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时间:2023-03-02 07:34:3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整理18篇)由网友“kiss0806”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篇1: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汇总

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9、议:商议,讨论;议论,评论;主张,建议

10、论:研究,讨论,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如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如辄捕论之。

11、表:上表推荐某人;外,与“里”相对;表扬,表彰;表明;标志。

12、案:考察,核实,如“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案问:审问,审查,如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巡行,巡视,如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文书,案卷;按照,依照;几案

13、坐:因犯------罪或错误,如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判罪,定罪,如犯法不坐,连坐;因为,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通“座”,座位。

14、闻: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见闻,见识;名声,名誉;

15、罪:惩处,判罪

16、置:赦罪,释放,如赏亲阅,见十置一;放到一边,放弃,如沛公则置车骑,置之不理;搁,安放,如置之度外;摆,设,如置酒咸阳宫

17、赈:救济

18、听:治理,处理,如兼听万事;判决,如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19、报:断狱,判决罪人;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如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如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20、劾:揭发罪状

21、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如严课农桑;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如始课南徐州侨民租。

22、典:主管,如承庆典选校百官;

23、简:挑选,如简贤选能。

24、籍:登记,如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如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军事

1、伐:讨伐,进攻;声讨,如口诛笔伐;功劳;

2、袭:偷袭;继承,随封爵或职;因循,沿袭

3、克:战胜,攻破;能够;克制,如克已复礼为仁;约定或限定(时间),如克日会战

4、拔:攻取;提拔;突出,超出,如出类拔萃

5、破:打败,攻克;

6、敌:仇敌,敌人;抵挡,抵抗,如寡不敌众;相当,匹敌,如势均力敌

7、距:通“拒”,抗拒,抵御;距离;

8、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9、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心意,情怀;关心,如“少者怀之”。

10、部:统率,指挥;部队;官署,行政机关;

11、将:带领;扶,持,如出郭相扶将;将要,行将,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拿,用,如将功赎罪;且,又,发将信将疑

12、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如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如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如道芷阳间行。

13、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如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如引领西望;避开,退却,如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如引酒而饮之;引用,如旁征博引

14、徇:示众,如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巡行,如籍为裨将,徇下县。

15、次:驻扎,士卒次舍。

16、勒:率领,三日而勒兵。

17、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如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地势);坚持,如管仲固谏;固执,顽固,如汝心之固;固定,稳固,如固本清源;鄙陋,如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本来,如人固有一死。

人际交往

1、诣:到-----去

2、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3、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4、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5、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6、劳: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7、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8、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9、顾: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10、吊: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11、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12、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13、通: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14、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15、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16、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17、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18、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19、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20、比: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21、信: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22、微: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不显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间(微服:国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23、攻: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4、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

心理

1、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2、恨: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3、望:埋怨,责怪,如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名声;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4、期:期望,要求,如良剑期乎断;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

5、冀:希望,如冀复得兔。

6、幸:希望,如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宠幸,宠爱;特指皇帝到一处,驾幸;侥幸,如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幸亏,如幸来告我。

7、矜:怜悯,同情,如矜恤孤羸;注重,慎重,如人矜节行;庄重,如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如自矜功伐。

8、伐:夸耀,如无伐善

9、施:夸耀,表白,如无施劳。

10、耻:耻辱;羞愧,羞耻心;以---为耻。

11、厚: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优厚,如厚待;(为人)厚道,不刻薄。

12、多:称赞,如人以此多之。

13、少:轻视,看不起;稍微

14、易:轻视;交换;改变;容易

15、鄙:看不起,轻视,如时议以此鄙之;庸俗,浅陋,如孤陋寡闻;边疆,边远的地方;谦称自己。

16、哀:同情,如吾哀之。

17、贷:宽恕,如虽亲属不贷;借出;借入

18、患:担忧,忧虑,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忧患,灾难,如有备无患;得-----病。

19、尚:崇尚,尊重,如尚轻侠;尚且,如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还,如尚能饭否。

20、厌:通“餍”,满足,如“抑为之不厌”;讨厌,如“与可厌之”。

21、异:惊奇,奇怪,如“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奇特,与众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

语言

1、谢:感谢;道歉;辞别;推辞,拒绝;告诉,劝告,如多谢后世人;衰亡,凋落

2、属:嘱托,如属吾属文以记之;委托,交给,如以兵属蒙恬;交给官吏治罪,如乃以秦王属吏;连接,如冠盖相属;写作如属文;------之类。

3、责;责备,责罚;要求,如求全责备;索取

4、让:责备,责怪;辞让,谦让

5、谯:责备。

6、数:列举罪状加以责备,如使吏数之;计算,如楚兵之多,不可胜数;一一列举;屡次,如数犯边境;六艺之一,算术;规律,必然性;天命,命运。

7、非:非难,责怪,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不对的,不合理的;不是。

8、刺:斥责,指责,如面刺寡人之过者;名帖,名片

9、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毁谤

10、讥:非难,指责;讥讽

11、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如讽齐王纳谏

12、喻:告诉,如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如家喻户晓;比喻。

13、折:驳斥,使对方屈服,如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指责,如季布面折其短;折断,如折颈而死;弯曲,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挫折,损失,如损兵折将。

14、慎:表告诫,相当于“千万”,用于否定;谨慎,慎重。

15、可:许可,允许;合适,适合,如可口;可以;大约,约计

16、许:答应,允许;赞许,赞同。

17、却:推辞,不接受,如却之不恭;退,如李牧连却之。

18、趣:催促,如王趣见;趋向,奔向,如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军;赶快,急促,如趣为我语。

19、质:质问,问,如质责汤于上前;评判,对质,如而欲质天之有无;人质;作人质,如燕太子丹质于秦;质地,如黑质而白章;质朴,朴实,如其人质直,市无二价;刑具,杀人时用的砧板。

20、敢:谦词,冒昧,如“赤也感,敢问?”;表反问,岂敢。

其它

1、显:显扬,传扬,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显贵,显赫,如百乘,显使也;明显,显著;显露。

2、蹶:受挫折,如一蹶不振,必蹶上将军(使受挫折);倒下,跌倒;竭尽,枯竭,如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3、阴:暗中,暗地里,如孙膑以刑徒阴见;山之北水之南;阴险。

4、迨:等到。迨至境上。

5、用:因为。人用是多(赞扬)李疑。

6、稍:慢慢地,逐渐。其后秦稍蚕食魏。

7、竟:穷尽。未能竟其义。

篇2: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整理

1.爱,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②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②士兵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冯婉贞》)

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③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谋攻》)

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8.病,bng

(1)名词

①重病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

①生病

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②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③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④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

④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读音一:cho

(1)动词,朝见,朝拜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

心意。

读音二:zhāo

名词,早晨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11.曾,读音一:c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12.乘,读音一:chng

(1)动词

①驾,坐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

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中叹息。

③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④连接,一个接一个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2)介词,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读音二:sh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3)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殽之战》)

先用四张熟牛皮做礼物,又送上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军。

13.诚,chng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

(1)名词,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奸佞贼臣。

②修治,清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③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c

(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

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一类,就可以免去死罪。

②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③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④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⑤一种文体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谭嗣同》)

并且带来他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我。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

②推辞,不接受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

③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6.从,读音一:cng

(1)动词

①跟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②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③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读音二:z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17.殆,di

(1)形容词

①危险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2)副词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样。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消灭光了的时候。

18.当,读音一:dāng

(1)动词

①两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②抵御,抵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④主持,执掌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⑤判决,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⑥应当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介词

①表处所,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3)副词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读音二:dng

(1)动词

①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②当作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

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坐车。

(2)形容词,适宜,恰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19.道,do

(1)名词

①道路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②途径,方法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③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了。

④思想,学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⑤道理,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2)动词

①取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走。

②走路,赶路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③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哪里讲得完呢?

④通导,引导,疏导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20.得,d

(1)名词

①收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②心得,体会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2)动词

①取得,获得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②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③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④完成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⑤通德,感恩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3)形容词

①融洽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

此言得之。(《六国论》)

这句话说对了。

③得意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意的样子。

(4)副词,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篇3: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摘要】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通过比较词的音节、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强弱、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言文 实词教学 比较教学法

阅读文言文时,如果不了解古今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不掌握古汉语实词的一些特点,阅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古今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深刻认识古汉语实词的一些特点,大幅度提高文言文实词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

一、比较词的音节

文言文中,双音节的单词占的数量比较少,大量的单词是单音节的。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的单词占绝大多数。学生往往用学习现代汉语的习惯去理解古代汉语,把文言文中结合较紧密的两个单词当作一个词来理解。在教学中这类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就需要作比较。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妻子”是两个单音节单词,意思是“妻子儿女”,在现代汉语里成了一个双音节单词,意思是“男人的配偶”。又如《曹刿论战》里的“牺牲”、《出师表》里的“卑鄙”、《兵车行》里的“东西”等,都和现代汉语里的“牺牲”“卑鄙”“东西”的意义不同,都需要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些词语。

二、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一个词起初只有一个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本义的基础上又会派生出新的意义。派生的新义就是通常所谓的引申义。比如“薄”这个词,《说文解字》是这样注释的:“薄,林薄也。”,这说明“林薄”是“薄”的本义。《活板》中“薄如钱唇”的“薄”用的是引申义;《促织》中“薄产累尽”的“薄”用的是引申义,是“少”的意思;《岳阳楼记》里的“薄暮冥冥”的“薄”,含“近”的意思,也是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出师表》里的“不宜妄自菲薄”的“薄”是看不起的'意思,是从“少”这个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等等。

