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4-30 12:53:45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蜡笔小青椒”为你分享8篇“《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篇1:《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一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我希望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篇2:陈嘉庚办学阅读答案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阅读问题

1.选择下面各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踱(d) du$) 塑(s) su^) 而(6r 7r) 即(j0 j@)

2.文章已分好三段。请你把第二段用“|”分成三层,概括各层层意。

3.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4.缩写下面的句子。

①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

②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

5.“陈毅……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此时,陈毅心里想些什么?

(根据文章的有关内容,想象当时陈毅的心理活动,写几句连贯的话。)

6.填空。这篇文章为了表达中心思想,在写法上作者主要进行了_______________描写和人物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篇3:陈嘉庚办学阅读答案

1.选du$  s)  6r  j0

2.第一层:1951年……拜望陈嘉庚。层意:写陈毅在1951年到厦门视察看望陈嘉庚。

第二层: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生的心愿啊!层意:陈毅高度赞扬陈嘉庚艰苦朴素的高贵品质,为振兴祖国、多出人才兴办学校不乱花一分钱。

第三层:最后一句话。层意:陈毅对陈嘉庚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

3.本文记叙了陈毅在1951年来厦门视察时拜望陈嘉庚时,看到他住处陈设简单,生活简朴,为振兴祖国,多出人才,兴办学校不乱花一分钱的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①轿车停住  ②陈毅握手

5.略

6.环境  语言

篇4:陈嘉庚教子阅读答案

陈嘉庚教子阅读答案

陈嘉庚教子阅读答案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注释 :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性甚严正( ) 2。年逾四十( ) 3。少不如意( ) 4。揜藏文饰( )

二、翻译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参考答案:

一、l。品性    2。超过    3。稍微   4。掩饰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业。 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  结果   对比

四、孟母三迁;伤仲永……

教子翻译: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篇5:陈嘉庚的故事阅读答案

陈嘉庚的故事阅读答案

陈嘉庚,1874年出生于一个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僻静渔村——福建同安县集美镇。在母亲的教育下,他从小就立下大志,9岁就读于南轩私塾,15岁赴新加坡,在父亲开设的米店学习经商。他早起晚睡,勤于学习,目光远大,艰苦创业,涉足食品、橡胶、航运等领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拥有上千万资产,成为南洋华侨中的首富。

陈嘉庚身在海外,心系祖国。19他加入同盟会,筹款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捐资抗日,不顾危险,亲自回国考察战事,慰劳将士。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陈嘉庚先生做事的最高原则。

他深知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在于人才,因此在关心祖国革命事业的同时,非常关心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早在1894年,陈嘉庚就开始资助家乡的教育。19,他在家乡创办新式集美两级小学。为了改变女子受教育的落后局面,19,他又增办集美女子小学。以后又根据社会需要,先后创办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业学校,这些学校统称集美学校。19陈嘉庚又捐巨资创办了福建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他在筹办厦门大学的一篇文章中说:“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又说:“民心未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民族绝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他把中华民族的复兴寄希望于四万万人民的子孙的教育上,满腔热情,感人至深!从这样的办学目的出发,他十分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发展,并亲自确定以“诚毅”二字作为校训。

陈嘉庚捐资办学花了多少钱,人们已经很难算得清了。“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至1934年,陈嘉庚经商三十年获利一千九百万元,仅资助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就花去八百万元,约占获利总额的42%。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陈嘉庚先生宁可停掉其他产业,甚至卖掉别墅,也按时资助办学。然而这位手握巨资的富翁自己却过着异常俭朴的生活。据亲属回忆,在新加坡时,陈嘉庚先生每天五点钟起床,早餐是一杯牛奶和三个鸡蛋;白天在公司工作,夜晚到怡和轩俱乐部处理社会事务,夜间十二点才回家休息。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块酱豆腐而已。他平时身上的.现款不超过五元,从不在外头乱花一分钱,连怡和轩附近的菜馆、咖啡屋也从未光顾过。

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硕果累累,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厦门大学创办以来,毕业生多达数万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化学家卢嘉锡,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都出自该校。集美学校也培养了很多各类人才,仅在香港,就有一百多位船长毕业于集美航海学校。

叶落归根,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1961年在北京逝世,首都两千多人举行公祭大会,周恩来总理主祭,沉痛悼念陈嘉庚先生。

1、用“——”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这句话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

2、陈嘉庚先生做事的最高原则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想一想,陈嘉庚与肖邦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硕果累累,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厦门大学创办以来,毕业生多达数万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化学家卢嘉锡,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都出自该校。集美学校也培养了很多各类人才,仅在香港,就有一百多位船长毕业于集美航海学校。(画线)

感受:陈嘉庚对人类社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倾资办学,不但时间长、数量大、层次多、影响深,而且呈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与国内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他倾资办学的牺牲精神、革新精神、廉洁精神是独特的,极具现实意义。陈嘉庚先生的一生蕴育了伟大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集中反映在爱国主义精神,还体现在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清廉精神,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2、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从中体会到陈嘉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陈嘉庚和肖邦都是心怀祖国,造福百姓和人民。

篇6:材料阅读训练及答案

高分子体态苗条,彼此纠缠在一起,吸引力大,不易分开,即使加热也不会一下子变成液体,所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

但是,化学家们还不满足,他们甚至干涉高分子的“内政”:或改变链的结构形式,或在链上加几个特殊的“基团”,结果新的高分子就具备了耐高温、抗低温、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1.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是两个材料主要说明内容的一项。( )(2分)

