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2-09-17 08:39:1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区域协调发展范文(精选12篇)由网友“三昧正宁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区域协调发展范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篇1: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

[摘 要]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区域发展差距呈现显著的多维特性,本文从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社会发展差距、知识发展差距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发展指标和大部分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差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是经济发展差距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显著增大,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挑战。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本届政府的重要发展思路和施政特点。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统一的公平的国内市场,促进各种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实施知识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问题背景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大的人口规模,有如此之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如此之广的社会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中国还经历了两个历史性的转型,第一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化),第二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化)。

发展既是一个长期过程,又是一个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极其特殊的社会,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发现,中国内部30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美元值和人类发展指标的相对差异系数要高于世界各国的相对差异系数。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我们把它概括为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参照世界银行对世界各收入组的划分,根据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dp水平,我们把中国人口划分为四类收入组,即属于四个世界。第一组人均gdp(ppp)高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320美元,ppp),我们称之为“第一世界”,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地区发达城市,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左右。第二组人均gdp(ppp)介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960美元,ppp)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之间,为“第二世界”。包括东部的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中部的黑龙江的发达地区,以及其他省份的一些大中城市的人口,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第三组收入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790美元,ppp),但低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第三世界”。包括东部的河北、海南以及中西部的.发达地区,据估计人口在3.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第四组人均收入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及边远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更清晰的了解中国,必须重视各省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各省区内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差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使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中国如何走上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际政策决策的难题。

二、 区域发展差距的历史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者研究的仅仅是经济发展差距,甚至只关注人均gdp一个指标,实际上中国的发展不平衡性与不平等性是一个典型的多维尺度现象,相应的也存在多维的发展差距。本文拟从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社会发展差距、知识发展差距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差距的历史趋势,以便比较清晰全面地了解中国区域差距的状况。

1. 经济发展地区差距

根据我们对1952-1992年期间各地区真实人均国民收入相对差异系数的计算,以及对1978-期间真实人均gdp最大最小系数、相对差异系数、加权相对差异系数、σ趋同系数和泰尔系数的研究,发现建国以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一1978年期间)经济发展差距波动中上升。1952年以后地区差距呈现上升趋势,真实人均国民收入相对差异系数1978年达到136.58%。

第二阶段(1978-1991年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1978年全国各地区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为97.4%,改革开放之后不断下降,1985年为88.9%,1991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为81.9%。加权相对差异系数、人均GDPΣ系数、最大最小指数、泰尔指数等表征地区差距的指数都有类似变化趋势。五项指标分别在1990年和1991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以不同指标衡量的地区差距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见图1?

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经济发展差距重新出现上升趋势。全国各地区真实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到1995年上升为88.1%,19更是上升到94.5%,比1991年高出12.6个百分点,接近1978年改革初期的水平;加权相对差异系数则上升到74.1%;最大最小系数由1991年的11.6倍扩大为年17.7倍,高于1978年的水平(14.3);泰尔系数90年代不断上升,1999年达到0.128,远高于1978年的水平(0.105);各地区人均GDPΣ系数1999年(0.599)也大大高于1978年的水平(0.553)。在我们分析的五个地区差距指标中,有三个指标1999年高于1978年,表明90年代以来地区差据上升的幅度已经超过(至少是接近)80年代地区差距下降的幅度,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处于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时期。论文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yqS! J#yks aoLy J5lYv*FA d$%| #U l= ]R论文中国= RbS37 A v7L 06i SG~] # =&8

2. 人类发展地区差距

从人类发展指标(HDI)看,中国也存在地区发展差距。根据UNDP计算,中国0.726?已经属于世界上中上等人类发展水平。从各地区看,1999年有5个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650~0.500之间,属于下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23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800~0.650之间,属于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0,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仅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还有5个地区还没有达到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中西部还有15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标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在100位之后。

3. 社会发展地区差距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十分显著的国家,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选用多种社会发展指标可以较为全面衡量各地区的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公平,以及各地区人口可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距。

从人口、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等社会发展指标看,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我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区差距。从全国总体或人均水平看,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少数沿海地区已达到世界高水平,但许多内陆地区仍处在世界低水平。各主要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差距的水平差异甚大。

4. 知识发展地区差距

知识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创造财富,知识促进发展,知识推动改革。知识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资源,反之知识发展水平落后又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

