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里的童年散文

时间:2023-12-16 08:21: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鞭炮里的童年散文(集锦9篇)由网友“快乐的冰”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鞭炮里的童年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鞭炮里的童年散文

篇1:鞭炮里的童年散文

鞭炮里的童年散文

去年春节,值了多日的班终于在清晨有了歇息的机会。下了夜班刚好是初五的清晨,想到能休息两三天了,心里自然是轻松了许多,于是舍弃了上下班常用的代步自行车,改为步行回家,一是想散步,二是想好好感受一下年未清晨的气息。过年这几天一直是值班,总是忙忙碌碌,也就没有功夫和心情去感受过年的气息,难得有这种怡然自得的心情。路不远,也就是十五分钟的步程,心情好了,走起路来都觉得轻松,一时兴起还小跑了几步。因是初五,国人习俗中有正月初五“破五”的习俗,于是那或远或近的鞭炮声也就不绝于耳了。当然,过一会儿我到家后,自家的鞭炮声也会加入到这“破五送年”的喧闹中。

至家中时小儿已起床,闻听我要下楼放炮,拿了他的小飞机烟花便兴高采烈地与我一同下楼玩耍,那神采与去年的害怕放炮成了两个极端的对比。霹雳啪啦的声响中,年也就随它一同慢慢走远,年味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淡,看着余味未尽而兴高采烈的儿子,于是想起我们的童年,想起我们童年时的过年放炮。

小时候没有见过这样多的花炮品种,当然也没有这样多的余钱去买那些各种式样的炮仗烟花。我记忆中年初一早上起来后,一家人围在灶间,母亲包饺子,父亲烧火煮饺子,我们三个小毛头则兴奋地等着吃将要煮熟的饺子,看着灶内那红色的火苗舔舐着锅底,心中是满满的期等,期待吃上喷香的饺子,更盼望吃完饺子后父亲的压岁钱,但那时家里穷,父亲能拿出手并分到我们手里归我们自己自由支配的,常常是那种墨绿色带着轮船图案的一张崭新五分纸币,后来偶尔也有发给一两毛钱的时候。如果手里有了一两毛钱,那最大的愿望就是拿一毛钱去街上买上一挂一百响的小红鞭,一挂也仅有十三四公分长的样子,每一个鞭炮也极小,约如圆珠笔的芯子粗细,两公分长。炮既细又小,那装药量自然也就小,燃放起来的声响可想而知也并不会很大,仅仅是“啪”的一声。然而即便是这样,如果能买上一挂回来,我们都会因为它而兴奋好几天。开心的我们会把那一百响的小红鞭中间捆绑着炮焾引信的联结线全拆开来,让一挂短短的鞭在我们手里转化成为一百个小炮让我们慢慢玩。拆下来后往往我们会认真地数一数它是不是够一百个,当然很少有足百的时候,于是心中便难免会暗骂那造炮仗的人,这也许便是我对于商品质量的最早抱怨吧,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消协之类的单位,这忿忿之情当然只能是留在心中了。

有了这近一百个小炮便有了我们这些穷孩子关于年的许多快乐记忆,从大人处拿上一根上供祭祀用的香,点燃后便开始我们过年放炮的快乐之旅。或将小炮置于酒瓶中,或是插在墙壁的砖石缝中,或是插在雪地里,或是插进泥里,总之能让我们想到可以改变放炮效果的方法都会成为我们快乐的道具,那“啪”的一声过后总会伴有我们开心的欢笑声,然后再去找寻下一个可供安放小炮来让我们寻乐的道具或地方。那快乐便在这“啪、啪”声中传递。当然也有让我们失望的时候,那就是炮点燃后,你久久的等待后它却没有响,那一刻多少是有些失望在心头的,不过我们不会把这种不响的炮浪费掉,我们还有别的玩法,于是把这些不响的炮重新拾回来,将它从中间直接折断成“V”字型,里面的火药便会从纸筒中露出来,用燃着的香点燃它,会成为我们自制的小烟花,我们称之为“呲喱花”,因为点着火药后,那燃着的火药会顺折口的方便“呲……”的一声冒出来,并快速燃烧形成一道美丽的火焰因而得名,这未响的鞭炮成就了它另一种形式的绚丽绽放!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响的情况,如果大人放完一串鞭炮,地上通常会有十几个或是几十个不会响而无火药纸捻的鞭炮,这时候我们通常会把它们一个个拾了回来,从中折断后摆成不同的几何图形,使露出火药的折口处有互相关联的对应关系,而且又保证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点燃后所产生的火焰恰好又能呲向对面的火药部位,并使之燃烧,这样形成连锁反应,这便是我们的伟大“呲喱花”作品了,有点儿今天多米诺骨牌或是大型烟花的味道,当然这仅仅是微缩版的。你别看说着简单,真要做起来倒也需要相当的经验和能力,并不是说每次都能成功,但如果成功,那快乐几乎可以和艺术家们完成一件美妙的.作品的感觉相当!另外,我们也有把它们的火药全部用手捻出来玩的时候,那一小堆火药或是直接摆成细细的蛇形或是其它形状,点燃了来玩。有胆大者也会把它们重新用纸包裹起来,然后找来一根炮捻来插上,去尝试自己制作炮仗的能力。于是,孩子们快乐的过年感觉便在这废物利用与点点滴滴的动手创造的玩乐里一点点逝去。当然这期间难免会有谁因为燃放不小心而被炮炸着手的时候,但因通常是小炮仗,基本没有多大威力,也就造成不了什么伤害,通常是哭过以后还会接着玩,这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经典例子!

如今炮仗烟花的种类多得不胜枚数,也为了迎合人们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奇玩艺儿,放起来也确是好看,而且也更安全,但玩过之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细想之下,少的或许正是那因为稀少而激发出来的创造力,以及那种对好东西的珍惜之情吧。当然还会少了我们儿时的那种过年氛围和那份记忆。

儿子放小烟花炮仗后的心情也是快乐的,于是我和他妈妈在玩炮这方面也没有怎么去限制它,毕竟他是男孩子,也在一年年在长大,童年会慢慢离他远去,所以我们想让他的快乐更简单一些,让他去感受这份只属于孩子们心中那关于年的快乐!

年,渐行渐远,儿时关于年的记忆也会随时间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会老去,有一天当我们的孩子变成大人,变成父亲,不知他们关于鞭炮、关于年又会有什么样的记忆……

篇2: 童年趣事之鞭炮散文

童年趣事之鞭炮散文

说起童年,不能不说鞭炮,打很小时,身为男孩子的我,便对鞭炮情有独钟,刚开始时三四岁时,自己断断是不敢燃放的,人小跑得慢,不等跑开,那炮捻子较棘的就会在你手边炸开,不但手会震疼,且那响声也是极其吓人!

