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共13篇)由网友“此时无名”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
通过调查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基本对策,旨在为加强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作为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促进大学生的进步与成才、提升高等教育事业内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指专职辅导员对所从事的辅导员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包含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意志等方面评价。然而,现实工作中诸多因素使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有所弱化,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一、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九个二级学院专职辅导员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问卷涉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意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男教师占39.13%,女教师占60.87%,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分别为3年以下的43.48%,3~5年30.43%,5~17.39%,10年以上8.7%,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
1.职业认知状况。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知评价将影响职业认同状况。调查显示,有74%的辅导员所带学生超过200人以上,只有26%的辅导员达到1∶200的师生配比;39.13%的辅导员能够比较适应工作,61.87%的辅导员为一般;95.55%的辅导员对工作评价为称职以上。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工作任务繁重、学生管理体制不顺、个人发展前途成为辅导员的主要困扰,来源于学生和职能部门的压力较大,分别占到86.96%和56.52%,有73.91%的辅导员心理亚健康;有17.39%的辅导员完全达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基本要求,职业能力需提升;仅有8.7%的辅导员加入职业协会或组织,多数辅导员未加入。调查结果表明,师生配比不足、多重工作压力、职业能力较弱、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导致辅导员职业认知总体不高。
2.职业情感状况。辅导员拥有强烈的职业情感,会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激发工作创新的动力。调查显示,只有30.43%的辅导员认为比较快乐,69.57%的辅导员则并没有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快乐体验。91.3%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比较重要,但在校内,通过进一步与专业教师、其他行政机关管理干部地位相比较,超过85%的辅导员都认为地位普遍偏低;校外,辅导员认为社会上被尊重的程度、社交活动中的自豪感都一般,分别为69.57%和82.61%。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兼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但辅导员的职业特殊性、工作困境和心理压力导致职业情感体验模糊。
3.职业价值观状况。职业价值观决定了辅导员的职业期望,决定了辅导员对职业选择、工作态度、效果和能力,关系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调查显示,52.17%以上的辅导员并不认可高校辅导员职业是人生的兴趣所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充分发挥才能、高校辅导员完全能实现人生价值、高校辅导员的成功比从事其他职业的成功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等观点,只有少部分辅导员认可。在职业动机方面,65.22%的辅导员被组织安排从事辅导员工作,并非出于个人主动选择的意愿;出于兴趣、专业及今后发展选择辅导员岗位的分别为17.39%、21.74%和13.04%,因就业压力而被动选择辅导员工作的则为17.39%。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价值取向多元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
4.职业意志状况。辅导员的职业意志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程度和学校学生工作的整体发展状况。调查显示,52.17%的辅导员有职业规划,47.83%的辅导员则没有。虽然家人的支持占到86.96%,但仍有52.17%的辅导员不愿意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职业,26.09%的辅导员很茫然,只有21.74%的辅导员愿意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在工作出路中,选择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为30.44%,转到专业教师和其他行政岗的则占69.36%。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职业意志总体水平较低,今后离开辅导员岗位的人数将会增多,即使勉强留下也不利于学校辅导员队伍整体建设和发展。
二、辅导员职业认同弱化原因
1.学生事务性管理工作滞后。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和校院二级管理重心下移,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激增,面临的新问题更加复杂,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则相对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与学生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行政化意识太重,仍从直接管理者角度,简单下派任务。辅导员疲于应付工作范围以外繁重的事务工作,工作责任被无限放大,学生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2.辅导员政策配套措施缺位。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出台《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配套措施,在激励辅导员提升职业认同方面效果并不明显。个别学院依靠强制性行政命令,要求所有没有担任过兼职辅导员的教师,须担任兼职辅导员3年,但没有执行依据。而多数学院辅导员几乎成为全能“保姆”,付出成倍劳动。在职称、职务晋升和出路方面,辅导员工作繁重,科研成果少,在晋升至中级职称、科级职务后很难继续晋升,很多优秀辅导员被迫转岗。
3.辅导员职业发展动力不足。从内部因素看,辅导员往往忽视了职能能力的建设。有些辅导员缺乏系统教育学、心理学培训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导致职业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多数辅导员长期处于“办事员”、“消防员”的工作状态,很少有精力参加培训或进行课题研究。从外部因素看,学校缺乏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系统培训和职业成长辅导,未形成辅导员职业成长发展的督导、帮扶机制,也并未成立校内辅导员职业协会。
三、对策
1.健全准入机制和合理流动渠道。拓宽学校辅导员选聘渠道和来源。以合同制形式招聘校外具有思政专业、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研究生,逐年为表现优秀的合同制辅导员增加入编名额,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师资质量。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好、作风正”的标准和要求,继续出台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工作可免下乡支教的`优惠政策,减轻其学生教育管理压力。畅通辅导员出口渠道,实现不同工作表现的辅导员向校内岗位合理流动。
2.建设职业培训、发展和研修基地。充分发挥辅导员专家、队伍人才资源,组建以优秀辅导员、思政专家为主体的人才资源库,通过设立辅导员职业培训、发展和研修基地,为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化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和平台。围绕辅导员必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每年定期开展学分制职业能力建设专题培训。通过单独设立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研究基金、职业成长帮扶和督导、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职业协会等暖心工程,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增强辅导员理想信念和职业归属感。
3.形成“学校—部门—学院”联动机制。适应学校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模和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完善医背景下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职责和范围,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管理权限和资源,形成“学校—部门—学院”联动机制,进一步发挥联动效应。通过加强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增进部门、学院间的管理合作和信息交流,促进各部门、学院共享共建学生事务管理资源,彻底改变只依靠学院辅导员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粗放型工作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
4.完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辅导员职业认同提供政策保障。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将量化结果纳入到辅导员职称职务评定中,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认可。同时,完善各种激励措施,如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年度辅导员评优、表彰和职业技能大赛,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激励,使其职业价值得到体现。划拨一定名额,使优秀辅导员作为后备干部得到重点培养,并适时提拔和选任到领导岗位,为其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5.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与人生价值相统一。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提高,需要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修正原有价值观,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与人生价值相统一。辅导员具体工作时,需端正职业态度,保持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坚定的职业意识,履行好工作职责。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应树立创新意识,对职业生涯合理规划,通过学历提升、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方式,分阶段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吸取他人经验,形成独特的工作方法,成为某个专业的能手或专家。
四、结语
培育和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帮助辅导员走出职业困境,是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高校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为辅导员创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业氛围,通过关注辅导员精神需求与群体成长,落实相关政策待遇,推进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篇2: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辅导员已逐渐传递到80后,90后的身上,他们是各类社会思潮和现实汇聚一身的结合体,这就需要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辅导员要对青年大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敏捷恰当的反应,并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1]只有这样,才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
(一)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个人都需谈及的。何为敬业,笔者认为,就是干一事,爱一事。由于近年来所有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条件都是专业不限,虽然在分配岗位的时候有所侧重专业,但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是非师范大学毕业的辅导员更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辨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含糊不清,面对新问题只能勉强应付,甚至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长久下去,对本职工作由此产生了厌倦感。
(二)缺乏责任意识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有少部分辅导员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而成效确甚微,由此导致工作几年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认为做不不做,做好与混日子一个样,工作缺乏动力,甚至产生了厌恶感,对所有工作都表现为无所谓。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辅导员经受不住物质和金钱的诱惑,认为每天从事相同的工作已渐厌倦,为了获取更多的自由和报酬,部分辅导员“开辟”了他们的“副业”,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校外,或是在外开店、或是在外兼职,或是醉心忙碌于炒期货、炒股等等,个别辅导员甚至是把这些看作比本职工作还更重要,认为带学生是他的`第二职业,导致价值观念失衡,注重个人功利。
