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时间:2022-05-06 11:18: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共6篇))由网友“谁不想当江湖骗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篇1: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大部分都市人都有一个逃脱不了的社会关系:同事,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占据了每天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跟同事的熟悉程度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普通意义上的朋友,以至于不少人在下班后甚至放假的时候也习惯于和同事们一起玩,吃饭、喝茶、打游戏、唱K……

面对这种情况,职场中人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到底该怎样处理同事关系?应该疏离一点还是亲密一点?其实这并没有一定之规。

支持派:和同事经常混,强化人脉

发言人:Iris

三年前,Iris是某IT公司的行政助理。在这个行业里,女性是少数派。校花级的美女Iris进了公司之后,就备受大家的关注。但实际上,美丽不是 Iris最大的长处。她的宝贵之处在于不以为自己是美女就了不起,脾气好,耐心好,也从不指使别人替她干这干那,这让她很快就赢得了大好的人缘。周末要聚会吃饭了,屁颠颠跑去买酒、订饭店的肯定是Iris,周末发起郊游,做攻略、制定路线、订车这样的麻烦事情也总是她承担下来,路上还不忘背上一堆零食。日子久了,Iris学历不高、专业背景知识一般之类的问题几乎大家都忽略了,说起来都觉得“小姑娘会做人,交际能力很不错的”。

果然,一年前其他部门的同事私下告诉她:申请去销售部吧,销售老总提过几次对你印象很好,今年他们部门要派一个人去海外,人手会缺,这时候申请过去正是好时机。不但薪资有提升,将来的前景也更好。

自然啦,Iris与生俱来的跟人相处的能力,到了销售部得到了更加长足的发挥。

反对派:和同事经常混,是非太多

发言人:Gloria

我自进入这家新单位以来,就给自己定下一条铁的纪律:不跟同事做朋友;除了工作以外,私下里,自己不跟同事过分接近;就算吃饭、喝酒也绝对不谈个人的事情。这条铁律实行一年有余,我佩服自己的韧性。看到自己身边的同事来来往往换了几茬人,我庆幸自己在职场的稳定。

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大学毕业刚工作时,神采飞扬,活泼开朗,周围同事也都和气一团,甚至感觉到大家就是好朋友了,

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谈心诉苦,其乐融融。可是,过不了几个月,我发现单位高层忽然对我态度大异,了解到我生活中的不拘小节,了解到我的出口无忌,逐渐地对我远离到冷淡到把我驱逐出去。这一切,都是我的一两个知心的几乎是朋友的同事“无意之中”的所作所为!

现实让我学会了跟同事太极推手,在细节上保护好自己。自己对同事了解不多,也就少烦恼;不准同事了解我的私人生活,也就保护了自己,当然,我也有朋友,但绝对不是在自己单位。我不参与同事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也就无悲无喜。当然,同事中也有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不敢也不允许自己把私人感情加到对方身上去。也许可能会从同事发展到朋友,但那一定是已经不在同一个单位!

总结发言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正反两派的态度听来便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和同事做好朋友、工余时间都混在一起也不是不行,但是分寸感却是最最紧要的关键词。

1.不要装大方,也不要贪便宜。和同事一起出去玩,切记账目要清,要么AA制,要么这次你请、下次我请。过于豪爽大方或者贪小便宜都将使得双方的相处无法长时间维系。当别人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那么谨记吃亏是福,你大方埋单就是,最多下次不玩了。

2.要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这在老员工和新员工、领导和下属相处的时候尤为突出。既然是大家在工余一起出来娱乐放松,那就不能总是拿着居高临下的指教态度,更不要有什么等级观念。朋友之间,不能只是一方对另一方好,平等的关系才能长久。

3.和不同部门的同事混在一起的好处远比和本部门的同事混在一起要多。一来关系远了,利益纠葛相对较少,是非也就少;二来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叉互补的可能性比重叠的可能性更大,有利于你掌握更多资源。

