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阶段作文(集锦22篇)由网友“天凉好个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大阶段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 三大阶段作文
三大阶段作文
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高三文科复习四忌:
一忌抛开考纲,盲目复习。高考各科都有《考试说明》,学生首先应该依据《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忌急于求成,忽视小题。有些学生认为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太多,而在高考中基础知识题的分值不高,所以索性就放弃了。他们不知道解决好基础知识,正是提高文科成绩的关键所在。
三忌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有些学生认为与理科相比,文科知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可以随意捡章节进行复习。其实文科复习应兼顾知识、能力、方法三个层次。
四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有些学生只重视知识的背诵,缺乏专题性反思,不知道自己的涨分点在哪里。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这次考试还有一层特殊的涵义: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荐、评选市级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我这里,特别提醒学习较好的高三同学,要格外重视这次考试。
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你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历年高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可谓字字珠玑。在复习中,我们中做题应先易后难,选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篇2:高中阶段三大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三大学习方法
主动预习。
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对预习来说,主要就是要做到看书速度快,理解速度快。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外干扰。外部干扰包括无关的声音、让人分心的视觉嗅觉刺激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感情等。克服内部干扰主要应积极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意变换学习内容,避免用脑过度,防止身心过于疲劳等。克服外部干扰,除了要尽量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还要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能始终保持并有韧性。
正确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为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十分关键,不要思想开小差。在老师讲解时,应做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听课中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听课时,应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做笔记时,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记忆。
争取在老师讲课时,就把这一部分内容学会、理解,否则下课再自学,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一定学好。上课听讲是最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这么多的时间利用不上,就太可惜了。上课听课效率高不但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对提高做题速度也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对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赖笔头”。对于任一学科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有效复习。
专家指出,高中复习在于平时,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可这样进行: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学习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整理笔记;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对复习来说,主要就是要提高做题的速度。但做题并不意味着要见一道做一道,追求“贵精不甚多”,做一道题要学会“举一反三”,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这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很好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每做一道题,要有一道题的收获,不能做上十道题毫无收获,还是就会做这一道题,这个收获从哪儿来呢?就是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对做题来说,要看看每一道题的条件是进行怎么组合的,和采取的方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样,将来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有处理的方法了。数理化再千变万化,也是有章可循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题的方法和题的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点点滴滴就形成思维定式,拿到条件,就要分析它和哪个解题方法能够有联系,找到一种见到条件,能够联系出方法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方法,也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另外要想提高做题的速度,先有目的地找一些题目,自己估量一下做题的速度,看看自己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快,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慢,再好好分析分析,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影响了做题速度,然后根据情况改进做题方法,或是改变做题思路,这样慢慢提高速度应该也较为可行。
篇3:高中阶段三大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三大学习方法
学习型党员学习计划 “初中学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在高中阶段,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要重视观察、思维、分析、阅读、动手等能力的培养。”要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同学们必须在了解高中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做到主动预习、正确听课、有效复习。
主动预习。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对预习来说,主要就是要做到看书速度快,理解速度快。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外干扰。外部干扰包括无关的声音、让人分心的视觉嗅觉刺激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感情等。克服内部干扰主要应积极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意变换学习内容,避免用脑过度,防止身心过于疲劳等。克服外部干扰,除了要尽量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还要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能始终保持并有韧性。
正确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为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十分关键,不要思想开小差。在老师讲解时,应做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听课中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听课时,应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做笔记时,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记忆,
争取在老师讲课时,就把这一部分内容学会、理解,否则下课再自学,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一定学好。上课听讲是最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这么多的时间利用不上,就太可惜了。上课听课效率高不但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对提高做题速度也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对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赖笔头”。对于任一学科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有效复习。专家指出,高中复习在于平时,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可这样进行: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学习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整理笔记;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对复习来说,主要就是要提高做题的速度。但做题并不意味着要见一道做一道,追求“贵精不甚多”,做一道题要学会“举一反三”,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这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很好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每做一道题,要有一道题的收获,不能做上十道题毫无收获,还是就会做这一道题,这个收获从哪儿来呢?就是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对做题来说,要看看每一道题的条件是进行怎么组合的,和采取的方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样,将来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有处理的方法了。数理化再千变万化,也是有章可循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题的方法和题的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点点滴滴就形成思维定式,拿到条件,就要分析它和哪个解题方法能够有联系,找到一种见到条件,能够联系出方法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方法,也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另外要想提高做题的速度,先有目的地找一些题目,自己估量一下做题的速度,看看自己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快,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慢,再好好分析分析,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影响了做题速度,然后根据情况改进做题方法,或是改变做题思路,这样慢慢提高速度应该也较为可行。
篇4:高中阶段三大学习经验
一:主动预习
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对预习来说,主要就是要做到看书速度快,理解速度快。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外干扰及克服内部干扰。主要应积极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有意变换学习内容,避免用脑过度,防止身心过于疲劳等。克服外部干扰,除了要尽量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还要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能始终保持并有韧性。
二:正确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为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十分关键,不要思想开小差。在老师讲解时,应做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切忌只听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同时,听课中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听课时,应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
争取在老师讲课时,就把这一部分内容学会、理解,否则下课再自学,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一定学好。上课听讲是最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这么多的时间利用不上,就太可惜了。
三:有效复习
专家指出,高中复习在于平时,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可这样进行: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学习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整理笔记;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篇5:创业者成功创业的三大阶段
1.头狼期的冲锋陷阵
头狼期在创业期,对企业来说需要迫切解决的是生存问题,领导者同为创业者,这时期最大的考验是,领导者的执行力。可以说,这时期的领导者扮演的是“头狼”的角色,个人能力、胆识与判断力,直接影响所有人。整个企业运营的活没有你不能干的:面对市场,你是营销专家;面对产品,你是产品专家;面对客户,你是销售员;面对运营,你是管家……记得我刚刚在“东方广场”成立第一家钻石宫殿时,跑下资金,跑商场,选定开店地址,便亲自参与铺面装修。从进货陈列到培训一线销售员,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砸店重修,我也是第一个下锤子的。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把钻石宫殿做起来,我干什么、干多少都无所谓。两个原因,一个是刚刚起步,压力很大,似乎我个人就需要担当更多角色,自然,是我能胜任的;另一个,你老板带头“抢山头”,占市场,你干劲多足,你怎么做,员工都跟着学。也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法。就好比带兵打仗,没几个人的时候,你的兵需要你冲在前面而不是躲在后面。
2.设计师期的创意致胜
设计师期。当企业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后,当老板不能再冲锋陷阵,事事亲力亲为了。一方面,你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当一个组织不断变大的时候,光靠一双眼睛,一个人发号施令没法管理了。这时候,领导者的角色更像设计师,最重要的责任是平衡好各项资源,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以及制度流程,制定战略,规划蓝图,找到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个阶段,是体现管理者结构能力的时候。管,不是管人,而是用人,是改变人,培养人,建立起一套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的制度;理,就是梳理,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根本上改变一件事情,建立或重新制定规则,从根上彻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走歪路、犯错误,很正常,但组织制度一定要建起来,有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我认为,这一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组织的过程。六七年前我开始着手这个事情,当时恒信已经从几十个人成长到了几百人,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意识到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推动我们往前走了,就从外面请专门的机构来帮我梳理这些。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队伍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运营机制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3.牧羊人期的领导力
牧羊人期。当企业发展继续往前走,队伍越来越壮大的时候,企业领导者又面临角色转变。也就是说,在企业逐渐走向成熟期的时候,领导人可能成为了董事长,CEO。CEO是个外来词,管理大师德鲁克对CEO的说法是,“CEO并不是一个场外人,指手画脚就可以了”。牧羊人的责任管理好一群羊,负责羊毛的产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主要是这家企业,对员工,对客户,对利润负责。牧羊观察周围环境,注意羊群与外界的联系;领导人也一样,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保持企业与外部的联系,提升企业价值。牧羊人寻早更丰茂的水草,是未雨绸缪;领导者除了高屋建瓴,还要时刻保持开拓精神,有一颗变革的心,这样才能让企业有更多突破、发展,才可能发现红海中的蓝海。这一时期,企业领导人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即通过身体力行去树立组织的价值观和标准,打造企业文化。有一个滥俗的说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俗到有理就是好,我也这么看。松下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是佛教信徒,他把佛教思想贯穿于企业经营之中,并用佛教思想来规范企业的制度、道德和行为准则,使企业获得极大成功。而在恒信,我们只有简单四个字“用心做事”,在我看来,凡事用心皆有可能。
篇6: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
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人类文明起源时代的50历史长河,可以说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波澜,大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一
“文明起源三段论”的观点,理论渊源是摩尔根的“野蛮时代三段论”,特别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在综合这两个思想源头基础上,我们认真汲取了20世纪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试图做出“文明起源过程三阶段”的理论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野蛮时代三段论”,大体上相当于他所提出的“文明起源三段论”。他采用三分法,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提出整个世界历史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在这个“大三段论”中包括两个“小三段论”。比较低级的原始社会是蒙昧时代,又包括三个阶段:原始人类产生的初级阶段——开始学会人工取火的中级阶段——使用弓箭进行狩猎活动的高级阶段。这个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早期阶段,通称旧石器时代,几乎占据了人类历史长河绝大部分,下限就是距今一万年前。
比较高级的原始社会是野蛮时代,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间,前后是大约五千年时间。这个时代也分为三个阶段,先后有五大创新:制陶术的发明导致野蛮时代初级阶段开始——野蛮时代中级阶段有三大发明,畜养动物、灌溉农业、房屋建筑——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以冶铁技术的发明创造为标志。
这里讲的野蛮时代三阶段,大体相当于文明起源三阶段。现代考古发现基本上肯定了摩尔根的基本思路,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思索的重大问题。一个特别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
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究竟是什么?
