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殊途同归(通用20篇)由网友“lhty1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蒙田随笔殊途同归,欢迎大家分享。
篇1:《蒙田随笔》读后感
其实我对蒙田不是很了解,但读了他的随笔集之后,我才知道他是个怀疑论者,他向自己发问而又不做回答,甚至拒接承认自己一无所知,而只是坚持那句“我知道什么呢?”蒙恬善于向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他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
自我意识是蒙田身上恒定不变的部分,是他衡量一切学说的尺度。他曾说“你身上和身外都是一片虚妄,只不过,范围越小,虚妄的程度越浅。上帝说‘人哪,除了你,每样事物都首先研究自身,并且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了工作和欲望的范围。唯有拥抱宇宙的你是如此空虚,如此匮乏;你是没有知觉的探索者,没有审判权的法官,归根到底,你是这出闹剧的演员。”好深奥的哲理,真令人惊叹,佩服。
蒙田用他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风彩,分别阐明了论经验,忧伤,闲逸,撒谎,恐惧,节制,荣誉,心态失衡,勇敢,习惯,口才,交往,良心,饮酒,发怒,人与人的区别,功利和诚实,后悔,相貌,年龄,想象的力量,对孩子的教育,言过其实,父子情,人性无常,死亡,自我衡量,坐井观天,掠人之美,意愿,命运的安排等章节。他语言平易近人,形象亲切生动,让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富有生活情趣。
我对他的论述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论经验。从来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断,而且两种见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以往的工作经验会使你顺利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但倘若你又以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待新的工作,那么你的工作会有新的起色吗?会有突破吗?的确,缺乏创新的精神,你便不可能长久地胜任你的工作。他认为,用经验来思考事情那是不可靠的,因为事情永远不可能相同。
他还说,在培养交往能力时,沉默和谦逊有利于和人交往。如饥似渴的去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十分积极的投入这种交往中,这样便能给和你交往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梦田的文章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深度和广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哲学家。他对事物的探讨堪称执著,没有半点忽视。他对任何事物也从不轻易下定论,总要从事物的正反两面去探讨,力图把它看得更明白,更透彻。所以我说,有空就多读一下蒙田吧,他能让你平静,而且你会喜欢他的。
篇2: 《蒙田随笔》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十六世纪的人,距离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但是这本书完全看不出跨越四百年的巨大鸿沟,在今天看来依然受益匪浅,只能说真正的智慧是不会被时光打磨渐渐消逝,反而经过时光的验证更加让人深信不疑。
随笔,既然是随笔,顾名思义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随性留下的笔录。这本随笔集现在有很多个版本,无数知名译者为这本书贡献过自己的汗水,将蒙田的智慧火花毫无保留、原汁原味的传递给读者。感谢这群默默奉献的伟大译者,要知道读者买书往往都是冲着作者去的,很少有人注意到译者,他们掩盖在作者的光芒下是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借此机会,向他们致敬。
言归正传,蒙田随笔是一本生活的哲学书,它不像其他哲学书那样深奥而晦涩难懂,这本书就像一个胡子花白,脸上每一条皱纹都藏着岁月痕迹的老爷爷,整张脸黯淡苍老,唯有眼睛透露出历经世情的睿智与豁达。这本书适合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灯下阅读,因为白天的浮躁无法让人静心思考,只会让人越看越心烦意乱,夜晚的安静和孤单满足了思考的条件,能让人静静聆听这位爷爷慢慢向你诉说生活的哲学,给你迷茫的心指明方向,让你的灵魂体会生活的奥妙。
说了这么多都是空话,接下来我们就“空壳的麦穗才会趾高气扬”这一章节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书中这样写道:“真正有知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麦穗的'成长过程:麦穗空的时候,麦子长得很快,麦穗骄傲地高高昂起;但是,当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开始谦虚,垂下麦芒。”这句话的比喻多么形象。中国古代道德经有句话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这句话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从无知到有识的过程,我经常能看见小朋友一副小大人形象的给别人讲一些浅显的道理或者故事,一般我们只觉得小朋友可爱,至于那些道理和故事,难道真的不懂吗?但如果换成一个成年人,他在大街上公共场合大声说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人们只觉得他无知而愚蠢。因为一个有学识有教养的人是不会在大街上以“传授知识”的理由来获得别人的尊敬与赏识。俗语说半瓶水晃荡一瓶水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谦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风骨与气节都融入那句胜利之后还低头抱拳的“承让承让”中,谦虚不是懦弱,谦虚不是自大,谦虚是经过沉淀之后的光芒内敛,谦虚是竹子压不弯折不断的筋骨。蒙田的博闻强识和他对于生活的领悟理解都写在书里了,这本书可以当成人生的指路明灯。
篇3: 《蒙田随笔》读后感
曾经听人说过,读书也要讲缘分。若是你读了某本书,必是与它有缘。我很是赞同,因我之前是从未听过蒙田这个人,更是不知道有《蒙田随笔》一书。机缘巧合地,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读到蒙田的一句语录,颇为震撼。“那些明了丧失生命并不是件坏事的人,肯定会坦诚自若的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后来,我便开始了解蒙田,开始读《蒙田随笔》。
我不敢说我能够把蒙田的思想参透,但是每读到一些见解独到的地方,我也会有强烈的共鸣。蒙田是一个智者,一个思想家,他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关于生命,关于人类的种种感情。
在这个愈发喧嚣的社会,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抵挡不住名利,金钱的诱惑。还有多少人愿意安安静静的捧一本书,慢慢品读,慢慢感悟呢?我想,很多商业人士更愿意分秒必争地去应酬,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一分钟可能就会是一百万的交易,就可能为自己或者公司提高声望。因此,他们又怎么可能会腾出如此“宝贵”的时间去看一本书呢?而《蒙田随笔》中谈到论荣誉,其中是这么写道的:“自以为是者的名声看起来多么美好,这动听迷人的声音,不过是一曲回声,一幅影子般的虚无缥缈的梦境,微风一吹,它就销声匿迹全无踪影。”所谓名声,荣誉,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太过看重的话,只会成为一种束缚,挣不脱,也放不开。若人的一生都在追逐这些徒有虚名的东西,那么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人或情感都会被忽略了,也许等到走到人生的尽头时,回头一看,才发现其实这一生过得太匆忙,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那些虚名。
