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时间:2023-04-06 07:46: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共7篇)由网友“游晓鱼”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希望能帮助大家!

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篇1: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一、导入

1.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逐条出示)。

(1)合唱队比舞蹈队多15人。

(2)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

(3)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数人。

2.教师在上面第(3)条的基础上再出示:

(1)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

(2)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

提问:你能从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提出问题,编成应用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1)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2)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即例4)

二、探究

1.学生独立解答第(1)题。

学生汇报解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尝试解答第(2)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出现的解法可能有:

①(84-15)÷3     ② 84÷3-15

③解:设舞蹈队有X人。 3X+15=84

④解:设舞蹈队有X人。84-3X=15

⑤解:设舞蹈队有X人。 3X=84-15

⑥解:设舞蹈队有X人。(84-15)÷X=3

……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解法。

学生介绍算术方法(84-15)÷3与84÷3-15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辩论: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介绍方程解法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是根据数量间怎样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的。

4.小组讨论。

(1)你认为第(2)题是算术方法解还是列方程解好?为什么?列方程解这道题,你喜欢列哪个方程?为什么?

(2)第(1)题和第(2)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3)你认为这一类应用题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方法解比较方便?在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比较容易一些?

5.揭示课题。

6.把第(2)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少15人”,应该怎样列方程?

三、练习

说一说你准备选择用算术方法解还是列方程解,口答算式或方程。

3.同学们到菜园参加劳动。摘黄瓜37筐,摘黄瓜的筐数比西红柿的3倍少5筐,西红柿多少筐?

4.同学们到菜园参加劳动。摘西红柿14筐,摘黄瓜的筐数比西红柿的3倍少5筐。摘黄瓜多少筐?

四、总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十第1、2题。

篇2: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一、导入

1.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逐条出示)。

(1)合唱队比舞蹈队多15人。

(2)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

(3)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数人。

2.教师在上面第(3)条的基础上再出示:

(1)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

(2)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

提问:你能从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提出问题,编成应用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1)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2)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即例4)

二、探究

1.学生独立解答第(1)题。

学生汇报解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尝试解答第(2)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出现的解法可能有:

①(84-15)÷3     ② 84÷3-15

③解:设舞蹈队有X人。 3X+15=84

④解:设舞蹈队有X人。84-3X=15

⑤解:设舞蹈队有X人。 3X=84-15

⑥解:设舞蹈队有X人。(84-15)÷X=3

……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解法。

学生介绍算术方法(84-15)÷3与84÷3-15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辩论: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介绍方程解法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是根据数量间怎样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的。

4.小组讨论。

(1)你认为第(2)题是算术方法解还是列方程解好?为什么?列方程解这道题,你喜欢列哪个方程?为什么?

(2)第(1)题和第(2)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3)你认为这一类应用题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方法解比较方便?在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比较容易一些?

5.揭示课题。

6.把第(2)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少15人”,应该怎样列方程?

三、练习

说一说你准备选择用算术方法解还是列方程解,口答算式或方程。

3.同学们到菜园参加劳动。摘黄瓜37筐,摘黄瓜的筐数比西红柿的3倍少5筐,西红柿多少筐?

4.同学们到菜园参加劳动。摘西红柿14筐,摘黄瓜的筐数比西红柿的3倍少5筐。摘黄瓜多少筐?

四、总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练习三十第1、2题。

篇3:数学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教学方案

一、导入

1.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逐条出示),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1)合唱队比舞蹈队多15人。

(2)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

(3)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数人。

2.教师在上面第(3)条的基础上再出示:

(1)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

(2)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

提问:你能从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提出问题,编成应用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1)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2)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即例4)

二、探究

1.学生独立解答第(1)题。

学生汇报解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尝试解答第(2)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出现的`解法可能有:

①(84-15)÷3 ② 84÷3-15

③解:设舞蹈队有X人。3X+15=84

④解:设舞蹈队有X人。84-3X=15

⑤解:设舞蹈队有X人。3X=84-15

⑥解:设舞蹈队有X人。(84-15)÷X=3

……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解法,小学数学教案《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学生介绍算术方法(84-15)÷3与84÷3-15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辩论: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介绍方程解法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是根据数量间怎样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的。

4.小组讨论。

(1)你认为第(2)题是算术方法解还是列方程解好?为什么?列方程解这道题,你喜欢列哪个方程?为什么?

