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12-28 07:36: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共12篇)由网友“我的愿望”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篇1: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08-14 14:4

第一文库网2:00 ]????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

摘要:本文从分析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入手,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状况,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提出几点看法。

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贯彻执行国家农业金融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农发行在业务经营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入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农发行应如何充分发展其职能作用,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深化的重要一方面。

一、当前农发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成本较高。目前;国务院规定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资本金,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财政支农资金,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境外筹资等。从表面上看,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集具有多元化特征,实际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当前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即:由农发行总行负责向人民银行统借统还,各基层行则通过直接向总行申请系统内借款满足资金需求。在主要依赖中央银行供应资金的情况下,一方面加大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农发行的资金运营成本,制约了其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的空间,长期看,不利于农发行的生存和发展。

2.贷款投向单一,且资产规模呈萎缩之势。农发行成立之初,其信贷资金运用曲工商业贷款和开发性贷款两大部分构成。以来,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国务院决定将开发性贷款和粮棉加工企业贷款从农发行划出,农发行的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农发行成为事实上的粮食收购银行。不仅如此,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发行的粮油贷款业务萎缩现象日益突出。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其他经济主体也参与市场收购,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粮食收购量减少;同时,农发行独家供应收购资金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今后,随着粮食市场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农发行贷款递减的幅度将会继续增大。这必将对农发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收购贷款规模萎缩,使有稳定收息来源的补贴贷款下降,直接造成贷款利息收入的减少,影响农发行的收益;二是有补贴贷款的下降,导致从补贴收入中分割给企业的费用减少,使农发行从企业费用收回不合理占用贷款的空间缩小,资产质量难以改善;三是政策性贷款的减少,表明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日益弱化,迫切需要对其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重新定位。

3.信贷资产质量差,经营风险加剧。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农发行发放的贷款大多数都是信用、保证贷款,信贷支持的是经济效益较差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棉花企业,业务范围和贷款投向的严格界定性,使农发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较差。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发行的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加剧。一是增量贷款风险加大。粮棉市场化改革后,大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了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农发行的信贷资产业务由过去全部为政策性业务变为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并存,甚至以经营性业务为主。此时,农发行的信贷风险更多地转化为市场风险。在目前的企业信用状况下,若没有相应的财政补贴配套措施,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企业发生亏损,就会导致贷款损失。二是贷款收息难。市场化改革前,粮食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主要来源是财政补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销售利润支付利息。而改革后,国家将逐步减少乃至取消对粮食企业的财政补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及时足额支付贷款利息,农发行的收息难度会越来越大,业务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对改善农发行业务经营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农发行职能范围,增强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当前,无论是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还是从农发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来看,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发行职能。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应在继续搞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逐步调整政策性贷款结构,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国务院对农发行职能准确定位后逐步开办新业务,以增强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篇2: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08-14 14:42:00 ]????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

(二)改善负债结构,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机制。农发行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发挥有赖于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农发行应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筹资的成功经验,增强自主筹资能力,多渠道开辟资金来源,减少对中央银行借款的依赖性,降低资金筹措成本。一是努力组织企业存款,加强对开户企业管理,清理企业多头开户,限制辅助账户存款额度,最大限度增加企业存款。二是适当增加财政性资金来源比重,争取国家各种形式的支农财政性存款。三是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这应是农发行筹资模式改革的主方向。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财政应给与补贴。四是逐步降低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比重,改进中央银行对农发行韵融资方式,从直接提供再贷款向主要通过对农发行发行的债券办理再贴现这种间接方式上转变。五是积极利用境外筹资,统一办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转贷业务,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项目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的转贷。六是可将邮政储蓄存款划归农发行使用。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当前,农发行在改善现有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资金调度管理,尽量减少头寸资金等无效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大力减少表内应收息。提高对收息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积极帮助企业促销清欠,改善企业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增强顺价销售能力;切实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等财政补贴资金的监督拨付工作,督促财政、粮棉主管部门及时分解拨付至购销企业,并及时足额收贷收息。三是督促企业加快超期高价位库存粮油的补贴销售工作。四是积极清收粮棉企业其它不合理资金占用,挖掘内部资金潜力。五是督促各级财政部门、购销企业按规定及时足额消化亏损挂账,归还农发行贷款本金。六是有效防范企业改制风险,保证存量资产安全。要主动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制定,做好债权落实工作,防止企业逃废、悬空农发行债务。