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知识差距。为了定量分析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知识能力差距,我们建立了中国各地区综合知识能力评价框架,并计算了中国各地区综合知识能力指数。从综合知识能力指数上看,我国知识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综合知识能力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知识能力处于高水平和中上水平的地区全部在东部;中西部除吉林、湖北、黑龙江和陕西综合知识能力为中下水平之外,其余省份全部为低水平地区。西部一些地区、一些少数民族、部分人群面临知识隔离(KNOWLEDGE DIVISION)的危险。

三、 存在的重大问题

1. 收入差距的分解

改革以来,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地区及城镇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在扩大。世界银行报告()详细分析了产生收入不平等性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他们对1990-1999年的收入差距因素进行了分解(见图2),认为城乡差距是第一因素,主要是90年代中期、后期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第二个因素是各地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是90年代上半期中国放开农产品交易和市场,大部分农产品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持续下降,农业比重高的内陆省区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第三是城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90年代下半期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大量的下岗分流,出现了所谓转型贫困人口;最后是省级收入差距扩大。

2. 发展差距的区域来源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人均GDP地区差距变化的原由,我们可以将表征人均GDP差异的泰尔系数分解为区域分量,并研究这些不同区域分量及其它们相互之间差异对全国人均GDP差异系数的影响和贡献。我们发现,三大区域内部发展“趋同”,但三大区域之间明显呈“极化”趋势。

篇2: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引导城市化深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区域交通设施的协调将是城镇密集地区协调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表明,协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合作,引导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是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领域。可以预计,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研究的一个重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特征与交通

1.1 珠江三角洲城镇与交通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末,珠江三角洲户籍人口2336.8万。按照“五普”统计,20珠江三角洲总人口达4150万,有5个城市人口达到700万(包括香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8363.94亿元,比年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4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310元。三产业比重为5.3:49.5:45.2。

年珠江三角洲有设市城市23个,建制镇369个,城镇密度达到94个/平方公里。设市城市中有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7个,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与香港、澳门联系紧密,城乡一体、类型完备的城市群。2001年,按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计算,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达48.7%,按“五普”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已达72.7%。

在城市空间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城镇连绵发展,城市经济活动一体化初具规模的都市地区,行政界限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只是管理上的界限。

同时,珠江三角洲也是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沟通广东省和全国的综合运输交通网络(见图)。

2001年珠三角经济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为71.45km/百km2,高出广东省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广州至深圳、广州至开平、广州至三水、广州至清远、惠州至深圳等。

京广、京九铁路是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内陆省份客货运输最重要的南北通道,区内铁路运营里程514km,其中干线里程466km,主要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广三线。珠三角的主要港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黄浦港)、深圳(盐田港、蛇口港、妈湾港、赤湾港等)、珠海高栏等,是全区重要的对外口岸。

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运输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珠海三灶机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年完成客运量10.49亿人次,其中铁路4281.4万人次,公路98266.5万人次,水运1447.5万人次,民航921.9万人次。

尽管已经在空间上形成连绵的城市发展带,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各城市独立为政,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从区域全局看,区域内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策略和行政界限的割裂,与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矛盾随着城市化程度和区域城市的联系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制约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各地争上机场、港口、火车站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而跨城市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发展与共享,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以协调,难以实现合理高效的区域资源配置,同时也降低了已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与经营效率。

[1] [2] [3] [4] [5]

篇3:城市和谐与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

建设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动力,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为重要特征的关键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要带领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设好和谐城市。本文从和谐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我国城市中的不和谐现象,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以加快和谐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

篇4:城市和谐与区域协调发展

自从有城市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扩散,人类文明的交融、变迁就开始了。进入21世纪后,城市的价值和其独特的魅力更加凸现,它已不仅仅是吃、穿、住、行等城市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构成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展现出特殊的地位和巨大的促进作用。

建设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动力,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为重要特征的关键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设好和谐城市。

一、和谐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所谓“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社会四个大的组成部分。和谐城市,是指城市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整个城市处在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其具体构成要素如下:

1.发达的经济水平是和谐城市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经济落后就会导致生活资料匮乏,人们就会为了争取生活资料进行斗争,社会则会因此动荡不安,更无法奢谈和谐。另外,要消灭贫困、增加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增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环保水平等都需要城市以雄厚的资金加以支撑,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与优美的环境是和谐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活资料、生产材料的源泉和经济布局的场所,对城市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要合理利用能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三大核心资源。而城市环境既是影响招商引资策略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要实现经济活动主体与环境相适应、与环境的再生产能力相协调,以生态魅力城市为目标,建设生态城市。