(三)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关爱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影响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得过且过,甚至还有一部分辅导员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公平,无意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入校的学生大多为90后,学生富有个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接触社会经验较80后、70后欠佳,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也多为80后,因此在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是很不够的,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部分辅导员不愿花精力去主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缺少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乏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了解,对工作也是敷衍塞责,消极应付。部分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按规章办事,学生办事的老套路,在管理创新上总结、提炼较少,对“因材施教”全部归于教学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政治、讲科学、讲师德是辅导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质。首先,师德修养的培养,作为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师德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自觉学习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行为活动的标准,通过理论加实践,使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其次,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高校辅导员道德情感是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是构成辅导员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辅导员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辅导员职业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2]所以,作为辅导员,只有通过道德理论的学习,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标准,让自己成长为具备优良道德情操的社会人,才能保证时刻都会以无畏、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生工作的繁琐“大事”。再次,开阔眼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开阔的眼界,较高的思想境界。[3]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这与高校辅导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高校辅导员是否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观点,在重大的理论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是否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是否有良好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前提。[4]
(二)严格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潜移默化、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也才能完成好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的工作任务,所以辅导员必须首先热爱学生,这就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首先,要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就业形式以及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员招聘和管理,尽量做到才尽其用的目的。其次,为满足等待大学生的成才需求,辅导员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进修,考察等形式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利用网络的虚拟化功能通过高校辅导员群,知道其他院校辅导员之所想、所需,并且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6]同时,学校必要时为辅导员提供便利条件,通过讲座、借调、轮岗等方式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外围保障。再次,引进辅导员职业化理念,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校应通过相应的考核机制为辅导员搭建成才之路,通过思想上严要求、业务上高标准、工作上压担子、发展上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的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表现自我、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为辅导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图,对满足条件的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岗位调动;同时,健全这一规划图的体系,真正做到学习辅导员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发展,从而培育一批思想上过硬、业务上娴熟、道德修养高境界的辅导员队伍。
(三)努力营造师德文化建设氛围
高尚师德的培养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的自律和修炼,更需要德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这是教师内心的规范认识不断内生外化的过程。[7]首先,营造“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育人氛围。作为辅导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执行者,一方面要对学校负责,及时传达学校的方针政策,灌输学校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负责,自己的管辖的学生无论优劣,都需要辅导员在自己的原则。职责范围内给予学生认可和关怀,这是处理学生与老师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需要。其次,应营造““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建立起“学术自由”的制度规范,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再次,应营造“民主与和谐”的管理工作气氛。学生可以大胆提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辅导员也可以直接向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形成学生———教师互动模式,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班级、个人的管理上来,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必将形成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与职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小结
总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必须通过法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笔者相信,在全社会形成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下,各位教师会把本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彰显人民教师的高尚典范。
参考文献:
[1]邓恢煌,李承材.高校辅导员劳动特点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2]王平慧,许长才.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12).
[3]郭爱英.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问题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8).
[4]唐青.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4).
[5]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9).
[6]冉琛.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7]王瑜,陈静.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6).
篇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职业化和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欠缺等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大学生
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才人强国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对一个高校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16号文件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应及时予以解决和完善,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辅导员队伍遇到了新的挑战,主要是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加重。目前辅导员队伍面临着精力不足、数量紧缺,动力不足、队伍不稳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数高校把与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列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上面千条线,下面辅导员一根针,结果是辅导员整日疲于应付永远也打发不完的琐碎事务,心力憔悴,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久而久之,辅导员热情和责任心减退,不能安心工作;部分高校仍没有辅导员序列职称评定、待遇、出路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发展和前途缺乏信心。
(二)辅导员流动性大。辅导员流动性大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不少“90后”特显其“非主流”特征,这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工作中日常事务多,过于繁琐,工作难度、工作强度、工作复杂程度都在增大,这使得一些辅导员难以承受沉重的工作压力而离职。其次,辅导员在职称和待遇上没有和专业教师平等起来,被别人称作是学生的“保姆”,这使得一些辅导员产生自卑感,看不到个人发展的前景,最终离开辅导员的岗位。再次,一些招聘进来的高校毕业生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跳板,以考取更高学历或公务员,或找到自认为更好的.工作就离职而去,很多高校都存在“进得来,稳不住”的现象。因此,如何让辅导员“进得来,稳得住”就成了学校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接下来要探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专业化已成为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对其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倾斜,使其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一)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高等教育中,辅导员是我国高校特有的角色,首先,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的主要力量,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和学生之间工作的衔接纽带,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其次,辅导员是学生“成人”教育的引路人。长期以来,高校在重视学生“成才”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成人”教育,致使社会出现对大学生“高分低能”和“素质低”的看法。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由过去的只重个人学业成绩向兼顾个人综合素质转变,学生教育正由过去的只重“成才”教育向兼顾“成人”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在警示我们学生的“成人”教育该重视了,同时,也给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辅导员的思想素质和人格魅力在与学生长时间及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人”教育无疑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首先要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定位和岗位职责
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辅导员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辅导员是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部署在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政工作者,而非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服务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使辅导员从日常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如客观的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负责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坚持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减少辅导员的盲目奔波,使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工作经验,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辅导员明确角色定位、确立个人愿景,加强个人学习,不断创新总结、自我超越,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完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辅导员走入工作岗位需要快速成长,自身的专业背景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工作经验缺乏,心理素质、工作技能、处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待提高。学习,是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办公处理软件、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求教有经验的老辅导员,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掌握工作的方法,利用现代化技术(例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站,开通辅导员个人微博,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可以掌握学生工作中的工作技能。加强个人学习,促进团队学习,可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使辅导员工作真正起到思想教育学生、管理服务学生的作用。个人学习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构建的重要途径。
