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水小故事(精选5篇)由网友“若小飞”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古代风水小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篇1:古代风水小故事
在宋末之时,庐陵有一个姓彭的男子,不幸父亲去世,他是一个忠厚之人,同乡为他介绍了一个在当地有名的地师,为他父亲勘测墓地,风水师来后,小伙双膝跪迎,礼术周到,风水师有些感动,然后就随小伙走山寻地认真勘测,并寻得一处,来龙高大起伏曲曲,老龙开阴窝之穴,有三分三合水,前面吐唇金星,踏脚近案微起,明堂紧敛,来水之玄曲曲,消于两山相交之间,左青龙、右白虎紧护穴场,案山起山台,朝山环抱,罗城一层高过一层。风水师站在穴场上说:“你将父亲葬在这里,彭家日后全出藩王、州牧、郡守之类的大官”。
小伙听后十分高兴,就请人在那里挖井开穴,风水师告诉挖井的人说:“往下挖的深度不要超过九尺,不然就有异物出现,然后此穴就被破坏了”,风水师站在一旁看他们挖井,由于在高山上没有凳子坐,风水师年迈体虚,站久了就有点累了,于是就到旁边一个石头上坐下休息片刻。
挖井的人只顾用力向下挖,就忘记了风水师的告诫,一下子挖了一丈多深,就在这时突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只白鹤从地下一跃而起,直冲云宵,众人无不惊骇,风水师一看口中叹息,大家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来到墓穴前一看,见已经挖下一丈多深,心中悲愤不矣,就不声不响地走了。
墓穴已经挖好,彭姓小伙明知富贵已随白鹤而去,但无赖之际也只好将父亲安葬在那里,尽管福贵之气已随鹤而去,但仍然不失为一处佳穴,彭姓后人还出了两个县令。
看来,这个穴位的吉气还没有散尽,这也说明彭姓小伙富气还不足以任藩王之类的官,也说明风水师的大意。凡事有一个主次,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来做这些关键性的事,才能准确无误。
篇2:古代风水小故事
东汉时期,一个名叫袁安的书生父亲死了,他四处为父亲寻找墓地。遇到三位书生,三位书生得知袁安的目的后,很是为其孝心感动,指着附近一地,对袁安说:“把父葬于此地,后人可以世代做大官。”
袁安照办,后果然发达。袁绍就是袁安的后人。
以上故事摘自《汉书》,这个故事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反映了汉朝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后代得富贵贫贱和风水关系。
安禄山造反的风水传说
唐代有一个叫汪风的人,其家宅连续发生怪异事故,十年间妻儿奴仆陆续亡故,疑心住宅的不吉,把家宅卖给同乡的盛某,不料盛某住进以后,没几年妻儿奴仆也陆续亡故。盛某一见不妙,于是折价卖宅,可是无人愿买。
后来县衙小吏张励,路过该宅,见该宅内两个箭杆粗的青气冲天,便以为宅内有珠宝,于是贪心买下,立即迁入。晨起又见两股青气,于是在青气处拼命挖掘。
挖到六七尺时,见一圆形石盘,下面是一个精雕细刻得石柜,缝隙用铁汁浇筑,并加石灰密封,外又用铁链固石盘,印有九方紫文。遂打开是朱印和铜盘,不料有大猴跳出,倏忽不知去向。再观盘内有一方石铭,上刻:“祯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鲍知远囚神猴于此,其有发者,发后十二年,胡兵大乱、六合烟尘,发者俄亦族灭。”
第二年张励家便遭灭族之祸,再十二年安禄山造反。
篇3:古代风水小故事
司马睿镇守建邺时,王导请郭璞勘测风水地,得泽山咸卦,变卦为水风井卦。郭璞于是断言,东北方带有“武”字得州郡,可得铜斧;西南方带有“阳”字的州郡,水会沸腾。时间不久,后来果然在东北方武进县的田中得到了五枚铜铎,在西南方历阳县的泉水沸腾了一天。
风水祖师郭璞---其验如神之二
晋朝的皇帝明帝想了解葬坟的事情,听说郭璞正在为人葬坟,于是化装成平民前去观看。到了实地一看,是葬在龙角上,于是问坟主,为什么葬在龙角上(古人传说葬在龙角出帝王,要砍头的)。主人答:“郭璞说是葬在龙耳上,不出三年招天子。”皇帝一脸的惊愕,“是出天子吗?”主人答:“非出天子,当能招引天子来问。”
篇4:古代风水故事精选
如果说白莲道人渴求佳穴还有一点羞答答的话,那么,蜀中士子杨巨源对于阴宅风水的追求就是肆无忌惮、迫不及待了。
蜀中宣抚司参议杨巨源家中死了母亲,请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地师,地师给他讲“在秋防原之侧的马岭关下有一吉穴,山势其险,来龙如万马奔腾,堂局似疆场布阵,穴结高山悬壁之中,犹如“壁上挂灯”,向上仓板田起浪,案山远秀,左旗右鼓,葬后若在堂局之中,有兵马金鼓之声,乃为尔的吹阵之势,则提升就会很快了;如果出现交战之情,那此穴会有小差冷退之势,定然在不久有丧身之忧”。杨巨源不顾山路险阻,竟然为了富贵亲自背着母亲的尸体登山,并把母亲葬在了那个壁上挂灯的穴位中,杨巨源对这块地充满了希望,把自己兴旺发达寄托在坟茔中,幻想母亲的在天之灵能保佑他变化发迹。
