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之行散文

时间:2023-11-04 07:29:4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兰州之行散文(锦集11篇)由网友“一份蛋炒饭”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兰州之行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兰州之行散文

篇1:兰州之行散文

兰州之行散文

8月31日,夜幕即将降临在重庆江北机场的上空。我们一家在机场的5号登机口候机。

7时10分,我们一家登上从重庆飞往兰州的南海航空客机。心情有些激动,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之前只是在家乡的天空看见过如小鸟一样的飞机从头顶上飞过。那时,只要听到飞机的声音,就情不自禁的将头抬起,循着飞机的嗡嗡声去收寻飞机的踪迹。遇到有云的天气,似乎有些遗憾。如果天空万里无云,飞机的身影就会被一群孩子的目光锁住,然后都仰起头,目光随着飞机游动,直到它消失在山巅,目光极不情愿的.收回。那时候,不仅小孩如此,大人更加兴奋。因为许多关于飞机的故事靠他们来诠释――也许他们也真的见过――我在懂事后才知道的。在小孩的眼里,有些大人似乎是“飞机通”,那时候,对于坐飞机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在小孩的心中有许许多多的疑惑:飞机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也有鸟儿一样的翅膀,要不怎么会飞呢?飞得那么高,怎么找到目的的?等等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在小孩的心中搁置着。

空姐甜甜的声音拉回了我的思绪:“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旅客系好安全带。”我也系好了安全带,等待飞机起飞。之前听坐过飞机的人讲过,飞机的起飞会给人失重的感觉。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事实也真如此,不过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而已。

我坐机窗边,透过窗口,俯瞰着大地,大地就在我的脚下,飞机不断的上升,大地上的一切在逐渐变小,人在变小,车在变小,房屋在变小,山也在变小,最后便被云雾遮住。我们在天空中失去了方向,只知道身在飞机,不知道具体的位置。有时候,空姐会及时提醒:飞机遇到气流,有些抖动,请大家不要惊慌。大多时间,飞机都很平稳的。不知不觉中,我就进入梦乡。

“马上就要到兰州了,请旅客们不要解开安全带,等到飞机停稳后才解开。”空姐的声音将我从梦中拉了回来。

我们下飞机的时候,夜早已降临。下了飞机,又上了从机场开往兰州的客车。一路上,我从天光中看到的只是黄土高原的轮廓,朦胧的远山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的山和我的家乡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山秀气多了。因为朦胧,我在猜想,这里的景象又如何呢,是不是如矛盾在《白杨礼赞》所云: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呢。我在不停的猜测着,脑海里收寻着关于黄土高原的梦。

我们乘坐的车开到兰州大学本部。下了车,便去寻觅住处,可是怎么也找不着,问了的哥,才知道我们下车的地方是市中心,这一带的宾馆很紧张.后来,我们终于找到一家足疗中心住下.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我终于明白了“漂泊”的真谛。

篇2: 兰州印象散文

兰州印象散文

即便在梦里都从没把自己和兰州联系在一起,猛然间却发现兰州已经在眼前。

出了车站的站台,抬眼见几座10多、20层的高楼偎在站前的广场和马路边,下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三月的兰州基本无风,人流适中,想象里兰州拉面馆的人物并没有迎面扑来,仍然是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人们,一样的春天,一样的和风。只是空气里的水分少了许多,在先见的一路上土土秃秃而绵延的山包,在后来的下榻中用过的毛巾3小时就脆干脆干的房间,充分证明了我的这分感觉。

一路上扎眼的横无际涯的黄土,一路上铺面的连绵不断的“黄”山,一路上零零星星、三三两两散落于山坡、山谷、山洼间土黄而低矮的或民房或村庄,间或偶见一星点的溪水或山泉,使得我不敢相信眼前的叫做兰州的金城:抬头是兰兰的天,举目是依稀的青山――早春的绿,主体依然是孕育一冬的墨青,我对她从前的一无所知,倏然消散。

匆匆而来,没有一丁点的准备――哪怕看上几眼地图,搜罗几份有关的风土人情都没时间,就这样置身于如意形状的甘肃大地,黄河一般蜿蜒悠长的兰州金城,没有陌生感;似曾相识,油然翩至。

一辆的士招手即来,我们向西行驶约莫10多分钟,南望是触手可及的悠悠长长的山峦。路两边稀疏的树干紧挨着房屋,没有什么绿芽,也基本没有分隔的人行道,街面倒算洁净;待车子北拐来,高楼渐次多了,交叉的路口也渐次宽敞。

后来才知道,已经接近了兰州的中心,市府和省人大就在不远的北边的黄河南岸;后来也才慢慢亲身的体验到兰州顺河而筑的东西的长和傍河而建的南北的狭,土地资源对于金城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再后来,便听说了兰州的“河北”和“桥南”的由来,“河北”的促狭,“桥南”的相对阔绰又是我在行将离开这座长而高的金城的前一天才亲眼所见了。

放下背上的行囊,稍稍洗却旅途的疲惫,粗粗打理心绪的灵动,我们又匆匆奔波在皋兰山麓的兰州城里。出门就见到一块绿地,坪上的草,黄黄的,得留心仔细的瞅,方能见几丝微细的嫩绿怯怯的藏于其间;绿地不大,也就大概四五百平的样子,周边是北去东往、车流不息的马路,三两不一的或年轻或年长的10多人,散围在绿地的四边;一个浇水的工人正扬起翻飞的水帘,午后的阳光透过水波的折射,泛起彩色的水花溅润了我对视的双眼。这一刻,我其实并没意识到,那片绿地竟是我来到这座陇西走廊腹地的金城,在工作和休息场所之间唯一的绿地。

越过出租车窗的玻璃,2边的楼房如幻灯片般快速的变换,没来得及在心扉里停留,便从眼睛里溜走。无暇感受兰州城的异域风情,此行虽也是旅程,但工作才是目的,才是此行的重中之重。只是我身之深处的一颗灵心,仍然在一意找寻真与美的风景。

出租车向北、向东拐了2个弯,行了大约6、7分钟,前面出现一个大的转盘,转行道宽而整洁,环绕的是鳞次栉比的7、8座高高耸立的外装修气宇轩昂的楼群,也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兰州不多见的广场之一――红星广场。再北拐,下午4点的光景,我们一行三人到达了目的地:金昌北路亚太大厦。

时间飞快,在第一次的见面寒暄后,并没做什么事,傍晚便如约而至。这里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同仁基本都是总部派驻的,不习惯兰州的本土饮食和习俗,牛羊肉和辣味和面食是不怎么吃的。

走出办公室,已经是下午18:30左右了,但兰州的天依然亮堂,抬眼望天,我不禁一愣:兰兰的天空遗留下夕阳的余晖,竟然是碧蓝碧蓝的,如一块好大的幕布。这在我的心里远远超越了预期,而皋兰山土生土长的同事告诉我,近年政府特别注重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引黄河水上南北的山麓,大面积植树植被,防风护沙,使得这片金城洁净许多。而在甘南大片的土地上,碧蓝碧蓝,一碧如洗是天地间的主旋律。

在我多达一周多的兰州之行旅程里,2次的邂逅黄河以及后来的数天所见印证了同事的述说,也彻底改变了我对金城的认识。因为城市的东西狭长和穿城而过的黄河的南北分隔,这里的城市公交线路也依河穿行,有桥才越桥逆转,票价大都1元钱,车多,座多,不挤,市民多闲暇从容;黄河两岸的观光带,绿化带集中而大度,吸引了无数的外来旅客和自己的市民。

