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出职业倦怠(共10篇)由网友“废名何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出职业倦怠,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出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出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影响高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基础上,辅导员个体要通过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寻找工作中的兴奋点、进行个人生涯设计、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健康人格、学习减压技巧、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努力,从而实现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整合,实现职业与个体的融合.
作 者:张海霞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刊 名:法制与社会 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 年,卷(期): “”(23) 分类号:G45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生涯规划 知识枯竭篇2:如何走出职业倦怠期
在向阳生涯上期提供的《你患上职业倦怠症了吗?》测试中,你的测试结果如何,你有患上职业倦怠症的危险么?万一有进入倦怠期的危险又该如何应对?这里,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的职业规划专家将告诉你如何走出倦怠期。
阳生涯职业咨询案例:
Vincent的职业倦怠
Vincent今年31岁,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销售部经理已经4年多了。当初,公司销售业绩不佳,充满年青人热情和活力的Vincent主动请缨,从技术部门来到了销售部门。在他的努力下,销售业绩连连上升。但是,曾经热情有活力的Vincent却苦恼起来。他最大的苦恼就是,这些年的工作,使他感到自己并不适合销售工作,生意场上的“潜规则”令他不堪负荷,它使自己逐渐失去了鲜明的个性和对工作的兴趣,每天重复类似的工作,并承受着该行业越来越沉重的竞争压力,令他心中的疲倦感和乏味感越来越深,在工作中应付的成分逐日攀升,开始觉得山穷水尽、心力交瘁。他开始为跳槽做准备,但又担心越跳越糟。于是,他来到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中心,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像Vincent这样的人,已经到了一个“职业倦怠期”,非常有必要对他的“职业状态”好好把一下脉。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分析:
观点:职业规划专家洪向阳―《职业规划岗位资格证书》、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职业规划师
何为职业倦怠症
职业倦怠症指的是职场中的Vincent们在紧张与忙碌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生活上的以及工作中的情绪感受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动,而呈现出一种身心紧张或调试不当的负面行为。
职业倦怠症状表现
Vincent们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职业倦怠起病三大原因
l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指出,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看,职业倦怠症的病因是Vincent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因为职业缺乏目标、生涯缺乏规划以及工作环境中的特殊因素,造成工作热情丧失和工作绩效下降,以及连带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两方面不适反应和疲劳症状。
l 工作逐渐失去吸引力:Vincent们觉得工作对自己失去了挑战性,而单调、重复的劳动确实很容易让人心生厌倦,同时觉得工作压力太大,备感压抑。
l 职业心理反复“磨损”:Vincent们过于看重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和感受,认为因自身性格、兴趣等原因出现了“职场错位”,越干越烦,越干越不适应。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处方:
观点:职业规划专家金培华―《职业规划岗位资格证书》、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职业规划师
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该如何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尽早走出“职场倦怠期”的心理泥潭呢?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为其开出了“药方”――
药方一: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
许多人虽然干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但仍然不知道适合做什么,对前途感到迷惘。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指出:走上职业道路,就等于走上了一条连环衔接的道路。从短期来看,工作可以给人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长期来看,现在的工作是为未来的工作积累能力。还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在的环境是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或者是否可以帮助你积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观念、习惯、资源等等。今天的努力将成为明日的积累,今日的成绩将成为明天的起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十分重要。频繁地换工作、换领域,对职业成长是不利的。
因此,跳槽还是坚持,不要根据自己的“设想”,而是要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提供的条件。积累到一定的地步,在深入地掌握了基本的规则和能力后,就需要重新评估现有的工作条件是否适合发展,选择合适的机会变换职业。换工作前,要有风险意识,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将要遇到的问题,仔细计算“得”与“失”的差距,制定相应的策略,然后再去迎接未来的风险。这一点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尤其重要。
药方二:自己创造职业中崭新的太阳
世界上没有一条同样的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其实,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重复单调的一面,这要看你怎样去把握。每个人的专业,决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叠与累加,而是每天每月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你可以从中找到乐趣。更关键的是,一项工作干久了,看上去轻车熟路,实际上会有一种重复“吃剩饭”的感觉。其实,“剩饭”也罢,鲜菜也罢,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口味”,不断地变化一些花样,调配油盐酱醋的比例,适时地加些鸡精或辣酱,一定会有新情趣出来的!
同样,在工作中,也要让自己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到倦怠,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责任感外,还要抗拒机械的“搬砖”心理,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只有创新才有动力!
