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论个性特点论文(合集16篇)由网友“冰冰可乐”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蒙田论个性特点论文,欢迎阅读!
篇1:蒙田论个性特点论文
蒙田论个性特点论文
哲学理论的创新,是从突破旧观念、解放思想开始的。蒙田的怀疑论作为中世纪哲学和近代经验论、唯理论哲学之间的一个逻辑环节,所起的正是这种作用。分析蒙田怀疑论的个性特征,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西方哲学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蒙田(1533-1592年)是文艺复兴晚期的法国人文主义哲学家。在文艺复兴这个特定的时期,一切进步的思想家都有这样或那样形式的怀疑思想,蒙田只是人文主义怀疑思想的代表人物。蒙田没有专门的哲学着作,他的哲学思想和其政治、宗教等思想一样,均出现在他以文学的方式写成的三卷本《尝试集》中。他不是一位有系统理论的哲学家,也没有创建新的哲学体系,他的怀疑论思想只是对古代怀疑论思想的“恢复”或“复兴”。
哲学概念的怀疑论是指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在一定时期所得到的认识为反思对象,以人类特有的思辩为基础而形成的怀疑客观存在和获得客观真理的可能性的学说。这一学说在古代哲学家皮浪和塞克斯都·恩披里可那里能够找到依据。日耳曼的“蛮族”人侵,摧毁了古希腊罗马的一切文化,包括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接着是宗教神学长达10的精神独裁。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各个领域里对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和各种旧的传统观念开展了无情的批判和斗争,他们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蒙田也就成了近代最先全面恢复古代怀疑论观念的哲学家。
蒙田怀疑论的基本依据是:人本身的不确定性。在他看来,“人是一个异常不足道的、变化无常和动摇不定的创造物,关于人找到确定不变的判断是困难的”。这样,人就不可能得到关于自己和关于事物的绝对确定的、永恒不变的知识;感觉会是虚假的,感觉会欺骗我们。由于感觉不是绝对可靠的,在这种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因此,就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性质来说,对任何事情予以确定,是愚蠢的表现。这样,人并没有绝对可靠的知识;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他说:“就是没有永恒的存在,我们的存在是如此,万物的存在亦是如此。我们,及我们的判断和所有其他生灵,都在不断的滚动、转变中逝去。因此没有任何东西是屹立不变的,而我们和存在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既然事物是变化的,我们人关于事物的知识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任何自诩为达到绝对不变的知识的人,是一种无知的傲慢;知识同认识者是相联系着的,因而人们的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这样,知识不但是不确定的,而且也不能以一种认识作为人必须接受的统一的知识。“我们试图从事件的相似引出推论是不确定的,因为事件总是不相似的”,“对于同一事物两个人不能作出一样的判断;不但在不同的人那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找到两个完全一致的观点是不可能的”。在关于人们认识的差别性和一致性问题上,蒙田强调差别性,却否定了共同性。在他那里,认识完全个人化了,认识的差别性成了人们彼此之间的共同认识的障碍。
实际上,蒙田的怀疑论在古代怀疑论的基础上,并没有提出更多的、更有说服力的新论据,他的怀疑论的个性特征不在于此,而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历史作用上。如果说其他的怀疑论破坏了人们的信念,使人不相信其理性有依据科学发展、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对科学发展构成了威胁,那么蒙田的怀疑主义则具有另一种性质:它是摧毁中世纪经院哲学精神统治的有力武器,导致了近代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标志的哲学革命,对人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批判同其他人文主义者对人及其理性的颂扬一起完善了人类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因此,蒙田怀疑论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但在文艺复兴那个特定的年代,它的实际意义却是非常积极的。
怀疑主义成为蒙田哲学的重要内容,并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他一头钻进了那座塔楼,在与世隔绝的背景下经历了他的所谓“怀疑危机”。他的怀疑思想的产生以及他敢于把他的怀疑主义的矛头指向经院哲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封建教会内部日益激化的矛盾和长达30年的法国宗教战争,是蒙田经历“怀疑危机”的重要原因。1378年继任教皇乌尔班六世是意大利人,而驻罗马的法国红衣主教们却另选克利门特七世为“对立教皇”,天主教会便陷人分裂。这两个教皇互相争夺管辖地区,互相开除教籍。由于异端势力逐步强大起来,教会感到内外交困,因而于14在意大利的比萨召开了宗教会议。这个会议开除了两个教皇的教籍,选出第三个教皇,即亚历山大五世。至此,天主教会成了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天主教会的丑态完全暴露了出来。教会内部的矛盾激化使教会及其所宣扬的宗教神学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长达30年的法国宗教战争则动摇了人们的信仰。所谓“宗教战争”,是天主教徒与加尔文教徒(新教徒)这两种势力的厮杀。16世纪30年代蒙田这一代人面临着一个尖锐的问题:对于基督教的两派—天主教与新教何去何从?新教徒怀疑传统的权威,而天主教徒则怀疑《圣经》的权威。蒙田在《尝试集》第二卷中指出:“就民众而言,一旦他们胆敢批判和谴责他们以前奉为神圣的那些观念,一旦他们看到自己的某些宗教条文受到怀疑,就会很快怀疑到其他信念的可靠性并且抛弃一切权威。”蒙田是一个天主教徒,但天主教的虚伪性、性和残酷性已将自身的“神圣”外衣剥得精光;对思想的严厉禁锢,对异教徒的毫不宽容,绵延30余年之弥.的宗教战争,使法国人民长期处于苦难之中。蒙田亲身经历了这样的社会时代,这些刀砍不掉的事实使这位天主教徒过去那种宗教信仰不能不为之动摇。
蒙田敢于怀疑经院哲学,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根基。首先向天主教宣战的是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它提出了地球并不是神意安排的宇宙中心,而是和其他天体一样都按力学规律运动的一个普通天体。科学革命中,与哥白尼齐名、被誉为这一革命的两大代表人物之一的就是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他以自己的医学成就给了天主教致命的一击。维萨里通过解剖观察出:男人身上的肋骨与女人一样多;人体中没有永不毁坏的“复活骨”。这些见解否认了上帝用男人肋骨创造出女人的说法,驳斥了耶酥可以通过复活骨使死人复活的无稽之谈。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也是世界观的深刻革命,它在观念上导致了对正统神学宇宙观的怀疑。
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它的对立物一资本主义。然而,封建教会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鼎盛时期的封建教会,在经济上,拥有大量的土地,从事各种工商业、运输业和放债活动,征收“什一税”,教皇收人高于欧洲各国国王收人的总和政治上,教会拥有自己的法庭、监狱和武装力量,肆意镇压“异端”。在组织上,罗马教会建立了以教皇为首的高度集权的国际组织和严格的教阶制度,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和最强大的支柱。在思想上,基督教神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按照神学中通行的原则来处理,教会教条成为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效力,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垄断了整个精神生活,实行了严酷的思想统治。教会这种万流归宗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众矢之的。与此同时,为基督教会的统治服务的经院哲学也就必然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封建斗争的切人口。蒙田和其他人文主义思想家一道,向经院哲学开战。与哥白尼和布鲁诺那种仗义直言、大义凛然的战斗方式不同,蒙田的作战方式是用他那富于弹性的怀疑主义武器来动摇经院哲学和教会存在的根基。
蒙田的怀疑论怀疑任何知识的可靠性,而经院哲学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被教会说成是绝对的、终极的真理,它们不仅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标准,而且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以,蒙田怀疑论的矛头直接指向就是经院哲学。蒙田宜布人类有权怀疑和不相信宗教权威。他认为经院哲学家们所说的话彼此抄来抄去,尽是些胡言乱语,这些东西的可靠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了什么,他得不到什么。此外,蒙田依据他的怀疑主义原则,否定灵魂不朽、神造奇迹等天主教的传统观念。他认为,灵魂不朽找不到经验的或理性的根据,证明它的不朽是徒劳无益的。传统的天主教观念认为,奇迹是上帝首肯而超越自然法则之上的。蒙田则认为奇迹在认识论上也是没有根据的,“奇迹建立在我们对大自然的无知这一基础上,而不是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把奇怪的事称为奇迹以及那种奇怪的观念都含有某种群体的优越感。“我们看到野蛮人觉得奇怪,他们看到我们也同样觉得奇怪。”蒙田和其他人文主义者对经院哲学的批判,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的、封建的藩篱,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唤醒了人们的理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也要遵循着辩证法的这一规律:由于内外矛盾的作用,必然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辩证过程,这样必然使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呈现为若干不同质的阶段。黑格尔曾把新旧两个阶段比喻为两种安定的状态,而把夹在中间的怀疑论哲学比喻为不安定的因素和环节。正是由于有这种因素,旧的平衡、稳定才能被打破,量的积累、渐进的过程才会中断,因而才会有新的发展阶段的出现。蒙田的怀疑论哲学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与近代的经验论、唯理论哲学之间,正是作为中间环节而起作用的。
欧洲哲学史家一般认为,经院哲学是西欧中世纪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中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都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其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家;他们的基督教神学被称为经院神学或经院哲学。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哲学,经院哲学已经没有古希腊罗马哲学的那种“追求”或“探索”的进取精神,经院哲学本质上是神学唯心主义,它以上帝和《圣经》作为自己研究和论证的对象,排斥对自然界的研究,排斥实际知识。经院哲学的这种蒙昧主义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道路。
蒙田的怀疑论摧毁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精神统治,中世纪大一统的思想控制已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恶神学领域的无谓争论而转人了对现实世界本身的研究。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英国经验论和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甚至是最主要的问题。弗兰西斯·培根把自己的主要哲学着作称作(新工具》,在他看来,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人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提供可靠的方法和工具。笛卡尔发表的第一部重要哲学着作叫作《方法谈》,他和培根一样,也把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看作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以为确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洛克更是明确地把哲学宣布为认识论,他的《人类理智论》对人的认识能力、知识的起源、确实性、范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近代其他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家也无不如是。近代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为了解决认识论问题进行了长达200年的艰苦又有成效的探索,这种探索正是由蒙田破除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独断引发的。
蒙田认识论观点在理论形式上具有怀疑主义的特点,但同皮浪式的怀疑论有着根本的区别。、他的怀疑论思想,不是抽象地否定一切知识,不是鼓吹蒙昧主义,而是以怀疑论思想作为立足点,以促使人们破除对绝对真理的迷信,清除经院哲学留在认识道路上的迷信的垃圾,使人无止境地去探索新知。他说,当“怀疑思想家”说“我怀疑”或“我不知道”的时候,至少相信他自己的怀疑是确定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知道,他们是想用问题的形式陈述“我知道什么?”所以怀疑思想家并不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认识活动,“我相信我的一切力量”。这一观点对笛卡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中可见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影子。蒙田的怀疑论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不仅在于宣布了一种新的需要,而且还为新哲学的产生直接莫定了基础。
中世纪经院哲学极力证明上帝的伟大和人的渺小,把人说成只是上帝的工具、附庸。而文艺复兴时期则发现了人,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和尊重。可以说,这是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再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们唱出了一曲曲人的颂歌,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莎士比亚把人赞为世间最优美的造物。皮科在《论人的尊严》一书中揭示了人的尊严与幸福的合理性,肯定了人的崇高现实地位。作为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他强调了对人本身的研究的重要性,但与但丁、莎士比亚、皮科不同的是,蒙田更多的不是颂扬,而是无情地揭露并抨击了人的弱点、缺点乃至弊端。对人的烦扬和批评,这两个方面恰恰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以及所达到的完善意义上的人类自我认识。诚然,人类是世间了不起的杰作,但人类自身又有着许多缺点、弊端。蒙田用他的怀疑主义对人类理性的种种虚骄做了猛烈的摧毁。他指出,人类狂妄地把自己看作是天地间最高尚的生灵,然而一般动物也和人一样具有务实的理性,人们的理智和推理并不可靠,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就靠不住。如果说皮科对人的颂扬是当时热情奔放地向封建神学作战、争取所必须的,那么蒙田怀疑论对人的批评则是冷静沉思人类自身改善问题时必然会出现的。蒙田针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指出人应当先“量量自己”。这个思想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蒙田生活的时代,有太多丑恶的东西,他不能不持一种反讽的怀疑的目光看待那些古往今来的动听的颂扬词藻。蒙田的深刻的自我批判和皮科的骄傲的自我肯定,形成了人的自我认识上的一种“二律背反”,推动着人类自我认识不断走向成熟。
篇2:蒙田《论友谊》
蒙田《论友谊》
