管理会计制度的进行与落实。
3.成本核算环节繁冗复杂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化工产品的特点决定其成本核算过程繁冗复杂。化工企业需要结合其产品的特殊性,制定出特殊的成本核算方式。诸如某些产品需要换算成100%浓度或者是纯浓度的方式来对其产量以及标准成本进行计量;某些则需要结合副产品、联产品等;还有的就是某些原材料的投入需要根据其产品产量来核算原材料的具体投入量;有些管道中的化工产品或者是无法进行精准计量的物料则通过预先构建的比例进行成本分摊。化工产品成本核算的繁冗复杂还体现在制造费用分摊机制上。诸如,对于污水处理费的分摊、上一步产品反应余热被下一步产品的利用等因素都会对产品成本的核算有所影响,同时整个过程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给化工企业造成的难题
1.管理会计人才的欠缺
管理会计尽管已经引入我国三十余年,但是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不是十分广泛。尽管目前某些企业已经运用基本的管理会计的思想或者方法进行管理与决策,比如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等,但是对于作业成本法以及平衡计分卡等应用上都应用的较为浅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由于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更多的是倾向于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因此化工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上对于相关人才是极度缺乏的。
2.管理会计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化工企业的会计管理本来就较为粗放,使得多数化工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成本落实管理会计制度。最终使得化工企业在落实管理会计机制时缺乏管理层的重视,因此在构建过程中相关人员就不会尽心尽力,更多的就是将其作为摆设进行构架,从而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应该有的效用。
三、化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优化对策
(一)生产工艺环节优化对策
化工企业生产环节的会计信息收集以及计量需要企业构建信息化的生产设备,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其各产品的原材料投入信息进行搜集,然后允许在误差范围内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同时要加强管理会计对于化工专业的了解学习,要掌握基本的化工知识,在对其会计信息收集以及计量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工企业的生产的特殊性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因此化工企业只有将其生产的各种情况进行明确的罗列,管理会计在进行应用时就直接根据每种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管理会计核算机制。但是在构建管理会计核算的各种情况时,要制定一定的范围,对于能够通过传统方式进行精准的计量的环节要进行保留,从而降低管理会计工作执行的难度。
(二)化工企业加深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
化工企业的管理层首先要具备管理会计思维,一定要利用管理会计理论解决管理问题的意识。在化工企业日常的运营、管理、决策以及绩效评估中对业务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够促进业务部门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其次就是要加大对管理会计建设的投入,管理会计的落实也需要成本,主要来源于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的成本,同时还有就是对于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的培训等等。
(三)加深对管理会计的应用
化工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要不断的进行深入,不要只是停留于简单的管理会计工具,同时要加强对于产品信息的利用。诸如利用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以及辅助资源都能够精确的配置到生产环节当中。是管理会计中极为有效的成本核算方式。从化工企业业务层面来看,必须要对化工企业产品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进行统计,同时为各个作业环节制定出相应的成本驱动比例,从而将所有成本追溯到产品当中;需要从产品生产环节、生产工艺等将生产环节分解为不同的作业环节,同时对作业与产品之间的驱动因素进行确定。然后通过信息系统对计量系统进行升级,从而能够满足管理会计落实的需要。
(四)增强基础信息工作质量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内部运营决策为信息服务主体,协助管理者对生产进行规划与控制的工具,同时还涵盖信息搜集、分类、整理、分析与报告。管理会计只有基于大量的信息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才能够对企业未来事项以及计量尚未发生的机会成本。因此化工企业在基础信息质量上必须要有所增强,才能够为管理会计提供可用的信息数据。首先要进一步拓宽信息的报送渠道,强化信息采编力度,化工企业要全面形成管理会计意识,从而各个职工都能够进行信息的报送,而且对于其专业的信息收集人员也要加强其专业素养。其次就是对信息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一定要达到管理会计运用的最低要求。最后化工企业就是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就能够直接通过计算机等对管理会计直接提供更加科学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陆慧,章梦笑,谢陈滢,卿瑞兰,许环,张惠忠.基于“第三方治理”的化工企业环境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08).
[2]李正云.浅析管理会计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难点及创新策略[J].财会学习,(18).
篇2:新会计准则的特征及实施难点论文
新会计准则的特征及实施难点论文
一、新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和主要特点
(一)制定背景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国内外不同会计标准存在的较多差异,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使会计信息质量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全面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制定了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惯例相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建立,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了涵盖我国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目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会计革命。
(二)主要特点
1.尽可能实现国际趋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参照了相应的国际准则,并采用了与其基本一致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金融业发展的提速产生了对会计标准的需求。“3.27国债期货**”和“中航油事件”之后,国内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日益关注,加上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在海外上市,也催生了对更加合理、更加标准的会计准则的需求。于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单独出现“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套期保值”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这是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环境需要的,这几项准则的颁布将对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竞争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按照计量属性划分金融资产和负债。新准则将原来商业银行按流动性分类改为按持有金融工具的目的和意图进行分类,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划分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这样分类能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做出准确判断,也有助于清晰界定不同类型资产的投资和收益状况。
3.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就是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新准则在金融工具等方面采取了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实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但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制度安排可以提升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及时揭露金融工具市场风险,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决策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引导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作为会计准则的使用者来说,公允价值的引入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性,也会促使其积极有效的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这与以前被动执行的情况相比,新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的灵活性。
4.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金融工具的核算范围来看,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扩大了表内核算的范围,许多原来在表外披露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纳入表内核算,从而能及时、充分体现金融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实现财务报表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全面反映。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某市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做法
(一)系统升级改造核心理念按照业内一致推崇的新准则解决设想,在保持现有核心业务系统不变的情况下,新建基于新会计准则的财务总账方案,即由综合系统承担银行业务处理,财务总账系统记录非银行业务,如营业费用、固定资产、工资等,将银行内部业务独立出来保证综合业务系统安全稳定。在每日交易结束后,综合系统将交易汇总后传递给财务总账系统,在企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按新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按新的会计科目编制报表进行信息披露。
(二)系统升级改造实现方案
1.针对资金信息缺口,设计摊余成本及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模版,并确定手工信息采集渠道和方法,对债券投资等进行合理分类,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编制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资金业务信息披露内容,如债券投资信用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等。
2.针对信贷信息缺口,设计贷款审阅、减值测试及贴现业务的现金流量测算模版,并确定手工信息采集渠道和方法,按照贷款减值准备提取测试模版进行贷款减值损失的组合测试,编制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贷款信息披露内容,如贷款准备金变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等。
3.针对其他信息缺口,设计员工退休及内退福利的计算模版、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的计算模版以及财务报表手工转换、现金流量表和分部报告的模版,并确定手工信息采集渠道和方法,对非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评估,编制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信息披露内容,如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资本管理等。
三、实施中的难点
(一)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主要体现在报表层面上
新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它蕴含着管理思路的变迁,是对商业银行现有业务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一项挑战。但据对全国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执行新会计准则还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将对外公布的报表进行会计计量模式的变更,而内部管理依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认、现金流的预测、贷款组合减值准备的计提、非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等情况处理上,要求银行引入估值模型并进行参数设定。但估值模型的建立,与管理决策层对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对风险管理的运用有很大关系,需要整个商业银行自上而下对新会计准则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操作。