我到兰州的前一天,正赶上上游(就是青海省了)开闸放水,黄河水滚滚而来,汹涌东去,连绵不绝,那流淌的气势,犹如一位正当哺乳期的年轻而成熟,且风姿绰约的母亲,在孜孜哺育活泼可爱的孩子。这种印象,会永久存留于我一生的记忆里,永不退色。

行将离开兰州的头一天,也就是3月25日下午,我终于忙完手头的(是这次出差必须完成的)工作,自己为自己挤出点空闲,独自一人溜出办公室,奔向兰州黄河“天下第一桥”――中山桥――纯铁焊制的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不给走车的步行桥,她成为兰州与黄河的象征,是金城旅游的黄金景点,大凡来兰州的游客,都会在桥头,或桥上,或桥尾,抑或桥碑处留个影(表示已经来过啦)。而我,是个例外。

站在桥上,隔栏观望滚滚的黄河水,心中怦然涌起一丝淡淡的依恋,从巴彦喀拉山脉涓涓汇聚的水流,不远千里万里向着遥远的大海,蜿蜒曲折着,一分一秒不肯停下追逐的脚步,又在年年月月日日,分分秒秒丝丝的滋润着炎黄子孙坚强不屈的脉搏,歌唱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脊梁。伫立在现在看来并不很雄伟壮观的铁桥上,我向西遥望:几片白云浮在辽阔而碧蓝色的天幕背景里,三月的阳光映射着波光粼粼的黄河水,流动的浪花激起片片涟漪,耳际不时响着水流相互击打的哗哗声;长长满冬里孕育的春芽正悄悄点绿两岸植树的枝头,金城的春天在黄河的歌唱里正羞涩的苏醒……

漫步母亲黄河的南岸,我闲庭信步于稀稀疏疏的金城市民中间,好一处恬淡闲适,静谧祥和的图画:人们不急不缓,悠然淡定,三三两两,神情从容,悠悠长长融于蓝天、净土、黄水间……

渐渐宽阔的河岸清晰了我的视线,马路对面一座雕塑映入我的眼帘:黄沙色的基座略带些暗红色调,在澄蓝而飘着片片白云的宽广的`天幕下,在土黄而点缀着抹抹新绿的远山映衬里,在摆着整齐而红紫的盆盆春花的簇拥中,年轻而健美的母亲用一只手臂撑起一圈不大但非常安全的天地,侧卧着优美而恬淡的身姿,正用慈爱深情的眼神呵护着膝前的孩儿――小家伙光着柔滑洁白如藕节的四肢和屁股,趴着撑起好奇的小脑袋,打量着眼前奔腾的黄河水,和这新鲜的世界……

对了,说了这么多,应该说说我们火辣辣好客的兰州主人啦。

初到西部(我不知道这2个字是否准确,但我真的是这样以为啊),一下子还无法适应兰州的水土,恍如梦境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黄土世界。但她不嘈杂,淡定而悠然,恰似蓝天里飘浮的几小片白云,缓缓的轻舞着优雅的裙裾和莲步。我们三人下了火车,来到办公室,203月18日的阳光已经斜斜的西下,傍了这天的晚尾。大概在启程来金城前这里的同事便知晓了我们的行程,姚哥(哈哈,他是这里的负责人,即经理,但我还是如此称呼他,亲切哦)和Mrs.Chen早已预订了丰盛的晚餐(嘿嘿,应该叫晚宴才合适),为我们接风洗尘呐。

那晚上我们都喝高啦,不对,是喝High(醉)了,酩酊大醉,虽然没人事不省,但许多的细节至今都回忆不起来了。即便如此,我依然记得Mrs.Chen邀请来的三位新兰州人(祖籍1张家港,1福建,1四川)先后到金城奋斗的人生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风雨,各是各的传记与传奇,各是各的自立与自尊。他们承袭了父辈们的坚忍与坚韧,学会了金城人的豪爽与朴淳,辛苦打拼,坚定的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推杯换盏里,听得见他们淳朴的真诚和火一样的热情。我是地道的北方人,也跑遍了中国大半个北疆,北方人率真直爽的个性于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便我天生酒精过敏,不胜酒力)。而Mrs.Chen也同样是随父辈迁移于此的,她的身上,满装了男儿才有(有的男儿也许没有)的豪气与大度。这个晚上,她的肠胃因长期操劳而落下的老毛病依然还在,但Mrs.Chen气定神闲,泰然自若,谈笑风生,话语里满是朋友的问候和关怀。我俩是同龄人,从她的身上,我读出了金城兰州的魅力与光辉。

真心的祝愿Mrs.Chen,姚哥和兰州城的朋友们健康平安!

哦,如果还有机会,我定要再到兰州,到甘南去,徒步走遍每寸土地,看那碧蓝如洗的天空、大地,还有湖水;看那热情的朋友、淳朴的山川,还有真切的心恋。

篇3:杭州——兰州散文

杭州——兰州散文

许久以来,一种持久而阴郁的情绪笼罩着我,这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让我觉得实在很糟。于是,就有了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也许那巍峨的雪山,圣洁的天湖能把这片阴翳驱散吧。这不是旅游,只是一个人的心灵漫步,只想静静地体味异乡的风光、高原的风情。

列车急速地向二千多公里外的终点驶去。车厢里空荡荡的,一如空荡荡的`心情。连日的疲劳让我在卧铺中沉沉睡去。醒来时已出浙江,列车平稳地在苏南的沃土上行进。车厢里依然静悄悄的:人们有的进入了梦乡,有的翻看带来的书籍,但更多的是玩着手机、ipad等排解旅途中的孤单。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变得越来越封闭自己,以另一种形式的状态生活着。科技为人类打开了一扇窗,却又关闭上了曾经的门,这真不知道应该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悲哀。

薄暮时分,列车在徐州站短暂停留后,开始一路向西。陇海铁路的终点兰州在召唤着我,在等待着我。我将跨过沪杭、京沪、陇海三条干线,从三角洲繁华的江南水乡,穿越中原大地,来赴这场约会。未来几天,摆在我眼前的会是怎么的风光?我独自一人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人事事?一切都无从知道。我同样不知道的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宝鸡往西,山多起来了,隧道多起来了。而我,也终于置身于“西部”这个词语所代表的土地上了。接近天水,列车仿佛一直驶在河谷之间:弯弯的河道如线圈般缠绕着;河里的水并不丰盈,宽阔的河床上,细流切出一道道浅浅的印痕,不经意地点缀在群山之间。我想,这应该就是地理课本上称作的渭河或者它的分支吧。

不知不觉间,雨开始下了起来。望着窗外山峦雾蒙蒙的景像,浑然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是祖国的西北,仿佛仍旧身处江南。雨越来越大,兰州越来越近。视野之外,奔腾而来的黄河宛如幸福的黄手帕在不远处向我招手。遥想当年,在这个东接长安,西通欧洲的丝绸之路的节点上,西行的商人,东来的蕃僧,戍边的将士,取经的唐僧……他们都曾在这座城市上挥写了浓重的一笔,在茫茫戈壁滩上印下历史小子深深的脚印。而今天,我来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正如这密密的雨点一样,天晴后,再也找不到丝毫的踪迹。但不管如何,今天,20xx年的7月8日——