(四)强化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农发行既要克服怕贷、惜贷心理,又要在增加信贷投入的同时;加强信贷资金的风险管理,保持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一是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信贷政策。对按政策规定发放的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要继续坚持“钱随粮走,购贷销还,全程监控,封闭管理”的管理原则;对按“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原则发放的非保护价粮食收购和调销贷款,要严格审定企业的贷款资格条件,坚持择优扶持。二是完善信贷管理措施,确保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要做好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严格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发放决策水平;加强企业库存监管,保证贷款物资安全;加强销售环节的管理,保证销售贷款足额归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逐步推广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鼓励企业自筹资金参与粮食收购,或存入农发行账户作为价差别风险保证金;鼓励贷款企业参加企业财产保险,指定农发行为第一受益人等。三是增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渗透力,除对企业库存的日常监管外,要加强对企业信贷资产质量、流动性、财务状况等方面的监督和分析,提高对企业风险的预警能力。四是改进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搞活经营。要加强对企业的粮棉市场行情及价格信息指导与服务,改进和完善结算手段,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流通领域向加工领域延伸,实现多重增值。

(五)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改善农发行经营状况。一是应尽快调整、完善农发行职能,制定《农业发展银行条例》,使农发行的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应完善利差拨补制度,合理确定经营费用补贴;三是应提高农发行的呆账准备率,加大呆账核销力度,强化风险补偿机制,逐步消化农发行的不良资产;四是应核定基准的资本金比率,并随政策性业务的增加或政策性风险损失,由财政予以必要的补充。

篇3: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面临诚信危机,这与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有关,也受社会经济、政治、法制、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还有会计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采取以下对策:加快会计道德立法进程,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增强会计工作透明度,提高行业信誉.

作 者:李万仓 杨德岭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刊 名:许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2(6)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困境   会计信息   对策  

篇4: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意味着他们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

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预测,未来五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而预计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入世、国企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经出现,因此,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

残疾人就业面临八大障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人口众多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转移了农村上亿劳动力,“十五”期间还将转移4000万,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二是结构性因素。从理论上说,通常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岗位100万个,但在很多情况下,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创造出相应的岗位,关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如果是高科技产业,吸纳的劳动量不一定会很多。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不仅创造新岗位有限,而且还减少了很多劳动力。去年全国单位从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4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03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06万人,去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3%,但实际情况还不止这些,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而言,全国就有769万人,而且从今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这将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去年底出中心就达200万人。同时,据对全国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仅有0.65个岗位,从今年一季度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司发布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比为1:2.86,也就是说,一个岗位3人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斑,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被推推搡搡挤入了同一个国际平台,尽管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但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小个子”总怕被“大个子”挤出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企业转制没有调整好必要的劳动关系,应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难逃下岗厄运。中小企业的转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运转能力,很多不良企业经过转制起死回生,然而业主的社会责任淡薄,劳动关系弱化,残疾人就业受到最直接冲击。

5、福利企业的内在隐忧不容忽视。福利企业是国家和社会兴办的以集中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为目的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有扶持保护政策,在管理上有优惠照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经营运作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福利企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企业,国家的税收优惠流失不去说,里面的猫腻也难究其责,更糟的'事,对残疾人的就业实际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残疾人名义兴办的福利企业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6、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的残疾人眼高手低,能从事的工作不愿做,一张口要做坐办公室高工资的工作,使用人单位大摇其头,但实际上他根本从事不了他所想做的工作,使企业经营者见到为残疾人联系工作的人就怕,影响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7、残疾人就业调控力相对较弱,机制创新浮于表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员增效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通常会创造新的岗位,但企业也有可能为了提高竞争力,即使在效益增长时还减少劳动力,这些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国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工信息和渠道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再加上残疾人固有的自身就业信心不足,工作网络还有待形成,所以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减少了就业机会。

8、历史欠帐太多,就业改善还需时间。尽管各地政府都关心残疾人工作,但因为工作规范性没有形成,工作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遇到一件处理一件,所以历史性欠帐太多,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残疾人的就业改善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