(2)第(1)题和第(2)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3)你认为这一类应用题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方法解比较方便?在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比较容易一些?

5.揭示课题。

6.把第(2)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少15人”,应该怎样列方程?

三、练习

说一说你准备选择用算术方法解还是列方程解,口答算式或方程。

3.同学们到菜园参加劳动。摘黄瓜37筐,摘黄瓜的筐数比西红柿的3倍少5筐,西红柿多少筐?

4.同学们到菜园参加劳动。摘西红柿14筐,摘黄瓜的筐数比西红柿的3倍少5筐。摘黄瓜多少筐?

四、总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练习

三十第1、2题。

篇4:第九册相遇应用题

一、教学设想

本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如何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本节课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冲出教材内容的束缚,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背景中选择学习方法,以学生的生活情景去旅游所考虑的交通工具为主线进而引发学生考虑速度、时间、路程问题。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2、大胆尝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力求学生在探究和知识的运用中注意让学生“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哪个问题,你就解决哪个问题?”体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认真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材整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没有一课一例的教学,而是把三个例题融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应用题的呈现方式体现多样化。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

4、尝试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使学生直观了解相遇问题的情境,采用了动画、图表、图文结合及线段图等多种呈现方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题目变得鲜活、生动,同时也增大了题目的探索空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相遇”“相向”“速度和”等难以理解的概念。

我们力求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学法的指导、思维的培养、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实录

1、  导入  新课。

(1)多媒体呈现简易中国地图和交通工具,引导学生根据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里旅游?还想去哪里?

老师把有些同学想去的地方介绍给大家,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如图)

师:根据给出的一些相关信息,你们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1:知道北京至上海的距离是1600千米,和火车每小时行100千米,我可以求出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用多长时间?1600÷100=16小时。

生2:知道北京至新疆的距离是3200千米,和飞机每小时行800千米,我可以求出坐飞机从北京到新疆用多长时间?3200÷800=4小时。

(在学生说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后)师:假期老师去了趟海南,用3个小时就到了,猜猜我坐的什么交通工具?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您坐的飞机。因为北京至海南距离是2400千米,您用3小时,我用2400÷3=800千米,所以您坐的是飞机。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相关信息解决了一些问题,谁能概括一下刚才问题的解答是根据哪三量间的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激情引入:

师:他回答得真不错,咱们掌声鼓励(生击掌)说说你是怎样鼓掌的?

老师也鼓掌(不碰上)问:怎么没声音呀?

师边手势边叙述:两手碰在一起在数学中称为“相遇”。

师再演示:师:两个掌心看样放着?

生:面对面。

师:“面对面”在数学上称为“相对”。

师:两只手怎样运动的?

生:同时相对而行。

师:两只手掌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就发出响声。我们再鼓掌体会一下。两只手掌相遇发出响声,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谁能举例说说?

(3)利用电脑演示班上两名学生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在校门口相遇。

A、师:请看屏幕(电脑演示)咱们班上小红家、学校和小东家在同一条街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个人行走这段路程有什么特点?

出示已知条件:(1)小东每分走60米,

(2)小红每分走40米,

生1:他们两人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学校在校门口相遇。

生2:小东家比小红家离学校远。

生3:小东的速度比小红速度快。

B、再重复演示课件,给出两人的运动速度和相遇时间。

师:一天早上,他们约定7:00同时出发去学校,观察:他们几分相遇?

生:他们4分在校门口相遇。

师:通过看图,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相关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生1: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生2:小红家离学校多少米?40×4=160米。

生3:小东家离学校多少米?60×4=240米

生4:小红家比小东家离学校近多少米?