人类钟情于交往超过任何其他活动,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友谊各种各样,通常由欲望、利益、公众或私人的需要建立和维系。因此,越是掺杂着其他的动机、目的和利益的友谊,就越难有其美好和真诚的东西,也就越无友谊可言了。
父子之间没有友谊,因为孩子对于父亲,多半是尊敬。友谊需要交流,父子之间差距最巨大,难以有这种交流,也许还可能伤及父子间天然的义务。父亲不应向儿子袒露所有内心的秘密,以致父子间产生不适宜的关系;同时儿子也不能责备和指出父亲的错误,这是友谊最重要的职责。
男女的爱情也不属于友谊之列。尽管爱情的火焰更活跃、更炽热、更勇猛,但它让我们处于紧张之中,有时是一种想急切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的狂妄。然而友谊却是一种普通的温热,它平稳宁静、持久不变;它温柔平和,不会让人感到伤痛和难受。
爱情倘若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彼此赏识阶段,它便会慢慢消退,进而消逝。友谊在得到之后便会进一步滋长、健壮、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也会由此而得以升华。友谊除了自身之外,不涉及其他任何的交易存在。
友谊实际上是由心灵相通的机遇相联结的频繁交往和亲密无间。
罗马执政官在处死提比略•格拉库斯之后,继续迫害与他相识的一些人,他最要好的朋友凯厄斯•布洛修斯便是其中之一。莱利马斯当着罗马执政官的面,问布洛修斯愿意为朋友做些什么,布洛修斯的回答是一切事情。莱利马斯又说:“什么?一切?如果他要你烧掉我们的神庙呢?”布洛修斯反驳说:“他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他坚持这样要求呢?”莱利马斯接着问。布洛修斯答道:“那我会照办。”
谴责他言辞的人,并不懂其中的秘密,也不知道布洛修斯所持的看法。实际上他们俩相交甚深,由于深交,他们互相信任,互相钦佩。让道德和理性来引导这样的信赖,你就会发现布洛修斯应该这样回答:“假如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不一致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再是朋友。”
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和这里的友谊相提并论。对于一般的'友谊,人们像提着智慧的绳索小心翼翼地前行,绳索须小心地呵护才不至于出现可能的断裂。“爱他时,就要想到有一天你会恨他;恨他时,又要想到你可能会再次爱他。”奇隆这样说道。这一规则对崇高的友谊而言是极其令人厌恶的,可对于普通的友谊来说,却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对于后者我们必须用上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哦,我的朋友们,世上并没有一个是朋友。”
恩惠和利益孕育这普通的友谊,然而在至高无上的友谊中,却找不到它的踪迹,因为我们的意志已完全交融。在必要时,我们会得到朋友的救助,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尽了什么职责而感到庆幸。朋友这样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朋友间没有了义务的感觉,他们所讨厌的引起分歧和争端的字眼,如利益、义务、感激、祈求等等都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其实,他们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拥有的。他们行动一致,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他们是一个灵魂占据两个躯体,所以他们之间不能给予或得到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立法者们为使婚姻与这神圣的友谊有某种想象上的相似,而禁止夫妻双方相互馈赠。
普通的友谊是可以分享的。你可以欣赏这个人的美貌,那个人的风流和智慧;你也可以喜欢这个人慈父般的胸怀,那个人兄弟般的情谊,如此等等。然而至高无上的友谊却统领和控制着我们的灵魂,是不可以和别人分享的。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会帮谁?假如有两个人要求你做的事性质相反,你将听谁的?独一无二的高尚的友谊会解除所有的职责,免除所有的义务。
古人米南德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
(选自《蒙田随笔集》,有删改)
篇3:蒙田《论孩子的教育》读后感一
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其散文对弗兰西斯、培根、莎士比亚等影响颇大。所著《随笔集》三卷名列世界文学经典,<论孩子的教育>是其中一篇。“教育孩子是人类的学问中最重大和最棘手的难点。”蒙田在开始谈论对孩子的教育之前,先抛出这么一个观点。的确如此,在蒙田之后人类走过将近5的历程,人们的物质生活大踏步的往前走,不仅可以在月球上行走,火星也是我们探索的对象。但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似乎并没有进步多少,我们不知道今天的教育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什么位置,甚至不知道今天的教育比蒙田所处的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依旧在摸索中前行。一 教育的目的与方法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成长的足迹,当然更多的应该是他对教育的所感、所思与所悟。他对于教育孩子一些观点,很值得今天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者借鉴。1.教育的目的“对于高品质的孩子,他们学习知识不是基于谋利的考虑(因为这样的学习目的太低贱了,不配得到缪斯女神的眷顾,况且能否实现谋利还得取决于别人),也不完全是表面的装饰,而是为了他实际的用途(不管平常时候还是特定场合),为了充实和丰富内在的自我,把自己培养成有才干的人,而不仅仅是学者或博士。”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学习知识或者说学什么知识更多的考虑是这个知识将会给我带来什么财富或者什么权利。学习的功利性远远大于学习的实用性、愉悦性。所以看到大学里有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当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不能怪家长或学生,因为有的家长或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习除了功力之外还有别的用途。从这点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有相当多的人的教育思想并没有超越500年前的蒙田。功成名就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习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也很大,蒙田的学习不是为了谋生或谋利,而是为了丰富和充实内在的自我。但在当今许多家庭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即以谋生或谋利为目的。汉朝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推而广之,我想说“住行悦而知学为趣”,这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如杜威般(杜威: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是更高一级的'教育目的。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一个人学习的目的越高尚,其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袁隆平搞水稻杂交并没有考虑这样做能挣多少钱,而是想能多养活多少人。有人问苏格拉底是哪个国家的人,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是雅典人,却说他是世界人,他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国家对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终将被岁月的尘埃湮没,只有那些为世界而努力的人,才能被世界所铭记。2.关于理解力理解力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佳途径。学习的好处是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前人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积累的生活经验,从而使我们变得有智慧,有才干。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生可以把所学的东西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改造它,使之进一步完善;有的孩子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条件一发生变化,就不知该如何应用了;更有甚者,知识的表层也不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已经跑到别处去游荡了。如此一点一点的教学过程积累,就会产生不同的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就形成了。有的孩子喜欢动脑子,喜欢思考,喜欢探究,能够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拓土,引领社会进步;有的孩子只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无所发现,甚至在学习上一无所获。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解力。“ 理解力能改善一切,指挥一切,作用于一切,支配一切和统治一切,其他的官能全部非聋即瞎,没有灵魂。由于我们不给理解力自己和特权,不让它自由地发挥,它就变得畏畏缩缩,奴性十足。”真正理解和认识的东西,人们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的,不必去管作者是谁,也不必管它出自哪本书。书呆子式的学习是 可怜的,无用的学习;也许可以用来装装门面,却无法以此为基础建造高楼。3.关于教师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学生能否理解仰仗于教师的教法。“要在为孩子物色教师方面下功夫。孩子的教师除了博学之外,更应该有聪慧的头脑,两者确实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他的行为举止和判断力比他的知识更重要,他应该运用新的方法来教孩子。”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对学生所要掌握的东西,要严格审视,对他们的读物进行细致的筛选。“教师应该依照教学对象的素质行事,让学生的才智经受考验,要允许学生自己去感受、识别和选择,有时为他们引路,有时让他们自己摸索前行。教师不应该只是自己在想,自己在说,他们应该倾听学生说话。苏格拉底以及后来的阿凯西劳斯都是先听学生说,然后他们才说。”“作为品质高尚,受过训练的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屈尊俯就于学生稚嫩的步子,耐心指导他们。”现在教学中的问题是老师讲解的多,学生感受的少。老师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另外一个问题,所有一个班的学生无论自己的程度如何,都接受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老师的教学依赖于成绩较低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有些资源浪费。这是很可惜的事情。避免这些问题的做法有多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者做试验来感悟知识,一个同学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另一个已经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来解决,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了,老师再引导学生试探性地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不同的见解,把各种看法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能从中做出选择的就让他选择,无法做出选择时,他会提出问题。通过思考接收到的思想就变为他自己的思想了,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等于无所追随,无所发现,甚至在学习上一无所获。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检测来进行。老师不仅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词语的语法结构,而且还要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词语的实际意义。要评估学生的收益情况,不是依据他们记住了多少,而是看他们是否认识了人生。现在的学校,考试已经变成标准化的东西,答案是唯一的、确定的,因此可以用计算机来判卷。这种检验主要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不仅不能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反而压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吃进什么就吐出什么。学生的心思受制于别人的知识和观念,受他人权威的奴役和摆布,不会对学问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顺从于这种束缚,就无法自在地按自己的步伐行走,我们的活力和自由也会消失殆尽。学生所受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教法、学习都应该以此为中心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更有智慧。
篇4:浅析高校艺术生的个性特点及管理方式探索论文
浅析高校艺术生的个性特点及管理方式探索论文
摘要:
艺术生重视自我发展,个性独立;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他们追求独特的个性,认为追求个性才能激发灵感,才能创造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一切,自己独立走自己的路。
关键词:思维敏捷;自我欣赏;疏导;尊重理解
1、全面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
(1)艺术专业的学生敢于竞争,个性鲜明。
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求在专业创作方向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有激情的、投入的、感人的创作才是好的作品,这就需要他们在思维上、在创作中能够有激情地进行。艺术类专业学习与社会互动性比较强,他们勇于面对挑战,能够主动出击,敢于为理想事业的成功积极拼搏、竞争。他们重视自我发展,个性独立;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他们追求独特的个性,认为追求个性才能激发灵感,才能创造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一切,自己独立走自己的路;他们思想开放复杂,自我意识强烈、视野开阔,敢于冲破常规,大胆创造和表现新的艺术形式,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强,能够明确自我的社会定位,勇敢地面对竞争
(2)艺术专业学生自我认知不足。
艺术专业学生长期关注专业学习,经常沉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容易忽略,从而产生眼高手低的状况。多数艺术专业学生从小就开始专注于对艺术专业的学习,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因为比别的学生有艺术特长的优势,在学校里比较容易崭露头角,得到老师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往往感觉自己比别人要优秀很多,对自己的.评价偏高,时常产生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心态,对自我认知不足。
(3)艺术专业的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艺术是一种动态的、活跃的、激烈的文化,艺术类学生在人学前就需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花大量的精力去关注他们自己的专业。所以,从中学阶段起,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就无法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扎实、牢固地学习文化知识。这些因素使得艺术类学生在大学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不能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较。另外,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思考在面对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时,如何展示自己,把握机会,缺乏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
