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时间:2022-10-22 07:52:3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精选5篇)由网友“熊Taro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篇1: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儿,很多老师在上课当中时常会用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在探究新知当中可以应用之外,在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同样可以应用,如果能合理地开展,就会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近几年来我在教学当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新课当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当中要合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研究的主题、提出的问题、确定的任务确定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合作,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性。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时,出示情境之后,当学生列出算式0.72×5= ?  ,我没有马上就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计算,而是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尝试计算,2分钟过后,有些学生算得了,喜笑颜开,有部分学生愁眉不展仍在埋头计算,这时候老师就说,没算得的也没关系,请算得的同学在小组里面说说你的方法,教一教你们小组的同学,看看不会的同学能不能由不会变会了,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在小组里面噼里啪啦地说开了,到全班汇报时,我特地请那些由不会变会的同学来汇报,之后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进步,并及时地给予表扬。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既发挥了优等生的优势,又使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大大地增强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建立在自主学习上的小组合作才是有效的,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另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习能力安排适当的自学,在自学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在教五年级时,在学完“小数乘法”的基础上;我安排学生回家自学“积的近似数”,(自学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自学,)上课时我就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所得,排难解疑。然后请代表在全班汇报,你学会了些什么?哪些是自己学会的,哪些是小组的同学教会的,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别的小组的同学帮忙解决。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经历了亲自获取知识的过程,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互助,不仅化解了难题,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练习课当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获得新知的基础上,必须有相应的配套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在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之后,往往是教师在全班面前集体讲评,形式变成了跟少数优等生在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大多数学生则是“陪听”,他们不愿意举手发言,尤其在高年级,究其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学生自信心不足,胆子小,不敢说怕说错了挨老师和同学笑话;另一个原因是自己会做但是不知道怎样说,不会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个原因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一心等着老师讲答案的。所以每到讲练习的时候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讲,自己记答案,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不高了。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呢?我还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在讲作业时,叫学生打开作业本之后,我不忙着讲解答案,先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看一遍自己做的题目,看看错在哪里,为什么这里做错了,让学生把做错的原因找出来,全部做对的同学就要想:你是怎样做的?你能把你的做法告诉做错的同学听吗?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然后在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自己做错的原因,教师巡视小组交流的情况并适时指导。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跟同学的差距,才能更加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接下来让做对的同学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说完之后再由原来不会的.同学重复说一遍或几遍给本小组的同学听,直到真正弄懂了为止。之后再由这些同学在全班面前作汇报,教师适时点评。在讲课本上的习题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我会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一个小组讲一题。由于我开展的是小组之间竞赛制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量化评分并给予适当奖励,所以每到小组合作学习时,孩子们都非常地积极,全班汇报时,个个争先恐后,生怕自己没有表现的机会。像这样的课堂还会沉闷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课堂才是人人参与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关注了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复习课当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学期下来,几个单元的课都上完了之后就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一般教师会根据个人习惯或者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分单元复习或者归类复习,但不管怎样,复习的内容都是已学过的知识,上起课来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大,.这时候怎么办呢?同样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到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内容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数有哪些?思考完全班交流确定我们学过的数有:整数、分数、小数、正整数、负整数、自然数,假如给它们进行分类,你打算怎样分?用什么的方式表示出来?先独立思考片刻再在小组里面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亲自动手给这些数分一分类,分完之后在小组里互相对照各自的分法同不同,并且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分合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马上修改,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小组交流完之后再全班交流,从而找出最合理的分类方法。像这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知识进行梳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局”,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过程的主体这一理念。

四、课外辅导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势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学困生”.如何让这些“学困生”赶上“大部队”,就要老师花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然而老师的工作又是如此的繁忙,每天除了备课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因此很难挤出时间来辅导“学困生”,这时若能很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选出成绩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每天将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小组长,例如欧永龙同学的计算能力比较差,我就交给小组长每天教会他算几道计算题这样的任务,组内的成员都结成“一帮一”的对子,每天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及浅显的感悟,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篇2: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探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探索

贵州省大方县马场镇鼠场小学 王礼发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创设出更加轻松愉快的小学数学学习氛围,体现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数学课堂上来。本文结合笔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总结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个吸引人的童话故事或者是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小故事,而教师将要讲解的数学知识也蕴含在其中,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为小学生营造出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实现了数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新教材中涵盖了许多情境教学内容,也有非常漂亮的图画,这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的,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造了非常贴切的素材。

二、确定学习目标

教师一定要告知小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让他们能够及时学会课堂知识。对于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且在小组中分解到每一个成员,让小组中的所有小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保证每一个小学生都不闲着。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向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前进,能够积极解决教师布置的数学问题,从而防止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现象的发生。

三、互相交流

确定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小学生互相交流,以便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占据着最为关键的地位。在这一环节,小组中的所有的小学生都按照他们自身的理解进行探究,得到小组的学习成果。

四、学习评价

为了检验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就必须进行学习评价。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清楚地表达出他们的见解,并且,教师也应该引导小学生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者评价其他组的合作学习情况,从而能够实现小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学习。教师在倾听了小学生的学习评价之后,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小组的具体的合作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数学知识和具体实践的密切结合,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总结。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合理地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

教师必须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对于学习成绩、性别、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小学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进行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效果,保证学习成绩不同的小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让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组员的帮助而获得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小学生也能够在互相合作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