另外,还有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滞后的择业观念,也影响着残疾人的就业。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模式,已渗透到人的意识深处,人们只把在正规部门中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雇佣就业形式看作是就业,把只有劳务关系的岗位不算是就业。实际上 判断就业与否只有两个标准:收入与劳动时间。而不论是否有劳动关系或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再有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的残疾人迫于生计,摆摊设点做小买卖,有的开残疾车拉客,或无力办经营执照上缴各种税费,或无固定场所,或因管理有漏洞造成不规范经营,被工商管理部门取缔而挫伤了他们自谋职业的积极性,这实际上是政策扶持工作没有到位所造成。

当前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若干对策

“十五”期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比较快的阶段,同时又是劳动力需求增长比较慢的阶段,就业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表现得都明显和突出,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以更广阔的思路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朱 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汇,“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在中央政府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心的,残疾人与健全人拥有一样的尊严,有同样的生命价值,对残疾人的关怀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体现。残疾人应该得到社会和健全人的帮助,为残疾人提供更宽阔更通畅的就业渠道。

1、重视政府导向,全面关注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保障,将残疾人就业作为关注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并不是指政府按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办法,以行政的手段强行分配硬性安置,而是将工作的基本点落在创新上,着重在宏观上进行调节,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现有基础,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少量的行政措施,在就业政策制定、资金援助、岗位提供等就业环节给予扶持,关键还在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

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而且还要不断认真研究,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应有社会承担的职能还给社会,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义务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履约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协商机制,使工作强而有力、切实有效,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首先表现在认识上。需要指出的是,安残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各个部门都要服从的大局。综而述之,我们要走出四个思想误区:一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残联的工作,而不把它作为社会的共同责任;二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指能安排则安排,而不把它作为一种社会义务;三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手段是把残疾人向单位推介了事,而不是因人而异,协商而决;四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指安排就业岗位,而不是将鼓励自谋职业也作为一种方法。凡此种种,把本来不容置疑的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某些单位变得轻描淡写,应付而过。加强宣传是个好方法。江苏省太仓市残联运用该市的二台一报(市电视台、市电台、太仓日报)和闹市区的固定宣传橱窗、宣传横幅,广泛宣传《保障法》及省、市文件精神,用报道、联播、征文、画册、文艺等形式,大鼓大擂,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绩,去年被江苏省残工委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市,使全市的残疾人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认真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按比例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克服四种偏差:一是单位领导认识不到位,工作有抵触;二是基层发动不深入,思想有疑惑,对安排残疾人上岗不理解;三是残联唱成“独角戏”,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四是工作重布置轻考核走怪圈,形成安残工作年年抓但年年无突破的被动局面,影响并制约按比例就业工作的进行和深入开展。太仓市认真根据该市实际情况,出台了《太仓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办法》,成立了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管理机构,使全市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扎实有效。自以来,该市按比例安残912人,进入企业工作的有862人, 仅去年一年,各基层残联就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15人,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或个体从业的394人,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法积极扶助残疾人从事个体从业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鼓励私营企业和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政府分忧,减轻社会压力。到去年底,全市1.9万名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9120人,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

(3)依法收缴按比例就业保障金,营造氛围。应该看到,残疾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有的单位确实无法安排,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的共同责任还是要担负的,那么就要按规定,按比例收缴保障金,用保障金来扶持残疾人就业和扶持生活基本来源。太仓市近年来形成的“各部门负责,有关系统督办,各用人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由市财政、物价、残联等部门制定《太仓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管理规定》,款项直接转入市财政专户;二是年初根据上年末单位情况,向各单位开出缴款通知;三是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实施劳动监察,使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管理科学化、运作规范化。

(4)加强职业介绍,发挥后发优势。坚持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把安置就业摆到突出位置,是改善残疾人生活,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首要的问题是激发残疾人致富的欲望和创业的热情,调动起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精神,克服自身残疾障碍,战胜自我。在此基础上,加快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步伐就变得十分迫切。尽管很多地方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劳动服务所,但是由于起步晚,信息量少,运作程序还不敞,所以还未充分体现出它的重要职能,因此应该在二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职业介绍效能,发挥后发优势:一是进一步加大职介工作力度,提高劳动服务所的运作效率,尽快凸显社会效益;二是高标准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信息网,使安残就业工作更快更准更优。去年9月25日,中残联在西安专题召开了全国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建设规范化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工作效率,使求职残疾人和用工单位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掌握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将起到关健作用,这实际上是提高了社会化运作形式,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责任。