——兰州,我来了……

篇4:草原之行散文

草原之行散文

一、异乡客

早年在歌里知道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也见过关于大草原的照片,穹庐旷野,牛羊成群,却没有想去的冲动。后来身边的朋友不断说起草原的广袤无垠,加之母亲也动了去草原的念头,这才认真打听去过的人,都说由于干旱,今年的草不好。连日来认真听了天气预报,呼伦贝尔都是阴雨天,但凡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先知,山河先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该是去大草原看看景,结识一些草木的时候了。遂一家人于次日清晨驱车,向远在一千公里的大草原进发。

现代化的交通,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当夕阳渐近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第一站:阿尔山附近的伊敏河小镇。小镇四面环山,空气清冽。街道很窄,两辆车并行几乎要“擦肩”,好在来往的车辆稀稀落落,所以并不显得拥挤,细看,发现来往车辆多为外来,而小镇主体交通工具竟是单车和马车。街道巡逻的警察,着一身马装,骑着高头阔马,引来路旁一群外乡人的惊呼称啧。还有人操着浓重的京腔儿,抱怨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处是钢筋水泥,排气管连着呼吸道,不环保,不节能。抱怨声中有人插话:那就来山野,盖个茅草屋,清晨踏着露水放羊,傍晚戴着星辰回家,多环保,多健康!京腔儿听了便不再吱声。其实我们这些异乡客都心知肚明,这种生活只能是向往了,空闲时间去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吐故纳新,这个可以有。若真的想把异乡做故乡,缺乏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难以割舍的情怀。都说哪的黄土不埋人,可还是家乡的泥土闻起来叫人踏实和舒坦。

是的,人要有情怀,就像街道正对着的伊敏河旁那个身穿藏袍的异乡女子,守着地产的牛肉干,奶酪,静静地站在那儿眺望山的另一端,像一尊雕塑。透过波光粼粼的微光,我看见了孤独的样子。这种孤独,适合一个人去解读,是生活的禅,不能分享。

河畔不远处,是小镇的中心广场,霓虹灯把广场装点的不伦不类,仿佛大都市之赝品。不过广场的搭台上,几个俄罗斯小伙子却吸引了我。其中一人微闭双眼,拉响手风琴,一曲强音飘过耳畔后,几个人随乐曲声开始绵绵倾诉,虽然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是我听到了衣炔飘飘的声音,声音里有思乡的异乡人,有花草挽留的纠缠。我还听到了哭腔,出自我不知道的遥远国度。旁边听的人也闭着眼睛,我知道,心路迢迢,唱的人朝自己的内心去了,听的人也朝自己的心里去了。

小镇的夜,催促着我们返回住处。牵着母亲的手,顺着岸边观景道上徜徉,心情松弛,迎面而来的风有些寒凉,我帮母亲拉上衣链,自己却迎着风,在内心世界里慢慢往回走。此刻,我与自己离得这么近,与故乡离得那么远,其间有说不出的温暖和惆怅,我确定,喜欢这样的感觉。我把这些五味思绪细细打理一遍,美好的收藏,丑陋的沉淀,异乡地,我定格。

二、千里之路风雨一程

阿尔山是通往大草原途径的一个景点。早上八点钟,我们在山前下了车,发现空气中漂浮大量水分子的微小颗粒。看来今天有雨。是进是退,何去何从呢?最后还是父亲拍板定案:既来之则安之!导游小姐闻言,以最快的速度飞身挤进购票窗口,不多时,我已站在了山脚下。

草木香一股股地从山上流下来,远处,青山泼墨,白云写意,丝丝牛毛点落山中。我喜欢这种况味!游览车带领我们来到了驼峰岭的入口处,由于父母年事过高,不能爬山,安排好二老在驼峰岭出口处等候之后,我们就放开了手脚,向驼峰岭进发!刚开始,大家雄赳赳气昂昂的一路说笑着,慢慢的`,山路越来越陡,我分明听见了自己粗重的喘息声。同行的人有的低头匍匐攀爬,有的爬一段,叉腰驻足眺望一会儿。有两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女,背着双肩包,从我身边阔步直上,转眼,与我拉开了距离。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分明感受到一股汗水混合的热气,他们用矫健利落的动作告诉我:年轻真好!

终于,我站在了驼峰岭上。我兴奋地张开了双臂,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作势翱翔,千万种喜悦,从心里扑棱棱飞出。驼峰岭上的天池,优雅娴静,似超凡脱俗的仙女,使得坚硬的山朗润起来。这水是有心的,水的心事全在颜色上,此刻,天上下着零星小雨,远处白雾袅袅,水色氤氲,使得池水幽深碧蓝,让人徒生淡淡的清愁。女儿站在池边围栏,不停地变换姿势,笑成一朵马兰花,对面的家人频频按着快门,他们用这种方式,把喜悦定格成一张张照片。

当我们在出口处与父母汇合的时候,漫天黑云掉下天空,在山腰散开,紧接着合拢。远处惊雷震慑,闪电翔空,一场大雨终于下了起来。无奈之下,我们来到山间的一小饭店,墙上醒目之处挂着一幅《沁园春.雪》的狂草好字,老板迎上前,热情地说了句“风雨留贵客呀!欢迎欢迎。”我好奇地问起字画出自哪位大师的笔下,老板自豪地说:“这是我写的!”惊叹之余,大家不禁对这位儒商刮目相看!

外边的雨越下越大,接下来的景点怕是走不成了。也罢也罢,也许这就是天意,既来之则安之。这个下午,我们就在这山间茅屋,说说文字,笑笑风云,这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呢?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有关风景的命题,说不清也写不透。就用风雨伴酒,醉已成,醉一程吧!

三、夏至已至

终于,在出行的第三日,一家人驱车浩浩荡荡地驶入草原。只可惜由于干旱,草原的草不够肥,风景不够美。父亲说,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出行,就是风景。我听了,不由得窃笑着仔细打量:父亲是老帅哥,母亲是老美女,兄弟姐妹身上也留有曾经的帅气靓丽,就连初长成的小女也是生得水嫩青葱,明摆着就是一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一家人和和睦睦,不分心,不计较,怪不得父亲一脸的欣欣然。

一路走,一路的话题,紧紧围绕国事,家事,大自然缓缓展开,家庭会议从小家升级为大自然的一场盛事。我是微笑的,只听,听大家的闲聊和调侃,听小侄女发现大片牛羊的尖叫,听叶子与叶子的脉脉情话。车终于在蒙古包前停下。

有些地方其实早就住在心里,梦里见过多少回了,还不解意,非要真真切切地见一次。

整个上午,我都在草原游逛。你所看见的我,不是城里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人,围绕着青草,牛羊,聆听着风中传来马儿响鼻的声音。通向山林深处的小路上,一群羊潮水般涌来,领头的羊停下脚步,羊群迅速安静下来,头羊不动,羊群也不动。慢慢地,羊群顺着山坡四散开来,一边吃草,一边停下来张望,眼神澄澈,如同婴儿。松林的背影里,三四头黄牛安逸地静卧,它们惬意地闭着双眼,慢腾腾地咀嚼刚刚走过的旅程。

挂着香囊的风,也是慢的。一会从山脚爬到山脊,一会又从山脊滚下山底,累了,要么揪着树枝,悠然自得地荡起秋千,要么钻进草丛里,做起美梦。

一只雄鹰,时而高飞,时而俯冲,像在练习滑翔。对面隆起的山坡上,这边站着落叶松,那边小草青青,中间由于干旱形成了隔离带。草丛间牛一群,羊一堆儿,让人很自然地想到秩序这个词。在这个地方,动物、植物,顺从自然,也顺从命运。

