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乡愁的介绍(整理18篇)由网友“诗悦”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未来乡愁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未来乡愁的介绍
未来乡愁的介绍
故事情节
来吧,让人眷恋的你正在未来等着我们,一起迈步前进吧——
主人公工藤阳一和青梅竹马们过着安稳平和的每一天。
除了拥有让触碰过的东西移动的特殊能力外,他不过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少年罢了。
——可惜的是,这种现状只在她出现前成立。
某一天,他邂逅了少女杏奈,她还口口声声说自己被未来的他甩了。
这一个小小的契机,却让生活安全改变——
不仅得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双胞胎姐妹同居,还偶然遇上自称正在等他的超能力少女伊织。
与少女们的邂逅就此拉开故事的序幕……
角色介绍
杏奈
自称从未来穿越而来的超能力者
杏奈 (あんな)
CV:风音
身高:160cm
生日:1月14日
血型:?
突然现身于阳一面前的少女。
还爆出“我可是被未来的你甩了哦”般让人一头雾水的发言。
超能力者,不仅有感应能力,还能瞬间移动,不过经常本末倒置就是了。
从她的言行举止中可以清楚看出,她的确在竭尽所能守护着阳一。
「我可是被未来的你甩了哦」
羽鸟 诗
青梅竹马,娴静的庶民派大小姐
羽鸟 诗 (はとり うた)
CV:桃井いちご
身高:150cm
生日:2月11日
血型:B型
阳一的青梅竹马。
她很珍惜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经常都是娴静平和地跟在大家的身后。
加上她开朗乐观的个性,着实是调和气氛的不二人选。
事实上她是闻名于世的电机制造公司社长家的大小姐。可惜她热衷游戏,厌恶读书,结果英才教育完全没有半点作用,庶民性十分的少女。
「只要不用读书,我的人生就happy破表啦」
春日 伊织
能够预知相遇的神社少女
春日 伊织 (かすが いおり)
CV:井村屋ほのか
身高:157cm
生日:9月17日
血型:A型
阳一的同班同学,老家是神社。
和杏奈一样是超能力者。
对待别人向来和蔼又恭敬,乍一看的确是优等生,只是不知为何对阳一充满敌意。
尽管如此,却看不出有意害他,完全不知她究竟想干什么。
「我早就知道你会来这里,所以久候多时了」
工藤 野乃
对哥哥爱意无穷,活泼的兄控妹妹
工藤 野乃 (くどう のの)
CV:柚木かなめ
身高:153cm
生日:8月14日
血型:AB型
阳一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日奈乃的双胞胎姐姐。
容貌和性格都无可挑剔,加之还是田径部的种子选手,可说是校园偶像。
不过本人对此毫无自觉,成天粘着阳一,不断索求亲密的肌肤交流。
进入这个学校前还分开居住,现在则搬过来和阳一共同生活。
「好嘛好嘛,偶尔一起洗个澡啦」
工藤 日奈乃
家务全能,一本正经爱照顾人的妹妹
工藤 日奈乃 (くどう ひなの)
CV:榊るな
身高:153cm
生日:8月14日
血型:AB型
阳一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也是野乃的双胞胎妹妹。
相当能干,主动挑起家里各类大小事宜,经常被误解她才是姐姐。
外表多少有点冷淡,其实十分重视家人们的情意。
学业优秀,传闻她已经被内定为下任学生会长了。
「那么,作为你老实回答的'奖励,早餐就做哥哥最喜欢的鸡蛋卷吧」
真田 かなた
青梅竹马,西洋点心店的看板娘
真田 かなた (さなだ かなた)
CV:仓田まりや
身高:161cm
生日:11月1日
血型:A型
阳一他们的青梅竹马,商店街的西洋点心店『はなればなれ亭』的服务员。
桜星学园学生会的副会长。
似乎有着招来不幸的体质,经常被卷进麻烦事项中。
「又欺负人啦!啊呜,阳君真过分!」
星河 雫
多才多艺的学生会长
星河 雫 (ほしかわ しずく)
CV:桜川未央
身高:165cm
生日:1月8日
血型:O型
阳一的远房亲戚,也是一行人的大姐头。
虽然是学生会长,但一般事宜都直接丢给副会长了。
努力维持伙伴们快乐的每一天,一旦出现问题,她都会率先提出解决方案。
「有问题的话可以来找我,相信大部分的事我都能解决」
春日 ハル
沉着大度的同时倒也童心未泯,伊织的母亲
春日 ハル(かすが はる)
CV:梦咲朱花
身高:155cm
生日:8月1日
血型:A型
伊织的母亲,目前在镇上的医院就职。
身为一位女性,凭着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庭。尽管如此也不曾表露出半点疲累,着实很稳健。
另外,虽然从举止看不出来,实际上她还是主人公所在学校的田径队教练。
「这不是ノノ的哥哥吗,哎呀,你受伤了」
工藤 阳一(くどう よういち)
本作的主人公。是出生于只有每一代的男性才能继承超能力的家族的超能力者。但他所能支配的力量很微弱,只能通过他唯一掌握的念力来控制手机之类的物体进行飘浮移动。
篇2:《乡愁》教学案例介绍
《乡愁》教学案例介绍
经过七八年的正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形象大于思维,寥寥数语总是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深情。华丽也罢、平淡也好、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即在诗歌领悟的过程中,给原有的乡愁加上学生个体情感因素,把余光中的乡愁变成学生自己的乡愁,这首诗才算学会了。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里选录的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其实它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要真正理解并非易事。要教学生欣赏现代诗,尤其是欣赏《乡愁》这一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最大的困难就是让从未曾尝过背井离乡之苦的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感情环境中去。仔细看余光中的《乡愁》,从头至尾无一华丽的诗句,但诗行之间却充溢着荡气回肠的浓浓的愁绪。而这种浓浓的愁绪,这是我们首先要学生领会的东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切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所以,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堂。
