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

时间:2024-04-19 07:39:0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整理6篇)由网友“hwp8731”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

篇1: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

一、溶液

1.不溶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2.溶液都是混合物。

3.汽油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于汽油,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可以乳化油污。

4.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以作为溶质,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可以溶解于其它液体,比如碘可以溶解于酒精。

5.说溶解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温度,单位,饱和。

6.溶质在溶剂中可以以原子、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

8.同一溶剂中可以溶解多种溶质:比如饱和的食盐水中仍然可以溶解蔗糖。

二、酸和碱

1.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2.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

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4.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

5.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6.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7.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

8.氨水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9.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0.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12.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13.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15.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

1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17.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18.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

19.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2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三、盐和化肥

1.铵根离子在初中可以认为是金属离子,但氨不能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2.盐和盐之间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3.氯化钠在农业上的主要作用是选种。

4.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溶液。

5.碳酸氢钠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如其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钠和水。

四、化学与生活

1.淀粉没有甜味,但是经过酶催化水解后可生成有甜味的糖类,因此米饭馒头长时间咀嚼后有甜味。

2.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糖类不等于糖,不等于淀粉,不等于葡萄糖,蛋白质不等于氨基酸,油脂不等于脂肪,油脂分两种,液体的叫做油,固体叫做脂。

3.重金属中毒时,要立即服用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物质来解毒,因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与蛋白质作用,使得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而危及生命。

4.医疗上用-射线检查肠胃用硫酸钡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可溶于酸产生使人中毒的Ba2+,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胃酸即盐酸,注意不是硫酸)。

5.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6.钠、钾、钙不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7.菠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的原因是菠菜里的草酸和草酸盐能和豆腐中的钙离子生成难以吸收的沉淀物。

8.加碘盐中加入的不是单质碘(碘单质有毒),而是碘酸钾,碘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为碘化钾和氧气。

9.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症,但是碘过量会导致人体不适,因此,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摄入量的问题,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10.聚氯乙烯有毒,不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是聚乙烯,它是由乙烯在高温催化剂下断开双键形成的,由于聚乙烯的碳链长度和形状不同,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

五、实验专题

1.一般原则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配仪器,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无误后装药品。

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进行化学反应时,一般先装固体--,再加液体--。

气体净化时,先除杂,再干燥。

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强氧化性--要分开放置,特别是要远离火源。

实验完毕后的废液和废弃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丢弃或放入原瓶。

2.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反应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加热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加热前要先将试管外壁擦干,用试管夹从下方套入试管从上至下的三分之一位置。

烧杯:反应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时下方垫石棉网。

烧瓶、锥形瓶:使用规则基本同烧杯。

滴瓶:滴管专用,用后不得冲洗,不得混用。

细口瓶、广口瓶:不得直接加热,细口瓶盛放碱液要用橡胶塞,因为碱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量筒:不可加热,不可以作为实验容器,不可以量取热的溶液或液体,这样会使得刻度受热膨胀而不准确。

漏斗: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应紧贴承接滤液的容器内壁。

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冷凝管: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另外,易见光分解的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

3.实验室制取气体

判断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判断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长颈漏斗+锥形瓶的装置气密性检查:用弹簧夹夹住另一端的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液面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优点是较为纯净,缺点是不够干燥。

排空气法:收集可溶于水,又不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优点是干燥,但不够纯净。

另外,若制取一种气体有多种方法,尽量选择不需加热的,这样既操作简单,又符合节约能源的实验原则。

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均放在瓶口。

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均为化学变化。

4.验证空气的组成(氧气的体积分数)

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反应生成了气体。

不使用铁的原因: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误差分析:偏小: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较差、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偏大:点燃红磷后没有及时将胶塞塞住,导致瓶内空气受热逸出或燃烧时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5.溶液的配置

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2.称量氯化钠时两张盘中均要垫纸(大小相同),称量氢氧化钠则要在烧杯中进行。

3.量筒的使用:如要量取40ml水,先倒水至35ml,再逐滴滴加至40ml,量筒要放在桌子上,不得手拿,要平视凹液面(水银为凸液面)读数。

4.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将水从量筒中倒至烧杯中时有溅出,读量筒示数时俯视读数。

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晶体不纯、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置溶液、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称量时左码右物。

另外,搅拌或转移时有液体溅出不影响质量分数。

6.粗盐提纯

1.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

2.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防止液体飞溅、转移氯化钠晶体。

3.计算产率不应为1,若大于等于1或非常接近1则是计算错误或没有提纯完全。

4.导致产率偏小的原因:溶解或过滤不完全,蒸发时没有将固体完全移出蒸发皿,溶解或蒸发时溶液大量飞溅等。

导致产率偏大的原因:穿滤(滤纸破损)。

7.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除杂

除杂的一般原则:不引入其它杂质。

以下凡是加入--离子,均视为加入含有该离子的物质,加入的另一种离子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硫酸根:取样品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杂方法:加入钡离子。