3.公平的社会秩序及发达的精神文明是和谐城市的内涵

精神文明和社会秩序是衡量社会制度、系统、社会活动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正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虽然我国近些年在人民的基本权利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先天禀赋、政策倾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在发展机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精神文明的不够发达也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的和谐。

二、我国城市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呈现的超常规速度使城市的膨胀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脱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汇聚成“城市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的和谐。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内部之间差距拉大

在城市内部居住空间的分异尤为明显,贫富差距加大:重主要街区形象工程,轻街巷角落地区建设;重高档豪华建设,轻基层服务设施;三甲高级医院全部集中在城区中间,社区医院寥寥无几,社区卫生体系不健全;高档房闲置,低廉租房却无着落,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或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不和谐因素广泛存在。

2.环境恶化,各种污染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让我国城市在环境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全国很多城市供水不足,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警戒线;饮用水源中包含大量污染物;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空气质量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空气污染引起大量的呼吸道疾病,烟尘、光化学烟雾、细小颗粒物等,经过一系列作用和反应,形成复合型污染;城市中心噪声扰民。

3.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和谐的隐患

目前,我国城市的弱势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群体和进城的农民工群体,城市的下岗职工一般年龄偏大,学历低,缺乏适应新工作的技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权利和社会保障,由于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诱发社会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4.城市规划和管理缺乏透明性和公众的参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征地拆迁、城区扩张以及人口管理等工作力度也在加大。有些城市规划屈从于开发商的利益,打着建设需要的旗号,动用国家权力强制拆迁;决策过程暗箱操作,不能很好协调政府及各行业各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不和谐,对同一事项不同部门重复规划,造成混乱。

三、和谐城市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不是独善其身,没有城市的协调发展,就没有区域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争夺资金、人才、资源;在流域内污染治理上互相推诿;在产业布局上恶性竞争,造成工业布点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形成不了规模经济,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所以,必须从区域的视角出发,从整体上统筹区域资源,化解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内部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协调、资源分配、环境承载的合理布局,要进一步确定城市本身在区域内部的定位,建设好区际城市关系,与周边城市搞好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追求区域和谐。

四、构建和谐城市的建议

1.合理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决定了城市和谐的物质平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经济水平,只有工业强大,经济总量才能有质的提高,城市和谐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要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全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具有资源和传统优势、拥有区域发展特色的产业,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力量;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通过追加注入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按照城市工业发展布局,在重点区域推进产业集中发展,着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2.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城市发展体现在微观上,是要保证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发展必须解决好居民安居、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要加强就业体系建设,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体系,努力使就业和发展相协调;建设城市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着手建立城乡大病救治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子女就学问题,加快建设城市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配套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对城市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众的政策扶助力度,要扩大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3.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同时建立先进的城市文化

加强城市制度建设,积极妥善地协调好各方面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依据宏观综合指标考核,尽量对资源的分配实现整体社会公平。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社会公平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关注城市文化导向的正确性文化的包容性,先进的文化与传统的文化和谐相处、共融共生。要挖掘地区文化的精髓,融合创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精神,重视城市精神塑造、加大城市文明建设,还应大力宣传诚信理念,创造一个普遍诚信的社会环境。

4.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体系的建设,管理透明化、民主化

在管理城市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城市的居民当作城市的主人。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采取措施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体现民意。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加大力度打造服务型政府、创业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等政府新形象。加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城市管理者和居住者一同建设城市家园的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城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5.长远规划,统筹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和谐发展之路

和谐的城市规划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兼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认真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城市是一个兼具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崇尚自然、追求循环的观念,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探索将城市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城市发展的评估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互平衡的关系。

五、小结

建设和谐城市就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紧紧围绕五个统筹,用综合的思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着眼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在城市发展中的利益关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创建为人民大众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各种利益、各种要素关系的和谐共生。

要以人为本,将宏观上发展经济与微观上注重民生有机结合,只有两者相统一,才能实现建设和谐城市的目标。既要调动一切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保证人民享有城市发展成果,确保人民利益,才能促进城市和谐,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强.发展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根本途径[J].政工研究动态,.

[2]顾文选,孙玉文.构建和谐城市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J].城市发展研究,,(3).

[3]李宗植.构建和谐城市要反思城市化的历史经验[J].经济经纬,2005,(6).