第一步,我设计了一个有感染力的、能让学生进入乡愁情境的导入。余光中的诗,因在赴美留学期间受了当地流行的摇滚乐的影响,十分注意节奏感,具有较强的音乐性,所以他有不少的诗作被人选中谱曲演唱,包括《乡愁》亦是如此。其诗作中有一首堪称乡愁的姊妹篇的《乡愁四韵》,由台湾民谣歌手罗大佑用吉他伴唱,旋律简单动听,音画的结合将乡愁的气氛渲染得极好,令听者不免愁上心头,颇有绕梁三日之感。学生在欣赏此曲之后,很自然地进入到浓浓的乡愁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个好的`开端就等于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美好诗歌世界的大门。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我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朗诵再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纯粹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 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言之成理,我都予以肯定,课堂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最后老师再进行了恰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想火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各自不同的喜好、陈述各自不同的理由的时候,也就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碗扯不断的面条,一锅红红的火锅,都是很不错的想法。 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一堂创新的诗歌教学课,少不了一个体现创新意识的课外作业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业设计我们还是从发展学生想象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我让我们的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这也是对诗歌鉴赏的延续。
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一步一步越走越快,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面临的首要任务。现代诗歌文字较为简单,所以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我们的确应当大胆放开搀扶的双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在简单诗句背后的深刻含义,方能令他们拥有自由出入现代诗世界的本领。
篇3:乡愁体的介绍
乡愁体的介绍
乡愁体,是中秋节在微博上流传的一种写作文体,缘于一项“乡愁体短诗大接龙”活动。在半个多月来吸引了近3万名网友的关注,许多才华横溢的网友踊跃晒出了自己的“乡愁体”短诗,网友在微博上倾诉乡愁。
活动发起
“还记得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巧妙地用邮票船票等意象代表了心中的家国情怀,小小的诗,抒发出诗人浓浓的桑梓情家国梦,中秋至,月上紫禁城邀您用乡愁体同写乡愁,你的诗歌将有机会被余光中先生在太庙前亲自朗诵,传遍神州!”208月底,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月上紫禁城》网络中秋晚会发起一个征集令,引起网友们积极参与,纷纷晒出自己的乡愁诗。在接受采访时,余光中表示对这些在微博上应征的诗歌很感兴趣:“网友们以我的《乡愁》为花架搭棚,在上面插花,写跟中秋节有关的诗,这种形式很好。”记者发现,这些诗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摹写得惟妙惟肖,还有的则搞起了“无厘头”。
网友作品
最“催泪”乡愁诗:
左海游子:小时候,乡愁是火车的鸣笛声,我在求学的列车上,母送游子泪洒站台。长大后,乡愁是一轮中秋月,月圆之夜人未圆,父母辛劳陷苦海。后来啊,乡愁是故园的老屋,至死未盼到儿归的父母,让儿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乡愁是故乡湛蓝的天空,安息天国的父母啊,但愿来世还做您的乖小孩。
最“切题”乡愁诗:
罗旭:小时候,乡愁是一个旧旧的码头,我在这头,爷爷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杯辣辣的白酒,我在这头,父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封暖暖的.电邮,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我在这头,老家在那头。
海上愚公:小时候,乡愁是一丝甜甜的睡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片薄薄的信笺,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封重重的遗嘱,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轮圆圆的秋月,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twjjack:孩童时代,乡愁是一湾清泉,看得见底,却看不见你。少年时代,乡愁是一片纸屑,风有多大,就能飞多远。青年时代,乡愁是一部电话,这边是我,那边是你。老年时代,乡愁是一杯老酒,喝的越多,越觉得清醇。