到了四五岁时,自己就非常有胆量了,点燃了一支佛香,将那炮捻子捻直,放在院子的空旷处,一条腿半蹲下,一条腿则向鞭炮的方向伸直,脚尖抵住地,保持一种随时跑离的姿势。小心地点着了炮捻子,就马上跑开,有的都跑出十米开外了,那鞭炮才响,倒感觉起实在不应该那样的害怕!

再稍大时,就开始玩鞭炮的游戏了,有的是比谁的炮响,有的是炸雪堆,有的则是点燃后往胆小的伙伴身旁扔,看到伙伴害怕的样子心里就有一种快感。最有趣的莫过于炸碗了,比谁的炮把不用的旧碗炸的高。找一个旧碗,把鞭炮放在一个较为平整的地方,用碗龛住鞭炮,独独露出炮捻子,点燃后快速的跑开,随着“嘭”的一声那碗便飞上了天,几个伙伴们便会齐声哈哈大笑……

说起炸碗,玩伴付杰做的事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也会让人笑掉大牙。有次我们又比赛炸碗,我们几个手里都准备好了一个旧碗,唯独付杰没有找到,他后来实在急的不得了,索性将他奶奶吃饭的新搪瓷碗拿了来,比赛后,他奶奶的搪瓷碗哪里还能看到一点白瓷,黑乎乎的一块黑铁皮,哪里还有白搪瓷碗的影子!为此,付杰结结实实地挨了他老爹一顿揍!

儿时家里穷,大人根本不会掏钱给孩子们买鞭炮玩的。我们就去各家各户捡炮。春节那天按照头天晚上约好的,早早地起来,溜到了一起,一个村里几百户人家,我们却知道哪家喝汤放炮早,哪家晚。

先去每年放炮早的艳立家,到了他家,透过大门缝看到他家已是灯火通明,人已经起来了!有拉风箱的声音,于是我们几个便盗贼般跳过了他家的矮院墙,猫在墙角处静等,这时艳立的爸爸将炮挂了出来,乖乖!比去年的.那盘长多了,我们几个馋得个个眼里冒出来蓝光来,随即摩拳擦掌,只等炮一点燃,我们几个便会围上去捡那没有炸响的鞭炮,

这时艳立的妈在厨房里喊艳立的爸爸“他爸爸,这风箱怎么没风了,你过来看看吧!”咋的?难道风箱坏了,这锅里的水烧不开,没法下饺子,这炮就不能放!妈呀,这得等到什么时候?艳立的爸爸去了厨房,院子里已没有了人!

“咚咚!嘭……”外面传来了鞭炮声,听声音方向像是豆家的,那炮声催的人心急,难道豆家的炮今年提前放了?都蹲了快好久了,不能白蹲!这时只见建才猫着腰小跑到那挂鞭炮旁,揪了一段揣兜里,麻利儿地翻墙而出,想是奔了豆家去了,建才的行动就是榜样,我们几个起身效仿……

天亮的时候,大家伙三五成群的到各家长辈那拜年,一边走一边议论:“你知道不,今天艳立家的炮挂在院里,等艳立妈下饺子的时候,艳立爸爸去点炮,却发现炮没有了,只剩一个炮杆子杵在那儿……”

我们几个相视一笑,随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幸亏艳立的爸爸多买了一盘,不然的话,今年连炮都没得放……”

我们几个倒吸了一口凉气!

篇3:竹林里的童年散文

竹林里的童年散文

在我家乡的门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小河的两旁长着青青的翠竹。远远望去,象一条青龙蜿蜒于乡间的田野上,郁郁葱葱,重叠起伏。

竹,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我国古今文人骚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竹的种类很多,不过我家乡的竹大人们都叫它做黄竹。

竹的用途很多,可以编织各种各样的器皿,因为它和的根系发达,长在河堤上可以防止河堤倒塌。

从我懂事起,这片田野上的竹林就存在了。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在茶余饭后拿着篾刀到竹林里去把一捆一捆竹子砍回来。然后编织成竹篮、鸡笼,猪笼或者其它器皿到圩上去换钱填补家用。听父亲说:这片竹林是上一辈的上一辈种植下来的,不知道有多少年月了。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主要的经济还来源于这片竹林呢。竹林,是农家人的希望,是孩提时游玩的乐园。

到了夏天,竹林是我们小孩最常去的地方。放牛,游泳,骑竹马、捉迷藏。那些天真的童年时代几乎都是在竹林度过的。

小时候,我们经常到竹林里去捉竹虫子,竹虫子是伏在竹笋上专门吃嫩竹笋的。大人们就告诉我们说:竹虫子能吃,而且很补呢。那时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能吃就行。竹虫子长得很可爱,黄橙橙的,有拇指般大小,长长的嘴巴非常坚硬,还有一对坚硬的双翼,飞起来嗡嗡的响,最特别的是那六只锋利的小腿,它能抓破人的手指,开始时我们并不知道,常常会被它抓得指破血流。不过后来就有了捉竹虫子的`经验,捉到的竹虫子把它的脑壳掰开,再把几粒食盐塞进去,然后放到火里烤熟,剥掉双翼,除去锋利的小腿,慢慢的享受。最好玩的是用一根针线把竹虫子的后腿绑起来,任由它飞翔,然后就跟在后面追着跑。

最难忘的是在竹林里掏鸟蛋,竹林里有很多鸟,有斑鸠,还有小黄雀,还有布谷鸟,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鸟儿。小黄雀最喜欢在竹子密林最多竹叶的地方筑鸟窝,鸟窝是用竹叶或者其它草料筑成,圆圆的,象草球一般。搭在竹杈上并不牢靠,只须用一根长竹杆一捅,鸟窝就下来了,我们就在下面轻轻的接住。从小小的窝孔里倒出鸟蛋来,放在火里烤着吃。

竹林还是大人们劳动时休息的好地方。每到夏季炎炎,在田间劳作的人们都喜欢到竹林里休息,凉风吹来,竹叶沙沙的响,鸟儿在竹林里歌唱,给疲劳的人们带来一阵阵清凉。大人们抽上一支烟,讲一讲那些祖先留传下来的古老故事。

后来长大了,就比较少到竹林里玩了,不过,村里的小孩们还是玩着我们以前玩过的游戏。重复着过去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现在在外打工的我,每次回去时都会到竹林里去游览一番,寻觅儿时留下的足迹。我的竹虫子,我的小黄雀们。在我的天真年华里,留下了云淡风轻的影像,那些天真的悲喜,丰盈了原本寂寞的岁月。

篇4:月光里的童年散文

月光里的童年散文

都说中国人都比较含蓄,特别是在表达感情这方面,面对父母说我爱您或者我想您,真的很难启齿。现在觉得陪父母的日子越来越少,可他们老的却越来越快。我感慨时间的留不住,更感慨生活的万般无奈。迫于创造更好的生活,没办法陪伴在他们的身边,这也是我做母亲之后最深的体会。孩子,无论身在何处,无时无刻都成了一种牵挂。