(四)积极为辅导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现今社会知识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辅导员所面对的是一个高智商而又充满好奇心,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滞后的教育理念无疑妨碍了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实现辅导员管理的专业化,学习上级单位和兄弟学校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是非常有重要和必要的。建设一个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势在必行。每学年抽出一定的时间鼓励辅导员走出去,“拿”进来的方式,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为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管理。
(五)提高福利待遇“留住人”
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是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最大效能的重要举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自上而下的过程,高校落实好上级政策;二是自下而上的过程,高校按照本校辅导员工作、生活的实际。对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引导工作:首先,以典型示范人,即奖励在科研、管理、服务几个方面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辅导员,激励先进,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其次,以重点鼓舞人,确定骨干项目,加大项目资助、人才奖励、培训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辅导员队伍规模和质量的整体提升;最后,以点面实惠人,即在奖励优秀辅导员的同时,对所有辅导员实施普遍补贴,提高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待遇。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主导者,他们的素质能力也就决定着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方法和途径上今后还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使队伍建设更见成效。
篇4:高校辅导员工作心理学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工作心理学研究论文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实践中对人性关注的缺失
很显然,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来看是失败的。社会各方面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中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等现象。大学教育更也是如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教”和“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人格教育的缺失,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法对人生做出规划,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大学校园成为了他们混文凭的地方。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首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这需要以学生完善的人格为依托。然而中国教育在思想人格方面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断层”,无论从能力结构还是成才观念上都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原来憧憬的大学身生活产生失落感,出现目标和能力上的空白区。
(二)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严重复杂的心理问题
有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心理抵抗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应对大学里更加复杂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再者学生的生存适应力差,从在父母身边的被保护与被指导到大学生活的亲力亲为,自主、自控与自我服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转换自己的角色,缺乏自主意识与自控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关系,无法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对大学生活产生厌倦情绪,久之很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心理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大学生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通过心理体现出来,使得行为表现与特定的社会化境,人文环境交织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掩饰性和复杂性,对其他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校园安全的潜在隐患。
(三)大学的扩招,自费,选择就业等问题已经出现端倪
由于大学的'大量扩招,招收的学生个性更加多样化,兴趣也各有不同,这就给高效的教育带来更大挑战。现代的教育应该提倡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全面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引导性的教育模式。择业的自主性产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每年都会有因为找工作问题而发生的自杀事件,这就凸显出了辅导员在就业规划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高校内的就业择业辅导课程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教育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高效管理层应该尽快注意到这种转型,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成功就业。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层面的缺失
(一)育人与自我发展层面的缺失
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和市场调研,总结出高校辅导员认为自身缺失的问题主要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不足;学生们认为辅导员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有待提高。学习能力体现了辅导员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与工作激情。而其他能力都是关乎辅导员对于辅导学生的工作是否能胜任的关键因素,这些能力的缺失不仅影响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辅导员与学生的正常交流与合作,对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育人理论与辅导技术的缺失虽然说现代大多数高校都不再设置班主任,辅导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班主任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引导为主,因此辅导员必须懂管理,会育人,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所想,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讲究育人的艺术性与技巧性也是辅导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完全是照抄前人的模式,不能将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甚至有些做法过于偏颇。至于心理层面的交流与辅导更是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辅导员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无法深入学生内心探究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相应的交流技巧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以胜任辅导员的工作。
三、辅导员工作的心理学建议
(一)选拔过程中注重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高校相应管理部门在选择辅导员时应该综合考虑参选者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面试表现等因素,并对他们及时的进行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有能力胜任者,然后再利用一段时间对入选者进行实际检测,看其是否可以胜任辅导员的工作。同时高校应该完善对相应人员的任免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力来减少任人唯亲等现象的出现,使得辅导员的任免更加透明化,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创建有效的培训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专业化培训是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准,提升其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弥补辅导员专业知识不足,辅导技巧单一等问题。多数学校每年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与财力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辅导员对这种形式的培训往往存在抵触情绪,或者无法提起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标。所以有必要探索有效的培训机制,使之成为高效管理的一种制度,同时要不断地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对这种培训提起足够重视,真正满足辅导员们提高辅导水平的愿望。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安全感
辅导员作为一种长期和学生打交道的工作,其身心安全往往受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影响。再者辅导员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区内,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辅导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辅导员的安全感既来自外在的人际和谐,也需要练就自身的坚强与独立。所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辅导员的辅导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直接影响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注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能力,创建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等措施,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国高校教育水平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篇5:英语高校教学对策研究论文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应使课堂教学不仅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领悟能力,并要求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明确描述了各级的阅读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重精读,轻泛读”的现象比较普遍,泛读教学难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英语泛读教学的重要性,探讨实现英语泛读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英语泛读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重要的信息输人手段,阅读对于英语知识的积累,阅读技能的训练,扩大视野,提高情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版教材的投人使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阅读教学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点的讲解,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习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要求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描述了各级阅读目标,如七级阅读目标为:除教材以外,课外阅读量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阅读量要求达到30万词以上。
现今,新课程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事物,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对英语教学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很多弊端,素材丰富,令教师们大有施展的空间。但是,在现实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教师视教材为唯一的阅读材料,在精读课文上花费的时间过长,把很多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词语的讲解上,忽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技能的培训,更忽略了泛读的训练,减少了课内外的阅读量,从而造成学生的阅读量过少,阅读技能不足,阅读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进行泛读教学,丰富阅读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以弥补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英语泛读高效教学策略
英语泛读教学是一项重要且繁复的过程,在进行泛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时间、素材、知识等问题。因此,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泛读教学课堂成为关注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教师应努力对教学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教学材料进行精心的筛选,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既能长时间地进行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在泛读教学的实践中,可重点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计划性一一一优化课程安排
