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基本盘了”为你分享21篇““巧算”24点作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巧算面积叙事作文
巧算面积叙事作文
最近,笨笨熊开了一家手帕店,生意可红火啦!
一天,可爱的小白兔来到店里,她看中了一块红白相间的手帕,非常得漂亮,于是决定把这块手帕买下来。可是,精明的笨笨熊告诉小白兔,要想买这块手帕,非得答出他的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的:已知这块手帕的边长是18厘米(如图1),求出这块手帕白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这下小白兔可被难倒了。
这时,聪明的小猴,小精灵正好路过这里,他们听了笨笨熊的问题,,决定一起来帮助小白兔。
小猴子第一个发言:“要求这块手帕白色部分的面积,我们首先要先求出红色线条的面积是多少,用18×2×4=144(平方厘米),但是红色线条有4个小正方形相交,多算了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多算了2×2×4=16(平方厘米),所以红色线条的真正面积应该是144-16=128(平方分米)。最后只要用总面积18×18-128=196(平方分米),就是手帕中白色部分的面积了・・・・・・”还没有等小猴子把话说完,小精灵就叫了起来:“我还有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呢!你们看,我可以把红色线条移下来(如图2)这样白色部分其实就是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只要用18-2×2=14(厘米),所以白色部分的面积为14×14=196(平方厘米)。”
小精灵的话刚说完,大家都为他鼓起掌来,都夸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笨笨熊不仅卖给了小白兔一条手帕,还免费赠送了一条给小精灵呢!
篇2:巧算24点作文
今天,下着毛毛细雨,天上阴阴的,但我还是早早起来去学作文――因为今天是星期六,我要学作文,
巧算24点作文
。到了学校,我坐在座位上,只听“铃铃铃!铃铃铃!”上课了,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那就是24点牌。”
老师接着说了
开始了,我心里真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生怕自己输了。随着一声令下,我们同时亮出牌:“2、5、4、10”,这……这可怎么算呢?还未等我想完,我身边的王陈升一拍桌子,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说:“明白了!2*5+10+4=24!”呵,真牛啊!我暗暗在心中赞叹他,也勉励自己加油。后来王陈升得到了奖品,笑得多么的甜呀!我想他真爽!
经过这次,我悟到了:巧算24点,既可以休闲娱乐,更可以锻炼口算能力。
篇3:《巧算周长》教学教案
《巧算周长》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巧算周长(《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第五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熟练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灵活的解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求解由小正方形拼合成的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拼合处与周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周长
2.长方形周长公式
3.正方形周长公式
二、运用平移、翻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形状,巧算周长.
1.移动哪几根火柴,就能使它变成正方形?怎样移?
火柴的总根数变没变?周长是多少根?你是怎样算的?
2.下面各图形行、列之间点与点的距离都是一厘米,几号图形的周长与其它3个不同?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有些图形通过将线段平移或翻转,可转化成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从而便于计算他们的'周长.对于这些图形,这是一个巧方法.
三、重新认识长、宽或去掉拼合处的边,巧算周长.
1.求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1×4=4(cm)
2.用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吗?(拼一拼,算一算)
(2+1)×2=6(cm) 4×2-1×2=6(cm)
(板书:去掉拼合处的边)
3.你能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吗?
①(4+1)×2=10(cm) ②2×4=8(cm)
①4×4-2×3=10(cm) ②4×4-2×4=8(cm)
问:(1)为什么图②的周长比图①的周长小?(讨论)
(板书:拼合处越多,周长越小)
验证结论
(2)4个小正方形还可以怎样拼?你能想出与众不同的拼法,并算出它的周长吗?(反馈)
(3)你发现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四、综合练习
1.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怎样拼周长最大?
2.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cm,宽3cm,如图叠放,求图形的周长.
(1)指一指周长是哪一部分.
(2)拼一拼,算一算.
(3)选择答案:
①平移,翻转7×4=28(cm)
②(7+3)×2=20(cm)
20×2-3×2=34(cm)
③7-3=4(cm)
(7+3+4)×2=28(cm)
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结论.