[4]史仕羽,张利宏.关于构建和谐城市形象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谷明利,柴访.和谐规划,和谐城市[J].商业经济,,(5).

[6]韩瑞英.加快和谐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J].攀登,2006,(6).

[7]马东辉,陈杰.探讨和谐城市管理的有效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4).

篇5: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

课标要求: ?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成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考题选讲:

[高考福建文综]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认真读图,联系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是能源生产集中分布地区,如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黑龙江的石油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产量远大于消费量,因而自给率高,但近些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加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因此能源的自给率超过中部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出曲线Ⅰ代表中部地带,曲线Ⅲ代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不能自给,其自给率低,故曲线Ⅳ代表东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曲线Ⅱ代表全国。第2题,结合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和水电可以大量输往东部地带。

答案1.C 2.D

[高考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

【解析】

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篇6: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需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教给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SHAPE MERGEFORMAT

第一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难点: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

1.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2. 通过课前导学案复习与该课时地理课程相关内容及预习该课时地理课程内容。

3. 通过课内导学案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导学案自主学习,独立复习、预习重要知识点。

2.借助课内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重点问题和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3.课前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加深对地理内容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4.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易错题、易忘知识,及时整理在导学案中。

【教学过程设计】

【温故知新】布置[课前预习学案]:

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复习及预习内容

复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预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过程】分发课内探究学案。

【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及流向图”

然后再展示“中国油气等资源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通过对初中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按从世界到中国由远及近的顺序,从整体直观感知资源区域流动的方向和初步感知资源调配的必要性]

(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来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存在着必然性)

合作探究一: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1:

材料一 教材P82图5.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

材料二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讨论与活动】

西气东输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我国西部和中亚油气资源丰富;管道沿线地势起伏较小,工程施工较容易;沿线地质较稳定,地质灾害较少;沿线多经过城市,市场消费量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大。

篇7: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难点: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 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线路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2.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3.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4.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2.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昼夜不停运输等。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达到上海。全长4200千米。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江苏、上海两个。

4.该工程的西段大致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经过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22%,但为什么却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呢?

(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生略。(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1.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读图后回答。

课件展示:

课本P89图5.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地理与生活的素材来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提供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样的信息中,寻找证据,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引导读图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具体情况)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我国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西气东输势在必行。

板书: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课件展示: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图。

篇8:区域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论文

区域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论文

1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的相互作用

高校体育相对于区域体育,有着自身明显的优势。比如,高校体育具有自身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着独立且良好的场馆设施及器材,最为重要的是高校体育有着有效的途径来保障实现自身教学任务与目标。以上的种种优势使得高校体育对区域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高校体育具有较为稳定和集中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这些基础的存在,为高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和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这也使得高校体育较区域体育在物质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有了优势。如果高校体育能与区域体育共享这种资源优势的话,就可以大大缓解区域体育中所存在的设施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诸多问题。此外,高校的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积累,具备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方法及手段。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为学生进行独立的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高校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区域体育活动中的话,必定会给区域体育带来朝气和活力,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区域体育倡导的全员性的特点,更能扩展体育人口,引导着区域体育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积极迈进。正是因为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区域体育教育化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高校体育社会化过程的实现,也就是高校体育逐步接受社会对其教学实践的监督和管理过程,这种监督和管理反过来又会督促高校体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运行当中,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之间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各自与相互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2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区域体育方面

目前我国的区域体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由于与学校体育,特别是高校体育联系较少,区域体育缺乏专业的理论指,教育化特征很是模糊。具体表现为对区域体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全面,在具体实践活动的进行中缺乏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来对之进行指导和管理;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参与者缺乏科学锻炼意识和方法,无法坚持长期有效的“健康”锻炼;区域体育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无法为群众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等等问题。高校中的体育工作者普遍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具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方法和执教经验等优势,如果他们能到加入到社区体育当中来担任指导和管理工作,合理地利用高校的体育场所和设备,既可以填补区域体育在发展时所需要的理论保障和指导人员的空缺,也可以填补区域体育活动设备和场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2.2高校体育方面