《蒙田随笔》中还谈到无所事事。原文是这样的:“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中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作为大学生的我,实在感到羞愧,因为我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常常让大脑放空,宁愿发呆,也不愿找些事情让我的大脑做,于是它就常常迷失方向了。其实,我相信如今的很多大学生也是无所事事的,因为他们坐在电脑前,刷着微博,又或者看着电视剧,大脑里面又在想些什么呢?我想答案应该是没有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
间去思考,而是懒得去想,以一种逃避的方式去面对问题,面对世界。世界越是喧嚣,我们越是要克制住自己,腾出一些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找一些事情,给大脑做一做。可以是静静地读一本书,并且得出一些感悟;又可以是反省一下自己,“三省吾身”,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人生就会充实了一些,就不会是无所事事了。
蒙田随笔中还谈到其他一些关于人与人的交往问题,谈到如何交流,谈到关于死亡等等,思想自由开阔,见解独到。先抛开里面的内容不说,一个人若是能够静下来想想事情,思考问题的话,那至少还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些想法,不会那么轻易地随波逐流。在喧嚣的世界中,能够为自己觅一方静土,那么人就不会那么浮躁了。
篇4:《蒙田随笔》读后感
我一直以来,很喜欢读蒙田的作品。他的作品十分耐读,风格也很平易近人,如同他的性情一样。他是个心态很平和的人,生活作风也很低调,但这并不能说他缺乏个性。他的作品不多,只有三本《蒙田随笔》,如果你不停地读,只需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把它读完。读完一遍后,你可能还想再细细品味一下,之后,你可能会明白我喜欢它的原因。
虽然是十六世纪写成的书,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事例,以及哲学家、历史学家、诗人的词句,即使这样,在现代人眼里,却一点也不嫌艰涩。谈起问题来,娓娓道来,显得那么亲切,好像蒙田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在你的面前,像一个知己一样,和你作一些深入的交谈。那些充满睿智的见解,如春风一般,拂过你的心田,使你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拿《蒙田随笔》中卷第十六章《谈荣誉》来说吧。
我们知道一个事物在人的观念里存在着物的名称和物本身,名称是人们用来指示物的词汇。因此,蒙田指出,名称既不是物的一个部分,也不是物实体的一个部分,而只是在物之外同物连在一起的某个东西。物本身通常保持稳定,所以它的本质不能拔高和充实,但它的名称却可以通过我们的颂扬来加以提高和充实。人类热衷于名利,而蒙田对于名利有相当冷静的认识。
他感叹道:我们的内部十分贫乏,我们的本质很不完善,需要不断加以改进,这是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做的事情。我们全都十分空虚,但我们不应该用空气和词语来填补自己的空虚。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我们需要更加实在的东西。他说,我们缺乏健康、智慧、美德其他重要的品德,可以等我们得到最主要的东西之后再去考虑。他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克里西波斯和第欧根尼的话说,在所有的快乐中,最危险、最应该避免的莫过于别人的赞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且这些哲学家更加确切地说,即使能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荣誉,有头脑的人也不值得向它伸出一个手指。他相当赞同伊壁鸠鲁“过隐蔽的生活”的主张。他痛斥极端追求荣誉的哲学家卡捏阿德斯说,我感到难受的是,这种看法竟会在被荣幸地称为哲学家的头脑中产生。他说,有人为人正派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让别人知道后更器重他,他只有在别人可能知道的情况下采取做好事,对这样的人不能期望过高。他说,正直的人做了好事会感到心满意足。表现勇敢应该是为了自己,而且这样的好处,就是培养十分坚强的内心,可以抗拒命运的任何打击……
同荣誉相比,这种好处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值得我们起期望和追求,因为荣誉只是别人对我们的赞赏。他对他那个时代的一些人深不以为然,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看到许多人灵活多变、模棱两可、脚踏两只船,大家都认为他们处事圆滑。至于他自己的主张。他说,我并不十分关心别人对我的看法,而只是关心我对自己的看法。我想用自己的东西致富,而不想靠借来的东西致富。
篇5: 《蒙田随笔》读后感
《蒙田随笔》是我看到过的内容最丰富的作品之一,作品涉猎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这是蒙田融合了生活的经验和个人的感悟创作出来的作品。蒙田不仅仅是一名作家,在我看来他还是一个思想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笔的文体方式出自于他。
蒙田的这部作品分为六十二个章节,相互独立。不管你多大年纪,什么文化程度,你翻开任意的章节都会受益匪浅,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关于人文风俗的、爱情的、生活的、善恶的、友谊的,教育的等等,这些都是他思想的精髓。蒙田知识非常渊博,这些可以从他引用大量典故、历史和大量名人的名言警句可以看出。如《论殊途同归》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论点,他连续用了很多历史事件来说明。每个章节他都鲜明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观点非常明确,让人印象深刻。在讲到如何培养交际能力时,他认为,沉默和谦虚的人更容易获得别的赞赏。在《热爱生命》中,他阐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在《论对孩子的教育》中,他认为孩子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几十个章节虽然短小,但浓缩的都是都是精华,这些作品都是智慧的结晶。就算放到现在社会,有的见解都是很有时代感,也体现出他是一个很有先见的人。
读蒙田的随笔,就好像跟一个智者促膝长谈。简洁、平易的语言,让这部作品更显魅力。我们从400多年前的先哲那里寻找智慧,开拓思维,启迪人生。
篇6: 《蒙田随笔》读后感
读了《蒙田随笔》后,心中感悟很多,细细反思,慢慢领悟,觉着书中有许多的观点可借鉴到教育教学中去,在书中,蒙田充分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鲜明地提出了他的教育原则。
蒙田以“我知道什么?”这句具有怀疑精神色彩的名言来说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是的,在人类有限的认识范围内,教育的价值,学生的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来认识这种教育的价值?教育能否为人安身立命?能否关注人的内心?能否关注学生的心性?蒙田也非常喜爱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一句名言、“我爱知识,也爱怀疑”。
蒙田曾说,我们的心灵确在随别人的意志而行动,被迫听从别人的幻想,服从别人的权威、被迫屈从别人空洞说教的引诱,同时又不得不重弹老调,我们没有自由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的活力和自由全都消失了。蒙田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正是自己。他引证西塞罗的话说:“教者的权威常常阻碍着要学的人。”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人就不可能自由。蒙田不迷信权威,反对传统的偏见,倡导人运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事物,“绝不能仓促地下判断”,而要经过理解,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意义。
的确,他的态度又并非怀疑一切,在他的行文中,一再引证古代名哲的名言佳句,借以说明他所要讲的道理。他反对的是盲从而不求甚解。他说:“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 蒙田曾以蜜蜂为例,蜜蜂采花酿蜜、采的是花,但后来生产了蜜,蜜是他所有的。
篇7: 《蒙田随笔》读后感