2、促进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思路。
(1)保持自己个性。
用人格力量塑造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接触与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多,对于个性比较强烈的艺术专业的学生,辅导员要保持自己独立鲜明的个性,用人格力量去感染他们,塑造他们高尚的品质。只有当辅导员自身的能力与才识成为一种别人无法替代的财富时,才能真正形成独立个性对学生的引导性。 首先,辅导员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辅导员,都会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管理中的任何一件事。通过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引导他们努力塑造自己的坚强品质。
其次,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辅导员不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日常工作中以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作为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2)积极引导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最突出的一方面是个性强、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为了适应艺术专业学生的这种个性心理,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进行学生管理,找到机会并给他们舞台,让他们在表现中增加自信心,以利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尊重理解学生的过于机灵和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
3、正确认识艺术生的个性具有特殊性,才能将高校艺术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管理中坚持疏导,疏导中加强管理。疏导是指疏通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引导。由于艺术教学的特殊性,学生也往往把自己看成了特殊学生,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优越感,觉得自己才气,不平凡,是“美术家”、“音乐家”的料子。他们充满着对艺术学校的幻想,自以为人学后就能像电影里的画家那样。可以自由自在、游山玩水了。忍受不了学校严格的纪律、制度、管理条例的约束,认为学校抓得太紧,管得太过分,束缚了“艺术家”的手脚。对学生的这些思想情况,不能简单批评了事,而是要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和管理性教育。在教育中既要肯定学生对艺术有追求和立志成才这个良好的愿望。又要对学生阐明成才的关键是人才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特别要强化做人的责任感,还要通过本校学生在成才道路上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过度自由是不能成才的道理,懂得合格的美术设计人才必备的条件是什么。
艺术教育要与国际接轨,要突出改革,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以审美为核心,强调创新精神、能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适应能力、协作精神、高尚情操、积极进取意识的新型人才。
所以,把握好这群未来文化界中坚力量的思想状况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功在千秋的工作。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在新形势下的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会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篇5:论颜色论文
论颜色论文
有一种颜色,暗淡无光,是天空的常客,我经常见到,有时在脑子里,有时在天上,有时也在别人身上。偶尔,我感觉我出奇的依赖它,偶尔,又对它厌恶透顶,看见了就莫名烦躁,恨不得上去踢一脚,可说到底,我是太喜欢它了而已。
它是灰色。
很少有人会喜欢这个颜色,相比于红、紫、黑、白、蓝、绿,它总显得过于低调了一点,很容易,会被埋没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中。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它的,可偏偏喜欢的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到了依赖的程度,空闲时,我也会拼命地去想,可奇怪大脑空空如也,比白色还要干净,空虚的可怕,我时常觉得自己要去看看心理医生了,这种驳杂的不合人实际年龄的想法在脑子里积的多了,后果不堪设想,就像鲁迅说的:地火在地下运行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而且无可朽腐。
真的很讨厌一种人,自大、狂傲、势利眼,只具有单方面思维的能力,张口闭口老子,却殊不知自己是在给别人当孙子,人前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假如真如教会所说,犯了七宗罪的人都要下地狱,该有多好,我简直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刽子手,即使双手沾满鲜血,可以被那致命的麻麻醉一时,感受畅快淋漓的罪恶感,也是好的,灰色,我喜欢它,迷恋它,沉迷与它那莫测高深的色泽深度。培根说伪装是一种可耻的聪明,哈,说得倒轻巧,世界上有谁离得了它?离开了伪装,人就连人都不是,退却了表面的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露出里面狰狞可怖的丑恶,别说人受不了,地球都受不了,人是一种可悲又可敬的生物,上天赋予他高智商的灵魂,赋予它集完美于一体的躯体。我觉得自己很可憎,但摆脱不了你能怎么样呢?让心静升华,可以轻松地到达另一个境界。孩子的伪装永远是最可怕却最完美的,完美到不少人误以为这是孩童天性的一部分,可实则已为自己埋下祸根。
我爱灰色,更重要的是,它介于黑与白之间。
黑与白都是极端的颜色,黑,黑的太彻底了,让人有一种先入之见,自身的愚蠢致使人们对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武断地否定,这是它自己把它自己害了;而白,白的太彻底了,给人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感,仿佛自己内心的丑恶接受不了那么高洁的颜色,每见它一次,都像有刀从心上划过,落下满地黑血,每见它一次,都好像背负着罪恶感,在接受神的审讯,有的人受不了这么神圣高洁的色彩,所以去伤害现实中与它如出一辙的`同类,说到底不过自相残杀,可悲又愚蠢的行为啊,这是颜色惹的祸,有好多人喜爱白色,爱她的纯洁干净,有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可谁知其六根不净?
所以我爱灰色,爱它的朦胧,爱它意义,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灰色,人们比喻绝望绝境常常用它,但没有用的东西世界上是不需要它的,凡存在,必有其因,灰色就是如此,没有人离得了它,人们不甚喜欢灰色,可其实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灰色里,只是憧憬着更高尚的白色。
人降生在世上的时候是白色,在拼搏打拼的时候是黑色,在成家立业,儿女各走其道,已经不惑之年的时候是灰色,在临终的时候,在已经饱尝人世沧桑看透红尘要与世长辞的时候,还是白色,这就是颜色,多么高深,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茫然地穿梭在每一条街道,我希望我永久的活在灰色里,我太喜欢它的高妙,虽暗淡无光却博大精深。
篇6:论竞争论文
现阶段,在我国监理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太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一是监理企业的竞争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狼多肉少”是普遍现象;二是监理行业标准普遍不高,如果完全按照标书要求配置监理人员,其收入仅仅只能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企业无法大刀阔斧地引进高素质人才和仪器设备;三是多数监理企业仅仅在工程施工阶段实施质量控制,还达不到工程监理从前期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介入延续到后期工程保修階段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能积极挖掘和引进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对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对监理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监理企业的竞争力包括:人员的综合素质、高层的管理水平、以往的从业经验、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试验检测的手段等等。其中,人力资源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如下:
1.直接影响监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能接到业务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一定数量高素质的监理人员为支撑,即使把监理业务接到手了,也很难按业主的要求有质量地完成。假若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总监等骨干人员,一定会影响监理任务的完成,从而影响企业今后监理业务的承接。一些有经验的业主,在挑选监理单位时,往往会把总监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甚至超过报价的地位,因为总监的管理能力以及预见性往往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2.直接影响监理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和社会影响。现场监理人员的一举一动,是影响监理企业外部形象的关键因素。如果监理人员有发生不良行为,那么不但会给企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和人民的安定和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监理企业身上,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而有力的。
3.直接影响企业资质等级。监理行业是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监理企业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除了对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和企业业绩有要求外,对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数量以及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资质也有相应的要求,这也是所有监理企业求贤若渴的原因。监理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更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成功企业的基石。
二、我国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以路信监理公司为例,公司的监理人员按年龄可划分为三类:一是20-30岁年龄段,二是30-55岁年龄段,三是55岁以上年龄段。
第一类人员多是学校刚毕业的年轻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出于收入原因首选了施工单位,但还有一部分出于怕苦怕累,不想面对太大的工作压力,“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监理单位。还有的是想以监理单位作为跳板,等熟悉了相关业务,拿到了证书,再跳到建设单位。这类人员大多素质不高,而稳定性差。第二类人员是青壮年员工,他们来公司应聘时,多数并不是建设行业的精英,有的缺乏理论,有的实践不足。但是他们在监理企业中经过大工程的历练,积累了理论和实战经验后,会跳到建设单位,也有的会去设计或造价单位,或者是施工单位。第三类人员是55岁以上的老员工。他们多是企业改制后的内退员工或正式退休员工,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稳定性也比较强。但由于身体和年龄原因,工作上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特别当前电脑和网络在监理行业中的运用极为普遍,银发一族往往跟不上时代的趋势。
综上,监理企业往往面临成为建设行业的培训基地的尴尬局面。如何提高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各单位管理层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如何从人力资源角度入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一个完善的薪酬体系,两个标准来衡量:一是员工所得的薪酬在同行业内处于何种水平;二是员工的收入与付出是否成正比,相比其它同事是否公平。标准一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稳定性,标准二会影响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而绩效考核,正是保证公司内部薪酬公平的基础。在实行绩效考核的同时,特别要避免两种现象:一是“无原则一团和气”、“老好人现象”,二是“看证书不看能力”现象,这两种现象都会对员工的积极性会造成伤害。工作业绩必须与个人收益挂勾,才能最大地发挥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按不同需求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企业要按照不同类型的员工,有侧重地抓好各类培训。对于新上岗的青年员工,要进行企业发展史和行业特点的教育。让他们做好在一线工地吃苦的心理准备,重点讲解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树立他们的工作信心;对于中年员工,关键是进行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教育,再加上“三控一管”等专业技能培训,这些是监理工作的基础;对于老员工,可以建立“一帮一”的师徒模式,让懂电脑、文字能力强、肯跑腿的年轻员工给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当徒弟,这样既能解决监理现场的一些工作难题,又可以加速新员工的成长。
3.用人性化的企业环境留住人才
在监理企业的员工中,分为长期聘用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他们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监理行业工资水平并没有明显优势的前提下,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帮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的关键。企业文化是柔性的,它是管理层对员工关怀的直接体现,更是员工所接受的隐性规则,常常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情绪,用柔性的沟通去了解和尊重员工,去化解一些刚性管理带来的负面情绪,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和管理者一道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结语
监理行业是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是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必须做到制度与和文化两手抓,有公平的考核竞争机制、有让优秀人才尽情展示的平台、有温暖和谐的企业环境,才能始终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与高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国雄,刘玉俊.工程监理企业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因素与对策[J].建设监理,20xx(1).
[2]严慧红.关于监理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探讨[J].科技资讯,20xx(16).