由于英语课堂的时间、空间相对有限,有效地安排泛读教学的时间、拓展课堂的空间是实施高效泛读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合理安排课内泛读课程。根据教学需要,可设置为每周一课时或者隔周一课时。课内泛读教学因其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和启发性,是泛读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泛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效地激发阅读兴趣。
另外,泛读教学仅靠课内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七级课外阅读量23万词以上、八级30万词以上的阅读目标,必须注重课内练质量、课外补数量,以量变求质变,以达到质与量的统一。因此,教师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充分地进行阅读,可以组成合作小组,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和档案,教师定期检查并给予评价,激发学生持续长久的阅读动机,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2.素材性一一州优化阅读资源
制定好了计划,教师还要找到良好的泛读素材,这是泛读教学成功的基础。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除教材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就泛读资源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其他英语学习教材、英文报刊杂志、小说、网络等,丰富泛读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在选择泛读材料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一是要把握语言材料的难度,所选材料不宜过难,应该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并略高于其水平。篇幅不宜过长,否则,会增加阅读难度,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小说类的阅读材料可以选择小说的简写本,如书虫系列;二是内容要丰富有趣,要有普遍意义,覆盖面广,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科技等,以拓宽学生视野,并能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是要将有题泛读和无题泛读相结合,有题泛读即材料后设有相应的客观或主观题,用试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此方式简洁高效,可选材料如英语周报、英语测试报等配套教材的报纸。无题泛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句型句式、习惯表达等,欣赏美文,增强语感。
3.技能性一一日优化阅读策略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泛读教学的关键还在于优化阅读策略。在泛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良好的阅读策略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考试成绩,又可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
教师可教授种种阅读技能,如略读、细读、归纳内容、语段功效的辨认、文章推理、深层明确、生词推测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标题和主题句去推测作者的意图,力求抓住文章的大意、背景、语气与情绪基调。在具体的阅读历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步阅读。首先,快速阅读标题和主题句,预测文章,然后,通读全文以了解文章的大意,再细读全文,深人明确重点段落和语句的涵义,最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猜测词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教师可要求学生不要出声阅读,要默读,不要用手指着材料读,要用眼睛扫视着阅读。
4.知识性一一州优化知识结构
泛读教学活动有多重使命,既要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中心内容,训练阅读技能,又要教授新的语言知识。如果把精力都放在内容和技能上,而完全不注意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学习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为泛读练习过后,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学习的语言知识,速度快、动机强、记忆牢。这时,教师绝不能放过教授新语言知识的时机,应适当进行词语、语法、句型和表达要领的讲授,带领学生进行美文美句的欣赏和摘录。
另外,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在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知识,并与我国的情况做适当的比较,既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可以拓宽文化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5.情感性一抓住培养价值观的有利契机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学生仍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支配。英语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也要承担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责任。情感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短期学习效果,还影响着他们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泛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鲜活的语言材料进行情感教育,如热爱父母、激发爱国热情、塑造优秀品格、启迪心灵等,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保持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篇6: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指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的特点;接着探析造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如何切实维护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为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辅导员;稳定性
0 引言
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否、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的成败。但由于目前很多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性不够,尚未构建出有效的辅导员职业化机制,而同时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地位低、待遇低、压力大、后顾之忧多等诸多隐患,使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的特点。辅导员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心甘情愿做辅导员工作的也就少了,长此以往难免影响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事工作时就会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另外,辅导员在进行职称评定时,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课时,但是辅导员很难像其他专职教师一样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教学准备。在此种情况下,许多辅导员都不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1 职业风险大,工作负荷高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
而辅导员作为安全稳定的直接责任人,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密切注意。辅导员上班时间需要处理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下班后还要担心学生生命、财产、出行等安全受到威胁,担心学生课余时间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引发事件,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一旦有突发状况,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中,势必导致其身心疲惫,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1.2 角色存在矛盾性,缺乏成就感 随着高校对学生各项管理工作的加强,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有所扩展,但是,因为辅导员要受院、系两级管理,各职能部门随时布置任务,导致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和其他工作边界不清晰,界定不明确,正逐渐由“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蜕变为“学生的生活保姆”。
1.3 职业出路不明,待遇不高 很多高校为了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实行专职辅导员制,但对辅导员的未来出路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和规定;有的高校对辅导员究竟属于什么行列很含混;有的高校对打算改做专职教师的辅导员缺乏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措施。这就使得很多辅导员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很不乐观,不能将自身的工作看作崇高的事业而努力工作,担心自己的出路,思想不稳定,换岗愿望强烈。
高校辅导员一般要求坐班,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长,有时候甚至工作到深夜。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还决定了必须要拿出大量的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或者指导学生活动等。而面对同样的职称评定程序和评定标准,辅导员较普通任课老师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此之高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待遇却往往低于专业教师。
1.4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些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还需要具备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素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都趋于年轻化,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不高。
2 促进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2.1 降低辅导员工作风险,充分给予人文关怀 工作的高风险性对辅导员身心影响较大,虽然学生紧急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辅导员的管理责任不可推卸,但不能把事情的后果都推给辅导员。一方面,学校应制定和完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和义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让辅导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要承担基础性责任。另一方面,不能总是给予工作和管理上的重压,一味强调单向工作布置和辅导员的服从,而是要及时发现与处理辅导员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2.2 理顺相关部门工作关系,切实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荷 由于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工作体系,涉及到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学校要切实减轻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负担,就必须先理顺学生工作系统内部的关系。要划分清楚学生工作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凡是涉及学生的工作都交由辅导员来做,要规范相关事项沟通与协调的工作程序,各类人员分工协作。
2.3 关注辅导员未来发展,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学校要关注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发展,并实施有效管理。首先,要完善辅导员考核与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各方面待遇。其次,要在职称评定、职务竞聘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切实解决好他们的职务聘任问题,使辅导员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增强其自信心。第三,要为辅导员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给予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空间。第四,应该有计划地对辅导员进行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创造条件使他们将培训学习的成果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2.4 建立科学的选拔评价机制,辅导员要加强自我教育和学习,提高职业化水平重视对辅导员的选拔,建立辅导员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在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全方位、多渠道择优选拔,把那些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真正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表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成败,只有切实维护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才能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才能与潜力,使高校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丽.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36-38.
[2]曹麒麟,李向成.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107-109.