过了一年多,四川宣抚吴曦出师于河池,行军路经此处,就屯兵于马岭山下的明堂中,清晨士兵起来晨练,则金鼓其鸣,声传万里,巨源心里暗暗高兴,并赞叹地师之言甚准,士兵在演练的过程中,突然从旁边的树林从串来一条大蛇,伤了两名士兵,众人冲将过去一阵打杀,血溅四野,狼狈不堪,军阵也乱成一团。巨源叹息,此乃天意也。
后来,吴曦举兵造反,杨巨源帅人以谋诛之,朝廷下旨封奖杨巨源,职通判资序而兼四川宣抚司参议,此人个性直爽,不惧权宦,冒犯当时的宰相安丙,安丙用计使其就犯,并派遣傅桧灭杀杨巨源于大安军城下。这正应了“此穴有小差,见血光而有丧身之祸”。
篇5:古代风水故事精选
对唐朝人来说,那时注定是多事之秋:安史之乱还没平定,回鹘又杀出来个骨力裴罗,先平西域,再破突厥,然后独霸草原和大漠,虎视眈眈瞧着中原这块肥肉。彼时唐肃宗在位,光收拾烂摊子就够手忙脚乱了,根本无力应付来自边疆的威胁,嘬了几天牙花子,决定把闺女送出去给骨力裴罗做老婆。这也符合汉唐两代的一般规律:男人不行就换女人,打不过人家就和亲,通过做老丈人或者大舅哥的方式换和平。
把闺女送出去之前,唐肃宗派了一批人到回鹘出差,实际上是做考察,摸摸骨力裴罗的底细。考察团里有位奇人,一路上东张西望,见个小山包就爬上去,用土圭测日影,用罗盘定方向,还在纸上画些莫名其妙的符号。领队的表扬他.说军事勘测很重要。那人说得了吧,什么军事勘测,我在找龙脉呢。原来他是位风水先生.
该风水先生回到长安,向唐肃宗汇报说,经过他精心勘测,终于发现了龙脉所在,就在大漠之南,一座名叫福山的小山丘,只要毁了这坐小山丘,回鹘的王气就散了,骨力裴罗就完了。唐肃宗大喜,吩咐送亲的人一定要找到福山,把它搬回来。后来送亲队伍果然找到了福山,用火烧,用醋灌,把它分解成一块块,装车运了回来。后来骨力裴罗果然死了,回鹘走向低潮,边疆威胁解除了。
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属实,都可以写进风水书里.作为一个案例来讲。因为它能证明风水很神,很有用,很有历史渊源。
还有两个案例,跟唐肃宗挖人龙脉这个非常相似。11世纪后期,辽国皇帝担心女真人威胁国家安全,让风水先生去女真部落找龙脉,找到一座小山,火烧醋灌,挖了回来,堆在北京西安门内大街,现在叫免儿山。13世纪初期,金国皇帝担心蒙古人威胁国家安全,让风水先生去蒙古大漠找龙脉,也找到一座小山,火烧醋灌,挖了回来,堆在北京景山公园,现在叫万岁山。可惜都不大灵:辽国皇帝挖了女真人的龙脉,女真人还是灭了大辽;金国皇帝挖了蒙古人的龙脉,蒙古人还是灭了大金。把这两件事写进书里,证明的就不是风水学很神,很有用,而是很烂,很碍事。但痴迷风水的朋友会说:他们挖龙脉没挖对嘛,当时要是派我去,肯定能找到真正的龙脉,所以不能说明风水学不管用,只能说明他们学艺不精。
此类挖龙脉之故事,在黄梅四祖也上演过一次,故事发生在哪个年代已无可考,传说:黄梅四祖寺来龙山一直在生长,如果长到太白湖黄梅就要出天子。恰好皇帝在金銮殿上头晕目眩,命钦天监观天象,钦天监观天象之后,报告说:湖北境内有一块宝地,成形后将要出天子,故陛下上殿头晕。至于准确位置,确实无法看清,于是皇帝派人在湖北到处寻找,当找到黄梅四祖寺附近时,发现此地确实有帝王之气,于是飞报朝庭,迅急派兵前来挖断山脉,此山就是现在龙腰山,经过堪测后,一致决定挖断龙腰山来破坏黄梅出帝王的风水。当兵卒白天挖断龙腰山的时候,晚上挖断处又自动合拢,如此往复多次,神鬼也累了,于是就在高空叫道“你白天有千人挖,我晚上有万人填,只怕桐桩钉四沿”,于是军士头目,就砍来桐梓树削成桩,在挖的时候,于边沿钉上桐梓树桩,晚上神鬼见了树桩不敢近前,就这样将龙腰山挖断了,破坏了黄梅出天子的风水,直至今日,挖断处仍然存在,当地人一直流传着这个故事。
★ 秋游阆中作文
★ 建筑风水学的论文
★ 建筑风水论文
★ 学习写风水的诗

【古代风水小故事(精选5篇)】相关文章:
唐昭陵导游词2023-05-30
湖北易县清西陵导游词2022-04-29
关于风水的书籍2022-05-07
风水吉祥物2022-05-04
墓园景观文化有哪些内涵和历史传承?2022-11-06
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导游词2022-12-14
《易经》中蕴含的教学之道2023-11-12
建筑风水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建筑风水与自然哲学2023-08-30
有关福建南靖土楼的导游词2023-07-06
浅谈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的应用论文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