(二)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一是实施新会计准则,将给银行的损益确认标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当期计入损益,这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其变化幅度、变化方向以及变动频率都将导致财务状况以及赢利能力的频繁波动。二是公允价值的测算存在难度。首先我国金融资本市场还不成熟,甚至于有些场外市场还未建立,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较难把握,对于没有活跃在公开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测算只能依赖于相关人员的判断或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而这种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次由于获得公允价值信息需要涉及银行的信贷管理、金融市场、国际业务、个人金融、财务会计等多个部门,因此,很难测算出一个能够体现实际价值的“公允价值”。因此,若市场失去了活跃、有序的交易,再加上人为因素,公允价值可能变成事实上的不公允,成为恣意操纵业绩的工具。
(三)系统改造存在高风险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系统都是全行集中的,对核心系统的改造稍有偏差,将会对全行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新会计准则与原有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核心系统改造的难度很大。例如,将直线摊销法改成实际利率法,由于计提、摊销方法的完全改变,对核心账务系统核算体系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四)实际利率难以精确计算
一是对于固定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需要具体核算在每笔贷款中所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用,这是很难精确计量的;二是对于浮动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则更具有不精确性,因为其实际利率的计算要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判断,在实施实际利率折现现金流时,浮动利率的经常性调整,会使金融资产的会计盈余产生很大的波动。
(五)新准则的使用与审慎金融监管要求不相匹配
商业银行在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必须同步考虑财政部相关财务政策和银监会相关监管政策的要求。但新会计准则出台后,相关监管口径尚未明确,而且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会计准则和银行监管这种对会计处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区别对待,使得会计准则的变化与银行监管协调更为困难。如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依赖于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我国目前银行监管当局的相关监管制度和监管技术手段显然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
四、建议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它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这种挑战不仅仅存在于业务系统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准则不会告诉你什么不许做,只要求遵照它的原则去做,因此给了财会人员做账时很大的自由度”。而这种自由度的空间是需要以正确的职业判断为基准的。“这就要财务人员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不能太依赖制度上的东西。更多自主判断的空间,需要在思维上有一个大的突破。而这不可能一朝一夕实现,会有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
(二)提高资本质量,增强风险管理水平
新会计准则体系更加注重业务发展质量和强化风险管理的导向,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通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新业务的方式提高赢利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回报率约束机制,发挥风险定价战略引导作用,有效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将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从而基本保持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的业务发展质量、增收创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三)做好配套工作,提高对新准则的应用能力
商业银行要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相关配套工作,如构建公允价值的计价模型系统,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新的处理方法,对公允价值的来源进行甄别,增加投资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使其能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
(四)加强内控建设,强化对新准则精髓的执行
从财务报告层面达到执行新准则的要求,只是“形似”,内部控制系统方面,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特别要建立有效的关于信贷风险评估和准备金计提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会计报告和审计框架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篇3: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摘 要]在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化工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在整体基础化产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不仅依赖于技术方面的有效革新和升级,同时化工企业管理的影响也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作用。当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但不能良好解决时,其生产效率也会大大受到影响,对于化工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化工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在我国的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发展速度较快,单纯依靠技术革新难以保证企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管理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培训工作,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实际状况,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1 化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常见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化工企业想要把自身企业做大做强,没有将较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相关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环节中,而是首先将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次进行大幅度的改变,盲目提升管理人员的等级,管理层中的机构复杂混乱,使没有达到相应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员进行提升,责任增大,但能力不足。企业的其他技术手段没有跟上自身企业管理的发展速度,从而适得其反,反而降低自身企业的发展效率。
第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中,一般都是通过我国改革开放时期自身的胆识和政策逐渐积累起来的产业,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到员工的重要性,秉承着信人不如信己的观念,防范心理较强,因此,对于企业中的管理层人员进行频繁的调换,降低了企业的发展效率。
第三,企业中对于自身计划的制定重视度较高,但是在落实环节的监督严格程度明显不足。管理人员对于计划的制定要求尽可能高,员工由于自身的限制,对于该环节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准确和思考,通过实践之后发现,计划之后的考核难以正常维持,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也没有相应的问题出现,因此员工逐渐产生懈怠,降低企业生产效率。
第四,在基础性管理内容中主要包括化工企业内各种资料、定额标准以及安全环保的管理,但是在企业中重视的内容一般都是生产情况的相关数据,其他管理资料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只是在需要取得相关证件时,才会进行短时间的维护,管理一段时间的基础资料。在化工企业中基础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对化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良好的分析,加强业绩考核的重要参照标准,同时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第五,盲目的参照资料,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内容,单纯提升某一个环节并不能对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不能只听取一家之言,那样不仅不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还有可能为企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的进行筛选,有条件的情况可以首先对该方法进行一定的试验性使用,当该方法真实有效的能够提升企业效益时,再将其推而广之,使用到整个企业中。
每个企业管理的成功几乎都不相同,成功很难被复制,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方式必然不会完全相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时刻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严禁脱离实际做管理。
2 提升化工企业管理的主要途径
由于化工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个企业的侧重点和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化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的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2.1 增产降耗
化工企业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效益,效益是决定企业正常发展的最核心标准,应当提升自身生产技术,加速升级生产工艺,重视行业内前沿的生产技术和手段,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能获得良好的提升。适当采用新型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生产时间短、资金投入少、收益产生快的工艺,并以此为原则对不同的工艺进行选择使用。在降低能耗的措施中,必须重视生产的稳定性,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要求,保证上岗的员工能够高质高量的完成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能够对设备器械进行良好的操作。采用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将高科技的设备进行运用维持工作环境内的各方面条件,使劳动强度降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
2.2 加强人员管理工作
在企业中有一条定律就是20%的人员创造80%的效益,核心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对这些人员的重点管理工作,提升该人员的整体水平,确保竞争力能够达到要求,增加培训等内容提升这些的整体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能够使这些人员能够自我提升,开展创造性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循时刻学习的`理念,一刻都不能放松产量的控制工作,降低生产消耗,保证产品的质量。
2.3 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在化工企业中,可以通过对成本的有效管理来提升管理效果,产品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折旧费、厂房折旧费、车间各方面的杂费等固定费用,有效管理指的是对这些固定成本的内容进行适当压缩,降低固定成本,使产量和成本能够呈线性发展规律,经过有效控制之后,生产效率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在化工企业中产品的售价高于全部成本价的总和称为贡献毛益,但是通常化工产业中价格变化的幅度范围比较大,并且很多情况下会采取低于成本价格进行出售,这样必须通过提升企业产量和销售额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2.4 重视安全生产
