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时间:2023-10-15 07:30:5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精选8篇)由网友“tolic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篇1: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 传统文化 历史内涵

论文摘要: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历史”,是包罗万象的空间艺术。透过那斑斑驳驳的一砖一石,人们能够从中解读出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中的礼制,宗族家庭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都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建筑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具备很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时代性的差异;从横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土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人民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本文中,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礼制”与中国传统建筑

君主专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体形式。“礼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很重要的。所谓“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孔子是“礼制”的忠实维护者,他的“克己复礼”等主张,都反映了礼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同样存在壁垒森严的等级,从建筑的布局、形体、结构到装饰设计,处处皆凝结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规范,以显示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这就是建筑中的“礼”。宫殿建筑中,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为“殿”,与家人生活起居之处为“宫”。故“殿”的面积与构件都以大为美,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来显示皇权至尊。“宫”的建筑规模则据主人的身份而定,皇帝的起居宫最大,其次为皇后及其妃嫔所居之宫。明清故宫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整个建筑群中最雄伟宏大的部分,居中而立,统摄全局,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后宫中皇帝起居的乾清宫规模最大,其后为皇后起居的坤宁宫,再次为妃嫔所居的东西六宫,皇室家族内部的贵贱尊卑,由此都可见一斑。

民居建筑的等级限制也是极为严密的,各朝统治者甚至以律法的形式来加以规范。各级官员的府邸建筑,都是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建筑装饰的伦序等级十分明显。例如:基座是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装饰手法,一般的民居只能用普通台基,官品较高的府邸可用较高级台基,惟有皇家建筑和佛寺庙宇,才可以用“须弥座”。这种座式原为佛像底座,寓意以须弥山之高显示来佛的崇高和伟大。皇家建筑借用“须弥座”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屋顶式样的不同也代表民居的不同等级,四面坡顶多为皇室和庙宇专用,歇山顶多是达官贵人的宅院,普通百姓的居室多为硬山顶。此外室内装饰中常用的天花、彩画等也分不同等级,严禁违礼僭用。

二、“宗族观念”与中国传统建筑

宗法家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宗法伦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后,这种观念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中国传统建筑也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宗族观念和思想。

中国传统的居室建筑,是对宗族家庭伦理最形象、最生动的阐述。就平面布局而言,民居的分布多由若干单体建筑来组合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寨。庭院为同祖同宗家庭生活起居之处,村落为同姓同族之人交往活动之处。这种布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族群而淡化个体,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传统家族的宗法特质。民居庭院内部的布局也内涵丰富。为了体现父尊子卑,长幼有序,一般皆将家长所居的正室安排在正上方,同时也安排有祭祀祖宗或家庭集会之地。在“堂”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相对于“堂”,房为从属地位,这与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同时,由于堂为家庭居室中最尊贵的地方,代表同宗集会之地,故人们习惯上以“堂”称父系亲属;母系的亲属不是同祖同宗,故而不能算是同“堂”之后,遂以“表”称之。出于室正房偏的观念,人们称结发妻子为“正室”称妾为“偏房”。同时,为了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动自由,妇女的居室一般被安装在幽深、封闭的院落后部,故传统社会习惯称妻为“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人将妇女之居称为“闺房。

三、“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建筑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投入。中国传统建筑绐终讲究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映衬,追求虚实相生,情境相映,曲折尽致,意有回境以达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民居,其选址、布局、结构、色彩风格皆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各地区自然环境相生相融。西南地区阴热潮湿,蛇虫出没,居室虚空而筑,幢幢竹楼掩隐在片片竹林丛中,拙朴雅致;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漫漫,其居室掘穴为窑,苍茫而古朴;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东北平原地区,原野辽阔,寒冷干燥,故居室雕梁画栋,端庄厚重。在色彩的应用上,北方自然色彩单调,故建筑的装饰色彩浓重热烈,红墙朱门,黄瓦绿窗,色彩热烈鲜明。南方植被丰富,自然色调丰富多彩,故建筑物多采用天然原色,粉墙黛瓦,褐柱青砖,幽雅而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园林建筑,是对自然山水的再现。所谓“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指的就是园林中的建筑设计尽可能排除人工雕琢的痕迹,遵循自然山水风景的规律,效法自然,渲染野趣。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往往不得不改变某些固有的特质。如对线条的处理,建筑作为人工创造物,直线是其人力之美的象征,而自然山水风景却多为柔和、流畅的曲线。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华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些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雅致唯美的建筑装饰,缤纷绚烂的建筑色彩……无不让人感慨中国传统建筑的极致之美。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引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无限感悟。让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9(9).