2、加强就业培训。一项调查告诉我们,残疾人就业究竟难在哪,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低”现象在残疾人中十分普遍,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所以残疾人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弱者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的素质培训,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断论述,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残疾人就业也必须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有劳残疾人也要改变过去只是一味抱怨工作难找,而要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1)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我们知道,残疾人由于自身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即使有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可能由于残疾人达不到最起码的上岗条件而无法安置。基于这一点,太仓市在前几年就着重考虑了上岗培训方案,依托社会资源,设立5个培训点,多特性多渠道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求全市各基层残联,举办各类适应性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每年都举办20多期各类培训班,参加培训近千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太仓市经过分析研究,增设了二个缝纫培训基地,免费为残疾人培训裁制服装。他们认为,缝纫就业门槛底,学习又易懂,上岗快,而且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培训马上可以开店经营,而且经营市场十分广阔,残疾人完全可以在居住地就近经营,既方便周围的居(村)民,又解决了自身就业,可以说是一石双卵,更重要的是,太仓市在培训教育中,在残疾人当中贯彻了适者生存观念,引导残疾人勇敢地改变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2)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大力加强在职培训。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过去那种一次学习和单一技能状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太仓市把在岗残疾人培训也列入工作要求,应该说工作抓到了点子上,他们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在完善企业培训制度的同时,重视做好企业内残疾人的培训,二是通过市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视障人协会了解具体情况,去年举办了首届残疾人电脑培训班,有9名残疾人参加了提高培训,并且有8名一次通过中级计算机应用能

力考核,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

(3)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是最好的就业。目前社会就业思维仍十分陈旧拘谨,很多人还停留在进厂入店的安置上,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然而,很多残疾人因为残疾而行动不便,流动性极差,因此要强化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太仓市的缝纫培训基地应该是条好路子,从这个基地出来的学员,可以说出来一个就业一个,他的就业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这无疑是残疾人就业安置的重要手段。

3、激励自强创业。加入WTO后,我国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然而,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且就目前国内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区区1200万也是杯水车薪,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并非从此走出弱势阴影,因此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还需在自强创业上给予极大鼓励。

(1)政策激励。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极其重要的,政府应该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除安排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创业外,在税收方面也实行重点优惠政策。同时,也可以对吸收残疾人员的企业给予有关政策优惠,以鼓励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不按限额比例招用残疾人的企业处以罚款,用罚金补助那些雇用残疾人较多的企业,或用以鼓励残疾人创业的奖励金,用政策的杠杆来促进残疾人就业。

(2)事迹激励。政府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残疾人的自强精神,以激励广大残疾人的创业信心。从中国古代的左丘明、孙膑、司马迁、鉴真,还是现代的刘伯承,高士其、华罗庚、吴运铎,还是外国的贝多芬、拜伦、海明威、爱迪生、奥斯特洛夫斯基、罗斯福,是自强使他们名留青史。张海迪、桑兰的灿烂笑容,可以鼓起残疾人必胜的勇气。

(3)互助激励。残疾人中的成功者是最好的榜样,残联组织可以通过协会的形式,开展互助活动,以激励残疾人创业。比如社区服务领域,它所蕴含的岗位多,就业门槛底,比较适宜残疾人就业。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开设洗衣店、缝纫店、自行车美容修理店、儿童用品租赁店、图书店、小型超市、小型健身馆等,有的可以通过协会管理,开成连锁店,互助互利,增加品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构建起社区就业服务网络。

(4)援助激励。对一些想创业但无法靠自身力量跨出这艰难一步的残疾人,应该用援助的办法,扶助他创业。比如残联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保障金的规定部分,援助有一技之长者进行创业,或者对开办企业者,帮助联系协作方提供业务订单,循序渐进。当然,在整个残疾人就业工作中,要有一支热心和富于爱心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开拓型,勇于创新;二是专家型,注重研究;三是公仆型,甘于奉献。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真正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蓝天下的挚爱的神圣使命。

篇5:村级财务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1.收入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从调查的10个行政村来看,目前,其收入来源主要为土地荒山发包的上交收入及“一事一议”筹资等,而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几乎空白。

2.村级非生产性支出比重居高不下。调查统计10个村全年支出中,村干部报酬占59.97%,招待费占15.67%,而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仅占15.17%。

3.债务沉重,化解能力降低。半数以上村的负债均超过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拖欠村干部工资、垫付农业税、村道路建设和为完成达标项目而举借的债务。