和培根、帕思卡尔的作品并称三大西方经典的蒙田作品以率直真诚的特性赢得了很多美誉。蒙田是法国思想家、散文家。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蒙田随笔集》(或译《随感录》)。《随笔集》3卷共107章,各章长短不一,结构故意松散自然,并不要求勉强统一,彼此连贯: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草木虫鱼,无所不谈。蒙田不囿于渊博的书本知识,能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他独特的思想意境与艺术风格。
蒙田在《随笔集》的卷首告诉读者:“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它介绍了作者的思想和生活。其中有他写《随笔集》的动机;谈他的人生哲学;评论他所读的书;解剖他的风格、习惯和人品;描写他的书斋和对沉思与阅读的看法;谈怎样处理事务,怎样工作,怎样旅行;讲他对行政工作的态度等。这些篇章不是系统的叙述,剖析的事理也深浅不一。
蒙田认为人是热爱生活的,爱生活就要求顺乎天性,人的天性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但要求有选择和节制。他撰写《随笔集》,行文旁征博引,汪洋恣肆,语言平易明畅,形象亲切生动,富于生活情趣。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因为蒙田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怀疑论只是对当时的迷信、偏见、巫术、杀戮、迫害的否定,他要“揭去事物和人的假面具”,考察事实,重新审查一切。他认为绝对真理既无法认识,只能探索部分的寻常的真理;比较可靠的.是认识自己,而世上最熟识自己的无过于本人。所以,写作《随笔集》不是着书立说,而是对自己进行分析,一点一滴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他的思想是一种中庸的思想。他生平致力于保持安静的乡绅生活。政治上是保守的,尊重现存的社会秩序和风俗习惯,不提倡改革,也不赞成压迫提倡改革的人。
《随笔集》的影响深远,据说英国的培根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反映了蒙田的思想影响。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继承了他崇尚理性和经验的思想。而且其文体和风格,对于法国文学甚至对英国文学都影响极大。
在闲暇时翻阅此书,会让人心情平和,在作者悠闲随意的笔间慢慢体验人生,思考生活,像一杯茶回味悠长。
篇8: 《蒙田随笔》读后感
近期阅读了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的《蒙田随笔》一书后,个人认为该随笔大多以议论形式出现,真正是个包罗万象,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也映射出作者对人生的乐观、积极和智慧,也教给了我们一种生活态度。正如书中所写“世界上各种见解都能达成共识:追求快乐是人生的目标,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去实现它。”人生的快乐,也就是忘记不愉快,如塞内加“让我们跳过无关紧要的琐事。”
为什么要抱怨命运?它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吗?是你决定你的命运还是命运决定你的生命?生命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其好坏都是由自己掌控的。当生活中遭受人间不幸的时候,智慧和愚蠢相会在感伤和果断的焦点之上。智者能够控制并战胜灾祸;愚者却不知道大祸已降临到头顶。
从古自今,人的行为往往是自相矛盾,复杂多变,为何要跟别人比,为何要抱怨命运,我就是我自己,只要细细聆听自己的内心世界,会发现自己从未有过一模一样的心境。此时,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只有坚持不懈、专注学习,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穿透力,才能摆脱不必要的骚扰,最终培养出自由精神、独立人格。
正如普劳图斯“智者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反之,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连自己都约束不住,管束别人谈何容易。卢克莱修曾说“服从要比管理来得容易。”说到底,人的一生,均掌握在自己手上,看你是如何看待,加里克加莱:“过分的超脱有害无益,他劝人不可身陷于以至于超越有益与无益的界限。”
“虚荣心和好奇心是我们灵魂受苦的两大祸根,后者促使我们凡事都想插足,而前者则阻止我们对值得怀疑或待定的事物保持探究的精神。”只有坚持阅读,勤于思考,摆脱孤独,增长知识,才不易轻信别人,受外界的影响,让时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同时,也应学学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每年阅读图书一百本。
即“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命运摆好了棋阵。”
篇9: 蒙田随笔读后感
我一直以来,很喜欢读蒙田的作品。他的作品十分耐读,风格也很平易近人,如同他的性情一样。他是个心态很平和的人,生活作风也很低调,但这并不能说他缺乏个性。他的作品不多,只有三本《蒙田随笔》,如果你不停地读,只需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把它读完。读完一遍后,你可能还想再细细品味一下,之后,你可能会明白我喜欢它的原因。
虽然是十六世纪写成的书,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事例,以及哲学家、历史学家、诗人的词句,即使这样,在现代人眼里,却一点也不嫌艰涩。谈起问题来,娓娓道来,显得那么亲切,好像蒙田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在你的面前,像一个知己一样,和你作一些深入的交谈。那些充满睿智的见解,如春风一般,拂过你的心田,使你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拿《蒙田随笔》中卷第十六章《谈荣誉》来说吧。我们知道一个事物在人的观念里存在着物的名称和物本身,名称是人们用来指示物的词汇。因此,蒙田指出,名称既不是物的一个部分,也不是物实体的一个部分,而只是在物之外同物连在一起的某个东西。物本身通常保持稳定,所以它的本质不能拔高和充实,但它的名称却可以通过我们的颂扬来加以提高和充实。人类热衷于名利,而蒙田对于名利有相当冷静的认识。他感叹道:我们的内部十分贫乏,我们的本质很不完善,需要不断加以改进,这是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做的事情。我们全都十分空虚,但我们不应该用空气和词语来填补自己的空虚。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我们需要更加实在的东西。他说,我们缺乏健康、智慧、美德其他重要的品德,外部的装饰可以等我们得到最主要的东西之后再去考虑。
他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克里西波斯和第欧根尼的话说,在所有的.快乐中,最危险、最应该避免的莫过于别人的赞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且这些哲学家更加确切地说,即使能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荣誉,有头脑的人也不值得向它伸出一个手指。
他相当赞同伊壁鸠鲁“过隐蔽的生活”的主张。他痛斥极端追求荣誉的哲学家卡捏阿德斯说,我感到难受的是,这种看法竟会在被荣幸地称为哲学家的头脑中产生。他说,有人为人正派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让别人知道后更器重他,他只有在别人可能知道的情况下采取做好事,对这样的人不能期望过高。他说,正直的人做了好事会感到心满意足。表现勇敢应该是为了自己,而且这样的好处,就是培养十分坚强的内心,可以抗拒命运的任何打击……同荣誉相比,这种好处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值得我们起期望和追求,因为荣誉只是别人对我们的赞赏。
他对他那个时代的一些人深不以为然,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看到许多人灵活多变、模棱两可、脚踏两只船,大家都认为他们处事圆滑。至于他自己的主张。他说,我并不十分关心别人对我的看法,而只是关心我对自己的看法。我想用自己的东西致富,而不想靠借来的东西致富。别人也只能看到外在的事件和事物的外表。而且,根据表象作出的评价都极为肤浅、极不可靠。最可靠的莫过于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在这篇文章最后,蒙田说,正直的人都情愿失去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失去自己的良心!
