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精选8篇)由网友“Harris”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针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电针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电针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42例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07~-02我院妇科住院确诊为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共84例.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年龄23~43岁.平均34.2岁;对照组42例,年龄22~45岁,平均3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 者:陈娟 宁维侣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310007 刊 名:中国中医药科技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15(4) 分类号: 关键词:篇2:电针结合激光照射治疗肥胖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电针结合激光照射治疗肥胖伴高脂血症30例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电针结合低能量激光照射,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 者:艾炳蔚 古丽海巴 王桂英 AI Bingwei GULI Haiba WANG Guiying 作者单位:艾炳蔚,AI Bingwei(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古丽海巴,GULI Haiba(伊犁州中医院,新疆,伊宁,835000)
王桂英,WANG Guiying(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刊 名:江苏中医药 ISTIC PKU英文刊名: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6 27(9) 分类号:P589.205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 高脂血症 电针 激光照射 血脂 肥胖指标篇3:探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儿科3月~3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两组应用不同的抗生素,25例对照组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25例观察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菌群下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80%和对照组的84%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下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是仍存在细微差别,对肠道菌群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略有差别,所以在临床应用时依然需要慎选择,尤其是抗生素联合使用时,以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生素;临床疗效;新生儿肺炎
在新生儿的感染性疾病中,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都有33%的新生儿死于该症[1]。目前,新生儿肺炎广泛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存在着滥用现象。为了探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我院随机抽取了50例相关患者进行了如下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儿科203月~203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抽取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新生儿学》中该病的诊断标准[2],并经胸片X线检查确诊。在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根据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5例归为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另外25例归入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9例。所有患儿均为足月生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患儿则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行静脉注射。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
1.3.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参照《新生儿学》对该症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具体如下:①显效: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肺啰音消失,且X线胸片阴影吸收;②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肺啰音减少,且X线胸片阴影有所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肺啰音和X线胸片无任何改善,或患儿死亡[3]。
1.3.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指标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给予不同的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给予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其表示形式为±标准差(x±s),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有6例显效,15例有效;观察组有7例显效,13例有效;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的84%和观察组的80%无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肠道菌群的情况变化 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下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三、讨论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4 w之内发生了肺部炎症,则称之为新生儿肺炎。从发病原因来看,吸入性和感染性肺炎是该病的两种主要类型,对症治疗和控制感染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应用抗生素,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复方新诺明、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等4种类型,但是复方新诺明却不能应用在新生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4]。
但是从新生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凭经验开药,随意配伍使用和滥用现象,给复发患儿的治疗和预防感染带来了不利影响,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5]。所以,为了提高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有6例显效,15例有效;观察组有7例显效,13例有效;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的84%和观察组的80%无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表明,抗生素单一使用的抗菌疗效是基本一致的。
抗生素应用于新生儿的治疗中,除了要关注其疗效之外,肠道菌群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观察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否被破坏[6]。这是因为当抗生素在发挥抗致病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益生菌同样造成影响,当肠道益生菌受抑制而减少,腐化菌代偿性增加时,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就受到了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下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单一的抗生素应用不会对患儿的肠道菌群平衡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是仍存在细微差别,对肠道菌群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略有差别,所以在临床应用时依然需要慎选择,尤其是抗生素联合使用时,以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向京.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11(28):59-61.
[2]杨德锋.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时间效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8(15):94-95.
[3]杜登龙.两种抗生素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18(06):124-125.
[4]王亮,赵兴,刘翠萍.抗生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溶液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19:3197-3199.
[5]谢雅茹,崔燕,陈亚梅,等.妈咪爱对预防新生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干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3,05:472-473.
[6]钟媛,俞丽华,戴耀华.两种抗生素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28:70-72+76.