4.账务处理不规范。所调查的行政村中,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库存物资大部分不设明细账,没有专人管理,往来款项也不及时清理。如某镇4个行政村账面反映固定资产78.5万元,实际库存只有18万元,应报废而未处理的为60.5万元,应收款185.14万元,内部往来258.19万元,基本上为三年以上的呆滞款项,几乎无法收回和变现。票据使用不规范,白条列支行为极为普遍。

5.监督机制不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没有透明度,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从调查情况看,许多行政村虽然设立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村级财务公开也没有做到真正公开透明,有的村很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只是在农经部门督促下偶尔做部分公开。

6.会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较低。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农村会计人员不仅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而且随着村级领导的换届经常变动,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财会工作。

篇6:村级财务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1.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扶持农民创业,这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继续坚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完善村办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优质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

2.规范支出,尤其是非生产性支出。对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实行从严核定,定额管理,限额包干,不得超支。对各项支出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杂支、补贴等非生产性支出,严禁招待费弄虚作假,移花接木,坚决杜绝白条列支行为。合理设置机构,大力压缩村组干部职数,节约开支。根据各村人口规模,核定村干部人数,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应控制在4至5人,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兼任所在组的村民小组长。

3.加大债务清理力度。按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形成原因,分类研究化解方案,严格债务管理。对由于兴办集体企业形成的债务,可以通过股份合作、租赁、拍卖厂房设备等偿还;兴办公益事业举债的,通过集体经济收益或“一事一议”适度解决;垫付农业税形成的债务,清收尾欠主要通过宣传、耐心细致的给欠缴农户做工作,对有偿还能力而拒绝偿还的钉子户,必要时可以运用行政、法律的手段加以清收。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债的发生,各村不得擅自借债,确需借款的,要经村民主理财议事组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4.规范账务处理,建立健全与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对集体财产物资的使用和维护,要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建立资产实物明细账,分名称、品种登记,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资产出售、转让、租赁都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所收资金也必须全部存入经管站或会计站账户进行专户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使得固定资产核算更趋合理化。规范票据管理,对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资金往来要使用政府统一签发的付款凭证和收款凭据等农村收付款专用票据。严禁使用白条和不正规的'发票入账。村级所有的支出发票经村支书、村主任审签后,经管站认真进行审查:一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办理;二审是否经过集体审核、符合民主理财原则,对签字审核手续不健全的发票予以退回;三审票据的完整性,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更正或补充。

5.强化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便利、可行、有约束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的监控工作,把村级财务纳入镇审计对象,增强审计监督力度。规范民主理财程序,完善民主理财办法。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小组成员,监督村级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执行与规范财务公开制度。

篇7: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

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

摘要: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面出发,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提出应用型高校毕业实习困境的路径,即大力开拓专业实习基地,提升基地功能的最大化,积极回应实习单位意见反馈,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分散实习管理,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开展实习跟踪管理。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实习

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但目前,多数本科高校学生的毕业实习流于形式,与期望的实习效果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就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实习现状及困境展开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一批高职高专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在专升本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本科生仍按照高职生原有的实习模式进行实践,导致实习质量不高;每年需安排实习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管理和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已无法满足需求;现有的实习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实习单位方面

合适的实习单位是解决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困难的前提条件。目前,各种性质的单位很多,但适合专业实习又愿意接纳学生的单位却十分有限,虽然部分单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但在实习方面存在疏于管理的现象。高校为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和连续性,也在不断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与一些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期望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能发挥更大作用。然而,实际情况是,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后,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实习基地建设未能引起学校和企业的足够重视,忽视了实习基地在毕业生就业、教学反馈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

(二)学校方面

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该环节中,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转化到实践中。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包含毕业实习的内容,但实习工作未真正纳入教学管理,常常与就业混为一谈,即使纳入教学管理,也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缺乏具体的实习计划、实习内容随机性大,最终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找单位盖章、签字,拼凑实习作业,没有经历真正的实习,加上学校缺乏检查力度,考评体系不完善等,学生毕业实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学生方面

首先,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时,会有明确的目标,会认识到实习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是检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但还有部分学生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习单位“走过场”,造成实习效果不理想。其次,部分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犹豫不决,错过了许多锻炼机会。最后,部分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实习过程中迟到早退,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调换实习单位,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也给以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联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用型高校毕业实习困境解决路径探讨——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