药方三:借助职业测评客观分析
其实工作往往是一种“快乐”和“痛苦”相结合的过程。开始一份新的工作之前,既要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追求、理念、个性、兴趣等特点,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业务特长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自己进行综合定位。
在对Vincent做了专业的职业测评后,专家发现他十分适合做销售工作,因此他在销售领域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他现在的困扰是觉得生意场上太复杂,人员素质也不是很高。因此,他的主要问题是需要重新设立自己的远景目标,做好中长期的职业规划。
听从了职业规划师的建议之后,Vicent在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打算不跳槽,而是重新设立职业目标,做了个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逐渐接受了销售行业的“潜规则”,定期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和挑战,最近的目标是向更高的年终奖冲刺!他逐渐再一次将自己在该行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走出了“职业倦怠期”,还让自己重新焕发出年青人的斗志!
作为职业规划师培训体系的创立者、职业生涯管理咨询的专业机构,向阳生涯的职业规划师们接待了大量的职业倦怠案例,其中无不体现出个体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缺失。因此,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洪向阳特别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走出职业倦怠期,就必需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且你应该把它作为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来做。
篇3:如何走出“职业倦怠期”?
为什么职场人工作到了一定的时期,会有倦怠的心态呢?
日前,国内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万人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近80%的职场人感到精神紧张和压力;2/3的职场人感到压抑和焦燥;超过70%的职场人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这,就是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悄然来袭的“职业倦怠”。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职业倦怠期具有阶段性、周期性,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拖”――工作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完成,非要等到最后一刻。职场人士到了35岁左右通常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期,特别是工作上有了一定成就的“白骨精”尤为明显。据调查,从行业上看,教师、医生、媒体从业者以及办公室白领等从事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比较高;从个性角度讲,具有敢于开拓和迎接挑战、独立性强,并且对自己或他人要求较高等人格特征的人也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波峰和波谷,职业倦怠期和人的生理周期一样,有一定规律可循。为什么会进入职业倦怠期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主观原因
(1)工作压力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35岁左右的职场人经过多年打拼,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位高权重”,工作压力日渐加大,加上新人不断涌现对“高位”造成一定压力,使得“白骨精”们尤如穿上了“红舞鞋”。一些心理脆弱的“职场老人”抱着严防死守的心态,许多事情亲力亲为或将所有事情揽在自已手下。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过长的工作阵线让纷繁复杂的事情接踵而来,打乱了原来果断有序的工作节奏,改变了原来干净利落的工作风格。工作的不顺利,会不断给人不同程序的挫折和打击,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自信逐渐降低,并且不断为自己的失败和工作不力找借口,产生疲乏和焦虑。
(2)攀比心态。35~40岁的职场人士,往往会期望得到比其他人高的待遇。工作时间长了,工作伙伴、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交流、对比也会增加。见到经历和能力和自己相似的人职高薪厚,往往会觉得没面子、不平衡,失去了平常心,抱怨越来越多,心态逐渐由波动发展到失衡、抑郁,失去工作热情。
(3)工作多年进步不大或出现发展瓶颈。中国企业的特殊发展阶段创造了好机会,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精英和骨干,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业绩优秀的员工,一方面还沉浸在过去的豪情与骄傲,另一方面要面对如今能力无法提升、工作力不从心的落差与困惑。面对过去的辉煌业绩和如今的发展瓶颈,面对企业(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长期难以调整,感到心理纠结、身心俱疲。
2.客观原因
(1)重复的工作内容。重复的工作内容上缺乏新意,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工作起来应付自如,每天用同一种思考模式、同一种方法处理问题,工作变得枯燥无味,对已取得的成绩不再兴奋。即使企业发展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员工就会的去提升专业水平的动力,导致厌倦工作,心情烦躁,精神不振。另外,如果长期从事自己能力过剩的工作,也会使人心生厌倦。
(2)操作、管理上的负面因素长期存在和一些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于沟通、理解以及思想工作的不畅、不到位,企业员工逐渐认为公司的制度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领导的某些处事原则、行为作风使自己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差,而且看不到改善的迹象。负面因素、遗留问题和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管理会让员工对企业、部门、领导的信赖度逐渐降低,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长期得不到的心理缓解和满足引发心理失衡,造成焦虑或抑郁情绪。
七招助你走出“职业倦怠期”
职业倦怠一方面来自于自我内部心理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工作的外在环境,因此面对职业倦怠的问题,职场人可以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做一些调整,同时也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员工走出职业倦怠期。
篇4: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去个人化、少成就感三个维度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的水平,男辅导员的情绪疲惫程度显著高于女辅导员,重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情感疲惫程度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但在去个人化和少成就感方面不同学校的辅导员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和大专生.教龄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感疲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月收入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感疲惫和成就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
作 者:曹建平CAO Jian-ping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205 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6(4) 分类号:B842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篇5: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探析及干预措施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探析及干预措施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工作特征、组织因素和个人性格等角度对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 者:吴建生 孙杰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刊 名: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JINGJI LILUN YANJIU)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干预措施篇6:人力资源管理-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虽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辅导员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了辅导员在思想上、心理上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作 者:彭兰丽 李翠莲 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G64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队伍建设篇7: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存在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当前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防止职业倦怠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作 者:谢开明 韩建哲 李玉俊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5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倦怠 对策篇8:高校驻城郊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