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词古今都用,但是含义却大不相同,不可随意以今义代古义。如“美人”,现在是指漂亮的女子,可是在“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却是当“妃子”讲。“亲戚”这个词,现在是指“跟自己的家庭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在《孟子二章》中,“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一句中,亲戚指的却是“父母兄弟等”。《隆中对》里“猖獗”一词古义是“失败,倾覆”,今义是“横行无忌”。“众人”这个词今义指“大家”,可是在《伤仲永》一文中的“泯然众人矣”一句中,却是指“一般人”。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汉语的词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词古今都用,但意义却迥然不同。对古今词义的不同之处加以比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四、比较词的感情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就是指词的附加意义,包括褒义和贬义两种。有些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褒贬色彩有着明显的差别。如“牺牲”这个词,在《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是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于中性词,然而现在,这个词却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卑鄙”这个词,现在是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带贬义,但是在《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中,当“地位低微和目光短浅”讲,不带贬义。再比如“爪牙”这个词,在古代当“猛将”讲,是个褒义词,在现代汉语里却是个贬义词,比喻坏人的帮手。“gou当”这个词在《儒林外史》“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gou当”一句中,当“事业”讲,是个中性词,现在成了贬义词,指“见不得人的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进行比较,不但有利于他们理解词义,也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于句子的深刻理解。

五、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词的词义范围发生了变化,有的是词义所指的范围扩大了,有的是词义所指的范围缩小了。如“肉”这个词,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里“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句话中的“肉”,是指鸡、猪、狗等几类家畜的肉。后来这个词意义就扩大了,现在我们一提到肉,绝不会仅仅理解成上述三种家畜,范围要大得多。“金”这个词,在古代泛指金、银、铜铁等金属。《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金”是泛指“金属”;《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里的“金”是泛指“所有坚硬的金属”。可是,现在“金”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黄金,范围缩小了。“河”这个词在古汉语中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河流,范围扩大了。“菜”在古代指蔬菜,而现在则包括荤菜和素菜,范围也扩大了。再如,“天下”这个词古代指中国,现在则指全世界。

六、比较词义的强弱

有些词古今都用,但词义的轻重不同,也有必要加以比较,加深理解。如“仇”这个词,古今都有“双方不合、存在怨恨”的意思,但是在古代使用时,词义往往比较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仇”不能解释为仇恨,不是以刀相对,而是以言相对,语义不重。至于现代汉语里的“仇”,语义可要重多了,含有“不共戴天、你死我活”之义,多指“仇恨”“仇敌”等。又如“盗”字,在《智子疑邻》中“不筑必将有盗也”这句话里,是指“偷东西的人”,词义比较轻。在现代汉语里“盗”的词义可就重多了,多用来指“用暴力抢劫别人财物的强盗”。再比如“贼”这个词,在古代词义重,多用来指强盗,如《童区寄传》里的“二豪贼”的“贼”就是这样。现在“贼”的词义较轻,一般是指“小偷”。

七、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如“坐”“跪”“跽”,这三个词表示的身姿、方式、情态有同有异。共同之处是两膝着地,区别在于臀部是否依着脚跟和上身是否挺直。“坐”,臀部依着脚跟,这种姿势比较安稳舒服。“跪”则臀部离开脚后跟,这种姿势比“坐”显得恭敬有礼。“跽”的意思是耸身直腰,这通常是心情急切或感到紧张时的一种身姿变化。又如“走”和“行”都是说明走路的动作的,但是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在古代“走”是“跑”的意思,如《口技》中“几欲先走”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行”则同于现在的“走”,即“行走”。再如:“人”和“民”这两个词,所指的都是人类社会的成员。“人”与禽兽相对,是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民”的外延比“人”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

总而言之,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进行文言文实词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从而能大大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篇4:中考文言文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集锦

去(qù)

(1)动词。

①离开,去。如: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③除去,去掉。如:去死肌(《捕蛇者说》)

(2)形容词。

过去的。如:譬如朝霞,去日苦多(《短歌行》)

(3)副词。

表示去做某件事。如: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

却(qùe)

(1)动词。

转头,回头。如: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副词。

①再,还。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雨夜寄北》)

②反而,反倒,表语气转折。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助词。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如: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如(rú)

(1)动词。

①比得上,及。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如同。如: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诗夜游》)

(2)介词。

对,把。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连词。

表假设,如果。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篇5:中考文言文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汇总

1、比

① 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 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 比较、比拟。

④ 及,等到。⑤ 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 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 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   ④ 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 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  比较:鄙;敝

3、兵

① 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 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  ③ 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 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 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 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 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 “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 举荐。   ④ “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 “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 “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 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    ② 引申:驾车、驭马。

③ “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 欺凌,欺压。

⑤ 追逐                ⑥ 计量,计算。

⑦ 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 “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 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 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 ④ 参与,例如:从政。

⑤ 介词:由,自。      ⑥ 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井田制)   ② 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 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 “当”,对着;面对;   ⑤ 处在。引申:占着;把着。引申:掌管,主持。

⑥ 阻挡,抗拒;      ⑦ 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 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

① 本义,道路。 ② 规律,道理。

③ 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 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 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 从,由。

11、得

① 得,获得,得到。(找到) 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 “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12、定

① “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② 决定,确定。  ③ 副词,到底,究竟。  ④ 一定(后起义)

13、伐

① “伐”,《说文》“击也”。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 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

14、犯

① 《说文》“侵也”。“犯”本来指狗咬人。后来两极分化。

② 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侵害、危害)

③ 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触犯;犯险,冒着。)

15、方

① “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 方形,四隅之和。         ③ 方,方圆。引申:正直;方正。

④ 面积               ⑤ 方向、方位。引申:区域、地方。

⑥ 地方(戴圆履方)         ⑦ 方法,办法。引申:处方,药方。

⑧ “方”,《说文》“并船也”。方船、方舟。(枋、舫)

⑨ 凡两两相并、相比。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 比拟,相比。           ⑾ 副词,正在;将要。

⑿ 当……的时候。

16、奉

①“奉”是捧的古字。两手捧着。   ② 进献。

③ 承受。              ④ 俸禄,给养。

17、负

① 《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引申:蒙受、遭受。

② 《说文》“恃也”。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自恃,自负)

③ 背靠着。负隅顽抗。        ④ 违背

⑤ 失败               ⑥ 欠

18、赋

① “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 (征收;敛取;赋税。) ③ 出声念。   ④ 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

① “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 遮盖、掩蔽      ③  翻转过来   ④ 倾覆,颠覆

20、更

① 《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 经过,经历。 ③ 抵偿. ④ 另,另外。引申:再。

⑤ 更加 ⑥ 副词,重新。  ⑦  五更

21、故

① “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 《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 原因,缘故。  ④ 故意   ⑤ 通“固”,本来。 ⑥ 所以,因此。

22、顾

① 《说文》“还视也”。“顾”转过头来向后看。(回顾;回头看。)

② 探望,拜访。                ③ 顾念。引申:关心,照顾。

④ 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 副词,反而,却。

23、观

① 《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看;观察;考察)

② 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 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 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24、归

① 《说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 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返回)

③ 归还              ④ 归附,归属。又:归到一处。

25、好

① 女子容貌美。引申:好,善。  ② 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 友好              ④ 喜爱

26、号

① 大声喊叫。引申:大声哭。   ② 扬言,宣称。(号称)

③ 号令,命令。  ④ 称号。又:别号。    ⑤ 称。

27、还

① 《广雅释诂》“归也”。(返回) ② 交还,归还

③ 通“环”,环绕。         ④ 通“旋”,旋转。

⑤ 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 仍然(后起意义)

28、惠

① 《说文》“仁也”。《尔雅释诂》“爱也”。“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 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恩惠,给人以好处)

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 柔顺、柔和。          ④ 通“慧”,聪明。

29、及

① 《说文》“逮也”。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 赶得上,赶上,抓住   ③ 至,到    ④ 趁着。等到……时候

30、极

① 《说文》“极,栋也”。

② 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登峰造极;北极)

③ 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极点,尽头。

④ 最,非常。      ⑤  标准    ⑥ 通“亟”,急。

31、计

① 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

② 盘算,谋划           ③ 计谋

32、加

① “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加上,放上)引申:施加

② 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 更加

33、假

① 先秦,假,借同义。(借,借来)

② 《说文》“非真也”。(汉以后。)假,真反义。

③ 非正式的,临时的。(假寐;假上将军。)

34、间

① 殒,隙也,从门、月(《说文》)   ② 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③ 中间(间于齐楚)(《孟子》)

④ 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

⑤ 离间(谁能间之)(《左传》)    ⑥ 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5、简

① 《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引申:书信。

② 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③ 荒废,怠慢。

④ 选取等长的“简”。挑选,选择,选拔。 ⑤ 《集韵》“阅也”。检阅,检查。

36、见

① 《说文》“视也”。看到。看见。

② 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

③ 见解,见识  ④ 表示被动。   ⑤ 见谅的“见”   ⑥ 通“现”

37、节

① 《说文》“竹约”。竹节。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 时节,季节。引申:节日。    ③ 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 气节,节操;礼节。特指,贞洁。 ⑤ 节制,节约。

⑥ 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

① 干涸,枯竭。“竭”的反义词“盈”。引申:衰竭。

② 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 尽,完。

39、尽

① 《说文》“器中空也”。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 不及物动词,无剩余。(完,没有了。)    ③ 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 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 达到顶点  ⑥ 尽可能,尽量。(第三声) ⑦ 任凭