由马克思奠基、恩格斯完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吸收、改进摩尔根等前人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相当于唯物史观的“文明起源三段论”。
在接近尾声并且富于总结性的最后一章《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开头,恩格斯提出了自己探讨野蛮时代、文明起源的新思路与哲学理论上的新基础:“我们已经根据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这三大实例,探讨了氏族制度的解体。最后,我们来研究一下那些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已经破坏了氏族社会组织,而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又把它完全消灭的一般经济条件。在这里,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我们来说是和摩尔根的著作同样必要的。”[1](P158)
在野蛮时代最初的低级阶段,“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在野蛮时代转为发达的高级阶段,“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海外贸易也有了”[1](P160)。
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第三次大分工,“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已经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或者是像古代那样,城市在经济上统治乡村,或者是像中世纪那样,乡村在经济上统治城市)而使之巩固和加强,此处它又加上了一个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在此以前,阶级形成的一切萌芽,还都只是与生产相联系的;它们把从事生产的人分成了领导者和执行者,或者分成了规模较大的和较小的生产者。这里首次出现一个阶级,它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服从自己;它成了每两个生产者之间的不可缺少的中间人,并对他们双方都进行剥削。”[1](P163-166)
从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起源论,甚至具体到“文明起源三阶段论”的基本思想,都包涵着至今仍有生机活力的闪光思想。但是,我们今天不能停留在他们的个别结论上面,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首先是唯物史观的活的方法,循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对于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提出现代水平的“文明起源三阶段论”。
二
文明起源时代第一阶段——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农业起源革命——新石器革命——陶器革命。
“文明起源第一阶段的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这是个新概念,综合了摩尔根“野蛮时代初级阶段论”,汲取了恩格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的科学因素,又扬弃了个别过时结论,立足20世纪考古发现最新成果,力图作出理论上的综合创新。
20世纪考古发现充分肯定了从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探索文明起源论的奠基开创之功,在此前提下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在文明起源历史起点问题上就提出了五点质疑:文明起源时代的最初起点究竟是制陶业还是农业?
农业最初起源是在西半球还是东半球的亚非欧大陆?
最早的农业是水作农业还是天然旱作农业?
东半球亚非欧大陆是畜牧业起源在先,还是农业起源在先?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本质内容,究竟是从野蛮部落中分化出游牧部落,还是农业部落?
这五个问题不是机械罗列关系,其中最本质、最核心、最深层的一个问题是: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究竟是什么,是制陶业、畜牧业,还是农业起源?
摩尔根“野蛮时代初级阶段起点论”,首先着重强调了制陶术发明的发端作用:“低级野蛮社会始于制陶术的发明。”不过,看来他自己当时也已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们以制陶术的发明或制陶业的流行作为划分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的界线,这样做固然不免有武断之嫌,但从多方面考虑,最确当的分界标准大概还无过于此。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这两种状态显然有别,这是久已公认的,不过,以前不曾提出过某种进步现象作为由前一种社会进入后一种社会的标志。”后来他仍感到理由不够充分,并一再做出解释:“对于人类文化顺序相承的诸阶段的起点,我们选择了陶器的使用作为其中的一个分界标志,其意义不像饲养动物、使用铁器和发明标音字母那么鲜明,因而对于这一抉择需要加以解释。人类必定先有村居生活,并且,简单的技术必定先已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然后才会制造陶器。”[2](P11,10,12)那么,究竟是什么产业兴起,才造成了“村居生活”呢?这里离真理只差一步!
这里反映出一个深层重大的理论问题:对于文明起源时代起点的犹疑不决,偏重陶器技术,对于农业起源在文明起源物质前提中的决定意义认识不足,也没有注意到与农业起源直接相关的新石器革命。这个理论缺陷的产生,有一个理论根源,就是摩尔根在考察社会发展时有一个六项式:生存技术——政治——语言——家庭——居住方式——财产。其缺憾在于,他从比较表层的生存技术、生活资料出发,而没有更加深入注意到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妨碍了他把“农业起源——新石器革命”,提到野蛮时代——文明起源时代的出发点上去。
在这里,我们需要一方面坚持发展唯物史观的文明起源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根据20世纪考古学的新实践,对于恩格斯的个别提法作出修正与发展。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角
度,来探究国家起源、文明起源的深层经济根源,唯物史观的这条基本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关于“第一次大分工”的提法却值得推敲:“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问题在于,为什么这里只提畜牧业,而不提农业呢?恩格斯下文中摆出了当时掌握的考古学事实:“园圃种植业大概是亚洲的低级阶段野蛮人所不知道的,但它在那里作为田野耕作的先驱而出现不迟于中级阶段。在图兰平原的气候条件下,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没有饲料储备,游牧生活是不可能的;因此,牧草栽培和谷物种植,在这里就成了必要条件。黑海以北的草原,也是如此。但谷物一旦作为家畜饲料而种植,它很快也成了人类的食物。”[1](P160-161)然而,由于这样的表述,就产生出一个逻辑上的矛盾,当下面讲到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时,并没有农业起源在先的前提,没有明确回答农业何时分化出来的问题。20世纪考古发现修正了这里的提法与判断,证实了北非与亚洲,包括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大陆的中国,同属于世界农业起源中心。在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农业起源是多元化、多中心的,最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是四个,四种主要粮食作物分别创造出来:
大麦、小麦——首先起源在西亚两河流域以北的新月形地带的山前台地上,而后首先传播在北非的古埃及;
稻米——首先起源在华南广西、长江中游、下游地区;
粟子——首先起源在华北平原与太行交界的山前台地上;
玉米——首先起源在中美洲。
西亚两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还表明,在这个西方文明发源中心,是农业起源在先,陶器起源在后,在陶器于距今八九千年前起源的时代以前,还有一二千年的“无陶新石器时代”,或叫“前陶新石器时代”。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尤其是农业考古学最新发现,我们有必要对“第一次大分工”的提法作出精确化,也对摩尔根提出的野蛮时代、文明起源理论,作出必要的修改与补充:
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和最初原点,是新石器时代起点上的第一次大分工,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农业起源,再加上从农业起源派生出来的畜牧业起源、家畜起源,从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中分化出来,人类定居、剩余劳动增加、其他文明质前提的确立、文明要素的萌生,全部建立在农业起源这个基点上。如果说整个文明大厦全都建立在剩余劳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话,那么最初的剩余劳动,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必然首先产生在农业起源之中。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必然逻辑,也是经过考古学发现证实的科学事实。柴尔德所谓“新石器革命”,本质上首先是农业起源革命。
农业起源必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伴生物,也就是文明起源的第二大物质前提——新石器技术革命。为了农业起源中刀耕火种、割穗收获、研磨加工的需要,距今一万年至八千年间逐渐创造出新石器农具群。新石器的本质特征,按照西方长期流传的传统说法,就是从打制石器走向磨制石器,更科学地说是走向切、钻、琢、磨四大工艺综合运用于农用石器的深加工,由此引出工具上的大革命,生产力上的大革命,也为文明起源过程事先铺垫下第二块物质技术的奠基石。
确立了“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在文明起源中应有的物质前提地位之后,陶器的发明创造也就有了应有的历史前提,又有了应有的历史地位。由于农业起源加上新石器,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变革、大发展,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出生活方式的变革: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贮存粮食的器皿需要增加了,必需有较多的粮食贮存,才能度过冬季,贮备灾荒,饲养牲畜;农业起源之后,定居生活开始了,对于各种容器的需要增加了;随着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人们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范围都扩大了,与自然水源的距离也拉大了,如何用人工容器保持人工水源,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农业起源、畜牧起源、新石器起源过程的展开,人们迫切要求发展熟食,从石烹时代发展到陶烹时代,出现了陶釜、陶灶、陶鼎、陶锅等一系列陶制炊具群。
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从西方到东方,大多数是把这个阶段排除在文明起源时代之外的,最多上溯到铜器、城市、文字起源。这里提出的新主张,是把“农业——新石器——陶器”这三大物质前提的奠定,作为文明起源时代第一阶段。
三
文明起源时代第二阶段——三大文明要素生成期:“铜器—城市—文字”的多元发生。
“文明起源三大要素发生期”这个新概念,综合了摩尔根“野蛮时代中级阶段论”与恩格斯“第二次大分工”这两个概念的合理内核,又综合了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最新成果,力争有所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闪光思想,即把文明起源过程,区分为两个相互衔接而又相互区别的历史阶段——“文明要素发生时期”和“真正进入文明状态”。
关于文明要素有哪些的问题,摩尔根的回答看来是初步区分了两个层次:“基本要素”与“诸多要素”。应当声明的是,他本人并没有使用这样明确区分的两个不同概念,但从《古代社会》全书看来,却蕴涵着这种区分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趋向于从宏观世界历史高度,谈到野蛮时代文明起源过程中先后生成的五大要素:制陶术——动物驯养——农业种植业——房屋建筑——冶铁术。后来他还说:“文明的一切要素,包括文字在内。”
而第三章《人类发展速度的比例》,则接近于用追溯法,列举了野蛮时代三个阶段上文明起源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发生过程:野蛮社会初级阶段文明起源过程中的10个要素——中级阶段的20个要素——高级阶段的近20个要素。[2](P28,274,32,31)后来马克思晚年在做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时,基本肯定了“文明要素”这个提法。在《古代社会》一书第二编第八章《希腊人的氏族》中,把私有财产制度作为推进文明起源的新要素:“财产已经成为逐渐改造希腊制度而为政治社会开辟途径的新要素,这个要素既是政治社会的基础,也是它的主要动力。完成这样一个根本的变革,不管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是多么简单明了,在当时却是一件艰巨的任务”[2](P218)。马克思在摘要中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这段论述,并倾向于肯定文明“新要素”这个提法:“私有制是新的要素,经过延续了若干世纪的在氏族基础上建立国家的尝试以后,这种要素逐渐改造希腊的制度并为上述变化(即向政治社会或国家过渡)作好了准备。”[3](P16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没有专门论及文明要素问题,但在《雅典国家的产生》这一章中,也用了“新社会要素”这个提法;同时,他把国家称为“文明社会的概括”,与“文明起源要素”形成鲜明对照。
由此看来,把整个文明起源过程,除了前面的物质前提奠基期之外,还可进一步区分为“文明要素发生期”与“文明整体形成期”两个阶段,是有理论根据的,也有历史渊源。现代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也有助于证实这种区分。
这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究竟哪些属于文明起源过程中产生的诸多要素?哪些属于有全局意义的基本要素?