最“无厘头”乡愁诗:
等等其其:小时候,中秋是一块甜甜的月饼,我吃一口,母亲吃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中秋是一种淡淡的乡愁,那甜甜的月饼,那一人一口,中秋还是中秋,母亲在天上,我白了头。
最“跑题”乡愁诗:
black_李润东:小时候,梦想是一棵嫩嫩的小草,我在这头,舞台在那头。长大后,梦想是一张红红的纸张,我在这头,大学在那头。后来啊,梦想是一个黑黑的影子,我在这头,父亲在那头。梦想是一颗闪闪的新星,我在这头,孩子在那头。
小Y洋:小时候,快乐是短短的距离,你在课桌这头,我在课桌那头。中学时,快乐是短短的班距,你在这个班,我在那个班。高中时,快乐是短短的车距,你在车后座,我在车前座。快乐是短短的相聚,你在这个城市,我在那个城市。
最纠结的乡愁诗[2]
貌似我已经死了:小时候,“中华”是一管白白的牙膏。我在这头,笑容在那头。上学了,“中华”是一支细细的铅笔。我在这头,考卷在那头。工作了,“中华”是一条红红的香烟。我在这头,领导在那头。结婚了,“中华”是贷款买的轿车。我在这头,而奋斗的路,还在那头。将来啊,“中华”是道细细的国境线。父辈在里头,孩子们在外头...
篇4:《乡愁》
《乡愁》
1、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2、乡愁
卞之琳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罢,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唱。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
3、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篇5:乡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诗歌赏析
《乡愁》虽是用白话写的,却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认为中国人的情操都是从屈原来的,从《离骚》来的。” 他说,“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在岳麓书院世纪论坛上,当余光中被问及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何建议时,他说,我写诗,写散文或搞翻译用了不少文言。文言用得好,可以使白话文多样化,如同平面中出现了浮雕,引我们产生美妙的回味,有一种追忆、回忆的情感。所以要注意多读古、诗、词、曲。有人说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读苏东坡的诗?我说为什么不可以读?你知不知道你的日常用语里面都缺不了苏东坡。你会说,哎,某人啊,我没有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是苏东坡的诗啦。你说人生漂流不定,雪泥鸿爪,那不是苏东坡教你的吗?你说这位女子啊,绝色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都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遗产。《诗经》、《楚辞》的优美的诗句都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的成语。这就是民族的遗产。没有这些成语,没有这些名句,我们的生活会暗淡得多。
篇6: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小”上声,前半上,音调不要太高,接“时”,阳平,轻柔舒展,“候”去声,读轻声收尾。“乡愁”阴平平起,首次出现,情绪还不是特别强烈。“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连读带过,对应少年时期的动作、体态,“邮票”是儿时母亲来信的期待,稍重读,中重格式,“邮”轻些,“票”重些。“我在”表示诗人少年状,连读,“这头”去声起,音调要高一些为“扬”,“那头”顺势而下,低沉持重为“抑”,似结句又下行,中道而止。此时,母亲还是中年妇女,“乡愁”是自然距离之隔,故不可沉重收束。
篇7:乡愁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后来啊”缓慢延长,读得应尤为悠长、深切,似一历尽沧桑的白发老者缓缓站起,离开坐席,慢慢回忆,娓娓道来,充满了感慨、深情。“啊”语气词,要略拖稍长并带有叹息意味。此处“乡愁”,当高起拉长,略停,“矮矮”上声,尾音要读上去,但不能过高,不能飘走,当厚重,转接“坟墓”,当沉重,缓收,给人以凄凉、荒芜之感。这时的“我”,已人到中年,“我/在/外头”自然要读出“人到中年”的成熟情怀,“我”一停,“在”一停,语速要慢一些,“母亲”应比上一个“母亲”读得稍用力量,此时的“母亲”已经离去,要读出悲伤与思念之情,似有哭声。“在里头”要读出愧疚与悔恨,“里”上行渐弱,“头”阳平作轻声,微收,似有颤音。此处朗读,还要注意表情。既不能没有一点情绪变化,也不能像刚失去亲人那样悲怆,要在回忆中带着思念、悲伤和深情。
篇8:乡愁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席慕容概况
这首诗是由诗人席慕蓉写于1982年。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篇9:乡愁啊乡愁
乡愁啊乡愁
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在不知不觉中寻找归属感.我是个缺少归属感的人.将近不惑的.年岁中,只有三、四年光景不属于这个城市,按说不应该有恍惚之感.然而这个养育我三十多年的地方,我不知道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
作 者:孙宇红 作者单位: 刊 名:青海湖文学月刊 英文刊名:QINGHAI LAK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篇10:乡愁
乡愁
乡愁正文:望着窗外的云,一朵一朵的,好看极了。我时常望着窗外发呆,也许是窗外的景色触动了我的心,也许是我有点想念家乡的白云。我望着天空,不禁有那么一丝伤感,我是想家了吗?