但我觉得有了这些还不够,如果把身边的蒙古包纳入中心,就是十全十美的了。水蓝花边,镶在白色的顶子上,阳光在蒙古包上流淌,炽热宛如稠密的液体。风从山上来,拍打着门帘,发出啵啵的声响。我的双腿靠近最神秘的门,我开始莫名的激动,甚至心慌,更有些迫不及待。掀开门帘,墙面以大红色贯穿围绕。整体的造型宛若巨型伞。伞顶和伞身之间是断开的,钢筋作媒介,使其相连,成为一个整体。断开处可以窥视到蓝天白云,它们和着阳光流入帐内。草香,混合着屋内独特的膳香,赋予了蒙古包独特的气息。门对面是成吉思汗的画像。当地朋友说,每个蒙古包里都有这样一幅画像,遥想当年,成吉思汗就是利用蒙古包的移动便利性,吃着牛肉干,奶酪,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历史,也因此被蒙古人视为图腾。几百年以后,中原人以游客的身份坐在蒙古包,看着他的画像,喝着酥油茶,享受着草原上的风,这是成吉思汗万万想不到的吧。

傍晚,我们在蒙古包享受了一顿别具特色的草原盛宴,羊肉是带血的,牛肉是五分熟的,虽然别开生面,却有些触目惊心。想想刚刚还是活蹦乱跳的草原精灵,转瞬却成了餐桌上的食物,里面夹杂的弱势群体的无助,惊悚和绝望,无声的触碰着手中的刀叉。

尘世之间,一草一木,都各有自己生存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不想被不相干的人打扰,而草原,也是吧。我忽然感觉到真实的存在,一伸手就能触摸一抬头就会碰撞,那么寒凉,那么坚硬。

这个傍晚,我没吃一口带着血丝的羊肉,更以父母年事已高,受不了蒙古包里蚊虫的侵扰为由,断了大家在此居住的念头,驱车前往具有俄罗斯风情的木格楞。

一路之上,回望来路,突然发现,只有经历过挣扎,失望,希望,尚能存活的一切生灵,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草原的辽阔吧。好在,时光正好,因为我在当场。时光正好,爱我的人在路上,所幸,我也在路上。

篇5:中山陵之行散文

中山陵之行散文

连着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南京变得很湿很湿。每一块土地都在努力地喝着水,无奈水量太大而肚量有限,于是那源源不断的无根之水也只能满溢出来,往四处叫嚣着跑开。

这样的天气很难叫人开心起来,许多北方来的野马早已受不了这样潮湿而纷纷呼号起来,我却是感到高兴的。这样的漫天雨雾下,行人无处可逃,于是住所成了他们最忠诚的依靠,而那整座城市的空旷与雨音都将成为我的唯一所有。这切实的拥有感令我愉悦。

我乘上了出租车,在这样哗哗啦啦的小世界里随风而动。我依靠在车窗上,风带着雨水往我的车窗上扑,直击我的脸庞。眼前渐渐被水雾模糊,所有的雨水都带着决绝往里冲,与我拥抱,亲吻与撕裂我的脸颊。我拒绝了,带着冰凉的触感摇紧了车窗,于是安静与温暖重新将我包围。漫天放肆的雨水,路上孤独移动的小车,城市为这一刻容忍,为这一刻退让。

小车渐渐前行,告别了我的住所,告别了路旁屹立的绿树,告别了我消逝的过去……我来到了中山陵。这是一座陵墓,热闹而不落寞的陵墓。但我真的觉得嘈杂,雨天的城市不是属于我吗?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会被允许出现?我感到懊恼与失望,这座城市与这些无尽的雨都选择了背离我,但我仍不放弃,我要拥抱它们,即使这一刻它们不再属于我一个人。

爬上中山陵的我是如此失望,如此明显的人工痕迹令人难受。近乎崭新的牌额没有时间留下的痕迹,修建的'高大楼梯将我们与中山先生的陵墓拉的如此之近,但也让我们心的距离变得如此之远。再也感受不到了那种灵魂,那种精神,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这令我感到失望与悲凉……时光远去了,我想探寻的又是种什么东西呢?我自己都不知道。但我以为我会翻过一座小山,路石泥泞,荒草杂生,树木怪长,有一个安静的陵墓在沉睡,带着祥和庄严的肃穆,所有的人都在静默,黑白色的衣服拉起了帘幕,鸟鸣声显得悲伤却不悲凉,我们的钦佩与爱慕在触到坟墓的那一刻开始喷薄、爆发。我想的中山陵是这样的:不是人来人往,不是嬉笑怒骂,不是导游的千呼万唤……我想我要对这失望了,所有的人与事都令我感到厌恶,只有银杏,遵循着季节的法则,遵循着时间的命运,陪伴在这,守护在这。无声的叫人如此感动与哀伤。

我拖着湿漉漉的鞋子下来了,连带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看见了雨雾中的南京城:渺小模糊而又脆弱,我忽然心就痛了,酸酸涨涨的感觉从胃里流出来,中山先生呢,他有过这样吗?我觉得他孤独,这样偌大的城市匍匐在脚下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是这样想的吗?我多么想看看他的心,也要让他看看我的心。

中山陵,我猜我还是喜欢你的。

篇6:散文:七夕之行

散文:七夕之行

(一)故友重聚

晨曦透过玻璃漫上房间,微睁开眼,古典味道的台灯散发着轻柔的菊黄色光,将整个房间弥漫,映着淡黄的窗帘,淡黄的躺椅更显温馨。深红色的木质家具在灯光与晨曦中透着一种古朴而深邃的味道。柔软而雪白的床正将自己深深轻拥着……这个七夕的早晨,似乎带着一股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早晨,我在酒店温馨的床上醒来。

这几年,每到七八月份,乘着孩子暑假,一家大小都会回到老家避暑,顺便与许久不曾联系的亲朋好友聚聚,叙叙旧。夫最亲密的好友缪于两个多月前,调到邻县某局任局长,既然回家乡了,自是要前往祝贺。农历七月初六正逢周五,双方通过电话之后便决定下午启程,驱车前往。

两个小时之后与夫已然顺利抵达。缪已候在单位门前,依然清瘦白晰,架一副眼镜更显斯文,言行沉稳,礼数周到地将我们引到办公室外的会客室,颇有贵宾之感。临近下班,并无人员来打扰。各自坐定,轻啜几盏红茶之后,他们不自觉地又开始“忆苦思甜”、“忆古思今”。激情绽放的青春岁月像杯中的红茶,涤荡、浸泡、过滤之后更显浓酽而醇香,经过唇齿激荡,舌喉吞咽之后,将其间的甘苦凝结在笑容中,飘散在话语间。

夫与缪及另外四五个男性朋友相识于二十年前。来自霞浦、宁德和福安的他们,于二十年前来到我们老家工作,他们性格不同,有的沉稳,有的活跃,有的幽默,有的精明。他们的工作部门也各不同,有在公路局的,有在烟草公司的,有在交警部门的,有在公安侦察队的。因为曾在一个食堂吃饭,年龄相当,彼此相识,然后经过岁月的打磨建立起一段不一般的友情。十年前他们先后调入地区的相应部门,或返回自己的家乡,各自有了一定的职务与事业。职位的高低,地域的分割,并未阻断彼此的友情,相聚时,他们撇开一切身份,还是当年那帮质朴的友人,这段纯真的友情在异地延续,越发芬芳。后来即便我们远离家乡,每次回老家,他们都会尽量一聚,追忆着那段苦乐年华,尽数一些“光荣的”、“邪恶的”历史。