[3]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2(1).

[4]马玉鹏.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与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0,(12).

篇2:中国传统建筑照片处理

这篇教程像的朋友们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照片处理方法和手段,教程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适用性的,转发过来和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了,

注: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FEVTE编注:更多PS图片合成教程交流讨论及图片合成作品提交请进入PS交流区,地址:bbs.fevte.com/forumdisplay.php?fid=51&filter=type&typeid=88

篇3:中国传统建筑思维方式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7个大类:①居住建筑。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主要有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距今7400~67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中的建筑均为半地穴式,即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来,原始社会的穴居,正逐步朝着宫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是合院。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这里。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遗迹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5300年前。楼面离地约和人等高,其下圈养牲畜,楼面上周围有栏杆,围着平台和房屋。现存干栏建筑比古代大为减小,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②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门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达80米。唐代边城中出现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创建箭楼,北京内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城东南角楼是明代优秀作品。钟、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专司报时的公共建筑。宋代有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的记载。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鼓楼和钟楼,其下部是砖砌的墩台,上为木构或砖石的层楼。③宫殿建筑。宫殿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宫殿建筑集中当时国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它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最后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为矩形,东西宽753米,南北深961米,墙开四门,建门楼,四隅建角楼。它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调动一切建筑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④礼制与祠祀建筑。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凡是由“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称为祠祀建筑。礼制和祠祀建筑大略分为4类: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庙、祠;举办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⑤陵墓建筑。是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专供生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个规划完整、气魄宏大的陵墓群。⑥佛教建筑。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陶塔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布到中国,其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类。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⑦园林和园林建筑。中国传统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其中现存最著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类型,除上述7类外,还有军事建筑、商业建筑,以及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坊表等建筑小品。其中长城经历了余年历史 ,延袤万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建于7世纪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单拱石桥,比西方出现同类结构要早700年左右。

篇4:中国传统建筑思维方式

一、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之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其文化之间的差异,东方最具代表性的是辩证思维模式,尤其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辩证观点再加上易学观点,看问题较为折中,俗语说“看破不说破”,中国先人的文化思维总结来说分为:变化、矛盾和中庸。这些观点基于世界万物都是由对立矛盾面组成,处于不断变换过程之中,中庸是不偏不倚游走其中的道理。中国更注重中庸之道,讲究低调的处事风格,这种思想传承了千年,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而西方人们的思维多以线性为主,尤以欧美为代表。不同于我国的思维方式,西方国家更加认可事物的根本,认为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世界上任何的关系都没有矛盾,矛盾即具有两面性,他们将事物判断得十分明确,在对错之间的界限十分鲜明,一定要将事物进行明确的分类,不允许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而中国人喜欢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认为事物存在两面性,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都追求能够和谐地发展。由于东西方国家人们思维的不同,导致了判断问题的方式不同,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加重视个体的强调,而东方国家的人们讲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将个人的作用弱化,而重视群体的力量。