高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高校体育对于区域体育在其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充分,在两者的人员和设备的交流、互补上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当中,体育经常被归类为小科目,不受重视。体育教师在常年的工作当中也只能是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应用,久而久之,影响了体育教师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专业价值观的实现。如果高校体育教师能加入到区域体育的发展中来,势必会激发其工作热情,促使其潜在的能力得以激发和利用。在对多名高校体育工作者进行的调查访谈当中,老师们普遍觉得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对教学工作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上好课。究其原因,除了体育课课程功能多,内容庞杂,课时有限,部分内容重复等问题外,该门课程的操作性不强以及学生主体性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数老师赞成从教学方法、内容、组织形式上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接受及对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社会上兴起了一些经营性的俱乐部,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其中担当体育管理员、教练员的职责。我们对榆林学院体育系教师参与区域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得知近年来多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区域体育赛事的组织、裁判、教练等工作呈增长态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高校的体育教师封闭自身于相对狭小的教学范围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就没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社会,获取社会,甚至是高校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只有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才能开拓眼界和思路,才能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使得高校的体育教育健康科学的发展。

3.高校体育与区域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3.1更新观念,加强理论研究

观念的更新是发展的基础。要对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大对区域体育的建设,合理调整、拓宽教育方向。促进区域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协调发展与资源互补,积极推动区域体育的'教育化和高校体育的区域化。同时要加大对二者间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3.2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体育活动

在教育社会化的背景下,学校要适当扩大自己的教育范围,充分认识到区域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补充和促进,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间的交流合作。就目前区域体育硬件设施比较缺乏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向社会提供其场馆和设施,提高学校场馆和设施的利用率,以此方便区域群众借此开展体育活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区域体育则需要依托高校体育的人力资源和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

3.3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会体育能力

要使区域体育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来对之进行指导和管理。高校中的体育教师普遍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具有较为完善的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方法和执教经验等优势,如果他们能到加入到社区体育当中来担任指导和管理工作,可以填补区域体育在发展时所需要的理论保障和指导人员的空缺。高校的体育师资雄厚,人员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过硬。但就参与社会服务的情况而言,高校体育人员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内的体育赛事的指导工作,而非区域内普通体育活动的指导。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高校体育人员愿意参与到区域体育相关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当中,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途径和平台而无法实现。就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也很乐意以志愿者或者是低偿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区域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这不仅使得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更符合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3.4利用科研教改加大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

高校内可以借助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推广。一方面有效合理地利用科研经费来补充体育活动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实践环节,从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发展。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体育实践指导能力,更是明确了体育科研和教改的发展方向。在充实学校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更促进,推动了区域体育的积极发展。

3.5汇集社会力量,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力量

高校体育能否实现与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不是单纯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一方或者是双方。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与推动,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在我国,虽然高校体育于区域体育分别服务于体育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但是二者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理,特别是资金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指引。只有政府的相关部门很好地认识了高校与区域体育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相促进的关系,对二者间存在的不协调的因素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法规进行指导和保障,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二者间的协调与促进,并解决二者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4结论

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社会对高校与区域体育的必然要求。这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联系才能够共同发展,尤其是地方高校。二者的协调,离不开高校与社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与参与。与此同时,我们也倡导更多的中小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入其中,进而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网络,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开拓广大体育工作工作者的研究工作领域。

篇9:试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货币政策选择论文

试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货币政策选择论文

在理论界,一直以来的典型观点是财政政策实行结构调节为主,而货币政策实行总量调节为主,因而强调在货币政策上的全国统一性,而以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政策的可行性应该比政策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特别是,面对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反思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很有必要。联系到最优货币区理论,差距较大的国家不能组成单一货币,如果把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到一国范围内,在各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时,实行全国统一货币政策是否有其不当之处呢?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在我国范围内的应用

二战后,在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中,蒙代尔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他认为,在单一货币的流通区内,人们无需兑换货币,节约了社会资源,也无需承担汇率风险,扩大了经济交易范围,有利于经济发展。因而,一种货币的流通范围越大就越能促进微观经济效率。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经济周期也不完全同步,此冷彼热是经常现象,这时就需用货币政策加以调节。从这个角度考虑,货币区就该尽量细分,货币区越多越好。这样,当某一地区经济紧缩时可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避免经济衰退。反之,如出现经济过热,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降温。如上所述,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需要增加货币种类,缩小货币流通范围,微观经济效率则需扩大货币流通范围,减少货币种类。那么,货币种类的最恰当范围,即最适度的货币区是怎样确定的呢?蒙代尔认为,判断一个货币区是否最优货币区,关键在于要素的充分流动性。如果一个货币区域内要素能充分流动,区域外则存在流动性障碍,该货币区便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时指出,最优货币区既可能大于一国范围,也可能小于一国范围。最优货币区理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蒙代尔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对最优货币区的划分标准,提出了多种见解,比较典型的有经济的开放度与通货膨胀的相似性。