喝茶期间,他们又开始一个个联系那些老友了。因为我们来得匆忙,本想吃过饭便返程。准备哪天到宁德再与大家一聚。这一联系,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另外三个朋友都决定下班后带上家小一起赶过来一聚。

因了这些男人日久天长的牵引,也成就了我们几个女人及孩子们间的友情。在这群朋友中,我们是最早结婚的一对,他们的前尘往事,他们的荣任升迁,他们的悲欢聚散都历历在目。随着年复一年的聚聚散散,我们这几个家庭已融合默契。每每相聚都是豪饮欢歌。

缪是办公室出身的,此番吃住自是已安排得妥妥帖帖的。等他们一行到达已是八点多了,这一晚大家顾忌其中一位朋友的身体,小饮慢酌,酒至半酣。席间,大家讨论第二天的行程,都说难得大大小小聚在一起,索性将这个周末玩个痛快。于是线路出炉:第二天早上,就近游玩鸳鸯草场,中午顺道直扑霞浦的大京海滩,夜里在海滩上过夜,听涛声,晨起观日出,然后第三天往宁德另行安排。

七夕在我心中是一个浪漫节日。浪漫缘于美丽的爱情传说,浪漫缘于传统的流传。以往,这个日子只是一个传说,与己无关。这份浪漫也只是一种下意识,潜藏于传统习俗中。而今,在商业浪潮带动下,节日的气氛越发浓烈。在我们即将老去的日子里,这么多人一起吃喝玩乐以庆祝七夕是首次,应该在将来的日子里也是独一无二的。七夕游鸳鸯草场,光听名字,这个七夕我们也算是带着浪漫的期待着。

为了第二天的行程积蓄体力,喝喝闹闹至十一点多大家停杯收箸,回到东华大酒店休息。

(二)鸳鸯草场浅行

温馨的房间,轻柔的晨曦,让七夕的早晨披上不一样的色彩。当天色渐亮,一行十几个人吃过早饭,开着三辆车往鸳鸯草场方向而去。

柘荣号称长寿之乡,位于福建东北部,最高海拔1400米左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夏季凉爽,是不错的避暑之地。汽车在山峦间穿行,蜿蜒的公路,两边青山耸立,清新的空气,淡淡的轻风,偶尔从树林深处飘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让心绪都泛起青翠的涟漪。

据朋友介绍,鸳鸯草场离县城十八公里,位于柘荣县东源乡鸳鸯头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面积达一万多亩,是我国南方少有的生态宝地,为福建最大的天然草场。

车行二十来分钟,远远地就看到山峦换了新颜,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变成低矮平整的绒草,远远望去翠峦如波,此起彼伏,直到云天之外。初来的人群都在惊叹。车到目的地,靠边停下,大家纷纷奔向草场入口。宽大的水泥路直通入口,路边一个圆形的人工池,碧波荡漾。转过一个弯,是一个大停车场,几幢建筑物寂然耸立,放眼四周碧峦层叠,蓝天白云映衬着万亩草场颇为壮观。

一行人顺着山路,向山峰处前进。几个小孩兴奋异常,蹦蹦跳跳领先而去,男人们紧跟其后照顾他们,确保他们的安全,女人们边走边聊边看风景。

由于事先没准备,我踩着高跟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夫后面,爬过几个山头,已然一身薄汗。站在山头一阵风吹过,留下沁心的清凉。草场在风中“碧波荡漾”,不禁伏下身轻抚碧草,一个深呼吸,一股淡淡的草香袭来,身心畅然。起身向前一看,我们的战线已拉得很长,孩子及几个男人们已在更高更大的一个山头停下来小憩,顺便等我们;女人们稀稀落落地散落在路上,而我们落在最后。为了不让他们久等,只能加大脚步继续前进,下了一面草坡,跨过一道干枯的沟涧,再爬上一个较为陡峭的坡地,方才与他们汇合。

这个山头狭长而平坦,密草丛生,偶有一些黄色的小花分布开来,有一种身在草原的味道。大家坐的坐,蹲的蹲,站的站,边喝水吃零食边欣赏四周的风景。孩子们则在草丛中奔跑、嬉戏。附近的小山头都有人群驻足,一波波人群分散在各个山头,或交谈、或照相、或观景……有种各自占山为王的味道。夏天的着装分外妖娆,红、黄、白、紫……如花朵,星星点点地点缀在各个山头上,给绵延碧绿的草场增添一抹动人的色彩。风一阵阵轻送,草在一波波地摇摆,裙裾丝柔般摇曳,草场高高低低地向四处绵延,绿意如柔波延伸到蓝天白云之上……远处的山峰直入云天,一层层,一座座像一道道屏障,与蓝天白云界限分明,站在其间,不禁被这山的雄壮,草的柔美所感动,静伫浅思,一份惬意与安然沁入眉间心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是卑微的,草又是坚韧的。山野、阡陌,草无处不在,但像这样大面积地万木不生,青青小草独占鳌头实属少见。我们放眼这一奇观,纷纷猜测这草场的形成,女人们说是一场大火将这万亩山林焚尽,然后被这“卑微”的小草占山为王,最后成为这万亩山峰的统领者。缪及几位男士揭开迷底: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南方高海拔气候,造就了鸳鸯草场独特的自然景观。据说草场上还散落着形态各异,可爱可亲的鸳鸯影像如:“鸳鸯戏水”、“鸳鸯嬉草”、“敖包相传”……等精妙绝伦的奇观。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清新,四季的风景各具特色,诗情画意,曾经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现在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基地和驴友露营的梦幻天堂。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不禁对眼前的景观又加深了一层欣赏与怜惜。心中感叹: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我们正准备一一尽览那些奇观时,乌云渐渐地聚拢,草场在云层下忽明忽暗。一场雨谋划着洗礼这一片绿意盎然的夏日草场。这漫天的乌云是对草场的`恩泽,还是恼怒我们这群山外来客打破了这片山峦的宁静。大家看看云层更加厚密,匆匆在山头上拍些照片,决定下山往霞浦行进。人们纷纷向山下撤离,还草场以一片宁静。我们刚刚撩开鸳鸯草场的面纱,便匆匆与之道别。

车顺着水泥路在山峦间驰行,我们的心依然流连在那片草场上,那草场的绿意已蔓延至心间,那淡淡的草香已凝结在心头,七夕的鸳鸯草场像一个神秘的童话故事在我们的心怀深处徜徉。

(三)大京踏浪

路在前方延伸,碧水青山向身后推移,九曲十八弯的路被车轮一圈圈地丈量着。一路流泉飞瀑,一路清风蝶影,一路鸟鸣虫唱,一路说说看看,这一行程宁静而畅快。

中午十二点多,途经霞浦城关,匆匆吃过饭后继续向大京海滩挺进。后一半的路程车流渐密,看来周末慕名而来的人不少。这一路从青山绿水间进入喧嚣城市,再融入山海滩涂,变幻的风光,变幻的光影,让情思游弋。

两点左右到达长春镇,斑驳的明代古城堡依然沧桑屹立;苍天古树默守着城墙、海风;几个老人静坐石桌、石凳之间,自在悠然;苍苔流水,似乎生命回到了旧时光。匆匆一瞥这古朴的老村落,车子已将我们拉到一片停车场。