碳酸根: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除杂方法:加入钙离子。

氢氧根:取样品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再加入硫酸沉淀溶解,没有气泡生成,或将沉淀加热,生成黑色固体 除杂:加入氢离子(酸)。

氯离子:取样品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除杂方法:加入银。

离子

钙离子: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而加入稀硫酸则不产生沉淀(或很少) 除杂:加入碳酸根。

钡离子: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除杂:加入硫酸根或碳酸根。

镁离子: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沉淀可以溶于酸 除杂:加入氢氧根。

8.气体的除杂和干燥

水蒸气:取样品冷却后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硫酸铜变蓝 除杂:生石灰、浓硫酸、固态的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需要具体分析。

除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二氧化碳中除一氧化碳或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除去氢气则还要进行干燥除二氧化碳:通过浓氢氧化钠。

干燥剂:

固态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

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9.化肥的检验

看颜色:磷矿粉为红色。

加水溶解:磷酸三钙不溶于水。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若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则为铵态氮肥。

10.化纤的鉴别

羊毛是蛋白质的一种,其织物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燃烧毛发的焦臭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缩就会成粉末;而化纤织物,如锦纶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结焦,不易破碎。

11.鉴别黄铜和黄金

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样品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

篇2:化学知识点总结:常考易错知识点盘点

化学知识点总结:常考易错知识点盘点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

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

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

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10-39:57:00西部化雪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

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

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2005-10-39:57:00西部化雪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吗?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当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时,呈酸性,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

时,则成碱性。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

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NaHS,Na2HPO4),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

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NaHSO3),则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

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

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2005-10-39:57:00西部化雪

7、盐酸是氯化氢的俗称w.w.w.k.s.5.u.c.o.m

看上去,两者的化学式都相同,可能会产生误会,盐酸就是氯化氢的俗称。其实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氢是纯净物,两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氢溶于水叫做氢氯酸,氢氯酸的俗称就是盐酸了。

8、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从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和常见的弱碱Fe(OH)3、Cu(OH)2来看,似乎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其实碱的碱性强弱和溶解度无关,其中,易溶于水的碱可别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碱。难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碱,学过高一元素周期率这一节的都知道,镁和热

水反应后滴酚酞变红的,证明Mg(OH)2不是弱碱,而是中强碱,但Mg(OH)2是难溶的。还有AgOH,看Ag的金属活动性这么弱,想必AgOH一定

为很弱的碱。其实不然,通过测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强碱。2005-10-39:58:00西部化雪

9、写离子方程式时,“易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确,强电解质(难溶的除外)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肯定拆;而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反应体系中水

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否离子交换实现的,都不能拆,

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这条方程式全部都不能拆,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有的方程式要看具体的反应

实质,如浓H2SO4和Cu反应,尽管浓H2SO4的浓度为98%,还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还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SO42-,但是这条反应主要利用了浓

H2SO4的强氧化性,能体现强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实质上参加反应的是H2SO4分子,所以这条反应中H2SO4不能拆。同样,生成的

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电解质也有拆的时候,因为弱电解质只是相对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剂中,也许它就变成

了强电解质。如CH3COOH在水中为弱电解质,但在液氨中却为强电解质。在液氨做溶剂时,CH3COOH参加的离子反应,CH3COOH就可以拆。这点

中学不作要求.)

10、王水能溶解金是因为有比浓硝酸更强的氧化性

旧的说法就是,浓硝酸和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OCl和Cl2能氧化金。现在研究表明,王水之所以溶解金,是因为浓盐酸中存在高浓度的Cl-,能Au配位