4.不要喝酒。如果实在高兴了,那也千万不要喝多,更不要喝醉。酒后吐真言,喝多了,分寸感自然就差了,嘴上也就没了把门的了。失态尴尬还算小事,说错话、得罪人、被人抓住软肋,这些才是真正的 烦。

篇2:职场江湖: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大部分都市人都有一个逃脱不了的社会关系:同事,

职场江湖: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占据了每天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跟同事的熟悉程度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普通意义上的朋友,以至于不少人在下班后甚至放假的时候也习惯于和同事们一起玩,吃饭、喝茶、打游戏、唱K……

面对这种情况,职场中人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到底该怎样处理同事关系?应该疏离一点还是亲密一点?其实这并没有一定之规。

支持派:和同事经常混,强化人脉

发言人:Iris

三年前,Iris是某IT公司的行政助理。在这个行业里,女性是少数派。校花级的美女Iris进了公司之后,就备受大家的关注。但实际上,美丽不是Iris最大的长处。她的宝贵之处在于不以为自己是美女就了不起,脾气好,耐心好,也从不指使别人替她干这干那,这让她很快就赢得了大好的人缘。周末要聚会吃饭了,屁颠颠跑去买酒、订饭店的肯定是Iris,周末发起郊游,做攻略、制定路线、订车这样的麻烦事情也总是她承担下来,路上还不忘背上一堆零食。日子久了,Iris学历不高、专业背景知识一般之类的问题几乎大家都忽略了,说起来都觉得“小姑娘会做人,交际能力很不错的”。

果然,一年前其他部门的同事私下告诉她:申请去销售部吧,销售老总提过几次对你印象很好,今年他们部门要派一个人去海外,人手会缺,这时候申请过去正是好时机。不但薪资有提升,将来的前景也更好。

自然啦,Iris与生俱来的跟人相处的能力,到了销售部得到了更加长足的发挥。

反对派:和同事经常混,是非太多

发言人:Gloria

我自进入这家新单位以来,就给自己定下一条铁的纪律:不跟同事做朋友;除了工作以外,私下里,自己不跟同事过分接近;就算吃饭、喝酒也绝对不谈个人的事情。这条铁律实行一年有余,我佩服自己的韧性。看到自己身边的同事来来往往换了几茬人,我庆幸自己在职场的稳定。

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大学毕业刚工作时,神采飞扬,活泼开朗,周围同事也都和气一团,甚至感觉到大家就是好朋友了。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谈心诉苦,其乐融融。可是,过不了几个月,我发现单位高层忽然对我态度大异,了解到我生活中的不拘小节,了解到我的出口无忌,逐渐地对我远离到冷淡到把我驱逐出去。这一切,都是我的一两个知心的几乎是朋友的同事“无意之中”的所作所为!

现实让我学会了跟同事太极推手,在细节上保护好自己。自己对同事了解不多,也就少烦恼;不准同事了解我的私人生活,也就保护了自己,当然,我也有朋友,但绝对不是在自己单位。我不参与同事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也就无悲无喜。当然,同事中也有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不敢也不允许自己把私人感情加到对方身上去。也许可能会从同事发展到朋友,但那一定是已经不在同一个单位!

总结发言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正反两派的态度听来便知道,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和同事做好朋友、工余时间都混在一起也不是不行,但是分寸感却是最最紧要的关键词。

1.不要装大方,也不要贪便宜。和同事一起出去玩,切记账目要清,要么AA制,要么这次你请、下次我请。过于豪爽大方或者贪小便宜都将使得双方的相处无法长时间维系。当别人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那么谨记吃亏是福,你大方埋单就是,最多下次不玩了。

2.要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这在老员工和新员工、领导和下属相处的时候尤为突出。既然是大家在工余一起出来娱乐放松,那就不能总是拿着居高临下的指教态度,更不要有什么等级观念。朋友之间,不能只是一方对另一方好,平等的关系才能长久。

3.和不同部门的同事混在一起的好处远比和本部门的同事混在一起要多。一来关系远了,利益纠葛相对较少,是非也就少;二来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叉互补的可能性比重叠的可能性更大,有利于你掌握更多资源。