生5:两人一分共走多少米 ?60+40=100米

(3)师:我们先来研究“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谁能根据图意和这个问题编道应用题?

2、自主探究。

(1)学习例2。

小东和小红同时从自己家走向学校。小东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4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学生编题后)师:我把他的意思整理出来了(贴出)自己读读,问:符合图意吗?(强调“同时,相遇等词)

师: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

讨论后,师:哪组先来汇报?

板书:60×4+40×4

=240+160

=400(米)

列式后,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计算后,再问: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板书:(60+40)×4

=100×4

=400(米)

列式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师:(40+60)米表示什么意思?

生:两人每分所走路程和。

师:也就是两人走1分就靠近1个(40+60)米。

(电脑演示)师:两人同时出发,1分两人走多少?

生:100米,也就是1个(40+60)米。

师:也就是靠近(40+60)米。接着看,又走了1分,现在走2分,走了几个(40+60)米?继续观察,又走了1分呢?……

师:走了4分,他们走了多少?

生:4个(40+60)米。

师:也就是走完了小红家到小东家间的全路程。(40+60)米是两人1分走的路程和,也叫“速度和”。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生: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关系来分析解答的。

师:一道题用两种方法解答,如果结果相等,说明解答对了,这也是一种验算应用题的方法。

师:谁来答题?

(2)学习例3、4。

师:如果把“他们两家相距400米”变成已知条件,把题中3个条件中任意一个变成问题,你们能编道新应用题吗?小组内互相说说。

指生编题后,师:老师把他们的意思整理一下,贴出,读一读,问:符合图中两人的运动特点吗?(强调:同时、两地、相遇)

例3、小东和小红同时从相距400米的两家出发去学校。小东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40米,经过几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

例4、小东和小红同时从相距400米的两家出发去学校,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小东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多少米?

小东和小红同时从相距400米的两家出发去学校,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小红每分走40米,小东每分走多少米?

师:这两道题都是求其中一人的速度,我们研究其中一道。

师:下面同学们小组学习,你们组愿意分析解答哪道题就做哪题。(学生4人一组合作学习)

师:哪组汇报例3?先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再列式解答。

板书:400÷(40+60)

=400÷100

=4(分)

学生计算后,师追问: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哪组汇报例4?

板书:400÷4-40     (400-40×4)÷4

=100-40 =(400-160)÷4

=60(米) =240÷4

=60(米)

计算后,师分别追问: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

师:我们来看这三道题,它们间有什么联系?

生1:每题中的两个条件分别是另外两题中的问题;

生2:这三道题都先求每分走的路程和(也就是速度和)是解答这三类题的关键。

生3:都是抓住“速度、时间、路程”这三量关系分析解答的。

3、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对而行。

?分相遇

甲                          乙

50m                        40m

A                                 B

540米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谁能列式解答?

生:540÷(50+40)=6分

师:下面咱们把求出的“6分相遇”变成已知条件,把另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变成问题,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选择,师:(电脑演示),然后生列式解答。

(2)、回顾准备题1。

师:同学们解答得不错,翻回来我们再来看准备题1,刚才同学们都是选择单一地去一个地方,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两个小组合作,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你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学生小组研究后,集体汇报。师可追问:你们的相遇点靠近哪边?

(3) (机动)师:如果已知北京至海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00千米,10小时你们两人在途中相遇,其中一辆汽车的速度是120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三、课后反思

1、本节课中教师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活的数学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同时教学中,教师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课一例,题材呆板,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把相遇问题中三个例题放在一节课中学习,有效地进行教材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三类应用题的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利用多媒体再现学生生活情境。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了“同时、相向、相遇”等词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同时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性。。

3、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对三个例题的比较,提高学生对相遇问题中三类应用题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观察、对比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4、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始,由旅游引出地图,抛出问题,“根据相关信

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不仅激发兴趣,而且复习了速度、时间、路程三量间的关系。有利用生活中“鼓掌”这一动作,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对而行、相遇”的含义;课中,结合再现的生活情境,引出问题,“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而后根据信息与问题让学生编出应用题,也就是例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自然主动的参与了学习,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掌握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了“速度和”,突出了重点,进而突破了难点。

5、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遇问题应用题结构的认识,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篇5:列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对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道应用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答.