化工企业中安全问题是高于所有其他问题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由于安全问题在通常情况的要求不多,只是在会议过程中会多次提出,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并不多。一旦安全问题出现必然会造成责任事故,其主要责任人就是在工作第一线的员工,因此在强调安全问题时最重要的接受对象应当是一线员工,只有保证员工能够正常的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出现问题时进行合理的解决手段进行处理,安全事故是能够进行比较有效的避免的。当出现安全事故时,一定要对事故的发生原因、事故责任人、整改措施进行全面的重视,认真的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严格控制好安全生产。
3 结束语
在化工企业中,良好的管理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企业安全有序生产的重要保证,是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各方面的问题,重视安全生产,采用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制定可行的规范制度全面的对企业进行管理,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
篇4: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1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只重视企业眼前的利益,对于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不足。执行力不足。虽然国家考虑到劳动者安全健康问题,出于以人为本的考虑,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一系列的相关的法律规章,然而在被监管对象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怀着侥幸心理,只做表面工作,应付检查,实际应对力不足。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只在形式。企业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管理者认为教育不起作用,因而本身并不重视,导致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绣花拳居多,干货很少。检查者检查工作力度不足。作为安全检察人员,自身对工作懈怠,流于形式,在实战中根本无法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最终导致事故预防工作“形同虚设,摆摆样子”。监督不足还会导致上游的安全措施更加松懈,导致恶性循环。管理分散责任不明确。无论是管理环节、落实环节还是监督环节,实际操作过程中责任并未明确划分。
2应对措施探究
2.1安全生产基础措施改进
(1)技术创新。这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主要包含:①压力容器和管道技术。压力容器和管道技术安全控制的核心就是对整套生产装备的实时监控,通过传感器传递至中央控制中心,实现实时危险预警,预防危险的发生。②具有腐蚀性的物质的监测技术。该项技术适用于在腐蚀物质较多或者较为密集的生产场所或者设备。通过特殊检测技术,在不影响正常运转,无需拆卸的情况下对设备的薄弱部位或者环节如凹槽或者接缝处等进行监测,并预测设备的使用年限。③防火防爆技术。根据能量释放理论,防止或爱或者爆炸的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根源和原理上不使用危险物质,其次,提高控制能量的能力,防止能量和人或者财产接触。
(2)重视设备维护。化工企业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该有明确且严格的标准。首先,应邀请相关专家对于设备的安全提出专业的技术标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作为顾问更好。其次,在公司的制度层面应该制定出可执行的安全制度管理,针对压力容器、管道、锅炉、升降机等国家法律规定的特种设备和其他危险性较高的设备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在执行日常的检查、维护、更新和监督的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制的落实,并备案处理。
(3)严格安全操作。为了保证安全,化工企业需要对员工的操作作出严格的规定:①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②每个员工需要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正确穿戴。③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应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2教育和培训
(1)转变化工企业和员工的思想观念。首先,在企业创立之初,企业的宗旨就应该具有安全和以人为本的意识。无论是在日常运行,还是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都应该重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在耳濡目染更加深刻的安全意识。其次,在后期发展和培训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及时关注安全动态,无论员工素质如何,都应进行及时的安全教育,让员工观念满足发展需要。
(2)整合化工安全教育培训的资源。安全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理论基础、工科技术和人文管理理论。政府可以从法律制定,支持高校和研究院相关学科的建设,引导相关行业标准,支持安全员培训入手。同时,对于就安全工作开放群众监督和建议的渠道,这样才能有效彻底地保证安全教育的长远发展。
(3)化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要全面统筹。无论是企业自身安全教育工作,还是社会第三方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在制定安全教育方针、编制安全培训教材、强调工作重点时,都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性质和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规模小的企业可以重点放在技术措施控制上面;而针对大型的复杂的企业,需要从管理、教育、标准、最新动态、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入手。
(4)安全教育形式多元化。企业在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相对于全日制的学校的安全工程的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的员工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之对安全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新时代的条件下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应与时俱进,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不仅深刻生动,而且适应现代快节奏的需求。然而,企业不能否认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发展动力。
2.3管理措施
(1)提高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虽然大部分的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线的操作工人,但是究其根源,管理层占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保证安全最基础的需要的便是物质支持,只有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企业才有可能在安全保护方面进行投资,诸如基础安全设施、个体防护装置等。而对于员工来说,对其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企业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层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员工是会严格安全操作的。
(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也是其规模、组织形式、运营方式等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建设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落实企业的安全管理。首先,企业应当将安全管理或者安全生产任务落实到个人,明确相应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其次,应该将安全生产风险资金抵押落实,利用激励的原理,激发每一位员工更有效地为此工作。最后,需要严格奖惩制度,责任落实的有效与否在于最后是否能够如实奖惩。
(3)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分为两种:自我检查和监管部门检查。对于自我安全生产检查,企业结合企业实际、参考专家的专业意见,做出详细规定,诸如检查周期、检查项目、重点检查日期和项目等。对于监管部门检查,一般委托第三方做安全检查报告。政府对于违规的企业要发出整改的措施,严重的甚至需要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对落实复查工作,保证检查的有效性。
(4)建立健全化工企业安全激励机制。安全激励机制是安全工作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对于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人员和行为要及时奖励,发挥正激励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发挥到了模范作用。对于违规人员和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惩罚,这样不仅仅杜绝危险源,也在警示其他人员。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激励应当及时适当,不及时或者不公正的激励不仅对于安全工作无益,甚至可能造成混乱和恶性循环。
(5)安全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则标准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因而需要考虑普适性和权威性。而相比之下,企业内部的规章规范需要考虑本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合产业、企业特色,强调特异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篇5:会计电算化工作论文
会计电算化工作论文
引言: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本文主要对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
1、内部控制程序化
计算机主要通过程序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的控制方式必须实现程序化。同时,由于由人结合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巳实现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其控制点以逐渐从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结合的控制,并且控制内容也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巳经涉及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职能分离、人员分工以及会计档案和会计信息的管理和保存。
2、数据处理高效快捷
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之后,计算机通过编码方式对原始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会计数据处理更加迅速,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会计人员只需要输入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便可以自动进行会计处理工作。同时,针对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计算机会按照模式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会计电算化系统会按照相关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可以将会计数据及时抽取出来,编制成会计报表,使得会计工作变得简单而迅速。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会计主体假设方面的影响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特指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确定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以及相关的业务。同时也限制了相关的记录和报表所覆盖的范围。传统的会计主体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依照经济能源以及所承担的义务和负责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第二种就是根据个人、集团或者机构的整体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判别,但是前提都是需要保证公司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
例如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公司,因为其具有虚拟性和没有固定性的特点,所以网络公司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者业务发展不断进行调整,甚至经常解散和重建的,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与传统的会计理论中所追求的单一的、独立的企业实体理论相违背,从而传统的会计理论也就无法为现代企业服务了。
