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喔哇喔是我喔”为你分享3篇“关注改善瓶颈限制”,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关注改善瓶颈限制
在“我的框架比你的更有生产力”一文中,Ken DeLong逐一审视了提高软件项目生产力的方法,他发现,尽管大家都在宣传框架、语言、项目管理工具等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并非瓶颈。Ken相信,大幅度的生产力提升来自于增进沟通、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调试性。
从限制理论中我们了解到,可以持续增加生产力的唯一方式就是攻克瓶颈。从其他方面所带来的收获与瓶颈限制相比,无疑天壤之别。Ken提到,框架在兜售自己的时候,总是提到把项目配置好是多么简单的事情。这点确实很有用,但当我们环顾项目生命周期,配置时间绝非那么重要。
另一个可以优化的地方就是减少编码的时间,但这个看起来对生产力也没有多大影响。固然有些语言、框架或者编程技术可以大量减少人工编码的数量,但这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我对那种“声明式”编程语言实在信不过。要做到“声明式”的办法很多——一般都意味着在一行代码中塞进狂多功能。那些曾经为了阅读“声明式” 的Perl或C程序而绞尽脑汁的人,想必会不介意发表一些评论,谈谈把整个程序都塞到一行代码里面是多么精彩绝伦的事情。我要说的是,代码的可读性要比你 用多么 的方式写代码重要的多,管理资料
最近在Stack Overflow上有篇帖子,里面谈到雇一些打字更快的人来提高生产力。回帖的人都认为用打字速度衡量开发人员的生产力实在很不靠谱,也对在面试中进行打字测试表示反对。Martin Fowler在“结对编程的迷思”中指出,结对编程可以提高生产力而不是降低生产力,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打字并不是编程中最困难的部分。
在指出哪些地方不是编程人员的瓶颈限制之后,Ken谈到了某些更像是瓶颈的地方:与业务人员沟通、理解现有的代码、调试。
Ken说到:“推敲需求、理解真正的业务目标、找出从技术上可行的折中方案,这些占了我绝大多数时间”。从他的案例中来看,拥抱敏捷开发中那些增进开发与 业务沟通的实践,才能够最大的提升生产力。例如,把产品负责人跟团队放到一起,或者做到现场客户,这样就可以有更频繁的沟通,人们就可以对业务目标和需求 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样,我们还可以把那些重型的需求规范用这些东西来替代:用户故事、谈话、验收测试(有时也被称作可以执行的测试),也会减少对需求的误 解和分歧。
在你的环境中,开发人员的瓶颈限制在哪里?
查看英文原文: Focus Improvement on Bottleneck Constraints
来自:http://www.infoq.com/cn/news//03/Improve-Bottleneck-Constraints
篇2:关注小班学生发展探索教学行为改善
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周忠新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聚焦于小班学生的幸福成长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环境、研修方式、科研机制、评价体系的全面改善,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与“本土化”共舞的教育教学特色。
篇3:关注小班学生发展探索教学行为改善
一、教学理念改善:确立“六要实”小班教学理念
十五、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分别承担了江苏省教研课题《小学生实践感悟教育研究》、《小学生体育艺术2+1的行动研究》、无锡市规划课题《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这一系列课题的研究为我校“实践教育”办学思想的提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能性分析,更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随着学校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减少,为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我校选择了“小班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新的突破口。
十二五课题申报前,课题组教师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小班化、教学行为、课例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校领导、教师外出“取经”、专家到校“传道”基础上,课题组教师认为小班化课堂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拟定教学计划,进而改善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不能单看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表现,还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参照物。小班化教学,应该关注“全人”发展,要营造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更多地要关注中差生的课堂表现,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在学校实践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初步建立了“六要实”的小班化教学理念,即学生的学习态度要踏实,学生的学习情感要真实,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实,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充实,学生的学习人格要诚实,学生的学习知识要扎实。
二、教学环境改善:创设“个性化”育人环境
小班具有人少、活动空间大的优势,由此使小班文化环境的创设与我校文化、小班化教育理念的融合成为了可能。每个小班教室就是学生成长的快乐的“实践乐园”,它的格局、造型和色彩,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兴趣,能力提升和习惯养成。目前,我校走出了一条以“实践教育为特色”的小班班级文化布置之路。具体表现在:
1.注重“实践乐园”的整体性。在小班班级文化布置中,教师把班级文化与实践教育理念交融,将教室分成了四个区,即“学习区(书籍、网络)、材料区、操作区、展示区”,让学生在操作中能循序渐进地经历“理论的学习、工具的准备、实体的操作、成果的展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实践链”。
2.凸显“实践乐园”的独特性。因为教师的艺术修养、人格魅力、教学风格等各不相同,使得班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兴趣趋向各异。各班的实践流程尽管一样,但是各个区域的名称迥然不同,如我校有的班级以国防教育见长,各功能区的名称分别命名为:“兵书馆(学习区)、兵器库(材料区)、实战阵地(操作区)、战利品展览馆(展示区)”。
3.强调“实践乐园”的动态性。在教室文化环境的布置上,教师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了开放、动态、有延续、有生命力、可更换的布置方式。像低年级教室的文化布置,教师主张“朴实无华、具有真情实感”,既要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又要想方设法“用心灵来呼唤心灵”。像中、高年级的教室布置(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座位组合等),就彰显“厚重笃实”的风格。
三、校本培训改善:开展“驱动式”课例研究
我校以“课例”为载体,灵活采用了“驱动式”研究,来提升教研品质和改进课堂教学,具体细化为:第一,捕捉主要问题性教学行为。子课题组围绕《2011版新课程标准》、学校校本特色和小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学科编制问卷,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教师主要在方法指导、教学设计、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等行为上需要与时俱进,重点改进。第二,确定主题性教学课堂。课题组围绕“快乐教学百分百、指导方法百分百、端正态度百分百、养成习惯百分百、知识获得百分百”中的一个主题,()逐个进行深化研究,构建了“每一个有快乐的课堂”、“每一个有方法的课堂”、“每一个有态度的课堂”、“每一个有习惯的课堂”、“每一个有知识的课堂”。第三,形成持续性研究过程。课题组按照“学习理论(听取讲座、阅读书籍、撰写心得)――第一次集体备课――上课、集体反思――第二次集体备课――第二次上课、第二次反思、录像――撰写课例――修改、评选课例”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课例研修。第四,展示实效性研究成果。利用“区教育科学研究网站”,学校创建了小班化课题网页,将每位课题组的优秀课例挂在网上,供教师互相欣赏、分享他人的研究结论。除此之外,分上、中、下三册编辑《小班化课例集锦》,形成“智慧锦囊”,以便向外推广。
这样的课题研究方式,体现了“开放式讨论、保留式改进、集约性研究、条理化行文”的特点,实现了以教学改进为导向,以教学实践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重点,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专业发展为目标。
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善:定制“私人化”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和谐发展。”在践行这种新的教育评价上,我校小班化教育教学做了积极的尝试:
1.编制《学生成长手册》。我们通过使用《小班学生成长手册》,构建了小班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业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手册全名《梦・践行・渐远》,蕴含着我校实践教育的理念,结合“中国梦、教育梦”的精神,勉励学生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从峰影出发,走得更远、更好!整个手册采用活页设计,方便家长与孩子们不定期装订整理材料。手册内容囊括了学生的奖励、荣誉、成长中的`闪亮瞬间等。教科处给每位家长发放了《?�T小班学生成长手册?�U使用说明》,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精心扮靓学生的这本“风采录”。
2.发放《学生“圆梦卡”》。我校以“圆梦卡”为激励手段,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主要是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愉悦,达到“改善学习行为”的培养目标,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全校各班按人数发放“圆梦卡”,并建立“‘圆梦卡’光荣簿”。每月初,各任课教师对照“圆梦卡”评价项目和要点,或者结合班级学生课堂行为特点设置相应的评价要点,向学生说明每月一个或两个评价项目和要点;每月末,根据学生训练的达成情况,在“圆梦卡”上按顺序在相应月份的空白处记录评价项目;学期末,根据“圆梦卡”上的评价记录、“圆梦之星”获得的次数按比例评选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并将“圆梦卡”放入《学生成长手册》。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小班化课题研究的有序推进下,我校教师获得了自我超越的动力,产生了持续改进的愿望,我校学生拥有了愉悦的学习心态,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汲取了丰厚的知识琼浆,张扬出了他们的生命精彩!
(编辑:易继斌)
★ 目标读后感
★ 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注改善瓶颈限制(集锦3篇)】相关文章:
简单的离职原因范文2023-09-13
分析企业内部物流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策略论文2023-11-11
离职原因怎么写2022-07-23
网络性能2022-11-04
服务贸易水平衡量现代化论文2022-04-30
信息服务贸易探究的论文2022-09-17
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2024-01-05
旅游线路设计与优化中的运筹学问题2022-12-11
秦皇岛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生论文2023-07-12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和对策分析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