4.不要喝酒。如果实在高兴了,那也千万不要喝多,更不要喝醉。酒后吐真言,喝多了,分寸感自然就差了,嘴上也就没了把门的了。失态尴尬还算小事,说错话、得罪人、被人抓住软肋,这些才是真正的 烦。

5.尽量把小圈子扩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事工余混在一起更是这样。总是某两三个人混在一起,会给人留下过于明显的小圈子印象,更会让圈外的人留下防备心。所以,如果要和同事做朋友,那么尽量把这个朋友圈变得大一些吧。

此外,小圈子所带来的弊病在异性同事之间体现得更加明显――工余时间常常混在一起的异性同事,究竟是纯粹的关系好、朋友相聚呢,还是有暧昧、关系不清呢?这种事没法解释,怎么解释都是错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跟某一个异性同事接触过于频密。

6.不要谈论不在场同事的笑料或者缺点――当然,在场的同事就更不要谈论了。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那么就微笑不语好了。

7.混的时候混,不能混的时候散。虽然他一向都在周末跟你喝酒,但是也得允许别人偶尔会一下远道而来的初恋情人是不是?又或者他被老婆罚跪不准出门又不好意思让人知道。他不是什么事都得跟你解释的,如果他拒绝你的邀约又没告诉你原因,千万不要问,那是对他人私人空间的侵犯。

8.在更多的时候,跟同事诉苦是无济于事的。不要在工作不顺、心情不好、一肚子委屈和烦恼的时候和同事出去吃饭、聊天,并指望对方能给你以指导和建议,给你开解及劝慰――如果人家愿意那么做,那你得赶紧去烧高香庆祝自己运气好,但是别人并没有这样的义务的,不是吗?把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别人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甚至还有可能把原本已经有些糟糕的局面搞得更加复杂。

9.不要跟同事说秘密。不要觉得歌唱得high了,酒喝得爽了,同事也就变成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闺密、死党――不会的。还记得梁朝伟跑到吴哥窟去对着树洞说出秘密后才算释然的样子吧?不管是情感也好、工作也好、家庭也好,既然是不能说的秘密,告诉别人也是徒增人家的负担,就让它烂在自己的肚子里吧。

10.玩笑场合,当不得真。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情绪放松了,玩得高兴了,一时半刻有些失了分寸有时也是难以控制的。但是哪里的事情,就在哪里完结。玩过疯过、喝过闹过,就让它随着第二天清晨的雾气一起蒸发吧。在办公室里,一本正经地提起“你昨天让我喝酒的时候答应今天帮我搞定那个难缠的客户” 之类的话题,就没意思了。

篇3:白领与上司交往的艺术

CASE1

没有方向就做别人的尾巴

刚毕业一年的项志发现,只一天时间,他背后就多了个“尾巴”,他去哪儿,“尾巴”就跟到哪儿,甚至他起身想去洗手间,“尾巴”也做起身状。

一个月前,部门例会上,经理旁边突然多了一个年轻人。经理介绍:“这是今年新进公司的小何。项志,你带他一下,让他尽快融入团队。”

项志就这样接受了光荣使命,把小何带到办公桌前。在讲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性质、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后,项志让小何自己琢磨一下,开始忙自己的工作。

小何这时开口了:“我该怎么准备呢?”

项志随手从桌上抽了两本书,说:“先熟悉一下这个行业吧。”

整个下午,小何都趴在桌上看书。项志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发现小何昏昏欲睡,一副上公共课偷看课外书走神的模样,完全不在状态。

“有什么问题没有?”项志问。

“还是很多不懂。”小何小心翼翼地回答。

“不懂怎么不问?”

“看你们都忙着,不好意思打扰。”

第一天过后,项志有点儿纳闷:自己去年进公司的时候好像没有人带过,很快就熟悉流程进入工作状态了。这个小男生还是名校毕业,怎么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位置在哪里。

小何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所在,接下来的几天,项志就是他的坐标:无论项志走到哪儿,他都跟到哪儿。同事都笑言:“你身后怎么多了个‘尾巴’呀?”