二、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形成 东西方国家人们思维上的不同,追溯其根源,有心理学著名专家尼斯比特指出,这种差异是由于两个地域的国家在形成中所经历的轨迹不同,西方国家的发展中主要推崇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他们国家的文化是以古希腊为主,而我国在发展中人们大多遵从儒家思想和文化主张,并且在道教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整体性作用。 (一)辩证的东方思维方式 我国从古代以来,就形成了群体生活的模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是以集体利益共享的方式进行劳作的。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们形成了集体思维模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大多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自己的生活方式要依赖社会的总体环境,因此我国人们在分析问题时多夹杂着外部因素,对自身的影响考虑得不多。从历史环境考量,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人们的生活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等级制度和相互配合的劳动十分明显,因此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体以五方面进行总结:1.变动性: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方式来看都是存在变化的。2.矛盾性:事物本体充满矛盾性,没有绝对的精确。3.折衷性:与太极符合原理一样,强调柔和曲变,得到中庸之道。4.关联性:每个人都不能够单独存在,与环境和社会都存在着相互的关联。5.平衡性:客观事物与环境普遍和谐共生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二)独立的西方思维方式 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的是自由和人文,这是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思维方式。由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相对单一化,人们更多的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社会的环境背景对个人的影响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结构和人们所生活的大环境是形成人们思维方式的主导力量,是形成认知的过程。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被世代相传,一直延续下去,使人们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由于西方国家人们的生存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这种生存方式更加重视个体的能力,适者生存。因此西方国家更加重视个体的力量。中国的社会生产主要以农业为主,人们的思维更倾向于人际关系和自然因素。西方则更倾向于独立的个体,东西方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导致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更加依赖于自然的恩赐,是一种被动的思维,而西方靠狩猎来生存的方式使人们的思维偏向主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既存在不同,也能夠互相促进。 三、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在传统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设计师的知识文化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形成,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变化,中国建筑的设计方式是其内在根本机制,它更加详细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的设计风格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即自觉的理论表达不够,没有根据准确的科学原理进行设计,只是凭借设计师的灵感,使其在理论上存在着不足。 (一)建筑文化传承差异 西方国家的建筑设计主要以理论为主,只要理论上成立就敢于开始修建,在《建筑十书》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论建筑》等文献中,能够看出东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建筑书籍中更多的是说明建筑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而中国的建筑文献中记载的多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前者注重理论,后者注重实践。当然,中国的建筑只靠设计师的灵感去想象是不能完成的,之所以中国建筑能和西方建筑一样成为东方代表性的文化传承,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对建筑的需求不同,设计师通过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融合社会环境,用自己的方式将设计风格与理论进行结合。 (二)建筑形态形式差异 从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到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可见木结构建筑在古代中国所占的地位。即使是中国古代也有砖石建筑,多存在于古代佛塔和墓室之中,虽然材料是砖石但是在构筑结构上还是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构筑形式不同。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多的参考古代罗马帝国以及古希腊文化,以石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木材为辅进行设计,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我国的古代建筑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不论功能如何基本构成形制要求相对统一,即中轴对称、外合内开和院院相连,讲求意境和内敛。从古代民居建筑到宫廷皇家建筑,以及寺庙道观都是左右对称,院院相接,只是在空间处理和建筑体量上加以分级,这是儒家思想的等级尊卑观念的一种体现。在特定空间环境内以某一核心建筑为主体,以特定的模式与方法向外拓展扩散,再分别赋予其建筑功能性,组成大片群体建筑且保持轴线对称和空间意境及空间连续完整性。西方建筑在建造之初就强调其功能性,一切构造方式由其功能所决定,例如西方社会设计教堂时的仿十字模式,确定后就在其空间内部进行精细的空间分割和装饰描绘,建筑形式一般以单体居多。与我国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建筑更多的重视个体的风格,每一个建筑都具有庞大的气势和恢弘的设计风格,他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突出人类的智慧和地位,建筑多采用高大宏伟的风格。

我国古代文化更多的强调对主体的凸显,在进行“认知-评价”这种机制的分析中更加重视评价,重视人自身对事物的评价,而不是理论上的成立,也不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得出准确的结论,而是更加倾向于人自身的实际感受,来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上也更加重视整体的和谐,不断研究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其装饰特点,并进行改造升级达到一种至高的状态。在认识和评价机制上,中国古代匠人在建造建筑过程中更习惯于运用人的感受和行为习惯来类推建筑的形态本体。这种明显的中国传统式思维是在几千年的东方哲学思维和常态的农耕生产方式下产生和形成的,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它既具有浓厚的东方辩证主义色彩,又充满强烈的主观色彩。强调自然与建筑本体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又具有天道无变的绝对思想性;主张经验和理想的结合,又要求具备自身的内悟;既追求纯粹的技术美学境界又鄙视科学的验证。在中国的古代建筑匠人那里,储存了几千年的建造思想,建筑原理在实践中以师徒方式口口相传,师徒文化在古代建筑文化体系中是一种基本存在机制。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建筑设计理念。西方国家的建筑更强调主体性,而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的是一种融合、和谐共生的原理。二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高下优劣,但是从建筑创造和延展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及一些精巧技术传承的角度来说,西方国家的建筑精华部分值得我们当下的建筑设计师研究借鉴。