A.高分子材料具有个头大,结构复杂,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的特点。

B.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殊。

C.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广泛。

D.高分子材料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2.选出涂在卫星表面的“温控材料”是利用了特种高分子的什么功能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耐高温、抗低温

B.耐高温、耐腐蚀

C.弹性、塑性和强度

D.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3.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5..如果要将两则材料组合成一篇文章,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材料二放在材料一的哪个位置合适?请选择 。(2分)

A.第②段之后 B.第③段之后

C.第④段之后 D.第⑨段之后

问题二:请你在材料二后写一句话,使组合后的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2分)

答案

1.C

2.A

3.列数字、作比较。具体突出的说明了高分子个头大的特点。

4.(1)生动形象。本文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中将“单体”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象的说成是“手拉手”,从而说明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特点。

(2)准确严密。本文多处运用数字说明。如“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3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通过列数字准确说明了高分子具有耐高温的功能。

5.问题一C,问题二 这类高分子已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各项尖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篇7:陈嘉庚名言阅读欣赏

陈嘉庚名言阅读欣赏

1、牺牲一己之权利 ,从事国民之义务。

摘自:一九二零年五月*1920.5.3 致叶渊函”

2、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

摘自:一九二九年*1929 《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眉头警语

3、侵略者得以灭人国家,占人土地,终不能灭人之固有文化。

摘自一九三三年三月*1933.3 在新加坡福建会馆讲演

4、人生于世,除为个人生活企图,更当为国家社会奋斗。

摘自:一九三三年三月*1933.3 集美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刊

5、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摘自:一九三八年十月*1938.10 第二次国民参政会议提案

6、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

摘自:一九四五年五月*1945.5 在新加坡同安会馆讲演

7、如果终日只知赚钱,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但是做奴隶、做亡国奴,发了财有什么用?

摘自:一九四六年九月*1946.9 在新加坡福建会馆讲演

8、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

摘自:《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9、对于国家,当尽国民之责任,凡分所应尽者,务必有以报国家。

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1919.9 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10、中国今日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

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1919.9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11、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

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1919.9 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12、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

摘自:《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13、盖义务不能待富而后行。

摘自:一九二二年六月*1922.6致叶渊函

14、凡作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骛远好高。

摘自:《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15、夫公益义务,固不待富而后行,如必待富而后行,则一生终无可为之日。 摘自:一九一九年六月*1919.6 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16、公益义务,能输吾财,令子贤孙,何须吾富。

摘自:一九一九年六月*1919.6 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17、我既立志为社会服务,当然不能再为儿孙计,若兼为儿孙计,则不能尽量为社会服务,此理至明,毋须多赘,俗语说针无两头利。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18、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19、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摘自:一九四零年十一月*1940.11 对集美厦大校友演讲

20、民无教育,安能立国?

摘自:一九二零年五月*1920.5.3 致叶渊函

21、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

摘自:一九二零年十一月*1920.11 在新加坡筹办厦门大学演讲

22、改进国家机会,舍教育莫为功。

摘自:《集美小学记》

23、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生命之利害得失,均不足动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24、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己。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25、办学是要有勇气,也就是我们校训所说的`“诚毅”,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要不屈不饶。

摘自:一九四零年十月*1940.10 在安溪集美中学师生欢迎会上演讲

26、教育之必需经济,经济之必赖实业。实业也,教育也,固大有互相消长之连带关系也明矣。

摘自:一九二三年九月*1923.9 新加坡《南洋商报》开幕宣言

27、教育与实业似有连带之关系,无实业则教育费从何来;无教育实业人才从何出。

摘自:一九二三年二月*1923.2致叶渊函

28、今后我国欲振兴航业,巩固海权,一洗久积之国耻,沿海诸省,应负奋起直追之责。然欲兴航业,必须培育多数之航业人才。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29、余办学校,积有巨金寄存银行。一切经费,皆待经营。

摘自:一九二二年二月*1922.2 在集美学校开学式上演讲

30、有人劝余停止校费,以维持营业,余不忍放弃义务,毅力维持,盖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之罪少,影响社会之罪大。一经停课关门,则恢复难望。 摘自:一九四五年*1945 《南桥回忆录》

31、我培养你们,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

摘自:九四零年十月*1940.10 在安溪集美中学师生欢迎会上演讲

篇8:《爱莲说》阅读 训练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 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可爱者甚蕃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____

陶后鲜有闻香远益清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写“莲”却还写了菊、牡丹,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5】莲“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1)多; (2)污染、沾染(污秽); (3)少,不多; (4)更加,越发。

【小题1】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的爱好,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1)出淤泥而不染。(2)香远益清。(或者填: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1】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突出莲花的高贵品质。

【小题1】提出看法,表述完整即可。例如:扣住“人与环境关系”就一观点或二者关系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了解衬托手法的特点,明确该手法的表达作用。

【小题1】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观看《沉默的证人》的影评以及观后感

小学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

校长在复学第一课上的致辞

校长在高中毕业典礼的致辞

大学开学典礼院长优秀致辞

苏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狗嘉嘉优秀作文

《朱鹮飞回来了》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文学常识总结

《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陈嘉庚》 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集锦8篇)】相关文章:

福建闻名景点导游词2022-05-07

高一征文我是厦门践行者2024-01-14

五年级语文周记350字2022-05-03

高中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2022-08-06

看《沉默的证人》有感,沉默的证人影评观后感心得2024-03-28

小学体育工作总结2022-08-30

福建景点导游词好背2022-09-13

厦门的游记作文:快乐的厦门之旅700字2023-06-14

庚澈语录2022-07-17

三年级语文作文500字2024-02-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