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共6篇)由网友“阿尔吉侬的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
作小学教师的都知道,小学生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倾向,他们会想办法弄清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教学就应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新课标要求。“自主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探究的氛围
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在探究过程中,肯定有错误产生,特别是对于小朋友来说,出现错误会频频发生,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多动手“试一试”,这样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学生就容易有所创新。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一种试误、一种发现。既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发生便是正常的情理中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形,教师要善待学生,弄清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矫治,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轻易否定,甚至予以嘲笑、呵斥;久之,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最终,损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敢去探究。我们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放松的心理环境,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这是学生学会“探究”的前提。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地去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探索数学知识的劲头更足,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糖,告诉学生这三袋糖的块数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糖最多?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糖。“怎样会是一样多呢?” “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这样,在宽松、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问题情境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因此,我在教“有余数除法”这段知识的时候,注重学生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抓住学生好玩儿,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导入环节创设一个“猜数”的情境。事先把1-20的卡片按照1、5、9、13、17;2、6、10、14、18;3、7、11、15、19;4、8、12、16、20的顺序分成四组,课上发给四个同学。然后请其他同学说也1~20任意一个数,我和这位同学学进行猜数比赛,看我们俩谁能又对又快地猜出这个数在谁的手里。几轮的比赛后,老师总是获胜,学生产即对此产生了好奇。教师当即抓住学生的心理,问大家:“我为什么猜得这么快?”学生有的说:“卡片是您事先分好的,您当然知道了。”有的说:“因为您是老师,所以您猜得快。”还有的同学百思不解。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告诉他们:“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规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大家都能掌握这个规律,你也能像老师一样猜得这样快。”听了我的话,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些“规律”的神奇力量,学习欲望一下子释放出来,立刻精神振奋,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进而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整节课当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寻求答案。而教师也正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不忙着揭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研究,使学生在这节课的最后才揭开它的面纱。在这样活跃而生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参与意识始终是那么强烈、那么饱满,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三、问题的解决
研究性教学本身注定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问题解决”自然而治地就成为研究性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正如弗兰登塔尔所说:“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唯一正确的方法”。“问题解决”就是根据教材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各种情形的能力。例如《长方体表面积》一课教学中“可以用多少种方法,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问题的解决,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而正是由于这种探究才使学生产生了六种计算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这正是传授式课堂教学中所无法比拟的,这正是研究性教学的成功,也是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成功。
总之,小学数学研究性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
篇2:让研究性学习进入数学课堂论文
让研究性学习进入数学课堂论文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和自主建构。
关键词: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教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符合儿童的这种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是这样进行的:小朋友,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吗?动画片里的蓝猫研究过很多问题,今天它又想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分针是怎样走的?时针是怎样走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关系?你也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让学生自主研究(自己观察钟面,自学书本等方式进行)并填写学习报告:我的学习报告,研究内容,我的发现。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学生才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中掌握新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中展现自我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有力,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学生在交流发展中,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全面,形成共识,形成数学结论。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摆脱了“填鸭式”“一言堂”等学习方式,而且使学生在展示自我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数学信息,感受了数学的魅力,达到科学育人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最佳境界。
三、拓展延伸中再现风采
研究性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如:教学《分米、毫米》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实际测量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由于学生对测量有了兴趣,有的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宽,花叶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更有趣的是有的学生竟测量耳朵、眼毛的长度等等。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不但致力于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之能学、愿学、会学,而且通过广泛的课内外交流,为儿童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
篇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
把研究性学习引进高中教学课堂,让学生学习从单纯的接受转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与参与,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促进包括高层次的`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 者:林先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春市广播电视大学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篇4: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和自主建构。
关键词:数学课堂 研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这种理念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以及重组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过程,在过程的具体实施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改革之时,我们教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
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原则是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符合儿童的这种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在推导出7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记忆方法。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句最难记?你是怎样记的?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后,反馈:生1:“六七四十二”最难记,我的方法是多读几遍,就记住了。生2:“三七二十一”也很难记,我的方法是想二七十四,三七就再加1个7,就是三七二十一。生3:“五七三十五”,5个7,积的最后一个数一定是5。生4:“四七二十八”也很难记,我记住了五七三十五,减去1个7,就记住了四七二十八。生5:我用俗语记住了两句口诀: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四七二十八。生:……
又如:有位教师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是这样进行的:小朋友,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吗?动画片里的蓝猫研究过很多问题,今天他又想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分针是怎样走的?时针是怎样走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关系?你也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让学生自主研究(自己观察钟面,自学书本等方式进行)并填写学习报告:
我的学习报告
研究内容
我的发现
钟面上有什么?
钟面上有( )个数字;有( )大格;每大格有( )小格;共( )小格。
分针是怎样走的?
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从12―9是( )分;走一圈是( )分。
时针是怎样走的?
走一大格是( )小时;一圈是( )小时。
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关系?