篇7:论竞争论文
学视角的“竞争”与管视角的“竞争”,在企业实践中往往是统一的。譬如,依据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就是竞争思维下财务的典型体现。为了突出“竞争”,企业在制定管理科学的财务战略,谋求竞争优势时,往往需要结合外部经济的竞争特性去认识和把握。换言之,市场经济作为竞争型经济,其竞争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公平性和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在竞争主体多元化、竞争对象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培育竞争意识和树立核心竞争力的观念。
一、财务管理需要竞争意识
增强竞争意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竞争战略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促进了竞争意识的深入,并具体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战略之中。主要包括:
1.强化竞争对手分析。影响企业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包括:参与竞争的企业数;竞争企业间相对地位的稳定性;竞争的冲突性;竞争行为的敏感性;竞争资源的可靠性;潜在竞争企业;竞争企业开工率;政府政策等。体现企业财务实力的主要因素有:财务形象;资金筹措能力;资金占用结构合理性;负债水平;系统有效性;费用控制水平;资金周转率;资金运用效率等。竞争对手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企业与行业竞争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从资源、有形生产服务资源、市场开发、技术开发、无形资产管理等几个方面去识别竞争对手。
2.确立财务管理的竞争战略。企业实践表明,财务管理与竞争战略是紧密结合的。确立财务管理的竞争战略,必须特别重视资金战略的筹划,突出竞争性的利润战略。利润战略被认为是竞争战略的核心。在制定竞争利润战略时,要综合考虑竞争各方的实力对比。最佳竞争时机、最佳竞争环节。最佳竞争手段的选择、企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各项具体问题。财务管理需要在企业长短期利益权衡的基础上,以长期利益为重来安排利润的规模和水平,保证财务战略的实施,以实现企业长期的竞争利润战略目标。
基于竞争思维的财务战略,往往具有全面性、盈利性、战斗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能在竞争性的财务战略安排中,通盘考虑进攻与防御、有利和不利、机会和风险、收益和损失等因素,周密规划各方面的资金需要。竞争性的财务战略本身在安排收益指标的同时,也把偿债能力、流动性等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指标予以合理安排,这就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性的提高,把竞争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施全面性的竞争财务管理,必须培育众多的具有竞争意识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财务管理需要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定位
随着市场全球化趋势增强,企业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从竞争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采取措施通过提高核心业务的比重,即借助于业务外包或扩展企业等形式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并据此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动竞争力。
1.核心业务是确保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其作用在于用动态的整合资源的优势,提供和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能力。为了维持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突出自身的核心业务,并采取相应的维护与发展策略。从竞争性的财务管理视角看,企业采取产品主流化市场竞争战略可以说是一条有效的措施。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产品主流化战略的基本要点是,在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率先向市场推出自主开发的核心产品,并且通过向产品的第一代用户低价提供或使用产品,来固定企业的用户群体,以便向其提供后续的升级产品。在当今技术进步不断加速的情况下,一家企业只有靠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且率先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不断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核心业务,才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寻求增值业务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财务管理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除了要树立核心能力观外,明确战略价值流的思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价值流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流程,包括战略素质的确定与再建,战略素质的塑造和整合,以及关键价值流的维护与改造。为了寻求增值的业务领域,财务管理要从企业核心能力与战略价值流的观点出发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产品利润率及其销售收入增长比例的趋势分析,判断企业目前的业务(产品或产品组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及获利前景,结合部门的产品线分析,帮助企业最高经营者确定企业核心业务的转移方向;同时,通过企业各职能部门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寻找供应、生产、储运、营销、服务和科技开发等部门中效益较低的职能部门,并对其展开深入的成本结构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竞争性的财务。
在确定了核心业务以后,企业为提高业务价值链中的增值业务份额,往往会采用一系列竞争战略,譬如对于成本领先战略,其对策是:生产部门通过扩大生产设备、场地和人员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以获取低成本优势;供应部门,通过提高供方的控制力,来达到更低的进货成本;科技开发部门,通过采取适用的创新技术,达到低生产成本和低质量成本的目的;营销部门通过强化购方的控制力,减少广告促销费用。再如,当采用差异化战略时,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就需要通过优化生产设备与人员来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通过提高对供应方的控制力,来促进原料的高质量;通过采用适用的创新技术,来促进产品功能的更进一步完善;借助于对购方的控制力实现更加直接灵活的促销;通过整合服务机构与人员,实现企业更完善的配套服务。
3.转变价值观念,提高经理人素质。现代经理必须培养竞争性财务战略的技能和态度,结合企业财务观念的转变,实现管理职能的再造。这种职能再造的核心,是价值观、能力观和企业的彻底更新,其集中表现就是由过去单纯追求财务价值,变成崇尚并实践平衡人的价值和核心能力。竞争压力造就了世界级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极度依赖于顾客的支持。他们了解自身的市场和产品,致力于不断地改善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这些公司能在全球环境中和那些堪称王中之王的优秀企业相竞争。实际上所有的财务管理实务,最初都是为了帮助企业经营者达到利润最大化,传统观点是企业经营业绩压倒一切。但经营者尤其是财务经理在关注利润的同时,还必须采用合乎和职业的手段来促进财务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三、必须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其在发展核心业务,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展管理手段上具有十分显著的竞争思维特性。
1.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核心业务。
财务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使企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变革,即借助于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减少了企业运行的人为干扰,大大提高了企业理财的效率。譬如,传统的财务管理,其责任人大部分时间放在记账和算账上。借助于网络、信息系统,他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财务战略的安排上,就可以有时间帮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上市等资本运作。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遇,极大地提升了财务负责人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并且使企业财务更加精确和可控。
2.网络时代增进了财务管理的竞争意识。网络时代和时代在管理上的主要不同,概括地说,就是传统工业企业的管理属于分层管理,而在互联网时代是扁平化管理。无论是分层管理还是扁平化管理,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既要分工,又要协调。而现在这种论识被彻底打破了,互联网时代不通过分层就可以实现协调的功能。
相应地,企业管理也从具体的事务性操作跃升到战略目标的管理。财务经理从原来的具体财务管理跃升到企业的资本运作,体现了网络时代企业管理革命的变迁。财务部门的竞争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增强。例如,由一个非变成一个上市公司,就必须有高级财务经理。一个企业在全国分散很多不同的核算单位的时候,网络的特性就体现出来了。通过网络财务软件的应用,将极大提升财务负责人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并且使企业财务更加精确和可控。
网络时代财务管理的一个根本特点在于削减高交易费用。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强调企业资源规划(ERP),但从竞争财务管理的角度加以分析可能会有新的认识。ERP的核心思想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结构扁平化。这个思想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实际中的问题是它本来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却因为自己系统的庞大反而带来更多的交易费用,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管理结构并不复杂,如果用这种成熟的、适合大企业的管理软件,肯定成本非常高,所以企业在进行资源规划重组过程中不能求大、求全。对于软件公司,其在设计和规划时结构可以大,但是在提供给客户的时候未必大,原因在于他要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交易费用,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加重了交易费用或者管理成本,就会与企业规划的初始设想背道而驰。如果能用交易这种最低成本的方式达成车间与其他公司车间间的联合和合作就没有必要采用组织结构的方式,即不一定用企业的方式运作。
篇8:论竞争论文
论文关键词:知识 经济 知识 管理 企业核心 竞争力
论文摘要: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及知识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关键因素,以知识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知识及知识管理的一个综合体。
保罗·罗默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济增长 4要素理论中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他认为:第一,知识能提高收益;第二,知识需要 投资 ;第三,知识与投资存在良性循环关系,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在今天由高科技主导的信息时代,企业的价值除了拥有的固定资产和产品之外,更大地体现在知识资源上,这些资源包括企业的商誉、品牌、知识产权、客户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企业的IT系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拥有的 人力 资本等,因此企业中最大的资产应该是继资本、劳动力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源”——知识资源。
一、知识领先
1.信息过载。通常企业已拥有它所需的知识,但却迷失在信息过载之中。财富1000家企业的员工每天平均要接发178条信息和文件,有84%的员工每小时会被信息打扰3~4次。71%的员工认为信息多得难以承受。
2.合作与协调。企业的工作和任务越多,它让所有部分一起工作的难度就越大,工作也就越不容易协调。经济全球化要求不同地域,不同团队,不同项目的员工、部门和企业进行合作与协调。
3.产品和流程创新。要在迅速变化的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产品和流程创新。技术革新的速度,微观顾客的划分和大规模定制的服务使企业只有跑的更快,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
二、知识管理
企业要做到以知识领先带动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必须对知识加以管理。信息不等同于知识,但信息中蕴涵着知识。知识是企业中的各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 总结 ,是这些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这些人探索,挖掘和认知企业和企业 环境 的框架总和。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有两大类工作要做,其一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隐含着的知识管理,这类工作的具体体现就是科学管理和管理规范化。其二是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再认识,再评价,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开发。
墨西哥的Cemex公司是一家水泥企业,水泥行业的特点是资金占用大,技术含量低,受政策、经济、天气和 交通 影响大。墨西哥又是发展中国家,各种通讯设施和交通设施都存在很多问题。从直观上看Cemex公司发展前景不大。但该公司在1985年由Zambrano接手任总裁后(斯坦福MBA毕业),首先聘请了Iniguez任CEO(沃顿MBA毕业)。Zambrano和Iniguez对Cemex公司的知识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采用卫星通讯、客户定货管理系统和网络供应商管理系统对其旗下的工厂,卡车车队和供应商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Cemex公司成了世界级的水泥企业,营业额全球第三,而利润则世界第一。
三、依靠知识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1.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是企业 发展战略 所选择的重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论是否易于被别人所模仿,首先必须是企业本身所特别擅长的,企业可以据此获得市场准人证,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用此来换取生存的资本。一个企业会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唯有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所选的重点。 3.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发展相一致。20xx年1月22日,拥有上百年的经营 历史 的美国大零售商凯马特公司向法院 申请 破产保护,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寻求破产保护的最大零售商。凯马特在 60年代率先进入折扣销售网,成为当时美国的第二大零售商,凯马特在传统 营销 的方法和策略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甚至至今仍是营销教学的典范。但是在进入80年代后,凯马特没有能够继续把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因而丧失了竞争优势。
4.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主要表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核心竞争能力存在于人、组织机构、资产和设备等多种载体中,其对外的具体的表征就是企业文化。GE的宣传口号是“让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在这个朴实无华的口号背后是GE人对企业的自豪和对技术创新的热爱。GE的数一数二 哲学 奠定了GE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GE通过出售和并购策略,具体实施了数一数二哲学,把这个哲学观念转化成了可操作的GE发展战略。这个观念的具体化,就是内部激励机制创造的GE人的高效率,组织结构的无边界化,低 成本 和全球化的协作。这些运做实际上就是GE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表现。
5.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是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知本的大小。在 工业 社会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的运做,尤其在金 融资 本完全介入市场之后,谁拥有资本,谁就可以控制市场,掌握未来。在今天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IT和其他高科技居于领导地位之后,企业的未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全依赖于企业的知本大小,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未来。我们又重新回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或者说企业的知本厚度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2.战丽梅,基于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J)现代情报 20xx年02期
3.刘谷金、高波,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关系三者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xx年07期
4.盛小平、巩丽娟、刘宇,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 20xx年02期
5.李东才,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J) 特区经济20xx年04期
6.张宏远,新经济下的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 20xx年
7.王瑞枝,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选择研究 (D)吉林大学 20xx年
篇9:论竞争论文
摘 要: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依靠其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因此每个企业都需要发展与培育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发展。本文对如何在新时期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途径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企业;长期发展;策略
1990年,西方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与哈摩尔最先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并且也受到当时经济学界、管理学领域等方面的认同,并且也让人们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也在此之后,关于评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不断出现在多种报刊杂志上,许多研究人员对于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却可以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理念,针对不同的企业,甚至于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相关学者认为,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用60种形态来表现出来,例如技术创新能力就只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态之一。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成为了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健康发展的竞争态势。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重要性