会计主体上的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方式的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全新的会计理论对会计主体进行重新的定义,以保证会计工作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可以将会计主体假设由之前的强调单独绝对实体转变为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对于会计主体的定义变为只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相互协作的联合体。而会计电算化也会只关注现代会计主体所控制的主要资源――智力资源,并且限制企业对于智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合法利用即可。
2、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假定企业将会一直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破产或者清算,这就叫做持续经营假设。传统的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假设反映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以及费用分配的问题,所以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诸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者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等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都是与持续经营假设密切相关的`,都是要在该假设的基础上提出,并且与该假设密切配合和适应的。但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公司因为其灵活性,随时都有可能进行收缩和扩张,甚至随之都面临着解散的可能。灵活多变的会计主体的存在时间也变得具有不确定性,而建立在传统会计理论上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原则都变得无法契合实际,从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无法正确地反映出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结果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较以往需要面临更大的压力。而且现代社会的企业在兼并和分立、以及资产重组或剥离等方面更加频繁,所以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巳经无法按照传统的会计标准进行判断,静态的持续经营理念也巳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环境。
3、货币计量假设方面的影响
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佳形式叫做货币计量假设。在传统的会计报告中,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占有绝大部分。并且事实上以货币作为会计信息进行企业业绩的衡量,可以作为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所共同使用的统一标准,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
但是现代社会对于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虚拟企业建设速度更为看重,同时也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指标,相反货币对于企业的度量能力大幅降低。并且日渐发展的网上交易促进了电子货币的发展,所以一直被作为主要计量手段的传统方式正在逐渐被削弱。
三、优化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1、优化组织结构,明确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能
对于使用电算化软件的会计工作人员要制订明确的使用权限,并规范使用软件的会计人员的具体行为,除对软件使用工作人员制度方面的规范,另外还要在软件操作上也要做严格的规范,以保证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高效且安全使用。
2、建立对电脑使用管理制度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硬件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财务部门进行专门管理,而其他的部门则不可以使用,而且会计操作人员在使用电脑时也必须要有账务的主管领导的审批才可以,分配指定的账号,并对涉及相关业务的使用权限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为了更好地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使设备发挥更高的性能,在实际操作中,要将计算机放置在专门的工作环境,同时,做好设备软、硬件的维护及管理,在会计人员操作过程中对财务数据不得进行任何违规操作;为了保证会计软件的安全运转,在计算机上不仅仅要安装正版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且杀毒软件要及时升级,确保计算机工作环境的安全,计算机上不允许安装与工作无关的其他任何软件。
3、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设施
近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遍使用,财务软件的各项功能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也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体现出的各种新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相关法规准则的进一步约束下,变得更加规范化。近年来,我国一直都在加大对普及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好处,并从企业的管理者和会计工作人员入手,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不仅要求有一套好的软件来实现,同时,还要拥有一套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普及会计电算化应用对会计职业及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也必将促进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快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进程,强化并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尽早实习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为国际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分析和对策
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分析和对策
社会责任会计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后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是一个颇受政府和社会公众欢迎、具有发展潜力的会计学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施社会责任会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对这些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阳秋林 陈秀梅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5(2) 分类号:F23 关键词: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成本 社会效益篇7:企业管理会计基础论文
企业管理会计基础论文
一、目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专业素养较为淡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适应企业财务核算的要求,常常出现财务处理错误或不当的问题。同时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较低,无法规范的做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二、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的力度
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设置专业人员负责,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会计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上级主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承担着重大的监督职责。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进行全方位检查,查找出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修改对策,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企业主管部门具体工作如下:其一,加大检查力度,使得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常规化,确保内部责任追究制度的公正公开性;其二,高度重视会计负责人员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引导会计负责人全面承担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其三,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积极与审计部门合作,严格执行处罚条例,从而使得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
(二)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高度重视对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的培训,广泛宣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得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人员好和会计工作人员都能够从思想上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真正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此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每周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规范讲坛”,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灌输。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知识,更应该掌握税法、会计法、计算机电算化技术、财务管理、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及时掌握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同时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指导会计人员真正懂得爱岗敬业、忠于值守、廉洁奉公、严格执法的职业道德情操的真正含义,采用自我改造和自我约束的方式,尽忠职守,清洁廉明,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汇报上级,不被利益蒙蔽双眼,不断增强自身职业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建立现代化会计管理制度
当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深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会计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
(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要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更加规范,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建立一套财政部门、人民银行、税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享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任一部门将企业的信息录入后,其他部门均可查阅,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防止企业针对不同的机构报送不同信息的现象,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以规范化考核要求为标准指导日常会计基础工作
按照《XX市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指导意见》和相关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逐条检验公司的会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例如根据管理要求,对类似原始单据需要修正的,责成有关人员重新填制、获取或办理单据修改手续,规范原始凭据的管理;有记账凭证内容不完整情况的,则由制单人员对记账凭证内容进行二次复查,并由凭证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对复查审核中发现的遗漏情况及时补正;有会计对账不及时情况的,则在企业内部设立及时进行会计对账提醒机制,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因工作忙碌可能出现的延误和疏忽;有未按规定附有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情况的,则做到按会计报告要件内容应附尽附,不遗不漏,这样也能使得会计报告的内容充分完整;有未按规定及时移交会计档案的情况的,则根据相应的工作制度在财务、档案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协作下,对会计档案超期未归档移交情况进行清查,保障会计档案的移交管理工作的完成等等。