40、进

① 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 前进,与“退”相对。③ 到朝廷。④ 进献⑤ 通“诼”,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

① 《说文》“蹲也”。“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 坐。引申:处于。 ③ 居住。又:住处。 ④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 占,占据。    ⑥ 积蓄。      ⑦ 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

42、举

① “举”,《说文》“对举也”。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 用手托起。         ③ 举起,抬起。引申:提出,举出。又:发动。

④ 推荐,推举。提拔。又:检举。举动。

⑥ 攻下,占领。       ⑦全。例如:举国,举世。

43、具

① 《说文》“供置也”。“供置”即备办。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 准备饭食或酒席。又:饭食,酒肴。  ③ 准备,备办。引申:具备,完备。

④ 全部   ⑤ 陈述    ⑥ 器械   ⑦ 才能   ⑧ 量词

44、聚

① 《说文》“会也;一曰邑落曰聚”。本义:会合。

② 村落,居民点      ③ 聚集,集聚      ④征集

45、苦

① 苦菜;引申:苦味。         ②  劳苦,辛苦,劳累。又:刻苦。

③ 愁苦;苦恼,痛苦。又:被……所苦。 ④ 粗劣

46、类

① 《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  ② 种类。引申:类推。

③ 类似,象。相似   ④ 大抵,大致。 ⑤ 条例。

47、良

① 《说文》“善也”。表示质地好,素质好。② 良好。精良,美好。出色,优秀。

③ 良人:1、优秀的人才;2、丈夫。   ④ 和悦,善良。贤良,贤善。

⑤ 甚,很。               ⑥ 的确。

48、临

① 《说文》“监也”。从高处低头往下看。② 从高处往低处看。俯视;居高临下。

③ 引申:从上监视着,统治。监督,威胁。④ 到。

⑤ 面对。对着。靠近。 ⑥ 正当;将要。 ⑦ 临摹。 ⑧ 哭。(第四声)

49、虑

① 《说文》“谋思也”。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思虑)

② 考虑,打算。引申:心思,意念。   ③ 担忧(后起义)。顾虑,担心。

50、论

① 《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 讨论,研究。  ③ 判罪。  ④  一种文体。  ⑤ 通“伦”,条理,顺序。

51、漫

① 《广雅释训》“漫漫,平也” 《正字通》“水广大貌”。表示水平铺广大、无边无际,引申:遍(漫山遍野)

② 溢出   ③ 没入水中    ④ 随便(杜甫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52、灭

① 《正字通》“火熄也”,但应用中常用于使动或被动,使火熄灭或被熄灭之物

② 暗,看不见         ③ 引申:消灭,湮没

53、名

① 《说文》“自命也”指人或事物的代号,和“实”相对。后来把在书面上记录这些名称的符号也称作“名”,“名”就兼指文字了。

② 用作动词,命名,用作名词,名字。   ③ 引申:名声,名利

54、明

① 《说文》“照也”,光线充足,或在光的照射下清清楚楚的状态叫“明”与“暗”相对

② 发光,明亮     ③ 形容物体的光泽、颜色明亮

④ 光明、清楚     ⑤ 《正字通》“明日即翌日”   ⑥ 表示人的视力

55、命

① 《说文》“使也”本义是支配者对被支配者的差遣、命令、训导。

② 上天对人的吉凶祸福、穷达寿夭的`预先确定。

③ 人对上天无可奈何的冥数           ④ 引申:使命

56、谋

① 《说文》“虑难曰谋”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曰谋”,“谋”常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共同合计、研讨办法或对策。

② 作名词:指商量出的结果

57、难

① 读去声时是名词,表示灾害性的事变,以及由这种事变使人所处的艰难困苦的处境。“难”古代多指重大事变,往往是危及人们生命的。

② 困难,与“易”相对         ③ 诘难,质问

④ 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对方请教    ⑤ 敌,怨仇

58、平

① “平”来自于“秤”,所以,作为形容词,“平”解释为平坦

② 削平、铲平。《列子。汤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 安定,太平。            ④平息,平定。

⑤ 公正,公平。《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9、戚

① “戚”最初表示一种作战用的斧子。

② 与“疏”相对,表示亲近或者忧伤,如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③ 伤心

④ 作名词,亲属,由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转而指在血统上存在密切的亲属关系

60、奇

① 《说文》“奇,异也”表怪异

②  jī,表示余数或单数,与“偶”是反义词。《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 异乎寻常、奇特《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④ 出人意料

61、强

① 《说文》“弓有力也”“强”原指强弓

② 作形容词,“强”是“弱”的反义词,壮健、强盛、强大,如“少年强则国强”

③ qiǎng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④ 有余,略多,如“赏赐百千强”

62、清

① 《说文》“朗也,澄水之貌”,表示水澄澈纯净,反义词“浊”

② 干净、洁净   ③ 安静、清静,如“以其境过清” ④太平

63、请

① 请求      ② 邀请

64、穷

① 阻塞不通    ② 境遇不好,不得志       ③ 生活困难

④ 穷尽完结    ⑤ 穷究,追究到底

65、秋

① 收成      ② 秋天  ③ 年,又:时候    ④  飞舞跳跃

66、求

① 《集韵》“索也”探求寻找  ② 要求、需求     ③ 乞求,请求

67、取

① 《说文》“获取也”本义: 割取耳朵,拿,与“舍”相对

②提取、选取    ③ 攻下,夺取           ④ 娶妻

68、去

① 《说文》“人相违也” 《广雅》“行也”    ②离开

③ 除掉、去掉   ④ 距离           ⑤ 前往,到……去

69、全

① 《说文》“完也”,与“破”相对    ② 全部的,整个的

③ 完全,无例外            ④ 保全

70、任

① 《大雅》“任犹抱也”,比喻承担重任  ② 作名词,担子、任务

③ 《说文》“保也”,最初是抱于胸前的意思,后引申为负担。把某种职责、使命加于别人肩上,由其负荷,这就是任命、任用义。

④ 《正字通》“诚笃也”,诚信    ⑤ 凭借    ⑥ 任凭

71、容

① 《说文》“盛也”用器盛物,包容,引申为宽容,饶恕

② 许可,允许  ③ 容貌,仪容  ④  或许,可能  ⑤ 容容:变化不定的样子

72、入

① 《说文》“内也”,进入,与“出”是反义词  ② 收入,收纳  ③ 交纳

73、塞

① 《说文》“塞,隔也”,堵塞起来,使内外隔绝

② 阻塞,因而为阻塞交通要道而修筑的城郭公事也叫“塞”

③ 填塞,充满          ④ 弥补

74、上

① 与“下”相对,在上面在高处都可以称为上

② 引申:等级、地位高的,又特指帝王   ③ 质量好的,次序在前的

④ 登上,作动词用             ⑤ 通“尚”崇尚,尊重

75、少

① 形容词,不多 ② 稍微 ③ 削弱,减少 ④ 轻视,看不起⑤ 不多时,一会儿

76、舍

① 接待客人的地方             ② 距离的名称,行军30里为一舍

③ shě《说文》“释也”放弃

77、身

① 《说文》“躬也”“身”指人或动物的整体 ② 自身,亲身

③ “身”古代作侧立的人形而大其腹,腹中有一点是发育中的胎儿之形,所以,身的本义是怀胎

78、生

① 《说文》“生,出也”出生,生育,引申为生活、生命

② 生的,与“熟”相对  ③ 生疏  ④  本性,天性  ⑤ 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 《说文》“任也”,是力能胜任,承受得起的意思,读shēng

② shēng尽   ③ 在战争中以武力打败对方   ④  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80、师

① 最初指盲人,“师,乐人瞽者之称”后演变为有一技之长者称“师”乐师、教师、画师、医师等。 ②  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  ③ 效法、学习,作动词

81、实

① 与“名”相对,实际,事实    ② 充实,充满

③ 果实,种子    ④ 确实,的确,作副词   ⑤ 语气词,加强语意

82、食

① 食物经过口的咀嚼咽下去的过程叫“食”

② 作动词,sì,供养,给……吃           ③ 日食、月食

83、使

① 《说文》“令也”,使唤,役使的意思        ② 命令、派遣

③ 出使       ④  放纵,放任        ⑤  连词,假若,假如

84、属

① 《说文》“连也”,古代依附于人,做别人的臣僚,隶属,归属

② 连接zhǔ      ③ 委托,托付zhǔ       ④ 嘱托zhǔ

⑤ 亲属       ⑥  类             ⑦ zhǔ,副词,适逢

85、说

① 《释名》“述也,宣述人意也”,向他人陈述解释  ② 名词,言论、主张

③ 文体的一种    ④ 劝说,说服shuì      ⑤  喜欢,高兴yuè

86、素

① 《说文》“白致缯也”,素就是用丝织出的普通的缯帛。引申:白色、朴素

② 表示光线和洁净  ③ 真情            ④ 向来,一向

87、通

① 《释名。释言语》“洞也,无所不贯洞也”

② 《说文》“通,达也”表示道路畅通,反义词“塞”

③ 通行,通过,通过 ④ 畅通,没有阻碍       ⑤ 通晓,精通

⑥ 共同的,通常的  ⑦ 全部,整个      ⑧ 量词,用于文书,表示一份

88、痛

① 《说文》“病也”,由疾病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引申:悲痛

② 彻底地,尽情地

89、亡

① 《说文》“逃也”逃亡,逃出之后流浪在外 ② 丧失,丢失

③ 死亡,灭亡                ④ 通“忘”忘记

90、望

① 满月,阴历确定15日为“望日”