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乡愁”这个词,它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悄悄地令我伤感,又悄悄地让我思乡。我想当一片云,当一片故乡的白云。记得以前,在老家时,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数着天上的白云,一起吃着棒棒糖……那段逝去的美好回忆已不在属于我,它已经随着风越飘越远。以前在家的时候不知道思乡,现在离开了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彻底地明白了什么叫做“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虽然我过得很快乐(源于论文先生网www.lwsir.com),但我就像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感觉让我有种说不出的'痛楚……每当我听到《故乡的云》这首歌时,总会禁不住流下酸楚的眼泪。人在他乡,的确,人在他乡会有许多的不便,可是现实是这样,你不得不屈服于它。我遥望星空,又想起姥爷教我认北极星的美好时光,全家人在一起看星星的岁月……
“嘎嘎……”天空中的大雁唤回了我的思绪,我明白,我总有一天会回到家乡,回到母亲的怀抱,再重温儿时的稚趣……
篇11:乡愁
所有的人,都有着永远的乡愁。这乡愁,如同源头活水,衍生出众多微妙细致的万缕情思。
古人远游,常常阔别家乡数载杳无音讯。地域的重重障碍,如同一道道关卡,考验着人们心理的防线。于是,不管是漫山春花,还是大雪纷飞,不管是翩跹彩蝶,还是一羽孤雁,都成为人们反复吟诵的题材,抒发情感的出口。这乡愁,或幻化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想象,或演变成“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它就像系住远行人与家乡的那根细线,虽微小,但确实存在。哪怕两鬓染上风霜,也不忍割舍对故土的怀念。身体也许永远在流浪,心却始终安放在一处,走再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后来,世界越来越小,相隔万里也可以如同近在咫尺。手机,电脑的快捷方便将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生硬地挤出历史舞台。我们就此失去了乡愁吗?我说,没有。
怀旧,是人们不会停止的话题。祖辈在怀旧,怀念他们曾吃过的大锅饭,物资匮乏年代的点滴幸福;父辈在怀旧,怀念他们童年的清清小河,夏夜的萤火虫;甚至,连我们都在怀旧,怀念以前每天必看的“大风车”,葫芦娃和黑猫警长。这是时间上的乡愁,我们都对那安放曾经记忆的'地方深深怀念。时过境迁,这一秒的故乡已不是上一秒的故乡,一分一秒叠加起来,故乡终成回忆。
空间与时间上的故乡,都是我们心上永恒的死结,解不开,逃不脱。因为,那是我们的源头啊,什么都能忘,独独忘不了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围绕这个结,我们像蜘蛛一样,把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介于这三者之间所有的情思,都细细密密编织起来向外延伸。终于结成一张网,那网的清晰脉络成了我们灵魂的纹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生命最初的地方都不心存怀念,又如何会对日后的人或事产生缠绵之感。因为有了乡愁,我们会回望过去;因为有了乡愁,我们会珍惜现在;因为有了乡愁,我们会怀想未来。曾经记忆是所有事物的根基,乡愁是所有情感的源头。
这源头,让我们对其他事物氤氲出感情,它一直在那里,它一直在延伸,分叉出无数支流,给我们的心灵注入一股又一股新鲜的感动,使我们的生命美丽丰盛。
篇12:乡愁
乡愁 -资料
岁月流逝,物换星移,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经历了种种痛苦后,我终于找到了可以生存的那点空间。
虽然来西班牙已经多年,但是,当我走在大街上面对涌动如织的车流时,内心仍有无法排遣的孤独;当我坐在热情洋溢的西班牙人家里作客聊天时,情感总还是难以完全融入。
这也是海外华人的一种共同感受。
也许,想到自己当年背井离乡时的困苦时,庆幸会远远多于伤感。可是,终会在某一天,那种向往故乡,向往母亲的情结,会穿透时空,在心灵深处亲切地呼唤着,变成那种挥之不去、欲罢不能的乡愁。