回忆是美好的,但也令人无比的怀念。怀念躺在妈妈怀里的时光,怀念善良纯真的童年。

冷冷的月光洒满整个围墙里的小院。漆黑的夜晚也是如此的招人喜欢。但是我在干嘛呢!因为犯错被关在门外思过。入了深秋的夜晚格外的冷,空气冷的吸入肺里都有些让人打颤。听着屋里家人因为我犯错在讨论如何彻底改变我的坏毛病的声音,我觉得这次好像真的'不可饶恕了,因为不仅成绩差的一塌糊涂,还时不时的偷拿妈妈枕头下面的钱。家里的人一直认为我的品质出了问题,不加紧指正,我肯定就误入歧途了。当时不是很明白他们的话,觉得自己很委屈,在那里一直面着墙角哭鼻子,手冻得冰凉,也没让吃口热乎的晚饭,一想到这里,真是委屈到不行,哭的声音没控制住。这时候妈妈从屋里出来了,一把拉我进屋里,就这样当着全家人的面,我不敢抬头,也不敢再哭,这种氛围里,我感觉大气都不敢喘,生怕爸妈劈头盖脑的打我一顿。站的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最后怎么结束的我却忘记了,只知道那后我偷拿钱的毛病是改了。现在回想那一幕我觉得就连当时点的煤油灯都无比的温暖和亲切,院里的月光,还有那棵已经落的光秃秃的小树,这种感觉真美好。

恍惚中内心深处很渴望那就是昨天的经历,心很是向往,甚至心都在呐喊,我该如何来记住留在内心深处那时月光里的美好?

童年月光里的记忆,成了现在生活的倒影,好想用心在重新感受一下,可是风一吹,倒影泛起了涟漪,眼前的画面模糊不清,就连童年时的背景都成了一道道起伏的剪影。

最后我也只能心存感悟就好。

篇5:老房子里的童年散文

老房子里的童年散文

已经无法再承受梦境的折磨,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童年的老房子……

其实距离并不远,离我所工作的这座城市,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一直没能成行,只因每每想起,就是一阵锥心的痛;而这种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的叠加,愈加深入骨髓。

老房子只是中原一座普通乡村中的几间普通砖瓦房,房子四壁从地基起是砖砌的,上面一半是土胚墙,有山墙,有横梁,屋顶是蓝色青瓦;两间砖瓦房后面是两间草房。所谓的厨房,是凑着瓦房和草房搭的一个棚子……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但就是能够攫住人的内心,让你在欢笑中疼痛,在疼痛中难受,在难受中向往,在向往中遗憾,在遗憾中升华,纠集成一种无法释怀的情绪!

父母亲都是有学问的人,听人说是“下放”到这里的。村子并不太闭塞,门前就是集镇(隔天逢集),在那个不算小的村子里,父母亲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因为贫寒,使得他们的“博闻广识”更招人缘。记得很清楚:只要父亲在家,晚上便会有很多人到家里听他讲“外面的世界”,这时候屋子就显得特别狭小,父亲就会说:“走!到院子里去……”父亲海阔天空,乡人便吧嗒着旱烟袋,或蹲或站,或干脆坐在玉米秆,柴火垛上,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发出“嘿嘿嘿”的笑声。而我此时最是自豪,看看一院子的听者,都那么入迷,感觉自己的父亲最了不起。在众目睽睽下(也许乡人根本没注意我,只是自我的良好感觉而已),进屋为父亲冲一杯柳尖茶(那可是我清明节时亲自爬树捋下来的),父亲顺手接过茶缸,呷一口继续他的高论……自小记性就好的我,也就把这些“见闻”当作资本,第二天讲给村里其他孩子听,看他们屁颠屁颠围着我转,那份小小的得意就满满地占据了我幼时的心。自然也会在父亲闲时添枝加叶地讲给他听,比父亲讲的还带劲,手舞足蹈,眉飞色舞,那个夸张啊!父亲常常眼睛盯着我,神情严肃地听一阵子,然后就憋不住开怀大笑:“我女儿不简单,将来没准能当个作家呢!”可惜父亲不在家的日子太多了,又去世得太早,他的很多知识我没能学到……

老房子是父亲设计的。最独特的地方应该是房子开了“过道门”,北墙和南墙正对着各开一扇门,这样夏天即便没有风扇,两道门敞开,穿堂风呼呼的,凉爽啊!于是就不用把席子摊在院子里,来躲避炎热了。只是到了冬天,北墙的那扇破门,就会钻进嗖嗖的寒风,屋里就像冰窖一样。母亲就拿了破布塞那缝隙,实在没招了,就把麦秸编成的垫子钉在墙上封门。然后就在屋子里生一堆火,在火堆下面埋上小红薯,把黄豆放在火堆里,给我们崩豆子吃,但听得“噗”一声响,姊妹几个就开始从火堆里扒找豆子,有些豆子会蹦出火堆,大家就欢呼猴跳地扑上去,母亲脾气不好,但这个时候,绝不会阻止我们的“疯癫”。一阵子闹腾,小手热了,小脸蛋红了,嘴巴吃得黑乎乎,也全然不顾: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快乐呢?夜晚,躺在屋子里,被子里一点都不暖和,外面的风吹过树梢,带着嘲弄的呼哨,拐着弯儿地扑打在窗户的塑料纸上。牙齿冻得直打架,母亲一边一个搂紧我和妹妹,最后还是挡不住寒,就起身,从床腿处取出一瓶“老白干”说:“这酒是给你爸留的……谁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呢!来!咱一人一口御御寒!”于是,“滋溜”一口,啊!好辣!突觉一股热流自喉咙滑向肚子,一边伸出舌头哈气,一边感受着那股热辣,于是晕乎乎,在母亲的故事声里进入了梦乡。

老房子的另一特点是在房顶有一块一尺长半尺宽的`亮瓦,这样屋子就显得亮堂多了。不知何时在亮瓦下面,有了一张做工精巧的蜘蛛网,“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哈哈!谜底不就是这蜘蛛吗?母亲看我觊觎这蜘蛛,就告诫我:“那蜘蛛可以治病,不准打它的主意!”可我偏偏好奇:想知道蜘蛛肚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邻居狗蛋儿说要是把它肚子割开,里面的丝线可以粘知了;对了,我要是把它捉住,在门口有蚊子的地方张一张网,晚上就没有蚊子咬了……好处既然这么多,逮住它!主意已定,立刻行动!叠桌子摞椅子,高度有了,我拿一广口瓶子,小心翼翼对准亮瓦处的还在梦中的蜘蛛迎上去,“砰”一声,瓶子撞响了亮瓦,同时大蜘蛛跌进广口瓶,我一高兴,脚底一空,跟头流水地栽下来,好在是小孩子,只蹭破点皮儿,无关紧要。兴高采烈招呼一群小伙伴,看我解剖蜘蛛,有点怕,但心里说:只当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小刀子割开蜘蛛肚子,一股浑浊的水儿冒出来,蜘蛛八条腿乱蹬,我手一哆嗦,蜘蛛就飞快地爬开,我大喝一声:“哪里跑!”一脚上去……哎!怎么踩这么准!懊悔不已!悻悻地回家,还好母亲没发现,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没过多久,母亲给村人说的土方子里用到蜘蛛,回来一看,蜘蛛没了……最后这顿打还是没逃过。母亲拎着擀面杖围着老房子追了我好几圈,最后还是爬上屋前的楝树才少挨了几杖。