高校驻城郊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
为更好了解高校驻在城市郊区办学点的辅导员老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到消除和缓解其职业倦怠的对策,此次研究采用问卷抽样调查方法对长期在上海市远郊的奉贤区海湾大学城工作的.150名辅导员作了抽样调查,提出了缓解高校驻郊区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作 者:郑辛酉 Zheng Xinyou 作者单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上海,18 刊 名:高校辅导员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LLEGE ADVISOR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G641 关键词:高校郊区化 辅导员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对策篇9: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更新,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如职业倦怠等,却少有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定角色,被赋予了特殊的工作性质,承担了较多的特定任务,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要求更高的心理素质。重重的压力,重重的任务,虽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主流毋庸置疑,但也应充分认识到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存在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 一) 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最早于 1974 年由费登伯格提出,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相继有学者进行研究,从各方面对职业倦怠进行界定。比较普遍的认识是,Maslach 和她的同事们从理论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三因素模型,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这三方面的具体表现,成为较为普遍采用的职业倦怠的定义,成为衡量辅导员是否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依据。
( 二) 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性,工作任务比较重,工作压力大,同时管理、服务的学生也多,很多时候工作没有计划性,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身体和情绪的疲劳状态,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是,关于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直是不断讨论和探索的话题。
1. 职业兴趣与职业倦怠。初入职场,职业兴趣和热情是相当高的,但由于任务繁重,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既要负责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又要负责年级事务性工作,既要参加学校和上级安排的培训、学习和工作例会,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管理和引导,既要迎接各级检查,又要负责对学生的检查和考评。平常工作繁杂,任务繁多,事情琐碎,若碰上突发事件或者危机事件,要求辅导员的临场处事能力和应激水平更高,心力交瘁。长期处在这种工作状态职业兴趣会降低,感到疲惫、烦恼,产生职业倦怠。
2. 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最初步入职场,抱有强大的自信和期望,认为只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付出大量的精力,做出辛勤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有时事与愿违,期望值很难达到。工作繁琐,工作时间不固定,真正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少,服务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极具个性、灵活性的学生,很难让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都统一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所以一旦考核结果不理想或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辅导员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质疑,到底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长此以往,辅导员的自尊和认可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找不到工作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3. 职业定位与职业倦怠。在高校中,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多重的,给其自身很多压力以及心理冲突。在高校中,辅导员的职责定位首先是教育,其次是管理,还有引导。作为教育者,辅导员肩负着教书育人责任,必须知识渊博,为人师范,成为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的良师; 作为管理者,又必须身正为范,遵守和践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作为引导者,有责任引导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忧学生所忧,成为学生的益友。
4. 组织结构与职业倦怠。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建设员工良好的情感和认知。如果组织结构中的职业发展的阶梯和通道狭窄、晋升过快或过慢、分配不公平等因素都会使员工动作热情消减,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当今高校,普遍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辅导员的地位不如专业教师突出,关于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
二、心理资本简介。
( 一)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
在管理研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掌握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员工是改善组织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心理资本强调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体来说,心理资本强调个体认知,关注的是“你是谁”,或者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见,心理资本的内容广泛,是一种积极结果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开发、提升和管理的。
( 二) 心理资本概念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对健康个体的成长培养和自我实现很少关注。在 Seligman 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号召下,心理学研究又重新承担了两项已经被遗忘的任务: 使人变得更幸福、更多地发挥人的潜能。根据 Luthans 等人于 年对心理资本概念的最新定义,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为: ①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②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 ; ③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现实目标的途径( 希望) ; ④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 坚韧) ,以取得成功。
