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3-02-16 07:48: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精选17篇)由网友“埼玉小霸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篇1: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改革既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也要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只有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物业管理;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物业管理在我国从出现到现在不过30年的历史,但是随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活,并发展迅速,各类物业服务公司不断向规模化、集团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专业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建筑物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居住理念的变化,物业服务理念也不断更新,国外先进物业管理模式被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对物业管理人才的现有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已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物业管理的培养目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在我国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强调实用技能,教育部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若干意见”中把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本科院校的课程强调学科理论性和全面性,而是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又不同于职业上岗培训或工种培训,在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也能在以后根据需要转岗、换岗和跨岗工作。即职业教育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物业管理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主要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同时也要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实现职业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中高级物业管理人才。

结合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科学设置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出发,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设置之前充分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的具体情况,然后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物业管理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不如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深刻,因此邀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校内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优化设置;

再次,由于物业管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根据社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例如,针对目前高端物业不断增加,高级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可以相应地开设针对别墅、高档公寓等物业的课程。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保洁、绿化等基础服务,而是更强调物业的经营与增值,可适当增加开设物业的综合经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再如,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置课程时,要及时引进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注意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例如国家将物业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四级,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将中高级物业管理员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纳入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较容易取得相关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职业发展。

2.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强调学以致用,实训与实习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专业认识模糊,以及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设施缺乏,校内实训场所不足,难以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改善实训条件来加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例如,后勤集团、基建工地、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以及各种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其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服务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此外,各高校物业大多由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校内实训也可以携手学校的物业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前台客服、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水电设备维修等项目,在真实的物业管理环境中进行实训,这样实训效果更好。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实习指导这一层面,而且这种合作更多是学校单方面地向企业寻求合作,企业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在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指导,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学生做讲座传授经验知识,还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一起举办各种物业管理技能大赛,例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每年都会与合作的物业服务企业举办物业管理技能大赛,邀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经理担任评委,鼓励企业参与物业管理的教学活动,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篇2:浅谈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改革既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也要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只有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物业管理;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物业管理在我国从出现到现在不过30年的历史,但是随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活,并发展迅速,各类物业服务公司不断向规模化、集团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专业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建筑物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居住理念的变化,物业服务理念也不断更新,国外先进物业管理模式被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对物业管理人才的现有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已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物业管理的培养目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在我国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强调实用技能,教育部在“20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若干意见”中把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本科院校的课程强调学科理论性和全面性,而是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又不同于职业上岗培训或工种培训,在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也能在以后根据需要转岗、换岗和跨岗工作。即职业教育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物业管理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主要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同时也要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实现职业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中高级物业管理人才。

结合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科学设置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出发,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设置之前充分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的具体情况,然后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物业管理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不如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深刻,因此邀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校内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优化设置;

再次,由于物业管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根据社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例如,针对目前高端物业不断增加,高级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可以相应地开设针对别墅、高档公寓等物业的`课程。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保洁、绿化等基础服务,而是更强调物业的经营与增值,可适当增加开设物业的综合经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再如,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置课程时,要及时引进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注意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例如国家将物业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四级,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将中高级物业管理员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纳入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较容易取得相关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职业发展。

2.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强调学以致用,实训与实习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专业认识模糊,以及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设施缺乏,校内实训场所不足,难以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改善实训条件来加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例如,后勤集团、基建工地、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以及各种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其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服务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此外,各高校物业大多由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校内实训也可以携手学校的物业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前台客服、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水电设备维修等项目,在真实的物业管理环境中进行实训,这样实训效果更好。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实习指导这一层面,而且这种合作更多是学校单方面地向企业寻求合作,企业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在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指导,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学生做讲座传授经验知识,还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一起举办各种物业管理技能大赛,例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每年都会与合作的物业服务企业举办物业管理技能大赛,邀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经理担任评委,鼓励企业参与物业管理的教学活动,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多数高职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都只有几年时间,而且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层次大多是专科,少数是本科,研究生阶段目前还没有物业管理专业。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物业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现任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建筑工程、管理学、法律等其他专业换行而来,对物业管理认识不够,也缺乏相关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物业管理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内容。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对现有教师进行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开发,例如分批选派相关教师到物业服务公司挂职、兼职,以提高教师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其次可以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所学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或副高以上职称,有从事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再次可加强本专业教师之间以及不同院校之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优势互补。

4.推行双证书、多证书制度

除了获得毕业证书之外,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兴趣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调整,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基本完成了职业资格考试的准备工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最近几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行的物业管理员证的资格考试,绝大多数同学都一次性通过了考试。在获得物业管理员证书之外,也可鼓励学生取得与物业管理相关从业资格证,如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证书。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证融合,深化学习,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5.改进教学手段

物业管理教学改革还需要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模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例如讲授物业管理法规时,可以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讲授物业管理概论、房屋维修与预算、物业设备智能化等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操作流程或考察处理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基本操作程序。观摩结束后,要求学生讨论观感体会,并进行总结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物业管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设计项目,现场模拟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单一的答卷考试,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采用现场操作、模拟实习、校外岗位实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基础课程,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对于实践性较强专业课程则侧重考核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物业管理作为新兴而又蓬勃发展的行业其发展变化尤为迅速,这种发展和变化对相应的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需要,物业管理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促进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翠凤.关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5).