我们不妨仿照“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列出一系列前人探索的“文明起源要素表”。
摩尔根先后列出了近50个文明起源要素,在“文明起源诸多要素”的基础上,他当年看重突出
的“六个基本要素”是:(1)陶器;(2)畜牧业;(3)农业种植业;(4)房屋建筑术;(5)冶铁术;(6)文字。马克思的摘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于摩尔根提及的文明起源诸多要素,特别是有重大意义的六个基本要素,大都作过肯定性概述。恩格斯在论及文明形成前夕的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特别突出了两大要素的关键作用:一是铁器;二是文字。他有一个十分简明的概括:“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而在“文明起源诸多要素”这个层面上,他曾历数古希腊文明起源中的十来种要素:铁器、风箱、手磨、快轮制陶、榨油、酿酒、车轮、建筑术、城市、荷马史诗与全部神话。[1](P22,23)
20世纪世界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家柴尔德,1936年用英文发表了影响颇广的《人类创造了自己》一书。他把人类文明起源的主要轨迹,总结归纳为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间,先后发生的三次大革命:新石器时代革命——城市革命——人类知识上的革命。柴尔德关于头二个革命的学术观点,多为世人关注,而关于后一个革命的论述,则较少为人论及,而对于我们清点“文明起源要素”的工作,却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该书最后两章,认为构成文明形成重要因素的人类知识上的革命,主要要素是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间,即城市革命之前间,有16项影响人类历史走向文明的重要发明创新:
(1)使用运河和沟渠的人工灌溉法;(2)犁耕;(3)牲畜动力;(4)帆船;(5)轮车;(6)果园种植;(7)发酵作用;(8)铜的冶炼与使用;(9)房屋建筑用砖;(10)拱门;(11)在陶器表层上釉;(12)印章;(13)太阳历;(14)文字;(15)记数法;(16)青铜。
而城市革命之后的年间,即公元前2600年—前600年间,他又补充了四项影响人类文明过程的四项重大发明创造:(1)十进位法;(2)经济实用的冶铁术;(3)字母文字;(4)城市供水系统。[4](P217)
面向21世纪世界考古与中国考古最新发现,对于前人探索足迹作出比较研究,并且努力做出理论创新,我们或许可以引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文明起源是一个长达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除去头两三千年是“农业——新石器——陶器”这文明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之外,还有两三千年时间,即距今7500年—5000年之间的两三千年历史长河;
这两三千年时间,是在物质基础初步奠定前提下,文明直接起源的历史过程;
文明直接起源过程之所以拉得这么长,是因为文明起源是诸多要素、多元发生,逐渐萌发、不断生成的复杂历史进程,而不是一下子或一次性的生成过程;
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在“物质奠基——文明形成”这两大阶段之间,专门分出一个“文明要素生成期”是完全必要的;
文明要素又有必要区分为两个层次;铜器是经济基础上首要文明要素;城市是社会交往上的首要文明要素;文字是精神文化上的首要文明要素;其他方面还有层次稍低的诸多文明要素。
四
文明起源第三阶段——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各种要素、各种片断的简单罗列、机械相加。
文明起源过程中,要素与总体、渐变与质变、起源与形成、诸多要素与文明整体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难度甚高的重大问题。
对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总体标志问题,从19世纪到20世纪,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与争论,有以下四种学术观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文字主要标志论。这个观点流行最为普遍,较有代表性的首推摩尔根1877年的《古代社会》一书,另外还有大体同时的泰勒的《原始文化》、《人类学:人类与文明研究导论》等论著。
第二,城市革命重要标志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者是20世纪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1950年他专门发表了专题论文《城市革命》,论证了城市形成是文明降生的决定性标志,并列举了城市革命的十项标准。
第三,社会秩序主要标志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Edward McnallBurns)等四人编写的《世界文明史》,该书提出城市是文明的表征,社会秩序是文明的内在本质规定:“探讨城市的起源实际上与探讨文明的起源是一样的。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行政机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5](P38)美国学者维尔·杜伦(Will Durant)在《东方的文明》一书开头,就从社会秩序角度对文明作出定义:“文明是社会秩序,它促进文化创造。文明包含四大要素:经济支持、政治组织、道德传统以及知识和艺术的追求。”[6](P3)
第四,国家主要标志论。这个观点是由马克思进行理论奠基,恩格斯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以三次社会大分工为文明起源主线,而最后的总体标志则是国家的形成。“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个提法是恩格斯1884年提出的,而基本思想都渊源于马克思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1857年—1858年写成的《资本论》第一手稿。
下面我们对上述四种文明起源总体标志论做出比较研究,试比较它们的得失曲直。
文字不失为文明起源的重要表征,但由于文字形成是一个至少长达3000年的历史过程,作为文明形成标志,看似明确,实则难以准确把握。人们在常识中,倾向于这种认识,因而自然而然把文明史说成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把在此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史”或“史前时期”。从摩尔根、泰勒,到马克思、恩格斯,都首肯过这种较为公认的说法。
然而细致推敲起来,象形文字产生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字母文字产生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二者相距二三千年,究竟把哪一个作为文明形成标志,却是不十分明确的。摩尔根写作《古代社会》那个时代,由于考古发现有限,这个界限分得不明确,因而常把二者相提并论,都作为文明时代形成首要标志,认为文明社会“这一阶段始于标音字母的使用和文献记载的出现”,并且申明“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可以视为与标音字母相等的标准”。恩格斯也采用了类似的说法。可是,现代考古发现已经把文字形成史的基本轮廓大体澄清了:
公元前4000年,甚至更早一些,东西方都有原始形态的象形文字起源;
公元前3500年—前1000年东西方古典文字逐步构成体系,初步走向成熟;
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从腓尼基到古希腊,形成了字母文字,中国则走向部首文字。由此可见,抽象文字、字母文字的产生,是一个至少长达近3000年的历史进程,上溯到原始象形符号、刻画符号,更是长达7000年以上的漫长历史过程,把如此漫长的文字形成过程,作为文明形成的总体标志,今天看来很难说是优化选择。
20世纪中后期,对柴尔德的城市革命主要标志论,也有人提出质疑。质疑集中在两个方面:有人认为柴尔德的理论观点主要立足于两河流域,而古埃及在相当长时间里曾是灌区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曾是文明在先,城市在后;而还有人认为两河流域、古希腊、
中美洲,则有一段历史,有文明起源,有文明个别要素,却未达到文明时代的整体要求。“社会秩序主要标志论”,注意到社会关系的总体性是合理的,但社会秩序比较抽象,比较一般,没有找到一个明确标志社会秩序总体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国家又是什么呢?