因此,根据 Luthans 等人的定义,心理资本具体包括了以下四个关键要素,即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这四要素是员工发奋向上、努力工作的动因,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力的核心因素。
三、加强心理资本管理,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正如上文所说,心理资本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上,且慢慢占领主导地位。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限制了辅导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功能。结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综合心理资本的四个因素,对心理资本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 一) 辅导员个人层面。
1. 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是在教育工作中,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与感受。因此,为了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影响力。
第一,充实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应该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理论学习中,积极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认知理论,提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能力,从工作中找到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得到正向强化,心理资本得到提升,有利于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第二,劳逸结合。积极拓展身心素质,合理地宣泄。积极地融入团体活动,参加各类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融入其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学会调适压力、宣泄情绪的方法,从而缓解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
2. 形成合适期望,保持乐观心态。
辅导员自身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形成一个合适的期望。保持一个适度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期望,平时注意积累平时的成功经验,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在碰到问题或者遇到难处时,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心理资本增加,职业倦怠就相应地减少。
3. 明确自身职责,保持坚韧的态度。
明确自身职责,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与范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越权或者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偏离工作目标的其他工作中,努力做好职责之内的工作,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工作。秉承坚韧的态度,保持心理弹性,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尽心尽力地做好辅导员工作。
( 二) 社会、学校层面。
1. 建立基于激励机制的岗位职责管理体系。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体系。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水平能力的考核,应通过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来加以认定,客观地对辅导员的劳动给予积极认可和高度评价,根据职责范围,明确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做到各尽其责、分工不分家。激励辅导员主动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体验到学生工作的乐趣,增强工作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资本的积累。
2. 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保持适度的期望。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结合其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进修计划,设计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使他们能在短期或长期的工作中提高承受能力,满足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期望,产生积极工作心理。另外,平时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知识培训,让辅导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处理应激,怎样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使辅导员看到前途与希望,增加心理资本,消除职业倦怠。
3. 改变评价机制,实行情感支持计划。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比较复杂多变,很难以某个标准来衡量思想道德水准,因此,高等学校在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时,需要减少一些临时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因为量化考核指标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客观的,但其实主观因素存在更大,并且完全用量化考核指标来评价,未免太过单一。改变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态度、责任心以及付出的实际努力、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正确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精神需求慢慢地成为大家的主导需求,学校也是如此。从辅导员个人层面和社会、学校层面开展心理资本管理,并以此探索出新的方法,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对辅导员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虹,葛玉辉。 加强心理资本管理,减少员工工作倦怠[J]. 企业管理,( 3) : 121 -122.
[2]丁敢真,廖梅杰。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1( 2) : 112 -116.
[3]梅娇。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台北医学教育,2007,6( 3) : 473.
篇10:高校辅导员辞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
你们好!感谢几年来对我的教导、批评和指正。回首三年,满怀感慨!xx的点点滴滴,都将刻骨铭心,令我无法释怀。我珍惜这三年的时光和珍贵的感情,不舍那些同事和学生。而现实的无奈,注定我和xx缘分之淡薄,面对父母的高龄,婚姻的实际,生活的真实,我无奈之下提交辞职报告。
我于20xx年xx月xx日参加xx工作,一直以来兢兢业业的为xx的xx教育付出真心,并取得实际成果。我曾经一度把自己的理想和热情交给xx。渴望为实现最好最完善最合理最实际的xx教育而努力。而今,不免有负学院的期许。不仅没有做到最好,并提前提出辞职,真是有愧于领导厚望。
对于xx,我感情颇深。特别是对xx的教学和xx系的学生我怀着一片赤诚。但自己感觉到力量之单薄,思想之局限并不能胜任学院教学体制之发展,教学改革之初衷。同时,父母年岁日渐衰老,生活压力日益加大。不得已而为之提出此辞职申请,还望领导体谅、担待、理解、海涵。
最后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的鼓励和支持、理解和认可。希望有机会能为xx的发展再尽绵薄之力!望能考察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申请人:考试吧
20xx年5月18日
【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出职业倦怠(共10篇)】相关文章:
试析对21世纪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的探讨论文2022-10-27
独立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2022-05-24
齐鹏学长报告会心得体会2022-05-07
党建研究论文:试谈基层政工干部的“角色定位”2022-11-11
学生干部工作满意度研究论文2023-08-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2022-10-15
身体社会学下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研究论文2022-08-17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对策研究的论文2022-11-29
特殊教育论文2022-11-07
暑期教师培训校长讲话稿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