[2] 鲁捷.谈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岗位模块的课程设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

[3] 胡芳,刘葆,杨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8).

[4] 何岩枫.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11).

[5] 俞万源.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9).

[6] 鲁捷,孙成喜.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4,(8).

篇3:高职院校电磁学教学改革

摘要:电磁学是普通物理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是高职院校课程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存在太多的问题,阻碍高职院校中电磁学教学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方法,改革电磁学的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磁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各类技术人才成为各个企业的“抢手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再加上职业技术人才的紧缺,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许多在高考中没有选择物理的理科考生和文科考生,也在这样的形式下,到了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

而这些进入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习过高中阶段的物理电磁学内容,或学得很不好。

这样,学生学习电磁学课程时没有基础,或基础很差,就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如,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始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解决的能力不够;还有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不认真,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没有经常性开展实验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亲自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不多,缺乏基本实验操作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能力较差。

电磁学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课程体现“一强四多”的特点:“一强”是理论性较强,“四多”是指概念多,原理多,定律多,高等数学知识用的多。

针对以上分析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的问题,以及电磁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电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收效显著。

1 降低课程理论要求、简化推导过程

就目前而言,专供高职院校选用的电磁学教材比较少,大学物理电磁书方面的教材倒是较多,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大都是本科教材,难度高,内容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就根本不适用,因此,我们也只能尽量选择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教材。

并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中,尽量做到降低课程理论要求,简化电磁学教材中涉及高等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职学生本来就是高考中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与高考拨尖的理工科本科生基本没有可比性,他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上非常薄弱,因此学校在应用电子专业上,只排了一个学期的高等数学课,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导数、一元函数微积分等基本的知识。

不过,高职的学生又不进行科学研究,也没必要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法、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相关知识。

高职院校的性质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电磁学的目的是应用,会用这些公式解决生活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就根本没有必要对电磁学有关定理的数学公式了解得一清二楚,没有必要对其中的来龙去脉象搞得明明白白。

2 突出高职教育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精英式的人才,不是科研型的人才,我们不需要他们精、深、尖,只需要他们熟、通、广。

培养出来的是有一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企业、公司等生产一线的技能熟练应用型人才。

因此,对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课程讲授,技能培训,就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专业实际,改革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突出高职教育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就结合相关理论向学生介绍了与工程技术、与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静电的危害、静电的防治与清除、电磁辐射污染的产生与危害、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超导技术原理及应用、新能源电池的原理与运用和磁悬浮列车等方面的内容。

3 变单一的“填鸭式”为现代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本科生相比,在知识接受能力上有较大差距,他们早就厌倦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给学生的感觉是在被动接受知识,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却感觉枯燥无味,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提问式”、“ 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这样就变被动地要我学为学生主动的我要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吸收新知识。

4 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

电磁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电磁学理论知识,掌握电磁学技能,还要定期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对电磁学知识点不能讲得太深讲得太透,要在教学中留有空白,突出重点,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以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电磁学整个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拟定适合学生思考的讨论题目,当然这些讨论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让学生自行质疑,自主解决。

总的来说,由于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积极创新,让这门应用广泛、作用巨大、科技含量高的电磁学课程,发挥活力,放出光彩,只有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乃本,陈敏,孙国耀,王钢,电磁学教材与教学改革的研究[J],大学物理,

[2] 陶力沛,电磁学教学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学报,2001

[3] J,S布鲁纳,教育过程[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篇4:高职院校电磁学教学改革

摘 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收效显著。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磁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最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张很快,许多高考没有选物理的理科考生和文科考生被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

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物理电磁学内容没有学过,在学习电磁学课程时遇到困难较多。

电磁学是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原理和定律多,高等数学知识用的多。

从教学中发现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还有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做物理实验很少,缺少基本的实验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实验能力较差。

针对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做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收效显著。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降低理论要求、精简数学推导

目前大学物理电磁学教材版本较多,各有特点,大都是本科教材,供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比较少。

我们尽量选用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教材,降低理论要求 ,精简高等数学公式和推导。

高职学生与理工科本科生相比,高等数学基础较薄弱,我们所教的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只开了一学期的高等数学课,只具备导数、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知识。