比较:哪种方法最巧?
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用7张边长都是3cm的正方形纸,这样叠放,求周长,怎样求最简便?(21页7题)
2.23页6题
六、板书设计:
篇4:除法巧算教学反思
备课前看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才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以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学生思考、老师引导,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的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进行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为后面的笔算打下基础。因为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除法的学习是需要以下知识储备的:表内乘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数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刘老师在上课之前阻止孩子们背了九九乘法表。上课以复习“除数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出示:21÷3= 35÷7= 81÷9= (请了三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拿草稿纸在下面做。),主要讲解了21÷3=这道题,提醒和引导学生注意竖式的书写顺序、方法以及试商时,商的位置。
在这个环节中,我自己第一,忽视了板演学生的情况,而一直在下面巡视。其实很多学生自己都还没有开始做就在观看板演学生的做法,一些不正确的书写方式方法也就一起模仿出来了。所以还是要关注板演学生的计算步骤和书写过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待会儿订正问题的所在。
第二,在讲关键的书写格式时,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听课,导致有的同学在后面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还出现了书写顺序不正确的现象。这点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不管是什么课程,只要是自己要讲新知识了,就应该先组织好教学再开始知识讲授。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很短的,不稍加提醒就走神了。这点很赞同刘老师的说法,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自己准备要开始讲知识点
了就应该把教学先组织好才。不然大部分同学都没在听,讲也是白讲了。
第三,出现了教师基本功的一些问题,“÷”、汉字的笔画顺序等的错误。深表惭愧,这方面本是不应该的。作为老师起的是表率作用,你的一个稍不注意就成了学生模仿的范例。所以还是要去加强自己的基本功,只有把基本功练好了,才有资格说去把一堂课上的更好。
二、新授课环节。在学生已经有了笔算除法的形象时,出现这节课主要突破对象:42÷2=,通过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来掌握这节课的重点知识——笔算除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已有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试商的位置写在哪儿?(3)个位的算法?结合小黑板出示的“除的顺序: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试商时,除数是几位,被除数就先看几位。”这句话来分析计算的顺序。又通过运用复习的知识来计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先从哪位算起?(蒙住个位上的2,先算十位上的4,再把2请出来,再算个位上的2.)商的位置是怎样的?这样逐步算出这个式子,接着大家一起总结出了笔算除法的方法步骤:第一步,算十位;第二步,落个位;第三步,算个位;第四步,写商。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点,只有这道题的讲解听懂了,今天的新知识才算是掌握了。在这个环节中,一下几个方面需注意:首先,出示了小黑板后,没有很着重的进行组织教学,比如:小眼睛,看黑板,之类的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一般出示了在小黑板上的内容都是比较重要,必须掌握和理解的。让他们读的时候应该多读几遍,多读、读懂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会用得上。
第二,对于算完十位上的数后,没有给孩子们强调“——”就是代表着等号,不能够漏写。果真在作业中出现了上面的“——”没有写,但最后面的那一横还是记得写。还有第二步落个位是落在什么位置上没有很去强调。这都是关键知识点没有去提醒和强调。
第三,在进行方法步骤小结的时候,没有加强巩固刚刚做完的例题。应该边
总结,边结合刚刚算完的算式去记忆和理解效果会更好。
三、巩固练习环节。由于前面小结的时候没有加以巩固,所以在这个环节花了较多的时间在了巩固这方面,用总结的方法说一说和算一算。这个环节跟第一个环节犯了同样的`不足,没有关注板演学生的情况。最后在修改黑板上的题目前应该询问下下面的同学有没有其他算法?这样就可以根据对比发现问题从而一起解决问题。
四、进行了一个结课语。原本备课的时候没有写的,是刘静老师要求我写出一个结课语。是的,这样感觉一堂课才会是完整。
对于这堂数学课下来,发现了自己很多的问题,老师也帮忙指出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收获很大。从一开始刘老师给了这堂课的思路给我,要求写出详案,自己根据老师的指导写出教案。再把教案给刘老师修改,再上课,最后改作业检查课堂效果。真的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刘老师除了帮忙指导出哪里不足外还给了几条很宝贵的建议:第一,对于我们新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太少了,应该时刻关注着下面学生的动态和反应,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自导自演。
第二,语调不能太平。教师是一堂课的导演,孩子们是演员,要演出精彩的剧情,导演要有调动气氛的能力。要有语调语速的变化,要体现出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第三,要自信一点,不要表现出不敢直视学生一样,那么学生就不会听自己的了。要慢慢树立威信。
第四,对于奖励及表扬要明确。因为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是非常看重的。表扬谁和如何奖励一定要明确。必要时还要点名批评,这样注意力才会集中。
结束语:不求上的多么好,只求过程收获大。有机会去上数学课感到很开心,很感谢刘静老师的辛苦指导。这是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吸取宝贵的建议,加以改正,把这堂课所学到的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加油!