《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市场领域中,随着“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念被人们逐渐接受并广为推广,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培育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界与学术领域所关注的对象。著名经济学者袁泽沛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应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核心,然而对于没有构建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要尽快地构建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有着明显核心能力的企业来说,培育与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也显得十分重要。西方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去维持自己的资源时效,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其通过对印度7家软件公司的实验证明来证实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培育企业发展需求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自身经济效益提高。
二、当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今开放、竞争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主流,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诸多企业依旧难以完全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求,一些企业缺乏系统性的战略部署与管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可以说这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首先,企业知识储备与创新研发能力匮乏。我们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属性来看,每个企业的特色就是知识,而构建于此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承载着对于知识拥有的深度与广度。随着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市场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企业对于知识资源的投入与力度较少,操作过程也十分不到位。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科学研发体制,基本上是我国高校与相关部门拨款搞科研行为较多,但是对于企业投入的资金却很少。然而企业自身受到这样体制影响,难以投入较大经历去进行科研开发,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去投入了资金进行科研活动。部分企业对于知识资源的认识匮乏,缺乏创新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不断引入阶段,国内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与高新技术的成品是相对较少的,尤其是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
其次,现代企业机制构建不够完善。当前制约着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核心因素就是难以构建起完善的现代企业机制。尽管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在自身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并不能切实提高自身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性。
第三,国内企业员工队伍素质较低,管理能力较差。如今的信息化的时代,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一方面要懂得去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并且也要牢固懂得信息技术,并且也要培养出具备先进管理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诸多企业却内部缺乏这样的人才,尤其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依旧处于转型时期,传统观念依旧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许多企业一味地依靠原有的经验来进行管理,可谓是方式陈旧,对于如今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根本没有稳固的适应性。并且,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先进管理经验,难以让企业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来进行运作,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处在主动的位置,与其他先进国家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实效性研究
我们说要想在新时期切实提高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效性,就要着力去解决好以下问题,以便能够正确制定出应对现代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构建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机制。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构建出合理的内在运营机制。当前必须要严格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原则,构建出企业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内部的监督体制,切实提高企业的实际运行效率与面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尽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但是现代社会中的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即便今天没有模仿,也许明天就成为别人的专利,所以企业必须要不断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有着多重的准备,要制定不断创新的机制,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自身的战略定位,调整销售手段,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保证。 其次,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注重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我们说一个企业中,创新是其核心灵魂,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变化,客户的多种需求,企业必须要以知识要求为基础,不断创新改革科学技术。例如日本索尼公司就研发出自身的核心技术――微型化电子技术,这一项核心技术是公司出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国的企业也要加大研发力度,地区政府也要加大用于研发的经费,让企业能够通过自主研究、与高校合作研究等途径来形成自身牢固技术储备,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夯实基础。
第三,根据市场需求来形成差异化竞争。我们所说的差异化竞争就是让企业去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例如从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性能特征、客户后期服务等方面来实现。假如一个企业的商品能够在某个方面凸显出自己的个性,就能够说这样的差异化效果明显,比较理想。国内企业必须要结合市场流行的产品,通过多种调查、研究来开发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新鲜产品,例如可以在小与活两方面来做文章。小――指的是生产的产品自身体积小,价格低廉,但是却有着高度的专业化特征,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而活指的是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结合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达到灵活多变的效果,要着力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转”的最终目标,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成功。
第四,构建当前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不朽的灵魂,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必定是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当前企业内部文化与价值观念等诸多无形的资产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我们抓紧日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要建立起新时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这是培育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途径。而通过实践证明,当前企业发展必须要依托于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来自于技术的,而技术又是来自于管理层面,管理工作又是依靠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假如没有企业文化,就难以谈及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文化可以去借助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企业制度等方面来塑造了核心竞争力。找到合适的企业文化是能够提高与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沃土,更是塑造出企业全新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所在,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健康发展的竞争态势。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甚至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然而我国企业面前摆着多种问题,必须要尽量去克服并找到解决的途径,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制定科学的长期战略计划,进而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力长期处于不败之地。
篇10:论正当防卫论文
论正当防卫论文
1、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目的
正防卫作为公力救济的重要补充,受到各国刑法的普遍重视。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的目的是赋予公民私力救济的权利,弥补公力救济的有限性和滞后性,使其能够保护个人合法权利或者国家公共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行为具有目的正当性和违法阻却性,它是一种有限度的防卫行为,而不是对侵害人的惩罚,行为人对因此造成的损害后果不负刑事责任。为了保障公民在遇到不法侵害时进行正当防卫的权利,同时防止借防卫的名义行妨害之实,认定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至关重要,如何认定防卫是否具有紧迫性和防卫人自身的防卫意识也是关键点。
2、正当防卫的紧迫性
正当防卫的紧迫性也是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看其是否具备防卫的紧迫性,这是正当防卫的前提和客观基础。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不法侵害行为并且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中,两者分别是成立正当防卫的原因条件和时间条件。笔者通过论述这两者的构成要素从而分析正当防卫的紧迫性。
(一)存在不法侵害是防卫的原因条件。
存在不法侵害是实行防卫的起因和前提,对于不法侵害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不法侵害性质的认定,可以肯定的是不法侵害行为应当是一种客观上存在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对于不法侵害,并不要求其必须是犯罪行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同样构成不法侵害。无论是犯罪行为还是一般违法行为,只要侵害人正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可以对其进行防卫。其次,不法侵害应当是客观上存在的,即有迹象表明行为人随时可能实施或者已经着手进行的。对于主观臆想的行为进行防卫,不能构成正当防卫,此即正当防卫和假想防卫的区别。如果成立假想防卫,则构成犯罪时防卫人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再次,在防卫人采取措施进行正当防卫时,不要求其对行为人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明确的认识。即不要求防卫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不法侵害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上的故意和刑事责任能力。对于不法侵害行为我国刑法并未要求必须是犯罪行为,同时也包括一般违法行为。所以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不应要求侵害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对于侵害人是否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笔者认为受害人在情况紧急、对抗能力悬殊、心理焦虑不安等因素的影响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判断侵害人是否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不应以此作为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防卫的时间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并未明确规定如何界定“正在进行”。因此在做出判断时仍需依据具体的客观事实,通常是从侵害人着手实施到行为终止的范围之间。即在一般情况下,侵害人着手到行为停止是进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在该时间段之外则不能成立正当防卫,因为可能导致事前预防或者事后报复之嫌。笔者认为存在两种特殊情况,在该情形下不能仅仅根据侵害发生和实行防卫的时间上的绝对一致性来判断。一是当侵害人先前的行为已经可能对被害人造成现实的危险,如果被害人不采取紧急措施可能导致人身或财产上的'严重损害,则在此情形下应当允许被害人在侵害人着手前就采取防卫措施。二是当侵害人已经停止侵害行为,但是仍然有继续实施侵害的可能性,现实危险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仅仅依据侵害行为已经停止的时间点来判断,而应该从是否依然存在危险可能性的角度来判断能否采取正当防卫。
(三)不法侵害足以导致危害后果。
进行防卫的紧迫性还表现在一个方面,即不法侵害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紧迫关系,这也是采取正当防卫的原因。如果不及时进行防卫则将导致危害后果发生,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此时也要把握正当防卫的限度,如果超出防卫所需的必要限度则成立防卫过当,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3、正当防卫的防卫意识分析
正当防卫中的防卫意识是指受害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而想要与之相抗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反映了受害人的主观想法。行为人成立正当防卫是否必须在主观上具备防卫意识,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必要说和非必要说。根据刑法第二十条,“为了……”的规定,表明我国对于防卫意识采取必要的态度,将其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防卫意识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防卫认识是指防卫人已经认识到有不法侵害存在且正在进行中,同时防卫人必须明确具体的侵害人,只能针对具体侵害人本人进行反抗,此外还应当认识到到不法侵害具有紧迫性,不能及时寻求公力救济,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将遭受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失。防卫意志是在防卫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防卫人应通过对不法侵害行为的判断确定自己的防卫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他人或者国家的利益并据此调整和控制自己的防卫行为。
防卫意识是认定行为人的自卫行为是否成立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与不法侵害行为相对抗并且根据一般经验无法躲避或及时寻求救助,就应当认定其具有防卫意识。在一些情况下,防卫人的主观意识上可能掺杂了多种心理因素,包括愤怒情绪等,在此种情况下是否同样具备防卫意识的条件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正常人在不法侵害发生时内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愤怒、惧怕、担忧等情绪,尤其是在遭受了施暴、侮辱等折磨后这些负面情绪更容易被进一步放大,此时防卫人的防卫意识中可能由于愤怒而掺杂着些许伤害的意识,但不能因此就认定其不具备防卫意识而成立故意伤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防卫意识与伤害意识并存,受害人往往因愤怒、惧怕而奋起反抗,此时其内心当中包含着些许伤害的意识。此外,在多数情况下不给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是无法迫使其停止侵害行为的,从而也难以达到防卫目的。根据我国刑法,采取防卫行为时是允许对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但是不能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此时应当结合所造成客观结果来认定,如果防卫人在防卫意识和些许伤害意识掺杂的情况下实施了防卫行为,保护了较大的法益且造成的损害在必要限度范围内,则应当认为成立正当防卫,应该肯定其具有防卫意识而不是以故意伤害定罪。
4、结语
从刑法确定正当防卫制度以来,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便从未停止过。本文主要论述了正当自卫的两个关键问题,即防卫的紧迫性和防卫意识问题,这对于判断防卫的成立与否意义重大,只有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清楚地把握这两个问题,才能够正确区分防卫行为和犯罪行为。本文只是对这两个问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何认定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关于正当防卫认定的问题还应不断深入细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立法并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立金.论正当防卫中的几个问题[J].法制博览,.02(中).
[3]欧阳本祺.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05).
[4]袁霄霄.从“于欢”案看如何认定正当防卫.载知乎专栏.
篇11:论做人论文
论做人论文
做人,是个大题目。
人的社会阶层不同,地位各异,大而无当,不能一概而论吧!