项志哭笑不得,小何却依然如故。工作时,项志总觉得身边有一双眼睛在观察他,接客户电话、处理文件等平时得心应手的事情现在做起来也有点儿不自在。

项志希望尽快结束“培训新人”的使命,抽空就给小何讲专业方面的知识、本领域的现状和前景,以及个人在每个岗位上的职能。他希望给小何一种启发性的引导,让他在实践中慢慢掌握。

小何呢?每次听得都特别认真,甚至拿出本子记项志的发言。可问及他的看法,却总是不知所以,似乎习惯了被动接受,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主见在哪里。

有一次,项志想让小何练练手,就让他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写一份建议书。怕小何不懂,他拿了一份以往做过的另一个项目提案给小何参考,并强调:“参考一下理念和格式,简单写点对这个项目的看法,不要有压力。”

过了几天,小何呈上来的建议书草案内容几乎和参考范本一模一样!而两个项目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相处久了,项志发现,每每给小何分配具体工作,比如打份文件、查份资料什么的,小何都能准确完成。可是让他自己做事或谈想法的时候,小何就没辙了。

项志担心,“尽快让小何融入团队”的任务怕是遥遥无期了。

CASE2

在公共空间中寻找家庭温暖

Cathy的MSN又改名字了。一周前还是“恋爱中的宝贝”,前几天是“失恋了”,今天又改成了“我很快会忘掉他的”。

从昵称的更换上,公司任何一个同事都能迅速捕捉到她近期的生存状态,因为大家习惯于挂在网上谈工作。透过MSN头像,还能轻易点开她没有任何保密措施的日志,记录她每一阶段的隐秘心情。

Cathy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在她的职场称呼里,从来没有“上司”和“同事”的概念,比她大又不至于太老的男士一律叫“哥”,女士则不分年龄一律叫“姐”。

她总是抱着文件夹一会儿飘到这个哥哥面前,笑靥如花地汇报工作;一会儿拐到那个姐姐面前,大谈最近的流行趋势。

上司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默许了做她的哥哥。从此,每次走到她身边,总能听到她的唠叨:“我给爸爸打电话了,让他近期来帮我看房子,得出手了。”“合租的室友真难相处,一个西瓜都这么在意。”那阵势,似乎要把所有的个人琐事都暴露在同事面前,直到得到别人的安慰与回应,心理才安稳。

上司本来觉得不过是小女生没长大而已,可Cathy在工作中的撒娇和不认真,却是他最头疼的。才来没几个月,Cathy已经犯过不少大错小错,在她事后的扮乖、讨可怜的状态下,也能安然度过。可前几天的一个重大错误,令上司几乎想炒了她。

那天,上司约好到另外一家公司谈一个重大项目。前一天,他千叮咛万嘱咐Cathy,一定要准备好项目材料,打印成6份,谈判时要人手一份。

Cathy一口保证:“哥,这点儿小事儿,你还不相信我?那是怀疑我的能力!”上司一笑了之,转身回去忙自己的事了。

第二天,谈判如约进行,Cathy准备的材料却出了大问题――本来48页的材料,到了现场却只有18页!这么重要的场合,居然出这么大的纰漏!谈判自然进行得很不顺利。

回到办公室,上司火冒三丈,将材料摔到Cathy面前:“这就是我对你的信任!”

Cathy一脸委屈:“怎么会这样?当时是打完了呀!”

“要是因为这个原因项目没有成功,你给我走人!”上司发了狠话。

“人家也不是故意的!”Cathy争辩。

“人家,人家,谁跟你是人家,以后请注意称谓!办公室不是家庭!”

几天后,Cathy向朋友抱怨:你说这是我的错吗?他们怎么能这样?我得赶紧准备下家,在被公司炒掉之前先炒了公司!