篇7: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期望值变化,社会对高校的期望愈发增大,学生对高校的渴望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高校的学生群体主要以“90后”为主,他们个性独立,主张自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给我们在教育和管理上都增加了相应的难度。此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而非个体,由于学生的性格、习惯、地区和爱好的差异,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难度不断加大。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深感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可以说这是我们新一轮的挑战。
关键词:角色转换;管理与服务;良师益友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是严格的校规校纪或者几句严厉的话就能达到目的的,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对辅导员的角色要求更加细致,对辅导员的需要也更加迫切。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注重管理方式和方法的转换,或者说我们要兼顾管理与服务,做到以人为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要求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做他们需要的良师益友。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给予适时的帮助与指导。
一、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对学生课业、知识和就业方面的指导
从传统角度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细小、复杂,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但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高领域的教育和指导,希望孩子今后能够从事好的工作,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刚刚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的他们可能会对一时的自由盲目或者束手无措,不知道如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而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或者是尽可能多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则是辅导员需要花上大功夫去落实的工作。大学生毕业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这也是高校教育结果好坏的最直接体现,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工作中能不能让公司满意,这都与辅导员的指导息息相关。因此,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教育,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和鼓励都是辅导员最基本的、也必须完成好的工作任务。
(二)对学生日常行为、纪律规范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大的组织或者集体对规范的需求不言而喻,但对规范或法则的渗透则并非那么简单。谈到学习,我们还可以与学生的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而提到对学生日常行为和纪律规范的管理除了辅导员以外,就只剩下几页写着校规校纪的纸了,而这几张纸也是靠辅导员在工作中去逐渐渗透。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对事物的想法往往与辅导员不同,或者说叛逆的情绪会使他们做出一些不正确的事。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去执行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到管理,一定会想到严格。严格肯定没有错,但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对管理的效果影响重大。
(三)为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
高校的学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以及经历和家庭背景都会有不同,又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生活,面对环境、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有些孩子由于家庭贫困,或者家长身患重病心理负担重,或者学生本身有健康问题,都需要我们特殊关心等。作为学生们的“大家长”,辅导员需要细心观察孩子们日常情绪的微妙变化,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调节或者情感上的关心。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自己融入到集体,与大家共同进步。
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及重要地位
(一)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团队中的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最频繁的辅导员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无形的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勤奋刻苦的对待学习,友好热情的关心朋友。同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质量,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对特殊群体的协调能力等都是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并且一定要达到优秀的标准。只有自身先具备应有的素质,才有资格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在学生面前才有信服力,工作起来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二)分清管理与服务,把握好角色扮演
辅导员工作是以教育引导为主,配合服务、心理调节等为主的复杂性管理工作,难度大,细致性高,工作结果显著。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说到管理与服务,真的是辅导员高难度的挑战。因为它需要我们随时转换角色,有时候甚至需要两者的结合。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可以随时厘清学生的需要,并针对需要展开工作。了解学生的需要,找到适合的方法就需要我们与学生密切联系,频繁的接触会让我们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也能够深化与学生的感情,取得学生的信任,简化工作的难度。
(三)高校辅导员是最接近学生群体的教育中坚
高校辅导员是除课程教师之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辅导员往往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行为,最能够及时的与他们沟通,也是最能够被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教育团队。因为辅导员团队的平均年龄均在25 岁至30 岁左右,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所以更加能够接受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与学生平等的进行沟通。还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向他们征求意见。可以说,我们诸多的新形式的工作灵感都来源于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与他们的相处和沟通中寻找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高校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一)以家长的身份关心学生
高校学生一般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有的是第一次出远门,有的是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他们大都被父母溺爱,不具备任何独立生活,照顾自己的能力。况且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般不会有与多人相处的经历,初来乍到的他们会很难适应集体生活。辅导员是他们来到大学的第一责任人,是这些孩子的“大家长”,也是孩子们心理上最认可、最信任的人,我们必须要以家长的身份给孩子们足够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在心理上可以有个依靠,鼓励学生对大学生活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以师长的身份指导问题
辅导员能够对学生关于专业学习,思想问题或者就业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为学生分析、解答,或者给学生恰当的建议。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辅导员应义不容辞悉心地为学生分析和解答,不辜负学生的信任,以专业的身份严肃的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问,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摆脱疑问。作为师长,这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责任。
(三)以朋友的身份分享经历
高校是一个强调学生自主安排时间的地方,给学生的自由空间也相对较大,而高校学生大都是刚刚开始自己处理问题,学习、生活、甚至情感问题都蜂拥而至,他们还不具备能够完全处理好这些问题的能力,而多数同学又不会跟家长沟通。这时候辅导员的另一身份得到应用——朋友效应。“朋友效应”是辅导员通过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分享经验或者进行心理沟通,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盛行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群体的热烈欢迎,而且教育效果也很乐观。
(四)以模范的身份引导成功
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会承认榜样的力量。辅导员的积极乐观、努力进取会有效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无论学生的性格如何,对人生的追求如何,追赶先进、努力做到先进一定是每一个孩子所希望的,他们也会因为身边有这样一位榜样而鼓励自己,以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他们的教育管理者,我们也有义务严格要求自己,用言行树立榜样,用优秀引导进步,以模范引导成功。
四、将工作方向与大众需求紧密结合
(一)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以社会形势为导向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全面针对社会需要、企业缺乏的方向进行,正确的专业方向会帮助学生顺利的选择工作和进行工作。多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关注国家的就业政策和职业的需求方向,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适时的帮助学生丰富专业内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需求为导向,以尊重为前提
在学生们的大学生活中,需要辅导员帮助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我们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展开帮助。当学生遇到问题而没有求助于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处理好问题,也留给他们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生求助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积极主动的给予他们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让他们作为参考,但绝不能包揽所有,不给他们学习和参考的机会。同样的,我们也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意见,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代学生的情感大都非常敏感,我们需要在处理问题或者帮助解决问题的时候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保护好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方法有效率有成果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逐渐熟悉角色扮演
高校辅导员肩负的是整个社会的期望、千百名学生家长的信任和学院给予的厚望。因此,巨大的压力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但是如何把巨大的压力变成工作的动力,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寻找方法,积累经验。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工作过程,在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如何把工作转变为学习的过程,在解决学生问题的经历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信服,在关爱的过程中回收信任,在帮助的过程中明确问题,在相处的过程中建立情感,在恰当的时间弄清学生的真正需要,以学生希望的身份与其沟通,提供帮助或给予关心。明确好管理与服务的意义,在工作中实践,在积累中熟悉工作方法,逐渐熟悉角色扮演。
篇8:教育实习师范生职业认同论文
教育实习师范生职业认同论文
为了考察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作用,本研究在实习前期和实习后期,分别以274名和103名一般师范生为被试,采用王鑫强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问卷,对其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按照分布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领头羊—演员—混饭者—羡鱼者。
t检验发现,实习前后师范教育学生职业认同感在各类型上的人数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但实习显著降低师范生的职业意志水平,而在职业认同感整体及其他维度上,实习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一、问题提出
职业认同感是由个体对某一特定职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所组成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是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
目前国内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处于成熟阶段,归纳这些研究的主题可分为三个阶段:(1)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构成及维度的探讨,如王鑫强等人。(2)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封子奇等人认为,影响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组织环境和个人因素等。
(3)调节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干预研究。鉴于教育实习在师范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些研究者认为,实习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工作效率、职业热情和改善职业倦怠。但也有研究不支持实习支教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积极作用,如张冬梅 的追踪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干预研究中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且研究对象以免费师范生为主,缺乏对于人数更为广泛的一般师范生的探索,本研究以实习作为一种干预方式,探讨其对一般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实际效果,以期明确实习的作用,同时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上半年和上半年对沈阳师范大学的级(前测时属于大三年级,后测时升为大四年级)的师范生群体发放问卷。前测时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21份,有效问卷为274人,有效率为85.4%。其中农村生来源172人(62.8%),城镇生来源102人(37.2%)。