读到这样的字句,颇让人感动。感动之余,又启发让我们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更加坚定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抛却一些繁文缛节和一些不必要的奢望。活得轻松一些,自由一些。
篇10: 蒙田随笔读后感
《三国演义》,它集智慧和实力于一身,是我最喜欢的书,看过《三国演义》,让我颇有感触。曾几何时,我们也想成为国之栋梁?曾几何时,我们也愿拥有只有双全之才华?曾几何时,我们也向往“桃园三结义”感天动地之友情?青春年少的我们依然为实现这些理想而坚定地前行。
《三国演义》宛如一首饱含深意的诗,意蕴深长;又如一曲动听的歌,荡气回肠;更如一汪清泉,奔流不息。这部书中处处洋溢着智慧与才情的交锋,发人深省,令人震撼,很值得我们赏析。读它,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激励我们前进,激发我们的情感。大家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又出来一句歌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可见《三国演义》的价值有多高。书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孟德;知人善用的孙权;爱民如子,宽厚仁德,视友情如生命的玄德;神机妙算,手摇羽扇,稳重儒雅的孔明;英武俊朗,才华横溢的周瑜;傲骨雄风的关公;勇猛草莽的张飞等等,这些人都是主角,当然还有许多书中必不可少的人,他们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三国演义》经久不衰。
书中的其他人暂且不提,就说说曹操吧。古往今来最有争议的人物莫过于曹操了,有人对他褒,有人对他贬。发生在他身上的事简直太多了,从被通缉到手握重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统一天下,真可谓是巨人。曹操曾说“宁愿我负天下人,非天下人负我”,这话听了就会让人反感,但我们真心地替曹操想一想,他说此话之时正在被通缉,若我们是他,处于这样的境遇会如何呢?曹操是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的人,他在行军时曾下令“扰民践踏庄稼者这杀无赦”,但由于他的马受惊误闯田地,破坏了庄稼,他当即割掉了自己的一绺头发,这叫“以发代首”,要知道在封建社会有“体肤之发受之父母,不可轻易去之”,头发对人们来说很重要,曹操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了,从这我们也能看出曹操的爱民之心。然而,我最欣赏曹操的地方是他有爱才之心。他把关羽留于营中十三载,为了使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云长真心归附,他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金银珠宝不断,可真是“费尽心机”,但终未如愿,当云长离他而走,找寻兄长的时候,曹操也未痛下杀手,让关羽轻松离去,可见,曹公的胸怀多么宽广,多么爱惜人才呀。然而,曹操在战争中也并非百战百胜,赤壁之战他就输的很惨,当他面对自己惨白的情景时,却依然能开怀大笑,这笑声不是消极的,不是勉强的苦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当他失败的时候,不是在为自己难过,而是在想着对手,想着对手对付他的手段,在他看来,这是他的财富。所以,我认为曹操是有大智慧的人,配得上这个“雄”字。
总之,东汉末年,是英雄辈出,风雨变幻的时代,《三国演义》更是一部众说纷纭,令人回味无穷的好书,书中的人物更是让人褒贬不一,甚至连作者对这个时代也无法把握,所以说,三国史是值得深思回味的史诗。今天的中国也需要英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英雄,英雄出自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未来的希望的我们难道不应散发我们的青春活力,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成为当今的英雄吗?
篇11:《蒙田随笔全集》蒙田语录
真正有知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麦穗的成长过程:麦穗空的时候,麦子长得很快,麦穗骄傲地高高昂起,但是,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开始谦虚,垂下麦芒。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作自己的主人。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人最难做的是始终如一,而最易做的是变幻无常。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我们的欲望蔑视和无视已到手的东西,却去追逐自己没有的东西。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傲慢有两种原因:对自己评价过高,对别人评价过低。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有人说,美满的婚姻要由瞎子女人和聋子男人缔成,我觉得此人对婚姻的了解可谓透彻。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人们通常被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愤怒时不可恶语伤人,尤其不可用尖酸刻薄切中要害的言词,一个人发怒时切不可揭人的老底。不可一气之下撂挑子,不要干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来。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思想,使之变得完善,那就最好把它抛弃,拥有知识,却毫无本事------不知如何使用,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学。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美在人们的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美先声夺人,美以极大的权威和它给人的绝妙的印象引诱我们并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人间总有那么多出其不意的突变,很难说我们怎样才算是到了穷途末路,人只要一息尚存,对什么都可抱有希望。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就象火在遇到寒冷时会烧得更旺一样,我们的意志在遇到阻碍时会磨练得更加坚强。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最美好最合法的事莫过于正正派派作好一个人,最艰难之学识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人最凶险的病症是轻视个人的存在。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要正确地判断一个人,首先要观察他平时的一举一动,出其不意地看他每天干些什么。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做事迅速,敏捷是性格所致,而沉着、缓慢则是理性所为。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我们不能疏于追随大自然,最灵验的格言乃是顺应自然。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精神的伟大不表现为心高气盛,而表现为有节制、有分寸。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一年半以来我一直处境不妙,却也不像即刻要走的样子,倒使我学会了安之若素。我已经与这种肠绞痛的生活取得了妥协;也发现一些安慰令人希望的东西。人对自己悲的处境都会习惯的,以至没什么条件严酷的使他无法生存下去。