四、结语 虽然中西方国家在思维上及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其建筑的发展却都是朝着人类文明的延续而进行的,都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古代建筑代表著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形象特征,它的存在能够提醒人们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改变,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也不可能轻易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习惯。我们可以融合示范建筑文化思想中的精髓,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可以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方式带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将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推向世界。相信在这个相互交融的时代之中,东西方可以相互理解,产生更加优秀的建筑作品。

篇5: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有哪些务实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有哪些务实精神?

农耕生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特征渐渐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群体趋向,农人在农耕活动中认识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真理。这种农人的务实之风也感染了文化人,于是“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便成为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形成了实用、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科学玄想的特征。“重实际而轻玄想”的另一种表现在于对待宗教的态度上。自周秦以后余年,基本上没有陷入全民族的宗教迷狂,实用理性逐渐成为根深蒂固的民族精神。

这种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很少刻意地附加装饰。

中国古典建筑是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框架结构的技术体系之上的,一直十分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从椽、檩、梁、柱到基础的结构力学传承,关系非常清楚。不仅如此,有些看似装饰物的构件,也有其结构方面的原始需求。如雀替,似乎是为了解决立面构图问题而发展的,但是本身也是出于一种构造上的需要演化而来的,

又如室内装修的“彻上露明造”。为了避免屋顶构架的木材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处在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之中。因此,很多时候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作适当的装饰处理,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

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纯粹装饰的构件是很少的。构件一般是在充分反映用途和构造的情况下,加以有节制的装饰完成的。适用则可,绝不无谓添加。

其二是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

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建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在审美方面,中国建筑给人设定的路径决定了人在其中是以一个个院落为中心对建筑进行审视的。故而在建筑设计中,匠师们仅就院中视野所及进行仔细推敲,而对目光不及的侧面则彻底不管,任其质朴平淡,从而形成了立面构图的“场景式”特征。步移景异,则是以面为单位在变,而不是如西方的以体为单位进行。这种“二维”审美特点,是真切认识古建设计的一把钥匙,可以纠正长期以来以西方审美观点来判定中国建筑的误区。

篇6: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有哪些要点?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有哪些要点?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中国建筑以中国文化为中心,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或构木为巢。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在北方,我们的祖先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以后逐步发展到地面上,

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无论是精英文化的诸子百家还是作为民俗文化的民间信仰和风俗,大多可以归纳到“以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的农业文明的范畴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基本性格,其根源都深植于这样一种经济生活当中。

这种农耕文化以其深刻的影响力,无孔不入地左右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尤其是官式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在许多方面表露出与之相应的特征。

篇7:中国传统建筑-客家围屋

中国传统建筑-客家围屋

摘要:住在围屋里的人,都称自己是“客家人” ,过着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汉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一个大围屋里常常住着几百甚至上千人,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祖先的直系缘后代。围屋功能齐全,保存完好,溶生活、娱乐、防御于一体,古朴雄奇,散发着浓郁的客家风情气息,科学家称之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迹。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一、客家围屋的起源。