② 《说文》“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远望,盼望,敬仰

③ 《广雅。释天》“祭也”,古代祭祀山川

④ 《释名。释姿容》“茫也,远视茫茫也”  ⑤ 埋怨,责怪

91、为

① 做,治理      ② 作为,当作    ③ 认为

④ 是          ⑤ 如果,假如    ⑥ weì介词,给,替

⑦ weì介词,被      ⑧ 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感叹

92、徙 X

① 《玉篇》“徙,迁也”,指住处的移动    ② 调职

93、鲜

① 《说文》“鲜鱼精也”,新鲜鱼的味道称“鲜”,当鲜用于比喻关系由味觉转移到视觉的时候,它表示色彩的明亮。

② xiǎn假借用法:少,不多        ③ 夭折,早死

94、向

① 住室北面开的窗。《说文》“向,北出牖也”后来被借指为方向、朝向

② 趋向,奔向               ③ 从前,往昔

95、效

① 模拟模仿人或人的行为,效法、效仿   ② 送,献出

③ 效力、效劳               ④ 效果,引申效验,证明

96、信

① 言语真实,诚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② 对人诚实,信用,守信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 信任,相信   ④ 信物、信使、书信  ⑤ 信步,信口开河

97、兴

① 《说文》“兴,起也”表示由坐、卧或俯身的状态转为站立状态。

② 形容词,兴旺昌盛,反义词“衰”“败”“废”“亡”

③ 发动      ④ xìng兴趣,兴致    ⑤ xìng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

98、行

① 《尔雅》“道路也”,在路上行走也称“行” ② 人的气节操守

③ 运动,运行  ④ 做  ⑤  代理官职 ⑥ háng古代军队编制,25人为一行

99、形

① 《说文》“象也”,视而可见的外表,外形,形态

② 把内在的隐含的东西显现出来,显现,显露  ③ 形势

100、修

① 《说文》“饰也”,在已有的基础上藻饰加工  ② 整治、治理

③ 研究、学习    ④ 高,长       ⑤ 善、美好

101、徐

① 《说文》“安行也”,行走速度慢        ② 缓慢,慢慢地

102、许

① 《说文》“听言也”,听从别人的话,对其要求答应  ② 表示约数

③ 这样,常“如许”连用   ④ 处所,地方    ⑤ 句末语气词

103、寻

①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②平常

③ 寻找     ④ 使用     ⑤ 重温      ⑥ 副词,随即,不久

104、业

① 指在一定分工条件下所从事的具体事情

② 佛教指今世所为善恶所结的来生苦乐之果

③ 古代悬钟用的大木板  ④ 事业,功业   ⑤ 学业  ⑥ 产业  ⑦  已经

105、遗

① 《说文》“亡也”,遗失,忘却  ② 留下,剩余  ③ wèi给予,赠送

106、异

① 《释名。释天》“异者,异于常也”奇特,不同寻常 ② 分开、不同

107、易

① 交换   ② 轻视他人,藐视他人    ③ 改变   ④ 容易

108、诣

① 到……去 ② 通“逸”放纵

109、益

① 《说文》“饶也”,增加,富裕,富足  ② 水漫出来

③ 利益,好处   ④ 副词,渐渐地  ⑤ 副词,更,更加

110、阴

① 《说文》“山之北、水之南也”  ② 阳光被乌云遮住也称“阴”

③ 阴天    ④ 暗中,暗地里   ⑤ 阴险    ⑥ 古代哲学概念

111、应

① 《说文》“当也”,相当,相对,一种事物所引起的与之相当的反应称“应”

② 对应、适应    ③ 应该    ④ 相应,随着

112、盈

① 《说文》“满器也”   ② 充满   ③ 富裕,有余    ④ 增长

113、游

① 在水上漂浮    ② 虚浮,不切实际 ③ 游玩,游览

④ 交际,交往    ⑤ 流动      ⑥ 放纵

114、余

① 第一人称代词“我”  ② 剩下的,多余的  ③ 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④ 以后,以外

115、语

① 对谈曰“语”,谈论,说话   ② 告诉   ③ 言论   ④ 谚语,俗语

116、喻

① 详细解说,务使了解   ② 知道,了解,明白   ③ 比喻

117、缘

① 《说文》“衣纯也”,特指衣物的镶边  ② 顺着边缘前进

③ 凭借,靠着              ④ 攀援

118、远

① 远离,疏远              ② 距离远

119、阅

① 《说文》“具数于门中也”  ② 检阅   ③ 经历

④ 总聚,汇集

120、责

① 索取   ② 询问    ③ 责备   ④ 责任    ⑤ 债,欠别人的钱财

121、章

① 本来指五彩交织的纹章,引申为“鲜明,显著”  ② 音乐的一曲

③ 规章     ④ 奏章     ⑤ 印章     ⑥ 花纹

122、知

① 《集韵》“觉也”,由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反映于人脑叫“知”,见解,知识

② 知道,了解  ③ 主持      ④ 通“智”智慧

123、止

① 脚  ② 停止 ③ 禁止,阻止  ④ 副词,只是,仅仅  ⑤ 语气词

124、治

① 治理,管理  ② 治理得好,太平

125、致

① 使……到达  ② 《说文》“密也”,精密,细密   ③ 送达

④ 招引,引来  ⑤ 到      ⑥ 尽,极      ⑦ 意态,情趣

126、众

① 《说文》“多也”,指人数多       ② 一般人,流俗之人称“众人”

127、专

① 独占                 ② 引申:专一,集中

128、走

① 本义:跑,仆人或使役之人也称“走” ② 奔向,趋向

129、足

① 《说文》“人之足也,在体下” ② 足够,充足   ③ 够得上,值得

130、作

① 《尔雅》“为也”  ② 起来,起身       ③ 开始  ④  创作,制作

⑤ 劳作,劳动    ⑥ 做,进行工作或活动  ⑦ 充任

131、坐

① 《说文》“止也”小腿后屈,臀置足跟上称“坐”  ② 座位

③ 因犯……罪或错误    ④ 因为      ⑤ 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132、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133、布衣――平民百姓

134、动摇――摇荡

135、菲薄――轻视小看

136、感激――感动激奋

137、间隔――断绝往来

138、交通――彼此相通

139、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40、开张――扩大

141、平方――平坦方正

142、妻子 妻子儿女

143、阡陌――田间小路

144、驱驰――奔走效劳

145、痛恨――痛心惋惜

146、问津――问路,探访,访求

147、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48、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149、鲜美――鲜艳美丽

150、祖父――祖父和父亲

篇6:中考文言文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大全

中考文言文实词大全

1、比

① 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 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 比较、比拟。

④ 及,等到。⑤ 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 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 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 ④ 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 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 比较:鄙;敝

3、兵

① 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 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 ③ 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 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 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 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 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 “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 举荐。 ④ “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 “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 “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 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 ② 引申:驾车、驭马。

③ “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 欺凌,欺压。

⑤ 追逐 ⑥ 计量,计算。

⑦ 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 “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 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 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 ④ 参与,例如:从政。

⑤ 介词:由,自。 ⑥ 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井田制) ② 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 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 “当”,对着;面对; ⑤ 处在。引申:占着;把着。引申:掌管,主持。

⑥ 阻挡,抗拒; ⑦ 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 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

① 本义,道路。 ② 规律,道理。

③ 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 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 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 从,由。

11、得

① 得,获得,得到。(找到) 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 “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12、定

① “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② 决定,确定。 ③ 副词,到底,究竟。 ④ 一定(后起义)

13、伐

① “伐”,《说文》“击也”。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 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

14、犯

① 《说文》“侵也”。“犯”本来指狗咬人。后来两极分化。

② 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侵害、危害)

③ 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触犯;犯险,冒着。)

15、方

① “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 方形,四隅之和。 ③ 方,方圆。引申:正直;方正。

④ 面积 ⑤ 方向、方位。引申:区域、地方。

⑥ 地方(戴圆履方) ⑦ 方法,办法。引申:处方,药方。

⑧ “方”,《说文》“并船也”。方船、方舟。(枋、舫)

⑨ 凡两两相并、相比。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 比拟,相比。 ⑾ 副词,正在;将要。

⑿ 当……的时候。

16、奉

①“奉”是捧的古字。两手捧着。 ② 进献。

③ 承受。 ④ 俸禄,给养。

17、负

① 《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引申:蒙受、遭受。

② 《说文》“恃也”。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自恃,自负)

③ 背靠着。负隅顽抗。 ④ 违背

⑤ 失败 ⑥ 欠

18、赋

① “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 (征收;敛取;赋税。) ③ 出声念。 ④ 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

① “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 遮盖、掩蔽 ③ 翻转过来 ④ 倾覆,颠覆

20、更

① 《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 经过,经历。 ③ 抵偿. ④ 另,另外。引申:再。

⑤ 更加 ⑥ 副词,重新。 ⑦ 五更

21、故

① “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 《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 原因,缘故。 ④ 故意 ⑤ 通“固”,本来。 ⑥ 所以,因此。

22、顾

① 《说文》“还视也”。“顾”转过头来向后看。(回顾;回头看。)

② 探望,拜访。 ③ 顾念。引申:关心,照顾。

④ 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 副词,反而,却。

23、观

① 《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看;观察;考察)

② 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 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 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24、归

① 《说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 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返回)

③ 归还 ④ 归附,归属。又:归到一处。

25、好

① 女子容貌美。引申:好,善。 ② 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 友好 ④ 喜爱

26、号

① 大声喊叫。引申:大声哭。 ② 扬言,宣称。(号称)