生成[AuCl4]-从而降低了Au的电极电势,提高了Au的还原性,使得Au能被浓硝酸所氧化。所以,王水能溶解金不是因为王水的氧化性强,而是它能提

高金的还原性。

1、干冰是固态CO2的俗称,它并非是固态的水——冰;因为当它挥发变成气态的CO2时,没留下任何“湿”的痕迹,外表又似冰,故把它叫做“冰”。

2、“白铅”是锌而不是铅。因其断面银白,硬度与铅相仿所致。

3、“黑金”是铅的误称,因其断面灰黑且具金属光泽所致,并不是金。

4、“银粉”是铝粉,因其粉末为银白色误称。

5、“金粉”是铜锌合金粉末的误称,因其合金有金黄色金属光泽所误。

6、“石炭酸”并非是酸,它是有机物苯酚的俗称,因它最早从煤焦油中提取又有酸性而得名。w.w.w.k.s.5.u.c.o.m

7、“水银”不是银是汞,因其常温下呈液态且为银白色而得名。

8、过磷酸钙是Ca(H2PO4)2和CaSO4混合物的商品名称,其各化合物结构中并无过氧键。

9、纯碱Na2CO3是盐而非碱,因其水解,溶液呈碱性且水解产物中有NaOH而得名纯碱。

10、铅糖并非糖,因其有甜味而得名,它有毒,不可食用,其化学名称叫醋酸铅。

1l、甘油不是油,是多元醇(丙三醇),因其无色、粘稠、有甜味,外观似油而得名。w.w.w.k.s.5.u.c.o.m

12、水玻璃并不是玻璃,而是Na2SiO3水溶液的俗名,因其无色粘稠,既有粘性(矿物胶)又不能燃烧、不受腐蚀而得名。

13、发烟硫酸并不发烟,而是形成的酸雾。(SO3吸收水分形成的小液滴)。

14、不锈钢不是绝对不生锈,它也能因盐酸等强酸腐蚀而“生锈’。

15、酚醛树脂不是酯,而是由苯酚跟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一种俗称电木的塑料)。

16、王水不是水,而是由浓盐酸跟浓硝酸以3:1的体积比混合的一种能氧化金、铂的强氧化剂。w.w.w.k.s.5.u.c.o.m

17、芳香族化合物并不都有芳香味。因其最早大多是从香精油、香树脂及其它具有香味的物质中发现而得名的。这种以气味作为分类依据是不科学的。其实,就性质而言,凡属芳香族化合物的物质大多无香味。

18、有甜味的并非都属糖,如糖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因其甜度远远大于糖类中的单糖而得名;其化学名称是邻磺酰苯酰亚胺。糖类并非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淀粉等。

19、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置换出的是H2O中的H2;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是2Na2O2+H2O=4NaOH+O2,应为2Na2O2+4H2O=4NaOH+2H2O+O2,还原产物应是生成物中的水。

20、甘汞不是汞,而是Hg2Cl2。

21、王铜不是铜,而是CuCl2·3Cu(OH)2。碱式氯化铜

22、臭碱不是碱,而是Na2S·9H2O,因其水溶液显碱性(水解)且有H2S生成而得名。w.w.w.k.s.5.u.c.o.m

23、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CI,沉淀不溶解,此溶液中不一定含SO42-,也可能含有Ag+,若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此溶液中了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SO32-。

24、某气体遇NH3有白烟产生,并不一定是HCl,可能是HNO3蒸气或Cl2。

25、电石并不产生电,因其在电炉内高温至2500℃左右时由C和CaO合成而得名。

26、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一定为CO2,可能为SO2。

篇3: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篇4: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1、金属键的强弱和金属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熔点:NaNa>K>Rb>Cs。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

2、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1)配位键: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共价键。

(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

②形成条件:

a.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

b.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

③配合物的组成

④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

3、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而氢键则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4、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典型的有冰、干冰。

5、分子间作用力强弱和分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引力使物质熔化和气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

6、NH3、H2O、HF中由于存在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反常地高。

影响物质的性质方面:增大溶沸点,增大溶解性

表示方法:X—H……Y(N O F) 一般都是氢化物中存在。

篇5: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解题技巧]

1。首先必须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 )、碱性溶液(OH- )、加入铝粉后可放出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 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 ,Fe3+ ,Fe2+,Cu2+ 。

③MnO4- 、NO3- 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 +2H+ =S↓+SO2↑+H2O 。

⑤注意题目要求“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或者“可能大量共存”。

篇6: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空气

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

五、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

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和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六、碳及其氧化物

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0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七、燃烧与热量

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2.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下。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4.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

5.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八、金属

1.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是物理变化,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合金中个元素都以单质存在,合金一定有金属性。

2.紫铜是纯铜,青铜和黄铜都是铜的合金。

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在常况下的,高温下金属的活动性不一定服从此顺序,比如高温下钠可以置换钾。

4.钾不是最活泼的金属,金不是最不活泼的金属。

5.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溶液反应越剧烈(钾钙钠除外)。

6.钾钙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氢气,将这些金属与酸溶液混合,金属先与水反应。

7.铜不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8.所谓的“置换酸中的氢”是指非氧化性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关于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之数学平方差公式大盘点

你知道高中学霸有多努力吗?

简历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高考考场答题技巧盘点

英语四级作文有哪些常见易错点

盘点中考应试技巧:学会“挤”分

盘点托福写作中5个常见的易错扣分词汇

盘点的总结报告范文

GRE写作常见易错扣分问题盘点分析

年终盘点计划书

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
《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化学易错知识点盘点(整理6篇)】相关文章:

考研数学科目重要知识盘点2023-05-28

高考理综考试有哪些提分方法2023-01-29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023-06-05

常考易错四字成语中考语文2022-11-04

六年级语文期末的复习计划2022-12-05

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2024-01-01

高考数学总复习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2022-09-14

说明文阅读考点知识2022-11-26

高考理综考280很难么 提高理综成绩的方法2023-03-13

初中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