三、结语
总之,规范管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式。只有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会计工作水平与质量,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的力度,并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建立现代化会计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切实发挥会计职能。
篇8:供销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1当前我国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供销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虽然供销企业已经在我国存在很长时间,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供销企业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会计工作规范,各个地区的供销企业各自为政,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和规范不一致,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而会计信息的不一致不利于全国供销企业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难以实现全国经济信息的沟通。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再加上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些制度上的漏洞谋取自身的利益,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因此管理会计制度的缺失,不仅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供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不利影响。
1.2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低
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是实施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是影响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供销企业大都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位领导不重视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所以就对管理会计公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较低。很多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进入门槛低,缺少系统全面的财务知识的学习,没有足够了解和理解财务基础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用正确的会计理论作指导,他们工作之后不能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来妥善处理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事务,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和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企业整体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供销企业也不重视对管理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学习和掌握当前管理会计工作的技术和方法,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管理会计工作监督机制是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供销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状况进行检查监督,以保障管理会计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顺利进行。而目前我国对于供销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相关部门与财务管理岗位没有完全隔离,内控制度运行的效率低下,没有实现对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地监督,管理会计工作不仅混乱无序,同时也难以发现管理会计工作中的问题,或者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采取措施彻底地解决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得供销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低,不仅造成资产的浪费,账实不符,同时还可能带来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供销企业的发展。
篇9:供销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针对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参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下建议。
2.1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供销企业需要在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供销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目前的发展状况,整合科研院校和企业的资源,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首先,整合科研院校的优势资源,鼓励创新,支持和促进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科研投入,总结提炼管理会计实务经验、研究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不断推广和学习最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最新技术,增强管理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2.2推进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我国目前缺乏针对供销企业统一的管理会计制度,应当根据供销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加快建立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①在研究管理会计课题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②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为企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等提供专业的咨询。③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更新、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务中的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参考和示范。而对于供销企业,在其内部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一套管理会计制度规范,明确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使得会计管理工作规范化。在完善管理会计制度的同时,还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管理会计制度的执行要与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相关联,强化内部监督与控制,在不相容的岗位之间建立防火墙,按照会计制定的要求定期核对重大资产。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定期评价和改进现有的管理制度。
2.3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①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纳入会计从业人员的培养工程,不仅鼓励他们学习管理会计知识,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②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③提高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岗位的进入门槛,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单位工作,进而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强化员工的财务管理风险意识,规范操作,认真执行财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2.4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
相关部门需要指导供销企业加快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技术支撑,将管理会计工作与业务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①鼓励供销企业在进行企业整体的信息化规划时,考虑管理会计工作信息化的需求,从源头上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同时还要切实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改造或者整合现有信息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和推广。②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信息技术优势及专业化分工,建立集团财务的共享服务中心,推进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③实施措施,鼓励软件公司和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拓展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的业务和创新。
3结论
随着国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企业迫切需要规范管理会计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有效的高质量的信息,进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供销企业需要根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改变,在利用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引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新方法和新手段,借鉴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经验,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者:薛小琴 单位:如皋市供销合作总社
篇10:浅谈绿化工程实施的程序农科论文
浅谈绿化工程实施的程序农科论文
摘要:射阳河两岸风光带作为阜宁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架之一,是老城区向新区延伸渗透的一道城市地标,也是创建重点打造的形象工程。要想构筑阜宁美丽的中轴线,就必须抓好射河风光带西延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管理工程施工的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绿化;景观工程
1方案设计是工程规划和施工的总指挥
方案设计是任意绿化景观工程的总指挥,指导着整个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确定了未来的绿化景观效果。射河风光带西延要突破原风光带设计模式,充分考虑其建设实用,秉承历史和融合自然生态的原则上去创新,求突破。
首先,我们必须实地观察分析原风光带建设的景观内涵,将现有绿化与西延绿化自然结合,延伸;其次,实地勘察西延现有地形,要求相关排水、电力、燃气、电信等地下管道工程必须高质量,高要求优先完成;第三,将带来经济效益的茶社、酒店及娱乐场等建筑设计融入到景观设计中,统筹规划;第四,充分体现“十里射阳河,十里风光带”中阜宁“射河八景”的历史文化内涵。
客观因素必须考虑,主观设计就要根据设计要素,要求及不离生态性原则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由物种的'多样性,季节变换的多样性,色彩变化的多样性,搭配层次的不同来综合体现。
2工程招投标是关键
工程招投标是工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近千万的重大工程,投标造价是以审核价作为标底价的参照,影响着投标价的高低。
在此,我不得不强调阜宁的方案评审出现的误区。方案评审是政府对工程项目整体方案设计的审查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其中包括方案的整体设计,景观小品的风格体现,景观植物的配置,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以及相关的规划设计规范,能否以人性化的设计体现功能多样性,这才是方案评审的主要任务及目的;其二,工程预算价的审核要以方案设计和未来形成的景观要求为引导,审核价越低,直接影响所进苗木品种及质量的优劣,因为植物科属有很多相似相同的物种,同一科属相似的苗木价格大相径庭,另外产地不同,进价也有很大差距。