学生没有学过多元函数微积分,不具备多元函数的微分法、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基本知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不必对电磁学有关定理的数学公式的来龙去脉象理工科本科生那样搞的一清二楚,而是重在应用,会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电磁学中静电场和磁场的高斯定理的推导要用到二重积分、三重积分,麦克斯韦方程组给出要用到偏导数。

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降低理论要求,简精高等数学公式证明和推导过程,把用于推导公式的时间省下来,让学生多利用公式做练习,精讲多练,如学会用高斯定理求带电体的场强、电势、磁通量等,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这样做,减小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一定理论知识,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在现用教材上改革教学内容,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结合相关理论向学生介绍了静电危害的防治与清除、超导技术、磁约束原理、加速器技术、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技术、磁记录技术、新能源电池、电磁辐射污染、核能发电与核泄漏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与工程技术、与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例如:在介绍新能源电池时,例举了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它具有节能低炭环保的优点。

但是如何把电能高效而安全的储存是一个瓶颈,它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

把各种能源如:太阳能,水力,风能,沼气,地热等等发电设备并入电网,建立电网的充电站终端,并在每个终端都有相应的储存设备,类似于加油站。

电动汽车使用通用的蓄电池,电动汽车经过充电站时,只要把蓄电池换了就可以。

然后换下的蓄电池在充电站充电。

这一方案获得成功,保证电动汽车充电的快捷、高效,电动汽车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让同学们知道:物理学是有用的,克服了过去教学中教学内容枯藻无味, 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电磁学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一)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跟本科生在接收能力上有差距,大都不喜欢教师上课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心理上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感觉是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

教师在课堂改用“启发式”、“提问式”、“ 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这样可以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思考、吸收新知识,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

在讲核能发电时,例举了今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和大海啸,接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先后爆炸或起火,引发举世震惊的核泄漏危机。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受损的燃料棒中喷出的放射性碘-131和铯-137等这些物质对民众有哪些伤害?同时提出,核能发电具有稳定、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等许多优点,但是,核电站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为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讲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看到物理原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

为了使同学们在电磁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定期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造性学习环境。

对高职学生教学中不应片面追求讲深讲透,而应突出重点,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具体做法是:根据电磁学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确定相关的讨论题目,讨论的题目可以由老师布置,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篇5:高职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无机化学是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必修课程,由于无机化学课程内容繁多,因此基于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改变存在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材模式,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无机化学教学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刺激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抽象性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图式更加乍动和形象化,能并客现地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使学生对整个化学变化过程有一个上感官的认识,从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同时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并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需要尽可能的多选择多媒体教学。

比如化学计算部分,酸碱曲线的形成等需要进行分析和推演的过程最好采用板书形式。

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板演,并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思考,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1)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设置无机化学课程。

无机化学是化工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由于无机化学课程繁多,而高职院校有不同普通本科院校,其主要是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为主的,因此在无机化学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体现出职业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的特点,围绕社会实际岗位要求对课程进行设置:首先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要完整性,将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例如可以按照模块化模式,对课程知识进行优化设计,以此实现课程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其次将社会应用融入到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中。

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生活应用技能等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以此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课程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相符合。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因此在无机化学课程设计中要保证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相符:首先高职院校要将社会中最新的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将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地接触新知识,以此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例如在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设计上,可以将人工模拟固氮等融入到课本中;其次优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及时跟新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现出职业素质教育的特点。

2 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创新教学手段,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的以“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促进作用,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其次遵循互联网+战略,积极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

例如基于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喜欢上网的特点,无机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不愿学、不想学的特点,对此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可以发挥学生的网络情感因素,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2)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无机化学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不愿意学习无机化学,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无机化学教学改革重点与难点: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清晰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目的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针对化学元素较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笔者通过实践调查,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为此笔者选择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趣闻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性;其次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意识,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认为自己未来从事岗位的技能要求入手,开展教学。

例如学生会对自己未来岗位要求的知识学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从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紧扣教学大纲,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2)授课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课堂内容,做到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刚进入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更为重要,因为高职院校的学习、上课方式完全不同子高中,高中上一节课往往围绕某个知识点反复评讲,而高职课程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识博而广,不像高中的课精而深。

因此,给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授课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掌握情况如何,切忌只顾自己上课,不管学生能否听懂、能否消化。

(3)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多种学科知识。

例如在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

4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依据,基于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一张试卷看成绩”的弊端,高职院校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应试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为此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评价体系:一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尤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要增加合作企业在教学评价主体中的比重,重视企业的意见,围绕企业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二是侧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改变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主的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到教学评价过程中。

例如我院校就实现了试卷成绩+实验技能的考核评价模式,侧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评价;三是将职业大赛等社会实践融入到评价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总之,随着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必须要紧紧围绕化工类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改革,遵循高职无机化学教学目的,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容英霖.试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36).