老房子后面是我家后院子,非常大,鸡笼盖在院子西墙边。大公鸡被阉了,领了一群小鸡雏,母亲吩咐我看管鸡,由于贪玩,就没留意,晚上清点,少了一只,遍寻无着,母亲给了一耳光;第二天,又丢一只,这次领到一阵无影脚;这下我生气了,死死盯着鸡群……一只大个儿老鼠鬼鬼祟祟靠近鸡崽儿,咬住就跑,我冲上去时还是迟了一步,老鼠进洞了……洞口就在老房子东边墙角处。我顺手操起砍柴刀,架在洞口之上,等老鼠出洞劈之方解心头之怨气。胳膊酸了,忍着;眼睛酸了,泪水都流出来了,还是不眨眼!我等!我等!我等等等!终于,老鼠探头了,“啊!”我大叫一声,手起刀落,老鼠被拦腰斩断!母亲回来后,看着血淋淋的大老鼠,惊得半天没吭声,她跟邻居讲起这事,不无感慨地说:“你听说过《李寄斩蛇》,还没听说过《玉儿斩鼠》吧!”——现在如果让我斩鼠,还不如要了我的命!也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胆量!

老房子旁边种了一棵桃树,是毛桃,结的桃子虽然不大,但很甜。我喜欢这棵桃树,主要是因为春天来时,满树粉红,像九天彩霞飘落在我家院子,东风吹,花纷飞。记得那时的我刚读了《黛玉葬花》,就也裹了条被单子当裙子,拿根竹竿一头系上一个小篮子,“袅袅婷婷”(其实是扭扭捏捏学着戏台子上小姐的样子)碎步移到树下,叽叽哝哝一通,就拾起花瓣来,手脚利索,一会儿就捡拾了很多,开始葬花了,葬在哪里呢?对!葬在枣树下,这样来年结出的枣就有股桃花味啦!到时候母亲就会夸我太聪明了!事实上,来年的枣只有我能吃出桃花味,哎!这帮傻瓜!我只能对他们叹息。

老房子后院还有棵枣树,年年都硕果累累。从青蛋蛋儿到红通通,这段时间都让我兴奋着,青了没关系,煮着吃肚子就不发胀;红了就晒干,过年包枣包馍吃,平时熬米粥时放几个,都是最好不过的了。可以说,这棵枣树是大功臣,让我们在吃的方面略微丰盛了些。

院子后面,是大片的槐树、椿树,四月来临,槐花香甜的滋味飘进了梦里,冬季椿树的叶柄收集起来,烤火时叭叭地响,多么悦耳!

还有我喂养的那只叫“虎子”的叭儿狗,成天围着我转悠,除了看家护院,悠闲时就蜷在老屋的房檐下,慵懒地眯着眼睛;我若是给它挠挠痒,它会一动不动,把眼睛全闭上,享受着我的亲昵和爱抚。

在老房子里消逝了的日日夜夜,好像复苏了的亲人,接二连三地扑到我面前……我刻意要躲避,它们就挤进我的梦里,拿一把时光的锤子来敲击我的胸膛,一下,两下,三下……只敲到我的全身都随之颤抖,抖到我不能呼吸——为什么年纪大了,回忆到的都是儿时的镜头!

那年冬天,一辆大卡车拉上了老房子里所有的东西,离开了那座村庄……我记得院子里那棵桃树已经光秃秃赤裸在那里,枣树枝子上有一个个突起的疙瘩,也已经是赤条条了,在风中摇颤着它们的干瘦和彷徨;我的“虎子”从开始装车就烦躁不安,紧紧跟着我,时而哼咛一声……我那时六七岁,围着老房子里里外外看个不止——我不想到什么城市,不想!

卡车启动!虎子突然意识到了:撒开四条腿,向着卡车扬起的尘土追来……“虎子——我要虎子——”我终于大哭起来,起身就往车下跳。母亲像缚小鸡一样抓牢我。虎子在跑,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我不知道,我只是大哭……等我醒来时,已经到了这座城市!

我的虎子,这只跟我形影不离两年的叭儿狗,这只调皮勇敢淘气的叭儿狗,在我走后被亲戚牵走了。据说在一次“狗斗”中,一狗勇挡四敌,耳朵被咬掉也不屈服,最后力竭而亡,被亲戚葬在一个叫张营的地方了……

啊!如今我的确是住在了城市,脚不沾泥,鼻子里嗅不到草叶的香味,闻不到老房子里的泥土气息,举目一望,到处是一幢幢“蜂巢”,一条条僵直的大街和小巷。某夜我突然惊醒,瞬间我不知身在何处?好久才明白,我是到了城市里了。从此我再也听不到雨滴沿屋檐落下的呖呖啦啦的声音了,我再也望不到风摇桃花纷纷飘坠的风景了,我甚至再也听不到蟋蟀或者蚯蚓的草间吟唱了,还有小蚂蚁雨前排起“长龙”队伍搬家的壮观画面了……夜!静得可怕!静,是需要衬托的,不然就是死寂!我这才明白,当我离开某些美好的东西时,我随之失掉了我无穷的生活情趣——那原本是大自然对我的厚赠啊!

老房子,墙上那斑驳的痕迹,像饱经沧桑的老人,无言地慈祥着它的笑脸,等待着我的归期——可我竟然一去二十多年没再回来。而今我终于回来了,可是,可是,老房子在哪里呢?在老房子的原址上,分明矗立着一栋小楼——这地方已经低价卖给别人了!

我伫立着,内心疼疼地颤抖着:那个曾经装满笑声的小院子是多么可爱!儿时的我,喜欢种上一大片指甲花,喜欢把手指甲和脚趾甲包得红艳艳的;我喜欢院子的墙头上开满丝瓜金黄金黄的花儿,还有紫薇薇的牵牛花总是和丝瓜比赛着开花,葡萄藤尽管也结果,但从来都没在成熟的季节捧出熟了的葡萄,都被馋嘴的孩子们在青涩的时候就摘干净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来年葡萄的期盼。还有那翩飞的蝴蝶,常常挑逗着我的爱慕,见了就追,总也追不到;还有蜜蜂,嗡嗡着,那声音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了……偶尔一声狗吠,啊!虎子?我惊疑地四处观望,却不是我的那个“心爱”!

那样的景物,我到哪里去寻?我为何要离开它搬到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匣子里?

理由当然有,在距离这座城市百里之外的那座村庄,夏天蚊虫就像小型轰炸机;一下雨,地上的泥巴跟你特别亲;挑水要到村西头……然而如今回想起来,这些又特具魅力,因为它们承载着我的喜怒哀乐,铭刻着我的生活经历,我怀念着老房子里的童年!