篇5:小学数学《巧算》试题
小学数学《巧算》试题
一、独立练习:
(1)278+374+226(2)146+126+254
二、用巧算的本领来计算:
19+28+32=123-45-55=
27+46+13=56-18-16=
三、巩固与深入
278+374+226183+99+117
553-267-83652-376-52
四、试一试:376-199-176
五、判断:能不能巧算
A.278+374+226
B.62+279+135
C.117+184+129
D.146+126+254小学
六、探究连减的`巧算
853-498-253
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减法的巧算?
篇6:巧算24点小学作文
巧算24点小学作文
今天,下着毛毛细雨,天上阴阴的,但我还是早早起来去学作文——因为今天是星期六,我要学作文。
到了学校,我坐在座位上,只听“铃铃铃!铃铃铃!”上课了,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那就是24点牌。”
老师接着说了比赛规则:“同学们,你们别误会,我们并不是‘聚众豪赌’,只是玩24点游戏。规则是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大、小王以及J、Q、K这些牌,A为1点,其他每个数代表号码的.点数,任意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括号组成24,每张牌只能用一次。这可是在美国大为流行的游戏,连教育局长都赞叹不已。你若是真玩起来便会知道这不是凡夫俗子之辈便可称雄的,如果不身怀绝技不可能轻易取胜的,你们知道吗了?”
开始了,我心里真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生怕自己输了。随着一声令下,我们同时亮出牌:“2、5、4、10”,这……这可怎么算呢?还未等我想完,我身边的王陈升一拍桌子,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说:“明白了!2*5+10+4=24!”呵,真牛啊!我暗暗在心中赞叹他,也勉励自己加油。后来王陈升得到了奖品,笑得多么的甜呀!我想他真爽!
经过这次,我悟到了:巧算24点,既可以休闲娱乐,更可以锻炼口算能力。
篇7:作文 巧算二十四
今天,我在数学书上看见一个有趣的游戏,叫作巧算二十四。游戏规则是:两人参加游戏,取出一副扑克牌中1到10的数字牌共四十张,平均分给两人,每次每人各出两张牌,看谁先凑出二十四。可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计算。谁先算出来,这四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谁手中的牌最多,谁就获胜。
我和妈妈一起玩的时候,刚开始我没有掌握技巧,妈妈告诉我,要用凑3和8、4和6或2和12的方法来计算更快。后来,我逐渐掌握了快速计算的方法,偶尔也能胜过妈妈。
这个游戏很特别,既能提高口算速度还不枯燥,真是太有趣了!
西铁五小二年级:乔逸文
篇8:巧算24点叙事作文
巧算24点叙事作文
这个暑假,我迷上了算24点,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游戏!