孙犁诗云:“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尽管我们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是,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命之源。
于是,怀着那颗疲惫而亢奋的心启程回家。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仍为生计苦苦奔波,在飞机隆隆的轰鸣声中,都有着同样的激情冲动和热切期望。
当我风尘仆仆、提箱携包进入了祖国的海关后,故乡便一下子簇拥过来。终于又看到了那灰蒙蒙的天空和拥挤嘈杂的人群,终于又听到了那耳熟能详的乡音。霏霏雨雪,飘落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上,飘落在遥远而又亲切的记忆里,细细碎碎地滋润着历尽煎熬而枯竭的心田。
是啊,我生长在这里,和这里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情感。当年,在这里生活的时候,曾梦想外面世界的精彩;今天,从外面的世界归来,却带着深深的无奈,
资料
命运决定了此生的飘泊生涯,却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我用深藏在记忆中的诗情画意去触摸岁月的碎影,以那份在异国的梦里编织的美丽去搜索旧日的综迹,从离愁别绪的悱恻中去刻意感受故乡的温暖怀抱。可是,朴素的故土并没有那么多的乡愁缠绵。对于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恐怕早已淡漠了故乡这个词所包含的情感。
人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刨根问底地询问着国外的林林总总,称我为海外侨胞。不知何时开始,我成了客人,不再是主人。一夜间,在我与故乡之间竟悄悄地滋生出了一堵无形的墙。很多时候,人们对我的无奈,总是听得满头雾水;对我的艰辛,认为正是要追求的刺激;至于我的忧伤,似乎觉得矫情作秀。于是,我发现无法说清,无法解释。
到了离国的那一天,我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并没有太多的依恋,甚至希望快些离去,因为在地球的那一边,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奔波。当我手持中国护照、西国绿卡再次穿越了祖国的海关后,蓦然回首故乡的景色人物,心中却又汹涌起难言的苦涩和痛楚。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难道命中注浪迹天涯的游子要徘徊这在两难之间?离开祖国需要勇气,返回家乡也需要勇气。古人不是说衣锦还乡吗?不是说春风得意马蹄疾吗?没有衣锦和春风得意的人返回家乡,尤其需要勇气。而这些人又恰恰缺乏这种勇气。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生活的道路如此艰难坎坷,没有人不患得患失。
故乡对我而言,她已不仅仅是一个实在的地域概念,她越来越虚化为一种情愫,一种梦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许在梦里,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故乡,她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她就在我的心里。
人生几何,难为是乡愁。
篇13:乡愁
乡愁东北
我祖辈世代生活的地方
清晨,炊烟缭绕着它的梦幻
睡醒了的鸡鸭鹅呼唤暖阳
露珠还在豆角叶上安然入睡
朝天椒在跟朝霞比赛
看谁的脸更红
雨后的清晨雷声还在
采蘑菇的叔婶不顾雨还要下
树林里长出的山珍
诱惑了一个个喜出望外
一头牛不会顾虑道路的泥泞
牛童轻声唱着他的伤感情歌
只有虫儿青纱帐能听见
一个人的演唱会也能醉了少年的完美时光
母亲用清汤寡水喂养她的猪宝贝
一汪稀泥让猪快活了一个晌午
午间的收音机里,袁阔成在卖力的说书
父亲闭目演绎着他的三国
夕阳下牛儿兴奋的回家了
街坊四邻齐聚大碾盘
把霞光唠进初夜
哥哥饮着羊群骂着羊群
所有这些都已成了我的乡愁
每当想起总会泪粘枕边
最精彩的演绎
夏花已逝菊花上演的季节
风挟着不甘心的枯叶远走高飞
一场秋收的演绎即将开始
农户把柴油桶备得酒足饭饱
丰满的田野收割机声隆隆
敲锣打鼓般的阵式铺天盖地
你来我往的大街热闹非凡
饱满的籽粒兴高彩烈的往家赶
稻浪起伏向往不远的家
红头胀脸的高粱向天空诉说着什么
摇头摆尾的谷穗等待进入打谷场
摇铃的大豆唱响丰收的歌谣
恣意的风象疯跑的少年
跑遍小村,山峦和小河旁
带着对绿色的怀念倾诉离情别绪
在山脚下歇脚时呜咽呜咽
乡村最精彩的华章就写在这深秋
颗粒归仓
满目金黄
一片丰收的场景我醉心的欣赏
篇14:《乡愁》浅析
《乡愁》浅析