做人又是个小题目。
百人百性,尽在自我;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各行其是,不一而举。
做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自古到今,做人的道理各有千秋,也有侧重。
所谓“人心不同,人心皆同”,不同者,当属个性;同者,则是共性。既有共性,那就是说,不管是当官为宦的,打锣卖糖的,甚至于沿门乞讨的,都应当用一个做人的心理标准去要求他,去看他。凡是具备了人的共性的人,就是一个自然人,一个社会人。由此可见,个性决定着做人的好坏。
前不久我的一位老领导过八十大寿,他邀我参加他的寿宴。
老领导是我复员后遇到的.第一位地方领导。我一接触就感觉到他很面善,很客气。渐渐的又发现他对工作很认真,并且身先士卒。他对同志很诚恳,表现得也很谦虚。我们那十几二十人的单位,他就好像是个家长,大家亲如一家,真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那时候老领导有许多困难,多子女,老婆常年有病。他的工资也不比同志们高,常常是捉襟见肘。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伸手向同志借钱。所以但见他张口,大家都慷慨解囊,他借三十四十,给他的少则五十,多则一百。他只借三十或者四十,他说大家都不宽展,这样借者和被借者都不作难,我还起来也容易。久而久之,就显示出了他的为人。
老领导这些年身体很康健,很精神。记得当年他可以说是药罐子,三天两头熬中药。大家都说他的拖累太重。他个儿不高,瘦瘦的。家里靠他,单位的事他又放心不下。那个时候我们广播站是个重要单位,常要为路线方针的口径操心。老领导胆小怕事也争胜好强,各项工作都是先进,他总是坚守单位。同志们都佩服他的度量和能力。他是个好人。
四十多年过去了,老领导寿诞之日尚且心中有我,我很激动。我写了四句话,有人说是诗,权且是诗吧。我请了书法家写了副中堂,装裱的漂漂亮亮送去,老领导非常高兴,他说我总结了他的一生。诗文如下:
兢兢业业做事,
本本分分为人。
坎坎坷坷醒世,
磊磊落落一生!
我没有料到引起许多人共鸣,都说这是一首《做人歌》,谱成曲子,唱起来耐人寻味呢!
其实兢兢业业本本分分都是概念和印象性的东西,形成不了做人的标准。做人其实无所谓标准,完全在于一个人的本性。性格好的人,人们会说他是个好人,而性情不好的人,只是让周围人觉得难处,不能说人家就不好。就说我们的老领导吧,他所以说我总结了他的一生,那是因为在他的人生过程中,他并没有主观的做人规范,他就是那号人。我只是觉得社会上他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和谐就容易得多。
最防顾那些阴人。他们表面上也还让人感到温暖呢,工作起来也很积极,对人显得也很诚恳。但是这种人工于心计,私欲甚重。他们的私欲愈是膨胀,愈是耍尽做人把戏,装得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好。一旦私欲暴露,便会原形毕露。使出坏来,防不胜防。
我的一位熟人曾经是某单位领导。他常夸他的那位“得力助手”,为人厚道,很有能力,看问题很尖锐。我很羡慕并夸他知人善任。可是后来熟人竟然骂他的“得力助手”是野心家和阴谋家。我问他是怎么回事?熟人非常生气地说,别提他了,怪我把眼瞎了,他把心瞎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上级发来一份《后备干部摸底表》。他的“得力助手”立马感觉到了来头,认为他的人生的关键时刻到了,这也是检验领导心肠的试金石。他急头绊脑的找熟人,要报他为后备干部。熟人摸了摸头脑,轻轻地说了声“急啥呢嘛!”那得力助手就憋得满脸通红,怒吼道,“我知道你不急,你一把手坐着。那你手搭心头想一想,你凭谁当这一把手呢吗……/?”
熟人后来就和他的“得力助手”断绝了“外交关系”。
时隔两年,熟人为令郎完婚,那位“得力助手”不请自到。我那熟人又被人家感动了,说人家宽宏大量,不记前嫌。那天,他两在酒席上又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喝了一通。“得力助手”得知熟人一时经济有点紧张,表现得心情非常沉重,也很着急,忙一个电话打过去,把事说定了。可是第二天,熟人去办借,却是猫咬尿泡――-空喜欢。
熟人再次受到捉弄,他恼羞成怒的感慨道,“真是人皮难披啊……”
“得力助手”这种人,做人的目的性很强。当然,他们也会有做人的共性,兢兢业业本本分分,正是他们的伎俩。但是绝不要说他们不会得逞,相反他们往往得意。有一条可以肯定,他们的社会口碑不会好。这一点连他们这些人也很清楚,只是始终不顾罢了。
世上有灵人笨人、勤人懒人、巧人拙人,好人坏人,细想起来,如果用我的《做人歌》统一衡量,便都可以说是个好人。
好人一生平安!
篇12:论吃饭-论文
论吃饭-1000字论文
论吃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吃饭的重要性,把吃看得与天一样;俗话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说的是“吃饭”不仅重要,而且一日三餐一顿也不能少。《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乎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吃饭是很有讲究的,体现着“礼”。这种“礼”的传承,慢慢地就演化成了一些关于吃饭的习俗禁忌。
关于吃饭的禁忌习俗风水:
忌用筷子敲碗。旧俗认为,乞丐才敲着空碗,挨家挨户乞讨。因此,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吃饭前或吃饭的过程中,不可以筷敲碗,否则会被长辈严加喝斥的,大人当然就更不能这样了。
忌端碗手心朝上。端碗的手势很有讲究,切不可五个手指都托在碗底,手心朝上。因为乞丐要饭的姿势就是这样的,所以被视为端碗的禁忌。
忌筷子竖插在饭中。古时候习俗,祭祀亡灵会把筷子直接竖插在饭中,所以被视为不吉利。因此人们吃饭时,忌讳筷子竖插在饭中。
忌筷子放在杯子两侧。一双筷子要放在碗、杯子的同一侧,而不能一边放一只筷子,否则视为不吉,有“快(筷)分开”了的谐音,不利于家人感情。
忌吃饭时候分心。现在大家经常是边吃饭边看电视,看书,聊天等。而在旧时,吃饭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正事,有“食不语”之说,忌讳吃饭时分心,比如说边照镜子边吃饭,边吃饭边干活,边吃饭边玩耍等,认为是对食物的不敬。
忌吃饭时说不吉利的'话。吃饭时说出不吉利的言语,也是犯忌讳的,所以,吃饭时候忌讳提到伤、亡、病、灾、祸等凶事。
忌饭后躺卧不动。吃完饭后,最好是活动活动,所以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8法,所以忌讳饭后躺卧不动,所以有“饭后不动,定要生病”的说法。
忌饭后洗澡、剃头。民间有“饭饱不洗澡,酒醉不剃脑”、“肚饱不剃头”等说法。所以饭后忌洗澡、剃头。
忌吃饭时剩饭。俗话有“小孩剩碗底,长大娶麻妻”、“吃不光,好生疮”等说法,并认为“作践谷物,必遭雷击”。所以大人要求孩子从小就不能剩饭,吃多少盛多少,如果小孩剩饭了大人也要吃掉;大人剩饭的话,会被人们认为家教不好,从小没有好好教育。
招待客人吃饭的忌讳。吃饭时,主人要亲自给客人布菜、敬酒,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盛饭时忌勺子往外翻。关于这个忌讳,旧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牢房内给犯人盛饭时候才勺子外翻,另有一种说法,说是为了避免财水外流;主人忌提前离席,宴客席间,主人始终陪坐,忌讳提前离席,以免客人吃的不安心;忌未吃完饭就将空碗碟收走,忌席未散抹桌扫地,吃饭时,忌讳将空碗空碟收走。忌讳席未散抹桌扫地,民俗以为这是“赶客”的举动;宴客时忌茶壶、酒壶壶口向人。
忌第一顿饭给客人吃饺子。俗话有“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的说法,所以山东一带,有客人来时,第一顿饭忌吃水饺,以免让客人以为自己不受欢迎,这是撵客人走呢。
做客时吃饭的忌讳。去人家中做客赴宴,言谈举止方面也有许多忌讳,一定要注意,以免给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吉。席间忌脱衣、松裤带,忌谈论饭菜不好,忌站起身来夹远处的菜,菜盘忌食空食光,忌主动要求添菜添饭,吃鱼时忌主动把鱼翻转过来,所谓“客不翻鱼”。忌不道别就离席而去等等。
可见,吃饭也是一门艺术啊!