(一)大力开拓专业实习基地,实现基地功能最大化

安徽三联学院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截至,学校已在合肥市内及周边建有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洗衣机有限公司、合肥万宝压缩机股份公司等30余家稳定的实习基地,并注意基地功能多样化,逐渐使实习基地转化为就业基地,人才质量检测基地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培养的基地。仅20,安徽三联学院就向这些基地集中输送工科类实习学生467余人次,就业人数达87人。在实习基地的开拓中,学校还十分关注专业对口度,一方面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为他们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回应实习单位意见反馈,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与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互信互利,双方在毕业生实习观念、职业道德培养、专业培养及实习期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在年校企合作冠名班中,学校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对部分应用型专业的培养方案做了修订,如电子电气工程、艺术设计、网络工程等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增加或删减,以使其更符合企业实际用人需要。在实习反馈中,实习单位普遍反映安徽三联学院实习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态度认真、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同时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紧跟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也将继续和企业保持稳定的'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强化分散实习管理,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部分专业存在特殊性,很难有一家单位能同时安排大批学生集中实习,因此,分散实习也是高校学生实习的一种必要模式。学校支持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或教师协助联系、确定合适的实习单位。该模式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实习灵活性强。如学校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外语类等专业,集中实习难以推行,因此,学校采取推荐实习的方式,为部分学生推荐实习单位,大多数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将集中式实习改为分散式实习。为强化分散实习过程监控和实习质量管理,探索出以下管理方式:首先,制定严格的分散实习审批手续,二级学院、教务处及学校要加大审查力度,通过核实实习单位与专业实习的匹配度、实习单位是否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等,把好第一关;在实习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从联系实习单位、实习过程、安全保障到实习后的考核,层层把关,确保实习质量;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实习记录。其次,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系,学校或各学院进行不定期巡查。最后,为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使学生安全返校,要求学生办好相关手续。通过一系列的过程监管,保证分散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效果。

(四)开展实习跟踪管理

学校根据相关实习基地协议,把集中实习的学生送到实习单位后,加强和实习单位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实习跟踪管理,协调好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的三者关系。为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可以对学生展开实习情况跟踪调查。2015年,安徽三联学院对全校八个学院2015届本科18个专业共1851名学生的实习进行了跟踪抽查。在调查中,通过问卷形式,再配合对实习基地的调查、询问等方式,对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及对教学过程意见等做了调研,为后期推进实习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结语

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教学工作的软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实习”状态。学校虽然制定了实习计划,并提出实习要求,但出现学生为“实习”而实习、或为修完相应学分而实习、甚至为逃避实习弄虚作假等现象。为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习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实习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长海.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问题你的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5):27-28.

[2]薛峰.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民办本科高校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145-146.

[3]王蕊,陆璐.工科专业大学生实习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72.

篇8: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提 要:传染病学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病种、病例数逐年减少;年轻授课教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材内容落后;传染病科向感染病科转型期的纷乱,等诸多方面。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是改革,而能否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观念的改变,既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闯出一条新路,又要真正高度重视,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关键词:传染病学 感染病学 教学改革 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绝大多数医院的传染病科也处于病员不足、人才匮乏、学科萎缩、发展受限的尴尬局面。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路还将越走越窄。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传染病科及其配套的传染病学教研室更是困难重重。笔者任传染病科主任兼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时间不长,但在短短几年的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面临的困难,以及为抗衡这些压力和解决这些困难所付出的艰辛和劳动,时常让我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不改革,我们将无法生存!不改革,我们将误人子弟!不改革,我们将愧对后代!

困境之一:经典传染病的病例数急剧减少,并将逐年减少。教学医院的教研室,没有相应的病人,让学生看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起码,在学员见习和实习期间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常见”病例。可是今天,除了每天和大量肝炎病人打交道外,我们能见到几个“常见”传染病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防疫、保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许多传染病的减少乃至绝迹,这本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是一件幸事,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但是,传染病的发病有地区、季节、人种等差别,和受自然灾害、战乱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传染病没有绝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绝迹,何况还在出现更多的新的传染病种。因此,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传染病专科医生,医科大学也就不可能不设传染病学课程。目前尴尬的.处境表现在不是无病可教和无病可学,而是有病难寻,教、学脱节。我们教研室每年都安排学员去上海郊县南汇县南??静∫皆杭?吧鲎酆险鞒鲅?龋?⒃诮萄?奔涞陌才派峡桃獾乜拷?⒉「叻寮窘诘?/FONT>10月份前后。今年我们从10月初开始等待,直到11月中旬,才被告之有5名出血热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且大多没有典型的? 俅脖硐帧5??9的9-11份之间,该院却曾收治过150余名出血热病人,两年的差别已如此明显,再过两年、五年、十年……,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传染病教学将成为典型的“纸上谈兵”。