后测时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3份,有效率为100%。其中农村生来源81人(78.6%),城镇生来源22人(21.4%)。两次研究对象所涉及专业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信息技术、思想政治、音乐、美术等15种专业。
(二)调查工具
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该量表由王鑫强、曾丽红等编制,包含12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包含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和职业效能四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得分越高,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水平越高。张燕等人采用《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该量表进行效标效度的检验,发现高达0.84。在本研究中,两次测验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四因子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是0.81、0.86、0.86、0.78和0.95;以及0.77、0.76、0.78、0.84和0.83。
(三)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聚类分析、卡方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类型相关理论,以及二阶聚类分析结果,认为4个类别的聚类结果比较合理。因此运用快速聚类法(K-Means)对选定的样本进行聚类,前测和后测分别迭代11次和14次,得出相应的数据。将师范生职业认同在各维度的Z分数中心点绘制柱状图如下,根据每个类别在各维度Z分数的不同特点,用词汇隐喻的方法对这些类别进行如下命名。
1.“领头羊”类型师范生职业认同
该类型的师范生在职业认同感整体水平和各维度分数均高于其他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抱有很高的期望并十分肯定其价值,同时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一名教师,更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是师范生中典型的“领头羊”,其实习前后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39.1%和35.3%。
2.“混饭者”类型师范生职业认同
该类型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在所有类型中是最低的,他们虽然也会有人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但对教师行业抱有很低的期望,也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职业,自己也没有信心能够胜任教师职业。其从事教师的原因大多数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这一类型实习前后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17.2%和19.6%。
3.“羡鱼者”类型师范生职业认同
该类型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不高,他们虽然也对教师抱有较高的期望并对其价值予以一定的肯定,但感到自己无力胜任一名教师,因而不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这类师范生可能在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存在困难,其对教师职业有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该类型实习前后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12.8%和18.6%。
4.“演员”类型师范生职业认同
该类型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较高,仅次于“领头羊”类型,他们对教师抱有较高的期望,认为教师很有价值,也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在学校里可能表现得比较积极和优秀,以符合外界对他们的要求,但其内心却不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像演员一样扮演着不同的自己。这类师范生实习前后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31%和26.5%。
(二)实习前后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在各类别上的分布及变化
对实习前后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的人数分布进行统计,发现各类型人数比例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领头羊”“演员”“混饭者”和“羡鱼者”。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实习前后四个分组的人数比例无显著差异,实习对这四种类型的分布影响不大。同时,我们也对师范生在实习前后的职业认同感及各维度进行t检验发现,师范生实习后在职业意志维度上的均分要显著低于实习前,t=1.87,p<0.01;而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分数均不显著(见下表)。
四、讨论
(一)师范生职业认同类型与状况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共分为四种类型,按人数比例由大到小分别是:“领头羊”类型、“演员”类型、“混饭者”类型和“羡鱼者”类型。结果表明,35%以上的师范生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在四种类型上所占比例最大。当然也有26%左右的师范生只是表现得比较“积极”,其内心处于一种矛盾状态,这类师范生的比例仅次于“领头羊”,这可能由于不少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原有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权衡利弊,其职业认同也表现出一种矛盾性和兼容性。
然而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比较消极的师范生,其原因是不同的,19%左右的师范生是本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的心态,而大约18%的师范生则是由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上遇到了困难,导致信心与胜任感不足。
(二)实习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从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习对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显著的消极作用这一点与张冬梅[6]的结果比较一致。但是在职业意志上反而产生了一个略微消极的作用,这远非我们预期的效果,虽然与以往类似的研究有所不同,回顾与师范生在实习前、后接触和研究的全过程,我们也找到了之所以出现这一反差的内在原因。
由此可见,经过实习的洗礼,师范生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利与弊,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这些未来的教师在职前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定位和心理准备,更好地适应教师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些处于游离状态和主观意愿并不强烈的师范生及时了解状况并做出新的职业选择与规划,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从教后因与理想有巨大差距而离职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看出,实习没有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类型产生显著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认同感的类型是不可改变的,相反,我们可以在职业效能、职业意志两个维度上着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使更多的“羡鱼者”师范生和“演员”型师范生向“领头羊”这个类型转换。
五、关于师范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培养良好的职业效能感
目前大学课程太过理论化,实用性不强,很多师范生并没有获得有关的职业技能和经验,导致实习时屡屡受挫,不利于形成积极的职业效能。大学可以考虑增加教学技能的课程,或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
(二)开展服务性学习,磨砺坚定的职业意志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实习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实习的时间和深度不够,许多师范生也因此缺乏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和相关经验,对教师职业的种种困难心生畏惧,从而动摇了终身为师的职业意志。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服务性学习,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来积累经验和调整心态,培养坚定的职业意志。
(三)发扬教师榜样作用,鼓舞师范生的从业热情
很多师范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都源自于学生生涯中某个印象深刻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的模范作用对他们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中也包括大学的任课教师。因此,任课教师要发扬教师的榜样作用,正确地评价教师
这一职业,鼓励师范生形成积极的职业期待和职业价值。
六、结论
(一)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分为四种类型,按人数分布比例的大小顺序分别是:“领头羊”“演员”“混饭者”“羡鱼者”。
(二)实习前后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在各类型的分布没有显著变化。
(三)实习仅对职业意志这一维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实习后职业意志维度上的均分要低于实习前。
篇9:浅谈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的对策思考论文
浅谈关于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的对策思考论文
一、学业指导的含义及现状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归纳起来就是:给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借用相关的学习研究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给予、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对学习态度的端正,使学生由最初的应付考试、被动学习转变为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在指导学生运用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善于学习。辅导员在学业指导上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引导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二、高校辅导员在学业指导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对学业指导认识有误。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逐步优化完善,但是对学业指导的认识依然还停留在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学科介绍上。任课教师的学业指导通常只注重专业课程指导,针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指导较少。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主要在个人谈心谈话、班级班会讲话、年级大会督促,其指导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缺少系统性,简单来说辅导员的学业指导只针对学习成绩不佳、自身学习存在问题的同学和学生干部,很少面向所有学生。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侧重于盲目的鼓励和约束式的要求,这种忽视学生学习动机,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学业的迷茫,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并不愿意向教师寻求帮助。
第二,新时代大学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一批“90 末,00初”的特殊群体,学生们虽然思维活跃,但过于自我;个人主观意识强,却缺乏集体荣誉感;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弱;自信心足,但盲目自信;认知能力低,并没有规划。在新时代改革的教学中,融入了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教学也逐渐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大学中现代化的学习环境;部分同学自控能力差,受到网络游戏的迷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同学没有规划,缺乏学习目标等一系列情况使学生们陷入了学习困境,以至于难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第三,学业指导内容不全面。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中,学业指导内容应该包括:专业课程指导、学习方法与实践应用、课程选修、课业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学术讲座等。由于学生对未来规划能力较弱,所以对眼前的学业重视程度不够,同时高校的学业指导在内容上缺乏对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只能跟着课程学习而不是有计划地利用大学时光更多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三、针对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更长,交流更多,更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学业指导,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品质。依靠辅导员关于学业指导工作的经验,结合当前高校实施现状,高校辅导员实现学业指导的对策如下:
第一,辅导员开设学业指导类课程。目前国内高校已经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此类课程,但多数由专业教师上课而并非一线辅导员,由辅导员开设学业指导类课程的好处在于他们和学生的沟通是紧密的,对学生的了解是细致入微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是清楚的。由辅导员开设学业指导类课程不仅是辅导员工作的深度拓展,也是辅导员教师角色的需求。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学习思维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效率的提高、职业未来的规划等内容。
第二,创建多种组合合作的学习模式。大学生的学业指导不单单应用在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融汇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每个年级可以以班级、寝室、同兴趣、共擅长等模式进行分类,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同学将带着问题共同学习,以周或者月为周期进行大范围的讨论,交流各小组间的学习效果和产生的困境,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需求进行组间的调整。多种组合合作的学习模式将给小组内的同学提供一个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平台,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了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交流表达的能力,不仅解决了学业上的困惑,更加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初衷。