综上所述,我们的方案评审,不能穷尽一切方法将预算价审核到最低,在方案评审之前应对评审的概念作认真的学习再作评审。
3工程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是景观效果的保障
3.1 场地整理
面对15万m2的射河风光带场地整理,在没有施工经验的前提下,就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定点放线,机械、人工同时跟进,整个地貌基本完成后再作微调整。
3.2 苗木质量验收
工程开工会议,应明确甲、乙及监理方的职责,在施工过程中各司其职,各担风险及后果,并以文字形式发文工作制度。同时重点强调施工程序、注意点及要求,监理方严格按照甲方要求,对照图纸及招标清单要求,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进场苗木的品种、规格(干径、地径、高度、定干高度、蓬径等)、数量、形态等进行验收。射河风光带大乔木的验收基本无争议,但灌木坪块施工方以苗规格定义偏差无法购买为由要求变更、更换或取消,在这一点上我们甲、乙及施工方应以尊重招投标文件为前提,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为保证绿化效果和最终审计验收,尽量保持不变,做到严谨公正。
3.3 栽植质量验收
3.3.1 在苗木栽植前,应先完成硬质铺装的框架,绿化栽植才能准确无误的定点放线。而县城整个绿化工程的通病就在“只要先绿起来”的口号,导致工程施工的程序颠倒,盲目定点放线,栽植杂乱无章。
3.3.2 在苗木种植过程中,甲方应要求监理人员根据招投标文件中的《城市园林绿化种植规范》检查种植穴,养护沟及槽定点放线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是否准确,标记是否明显等。如遇实际问题,要及时汇报甲方,进行灵活调整。
3.4工程施工结束后的养护管理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护验收:①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珍贵树种和孤植树应保证成活;②花卉种植地应无杂草、无枯黄,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应达到95%;③草坪无杂草、无枯黄,种植覆盖率应达到95%;④绿地整洁,表面平整;⑤种植的植物材料的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
4结语
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工程是一门设计的艺术,兼具了自然美、文化美和思想美的特性,从一个方案艺术实现为一项实体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它功能的多样性,景观变换的季节性,到艺术品位的创造性吸引众人的眼球,得到人们的认可,它便是一个美丽的艺术品,便是我们曾经希望的景观艺术。绿化建设的过程是一门活体艺术,每一个程序环节都是人为灵活操控的,最重要是我们政府的正确决策,科学规划和合理评审,在乎甲方的严格管理和灵活控制,在乎监理方的严厉要求和监管,更重要的是在乎施工方的密切配合,艺术造诣的高水平和养护监管的高质量,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行为艺术,才能成就美的景观效果。
篇11: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设计难点及要点论文
摘要:化工生产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体现,促进化工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研究投入外还需要相应的化工生产设备予以支持。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化工设备需要经受住高温、低温等各种恶劣的环境,特别是对化工设备的高温设计时,应当注意处理好高温结构对化工设备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化工生产时所产生的高温将会造成化工设备中的局部结构膨胀、化工设备所使用的材料在高温下产生膨胀以及化工工艺造成化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等,这些都会对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使得化工设备的抗疲劳能力下降,不利于化工设备的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文章在对化工设备在高温条件下的结构设计所容易出现的缺陷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化工设备;高温;高压;压力容易;结构设计
化工设备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会面临着高温、高压等恶劣的工况,因此,需要对化工设备的高温结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设计对于确保化工设备安全运行及化工设备的使用时间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于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对于化工设备的需求,但是现今一些新发明的高温化学工业设备在高温结构设计方面质量方面参差不齐,一些化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垫片、法兰、螺等部件由于受到高温的作用,经常会出现变形或是蠕变变形、部件结构弹性下降等影响化工设备使用性能。为提高化工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当在化工设备设计过程中做好对于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分析与设计,避免化工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1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在设计中的缺陷分析
1.1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在使用中弹性下降问题
化工设备的使用性能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高温的严重影响,尤其是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弹性较为敏感,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受到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中高温的影响会使得化工设备的高温结构的弹性下降进而影响到化工设备的整体功能。因此,为应对高温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的影响,需要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件设计的开始阶段就设置相对应的螺旋弹性垫圈以减小高温变形的影响,这些所添加的高温垫圈的作用类似于套筒的作用,通过改变高温结构部分的弹性变形系数来使得化工设备的结构弹性得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影响法兰从而实现对于热膨胀部分的充分吸收,从而降低化工设备因材料膨胀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影响。弹性垫圈与套筒所起的作用相类似,但是相较于套筒来说,使用弹性垫圈的结构较小,同时采用密封垫片可以获得较强的预紧力,同时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该结构所能承受的作用力的范围引起足够的控制,避免控制作用力过大而造成高温结构被压扁。因此,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对于压力和温度的控制,此两点是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设计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化工设备整体结构弹性的前提。
1.2化工设备高温结构变形或蠕变问题及对策
化工设备在高温条件下运行时,高温会使得螺旋连接产生蠕变现象,同时过高的温度还会使得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的法兰、垫片等部分产生一定的变形,这些蠕变或是变形会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连接的紧密性与密封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是造成化工设备容易损坏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解决好化工设备高温结构中的法兰、垫圈、螺钉等在高温条件下产生变形或是蠕变破坏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的连接及密封效果。因此,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应的将隔热衬环安置与法兰或是垫片的内侧,通过使用隔热衬环来将热量有效的隔离,避免化工设备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对法兰、垫圈和螺栓等产生较为严重的热影响。通过采用隔热衬环可以使得法兰、垫圈与螺栓等受到的热辐射效果明显下降,提升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同时通过采用隔热衬环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设备的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温度差,提高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的整体性能,提升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法兰、垫片、螺栓连接部分等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性能,较少或是避免高温蠕变或是变形的发生。提高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篇12: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设计难点及要点论文
2.1精确设置设计参数
化工生产中的工艺参数的设置在化工工艺生产中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只有在确保基本参数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化工设备及工艺的安全生产。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秉持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进行分析和计算,任何设计细节都需要经过多次讨论、论证,避免因细节的忽视而影响到推理值的准确性。例如,在参数设置的过程中,推力矩数值与实际值存在着微小差别或是不符合相关标准或是规范时,会造成法兰连接的不紧密,容易在法兰连接处产生泄漏等安全隐患,从而对化工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参数做进一步检查,在确保参数准确的基础上对各项细节加以把控。
2.2控制好温度对于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设计的影响
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法兰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于温度的控制,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温度的骤变将会使得法兰的连接产生剧烈的反应。所以,为避免或降低高温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所造成的影响,应当在连接部分设置相应的隔热衬环,从而使得温度的转变经历更多的过程,如果选用奥氏体不锈钢作为隔热衬环板的材料,要注意对于化工设备高温结构部分温度的控制,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当法兰温度过高时,在隔热衬环设置环节和焊接工艺中容易出现焊缝剪切的问题,使得隔热衬环板凸出,降低法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而使得化工设备高温结构法兰连接的安全隐患大为增加,所以,在法兰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意温度对于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影响,将连接温度控制在300℃以内,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在温度的控制方法上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做好活套法兰的使用,在使用活套法兰还可以更好的抵抗热循环和热冲击,活套法兰相较于一般的法兰厚,而且活套法兰的刚度较大,其挠度可以通过减少法兰和法兰螺栓张力而减小。活套法兰在管道上应用较多,而在大直径的设备上使用活套法兰成本较高。(2)在螺栓上增加使用弹性垫圈,通过使用弹性垫圈能够有效的减小热膨胀对化工设备的影响,但是由于垫片体积刚度的影响,使得弹性垫圈所能承受的预紧力较为有限,同时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弹性垫圈会在回火时降低其弹性。(3)做好化工设备高温结构中垫片材料的选择。
2.3做好对于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安全检验
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可靠性对于整体工艺的完整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测、检验,及时发现化工设备高温结构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整体工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结束语
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设计对于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化工设备高温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析化工设备高温结构中所隐藏的各种隐患从而做好对于设备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颜炳发.浅谈化工工艺和设备安全性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17.
[2]曹文辉.化工设备设计中对高温结构的考虑[J].化工设备与管道,,9.
[3]高创.化工工艺的设备结构适应性设计探讨[J].科技风,2011,5.