今天,我又和爸爸开始比赛了。一连三副牌,都是我先算出。遥遥领先的'感觉真不错。可是,到了第四副牌,却难住了我。这4张牌分别是:4、6、5、1 我绞尽脑汁,算来算去总是多一点。幸好爸爸也没有算出。他把这几张牌移来移去,我的思路就更不清晰了。这时,妈妈来了。妈妈算了一会儿也摇头。于是,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后,我把其中的一张牌“6”换成了“2”。妈妈马上就说她算出了,而且有两种算法。不过,她先不公布答案,让我和爸爸比一比谁先算出。一会儿后,爸爸算出了其中一种:(4+2)×(5-1)=24.爸爸刚说完,我也想到了另一种方法:(2+5-1)×4=24.哈哈!这一局我和爸爸打平了。
之后,我们又玩了好几局。不知道是爸爸真不如我,还是他故意让我,最后我居然赢了好多张牌!
篇9:灵活思考巧算单价作文
灵活思考巧算单价作文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一天数学课上,王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200克核桃仁8.5元,1千克核桃仁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开始独立思考。我想到两种方法,一种是归一法;一种是倍比法。接着王老师就请小老师上台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我第一个被请到,心里又紧张又高兴。我把自己的作业放到了实物展示台上,大屏幕上立刻投影出我的作业。
方法一:8.5÷200=0.0425(元) ……每克核桃仁的元数
0.0425×1000=42.5(元)……每千克核桃仁的元数
方法二:1000÷200=5 …… 1000克是200克的`5倍
8.5×5=42.5(元) ……每千克核桃仁的元数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老师还在我的作业上打了两颗红五星,我心里美滋滋。
这时周琪皓站起来说:“王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于是王老师让他当小老师上台为大家讲解。我们一边看着大屏幕上周琪皓的作业,一边听他的解说。
方法三:200克=0.2千克 …… 把“克”转化到“千克”。
8.5÷0.2=42.5(元) …… 总价÷数量=单价
听完周琪皓的方法,我们豁然开朗,这个方法真简便。同学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王老师也给周琪皓打了两颗红五星。想不到一道数学题竟然有3种不同的方法,数学真的很奇妙。
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一题,看看大家能不能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题目:160克葵花籽3.2元,1千克葵花籽多少元?
经过一番思考,同学们都想出的三种不同的解法。于是同桌交换批改,看到自己的作业被打了“radic;”,脸上都露出了自信的微笑。真可谓:“巧算单价,灵活思考,趣味多多。”
方法一:160克=0.16千克
3.2÷0.16=20(元)
方法二:3.2÷160=0.02(元)
0.02×1000=20(元)
方法三:1000÷160=6.25
3.2×6.25=20(元)
篇10:巧算药水用量和时间小学作文
巧算药水用量和时间小学作文
学校里用数学解题,生活中用数学解烦恼。这不,我最近就遇上了件事……
我的眼睛曾经是近视的,可带眼镜并不舒服。后经人介绍,我用上了一种叫“无形易眼”的隐形眼镜,晚上睡觉时戴上,白天取下。可因为购买和检测中心在江苏最近的只有徐州有一家,我无法经常去买一些用于眼镜清洗、保存、润滑的瓶瓶罐罐,只能靠爸爸无规律地去徐州或路过时带回。可一次该买多少却一直让我苦恼着。
一次,爸爸要去徐州了,同样的问题又摆在了我面前。该买几瓶呢?“数学!”这时,我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这两个字,对!就用数学来解决!