大约 1600 年前,为避战乱,客家先民一步三回头,淌着热泪,恋恋不舍离开了中原故土,开始了艰难而遥远的南迁之路。晋末的战乱让世代生活在中原的人们南逃避祸,以期保全家族的香火延续;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持续的战火离乱,让久居中原的人们已经没有了安土可依,南迁成为许多人不再选择的选择,“靖康之难”后的北宋覆灭,朝廷偏安江本南,中原再次陷入灾难与恐慌,南迁又成为众多中原人的无奈。在漫长的岁月中,遭遇了多少次大动荡,经历过多少次大迁徙,在中国汉民族的谱系中,从此多了一个优秀的民系——客家;在向来蛮荒的南方山地,从此多了一批勤劳的拓荒者——客家人。他们在把足迹踏遍南方山地的同时,也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传播到了南方的山山水水,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他们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不断。 建在千里赣江源头的赣州城,城墙下,左边章江,右边贡江,两江合流就成赣江。赣江是南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江支流, 客家祖先就从这通道涌进赣南山区, 然后深入福建、广东。赣南围屋客历史最鲜活的载体,更是客家研究最生动的物证。围屋几乎就是客家的象征。客家人可以不住围屋,但住在围屋里的,一定是客家人。“客家”原是当地土著居民对客居的外来户的称呼。“客”与“主”的身份原本就是相对的。外来人住得久了,慢慢变成老客。最后,终于反客为主。接着,又来了新客。后来的人,在先来人的眼里,自然被看作“客”。无论是“老客” “新客”,相处时间长了,先是别人称他们为“客家”,渐渐地,他们便自称“客家”,以区别当地的土著人群。 他们住在围屋里,自称是“客家人”,过着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即安全又能相互帮助,而且使中原的文化理念能继承下去,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汉族的传统生活和方式。一个大围屋里常常住着几百甚至上千人,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缘后代。 今天的客家围屋已不再是客家人为保护自身所建本立的居所,围屋内大多都已经不再住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客家围屋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

二、客家围屋的分布状况。

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地方俗称:“三南”) ,以及寻乌、安远、信丰的南部,大致分布在江西靠近广东的那部分地区。此外,在石城、瑞金、会昌也有少量的小土楼和零星围屋;于都、宁都、兴国三县交界处则多为村围。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为集中的。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图1) ,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式围屋(图2) ,近圆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 2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围屋──关西围屋(图3),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 ,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 (图4) 。定南县几乎各乡镇均有围屋,但较零散,精品少,多用生土夯筑墙体。故屋本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为别县所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上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图5) ,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孔(图6),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殊死抵抗。安远县的围屋主要分布在镇岗、孔田的南部乡镇,现约存100余座。信丰县的围屋比较破残,多见于小江乡。寻乌县属于珠江水系,因为受到粤东文化的影响,所以这里南部乡镇多是,在正面设炮楼的围拢式围屋。

三、客家围屋的主要特征

A、组合扩展性

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从其最简单的一明两暗三间过,发展到两堂两横、三堂两横、直至九进十八厅那样的大房子,无不体现其成组向前、向左右不断扩展、延伸的特点。此模式在选址开基之时,就藏下了其发展的势头。客家人也常因宅基的拓展问题发生纠纷,乃至宗族械斗。这种扩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

B、主次分明,均衡布局 无论房屋发展到多大规模,始终是以正厅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正屋、正厅的体量规模、本装饰档次,各横屋和次厅均不能逾越。横屋房门均朝正厅方向开,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的向心力,也体现了这客家人因远离中原故土而怀“慎终追远”的心态。

C、注重防卫,构筑奇异 在过去的岁月里,当平静的生活被战乱或宗族之间的争斗打断,围屋就会立刻成为保护族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军事堡垒。楼上房屋之间,连通着许多小门,平时各过各的日子,紧急之下,家家开门就连成了一条抵抗外来入侵的大回廊。

D、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客家围屋讲究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追求人工与天然的统一,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与之相互衬托,追求理与情的统一。如门前长方形的禾坪,禾坪前半月形的池塘,后面的花坛,这样,由建筑、山水、花木寄情托性组颇具诗情画意的画面,体现着一种有情的感性色彩;门口的红色对联和窗户上的各色窗花,则又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既有激情澎湃的旋律,又有委婉舒缓的乐章,将理性与感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创作思维不仅呈现出极为多样化、多层次的独特审美形式的融合,又成功地完成了它的建筑任务。