相比之下,唯物史观的“国家形成总体标志论”,更经得住考古实践的历史检验,更富有总体性与确定性,可以作为文明起源期的制高点和文明形成期的出发点。
国家形成也是一个更易于把握的具有确定性的历史过程,便于在考古学、历史学上精确把握。
文明起源过程,好比五千年初步建成人类文明大厦:
第一阶段,是距今一万年开始的头二三千年,文明大厦的物质奠基期;
第二阶段,是距今七八千年开始的二三千年,文明大厦的要素发生期;
第三阶段,是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国家形成期,文明大厦的总体形成期。
中日考古最新发现,还提出了更新的问题: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近1.5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和陶片;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庙岩先后发现了近1.5万年前的陶片;日本也先后发现了1.5—1.2万年前的陶片。
中国与东亚文明起源时代的最初历史起点,有可能再向前上溯五千年,达到一万五千年前。这个中国特色的新问题,尚待从考古发现与理论概括两方面的统一中进一步探索。
收稿日期:-10-2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V·G·柴尔德.远古文化史[M].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
[5]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6]维尔·杜伦.东方的文明[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篇7:中考阶段三大主科听课方法
我们说过,语文注重的和英语一样,都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因为中文是母语,所以在这几方面要相比英语来说要求高很多。老师的讲授、老师的提问等互动环节都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听说能力;而大声的朗读、文章的写作则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读写能力。由此看来,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真的很重要。
1、带着疑问去听课
我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很模糊了,那么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应该带着这些知识点去听课。因为听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完成对预习中内容的再认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二是要完成对预习中存在疑惑地方的解惑;
三是要完成知识的'消化理解与融会贯通。
2、抓住重点去听课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会抓住语文知识的重点。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句都要认真地倾听老师的讲解。要把一些重点、难点记录下来,为学习后的复习巩固保留依据与素材。
3、手脑并用去听课
有同学在听课的时候觉得就是自己眼睛和耳朵的事情,坐在教室里像看演出一样听老师讲课,而其最终的结果也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课堂效果非常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你永远都不要埋怨老师讲课内容没有吸引你,还是应该从自身角度上去想问题。因此,在听课的时候一定也要手脑并用,将一些知识点记忆在脑子里和笔记里,这样刺激性才更大,大脑才能够更容易地记住所学知识。
如何判断语文课学习效果
不管在何类考试当中,语文试题的所谓“标准答案”很少,除了为数不多的选择题有标准答案外,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主观题,没有百分百的标准答案。在这个时候,老师也只能通过一些软性的条件去审查大家是否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
那么在听完语文课后,自己怎样才可以知道究竟自己学的如何呢?在这里要建议大家,语文课也要进行一下自我测试。不管是通过课后的练习还是学校里老师派发的资料,都可以拿来进行自我检测。检测之后,不是以做过了为考核标准,而是以准确率为考核标准。
另外,自我反省也很重要。在一些闲暇的时候,要想想自己从预习到听课到自我检测,还有哪个环节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可以将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初中数学学科听课方法
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课上讲授是学习环节中的重要环节。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及使用方法。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听好数学课呢?
1、紧跟老师思路
我们预习的时候已经把老师将要讲什么样的内容搞清楚了,这样就可以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听课。因为有强烈的求知欲,听课的效果会好很多。在这个时候,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当遇到自己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先记录下来,不要因此而影响后面的听讲。这些疑难问题在课后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大胆表达看法
老师会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哪怕老师问一句:“听懂了吗?”,这也是互动形式的一种。在这个时候,要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确实没有听明白的时候,要大胆说“不”,这样老师将依据班级的整体情况做出决定,究竟是再认真讲一遍还是为你课后辅导。这样实际上你就获得了更多被辅导的机会。
3、学会提炼重点
数学学科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都会尽可能地增加趣味性。但是这些趣味的东西有的时候不是重点,那么这就需要你能够抓住并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4、适当记录笔记
有专家认为课堂上记笔记会影响听课效果,虽然这种说法不是全对,但是也有其道理。大家在做笔记的时候一定不要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工整。其尺度在于:是否对自己有益,是否自己能看懂。
检验数学课是否有效的方法
老师在讲课之后定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些家庭作业实际上就是检验你上课听课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今天所学的知识和例题是否真的掌握了?定理和公式是不是真的记住了?通过独立做练习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辨别。特别是学校统一定制的同步练习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可以有效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
另外,要利用课本检查自己所学知识点是否全面。同时,我们大家在进行自我检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过于轻敌。有很多同学做题的时候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错;相反,有的同学做题的时候马马虎虎,觉得无所谓。这是两种需要坚决杜绝的做题心态。
初中英语学科听课方法
英语课的课前预习的好坏实际上会大大影响听课的效果。当我们把课本上的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课文注释、疑点难点都掌握的时候,那么在听课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那么,初中英语学科听课究竟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务必集中注意力
现在有很多学校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会尽可能地说英文,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只有全神贯注地去听课,才不会遗漏重要的细节,也才能真正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老师在讲授的时候,一定对老师是如何分析的、讲解的留意去听,对于一些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子的翻译要细心体会。
2、要有比较去听讲
自己在预习的时候对一些知识有了自己的心理预期,但是这些预期并不见得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所以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差距,看看自己理解的和老师讲解的有多少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就可以迅速提高。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加深对文章、语法及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加强自己的思考能力。
3、善于向老师提问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行为。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及时地给老师以反馈。一般来说,老师都很乐意接受学生的提问,因为这样将会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所以,当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
英语课堂效果自我检测法
英语学习我们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预习、听课、作业。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对这几个环节进行把关。预习的是不是到位,是不是将一些单词在课前的时候就已经记住了?在听课的时候是否跟上了老师的步伐?有没有出现知识点遗漏的问题?在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感到很吃力?正确率是不是很高?这些都是检测我们学习效果的“硬指标”。
同时,我们还要留意单词记忆的情况,特别是默写单词的时候,是不是准确而迅速?在弥补遗漏的时候有没有做到“滴水不漏”?在运用知识方面我们有没有做到“游刃有余”?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多多关注的内容。
最后总结:成绩好的同学不是不听课,他们是抓住了听课重点。老师在讲授的时候一般是以中等学生的理解能力作为教学进度依据的。在这个情况下,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消化不了”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老师讲的内容统统记下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就没有太多的意义。
我们应该把规律性的知识点以及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所教给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等作为我们听课的核心内容。
篇8:人生三大阶段的经典名言名句
关于人生三大阶段的经典名言名句
人生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点。
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想出来的;世界上可能的`事情,是做出来的。
我们没找到路,不等于路没有。
没有自己的改变,绝对没有生活的改变。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
在家里看到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是世界。
把钱放在眼前就只看到一张钱,把钱放在远处看到的是钱跟世界。
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所取代。
地球不死,环保不止。
人无远见必寻短见。
人在难时给一口,胜似富时给一斗。
一个人贫穷是因为脑袋贫穷;一个人有素质是因为有观念才有素质。
少年无聊,中年无事,老年无奈。
当我们陶醉时,人家却在飞速进步。
喝茶要喝出味道,喝酒要喝出味道,人生要活出味道。
人生苦短不知不觉:过儿童节,过青年节,过父母亲节,过重阳节,过清明节。
牺牲享受,才能享受一生。
机遇和挑战同在。
一流人才做营销,二流人才做管理,三流人才做技术。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你要过与众不同的生活,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现在一齐努力,未来一齐享受。
危机之后一定有转机,转机之后,一定要把握生机。
一万年太久,未来一齐享受。
人生有的在劳作,而有的在经营。
篇9:考研数学:强化阶段三大注意事项
考研数学:强化阶段三大注意事项
一、依据考试大纲建立联系框架
依据考试大纲,把知识整个梳理一遍,每个学科之间建立起框架,尤其是数学中的概率论,线性代数,比较小的学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框架,这样就比较容易了。高等数学的内容比较多,可能稍微难一点,但至少可以把握住一个主线,不要把每个知识点孤立起来,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很强的,知识点间的联系很多时,也成为出题的考点,这样就能找到重点进行复习。