第三,辅导员针对学业的专业化。目前,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所在工作的院系专业并不相符,导致辅导员很难有针对性的解答所带学生毕业去向、学科发展、专业资格证、相关专业结合等问题。因此需要学院专业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相互配合,让学业存在困惑的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束语
学业指导应该在学生大学生涯中占很大的比重,而面对新一代的大学生,辅导员更应该在学业指导上满足教师角色的新需求。对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应该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简单授课,而是应该作为一项新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应有辅导员的配合引导。新的学业指导培养的不仅是专业课程成绩突出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而这种学习能力将会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10: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的论文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的论文
论文摘要:从幸福感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指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路径: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建立等。
论文关键词: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支持系统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更多讨论的是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不足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在此讨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及其获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幸福感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一)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又叫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以下简称SW B),这一概念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韦氏英语辞典版对well—being的解释是: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条件;一种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所以从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主观幸福”或“主观健康”,而我国研究者大都使用“主观幸福感”这一译法。
关于职业幸福感,JoanE.van.Horn与他的合作者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积极的评价,包括情感、动机、行为、认知和身心幸福五个方面口]。因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应激水平、价值观、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同样将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相对照,笔者认为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四:其一,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体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某个职业圈子的一份子,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想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更表明了个体的归属感,因此这种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使得每个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
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其二,个人职业应激水平:即面对工作当中不同的困难和压力,个体的职业应激水平不同,因而内心体验也不同,进而对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不同。其三,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职业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为个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其四,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根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给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定义为:辅导员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由于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其幸福感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神性,由于劳动对象是青年大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道德交流和人生指引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延展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辅导员和社会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影响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空问,因此辅导员的幸福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延展性。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廖深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的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缺位
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开始蔓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而是如何通过“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状: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二是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工作中碰到困难不愿钻研,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三是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优化社会环境对于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缓解教师倦怠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辅导员的缓解身心疲劳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环境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大环境,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其二是高校校园内部的小环境,要在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完善用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二)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体系,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步伐
学科体系的建立是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增强其归属感和使命感,提高个人职业水平和应急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科研平台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的步伐,这需要改革目前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根据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职能分类并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分工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增强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
(三)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指挥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个体始终坚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基准,而且“传道”为先、为上,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它需要辅导员超越“安身立命”的层面,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辅导员个体道德情感的养成是基础。因为维持辅导员职业化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辅导员内在的情感需求和道德鞭策,主要表现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正是这种爱与责任感促使辅导员不断完善自我,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对辅导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正是由这种爱所积聚起来的职业信念,为辅导员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当然,道德情感的养成不是天然的,要求辅导员在学习的基础上,反省道德自我的不足,然后通过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四)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
为应对高校辅导员心理“高压”状态,对辅导员突发的心理危机给予及时的干预,应该建立由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牵头的辅导员心理预警机制,动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排解辅导员的负性情绪,提高正性情绪体验,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因此,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外部条件,尤其是高校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才能为辅导员获取职业幸福感创造充分的外部因素;同时积极帮助辅导员个体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辅导员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内部的动力支持。在内因主导、外因辅助的共同作用下,辅导员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篇11: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及必要性
(1)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任务的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直接步入社会,而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恰恰存在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将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者的素质。
(2)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随着起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教育规模在数量上有了长足发展,规模不代表质量,未来的出路如何,关键是看其如何做到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有自己正确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定位,围绕办学目标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141牌。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中的模糊认识问题
对于创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意义缺乏明确深刻的认识,更缺乏实际的行动重视,即便有的院校实施有关教育,也不够深入。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没有一定的高度,不了解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意义,很难正确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当前尤其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从学校到家长、社会都对创业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偏见和认识误区。据我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对07、08、09级共9600名在校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0.4%的学生对创业有一些了解,9.1%的学生很了解创业,40.5%的学生不了解创业。对我院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有90.8%选择学校推荐工作,7.7%选择自己联系就业,仅有1.5%选择自主创业。这个统计数据虽然不够权威,但是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40%的自主创业率相比,形成了强烈反差。这说明我国创业教育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且十分薄弱。
2.教育者本身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模糊
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现时期的战略意义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首先,体现为对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许多职业院校对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甚至忽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其次,对创业教育的范畴和内容认识不清。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混为一谈。认为开设职业指导课就不需要再开设创业课程了。这只能对学生求职就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而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业和大胆创新的启发和教育。其二是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完全对立起来。
3.创业教育的条件严重不足问题。