另外,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对于小组的每一个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负责一定的学习任务,例如,有的小学生负责激励、有的负责监督、有的负责总结汇报等等,并且,不同的分工也应该经常进行轮换,以便提升每一个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将小组集体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将小组集体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师应该重视将小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不同的小组之间的竞争,将每一个小学生的个人成绩转化为小组总体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鼓励小组中的每一个小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合作,更为重要的是,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同时得到教师以及同伴的鼓励和表扬,都能够体验到胜利的美好滋味。

三、教师应该在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而必须从讲台上走到小学生中间去,及时进行巡视,认真观察每一个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比如,如果发现小组中有性格内向的小学生不愿意参与讨论,那么,教师应该给予善意的引导和鼓励。

四、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和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密切结合

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一方面为小学生创造出独立自主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应该为小学生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平台,让小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以及与同伴的互相交流,最终深化他们自身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小学生为本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尊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兴趣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方法、新思路,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做数学课堂的主人,让所有的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尹美霞“。小组合作学习”再认识―――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40)

[2]谢复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1)

[3]段军。数学课堂上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篇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是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而组织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四点。

一、合理建立小组

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性别结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搭配合理、结构优化,能发挥较大的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分组”按学生能力的优势合理搭配、按学生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合理搭配,合作研讨,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受益。数学复习课采取“同质分组”的方式,将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个数学小组内,按小组的整体水平分层次地分配学习任务,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科,小组成员需要重新搭配,这样让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总之,组建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时,尽可能考虑组员的各种情况,达到结构优化,使合作学习产生更大的效能。

二、优选合作内容

教师在选择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时,应该是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考虑。要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生活实际。比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教师充分发挥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记录、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

三、培养学习习惯

首先,培养数学小组成员积极发言的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组内交流,使学生在数学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其次,培养学生倾听发言的习惯。教师应参与到数学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别人的发言中会获得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

第三,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是创新的前兆,是探究的动力,要使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真正做好“学问”。

第四,培养合作实践的.习惯。要尽量设计一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操作的内容,培养合作操作习惯,既能体现集体智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恰当的评价机制

恰当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一、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让他们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三、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及一定的社交能力。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心智,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篇4: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陈鸿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如 “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等;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浅略的探究:“优化组合,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准确设计问题,为合作学习创造空间”、“教师适时地组织、引导、参与,及时解决问题” 、“全面评价,激活合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策略;兴趣;全面评价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要探究出适合学生年级特点的策略,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尝试、摸索。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1优化组合,科学构建合作小组,促成学生的合作学习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法,还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平衡性,即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正好是一种合作的资源,教师应利用这差异性来促成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分组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分组。小组人数要合理,但无须拘泥于固定的人数。分组时应考虑每个小组的实力,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情况,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组建好学习小组,还要选拔、培养小组长,并指导组长对组内合作学习进行有序地组织和灵活地协调,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小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及时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教学改革中强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去发现和挖掘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优化组合,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交换心得,学生之间会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讲述教师没有讲清或学生没有听清楚的问题,避免“一步不懂,后面步步不懂”的恶性循环现象。这样,后进生的疑难问题能较及时得到解决,他们对学习就有了信心;优等生在课堂活动交流中能充分展现自己,满足自身的表现欲,推动了他们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舞蹈小组各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36厘米、134厘米、135厘米、135厘米、136厘米、137厘米、133厘米、135厘米,这个舞蹈小组各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找寻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136+134+135+135+136+137+133+135)÷8≈135(厘米);135+(1-1+0+0+1+2-2+0)÷8≈135(厘米)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最新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一般解法,还学会了用“假设的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能力强或思维活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是出乎教师的意料,他们敢于创新求异,跨出新的境界。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题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此“优化组合”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准确设计问题,为合作学习创造空间

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所学内容进行筛选、分类,简单明了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兼顾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有机结合,让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教学中提出恰当的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设计才有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呢?首先教师要明确问题设计意义。问题设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引出一个正确答案,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应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我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各小组争辩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我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通过激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七嘴八舌中,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3教师适时的组织、引导、参与,及时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难点、疑点或兴奋点时常常会产生一种迫切需要交流的欲望,激起合作学习的动力。此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学习的难点、疑点或兴奋点处组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指向合作的积极心理态势。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不是观望,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必要的时间恰当地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正确的看法帮助学生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交往互动中,参与合作要到位。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当我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墨水盒而发生了争论时,他们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呀,那个墨水盒正面是正方形的,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后再举起那个墨水盒,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这时我感到很欣慰,不再可惜原来设计的环节没有用上了。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4全面评价,激活合作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追求个人努力上进又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机制。这就必须把以往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所以,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以便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成员的信赖思想,使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体现个人的智慧,更体现团队的力量。因此在评价学习结果时,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及时奖励优胜小组,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让学生体验到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所带来的的成功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促进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后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生生互评,组间互评,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

参考文献

[1]王小凤。 《小学数学教育》[J]. 合作交流要从形式走向实质,(3)。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

篇5: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

殷青平

(湖北省十堰市外国语学校)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应运而生。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关系着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的应用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分析的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效课堂 教学论文

浅谈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讨论文

数学式青春作文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当中小组合作的应用(精选5篇)】相关文章:

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2024-04-09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2022-12-19

初一数学论文_精选2023-08-28

高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2022-05-07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2022-05-06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2023-03-09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2023-03-09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论文2022-05-05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论文2023-06-10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案例2024-01-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