篇13:论门德尔松论文
论门德尔松论文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德国作曲家, 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
门德尔松出生于182月2日的汉堡,与十八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并称为音乐史上最天才、最早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本身特有的音乐才能加上围绕在他身边亲切友善的人际关系,使他的作品大多呈现出愉快而细腻、优雅而敏感、轻松而质朴的风格特征。门德尔松从不在音乐中追求过份的忧郁、病态的多情,你也不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深刻的对时代、对社会矛盾的呼喊,他的作品总与现实斗争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他总被看作是柔弱的附庸风雅,被认为是复古保守分子,永远不能超越年轻时创造的童话世界向前发展。事实上,这样的评价对门德尔松来说并不公平,他的音乐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反映现实,而在于表现人类最单纯、直挚、积极、乐观的感情和精神,“他的作品对人类精神的升华、情感的调节、智力与创造力的启迪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的美学理想与哥白尼、开普勒、斯宾诺莎、牛顿、爱因斯坦所追求的宇宙的和谐、有序、完美的哲学观也有某种一致性。”
影响门德尔松创作风格的因素,首先离不开他明朗而友善的人际关系。围绕在门德尔松身边的几乎都是亲切友善的家人和友人,这些人使他形成一种正直、开朗、光明的感情观,《无词歌》及一些室内乐作品中慢乐章的抒情性大多来源于此。第二个因素是来自对大自然世界的游历,及游历时带来的感动和印象。他对自然的感受主要来源于旅行生活,门德尔松非常喜爱旅行,年轻时已到过多个国家旅行,每次的旅行几乎都能使他产生创作的灵感――意大利之行创作出《意大利交响曲》(对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的印象直接影响了末乐章)、苏格兰之行反映在《苏格兰交响曲》中、在赫布里底群岛的山洞中对英雄们的感动和震撼是《赫布里底群岛》序曲的灵感来源……,除外还有多首无词歌也是在旅行途中受到启发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一根柱头也可以使他产生音乐的遐想,如同罗马的景色一样,诱使他发出了同样的呼声:‘……音乐就隐藏在这个地方……’。”正如(在第一部分中)所说,自然对浪漫主义的艺术家来讲是精神感悟的源泉,是促使灵感觉醒的灵丹妙药,除了关注自然本身以外他们更关注内心与自然产生的共鸣和感受。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宗教音乐领域。这个领域的影响使门德尔松对很多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产生了幻想,并把这些对仙女、精灵等的幻想投射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如那首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可是,对门德尔松来说神话或童话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产物,也不意味着对现实生活的矛盾,更不是想颂扬童话般的`社会和环境,而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和光明面的描绘和解释,他总是希望未来会有所改进。“在他身上既没有浪漫派的那种阴暗、隐晦的痕迹,也没有浪漫派的种种背景和各式各样的附带目的。”这一点与他的出身良好也有一定的联系,毕竟他从未为关于谋生的问题而烦恼过。
门德尔松经常被认为是一位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的作曲家,更有甚者认为他是古典主义的“模仿者”或“古典浪漫派”,这些观点及评价都存在着某些片面性,并不完全客观。如果说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存在“保守性”,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非常重视音乐的传统(正因如此,巴赫的《马太受难乐》才能重见天日),门德尔松深入钻研和研究了音乐的传统,他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东西并应该一直保存下去,所以他对音乐的革新也融合在传统中以致人们很难发现。除此之外,他的保守主义也被认为体现在他对政治的态度上。门德尔松曾经定下“使世界更美好”的目标和愿望,可是后来他发现现实与理想有越来越多的冲突,他想建立的“以音乐从内在改造人类生活”的高度设想似乎离自己越来越遥远,生活中单纯的光明面好像随着青年时代的结束而逐渐蒸发掉,他对这一切感到困惑、不能理解与极端痛苦。可是,他也并非想“保守”地保持所有的现状不变,正如他能看出德国的不良风气一样,他也洞察出很多在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他希望能进行有效的治理,希望能有“专家”或“职业的权威人士”出来扫除这些“阴暗面”,而使现存的美好事物不至于流失。这些也体现在他的创作风格中,他希望即使是革新也最好能让其融合在传统中(并以传统为基础),与这些他认为美好并想保存下去的事物结合,以致他的革新几乎被完全隐藏。
“无词歌”这种体材的首创就是作曲家的一个试验品,一个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新品种。对“无词歌”体裁的解释基本上均为“一种宛如歌曲的抒情钢琴小曲。其中包含一个歌曲性质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部分。”或“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是钢琴曲,它是由作者剪裁而定的各色生活片断。” “无词歌”的音域与人的声区比较接近(有时也比声乐曲的音区更为宽广些),似乎是一种专为器乐而打造的声乐曲一样,使器乐尤其是钢琴也能像人声一样温柔的歌唱,体现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在创作中使器乐作品倾向于声乐化的特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把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与菲尔德的《夜曲》、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即兴曲》等小品体裁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但对门德尔松来说《无词歌》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别意义。虽然门德尔松的文学修养并不亚于与音乐上的,与歌德在文学上的交流使他这一方面受到更多的启发。可是,他认为一首乐曲远远比语言有更好的表达力,尤其在表达他的思想和愿望上。他认为语言即使是个别的字句对他来讲都是含意多端且不明确的,而音乐比语言有更大的明确性,这种明确性不只来源于情感上还包括在思想上,因此他经常在书信里附上他的乐曲作品,而往往在乐曲作品里负载的情感和思想才是他最想表达的东西。“真正的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魂。我所喜爱的音乐表达的一切,对我来说不是在语言中难以捉摸的、不明确的思想,而是一种明确的思想。……如果我对这一件事或那一件事有话要说,或者我对这一件事或那一件事萌发了一定的意念,我是不会说给任何人听的,因为一句话对这一个人是这个意思,对另一个人则是另一个意思,体会各不相同。只有歌曲能对人们说出同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因此,“无词歌”这种体裁表现了门德尔松对自然风光、社会生活的情感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为八卷出版(作品第19,30,38,53,62,67,85,102号),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其中OP62之6《春之歌》最为著名的一首乐曲,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美国舞蹈家邓肯经常用此曲即兴表演舞蹈。
此曲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乐曲采用三部式的结构。高声部音阶式的上行将旋律推至最高音,敏捷而迅速的旋律表现出轻盈如飞的音乐形象。中声部爬音式的装饰音声音短促、轻盈如一股清泉贯穿始终。中段继续发展主题,节奏较前面更为紧凑,调性由A大调转至E大调,增强了力度,欢快爽朗的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激动。并采用模进的手法将音乐层层的推向高潮。最后在分解主和弦琶音式的装饰音中静静的结束全曲。
除《春之歌》以外,在现代钢琴教育中常被演奏的还有名为《二重唱》的Op38之6。此曲是由门德尔松自己命名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好似一对情侣在静夜中柔声细语的交谈。高声部和中声部采取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是《无词歌》中二重唱形式的佼佼者,全曲为再现三部曲式。高音声部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作为三连音的音头出现,流畅、动情的“唱”出来。第6小节低音声部低沉而有力的“唱”出,两个声部严格以四小节为一个单位,在 A大调上采用对答形式奏出旋律A和B。25小节出现新的材料C,高音声部向上模进,充满了激情,倾诉内心的话语,并出现了十六分音符,节奏更为的紧凑。32小节的再现部采用两个八度的齐奏,将乐曲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高低两个声部由最初的一唱一答合为一体同时唱出,情绪高涨、激昂,像是对甜美爱情的赞美,最后两个声部带着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美好的希望渐渐消失。
OP62之5是门德尔松《无词歌》当中的第三首《威尼斯船歌》,他采用三拍子的节奏模仿摇浆,全曲依然采用三部式结构。旋律采用波浪型的线条。先是向下三度进行而后是音阶式的级进上行。第36小节,中声部增加了一个切分节奏型,使音乐流动了起来,仿佛是小船在水中摇曳不定的行进着,最后旋律在竖琴似的拨弦中结束,令人回昧无穷。
门德尔松钢琴小品《无词歌》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色彩,秀气,柔媚,有抒情的歌唱性,弹这样的曲子无须炫技,乐感比技巧重要。有人说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适合在夏天听,那样可以驱除炎热,那么无词歌一定适合秋天听,因为它可以带来一种很温馨的伤感,一种很充实的温柔,它既像一个朋友,又像一个恋人,或许还像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耳朵边上最轻柔地倾诉。
如果说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与启蒙运动相应和,提倡理性、遵守规则标准及克制。那么十九世纪的上半叶,浪漫主义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几乎渗透了当时的艺术家们所有的生活和思想层面,如同把颜料盒放进一缸清水中,颜料和清水迅速融合再也无法分开一样。浪漫乐派的艺术家多数是情感的表达者,他们抗拒物质,对无形的情感被有形的框架束缚感到反感。十八世纪古典主义者追求有规则的合理美感,强调框架所赋予的安全感;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宣泄自身的情感,他们总处于渴望冲开绝望的桎梏同时却又陶醉在自身绝望的矛盾中。在这些艺术家中,门德尔松的定位显得有点特殊。受年幼时期教育的影响,他的美学观和艺术趣味都较偏向古典主义,匀称的形式、有节制的感情流露和创作热情都被理智冷静的控制住,在他的艺术天地里所有东西最好都具有条理性和中庸性。可是生活在十九世纪中的门德尔松却又不得不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浪漫主义的影响如此的大以致他虽然不太适应却也自然而然的受到吸引。可是,对浪漫主义的接受他还是带有选择性的,“门德尔松所选择创造的浪漫主义形象具有他的‘温和派’倾向特征,逃避现代生活中的尖锐激动的问题,英雄与现实、生与死,爱与孤独的问题,是浪漫派的中心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浪漫主义者表现出他们对于环境的直接关系。但是门德尔松只是间接地触及这些问题的一部分。”
在《无词歌》里虽然都是一些规模短小的抒情小品,但在其中却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无词歌》这部钢琴小品集的创作从183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45年为止,穿越了作曲家生命里的一半时光,也陪伴他一路走过生命中的许多悲欢离合,他把他生活上很多大大小小的画面、内心感受都投放到这部曲集中。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抒情小品体裁,也许跟其他更撼动人心的作品比起来它不够深刻也不够严肃,但精致而不造作、清新而细腻才是它最大的特点,无须作任何比较,单独品尝和欣赏才能体会到它特有的风情和魅力
可以说,“无词歌”是一首专为器乐而打造的抒情声乐曲,它在音域上与人的声区比较接近(有时也比声乐曲的音区更为宽广些),使器乐能像人声一样温柔的歌唱,充分显现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们使器乐作品声乐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钱仁康《音乐欣赏讲话》,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
2.王日昌《门德尔松与“无词歌”》----《钢琴艺术》第五期。
3.门德尔松1842年10月15日于柏林致马尔克安德烈苏谢的信----《1833―1847年的书简》
篇14:论道德教育论文
【摘 要】道德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他主张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主张树立榜样,并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强调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夸美纽斯;道德教育;方法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教育改革家和宗教领袖,他的《大教学论》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教育和教学思想,其中,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在智力、德行和虔信三方面教育中,德行是最不能缺少的,并深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德行,认为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形成人的德行。夸美纽斯曾说:“我们的真正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这种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DD我们把这种学习叫做道德。”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出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经院教育的否定,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对其道德教育方法的分析与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全面系统把握夸美纽斯道德教育的方法,还可以为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在方法上提供某种启示和帮助。
一、强调对儿童及早进行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道德教育就像种地一样,“假如你不把优良的种子撒在地上,它便生长不出别的东西,只会生长最坏的莠草。但如果你想开垦那块土地,并能在开春的时候把它犁一遍,撒一遍种子,耕耙一遍,你的工作就比较容易,成功的希望就比较大。”[1]因此,夸美纽斯主张及早的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打好道德教育的基础,使良好的德行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对儿童及早的进行道德教育确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好像一只瓶子新的时候可以沾染任何的气味,并且,这种气味可以保持很久。因此,德行的教育应该在邪恶尚未占领儿童的心灵之前早早的实行,也就是《学记》中的“禁于未发”。为此,夸美纽斯要求儿童必须小心的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的谈话、无益的书籍之类(因为邪恶的榜样,不论是有眼睛进入或是从耳朵进入的对于心灵都是一种毒害),他还要求儿童练习饮食节制、衣物清洁、尊敬长者、信仰真理。夸美纽斯认为“树木刚以生成便长出日后成为主干的嫩枝,在这最初的学校里面,我们也必须把一个人在一生的旅途中所应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也就是说,把一切德行都应培植到儿童身上,不能有例外,因为在道德上面,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省略而不留下一道罅隙的。此外,夸美纽斯认为“懒惰也应当加以防备,否则,由于懒惰,青年人便去做邪恶的事情,或养成一种怠惰的倾向。”为了使儿童避免懒惰,就要求他们勤勉。儿童毕竟总是爱活动的,因此,应该使他们不断工作或从事游戏,同时,还要避免一切过度的压力。这样就可以产生一种勤奋的性情,使人非常活波,享受不了懒惰的安逸。
二、强调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维未斯说:“理论是容易的而且是简单的,但是除了它所给予的满足以外,没有别的结果。反之实践是困难而且是冗长的,但有极大的效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夸美纽斯主张通过实践来培养人的.德行。德行的培养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而学来的,而不是靠文字。一味的叮嘱或告诫而不去实践,在道德教育中是根本行不通的。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写到“孩子们容易从行走学会行走,从谈话学会谈话,从写字学会写字,同样,他们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话,从有恒学会有恒。”因此,孩子们同样会从良好的道德品行中学得良好的道德品行。孩子们会在不断的工作或游戏中学会忍苦耐劳,从而会产生一种勤奋的品行。此外,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忠告,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他们就能学会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正确行为,同时也会引起他们的身心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良好的性情,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三、主张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
儿童就像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就算是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以至于他们在学会运用他们的心灵之前,就已经学会了模仿。为此,夸美纽斯主张“父母、保姆、导师和同学的整饬生活的榜样必须不断的放到儿童的跟前。”所谓“榜样”,夸美纽斯认为是兼指“活”榜样和书本上的榜样。书本上的榜样显然是指儿童从书本上学习模仿的东西,“活”榜样是指儿童所模仿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实上,“活榜样”比书本上的榜样更加重要,因为儿童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强烈。所以,“假如父母是有道德的,是家庭教育中的小心谨慎的保护人,假如导师是用了最大可能的小心选来的,具有优异的德行,这对青年人的道德的正确的训练,便是一大进展。”儿童既然天生爱好模仿并且榜样又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儿童就能够通过模仿良好的榜样,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夸美纽斯还要求“儿童必须非常用心的避免不良的社交,否则,他们就会受到感染”。由于夸美纽斯受到宗教原罪论的影响,认为儿童天性xxxx,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邪恶的侵袭,所以他们必须格外小心地防备一切xxxx的根源,例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谈话。