在我们到达之前,这里已下过一场雨,下车并无想像中的热浪袭人。孩子们及男士们更换了行头,大家光着脚,抬着一个大收纳箱穿过一片防护林,到达了海滩。柔软、细腻的沙子溢出脚缝,漫过脚背,有一种被吞噬的瘙痒感与被轻抚的幸福感。五彩的人群如彩带,飘动在海滩上。浪潮一波又一波地涌上沙滩,又退回,最后隐没在海深处。海浪的声音掩没了人声,附近的说话声还没飘到耳畔,耳朵已被浪潮声占领。

三千多米长的海滩在山坳处画了一个半月形,被几个山峰隔断。远处的小岛孤独地被海水隔离。蔚蓝的天空飘着如絮的纤云,给这岛屿,海水,沙滩布下了空旷的背景。一副美丽的油画,铺展在眼前。此景无愧于“福建夏威夷”、“闽东北戴河”之美称。

我游思如梦时,潮水漫上脚踝,清凉一片,脚下的沙子在海水的侵吞下,崩陷,有一种晕厥感。孩子们已欢呼着,随着男士们很快就扎进浪花中,一串串欢笑声如一朵朵浪花跳跃而来。我们几个女人们踩着浪花,看着浪潮捕获他们的身体,又将他们释放,他们忽隐忽现的身影是我们镜头前最美的风景。我们也在浪潮中跳跃着,不一会儿身上也溅湿了。

看着他们游了一阵,我们三三两两地沿远处的海滩行走,回想着去年来时,正碰上台风将至,天空阴沉沉的,风大浪高,只有我们七八个人在这空旷的海边戏浪,微微的细雨扑在脸上,凉丝丝的,海潮一波波地将我们的裤脚打湿,一群人相扶着跳过一个个浪潮,那时的景致别有一番苍茫感。看看身边如潮的人群,天气不同,景致各异,但是一到海边,那种博大与自由的感觉相同。

细心的男士们与孩子们疯过一阵之后,怕我们在岸边玩得不尽兴,租了一艘渔船出海观光。登上渔船,男人们聚在船头,孩子与女人们分坐两边。船只在前进,大家边看海景,边吃东西。收纳箱里有顺路买来的西瓜、荔枝、花生与水,大家各取所需。分西瓜时没刀,男人们往船上一摔,掰成几瓣,此时,大家早已口渴了,也不管形象,拿起西瓜啃了起来。其中半个西瓜,被他们掏了瓤,宛若一顶橄榄帽,这顶“帽子”一下子成了畅销的道具,被几个小男孩传递着戴上拍照,男人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扣向其他人的头顶,大家一下子乐开了,几个男人笑闹着,像回到童年时光,抓扭在一块,女人们拿起手机抢拍镜头,一下子大人、小孩笑得前俯后仰。

大家在嬉闹了一阵后,渐渐安静。远处的岛屿渐近了。远离海滩,海水越发得蓝了,海天交界,一片湛蓝,一片深蓝。看着这宁静的风景,心海深处似乎也变得静谧了。大家不说话,只看这天这海,似乎走进一个梦境,刚才那阵阵的喧闹已被置之梦外。船老大加大马达,马达声把这片刻的宁静打破,靠右边有座小岛,那一小片沙滩洁白如玉。大家纷纷让船老大停向那片沙滩,那水清澈见底,鹅卵石颗颗可见,当我们跳上沙滩时,已有几个人在那拍照。岛屿的山石高大重叠,形态圆润可人,在碧树的映衬下,像个大型的盆景。这里避风,海水轻抚着沙滩,一片宁静。大家踩踩水,挖挖沙,拍拍照,稍作停留,便重新登上船返航了。

渔船向海岸行驶,远远的山峦上,竖立着一个个高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组,如一个个大风车,排成一排耸立于山峦之间,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海岸线在靠拢,蓝天白云,衬着一排绿色的防护林,阳光沙滩,彩色的人群在飘动,浪潮涌过白色的沙滩,吻上裙裾与脚丫,抚平脚印又退回海中。太阳已向西,阳光照在海水间,形成一道金黄的光影,随着海水的波动,水晶般地闪动,如跳跃的音符。

靠近海滩时,男人们已纷纷跃入水中,如一尾尾梭鱼,打着浪花向岸边游去。重新登上海滩,孩子们又扎进水里玩耍。我们收拾了一下吃剩的食物及垃圾,准备返回霞浦市区。此行准备听海、看日出已经泡汤。今天是七夕,岸边的帐篷早已被预订一空。

太阳栖上防护林的树梢,给山林镶上一道金边,留下一片剪影,投影在沙滩上,留下一道金光。沙滩、林影、夕阳、蓝天也是一道浪漫的风景。我们收拾行装离开沙滩,将七夕的海滩留给浪漫的人群。不知这个七夕之夜,有多少人的梦被大京的海潮打湿,不知大京的浪花又听取了多少浪漫的爱情故事。

(四)七夕之夜

返回霞浦,城市的灯光已然璀璨如虹。穿过滨江的一座石桥,男士们站在桥的那边叫着:仙女们,赶快过鹊桥寻找你们的夫君去。我们一懵,看着灯光闪烁的亭台,确实也蛮应景的。一阵哄笑,大家涌向这里最著名的海鲜大排档一条街。

坐在这河滨之上,吃着各色海鲜,吹着习习微风,远处灯火摇曳,近处歌声渺渺,不时还有年轻的女孩过来兜售玫瑰。看到玫瑰,霞浦的朋友告诉我们,他老婆正好七夕生日,他每年都会给老婆买花,有一年他老婆收到花就直接扔进垃圾筒了,说他浪费,从此他没敢再送花。许多时候,女人的浪漫已被生活的实用所替代,男人的浪漫也被日渐平淡的生活所扼杀。回想年少时光,女人们一片惋惜声,男人们一片惭愧声。

这么特别的节日恰逢这么特别的生日,男人们为他老婆点了一首生日歌。两位美女抱着吉他献唱。一首轻柔温婉的生日歌飘荡在深夜的街头,别有一种节日欢乐的气氛。一曲唱毕,男男女女都为她敬酒祝福。她的笑容灿若星辰,这一天不管是累着,还是开心着,这个生日都是一个难忘的生日。

灯火珊阑,午夜的霓虹已为七夕披上浪漫的夜纱。这一天我们感受了青山碧水间的怡然,感受到大海沙滩的宽广与浪漫,也感受到新兴城市的繁华。当我们融进这七夕的夜色中,我们也成了一道浪漫的风景。

篇7:芦苇之行散文

芦苇之行散文

先前只在京剧《智斗》里面听到过沙家浜这个地方,一直以为只有铿锵山水才能孕育出阿庆嫂那样不卑不亢的人物。不曾想开春后,我有幸可以亲眼目睹位于常熟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之姿,不料却是如此柔婉明净,如清丽伊人,敛一切狂**澜于安静水眸,不见丝毫端倪。

那一日骄阳带着初春微朦的色彩,绿水幽幽清风依依时,心底升翠处,恰见一曲红廊绕着澄净的湖水横波而过,颇为古朴典雅。顿时驻足,但见其侧天空湛蓝,芦苇丛生。时值三月,苇叶不免枯黄。但黄叶纤长,入目苍劲。参差交织,虚实相错。层次映衬间有盈光拂动,飞虫明灭。始觉岁月源远流长,而“智者乐水”之志久恒也。偶有淘气的白鸟忽然展翅,惹得众鸟飞鸣不已,四散于淡蓝天幕中。碧波涟漪中倒影和谐,融贯天地人之间的唯美。此景此情,不似茂林修竹繁盛,却自有一番细水绵长的沉淀之美。