《乡愁》中诗人表现了少年清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这种一唱三叹的行文节奏和抒情手法让人折服。以下是《乡愁》浅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 “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三、形式美
结构上,寓变化为统一
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拓展阅读:《乡愁四韵》解读
编织在《乡愁四韵》中的四个意象——长江、海棠、雪花、腊梅——均为中国古典诗歌所常见;抒发的情思,也是中国历代诗人反复吟唱过的意绪。表现中国诗歌母题之一的乡愁,古典意象的撷取自有其得天独厚之处。将情感托付给传统的物象载体,投射到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得以放大,自然会在民族感情中得到宏大的回应,同时,这也表现出诗人抒情和选材的某种偏好与执着。对此,诗人曾有明确的解说:中国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余光中《当我死时》),“中文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美丽的文字”、“我对中文始终不渝的敬爱”、“对于我来说,当然是中国文学、传统文化影响最大”、“对我的诗文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古典诗词”。诗人这种中国文化情结,体现了海外游子典型的寻根意识。
古典意象的采撷,虽然有其先天之利,但也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因为创作既不能重复前人,也不能重复自己,这就对意蕴的开掘和意象的营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众多的古典意象中,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四种意象入诗呢?它们又是怎样融进乡愁的抒写中去的呢?
关于第一节中的“长江水”。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长江。作为龙的子孙,自然不能忘怀祖国的母亲河长江,长江的涛声夜夜响彻在海外游子的不眠中。选此意象入诗,当取其源远流长和传统意蕴的深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千江有水千江月”等等),以便生发,由水而酒,而醉洒的滋味,而乡愁的滋味。本节抒写乡愁的浓烈悠长。
关于第二节的“海棠红”。旧中国的地图,人多言像一片海棠叶。所以红海棠难免引起诗人的故国之思。花色、血色、火色同红,火烧血沸,由沸血的烧痛而乡愁的烧痛。本节写乡愁的痛苦难耐。
关于第三节的“雪花白”。雪花是台岛难觅的。歌云“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对雪花的思念,即是对大陆的思念。冬日的雪花是又一年时光流逝的标志,是无情岁月的一种催逼,使乡情、乡思更添一分沉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暌别与企盼中,“家书抵万金”,而信纸与雪花同为白色,故由雪花联想到家信。五十年的久疏音讯,是怎样漫长而揪心的等待,而乡愁竟未得短暂的抒解。本节写乡愁饥渴中的等待与企盼。
关于第四节的“腊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美好品德与人格的象征。梅香淳厚久远如同母爱,就文化底蕴而言,梅花比牡丹更具有国花的气质。传统文化的哺育使诗人把腊梅芬芳与母爱的芬芳联系起来,与养育自己的乡土联系起来。本节写海外游子神游故国,沉浸在归依的温馨中,使乡愁暂得舒解。腊梅的芬芳来自苦寒,也许诗人亦欲借此寓含海峡两岸冲破政治的隔离而迎来和平、复兴的希望。本节从文化层面表达的认同和归依,是前三节思想内容的延伸和归结。
《乡愁四韵》的意象组合显示了圆融的技巧。首句表达祈望的意象只是一种故土风物,既是古典诗歌中乡愁的载体,也是与诗人心灵相通的对应物象。第二句没有像古典诗歌那样就首句意象的本义作线性的生发,而是注入主体感受使之变形,并借助比喻带出喻体作为过渡。第三句通过联想加以引申,切换到第四句乡愁形态的描述。尾句在字面上是首句的反复,但意象的内蕴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乡愁的象征,具有乡愁的本体意义。每节诗中的三个意象的原始含义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比喻、变形、联想、象征、反复完成了意象的跨越和转换,诗思跳荡而连贯,灵动而自然,最终均指向乡愁的表述,这种奇妙的组合显示了东西方诗艺的融合。