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我感到,社会和个人最大的谬误的根源,是人对自己的评价过高。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我热爱生活,上帝赋予我什么样的生命我就开发什么样的生活。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生命的用途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使用。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命运对我们的品行无能为力,恰恰相反,我们的品行会影响命运给它打上自己的印记。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人一活动就会暴露自己,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展示人,表现人。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奇迹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所知无几,而不是出于大自然的状态。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地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我们的人生是我们言语的一面真实的镜子。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人只要一息尚存,对什么都可抱有希望。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各式各样的倒霉事先后接踵而至,如果它们同时簇拥过来,我可能忍受时能些。我已经在考虑朋友中间,谁是我老来过苦日子可以托付的人。我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孑然一身。从那么高处垂直往下坠,必须有两条坚实有力的臂膀才能接住,还要有爱心和家境富裕。这样的人纵然有也很少。最后我怕认识的最可靠的办法还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需要。若遇到命运的冷遇,更要依靠自己的眷注,与自己相依为命、悉心呵护。在一切事上,人都要依赖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寻求自己的帮助,谁善于自我防范,这才是唯一强大可靠的保护。尤其因为没有人想到走向自己,人人都前往别处投奔未来。我认为这些不得已得的做法还是有用的。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重要的是不但要看到事物,而且要有看待事物的方法。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我们知道的东西再多,也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中极小的一部分。这就是说,我们以为有的知识,跟我们的无知相比,仅是沧海一粟。 ——蒙田《蒙田随笔全集》
篇12:蒙田随笔读后感作文
蒙田随笔读后感作文
《蒙田随笔》是法国作家蒙田创作的关于人生哲学思考的散文集,它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以下是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站为大家推荐的一篇读后感。
当我第一次翻开我的这本蒙田随笔的时候,爸爸就坐在我的身边,他很诧异的看着我,说:“你在看蒙田随笔?”“嗯”“这是我中学的时候一直想看的书,可是当时没有条件借到,久而久之就忘了。”很少有爸爸这么期待而不得的书,我便对它重视了很多。
其实很巧的是,我在老师的要求下,正在读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中讲了六位哲学家,其中一位就是蒙田,另一位我比较熟悉的就是尼采,在不久前,我还在读周国平先生的《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可能正是这些哲学类书籍的铺垫,我看《蒙田随笔》的时候就容易接受的多,并没有很早看这种书时候云里雾里的感觉,反而有点拨云见日的心情。
蒙田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整本书中用的例子难免都是那个时代欧洲的例子,有时可能我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那些例子背后所要说的一些东西。这可能就是一个几百年的代沟吧。
但其实蒙田所议论的一些东西,都是一些我们现在都可以借鉴的。他写作并没有什么“后期”的润色和加工,完全是随心所欲的,就像苏东坡一样。
虽说这本书算是一本哲学名著,但并没有其它的哲学书来的晦涩,可能是这个版本翻译的比较好。除了一些远离我们的例子,译者还仔细的为每一句有出处的话标上了出处。由此可见,蒙田实在是看过很多很多的书。
看完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再看这本书,感觉整个人轻松了很多,包括心情包括心理。可能是因为毕生经历的大相径庭所造成的.差异。蒙田本身身处在一个贵族家庭里,较为富裕的生活并没有让他经历太多像尼采那样的悲剧。所以在《哲学的慰藉》中对于蒙田的总提就是“对残缺的慰藉”,他并不像其它哲学家那样困难,但正因为不同环境,才可能造就了他的不同。《哲学的慰藉》对蒙田的一句评价就很中肯、也很完整:“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由此成就足矣。”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最感同身受的就是《论悲伤》。其实我因为幸运,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完完整整的陪在我的身边,一个不少。几乎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很久以前,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话:“当你哭得出来的时候,那种痛并不算什么;总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会疼的你哭都哭不出来。”虽然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但一直无法想象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所以,当我通篇读过这篇文章后,我就大概理会了那种程度和感觉。
这本书读完实在花了我不少的力气,看了两三遍,其实还是离读懂有一定的距离,不过等到我再大一些的时候,再读一遍,也许就有了新的感觉。
他所说的那些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移动而落后,反而因为时间的沉淀,更让人有理由去相信它真实。他所展现的就是一个这样沉淀在时间中的世界。
篇13:蒙田随笔优秀读后感
“在罗马,拇指有残疾的可以免于参战,理由是拇指不管用就没有足够的力气握住武器。”——这是《蒙田随笔》中《大拇指》这篇散文中提到的。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六百字,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整书中最精彩的一篇,里面所展示的世界各地对于大拇指的各种奇怪的崇拜,在令我惊讶的同时,也不禁让我想到了当人们夸赞一个人的时候就会伸出大拇指的情形。这是何等荣耀和赞美!
大拇指在五个手指当中,可以说是又短又丑陋的一个指头,可是他却凭什么让人们认定它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呢?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大拇指是唯一一个没有和其他手指完全连起来的手指,它所处的位置和它身上所附着的肌肉和其骨骼的构造都是独特而美妙的,它是其他手指力的支撑,是其他手指面对面的存在,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样的与众不同造就了它领袖一般让人敬佩的能力。