篇15:论道德教育论文
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多滞后的现象,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审视我国道德教育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人性的预设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使得人格中的善良与恶意、情感与理智、有意识与无意识发生了分裂、排斥和压制,并且否认人性中存在的阴影部分。这样,就使得高校道德建设中理论的基础科学性以及客观性出现了很大问题,最终对高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一、高校道德教育缺少关心的主题
目前,我国高校道德建设的内容大多都是陈旧、僵化的,这种道德教育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其本身就缺乏丰富性以及生活化的形态,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构建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除此之外,我国的道德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道德理论灌输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把这些理论付诸实践。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构建道德人格的主观性缺失,让学生成为一个学习道德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极有可能采用消极的方法来抵抗这种教学模式。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一直以来都是把知识教育摆在首位,不注重人格修养,所以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只关心自己,却很少关心身边其他人,也缺少感受身边其他人对自己关心的能力,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大学生抱怨没有人关心自己。其实,父母的唠叨、教师的批评,都是对他们的关心,只是他们感受不到罢了,而且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包括自虐、伤害他人以及自杀等,作为一名教育人员,在感叹学生为什么如此缺乏道德修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否合理呢?学生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高校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关心教育。
二、心理学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且有能力的人,并强调教师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以及学生的真实感受,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有能力、会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鉴于此,有的教师提出了重视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应以关心为基础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培养学生感受关心的能力,即关心理论关注学生关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对关心进行界定时,心理学家发现,关心不仅仅是人类对于其他事物产生的情感,同时也是人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的考虑,它能够体现出生活的最终本质。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关心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能使人以很强的责任感去完成事情,对人、对事都有所担心和牵挂,所以关心也意味着对某人、某事负责。
马丁斯认为关心的品质是具有生成性、渗透性、开放性以及基础性,所以关心有助于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道德修养学习的其他一些方法相比,形成、渗透以及催化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道德修养,发展学生的道德人格。
就关心理论来说,心理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也是高校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树立一个榜样、与学生进行对话、进行实践、证实效果。树立榜样是心理学道德教育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教师不需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只要通过自己与别人的相处,来展现自己如何关心别人即可;与学生进行对话,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彼此,这样就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充满关心的良好关系;进行实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个性的态度;证实效果,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了解人的本质。
三、心理学教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让大学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关心是一种含有积极关注、尊重、宽容等价值取向的主题。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来,在呼唤整个社会和谐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能给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他们承受着道德价值的期望,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合作、关心、尊重等理念应该成为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关心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目前,大学生因不具备关心的能力和态度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就能够充分说明心理学的关心理论对整个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应高度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通过心理学的关心理论让大学生真正学会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爱护别人,引导大学生走出去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学会与别人进行分享和沟通,他们才能做出一系列有道德的行为。
2.促进师生的德性共同成长
事实上,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受环境的影响产生,更多的是主体在进行思考以及实践时产生的。所以说,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道德思想的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大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很强,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起作用。
心理学关心理论强调师生之间应该多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把关心和尊重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有体会到教师的关心,才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从而达成价值观的共识。
3.营造出充满关心的学习环境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其实是生活道德上的教育,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道德教育。所以,用心理学的关心理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具有情感性、自悟性、实践性、内在性等特点。
通过运用心理学思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体会到道德的存在,并且能够从中获益。同时,很多高校的知识性教育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以至于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所以说,利用心理学的关心教育,可以营造出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让学生不需要在课堂上专门学习,就能感受到道德教育。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灌输模式上,而应该运用心理学的关心理论,对学生施以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篇16:论竞争论文
学视角的“竞争”与管视角的“竞争”,在企业实践中往往是统一的。譬如,依据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就是竞争思维下财务的典型体现。为了突出“竞争”,企业在制定管理科学的财务战略,谋求竞争优势时,往往需要结合外部经济的竞争特性去认识和把握。换言之,市场经济作为竞争型经济,其竞争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公平性和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在竞争主体多元化、竞争对象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培育竞争意识和树立核心竞争力的观念。
一、财务管理需要竞争意识
增强竞争意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竞争战略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促进了竞争意识的深入,并具体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战略之中。主要包括:
1.强化竞争对手分析。影响企业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包括:参与竞争的企业数;竞争企业间相对地位的稳定性;竞争的冲突性;竞争行为的敏感性;竞争资源的可靠性;潜在竞争企业;竞争企业开工率;政府政策等。体现企业财务实力的主要因素有:财务形象;资金筹措能力;资金占用结构合理性;负债水平;系统有效性;费用控制水平;资金周转率;资金运用效率等。竞争对手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企业与行业竞争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从资源、有形生产服务资源、市场开发、技术开发、无形资产管理等几个方面去识别竞争对手。
2.确立财务管理的竞争战略。企业实践表明,财务管理与竞争战略是紧密结合的。确立财务管理的竞争战略,必须特别重视资金战略的筹划,突出竞争性的利润战略。利润战略被认为是竞争战略的核心。在制定竞争利润战略时,要综合考虑竞争各方的实力对比。最佳竞争时机、最佳竞争环节。最佳竞争手段的选择、企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各项具体问题。财务管理需要在企业长短期利益权衡的基础上,以长期利益为重来安排利润的规模和水平,保证财务战略的实施,以实现企业长期的竞争利润战略目标。
基于竞争思维的财务战略,往往具有全面性、盈利性、战斗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能在竞争性的财务战略安排中,通盘考虑进攻与防御、有利和不利、机会和风险、收益和损失等因素,周密规划各方面的资金需要。竞争性的财务战略本身在安排收益指标的同时,也把偿债能力、流动性等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指标予以合理安排,这就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性的提高,把竞争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施全面性的竞争财务管理,必须培育众多的具有竞争意识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财务管理需要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定位
随着市场全球化趋势增强,企业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从竞争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采取措施通过提高核心业务的比重,即借助于业务外包或扩展企业等形式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并据此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动竞争力。
1.核心业务是确保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其作用在于用动态的整合资源的优势,提供和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能力。为了维持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突出自身的核心业务,并采取相应的维护与发展策略。从竞争性的财务管理视角看,企业采取产品主流化市场竞争战略可以说是一条有效的措施。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产品主流化战略的基本要点是,在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率先向市场推出自主开发的核心产品,并且通过向产品的第一代用户低价提供或使用产品,来固定企业的用户群体,以便向其提供后续的升级产品。在当今技术进步不断加速的情况下,一家企业只有靠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且率先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不断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核心业务,才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寻求增值业务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财务管理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除了要树立核心能力观外,明确战略价值流的思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价值流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流程,包括战略素质的确定与再建,战略素质的塑造和整合,以及关键价值流的维护与改造。为了寻求增值的业务领域,财务管理要从企业核心能力与战略价值流的观点出发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产品利润率及其销售收入增长比例的趋势分析,判断企业目前的业务(产品或产品组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及获利前景,结合部门的产品线分析,帮助企业最高经营者确定企业核心业务的转移方向;同时,通过企业各职能部门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寻找供应、生产、储运、营销、服务和科技开发等部门中效益较低的职能部门,并对其展开深入的成本结构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竞争性的财务。
在确定了核心业务以后,企业为提高业务价值链中的增值业务份额,往往会采用一系列竞争战略,譬如对于成本领先战略,其对策是:生产部门通过扩大生产设备、场地和人员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以获取低成本优势;供应部门,通过提高供方的控制力,来达到更低的进货成本;科技开发部门,通过采取适用的'创新技术,达到低生产成本和低质量成本的目的;营销部门通过强化购方的控制力,减少广告促销费用。再如,当采用差异化战略时,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就需要通过优化生产设备与人员来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通过提高对供应方的控制力,来促进原料的高质量;通过采用适用的创新技术,来促进产品功能的更进一步完善;借助于对购方的控制力实现更加直接灵活的促销;通过整合服务机构与人员,实现企业更完善的配套服务。
3.转变价值观念,提高经理人素质。现代经理必须培养竞争性财务战略的技能和态度,结合企业财务观念的转变,实现管理职能的再造。这种职能再造的核心,是价值观、能力观和企业的彻底更新,其集中表现就是由过去单纯追求财务价值,变成崇尚并实践平衡人的价值和核心能力。竞争压力造就了世界级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极度依赖于顾客的支持。他们了解自身的市场和产品,致力于不断地改善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这些公司能在全球环境中和那些堪称王中之王的优秀企业相竞争。实际上所有的财务管理实务,最初都是为了帮助企业经营者达到利润最大化,传统观点是企业经营业绩压倒一切。但经营者尤其是财务经理在关注利润的同时,还必须采用合乎和职业的手段来促进财务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三、必须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其在发展核心业务,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展管理手段上具有十分显著的竞争思维特性。
1.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核心业务。
财务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使企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变革,即借助于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减少了企业运行的人为干扰,大大提高了企业理财的效率。譬如,传统的财务管理,其责任人大部分时间放在记账和算账上。借助于网络、信息系统,他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财务战略的安排上,就可以有时间帮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上市等资本运作。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遇,极大地提升了财务负责人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并且使企业财务更加精确和可控。
2.网络时代增进了财务管理的竞争意识。网络时代和时代在管理上的主要不同,概括地说,就是传统工业企业的管理属于分层管理,而在互联网时代是扁平化管理。无论是分层管理还是扁平化管理,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既要分工,又要协调。而现在这种论识被彻底打破了,互联网时代不通过分层就可以实现协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