二、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强化阶段通过对题型的练习,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节省考场上的宝贵时间。数学中的题海无边,但题型是有限的。所以要对典型的题型做针对性的训练,训练中一定要对题目进行总结,找出出错原因,是概念理解错误,还是解题思路障碍等。并定期回顾出错的知识点和题目。数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训练是很重要的,不要觉得会做就不愿动手做,觉得浪费时间。对于难度比较大的题,要理解其实只是一些中档题目的进一步综合,对于这些题目的训练,在于中档题目能够非常熟练的解决的基础上,有针对的找上几类题目进行突击,不要贪多,因为综合题目不管怎样考的知识点就是那么几类。把不扎实的部分,结合习题反复加强。总之,一定要注重训练,在练习过程中要总结解题技巧、套路,积累经验,把分散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联系起来,并在答题时间上做到有把握。当然,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一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做到不用书写,只需用脑子默想,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这样你的学习一定会大有提高。
三、重视历年真题了解命题方向
对待考研数学复习,要保证熟练度的,数学的真题可能不像政治和英语那么关键,但也可以从中了解考试的方向。在做题时,要多注意一些题的特殊解法,比如考数三的同学,那数三的真题就要做最近的,并且把数一数二近5年的真题拿出来做做,做这个真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可以做一整年的,当做模拟题来做,另外就是在市面上见到有的带解析的真题是分类的,这样你就可以看看每一部分,比如说高等数学第一章都考了哪些题,考试重点是哪些,也可以了解考题方向,这部分题目做完之后,还可以检验在复习过程当中知识是否进行了全面复习,而且知识点掌握的是不是完整,还有就是深度有没有达到考研数学命题的要求。建议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多摸索一些客观题比较简单的解法,做题练习是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的过程,在自己的薄弱环节可以补充努力。
数学是考察考生综合实力的一个比较真实的体现,考生在整个备考期间,不存在太多技巧性的东西,需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按照以上的指引把握复习方法,在的考研数学备战中打出漂亮的一拳。
篇10:考研数学冲刺阶段复习三大盲点
考研数学冲刺阶段复习三大盲点
》2012考研的复习已进入了关键的冲刺阶段,对于公共课的数学复习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恰当的复习方法、策略能在最后两个月里快速提高成绩。但到了最后阶段,很多同学往往心态波动较大、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成绩。专家结合多年经验,发现往年数学成绩不理想的部分同学在最后阶段备考中存在以下误区,今天总结分享出来,希望广大考生要引以为戒。
误区一:“分区复习”
很多同学都倾向于把数学分为三区――高数、线代、概率(数二除外),先把高数复习得滚瓜烂熟了,再着手复习剩下两门(数二一门)。这样做有几点危害: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只是看高数,看个两三遍,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进步,公式也都记住了,题目也做的可以背出来了,基本上在高数方面所向无敌了。但不要忘记人的遗忘特性有多么恐怖,等你放下高数书,花很多时间饿补线代、概率(数二除外)时,辛辛苦苦在你脑中积攒下来的知识又会丢回到课本中。
同学们一定在复习数学时,把这三门科目(数二两门)视为一个整体。我相信到现在这个阶段,大家应该只是在每科目中有部分章节掌握不到位,那么就需要大家在复习时把理解不清晰的章节、知识点记录下来或是特别标注,那么再下一轮复习时就可以有针对性。随着“大限”将至,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越来越有目的性,不能再像强化训练一样全面撒网、泛泛掌握了,现在的重心应该是查漏补缺、强化薄弱部分,获得更明显的进步。
误区二:只看书不做题
有的同学会看很多辅导书,但依然得不到高分,就是因为没有动笔计算,没有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但考研并不是考难题,往往是中等难度甚至是基础题加上较复杂的计算。所以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是无法在考研数学中获胜。
同学们在看复习指南时(陈或是李的都可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每道题,即使很难算,也一定耐下心来算出正确答案。其实,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甚至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掌握的漏缺,毕竟光看还是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但如果动手算了,真的有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还是会在做题中反映出来的`,更加有助于自身复习的查漏补缺,这正是本阶段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误区三:和其他同学比进度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吸收能力不同,复习计划也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没有任何可比性。请记住你的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应该每人反思是否比前一天有进步,这样你才能在强大的推动力下步步向前,日日进步。
现阶段要考核大家的不光是复习进度与知识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学习心态。同学们要明白真正决定这场战役的胜利与否主要还是在那“最后一搏”上,因此,大家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来看待每一天的复习。只需要看到每天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多记住了一个知识点,那不也是一个进步嘛,至少总好于干坐着郁闷吧。当发现因为学习时间过长或是激进心态出现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时,一定要到户外做适当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可以散散步、打羽毛或是跑步,不用太剧烈,主要还是为了让自己紧张的情绪缓和一下,有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kaoyan/ □篇11:香港留学三大阶段应该注意些什么
留学前
古语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随着留学信息的愈加透明化,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留学国家的选择愈发理性,在考虑费用、学校和专业排名、申请难易度等基本因素以外,地理位置、生活条件、气候环境等也成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原因其实很简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希望能和孩子经常沟通,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近况。而香港经常被戏称为“不出国门的留学”,因为香港与大陆一水之隔,甚至与深圳一线之隔。如此近距离,让很多家长觉得比起去国外,在国内更让自己放心。
相对便宜的留学费用
相比于非本地生在世界多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完成大学学位的平均费用,包括学费及生活费。香港的费用相对比英美澳等主流国家更便宜,若与其他欧洲国家比较,在港升学费用也远低于英国、荷兰等地,只略比提供免费或极低学费的公立大学的德国及法国高。同时香港的奖学金项目很多,更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求学成本。由此算下来,成本还是被工薪家庭普遍接受的。
文化的融入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区,通用语言为“两文三语”――两文是中英文,三语是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一方面,不用担心语言障碍,可以像在内地一样轻松自如地与人交谈,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毕竟生活和理念上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留学中(香港教育)
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只有具有国际眼光和触觉的人才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国际人才,而香港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众所周知,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中西文化交融,具有任何内地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国际化优势。
教育质量高
香港的教育质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多所大学都名列世界百强,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等。香港作为教育城市的优势可见一斑。香港的大学多以英语教育,较易与欧美等学校接轨,国际化程度高,加上教学品质高,外教志愿以及外籍学生也多,为香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种种优势,极大的提升了香港大学学历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程度。
英文环境
大家熟知的很多香港明星可能中文说的不是很好,但是却能说一口流利且标准的英语,这也是由香港整体的英文氛围造就的。香港高校全部使用纯英文教学,大多数教材用英文,图书馆也有大量的英语原文书。所以,在语言环境这一点上香港留学是不逊于英美的。
教育理念:严谨活泼
香港的教育理念渗透着“英式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技能,而不单单是成绩。在香港上学,很明显可以体会到与内地教学方式的不同。在港校读更加具有趣味性。有的同学热衷于兴趣社团事务,有的同学置身于书海。固定的课业与兴趣班互不冲突,学生会更加的珍惜时间并学会将其均匀分配。
留学后(留在香港)
无条件的12个月逗留期
香港留学有一条利好政策:非本地毕业生,一律可以无条件留港12个月。毕业生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香港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规划接下来的打算。希望留在香港的学生们一般会有三种选择:留港继续深造、在港校留教,或者在港就业。
最轻松获得香港身份
同时,香港政策规定,在港只要合理居住满七年即可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取得永久居留证(香港护照,同时,必须放弃在中国的户口)之后,可以享受15 多个国家的免签落地签待遇。
1.香港留学中介
2.香港留学费用清单
3.香港留学的条件
4.到澳洲留学生活应该注意的事项
5.各阶段澳洲留学条件
6.香港留学政策
7.香港留学四大语言专业
8.香港留学前期必须了解的留学资讯
9.英国留学最应该做的事情
10.取消留学中介了,准备留学党们注意了
篇12:考研英语冲刺阶段三大复习建议
考研英语冲刺阶段三大复习建议
距离考研还有14天,在剩下的十几天时间里,如何做好英语部分的最后冲刺? 老师建议同学们从词汇、写作、阅读三个方面进行复习,调整心态,稳定状态,从容应对。
一、词汇
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还要背单词吗? 答案是必须的。单词是各个模块的基础,尽管大纲需要准备的数量很大,我们在最后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科学地缩小任务范围。缩小范围之首要标准就是该词在真题中出现的频率。可将之前印象模糊的个体以及容易记混的.群体再次强化记忆。临近考试之时再重复一遍,记忆的东西更牢固。另外在复习真题当中遇到的生词、僻意时,注意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理解清楚,有助于深入掌握该词用法。
二、阅读
熟悉历年试题,重点分析题目,尤其是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对于长难句的分析已经不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了,那是之前的精读应该处理的问题。从错题当中理清解题思路,发现自己问题才是王道。是无法准确的找到解题的定位点,还是定位之后无法做出正确的同意替换,没理解原文是由单词障碍造成的,还是句子结构辨析不清。或者认为有两个选项看起来都是原文的同意替换,不知取舍。这时就要回顾一下常见的干扰项特点,顺着命题人的思路理解正确选项设置。彻底的利用好真题,而无需再过多的搜寻模拟题。做错过的真题中自有黄金屋。
三、写作
比起阅读来说,英语作文考前提高分数相对容易得多。最后的两周在写作上要多下力气,要背过的范文以及阅读中好的句子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自己动笔写到纸面上。熟悉小作文的格式和几种常见的不同语域的恰当用语。大作文常考的几大话题,如哲理方面的、文化方面的,每个领域都写一篇。完成后一定要对照范文自己修改,找出自己常犯的错误以免在考场上再出错。写熟练了,在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奇葩,都能从容的收至麾下。
最后,英语老师要提请各位战士注意的是,大家都已经复习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各科目、各模块、包括做题顺序都已有了一定的习惯,只要在考场上,以平常心态按程序正常发挥出自己水平便无愧己心。切忌临场变阵,给自己造成人为的不适乃至恐慌,得不偿失。考研不仅考知识,还考验大家的心态。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篇13:考研数学三大复习阶段方法提要
考研数学三大复习阶段方法提要
对于考研的几门科目中,英语、政治、数学是基础科目,复习的周期也要稍长一些,因而规划安排就显得十分必要。
数学的复习要具有连贯性,也就是说数学一定要集中到整块的时间内复习,并且一旦复习结束了,也不能仍下不管了,否则前功尽弃。我们建议准备考研的考生每天要至少用3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数学,并且集中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早上给专业),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是高数一个半小时,线代一个小时,概率一个小时。