2.知道用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3.能够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

90÷3= 24÷0.6= 12.6÷3= 1.2×4=

16÷2= 32×0.3= 1.28÷4= 3×2.5=

(二)口答

+12=27 20-3=11

4-6=18 3÷4=6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7(课件演示:列方程解应用题例7)

例7.张老师到商店里买3副乒乓球拍,付出30元,找回1.8元.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多少元?(用方程解,再用算术方法解)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篇6:列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对比

解:设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 元. (30-1.8)÷3

30-3=1.8=28.2÷3

3=30-1.8 =9.4(元)

3=28.2

=9.4

答: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9.4元.

4.观察思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点?

(二)做一做

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和8千克梨,一共用了23.04元.每千克苹果1.92元,每千克梨多少元?(先用方程解,再用算术方法解)

1.学生独立解答.

2.思考:两种解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解答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田勇的集邮册每页贴14张邮票,贴了6页,小波又送给他一些,现在一共有92张邮票.小波送给他多少张邮票?

(二)商店运来一些蓝毛衣和85件红毛衣,红毛衣的件数比蓝毛衣的2倍还多13件.运来的蓝毛衣有多少件?

教师提问:如果题目中不指定方法的话,用哪种方法做比较简单?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下列应用题.

1.每把椅子32元,每张桌子60元,买3张桌子和4把椅子,一共要用多少元?

2.买3张桌子和4把椅子一共用了308元.每把椅子32元,每张桌子多少元?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顺思考的题目,用算术方法解比较简便;逆思考的题目用方程解

比较简单.

五、课后作业

1.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重124吨,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吨.这头大象重几吨?

2.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一只蜂鸟重2.1克,一只麻雀的体重比蜂鸟的50倍多1克.一只麻雀重多少克?

六、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7.张教师到商店里买3副乒乓球拍,付出90元,找回1.8元.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多少元?

篇7:列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对比

解:设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元. (30-1.8)÷3

30-3=1.8 =28.2÷3

3=30-1.8 =9.4(元)

3=28.2

=9.4

答:每副乒乓球拍的售价是9.4元.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出发,在区别对比中,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搞清两种解法各自的特点。

例7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各自的特点;学习例7后,通过与做一做进行比较,学生体会方程解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了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

探究活动

数学魔术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魔术.

魔术:教师请学生任意选定1~12中的任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教师用教鞭在时钟的字盘上指点,并规定:教师指一下,学生就在原先选定的数上加1.比如学生选定的数是10,教师点第一下,学生默念11;点第二下,学生默念12;如此下去,当学生加满20时,就喊“停”.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教师的教鞭恰好指在学生原先选定的数字上.

2.学生分小组讨论魔术的秘密.

3.汇报讨论结果.

4.仿照上面的魔术,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数学魔术.

魔术揭秘

假设学生所想的数是,当学生喊“停”的时候,教师已经指了下,而学生刚好在的基础上加了下,有+=20,则有=20-.根据魔术的结果,第下应恰好指在上,即第下应恰好指在20-上.从这个式子去理解,也就是说,第一下应指在19上,第2下应指在18上,……第7下应指在13下,第8下应指在12上,……,直到喊“停”为止.此时由于满足+=20,因此教鞭一定指在学生所想的数上.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教案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 初中数学第五册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比较两数与倍数关系”的两步应用题--第五册上册

相遇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编码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数学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列方程式解应用题》说课稿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材料

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九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共7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023-07-18

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2-04-29

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2-05-06

北师大版教材2023-03-03

练习5第九册浙教版教学设计2023-04-02

《简易方程的与复习》教学反思2023-02-04

小学数学说课稿的格式2022-05-06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2022-06-25

钓鱼的启示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2-12-12

解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公开课)2023-05-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