困境之二:新一代教员无传染病的实践经验。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经验性很强的科学,名医、名教员一定是在长期的医疗和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目前年龄在40岁左右、从事传染病临床的新一代教员(包括本人)真正诊治过的传染病病种大概不会超出20种,与已经明确病因的、和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散在流行的数百个传染病病种相比,显然谈不上“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而年龄在30岁左右的教员更是无经验可谈。然而我们现在都是一线工作人员,或助教,或讲师,或教授,是承担大学本科学员教学的主要力量。今年我教研室承担着军、海医系两个班级250多名学员和50余名护理大专生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其负担之重前所未有,我们不得不倾巢而出,老、中、青教员人人上阵。当然出此“下策”还不仅仅是因为教学任务重,让年轻教员上讲台也是培养后续师资队伍所作的必要举措。但是让这些既少有教学经验,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新一代年轻教员上讲台,难免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更严峻的是目前或今后已不可能通过实践来积累临床经验。

困境之三:教材内容滞后,教、学

[1] [2] [3] [4]

篇9: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意味着他们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

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预测,未来五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而预计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入世、国企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经出现,因此,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

残疾人就业面临八大障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人口众多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转移了农村上亿劳动力,“十五”期间还将转移4000万,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二是结构性因素。从理论上说,通常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岗位100万个,但在很多情况下,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创造出相应的岗位,关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如果是高科技产业,吸纳的劳动量不一定会很多。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不仅创造新岗位有限,而且还减少了很多劳动力。去年全国单位从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4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03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06万人,去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3%,但实际情况还不止这些,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而言,全国就有769万人,而且从今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这将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去年底出中心就达200万人。同时,据对全国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仅有0.65个岗位,从今年一季度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司发布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比为1:2.86,也就是说,一个岗位3人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斑,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被推推搡搡挤入了同一个国际平台,尽管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但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小个子”总怕被“大个子”挤出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企业转制没有调整好必要的劳动关系,应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难逃下岗厄运。中小企业的转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运转能力,很多不良企业经过转制起死回生,然而业主的社会责任淡薄,劳动关系弱化,残疾人就业受到最直接冲击。

5、福利企业的内在隐忧不容忽视。福利企业是国家和社会兴办的以集中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为目的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有扶持保护政策,在管理上有优惠照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经营运作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福利企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企业,国家的税收优惠流失不去说,里面的猫腻也难究其责,更糟的事,对残疾人的就业实际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残疾人名义兴办的福利企业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6、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的

[1] [2] [3] [4]

篇10:村级财务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1.收入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从调查的10个行政村来看,目前,其收入来源主要为土地荒山发包的上交收入及“一事一议”筹资等,而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几乎空白。

2.村级非生产性支出比重居高不下。调查统计10个村全年支出中,村干部报酬占59.97,招待费占15.67,而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仅占15.17。

3.债务沉重,化解能力降低。半数以上村的负债均超过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拖欠村干部工资、垫付农业税、村道路建设和为完成达标项目而举借的债务。

4.账务处理不规范。所调查的行政村中,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库存物资大部分不设明细账,没有专人管理,往来款项也不及时清理。如某镇4个行政村账面反映固定资产78.5万元,实际库存只有18万元,应报废而未处理的为60.5万元,应收款185.14万元,内部往来258.19万元,基本上为三年以上的呆滞款项,几乎无法收回和变现。票据使用不规范,白条列支行为极为普遍。

5.监督机制不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没有透明度,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从调查情况看,许多行政村虽然设立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村级财务公开也没有做到真正公开透明,有的.村很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只是在农经部门督促下偶尔做部分公开。

6.会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较低。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农村会计人员不仅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而且随着村级领导的换届经常变动,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财会工作。

改进村级财务困境的对策

1.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扶持农民创业,这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继续坚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完善村办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优质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