四、客家围屋的构造艺术。

客家是汉族人群不断迁徙的产物, 他们大多在边远山区从事艰苦的开拓性事业。 因此,当他们又来到新的他乡开基立业时,往往不仅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而且还要同土著和匪盗作争夺生存空间的殊死斗争,于是谋求安全和良好的防卫功能,便成了客家人体现出的那种强烈的防御体系。围屋是以防卫性为主要特征的民居,如何使围屋易守难攻,是造围屋者苦心孤诣之外所虑的重点。如厚实坚固的围屋墙体,大多外包砌砖石,内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墙砌至顶层楼时,便收分成环形的“内走马”,以便作战时防御用,就此便体现了两方面的构造艺术:一方面即保证了易受攻击部分墙体的坚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击而显得过厚的墙体,做成了一圈“内走马”,另一方面则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争取到了实用的防卫空间。又如燕翼围,为了防备长困久围,墙体中甚至设计有四个斜向的“排污道”,以便人出不了围或被堵塞排水沟时也能将污便排出围外,可谓用心良苦,尽善尽美。 围屋的细部艺术,主要表现在围内,尤其是“国”字形围的厅堂建筑中。因厅堂的好差或档次的高低,往往代表着一围或一姓一房的财富或地位。因此,祖堂或厅堂中的梁架垫木、门本窗额枋,柱联柱础,天花板铺地等,都会尽其资财之所及、毕其工艺之所能,精 益求精地进行装饰。如祠堂大门门面,一般为仿木构牌楼线脚装饰或雕刻,额书堂号或其他标榜门第出处的文字。厅堂内均铺砖,天井阶沿皆用巨条石打制。祖堂或正厅一般不设楼层,按传统祖位所在处,其上是不能置物住人的,因此,大多为梁架制作精美,下厅或前厅多用天花板,上绘民俗彩画,高级的还设有藻井;朝厅堂开设的门,绦环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兽,风格接近徽雕;天井两侧的厢房,则用六或八扇格扇门,窗户多为各种拐子纹与雕花相结合使用。厅堂内用柱不多,且有木质和石质之分,石质的往往四面题刻对联,柱子上都有雕饰,且形式多样。此外围内用卵石拼铺的室外铺地花样,以及悬挑的走马楼也颇有些艺术特色。 总之,在多走了几座围屋之后,给人的艺术感觉是,外表朴实无华,甚至还有些冷峻和压抑感,但走进围内,便让人有种民间艺术的活泼感,乡土文化的质朴感和一般浓浓的生活气息感。

篇8: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文化建筑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文化建筑

摘要: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文化,俗称风水,是中国人居环境的艺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归功于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现实适用性。风水作为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中国城市、庙宇、乡村、道路、住宅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而且渗透、积淀为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文化取向,成为中国人的基因。

关键词:中国传统环境文化 风水学 广东建筑风水

一、风水概论

风水是以古代有机自然观为基础,把古代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和引进选择地址、布建环境的艺术之中,使城市、村落、住宅趋利避害而发展起来的环境评价系统。

它包含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地形、区位与方向分析、环境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与方法,目的是使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气候、天像、动植物、地形等达到协调、和谐、共进,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

二、风水思想与中国社会文化

1、风水是以儒家为主、佛道结合的建筑文化

儒家尊《周易》为群经之首,阴阳思想、太极八卦理论,就是从《周易》中产生的,宋明理学的兴起,使得以儒为其表,以释道为其里的新儒学与风水思想更为合拍。风水以阴阳为根本,以“生气”为核心,同时杂以五行、八卦等思想学说,而阴阳、气说、五行与八卦,同时又是儒道两家共同的思想内容之一。

总之,历史上风水思想总是与儒、道、佛三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掺杂、彼此渗透,这样客观上又确保了风水的传播与发展。

2、传统美学观在风水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美学观从文化性格来说,是内向、含蓄型的,以表现含蓄、幽曲的特征为主,但这种性格特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除了它们外,还有方正、对称之美。中国美学观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在中国风水中得到了展现,从风水的形局来看,“山环水抱”,“屈曲有情”,“方正对称”。

广东除了南岭这一连绵的山脉外,还有有大庾岭、骑田岭、滑石山、瑶山、大东山、连山等山脉,广东最大的河流是珠江,其它主要河流有韩江、榕江、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形成了山环水绕之势。广东的河流因为位于下游即将出海口处,因此流速缓慢,形成了弯弯曲曲的河流,符合屈曲有情的特点。www.zlunwen.com

最有特色的要数广东的建筑了,其中的代表就是客家围龙屋。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3、农业社会对风水模式的影响