篇4: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6个月的治疗后,缓解24例,占24%;部分缓解52例,占52%;无变化20例,占20%;恶化4例,占4%;总有效率76%。结论 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成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相关资料表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造成冠状动脉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为冠状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破裂、脱落,造成血栓,进而出现缺血性血管疾病。通常来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病灶发生与多个不同的血管床,只要其中某一个发生堵塞,就有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有文献提示,每年新增的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在150万以上,全球由于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700万[1]。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刻不容缓。在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通过干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通过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抑制抗血小板活化之后发生聚集和粘附进而治疗血管粥样硬化。在最近的研究成果中,发现抗血小板治疗的其他优点,如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的相关研究显示,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非致命性最终的发生率下降25%、血管性死亡发生率降低35%,总体的死亡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有研究提示高危患者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降低能够减少病灶在血管床中破裂的可能性,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选择本院年1月~ 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满足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5~ 84岁,平均年龄(62.43±7.28)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需要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与评估,进行心肌梗死病情分级以及CT等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素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适量的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常规采用他汀以及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0 mg/次,1次/d口服,夜间使用替罗非班静脉注射,60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完毕后对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各项临床生命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观察,总结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 对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应用相同型号的超声检测仪,由同一位检查医师操作,对患者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变化、收缩时间以及舒张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与病情进展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1.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建议》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标准,缓解:ST段>0.15 mV,T波由平坦转变为直立,波幅>50%;部分缓解:患者症状得到部分减轻,ST-T有好转,病情发展频率降低;无变化:病症未改善,与治疗前ST段无变化;恶化:病症未得到控制,甚至有症状加重情况。总有效率=(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二、结果
100例患者进行6个月的治疗后,缓解24例,占24%;部分缓解52例,占52%;无变化20例,占20%;恶化4例,占4%,总有效率76%。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年。见表1。
三、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3],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症状,患者大多出现濒死感,对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大多数患者还存在较大的心理问题,在特殊的情况下甚至诱发猝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肌梗死作为一种进行性的心室舒张功能不全[4],临床中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当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血小板大量凝集而造成的。血小板凝集在血管床位置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破裂,就会导致血管堵塞,进而形成血栓,供血和供氧受到影响,导致心肌缺氧缺血,造成心肌细胞坏死,进而诱发出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升高起到主导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控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数量也是救治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5]。在本组研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强心、利尿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基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总体来说,有24例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占病例人数的24%;52例患者部分缓解;另有20例患者无变化、4例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为76%。提示在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的选择用药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岳.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研究.现代养生,2014 (18):35.
[2] 秦立玲.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8,40.
[3] 黄英.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839-840.
[4] 子光慧.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87.
[5] 姜乔惠.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4):108-109.
篇5: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常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本研究通过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治疗与普通常规治疗的`疗效对比,评价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的门诊或住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9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LVEF<45%。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7.6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7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凡合并β受体阻滞剂过敏,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分,静息状态下动脉压低于90/60 mmHg,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永久置入,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者不纳入本试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前述常规治疗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初始剂量3.125mg,2次/d,每2周倍增一次,直至目标剂量,目标剂量为25mg(体重<85kg)或50mg(体重>85kg),2次/d,若随访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视情况调整目标剂量为其最大耐受剂量,不良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停药。两组每隔2周随访观察一次,共随访7月。
2讨论
本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取得显著疗效,其LVEDD、LVESD、LVEF较普通常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改善,心功能改善效果亦较常规治疗好。提示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方法治疗CHF能取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改善心室的重构。虽然卡维地洛的不良反应少而轻,但因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仍需谨慎,应从小剂量起始,逐步增加至目标剂量。因为个体敏感性和耐受性差异较大,所以需根据每次随访结果和患者的主观症状,及时调整患者的目标剂量,达到目标剂量之后,需长期维持,临床疗效常在用药2-3个月才会出现。
篇6: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急性肺脓肿的抗生素治疗
问题:急性肺脓肿抗菌治疗的疗程是
a.4~6周
b.6~8周
c.8~12周
d.12~16周
e.16~20周