CASE3

频繁道歉背后的责任感缺失

单位同事已经习惯了在李昭“对不起”的道歉声中安然工作,因为每个人都清楚,李昭的“对不起”、“我很抱歉”只是条件反射式的下意识行为。究竟是否真的“抱歉”,以及“下次注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昭到单位已经一年有余。刚开始时大家都比较喜欢她,因为她总是笑脸相迎,

可相处下来,大家发现,她总是那个认错态度最好,又最不吸取教训的人。有时做出的事情实在让人窝火,可看她笑眯眯的,又让人不便苛责。

比如,部门三四个人被分到一个组做项目,分配任务时李昭答应得好好的,可等到下次碰头进行下一步的时候,李昭却还停留在她的上一步中,并总有各种理由搪塞,而且态度极为诚恳:“抱歉,我打电话了,客户不在。”“不好意思,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不便下结论。”

一个报告,别人完成得都很好,一到她那里就卡壳。刚开始,大家以为是客观原因,都伸手帮她,可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团队似乎她真的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她成了多余的那一个。

李昭喜欢上网,公司以前没有开外网时她非常郁闷。最近刚开了外网,要求工作时间只做与工作相关的事。可李昭偏不,她已经被经理训斥过很多次浏览其他网页以及聊天了。这天,她又打开一个常去的博客,忘乎所以之时,经理已经站到背后。

“说过多少次了,我开外网可不是让你们玩的!”

“对不起,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上了。”

下班时,她却和同事大声喧哗:“为了报复,我下午又偷偷上了两个小时。”

李昭不喜欢被人控制,每次犯了错误,领导让她打开文档,自己说错在哪儿的时候,她都特别不屑。“错就错了,还要自我反省,简直就是批斗主义抬头!”

在她眼里,从前的经理比现在的经理要好得多。一些小错误,前任经理会自己帮忙改了,下次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即使犯了大一些的错误,道歉也能避免一些被批评的局面。而现在的经理,非要揪住一些东西不放,似乎故意找碴儿。

最近,李昭和另一个部门的领导走得很近,公然说现在的部门不适合她。另一个部门的领导却迟迟不肯表态,进退维谷的状态并没有影响李昭。她依然应付着工作,道歉着错误,敷衍着大家。

专家点评:

“刚入职的年轻人由于自信心不足,通常会有故事中呈现的这几种心态,其实他们是在以异于常态的行为掩藏内心的自卑。”长期从事职业测评、职业指导的心理学专家刘颖将“办公室婴儿”的出现归结为“新环境自卑”。

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在刘颖看来,年轻人由于害怕犯错,总把自己当作底层执行者而非公司决策者,习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工作,所以才会有老板抱怨员工缺乏主动性。而年轻人自身的成长和教育环境造就了职场经验的缺乏。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注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张玮在接受采访时说:“从校园到职场中间教育的断裂,使年轻人不幼稚才怪!”

张玮解释说,在学校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在职场学会做人和做事,两个阶段本来不该割裂。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忽略了毕业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化,只注重分数,并未注重人格、心理素质以及应对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家庭中,年轻人更是备受呵护,很多自己该做的事情都被父母代替了,一旦到了职场,成为独立的社会人,突然要独立面对一切,自然会手足无措。

智商情商度量职场生存能力

着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有7种能力,前5种是智商,后两种是情商。情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二是良好的自省能力。

“年轻人之所以产生看似幼稚的行为,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职场环境,缺乏对某些失误行为的自省。”张玮认为相对于智商,一个人的情商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更重要。而职场新人对于职场的认知还停留在学校和家庭的氛围上,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工作关系才是职场中的重要关系,需要严肃的职场氛围才能维持和正常运行。

在张玮眼中,是否可以把办公室营造成家庭,要看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如果领导者着力于营造和谐友好的家庭氛围,以哥姐称呼同事也未尝不可。可如果企业有严格的目标与规则,气氛严谨,那么过于亲近的称呼不仅老板不喜欢,同事也会反感。毕竟每个人的开放程度是不一样的,自我防御性很强的人天生就不愿与人走得很近。