风水模式就是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里成长的。古代村落都要集山、水、田、宅为一体,具有一定的`生、养、死、葬的功能,风水地应具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性

广东的农村村落,大多具备这种特点。以广东的仁化县某山村为例,它依山傍水,人民种植耕地,死后会埋葬在山上。这是中国传统的风水建筑模式,虽然在现代化的今天,许多小山村依旧保持着这种风水格局,这时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今天依旧影响深远。大自然滋润了乡村质朴的人民,他们养成了勤劳朴实、善良温和的品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安居乐业。他们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逐渐与其融为一体。

三、风水的理论基础以及运用

1.渊源:《周易》

风水对环境好坏的评价,是采用“吉”“凶”的术语来表达的。这一评价方式显然是《易经》的吉凶评价系统。分析《周易》的卦辞系统,可知其基本格式是卦名——特点——利其事(或不利其事——吉(或凶)。风水的原理是以阴阳为根本,以生气为核心发生发展的。风水中的生气说,就是以阴阳交感为前提的。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和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概念,最早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阴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用来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山为阴,水为阳,,山无水不变,水无山不合。阴阳始终处在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变化出现反常,就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应。中国风水学就是在人类居住选址、规划、建筑活动中,寻求阴阳平衡的具体科学技术。

2.五行与八卦体系

(1)五行学说把客观世界归纳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最基本的构成。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有了阴阳五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推动和维持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与消亡。东方属木,颜色是青色,所以东方的山为左青龙;西方属金,西面的群山为右白虎,前面为南方,南方属火,色属赤红,所以南面的为朱雀,我们所背的为北方,北方属水,色属黑,故背面为后玄武。

(2)八卦

太极为万物之本,表示混沌不清的状态。后分出天地,阴阳相媾而分出四时,四时变成四象,进而演变成天、地、山、泽、风、雷、火、水八种自然地理环境,这就是八卦。

四、“气论”与“形论”

1、形式法

形势法,五大要素是龙、砂、水、向。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是其五大步骤。它对五大要素的要求是:龙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

2、理气法

理气法又称方位,主要内容是五行八卦,取五行八卦推定生克道理,又须乘气作向,控制消纳。在世俗中形成较大影响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主要有福元法,大游年法,穿宫九星法,截路分房法,日法:定时,日法:定时中又分为忌神煞法,紫元飞白法,建旺日法,最后还有符镇法。我主要讨论的是符镇法。www.zlunwen.com

符镇有两种,一是方位符镇,如“石敢当”“山海镇”、太极图、八卦图及文字符镇,另一种是时间符镇,在动土修造时,若遇凶日,则可设立文字图案符镇,以求逢凶化吉。

在广东著名建筑中,有许多体现“镇煞”这一思想的建筑,如广州的南海神庙。出海航船或来自远方的航船,都须经过坐落在南海神庙的这个古码头。于是众多的商船顺路经过这里均停下来上庙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顺利,百姓们更感恩于庇佑他们一帆风顺、平安大吉的南海神的。南海神庙坐北向南,占地3万平方米,是明代建筑风格,恢宏壮观且古朴大方。南海神庙的正门矗立着一个牌坊,上写“海不扬波”,这体现了人民对于海神的虔诚以及对于出海人民平安归来的期盼与祝愿。

参考文献:

1、丁文剑 《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水》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1

2、余易 《風水與住宅》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7(2006.3重印)

探析动画视听设计元素在日式动画作品中的应用

河谷型城市的当代山水图景构型探析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模板

安塞剪纸的视觉形象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联性探析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

探析新农村景观设计策略论文

优秀大学生论文题目有哪些

探析有效性强化学校管理解析的优秀论文

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论文

无损检测技术在姿控发动机总装中的应用探析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精选8篇)】相关文章: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3D打印技术探析论文2022-05-25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2023-10-29

农用地开发路径探析论文2023-09-09

衡水地区水利建设工程岩土勘察工作探析论文2022-09-05

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途径探析论文2023-10-29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低碳发展路径探析论文2023-12-01

探析数字化测绘技术与港航工程测量发展论文2022-05-08

建筑设计中内与外关联性探析论文2023-06-10

基于绿色技术下的高科技仿生学研究论文2024-02-05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