[2]王静,张艳燕,王丹琦.研究型教学中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86-88.

[3]王运玖,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管理, (06).

篇6: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必须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还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在理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高职院校语文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许多转向教文秘、新闻、心理健康等其他课程。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从许多学者的分析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文学性和鉴赏性,尤其“满堂灌”的倾向较为严重。这样的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以以学生为本,抓好三个立足点,即学生能接受、学生愿意接受和学生应该接受。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转变指导思想,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日益增多。语文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是说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学不可的。当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一方面要加强口头表达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式各样的日常应用文训练。

2 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实用性教材

当前,许多学校使用的教材为本科教材或普通高中教材。本科教材以古文为主,缺少现代文,突出作品的欣赏、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高中教材则没有一篇是反映工厂生活的,而且应用文的篇目极少。而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字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写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势必会造成教学相克。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教材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教材应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还要增加应用文的篇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3 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考试成绩的高低未必是最重要的。对他们来讲,考试仅仅是检查掌握和巩固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社会性。所以教法的改进要力求体现最大的实效性。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不仅指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包括与语文相关的各类讲座,在语文教学课时大量削减或停开的情况下应以讲座为主。

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口语教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语文老师参与学生管理可以多层面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从读音、吐字抓起。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在各种场合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班级干部竞选演说、举办诗歌小品比赛、参加辩论会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每天记El记、要结合学校各类活动的开展,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讲座等都要让学生参与,并布置他们写报道、消息、通讯等佳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篇7: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新思路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新思路

文/黄建武 段 帆

摘 要: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主体,在提高学生文学知识软实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过去很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里,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很低,教师在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热情也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要想让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课堂重新展现活力,教学改革是一条必经之路。

篇8:高职院校施工企业会计教学改革

摘 要:施工企业会计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

从施工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材选用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中国高职院校的施工企业会计教学提出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近些年,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施工企业会计也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但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工程类相关人才,所学知识与会计专业学生毕竟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计知识,如何使他们对学习会计知识产生兴趣,怎样培养他们运用会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是我们施工企业会计教学工作人员应该深入深思的理由。

一、施工企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理由分析

(一)施工企业会计教学内容与其目标不相符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施工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远远不能满足施工会计实际工作的要求。

甚至会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按照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对建筑工程管理学生进行会计知识传授;二是保留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大幅简化会计课程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辅助性知识,片面认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对于会计知识的学习做到了解即可。

实际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是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者提供辅助会计专业知识的,应该具备与其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这两种片面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施工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施工企业会计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以往施工企业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会计核算知识的传授,它是将建设施工单位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作为教学重点,主要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对会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工会计在决策、支持等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处理会计信息的实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的需要,因此,现阶段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实践教学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够,目前的施工企业会计教学过分强调学生会计核算能力,而忽视了对其管理等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策略单调,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施工企业会计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

目前高职院校在施工企业会计教学过程中大多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

由于实践操作能力的不足,学生主要通过僵化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施工建设中的.实际理由。

教师仅限于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始终未能深入了解施工会计中的实际业务,教学策略和手段都比较单一。

另一方面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施工企业会计教学手段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十分认可,理由在于:一是现在大多数多媒体教学往往单独运用幻灯片,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

二是板书未能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考核形式单一,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不同专业学生的会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要求肯定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仍然采用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使得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死记硬背的老路上,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不仅影响自学的效果,而且会使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收效甚微。

所以,不管是考核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应该注重施工企业会计教学课程自身的差异性。

二、施工企业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施工企业会计教学的一些理由,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适应施工企业会计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改善教学策略和手段是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会计人员,应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在“懂会(下转295页)(上接287页)计”的基础上为企业服务。

因此,施工企业会计教学的定位要根据专业性质确定。

要立足于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使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

如在施工企业会计工程成本核算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精细化建造工程项目造施工工艺,将工程成本对象用作业成本法细分作业,突出特别教学细节来讲授工程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根据实际需要,精选授课教材

由于施工企业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教材选取的范围相对狭窄,基本上是会计专业教材的减缩本,结构、内容等方面无法体现出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

在选取教材时,应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以施工企业会计工作中主要经济业务为主要内容,全面系统地反映施工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策略。

注重突出工程成本的核算和工程价款的结算等内容,以解决工程项目实际成本核算和制约能力培养;力求叙述简明易懂,便于课堂讲授及学生自学。

(三)全方位改革教学策略,增强教学效果

要搞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会计教学,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形式。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创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拓展其知识面,加强综合素质锻炼。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列举大量的实例,加大课堂信息容量,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是是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的教学策略。

除此之外,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授课时应该与板书相结合。

在遇到重点和难点理由时,板书可以对多媒体教学加以补充,以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四)合理完善会计教学评价体系

施工企业会计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采用多种考试策略相结合,“过程型测评+期末闭卷”,分阶段、多站点进行的考试成绩评定模式等。

具体的考评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表现、技能操作考核、案例分析、团队报告、虚拟平台演练等。

施工企业会计教学的考评体系改革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会计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材的合理设计、教学策略的多样化、考核体系的完善对会计教学改革具有非常显著的推进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深思[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7).

