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体验的层次

时间:2022-05-07 13:01:3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审美体验的层次((共9篇))由网友“收费观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审美体验的层次,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审美体验的层次

篇1:审美体验的层次

审美体验的层次

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审美体验可以分为许多层次,层次越高,主观的成分就越大.按照由浅入深的`精神活动进程,审美体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直接体验、认同体验、反思体验.直接体验是审美体验的起点.认同体验和反思体验是对直接体验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作 者:王苏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EDUCATION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2) 分类号:B83-02 关键词:审美体验   直接体验   认同体验   反思体验  

篇2:走向审美体验

走向审美体验

传统的反映论和再现说不是丈艺研究的惟一方法,也不足以揭示艺术本质的.全貌。艺术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形式,研究审美体验是揭示艺术本质的重要途径;审美体验与人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深入研究审美体验是对导致人和社会异化的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反拨;现代主义艺术重在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深入研究审美体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作 者:王苏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5) 分类号:B83-0 关键词:美学   审美体验   艺术本质   工具理性   现代主义  

篇3: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

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

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以“格物”为逻辑起点.以“味象”为基本方式,以“物化”为高峰状态,以“虚静”为心理条件。这些构成了古代审美体验论的理论体系。

作 者:吴建民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 中文系,江苏 徐州 221009 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6(2) 分类号:B83―02 关键词:审美体验   格物   味象   物化  

篇4: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

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

科学需要体验,甚至也需要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可以相互渗透.当代社会,由于科学的负面效应对大自然和人类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阐述并提倡科学与审美的统一、科学体验与审美体验相互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作 者:王苏君 Wang Suju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7(6) 分类号:B83-02 关键词:审美体验   科学体验   艺术体验  

篇5: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当今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 弱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审美体验,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文言文中蕴涵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作 者:袁焕玲  作者单位:廊坊市卫生学校,河北廊坊,065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教学   审美   文言文  

篇6:现代都市生活的审美体验论文

现代都市生活的审美体验论文

一、生活

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构成了这个世界,宇宙苍茫,千万人中,每个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形形色色的人创造了他们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那便是生活。生活是美丽的,美的不仅是它多样的存在,还在于它的艺术性,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激发了人们创作的灵感,促进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想象那别具个性的服饰,美无处不在;想象那绝味的各式美食,香浓的咖啡,香醇的鸡尾酒,美无处不在;想象那自然地插花,略带复古情怀的红木桌,闪亮的水晶灯,美无处不在;还有那历史悠久的青花瓷,赏心悦目的绘画,美无处不在…… 生活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唯一,我们如何用我们创作的灵感去为之涂上绚烂的色彩,去彰显生活的魅力呢?我的生活,我的美丽,我的追求。

二、现代条件下的审美体验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生活美学这个词没有什么概念,印象中觉得这是上层社会才会有的体验,但在理解了它的含义后,我发现它本来就在我们身边,也许连我们都难以去说那就是生活之美的体验,它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没有那么的丰富,没有那么多姿多彩,但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平时我们都有去赴宴的经历,除了这是品尝当地美食,满足口福 的机会之外,我们更体验了宴会上的讲究与礼仪,比如说主客之间的座位安排体现了来宾的尊卑,点菜遵循量入而出、相互体谅的礼规,还有上菜的内容也是有特定顺序的……

回忆一下自己那温馨的家,其实处处都有美的身影,夏天和冬天的家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味道,冬天的暖色,地毯的出现,织物的密布给予我们我们无限的温暖,夏天的冷色,单调的装饰又给我们清凉一夏;客厅的吸顶灯明亮和谐,卧室的壁灯又营造出舒适温暖的氛围;还有家里的装饰画为山间瀑布,自然优美;就连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杯子盘子都包含精湛的陶瓷工艺…… 还有那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家里招待客人那是必不可少的饮品;酒,朋友间吃饭畅言的调味品;还有自己平时还来点红酒显示自己的品味……

虽然这样看来,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拥有了不少的审美体验,但整体看来我们还只是在房子里呼吸从花园里传送过来的香气,我们不断喝着速溶咖啡,从不知道如何冲泡一杯好茶,从来只是看着墙上的花语买着已经插好的花,等等如此。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追求我们的生活之美,我们无法尝尽天下美食,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无法付诸行动去完成对生活的遐想,虽然我们受环境的局限,缺少创造力,但对生活的热情是不减的,我们期望去好好体验生活中的美并营造美丽的生活环境。