③ 号令,命令。 ④ 称号。又:别号。 ⑤ 称。

27、还

① 《广雅释诂》“归也”。(返回) ② 交还,归还

③ 通“环”,环绕。 ④ 通“旋”,旋转。

⑤ 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 仍然(后起意义)

28、惠

① 《说文》“仁也”。《尔雅释诂》“爱也”。“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 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恩惠,给人以好处)

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 柔顺、柔和。 ④ 通“慧”,聪明。

29、及

① 《说文》“逮也”。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 赶得上,赶上,抓住 ③ 至,到 ④ 趁着。等到……时候

30、极

① 《说文》“极,栋也”。

② 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登峰造极;北极)

③ 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极点,尽头。

④ 最,非常。 ⑤ 标准 ⑥ 通“亟”,急。

31、计

① 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

② 盘算,谋划 ③ 计谋

32、加

① “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加上,放上)引申:施加

② 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 更加

33、假

① 先秦,假,借同义。(借,借来)

② 《说文》“非真也”。(汉以后。)假,真反义。

③ 非正式的,临时的。(假寐;假上将军。)

34、间

① ,隙也,从门、月(《说文》) ② 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③ 中间(间于齐楚)(《孟子》)

④ 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

⑤ 离间(谁能间之)(《左传》) ⑥ 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5、简

① 《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引申:书信。

② 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③ 荒废,怠慢。

④ 选取等长的“简”。挑选,选择,选拔。 ⑤ 《集韵》“阅也”。检阅,检查。

36、见

① 《说文》“视也”。看到。看见。

② 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

③ 见解,见识 ④ 表示被动。 ⑤ 见谅的“见” ⑥ 通“现”

37、节

① 《说文》“竹约”。竹节。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 时节,季节。引申:节日。 ③ 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 气节,节操;礼节。特指,贞洁。 ⑤ 节制,节约。

⑥ 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

① 干涸,枯竭。“竭”的反义词“盈”。引申:衰竭。

② 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 尽,完。

39、尽

① 《说文》“器中空也”,

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 不及物动词,无剩余。(完,没有了。) ③ 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 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 达到顶点 ⑥ 尽可能,尽量。(第三声) ⑦ 任凭

40、进

① 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 前进,与“退”相对。③ 到朝廷。④ 进献⑤ 通“”,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

① 《说文》“蹲也”。“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 坐。引申:处于。 ③ 居住。又:住处。 ④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 占,占据。 ⑥ 积蓄。 ⑦ 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

42、举

① “举”,《说文》“对举也”。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 用手托起。 ③ 举起,抬起。引申:提出,举出。又:发动。

④ 推荐,推举。提拔。又:检举。举动。

⑥ 攻下,占领。 ⑦全。例如:举国,举世。

43、具

① 《说文》“供置也”。“供置”即备办。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 准备饭食或酒席。又:饭食,酒肴。 ③ 准备,备办。引申:具备,完备。

④ 全部 ⑤ 陈述 ⑥ 器械 ⑦ 才能 ⑧ 量词

44、聚

① 《说文》“会也;一曰邑落曰聚”。本义:会合。

② 村落,居民点 ③ 聚集,集聚 ④征集

45、苦

① 苦菜;引申:苦味。 ② 劳苦,辛苦,劳累。又:刻苦。

③ 愁苦;苦恼,痛苦。又:被……所苦。 ④ 粗劣

46、类

① 《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 ② 种类。引申:类推。

③ 类似,象。相似 ④ 大抵,大致。 ⑤ 条例。

47、良

① 《说文》“善也”。表示质地好,素质好。② 良好。精良,美好。出色,优秀。

③ 良人:1、优秀的`人才;2、丈夫。 ④ 和悦,善良。贤良,贤善。

⑤ 甚,很。 ⑥ 的确。

48、临

① 《说文》“监也”。从高处低头往下看。② 从高处往低处看。俯视;居高临下。

③ 引申:从上监视着,统治。监督,威胁。④ 到。

⑤ 面对。对着。靠近。 ⑥ 正当;将要。 ⑦ 临摹。 ⑧ 哭。(第四声)

49、虑

① 《说文》“谋思也”。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思虑)

② 考虑,打算。引申:心思,意念。 ③ 担忧(后起义)。顾虑,担心。

50、论

① 《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 讨论,研究。 ③ 判罪。 ④ 一种文体。 ⑤ 通“伦”,条理,顺序。

51、漫

① 《广雅释训》“漫漫,平也” 《正字通》“水广大貌”。表示水平铺广大、无边无际,引申:遍(漫山遍野)

② 溢出 ③ 没入水中 ④ 随便(杜甫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52、灭

① 《正字通》“火熄也”,但应用中常用于使动或被动,使火熄灭或被熄灭之物

② 暗,看不见 ③ 引申:消灭,湮没

53、名

① 《说文》“自命也”指人或事物的代号,和“实”相对。后来把在书面上记录这些名称的符号也称作“名”,“名”就兼指文字了。

② 用作动词,命名,用作名词,名字。 ③ 引申:名声,名利

54、明

① 《说文》“照也”,光线充足,或在光的照射下清清楚楚的状态叫“明”与“暗”相对

② 发光,明亮 ③ 形容物体的光泽、颜色明亮

④ 光明、清楚 ⑤ 《正字通》“明日即翌日” ⑥ 表示人的视力

55、命

① 《说文》“使也”本义是支配者对被支配者的差遣、命令、训导。

② 上天对人的吉凶祸福、穷达寿夭的预先确定。

③ 人对上天无可奈何的冥数 ④ 引申:使命

56、谋

① 《说文》“虑难曰谋”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曰谋”,“谋”常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共同合计、研讨办法或对策。

② 作名词:指商量出的结果

57、难

① 读去声时是名词,表示灾害性的事变,以及由这种事变使人所处的艰难困苦的处境。“难”古代多指重大事变,往往是危及人们生命的。

② 困难,与“易”相对 ③ 诘难,质问

④ 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对方请教 ⑤ 敌,怨仇

58、平

① “平”来自于“秤”,所以,作为形容词,“平”解释为平坦

② 削平、铲平。《列子。汤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 安定,太平。 ④平息,平定。

⑤ 公正,公平。《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9、戚

① “戚”最初表示一种作战用的斧子。

② 与“疏”相对,表示亲近或者忧伤,如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③ 伤心

④ 作名词,亲属,由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转而指在血统上存在密切的亲属关系

60、奇

① 《说文》“奇,异也”表怪异

② jī,表示余数或单数,与“偶”是反义词。《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 异乎寻常、奇特《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④ 出人意料

61、强

① 《说文》“弓有力也”“强”原指强弓

② 作形容词,“强”是“弱”的反义词,壮健、强盛、强大,如“少年强则国强”

③ qiǎng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④ 有余,略多,如“赏赐百千强”

62、清

① 《说文》“朗也,澄水之貌”,表示水澄澈纯净,反义词“浊”

② 干净、洁净 ③ 安静、清静,如“以其境过清” ④太平

63、请

① 请求 ② 邀请

64、穷

① 阻塞不通 ② 境遇不好,不得志 ③ 生活困难

④ 穷尽完结 ⑤ 穷究,追究到底

65、秋

① 收成 ② 秋天 ③ 年,又:时候 ④ 飞舞跳跃

66、求

① 《集韵》“索也”探求寻找 ② 要求、需求 ③ 乞求,请求

67、取

① 《说文》“获取也”本义: 割取耳朵,拿,与“舍”相对

②提取、选取 ③ 攻下,夺取 ④ 娶妻

68、去

① 《说文》“人相违也” 《广雅》“行也” ②离开

③ 除掉、去掉 ④ 距离 ⑤ 前往,到……去

69、全

① 《说文》“完也”,与“破”相对 ② 全部的,整个的

③ 完全,无例外 ④ 保全

70、任

① 《大雅》“任犹抱也”,比喻承担重任 ② 作名词,担子、任务

③ 《说文》“保也”,最初是抱于胸前的意思,后引申为负担。把某种职责、使命加于别人肩上,由其负荷,这就是任命、任用义。

④ 《正字通》“诚笃也”,诚信 ⑤ 凭借 ⑥ 任凭

71、容

① 《说文》“盛也”用器盛物,包容,引申为宽容,饶恕

② 许可,允许 ③ 容貌,仪容 ④ 或许,可能 ⑤ 容容:变化不定的样子

72、入

① 《说文》“内也”,进入,与“出”是反义词 ② 收入,收纳 ③ 交纳

73、塞

① 《说文》“塞,隔也”,堵塞起来,使内外隔绝

② 阻塞,因而为阻塞交通要道而修筑的城郭公事也叫“塞”

③ 填塞,充满 ④ 弥补

74、上

① 与“下”相对,在上面在高处都可以称为上

② 引申:等级、地位高的,又特指帝王 ③ 质量好的,次序在前的

④ 登上,作动词用 ⑤ 通“尚”崇尚,尊重

75、少

① 形容词,不多 ② 稍微 ③ 削弱,减少 ④ 轻视,看不起⑤ 不多时,一会儿

76、舍

① 接待客人的地方 ② 距离的名称,行军30里为一舍

③ shě《说文》“释也”放弃

77、身

① 《说文》“躬也”“身”指人或动物的整体 ② 自身,亲身

③ “身”古代作侧立的人形而大其腹,腹中有一点是发育中的胎儿之形,所以,身的本义是怀胎

78、生

① 《说文》“生,出也”出生,生育,引申为生活、生命

② 生的,与“熟”相对 ③ 生疏 ④ 本性,天性 ⑤ 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 《说文》“任也”,是力能胜任,承受得起的意思,读shēng