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各种各样类似的情形。比如《水浒》中的宋江,武艺一般,学识也不算超常,纵然他本身有多么不及其他人,但在一百零八将里面却只有他能令众人臣服。这个正是人格魅力使然。还有拿破仑这个响当当的人物,身材矮小,却能将世界踩在脚下,在世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爱迪生的电灯让整个世界在黑夜也能充满光亮,将人们的生活延伸到日落以后,甚至可以说延长了人类的生命,可它仅仅是一枚小小的——灯泡。“大拇指”式的人物和事例数不胜数,可以说上帝是公平的,他让大拇指其貌不扬的同时,也为它准备了一个成为领袖的天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需要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无论如何总有那么一两个优点存在,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发现它,并让它像钻石那样闪亮于世。或者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领袖——在将我们闪光的一面亮出来之后。然而如果大拇指失去了它这些独特的优势,它应该就成为那个小手指了。这也可以说明让一个领袖或英雄碌碌无为是件多么容易的.事。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并不认为英雄值得崇拜,领袖值得颂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每件事情每个人的拇指,而拇指在失去了其他手指之后也就不再是拇指。正如,砍掉拇指,手或许还能抓挠,若砍掉其他手指剩下拇指,那拇指只能一无是处了吧。
篇14:蒙田随笔优秀读后感
看了《蒙田随笔》后,才发现他的思想观点在我看别的书时就接触过了,原来他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感情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峻研究的学者。读完他的书,让我重新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虽然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但是陶渊明也说过:“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蒙田说:“自然的造化可谓巧夺天工,倘若我们的相貌毫无相同之处,那就会人兽不分;倘若我们的相貌完全相同,人与人就无法辨别。”这句话给了我好大的启发,是啊,这和马克思思想里的所谓“事物都具有共性和个性”的观点大概有异曲同工之妙吧,所以,从来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作出相同的判断,而且两种见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一个人只要善于学习,从以往事件中汲取经验便足以使自我变得更聪明。如果谁能记得曾经受到过的伤害,以及使他们情绪发生变化的微妙的原因,那他就能为未来的变化和自己的处境作好思想准备。由此,蒙田认为用经验来思考事情那是不可靠的,因为事情永远不可能相同,只有推开门才能知道门是开是关,因此,蒙田提倡要我们“认识你自己吧”。曾经我看过一些书,其中有《认识你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想这些书其中的一些思想也多多少少有受到蒙田的熏陶吧。
其中还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说,读书能明智,能获得乐趣。但是,倘若读得过度,变成书呆子,便只剩兴味索然了。此外,可能还会伤害身体,而快乐和健康却是我们最宝贵的,倘若结果竟弄到有损身心的地步,那么我们就抛开书本吧。从来我都没有想过我们可以抛开书本,从我读小学开始,我就认为书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东西,我们不能抛弃它,因为它能带给我们知识和不一样的思想,可是,就在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觉得蒙田说出来埋藏在我心底深处的话,诚然,书籍对我们很重要,很有意义,可是如果我们一味地看书,那我们可能不会有机会出去走走,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甚至可能由于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什么的影响健康,所以,当我们想出去走走的时候,那么就抛开书本吧,屋外也会是另一番有趣的天地。蒙田还指出,对书本的选择,当选有趣而且易读的。因为此类书籍能调剂我们的精神,给我们带来慰藉,至于那些艰深难懂的学科,我们不选也罢,留给那些所谓的专家们去探讨吧。在读到这里之前,我一直抱着所谓的经典名著硬着头皮苦读,殊不知既无趣又让自己心情郁闷不少,也许现在还不是读这类书的好时机,所以与其浪费时间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倒不如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书的世界里。
这些都只是我对《蒙田随笔》的一点点小小的想法,我看到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我相信还有更大的宝藏等着我去挖掘。蒙田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15:殊途同归作文
历史总是太遥远,如同流逝而去的水,我们再也见不到也摸不着,只能从被侵蚀后水岸的痕迹瞥见一点岁月变化。那些人和事虽说遥远,但细思之下,也别有一番感慨。
我仰慕的历史人物很多,常言道时代出英雄,独领风骚的人物向来不少,但令我犹为难忘的,还属东汉时的华歆与管宁。他们不是死生阔契的挚友,也不是颇有功业的帝王能臣。说他们是朋友,两人却在年少绝交后不复见,说他们不是朋友,却终是殊途同归,难言绝交的意义了。
世人皆知“割席断义”这一典故,因为华歆贪于小财,贪恋地里金片,所以被管宁轻视;华歆存名利之心,不能静心读书,与普通人一般围观华丽马车,所以被孤高的管宁割席断义,从此绝交。但众人不知,华歆晚年官至太尉,三番五次向皇帝推荐久居田野、从未入仕、年岁已高的管宁,无论管宁如何拒绝,依然不放弃,甚至要把太尉之位让与他。他们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想,华歆最后的执着,只为再见故友一面。
翻开历史的书页,华歆向来是清正廉洁的。他为人颇有君子之风,且淡泊处世、眼光明锐,因此在入仕后步步高升的同时,也受众多赞誉。他素来节俭,言语委婉,不收贿礼,死后家里米不过几斗,生前也推广儒学,为人表范。他为人明智,明晰利弊,与王朗同船时,并不想收留求助之人,却在施以援手后,帮助到底……一切不禁让人深思,一个能把千金拒之门外的人,怎么就贪恋了当时地里的金片?我想,华歆是极悔的吧,他把管宁视为挚友,却遭对方绝交,于是后面无论多么风光,都没法忘记,因此淡泊一世,廉洁至终,并在晚年极力举荐管宁,想再见老友一面。可逝去的,再也挽不回了,于是最终他也没能如愿。
华歆在官场沉浮,品味着世事难料,尽管官至太尉、受人敬重、家庭美满,但我想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毕竟最安稳和乐的日子,往往是最让人怀念的`,这应是他与管宁读书锄菜的那段时光。那时年少,华歆听闻管仲之后管宁素有美称,因此不远千里来访,两人一见如故,彼此交好,那时候美好得像是没有烦忧,只用坐在一小屋子里读书,到园里锄菜,时光安宁。可之后,管宁只因两件事,便认为他们志不同道不合,最终分道扬镳,不复见。
华歆走向了官场,追逐功名利禄,品味世间沉浮。管宁继续隐居田野,授人儒学之道,悠然自得。华歆在朝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管宁便在田间教化民众,守君子之风。虽殊途,却同归。尽管两人的命运轨迹相反,却还是坚守了心中的大道,行坦荡之事,成了世间一抹月朗风清。只是人间已晚,山河已秋,离别难聚,故友难回。
历史的水终会流逝,余香却会在风中停留,并且历久弥香。我们身边的人,也终会走上不同的路,不过,殊途却同归,又何尝不好?