首先我先要了解一瓶是多少毫升,一次用多少毫升,一天用几次,可以用几天。只有了解这些我才能计算。
我先拿出“硬性角膜接触镜清洗液”。一瓶清洗液为360ml,一次大约要用3ml,一天要用四次,那么一天就要用3×4=12(ml),一瓶就可以用360÷12=30(天),30天就是一个月。爸爸两次去徐州大约相隔两个月,第一次就要买两瓶清洗液,但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为了以防万一,我决定多买一瓶,备在家里。
接着是“硬性角膜接触镜保存液”。一瓶保存液的净含量是120ml,一次大约要用4ml,一天用一次,一天所用的'量就是4×1=4(ml),一瓶同样可以用120÷4=30(天),两个月就是30×2+1=61(天),61天大约就是两瓶。同样我要再加一瓶,那么就是2+1=3(瓶)。
最后是“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一瓶的容量为15ml,一次大约是0.0625ml,一天用四次,也就是四个0.0625ml,一天一共就要用0.0625×4=0.25(ml),一瓶就可以用15÷0.25=60(天),60天也就大约是两个月,两个月用的一瓶再加备用一瓶,就是1+1=2(瓶)。
根据以上的计算,我需要爸爸帮我买“硬性角膜接触镜清洗液”两瓶,“硬性角膜接触镜保存液”三瓶,“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两瓶,一共需要买2+3+2=7(瓶)。
算好后,我兴奋地告诉了爸爸需要买多少。数学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巧用数学,让我很快计算好了数值,自然不会出现多买或者少买的情况。
这次,我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学习了数学,不仅要会做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到生活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它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篇11:巧算“电话安装费”作文
星期六下午,
巧算“电话安装费”作文。老爸一口答应了,只是要问我一个问题。“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道关于某地电话的题。那个地方正开展分期付款安装电话
“呃……可以用方程做吗?”我问道。
“当然可以。在此提醒一下,不要根据问题来设未知数,要多动脑筋!”爸爸边买糖葫芦边说。
我开始思考起来:首先设电话安装费为x元,
然后依次算下去,结果是6个月。这样求总价就简单多了,用750+150*(6-1)=1500元。我立刻把算出的答案告诉老爸,可爸爸又说:“答案是对了,不过你应该把整套过程写在纸上,明白了吗?写完如果正确这串糖葫芦就归你了。
我立刻照办,把这张差点沾上口水的纸交给老爸:
解:设付款x月。
300*0.5x+200*0.5x=750+150*(x-1)
150x+100x=750+150x-150
250x-150x=600
100x=600
x=6……付款时间
总价:750+150*(6-1)=1500(元)
答:电话安装费是1500元。
爸爸会心一
[1] [2] 下一页
篇12:巧算24点作文500字
巧算24点作文500字
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原来是一盒扑克牌令他们发出感叹。今天,林老师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一盒扑克牌,谁都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每个人都迷惑不解,议论纷纷:“今天玩扑克牌?今天林老师摇身变魔术师。教我们莫名其妙的魔术?今天我们上奥数班,一起玩”24点“?然而,林老师却心平气和的坐在那里,对于我们的奇思妙想,一言不发。最后,她才笑逐颜开的宣布:”今天我们来玩“24点”,它是由加减乘除得24的一个小游戏。”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个个欢呼雀跃。而我也在一旁沾沾自喜:24点?对我来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今天我保准大获全胜1
游戏一切都准备停当了!于是林老师不紧不慢地拿出了第一组数字:3、8、7、4。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同学们都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紧盯黑板。霎时间,欣慧同学颤颤微微地举起了小手,站起身回答:“7-3=4,4×4=16,16+8=24。”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响声。紧接着,第二组数字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分别是:1、7、2、6。不过多少时间,只见诗惠灵光一现,“腾”的一声站了起来,信心满满地说:“7-2=5,5-1=4,4×6=24.”正当我们在心里默默敬佩诗惠时,陈斌同学正高举着手,跃跃欲试呢!可还没等他来分享他的`解题方案时,诗惠又迫不及待地说:“7-1=6,6-2=4,4×6=24。”哎!我怎么没想到呢?以前不是都挺厉害的吗?怎么现在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呢?正当我在深度反思时,陈斌同学早已耐不住性子,急忙说道:“7+6=13,13-1=12,12×2=24.”刚才还抓耳挠腮的我们立刻豁然开朗。现在就是第三组了,数字各是:10、8、5、3。同学们一边在嘴里嘀咕,一边用笔比划着。可是尽管我们绞尽脑汁去想,还是不知道答案,于是最后老师宣布:“如果我们算不出来,就放在脑海里,等到回家请高人指教一下。”
“24点”这个游戏结束了。我们非常喜爱它,不仅仅是因为它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乐趣,还因为它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轻视困难,要一丝不苟地去对待。
篇13:速算与巧算奥数试题
速算与巧算奥数试题
1.难度:
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难度:
计算 9999×2222+3333×3334
答案参考
1.难度:
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1000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 烦。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
解:解法一、分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
=1+1+1+…+1+1+1(500个1)
=500
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000)×500÷2-(1+999)×500÷2
=1002×250-1000×250
=(1002-1000)×250
=500
2.难度:
计算 9999×2222+3333×3334
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9999×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篇14: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三)拆数凑整法