[2] 朱宾梅,刘晓君.“施工企业会计”教学中的理由与策略研究[J].网络财富,,(7).

[3] 魏晓卓,吴君民.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

篇9: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存在师资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材选用不科学等问题.本文旨在正确分析其现状,提倡切实从师资、教学等各环节对其进行改革,尽快实现教学目标从应试能力到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

作 者:余贽 袁华平Yu Zhi Yuan Huaping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26)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问题   改革措施  

篇10: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文中指出了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

作 者:王联荣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32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2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改革  

篇11: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就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从构建新的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这几个方面对未来教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尚职数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高职院校向社会各层输送越来越多的“服务蛩”,“技能型”人才。以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如何改革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1 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教学课时相对不足。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各项实训上,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基础理论课的课时,这不仅没有考虑到高职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出路的多样性,如专科转本科,专科升本科。

1.1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而实际教学中,偏重的只是传授。强调结构严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等不够重视。

1.2 教学方式落后

灌输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反复机械的练习掌握一些固定题型的解法,而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手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2.1 建设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数学教学体系

高职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专业教育的依附性。数学教师必须按专业的要求开展教学,讲授什么全凭专业需要决定,这使我们的教学很被动。加上对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的不熟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难顾及专业的需求。另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必然要突出专业要求,尽管考虑到了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但不熟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规律,提出的要求难免会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数学教学与专业的脱轨现象,它会导致彼此不自觉地强调本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而忽略对方,使双方本应有机地结合的良好愿望难以实现,并因此影响到学生的有效学习。

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时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服务,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把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按照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专业按需要选择微分方程,级数,积分变换,矩阵,概率等内容,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实现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以够用为原则。强调知识应用性和使用价值,尽量避开定理的逻辑推理过程,侧重讲解其使用意义。

2.2 教学方法改革

(1)帮助学生了解学说的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了解,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速度,加速度等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导数实际就是瞬时变化率。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再比如傅立叶级数,我们可以从矩形脉冲信号,钟型脉冲信号等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为例,强调其在非周期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2)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

高等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直观的几何图片体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利用Mathematica辏件绘制空间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等等。通过数学实验,不仅能给学生一种金新的感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展数学实验课。不仅仅是一种演示,更是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的探索知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能体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降低理论深度,精简理论推导。

高职数学主要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对理论推导。证明要求过高,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对于过分繁琐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要进行精简,对于定义的描述可降低严密定义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强调定理的条件,结论,借助几何图形或者数量关系等手段加以说明。

3 高职数学考核形式的研究与探索

我们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反复机械地做大量的练习,这钟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数学评价机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考试观”,我们既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考”的方式问题,在考核的内容方面,不仅要体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考试的方式,形式上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开卷,口试,论文与答辩等形式,我们也可以借鉴数学建模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让学生体会实践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职用数学方式表达,将各种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桉的体制等各方面不断地进行完善,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

篇1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外交日益频繁。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成为各国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性质,阐述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指出当前高职体育教育亟需进行改革。最后给出了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方针,大力支持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培养目标,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没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特点,因此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而迫在眉睫。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性质

只有正确理解了高职体育教育的性质,才能把握好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教材编写内容的改变和教材更名,很多人认为体育教育不再是以健身为目的,而是以健康为目的。虽然近年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不同程度的修订,但对体育课程教育的定义从未改变,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有身体练习,还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体育课程上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还要融入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整合多内容、多功能、多价值,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产和管理才能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行业要求开设专业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不同岗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要求。高职体育课程可以使学生身体素质在校期间得到全面的锻炼,可以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提升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大大缩短了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对以后生活或工作大有益处。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各高校不断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强大的考验,必须要求更高的身心素质,才能成受得了这样的考验。这时就要发挥高职体育教育的作用,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加强,使学生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以坚实的身体素质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顺利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当今社会更多地需要与人合作,像足球、篮球、排球等都是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在这些体育项目中,学生会和不同性格的人合作,这就为学生以后工作中与人合作打好了基础。在校期间对这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对以后工作上更好地融入集体大有益处。