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的长短应该根据不同同学的情况,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这个时间可以短一点,基础差一点的同学,这个阶段可以长一点,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这个基础阶段时间不能太长,不能到了十月、十一月份还在打基础,那这样的话,复习的效率就太低了,我们建议基础再差的同学也要再五、六月份把这个教材的打基础复习的阶段做完。
强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一个强化提高的阶段,以看历年的真题为。按照题型分类,题型的.按考试大纲章节这么分类的,历年真题是对你最有帮助的,再就是针对考研的这种考试参考书,作为复习,教材和参考书是有差异的,教材是不跨章节的,也就是你在看第六章的时候,例题也好,习题也好,不可能用到第六章以后的知识。考研的题是讲的同学们上完课程,都学完了才来考试的,所以仅看教材的话就有些不足,难以提高自己参加考试的水平,参考书对于考研这个层次的数学来说哪些是重点,那些是难点它都做了归纳总结,同学们要多花时间,复习透彻,因为你自己去把握它要困难一些,这就是为什么要看参考书。
冲刺阶段
通过强化阶段的复习,考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么怎么样保持这个水平呢?通过做适当的题,比如历年真题或是做模拟题,这个叫做总复习,或者说是冲刺的阶段。这个阶段什么时候开始是同学们关心的,我认为这个阶段不要开始的太早了,一般是第二年一月份的考试,考生不可能从六月份就开始冲刺了,一般来说,考生可以在十月份以后,甚至十一月份以后作为准备冲刺的阶段。按照习题集、练习题、综合练习题或者是历年真题,成套的来做题,也要注意最好不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完它,分散开来做能够使你的数学水平保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
此外,对于初期开始复习的学生来说,我们数学辅导老师建议大家先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线性代数》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本教材比较权威,非常适合基础阶段的复习。20的考生必须把教研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公式掌握清楚,自己把书中的例题都做一遍,课后习题可以挑选去做,按照先看高等数学,再线性代数、最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顺序来复习。
辅导班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可以不用上辅导班,但是对于基础薄弱或者不知道如何复习的同学来说上辅导班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老师会给你讲解一些重点或者给大家指点一下如何去复习等等,总之数学的学习不同于英语政治,要早准备,多动脑思考,多动笔练习,数学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欢迎访问大学网考研频道。篇14:考研英语基础阶段复习三大看点
考研英语基础阶段复习三大看点
考研英语是重头戏,无论报考文科还是理科,报考医科还是农科,都需要参加英语考试。很多人都觉得英语很难,而且英语又放在第一天考,英语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后来专业课的应试情绪,从而影响后面科目成绩,因此英语是至关重要的一门考试,务必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复习。
考研英语单词是基础
单词是考研英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基本功,如果你想取得好成绩,这个是一定要重视并下苦功夫的。单词记忆对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很多人在考研复习初期就对记考研单词产生了畏惧感,这种畏惧感贯穿于考研复习的始终,对考生整个复习过程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考研单词背诵环节绝不能轻视,希望大家制定详细的计划,打好词汇基础。四月份是夯实基础阶段,要求我们针对单词进行第一轮复习。市场上的词汇书很多,可谓是琳琅满目,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往往迷惑,选哪本书才适合自己呢?我们说无论是哪种版本的词汇书都是按照考研英语大纲编排的,也就是围绕考研5500个大纲单词编排的,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无论是选择哪种版本的词汇书,只要你自己看着舒服、顺手就可以了。
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特别注意熟词生义的情况。我们以前学英语的时候,一般一个单词只有几种基本词义和基本用法,而考研英语作为一种较高水平考试,它要求的是全面了解每个词的词义和用法,这就是熟词生义。因此,我们应该转变以前背单词的思想,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否则尽管背了很多词,但做题来仍然处处被动,尤其是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多词往往不是我们最常用的那些意思,如果以常规意思来理解,往往会读得不知所云。熟词生义指那些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熟词,这类词的某些词义我们已经掌握,但在考研词汇大纲中,它们又有一些新的意义,如book,“预定”:change,“找头”;second,“赞成”,“附和”;school,“学派”等等。对于这些新的意义,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是命题人最偏爱的考点。
(2) 特别注意音形义近辨析的情况。考研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音形义相近的情况,如果不仔细辨析,往往会造成混淆。如:respectable a.值得尊敬的,有好名声的;respectful a.尊敬他人的,恭敬的;Respective a.单个的,分别的,就是一级音形义近词。在考研汇复习中,一味孤立地背记某个词的词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经常进行音、形、义近词辨析的工作,才能更准确更牢固地掌握每个词的意思。
(3) 掌握词根背单词。英语中绝大部分词都是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组成的,而词根都是从原拉丁文演变过来的,这些拉丁词根的数量是极有限的,因此,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些词根,需要看似很难的单词就很容易记了。如我们知道di表示“两个,双”,那么dichromatic两色的(di+chrom颜色+atic→两色的) dioxide二氧化物(di+ox氧+ide→二氧化物) dilemma进退两难(di+lemma争论→二种争论→进退两难)就很好记忆了。
而且在研究生英语考试中,出题人往往偏爱于使用许多熟词的派生词形式,这一点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另外要想掌握单词就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建议在背比较重要的单词时,用自己的语言或单词书的例句造句,最好是直接写进自己的作文,每篇作文至少用上5个自己刚刚掌握的重要单词,这样的记忆会比较牢固。
阅读以精读为主逐渐过渡到大量快读
有人说过“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考研英语中阅读占得比例是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得。在考研英语当中,可以说所有的题目,除了作文以外,都在直接或间接的考察阅读理解能力,或至少与之相关。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考生的总体语言运用能力。考生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阅读操练。在阅读中精读和快读要相互结合。许多考生说,他们做了很多阅读理解题,但答题水平还是老样子。其原因之一是没有进行足够的精读训练,没有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所谓“精读”就是不受时间约束,阅读时尽力去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分析作者的观点和得出全文的结沦。如遇不熟悉的词语,要勤查词汇学习手册,并适当做点笔记。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向快速阅读理解过渡。可见,精读是快读的基础,快读是精读的必然发展结果。如果一味求快,老是快读,没有精读来打基础,阅读水平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中的重点,是“敌人” 的“主力”。考生需要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猛攻。在考研英语复习中要以阅读理解为龙头带动其他各项。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理解词汇的词义;勤查词汇学习手册,把握词的多义性。这实际上带动了完形填空的复习。其次,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注意分析段落结构和语篇结构,这大大有助于选择搭配题的复习。第三,做阅读理解时把文章中的长难句拿出来分析其语法结构再把它们译成汉语,这就等于复习英译汉。最后,做阅读理解时把文章中常用的句型和成语抄录下来背记、造句。这肯定有助于短文写作的复习准备。可见,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可以做到一举五得,大大提高整体的复习效率。
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你学习方法符合掌握英语的客观规律,那么坚持就会成功。
英译汉三步走
翻译的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理解、表达与校正。理解指对原文的理解,主要是指首先找到要翻译句子的主谓结构,看看这句话主要讲什么,然后再找出句子的其他成分,如定语、宾语、状语等。表达是指把原文分析后,用译文表达。校正就是在完成了表达之后,对照原文进行检查,看看所选词义是否符合上下文,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表达错误,汉语的译文中意义上是否与原文对等,译文有没有译者增加的不是原文作者的意思,或者译者删减,丢失了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理解原文是翻译最关键、最易出问题的一步。译文的模糊不清很多时候是源于译者对原文理解得不透彻、不仔细。理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搞清句子结构,辨别主语和谓语。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看得比较清楚,有益于从整体把握句子。
(2)理解虚拟语气。虚拟语气是英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对现在、未来、过去的假设,在英语中有多种表现,译成汉语时一定要弄清它的对象和范围,尽量把虚拟的意思传达出来。
(3)搞清楚关系。句中如果有代词,应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所指代的内容,并将其准确地翻译出来。
(4)明白否定的方式。英语思维的特点也表现在它对否定式的用法上,中国读者往往容易在这里产生错误。例如?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在这里是以全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部分否定的'事实。英语也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种现象英语中常见,汉语中并不常见,翻译时需要多加注意。
(5)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很常见的现象。判断词义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其具体的义,不能因为是过去认识的词便不加深究,便草率地按以前的理解翻译而产生错误。如 Don’t worry about preparations for this year’s July Fourth parade. Everything is in apple pie order。 (别担心今年国庆日游行的准备事宜,样样东西都弄妥当了)如按通常的理解以为apple是“苹果”的意思,就出错了。
(6)注意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不同。英美语言之间有很多差异,比如?英国英语中continent指欧洲大陆,而在美语中,continent却指美洲大陆?又如?英语中 homely是“家常的、朴素的”的意思,并无贬义,在美语中却是“不漂亮的”。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搞清文章是英语作者还是美国作者写的。
(7)成语。成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属于语言中较难理解的部分。英语的某些成语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和汉语相吻合,比如?Strike the iron as it is hot.(趁热打铁)但有一个成语的含义与我们的理解大相径庭,如?Claw me and I will claw thee.(互相吹捧)所以翻译时一定要小心。
(8)语意的褒贬与轻重。翻译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即它是褒、是贬,还是中性。这种感情色彩往往表明了作者的主观态度,好恶与爱憎。把握住它对于正确、传神的翻译是非常必要的。有时单凭个别词是难以判断的,还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因为为达到讽刺的目的,作者可能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9)注意文章的语体色彩。如果是专业文章,那么术语一定很多,叙述也较客观,少有个人色彩,翻译时应多选用正式的词语。如果是一般的叙述,则可能日常用语较多,小词和短语较多。翻译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以此来确定词语的选择。
(10)留心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非常明显。比如,中国的亲戚划分非常仔细,而英文中的cousin一词对应的中文可以是表(堂)兄弟(姐妹),可以有八个词义之多。
只要同学们肯坚信自己的努力,遵循这些方法,耐心认真地复习,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深切体会到考研这部大戏的圆满结局了。