曾经看过一个无声视频,名字叫《忧郁河上的桥》。大概是落日黄昏里的康桥吧!那座桥因为一个人,一段往事而成为佳话中的音符。乘着乌篷小船在芦苇迷宫中游荡至蒹葭桥,我不免想到了另一本书。《诗经》里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多想在漂流的时光深处掬一捧绿,放在手中,轻轻地畅想!虽然那千年前的故事和这座桥并无瓜葛。可摇着木筏,轻巧而过时,我似乎还是看到了蒹葭苍苍,晚霞为装,秋水碧影,一捻馨香!遥想碧波之上,月亮之下的伊人,是否曾与我有过同样的心结,是否曾与我共有同一片天堂。

走到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深处,忽然发现暗合了心灵的节拍。瞳孔边影,一抹幽蓝泛着微微的宁静。抬眼,墨绿的叶子点缀着天空,同时也在生活的边缘勾勒出淡然的印痕,反射出点点明朗的光。既无风雨也无晴的日子,水天相接的远景近景都一起默然。那些凉亭建筑也开始悄然地退后,殒落成纤巧的想象。徒留那茫茫芦苇一簇簇一丛丛铺排成苍翠的记忆,连那倒影都一并苍劲地耸立着。终有一天狂风会卷起层叠玉浪,但是我依然记得那一天——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依然记得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柳丝低垂,百鸟纷飞,悄悄将沉睡多时的`春天唤醒,将海子的期盼点亮。有句话曾穿过乱红秋千,穿过杏花春雨,穿越喧嚣的人生百态,终于在这个宁静的所在开成一片安然。这里有一湖清幽荡着微不可见的涟漪。黛青色的屋顶,纯净的白璧,整齐又庄严的肃立。掩映在芦苇半遮半露的梦境里,以一种守望的姿势清晰着。而那大片漫卷的芦苇俨然成了辅助的节点。盘根错节低诉着生命偶尔的荒芜与无力。那苍松碧柏的倒影亦像翡翠丝带,环环绕绕若隐若现,尽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见过此景,有了此情,懂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玉树临风剪剪,小桥流水细细,雕廊画壁无泥。这一路处处皆是干净细致清灵透彻的自然泼墨。究竟有多美?我真的写不出!不能长时间停留,更不敢轻易驻足。害怕轻轻的一呼一吸都会将她宁静的梦惊醒。也只有那朝阳明月才可以拂慰她的颦笑。因为这里不需要太多的人声。我只是这样在心底痴念着,这才是真正的江南,真正的灵魂栖息之地!当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怕是也没有如此的钟灵毓秀之气吧。都说远离尘埃的陈旧之地才能抗拒时间的流逝。那么我相信,我的心底已种下了古老的精灵。任地老天荒,任斗转星移,心灵一隅 ,不灭灵犀。

曾有朋友说心思细腻的人,对美的追求都是极致的,但我并不知道究竟怎样算是他说的极致。向着阳光的时候,我想象不出这里的每一颗芦苇都是怎样顽强地同敌人周旋过。走过青石板路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两边的特色饮食被多少文人当成过欣赏的文化。

一步步丈量脚下的土地,我不知道有多少专业人士曾担忧过,怕现代文明把这里的古典淹没。我只知此刻我的心,早已醉在这些柳丝依依、廊坊高耸、芦苇摇曳、流水明媚里。作为一个平凡宁静的女子,只有一颗安然无奇的心,没有那样的高度和深度,自然也体会不到那些远虑!也许有一天,她也会面目全非,熙熙攘攘。但我始终相信,她的内心最深处依旧深藏着芦苇的心魂。任来往人群如何络绎不绝,沙家浜就是沙家浜,是那位曾在芦苇的柔韧中,千锤百炼直到波澜不惊的伊人……

篇8:记者之行散文

记者之行散文

在学校期间从没有过以后要当记者的想法,甚至有点排斥,这是因为经常看到那些娱乐记者死缠着明星,挖掘他们的隐私,揭露他们的伤疤,我觉得那是一种残忍的行为。直到大学期间,做了院报社文学部的成员,平常也去校园做采访,进而慢慢了解了其中的乐趣。

毕业以后,因为那份想当作家的梦想和想成为都市白领的理想,毅然从稳定又舒适的化工厂辞职,带着环游中国的想法去了美丽的湖南,虽然历时三个月,但是确实幸福、快乐的度过了。回到家乡以后,我有了新的目标,就是想进青海日报,为此多方打听,多方咨询。不过我什么经验都没有,只是喜欢写而已,这是我的一个劣势。我就去书店学习有关新闻写作的知识和经验。人生路上总是充满惊喜,偶然的机会,我去了一家体育传媒公司上班,虽然只有每月1500元的收入,但是 我还是很开心的,我觉得我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就好走了。我从小就喜欢体育,甚至成为我们初中时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女生体育委员,这样的双重诱惑下,我开始了我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工作其实也挺轻松,每天就是去外面采访,寻找关于体育、健身、快乐运动的精彩瞬间。然后就是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发文。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每天的走街串巷让我从一个路痴,变得对西宁的大半个街道熟悉了。这份工作只是打了一个基础,真正走上正轨的还是有幸来到了青海财智生活频道,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所以老天才安排了这样一个平台给我。刚接触电视编导这个岗位,说实话,真的很陌生,但是那种好奇心和自信心又驱动着我,我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频道老师的指导,我对电视编、做、采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写了第一条专题片:信用卡系类专题报道,虽然很顺利的采访完、撰稿完了,但是由于我从小是写惯了比较文艺的文章,没有经过系统的新闻写作培训,因此我的专题片带有很浓重的文艺范,可以说不是真正的新闻稿。但是老总的鼓励和认可,让我越来越有激情,越来越有冲劲,很喜欢那种每天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脑洞大开、头脑思想碰撞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我每天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真的很紧张,但是我还是压下来了,多次采访以后慢慢就习惯了,在电视台的几个月里,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从刚开始的说话紧张到现在的流利、从刚开始的文艺范的写作风格到现在的正规新闻稿、从刚开始的设计问题、思路到现在的有选题就知道采访问题、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对各行各业的了解等等。这就是一种成长,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修炼。

虽然在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上有很多的快乐,但是可能是因为性格问题,遇到了很多问题,让我困扰、让我迷茫的问题。我一直都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一直认为只要你肯努力、肯拼,幸运之神就会亲临你,我始终相信,只要踏踏实实的,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我有时候却不知道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我坚持的路到底是否是对的。

迷茫归迷茫,自己选择的路还是要走,要走好。要想成为自己想要的那种人,那就要直视自己的问题和缺点,并一一去改正。希望和信念在哪里?那是来自于自己的心、来自自己对梦想和理想的渴望,失败了,没有关系,重新整理装束和心情,再次出发。带着微笑、带着美好的心情、带着不一样的自己,再次起航。

篇9:乔家大院之行散文

乔家大院之行散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导演张艺谋在乔家大院执导拍摄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影星巩俐在这里留下了倩影,乔家大院因而闻名全国,近年来,一部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后,一炮走红,风靡全国,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作为一个似乎与乔家大院很有缘的乔姓人,我对乔家大院更感兴趣,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美好的夙愿,到乔家大院去看一看。去年冬日的一天,一次赴山西学习的机会,使我如愿以偿。