而总道歉的年轻人,在内心很可能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以为只要有谦和友好的态度,就能够被别人接纳,而不明白职场是用目标考核员工的,而不是依据员工表现出的外在形象。“如不改变现有的行为模式,光说好话,肯定会被淘汰”。

职业化塑造解决“水土不服”

“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到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性格和沟通上的弱点很正常,这些弱点出现、纠正的过程就是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

张玮不认为“不成熟”是基本素质的问题,最多是从校园到职场转化过程中的“水土不服”。不否认,有些人的基本素质有缺陷,但综合来看,毕业后弱势的表现是适应中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入职后通过“职业化塑造”让他们成长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上有一个专业的词汇,叫“胜任特征模型”。它可以让年轻人知道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胜任特征,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有哪些缺陷可以通过奋斗和培养来弥补。企业可以进行一些新员工培训、教育,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等,迫使他们独立去面对一些压力。

谈到依赖性强的职场新人,张玮指出,其实关键的问题在家庭。父母总是担心独生子女承受能力差,其实如果真的没有靠山,十个孩子有九个能自己独立。比如坐带背的椅子,很自然地要向后仰,可如果把后背撤掉,就不得不坐直了。“有的时候,不要怕孩子摔倒,要勇于撤掉孩子所依赖的家庭后方。”

工作多年,人早已从原来风风火火的小丫头、小伙子变得老成、沉稳了许多。“您工作这么多年,应该已经是资深……了吧!”“凭您的工作资历,这点事还说了不算吗?”回望过去的日子,看看身边的同仁,不禁对耳边的“恭维”感到刺耳难当。对于一个职场人,职位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篇4:与同事交往的基本技巧

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这种交往的态度和原则也无可非议,但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做事还是有点弹性,即灵活性为好,交往也是如此。我们交往要因人而宜,在坚持一定原则的情况下保持弹性。以下交往原则可供参考:

一、放下你的身价

身价是交往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不去与日俱增一个勤杂工,在“交朋友的弹性”这件事上,这种自我标榜的身价会使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二、不是对手就是朋友

有些人奉行一个原则,“不是朋友就是对手”,如果这样,敌人就会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让自己变得孤立;应该改变一个原则,“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三、没有永远的敌人,也难有永远的朋友

世上的一切都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当朋友因某种缘故成为你的敌人时,你不必过于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有了这种心态,你就能以一颗平常心来交友!

四、莫想与所有同事做朋友

北京数银英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卫东说,职场人首先要清楚,到公司的目的不是交朋友,而是为了把工作做好。所以,对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应理性看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不同类型的人,不要因不能做朋友而大伤脑筋,只要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即可,否则要么改变对方,要么扭曲自己。同时也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朋友,你也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朋友。

五、利益沟通核心是维持双赢

著名心理学家韩三奇说,同事关系主要以利益为主,当两人发生冲突时,一定是妨碍了彼此的利益。利益沟通的关键点是:维持双赢。如果任何一方在冲突中失去重大利益,那么以后的冲突就更加严重。只有在相互妥协中达到双赢,才能和谐相处。不要因为与上司的友谊,就处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样除了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嫉妒和不屑的目光外,更可能是明里暗里地处处作对;也不要因为朋友的关系,就对某个下属处处照顾。

六、世上没有不可交的同事

如果你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或与他话不投机,但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小人”,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对你有所帮助的君子,如果你一律拒绝,将来未免感到可惜。也许你会说,一个人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自己还要装出副样子去“应付”,这样做人做事未免太辛苦了。是的,这样是有一点你让你觉得委曲,但一个人要有一点这样的功夫,并且还要不让人感觉到你是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只有敞开自己的心胸,主动去接纳他人。

七、太顾虑朋友影响决策

北京竹马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马思宇说,过多顾虑朋友感情就会影响你的决定,因为出于保护朋友而做出有倾向的决定,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意,会增加自己工作的困难,甚至使自己的威信大打折扣。另外,如果你在公司的朋友是异性,在工作场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接触,哪怕是会心的微笑和交流的目光。否则可能会被传为办公室恋情,很多上司最忌讳下属这样。如果这种恋情完全子虚乌有,因谣言影响了自己及朋友在公司的发展,岂不冤枉?