。篇15:考研政治 史纲“三大阶段”纵向梳理
考研政治 史纲“三大阶段”纵向梳理
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考点体系与去年相比,并无实质变化,重点仍旧在党史与国史部分。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考点体系,提炼考点框架。考研教育网编辑团队为同学们提供一套系统的记忆方法,提取知识点,结合事件纵向梳理,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
三大阶级的探索史
一、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是无法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
二、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失败的重要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活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
作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证明了这种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辛亥革命(内容较多,分版块总结)
1.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尽管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客观原因: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第三,主观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主张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他们的主张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反对,其反动统治最终也被推翻。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其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其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具有软弱性。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的力量存在。
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篇16:考研冲刺阶段三大复习误区及应对策略
考研冲刺阶段三大复习误区及应对策略
考研政治的冲刺基本安排在考前一两个月左右进行,就考研来说也就是11月底可以进入冲刺阶段了。先说说考研政治冲刺复习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大量收集冲刺资料。临近考试各大辅导班都会推出各种的压题资料,网站上也可以下载到许多好心人弄出来到内部资料。有些考生不知道选择,所有的资料都想看,生怕漏了自己会吃亏。其实这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压题只是一种投机行为,只会害了自己。而且这些资料中有很多内容的重复,看的越多越糊涂,还浪费时间。作为冲刺资料往往是选取课程中的重点问题,是不成体系的。政治这门课的逻辑性非常强,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框架是很难做到融会贯通的。
误区二:大量练习,忽视真题。有人说考前就需要练习,熟悉考试的内容查漏补缺。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可以用来熟悉题型。但练习不宜多,而且应该控制时间,按考研的`正常时间来做题,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其实真题的地位非常高。有人说真题我都做过了,没什么看头的。但往往大家记住的只是一个答案,如果换个角度换个形式,即使是一样的题,大家也会做错。所以看真题不光光看这题做对了没有,还要看这道题背后包含的知识点,命题者出题的思路。所以建议大家将近七年的真题都找出来重新练一遍。这会比做任何模拟题都有收获。
误区三:冲刺阶段,只要多背就行。作为最后阶段的复习肯定离不开背,但是光背是不行的。而且面对厚厚的参考书,背什么内容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在完整掌握知识系统的前提下,背诵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在冲刺阶段一定要对所有知识点梳理一遍。
下面具体谈谈关于冲刺阶段的复习。大家经过前面基础强化的几轮复习,相信各个知识点已经比较熟悉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都也掌握的差不多了。但就考研政治的要求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局限于解决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还要打破章节、学科之间的界限,对一些存在着内在联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结合点。这个对知识点的升华,就需要大家在冲刺阶段来达到。不仅要做到学科内部间的联系,还要做到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这就要大家抽出一定的时间将参考书上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这次看书与以前看书的作用不同,以前看书是学习,这次看书是要大家能站在高一级的水平上,巩固知识点,串联知识点。看了书,当然是要做题了,近五年的真题是必需要做了。哪怕你以前做了好几遍了,也一定要再做。总结总结规律,每做一套题都要有新的收获,温故而知新。冲刺阶段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背诵。拿一本辅导名师的压题大作,认真的看几遍,能背多少是多少。个人认为按这样的来即使以前政治没怎么复习的同学也一定能考个及格的分数。
篇17:总结高考物理复习三大阶段备考计划
总结高考物理复习三大阶段备考计划
第一阶段: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08年九月到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约在09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进行大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为09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篇18:高考复习冲刺阶段的三大陷阱 高考应该怎么复习
1、抄作业
眼看高考已经慢慢接近,不少老师都会布置很多学习任务,而同学们往往会抱怨老师没有给时间好好地查漏补缺。为了节省时间,很多同学都会去抄作业,心理安慰自己还要复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抄作业是为了节省时间,这个逻辑是行不通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有针对性的,相反,这些作业含金量还会比平时的复习资料还要高。作业是由老师批改的,其效果和自己做练习题自己批改是完全不同。所以,认真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才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2、不停刷题
快要高考了,不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会不停地刷题。一会儿翻翻这本资料,一会儿看看那本练习册,一个晚上做几十道题还嫌少。然而,没有抓住关键点,只追求表面功夫,这样的复习方法是没有效果的。
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衡量复习的效率高低不是看多少书做多少题,而是掌握并理解知识点的考查,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3、不设目标
很多高三学生都不知道高考过后有什么打算,这种没有目标、对未来没有规划的做法,会缺乏目标,对学习失去动力。如果你拼不过那些优秀的学生,就要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会有所帮助。
高三备考阶段,需要有一个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例如,我就要考上某某大学的一本,那么好,这样我就可以去算算我用多少分可以考到,这些分数又能具体怎样分配到某一学科上。这样一来,目标就在眼前,才有前进的动力。
篇19:高考复习阶段容易出现的三大误区
1、时间问题的误区
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结束,有些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就会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还有的同学开学第一个月时间抓得比较紧,只坚持一个月就松懈下来了。这些同学在时间把握方面比较随意,这样下去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高三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夯实基础,而打好基础往往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我们要强化时间意思,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等到高考前一个月才进行补救。
2、复习资料的误区
许多同学认为买的复习资料越高级(难度大)越好,却忽视了复习的重点要突出基础性。盲目购买了很多高考真题、模拟试题或所谓某些名校的复习资料,自己又不会做(学霸另论),在做题的时候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实际上,老师自己编印的资料才是最合适而且也是最有效的。
3、复习练习的误区
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来说,本来自己的起点就低,到了高三就更焦虑,想着走捷径,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发现结果适得其反时才后悔莫及。其实我们的复习重点只需吃透课本的知识内容,落实单元主干知识,梳理出高考考点,做好基础题才是根本所在。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同学书写规范性的问题,书写不规范往往是不少学生忽视的问题,对理科生来说,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我们要重视自己的书写工整,不要在高考阅卷中吃大亏才开始后悔。
篇20:考研英语二:三大阶段复习备考经验
考研英语二:三大阶段复习备考经验分享
一、打基础阶段
关于基础阶段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也许有些同学已经看了小半年了,也许有的刚捧起书本,抑或有的才刚有学习的打算。都不重要,但是,当你踏出了第一步,就请不要停歇!(推荐基础阶段最好在暑假阶段结束)
1.背单词
1.1关于单词背诵的顺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Abandon到Zoo,看似是句玩笑,但确实道出了学子们的心酸。刚拿到单词书的时候(我那时用的是Mr. 蒋的书),我也犯难,第一次是硬着头皮翻看下来的,效果可想而知。确实,单词记忆是一场持久战。它的含义太多太杂,许多单词,估计得有1/3以上大家平时 都见过,但考察到具体语境,大家是否辨别的出具体含义?所以关于背单词,我建议必须背,狠狠背才行,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想想这个词考到几率不大就随便 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到时候你后悔就晚了。
在此推荐微博上看到过的单词背诵推荐顺序“首先Z,Y,X,Q,J,K,U;然后 V,W,N,O,L,接着B,D或E,R或F,G或T,I或H,M,最后挑战BOSS:C,P,A,S,不久你会发现,在英语的世界里,单词会主动认识 你。”这种顺序是根据单词的数量设计的,可以帮助一些背不下单词的同学树立信心。有类似情况的同学不妨试试。
1.2 关于单词记忆方法
好多人推崇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其实艾宾浩斯曲线是针对人与无意义无规律的东西的遗忘规律而来的曲线。单词的学习本身是对一门语言的学习,而单词又是有意 义有规律的,比如词根词缀和语源探究,还有例句,都会显著的帮助你加深、加速记忆。单词的掌握也有深浅之分的,单词的.学习更是有很多不同的层面的。记住了 单词是何含义,那你是否会拼写这个单词?是否知道如何在不同的语境识别该单词的不同含义?是否能够熟练的在表达中使用?等等等等。
因此我给推 荐的更全面的记忆方法,就是词根词缀记忆法+每天多遍强化记忆,词根词缀可以参见牛津字典,有些单词书也有所介绍,相关视频我去年看的是TaiQi的 Mr. 邵的,他的单词讲的很好,论坛上搜搜的视频就好。初期见效慢的必然的,但到了后期举一反三,单词书越翻越薄,可以节约好多时间。当然,这适合时间充 裕或是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
2.看语法
其实对于语法这个东西,我真不推荐大家买专门 的书籍,真的需要去高校图书馆借阅即可,一抓一大把。大家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关于语法的认识应该或多或少都内化于心了的。对于语法的要求大家只要能够识别 主谓宾,定状补还有一些常见的被动、倒装啥啥的即可。当然这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有些挑战,别怕有短期补救方法:用你练阅读的书,精读若干篇文章,别关 心后面的题目错多错少,要读懂,结合翻译看,这样做就算你不识语法,也能知道个大概了。Anyway英语考试真的不考你语法,不考你成分分析,你读的懂, 题目做的会即可。
3.广泛阅读
广泛阅读很必要,这个过程可以将单词、阅读、翻译题型 结合,综合考察你的能力。英语二阅读主要考经济管理题材,掺杂少量科技、社会人文类文章,这个大家应该要了解。英语稍好的同学推荐去看看CNN、NY Times网站的文章,里边有相关分类;或是经济学人的季度,年度报告,这类的文章都是公开的,无需收费的,可以自行搜索或是关注相关的微博获取。对于还 有一些基础一般或是行有余力的同学,建议看看VOA Special English的文章,通俗易懂,文章也分类明确,有相关的网站,很多文章还具备中文翻译(如果这个还不行,那我可帮不了你了),一搜即达。关于阅读的数量,我推荐有时间的同学可以一到两天一篇(考虑到要给时间复习联考),当然多多益善,时间较紧的同学一周至少一篇,坚持下来你会有收获的。记下好词,热门 词(这个应该通过新闻报道就能识别的),既可以开拓眼界,作为同学闲聊的谈资,又能提高英语何乐不为?