② shēng尽 ③ 在战争中以武力打败对方 ④ 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80、师

① 最初指盲人,“师,乐人瞽者之称”后演变为有一技之长者称“师”乐师、教师、画师、医师等。 ② 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 ③ 效法、学习,作动词

81、实

① 与“名”相对,实际,事实 ② 充实,充满

③ 果实,种子 ④ 确实,的确,作副词 ⑤ 语气词,加强语意

82、食

① 食物经过口的咀嚼咽下去的过程叫“食”

② 作动词,sì,供养,给……吃 ③ 日食、月食

83、使

① 《说文》“令也”,使唤,役使的意思 ② 命令、派遣

③ 出使 ④ 放纵,放任 ⑤ 连词,假若,假如

84、属

① 《说文》“连也”,古代依附于人,做别人的臣僚,隶属,归属

② 连接zhǔ ③ 委托,托付zhǔ ④ 嘱托zhǔ

⑤ 亲属 ⑥ 类 ⑦ zhǔ,副词,适逢

85、说

① 《释名》“述也,宣述人意也”,向他人陈述解释 ② 名词,言论、主张

③ 文体的一种 ④ 劝说,说服shuì ⑤ 喜欢,高兴yuè

86、素

① 《说文》“白致缯也”,素就是用丝织出的普通的缯帛。引申:白色、朴素

② 表示光线和洁净 ③ 真情 ④ 向来,一向

87、通

① 《释名。释言语》“洞也,无所不贯洞也”

② 《说文》“通,达也”表示道路畅通,反义词“塞”

③ 通行,通过,通过 ④ 畅通,没有阻碍 ⑤ 通晓,精通

⑥ 共同的,通常的 ⑦ 全部,整个 ⑧ 量词,用于文书,表示一份

88、痛

① 《说文》“病也”,由疾病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引申:悲痛

② 彻底地,尽情地

89、亡

① 《说文》“逃也”逃亡,逃出之后流浪在外 ② 丧失,丢失

③ 死亡,灭亡 ④ 通“忘”忘记

90、望

① 满月,阴历确定15日为“望日”

② 《说文》“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远望,盼望,敬仰

③ 《广雅。释天》“祭也”,古代祭祀山川

④ 《释名。释姿容》“茫也,远视茫茫也” ⑤ 埋怨,责怪

91、为

① 做,治理 ② 作为,当作 ③ 认为

④ 是 ⑤ 如果,假如 ⑥ weì介词,给,替

⑦ weì介词,被 ⑧ 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感叹

篇7:语文文言文实词

语文文言文实词集锦

逾(yú)

动词。

①翻越,越过。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②超过,越过。如:逾时,楼渐进,可见其顶(《山市》)

阴(yīn)

(1)名词。

①山的.北面,河流的南面。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②阴影,树荫。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2)形容词。

①日月没有光亮,阴暗。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②寒冷,阴冷。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引(yǐn)

动词。

①延长,伸长。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②引用。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③拉。如: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远(yuǎn)

(1)名词。

偏远的地方。如: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2)动词。

疏远,不亲近。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3)形容词。

①差别大。如: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②长远,深渊。如: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再(zài)

(1)数词。

①两次(顿)。如: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②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副词。

再次,又,表示多次重复或继续。如: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活板》)

造(zào)

(1)名词。

大自然。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

(2)动词。

①建造,制造。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

②至,到。如: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朝(zhāo)

名词。

早晨。

如: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b.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知(zhī)

(1)名词。

读zhì,同“智”,智慧,聪明。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动词。

①了解。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②知道,懂得。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五柳先生传》)

③读zhì,记忆,记住。如: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直(zhí)

(1)名词。

同“值”,价值。如:手把文书口称敕,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2)形容词。

不弯曲,与“曲”相对。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3)副词。

①径直,一直。如: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

②却,竟然。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

致(zhì)

动词。

①招引,招纳,招致。如: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②传达,表达。如: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③获得,得到,取得。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篇8:文言文常用实词及例句

文言文常用实词及例句

别①离别:醉不成欢惨将别(琵)太监泣别(记)

②赠别:今以半别公(记)

草①花草:草行露宿(指)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黄)

②草稿:文方成草(左)

良①良好:未为良时(梦)

②优良:良剑期乎断(察)意似良(促)

有①与“无”相对:若有宿根(梦)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

②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

归①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予不得归矣(指)

②归还:归璧于赵(廉)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实①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梦)

虚①与“实”相对:有苗时采,则虚?而福(梦)

②空虚:成顾蟋蟀笼虚?(促)

③虚心:古之人虚?中乐善(问)

长①与“短”相对:虽与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令人长?号不自禁(项)

②长处,优点:应变将略非所长?欤(《三国志?诸葛亮传》)

长①增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梦)

②担当:尔翁长?铨(记)

③年纪大的.:孰与君少长?(鸿)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

定①安定、平定:天下已定?(过)

②规定: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

③决定:计未定?(廉)定?国是之诏下(谭)

守①太守,郡一级长官:谢灵运为永嘉守?(梦)吴起为西河守?(《史记?吴起传》)

②守卫: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类①种类:如大小龙湫……之类?(梦)

②像:俨然类?画(促)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理①道理:理?固宜然(六)理?有未安(问)

②治理:称为政理?(张)怪①奇异的:怪?石乱卧(促)

②奇怪,惊疑:理不足怪?也(梦)公子怪?之(信)

上①上面:得双石于潭上(石)置之坐上?(石)

②特称皇帝:上?大嘉悦(促)令查出引入上?谕中(谭)

③献上:臣乃敢上?璧(廉)

④向上:日高日上?(芙)负势竞上?(与)

法①法令、制度: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谭)

②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③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察)

成①完成: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黄)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

②成功: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出师表)

持①掌握:悖乱不可以持?国(察)

②拿:不得持?尺兵(荆)持?一象笏至(项)

宜①应当,应该:理固宜?然(六)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

②适宜,合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曲者宜?为轮(《潜夫论?相列》)

病①疾病,生病:菠万变,药亦万变(察)江浙之梅皆菠(病)

②弄成病:以夭梅菠梅为业以求钱也(病)

动①与“静”相对: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察)动?以朝廷为辞(赤)

②感动: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反①与“正”相对:日影反?照(项)非务相反?也(察)

②反叛、谋反: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投抛掷: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察)譬若以肉投?馁虎(信)

篇9:文言文实词用法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4、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马)《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愉悦)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篇10: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4、择其善者而从之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4、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马)《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篇11:初中文言文实词

初中文言文实词大全

(10)<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第一文库网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 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奉檄守御。”

⑾<名>简称道 家、道教。《汉书-艺文志》:“~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⑿<动词>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

⒀<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上始。”

⒁<量>元稹。《望喜驿》:“一~月光横忱前。”

[道心]⒈犹言道德观念。⒉悟道之心。

[道学]⒈道家的学说。⒉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

(1)<动词>越过。《石壕吏》:“老翁~墙走,老妇出门看。”

(2)<动词>超过。《童区寄传》:“去~四十里。”

(3)<形>过分的。《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侈。” 15.逾 yù

<副>通“愈”,更加。《阎典史传》:“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急。”

yáo

<形>通“遥”,远。《后汉书-班超传》:“延颈~,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1)<形>通畅。《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 [引]<形使动>使??通畅。《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气。”

(2)<动词>到;到达。《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促织》:“自昏~曙,目不交睫。”

(3)<动词>传达;送到。《柳毅传》:“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命~宫中。”

16.达 (4)<动词>通晓,明白。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其亦不~于理矣。” 《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几,~人

知命。”

(5)<形>豁达;心怀宽阔。《汉书-高帝纪》:“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

(6)<形>显达;显贵。《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于诸候。” 《陈情表》:“本图宦~,不矜名节。”

(7)<名>有道德、学有问的人。《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执经叩问。”

zǒu

(1)<动词>跑。《木兰诗》:“两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蠹》:“兔~触株,折颈而死。” [又]赶快去。《送东阳马生序》:“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2)<动词>逃跑。《石壕吏》:“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寡人之于国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又]〈动使动〉使??逃跑。《赤壁之战》:“可烧而~也。”

(3)<动词>奔向;趋向。《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燕。”《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17.走 直~咸阳。”[辨]行,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现代称“跑”,古代称“走”。

[走笔]用笔迅速地书写。

[走舸]快船。

[走狗]⒈猎狗。⒉驱狗出猎。⒊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其作恶的坏人。

[走丸]如丸之速转,比喻便易迅速。

[走卒]⒈供人使唤的差役、隶卒。⒉泛指供人驱使、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的人。

xi?