八、千万莫吝啬你的支持

可瑞职业顾问总裁卞秉彬认为,如果“战友”是你的上司:一、不要推卸责任。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但决不要在事情发生后推卸自己的责任。二、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老板、上司的角度,想想如果你是他,你希望手下的员工怎么做。这样你就能很好地去执行。如果“战友”是同级同事:一、互相支持。在你遇到难题想得到怎样的支持,你就怎样去支持别人。二、保持距离。不要把同事当成朋友,公私不分。三、决不传播流言。流言满足了人们窥私的心理,所到之处必生龌龊。

九、相逢一笑万事了

如果他人因为某事得罪了你,或者你曾得罪过别人,双方心里确实有点不愉快,但绝对没有必要结仇;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应主动化解僵局。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有了这次相交,也许你们会因此成为好朋友,或者关系不再那么僵化,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很多人就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就是拉不下脸!其实只要你放下自己的架子,采取主动的态度,你的这种气度会赢得对方的尊敬,因为是你先给了他面子。如果他还是故作高姿态,那是他的不对!不过化解僵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时机,也就是说要有个借口!

如果你做到了上述弹性交友的法则,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交不到朋友,不用担心自己的路走不通。不过这种弹性的法则也并非一看就能做得到,而要经过慢慢磨练而养成。

篇5:如何与同事相处 职场新人必知交往技巧攻略

1、了解你的同事:

(1)了解对方的工作:对方的工作职责--能提供怎样的帮助;对方的工作状态--能协助你的方式、反应时间等;对方工作的困难--能提出恰当的需求;对方的关心问题--寻找共同点、突破点;对方的利益点--达成一致需要;  (2)了解对方部门的工作:对方部门工作流程--知道该找谁;对方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提出需求;对方部门存在的困难--了解对方困难,更好配合;对方部门的利益--能够得到对方部门领导和其他同事对你的配合;  (3)管理好你的预期:在了解和体谅对方的基础上合理提出建议,是与同事沟通顺利的重要原则,任何部门和任何同事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困难,也有他们各自关心的利益,不能只从自己这方面出发给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篇6:如何与同事相处 职场新人必知交往技巧攻略

,  2、同事间沟通的原则:  (1)寻求对方的帮助;  (2)平等合作;  (3)考虑到整体的利益;  (4)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3、同事间沟通的基本方式:  (1)目的和意义;  (2)讨论与配合;  (3)先从你需要承担的工作开始;  (4)从团队合作的角度提出你的要求;  (5)感谢对方的支持和帮助。  4、处理好同事间的冲突:  (1)同事间的冲突只能靠协调解决;  (2)了解和正视冲突;  (3)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和诉求;  (4)提出你的良好意愿;  (5)讨论和说服。

白领江湖论:你相信职场里的“真朋友”吗

女性职场礼仪有哪些培训内容

几招让白领女性更加优秀

生存技巧的作文

白领的办公室礼仪

试析班组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心理有问题都有哪些表现呢

白领职场励志文

白领男性调节压力的几种方法

聚焦职场心理冷暴力:70%问题都由双方造成

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
《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白领八小时外如何与同事交往(共6篇)】相关文章:

提升专业形象策划书2023-08-19

人在职场:30岁2023-05-24

杜拉拉升职记读书笔记800字2023-09-24

白领必须注意的人际关系有哪些2022-05-07

经典的职场励志书籍有哪些2023-11-29

敢开口,说对话――打造您的职场软实力2023-06-06

你必须懂的职场法则2022-09-25

白领女性的职场生存之道2023-08-29

工作励志日志2023-11-01

简历厌写症和贪靓症2022-09-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