正如蒙代尔指出的那样,最优货币区既可能大于一国范围,也可能小于一国范围。一个国家使用一种货币并不等于说该国就是一个最优货币区,除非在经济方面满足一系列条件。因为一国通行一种货币主要是国家主权的表现,由政治力量主导,其货币流通范围取决于国家政权力量所能达到的地域,而最优货币区则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但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个国家的货币联合组成一个更大的货币区上。实际上,这隐含了一个条件:各国本身已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衡的小国来说,或许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但对一个大国,特别是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该国本身是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或者说,是否存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条件是值得探讨的。下面,我们按照上述对最优货币区划分标准的典型观点,对我国是否是最优货币区加以判别。

从生产要素具有高度流动性来看。我国户籍制度管制严重,各地差异甚大的社会保障标准,都极大地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另一种主要要素——土地,其高度流动性更是无从谈起。

从经济的开放度来看。经济开放度可用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整体经济开放度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地区之间外贸依存度存在着巨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度高,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从通货膨胀的相似性来看。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方面的具体条件不同,我国各地的通货膨胀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如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达21.7%,最高的陕西(25.9%)与最低的上海(15.6%)相差10.3%。在其它时期,地区间的通货膨胀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物价水平的不一致,使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相当困难。

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按世界标准来衡量,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达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而落后地区仍处于世界最贫穷国家(地区)之列。存在这么显着的地区差距,无论从哪个判断标准看,我国都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因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困难。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看,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也引起了一些地区或明或暗的抵触。

首先,由于东部在全国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全国经济状况的判断就主要是基于东部地区的形势而做出的。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其经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东部地区要快于西部地区。现实情况就很可能是东部已过热,而西部则仍属正常范围。此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就对东部来说是适宜的,就全国整体来说,也可能是适宜的,但对西部这一局部范围来看,则不啻于一记闷棍,使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因而,我们说这种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改善整体经济状况的同时阻碍了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第二,货币政策最终效应取决于宏观经济主体与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程度。货币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货币资金的运动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显着。而在货币化程度低的西部,在经济发展中有一个货币化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因而即使相同的货币政策力度调控力度,对东西部产生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就“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机制来说,简单地,货币乘数=1/(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由于法定准备金率是全国统一的,而西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因而其现金漏损率较高,再加上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资金漏出,使西部地区货币乘数低于东部地区,从而使西部地区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远远少于东部地区,带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市场经济较发达。一般而言,受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小,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也就意味着同样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对东西部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影响要比西部小。

第三,同样的.利率客观上造成对东西部的差别利率,东部在享受“优惠利率”。根据经济理论,利率的范围在0与利润率之间。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影响,而在诸多方面东部都要优于西部,造成东部地区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企业的利润率较高。企业是否借用资金,关键在于,所借资金获得的利润能否补偿成本后仍有剩余。就是说所借资金的边际利润率是否高于借款利率。由于全国统一的利率政策,东西部的借款利率基本一样,而资金的边际利润率存在差异,东部要高于西部。东部资金利润率高于西部而实行统一利率,其隐含意义就是东部地区实际上在享受“优惠利率”,不可避免地造成西部资金需求旺盛但同时又有大量资金流出的现象,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用区域货币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差距是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度被广泛认为只是暂时现象,市场力量将使之达到平衡,但现实无情地击碎了对市场的迷信。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理

论认为,存在地区差距时,既有回波效应,即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力、资金、资源并增加发达地区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也有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传播技术、购买原料等有利于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力量。但在市场的力量下,回波效应通常总大于扩散效应,也就是说,更可能造成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在缩小本国地区间差距上,都是通过自觉的调整来促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采取有差别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如美国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成立区域开发机构以保障区域扶持政策的落实;意大利则对到相对落后的南方地区投资的,给予特殊优惠和信贷支持。

我国的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带来不小的影响。这一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也采取了一些财政转移支付措施,但收效不明显。前面我们论述了我国范围内本身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因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不适宜的。实践上,我国原来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客观上是对东部地区的“优惠”,进一步加大了地区差距。自然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行有差别的货币政策,以缓解地区差距,是目前可行选择。