层递性是《乡愁四韵》意象组合的又一特点。由乡愁的浓烈绵长,引出乡愁的痛苦,这必然导致渴望舒解的等待,而舒解的途径只能是对母亲、乡土、祖国的归依,回归祖**亲的怀抱。全诗脉落连贯,文义层进,而乡愁则成为贯穿全诗的线索和组合的契合点。意象组合的层递性使诗绪也相应表现出某种起承转合。第一节写乡愁的滋味是发轫,承前而来的第二节写乡愁的烧痛是拓展,第三节写乡愁的等待寓示转折,第四节写游子归依乡土使乡愁得以舒解形成全诗的高潮。诗绪的这种变化构成了诗歌的内在旋律。与抒写乡愁的古典诗歌相比,《乡愁四韵》对乡愁的演绎,由平面转为多维,由片断走向过程,由朦胧隐约趋于清晰理性,突破了传统审美的樊篱而睥睨千秋。
《乡愁四韵》的诗格具有复调词作的形式美。一是和谐整齐。四节诗的行数、顿数乃至字数(第四节有一处略有出入》相等,排列的方式相同,押韵的位置相同,重叠反复的方式相同,这正如复调词作的重章叠句,回旋往复,既有建筑的均衡对称之美,又便于入乐谱曲。二是富于变化。每节诗的长短句的有序排列,显示了汉语文字的灵性和智性。在齐整工丽之中不乏变化之美,四节诗的视点依次有感觉、视觉、嗅觉的变化,四节诗的意象色彩有碧、红、白、黄的区分。“韵律象征着内容。”(赵元任《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P73)这种复调词作的精致形式,不仅是因为它适合表现乡愁这个古典色彩甚浓的文学母题,也是诗人去国怀乡情感的寄托。这表明余光中的诗歌创作,内存情感的抒发方式和审美取向都继承发展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
篇15: 乡愁
望着天边昏黄的夕阳,我的愁思更加浓烈。回想着,不禁潸然泪下。
我对家乡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情感,随着慢慢长大,这份感情越发深厚。它已成生生不息的焰火,将我被乡愁浸染的心煎熬。
暮色霭霭,我的心也凄迷苍茫。异乡苦难的深渊也异常漫漫,何时能给我愁绪万千、苦思家乡的灵魂得持久、永恒的解脱!
此时,我正在邻居婚礼的酒席上强颜欢笑,开怀畅饮,内心的悲苦却占据了我的全身。难道,世事就这样无情吗?仅回家十天便要迁至异乡吗?在挚爱眷恋的港湾停泊了十天的孤舟便要继续苦海浪迹天涯吗?
余辉斜照在家门口的海门河上,粼粼波光上似燃烧着熊熊烈焰,那清明的浪花一层层地涌动,却也细水长流,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看着它渺茫的翩翩身影,不由得同病相怜。水的流势与人的运势一样吗?那样果断决绝,容得人为了守护那一份弱不禁风的情感而徒劳地挣扎吗?
门前的参天大树看起来仍精神焕发,却落下多少与枝干生死依存的萧萧残叶,这以心相许的情感,不也敌不过这冷酷无情的世道吗?情感再怎样完美无瑕,面对世态炎凉,面对不可摧毁的轮回,又能如何顾及得到超越一切的情?
诉不尽的乡愁,都吐泄在这文字之中。我无奈,但我不相信,再如何,人生运势与世道也不至果决无情至此呀!回首这一切,流水、残叶,夕阳照着我,暮色映着我,它那样柔和,可它们的凄迷仍像刀剜着我的心。哎,乡愁何时了啊,这份对家乡悦来的情何时能得以延续成全……
篇16: 乡愁
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题记
现今慢慢思来,雨雪从青丝中微微拂过,不经意间,嘴角上扬,怎奈那顽皮的风雪也束缚不了心的渴盼。啊,故乡,久别了,如今我已归来。
那缭绕乡音绵萦乡愁引我踏上归乡之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已是深冬,寒风簌簌,但清雅梅香却缭绕扑鼻,我的心在渴望,在欢笑,我知道家乡已在心上,家乡近了。
望着那冬日下已满是颓落的枯树,旁边窜动着那不断寻找,急切的佝偻身影,我早被暖暖的爱填满。那是我日夜思念的亲人。
早已苍老的背影,那闪烁的光点在厨房不断忙碌,我已多久没偷望那匆匆忙碌的背影,不记得了。晚上终是一家人团圆,围坐在桌上吃着年夜饭,抬头细看,却暮然发现,爷爷的牙早已不好使,背也佝偻,父亲母亲的发丝中也参杂着几抹不合群的银白,一丝苦涩涌上心头。依如过往,一家人在一起欢谈,看春晚,缓缓地由那英演唱的那首《春暖花开》在耳边响起。“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来。故乡,春暖花开,这是你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我心中奔放的爱……”
漫步在村间小道,一切都是那样熟悉却又陌生,还未来得及亲近你,故乡,如今我又将离去,雨水悄悄滑落,是我的泪,亦是故乡的泪,雨水滴答,断连成线……
今昔含泪望故乡,茫茫;何日再向你诉衷肠?