篇16:IT理念殊途同归
10月,接替郭士纳出任IBM全球总裁不久的彭明盛提出了一个新计划,该计划以“e-business on demand”(随需应变的电子商务)命名,但其实,“随需应变”观念早已提出,并被深深注入到IBM企业文化中。
IBM的随需应变从郭士纳时代的服务转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在郭士纳任职期间,IBM曾经凭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号令天下,但到1993年,IBM却亏损几十亿美元。为了重让“大象”跳舞,IBM改变了业务
模式,郭士纳带领IBM进行了面向服务的转型。随着转型的成功,IBM从一家以硬件为主要业务的公司转变为服务提供商。其服务本身就包含“随需应变”的含义。
现在服务已经占IBM总收入的50%左右,盈利能力非常乐观。IBM将自己作为实施随需应变转型的试验品,通过随需应变服务的战略转型,IBM持续增强了自身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彭明盛继承了这一思路,提出了“e-business on demand”。“e-business on demand”是对服务转型的延续和发展,服务转型使IBM自身成为“随需应变”的企业,而“e-business on demand”则是在此基础上,帮助更多企业建立“随需应变”的业务模式,使他们与IBM一同进入“随需应变”时代。
IBM公司认为随需应变型公司必须具备四个特点:首先是反应灵敏,无论是对无法预测的供求变化,还是对初露端倪的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和雇员的需求情况,还是对竞争对手的出人意料之举,都必须要有洞察力和动态反应能力;其次是变化灵活,能够调整成本结构和业务流程的灵活性;第三是关注重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密切协作的战略合作伙伴作用,对从生产、后勤、具体实施到人力资源、资金运作等各项任务进行管理;最后是弹性运行,要求新型业务系统和流程坚固耐用,能够实时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论是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还是遇到地震或者是需求突然猛增,都要能够从容应对。
在e-business on demand战略中,电子商务发展被分为了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司提供简单网站上的信息访问服务,用户可以查找航班信息、银行帐户余额等各种信息,客户获得信息越来越容易,但是静态信息居多,其应用存在局限性。在第二阶段,互联网成为商业交易的媒介,银行能够使客户在不同的账户之间进行转帐。可以在线预定航班机票,公司将内部系统与幕后的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处理各种事务成为可能,信息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在第三阶段,广大客户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整合公司端到端的流程,以及与关键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流程,他们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对客户需求上的变化、市场机遇以及外来威胁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这就是e-business on demand阶段。
在e-business on demand中,IBM推出了“科技创新”、“网格运算”和“业务转型”三大业务,从技术到方案,全面具体地阐释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各个关键环节,让客户了解IBM提供的最新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使中国客户可以在完整的“随需应变”发展蓝图中找到各种可行的方案和具体的实现手段。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表示,“在未来几十年,企业是否具有成为‘随需应变’企业的能力,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随需应变’时代一定会成为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标尺”。
IT理念殊途同归之二
篇17:IT理念殊途同归
企业可以将IT资源当作水、电等公用设施一样使用,而且用户不必考虑水、电从何处来――这是VERI TAS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 Gary Bloom为效用计算描绘的美妙前景。 在“效用计算”模式下,可用性将使数据和应用“永远在线”,从而确保最终用户随时都可以获得服务;性能使系统以最佳速度和效率运行,可以降低服务的等待时间;自动化所实现的是对共享硬件资源的高效管理,使IT资源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而无需管理员介入。 以效用计算模式为基础的IT架构,可以容纳多平台和各种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然后通过开放、异构的软件把分散的资源集中管理,将零散的IT组件集合成一个整体视图,实现管理和操作上所必须的灵活性需求。如此的IT架构,对于推动和创新业务的数据中心来说无疑是完美的。
而从技术本身特性来看,存储是最适合于开始效用计算的一个着眼点,因为大家都在关注它的核心价值。但并不是说效用计算一定要从存储开始,也可以从服务器开始。 “效用计算”旨在让企业CIO能够把IT设施作为一种可测量、可解释的服务,这种服务可满足业务需求,并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调整。企业可按自己的需求定制IT系统,而且根据业务情况来调整企业的IT架构。
VERITAS给自己制定的效用计算目标是:利用软件从存储开始,构建灵活、稳固、高效的IT架构,实现系统高可用性和高性能,发挥数据中心各个层面的最大效能,最终使企业的IT系统成为按需可用的基础设施。
为此,VERITAS的企业定位已经从“存储管理软件厂商”转变成了“效用计算软件供应商”。在过去的一年中,VERITAS对几乎所有的产品线都进行了重要升级,同时收购了Precise、Ejasent和Invio软件等多家公司,使VERITAS的效用计算解决方案迅速完善。而且VERITAS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效用计算方法论,并成功地帮助相当一批用户走向了“效用计算”之路。
Gary Bloom强调,其实,效用计算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水、电、天然气,其实这就是公用设施,对于使用者来说,它们是一种可测量的并可根据质量付费的服务。如果把这些公用设施的特征融入到IT系统中,就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效用计算。效用计算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概念,通过指引用户采用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但他认为,达到降低成本、简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 但不可否认,效用计算还是一个远景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虚无缥缈的。部分厂商已经为效用计算的前景进行了大胆预测:美国博科通讯系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雷耶斯认为:“存储领域的效用计算要想真正普及,尚需3年!”Sun副总裁则认为,效用计算真正成熟尚需五年。
为了延伸和扩大效用计算在中国的美好远景,今年8月18日,VERITAS软件公司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启动效用计算”的中国用户大会,VERITAS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中国本地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如浪潮、华为、东软等公司的合作,帮助用户解决数据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为了对效用计算提供有力支持,VERITAS还在今年9月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
IT理念殊途同归之三
篇18:IT理念殊途同归
BEA创始人、总裁兼CEO庄思浩豪言:BEA要重新定义IT经济学和响应能力,从而使每一位CIO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即可把企业应用的每一步变化与当前的业务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强调,实现这一战略的最终目标是流体计算。而SOA则是实现流体计算的第一步。 流体计算是BEA CEO庄思浩在今年6月举行的BEA eWorld大会上提出的。他指出,流体计算是BEA构建流动企业的远景,它能帮助企业将IT响应时间从几个月缩短为几分钟。流体计算正式发布前的代号是Sierra计划,它建立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上,其最终目标是使实时的业务目标与企业的每一步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公司成为服务驱动型企业,并最终成为
具备企业兼容性、主动适应性和突破性生产力的企业。
流体计算具有3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企业兼容性――这是流体计算的第一要素,它将企业所有IT系统(应用、数据库、硬件、平台、业务流程和Web服务等)整合到一个公用的兼容性结构中,从而支持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无缝的数据交换。 其次是主动适应性――是指企业IT即时响应甚至预测业务需求的能力。