呵,我可爱的指甲花啊,你们就在我梦境里生长繁衍吧,在你繁茂的汁液里,有我对你的呵护;我那美丽的桃树啊,你也在我梦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吧,你的乳浆里保留着我的记忆;葡萄啊,就尽情结出一串串的玉珍琼珠,我会耐心等到成熟;在月白风清的夜晚,秋虫啊,浅吟低唱吧!只要偶尔有一回让我听到,我就会欣慰心醉的!

我知道,人不能只生活在过去。只要你前进,总会有东西被抛弃!舍不得告别过去,就无法开辟新天地。

老房子消失了,老房子里的童年却成了永恒!我会在心灵辟出一块田地来安置你,让我在每个梦转峰回时,深深地凝望你!我会把爱意和真情融进土里,去温存地滋养你;我会把我的血脉和你相连,嵌在你的砖瓦缝隙中,只要在我想你的时候,你会敞开胸怀接纳我……

篇6:藏在花蕊里的童年散文

藏在花蕊里的童年散文

宝贝,请你放下手里的喜羊羊,让它睡到你自己的小屋去。你乖乖地坐在那儿,安静地听爸爸讲,我们藏在花蕊里的童年。

我们的老家有一条河,那是一条充满快乐的河。它从我们家对面的大山上悄悄地发源,在美丽松鸡和野兔戏耍的林间流过,洁白如雪,飞如银丝,一路欢歌,经过我们安详的小村。

我们童年的时光,随着哗哗的歌唱在不轻意间悄然流逝。有时,赤脚走在冰凉的河水中,我分明感觉岁月从指间滑过的清爽。

童年的劳动任务,是每天给家里的老牛割上两竹篓青草。

我们明明知道小河边的草已被我们消灭得精光了,那怕是一棵尖尖的草芽。但还是禁不住哗哗水声的诱惑,每一次割草都一路朝小河边飞奔而去。我们在半山坡上就甩掉竹篓,让它自己从山坡上滚落下去。等我们脱掉衣服,一个猛子跃到小河中的时间,它已惊魂不定地到达。

我们光溜溜的排成一个长队,站在高高的大石头上,青蛙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往水里跳,惊起如雪的浪花。

我们在春天的小河里戏水,三月的阳光慷慨地照耀着我们黑黑的皮肤,照耀着我们纯洁如水的童年。

河边长着一个高高的核桃树,有一年春天的时候,居然在树冠上长出了一个篮球大小的蜂巢,整天蜂群乱舞,热闹至极。

宝贝,你知道那是什么蜂么?它的体积有蜜蜂的两倍大,我们叫它黄粗脚,是野蜂中最毒的一种。

我们从来不允许这类坏蛋在此作恶多端,这是属于我们的地盘。我们的地盘我们作主。但我们也深知这种野蜂的厉害,据说,它可以顺着我们抛石头的线路,分秒之内飞过来直接将毒刺插入我们的身体。

这样的大事,还得二哥他们出面才摆得平。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他们爬上树,一把火,把这个蜂巢给烧了。并且享受了一顿油炸小蜂儿的美食。

在炊烟袅袅的乡村,我们居然会去诅咒一权刚刚长出的小瓜。这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你们永远也想不通的事情。

我们昨天和邻村的小朋友干架了,我们的心里一整夜都蔽着一股气。就像一个十分恶臭的屁总想把它放到空气中去,熏死那些可恶的苍蝇。今晨,我们背着竹篓走过他们家地旁的时候,草丛里,玉米林中缀满晶莹的露珠。

露水打湿了我们的脚。我们指着他家地里刚刚长出一个小瓜,一个水灵灵的小瓜说:指瓜烂瓜、指瓜烂瓜……希望它在明天的晨露中枯萎。

可惜,我们是一群不长记性的孩子,有了新的快乐,让我们忘记了这一个诅咒是否会在明天应验。未来的时光中还有许多的快乐在远方召唤。

宝贝,你知道爸爸童年里最美丽的声音么。

新年的鞭炮、电影院的枪声、半夜的雨声,都不是。

秋天,成熟的核桃从夜空中滑落的声音,那是爸爸童年里最美丽的声音。

我知道,在这样的季节里,好伙伴们都睡到了木屋的楼上。每一个晚上,猫一样的耳朵耸立,绝不放过一丝丝的风吹草动。

那些让我们期盼很久的核桃,终于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深夜成熟,悄然落下。

那样的夜里,核桃打破碎碎的月光,从树叶间飞鸿一样穿过,吓走一只美梦中的'松鼠,仓惶而逃。

啪——啪——啪,一个,两个、三个,睡在木楼上的我们默默地计算着我们的希望。天还未亮,我们如猴子一样,提着提蓝,往树下飞奔而去。把希望一个一个装进提蓝里,慢慢地积攒,晒干了,卖给那些城里人,换来我们一个学期的学费。

当然,我们不会象你们想象中的一样老实。我们从山上拾回一些用大铁锤才能砸得开的山核桃放在提蓝里去麻那些城里人,卖的时候专选好的让他们尝,他们尝过了,看看我们大山一样淳朴的小脸也就相信我们了。

每每想到他们优雅地坐在沙发上,用力去咬山核桃把牙齿都嗑掉的时候,我们心里暗暗好笑。

夜深了,草堆上洒落一层淡淡的银辉。

我们在草堆间捉迷藏,银铃的笑声抖落棕树上淡淡的月光。

有时,我们也会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打着火把,顺着一条山沟一跑寻去。我们去找一种象癞蛤蟆一样的石蚌,用鸡蛋蒸来吃味道十分鲜美。

这些长相难看的家伙,属于夜猫子系列,白天猫在洞里睡觉,晚上悄无声息地出来活动。我们自己做的手电筒对它一照,呆呆地不动了,一伸手便拿。看见它那粗糙的皮肤我就害怕,所以我是从来不敢动手的,权且给他们做伴、打打副手算了。

月光下如雪的山泉。

时隐时现的火把,欢快的笑声响彻云霄。

宝贝,这就是我们藏在花蕊里里的童年,神秘、美丽、自由、芳香……

篇7:藏在草里的童年散文

藏在草里的童年散文

读到“乡村是藏在草里的……”,心一下绿了,一种沁人心脾的青色冲撞着味觉,舌一尖上一点绿色的甜浮起,荡漾了所有的感官,记忆在一丝缥缈的甜意里就这样醒来。

童年是藏在草里的,这是我的话。

母亲说:去割草吧,灶里没东西引火了。于是我们去割草,割草不需要走很远,山脚下就可以;割草不需要拿洋镐和锄头,一人拿把镰刀就好;割草不只哥哥会,我也会。于是,一人拖着一根旧背包带,一人手里拿把镰刀,我们兄妹三人就去割草。这种草叫檬草,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字该怎么写,发音大约如此,再找个木字旁的字算是知道是草。檬草成片地长,稍低于灌木,叶子像害羞草一样细细的排开,可根茎却是有木本的脆,晒干后遇火就着,火势蔓延很快。离开南方的山,再也没见过那草了。在泛黄的记忆里,两个穿着破旧肥一大军衣的男孩,后面跟着一个穿着军裤小格子短衣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的小女孩的剪影,印在了青青山坡上。