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例:998+1413+9989,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分成1400、2与11三个数的和,按照拆数凑整法,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篇15: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1.明确算理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速算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常用简便运算的方法,既包括直接运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简便的方法,又包括需要经过分解和组合后才能间接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运算简便的方法。前者较为通俗,易接受。后者难度较大,而要着力培养学生先看后想的思维习惯。当学生一旦能够有看到想自己发现数据间的关系,并会通过分解或组合、联系定律、性质、进行间接地速算,就意味着学生已掌握了速算的“钥匙”,具有较高的速算水平。为培养学生先看后想的思维习惯和分解或组合的能力。例如:70-70×3/5可以变形为70×(1-3/5),125×32×25可以变形为125×8×4×25等,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篇16: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二)符号搬家法
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例:464-545+836-455,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按照符号搬家法,原式=464+836-545-455=1300-(545+455)=300。
篇17: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激活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学生常会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课堂教学中,教师照例题讲例题,照本宣科,没有一点新意,对学生的提问只是请所谓的优等生来回答问题,回答得稍有不合教师的“标准”答案,就全盘否定,也不探究错误的根源,生怕影响教学的节奏,弄得学生不敢举手、不敢回答问题,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 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思维天才。
篇18: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四)找基准数法
许多数相加,如果这些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可以把这个数确定为一个基准数,将其他的数与这个数比较,在基准数的倍数上加上多余的部分,减去不足的,这样可以使计算显得十分简便。例: 8.1+8.2+8.3+7.9+7.8+7.7,例题中6个加数都在8的附近,可用8作为基准数,先求出6个8的和,再加上比8大的数中少加的那部分,减去比8小的数中多加的那部分,如果按照该方法,那么原式=8×6+0.1+0.2+0.3-0.1-0.2-0.3=48+0=48。
篇19: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抓好比较教学,引导学生选择最佳速算方法
就一道计算题来说,其计算方法不止一种,其中必有一种简便的,为了使计算快速,就要尽量学会选择最简便又符合算理的那一种,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计算方法的讨论,让学生明白那种方法简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别练习,可以对一题写出几种方法,让学生发现其中最简便的一种,也可以出示类型相似的,方法不尽相同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每道题的最佳速算方法,如:240÷6/15÷2 6/13÷6/11 4/45÷22/45这些题目中都有分数,且都是除法,但速算方法各不相同。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类型,常见的方法速算的窍门和捷径,给以引导总结,这样学生便会渐渐地形成技巧掌握方法。
篇20: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语言幽默风趣活络课堂气氛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人想听、耐听,听得仔细、听得有趣。数学知识是很抽象的,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数学知识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传授,一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小数互化》一课时,我这样对学生说:“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百分数想到小数家去玩,一道小河拦住了它的去路,对岸的小数一看不是自家人,不让它过河,请你们来帮个忙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过河去小数家去玩怎么样。”学生入神地听着这个故事,在童话般的意境中认真地思考起这个问题。
篇21: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一)凑整先算法
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例:298+304+196+502,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因此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
【“巧算”24点作文(精选21篇)】相关文章:
小升初数学分班考试题型解析2022-06-17
巧学拼音四年级作文2023-05-08
体积怎么算立方米2023-01-05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算理”教学方法研究2023-07-10
空调的匹数怎么算2023-04-07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6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23-10-29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023-11-16
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2023-01-06
四年级奥数50道及答案2022-05-07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