再次是突破性的生产力――使整个企业加快创造价值。它将“自助服务”概念扩展为推动业务和IT的自治性和高效率的`强大引擎。 庄思浩指出,SOA为建立一个服务驱动型企业从而实现流体计算奠定了基础。SOA是一套对于服务或服务组件等相关业务进行共享、重新使用和协调运用的法则和惯例。这些法则可以对企业提供指导,以帮助其转变为服务驱动型企业。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Gartner Group的预测,到有60%以上的企业在创建关键应用及流程时都将把SOA作为他们的指导原则。
BEA 对SOA的支持正是流体计算开始的第一步。SOA采用基于标准的基础架构,能够更好地重用IT资产,更快地实现业务价值,并提供更强的适应性,从而适应未来环境的不断变化。可以说,SOA为流体计算奠定了基础,流体计算则是BEA为SOA勾画的美妙远景。SOA把企业IT从以应用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流体计算定位于更高的目标:让IT在分秒内满足业务需求,使企业转变为具备企业兼容性、主动适应性和突破性生产力的服务驱动型企业。
而为了把流体计算的远景变为现实,BEA正在开发一系列产品及相关计划。这些新产品和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响应能力并降低IT的复杂度和成本。其中,代号为Alchemy的未来移动技术旨在让移动工作者即使离线也可以保持同在线一样的生产力。作为流体计算远景的基本组件之一,Alchemy计划打造业内第一个通用的基于SOA的客户端平台。
目前,BEA流体计算远景已经得到了众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包括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和平台供应商。BEA的SOA战略是要使业务流程更加清晰、整合更加快捷,以使合作伙伴可以很容易地将业务和流程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空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事实上,利用BEA的SOA平台,BEA已经建立了一个行业生态系统,即第三方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可被重复使用,从而帮助他们轻松而快速地实现IT价值。BEA的合作伙伴,如LIST,正与其一起帮助用户利用SOA的能力实现流体计算。
IT理念殊途同归之四
篇19:IT理念殊途同归
11月以来,微软董事长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对微软的.NET战略进行了重新诠释,现在无论比尔?盖茨走到哪儿,都喊着一句新口号――无缝计算。
按照盖茨的理解,在“无缝计算”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得到任何想要的信息。这就意味着,无需连线,你就可以在计算机、电视机、手机上观看刚刚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拍摄的照片和影片。 这个理想同样意味着,在企业里,每一件商品的入库,出库动态都会自动在电脑系统里显现出来,用一台掌上电脑就可随时获知货物的流转情况。
这正是微软公司继28年前“将PC机放上每一个桌面”之后的第二个理想。盖茨认为,实现这个理想需要的条件包括:更快速的计算机芯片;无线的网络连接;更大空间的存储设备、更丰富多样的电子设备。而现有的技术革新和即将到来的技术潮流恰恰在为此理想做着铺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软在6月提出的Mircosoft .NET。其主张将整个网络视作一个计算平台,软件以服务的形式在服务器与信息终端之间流转。这个关系微软未来命运的战略在当时却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包括微软的合作伙伴。现在,比尔?盖茨为这个抽象的.NET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代名词――无缝计算。如果说.NET是整个微软公司的产品战略架构,而“无缝计算”只是这一架构的市场体现。如果说.NET更偏重于技术开发,那么“无缝计算”则强调了应用层面。
其实,大多数人对.NET不知其详,原因之一便是太多的技术性内容令.NET难以表述。因此,在过去几年里,微软有意让.NET字眼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NET也从各产品线的正式名称中撤出。而“无缝计算”是微软一次新的自我表述,也是对.NET的重新包装。
在新的无缝计算世界里,比尔?盖茨强调了软件的重要性,他指出,软件在未来的将改变世界,将比其它任何东西更能改变世界,对所有人来说这都将是一段令人非常激动的经历。软件把世界连接起来,把人们连接起来,把思想连接起来。而且,创造了更高的效率,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力量,世界将变得更小。
盖茨强调,软件的根本性创新应该在网络化系统、信息驱动型软件和多媒体用户接口等领域中体现出来。“以后的时代里,软件将不再受制于硬件功能。软件行业将通过加强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协同作业,逐步实现可为人们提供理想工作环境的无缝计算”。
从这点可以看出,无缝计算弱化了大型主机在网络中的作用,更强调每一个设备参与对话的能力,这一理念自然为形态更丰富、功能更强大的各种Windows终端设备和小型的PC服务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尔?盖茨显然想让人们相信,在未来,一切都可以被Windows无缝连接起来。
IT理念殊途同归之五
篇20:IT理念殊途同归
动成长企业是什么?“就是当变革来临,企业能实现业务和IT与之同步而动,并能化变化为机遇,从而使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灵敏性,更迅速、更广泛、更简单地实施业务决策。”――2003年6月,HP这样定义动成长企业。
HP相关负责人介绍,动成长企业的特点就是主动创新成长,市场及个体的任何变化都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创新业务决策的响应,个体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实现充分互动。 HP公司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振耀介绍,HP之所以能够带领更多的用户走向动成长企业,不仅仅是实现动成长企业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价值,更是因为HP本身就是动成长企业的成功范例。
他介绍,HP始终追求的经营战略是开放式商业模式,专注在可成为全球第一的领域,积极与合作伙伴合作,提供客户最佳整体解决方案。于是,HP基于与康柏的合并,推出了4大成长战略:为企业客户创建最佳投资回报的IT科技;提供个人消费者驾驭科技的体验;建立最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专注有意义的创新。
在这个IT界最大合并过程中,HP面对着业界最为庞大的IT基础设施带来的技术挑战,即1200个分散的IT中心、215000台PC、49000台网络设备、7000多个应用、900多个Web服务器与基础设施、21671台服务器以及228000个邮箱;在这个系统上,一个星期产生的邮件数量为2600万个,每个月的B2B信息为3000万个等。
针对如此严峻挑战,HP评估了企业现状,制定了目标和集成计划,并执行严格的项目管理;IT 环境的整合普遍应用标准化、模块化、简易化、集成化的设计原则,重新设计并实施适应性网络和应用体系架构;应用ZLE企业集成解
决方案,整合172个ERP系统和数据库,支持企业实时运作和战略决策;HP公用数据中心(UDC),为全球HP提供公用化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正是基于动成长企业解决方案以及适应性IT架构,在合并后9个月内,HP降低了30亿美元的整体运营成本,通过供应链的集成节省了13亿美元;借助应用系统集成,HP将7000个应用减少到5000个,整体IT成本降低了24%。HP与康柏合并的成功,IT基础设施的灵活应变居功至伟。
HP认为,对于21世纪的CIO们而言,他们在面临降低成本、降低复杂性、加强业务关联性以及改善可用性挑战的同时,还面临着将IT技术进行水平化管理的挑战。水平化系统的特点是灵活与简易化,它将以往的孤岛全部连接在一起,将所有的资源实现“池”化,使资源动态按需供应――这就是HP提出的动成长理念。
HP希望通过3阶段服务来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动成长,即在第一阶段,通过业务连续与高可用解决方案、安全解决方案帮助建立持续、安全的IT基础设施,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第二阶段,通过企业集成解决方案、IT整合解决方案、管理解决方案建立可管理与集成的资源,通过简化IT架构,增强可管理性,并通过集成创造出新的业务价值,提高业务的可控性与灵活性;在第三阶段,通过虚拟化、按需供应、管理服务、集成支持、金融服务等方案,创建动态的、自动化的资源,从而实现与业务需求变化保持一致的IT资源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IT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业务灵活性。
★ 蒙田随笔
★ 蒙田随笔全集
★ 课外书籍读后感
★ 旧书随笔集
★ 人物精神作文
★ 家长随笔集
【蒙田随笔殊途同归(通用20篇)】相关文章:
我心中的一轮太阳作文2022-10-18
热爱生命教案2023-07-19
学双飞作文550字2023-06-01
高二语文复习知识点2022-11-25
热爱生命初中生作文2023-08-08
如何写心中的太阳作文2022-05-08
课外书中描写春天的句子2022-05-06
永恒的美丽作文800字2024-01-17
人是根能思想的苇草阅读题答案2023-10-05
《边城》杂想录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