篇13: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足论文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足论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尤其是企业核算在财务管理中的普遍运用,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到带动经济管理各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一、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概述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送的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定和执行法规制度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会计业务和会计管理现代化的全部。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质量提供有效的途径,最终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因此,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趋势。
2.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可以有更多时间学习各种经营管理知识,参与企业管理。还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电子计算机有关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素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实行会计电算化,无疑可以使广人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内外数据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这恰恰能够满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等对信息的需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二、会计电算化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低。目前,企业的电算化人员绝大多数是由手工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转变而来的,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而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计算机维护人员,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作了简单的培训,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人门还是很慢,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2.财务软件的使用较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致使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比较混乱。也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各不相同。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搜�、数据传输的不方便。因此,各单位企业应选择同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软件系统。
3.会计电算化制度不健全。就目前看来,虽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断在完善,但制度却没有紧跟上脚步。例如,有些企业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仍然沿袭着原来手工会计管理的制度,使得制度与操作产生了矛盾。这些不符合电算化规范、会计制度的地方大多出于对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对会计制度的需求考虑得过少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也有对会计制度的理解过于片面的情况。
4.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性问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但随着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有着较大隐患。在外部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的攻击等,在内部有软件本身的缺陷,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完整、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这些都是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的应对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计算机无法取代财会人员非程序化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特别是财务工作领导,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会计、财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企业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是“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能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设计适用的电算化制度规范,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的功能,提高为企业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的水平。中小企业应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运用财务软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财务分析和预测能力。同时,要与软、硬件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寻求人员培训、系统维护和升级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2.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应遵循以下原则: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人、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件、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安全性、保密性是一开始就必须要做好的工作。首先,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采取对病毒、电脑的安全防范措施,采取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保密技术;其次,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人手,开发工具应选用共享性、安全性、容错性强的多用户管理系统;最后,要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以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想开展好会计电算化工作,计算机软、硬件的选择是首要环节。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不仅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能促使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篇14: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1 原始数据在录入中计算机对其准确性无法进行
判断
会计电算化是使用专用的会计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机是在应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工作的,这样然后对输入完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然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工作。在会计电算化中,所有的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工作都是在计算机程序中自动进行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中只要保证财务软件是稳定运行的,在记账方面就不会出现差错。但是,要实现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就一定要将原始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在输入原始数据的时候出现错误,计算机是无法进行识别的,这样就会导致以后的工作中都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进行原始数据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真实并完全复核。同时,要在事后对原始数据和录入数据进行经常性的复查和审核工作,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会计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提供
保障。
1.2 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或权限分配不够明确
会计电算化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设置,很多的会计软件在操作的过程中都是有无痕化操作风险的,这样就会使得一些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出现错误的操作也很难发现。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审核和签章的,这种情况下,会计的信息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保存,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修改是可以从不同的笔迹进行责任的划分的。但是在实行了电算化以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就被会计软件取代了,凭证、账簿和报表都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在任何人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的时候,都会影响计算机输出的结果,而且通过输出的结果是很难对责任进行划分的。为了更好的保证电算化的准确性,对不同的人员要授予不同的权限,这样可以更好的明确责任,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管理,在人员权限设置上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每个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设定,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避免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同时也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对使用的程序技能型数据库的更改。因此权限的严格设置和合理的分配才是保证会计结果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1.3 会计档案保管方面存在缺陷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企业在进行会计资料保管的时候都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比如将计算机中的会计资料使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打印出来的资料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字迹逐渐模糊的情况,这样的资料在保管中根本就无法达到保存的期限。目前很多的企业都是采用这种做法对企业的会计档案进行保管的,对计算机中的电子档案不进行备份,这样会导致档案保存中出现不完整的情况。现在对会计档案进行保管,可以通过数据备份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实现在保存时间上相对长久。要对数据备份方式的档案管理提出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多份多点备份,以免因硬件的问题,而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1.4 会计分工模式存在着问题
很多的企业在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人员的分工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分工模式上,这样就使得电算化工作中无法得到保证。在实行了电算化后,很多的财务部门没有对实际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这样就使得电算化系统在实行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是由会计人员来担任的,这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分工不明确,或是权限交互控制做得不到位,致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舞弊的情况,而且这种舞弊更具隐蔽性和无痕性。因此必须有独立的系统管理与维护部门,来维持软件及硬件的正常运转,使会计电算化的强大功能和无比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
2 解决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1 合理设置并调整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要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有了明确的分工,才能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因为计算机的运行和更改的无痕性,合理的分工和相互的制约就更显重要,以减少差错的舞弊。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硬件保障与系统维护体系,加强档案管理与文件备份工作。
2.2 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保障会计信息安全
制订严格的机构和人员岗位管理制度、系统操作的各项制度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对各类操作人员必须制定岗位责任制,重点工作岗位必须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违法行为,杜绝舞弊现象发生。严格制订系统操作的各项制度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系统操作环境,必须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操作规定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范。同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这些档案主要是指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等。系统开发时就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不同的存档和安全保管、保密工作。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
2.3 加强会计人员队伍的培训及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扎实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熟悉本单位经济工作运行的模式、规范、要求和规律,要对本单位财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成果了如指掌,同时还要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财务技能和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电算化会计的优势和特点,为单位经济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所以,在是常工作中,企业就应该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满足电算化会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选择会计管理软件时也要特别注意,选择那些系统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二次开发功能便于突出本行业本单位工作特点、与其他的相关的软件兼容性好、升级方便快捷的电算化软件。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
3 结语
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电算化的发展是要依靠电子技术的?展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的,还要依靠明确的会计分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地解决,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发展,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篇15:郊野单元规划实施难点与关键方法论文
郊野单元规划实施难点与关键方法论文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贸区的设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上海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在用地总量上,底全市现状建设用地已接近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1],若按照以往的新增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将提前突破建设用地的“天花板”;在用地效率上,上海现状的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仅为巴黎的1/3、东京的1/9[2],而上海的中心城地均GDP是全市均值的4倍多,土地产出差距主要在郊区[3].
在郊野地区,现状建设用地绝大部分为工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4~6],现状布局零星,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土地权属和实际使用情况复杂[7],低素质外来人口集聚,导致农村地区在环保、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一定隐患。尤其是集建区外的工业用地绝大部分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和布局零散的工业项目,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全市郊野地区开展郊野单元规划是保障上海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1 郊野单元规划核心要点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提出“郊野单元规划”,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提升郊野地区生态效益和用地效率为首要目标,是对上海郊野地区开展全覆盖单元网格化管理的新思路。
郊野单元规划一般以镇域为规划编制单元,主要任务是落实总体规划要求,整合相关专业规划,依托土地综合整治平台,集聚相关政策资源,推进农村地区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促进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和利用效益提升、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破解土地资源供需瓶颈、激发郊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城乡统筹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
郊野单元规划的定位,其向上承接落实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任务要求,向下关注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入长效增长需求,以集建区外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为前提,促进集建区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郊野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提高,指导集建区外土地综合整治和各类项目建设,是统筹集建区外郊野地区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郊野单元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以田、水、路、林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综合整理、耕地质量建设(含设施农用地布局规划等)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基本内容的农用地(含未利用地)整治[8];通过确定集建区外现状建设用地的分类处置方向和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重点通过对集建区外的现状零星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工业用地等进行拆除复垦实现减量化的建设用地整治;通过统筹协调集建区外农村建设所涉及的各类专业规划的整合三部分内容[9,10].