1小时=( )分
只有在这样的亲历过程中,学生才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中,掌握新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中展现自我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学生获得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的能力,使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增强学习信心,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出示例题:养猪大户养了6头大猪,养的小猪的头数是大猪的5倍,小猪有多少头?这时教师没有马上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四人小组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四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位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位说题意并画出线段图,一位说确定算法的依据:“求小猪有多少头,就是求5个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一位板书算式:6×5=30(头),最后一位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位说:“还有一个算式:5×6=30(头)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那位说:“我有补充,还可以这样想:求小猪有多少头,就是求6的5倍是多少?”还有的问:“为什么你们的算式和第三小组的不一样呢?”“你们能再解释一下6×5=30(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等等。面对这一个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地回答和补充。教师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在其它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和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二年级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听后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学生在交流发展中,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全面,形成共识,形成数学结论。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摆脱了“填鸭式、一言堂”等学习方式,而且使学生在展示自我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数学信息,感受了数学的魅力,达到科学育人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最佳境界。
三、拓展延伸中再现风采
研究性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如:
教学《分米、毫米》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实际测量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由于学生对测量有了兴趣,有的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宽,花叶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更有趣的是有的学生竞测量耳朵、眼毛的长度等等。
“连续退位减法”结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引导他们“二次猜想”:会不会有“从前四位或从前五位连续退1”的退位减法呢?形式上照应了开头,又抛出一个课后研究学习话题,也为该知识序列的后续深入学习作了预伏,科学、合理、自然,也甚为艺术。
学习了《数的认识》以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要求制作读书记录卡。学生制作了各种精美读书卡片如:“0有什么奇妙之处”、“数是怎么出现的”、“古代的记数工具是什么”、“人体功能中有趣的数字”、“回文数”、 “回文算式”(如23×64=32×46就是一个回文算式)等等课外知识。
另外,除了利用教材的现有内容外,在一个知识阶段学习后,由教师或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制成专题作业题,自行组织专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并予以实施。如:在学习“简单条形统计图”后,可以让学生“调查学校兴趣小组的情况”对学校如何开展兴趣小组提出建议,使老师更好地安排同学们喜欢的兴趣小组;可以让学生“调查本班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引起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然后向有关环保部门写建议信,将塑料袋的原料进行改造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等等专题作业。这样的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将课内迁移到了课外,获取了教材以外的知识,起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功效。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不但致力于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之能学、愿学、会学,而且通过广泛的课内外交流,为儿童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新课标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小学数学教育》
篇5: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和自主建构。
关键词:数学课堂 研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这种理念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以及重组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过程,在过程的具体实施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改革之时,我们教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
[1] [2] [3] [4] [5]
篇6:让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
让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
[作者] 杨一青
[内容]
1.减少选材难度。
从调查中了解到,小学生喜欢作文的只占10--20%,80%--90%的学生对作文感到困难,有的甚至害怕。原因之一是认为“没有东西好写”。不少作文课学生面对黑板,苦思冥想,选材难成了学生作文的拦路虎。
作文音像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内容。如《家访》、《烈士纪念碑前》等,分别由3-4幅画面的投影片和音乐组成,学生看了后感到有题材可写,教师也感到有内容可教,减少了学生写作时选材的难度,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增强形象感染。
作文的素材虽然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但教学时不可能都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去,边实践边写作,音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这是因为作文音像教材有三个特性:一是直观性。通过彩色图像和音响效果,把写作材料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家乡的水》中的“溪水”部分:清澈见底的山溪水,色彩斑烂的鹅卵石,哗哗的水声,点点的浪花,被描绘的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象逼真。教学时,学生通过图像与音乐产生联想,回忆起春游时在溪中嬉水的情景,就感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是典型性。作文音像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又不是机械地照搬生活,而是经过取舍、剪裁,使内容显得更为典型。如《拔河》一课,几个拔河的特写镜头就很典型:小孩子鼓起腮膀,竭尽全力争取胜利,胜利后高举双手,欣喜若狂。典型的内容增强了形象感染力,虽然学生见过拔河比赛,但是在群体的比赛中,往往忽视对典型人物的形象观察,放大的特写镜头使学生印象更深,看了后写出的文章就更具体。
三是可容性。作文音像教材不受时空限制,如可以把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画面一起容纳在投影片上,可以把不同地点的江水、溪水、泉水、湖水的画面、音响汇集到一课教材之中。比如要求学生描述江面和湖面的区别,教材运用不同的投影片,不同的配乐,分别显示:钱塘江水波浪滔滔,江面上繁忙的运输船只,汽笛声声鸣叫;西湖水平静似镜,古色古香的画舫,翠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交相辉映。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写出江面,湖面的不同特点。
四是再现性。根据学生写作的需要,音像教材可以作多次反复再现。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印象,提高写作效果。比如,写《在烈士纪念碑前》一文时,反复出现在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少先队员们默哀的画面,同时播放哀乐。
学生反复感受这样的气氛,如身临其境,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更有感情。
3.调节学习节奏。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教育手段陈旧、单一。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丰富了视听内容,给儿童带来了欢乐。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中进入写作,调节了学习节奏,活跃了课堂气氛,减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心理压力。
4.发展综合能力。
作文音像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写作中的观察是各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学生作文时通过看图像、听录音,能增强观察能力。音像教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过程中,把每课中的一张张投影片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场景,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如通过对《金色的秋天》一课六张投影片的观察、比较、归纳,得出写秋天可概括为写“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果园”、“秋游的少先队员”三部分,这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表达能力是编写、使用作文音像教材的根本目的,通过运用音像教材,让学生根据一张投影片说一句话、说一段话到根据几张投影片说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写一句话、一段话到另一篇文章,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发展。
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项成果。从我校试用情况看,是受到师生欢迎的,但是,目前在教材内容的确定,投影片的制作,音响的效果等方面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同时,如何使作文音像教材的内容进一步系列化,制作上如何由投影片加录音带向录像方向发展,还要做大量工作。我们要认真对待,加强研究宣传推广,使作文音像教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共6篇)】相关文章: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2023-08-15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与网络的整合2023-03-07
“以实践为主线”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浅论2023-12-15
高中数学五环教学心得体会2023-06-09
初中美术教学实施学讲计划思考论文2022-08-01
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3-10-03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种类2023-07-07
英语教学在建构主义中的研究论文2022-11-17
数学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研究论文2024-04-19
初中语文老师自我介绍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