(1)<动词>认错;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2)<动词>推辞;拒绝。《孔雀东南飞》:“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18.谢 (3)<动词>告别;告辞。《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客就车。”

(4)<动词>告诉;劝戒。《孔雀东南飞》:“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动词>感谢;道谢。《鸿门宴》:“乃令张良留~。”

(6)<动词>凋谢;死。《芙蕖》:“及花之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篇12: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

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

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文章。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文字。例: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3)文采。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4)刺花纹,画着文采。例:皆披发文身(《观潮》)

(1)知道。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同智,聪明,智慧。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了解。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4)明白,懂得。例:不可谓知类(《公输》)

(5)识别,认识。例: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觉得,感觉。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篇13:文言文常用的实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

①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①奏疏:论积贮疏(论)

②疏远:王怒而疏屈平(屈)

①离散:约从离衡(过)流离遇合(柳)

②遭受,通“罹”:离骚者,犹离忧也(屈)

①草、木的根、茎: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芙)

②根本:人穷则反本(屈)

③本来的: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

①记:博闻强志(屈)

②标记: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③志向:其志洁(屈)

①指向:名曰《指南录》

②意图,通“旨”: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

①听见:而闻者彰(劝)闻寡人之耳者(邹)

②听说:无何,宰以卓异闻(促)吾闻之(屈)

③见闻:博闻强志(屈)

①停留,留下:城入赵而璧留秦(廉)乃令张良留谢(鸿)

②扣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

①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②官职调动:再迁为太史令(张)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

③流放:顷襄王怒而迁之(屈)父父亲:思厥先祖父(六)其父善游(察)

①对老年人尊称:渔父见而问之(屈)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②古代在男子名字下的美称,通“甫”:王回深父(游)余弟安国平父(游)

①用手指轻敲:新沐者必弹冠(屈)

②用手指演奏:莫辞更坐弹一曲(琵)

①与“私”相对: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论)

②公开,公然:残贼公行(论)

③诸侯通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廉)

④对人尊称:公固知某不贪也(记)公为我献之(鸿)

①征伐:挟天子以征四方(赤)

②征召:公车特征拜郎中(张)

①设置:施关发机(张)

②施行,用途:徒留无所施(孔)

③恩惠: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①关口:秦人开关延敌(过)距关勿内诸侯(鸿)

②机械发动处:施关发机(张)

①关键: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

②机件:机发吐丸(张)。

篇14:高考文言文实词

高考文言文实词汇总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2则素湍绿潭,回清侄倒影(白色的)

3彼君子兮,不至少餐兮(空,白白地)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5素餐:不劳而食,吃白食)

6披心腹,见情素(真情、本心)

7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没有文采的)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慰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4汤池:1就温泉砌成的浴池2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5臣请就汤镬(汤镬)

6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土皆垂泪涕泣(哭泣)

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涕零:流泪)

4目泪下,鼻涕长一尺(鼻涕)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5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徒属:所属的人)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7高祖亭长,为送徒郦山(指服劳役的犯人)

篇15:中考文言文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大全

1、比

① 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 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 比较、比拟。

④ 及,等到。⑤ 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 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 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 ④ 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 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 比较:鄙;敝

3、兵

① 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 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 ③ 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 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 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 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 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 “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 举荐。 ④ “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 “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 “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 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 ② 引申:驾车、驭马。

③ “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 欺凌,欺压。

⑤ 追逐 ⑥ 计量,计算。

⑦ 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 “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 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 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 ④ 参与,例如:从政。

⑤ 介词:由,自。 ⑥ 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井田制) ② 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 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 “当”,对着;面对; ⑤ 处在。引申:占着;把着。引申:掌管,主持。

⑥ 阻挡,抗拒; ⑦ 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 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

① 本义,道路。 ② 规律,道理。

③ 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 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 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 从,由。

11、得

① 得,获得,得到。(找到) 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 “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12、定

① “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② 决定,确定。 ③ 副词,到底,究竟。 ④ 一定(后起义)

13、伐

① “伐”,《说文》“击也”。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 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

14、犯

① 《说文》“侵也”。“犯”本来指狗咬人。后来两极分化。

② 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侵害、危害)

③ 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触犯;犯险,冒着。)

15、方

① “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 方形,四隅之和。 ③ 方,方圆。引申:正直;方正。

④ 面积 ⑤ 方向、方位。引申:区域、地方。

⑥ 地方(戴圆履方) ⑦ 方法,办法。引申:处方,药方。

⑧ “方”,《说文》“并船也”。方船、方舟。(枋、舫)

⑨ 凡两两相并、相比。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 比拟,相比。 ⑾ 副词,正在;将要。

⑿ 当……的时候。

16、奉

①“奉”是捧的古字。两手捧着。 ② 进献。

③ 承受。 ④ 俸禄,给养。

17、负

① 《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引申:蒙受、遭受。

② 《说文》“恃也”。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自恃,自负)

③ 背靠着。负隅顽抗。 ④ 违背

⑤ 失败 ⑥ 欠

18、赋

① “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 (征收;敛取;赋税。) ③ 出声念。 ④ 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

① “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 遮盖、掩蔽 ③ 翻转过来 ④ 倾覆,颠覆

20、更

① 《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 经过,经历。 ③ 抵偿. ④ 另,另外。引申:再。

⑤ 更加 ⑥ 副词,重新。 ⑦ 五更

21、故

① “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 《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 原因,缘故。 ④ 故意 ⑤ 通“固”,本来。 ⑥ 所以,因此。

22、顾

① 《说文》“还视也”。“顾”转过头来向后看。(回顾;回头看。)

② 探望,拜访。 ③ 顾念。引申:关心,照顾。

④ 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 副词,反而,却。

23、观

① 《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看;观察;考察)

② 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 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 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24、归

① 《说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 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返回)

③ 归还 ④ 归附,归属。又:归到一处。

25、好

① 女子容貌美。引申:好,善。 ② 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 友好 ④ 喜爱

26、号

① 大声喊叫。引申:大声哭。 ② 扬言,宣称。(号称)

③ 号令,命令。 ④ 称号。又:别号。 ⑤ 称。

27、还

① 《广雅释诂》“归也”。(返回) ② 交还,归还

③ 通“环”,环绕。 ④ 通“旋”,旋转。

⑤ 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 仍然(后起意义)

28、惠

① 《说文》“仁也”。《尔雅释诂》“爱也”。“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 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恩惠,给人以好处)

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 柔顺、柔和。 ④ 通“慧”,聪明。

29、及

① 《说文》“逮也”。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 赶得上,赶上,抓住 ③ 至,到 ④ 趁着。等到……时候

30、极

① 《说文》“极,栋也”。

② 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登峰造极;北极)

③ 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极点,尽头。

④ 最,非常。 ⑤ 标准 ⑥ 通“亟”,急。

31、计

① 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

② 盘算,谋划 ③ 计谋

32、加

① “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加上,放上)引申:施加

② 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 更加

33、假

① 先秦,假,借同义。(借,借来)

② 《说文》“非真也”。(汉以后。)假,真反义。

③ 非正式的,临时的。(假寐;假上将军。)

34、间

① ,隙也,从门、月(《说文》) ② 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③ 中间(间于齐楚)(《孟子》)

④ 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

⑤ 离间(谁能间之)(《左传》) ⑥ 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5、简

① 《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引申:书信。

② 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③ 荒废,怠慢。

④ 选取等长的“简”。挑选,选择,选拔。 ⑤ 《集韵》“阅也”。检阅,检查。

36、见

① 《说文》“视也”。看到。看见。

② 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

③ 见解,见识 ④ 表示被动。 ⑤ 见谅的“见” ⑥ 通“现”

37、节

① 《说文》“竹约”。竹节。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 时节,季节。引申:节日。 ③ 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 气节,节操;礼节。特指,贞洁。 ⑤ 节制,节约。

⑥ 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

① 干涸,枯竭。“竭”的反义词“盈”。引申:衰竭。

② 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 尽,完。

39、尽

① 《说文》“器中空也”。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 不及物动词,无剩余。(完,没有了。) ③ 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 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 达到顶点 ⑥ 尽可能,尽量。(第三声) ⑦ 任凭

40、进

① 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 前进,与“退”相对。③ 到朝廷。④ 进献⑤ 通“”,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

① 《说文》“蹲也”。“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 坐。引申:处于。 ③ 居住。又:住处。 ④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 占,占据。 ⑥ 积蓄。 ⑦ 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

42、举

① “举”,《说文》“对举也”。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 用手托起。 ③ 举起,抬起。引申:提出,举出。又:发动。

④ 推荐,推举。提拔。又:检举。举动。

⑥ 攻下,占领。 ⑦全。例如:举国,举世。

43、具

① 《说文》“供置也”。“供置”即备办。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 准备饭食或酒席。又:饭食,酒肴。 ③ 准备,备办。引申:具备,完备。

④ 全部 ⑤ 陈述 ⑥ 器械 ⑦ 才能 ⑧ 量词

44、聚

① 《说文》“会也;一曰邑落曰聚”。本义:会合。

② 村落,居民点 ③ 聚集,集聚 ④征集

45、苦

① 苦菜;引申:苦味。 ② 劳苦,辛苦,劳累。又:刻苦。

③ 愁苦;苦恼,痛苦。又:被……所苦。 ④ 粗劣

46、类

① 《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 ② 种类。引申:类推。

③ 类似,象。相似 ④ 大抵,大致。 ⑤ 条例。

47、良

① 《说文》“善也”。表示质地好,素质好。② 良好。精良,美好。出色,优秀。

③ 良人:1、优秀的人才;2、丈夫。 ④ 和悦,善良。贤良,贤善。

⑤ 甚,很。 ⑥ 的确。

48、临

① 《说文》“监也”。从高处低头往下看。② 从高处往低处看。俯视;居高临下。

③ 引申:从上监视着,统治。监督,威胁。④ 到。

⑤ 面对。对着。靠近。 ⑥ 正当;将要。 ⑦ 临摹。 ⑧ 哭。(第四声)

49、虑

① 《说文》“谋思也”。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思虑)

② 考虑,打算。引申:心思,意念。 ③ 担忧(后起义)。顾虑,担心。

50、论

① 《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 讨论,研究。 ③ 判罪。 ④ 一种文体。 ⑤ 通“伦”,条理,顺序。

51、漫

① 《广雅释训》“漫漫,平也” 《正字通》“水广大貌”。表示水平铺广大、无边无际,引申:遍(漫山遍野)