三、未来的完美体验

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并完全跟随城市那匆忙的脚步。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我们更要冲破枷锁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不是物化的概念,而是由心灵把握的生命体验。我们通过营造居住、活动和旅游的空间,追求丰富的身心愉悦。我们追求生活美的境界,居家、旅游、健美锻炼、各式聚会等等去创造生活的完美体验,让我们在千篇 一律、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神游一番。 下面就让我来对未来的生活憧憬一番:

首先,我要尝尽天下美食,体验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和由饮食说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自古中国有八大菜系,鲁菜的纯正,川菜的酸辣,粤菜的新颖独特,闽菜的细腻等等都是我所向往的,更有那最著名最豪华的大宴满汉全席更是中国饮食业的伟大结晶,我一定会去好好体验这唯美的'美味佳肴。当然,除了纯粹的饮食之外,它的很多方面更有讲究,餐饮有很多种情况,意义也不尽相同,比如举行一个宴会,餐前筹备,如何安排餐桌,如何位次安排可要大费周章了,因为这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来宾的尊卑,主人的态度,就连点菜都要满足中国的传统礼仪。餐桌上的礼仪同样不可忽视,西方则更为艺术,如何使用餐具,刀叉、餐匙、餐巾,都有特定的用法,一个动作可能就有截然不同的意思,你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让服务员把你餐具给收了。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先是开胃菜,再是主菜副菜以及汤,这一般都比较科学,满足饮食的特性。每个地方的饮食方式都相差甚远,它受各个地方不同风俗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性格态度与 价值观取向,比如西方人更注重品味,高贵以及现代的开放,中国人则更重视伦理以及十=事物的口感十足……饮食文化永远都是生活之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对它的向往永远不会消停。

说完了食,接下来就是住了,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归宿,我们自然要把它布置的美好,我也不例外。在风格方面我更倾向于清新自然淡雅,以轻松的浅颜色为主要格调,简单而又不单调,再加上自然地插花,恬淡地装饰画,让每个置身于其中的人都能找到生活的闲适,体验回归自我的美好。我还要经常对它改变,富于动感,将所有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彰显自己的个性,因此,它还是一片属于自己灵感创作的土地。 我要学会插花,用自己的艺术构思和技术插花创造美丽;我还要学会品尝中国的茶文化,一本书,一杯茶就是生活;我还要学会品尝咖啡,高雅的生活离不开咖啡加牛奶;还有那酒,香醇诱人……

四、结语

生活可以包含所有艺术。她不仅有着艺术品的表现力,更有着艺术品的精髓――震撼心灵的感情漩涡。年轻的我们是艺术品的塑造者,用手,更用心,创造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艺术品。 好好体验生活,美就在身边!

篇7:阅读教学要注重审美体验论文

阅读教学要注重审美体验论文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课为学生审美体验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一、创设情境体验美

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真可谓,强扭的瓜不甜。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善始者,事半成”,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因此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应创设美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思维状态之中,让他们兴奋起来。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于丰富,逼真的气氛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如《静夜思》写的是一首思乡的诗,教学时,面对眼前这些从未离开过父母,离开过家乡的小学生,怎样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思乡,爱国的情感呢?可设置这样的情境:奥运会期间,当你看到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升起时有何感想?学生说:“看到运动员、华侨哭了,自己的鼻子也酸了”;有的说:“自从看了电视后,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中,好像自己就在奥运会场上,心中充满激情”,使学生对作者异国他乡的苦闷和落叶归根的追求产生深刻的体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品味形象感悟美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和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品赏美,感悟美,和学生一起去品味各种人物形象。这样,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感悟美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形象美和情感美德特点,它总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而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品味形象是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如: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有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的老军需处长;有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蔺相如;有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有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在金色的海滩上》)……这些形象投射出来的人格感召力,可以激发起学生崇高的信念。学生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美好情感的产生,从而萌发一种向这些人物学习的激情。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在阅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

三、注重情感发现美

学生的审美体验因人的性格、生活环境、思想状况、知识水平等的不同而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情感体验中的闪光点,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由课内到课外,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生由于思想认识尚浅,要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必然有很大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高尚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如教学《难忘的八个字》一课时,课文中小女孩儿得心路历程贯穿全文,由受人嘲笑到受到老师的疼爱,由感到无奈到对生活充满信心。以小女孩儿的心理体验来写伦纳德老师,通过故事――耳语测验的过程,写出了小女孩儿终生难忘的原因,写出了对伦纳德老师的喜欢和敬慕。