1、针对东西部地区差距,实行有差别的利率、准备金率

目前,我国利率仍未市场化,中央银行可对西部地区实行有别于东部地区的贷款利率,使其与西部地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对西部金融机构在税收和利润留成上给予一定优惠,以弥补贷款利率所带来的损失。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也对西部实行优惠,同时规定西部银行必须为所在地提供较大比例的贷款,防止银行资金通过拆借等形式流出西部。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主要作为资金调节的工具而非作为安全性的保证措施,可将东部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定得稍高于西部,使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中央银行的调节流入西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在各地经济冷热存在明显差异时,根据一地的经济冷热决定实行紧缩或松弛的货币政策

我们已说明了由于全国的经济周期不同,西部地区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慢于东部地区,根据东部地区的经济状况来决定货币政策的松紧,实际上形成了对西部经济的损害,对西部而言难免有“瞎指挥”之嫌,这也就是为什么西部对治理整顿屡有怨言的关键所在。我国中央银行已建立大区分行,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大其制定本辖区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权,针对本区实际决定实行松或紧的货币政策,或者至少在松紧幅度上具有自主权。

3、适当放宽西部企业直接融资条件,为西部发展筹集更多资金

目前,我国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是全国统一的,不利于西部企业在股票、债券市场上筹集发展资金。我国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数不到全国的20%,通过一级市场融资的比例更低。西部地区的资金积累能力薄弱,如果不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则难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篇10:高二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与口诀

高二地理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

(1)概况:以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线路布局:

一线:轮南油气田——上海;

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是(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为了寻求企业发展,开辟国际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 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向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篇11:开放战略视野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二、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紧迫性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朝代,都采取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主动与外界交流。汉唐时期,中国利用“丝绸之路”加强与中亚和欧洲贸易往来,各种奇珍异物流入国内,丰富人们的消费种类,拓展人们的视野。中国宋元时期,这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市场活跃,对外开放水平高,不仅主动深化陆地“丝绸之路”的交流,也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大力发展陆地边界“榷场”贸易,政府还专门设立机构“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还主动通过海洋船舶与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开展贸易。正是在这样的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之下,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国力显著提高,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极力膜拜的对象。

从国际视野来看,本次金融危机波及世界,使各国在这轮危机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损失,而这轮危机还未结束,它仍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但是,这次危机使我们面临极大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受到的打击最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合理地进行海外投资、收购外国企业,积极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树立大国形象。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去争取,主动走出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主动应对复杂的国家局势,认真研究国外环境,通过企业兼并、收购,使中国获得积极主动权。在更大的程度和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国际上的接受和认可,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从国内实际来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情国情比较复杂,为了社会稳定,必须首先得发展,在发展之中解决问题,而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来源于开放战略。在新时期,面对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如极端分裂活动、区域不平衡、民族矛盾等,我们更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发展的问题。中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相当紧迫,一是落后地方迫切需要改变自己落后面貌,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自己;二是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想实现区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必须实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历史发展的召唤,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新时期中国经济需要更好更快发展,在资源、环境等约束下,我们更应开动开放这个强大“发动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这样的有利机遇期,抓住机遇,以更加紧迫之情迎接挑战。不仅使国家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也使中国区域发展得到更好协调。

篇12:开放战略视野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四、正确处理区域协调发展中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经济社会得到显著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这一政策之中,我们实际工作是先改革后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特区政策开始,我们先是改革税收、体制、机制等,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对外实施开放战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区域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政策强调改革开放,虽然改革、开放力度都不足,相对来说,还是改革优先,而开放滞后。在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都想把改革开放政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的把握政策和扭转乾坤的能力还不足,这样会使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洗礼,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再也不是一超独强或几个主体把握世界命脉,而是由世界多极化、一体化和全球化主导世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要以国家层次参与世界,而更多是要以区域性层次从中观和微观层次来参与世界,分享世界资源和利益。这就使我们的区域发展一开始就要步入世界竞争行列,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世界,加强区际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更加务实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区际之间、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为先,以开促改,使改革开放真正充分发挥它的动力。从而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服务,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

区域经济安全式发展系统

基于教育资源共享的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突发环境影响事件的应急预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精选)

从反恐合作看英美特殊关系

建筑设计中内与外关联性探析论文

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区域协调发展范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023-10-31

烟花爆竹的应急预案2023-01-13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全文2024-04-25

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论文2022-09-08

信访联席会议讲话材料2022-06-14

从化市PREE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2022-11-07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2023-01-11

消防联防机制范文2023-05-07

试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2022-04-29

扫雪铲冰的应急预案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