二、接触真题阶段
按部就班地完成单词、阅读任务,觉得自己磨刀霍霍的时候就得上整套卷子咯(关于作文可以缓缓,先放着,待到10月份之后再整理背诵不迟)。有人喜欢先做 模拟题再做真题,而有的人恰恰相反,至于哪种好,我说不上来,反正适合自己的两者都行。但我想说对于真题,特别是近三年的,你得稀贵如金,他们的价值不言 而喻,所以请各位同学好好对待哦,三遍四遍,看你的需求以及决心。可能这个阶段大家越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阅读啦,阅读的新题型部分尤其,毕竟头几次接触(不过现在四六级也考察这块了),建议大家多做做专题练习,新题型就这么几种类型,可以参照四六级的练习来,网上找一些打印出来做做。新题型很有技巧性 的,小标题比如,可以使用关键词替换,主旨替代等方法;排序题,按照逻辑顺序来。一步步的,新题型是最好抓分也最容易失分的,大家提高警惕哦(推荐这部分在10-11月份之前完成,要是需要测试自己的应试水准以便择校可以再提前一些)
1.关于各部分时间分配
这时候的主要时间大家应该花在阅读上,分值高啊!同时阅读是花一份时间干三份活的工作,阅读的同时可以练练翻译,寻思寻思完形填空,做做阅读题。当然, 单词背诵别停下,随着背诵次数的增加以及对背诵方法的熟练,这时候话的时间应该只有前期的一半了吧,坚持下去,单词必须继续的!
2.关于时间意识
做整套试卷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控制时间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时间,空出足够的检查以及涂卡的时间。建议除去作文,最好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完 成,构思好作文书写再花四十分钟的时间。最后剩下一个小时检查、涂卡。记得我考试的时候十分谨慎,几乎是做一题检查一题,最后还是在还剩下半小时的时候涂 好卡了。这和我平时严格控制时间有关。考试时候难保发生什么突发状况,大家必须要树立时间意识。
3.关于阅读时候容易走神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有同学会存在!引用知乎上的回答“划线!看文章的过程中要划线,这是你自己主动去分析文章思路的体现,我习惯了先看文章后看题,阅读过程中 我会划各种各样的线,做各种符号标记,然后就能理清文章脉络,看问题时一般不用回头看文章了因为脑海里面已经知道文章里的答案是什么。不划线有个缺点就是 很容易分心啊!看着看着就不知道看哪里去了,心思也飘远了,划线的话就强迫自己眼到手到心到,很难分心了。举个栗子,看议论文的话,要是有出现一些关键词 例如”reasons“ ”factors“之类的,画个圈,然后后面句子一般就是讲哪些reason了,这时就划关键词,然后标数字①②③这种代表第几个原因。这样就算后面题目 不会问到,起码自己知道这块在讲什么,有些人就用眼睛扫读,一点笔记都不做,看了问题回来找答案还得重头再看,这就大大减低效率了。”当然啦,要提高阅读 速度,建议先看题在读文章哦!
三、冲刺迎考阶段
经历了基础以及真题阶段,对于大多数 同学应该还会剩下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忘了说作文了,作文看每个人的情况,个人建议省时间还是整理整理模板,再自己填充的好,多准备几种表达方式,切忌千篇 一律!)。哈哈,这时候各大机构的押题卷啊,模拟卷都会出来。做,多多益善地做。看着我去年的那摞试卷,得有十份以上的模拟题,都得做完哦!忧伤啊!
1.关于心态
最后阶段了,真正考试一触即发,要多多给自己休息的时间。比如每周出去吃顿好的,跟同学看场电影什么的。模拟卷得几分真的不要紧,信念在就行,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考前一定得好好休息好!
准备好心态还有一颗必胜的心,上吧!
篇21:考研数学备考阶段要注意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只关注解题步骤,不关心解题思路
一部分研考生的学习劲头很足,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于没有做对的题目也很重视。对于没有思路的题目,看了答案,虽然不知在做什么,但会认真地从第一步开始,一步步地看是怎么得来的,直到每一步都能搞清楚是如何计算所得。
这部分考生的学习态度很认真,但往往效率不高,经常纠结在某一个解题步骤上,即使是印刷错误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很是郁闷。对于题目,考生要整体把握,理清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还是要探索解题,是从条件出发还是从结论出发,不要漫无目的地一味看步骤。学习需要有钻研精神,考生要先钻研方法,再弄通具体的公式和步骤,不要本末倒置。
误区二:只关注典型例题,不愿意踏实做题
还有一部分考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数学有多少页内容”、“什么数学书比较好”、“做哪本题目更合适”的问题上,却对研究题目没劲头,常常是这一本书看一点儿,又换那一本书来看,做了这本书上的几道题不顺手,就找其他的书来做,复习进度缓慢。学习数学是要真抓实干的,千万不能务虚。实实在在地计算,实实在在地解题,才是学习数学首要也是最应该做的。
误区三:只关注做题结果,不关心解题过程
一部分考生很在意每次做题对了几道,错了几道;正确率高了很高兴,正确率低了就郁闷。无论高兴与否,就是不关心题目考查什么、从哪个角度考查、题和题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我和其他研友的经验,以上这些都是关注重心偏离了,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寻找到解题技巧,这样复习很容易事倍功半。希望有上述现象的考生尽早纠正,关注重心,提高复习效率,在暑期备考中有所突破。
篇22:考研英语本阶段复习注意三大误区
2018考研英语本阶段复习注意三大误区
考研英语本阶段复习要注意三个误区:机械的背单词、重心放到模拟题上,一味的追求技巧。基础复习的核心是词汇、语法和长难句、阅读,大家要注意分配好,把握复习重点。
1.机械式背诵大量词汇
很多考生将考研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词汇量不够,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其实,考研和国外的IELTS、TOEFL考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考生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
2.过于关注模拟测试题
不少考生习惯在考试前做一定量的模拟题以达到热身的`作用。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模拟题都只能模仿考研的风格,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的试题,是每年考试后公开的真题。考生应当把历年真题作为自己主要的复习材料。用真题进行演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复习进度的目的,还可以了解考研的真正风格,可谓是“一箭双雕”。
3.一味追求应试技巧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缺乏技巧的指引,考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所有的题目,更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推敲。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追求考试技巧,忽视了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则再次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脱离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基础阶段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 人生三大境界
【三大阶段作文(集锦22篇)】相关文章:
外语专家:细谈英语学习的三大诀窍2022-09-10
第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二2022-05-06
议论文写作的三大方法2023-09-02
高三地理一轮三大复习方法2022-07-27
论文的三大要素详解2022-05-06
高中阶段三大学习方法2022-05-07
期末考试复习的三大备考建议2023-11-22
考研管理类联考命题三大特点及备考策略2022-07-13
暑期关键期 考研英语复习切记三大点2022-08-28
考研直击考场:三大应试规范需注意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