② 溢出 ③ 没入水中 ④ 随便(杜甫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52、灭

① 《正字通》“火熄也”,但应用中常用于使动或被动,使火熄灭或被熄灭之物

② 暗,看不见 ③ 引申:消灭,湮没

53、名

① 《说文》“自命也”指人或事物的代号,和“实”相对。后来把在书面上记录这些名称的符号也称作“名”,“名”就兼指文字了。

② 用作动词,命名,用作名词,名字。 ③ 引申:名声,名利

54、明

① 《说文》“照也”,光线充足,或在光的照射下清清楚楚的状态叫“明”与“暗”相对

② 发光,明亮 ③ 形容物体的光泽、颜色明亮

④ 光明、清楚 ⑤ 《正字通》“明日即翌日” ⑥ 表示人的视力

55、命

① 《说文》“使也”本义是支配者对被支配者的差遣、命令、训导。

② 上天对人的吉凶祸福、穷达寿夭的预先确定。

③ 人对上天无可奈何的冥数 ④ 引申:使命

56、谋

① 《说文》“虑难曰谋”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曰谋”,“谋”常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共同合计、研讨办法或对策。

② 作名词:指商量出的结果

57、难

① 读去声时是名词,表示灾害性的事变,以及由这种事变使人所处的艰难困苦的处境。“难”古代多指重大事变,往往是危及人们生命的。

② 困难,与“易”相对 ③ 诘难,质问

④ 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对方请教 ⑤ 敌,怨仇

58、平

① “平”来自于“秤”,所以,作为形容词,“平”解释为平坦

② 削平、铲平。《列子。汤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 安定,太平。 ④平息,平定。

⑤ 公正,公平。《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9、戚

① “戚”最初表示一种作战用的斧子。

② 与“疏”相对,表示亲近或者忧伤,如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③ 伤心

④ 作名词,亲属,由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转而指在血统上存在密切的亲属关系

60、奇

① 《说文》“奇,异也”表怪异

② jī,表示余数或单数,与“偶”是反义词。《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 异乎寻常、奇特《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④ 出人意料

61、强

① 《说文》“弓有力也”“强”原指强弓

② 作形容词,“强”是“弱”的反义词,壮健、强盛、强大,如“少年强则国强”

③ qiǎng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④ 有余,略多,如“赏赐百千强”

62、清

① 《说文》“朗也,澄水之貌”,表示水澄澈纯净,反义词“浊”

② 干净、洁净 ③ 安静、清静,如“以其境过清” ④太平

63、请

① 请求 ② 邀请

64、穷

① 阻塞不通 ② 境遇不好,不得志 ③ 生活困难

④ 穷尽完结 ⑤ 穷究,追究到底

65、秋

① 收成 ② 秋天 ③ 年,又:时候 ④ 飞舞跳跃

66、求

① 《集韵》“索也”探求寻找 ② 要求、需求 ③ 乞求,请求

67、取

① 《说文》“获取也”本义: 割取耳朵,拿,与“舍”相对

②提取、选取 ③ 攻下,夺取 ④ 娶妻

68、去

① 《说文》“人相违也” 《广雅》“行也” ②离开

③ 除掉、去掉 ④ 距离 ⑤ 前往,到……去

69、全

① 《说文》“完也”,与“破”相对 ② 全部的,整个的

③ 完全,无例外 ④ 保全

70、任

① 《大雅》“任犹抱也”,比喻承担重任 ② 作名词,担子、任务

③ 《说文》“保也”,最初是抱于胸前的意思,后引申为负担。把某种职责、使命加于别人肩上,由其负荷,这就是任命、任用义。

④ 《正字通》“诚笃也”,诚信 ⑤ 凭借 ⑥ 任凭

71、容

① 《说文》“盛也”用器盛物,包容,引申为宽容,饶恕

② 许可,允许 ③ 容貌,仪容 ④ 或许,可能 ⑤ 容容:变化不定的样子

72、入

① 《说文》“内也”,进入,与“出”是反义词 ② 收入,收纳 ③ 交纳

73、塞

① 《说文》“塞,隔也”,堵塞起来,使内外隔绝

② 阻塞,因而为阻塞交通要道而修筑的城郭公事也叫“塞”

③ 填塞,充满 ④ 弥补

74、上

① 与“下”相对,在上面在高处都可以称为上

② 引申:等级、地位高的,又特指帝王 ③ 质量好的,次序在前的

④ 登上,作动词用 ⑤ 通“尚”崇尚,尊重

75、少

① 形容词,不多 ② 稍微 ③ 削弱,减少 ④ 轻视,看不起⑤ 不多时,一会儿

76、舍

① 接待客人的地方 ② 距离的名称,行军30里为一舍

③ shě《说文》“释也”放弃

77、身

① 《说文》“躬也”“身”指人或动物的整体 ② 自身,亲身

③ “身”古代作侧立的人形而大其腹,腹中有一点是发育中的胎儿之形,所以,身的本义是怀胎

78、生

① 《说文》“生,出也”出生,生育,引申为生活、生命

② 生的,与“熟”相对 ③ 生疏 ④ 本性,天性 ⑤ 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 《说文》“任也”,是力能胜任,承受得起的意思,读shēng

② shēng尽 ③ 在战争中以武力打败对方 ④ 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80、师

① 最初指盲人,“师,乐人瞽者之称”后演变为有一技之长者称“师”乐师、教师、画师、医师等。 ② 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 ③ 效法、学习,作动词

81、实

① 与“名”相对,实际,事实 ② 充实,充满

③ 果实,种子 ④ 确实,的确,作副词 ⑤ 语气词,加强语意

82、食

① 食物经过口的咀嚼咽下去的过程叫“食”

② 作动词,sì,供养,给……吃 ③ 日食、月食

83、使

① 《说文》“令也”,使唤,役使的意思 ② 命令、派遣

③ 出使 ④ 放纵,放任 ⑤ 连词,假若,假如

84、属

① 《说文》“连也”,古代依附于人,做别人的臣僚,隶属,归属

② 连接zhǔ ③ 委托,托付zhǔ ④ 嘱托zhǔ

⑤ 亲属 ⑥ 类 ⑦ zhǔ,副词,适逢

85、说

① 《释名》“述也,宣述人意也”,向他人陈述解释 ② 名词,言论、主张

③ 文体的一种 ④ 劝说,说服shuì ⑤ 喜欢,高兴yuè

86、素

① 《说文》“白致缯也”,素就是用丝织出的普通的缯帛。引申:白色、朴素

② 表示光线和洁净 ③ 真情 ④ 向来,一向

87、通

① 《释名。释言语》“洞也,无所不贯洞也”

② 《说文》“通,达也”表示道路畅通,反义词“塞”

③ 通行,通过,通过 ④ 畅通,没有阻碍 ⑤ 通晓,精通

⑥ 共同的,通常的 ⑦ 全部,整个 ⑧ 量词,用于文书,表示一份

88、痛

① 《说文》“病也”,由疾病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引申:悲痛

② 彻底地,尽情地

89、亡

① 《说文》“逃也”逃亡,逃出之后流浪在外 ② 丧失,丢失

③ 死亡,灭亡 ④ 通“忘”忘记

90、望

① 满月,阴历确定15日为“望日”

② 《说文》“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远望,盼望,敬仰

③ 《广雅。释天》“祭也”,古代祭祀山川

④ 《释名。释姿容》“茫也,远视茫茫也” ⑤ 埋怨,责怪

91、为

① 做,治理 ② 作为,当作 ③ 认为

④ 是 ⑤ 如果,假如 ⑥ weì介词,给,替

⑦ weì介词,被 ⑧ 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感叹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17中考文言文实词大全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中考文言文实词大全]

篇16: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1、连接,连缀。(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3、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5、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等、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7、系、是。(查明属实,事属可行)

1、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谁,哪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1、写,记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国书。(拜送书于庭)

6、书法、字体。(举世唯知其书)

7、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1、到去。(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女子,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顺从,适合。(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4、恰好。(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5、刚才。(适为虞人逐)

6、同谪,被流放。(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7、流放,贬职。(又以适去,竟不自得)

1、正确,不错,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是非分明)

2、以为是。(各行其是)

3、判断词,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这。(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作语助。(唯利是图)

使

1、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2、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4、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

5、使者。(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6、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7、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8、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篇17: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1、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2、振动。(微风鼓浪《石》)

3、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4、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5、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1、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2、建筑房屋。(盖屋)

3、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

4、遮盖,掩盖。(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

5、崇尚。(盖威)

6、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盖世无双)

7、加上。(盖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9、承接上文,表推测,大概。(盖其至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通家尚负责。)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人不传非亲非故)

2、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非同小可)

3、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责怪,反对。(是是非非)

5、没,无。(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2、当时候。(方此之时)

3、正在。

4、将要。

篇18:中考文言文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汇编(九)

1.使(shǐ)

(1)名词。

使臣,奉命的人。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2)动词。

派遣。如:扶苏以数谏敌,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是(shì)

(1)判断动词。

是。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代词。

这,此。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受(shu)

动词。

①接受。如: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②遭受。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4.书(shū)

(1)名词。

①书,书籍。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②书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③公文。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文言文学习方法浅析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教学

渐进性学生自主管理策略浅析论文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翻译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反思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介绍

王凌钰的读后感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析文言文的实词教学(整理18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文言文2023-01-17

文言文的教学策略2023-04-10

从《将进酒》的两个译本看翻译标准2022-12-06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2022-05-2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5-04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2023-02-23

《湖心亭看雪》课件2022-10-22

湖心亭看雪介绍2022-04-30

低年级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初探2023-03-09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和原文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