2.规范支出,尤其是非生产性支出。对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实行从严核定,定额管理,限额包干,不得超支。对各项支出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杂支、补贴等非生产性支出,严禁招待费弄虚作假,移花接木,坚决杜绝白条列支行为。合理设置机构,大力压缩村组干部职数,节约开支。根据各村人口规模,核定村干部人数,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应控制在4至5人,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兼任所在组的村民小组长。

3.加大债务清理力度。按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形成原因,分类研究化解方案,严格债务管理。对由于兴办集体企业形成的债务,可以通过股份合作、租赁、拍卖厂房设备等偿还;兴办公益事业举债的,通过集体经济收益或“一事一议”适度解决;垫付农业税形成的债务,清收尾欠主要通过宣传、耐心细致的给欠缴农户做工作,对有偿还能力而拒绝偿还的钉子户,必要时可以运用行政、法律的手段加以清收。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债的发生,各村不得擅自借债,确需借款的,要经村民主理财议事组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4.规范账务处理,建立健全与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对集体财产物资的使用和维护,要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建立资产实物明细账,分名称、品种登记,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资产出售、转让、租赁都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所收资金也必须全部存入经管站或会计站账户进行专户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使得固定资产核算更趋合理化。规范票据管理,对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资金往来要使用政府统一签发的付款凭证和收款凭据等农村收付款专用票据。严禁使用白条和不正规的发票入账。村级所有的支出发票经村支书、村主任审签后,经管站认真进行审查:一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办理;二审是否经过集体审核、符合民主理财原则,对签字审核手续不健全的发票予以退回;三审票据的完整性,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更正或补充。

5.强化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便利、可行、有约束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的监控工作,把村级财务纳入镇审计对象,增强审计监督力度。规范民主理财程序,完善民主理财办法。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小组成员,监督村级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执行与规范财务公开制度。

篇11: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

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

一、德育工作对于初中教育的意义

1.确保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的正确教育。正确把握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方向,积极贯彻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内容。学校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教育培养,树立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

2.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作,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塑造品德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二、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

1.初中德育工作逐渐被边缘化。目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缺乏硬性的指标和监督措施。学校内真正对德育教育的关心不是很充足,难以构成影响,学校把精力主要放在学生升学的智育工作,忽视了德育的工作,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初中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学校存在完全不关注德育教育的情况。

2.德育教育工作各环节缺乏有机联系。初中德育工作对于学校其他工作存在一定的影响,德育工作想起做什么就做什么,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缺乏有机的联系;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漠视,也是造成德育工作艰难前行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

3.德育教育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生拥有很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能够快速吸收所学的知识。但是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多停留在课本上,没有联系实际,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学生拥有较多自我的想法,对于学校的品德教育表现出拒绝的态度,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1.德育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应该给予初中生更多的关怀,为初中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初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应该打破“关门办学”的教育模式,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学生德育工作中来。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履行好各自的责任,为学生成长和品德教育创建良好的环境。家庭对于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初中是孩子心智、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负有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父母应该在日常多向孩子讲解一些积极的、健康的东西,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关心孩子的成长,重视家庭教育。

2.加强小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初中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小区里度过,小区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小区管理委员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小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的管理力度。校园环境只是社会环境的很小一部分,学校周边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琳琅满目的娱乐场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禁得住诱惑。另外,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非常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加强,家庭的监管力度需要提升,社会环境的整饬力度需要加大,让这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统统被扼杀掉。

4.为学生“自我教育”创造一定的条件。社会应该积极贯彻“八荣八耻”的思想道德宣传,学校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选择在其品德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加强外部力量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反省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源头上解决德育教育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应对这些困难的措施。加强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积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摆脱目前初中德育工作遇到的困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篇1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论文在分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作 者:杨娟娟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刊 名:学理论 英文刊名:THEORY LEARNING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28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困境   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和对策分析

英语写作困境与对策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困境及应对措施论文

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与对策开题报告

浅析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

供电专业实训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男幼师职业困境及对策

工商管理大专论文题目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共12篇)】相关文章:

大专毕业生论文题目2022-08-17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023-04-01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2023-10-23

跨境人民币十周年征文题目2022-06-25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8-09

并购人力资源整合困境与建议的研究论文2022-09-03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3-06-09

本科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2023-11-07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2022-12-22

文化与传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