母亲说:小兔子饿了,该去拔草了。于是我和小哥哥去给兔子拔草,这样的事大哥是不参加的。小兔子最爱吃的是苦菜花,顶着小小的黄花,纤细的叶子,可是只要折断任何一个叶或茎立刻流一出白色的乳状的液体,母亲说,那是奶,草的乳汁,小兔子吃了长得快。可我还是不喜欢采苦菜花,因为那乳汁让我觉得像是花的眼泪,还有那种乳白色的汁粘在手上就是一一团一黑色的粘一液,很难清洗干净。小哥哥是家里唯一“袖珍”的男子汉,我是家里营养最好的高个子,相差两岁的我们如龙凤胎一样地一起去拔草,小哥哥拿刀在前,我提着小篮子在后。偶尔玩的好了,也说也笑,偶尔玩的不好了,两个嘴都嘟的老高,阴着脸,还是一前一后地谁也不丢下谁。

草,在童年的记忆里是生活的,没有草,就没有了那些简朴的记忆;草还是甜蜜的。

干黄的土坡上有一种草叫“茅根”,我们也喜欢叫“甜根”。叶子如小小的玉米叶,只是匍匐在地的样子,叶齿也能划破手,它的根如小小的藕一样雪白一节一节的,挖出来,用手随便地抹掉土,放在嘴里一嚼,甘蔗一样的清甜。于是我们常常在上学的路上,拐到山坡上,一人挖上一大把,炫耀地拿在手上,一路甜蜜地咀嚼着,满嘴白色的根茎,嘴边常常沾染了南方的黄土。那可是饥饿年代最好的咀嚼,那些贫瘠的味蕾夸大着点滴的享受,幸福简单的在一群孩子们的身上升华为了一把草根。记忆泛黄了,可文字走到这,那种带着泥土的甜意竟然那么清晰地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还有胖营长宿舍墙根下的那种如三叶草一样的“人参果”。至今我也不知道那草的名字,似乎是一种繁衍很快的小草,叶很繁茂,叶子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粉色的小花,花朵只有指甲盖一样的大小。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怎么会想到去挖这种草下面的根,挖出来之后,竟然是一些胖胖白白的球茎,亮亮地透明,吃起来清脆甘甜水分饱满,只是一个大约只有花生米那么大,真不过瘾,而且只有老草的根下面才有,那些看着翠色的叶子挖下去,是什么也没有的。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中午都会爬在胖营长宿舍的墙根下,唧唧咋咋地挖“人参果”,那时我们还真不知道传说中的人参果是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只是因为这小小的白色球茎实在味道甘美,就有人给它起了这个那时我们知道的最顶级美好的'词。每天中午的唧唧咋咋,终于惹恼了胖营长,他挺着个大肚子,手里提着手|一一,脸涨得紫红出现在墙根的拐角处,吓得我们作鸟兽散,远远看着那个胖营长大声地喊他“翻译官”,那是电一影《小兵张嘎》里的坏蛋,那时骂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找个电一影里的坏蛋叫他。他还真气的远远举着手|一一,大声地用我们听不懂的江浙话骂我们。副一团一长家的儿子大声地对我们说:“别怕他,那一一里没子弹。我爸爸的一一里都没子弹。”等胖营长回去休息了,我们又悄悄地潜伏到了那片墙根下,继续我们美食的挖掘,后来胖营长发现了我们去他墙根下的秘密,派警卫员彻底地清除了那片草,从此我还真的再没吃过那种草的根茎。

那记忆里的清脆甜蜜啊。

还有那些做“好人好事”拔的喂猪草,为换钱采的草药,编织小动物的狗尾巴草,赌输赢的“电一影草”,养在瓶子里的“金鱼草”,做游戏藏宝物的苔藓草……记忆里一点点鲜活了起来,在这些草的鲜活里,那些曾经的场景也鲜活了。我还是那个小女孩吗,静静地摆一动着麻花辫,穿着一件方格短衣,喜欢一个人在正午的时候躺在山坡的草从里看天……看着看着,我变成了一朵云,看着看着,我就是了那缕风……只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做一株喜欢的小草,童年是渴望飞翔的。

篇8:松果里的褐色童年散文

松果里的褐色童年散文

站在窗前,高大的塔松上点缀着几颗褐色的松果,似乎是从凛冽的冬天中刚刚苏醒过来,紧闭着嘴唇,很胆怯地看着已经春风骀荡的春天。我喜欢褐色,不浓不淡,既不靓丽耀眼,也不灰暗压抑,很像我曾经既贫穷又快乐的童年。如今,满山的褐色松果,基本走出了我的生活,但走不出我的记忆。

家乡的丘陵上,最多的就是松树,每到金秋,松果便迎风成熟,从绿色变紫,然后变黄,最终披上了褐色的衣衫,站在枝头,摇曳着曼妙的身姿,与依然翠绿的松针形成鲜明的比衬。

当松果爆裂开来,就是我们走上山野的时候。整个冬天的取暖,都要用松果,至少得用松果引燃煤炭。摘松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走向山野的我们,就像出了圈的山羊,满山乱跑。漫山遍野的松果,笑盈盈,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似乎是怕我们把他们遗漏。

可惜我们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他们的身边呼啸而过,撵着根本追不上的野兔,追着怎么也够不着的野鸡。鲜红的山果,甜甜的,怎能不垂涎?摘一颗,入口即化,沁入心底。

站在巨大的山石山,往山下寻找我的家门口,寻找我的爹娘。哪能看得清呢?于是,就乱点一通:“那个就是我家的大柳树,不信,你下山去看看。”

“那块发白的地方就是我家后面的池塘,不信,你也去看看。”大块头福生争着喊。

直到一只鸟儿从身边的树丛飞起,才知道老师已经站在身边。老师的脸比驴脸还长,手中的`树枝眼看就要打在身上,我们“嗷”的一声,奔向松树。

“慢点儿,危险!”老师在身后大声喊着。

山林里,欢乐的笑声与空气中弥漫的松脂清香交织在一起,一粒粒紫褐色的松果带着清香盛满各式各样的篓子,似乎看到了炉子里腾出高高的火苗,将我们稚嫩的脸庞映得红红的。

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松树,以马尾松为最。树干伟岸挺拔,树皮深红褐色相间,纵向开裂,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可惜,马尾松的果实并不多,也不算大,可能只顾参天,忘记了长果了。

油松的果较大,坚硬,松籽饱满,不用炒,捏一粒咀嚼,一股清香沁入心脾。在那个粮油紧缺的年代,松籽的香,填补了味觉的荒凉。

油松虽然不十分高大,但枝叶茂盛,摘松果的难度,也不小,老师再三叮嘱不允许攀高树,小心摔着。我们哪管这一套,离开老师的视线,就上了树。乡下孩子爬树不是什么难事儿,骑在较粗的枝上,把周围的松果摘净,扔在地上。然后,用一根树枝敲打远处的松果。不一会儿,地上就落满了笑开了颜的松果。

老师过来了,不敢高声,在树下轻声喊:“快下来,小心点儿,别挂碎了衣服。福生,你忘了上次你把衣服扯碎了,你妈把你撵出三里地的事儿啦?”