(1)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现创业教育必须深化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教育体系中,课程结构体系是核心。从全国范围看,高职院校还没有编制出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2)缺乏良好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要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完成创业教育内容,就必须有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能够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目前还十分缺乏。
(3)创业教育方式、手段僵化。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其他学科那样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是开发创业能力,磨炼创业意志品质,并落实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操作与实践等实实在在的活动中。它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独创性。创业教育相对而言是一个新课题,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其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使创业教育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
(4)缺乏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创业教育必须重视创业实践教学。创业能力是一种对社会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能力,是与创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进行创业实践,就不可能形成创业能力,空谈创业理论而不进行实际创业,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创业教育需要实战,纸上谈兵式的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通过一定的实践、实战环节,才能使学生在其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实践基地建设是必备条件。然而,创建实践教育基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许多学校的投入依然不够。
三、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就业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创业教育观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几年前从职业中专直接升格而来的,教育机制发展尚未成熟,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及学生管理模式均处于过渡阶段。为了生存,他们只瞄准近期目标———给学生找到好的工作单位,以此创出学校声誉,更好地招生。然而,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瞄准就业市场来培养人才是不够的,毕业生需要更宽广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创业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体系。将学生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授人以渔”。
2.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体系这个核心环节实现的。在不同专业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渗透创业教育内容;以某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内容,将创业教育内容与该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延伸和拓宽,并编写相关教材,依托教材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3.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区域行业和企业的互动
高职教育的区域根植性特征明显,应与地方行业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这里的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特定的社会网络与制度中,其网络与制度是由社会构筑并有文化意义的。由此,在研究创业教育时应探究它们的互动规律。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区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探讨创业教育与经济、文化的互动机理与传导机制。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的教育质量观。高职院校要借鉴我国高校已有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课程体系、组织工作体系和创业教育模式,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12:高校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论文
高校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学,要通过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提高其职业服务性、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等方面入手,真正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自信心与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讨论
1引言
在信息化、现代化时代,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市场上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率,能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优秀教育岗位人才的摇篮,其对人才的专业技能与职业修养要求更高,因此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研究,能够更好的奠定学生就业基础,夯实学生专业根基,使其能够在未来顺利就业,并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2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持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自我分析、职业目标设定、职业目标实现策略、职业生涯实现路线的反馈与修正几部分内容。因此,在制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时,教师应当将以上讲述部分都放置于教学内容当中,对于高校而言,应当在学生新入学时便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识。与此同时,校方应当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性,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更好的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领域了解之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因此,应当给大一新生配备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学的教师或者辅导员,让其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质和兴趣,正确的建立起初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之后的过程中根据这一规划,逐渐学习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内容和技能。进而根据初步的发展路线,完善资深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则要坚定其发展路线,帮助其更好更快地完成知识储备和技能学习,将其学习的过程记录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中。之后再根据自身情况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自身对于最终的职业目标的构想。对于大四年级的学生,其即将走入社会,开始进入实习阶段,因此,应当从自身已经构想好的职位进行起步,这一阶段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养成,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职业技能,进行社会实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进行研究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相关的职业,完成创业就业。
3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职业价值认同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更为清晰,性别比例偏差较大,因此,在针对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应当以国外的一些先进优秀方法为基础,这样可以更好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指导效果,对于相关教师和辅导员而言,应当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培训,这样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开展相关课程,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程度。对于学生而言,其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认同都对其就业后对该职位投入的精力及做出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相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前教育机构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其充分感受本职业的工作内容,再寻找一些优秀的幼师进行讲座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学前教育这一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更好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帮助学生将情绪和特长进行融合,进而更好地获得提升。
4利用社团来开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大学社团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有:公益服务型、学术研究型和文艺体育型等类型,社团活动开展需要完善的`环节,从策划到宣传组织,再到实行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社团活动能够良好的帮助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还可以帮助不同的内容进行融合,打破专业年级等因素的限制,在社团活动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自身学习到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文体类职业技能知识运用其中,在社团活动中更好的达成自我管理与组织管理的目标,在参与社团活动时,应当增强与组织干部的沟通,这样可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避免因为学科局限而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学生不仅能收获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还可以丰富自身组织活动的经验,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学生社团是社会与学校的桥梁,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丰富自身阅历,进而更好地提升自我。参与大学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入职业生涯,参与学生组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工作能力。参与程度的不同对于学生之后的职业生涯也有不同的影响,参与经历丰富的同学在社会中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得工作岗位,具备一定领导经验和能力的同学则会在岗位上更快发展,获得更好的职业晋升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如在一章理论知识完成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课程主要内容,教师主要指出学生授课中的优缺点。另外,教师也可以找出一些小知识点,让学生在课下像教师一样进行备课,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讲解,培养学生授课能力。其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实习是学生成为教师之前一定要经过的环节,在实习中学生能够找到作为教师的感觉,体会教师工作。以往的实习方式是让学生到幼儿园旁听,这样的实习效果较差,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学校应让学生真正走上教师讲台,成为幼儿教师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
6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发现,科学开展学前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与就业率,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承担起相关教学改革研究的重任,力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教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启丽.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5(04):68-70.
[2]吴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时松.一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篇1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的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有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辅导员专业化的重大意义和辅导员的专业化是今后高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使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
作 者:丁国锋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辅导员班 刊 名:中国科技财富 英文刊名:FORTUNE WORLD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等院校 辅导员 教师专业化 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模式研究论文2022-07-15
高校班级管理健康型组织建设意义论文2022-09-09
浅谈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论文2023-03-07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2022-08-15
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2024-04-24
试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策略论文2024-04-18
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2023-11-12
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思考2024-02-05
新形式下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2022-08-24
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论文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