2 开展郊野单元规划的难点问题
从20底开始,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分别以嘉北、青西、松南、浦江、长兴岛5个郊野公园和松江新浜、嘉定江桥、崇明三星等3个处于不同城镇化进程的郊区镇,开展郊野单元规划试点探索[11].结合试点郊野单元的规划实施,各区(县)反映了工作推进的难点:
2.1 资金压力大
郊野单元规划的核心是建设用地减量化。减量化过程中涉及到工业企业的搬迁、宅基地归并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补偿问题。减量后失去的原有企业的租金和税收,主要依靠减量后挂钩的地块进行出让予以反哺,不足部分由项目当地政府承担。一些级差地租不明显的镇出让地块效益较低,很难填补失去的效益空缺;且目前享受市级出让金返还的政策对象只是宅基地,没有扩大至工业用地,区(县)认为做到资金平衡客观上存在很大困难。
2.2 街镇积极性不高
对于减量化工作,市区两级层面思想较为统一,但街镇为实施主体,政策设计对街镇层面短时间内难以带来明显受益,总体积极性不高。街镇认为减量化推进对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影响大,集建区外建设用地还是以存量工业用地为主,集建区外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来自于这部分土地的经营收益,减量化将极大影响村级经济的发展;且街镇普遍认为减量化后的释放量不足以弥补经济收入损失量。
2.3 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
减量化工作前期搬迁安置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加上搬迁成本较高,时间跨度较长,从而影响整个减量化项目进度推进,尤其是个别减量化项目与市、区重大项目捆绑实施等其他因素,导致项目进度无法控制。对于原存量工业用地的职工,就业问题难以保证;对于农村居民点,减量化工作需要充分尊重当地每一户居民意愿,把握项目推进进度比较困难,对社会稳定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2.4 形成合力难
减量化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到发改委、农委、绿化市容局、经信委、水务局、旅游局等多个相关部门,需要在各部门支持下共同开展推进。但目前减量化工作的开展仍以规土部门为主,合力效果不明显。
3 郊野单元规划关键途径
郊野单元规划顺利推进的关键,一是靠大力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二是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3.1 大力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
减量化是指对集建区外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的现状建设用地进行拆除复垦,以达到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的整治活动。减量化的对象是集中建设区范围(包括集建区和其他建设用地区)以外,“二调”底版上的建设用地地类(含工业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近期减量化工作的重点是对集建区外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工业用地(简称“198”工业用地)进行拆除复垦。
通过大力推进减量化,可以实现腾挪土地空间、盘活农村集体土地、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能够为上海郊野地区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不改变原来农民身份的同时,均等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
3.2 配套政策创新
针对目前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出台的政策主要着眼于五个方面[12]:
(1)类集建区政策,对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建立空间补偿机制。具体包括:减量化后给予减量化面积1/3的类集建区规划空间奖励,同时明确了类集建区的选址布局原则、用地功能的准建和限制要求;
(2)增减挂钩升级版的指标和资金叠加政策。包括增减挂钩双指标腾挪、农村宅基地置换建新出让地块市级出让金返还、放弃类集建区空间的指标奖励,以及简化增减挂钩相关规划的审批流程;
(3)类集建区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政策,利于造血机制形成。如采取定向招拍挂给集体经济组织或授权区属国有公司,或以限定地价、无偿或平价提供经营性物业给实施减量化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供应方式,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长效“造血机制”;
(4)研究适当调整控规,强化和加速造血功能。包括适当调整已批控详中的规划参数、用地性质,以产生尽可能多的开发带动效益等;
(5)建立引逼机制。将年度建设用地减量化计划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新增补充耕地计划一起分解下达到区县,将减量化工作考核纳入年度计划管理等。
除此之外,市级也加大了政策聚焦和组合力度:
一是整合产业、环保等多部门的政策和资源,以调整促减量。
二是加大对“198”区域的综合执法和业态管理,开展对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的排查,对工商、税务、环保、劳动用工等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三是加大市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减量化前期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是强化区县政府责任主体意识,统筹区县各方面资源,加大区(县)的资金投入和配套政策力度,各区县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以上的关键技术,将有效解决区县面临的问题,为全市更好的推进郊野单元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语
集建区外建设用地是上海市总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郊野地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在“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方针指导下,郊野单元规划评估了既有规划,保障了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的减量,优化了存量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将存量用地的减少转化为新增用地流量的增加,进而提高了用地质量。随着全市郊野单元规划的全面铺开和规划实施,郊野单元规划作为郊野地区重要的管理依据,在规划实施和配套政策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R]. .
[2] 石忆邵,周蕾。 国内外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上海国土资源,,36(1):5-9.
[3] 庄少勤,史家明,管韬萍,等。 以土地综合整治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谈上海市土地整治工作的定位与战略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13,(6):7-11.
[4] 张坤,谭雪兰,黄婷,等。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分析[J].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24-27.
篇16: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分析论文
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分析论文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当中,管理会计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应用效率会对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带来影响。可以说,管理会计不但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而且还能强化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但从我国各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管理会计未能得以广泛应用,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对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对症下药,促进管理会计的高效利用,促进企业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一、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会计已经在我国的企业中发展了三十余年,但从很多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来看,大部分的企业领导人员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未给予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也相对较低,因此,出现了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严重缺乏重视,最终导致管理会计难以在企业经营中有效地开展的情况。如果企业的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缺乏重视,那么企业财务部门的很多建议与决策,很难得到领导者的认同与支持,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财务人员的随波逐流,或者对管理会计的意识逐步减弱,最终难以将财务人员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也难以为企业提供更多财务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方面的支持。
(二)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管理会计的综合性与管理性比较强,这一特点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牢固的财务知识以及日常财务管理能力,而且还要站在高层次的角度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思考,不仅要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标准,而且还要对企业的外部销售、经营情况有足够的了解。而现实是,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加之长时间受到传统会计工作模式的影响,管理会计应用没有好的效果。
(三)应用的系统性、综合性不高
管理会计的应用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和企业业务,企业要想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要求各部门相互配合,业务流程设计合理,同时将企业的各项业务都纳入管理会计的管理系统中。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当中,只是在局部或部分业务中应用管理会计思维,导致部门间工作不协调,资金运用反映不全面,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脱节、片面等现象,很难及时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实际发展情况,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较差
从一些国际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来看,企业要想将管理会计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就应当具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体制以及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也不够健全,很多市场竞争过程中存在法律失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高效应用。加之国际经济发展波动起伏大,一旦与政治矛盾相对,市场环境必然遭受破坏,这就间接的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长久下去限制其发展。
二、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领导对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视度
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者对应用管理会计的意识,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各级管理者积极应用管理会计。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并且建设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有助于强化企业整体的管理效果。最后,对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聘用问题,企业领导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提升之外,还要积极引进更多高素质、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财会纵横能够在优秀的会计人才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加强企业对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因此,企业也更应充分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特别是与管理会计相关的一些财务信息数据。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财务软件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能力,确保管理会计结果的精确性。因此,要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为管理会计的高效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三)加强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从而对企业日常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第一,企业要严格聘用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而这些会计人才必须具有管理会计证书,以此提升管理会计的权威性,也通过这个环节让社会各行业逐步明确管理会计的必要性,有助于推动管理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第二,企业还要全力解决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之间的问题,明确管理会计的积极性作用。第三,企业领导要制定严格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通过严格的工作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及规范,提高职员的日常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管理会计效率不断提升。
(四)健全我国社会市场的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导致我国颁布的相关法律缺陷逐步突显,我国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法律的缺陷也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我国应尽可能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各大企业提高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便于管理会计的高效应用。总之,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有效实施管理会计十分必要,企业领导者务必对管理会计给予充足的认识和重视,并且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通过引进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借助严格的管理制度,将管理会计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此外,企业也要严格按照自身的实际发展以及目标,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管理会计的正常运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持久发展的目标。
【化工企业管理会计实施难点探讨论文(共16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2022-05-06
会计开题报告范文样本2023-05-10
高职院校电磁学教学改革2023-02-05
石油油田设备的管理论文2023-04-18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24-05-11
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析论文2022-07-20
大物实验2-2课程论文 范文2023-02-06
石油化工中水质检验数据误差的处理方法论文2022-12-31
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2023-11-15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