福生小心翼翼往下走,老师在下面伸出双手,就怕他摔下来。下来后,福生转了圈:“老师,帮我看看,衣服碎了没有?”

“没有,看看你的脸,蹭了一块松油。”老师给他捏去,“弄不干净了,回家洗吧。”

每人一棵树,扔下来的松果混在了一起。大家抢着往自己的篓子里捡。老师说:“看谁捡的多。”

老师看我长得小,就帮我,福生不干了:“老师偏心眼。”

“你五大三粗的,多干点儿,不会吃亏的。”老师把松球扔在福生硕大的脑袋上。

福生傻笑了一下:“嘿嘿。”

今天收获太大了,满满十麻袋。别看满满地,重量并不大,大家抬着往回走。走近福生家后面的池塘边的时候,老师让福生回家给同学们提溜一桶水。然后叫大家停下来:“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家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帮他克服困难!”

“好,咱们送福生家两袋松果,怎么样?”

“好。”异口同声。

大家知道,福生家是外来户,他们家的房子孤零零的,处在村子的东北半里地之外。父亲在福生不到一岁的时候,突然失踪了。有人说是在东北见过,也有人说在省城见过,但就是家里人再也没见过。母亲不知哭过多少次,流过多少泪。娘家人都劝她改嫁,可福生都十三了,母亲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家。

福生的爷爷奶奶倒是能干点儿活,可惜还有个半傻的儿子,哪有心思照顾福生母子呢?没有劳力的家庭,在那个年月,无论如何只能是村里的最贫困的。

老师让我跟班长抬一麻袋,他自己抗上一麻袋,其余同学原地不动。我很疑惑,老师为什么这样呢?

悄悄问班长,班长说,你应该明白。

我咋就明白了呢?我还是疑疑惑惑地走进了福生的家门。

福生家的墙,不能算是墙,只不过是石头垛起来的,似乎用手一推就会倒。门,是真正的柴门,没有门框,也就是个栅栏。院子里坑坑洼洼,要是下雨天肯定满地泥泞。

靠墙根,竟然有一丛月季,正开得鲜艳。福生正在洗刷着一个破了口的葫芦瓢,她母亲蹲在灶口烧火。

“福生,让你拿水,你咋回事儿?”我看福生在洗瓢,心里来气。

“我……”福生有些紧张,可能是没想到老师来他家,“我妈说,不能让老师和同学喝凉水……”

从福生家出来,老师拍了拍我的头,我点了点头……

篇9:童年记忆之冬天里的游戏散文

童年记忆之冬天里的游戏散文

树叶落了,花儿谢了,西北风呼呼地吹得人瑟瑟发抖,小漕嘴复上了一层厚厚薄薄的冰盖,纷纷扬扬的雪花有时也会来凑个热闹,给大地穿上洁白的棉袄:这,就是我童年时的冬天印象。

童年时的冬天感觉就是一个字——“冷”;怎么才能热起来呢?也是一个字——“玩”。那么两手空空的我们可以玩些什么呢?只要肯动脑筋,只要有几个要好的伙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有没有玩具,我们都能玩他个满头大汗。我们玩的那些游戏,现在的孩子们可能不屑一顾,而当时的我们却总是乐而忘返。将它记录下来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唤起老年朋友的童年记忆,也给小朋友们知道一下老一辈的欢乐、辛酸。

一挨油筋和抢屋柱

冬天的早晨,最吸引人的是暖暖的阳光,孩子和老人都会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出家门去占领避风向阳的地方。

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火熜,讲着那老掉牙的往事。

孩子们蹦啊、跳啊、跑啊,玩累了就在墙根下排成一列横队,将两只冻得像馒头一样的小手凑到嘴边呵着热气。不一会儿,他们就你推我挤地玩了起来,大家都往中间挤,谁力气小,站不住,就被挤出队伍,老老实实地排到最后去,接着继续往中间挤,这样不断地挤进挤出,不但小手不冷了,浑身都会热起来。这就是“挨油筋”。

“ 挨油筋”也有自己的规则,只能用身体挤,用手肘碰,绝不可以用手拉或用脚踢,后背必须紧靠墙壁,谁离开墙壁就算输了。虽然比的是力气,但也有暖暖的友情,如果你个子特别矮小,你就应该站在两个大个子的中间,当大家用力的时候,他俩会给你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你稳稳地坚守着阵地。

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只要有三到五个人就可以玩“抢屋柱”的游戏(也叫狮子兜八角),好像现在电视节目里经常玩的抢椅子差不多。家乡的房子都是一条条的弄堂,家家门前基本上都有宽度不同的屋檐,宽屋檐外侧就有两根屋柱,内测也有两根屋柱,小伙伴一人靠上一根柱子,留下一个人站在中间,大家开始拍手,“一、二、三、四、五......”数到十,就得交换位置,五个人抢四根柱子,在奔跑的时候不是人碰人,就是柱子被别人抢了,总有一个人抢不到。如此循环往返,热热闹闹,既强身又御寒,不但小孩喜欢有时候大人也会参与进来。

二跳绳和踢毽子

跳绳和踢毽子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孩子在玩,不过他们的绳和毽子基本上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做工考究,造型漂亮,和我们当年用的有天壤之别。

我们的绳子都是自己搓出来的'草绳。草绳的材料就是稻草,早稻草柔软、手感好,但是不耐用;晚稻草挺括光亮,搓绳的时候比较费劲,但是经久耐用。我经常跟着母亲打草鞋,所以搓草绳的技术还是挺好的:先将稻草草脑扎住,用手指或钉耙拉去草绒,然后摊开来,含一口水,均匀地喷洒草上,让它软化以后就可以用双手搓成你所需要的长绳或短绳了。

玩伴多的时候可以跳长绳,一个一个进去,比谁跳的次数多,也可以分组计分,水平高的还能在长绳里边跳短绳,甚至有人还会在长绳里边踢毽子。没有玩伴,自己一个人也有许多玩法:前跳、后跳、连跳(双飞、三飞)、打环等等。好在至今还有不少跳绳爱好者,他们玩出了不少新花样,可谓是把这简单的玩法发扬光大了吧。