四、激情朗读意境美

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阅读中读者会受到作品思想的浸染,使读者心灵受到美的陶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艺术再造美的形象,正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情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章,把想象到的形象进行分析、比较,更加深入地领会文章的意境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如《瀑布》,叶圣陶笔下的瀑布“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写出了瀑布雄伟的气势;“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写出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写出了瀑布奇妙的变化,这美景使作者看得如痴如醉。此情此景何须多讲!带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那雄伟壮观,绮丽多变的瀑布是学生如临其境,得到审美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等,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篇8: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

我们知道,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了研究、了解的方便,我们在教材中把这一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心理准备阶段的“虚静”、感知阶段的“感物”、心意层面的“会心”和神志层面的“畅神”等等。其中,“会心”和“畅神”比较难以理解,在这里着重谈谈审美体验的这两种精神状态。

我们用了“会心”这个平易的词语,就暗示了审美是发生在一切人生活中的现实体验,一点也不神秘。我们常说,心领神会,会心一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就是对于所感觉到的东西心有所感,意有所动。这种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就是“会心”。“会心”,是审美体验的第二层次或第二种境界。不过,我们应明确指出,对自然现象的审美体验中的“会心”,是在一种比喻的意义上说的。意思是说,主体精神与对象的感性形式的互相作用而引起的愉悦,像两个人在倾心对话一样。

心意层面的“会心”,标志着审美体验进入精神活动。这可以更具体地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从对象方面说,它的形式和结构所体现的存在,传达了一种活跃的生命。人们常说,山含笑,水含情,风在呜咽,云在流连……无非是说山水富有活力,显得生机勃勃。在这些景象之中,人读懂了天地的“心”。第二,从主体方面说,他的情感和想象运动把一切对象都变成了心灵跃动的符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和主体情感的运动模式形成了一种异质的同构,白鹤飞翔在晴空,诗人的情感也升华到碧霄之上。主体与对象、我与物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了,精神在这种主体与对象的交融中获得了愉快。“会心”,就是对事物生命的把握,又是主体情感的投射。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单方面对心灵的感动,也不是主体向事物的单向度移情,而是主体和对象的互相对答、同情与共鸣。

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会心”是主体心灵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这里的心,不是逻辑的心,而是妙悟的心。妙悟是通过直觉一下子就切中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就是被体验着的对象的“心灵”。“对象的心灵”就是事物默然运化的节奏和韵律,是宇宙内部的“生生之条理”,通俗地说,就是事物的运动规律。主体心灵和“对象心灵“的交会,就是主体精神与事物运动节奏、与宇宙秘密韵律的契合,这种契合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就是对事物生命的妙悟。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两句诗深刻地描述了这种以生命感悟生命、以心灵领悟心灵的审美体验:“谁沉冥到/那无澹si)际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宗白华译)。“沉冥”,意味着全身心的投入,以主体生命的整体去感悟事物的深度;“热爱”,意味着情感的移入,情感的交流,实现普遍的同情,达到心物合一,应和共鸣的境界。不论从那一方面看,“会心”,是人与物之间的双向交流,是主体心灵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

再说“畅神”。这个词语在中国的六朝时代非常流行,它表示人对自然的审美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简单说,是主体因精神意志的通达、舒展和生长而感受到愉快。所以,“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是审美体验的第三层次,或第三境界。如果说,“感物”是直接感知事物的形式和结构而获得的感官愉悦,“会心”是主体心灵与对象心灵交会而产生的心意愉悦,那么,“畅神”就是主体对意义的瞬间感悟而获得的一种自由感、解放感,即神志的愉悦。

关于这种神志层面上的愉悦,我们应该强调两点:它首先意味着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其次它意味着精神意志的提升。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两点简化为“通畅感”和“提升感”。