(4)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放松身心。高职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地综合素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借助适当参与体育项目,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缓解自己因为学习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内心压力,通过参与体育项目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当中。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高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高职院校领导对体育教育不重视,由于名额有限,他们把这些有限的名额分配到各专业课老师上,没有意识到体育老师的缺乏。第二,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比较调皮,体育课不好管理,所以,他们不想到高职院校任教。第三,高职院校聘任老师限制学历,大多数高职院校要求老师必须是研究生学历以上,这就使得一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连最基本的应聘资格都没有,但高职院校对于研究生而言又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很少有人愿意到高职院校任教。以上种种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致使体育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2)体育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意识不强。我国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先后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法》、《体育法》等10多种和体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太重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没有很强的体育意识,把体育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和中小学的相差无几,无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注重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体育教学处于呆滞状态。

(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落后。很多高职院校只在大一将体育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到了大二,体育课被取消。大一的基础体育课内容相对单一,大多以足球、篮球、武术为主。老师很少在教学活动中开设探究型、实践型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方面也没有太大的改进。教学内容陈旧,基本上全是竞技运动项目,不符合追求时尚的要求,必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4)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跟不上。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体育硬件设施的增加远不及学生的增加,比例不当。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硬件设施仅能维持基本教学活动的进行,器材的缺乏使得学生课外活动和体育课上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再加上场地设施器材管理不善,致使场地和器材损坏严重,有些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体育场地利用率不高,有些场馆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只有在体育课上才能去场馆里进行相关方面的锻炼,锻炼强度不够,身体素质自然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4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1)重视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硬件体育设施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只有合理、充分地利用体育器械和场地,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场地和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和学生锻炼的前提下对外开放。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还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实施者,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体育教师人才的培养,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使他们更新教学理念,补充更多的新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科研投入,提高体育老师的科研能力,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步与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体育欣赏能力和自我评价身体锻炼效果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要以“健康第一”为出发点,将学生的健康体魄教育贯穿到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去,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和锻炼意识的养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3)坚持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才能更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老师要认真剖析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深入探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妥善处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个体差异性,课堂上增设更多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实现教学相长。此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营造和创设能吸引学生融入课堂的情境,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增加体育选修课的种类。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之一是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教育”为主要目标,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办学思路,使体育课的授课范围不只局限于公共基础课,还可以增设体育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自行选修。选修课的开设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提高了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但思想充满活力,情商较高,行为可塑性较强,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5结语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要秉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提高,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身心抗压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4: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41-02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自起各高职高专院校根据市场需要,纷纷设置了新专业,使学生生源增加,学校规模扩大。经过几年的专业办学扩张之后,各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着如何办好新专业、提高新办专业教学水平的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发了高等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政策文件。各高职高专院校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专业建设工作上。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基于社会分工、专业化、职业化的需要,高职教育按专业开展人才培养。不同的专业根据其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艺术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的身心,具备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以及在各类非政府机构中从事社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还需要有艺术基础和艺术修养。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每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职业基本能力是一种通识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岗位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拓展能力是职业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以此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依据职业岗位三种能力需要设置课程并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开展职业化教学:1)语言表达能力、书法写作能力、识谱演唱能力、舞蹈绘画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开设大学英语、普通话训练、中国手语、大学语文、宣传基础技能、应用文写作、识谱演唱、舞蹈基础、美术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让专业学生获得职业基本技能。这些课程教学采用校内学习、理论加技能考核方式。2)沟通协调能力、社会工作方法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开设人际沟通与协助、社区口才与训练、公共关系学、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心理咨询、社会管理学、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实训,获得与人沟通、说服人、协调各方利益和有效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区事务的组织管理、社区大型活动组织策划的职业核心能力。这些课程教学采用校内学习加基地培养、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方式。3)社会调查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开没社会调查与方法、专业实践实训课程项目,让学生获得社会调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拓展能力。教学采用校内学习加基地培养、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的方式。

二、深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专业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实践教学重在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职业能力。我们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将社会工作过程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意识;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系列实践课程、综合实训项目、专业特色实训项目;将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实践能力渗透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和创新素质为目标,按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二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三是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四是以职业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五是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六是涵盖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特色实训项目、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专业课程实训是为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及职业岗位认识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实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实训,专业课程实训通过专业课程实践大纲进行规范落实。专业综合实训是为了弥补专业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强化应用能力培养而设置的。依据社区工作岗位需要我们设置了包括电脑办公自动化应用技能、写作宣传技能、人际沟通技能、社区项目策划技能在内的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并设计规范的综合实训方案。专业特色实训是通过专业项目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项目内容是针对预期工作岗位典型的日常工作任务,以及在未来工作中会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设置。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独立开展专业岗位锻炼的'最后一种专业实践,学生以独立专业人角色开展专业岗位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完成实习报告以及毕业设计。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一套适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在实施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要求选择途径与方法,安排实践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采用参与式教学、案例研讨、模拟教学、经验教学等课内实践教学法;学生分成小组进入社区,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定期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协同社区管理人员不定期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深入社区福利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的岗位实践实训。