现在踢毽子的人好像不多了,电视节目里偶尔看到,它已经成了杂技表演。然而在我们童年时可是很普及的哦。

做一只毽子先得准备几根公鸡尾毛、一根短短的鹅毛管,一个铜钱和一小块棉布。

那时的过年时节,有的人家会杀一、二只自家养的公鸡,杀公鸡时总会围着几个小姑娘,她们虽然很怕见到这残忍的一刻,可又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因为漂亮的公鸡尾巴毛可以用来做毽子。家里养着公鸡的大人总会在杀鸡以前就拔下鸡尾巴上最鲜艳的几根毛留给自己的女儿;鹅毛管可就愈加珍贵啦!杀鹅的机会是很少的,一般得等到婚丧喜事,所以有心的大人都会给孩子们收拾起来保存一些鹅毛管。

用一小块棉布将铜钱包起来,拿来针线缝制牢固,鹅毛管的下端一公分处剪成四等分,折成九十度角用线固定在用布包着的铜钱上,鹅毛管的上端插进几根漂亮的公鸡毛:一只毽子就做成了。

毽子的玩法也有很多,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都可以玩。

我没有什么活动天赋,踢不好毽子,只会踢“纸毽子”,拿一块石头或其它重物,外面包上剪成了条条的纸片,用一根线扎成一只小拖把那样就变成了一只纸毽子,会玩的人可以和真正的毽子一样踢,像我这样的,在扎线处缚一条绳子拿在手中再踢,这样就不会飞走了。

三打弹子

弹子就是圆圆的玻璃珠,有单色的和彩色的,(就是现在跳棋的玻璃珠)那时的小店都有买单颗的。打弹子是男孩子的游戏,很少有小姑娘参加。

打弹子的基本动作就是食指夹住弹子,大拇指用力将它弹出去。

小一点的孩子玩的是“进洞”:在一块不大的泥地上挖五个洞,四个在正方形的相交角上,中间挖一个稍大一点的。第一个玩者从一洞出发,如果弹子进入二洞,可以继续向三洞进发,又打入三洞,再继续去四洞,最后如果进入中间那个洞——我们叫老虎洞,你的弹子就成了老虎。玩的时候不可能那么顺利,无论你没有进入那个洞,你的弹子就得纹丝不动地固定在原地,让后面一位开始打弹子,如果他进洞了,就可以用他的弹子来撞击你的弹子,让你滚得远远的(增加你的进洞难度)然后他自己继续下一步,当然,如果在进攻你的时候,没有触及你的弹子,他也就要定在原地,让给下一位玩者了。一起玩的几个人玩完一轮,有成为老虎的,有还在各个洞外的,老虎就可以吃掉其它弹子(被他撞击到的)吃掉一个还可以连续吃,直到落空,但是如果老虎掉到老虎洞以外的其它洞里,他就淹死了。被吃掉的退出比赛,其余人接着玩,直至老虎和老虎对打......最后剩下的那位就是胜利者。

有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被老虎吃掉的弹子就归老虎所有了,他们口袋里不像我们只有一颗弹子,而是叮叮当当地装满了弹子。老师说这是“变相”,听话的学生是不的,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去买弹子。

还有一种就是在赌弹子。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玩的。他们不用挖洞,只要划定一个范围,可大可小,两个人或几个人都可以玩。各人在这指定的范围内放下自己的弹子,然后“拷波”(剪刀、石头、布)决定先后,先出的可以瞄准任何一颗弹子去撞击它,触及了,就吃掉这颗,继续吃另一颗;没触及,就得停在原地,冲出了边线也要拿回来停在相应的边线上,让别人进攻。我们偶尔也玩这种游戏,但是不赌弹子,只打手心。

四( 畾力)瓦桥和(畾力)木圆 这个lei是宁波土话,我水平有限打不出来,下面只能用滚字代替滚瓦桥就是滚铜板(或铜钱)。

找一块平整的地方,划定游戏的范围,在一端用两块破瓦片或砖头,搭成一个人字形的瓦桥,瓦桥朝前的那一面也就是人字的一撇要是一个平滑的斜面,玩的时候至少要有两个人,各人准备好一个铜板(没有同板的用铜钱代替),以“拷波”方式决定先后,按顺序站在瓦桥的后侧,手握铜板、放开、让它顺着人字的斜面向前滚动。凡是滚出边线或前方限定线的和不小心往瓦桥后面滚(这叫开后腔)的,都得将铜板放到瓦桥前面一手托的地方(也就是算你滚得最近),然后按铜板的远近,由远及近开始战斗。最远的那个人站到自己铜板的位置上,手里拿着自己的铜板,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向第二个人发起进攻:如果俯下身子,伸单手就能将对方的铜板拿到(这叫腰着),记三分,取消对方继续战斗资格,自己接下来再打下一个;如果腰不着,就将铜板扔出去,能刚好扔中下一个铜板的,记二分,而且还可继续打下一个;如果没扔中,而扔在下一个铜板的一手托处,记一分,离对方的铜板一手托之外,不计分,你就退出战斗,由下一个人开始。

如果碰到两个人的铜板在场地的两边,看起来远近差不多,这就容易发生纠纷,得有旁人来做中间人作出决断;还有出线的铜板放在瓦桥前,如果后面的人滚铜板的时候触动了它,那大家就要重来,而且出场顺序还得颠倒过来:这就是“滚到合家散,重来头返脚。”

这里所说的记分,赌钱的就是付现金,我们小孩子不赌钱,就是打手心:一记、二记、三记或者三记、六记、九记......

为了让铜板滚得远一点,有的人用力往下扔;有的人将铜板的外围四周用榔头敲打出很厚边缘。但是你滚的太远了很可能会出线,即使不出线,下一个人如果有意滚的近一点,你就吃不到;还有你的好朋友正好被别人压的很近,你可以控制自己铜板的远近和方向,或者近距离地压着对方,或者将铜板滚到另一个方位,又刚好处在对方的下手而又在你朋友的上面,这样对方扔不到你,为朋友解了围。当然这样做必须有很高的技艺。所以,看似简单的滚铜板,其实也得斗智斗勇,勤学苦练。

没有铜板或铜钱,怎么办呢?拿一块破砖头或瓦片,慢慢地敲啊敲,磨啊磨,让它变得圆圆的,这就是(畾力)木圆,小朋友在一起,就这么将它滚来滚去,比比谁滚得远;丢来丢去,看看谁吃掉谁......

童年的过年时节的散文

年里乡村的散文

过年随笔散文

过年的散文:什么是过年

过大年的散文

压岁钱散文

散文那些年的记忆

过年散文

过年啦经典散文

过年的随笔散文

鞭炮里的童年散文
《鞭炮里的童年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鞭炮里的童年散文(集锦9篇)】相关文章:

春节二三事作文400字2023-01-20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2022-10-15

过年的味道现代散文2023-02-19

童年老屋散文2022-10-26

小年琐忆散文2024-04-27

描写家乡山水优美散文2022-11-09

过年碎忆散文2022-08-18

清明节优美散文 清明节散文精选2023-03-23

清明节散文2022-12-21

童年的味蕾成年的记忆杂文随笔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