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时间:2023-11-12 08:21:4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通用6篇)由网友“刘音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篇1: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这七个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大家都知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句中划线处非能水也中的水,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它的前面因为有非这个副词,又有能这个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所以,它活用作动词了,意思也变成了游水。

②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草药》)句中加线处草已芽中的芽,因为它的前面有副词已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意思变成了发芽。

③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未花时采中的花,也因为在它的前面有未这个副词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译为没有开花的时候采集。

④则粪概者先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先芽中的芽,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因为在它的前面有先这个带有副词性的词语的限制;所以应该翻译成先发芽。

⑤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察今》)句中加线的句子中的表,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标记,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一个先字,所以也属于名词动用,翻译后的意思是设立标记。

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一般的.说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的后面如果带有一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作动词了。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划线处的函,原本是名词,意思是木匣子,可是在句中因为带了宾语首,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该译为用木匣子装。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的函,也是因为带了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思也是用木匣子装。

③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句中划线处的目之所以活用,也是因为它带了宾语项王,因而,应译为给项王使眼色。

④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察今》)句子里划线处的法字,原也是一个名词,因为它也带了宾语其所以为法者,所以名词动用,应译为效法。

⑤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刃活用了,因为它带了宾语相如,所以得按照动词来翻译,译为用刀杀。

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按照常理,名词也是不能带补语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的情况在。此时,那名词自然也就活用成动词了。如下面的例子:

①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句中的军就属于因为带了补语而活用作动词的典型例子。军的本意是军队(在它的后面有一个介词于省略掉了),活用之后应译为驻军。

②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加线处的吏,原本也是一个名词,官吏的意思,可是在句子里,由于它带了补语于土,因此也活用为动词。在翻译的时候,应当按照动词来翻译,以为在地方上做官。

③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信陵均窃符救赵》)句中划线的部分留军壁邺,是一个动宾动补式的联合短语,,在这个动宾短语中,留军意思是叫军队停下来,而壁邺中的壁,原来本是名词,营垒的意思,在这个句子里,因为带了补语(于)邺(介词于在原句中省略了),所以也活用作了动词,译为驻扎。

④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三则》)句中的划线处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就属于名词动用,那是因为它的后面带了补语(于)其中(于属于介词的省略),于是,洞应译为打洞。

⑤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归有光《项脊轩志》)句中划线处中的垣墙,原本是名词,意思是墙,在句子里由于带了补语(于)周庭(于也是属于省略了介词),于是,垣墙也就应该翻译成砌上了一道墙。

⑥忠牧公尝牧梁州,(何易于《书褒城驿壁》),句中划线处的尝牧梁州中的牧,原本也是名词,只因为带了补语梁州,活用成了动词,于是不能翻译成州牧,只能译为做州牧了。

四、名词与所组合,名词活用作动词。众所周知,所字短语的构成是: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的名词性短语。所的后面跟着的一定是一个动词,所以,它的后面跟着的如果不是动词,那么,不管是什么词性的词,一律活用作动词;名词也不例外。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划线处的所罾中的罾,它的愿意是方形的鱼网,由于与所组合了,因此,活用作了动词,应该翻译成捕捞。

②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记王忠肃公翱事》)句中划线处的所货中的货本来是名词,财物的意思,也是因为与所组合了,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应译为买来。

③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句中划线处的先,因为与所组合,所以也活用了,应译为抢先。

④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句中划线处的中宝,愿意是宝贝,现在必须翻译成当作宝贝的,因为与所组合词性发生了变化,名词动用了。

五、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一般的说,而是不能连接名词的,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前后如果有了连词而,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成动词了。如下面的例子:

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句中划线处中的惑就属于这种情况。惑原本是名词,意思是疑惑,活用之后,必须翻译成有了疑惑。

②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加线的地方过而能改中的过,也要翻译成有了过错,因为在它的后面有而的连接。

③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庞涓列传》)句中划线处的西,也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译为向西挺进。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去今之墓而葬焉中的墓,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坟墓,由于句子里有了而这个连词的连接,所以也活用成了动词,应译为修坟墓。