篇17: 乡愁
天涯望断暮云收,游子思归明月楼。
惊寒雁阵鸣嘹唳,无边思绪弥芳洲。
犹忆故园春风暖,桃红柳绿遍山丘。
蜂飞蝶舞恰淑气,花海金黄幽香浮。
风筝高飞燕剪水,严父田间喝耕牛。
难忘夏日事稼穑,禾谷茁壮满平畴。
攀树偏摘青杏小,折花更嫌荷叶稠。
荷塘鱼戏碧波里,清圆盈水似珠流。
蛙声一片新雨后,枣花香侵笑庭榴。
落叶纷纷金风爽,云淡天高近中秋。
举家团圆清辉朗,硕果累累挂枝头。
篱菊数丛绽冷艳,红枫似火耀双眸。
不堪绵绵梧桐雨,点点滴滴无止休。
碣石洞庭残照里,烟波凄迷使人愁。
尚记严冬朔风号,雪花飘舞遏行舟。
檐下冰凌垂玉柱,网罗雀儿相与谋。
四季佳趣难尽道,节会庆典礼数周。
更念高堂亲骨肉,喜我所喜忧我忧。
勤劳持家友邻睦,已然年迈身佝偻。
血浓于水情切切,思儿盼归哽咽喉。
家乡父老期康健,乡音依稀著温柔。
无使白霜染双鬓,亦当还乡作计筹。
寰宇处处明月夜,最是故乡无相侔。
异乡信美非吾土,乡思乡情可淹留。
家国一体同心理,情自绵绵思自悠。
黯然一别乡关去,寓身逆旅若蜉蝣。
佳节思亲唯寄梦,孑然天地一沙鸥。
物候变换心旌荡,情比春水满渠沟。
尺素岂尽眷恋意,心结千千解何由。
纵信丈夫志四海,情系故土非楚囚。
思归花前近乡怯,茅店鸡声伴歌讴。
关山飞度千万里,魂萦梦牵故园秋。
人生穷达并悲喜,依依难诉是乡愁。
试问浮云游子意,乡情一怀今是不?
篇18: 乡愁
我曾问过奶奶,什么是乡愁?奶奶说:“乡愁就是你远在他乡时对家乡的思念。”可我还是不懂,于是我和奶奶来到了我的学校――东升小学,参观浙江省第一座乡愁馆,乡愁馆里有许多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东西。
来到乡愁馆,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卧室,我最中意的是梳妆台,园园的镜子,面积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台面上还放着一个盒子,听奶奶说那是用来装缝补鞋子的工具用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厨房。那八仙桌上摆放着铁锅和几个破碗,从奶奶口中得知她们小时候也是用这些的:“你们都不懂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我们当时的生活像现在的你们一样,肯定会好好珍惜,可你们现在太娇生惯养,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挑食!我们从小都不挑食,因为根本没食可以挑,能吃饱肚子就很满足了。”听了奶奶的话,我想:奶奶说的太对了,我在电视上看过穷人和富人的区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穷人老爷爷说的‘穷人肚子里面的油少,所以吃什么也不腻。富人肚子里面油多,吃什么都会腻’。我看到了灶台下生火的东西,奶奶又说:“那时,我们清晨五六点钟就得起床做饭,而且我们都是自己生火,不像现在,煤气一开就可以开火了。”啊,原来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幸福啊。
我们还陆陆续续参观了农耕区,正堂等展区,我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参观完,我终于懂得了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过去的怀念,对曾经的留恋,我懂得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值得珍惜!
★ 乡愁课文教案
★ 《乡愁》教学案
★ 乡愁公开课教案
★ 教师简案数学范文
★ 乡愁教案
★ 《乡愁》教学资料
【未来乡愁的介绍(整理18篇)】相关文章:
乡愁的教学实录2022-09-17
乡愁教材简析2023-04-20
朗诵介绍范文2023-03-19
音乐教学案的范文2022-06-29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教学设计2023-08-27
《乡愁》课堂训练及答案2023-03-13
教学简案范文2022-05-06
教学案展示课体会2023-05-13
十月份适合养的花的介绍2022-05-08
乡愁席慕蓉读书笔记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