请问是b还是c?谢谢!!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急性肺脓肿的抗生素治疗一般为8-12周,直到临床症状完会消失,胸部x线片显脓腔及炎性病变完全消失,仅残留少量条索状纤维阴影。在有效抗生素治疗下,体温约3-7天可下降,7-14天可降至正常。3-10天内痰恶臭消失。临床症状改善后抗生素静脉滴注可改为口服。医学教育网
相关内容
lung abscess的感染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大多数厌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疗效较佳。因此经验性治疗首选青霉素,根据病情每日静滴240万-1000万u,严重感染者可用万u/天。对于厌氧菌感染可采用青霉素+林可霉素(1.8-2.4g/d)或克林霉素(0.6-1.8g/d)或甲硝唑(1.0-1.5g/d),分2-3次静脉滴注。疗效不佳时,根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可加用抗生素局部治疗(气道内或气管内滴药。)滴药后按脓肿的部位,采用合适的体位,静卧一小时。医
篇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的优秀论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临床医学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总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 收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例,根据病情需要,分别给以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结果 30例患者经过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有效治愈率为86.67%。 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积极给予治疗,坚持完成疗程,定期随访,以免病程迁延为慢性。抗感染治疗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关键,提倡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定。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局部治疗;全身治疗
引言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该病多发于儿童,主要由细菌引发的。本病高发期是春冬两季,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会遗留诸多病症,严重的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临床要重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8个月----9岁。入院后,给予详细的病情诊断。通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诊断早期21例,股,鼓膜穿孔9例。临床上,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局部治疗。
1.2 方法
30例患者根据病情的发展,给予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旦鼓膜穿孔,需调整抗生素。抗生药物选择需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而定。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需给予支持治疗。对于出现呕吐、腹泻者,应注意补液量,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局部疗法:鼓膜穿孔前,应用滴耳剂滴耳,进行消炎止痛。一般常用2%苯酚甘油滴耳剂。鼓膜穿孔时禁用,以防止其腐蚀鼓室黏膜及鼓膜。鼓膜穿孔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拭干。抗生素滴耳剂要选择无毒性的。 脓液减少,炎症渐退时,应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耳。通常炎症完全消退后,大多穿孔可自行病愈。
鼓膜切开术:适用于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
鼓室成形术:适用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
二、结果
30例患者经过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其中,21例早期患者恢复良好,9例全身症状重者中5例恢复良好,总有效治愈率86.67%。
三、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可经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引起感染。婴幼儿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其原因在于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鼻咽部感染容易侵入中耳所致。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本病的临床特点为耳痛、耳鸣、耳漏、听力下降等[2]。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为畏寒、发热、纳差、呕吐等,鼓膜穿孔脓液引流后,全身症状可减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检查手段包括听力检查、耳镜检查、耳部触诊。通过耳部触诊可见乳突尖及鼓窦处有轻微压痛[3]。耳镜检查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区可见扩张的、呈放射性的血管。随着病情加重,整个鼓膜呈弥漫性充血、肿胀,并向外膨出,其正常标志不易辨识。经声导抗检查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
一旦出现急性中耳炎的症状,要及时给予治疗。临床上一般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要根据病情行鼓膜切开术或鼓室成形术。本研究中,3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其中21例早期患者,给予足量抗生素治疗,务求彻底治愈。9例鼓膜穿孔患者,及时调整抗生素。抗生药物选择需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而定。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需给予支持治疗。对于出现呕吐、腹泻者,应注意补液量,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鼓膜穿孔前,应用滴耳剂滴耳,进行消炎止痛。一般常用2%苯酚甘油滴耳剂。鼓膜穿孔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拭干。抗生素滴耳剂要选择无毒性的。 脓液减少,炎症渐退时,应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耳。3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21例早期患者恢复良好,9例全身症状重者中5例恢复良好,总有效治愈率86.67%。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好发于婴幼儿,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
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哺乳姿势,避免溢奶、呛咳。因婴儿哺乳位置不当,乳汁容易经咽鼓管流人中耳,引发中耳炎。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患上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教会患者正确的擤鼻和滴耳药的方法。及时清除外耳道脓液,禁止游泳,避免污水入耳,而致病原微生物侵犯中耳。积极治疗,坚持完成疗程,定期随访,以免病程迁延为慢性。
综上,抗感染治疗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关键,提倡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务求彻底治愈。最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仍是根据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要及时、恰当,而且要按疗程进程治疗,切忌随意中断治疗,避免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
参考文献:
[1] 再努热.吾不力喀斯木.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82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 ,04: 80-80.
[2] 刘晓华. 浅析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09: 76-77.
[3] 李秀丽.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8例临床治疗分析 [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24(02): 767-768.
篇8: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来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5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 (40.68±12.27)岁;病史1-23年,平均(9.8±2.6)年。患者中高泌酸的Ⅱ、Ⅲ型胃溃疡患者37例,I型低泌酸的13例。胃体小弯侧穿孔23例,胃窦部前壁穿孔17例,胃幽门管穿孔10例。对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术,并对比实施半年后的疗效。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有72%的患者在术后达到Ⅰ级和Ⅱ级标准,能够正常的生活。20%的Ⅲ级患者依赖药物治疗辅助可以正常生活及工作,只有8%的患者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仍在承受病症的痛苦。结论:术后92%的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说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会达到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
★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 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 不孕的原因
【电针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精选8篇)】相关文章:
护理论文范文2022-04-29
揭秘李清照不孕不育的原因2022-07-22
护理转临床申请书范文2022-06-25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范文2022-06-03
初级造价员资格考试题2023-11-23
临床执业医师历届真题解析--妇产科九2022-08-19
临床护理求职信2023-07-23
护理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论文2024-02-17
临床护理教学计划2022-05-04
[荐]执业医师的答案,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