大巴刚刚在乔家大院附近停下,我就萌生出一种难以明状的亲切感,周围到处是挂着“乔家大院”牌子的饭店、商品房,同游的人边风趣地说“到你家了”,我一边兴高采烈地回应着,一边来到了乔家大院的正门。它的右方挂着不太清晰的“山西AAAA级著名旅游景区”的'牌子,顾不上照相,便迫不及待地随导游走进了这一个神秘而又真实的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祁县境内,是山西4A级著名旅游景区。我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乔家大院建筑注释:“内分6个大院,20个小院,共313间房屋,布局宏大,工艺精美,观其外,如城如堡,高大雄伟;察其内,如宫如殿,富丽堂皇!所以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居民建筑的一颗明珠”。并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刚走近乔家大院,我就产生了许多疑问:乔家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势力?盖如此豪华的住宅?带着这些疑问,我便请导游介绍:乔家原是清代晋商巨族,发迹于清乾隆初年,衰微于民国末年,前后称雄包头商界200余年,故有“先有夏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誉。盛极时,统领几十个字号,横跨几百万平方公里,拥资千万两白银,可以说财大势雄!在乾隆至民国的200余年间,乔家几代东家和掌柜在北中国商界、金融界呼风唤雨,真可谓弄尽风流!

走进乔家大院,给人一种感觉是那么清新秀丽,古朴典雅,青砖灰瓦,雕梁画柱,十分的雍容华贵。标准的清代四合院建筑,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整个设计呈“双喜字”形状;屋顶排瓦煌煌,美不胜收;门楼斗拱翘然,妙不可言;院墙壁垒巍巍,高不可攀。沿着用青砖铺就的甬道走进乔家北院,两座主楼坐北朝南,名曰明楼,巍然矗立,傲然俯视,其高大之形,如山如岳;其雄霸之气,如君如王。远望明楼,卓然、蔚然、超然,雄大雄伟;近看明楼,砖雕、木刻、彩绘,精湛精美;上悬“光前裕后”匾额,彰显出主人雄视千古的大气。走进楼内,古朴典雅的装饰映入眼帘,特别是后墙东西两侧的两挂门帘,更加引人注目,导游讲:这两挂门帘后面并没有门,它后面只是主人设计装修了像门一样的两面镜子,这样既显得室内空间比较大,又使来客以为还有两间卧室,真是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最后导游卖关子地说:这就是我们当地的一句成语“墙上挂门帘——没门。”

走进乔家南院,布局宏大,结构精妙,如园林之优美,如宫殿之辉煌。特别是屋顶护栏和墙壁门头上的雕刻,更是引人入胜,美轮美奂,欣赏价值极高。砖雕葡萄,枝壮、叶茂、葡萄繁,鲜美鲜活,真乃砖雕之神品。砖雕兽头像,其状特异,非常兽之形;其态特异,非常兽之神。其天兽耶?其仙兽耶?砖雕小门,雕饰精美,颇为雅气;冠名“洞达”更见雅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有两幅书法极品:一幅乃赵铁山书法,此公乃乔“在中堂”主人乔致庸孙婿、近代著名书法家,文章美,书法美,砖雕也美。另一幅就是百寿图。是乔“在中堂”的孙婿、近代著名学者、篆书家常赞春用篆字书写,能工巧匠雕刻于墙壁上,百寿图还配了副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横批“履和”。相传是清廷陕甘总督、军机大臣左宗棠来乔家时撰写。

走出乔家大院,察今思古,触景生情,感到此行不虚,受益匪浅。

篇10:青春之行散文

青春之行散文

桂林是一个旅游与人文中的城市,但它因风景而得名。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一半年,很多的时候我们心向往自己能够住在这里。其是一个直实的内想法,但是我们在退伍的时候一直没有到桂林的源头阳朔去看看。每年这时候有很多的新兵下连,前一年下连的新兵这时候便成了老兵。

桂林的这一年半中的时候,有很多难以忘记的故事。同时也有难以忘怀的人生留恋,青春的这时候我们一直想着如何成就自我。在人生路上我们或许还记得那些往事或迷人的'梦,梦中的我们是多么可爱与宽容。在桂林的梦中的我们或许失望,或许因某事而高兴。迷人的青春之梦在我们青春的时候一直想像,在我们的人生现实中了解自己与人生路。每个人每天都做着可爱迷人的美梦的时候,我们或许因为这个梦而苏醒。或因这个梦而不断的去回忆过去,过去我们有种种现实。但我们为什么用记忆与人生来诉说着那个过去中的我们对现实的封闭,对现实中的记忆是那样模糊,对人生路是那样悲观。我们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心中或许存要一些让人回忆的过程或故事。而这个故事是我们对人生,对自己的一个总结。

青春之行桂林结束了,因为我们 面对的时候是一个成长记忆。同时也是对自己与人生一个总结,因为我们还在梦还许多还有未能说的梦。我们的梦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在梦在人生记忆中。

篇11:海南之行散文

海南之行散文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半月前,刚从海南归来,至今仍很留恋。此时很想为海南之行写点什么。

留恋什么呢?这不单是那浩翰的大海,湛蓝的天空,金色的沙滩;还有那随风摇曳的椰树。

很早就听说海南不单是一个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屿,其空气质量也是全国之首、世界第二。这对于刚从北京雾霾中出来的人来说,感觉这应该算是国人畅快呼吸的天堂了。

有趣的'是,如此风光瑰丽的海南岛,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流放“逆臣”之地。可想:那荒芜时的海岛,其自然美景又会是哪般模样?

到海南的第一站是海口,首先漫步游览了以海南热带观赏植物为主的万绿园,并饱饮了当地特色的大椰子,那大椰子太大了,一般人怕是一口气喝不完它。

午后,特去海口骑楼小吃,品尝了海南的四大名菜中的三个(那一个不感兴趣)。紧挨着的就是著名的骑楼老街,令人惊叹的是,早年南洋风格的骑楼老街破损后,被人工巧匠经过修旧如旧的处理,再现出如此优雅的南洋雕饰建筑风格。

第二站是三亚的大东海。就是祝寿吉语常说:福如东海的大东海。为此,我们在大东海下了水,品尝了大东海的海水,沾沾福气。

第三站是三亚湾。说到此,不得不说说三亚的椰梦长廊—很美,最美之时当是到了傍晚。夕阳辉映下的椰树,在海风的吹动下,婆娑起舞。海涛声此起彼伏,海水翻卷着层层白浪,向海滩上涌来。此时的三亚,如清丽妩媚的少女,让人流连忘返。

一周后,我返回到北京。还好,北京刚下过雨,但氤氲弥漫的空气中仍有令人不爽的味道。唉!椰梦长廊的梦该醒了。

兰州与黄河散文

时光记忆你,谢谢有你存在心情随笔

西行记游记随笔

游兰州作文

心情随笔散文日记:瓶颈

简单优美游记散文

游随州大洪山记游记随笔

美丽的河西作文

观沧海翻译为散文

关于母亲的故事随笔:背着月亮的母亲

兰州之行散文
《兰州之行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兰州之行散文(锦集11篇)】相关文章:

静宁送亲行散文2022-07-25

秋天的额济纳作文2022-10-16

关于心情的随笔散文精选2022-04-30

唯一的出口心情随笔散文2022-08-28

匆匆六年初中作文2023-01-24

天梯山游记作文2022-05-08

近亲出的鸽子短文散文2022-05-06

优美英语散文――真爱2022-08-02

优美散文心情随笔2024-03-03

孤心情随笔散文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