三、规范专业教学管理,实现专业教学系统化,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明确,随意性很大。专业理论教学有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考核方案及评价标准,相比之下专业实践教学还没有完备的实践计划、实践大纲、实践方案、实践考核及评价标准,使得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项目实践、综合实训)内容随意性问题突出。二是专业实践活动内容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专业实践活动类型不同,实践内容不同,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也应有所不同。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但课程实践实训、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的评价标准还不完善,对其进行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不是很科学,以理论教学考卷为主的考核方式相对来说易于标准化,也便于操作,而实践教学考核标准难以量化,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稳定性与规范性。三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缺乏规范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践活动过程管理相对规范;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的实训,特别是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基地实训的管理存在着管理缺位,不能对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过程实行较好的控制,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监控,实践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缺乏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实践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难以监控和评价。

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科学有效的实践教掌管理,只有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符理,实践教学质量才有根本的保证。专业实践教。产箭雕足一项系统性管理工程,它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反馈体系。实践教学质鱼}考核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的核心,实践教学反馈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的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又包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既是对学生实践过程及实践结果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实践指导教师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就是明确考核内容与等级评定方法,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借鉴企业界考量职工素质和技能的测度方法,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测评体系。专业实践内容体系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方案。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水平。因此,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是对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管理的关键所在。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专业教师团从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专业教师团队,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拥有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和专业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双师型教师标准包括:1)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能主编课程教学大纲;胜任专业实训、毕业设计工作;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2)教研能力。能承担综合课程开发工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指导专业建设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3)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开发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备教师资格和所教专业的实践经历,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邓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2]黄荣英,从制度层面探析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篇15: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

黄荣英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社会学系,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专业课建设的途径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专业教学管理,实现专业教学系统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专业教师团队。

篇16: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终身体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我国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也随之呼之欲出,尤其是休闲体育教育,它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愉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以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教育。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1休闲体育概述

1.1休闲体育概念

关于休闲体育的概念,美国著名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体育是“人类着手建造的美丽的精神家园”。其实,休闲体育是一种休闲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它集健康、时尚、文明和科学于一体。其他学者对于休闲体育的定义则是从哲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的。从哲学的角度讲,休闲体育是人们对待体育和健康的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人生观点,包括对休闲的探索,也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从社会学的角度给休闲体育下定义是比较直观又通俗的,简言之就是一种体育活动,这种定义的方法,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综上所述,对于休闲体育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定义。

1.2休闲体育的功能

休闲体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一是文化的教育功能。休闲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体育教师通过统一的课堂教学规定和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通过教学,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是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二是身体健康的功能。显而易见,学生通过休闲体育课的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三是文化的娱乐功能。休闲体育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紧张的学习生活,这经常使学生焦虑和疲倦。而休闲体育的娱乐性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休闲体育中放松自己,缓解学习的压力,增加大学生活的娱乐性。四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休闲体育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使每个参与休闲体育的参与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交际、增进感情。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休闲体育能够带动传媒业、旅游业、娱乐业的发展,甚至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

2.1知识、理解和意识领域

第一,要对休闲体育内容和概念等知识进行学习。第二,要理解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第三,要掌握休闲体育的内涵和多元价值。第四,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体育运动。第五,对体育休闲活动要有合理的评价。比如,对篮球运动文化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又如,对篮球比赛要学会欣赏和合理评价。

2.2行为、习惯和技能领域

笔者将以排球运动为例,研究休闲体育的行为、习惯和技能领域。第一,学生要热爱运动,尝试去掌握通过排球运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第二,学生要制定运动计划,培养对排网球运动的兴趣爱好;第三,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形成科学的锻炼方式;第四,学生要学习并掌握打排球的基本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锻炼效果。

2.3情感和价值领域

以网球为例,研究休闲体育的情感和价值领域。第一,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可以体验运动中的兴奋、满足、成功、自由、愉悦等良好的心理感受,这是学生在休闲体育方面的情感收获。第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休闲体育,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评价他人,不骄不躁,尊重队友和对手,提高生活质量。第三,网球比赛的成败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胜不骄,败不馁。要从比赛中正确理解与对手的竞争以及和队友的合作关系,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带有团队精神。

3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3.1休闲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应注意的因素

3.1.1情感体验休闲体育的核心是休闲,我们要通过休闲体育的多元价值给自己带来快乐,让自己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让自己平时的压力得以发泄,让自己放松,让自己享受休闲运动。这也是休闲体育的娱乐性特点的体现。3.1.2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品质化。休闲体育正是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强调生活的品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所以,休闲体育是体现现代生活“享受生活”这一价值理念的。而且休闲体育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3.1.3自我个性发展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休闲体育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也是学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上3个因素的范畴、内容和体育教学的目标领域是一致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体现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要求;情感和价值领域则体现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需要。它们的目标都是实现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等休闲体育的教育理念。