六、名词在句中处在谓语的地位上,名词活用成动词。名词在句子里一般是不能充当谓语的,除了在判断句中,名词性短语可充当谓语外,其他情况下,名词在句子里一旦作了谓语,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活用成了动词。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句中划线处中的花就应该译为开花,因为它处在了谓语的地位上。

②原轸朝,问秦囚。(《崤之战》)句中划线的地方,朝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朝廷,因为在句子里充当了谓语,所以也活用成了动词,得译成上朝。

③五步之内,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句中的缟素,原意是白色的丧服,在句中由于充当的是谓语,所以也活用为动词,必须译成天下人穿起白色的丧服。

七、名词与者组合,名词活用成动词。如下面的几个例子:

①粪溉者先芽。(《采草药》)

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增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韩非《说难》)

④如平地三月花者。(《采草药》)

以上四句中划线的地方,粪溉者、冠者历山之农者,其中的粪、冠农花,均属于与者组合而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分别译成施肥、行过加冠礼、务农、开花。

篇2: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1.  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 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 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 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 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 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 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 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 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 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25 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

篇3: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

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

6.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

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离骚》死,为……而死。

2.而世不能与死节者比。《报任安书》为……而死。

3.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四.名词活用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用作动词:游水)《劝学》

2.或师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

3.族秦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

4.义不赂秦(“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

5.由山以上(“上”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師》军,驻扎。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師》鄙,把……当作边邑。

8.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師》盟,结盟。

9.鸷鸟之不群兮。《离骚》群,合群。

10.则耻师焉。《师说》师,学习。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师,学习。

1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

13.德何如则可以王?《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桓晋文之事》树,种。衣,穿。

15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使眼色

16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焦土,成为焦土。

17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报任安书》衣,穿。

1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祖,效法。

五.名词作状语

1.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东”作状语,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作状语,每天)《劝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和“下”作状语,向上、向下。《劝学》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是项伯复夜去。(夜,充当状语,当晚)《鸿门宴》

6日夜望将军至( “日”“夜”充当状语,每日、每夜)《鸿门宴》

7.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日、时作状语。天天。)《归去来兮词》

8.雄洲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9.下临无地(“下”,作状语,向下)《滕王阁序》

10..辇来于秦(“辇”作状语,用车子)《阿房宫赋》

11.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六.形容词作名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

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

3.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甘肥,甘美的食物;轻暖,轻快暖和的衣服。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惑,疑难问题。

5.志不在小(“小”用作名词:小的方向)《鸿门宴》

6.圣益圣,愚益愚(圣,圣人。愚,愚人。《师说》

7.而大遗(“小”“大”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8.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硬的兵甲。锐,锐利的兵器。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老,长辈。

10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明,明智。

七.形容词作动词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好,喜欢。

2.火尚足以明也(“明”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老,尊敬;幼,爱护。

4.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短,揭短。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用作动词:用尽)《鸿门宴》

6.齐彭殇为妄作(“齐”用作动词: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7.亲贤臣,远小人。《陈情表》亲,亲近。

8.不能独完(“完”用作动词:保全)《六国论》

9.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用作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六国论》

1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用作动词:走到头)

篇4: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篇5: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1、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4、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5、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2、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1、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2、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3、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2、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3、生死而肉骨 生:使复生

4、惊天动地 惊:使惊奇;动:使感动

5、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儿惧,啼告母 啼:哭着

九、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3、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十、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2、富国强兵 富、强:使┉┉富、强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苦、劳、饿:使┉┉苦、劳、饿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2、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3、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1、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

1、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2、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十五、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一只狼(名词)

篇6: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初二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过秦论》教案(多媒体教学)

文言文学习方法浅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二英语的期末复习计划-学习计划

古代汉语学习总结

唯美的文言文说说

高二期末物理复习计划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通用6篇)】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复习词类活用2022-04-30

过秦论教学设计2023-11-17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2022-05-06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木兰诗2023-02-15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022-07-23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2023-10-03

三文言文部分词类活用总结2022-10-28

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2022-11-20

高考文言翻译七大关注点2022-04-30

词的兼类和活用2022-05-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