先说“通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通畅感呢?这是由于主体的生命与对象的生命在交互作用中达到了契合的`境界。从对象方面说,它在人的审美体验中已经渗透了主体的情感,因而客观的自然景象就具有了主观的生命情调。草色云影,已经是心爱人儿的音容笑貌;余霞中孤雁的鸣叫,已成为天涯断肠人的哀歌;波澜壮阔的大海,蕴涵着无限自由的元素。总之,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从主体方面说,他在审美体验中已经感悟到了客观对象的深刻本质,默然觉察出事物内在节奏,因而主体就通过想象活动把客观对象变成了心灵的符号。“豪华落尽见真淳”,可谓平淡极了,也自由极了,通畅极了,心与物、人与天之间的契合也深刻极了。这种由审美体验带来的通畅感,说明审美就是对自由的体验。

再说“提升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提升感呢?因为审美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人的多种需要之中的高级需要,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对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人生有如植物,开花的季节实在是太短暂了,能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自由与快乐的时间实在是在短而又短的瞬间。而审美体验,就是这样的瞬间,但审美体验更多地是对自我价值与意义的领悟,是象征性的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的一瞬间就产生了一种强度体验,一种极度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就是在一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落魄。这种体验可能出现在漫不经意的时刻,像婴儿梦中的微笑一样,令你忘却生活中的苦恼;可能出现在充满激情的恋爱中,似水的柔情和火热的情波,让热恋的男女感到天下之美尽在己;可能出现在创造的快乐中,如那全神贯注的讲演者在听众狂热的眼光中眉飞色舞,妙语连珠;可能出现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登山则情满青山,观沧海则意溢于海……在这一瞬间,人的精神意志仿佛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尽善尽美”的高度。审美体验在一瞬间领悟到自我最高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感到精神意志的提升,这就是“畅神”。

所以,“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

把这两种发生在审美体验中的精神状态总结一下:“会心”,就是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心灵通过直觉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是在一瞬间领悟到自我最高的价值与意义。有必要指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可以发生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心理事实,任何把它们神秘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审美体验与艺术

审美体验,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作为意义的瞬间生成,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体验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艺术活动正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都关联着审美体验。我们今天讲艺术创造环节上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审美体验是意义在在一瞬间的生成,那么,艺术创造就是人在符号实践中创造性地赋予这一瞬间以感性形式。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由多种精神活动和技术活动构成的复杂过程,又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交错地介入其中。但为了具体地分析研究,一般我们把艺术创造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各个环节上审美体验对艺术创造的作用。

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艺术兴发阶段是指艺术主体创造欲望的兴起和创造激情的发动。艺术的兴发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钟嵘有一段非常优美的文字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也。嘉会寄思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这是丰富的痛苦体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由此激活了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操千曲而后识其器,这是音乐家的丰富体验;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画家的丰富体验;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这是深刻的文学家的丰富体验。体验越是丰富,感受越是深刻,情感越是强烈,审美的创造力也越是巨大。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而且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在的逻辑。“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几样事物在诗人心中组织成如此凄美的审美意象,就是由情感的支配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被情感浸透、为情感所凝集在一起的诸种意象,通过想象生成为审美意象。由此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体验。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山水就是“画中山水”。艺术家艰辛而快乐的劳动,就是要把丰富的生命体验变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贝多芬与邪恶的命运、凶狠的死神搏斗,最后是在他那些雷霆万钧的乐章中把痛苦的生命化为崇高的旋律,永远催人战胜苦难;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落与哀宛,都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之中,其中满纸荒唐言,实在是一把辛酸泪。从上述两个例子看来,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还是小说的形象,都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而审美意象正是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无形影象,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从艺术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没有审美体验,也就没有艺术创造。

关于美感的培养与美育,可以认真学习教材的内容。

篇9:层次

层次

层次céng cì[释义]

①(名)基本义:(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

②(名)相属的各级机构。

[构成]  并列式:层+次[例句]  ~清楚。(作主语)减少~。(作宾语)课文~的划分是依据事件的发展过程。(作定语)

《一对好朋友》音乐教学反思

《一对好朋友》教师教学反思

论文评语大全

评语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

论文评语

美术欣赏教学一二三的论文

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植论文

好论文评语

六年级数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论文

审美体验的层次
《审美体验的层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审美体验的层次(共9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研究论文2022-06-03

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教学的探讨论文2023-04-12

《未来的中学生活》美术教学反思2022-05-07

审美有效教学论文2023-01-21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2023-12-19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探究的论文2023-09-20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论文2023-05-28

美术欣赏论文2024-03-2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逐步深入2023-05-13

高校钢琴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论文2023-05-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