3.2从休闲体育的视角探讨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

3.2.1满足学生的休闲需求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所以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一要考虑到学生的休闲需求,不能一味地只注重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二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3.2.2丰富休闲体育课堂形式大学休闲体育教育一定要向多样化进行发展,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举个例子,“花式篮球”这项休闲体育运动,就属于休闲体育课堂形式。因为它不但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而且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团队精神。

4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

高职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社会和大学生运动休闲价值取向的需要。改革的原则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4.1小群体教学法

小群体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的集体进行教授。要加强学生间交流、提高的互动精神,培养学生交往互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休闲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休闲体育的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必须说明的是,互相合作在这里包括师生之间,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只要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互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就一定能够提高休闲体育的学习效果。此外,合作学习法还能避免竞争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给后进生宽松休闲的环境,这也是休闲体育的社会化功能的体现。

5休闲体育视角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必然会提高。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第一,休闲体育教育促使教师努力地去掌握知识。让教师坚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第二,帮助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向着复合型体育教师发展。第三,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师对休闲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总之,体育教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主体,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有重大影响。为保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提高教师的意识,更新教师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这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

[2]李顺英.上海市普通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体育科研,(2):91-93.

[3]王玉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7):960-961,964.

篇17: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及考试方式的选择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全方位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抓好三个立足点,即学生能够接受(考虑学生水平)、学生愿意接受(考虑学生兴趣)和学生应该接受(考虑市场需求)。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高职大学语文既不同于中学语文,又不同于本科大学语文。中学语文侧重于“工具性”的培养,本科大学语文侧重于“人文性”的培养。而高职大学语文介于两者之间,它包含了培养“工具性(即应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质)”的双重功能。所以,高职大学语文既不能讲成“五马分尸式”的“高四语文课”,也不能讲成“蜻蜓点水式”的“作品导读课”。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在本质上要求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编教材

当前,许多学校采用的教材为本科教材,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一是以古文为主,缺少现代文;二是偏重文学作品,轻视精美文;三是突出作品欣赏,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字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写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势必会造成教学相克。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教材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最佳接合点。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我们的教材应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同时,要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并重兼顾,通过渗透民族精神、公民道德、人生观、荣辱观、人格与尊严、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等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

三、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为了与本科院校争夺就业市场,在强调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打造合格的人才,摆脱“高四语文课”的阴影,高职大学语文除应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语言应用能力外,还应加强以下内容的教学:

1.传承作品中优秀的精神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华夏儿女的情怀节操、品格修养,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孔子“见贤思齐”的人格品质、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屈原“兴国存君”的爱国情感、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情怀、韩愈“为文养气”“养气致盛”的精神活动,无不表达出作者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

2.抛弃中学单篇课文讲读模式,实现融文史哲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文”,即关于作品本身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研究;“史”,即关于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研究;“哲”,即关于作品所体现的哲学理念的研究。这样讲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作品与社会、自然、作者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将教学内容分为精讲与泛读两部分。泛读课文作为精讲课文的补充,是布置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本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同类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样既可以满足吃不饱同学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1.适当采用朗诵、演讲、辫论、表演、讨论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讽喻说”“同情说”“长恨说”“自伤说”“矛盾主题说”等多种说法,教学时可先将这些不同的说法向学生作总体介绍,然后由学生先围绕一种认同的说法去查阅资料,然后写成发言稿,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同样,这篇课文又可采用辩论式教学方式,先从学生的发言稿中提炼出两派较集中的观点,形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这样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师还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其教学效果是有限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的状态。因此,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可通过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安排唐诗系列讲座、文学系列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语言艺术赛、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小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

4.适当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单纯依靠每周几节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承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责任。

五、围绕教学目标,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全面测定。目前广泛流行的标准化试卷考核,仅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习结果,是很难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笔者认为,高职大学语文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考试目的及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目标,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不仅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水平,还要检测其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开闭卷结合式、口笔试结合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式、论文设计与答辩结合式及无标准化答案式(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式、见解主张等),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论文

务实创新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论文

任职教育院校管理的主要矛盾及对策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论文

浅析对当前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四课培训论文

试论高职兼职教师的聘用及管理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堂创新探析论文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精选17篇)】相关文章:

试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策略论文2024-04-18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2023-06-24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2023-07-12

人才培养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论文2023-01-21

浅谈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论文2022-12-14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理念思考论文2023-04-05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2022-05-06

高职院校数学测试评价革新论文2023-09-19

依托校企合作,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2023-01-06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跨课程的教学项目研究论文2023-05-3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